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班级管理课程教案

时间:2023-06-15 17:03:55

导语:在班级管理课程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班级管理课程教案

第1篇

【关键词】班组长 培训质量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250-02

基层班组是铁路运输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最基层组织,铁路班组长作为基层班组的核心人物,其政治思想素质、技术业务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将直接影响到铁路自控型班组的建设和铁路的安全生产稳定。尤其是我国迈入高铁时代的今天,对铁路班组长的素质和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铁路局石家庄职工培训基地按照路局指示精神,在对班组长全面展开培训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出各种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使经过培训后的班组长,在现有的岗位上表现得更出色,可以胜任更多的工作、承担更大的责任、满足现场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优化培训内容。

为了确保班组长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教师深入现场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掌握参培学员的岗位标准、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班组长的知识、技能、目标等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确认参培学员应有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从而明确培训需求。

根据现场的培训需求,综合考虑参培学员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所在专业的岗位要求、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优化培训内容,并确定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取舍,紧密结合班组长的工作实际,并与铁路发展保持同步,同时注重铁路新理念、“四新”知识和“四新”技能、新规章、先进的作业方法或国内外先进经验等方面的培训,全方位提升班组长的专业素质和岗位工作能力。

二、立足现场,调整培训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培训目标,基地根据路局有关班组和班组长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结合送培单位和往届班组长培训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重新调整制订出一个以培训目标为指南的系统方案。

培训教材新颖、实用。教材以基础理论为主,以实践案例为辅,内容不但贴近现场实际,满足班组长的岗位需求,而且也便于班组长自学。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一是对较实用的内容单独进行了课程安排,如沟通、文明礼仪、台账管理、自控型班组等;二是在教学计划中加大了案例分析、讨论、练习课程比例;三是为了强化班组长的安全风险意识,加强班组的安全风险管理,增加了安全心理学、班组安全管理等课程,确保班组长在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师资安排严格把关。安排专业精通、现场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资深教师担任班组长的培训课程。

开展拓展培训,培养班组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基地对班组长积极开展拓展培训,不但对班组长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工作热情等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解决由于灌输型授课使学员感到枯燥乏味、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紧跟铁路发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班组长的培训质量,培训基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1.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基地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办法,即派送教师参加铁道部、路局及大专院校组织的培训班,或请现场资深专家到基地为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与铁路发展保持同步。

2.安排教师深入现场进行调研

基地以教研组为单位安排教师到站段、设备厂家、施工现场等地进行调研或跟班学习,实现教师自身理论与现场实践的动态结合,确保教师的技能与现场同步。

3.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评促教。

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一方面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对培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基地每年开展一次“教学骨干”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教师为基地教学骨干。通过此项活动,在全体教师中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

第二,基地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规定每名教师提供一门不少于4个课时课程参评,经基地评审委员会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课件、说课进行初评,然后再聘请路内外知名专家担任评委,确定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这项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自信,而且提升了基地的声誉。

第三,基地每年在全体专兼职教师队中开展教案、课件评比以及教学、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使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历练中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四、改进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在班组长培训中,引入现场观摩、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学习方式。如在培训中,任课教师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电子课件授课,安全管理课程以案例分析为主,并将企业先进班组管理经验与典型事迹编入培训补充教材,以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和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从单一的“满堂灌”式主讲转变为以主持人、教练员身份组织研讨,相互交流,相互培训,共享信息,使学员成为培训过程中的“主角”;聘请现场优秀班组长介绍经验、谈工作体会、现身说法,现场解答班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观看录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等,为当好一名班组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严格管理,激发学习动力。

班组长培训,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每期培训班都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并采取昼夜轮流值班制度,加强班级管理。坚持“开班动员讲纪律,培训管理有制度,学习情况有反馈,反馈意见有分析”的具体做法。学员管理方面坚持考勤制度、值日制度等,学员在培训班期间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及时反馈到相关站段。要求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考试独立完成。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保证了培训质量,使学员学有所获。

