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时间:2023-06-15 17:03:55

导语: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字教学资源 平台建设

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数字化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那么,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何?师生需求如何?其资源平台建设现状又如何?为了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以职教师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并收集了一线职教师生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打造契合师生需求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做出努力,也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调查分析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

1.使用频率

只有26.3%的教师不经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而有69.5%的学生没有使用过网站、光盘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从整体来看学生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人数偏少。

2.使用工具设备

78.3%的教师浏览数字化教学资源时使用的设备是笔记本电脑。而学生使用最多的设备是手机,占40.5%。因此,在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时应针对师生的不同使用习惯,开发网页版和手机版等多种版本的教学资源平台。

3.获取渠道

针对“您所在学校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有哪些(多选)”这一问题,调查发现:7.4%的教师选择购买企业开发的资源库,18.3%的教师选择教师自主开发建设的资源库,12.6%的教师选择共享其他学校资源,68.6%的教师选择获取网上免费的教学资源或教育部门建设的资源库。这说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主要以拿来主义为主,自主开发不够。

4.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满意度

教师对教学资源数量的满意度最高(65.3%),其次是教学资源的种类和形式(47.4%),而对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实用价值满意度最低(28.57%)。

5.最令师生满意的资源类型

最令教师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依次是教学课件(28%)、电子教案(27.5%)、试题库(16%)、案例库或资料库(9.7%)、媒体素材(9.1%);最令学生满意的教学资源前五位分别是案例库或资料库(28.3%)、试题库(16.3%)、网络课程(15.5%)、媒体素材(11.3%)、教学课件(11%)。

(二)师生期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1.师生需要的资源类型

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依次是教学课件(45.3%)、电子教案(42.5%)、试题库(41%)、资料库(37.5%)、媒体素材(29.3%)。而学生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中前五位依次是资料库(38.5%)、网络课程(32.8%)、试题库(25.3%)、案例库(12.5%)、媒体素材(11.8%)。

2.师生期望的教学资源网站的栏目设置

如要建设一个教学资源网站,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依次是教学课件(40.6%)、备课教案(37.7%)、考试试卷(32.6%)、教育教学论文(26.9%)、电子教材(25.7%)、视频课程(23.4%)。而学生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栏目有:视频课程(36.8%)、考试试卷(31.8%)、素材资料(22.5%)、技能大赛(22%)、教学课件(15.8%)、毕业设计及实习(14.5%)。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策略

针对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师生需求以及存在问题,我们认为,要建设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契合师生需求且符合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平台,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学校应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学校数字化硬件设备的资金投入,如地方政府拨出专款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给予政策倾斜与推行社会化措施,促进数字化教学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遍布全校的校园网、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并进行科学管理、优化完善,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设施应有的教学功能,从而整体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

(二)加快培养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师资队伍

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课堂中使用软硬件资源的能力、开发灵活多样的课件的能力、在互联网中顺利快捷地搜索所需教学信息等能力均需加强。教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主导力量,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水平,因此学校应加大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市级、省级、国家级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及资源信息化建设、研发、管理人员培训,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能力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队伍。使教师在所学专业知识之外,加深对教学素材收集与加工过程的了解,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制作技术,学习应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来传授知识,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大多数教师能积极参与相关课程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制作,并能熟练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教学。学校还需积极探索如何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加强应用,从而将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方式全面引入教育教学中。

(三)做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将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与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资源体系。职业学校应当遵循“整体规划、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整合原则,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整合策略,从而促进全校范围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现,具体如下:

1.运用多种渠道对信息化资源进行采集和整合。如收集网上的精品课程、媒体素材等可利用资源。学校也可根据各学科教学的具体需要自行开发校本资源,将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鼓励教师上传课件、案例等资源,学生上传个人作品等,并进行及时的汇总与整合,构建可交互、能共享、系统化程度较高的资源平台,为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同时激发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数字化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教师可收集和整理应用价值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网上信息,并进行合理分类、整合,避免资源重复,大大提高利用率。

3.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学校要紧密结合教学改革的最新精神,挖掘和整理已有的优质资源,如精品课程、大赛获奖教学视频、优秀课件等,建立规范化的网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便于师生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学校须激励网络优质资源的校本开发与积累,营造活跃的优质资源创新与共享氛围;学校还需积极引进成熟的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影视资源、互动学习资源等优质资源,并进行加工改造,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师生发展。此外,在已建成的教学资源网站上,应及时地对其栏目、内容进行优化、更新和升级,使师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向,获取更新更好的资源。

(四)建设满足实际需求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交流的需要。各职业学校在资源建设初期应做好需求分析,给师生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有效的资源。需求包括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希望的媒体呈现方式、软件制作风格、面向的知识层次等。通过问卷调查、网上投票或座谈等方式对资源实际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后,可采用“政府主导、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进行资源库的建设。政府须加强领导,发挥好主导作用,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资源库共享机构,制定发展规划,使资源库的建设朝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须与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尽可能地做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企业要求的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以有效解决可能面临的应用性不高和资金不足等问题,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校企互利双赢。

(五)建设职业教育富有特色的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调查和访谈中发现,目前投入使用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中适用资源明显不足,且缺乏专业性,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立足于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要以相关技术标准和建设机制为基础;要以共建共享型网络平台为支撑。根据以上要求,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突出以下主要内容:

1.建设优质视频资源库

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优质视频资源,能对职校师生产生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具有权威的示范作用,能形成强大的共享效应。建设优质视频资源应重点突出四方面:一是以传承地方文化为主题,录制相关特色产业技能大师的技艺视频,建设独具特色的技艺教学视频资源库;二是以传授专业技能为主题,录制区域内相关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一线专家的现场操作视频,建设专业技能教学视频资源库;三是以传播经验为主题,录制名校长、教学名师的讲座视频,建设名校长和名师的讲坛视频资源库;四是以传播先进理念为主题,录制职教研究和管理专家、企业高管的讲座视频,建设专家讲座视频资源库。

2.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

教学素材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职校教师普遍短缺的教学资源。以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主体,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既可以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效益最大化,又能加快建设速度,充分缓解优质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共享困难的矛盾。建设教学素材资源库,可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一是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特色(精品)专业教学资源,并将成果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提供范例,便于优质课程教学素材共享;三是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教学资源,提供权威、个性化的素材资源库。

3.建设特色专题资源库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改革;工程能力

数控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主干专业,各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多数培养操作型的技术工人。沈阳工程学院根据专业招生生源的特点,结合本校在典型企业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了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金领”人才,数控机床加工与零件编程是核心技能之一,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具体的能力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数控机床加工的高级操作能力,能够加工中等复杂零件;具有中等的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能力,能够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制造工艺和主流型号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

以就业为人才培养出发点,调研典型机械制造企业,按照企业的生产实践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培养学生。以企业实践过程为任务流程,规划了课程群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大体系,并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一、数控加工与编程能力课程群规划

通过调研学生近五年就业的典型制造型企业和潜在的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主管、技术主管、生产主管座谈,参观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产品和数控工艺与编程现状,凝炼出企业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人员的能力需求,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对应各职业能力需求,制订出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构建支撑课程群体系。

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与编程岗位能力包括识别工程图纸的能力、操作数控机床的能力、数控工艺的制定能力、数控零件的程序编制能力等。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在专业必修课中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整合成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培养典型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程序编制和加工能力。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中设置数控车(铣)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车(铣)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数控工艺员鉴定培训、制图员培训、三维建模资格证书培训(UG、SOLIDWORS等系列)等,此类课程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提供相应培训,增加就业资本;选修课程开设模具制造、先进制造技术等数控加工与编程的拓展课。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分为理论课程内试验、课程设计、实习和实训等部分。专业素质教育方面,为学生课程外自修环节,包括数控车床和铣床的中级工和高级工操作等级证书、制图员证书、三维设计证书、数控工艺员证书、各种省级以上相关竞赛获奖证书、专题讲座等。取得相应相关学科证书的学生将获得学分加分或课程减免的激励,专题讲座既有教师讲座也包括学生讲座。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依据课程体系制定资源建设的总体架构,体系组成上包括课程总览、理论课程、网络课程、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试题库、考证培训、软件资源、信息交流等模块资源,具体的资源素材重点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作为资源的支撑平台,利用教务处的清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库模块为资源库管理平台,进行资源的管理,教师和学生可以登录和检索使用。

资源库建设首先制定底层素材技术标准、学习情景素材技术标准、元数据技术标准等。资源编目及属性描述需遵循教育部教学资源数据规范,尽量采用精简数据格式的视频和音频格式文件。在建设上采取校企联合方式,与专业实践企业基地密切联系,媒体素材取自企业实践的案例;紧跟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无缝对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紧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集成化制造的大潮,大力发展工程软件资源建设,选择典型的行业工程软件如表2所示。素材建设着重利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和动画仿真技术,使课程形象直观。

建设途径采取教师自制、学生项目参与、网络下载和企业资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每位教师负责收集对应的资源,资源收集后定期进行评审和定稿。

利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素材编辑处理,保证分辨率和清晰度。加强数字化版权保护意识,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WORD文本文档素材,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POWERPOINT课件文档素材;为压缩打包文件设置解压密码;利用视频加密软件对视频进行加密处理,播放时输入密码方可播放;利用水印工具为视频和图片素材添加可见或不可见水印。

参考文献:

[1] 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3下):16-20.

[2] 罗红.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69-70,73.

[3] 王海根,马剑.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0-32.

第3篇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虚拟;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笔者所在的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目前,校园信息化涵盖了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后勤等各个方面,实现了“时时、处处、人人”,办出了特色,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成果入选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基于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势必会成为推动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的助力剂。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在当今的信息化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1.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错过课堂很难获得完整的知识。基于网络平台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笔者所在的学校无限网络已覆盖了整个校区,学生在自修室、宿舍甚至学校的休闲凉亭都可以学习。

2.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电脑、手机等数字设备的普及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条件,笔者学校承载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开通了网络版、手机版。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可以浏览外,还提供了下载功能。同时,学校图书馆还为学生提供笔记本电脑借用服务,方便了学生登陆网络平台自主学习。

3.内容形式多样性。传统教学多以板书、教材、文字加图片的课件为主,形式单一,不够形象。笔者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除了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外,还建设开发了网络课程,提供图片、视频、虚拟实验等资源。

4.实现无边界共享。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的开放性不仅为本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任课教师、其它专业的学生提供参考。学生可以提前或在线自修其它专业课程。

