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生能力培养

时间:2023-06-14 16:37:55

导语:在高中生能力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生能力培养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13-01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英语书面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一般是指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与主题有关的信息。通常包括:具体事实和细节,文章层次和逻辑关系,文章主旨和大意,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培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泛读练习。开始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材料,广泛涉猎;体裁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再到说明文。也可以按交际功能、文章题材(topics,materials)和体裁(styles,forms)等组织阅读材料,分类阅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力的培养又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很正常的。不急于求成,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1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的现状分析

阅读理解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英语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理解题,解答起来都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这说明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低。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词汇量不足

部分高中学生词汇量贫乏,不能理解文章内容,导致阅读效率低,或者能理解文章大概内容,但不能体会文章的内涵,极大的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形成。

1.2阅读兴趣低

这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他们缺乏阅读兴趣,做阅读题并不是自己兴趣爱好,而是在老师的逼迫下不得不做的作业,在他们看来阅读是负担,更别谈去提高阅读能力了。

1.3思维能力差

学生阅读文章通常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整篇文章翻译完还没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是从表面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1.4阅读材料少

学生接触的阅读文章一般都是与教材有关的话题,教辅材料也是针对书本选择阅读内容,导致学生阅读材料单一,不能接触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从而也限制阅读能力的提高。

1.5阅读不得法

比如在阅读中碰到生词就查字典,没有推断词义的能力,长句难句就翻译不通,不会从全文的角度去理解长句难句,这些都是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

2 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增加词汇量

首先,应注重平时单词的积累。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不是一日之功,它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一点一滴地去掌握,集腋成裘,积少成多,逐步扩大词汇量。其次,掌握英语的构词方法,可以提高单词的记忆量。英语中有许多合成词,以及加上前缀和后缀变成新词,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记忆单词会有很大的帮助。合成词例如car park(停车场);加前缀dis-加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前,例如disagree(不同意);加后缀例如-ly 的单词beastly,加-ish,例如foolish(愚蠢的),girlish(像少女一样)。第三,通过词汇的联想对比来扩大单词记忆量。例如可以通过单词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

2.2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材料时要认真,仔细,专心致志,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单词,就跳过去,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测,这样可以保证阅读的效率,也不影响对材料的理解。例如:When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ded on the then unnamed Costa Rica in 1502, he saw many Indians wearing gold earrings. So he thought the land must be rich in gold……这一段中出现的生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意思得出,对于后面的问题“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不会影响。

2.3增加阅读量,了解文化知识背景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培养语感,同时巩固自己所学的单词,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解答阅读理解题型时,才不会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理解上的困难。例如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 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对于待客之道,中美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2.4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 承挫能力 必要性 培养

所谓的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够得到满足而产生情绪状态。高中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由不定型向定型的成长阶段,可塑性很大。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在这个时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充满幻想且具有极强的模仿力,但同时,由于这个阶段的高中生也很容易因各种因素产生心理挫折感,如不及时排解这种被挫折感困扰的情绪,长期处于一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是一蹶不振的状态,极可能影响其一生。那么,为什么要培养高中生的耐挫折能力?我们又该通过哪些方式来培养高中生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呢?以下进行详细论述。

一、培养高中生耐挫能力的必要性

耐挫能力是个体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顺利克服挫折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的情绪状态的一种心理特征。目前在我国的高中生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着承挫能力较差的情况,尤其是城市的高中学生,他们生活在比较安逸舒适的环境当中,偶尔遇到挫折也基本上是家长代替排除,一旦在高中压力较大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挫折,而家长和老师未能及时发现,很多高中生就会因无法承受挫折而作出一些问题行为,甚至是酿成悲剧。

二、培养高中生的耐挫能力

对高中生耐挫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几个角度来进行,但不管是哪一个部分,都要做好对高中生的心理引导工作,为健康心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为其不良情绪的排解提供条件。

