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7 09:35:10
导语:在书法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简单说明自己的学习经历,专业背景及工作经历。
2. 说明自己进一步求学的动机即为什么选择该国、该大学与该专业。
3. 该国在该专业领域有何优势。
4. 详细的留学时间安排。
5. 介绍留学所需资金及来源。
6. 学成后的计划,即回国的工作计划。
学习计划书的行文风格和文章结构不需要太多个性化和感性的描述,强调结构清晰简单,逻辑严密,阐述的事实明确,相关论据有力可信,学成回国的理由要非常充分,并且绝对不能和申请人的其他材料发生矛盾。
由于使馆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因此学习计划书切不可写的太长,一般不应超过800字,学习计划书的重点部分是未来的职业计划和留学后回国的理由,通过这一部分说明你到该国留学后,确实能够对您的职业发展有良好的帮助,并且有可信和充分的理由学成归国。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小学;四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5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9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思维就会更活跃。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下述四个方面入手。
一、课题导入情境化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信息教学而言,亦不例外。良好的课题导入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加强沟通、建立感情的纽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良好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组织导语,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比如,我们可把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情境进行展示,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指导六年级学生制作PPT时,在正式开课之前,我的教学屏幕中跳出了一个窗口,并提示:有一封邮件未读。学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到很奇怪。我顺势点开此窗口,跳转到邮箱主界面,就清楚地看到在收件箱后面有一个数字1。这时,我说道:“同学们,老师收到了一封邮件,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邮件?”于是,我单击点开此邮件。该邮件发送者是秦老师,她想让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帮她一个忙,制作一个以“家乡美景――临泽丹霞”为主题的PPT。纯真的学生都信以为真。此时,我面向本班所有学生问道:“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中有谁愿意帮忙呢?”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帮忙。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制作了很多非常好看的有关丹霞的PPT。实际上,我在此处就采用了情境创设法,通过事先准备几张弹出未读邮件窗口以及进入邮箱的图片,将其制成PPT,并向学生进行播放,使他们相信真的是教师在求助。在这种学习情境下,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都被激发起来,充分发挥了个人主观能动性,加入到制作PPT的行列中去,切实提高了教学目标实现率。这堂课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导入。
二、教学环境民主化
在我们的课堂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教师针对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以及方法,常常是符合自己看法的则立即给予肯定、鼓励,不符合的往往不予理睬。这种做法扼杀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堂是塑造个性最好的土壤!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促其展现自我、表达自我。民主化的教学环境,能够活跃学生的思想,启迪思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在智能。虽然学生的感悟带有强烈的主观经验色彩,并充满想象性,不过却极富灵动性,发出璀璨的光芒。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创意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应给予理解和尊重;对学生产生的误解与错解,应耐心的引导。学生需要静下心来,用内心去体会,用言语去描述,此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迸发活力,继而促进学生健康、积极成长。而且,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是未来的中流砥柱,但他们的成长需要一个舒适、积极、健康、利于个性张扬的轻松环境,从而真正为学生创造民主化的学习环境。
三、 教学内容生活化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信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提供便利,但其教学内容较为晦涩难懂,且比较抽象。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常授课中,我经常将生活实例和教学内容合理地融合到教学任务中去,促使学生意识到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对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均会使用到此知识。我还明确告诉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任务,首先要掌握所学知识与技术,自己尝试操作并从中体会成功完成任务的喜悦,意识到此课程的价值与重要性。比如,在讲解“Word文字编辑”这一章节时,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会打字,我将它和作文教学联系在一起,教学生通过专用软件――Word文档完成作文的写作与修改,或者是向学生提供带有“语病”的文章,让他们通过文字软件进行修改和编辑。这样带有明确目的性的任务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继而能够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此举不仅能够消除单纯打字的“无聊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学习评价多元化
信息技术课具有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多元化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教与学评价的多元化。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教师通常忽视了评价这一环节。实际而言,以“评”促“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并能够起到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结合小学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需要确定目标,需要正确导向,需要及时鼓励的特点,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给他们及时的反馈,让他们在不断的信息变换和新认知的产生构建中去挖掘知识的更深的内涵。另外,教师可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评价环境。比如,通过教师点评、小组竞赛以及同学互评等,多渠道、多模式评价,帮助学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此外,教师要学会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通过评语的方式点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推动学生健康、积极成长。
总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的应用水平是每一个计算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具体特征,不断探索和总结,持续优化教学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一、充分揭示数学发明和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每一个数学符号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如学生学习分数的时候,查到分数的记法:在我国古代的计算中是作为除法运算出现的,这样显得非常麻烦。而后印度人把分子记在上面,分母记在下面,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排在最上面。最后,阿拉伯人创造了分数线,用一根横线把分子、分母隔开,形成了现代分数的形式。一个个数学符号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另外,在数学活动课上,我们要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巴舍法;介绍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这些数学史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三、将相关的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教师要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教学中。