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时间:2023-06-15 17:03:56

导语: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第1篇

关键词:湖南;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74

前言

现在全世界都因为互联网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家就能知道远在千里所发生的事情,全球信息化为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为国家信息资料处理也提供了新的方式。现如今对一切事物就不能墨守陈规,都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可以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引导了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命运。若是将国家土地资源也与信息化融合在一起,土地资源将会更加便捷管理,使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所以更应该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将科学技术与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结合在一起。

1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内容

国家土地的信息资料系统就是把我们国家的土地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土地如何分布的信息资料都存在电脑的系统里,在对应的电脑中能够把和土地有关系的资料与信息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查看关于对应土地的信息资料,可以对其进行计划和评价。实际上,电脑软件系统的组成可以表现出该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国土信息资源信息化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中包含了很多其他的科学与技术。能够看出,国家土地资源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很依赖于软件功能。

2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湖南省自从设立了国土资源部门之后,就在建设国家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与开发。为了使这项巨大的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实施,湖南省严格的遵循我国颁布的相关土地资源资料信息化法律,以此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并且专门针对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设定了未来要发展的目标核计划,对发展的道路做出了精心的规划,使信息化体系出现了初级形态。到今天,湖南省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

湖南省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的信息化,针对这项计划建立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累积了非常多的信息,将国土信息数字化并保存。省市国土有关的部门都建立了将国土资源变为数字信息的目标,在现在已经拥有的资源技术与资源的基础上,有关的部门都进一步加强了对基本资料信息数字信息化的执行力度,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个初级的收获为实现全面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了国土资源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一项工作的完成效率是最关键的评估标准,为了能提高国家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的效率,湖南省的省市县的执行单位都开始加大对信息资料体系管理与建设的力度。而且现在也都在应用建立起来的体系,将所有的土地资料放入系统当中。在这个体系中可以进行检查和监测、统计和分析、进行许多复杂的工作,还可以检测因为土地质量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在其他任何关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都有特别好的运用。

2.3 建立了信息化标准体系

除了在以上2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之外在建立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方面也做得很出色,使得信息化体系更加的规矩,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发展。湖南省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提升信息化的标准化的程度,相关规定提出建议应该构建出一个信息标准化的基本构型,计划好每一步应该达到的目标,做好实施内容的提前策划。如今,这个信息的管理体系已经呈现出基本形态,而且拥有了比较实用并且可用的实施方案,对于信息的收集、分析等方面都做得很出色。

3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着不小的成功,可以说是初见成效。但是,在一些细节的方面依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下面就将这些不足一一罗列出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便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更加顺利。

3.1 数字化信息积累不足

在数字信息化系统结构建设的过程中,有的相关单位一门心思只专注于建设单位的硬件设施,想采用最高级、最顶级的工具机器。但是在注重硬件设备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了设备中软件应该如何应用、如何应用这些先进的设备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做到最好,也不注重管理的方法应该有一套专门的工作流程与实施规范。这种情况就导致了那些先进的设备不能物尽其用,白白浪费了许多的金钱与资源。

3.2 信息资源利用滞后

因为体制、机制和其他的种种原因,几乎所有的土地信息资料都是局限于个人和某些单位机构的使用,信息资料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做得不到位,网络覆盖率也不够大,能够获取的信息量也不够大。还有,由于湖南的数字资料相互交换交流的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网络系统仍然无法满足土地资源资料与信息共同分享的需要。而且,在已经建立起来体系的上面,这个体系的安全运转过程和运行的方法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3.3 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除了以上2个方面之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这其中包括土地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构建进展程度和实际运用的不平衡。在发展的局面中,大致呈现着我国东部进展和应用较好,可以较好的应用先进的技术把信息化做得淋漓尽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国土数字信息化的进展程度和技术的应用也在慢慢的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由于经济问题,相对来说就较为落后,和长株潭的水平相差甚远。湘西、怀化等偏远地区呈现现在的局面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偏远地区位置偏远,拥有相应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太少、没有足够的金钱满足设备上的需求;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土地资源的资料与信息缺乏,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以前的资料累积得也不够充足,造成了信息化构建的落后。

4 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国土资源的信息化是证明湖南省正在逐步向现代化发展,提高湖南省在国家土地管理方面上的水平,所以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然而湖南省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对存在的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4.1 加强宣传力度

为了信息化体系的发展,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将信息化时代的概念和高科技管理的信念传播给每一个人,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信息化对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整合与利用,使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地快速发展。

4.2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做好基础的,就像建设一栋大楼,没有稳固的根基,即使大楼建设的再高也会面临随时崩塌的结果,建设得越高,崩塌的就会越严重。在建设信息化的这项工作上也是一样的,应该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第1步就应该彻底地了解这其中的利与弊,应该如何应对。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使管理统一化,一致化,实现信息资料的共享和管理。而且应该扩大网络信息资料的覆盖面积,使湖南省的各个地区都能实行信息资料的交换和分析。

4.3 统一技术标准

除了建设信息化的基础以外还应该统一技术的标准。使各市州的信息管理都能够统一进行,发展的进程和步调能够达成一致,不会出现因为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统一了技术标准,使得信息管理更加的规范,能够增加工作域管理建设的效率。同时还可以避免信息资料因为技术的不统一而丢失或者残缺不全。

4.4 构建区域互助

除了各个区域自身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意外,各个区域的互帮互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各个区域之间应该分享各自管理和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湖南省应该构建出这样的一个体系,不仅仅只依靠国家、省的帮助,还要每个区域都相互扶持,解决各个区域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得湖南省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共同进步,使湖南省这个整体可以进步的更快。