5.多方无阻碍互动。校园数字化教学资源设置了互动交流平台,如数字图书馆有留言专栏,网络课程有交流空间专栏,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

6.资源维护实时快速。相比于传统教学信息更新困难,更新周期长的不足,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更新快,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技能考证与竞赛、合作企业等信息可以实时维护。尤其是新技术、行业新动态等信息能及时得到更新。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月需对网络课程资料进行维护。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推动了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使教学资源在内容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从形式上也使教与学的方式更加多样,数字化时代自主与互动的学习理念也在切实改变着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1.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教学“满堂灌”的单方向传播方式在信息化的今天已不再受欢迎,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里口传面授的教学模式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课外,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与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堂内教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应用知识,提高技能。

2.学习态度的转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容易使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开发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查找资料、探究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践

笔者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数字期刊、电子书、教育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同时学院所有课程均开发建设了网络课程资源,以下笔者着重谈谈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网络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库包括了各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形式多样。如计算机基础课程采取视频教学,学生可登陆信息化平台自主学习;其它网络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介绍、课件、视频、图片、动画、虚拟实验、参考图书、使用教材、技能考证与竞赛、教学活动、校企合作、课后思考题、考试题库等。

2.网络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建设。承担同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维护课程网络资源,每月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维护、更新。

3.开发设计虚拟实训项目。虚拟实训可以弥补真实实训中存在的耗材费用高、实训周期长、危险性高等不足,提前为学生实训理顺思路,让他们熟悉流程,为现场实训做准备。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现代教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

1.操作的简单性。对于使用者,无论是资源的维护者还是资源的获取者,都希望操作界面简单、易懂,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掌握。

2.引导学生使用资源。通过项目驱动、课前留下学习任务等方式驱使学生应用资源获取知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作用。

3.网络作业的安排。对于工科学生,不建议通过网络资源平台布置或上交作业。工科作业大多有图形,程序、公式等,学生在线编辑通常比较麻烦,作业通过网络上交操作难度大、时间长。

4.高级别互动的虚拟实训开发。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自行开发了一些虚拟工作流程、虚拟加工、虚拟事故等项目,但多只停留在简单的演示、互动层面。如何开发高级别的虚拟项目,由学生设计一个程序,让虚拟项目能按照程序进行模拟加工;如何搭建校企互动数字传输课程资源,实现校企联合教学等,将是未来重点研究和开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何喜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J].职业,2010,(11).

2.林晓苹.现代教育技术呼唤教师的角色转变[J].湘潮(下半月),2010,(08).

3.李霞 李婧.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创新教学模式[J].学习月刊,2010,(06).

作者简介:

第4篇

学校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学校所有教室、机房、部分实训室、工场已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采用三层管理技术,用千兆骨干网络将13个楼宇用光纤连接起来,采用VLAN技术对校园网网络进行了划分。学校教师和学生电脑桌面100M接入校园网络,接入点达1500余个。自校园网建设以来,我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资源和建设经验。

二、建设目标

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平素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一)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体包括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成集素材、教学课件、试题库、常用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学核心资源库,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多媒体课件,建成包含4个重点建设专业在内的9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此项任务和内容具体见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方案。同时继续加强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库建设。争取到20xx年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均有一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2.互动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互动资源管理平台主要有临时交换文件夹(用于教师临时存储资料,交换资料,可删可增,权限公开。每位教职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教师之间存取、交换资料,临时放上课用素材,课件等,作用大,是老师们用的最多的平台之一)、个人资料文件夹(用于教师个人保存一些个人的资料)、校迅通(学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等功能。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争取到20xx年底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包括网络课堂教学、仿真实训、选修课堂、学生作业、学生评价、成绩管理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数字化教学,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创新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管理平台建设

学校利用学分制系统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全校的所有师生的教学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包括有教师任课、学生信息、学分成绩等一系列信息的网络化查询服务,真正做到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

(三)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的办公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办公数字化,提高办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办公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四、资源库建设的初步成效

在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组的领导统筹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独立的资源库服务器,配齐所有教师电脑,所有教室配备电教平台,购买了部分多媒体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的下载服务等。

(二)采用各种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信息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现代化教学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学科动态资源和学生作品已初具规模。教师的电教作品在上级举办的各类评比中有多个获奖。

(四)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尝到了应用资源库上课的甜头,更激发了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制订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意义和责任。健全调整各项考核、分配和奖励制度,做到导向正确、政策透明、及时兑现、适时调整。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改革,不断完善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健全现有的监控机制,做到师生参与、专兼结合、内外联动、赏罚分明,使项目建设质量实现最大化。

(二)组织保障。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实行职责责任制,各司其职,统一指挥,做到信息畅通、运转协调、统筹兼顾,实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责任校领导:z

责任人:z

成员:z及各教研组长

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不断借助高新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教学系统进行改革,从而打造出了数字化教学环境。同时教育的终身制为数字化校园核心,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源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里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2006年,苹果公司开放了iTunes U ( U代表University)学习频道,被视为教学资源库的发展雏形。

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到20世纪80年代,教学资源己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要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学资源库和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序幕自此揭开。

3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概念及特征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包含课程教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和技能点,其呈现形式可以是文本、视频、音频、图形等数字化素材,这些素材按照一定的学科属性进行分类,科学合理的组织存储。其主要包括开放性、协作性、交互性等特征。