六、建立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制度

培训反馈和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的手段之一,是改进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由路局、站段、培训基地联合对参加过培训的班组长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汇总、评估和反馈,坚持“两表”制度。一是制定《培训效果评估表》,二是制定《培训内容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计划》。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培训中进行调整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和评估学员认知和行为的转变,让“学”和“用”达成统一,切实使培训转化成班组长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让各站段进一步了解基层班组长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热情服务,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办好班组长培训班,基地召开各部门专题协调会,划分责任,各负其责,全力以赴为培训班服务。每期开班前宿舍管理员都要对宿舍进行彻底清扫,晾晒被褥,开窗通风。办班期间将职工食堂让给学员使用,食堂增加饭菜花色品种满足学员需求。并配备了象棋、扑克、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用品并组织学员进行唱歌等娱乐活动,丰富了学员的业余生活。每期培训班都召开学员座谈会并发放意见反馈表,征求学员对教学组织、服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据此不断改进基地的工作方式和服务内容,使学员对基地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感到满意。

总之,班组长培训是高速铁路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提高班组长的培训质量是培训基地一成不变的追求,今后基地还将继续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及时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整和纠偏,不断提高班组长的培训质量,源源不断地为现场输送更多的优秀班组长。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教师梯次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进教师逐年增加,教师群体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各层次教师之间如何融合,同一层次教师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每名教师如何遵循一种轨迹由初期的不适应到职业定型并不断发展成为我校关注的问题。因此,我校于2006年提出了“教师工作丰富化及教师梯次发展研究”这一课题,并立项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开始了教师梯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致力于帮助教师认同角色、分层发展,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使他们的教学工作增值、生命增值。

1.合理定位,让教师认同自己的角色

学校采用自我定位及学校分析帮助定位相结合的方式,按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域”将教师划分为四个梯次:适应期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

适应期教师即新上岗、转岗及工作不足五年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发展重点在于课堂调控的技巧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要予以适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李老师是2008年调入我校的青年教师,刚来学校时非常不适应学校的环境及班级管理,面对淘气的学生常常束手无策。在新调入教师恳谈会上,她要求向优秀班主任教师学习,通过听课、听班会、学习管理班级等方法,一段时间以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李老师说:“跟着有经验的教师才知道该如何管理课堂,如何对待淘气的学生,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由此可见,越是适应期的教师越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着走,实行一对一的帮助和培养。

合格教师指工作五年以上、能胜任日常教学工作的教师。此类教师更关注教学质量,学校将培养的重点放在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指导他们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名师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

骨干教师指在所教学科中有一定影响力、获得过多项荣誉称号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是在备课组和教研团队的支持下走出来的。备课组和教研组是学校最基础的教研组织,如果所有成员目标趋一,行动一致,那么它就会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就能推动整个团队有序高效地发展。骨干教师是各个备课组和教研团队中的首席教师,他们引领适应期和合格教师在团队集体中发展智慧,同时,骨干教师这支队伍也在“问题――研讨――新问题――再研讨”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壮大。

名师指教学特色明显、获得过省市“名师”称号的教师。此梯次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并推而广之,从而带动其他梯次教师共同发展。

2.梯次赋权与培训,让教师实现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含多项内容和多个层次,学校针对不同梯次的教师和不同教研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赋权:在备课时,适应期教师要写出详细的教案,目的在于熟悉备课环节及课堂要求,注重操作规范和具备相应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行为没有明显的失误;对合格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删繁就简,写出简单的教案,并集体备课;骨干教师可在书本上进行简案编制,以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新设计上,走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课堂教学之路;至于名师,则要求他们站到课程的高度去思考、研究和整合教材,研究课程,编写课程纲要。

在不同梯次教师的培训上,学校也做到有的放矢:对适应期教师的培训,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派名师做专题培训,名师就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等环节进行专题辅导,帮助新教师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能直观地学习并掌握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对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学校则通过安排他们外出学习、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举办学术沙龙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在培训中了解和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鼓励他们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对名师的培养,学校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邀请专家协助,举办观摩研讨活动,旨在打造特色教学。