1.正视挫折

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正视面对的一切挫折,在心理上对承受挫折做好准备。老师和家长需要从理论和生活经验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心理上认识到理想是美好的,但是要登顶理想的高峰,需要踏平许多崎岖的小路,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作为高中生,必须要正确对待这些挫折,迎难直上。

另外需要引导学生面对心理挫折的时候,使他们的行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理喻,援引一些合理的事实情况和理由来解释所遭遇的挫折,帮助减轻或者消除焦虑和困扰;替代,就是以一种目标替代遇挫的目标,主要方式有升华和补偿两种;转移,即将注意力转移到挫折之外的事情或者领域中,以减小或消除挫折的困扰;压制,控制好因挫折而造成的一系列不良情绪,但这种方式不能够真正解除身心上的困扰。

2.创造情境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准则,使其在理解他人、帮助、关心甚至是保护他人的过程中,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保障高中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正常学习、和谐生活,在融洽的关系氛围中成长。

另外,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去处理心理障碍。当自我理想和需求没能得到满足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高中生们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老师和家长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开诚布公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意见,维持高中生在心理上的平衡;学校和社会应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心理郁积。

3.开展心理咨询

开展正确的心理咨询,将高中生的心理、生理,思想方式、思想品德,习惯爱好以及在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联系在一起做总体的分析。从整体上去帮助学生解决自己认识当中所存在的无法解决或是难以摆脱的情感、心理困扰,真正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的压抑情绪,振奋其精神,使其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

三、结论

当下,在高中生心理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高中生因无法承受心理挫折所带来的情绪上的抑郁和不安而发生的社会惨剧时时都有,而且这种悲剧状况还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培养高中生心理挫折的承受能力是高中教学教育过程中应尤为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晓娥,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李洁.高中生挫折感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05).

[2]冯湖.试论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培养[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第3篇

关键词:历史;高中生;阅读能力

一、目前高中生历史阅读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1.对历史阅读不够重视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上只是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上,既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也不知道历史阅读的方法。同时,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也并没有强调历史阅读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阅读的方法,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重机械记忆,轻理解记忆

由于现在历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要求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距拉大,使不少学生对阅读历史读物处于机械的、无意义的状态,学生成为教科书的奴隶。

3.对历史阅读的兴趣不足

迫于考试的压力,再加上现在高中生学习内容很多,学习任务繁重,不少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来做习题和记忆课本知识,从而忽视了对历史的阅读。以至于很多学生对历史阅读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对其有没有兴趣。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阅读能力

1.重视导读的作用

要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培养,首要的就是加强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因此,加强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

2.掌握阅读方法

不少学生阅读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历史阅读中主要的阅读方法有这样几种:(1)提纲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学生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教材的内容,让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设计好提纲,整理出主要的知识点,便于学生阅读;(2)比较式阅读法,这种主要是将同时的事件、同类的事件放在一起归纳异同,增强直观对比性。(3)地图式阅读法,引导学生在地图中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三、提高历史阅读的兴趣

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尽可能地穿插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多向学生展示真实的历史材料和图片等,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不仅要尽可能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要注意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历史阅读的兴趣。

第4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84-01

高中生自我管理是当今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最常谈的话题之一,是每位家长和教师最关心的一个焦点。谈到高中生的管理,特别是一线的高中教师,似乎都感到很头疼,很无奈。都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很难管,似乎找不到很合适的办法来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几年来,我一直在潜心探讨这个问题。

教育的内在就是给予学生无私的爱。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我们要从关心和爱护的角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和所作,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合适的教导方法,从思想上切实重视自我管理的必要性。爱是世界上通用的通行证,每个学生都愿意接受他人的关爱,这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教师与学生语言交流的艺术性