1)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教学资源可以借助开放的网络平台被各个区域的高职学生所采用;2)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除了要由高等职业院校参与建设外,还需要企业专家等多方组织机构及个人共同协作完成;3)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得教学不再受限于教室,而可以通过论坛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的在线交流,此种交互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4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学资源库与专业结合不足;(2)教学资源库实用性较差;(3)教学资源库管理体制不完备;(4)教学资源库利用率较低;(5)教学资源库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5 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对策

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决定了其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要与就业岗位紧密贴合,体现职业特点。因此我们在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时,除了要包含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上述所分析的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探讨并制定了如下建设对策:

(1)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科学合理。首先,应满足学生职业生涯需求。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再次,着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未来就业紧密结合。

(2)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重资源的实时性。教师应随时发现并利用现存的教学要素或条件,并随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学习经验,帮助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改或更新,方便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

(3)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重组织?Y构的合理性。建设过程中分工明确,建设过程合理有序。首先,建设思路要明确。其次,参与建设的成员分工要明确。再次,要定期检查与督促,确保建设质量

(4)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重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高职院校应紧密围绕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使教师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多媒体的应用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等。

(5)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符合未来职业标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尽量与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相结合,使教学资源符合未来职业标准。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并可在考核中加入相关职业标准,以实现企业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紧密结合。

(6)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重提升学生素养。为满足行业、企业对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素养,使得高职学生完成由单一技能型人才向高素质人才的转变。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学会解决问题。

(7)教学资源库建设应完善有效评价机制。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应有保障评价机制,以便及时把握资源库建设现状,随时根据建设目标进行修订。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适时修订并缩短教学资源的更新周期,从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6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依照“确立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建设核心课程网站建设多元化的教学素材资源整合教学所需的资源选定典型工作任务虚拟资源建设构建高职教学中专业考核体系建设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平台” 的步骤完成教学资源库内容的建设。

教学资源按知识点、知识单元、专业课程及课件的层次进行组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多媒体素材:即教学信息的载体,一般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或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文本类素材:用于规范、标准、流程等文本信息的描述。

图形图像类素材:用于展示校内教学场景、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等。

音视频类素材:用于播放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实训情况、企业生产过程等。

动画类素材:用于演示操作过程、企业产品内部结构等。

2.专业课程: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关的教学信息。具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网络环境。

3.教学课件: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制作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可以在网络平台运行供学习者查看,也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登录号在登录教学资源库后下载使用。另外教学课件也包括教学案例,主要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活动或企业实际工作案例,用于指导学生学习。

4.参考资料:是指专业相关的书籍、文章、规章制度、前沿信息等

5.试题库: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专业课程题目的集合,用于检测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依照教育测量理论,科学合理的安排试题数量和类型,以及测试重点。

第6篇

【关键词】云计算;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45-06

随着云计算技术引入我国,各个领域的专家针对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共享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教育云、资源云、企业云等一些新鲜词汇应运而生。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其拥有的强大优势也得到世界各大企业青睐。根据IT市调机构的预估,201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950亿美元,更将云计算列为IT产业未来十大趋势之首,其报告指出未来五年云服务的平均年成长率会高达26%,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400强使用各种方式不同的云服务。鉴于当前云计算及其理论体系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基于云计算技术来构建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已具备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地提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即要求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优质资源引进、网络课程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等手段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在此政策的提出之前,国家就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CADLIS)、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等等。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较早地关注数字教学资源的“区域性”问题的研究,都试图采用区域性来解决教学资源的孤立、重复、低质以及难以共享等问题,探求一种合理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就是我国高校群体庞大,数量较多,地域分布比较散,各高校之间差异性大,在目前的条件下也很难实现高校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利用云计算的强大功能来解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所遇的瓶颈问题。

一 云计算概述

1 云计算简介

随着各个领域的专家研究云计算的深入,对云计算的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想法,以至于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标准。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局(NTST)信息技术实验室给出的云计算定义相对比较全面、系统。它指出云计算是对基于网络的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能够方便地,随需访问的一种模式。这些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并且这些资源池也以最小化的管理或者通过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可以快速地提供和释放。这样的云计算有5个基本特征:一是客户按需获取服务;二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网络访问;三是模块化划分各独立的资源池;四是快速的提供和释放资源;五是服务可被监控和控制。

2 云计算的服务体系

云计算的本质是访问者通过网络提出各种服务的请求,因而其服务体系的构成应以服务为核心。如图1所示的物理层、虚拟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是该服务体系的核心部分,加上用户访问层和管理层一共六个部分构成了云计算服务体系的整体结构。

(1)用户访问入口

用户访问入口是访问者与云服务系统的接口,是一种可视化的操作界面。访问者可以通过Web浏览器进行注册、登录和获取相应的云服务权限,其呈现的界面如同本地计算机操作桌面系统。

(2)服务目录

服务目录是一个云服务的列表清单,访问者在获得云服务相应权限后,即可从中选择需要使用的云服务。

(3)物理层

物理层是底层的基础设施层,拥有大量的软、硬件和网络设备,提供大量的服务器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资源。

(4)虚拟层

虚拟层是将底层基础设施虚拟化,构成一个共享,按需分配的资源虚拟化环境,为上层提供虚拟资源服务。

(5)平台层

平台层是基于虚拟层支撑上层的云服务,是连接虚拟层和应用层的纽带,主要用于检测和响应应用层提交来的用户服务请求,动态分配虚拟层的各种虚拟资源。

(6)应用层

应用层是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用户的接口,主要是向不同的用户请求提供不同的云服务。

