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考化学知识梳理

时间:2023-06-15 17:04:05

导语:在中考化学知识梳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考化学知识梳理

第1篇

一、深入研究课标,准确把握方向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的提高,考核的重点不是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是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而是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考核,努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位老师都清楚地知道:中考复习内容多,范围广,但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课标。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课标,熟知化学中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层次、什么尺度。据此复习时要明确:

1.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科学方法。

2.达成的目标是:综合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体现在中考上则表现为最大程度上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成

绩。

二、认真摸清学情,绕开复习误区

就大多学生而言,存在着诸如复习方法不当、心浮气躁、审题不细、计算能力较弱、答题缺乏规范等不少的问题,所以在一轮复习中要时刻结合学情,尽力绕开如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只重听讲,懒得动手,懒得动脑,不重参与。

只重听讲不重参与导致考生在构建知识网络、寻找问题方面做得很差,这样就会造成知识零碎,不能形成有效的体系。要指导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应该遵循的顺序:阅读回顾建立网络提出问题交流与共享反思评价巩固练习矫正提高。

误区二:只重答题结果,不重生成过程。

在解答问题时,部分考生将答案直接写出来,忽略了解题过程的详细描述。

表现在实验探究题上为学生不注意运用学科语言规范解答问题,不能把实验步骤有条理地写出,造成失分较多;表现在计算题上则为缺少规范的解题步骤,导致题会少得分甚至不得分的情况,不能实现“该得的一分不能少,能得的一分不能丢”,万分可惜! 转贴于

误区三:陷入题海,只重做题,不重基础,不重规纳。

有的同学复习就是大量做题,恨不得把历年中考题一网打尽,这样中考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有的同学不注重对错题的梳理,只要把错题改了就万事大吉,没有彻底弄清是在哪个基础知识点上出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出了问题,导致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换一个情境,就会出现二次重错的问题。其实这样的想法做法根本不现实。复习时的大容量,不等于完全掌握了知识,考生还是要从基础抓起,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陷入题海战术中,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三、切实制定计划,扎实有效复习

根据学情,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采用了单元复习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围绕教材,切实做到“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同时,在单元复习中梳理知识点,形成单元知识网络,对重难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提高。为达此目的,我们按照“归纳知识结构——重难点精讲——典型例题分析——精要检测——错题梳理”的程序进行了复习。

四、精心研究策略,扎实有效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要结合课标、考纲,按照单元内容,细化每一节课的复习知识点,形成复习学案,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一切题目的变式、拓展、深化,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给知识点不断变换花衣服而已,其“根”扎在教材之中,离开教材一切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轮复习的落点应放在抓实抓牢教材上。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态度;复习策略;应考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怎样在这最后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完成化学复习任务,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正_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学习每一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近年来,由于受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原因的影响,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考化学分值设置各地区略有差异,但普遍都分值不高。以本地区中考为例,中考化学科分值设置为60分,其中实验操作考试10分,理论考试50分,与体育中考设置相当。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那么,怎样转化学生的思想呢?我认为可以从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的分值设置;部分重点高中招生只看裸分(即语、数、外、理、化)等来对学生说明化学科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以此来转变学生的观念。

二、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本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复习资料,对于提高中考化学复习的有效性,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市场上各种总复习资料种类繁多,编排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来说,复习资料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所以,选择总复习资料应该从本地区中考的命题习惯、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资料的内容含量、结构布局等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

三、具体复习策略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一般采用四轮复习法。

1.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按课本结构进行,次序可适当调整,着重抓章节过关,打好基础。要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认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同时,在重点章节上要注意时间的倾斜。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如果完整系统地对着书本逐一复习,是不大可能的,那么老师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掌握如何,老师要加强检查,对于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力争人人过关。由于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人人督促,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由小组长督促检查,老师抽查等。