3.搭建平台,让教师在交流中成长

为了实现教师之间更广泛的交流,学校搭建了“基本功训练”“青蓝工程”“读书沙龙”“实小论坛”等平台。

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教师基本功,学校购置了粉笔字练习专用黑板,印制了钢笔习字专用纸,供教师进行粉笔字和钢笔字的训练。在训练中,采用“骨干引领――全员参与――观摩交流――共同提高”的步骤,学校定期组织钢笔字、粉笔字交流展示活动,教师们在观摩交流中提高了对书法的认识,将自己的所思所得通过“习字一刻钟”的活动表达出来,同时也影响并带动了学生练习写字,师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写字的乐趣,提高了书写水平。对此,朱老师深有感触:“以前自己的字羞于见人,通过学校的练字活动,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给学生写示范字时也不害怕了!”还有一些教师在硬笔书法等级考试中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多读书、读好书、读教育用书是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学校举办的各项比赛中所奖励的物品就是书,同时,学校为适应期教师和合格教师购买了管建刚校长的著作《不做教书匠》,为骨干教师购买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为名师提供最前沿的教育著作及刊物,为鼓励教师读书提供服务。此外,学校还组织读书推介会,不同梯次的教师推介不同的书目并说明推介理由,大多数教师认为阅读对他们的教学很有帮助,全体教师在推介与讨论中扩大了阅读范围。

为了让不同梯次的教师有更多的交流平台,学校还开展了“实小论坛”活动,论坛内容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有艺术赏析、名家讲坛、美文赏析、备课组素质展示、我的金点子等,例如董老师的演讲《发表文章不是梦,勤思多写你也行》向教师们介绍了写论文的不同角度:依托教育事件,结合读书所得;课堂快照加精彩点评,探索独到的方法;反思过程,边叙边议,得出指导性经验。针对教师们普遍认为的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写文章这一情况,董老师还介绍了自己的小妙招,那就是睡梦中构思,晨起早下笔,利用零碎的时间积累心得,使自己的耳朵开关自如,不让无谓的闲谈进入大脑。教师们听后表示受益匪浅。同时,论坛还将教师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不同的技能展示,备课组教师展示备课技巧,艺术组展示吹拉弹唱,英语组进行剧本展演,语文组进行电影配音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4.关注心灵需求,让教师的生活增值

对教师而言,学校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场所,也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工作和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希望被认同、被欣赏、被包容,希望能快乐工作、轻松生活,于是,我校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关爱、沟通、激励、赏识”助推教师的梯次发展。

关爱:学校除了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之外的生活,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让他们感觉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能获得安心、信任与发展。

沟通:学校领导定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听取并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聆听教师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消除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的误会。

激励:学校注重阶段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多给予鼓励,发现不足及时指出并作具体的指导,修订和完善影响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

赏识:我校鼓励创新,对有创新的教师,学校实施奖励制度,为其研究工作购买书籍、聘请专家到校为其指导、优先派出培训,这也激励着其他教师勇于创新。

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领导都会亲自送给教师鲜花,送上节日的祝福;每逢重大节日,教师们都会收到来自校长的温馨短信;新教师调入后,校长都会定期与他们交谈,询问他们在教学中的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尊重和信任;无论哪一位教师家中有事,校长必会亲自过问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教师们感觉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学校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在关注教师生活的同时,学校还注意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力,教师的微笑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微笑面对学生不仅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体谅和善待他人。为了让教师拥有阳光的心态和宽容的胸怀,学校对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聘请专业教师利用《委屈就像人的影子》《现代人情绪管理》等书籍开展培训。此外,学校还在教师中开展“孝”的教育,要求教师做孝敬父母的模范,一个善待父母的人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爱学生的人,同时,教师的善行也能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修养。通过培训,教师们认识到了“阳光的心态打造宽容的心态,宽容的心态铸就宽容的胸怀”。