4.5 注重信息化人才培养

虽然说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也是各个企业甚至国家竞争的筹码。因为一切高科技的产物都是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制造出来的,所以湖南省也应该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信息化的人才,就只能够一直跟在别的国家的身后,永远是人云亦云,不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湖南省必须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使湖南省的人才资源能够源源不断,让湖南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建设能够不断地发展。

5 总结

湖南国土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的进行与发展,属于湖南省专属的信息化时代也即将到来。虽然在国土信息化建设的这一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但是仍然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应该早些针对这些不足做出相应的措施,对将来会出现的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守相关规定,并且规范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化、统一化、普及化。也要使我们普通公民能够认识到信息化和高科技的重要程度。湖南省应该珍惜爱护人才,不仅要吸收别的地区来的专业人才,更应该自己培养人才,不能受制于人,这样湖南省的信息化管理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崔政军.省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山东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05):120-121.

[2] 范延平,吴洪涛,邓颂平等.面向SOA的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架构设计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06):9.

[3] 刘吼海,李浪聪,徐剑波,胡月明,陈月明. 国土资源信息采集更新平台的构建与多业务应用[J]. 南方国土资源,2015(06):89-91.

第2篇

关键词:土地 执法监察 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246-01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规划好、利用好国土资源,为国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与支持,加强土地执法监察信息化管理工作为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和今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需要面临的迫切难题。

1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功能应用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国土局现有的影像、矢量数据,对在建项目进行跟踪巡查,对在建项目是否合法进行认定,并能够记录下来各次巡查及复查。主要是通过手持PDA采集巡查项目用地的图斑,记录其基本信息,然后导入图斑数据到局里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填写属性信息完善在建项目的信息,可以文书打印、报表统计、向手持设备下发影像数据、回收手持设备的数据、完成项目,对项目的归档整理等。下面我们从系统的应用角度做一分析。

从系统建设应用来看,系统要图文并貌,能够反映实地情况,形成准确实时的巡查信息(包括图片、多媒体、报表、报告等)。巡察专员利用该系统既可针对既定目标定向巡察、又可实地巡回随机发现,准确,实时进行定性判断。

从系统实际操作来看,可以下发基础影像数据到PDA,为PDA巡查采集图斑提供数据基础。导入PDA采集的在建项目图斑,应包含在建项目的基本信息和现场照片等。在对巡查目标进行实地巡查生成实地图斑后,同时即可以填写巡查记录,根据系统提供的土地规划、土地现状、影像和矢量信息等,马上即可判定此次巡查土地是否合法,并能够把巡查目标规划、现状、手续、实地照片等信息同时录入系统[1]。对已经巡查过的目标进行复查时,可实时填写复查记录。在认定巡查目标为违法后,可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行政处罚通知书等等违法相关的文件。系统能够对巡查结果按城市、地区等范围进行月、季、年等统计。在巡查结束后,如果对巡查结果没有异议和需要的修改,即可对巡查结果进行归档处理。

2 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应用

为了更好的实现国土资源“管得住,用得好”,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积极主动预防和遏制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履行好执法监管职责,实现执法监察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国土执法监察三级联网全程监管信息化平台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要。

2.1 GPS动态巡查数据采集

辅助巡查人员以数字化形式快速准确地采集、记录、传输调查地块三个方面的数据,即位置数据、照片数据和违法数据。位置信息通过GPS终端自动定位,照片信息通过终端内置的照相机自动获取,违法信息通过填写电子表格自动实现数字化记录。违法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时传输到国土局控制中心。

2.2 动态巡查监管

动态巡查监管主要是督促巡查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进行巡查,对违法行为起到提前发现,提前制止的作用。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播放巡查人员的历史巡查路线,巡查路线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3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

土地执法监察案件查处,旨在实现执法监察工作流程的网络化、无纸化,增强各级部门之间和与其他业务之间的互动,提高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度和执法监察效率,规范执法监察行为,节约行政执法成本,为管理决策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2.4 案件督办管理

通过案件督办管理可以实现督办案件的网上下发上报、被督办人可以网上办理案件填报办理情况,而督办人可以实时的查阅案件的办理情况对督办案件进行监督。通过济宁市国土资源局的专网可以实现市、县、镇(乡)三级督办。使得督办案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3 土地执法监察管理信息化应用趋势

3.1 违法违规用地调查的精准化

基于SDCORS,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现场调查工作的高精度、快速定位。在差分GPS服务的支持下,普通巡查人员通过使用便携式手持GPS数据采集终端,便可得到亚米级精度定位结果,解决传统手段丈量面积不准确、测量工作难度大等问题。

3.2 动态巡查信息采集的数字化

采用移动GIS技术,基于各种空间信息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辅助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采集。动态巡查工作人员利用手持PDA即可方便地查看地块位置、土地利用现状、规划等相关信息。可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发现嫌疑违法用地,并实施调查,解决以往手工填写巡查表格,调查取证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

3.3 执法监察管理的网络化

通过市局、区(市)县局和镇(乡)国土所的三级联网,实现网络环境下土地执法监察数据采集、传输、查询、分析、应用,便于上级领导通过监控平台实时了解基层巡查人员的位置,巡查结果和工作状态。保障各级国土执法部门数据的快速更新和一致性,彻底解决数据上报周期长、下清上不清、瞒报漏报等现象。

3.4 执法监察业务办公的自动化

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提供了一套全面、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从内部来看,针对土地动态巡查、违法案件发现制止、立案查处、案件移送移交的土地执法全过程,采用信息管理和工作流技术,实现了土地执法全过程的办公自动化[2]。从外部来看,土地执法监察三级联网管理系统可以与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交换业务数据。