2.第二轮专题复习,以综合提高为目的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化学中考考试内容可分为五个专题即: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共五个专题。复习时要着重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在本轮复习中要加强对典型考题的训练。化学中考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共四大类。老师要分析本地区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出题、考点的一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复习负担,有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有效性。以本地区化学中考为例,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变化、物质的区别、相关图像的处理;填空题中的常见物质、溶解度曲线、微粒结构;实验探究题对于实验室制O2、CO2等相关知识点的考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虽然每年所出的题形式不一定相同,但万变不离其中。

在第二阶段的复习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行分层教学。经过近一年的化学科教学,教师已基本掌握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情况,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这为分层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先决条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要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尤其是在例题的讲解、巩固练习方面,要做到针对性。在面向全体的时候,照顾个别。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复习课中都学有所获,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同时加强个别辅导,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如果能帮助学生及时指出知识点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老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时间,当着学生的面批改,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第三轮为模拟训练,增强应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是以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融汇贯通为目的,进行综合提高训练,介绍新颖题型,常用的方法为加强定时训练。初中理、化分科教学,但中考化学一般采用理化合卷为综合理科,考试时间为两小时。由于题量大,学生普遍感觉时间不够用,那么合理分配时间,掌握好做题的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初三物理、化学老师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在学生进行平时的模拟考试时,最好进行理化合卷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题量、测试时间都要与中考一致。经过多次模拟,学生对于中考理科综合合卷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中考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时才不会手足无措。同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在多次模考中总结理化合考的一些特点,比如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相互之间的影响等等,培养一定的考感。

每次测练,不是考完、阅完、讲完即了事,而是在每一次模拟考试后要认真分析答题情况、本次考试的得失,班级学生的整体状况。认真分析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失分的原因,找到病根,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复习方向。

在模拟考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现在中考几乎都实行网上阅卷,这对于学生的书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测验中,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化学专业术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从而避免在中考中出现不必要的丢分。

4.第四轮回归教材,返本归元

很多老师担心知识点、题型遗漏,所以一直到临近中考都在练习讲解。诸不知,就单一学科来说,题永远是做不完、讲不完的。所以,在中考总复习中,建议留上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加强。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反思前三阶段的复习效果,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可以再看一下知识点、练习所讲的试卷、错题集等,做最后的冲刺,这时,一般不建议学生再做试题了。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优化

九年级化学学科的中考复习目标是既需要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梳理,深刻理解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事实,又要求学生全面地认识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体系和框架结构,了解中考化学试题的基本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还需要回归生活,提升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常常是简单知识的罗列和再现。这样的课堂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对知识再次梳理,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华”,全员参与,但由于所提及的问题过于简单而导致学生缺乏深度思考,造成的结果是每个小知识点都会,但不会综合运用。面对中考题中需要作深度思考性的题目时往往无能为力,这样的课伤害了大多数想通过复习提升自己的学生,更无法使优秀生得到拔尖。因为对简单的重复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注意到上述复习课的弊端,已经意识在复习课中也要结合生活生产实际,通过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串联本章的知识点。而我认为,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更精心更深度更广泛地为各章考虑,打乱各章的复习顺序,上联下挂各章节的知识点。这样做可以让复习课上成“连续剧”,而每一节课又都是“大片”,是视觉和思维的盛宴,从而使九年级一学年度的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基于上述思想,我在复习九年级化学时是这样做的:

一、通过阅读教材对“双基”进行一次全面完整的梳理

在以往上新课时,虽然常常强调教材内容的重要性,但可能一方面是疲于紧跟老师的新课节奏,另一方面是针对性地或者是迫于需要地去读教材,获得的知识有的是比较零散的,有的是块状的,有的是条状的、线性的。新课结束以后,一定要挤出比较完整的、相对较长的时间,通读、细读、研读教材,跳出题海,摆脱教辅资料的束缚,学生一定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阅读的内容包括正常的核心知识和实验的教学内容、拓展视野的内容、进一步探究和研究学习等各方面的内容。例如第六、七两章的概念、实验等。阅读时,注意联系平时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理解地背诵核心概念和原理。例如把酸、碱、盐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性阅读,都能起到开拓思路、活跃思维、敏锐发现实质问题的作用。