二、教师梯次发展研究的收获

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在2010年1月5日,我校承担的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师工作丰富化及教师梯次发展研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课题选题有适切性,研究方法得当,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成果丰实,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同时,在我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如下。

1.教师梯次发展丰富了教师的工作

为了助推教师的梯次发展,学校借鉴赫兹伯格的“工作丰富化模型”使教师的工作丰富化,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值。在研究中,学校逐步明确了“赋权、认可、培训、引领”这对教师的正面激励,通过“赋权”,给予不同梯次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尊重教师的选择,管理人员不干预或较少干预;“认可”,即学校充分认可教师的探索,并予以及时鼓励;“培训”,即对不同梯次的教师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引导教师学习,从而提高了不同梯次教师的专业素质;“引领”,即名师的引领对其他梯次的教师产生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2.教师梯次发展成就了团队与个人

“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最优秀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因此,我校组建了教师团队,教师们借助团队的合力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学校鼓励一部分教师优先发展,重点培养能力出众的教师,使他们成为某一学科的名师,再由这些名师引领教研团队,实现梯次发展。例如语文教研团队中的张老师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学校就着力培养她。2010年5月,张老师参加市教坛新星评选,学校领导和教研团队给予她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她在学校和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赛,被评选为市第三届“教坛新星”。当她被评为市级名师后,担负起语文团队的教研任务,并把语文团队领导得有声有色,先后有5名教师执教了省市优质课,在市、县均有影响。在科研团队的研究主题上,学校要求每个团队确定校本研究主题,力求做出自己的特色。英语教研团队就是课题推动梯次发展成功的范例,他们在“齐鲁名师”培养对象刘老师的带领下,以“话题教学设计”和“小学英语绘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这支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省级名师、市级教学能手、县级明星教师的先进集体,每个成员发表的文章都在三篇以上,仅在2008―2010年他们发表的论文数就多达一百多篇。在我校,有很多像张老师和刘老师这样的领路人,他们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是团队中的首席,引领着整个团队的梯次发展,在成就整个团队的同时,团队也成就了教师个人。

三、深化和完善教师的梯次发展研究

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学校打造的“好习惯・好人生”教育品牌效果明显,学校的品格在逐步形成。但在反思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进行的教师梯次发展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增值教师的教学工作上,如何让教师用教育的视野审视教学工作、让生命增值,是深化研究的重点。

1.科学定位

由于原来的定位仅限于教师工作的教龄及所取得的教研成果,范围较狭窄,不能呈现教师梯次发展的动态变化,因此,学校按教师的成长规律实行动态化管理与培养,采用自我定位、团队评价及学校分析帮助相结合的方式,把原来的四种教师类型重新划分为适应型教师、发展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在培养中,既关注教师的业务素养,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其他层面对教师的影响。

2.构建生命化课堂

教师的梯次发展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崔允教授指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即为了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变革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增值,构建生命化课堂就是让教师在努力使课堂增值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增值。

(1)确定课堂目标

构建生命化课堂,除了原来的知识目标外,学校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目标、情感目标及能力目标,要求教师在设立目标时充分考虑如何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醒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等。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在上课之初要先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在课堂结束时引导他们检验自己的目标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会反思。

(2)定位梯次课堂

我校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对适应型教师,其生命化课堂的要求是站稳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定好目标,抓好学生的自主学习,组织好学生的合作交流。第二,成长型教师除了必须具备适应型教师的能力以外还要探索生命化课堂中的情感场,使师生的情感交流顺畅,让学生信服。第三,对成熟型教师,在确立核心目标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其生命化课堂须倡导三场――“情感场”“思维场”“活动场”。情感场就是追求由师生群体通过情感互动而构成的一种氛围,即让学生感觉安全的心理环境。思维场就是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惑,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肯定、否定、鉴别和比较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活动场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课堂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在体验探究中激发生命智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三个场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生命化课堂的核心目标。第四,对研究型教师,其生命化课堂的构建以总结经验、解读课程为主,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