(7)管理层

管理层是贯穿在云计算各层服务中,包括安全管理、用户管理、服务目录管理、服务任务管理、服务资源管理、部署管理和服务监控等。

二 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内涵与现状

1 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内涵

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指的是各所高校所拥有的,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各种物质、人力和信息资源。而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带有“区域性”的特征,这里所指的区域性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以各个高校为单位共建、共享、共用数字教学资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是以区域为空间载体,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莱联性、相对独立性和时空差异性。(2)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要相对脱离于各高校,有其自身独立的发展途径。(3)涉及多主体的利益关系,如:区域内教育管理部门,资源研发部门,各高校相关部门以及师生等。(4)建设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促进了该区域内教学资源均衡配置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协调发展,对提升其教学效果产生了深刻影响。

2 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现状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拥有着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和建设人员。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也卓有成效,然而区域内各高校对数字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却并不乐观。一方面从教学资源自身出发,不同区域的优质教学资源表现出极大的“贫富”差距,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资源配置明显匮乏于经济发达地区,表明了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再者,区域内各高校对于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大多数以自建为主,共享不足,不能满足各高校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还有各高校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成为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障碍。

另一方面从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出发,多年来区域内的各高校相继开发制作了精品课程库、课件库、试题库等数字教学资源已经上传到网上,但是由于各高校在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时,使用的硬件软件、网络编程语言不同造成教学资源平台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较差。其次区域内各高校的服务器大多采用Browser/sever网络结构进行集中式地访问教学资源,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网络阻塞,导致访问者对教学资源的获取不通畅。还有就是对于现有的网络资源学习,学生以自学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的氛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师生教与学以及科研的需求,需要创建一个新兴的、全面的、多元的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该区域内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的最佳均衡配置。

三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可行性分析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南京大学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其通过建设数字化共享平台,有效地整合南京大学全校丰富的优质资源,为实现远程教育和其他分类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数字支撑服务,着重体现整合、共享、持续和实用四大特色。笔者以南京大学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四大特色为依据,结合上述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云计算建设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可行性。

1 数字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就是将不同种类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规范进行整理并作有机集成。云计算最大的性能就在于资源的整合,它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信息的融合,存储并通过网络服务进行共享,这个使得用户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区域内各高校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依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分布式的教学资源开发制作,并进行模块化的规划设计,将教学资源建设成精品课程库、课件库、教学案例库、教学音视频库等模块,然后利用云计算的灵活扩展性,将该区域内各高校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各高校共建的云计算数字教学资源中心,为该区域内的各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

2 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

“共享”就是对数字教学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均衡配置,云计算支持下可以将区域内物理分散的数字教学资源集中化,减少教学资源建设的重复率。另外,云计算能还实现统一访问入口途径。区域内各高校师生可以使用注册后的用户名、密码在不同的教学平台上统一认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所需的数字教学资源,实现区域内各种数字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 数字教学资源的持续

“持续”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上,要求方便资源的在线更新与资源的及时扩充,即对教学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易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云计算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和伸缩性,可以轻松扩展虚拟化资源,只需增加网络服务器的数量即可提供更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提高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发展的持续性。

4 数字教学资源的实用

“实用”就是指高校师生和资源服务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包括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上传,搜索资源的简易程度以及后台管理等。云计算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区域内各高校无需购买昂贵的服务器也无需支出大量的经费维护和管理,将所有涉及的计算和存储都放在云端进行,而师生只要拥有可联网的终端设备即可随时随地地获取云端教学资源,大大减少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购买软硬件的开支,既方便高校师生对于教学资源的获取,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1 模式的保障管理机制建设

基于云计算完成对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作为建设主体的各高校必须健全保障机制,改善管理体制,优化整合各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并且加强各高校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统一规划与管理。要求组建一个“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区域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各高校教学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组成,这样的领导小组具有一定的决策权,便于资源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其次还要求在各高校设立教学资源管理小组的分支,形式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领导小组成立后,根据不同的工作形式,组内成员分成三个不同的子部门:监督指导部门、资源建设部门、技术实施部门。如图2所示。

监督指导部门:组内领导层次,主要负责区域内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资源规划和调配措施的建立,并定期召开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协调会,指导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的实施。有着监督、指导、决策和检查的功能。

资源建设部门:组内资源建设和管理人员层次,主要负责资源库中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即采用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对上传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审定,交流,筛选和评价。如针对教师上传的课件、教案、视频课程等教学资源的筛选,确保建设优质的数字教学资源。

技术实施部门:组内技术人员层次,主要负责该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构建,运行环境的设计开发以及后期的软硬件设备和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等。

2 模式的逻辑模型构建

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仍是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校际之间缺乏统一标准和统筹规划,系统性和兼容性较差,导致校际之间的数字教学资源很难实现共享。其次是区域内各高校之间普遍存在着应用系统水平低下,缺乏统一的资源管理器。因此,从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视角看,各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出于此原因笔者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建设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的逻辑模型,即各高校采用分布式共建、共享、共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模式,具体模式构成如图3所示。