二、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情境串讲各章内容

我设计的问题情境是从第六章的溶液配制开始的:生产中需要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和100克10%的稀盐酸溶液(用38%的浓盐酸和水)。学生有了任务,就自然动脑去解决,于是共同复习了两类典型的溶液配制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并由此伸展开溶液的六大块知识:组成、特征、性质、量度、分类、分离。这是第一集。第二集我又充分利用上集的内容设计问题情境:配制的两份溶液标签脱落,帮忙鉴别开来。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六大化学方法:1.指示剂;2.金属;3.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4.盐(碳酸盐、可溶性铁盐、铜盐、钡盐、铵盐);5.碱(不溶性碱现象明显);6.酸(测量温度),一大物理方法:蒸发。边整理方法边口述现象。老师及时总结出酸、碱、盐的通性,师生共同回忆由这些性质决定的用途,再让学生默写相关性质和用途中隐含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将第七章最重要的知识: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全面打通贯穿。等到复习第六章内容时,又充分利用上节课中的内容情境编制故事的第三集:酸、碱、盐为什么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由此引入第三章的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以此类推,将各章知识都通过一系列问题串讲在一起。

三、设计并重做探究实验领悟实验三大原理

实验题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原因之一是把做题与实验相分离,造成对实验的目的性不明确,题意理解不透彻。纵观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的设计,有的就是课本上的常规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有些是由其发展、变形、派生出来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认真领悟实验三大原理(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仅要把做题的过程当成实验的过程,注重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对实验方案能明确目的及其优缺点,并能提出改进的见解,而且要在问题情境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尽量让学生做一遍,如果没有条件,至少也要分组演示。每个实验都有其原理、技能和操作的具体要求,在做实验中体验实验的意义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前面那个污水问题,我就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废水,准备了若干仪器和药品,带到课堂内。鼓励学生每想出一种方法时就让其上台来做一做。用实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从而起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有效训练,增强能力

目前,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做几套近几年的中考题和一些最近的模拟题,研究分析中考题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训练中要做到:

1.练习要有梯度,针对自己的实际,逐步提高速度、难度。

2.每天都要根据老师复习的要求,完成一定量的同步练习,这样听老师讲解效率更高。

3.要不断反思,弄清题目考查的意图、解题的关键、常用的方法。对典型习题,更要多下工夫,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对错误进行详细分析,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失分点,增加得分点。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化学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苏豫.高考生物复习.扬子晚报,2010-04-12.

第4篇

中考化学 复习课堂 知识体系

中考化学总复习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过程,更是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整合、实现知识和能力向更高层次升华的过程。但是中考复习毕竟时间短,加上各科都在抢时间,所以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提高化学教学成绩,必须要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入手。那么,如何用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化学复习教学?怎样才能花较少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这便成了我们初中所有化学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

要想不断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赢在课堂,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问题易于引起注意,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复习课同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一节课的刚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提出的问题还要难度适当,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问题过难又会让他们感觉高不可攀。因此,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化学复习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

二、创设实验亮点,感受复习乐趣

复习课堂中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再现或练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不足以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但如果针对复习的知识,设置小实验进行复习,却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复习课中创设一些小实验在课堂中完成,让学生的眼睛“亮”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主动学习,对复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化学思维

构建知识体系,一是有利于知识的保存,较长时间不被遗忘;二是系统化的体系结构,有利于知识准确、快速地被提取和迁移;三是有机联系的体系结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迅速反应联想,组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分析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事先列好一个大纲,让学生填内容,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概括、将零乱的、单一的、孤立的知识整理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合乎逻辑、体现间联系的体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有有利于学生在应用知识时进行检索和迁移。大纲内容包括已学的概念、公式等知识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他们就会较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了

例如,在《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问:“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相互之间如何转换呢?”学生围绕上述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的参与热情高、讨论热烈、交流充分,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盘活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迁移能力和对学生过程的反思能力。