谈到语言交流我们不能不谈到说话的语气。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都尚未完全形成,但他们都强烈的渴望了解和掌握驾驭生活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他们自认为他们长大了,针对师长的严厉教育似乎有一种逆反心理或很不愿意接受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有误区也是正常的,但贵在于教师和家长耐心地、科学地给予教导。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改变着教师的角色,我们应该用平等、民主的眼光看待他们。要以师长的心态关注他们的生活;以朋友般的口吻同他们交流;以亲切的语言指导他们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例如,我校高二三班 A同学平时经常上课迟到,传统的师长的言语多是训斥的口气说:“你为什么总是迟到?到外面站着。”甚至可能说:“谁给你惯的这些毛病。你再这样我就通知你家长。”其实,现在的高中生最烦老师对他们这么讲话,不但他们不愿意接受,反而对老师有一种叛逆的心里,更谈何教育效果?为了帮助这个学生改变自我管理差的习惯,这个班的班主任从恰当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对他说:“A同学,上课迟到会耽误你听课,今后时间观念要加强,下课后有时间,我们谈谈好吗?”这样说,最起码他能接受老师,并且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午饭后,班主任把他约到办公室耐心地与他交流,班主任谈到了时间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谈到了高中生学习的紧迫性;谈到了上课迟到对学习的影响。他们谈话很愉快,学生深感内疚并下决心一定要严格自我管理。从那以后,这位同学上课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其它方面也都能很好地规范自我,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可见,教师谈话的艺术性不仅能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而且对学生自我管理的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管理自我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 一个阶段,为了切实有效地教育学生很好地管理自我,我们请了几位著名心理辅导老师,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一普遍性的问题讲课。讲座期间老师谈到了“学会适应新环境”、“学会与他人合作”、“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各种环境生存”等一些典型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结合自己平时在某方面自我管理比较差也发表了一些言论。这种教育形式从内在的心理呼应,到外在的愉悦感受,使得学生对严格自我管理有了深刻认识。课后大家能够认真写出心得与同学们相互交流,通过学习和专家对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上的疏导,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积极地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教育片,启发学生学习和感悟

我校从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尤其是对高中生的常规性自我管理。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外,我们还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多媒体播放“弟子规”光盘,让学生认真观看、感悟。光盘中详细地解读了如何做人、做事、求学、诚信、礼仪及生活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管理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四、家、校合力,促进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 历史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尤其是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给高中生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过程在实现上述目标中起着关键作用。

1 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存在的困惑及原因

通过对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活动的开展,笔者对学校81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对于设置的问题之一“你认为目前历史学习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学生中有78%回答:“材料越来越多,难以应对。”面对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题中有题的潜隐问题,同学们普遍都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对教材文本的基本解读,很多同学存在困惑。理不清教材的线索、找不出核心思想以及弄不清课与课、段与段、甚至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缺乏概括、归纳能力,这些都给新授课带来障碍。通过分析得出,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困惑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第一,随着信息化和多元化社会的来临,今天的中学生计算机用得过多,电子书籍代替了纸质书籍,键盘打字代替了文字书写,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降低。

第二,长期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基本技能。

第三,阅读技巧的缺失也是造成困惑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培养历史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自己阅读后的记忆率比听讲后的要高出1.66倍,即靠听觉所获知识3天后可保留15%,而靠视觉所获知识3天后可保留35%。

阅读是学习之母。一切文本学习都必须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取基本信息,形成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提高归纳、概括等能力。历史教学中除教材外,还有大量的历史材料,学生要想学好必须首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应该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能力目标中,阅读能力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能力。它也是实施其他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

3 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教材及教学读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料,读懂教材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关键。 以下是实践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常见且有效的阅读方法:

第一,提纲式阅读法。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从课题、大标题、段落再到句子通读全课,从结构上列出每段内容的提纲。对于能力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做;而对于阅读能力偏低的学生,教师则应首先拟好提纲的框架,学生在框架的导引下自主阅读,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在旁及时做出指导。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课,还可以将整个专题(单元)或整册书的内容通过提纲一一列出。