区域内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其统一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上进行集中的管理,作为访问端的各高校师生无需知道所需的教学资源在哪台服务器上,只需要通过Web浏览器即可打开服务目录(学资源目录)就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访问云端的教学资源。

3 模式的“两大主体”构建

(1)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的构建

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该服务体系构建的两大主体之一,其建设的目的就是将该区域内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分配。以实现该区域内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减小校际之间在教学资源上存在“差距”。不过区域内的大部分资源分布在各高校、教育部门以及部分教师的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资源的有效共享,形成了资源“孤岛”现象。众所周知在一定区域内各所高校的数字教学资源差异性很大,存在其优势的学科资源也必然存在相对薄弱的学科资源,如何在校际之间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达到优质资源使用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区域内各高校教学质量,是各高校值得思考的地方。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真思考后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整合优势来促进区域内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具体的模型如图4所示。

在区域内教学资源构建中,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做好师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由各高校根据其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分布式建设相应的数字教学资源,然后通过网络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上,最后在云端利用云计算的高度扩展性将各高校上传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学科类型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各学科类独有的教学资源,例如,理学资源、哲学资源、文学资源等。每个学科资源库中都有相应的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等素材类教学资源库。而作为云客户端的各高校师生只需要可以联网的终端设备就能够通过Internet访问和使用云端各种数字教学资源。

(2)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构建

云计算服务平台是其服务体系构建的另一个建设主体,即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层次促进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它是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载体。服务平台的搭建要考虑到教学资源的因素,二者是相互支撑的,缺一不可。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利用好“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管理小组”的职能,根据各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合理分配资源来构建。

图5所示的位于架构最底层的是物理层也称为资源层,主要包含服务平台中所有物理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其他硬件设备。这些硬件设备主要有区域内各高校集体提供。虚拟层位于资源层之上,其作用是按照高校师生及其服务的需求从底层选择资源,从而形成不同规格的计算资源,即虚拟机。平台层位于虚拟层和应用层之间,主要任务是提供云服务开发和运行的环境,方便高校师生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也方便技术人员对云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应用层位于最上层,提供各类教学相关的应用软件,是高校师生和云服务体系的接口,提供最基本的网络服务、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等。云计算操作系统包含各个管理中心,是负责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管理监控的系统软件。通过其系统性的管理实现云计算的三层服务,即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平台即服务(Paas)、云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区域内高校师生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高效获取途径。

4 模式的实现机制

客户端的交互接口是以Web Services方式向访问者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方式无论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使用设备都是要求最低的,即可用最低配置获得最大化的教与学效果。然而设备要求降低也扩大了访问终端设备的范畴,不再局限于笔记本电脑,各高校师生通过移动手机、I口ad等移动设备即可进行随时随地地学习,扩展了室内课堂教与学,真正使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得到了践行。

高校师生基于云计算服务体系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注册即可获取相应的权限,然后进入虚拟化的桌面,获得一定的虚拟化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对该用户权限内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

5 模式的评价机制

哈瑞顿曾经指出:评价是关键,如果不能评价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你就不能管理,你就不能提高。如此看来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教学资源获取也可以看成是社会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也应该具备社会服务评价的各种指标。在市场营销的领域中,客户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主要关注于两个因素:一是服务过程质量与服务结果质量的区别;二是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下面以市场营销角度来评价云计算服务的质量:

(1)云计算服务过程质量与服务结果质量

第一层面是云计算服务结果,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否对各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有帮助;是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帮助。

第二层面是各高校师生对服务过程的总体印象,主要来源于服务平台和服务的数字教学资源两大建设主体。服务平台要关注其访问速度、信息检索简易程度、导航的清晰度、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服务教学资源评价是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自身的一些特点评价,主要有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可行性、导向性等。还要关注内容的更新程度。

(2)云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

一是可靠性,从云计算系统构建要实现的目标出发进行评价,主要考虑区域内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程度;二是对高校师生的回应,主要从回应要及时,提高师生交流的互动性维度进行评价;三是可信任度,主要从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资源的科学性方面进行评价;四是对高校师生的个人关注,主要从高校师生对数字教学资源需求分析角度进行评价;五是有形资源,主要从服务平台软硬件和服务器等物理设备出发进行评价。

五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学资源建设注意我问题

1 教学资源建设要整体规划,促进优质资源建设

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各高校在资源建设部门的领导下,统一规划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各高校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积,而是要依据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分布式建设各类的优质学科资源库,防止资源的低质、重复的建设。其次要将云端的资源分学科集中式的建设和管理,即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该区域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要充分发挥“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管理小组”在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上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各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对于共享的各类教学资源要进行审定,交流,筛选和评价,确保建设优质的教学数字资源。

2 云计算平台建设要符合规范标准,促进共建共享

云计算服务平台的建设要求各高校在技术实施部门的领导下,采用相同的软硬件设备和同一种网络编程语言进行搭建,建设成本区域内各类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的标准平台,有利于各类教学资源的系统开放性和灵活共享性。

3 重视任务与激励相结合,促进主动建设

基于云计算建设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各高校现有资源的上传;二是各高校的对新资源的开发。相比于前者,后者对于资源的更新和可持续使用显得更为重要。资源的建设多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各高校师生在“区域性数字教学资源管理小组”协调和统一规划下,合理安排各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任务,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不仅如此,还要充分调动和鼓励各高校师生开发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如提供一定的资源开发资助经费,培养师生在建设教学资过程源中的主人公意识等。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和锻炼教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共同发展。