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念,团结协助的精神,提高学习兴趣及科学探究精神。

四、研究《考试说明》,针对复习重点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教学要具有针对性才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师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摸清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和思维障碍;另一方面,教师、学生都知道,中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它源于教材,最终的落脚也是教材。而反映命题趋向和要求的《中考考试说明》则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我们中考复习的依据和指挥棒。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对照《中考考试说明》,将知识点从整体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以提高中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精讲考试试题,学会举一反三

滥讲百题,不如精讲一题,因此在复习中讲题时不仅要精选题目,讲题时也要从多个不同层次进行讨论、探究,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而是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让题目与题目联系起来,让思维灵活起来,遇到新问题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就要求教师要潜心研究各类试题,分析考试热点,探究中考规律,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注重考点原理分析,注重示范、引导解题方法和技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整理哪些知识点必考,哪些得分率较低,哪些最近没考到,使学生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他们决胜的信心。

第5篇

关键词:中考指要;复习策略;复习效率

初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在新的中考模式下,想要提高复习效率,就更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在进行复习时,要结合教材和《中考指要》,让学生跟上教师的复习思路,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下面就中考化学的复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对以往复习策略进行反思

众所周知,中考主要测试考生已有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有些教师没有按照《中考指要》的要求进行复 习,而是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1.从复习的过程看: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进行复习,使学生无法系统地梳理学过的知识,不能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从复习的内容看:过分追求复习的面面俱到,而对重难点缺乏重视。

3.从复习的方法看:教师只重视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而未能让学生练透彻,只重视知识灌输,不重视能力培养。

所以说如何健康高效地进行复习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认真研读《中考指要》,把握方向

《中考指要》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及要求,在难度上做了具体的界定,它是中考命题和复习的依据。教师要研究《中考指要》中各模块的考试内容及要求,并结合实例,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复习的效率。认真研究它就会把握中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精选习题,把握针对性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的重要环节,教师应以历年中考题为题目来源,改编建立适合学生学情的题库,在复习的不同阶段配以适当的练习,有以下几种益处:

1.使学生逐步形成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2.通过对练习的及时批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3.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尤其反思做错的题目,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4.把审题和答题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科学素养。

四、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从近年的实验题可以看出,选材大都来自对教材实验的改进,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我们发现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考查方式由浅入深,考点是学生实验的能力,出现了开放性试题,渗透了学科间综合内容。当学生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将已学过的实验原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问题。

第6篇

(一)复习措施

1、以大部分同学现状为基础,分析教材、学生,研究对策,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认真研读中考精神和中考说明,把握走向,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3、分轮次复习,使用中考说明、零距离、中考十三地市试卷,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按单元顺序复习,加强学科知识的联系,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加强对学生“三基的考查及时查漏补缺。

4、注意对学生思想教育,人生理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明确目的,增强信心,提高复习的自我意识。

5、积极搞好教研沙龙,通力合作,集大家智慧,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化学复习计划

1、指导思想:以教材、科学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三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为重点;以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方向

2、复习目标:扎实地掌握三基;形成熟练的科学(化学和生物)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较强的化学和生物能力和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思路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说课――讨论――导学反馈案。

(2)落实复习环节:读、讲、练、测、评、补(六环节复习法)

读:预习、练习,发现问题;

讲:按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形成结构,提炼学科思想方法,理清基本题型,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

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训练应试能力;

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

4、备考策略:⑴大力强化“三基”,重视教材、课标,说明的指导作用; ⑵强调理性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提高; ⑶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并研究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特别是知识的交汇点的教学,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带动相关知识的全面复习。 近几年中考充分体现了重点知识、热点问题常考不变:如物质结构、酸碱盐、化学计算等。 ⑷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重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描述能力,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实验解释的思维能力。 ⑸协同备考,争取整体优势; ⑹抓关键环节,步步为营,过好“三关”:落实关、动手关、难度关。

第7篇

一、强化课标意识

依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是新课标下中考化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中考化学复习应强化课标意识,紧紧围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实施复习。

1.注重三维目标合理整合

立足于三维目标,在平时的复习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进行知识梳理时,不仅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而且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有机融入,使过程与方法更加明确具体,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对化学学科及其化学学习的何时价值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如在复习化学实验时,到实验室上课,以实验为载体,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感悟;既注重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以及表述实验结论等能力的培养,又使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升华。