第二,问题式阅读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内容以问答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对问题的要求非常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和分析学情,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和时序性,从而引导学生从宏观把握知识结构,从微观弄清设置的问题,而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理解式阅读法。阅读不仅仅是读表面文字,更要注意文本中的关键句、词,充分理解文本。对于一些结论性的话语应反复斟酌,多设问多思考。如“为什么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它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边阅读边思考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教材内容。

第四,区分史论。历史教材是由诸多史实和观点构成,教师应教会学生区分史实与结论。对于史实部分,学生按照事件的要素可逐一弄清,而对于一些结论,学生可能读不懂,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史实中找出结论的依据,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诚然,关于历史文本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学情加以选择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必要的阅读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

【关键词】写作书面表达激发兴趣英汉差异训练评价

英语学习主要是对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学习。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写作。英语课程标准八级目标规定:“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观点和态度;能根据课文写摘要,能在写作中作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根据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可见,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可以巩固已有的语言知识,又能够发展语言技能。写作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着作者的观察,思维和理解能力。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书面表达就是在卷面上体现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考的书面表达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它重在表达,只要求学生把所限定材料的要点表达出来。但是,这也是写作的发展阶段。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写作观认为,写作是一种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系。这种成果观重视知识,尤其注重词汇,句法和衔接手段的恰当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错误的产生,从而养成符合语言规则的写作习惯。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

一、创造写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也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学习的动机,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其提供练笔的机会。例如。在高中教材中有诉说烦恼,请求帮助的课文,结合课文可要求学生写类似文章。教材中还有影评,也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写影评,书评。凡是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关的题目学生都较乐于写,如同学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校园生活等。在选择题目时,教师应遵循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写作选材要符合学生的社会实践和需要,符合学生的身份,才能在学生心理上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新编高中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编写的体系帮助我们摆脱了以往的困境,大大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技能。新教材从第一册开始就编排了大量的书面表达训练,这些训练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推进,形成了一种“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对于第一层次的训练,除了教科书里的大量的填空练习以外,还可采用:

(一)句型训练。写作训练从词法、句法知识入手,结合课本里的重点单词、短语,进行五种基本句型的造句练习。例如:

1.S+VTheFirstWorldWarbrokeoutin1914.

2.S+V+OWe''''''''releadingahappylife.

3.S+V+PThemixturetastesterrible.

4.S+V+O(I)+O(D)MrBrownwillgiveusatalkthisaftern-oon.

5.S+V+O+CWeshouldmakeourclassroomcleanandtidy.

(二)改写对话。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口气讲述并写下每单元第一课的对话内容。例如:〔Unit4Lesson13(选自学生作业)〕

JaneandBettyaregoingonholidaysinafewdays''''''''time.BettyisgoingofftoGuangzhoubyp

lanenextThursdayevening.SheisstayingwithherfriendKateKlarke.JaneisgoingtoXi''''''''an.She''''''''sleavingofFriday.She''''''''sgoingwithherparents.She''''''''sgoingbyplane,too.

在这篇改写的短文里,只要在理解原对话的基础上,给主要句子换上一个主语即可。随着学习知识内容的增加和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理解主题、抓住要点的阅读能力会逐渐增强,词语、句型的运用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再如在Unit23Lesson89里,同样是关于holidays的改写,就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写出如下的句子:

1.MrWhiteSuggestsvisitingthetownofAswan.

2.BobSuggeststhattheyvisittheHighDam.