4 重视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目前,在网络资源建设和使用上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即重开发而轻应用。各高校和教育部门对资源的开发研究相当重视,反而对资源后续的使用研究关注较少。因此,在资源开发后要加强对平台和资源的应用,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能检测教学资源对各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程度。也只有重视对其的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有效的提升各高校的教学效果。

第7篇

关键词 教学资源建设 数控加工与编程 课程改革 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主干专业,各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但多数培养操作型的技术工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招生生源的特点,结合本校在典型企业的就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了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的“金领”人才,《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局域网、综合布线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及智能建筑国内外标准与规范,掌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与管理、局域网组网与操作系统软件安装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智能建筑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1《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现代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平台的构建,Ipad、智能手机等电子阅读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网上大学的不断建立,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搭好了舞台。形态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区别传统教材的独特优势,将满足学生课后对知识的需求。《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给课程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2)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现在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面发展,大学教育由侧重于知识传承发展为要求大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变化必然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教材。信息时代的高等学校教学,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源源不断地引入、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具有先进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

(3)青少年群体对于新技术和新事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无线网络在电子资源库查询资料,进行数字阅读。数字化教材,融文字、声音、动画为一体,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数字化教学资源不限时间、空间等优势也使大学生阅读更加便捷。

2《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的促进作用

《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课程的内容较多,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还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不但有专业内容的教学,还有基本素质的训练(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由于课堂时间短,学生多,往往不能亲自进行实践,数字化教学资源能为课堂教学活动外的自学提供较为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语言功能项目从网上的资料库中选取和下载适当的图片、录像片段、文字介绍等,自由组合资料创设出理想情境。多媒体模拟仿真技术创造的各种真实情境,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由于每次课程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以实际问题引入,以实例引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动力。从实践到经验,并进行总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内外结合,讲、做、问、答、练、考、多线并进,使整个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 《综合布线与通信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依据课程体系制定资源建设的总体架构,体系组成上包括课程总览、理论课程、网络课程、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试题库、考证培训、软件资源、信息交流等模块资源。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首先制定底层素材技术标准、学习情景素材技术标准、元数据技术标准等。资源编目及属性描述需遵循教育部教学资源数据规范,尽量采用精简数据格式的视频和音频格式文件。在建设上采取校企联合方式,与专业实践企业基地密切联系,媒体素材取自企业实践的案例;紧跟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改革课程体系培养“无缝对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紧跟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集成化制造的大潮,大力发展工程软件资源建设,选择典型的行业工程软件,素材建设着重利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和动画仿真技术,使课程形象直观。

利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编辑软件进行素材编辑处理,保证分辨率和清晰度。加强数字化版权保护意识,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WORD文本文档素材,利用密码加密的PDF文件代替POWERPOINT课件文档素材;为压缩打包文件设置解压密码;利用视频加密软件对视频进行加密处理,播放时输入密码方可播放;利用水印工具为视频和图片素材添加可见或不可见水印。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其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不断发展、逐步成熟,需要社会环境、应用条件,消费习惯、国家政策等各面的共同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3下):16-20.

第8篇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教学资源的属性及对高职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分析,

对图书馆如何建设好教学资源,引导师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教学资源;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可以在互联网上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如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不能脱离学院专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方式和读者需求

努力拓展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逐渐由传统纸质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逐步向注重电子复合型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过渡。在新形势、新形态、新概念下图书馆建设的本质就是创新,是资源建设创新,是服务创新,最终是服务创新,也就是建设智慧图书馆,做智慧型服务,以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建设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电子资源库,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供智慧型服务。

1.1目前,高职院校电子资源的建设现状

一方面师生的文献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另一方面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数字资源,却处于闲置状态,访问量较低,造成浪费。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科研创新、学术研究要求不高。二是电子资源建设前缺少广泛的调研,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内涵建设脱钩。 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网络条件尤其是移动网络条件较差,师生无法达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用图书馆电子资源。 四图书馆阅读推广力度不够,尤其电子资源的使用培训力度不足,引进的电子资源无人知,不会用,不善用等。

1.2高职院校图书馆教学电子资源建设的目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

一方面适应的学院专业建设、内涵建设的需要。也能够增加图书馆与学院教学单位的粘合度,增加师生对图书馆的认知度,提升图书馆在学院工作中地位。另一方面,推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

2 什么是教学需要的电子资源?高职图书馆怎样建设教学电子资源

2.1教学电子资源一般的解释是通过备课等活动,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

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等资源。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比较高级的教学资源还包括三维立体影像,计算机创作环境(设计、仿真、测试等软件)以及相关的计算机资源。

2.2高职学院图书馆要建设教学资源库,就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特点归纳教学资源属性

(1)一般教学资源的媒体类型有:文本、动画、图形图像、视频、虚拟 、PPT、音频、其他。

(2)应用类型有:微课堂、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课件、实训项目、企业案例、教学视频、教学动画、教学图表、学习课件、虚拟实训中心、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题库等。

(3)专业特性有:专业规范、专业建设链路、岗位调研、行业调研、核心课程标准、教学组织建议、职业竞争力模型、专业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条件配置等。

(4)实训资源有:特色实训、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展类实训、规范标准、技术标准、职业标准、认证标准、资源标准等。