2.对目标层次的准确把握

在中考复习时,要重新研读课程标准,防止用老经验、老套路来组织复习内定和实施训练。注意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要防止因对超标内容和习题的关注和强化而干扰正常的复习和误导学生,让学生把有限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思维方法的感悟上。

二、突出主干知识

初中化学新课程承担着对未来公民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重任,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应使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的方法的价值观,理解化学、社会和技术的关系,并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化学复习只有围绕上述重点,突出对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三、优化复习方式

从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看,在中考化学复习之前,学生就已经经历过许多种形式的复习,如单元复习、阶段性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等。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中考复习时仍有浓厚的兴趣并产生积极的思维呢?

1.重情景创设,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体会、学习化学,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创设情景具有以下意义:①情景具有生动性,将化学知识的复习置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情景中,既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又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情景具有可变性,通过不同的情景呈现知识,既可以避免机械重复,提高学生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又可以创设思维容量和力度不同的问题,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③情景具有针对性,将知识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应用,能更好地突显知识,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真切的感受。因此,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重视情景创设是十分必要的。

2.重问题设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基于问题的复习,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而增强复习的有效性。那么在中考化学复习过程中,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才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呢?

首先,问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有序回顾的有效重组,还要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价值的充分展示。只有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兼顾多方面要求,具有足够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才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参与度。

其次,中考化学复习中的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不仅是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具有更强的发散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起点,更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四、重视练习质量

第8篇

一、初三英语复习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当前的中考试题倾向于写作能力测试、阅读能力测试、交际能力测试、听力能力测试等方面,更加注重英语应用能力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英语卷面上,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有所减少,而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尤其是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发挥。客观上在原有基础上极大变动了考试题的类型,强调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而主观上仍然保留有对英语知识的连续性与强化性。因此在初三英语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详细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总结相关的规律,并制定统一的复习计划,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合理安排复习进度,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做好英语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英语知识面,促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初三英语复习教学策略

(一)建立知识框架

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建立知识框架、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由于初三阶段的英语知识既广又深,建立英语知识学习框架时要做到三点:①理清语法规则:语法规则也称之为语言规则,每一节课的语法点不多且易掌握,复习时只需适当梳理学过的动词,明确哪些动词接现在分词、哪些动词接不定式,反复练习所列的动词,即可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语法与句型的联系十分紧密,练习语法的同时也可以巩固句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梳理知识点:及时梳理每课中的知识点,将其归纳成句型,然后找出典型句进行记忆,这样碰到类似的句型可以适当套用典型句,举一反三;③巧记单词:对每课的词组和单词进行理解,根据词意、词性用专门的笔记本进行分门别类,列成条目,利用零碎时间进行记忆。

(二)梳理思路,优化设计

中考复习灵活性大且涉及面广,必须要全面认识学生实际、教材、大纲,梳理思路、优化设计、科学训练,以便达到理想的复习效果。初中英语教学的大方向就是素质教育,从能力层面出发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从能力立意的角度出发,系统整合零散的学科知识,梯度提升基础性知识,以考查能力和知识为目标,全面实施对能力考查点和学科知识要求的考前演练、能力提升、系统复习,综合单纯的知识点,实现跨学科的交叉综合。在初三英语复习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由于中考复习的时间较短,可以借助题型归类或语言知识归类的方式进行复习,总结概括课本所学知识,合理小结初中所学的内容;②加强阅读训练,增加阅读量,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凭语感猜出词汇和语法题;③积极复习语言知识,做好听说训练,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实际语言加以重视。