3.ButMrsWhiteprefersshoppingtovisitingplaces.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写作要求应因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完整的语篇。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所以造句能力在英语写作中非常重要。好的句子能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内容。平时教学中可以常做一些翻译句型的练习,连词成句的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和优美段落,掌握一些基本句型的用法。缩写课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办法。新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丰富。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与条件,进行写作训练。

(一)根据关键词来复述课文:先对课好充分预习并根据内容找出关键句,从中划出关键词,然后,最后把复述的内容写下来。例如:〔Unit21Lesson82,要求:谈谈马克思如何学外语(选自学生作业)〕。

KarlMarxwasborninGermany.Germanwashisnativelanguage.Whenhewasyoung,hehadtomoveonfromplacetoplace.In1849,hewenttoEnglandandlivedthere.ThenhestartedworkinghardtoimprovehisEnglishBeforelong,hecouldwriteartic-lesinEnglishforanAmericannewspaper.Later,hewasabletowritethebookTheCivilWarinFranceinEnglish.MarxbegantolearnRussianinhisfifties.AttheendofsixmonthshehadlearnedenoughRussiantoreadarticlesandreports.Marxsetusagoodexampleinlearningforeignlanguages.(画线部分是关键词)

(二)回答问题、联句成文。

(三)仿写与编写。仿写,就是利用已知信息“改头换面”地写一段话。编写,就是根据所阅读的课文,编写出一段对话。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从字母书写开始作严格要求。要求正确理解,判断和运用字母的大小写,掌握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训练学生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形式,并能正确运用。在此基础上训练并列句的使用。注意连词的使用,如and,but,so,or,yet等。对复合句的使用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单的状语从句开始到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等。

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

高中学生在写作时,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作品带有强烈的汉语色彩。很多学生在写英文文章时认为写英文作文的思维模式和写汉语作文一样。他们往往用汉语构思,然后再翻译成英文。这往往影响了文章的可读性。

英文文章通常会开门见山地提出主题观点,然后进行阐述。而汉语文章一般是先叙述,后得出结论。英文文章通常用一人称来叙述,表达,而汉语文章通常更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或第二人称。英语的思维偏重于理性,汉语偏重于感性。英文文章的措辞偏重于以理服人,对修饰词的使用较审慎,而汉语文章更喜欢使用丰富的修饰词及多样化的修辞手法来加强语气,以情动人。英汉

表达的差异还体现在句型表达,词义内涵,时态使用等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世界,培养英语思维方式。

四、加强写作训练,熟悉各种体裁的写作

写作一般有三个步骤:构思,起草,修改。其中构思这一步尤为重要。构思包括审题,确定体裁,写出提纲。很多学生往往忽略这一步,急于下笔,写作效果不理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构思的训练。要作到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进行积极的思考,设计文章的基本框架,列出写作提纲和要点。写作完成后的修改也必不可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修改:语法是否有错,如时态,语态,谓语形式,名词单复数等;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是否正确无误,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书面表达的形式和体裁多样,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提供情景的方式有表格,图表,文字等。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格式和写法。应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文体和格式。如书信格式,通知,假条,留言,招领,遗失启示的格式。

五、多样化书面表达的评价方式

在传统写作训练中,往往是学生写作,然后教师给予评价。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习者自身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小组作文。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看图写作。做法是同学间按照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成几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列出英文要点,接着个人分头准备(如每人讲述一、二个要点或一、二幅图);再经过小组讨论纠正并加上“启承转合”词、句以联段成文;然后小组之间交换并进行评议,有条件的可进行集体评改。这种训练方法的优点是:1.“团结作战”能消除畏惧心理;2.开展讨论可促使大家积极参与;3.交换评议或集体评改有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使课堂成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合作的场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可采取多样的评价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讲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事实上,教师对每篇文章都作出及时反馈是不可能的,必须教给学生自己评价修改的方法,让学生检查要点是否遗漏,人称、时态、语态是否正确,大小写、标点符号、单词拼写、词数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承上启下的词、句,在表达复杂句式时有没有出现语法错误。

对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需要通过长期和不断的努力,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时做到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参考书目】

第7篇

阅读是什么?阅读本该是个体面对文本自我感悟为主的思维过程,教师怎可越俎代庖,好为人师?一切都应从学生需求出发,学生的求知需求、自我发展需求就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这些需求并非时刻显性地表现在外,面对具体的文本,这些需求是不自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以文本为媒介激发他们处于不自觉状态的需求;从学生的发展来讲,需求不能总是停留在低层次,教师又应引导学生的思维往纵深发展,深化学生需求;文本或说教育的终极关怀是健全人格,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收束于学生人格的重构,升华学生需求。