3.5 土地执法环节管理的一体化

从软件看,平台充分集成了GIS软件、工作流软件、数据库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从硬件看,集成了GPS、数码相机、电子罗盘、PDA、无线通讯模块、GPS基准站、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等硬件网络设备。从网络看,平台集成了GPRS无线网络、局域网和VPN专网。从数据看,平台集成了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表单数据、照片数据、档案扫描数据等。

3.6 巡查区域的网格化

在管理上实现巡查人员区域的网格化分配,根据监管平台的人员定位和轨迹查看对比巡查区域的分配表可以明确巡查人员的巡查状态。巡查区域的网格化可以通过巡查区域的系统分配,落实具体巡查任务到个人。从数据上看,数据按照网格化分配减少了手持GPS上的数据存储,提供设备的运行性能。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建库、ARCGIS。

1. 项目概述

郯城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山东省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8°05'至118°31',北纬34°22'至34°56',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县境东临江海;西邻江苏邳州;南与江苏新沂交界;北与罗庄接壤;东北毗邻临沭,西北毗邻兰陵。2012年年末,郯城县总户数25.9万户,总人口94.1万人,农业人口70.8万人。2014年12月郯城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临沂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和建库工作。

2.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建设目的

目的是全面查清可开垦土地、可复垦采矿用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中“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调查,落实到地块并加以标注,为下一步耕地的稳定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为科学制定相关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3. 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建设技术路线

4. 耕地后备资源建库工作步骤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主要包括内业预判、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三个方面。

(一)内业预判

1.预划调查区。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定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以 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工作底图,利用数据库的图形文件,或使用新的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在室内进行预判,描绘出符合条件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并按照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用铅笔初步勾绘出调查区的范围。

按要求提取2012年度变更数据库中地类编码为043、115、116、124、125、126、127、204类图斑,其中郯城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层主要包含043、116、127、204的地类。将提取出的评价单元图斑全部导入耕地后备资源作业软件中如下图2所示:

2.预填外业调查表格。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村为单位,对每个图斑的调查内容进行预填,按照耕地后备资源分类和评价指标,对这些图斑作初步分析,对符合要求的图斑逐个填写相关内容。

3.制定外业调查路线。根据内业预判的结果,制定合理的外业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顺序,对内业需要进行调查的内容和需要进行复核的内容通过外业进行重点的调查,在确保调查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调查评价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类调绘、境界和权属界的调绘。地类调绘是按分类和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权属性质等的调绘。境界与权属界的调绘以现状图或变更图为准,一般不作重新调绘,发生变化的要重新签订协议进行调绘。通过外业调查,进一步复核室内预判情况,补充填写调查表格。地类调绘按分类和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权属性质等内容的调绘。我们规定:①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号,注记图斑号;②耕地后备资源图上图斑面积最小要有1cm?;③外业调查情况现场记入手簿,每个图斑的调查内容填写完整,并辅以必要的附图,记载线状地物实测宽度及归属说明,记载字体正规,字迹清晰,发生错误时只能划改不得涂改。

(三)内业整理

首先整理外业调查手簿,检查底图和手簿的对应情况,做到一一对应,不重不漏。将外业调查手簿有关资料统一建库,形成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库,为进行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创造条件。将外业调查(转绘)的工作底图进行核查,正确无误后,按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整饰,以备进行面积量算和编绘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

而后,进行面积量算和汇总。正式划定调查区范围并进行统一命名,完成面积量算,用汇总软件进行面积数据的汇总统计,并对相关数据的逻辑关系对照变更调查资料进行仔细地检查、核对。

最后,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的编制和报告的编写。对调查评价图的编制要求为:地类图斑的定性、定位准确,全面正确地反映耕地后备资源类型、面积、分布等要素;图件内容的选取和表示合理,层次分明,线划精细,清晰易读;内容要素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确切表示各类耕地后备资源的面积、分布、境界线、地类界和评价界线等要素;成图比例尺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比例尺一致,县级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0,市级图比例尺为1:100000,省级图比例尺为 1:500000,调查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图采用 1:10000标准分幅图表示。编绘方法是将外业调查图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图斑转绘到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转绘时对分类图斑进行合并,经检查无误后扫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再编辑,输出各县(市、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评价图及调查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图。

5. 耕地后备资源建设成果

5.1耕地后备资源数量特征

经内业评价,前期确定的郯城县1912块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单元中,宜耕地1564块,不宜耕地348块。其中宜耕地为35581.24亩,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78.79%;不宜耕地为9579.82亩,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21.21%。

5.2耕地后备资源分布状况

郯城县耕地后备资源较多,广泛分布在郯城县的郯城镇、港上镇、高峰头镇、归昌乡、红花乡、花园乡、李庄镇、马头镇、庙山镇、泉源乡、胜利乡、杨集镇、重坊镇13个乡镇。

5.3 生成成果汇交文件

在作业GIS软件中对图斑进行逐一评价,并检查无误,并经过质量检查软件检查后。输出最终汇交成果

6 结论

基于GIS技术构建的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可以借助GIS平台强大的查询、统计以及空间分析功能进行更准确的辖区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的计算,得到详实的统计数据。极大提升了我县土地管理水平。耕地后备资源监测调查评价采用RS、GI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采集、处理、分析国土资源地理空间数据,运用土地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进行了初步的尝试。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深入开展,运用“3S”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成为了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华元春、黄炎、戴韫卓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法探讨_以浙江省为例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5