(三)巩固复习与全面复习

复习时应按照时间的顺序整理语法、语言点和词汇,如初一年级共有多少条语法,语言点和词汇共有多少,哪些为不常用且易忘的、哪些为常用的,以其功能为依据做好摘录,然后依次做好初二和初三年级的知识归纳整理,对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做好标记,进而确保所学知识点的网络分明、条目清楚。通常新旧知识加以衔接时,可以从自身的知识网络中提取所需信息,以便新旧知识的互补,形成系统的知识概念,以动词时态为例,从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初中阶段的动词时态基本完整。另外,在全面复习过程中,必须要梳理好知识结构,从三个阶段做好全面的复习:第一阶段:初中分段综合复习过程中,做好综合练习和重点归纳,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所学知识,温故知新;第二阶段:在中考分类题型专练和基础语法练习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熟练考试的题型,巩固基础知识;第三阶段:在中考模拟练习环节,鼓励学生进行仿真冲刺演练,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恰当点拨解题技巧

在复习课堂与作业讲评关节,教师传授相关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对英语主要题型的技巧及方法进行讲述。第一,听力。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考前保持稳定的心态、集中注意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准确抓住听力材料中的地点、时间等要点。第二,短文填空和完形填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全文主旨进行通览,注重首尾作用,填入答案后认真检查所选答案是否逻辑顺畅与上下连贯。第三,阅读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捕捉关键词句,对文章细节加以关注,提醒学生切记将自己的观点当成作者的观点。第四,书面表达。学生可以结合文章提示的内容对时态和人称进行确定,然后以内容为依据确定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适当穿插简单的基本句型,恰当选择句子结构和关联词,并注意卷面的整洁,以免失去不必要的分数。

第9篇

一、明确界定和梳理初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所以,在化学复习中,教师应基于对本班学生的化学学习基本情况,包括其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学习兴趣等的充分了解,从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选择那些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内容。

目前,一线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仍然是中考。这就导致初中化学教师中有不少人在复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不分重难点地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或课本的内容进行简单重复,并借助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成绩。实际上,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面对这么多的内容,如果要面面俱到,则必然会浪费时间。这就要求老师进行合理的复习教学设计,在如此多的知识点中,系统地、有选择性地梳理,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弥补学习中的缺陷,实现零散知识系统化,取得较好的成绩。

一般来说,在传统教学中,初中化学由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基本内容构成,教师基本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样分类并不能真正体现复习既有重点,又不失全面的理念。我将化学复习内容归为物质的化学变化、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实验与科学探究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这样的分块复习可以节约时间,学生还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复习。

二、遵循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思路和基本原则

化学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复习课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复习方法。在初中化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互相启发。如在复习《金属的防护》的内容时,我创设了“如果你是北京奥运鸟巢体育馆的建筑师和管理者,如何实现对鸟巢的保护”的课题,让学生发现探究有关合金、金属的冶炼和保护的知识,并通过“比一比”、“议一议”、“写一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2.坚持最优化原则。

在化学复习课中,教师要通过收集学生试卷和作业中的错题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包括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知识缺陷,他们的能力发展情况等,然后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和教学要素。

3.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在化学复习时,不能将目光集中于少数学习比较勤奋且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身上。而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主攻的方向,给每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三、丰富和创新初中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对教学进行全面性、指导性、灵活性的谋划与思考,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引导作用。教师应根据复习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策略,强化复习效果。

1.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复习的内容。

实践证明,将复习的相关概念或知识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会起到不一样的复习效果。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时事作为背景材料创设情境,等等。如我在复习“金属的防护”内容时,就以鸟巢体育馆为主题设计了“鸟巢体育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鸟巢体育馆为什么选用钢而不用纯铁”、“鸟巢需要做哪些保护”和“鸟巢为什么需要涂漆”四个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防护知识也掌握得更好了。

2.引导学生从几道典型的例题中串出相关知识点。

老师要改变传统复习课中对大量练习讲解到底的做法,通过让学生练习一些含有重要知识点的典型例题后,举一反三,串出相关章节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从实际的练习中把隐含于题目中的概念、基础知识提炼并抽取出来,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当然,练习毕竟是具体的范例,难以全面实现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常常出现知识点遗漏的现象。所以,教师在选择练习时要考虑周到,尽可能选一些有典型性、有代表性的练习。教师也要防止为了面面俱到,选择练习过多、过滥,最终导致师生共同身陷“题海”。

3.多引导学生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