一、精心设计,激发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扶持,获取并维护自尊,对已对人对化有所了解,自我价值实现等是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不同层次需求。如同宝藏,学生的这些需求在阅读教学中等待老师去激发,从而使学生的思维驰骋于文本的字里行间。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好导语、朗读、活动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1.《老人与海》的导语设计

“人总要在挫折与困境中才能成长,没有风雨的侵袭,种子不会破土,没有烈火的焚烧,石灰不会洁白,没有千万次的雕琢,钻石不会璀璨,爱迪生是在耳聋之后不畏艰难成为大发明家的,司马迁是在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创作出《史记》的,高尔基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刚刚起步,当我们迎来人生的困苦与失败,我们应当像桑地亚哥那样大声地说,一个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优美的文辞,张扬激昂的情感,这样的导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我被如诗的表达吸引了”“我被富于激情的演讲感染了”“我想了解桑地亚哥这个人,想读一读《老人与海》这篇小说”。

2.《雨巷》的朗读设计

同学们,诗歌是最见情见性的文学样式,朗诵诗歌很能体现出朗诵者对诗歌的理解,你能以你的方式来试试吗?

诵读流程安排:

集体读(找感觉)――小组读(形成个性)――个别读(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要试一试,我应该读得好的,我有经验”、“我要读好,不然太没面子了”“我其实也可以读得好,只是胆子太小了,唉,我应该大胆举手”“读了之后我有一个疑问:作者写一个姑娘的目的是什么呢?”

3.《变色龙》的活动设计

“《变色龙》就是一个极佳的剧本,人物对话精彩,性格鲜明,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我们几个剧组的同学今天要完美演绎,大家一起评选,看谁是今天最出色的‘奥楚蔑洛夫’(演员们在掌声中登场)”。

不论是演还是看或评,活动本身对于学生而言,既能促进其对课文的自觉解读,也能极大促进其潜能的最大发挥。

二、促进交流,深化需求

需求不能停留于浅显的层面,“最近发展区”需要拓宽,以非说教的方式让学生的需求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深化是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交流中,“我感兴趣”“我想知道怎么回事”将被“他的观点有没有合理性”“我想以无懈可击的理由来阐述我的观点”等替代。随着交流的展开,学生的需求必然会不断深化。交流的意义绝不止于沟通,更重要的是深化了学生需求,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条件。促进交流不妨这样尝试。

1.读评结合

读的方式有多种。课堂上琅琅书声已不多闻,而于“读”的评论就更少。以读为主,读评结合是很能促进交流的,从而推动需求的进一步深化。

《登高》是杜甫名篇,可以齐读、男女读、领读、范读、个别读。边读边评,读评结合。评判者(学生)的慧眼自然会发现“读”的问题。自然不会认为只要读准字音就是最好,必定会在节奏、情感等方面提出看法。这些外在的评判与自身的朗读实践便推动着阅读需求一步步向纵深发展,完成“我要读准字音──我要读准停顿节奏──我要读出情感与气势──我要──”的演变。

2.思评结合

“读”为“思”提供了物质基础,“思”的实质就是解读。在个体解读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也会促进阅读需求的深化。

读《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可以批注的方式来个体解读和感悟。批人物性格、批用词用句、批艺术手法,然而一家之言是否经得起推敲?是否可以从不同角度批注?是否可以理解得更深?如果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对不同个体的解读成果进行评价、借鉴,则又可以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促进进一步品读的欲望;或以小组探究的方式每人提出问题并相互切磋解答,然后选定本组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全班范围内的集体探究,低层次的、浅显的问题自然会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解决,留下更有探究价值的进一步探究;或指派探究题到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合作,从个体而言,接受的任务也许是超出以往经验的,但在一个群体中,必定会产生被人认可、维护自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也促使他深化对文本的解读需求,努力去完成指派的任务。