【2】 张玲 用ARCGIS系统平台构建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

第4篇

关键词 规划调整 实施评估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其在土地调控指标体系、管制分区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加强对本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控制与调整。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往往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规划的严肃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具有严格的限制。据此,国土资源部先后下发文件《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必须就修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等进行评估,组织专家论证,依法组织听证,并向社会公示。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经规划原批准机关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展规划修改。凡涉及改变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改变约束性指标,调整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经规划原批准机关批准,同时各省国土资源厅相继出台技术指导文件,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技术指导。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研究

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一般思路是首先构建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数学的方法分别计算出各指标数值,最后根据权重和各指标分值综合计算得到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总分值。根据研究思路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主要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但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往往是定性为主,单一用数理统计进行分析。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评估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逐步转变为多元关注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目前的规划实施评估还引入了定位分析技术,将GIS软件与土地利用实施评估进行有效结合,从空间上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多角度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运用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各指标数值,从多元定量方法入手,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2.1评估指标选择

根据卧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等最新统计数据,结合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指导,从规划指标执行、规划实施效益的实现以及规划实施后土地利用程度和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定量评估,选取规划主要指标实施情况、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用地节约集约程度、规划实施情况和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度5个评估目标、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等22个子目标(见表1)。

表1:卧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因素因子及权重

2.2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权重应依据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在0~1之间,每个目标对应下一层分值指标的权重之和都应为1。一般情况下,确定权重主要依据特尔菲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几种方法。本次卧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评价选用特尔菲测定法来确定总体评价及评价目标指标权重。其测算方法是首先对各因素进行多轮次的专家打分,并按下式计算权重值:

其中wi =1

式中:c――评估分值

Wi――第i个评估因素作用权重值

di――第i个评估因素作用分值

由此计算得到本次规划实施评估各因素因子的权重如表1所示。

2.3 指标计算

考虑土地规划评估的系统性,评估指标覆盖面较广,因此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作为土地规划实施评估的模型。具体公式为:

其中wi =1

式中:c――评估分值

Wi――第i个评估因素作用权重值

di――第i个评估因素作用分值

由于各评估指标反映不同的评估内容,有不同的评估标准和量纲,相互之间不能直接比较,需通过标准化将其转化为可比量纲。

为了更直观地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水平,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状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较差和很差六类,对应的综合评价分值归类标准见表2:

卧龙镇土地规划实施定量评价结果为80.55分,规划实施情况良好。为了找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具体分析。

3.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思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主要是针对目前正在实施的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而进行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当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方法及评估思路尚存在一定的问题。

3.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依据不明确

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虽然受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的限制,即在调整前必须先通过规划实施评估,但是却没有明确的限制因素,虽然通过定量的规划实施评估可以得到该地区规划实施情况的好坏,但这种好坏不能作为是否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依据。而当前的实际操作是很多地方将这种规划实施评估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一部分,不能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起到规范限制的作用。

3.2规划评估指标与规划调整内容不一致

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主要是对目前规划实施情况的指标测算及分析,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过程中,往往是对规划布局的调整,规划的各项指标很少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这种评估跟实际的调整联系并不密切。

参考文献

[1] 杜金锋,冯长春.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主要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0).

[2] 田帅,刘秀华.量化模型用于动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

第5篇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特尔斐法;评价指标体系

一、绪论

开发区是指经国家或省级政府科学规划论证和严格审批,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设立的经济区域。开发区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各类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集聚地,应该体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效应,单位面积的资金集聚度和产出率应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我国自1984年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事业蓬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培养人才、改革试点、服务母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在对外发挥窗口作用,对内发挥辐射作用等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92年以后,“开发区热”席卷全国,致使开发区“泛滥”,城市的土地闲置浪费严重。2004年4月开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建设部、审计署五部委组成的联合督察组对土地市场整顿治理状况进行阶段性检查验收。验收结果显示,2004年1-7月,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规划用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撤销各类开发区4813个,占开发区总数的70.1%;核减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9万平方公里,占原有规划面积的64.5%。由于建设开发区规模过大,数量过多,造成投资分散与土地浪费,各开发区普遍存在着“巢多凤少”和“开而不发”等土地闲置现象。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开发区土地利用扩展程度和扩展方式。

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目的和原则

(一)评价指标体系应达到的目的

1、反映现状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2、充分揭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3、减少彼此之间的相关性。

4、突出重点简便易行。

(二)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原则

评价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在编制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又要针对不同城市、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选取对土地集约利用起主导作用而且能反映土地利用差异的指标。因此,编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需遵循以下原则:

1、主导性原则。选择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起重要作用,影响较显著的指标。

2、实事求是原则。比较客观全面的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通过对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的分解,清楚、真实的反映土地利用的现状、投入、产出和结构。指标的选取应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并根据实践要求调整指标设置和权重分配。

3、效益原则。鼓励综合统筹发展,通过土地要素的经济考核,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较快的经济发展,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建设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形成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环境较优良的资本、人才、技术密集区。

4、预测未来原则。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同时,也应考虑土地利用的发展潜力。

5、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易于考核和评价,描述清晰,同时具有可比性。

6、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便于统计、管理、实施和指导,并注意与现行国家统计指标、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指标相协调。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评价原则,结合《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初步拟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由目标层3项、子目标层7项和指标层16项构成。具体对应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因子权重采用特尔菲法确定,特尔非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通过对评价目标、子目标、指标的权重进行多轮专家打分,并按以下公式计算权重值:

式中:Wi――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或指标的打分;n――专家总数。

实施要求: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总数为10-40人;打分应根据评价工作背景材料和有关说明,在不相互协商的情况下独立进行;从第二轮起,打分必须参考上一轮打分结果进行;打分一般进行2-3轮。

(三)指标的标准化

为避免因评价因子的计量单位不同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评价因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各评价指标因子的分值。实际计算中是用指标实际值与指标标准值的比值来表示。根据评价因子的不同特点把评价指标分为正相关指标、负相关指标和双向相关指标3种类型,不同类型指标的单项因子分值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具体指标分类见表2。

1、正相关指标。指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正向相关的因子,即指标值越大,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其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公式为:Xi=ai/Ai×100。式中:Xi为开发区第i个指标的分值;ai为开发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Ai为开发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对于大于指标标准值的因素因子,指标分值均取100分。

2、负相关指标。指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反向相关关系的因子,即指标值越大,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低。其单项评价指标分值的计算公式为:Xi=Ai/ai×100。式中符号含义同上。对于标准值为0的负相关指标类型,其指标标准值采用下式计算:Xi=(1-ai/Ki)×100。式中:Ki为指标设置的最高限制值,其余符号含义同上。最高限制值即因素因子可能达到的最大指标值。对于小于指标标准值的因素因子,指标分值均取100分。

3、双向相关指标类型。指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双向相关关系的因子,即指标值有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值标准,越接近这个数值标准所反映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其单项评价指标分值采用的计算公式为:Xi=(1-|Ai-ai:|/Ai)×100。式中符号含义同上。对于计算结果为负数的因素因子,指标分值均取0分。

(四)评价总分值的计算

评价总分值是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结果,以此来衡量评价对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评价总分值的计算方法采用模糊数学中加乘法原则,计算公式为:Y= Xi×Wi。式中:Y为某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总分值;Xi为某开发区第i个指标的分值;Wi为某开发区第i个指标的权重;n为指标数量。

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由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很具有挑战性,因此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例如: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并且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实践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变化,一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成果需要不断更新,建议各地城市土地部门建立自己的土地潜力评价机构,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开展,并能及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为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另外,需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探讨潜力评价成果的应用领域,切实发挥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旭芬,孙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2).

2、龙花楼,蔡运龙等.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0(6).

3、陈利根,郭立芳.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3).

4、王慎刚,张锐.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l).

5、于金羽,沈士芹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4).

6、李双异等.辽宁省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5).

第6篇

关键词:地质公园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地质遗迹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地质公园(Geoparks)是由国际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开发“地质公园计划”可行性研究中创立的新名称。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研究与科学普及的基地。

2.规划编制中的重点问题

2.1做好地质公园规划与当地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

各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切实保护好地质遗迹资源的前提下,应做好地质公园规划同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城乡规划的衔接,协调好与已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相互关系。

2.2合理划定地质公园范围

地质公园的范围划定要以能够包含构成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并能实施有效保护为基本原则,方便管理,避免公园规划面积过大,公园的规划面积与审批面积的变化不宜超过10%。地质公园的土地权属应清晰,充分考虑区域内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和地方经济建设情况,避免公园内设置矿业权,要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

为便于管理,在保证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边界划定可充分利用山脊线、山谷线、河流中线、水岸、陡崖边线、道路、行政区边界、土地权属边界等具有明显分界特征的地形、地物界线。

2.3科学确定园区、景区、功能区的划分

在公园范围内,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地貌的自然分区、交通连通状况,特别是行政辖区的因素,可将地质公园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园区和园区之下的景区。为便于公园统一管理,一个公园的园区应相对集中,数目不宜过多,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

功能区的划分应依据土地使用功能的差别、地质遗迹保护的要求并结合旅游活动的要求,在公园或独立的园区范围内,可酌情划分出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生态区、游览区(包括地质、人文、生态、特别景观游览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等。

2.4加强地质遗迹调查、登录、评价和保护

(1)地质遗迹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查明公园内应当予以保护的地质遗迹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地质遗迹的地质地貌背景;能描述和分析地质遗迹形态和性状特征的各种参数;地质遗迹受到破坏与保护的现状;对地质遗迹产生破坏或威胁的自然与人为的影响因素。

(2)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为主并参考有关因素对地质遗迹进行综合评价,将地质遗迹划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及省以下级四个等级。按类按级编列公园全部地质遗迹名录,并按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档案登录和数据库录入,为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将公园内地质遗迹分别划入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中,并有针对性地分别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保护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与保护措施,使园中地质遗迹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2.5规范地质公园解说系统和科普活动

(1)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是地质公园必须建立的。其内容包括: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与园区主副碑,解说碑、牌、栏,交通指示牌等;解说员与解说设备的配备;解说出版物(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2)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是地质公园设立的三大任务之一。应以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基本原则,制订科学普及工作方案。科普活动的主要内容分为:①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乡土科普教育活动;②面向大中专学生及科研机构在公园内科研教学实习编写论文等活动;③面向普通游客的专项科普活动。

2.6加强地质公园的信息化建设

用现代科技完善信息化建设是建设和管理地质公园的基本要求。要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监测系统、网络系统的建设。在公园各景点及重点位置安装监测仪器,建立监测中心,加强对园区的监控管理,确保游客安全,及时发现地质遗迹损毁事件以及地质灾害和火灾隐患等;建立全园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设立在信息中心的主机,设立于公园各处的终端机、信息自动服务台、触摸屏、电子导游系统、大屏幕、虚拟现实系统、面对面信息服务台等设施。实行信息互通,向游客及时提供游览信息、游览指南,引导游客游览、疏导客流等;建立地质公园网站,沟通与各个方面的信息联系,要具有公园及地质遗迹展示、科普教育和地质公园研究平台、远程票务住宿预订服务等功能。