3 高职图书馆教学电子资源建设原则及实施过程亟需解决哪些问题

3.1高职图书馆的教学电子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其建设的总体原则:结合学院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师积极互动,总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先建后补,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遵循“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总要求。

3.2在建设过程中要清醒的认识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教学资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不易管理性,人认知的差异性,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在搜集整理、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3教学电子资源建设不是图书馆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

需要组织协调,支持、保障,整合人力资源,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队伍,引入专业教师,教学团队负责人参与。

3.4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调研的对象最好是同类高职院校

重点调研一些教学电子资源提供商。做好资金投入预算。一些电子资源可以买到,很多资源需要图书馆采集、筛选、整合、加工,创建自己特色资源库。

3.5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

要利用公司商家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前沿技术的指导性,开拓我们建设理念。

3.6很重要一点就是图书馆高素质人才保障及图书馆人员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向学科馆员方向发展

必须培养或引进具有很强信息处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3.7利用教学资源建设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配套硬件、软件,网络(固定、移动、无线WIFI)等基础建设要稳妥跟上。

3.8规范教学资源的入库标准和分类标准,并制定资源从收集整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

在资源的分类原则上,根据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人库资源按学科进行分类。按照前面(2.1)归纳的教学资源属性如媒体类型、应用类型、实训资源、专业特性、及读者类型等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并利用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数字化处理。

3.9教学资源后建设时期,进一步优化、改进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内容

4 如何有效利用图书馆教学资源?有效的利用资源才能促进教学资源建设

用“系统”的方法把教学研究与学习过程组织起来,必然会带来教学观念和学习行为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4.1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习现代职教理念,在习惯上适应高效教学方法,主动的利用教学资源,效地组织、准确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和评价学习效果。

4.2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来说需要培训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

不受资源使用复本、时间、空间的局限,自主地安排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自学与思考,而在课堂重点解决自己难以学懂或理解不清的内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第二课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高度统一。

4.3对高职图书馆,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与系部联系,引导专业教师与教学团队的积极参与,做好教学资源的推广

图书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对教学资源系统学习,主动提供服务,对专业教师,学生进行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操作方法的培训。

总之,电子资源的建设方式与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高职图书馆的馆藏结构、馆藏特色,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配合学院引导师生建设和利用教学资源库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丰富完善,保障教学资源建设道路越走越宽。

第9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专业 教学信息资源库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023-02

一 示范校建设基本概况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其中明确提出,为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在实施免学费政策的同时,国务院相关部门将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示范,我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校立项学校之一。

二 教学信息资源库项目情况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共同颁布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开发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把教育信息化开发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整合资源、吸纳社会资金,加大专项投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满足专业开发共性需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益。促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加快技工院校数字校园开发,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技术应用和文化开发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

三 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思路

1.首先进行调研,确定核心课程

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人才需求规律,办出职业教育自己的特色。通过调研,来确定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需求,来确定核心课程,以及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通过对数控加工相关企业的调研、与部分教师和学生座谈,以及进行调研表的数据汇总,发现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认可度为96%、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的认可度为98%、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的认可度为9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认可度为96%,四门课程很重要,而且认为是核心课程。

2.制订核心课程建设方案和课件开发方案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信息化教育方法和资源的承载平台。技工院校的领导对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研制与推广,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技工院校在教学资源库认知水平、平台搭建的技术规范等方面,还存在差异。因此,制定一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规范,对于提高技工院校对教学资源的认知水平,规范教学资源库支撑平台的开发,引导教学资源库开发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数控加工专业传统教学环境的封闭性,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学资源的有限性等问题,使得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信息化必须实施,从而使得教学资源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教学资源系列化。

该方案的制订可以让技工院校在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方面少走技术弯路,通过收集已建资源库院校的经验和教训,帮助其他正在筹建资源库平台的院校规避开发风险,提供正确和有效的开发方法,提高技工院校在资源库平台开发项目的成功率。

3.根据核心课程来确定教学资源,并且上传到示范校网站

通过此平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同时学生可以测试自己学习的效果,从而对自己的后续学习提供帮助,教学资源库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可以向企业员工及其他社会学习者开放,不过要进行实名注册,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进行学习。

教学资源库素材的准备,每门课程的老师精心设计、准备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视频、电子试卷、教学图片等,都是针对数控加工专业中级阶段的学生所设计,使得学生能直观地接受教师所教内容。

设想在每个实训室配备了多媒体信息点播终端,教师上课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的课件、视频、技术资料进行实训教学和指导实训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知识点不会,可以通过多媒体点播终端查看与实训有关的资料,实现边操作、边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课外时间,学生在校园里只要在上网的情况下,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四 心得与体会

“人人都是示范人,事事都是示范事。”目前,全校上下积极行动投入到示范校建设当中,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示范校建设默默地努力工作,通过本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发现现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技校学生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容器,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压抑。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促使课题组成员加大力度搞好数控加工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理念,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环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和老师可以实现在线互动,而且学生有难题可以当场解决。本次建设使得项目组成员的整体能力有很大提高,笔者发现一个团队的团队意识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很难开展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真实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在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课题组成员各有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与交流,在组内讨论时,组员的观点经常会被否定,一次讨论下来,工作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时常发生,但是我们并没有被困难打倒,我们这个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也正是靠在这样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修正观点与思路,最终得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