3.说评结合

如果说“读”是输入,“思”是加工,那么“说”就是输出了。组织学生针对本人或小组探究的问题发表探究成果,组织学生或小组间对别人发表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质疑,将交流放置到相对小组更大的空间里,更能促进需求的深化。经过小组集体筛选讨论的问题,凝聚了小组集体智慧的成果自然是上了档次,被认可则激发出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被否定则顽强地重新审视,力争下次东山再起;评论中规中矩自然会获得赞赏的眼光,评论不获认同也能退而自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总而言之,学生的需求在交流中得到了深化。

第8篇

[关键词]地理 读图

培养、锻炼学生的用图、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内容,也是最富有地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不仅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综合,提高学生地理思维和学习能力。那么,影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培养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有哪些新招呢?

1 影响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因素

1.1 畏惧心理。一般来说,高一学生一看到内容稍微丰富、图例繁多的地图就耐不住性子,表现出烦躁、马虎、匆匆一瞥甚至颤抖的神态,不再想继续看下去,然后迅速胡乱进行说明和判断;高三学生则是一看到新图或变式图没见过,内心就表现出不安慌张情绪,心态不稳,沉不住气耐心地逐个观察,总结规律,理不清头绪,前后思路互相矛盾。最初和最终的反应都是一看到地图就:“头晕”!

1.2 性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本校高中男生比女生对新事物具有更大的好奇心,更广的知识面,具有更强的思考能力。因此普遍情况下男生对阅读地图表示出来的兴趣和自信心要高于女生,读图时能够以比较热情积极的态度地学习和阅读地图,因此男生的读图能力稍微要高于女生。

1.3 个人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学生对异域风情极为向往,对旅游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以致在杂志、电视、书籍中关注较多,有的甚至去过很多省份和国家。这类学生非常热爱学习地理,对地图阅读充满了兴趣和乐趣,即使一开始读图能力较差,后来提高的速度也非常快,并且能够扎实地掌握和应用读图的步骤要求,去阅读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地图,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1.4 学习基础和读图习惯。从高一第一天上课开始,从简明的地图开始,地理教师都会教给学生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针对专门类型的地图提出专门的读图要求。经过3年的学习,学生的读图习惯得以逐渐养成,学习地理的能力能够不断提高。但是,本校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难以做到一贯连续性,因而看到简明的地图时,大多数学生往往可以说出简要信息,但之后教师要求进一步思考其他相关信息时,则表现出不肯继续思考的状态,只满足于说出一条信息。甚至大多数学生只有在教师强调一步一步的读图步骤时,才按照要求进行读图,当教师不在身旁或考试自己读图时,往往把读图的步骤抛到九霄云外,不去寻找图中的提示信息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答题。不肯接受学习的方法,不肯依照学习的步骤,致使读图习惯依然如故,读图能力无法提高。

1.5 教师的影响。每个地理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了解学生,成为学生喜欢的地理教师,学生就会喜欢地理课堂,从而对地理学习和读图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增强学习地理和读图的信心。

1.6 智力水平。有极其个别的学生,只能看懂学习过的地图,只要图示稍微有一点改变,或者是隔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旧图,就茫然不知。甚至有的学生,除了景观图以外,一点都听不懂看不懂其他的地图。

1.7 学习成就感。在教学中发现,不论是因为性别、兴趣、或者教师夸赞等等别的原因,学生投入了小小的精力去学习地理,即使是偶然的机会能够回答出地理课堂上的问题,能够提高哪怕一点点的地理成绩,最终的结果都使得这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了热爱和热情,获得一定地理学习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地理,同时对平时不感兴趣的地图的兴趣和思考也进一步大大增强了。良性循环地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从读图中能获得更高的答题正确率,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2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要改变知识灌输的学习现状,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发展;是要改变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为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以学校课题为依托,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开展了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学生素质和高考成绩的双丰收。现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学校和教师两个方面作一番探讨。