2.7重视地质公园的管理体制与人才规划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有序的管理体制,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保障。规划时必须做好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应把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的名称、级别、二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职能等编列清楚,并以公园上一级政府正式批件为据。地质公园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特别是地学专业人才,要求世界地质公园5-8人,国家地质公园3-5人)是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的重要保障,必须将公园的人才结构和配备途径、培训计划纳入地质公园的规划。

3.地质公园规划与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差异

不管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还是国家地质公园,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保护环境,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人类与地球的平衡关系。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管理、开发与保护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使新生的国家地质公园不重蹈某些风景名胜区的覆辙,尽快完善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地质公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规划设计工作刚刚起步,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工作指南(试行)》大部分是借鉴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并没有形成一套地质公园规划体系,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有很大的差异:

(1)地质公园必须以地质遗迹中心来规划景点、景区。

(2)功能分区包括地质遗迹保护区(包括保护点和保护带),大众游览区,管理服务区和科研区。其中地质遗迹细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保护区在地质公园中占有一定的面积,科研区也是地质公园特有的区域。

(3)加大科普旅游设施的建设,如建立地质公园博物馆和解说教育系统,用于揭示和解释地质运动过程和现象。

(4)属地区级采点性规划,规划的重点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要求相当准确,严格区分。

参考文献:

[1] 李晓琴.地质公园规划若干问题探讨——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彭州园区为例[J].四川地质学报,2002,22(1):43—46.

[2] 刘斯文,田明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修编若干问题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3):255—258.

[3] 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3,5(1):58—63.

[5] 杨更.地质公园范围界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5):100—113.

[6] 国土资源部关于《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9号).

作者简介:

第7篇

关键词:遥感;土地管理;3S

Abstract: As a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is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land management. This pape analyses several aspects of remote sensing dynamic monitoring in land management, urban cadastr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land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land management, and then looks ahead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remote sensing in l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technology situation.

Key words: RS, land management, 3S

1 前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土地的管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然而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制约着土地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深化,其工作需要逐步从常规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迈进,在各项基础业务的拓展上,积极稳妥的开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遥感技术作为一门迅速倔起的新兴科学技术,已在土地管理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从土地详查到城镇地籍调查及耕地动态监测,几乎所有土地管理基础业务的完成都离不开遥感技术的支持,遥感技术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 遥感地管理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主要是对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等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进行监测,是土地管理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各级土地管理职能部门为了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利用现状,合理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土地执法的重要手段。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即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多技术、多信息源、多方法、高精度的监测技术系统。

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由三方面的技术学科组成:(1)土地科学(土地资源和土地管理);(2)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3)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像技术、图形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多种学科和技术的交叉和应用,完善和丰富着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

目前卫星遥感技术于土地管理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土地退化的卫星遥感监测

主要指对土壤的侵蚀、土地的沙摸化、土壤的盐渍化的监测。对土壤侵蚀的监测主要从侵蚀因子的识别(包括地貌因子地表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和类型因子等)、侵蚀地貌发育的分析、侵蚀强度的分析等方面来把握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对沙漠化的监测主要是利用遥感资料对自然指标(土壤、水分和地表)、生物学及农业结构(植物,动物和土地利用等) 进行分析,并建立起植被的干早化与土地沙漠化过程和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从数量上和程度上实现对沙漠化的监测。通过对土壤表层色调和湿度的监测同时结合对地形地貌的叠加分析又形成了对盐渍化土壤的有效监测。

(2)土地利用现状的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这是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系统中的核心内容,是土地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根据获取的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的差异来识别土地利用变化;进而监测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各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空间上的分布。

(3)土地质量的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价

土地质量的监测较多集中在土地自然特性的监测方面,如:土地的地学特性,土地的土壤学特性和土地的生物学特性等(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增加土地社会经济特性的监测)。在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理论和适宜性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对所监测的区域进行农林牧用地的综合评价(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开展土地的经济性评价),以人工智能为支撑形成“土地监测评价专家系统”。

在土地管理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土地规划编制、土地资源调查、耕地保护,还是土地征用和土地执法监察,遥感技术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它已经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大大提高了土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

2.2 遥感在城镇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城镇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该项工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很大,既涉及相关政策、法律,又有较强的业务性。需要法律、测绘、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且全国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利用资料,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城市土地情况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权属的转移、用地类型和面积的变迁,而且经济发展越迅猛,用地情况变化越频繁。为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变化与地籍管理落后的矛盾,部分地方在采集地籍调查数据方式上应用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内业处理依据计算机技术建立图形与数据库,变更调查管理依据计算机来完成,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遥感技术在农村产权调查、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等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在农村产权调查中利用航空和航天数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成果精度,在大多数省份的农村产权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城市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中采用遥感数据辅助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应用遥感技术,通过航空摄影测量,可以获取城镇地籍图和地籍影像图,并以此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及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全市范围内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网络,这不仅有利于更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还有利于土地权属管理落实各项土地管理措施。

2.3 遥感在国土资源详查中的应用

土地详查是对类四十六个二级土地分类的调查, 需要查清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 很多地方采用常规测量方式,人员、设备无法涉足, 成为常规测量的盲区。而通过采用遥感技术则很容易能够获得常规测量盲区的高分辨率影像,通过对这些影像进行解译,并结合人工实地调查可以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土地详查工作任务。

3 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当前的遥感技术正向三高方向发展,三高即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其中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层次很丰富,可以探测出更多的地物,更方便地管理土地资源,而高空间分辨率及高时间分辨率可以更加提高遥感监测的准确性。另外,随着遥感分类技术和对地物的自动识别能力的提高,将促进分类的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随着GIS和GPS的发展,现在趋向于RS、GIS及GPS三者的综合应用,即“3S”技术。“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总称,即利用GIS的空间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RS的大面积获取地物信息特征,GPS快速定位和获取数据准确的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土地管理工作。目前随着3S技术的日益成熟,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数据产品生成中,呈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大力发展“3S”集成系统,以RS为信息源、以GPS为空间坐标、以GIS为工作平台,形成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4 结语

迅速发展的数字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手段。遥感技术应用的第二阶段必然是动态监测。遥感由静态到动态,由定性解释到定量调查,这是它的必然过程。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日新月异,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会进一步加强高精度、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时空一体化的基础上,“3S ”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其应用成果将更好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经济社会资源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恩.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26):105-108.

[2] 阎雨,陈圣波,田静等.卫星遥感佑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 04(2):187-191.

[3] 张渝庆,范晶,高秋华.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测绘,2002(3):36-37.

[4] 朱有法,谢德体,骆云中.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应用与进展[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1)1:105-109.

[5] 梁辉池. 现代遥感技术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80)12.

第8篇

关键词:粮食产量;耕地面积;粮食生产能力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3-0063-01

粮食是人类的必需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需要,稳定粮食的供给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受到挑战,因此保护耕地面积是当前重要内容。

1 文献综述

关于粮食生产能力的概念,姜爱林(2004)认为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量挂钩,在达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便是粮食生产能力。郭燕枝(2007)认为,粮食生产能力应该包括粮食增产的潜力,其高低取决于粮食产量。

关于耕地面积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王静(2011)认为,耕地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取决于: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

王梅(2007)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粮食产量、人口、GDP对耕地面积产生负向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从政策建议着手,提倡保护耕地。

但部分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封志明(200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价格、投入、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较大,耕地面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现状

1993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耕地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象明显。1980~2011年耕地面积较少1 777万公顷,年均减少0.4%,如图1所示。

3 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机制

3.1 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生产面积的影响

199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1993~2012这20年间),如图2所示。结合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粮食产量的变动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93~1998年,1999~2003年和2004~2012年。粮食产量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状态,耕地面积则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但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却逐步提升。

3.2 耕地面积变化对粮食生产环境的影响

耕地面积变化对生产环境影响较大。质量较好的耕地具有临水的特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渐被城镇化工业化利用。耕地面积的变化,很大程度因为城镇化和工业化而分割,因此对我国粮食规模化生产产生了消极影响。

4 实证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建立如下模型:

RY=β0+β1RX1+β2RX2+β3RX3+ε

此式中β1、β2、β3分别表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作物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运用简单线性方法测算,得到全国粮食产量的C~D生产函数模型的估计结果。结果证明:复种指数与粮食作物面积占比对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影响,耕地面积则在5%的水平上有显著作用。

5 对策建议

5.1 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必须对耕地保护建立行政规范和制度保护,加大耕地保护的宣传力度,促使人们树立起“保护耕地”的观念,从自身做起,保护耕地面积人人有责,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行督促和举报。

5.2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据调查,农户种粮的收入较少,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普遍偏低。因此政府需要增加农户收入,在粮食直补等基础上提高补贴和优惠,切实提高种粮收益,鼓励农户种粮,为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水映.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

[2] 姜爱林.关于粮食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2).

[3] 郭燕枝等.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4] 张士功,王建湘.从粮食安全角度审视加强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 性[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5).

[5]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 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6,(3).

[6] 蔡继明,周炳林.论城市化与耕地保护[J].社会科学,2005,(6).

[7] 陈飞,范庆权.农业政策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J].经济研究,2010,(11).

[8] 陈静彬.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长沙:中南大学,2010.

[9] 尹成杰.关于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思考及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第9篇

关键词: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340-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67

科普旅游是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新兴旅游形式,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进入高层次的表现[1]。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2]。因此,地质公园是科普旅游发展的重要阵地,是提高旅游资源科学品味和科技含量的重要载体。截止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共有111个成员,分布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有31处,是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中国非常重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工作,自2001年开始,国土资源部已先后批准建设了7批、共240个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地质公园在科学知识普及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地质公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重评选、创收,轻保护、科普”等。最为典型的是2013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中国三大世界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给予“黄牌警告”,原因是“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3]。这次事件对中国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敲响了警钟。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3年间,中国旅游业发展令人瞩目,国民人均年出游率从不到一次发展到超过两次,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党的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旅游业要想保持持续、稳定和较快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作为一种科学品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地学旅游资源综合体,开展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科普旅游”是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中国地质公园进入了由数量增长向内涵扩展和科学发展方向转移的新时期。

1 中国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研究现状

中国地质公园自开建以来,发展迅速,专家学者们从资源评价、旅游开发、线路设计、顾客满意度等多方面对地质公园进行系统的研究[4-7]。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地质公园的科普旅游逐步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明确指出普及地学知识是建立地质公园的主要目的之一;国土资源部发(2008)126号文件中,更是强调了地质公园科学普及问题,地质公园亦可申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加快地质公园旅游发展,开展科普旅游成为地质公园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文献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对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于国外特别是美国国家公园科普旅游建设发展的经验介绍。如美国十分重视各类公园的管理和建设工作,通过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确立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强化政府规划和约束机制等方式加强公园的建设和管理[8-9]。美国国家公园解说兴起历时上百年,所带来的启示包括对解说的价值应有充分认识、解说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护、以解说进行教育以及发展解说项目应因地制宜[10-12]。