一、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

笔者认为,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二是学习者积极探究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二、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笔者对本校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目标含糊不清;二是虽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运用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盲目地完成任务;三是缺乏主动监控学习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不足,对学习的反省较少。

三、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校策略

针对现状,提出了学校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是建立较完善的自主学习网站,并配备相应的教师进行在线辅导,师生、生生间都可互动;二是每班级成立自主学习小组,定期进行自主学习检测,评选自主学习标兵;三是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开设校本课程,给教师更大的自,给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更大的机动性。从一学期的实践情况看,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和解决。最大的问题还是高考评价制度下,学生无法放开手脚去自我探索、自主研究。

四、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策略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责无旁贷。这一点笔者一直在实践探索,也一直在反思改进。

(一)唤醒自我认识意识

第斯多惠曾说:“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者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的内部力量与努力来获得。”一个缺乏自我认识意识的学生,就不能通过反思,从心理上和行动上树立信心、明确目标、扬长避短、调整策略。所以,苏格拉底要求学生首先要“认识你自己”,他在教育学生时总是用问答法让学生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促使学生虚心求知。可见,唤醒学生的自我认识意识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怎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像雨露一样无声无息地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潜能?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1.心灵沟通,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要唤醒学生的自我认识意识,教师首先要激发自我认知情感,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角色。新课改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求别人的赏识,得到别人尊重。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师生的心理距离近了,学生就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谈想法,进而主动进行学习。

2.体验挫折,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个青年教师都会深切地感到,自己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宽容和体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学生犯错时,教师更要以包容的态度应对,一般不要马上批评,而是要在肯定的同时,以婉转的语气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切不可随便批评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纠错。

3.唤醒能动,在关爱中促进学生自我转变。学习成功是每个学生的追求,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关爱的情感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要用鼓励的、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怜惜表扬赏识的语句,让学生在关爱中自我转变。

(二)巧用自主学习策略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总结反思,勇于打破常规,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1.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学习留空间。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教师要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置问题,注意问题的梯度和跨度,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地提出个性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2.家校联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必须求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长同样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关系。家长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好时间,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一定要制订计划好周密的自主学习计划,并自觉遵照执行。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规划好人生,以激励和升华自主学习动机。

(三)增强自我效能情感

根据班杜拉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这启示我们,为了让学生“想学”“能学”,就要千方百计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学习机会。对某些学生,尤其是差生,要降低成功的评判标准,只要与原来相比有所进步就要及时鼓励。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长处的机会,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或者化简目标,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步进展,更多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2.为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主学习榜样。当学生自主完成学案或家庭作业后,可安排学生互相批阅,互相评价。这比教师批改要来得有效,因为当学生观察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同伴成功地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时,会促使自己向同伴学习,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得更好,就会营造很好的良性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自主学习风气。在课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出色时,教师也可提示其他学生来欣赏他的精彩:“你的回答是这样精彩,老师和同学都很欣赏你”这样既能让回答的学生充满自信,又能让其他学生学有榜样。

3.为学生倾注满腔的鼓励学习热情。第惠多斯说:“教学不仅是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时,笔者总是面带微笑地说:“你已经尽力了,再深入理解一下就更好。”当学生一站起来,什么也说不出来时,笔者也是笑笑说:“没关系,看来老师急了一点。”教师和父母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信息:“你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你一定能取得学习成功!”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情感。

4.为学生反馈恰当的长效学习归因。对高中生来说,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可使自己明白努力的方向,并以此激励自己去追求、去开拓,始终保持强大的动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使自己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会丧失信心。现代社会给学生提出了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要求,这就更要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的进步教师要作出努力方面的归因,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获取更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教师在施展才能、想方设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学校、教师和学生就真正实现了新课改提出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