2)关于国内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个案与对策研究。如彭华等[13]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丹霞地貌区的科普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丹霞地貌区开发科普旅游需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提升观光旅游品质的同时,谋求科普旅游的深层次发展;林明太[14]对地质公园科普教育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指出目前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对策;杨廷锋[15]对中国喀斯特旅游地质资源的科普价值、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的开发对策;董晓英[16]通过建立科普旅游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对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游客感知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游客感知状况以指导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

3)关于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专项研究。首先是开发模式研究。如陈锐凯等[17]在分析咸宁岩溶地质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者学历高低、年龄大小等的不同提出了初、中、高级科普旅游开发方式和内容;于雪剑等[18]提出并分析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乡土科普教育、教学实践科普教育和普通游客科普教育3种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其次是科普载体或项目研究。如施广伟[19]利用模糊数学和Dijkstra算法进行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研究;钱洛阳[20]和王艳[21]对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系统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武媚[22]引入国外服务质量评价模型(SERVQUAL模型量表)对地质公园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并提出对策;屈天鸣[23]和梅耀元等[24]则分别探讨了地质公园博物馆设计和导游解说问题。

2 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构建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时,遵循系统性、层次性、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标准和原则来选择评价因子。在选取评价因子时,一方面参考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指南》、《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和《国家地质公园资格验收标准》等文件精神;另一方面运用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地质学、旅游地学、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调查访问,最终确定了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的8大指标、20个评价因子(图1),这8大指标分别是地质博物馆、解说标志牌、科普影视馆、地质公园网站、地学科普书籍、导游科普解说、地学科普线路、地学科普活动等。

2.2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

在层次分析法中,建立判别矩阵可以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在判别矩阵中,需要对各层因子进行层层比较来确定因子之间的重要性。通过对专家进行调查,综合大部分专家的意见,然后运用层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各因子的绝对权重。然后运用层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各因子的相对权重值。其具体做法为,根据同一层n个元素x1,x2,x3,……,xn相对上一层某元素y的判别矩阵A,求出他们相对元素y的相对排序矩阵。记为w1,w2,w3,……,wn,称其为A的层次单排序权重向量,其中w1表示第i个元素对上一层中某元素所占的比重,从而得到层次单排序。最后将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CR≤0.1,表明判断矩阵的结果可以接受,反之,其结果要进行修正,直到检验结果符合该要求为止。

根据综合评价指标和各因子的权重值,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在得到各因子总排序后同样需要进行一致性的检验,经检验,CR

2.3 评价指标因子的无量纲化

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中,各评价指标均有自己的量纲,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为了评价的方便,在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后,要对其中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表2),这样评价才具有统一的评价依据。

3 结语

中国关于科普旅游的实践发展很早,但相关研究比较滞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中国地质公园研究成果多在2000年启动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以后,理论研究滞后于地质公园建设实践。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基本原理方法、措施、实施规划和评价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个案研究和问题对策类定性研究成为中国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研究的主体。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评价受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制约,基于专项研究和引入数学模型方法的定量研究来探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成为未来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本研究利用专家访谈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8大指标、20个评价因子,其中地质博物馆、科普影视馆和解说标识牌是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发展的硬实力指标,地学科普书籍、地质公园网站、导游科普解说、地学科普路线和地学科普活动属于软实力指标。地质博物馆、解说标识牌、导游科普解说和地学科普活动4个指标所占的比重较大,总和为0.6,说明四者是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同时科普影视馆、地学科普书籍、地质公园网站和地学科普路线等指标也是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地质公园科普旅游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对创新性要求很高,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一系列新的措施和方法将不断涌现,将会极大地推动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地质公园将会在公众科学知识普及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昌南.科技旅游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8(7):98-100.

[2] 蔚东英,刘昌明,秦大河,等.Geopark发展动向、全球网络及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515-521.

[3] 中国广播网.三大名景区因“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不足被督促整改[EB/OL].http:///NewsFeeds/201301/t20130113_

511769990.shtml

[4] 陈安泽.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与产业,2003, 5(1):58-64.

[5] 鄢志武,杨 茜.我国地质公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2):189-190.

[6] 许 涛,田明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趋势[J].旅游学刊,2010,25(11):84-92.

[7] 方世明,李江风.香港典型地质遗迹资源与地质公园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147-150.

[8] 陈苹苹.美国国家公园的经验及其启示[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2):55-58.

[9] 陈 飞.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与管理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58-59.

[10] 谢洪忠,刘洪江.美国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特色及借鉴意义[J].中国岩溶,2003,22(1):73-76.

[11] 彭绍春.中国风景名胜区和美国国家公园开发与保护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40-43.

[12] 孙 燕.美国国家公园解说的兴起及启示[J].中国园林,2012(6):110-112.

[13] 彭 华,张 娟,周婷婷.丹霞地貌旅游区科普旅游开发探讨[A].全国第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地质学会,2005.

[14] 林明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公园管理运营模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15] 杨廷锋.喀斯特地质科普旅游开发的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140-144.

[16] 董晓英.基于游客感知的陕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科普旅游开发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17] 陈锐凯,钟学斌,孙志国.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204-206.

[18] 于雪剑,杨晓霞,程永玲.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7):1-5.

[19] 施广伟.基于模糊数学和Dijkstra算法的地质公园地质科普旅游线路设计[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0] 钱洛阳.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研究――以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1] 王 艳.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研究[D].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22] 武 媚.面向游客的地质公园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