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对此,我有自己的一些做法。我经常带着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给孩子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通过一些积累以后,我还在教室里开辟了一块数学角,创设了浓郁的数学文化氛围,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的园地。每天由不同的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数学,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外的数学知识和趣事,讲述自己崇拜的数学名家故事等。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精彩的。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做,通过这些文化的沉淀,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四、运用传统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施之教法,贵在启导。”英语新授课的“导入”,不仅是新授内容的导入,还是前后课、上下环节的承上启下。如:以复习数数—count from one to thirty。引出得题“Lesson Thirty”;让学生自由谈论天气“It’s fine.”引出四会句:“How’s the weather today?”的新授句式;教新词boat,先听旧词的发音后替换成,学生就能由会拼coat到自拼新词boat,再看外衣的图片,小船的图,连贯自然地听、猜、拼引入单词学习,学生既巩固了“oa”发[?u]的发音规律,又认识了“c”发[k],学生就会说、会拼、会写、会义了,顺当又便捷。
二、变换教学形式的艺术
从生理上讲,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趣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小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等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如唱英语歌、看录像、做游戏、表演、竞赛、多媒体等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同时,教师需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积极进取的、紧张的课堂气氛,紧张中要有活泼。围绕教学目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加快语速,培养学生快想,动口快,动作快。采用快节奏教学,情境新,手段多,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应注意语言要幽默风趣,态度要和蔼可亲,举止要端庄文雅。对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诚如一句谚语“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产生了恐惧,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被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每天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感觉,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才会持久。
三、动静结合的艺术
不过教师不同于演员,演员的表演在于逼真,要形神毕肖;教师的表演在于会意,要有感染力。同时,教师也是导演。一堂课如果教师导演得好,已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教“come here,go to bed,sand up,sit down”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动作领会词组的意思。比如:学“go to bed”我先作出去睡觉的动作,反复重复几遍,然后问“What’s the meaning?”学生自然会想到“去睡觉”。“stand up,sit down”是一组相反的动作。我先让学生认真地听,注意朗读时的语言语调,再配以动作,让学生领会其意思,然后熟读。最后,表演“听命令,做动作”游戏。如:“Stand up,boys.”“Sit down,girls.”“go to bed.”在学生完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动作加深、巩固新知识,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里先由学生的静——“听”,再到学生的动——“做”,两方面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艺术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英语课堂教学熠熠生辉。在小学五年级Lesson19(Book2)中的词组“play a game”时,电脑出示几幅一群小朋友在兴高采烈地做各种游戏的画面。老师问:“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很轻松地说:“他们在做游戏。”接着听录音和学着说 “play a game”。然后老师说:“Class,let’s play a game today.”,学生神采飞扬地说:“Ok.”这时电脑上出现一个小男孩——李雷,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对李雷说:“Li lei ,show me your hand”,电脑先回答“Great!”,再闪烁“手”。“Li lei,show me your foot”,电脑先回答“Great!”,再闪烁“脚”。“Li lei,show me your……”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和乐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更加坚定其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
五、运用体态语的艺术
实践证明,非言语交际形式,在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卓有成效地用它来进行交际,诸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眼神与学生接触的距离和声调等,例如,在每堂课开始后,要进行Free Talk的教学,我经常微笑着走到某一学生的面前,带着手势,先打招呼,“Hi,Huang Min.Good morning(握手)或Nice to meet you again(握手)”,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
一、讲故事,激兴趣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事情。数学家,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数学课上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孩子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数学家成长的足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现数学的魅力,吸取知识的原汁,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素养。“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课上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人类漫长的数学探索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趣闻轶事介绍给学生,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家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受数学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时,我给孩子们讲述了德国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小高斯在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这可难为初学算术的学生,但是高斯却在几分钟后将答案解了出来,他利用算术级数(等差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的凑在一起:1+100,2+99,3+98,……49+52,50+51而这样的组合有50组,所以答案很快的就可以求出是:101×50=5050;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给孩子们讲述了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外国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给孩子们讲述了我国现代伟大的数学家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从这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感悟到:只要去努力,去坚持,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通过听故事,学生也感受到数学带来的乐趣,这样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二、近生活,激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面对这一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感觉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课外去收集一些隐含数学问题的小故事,对其中感兴趣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汇报探究结果,学生在探究迪多公主圈地这一问题时,并没有局限只是找到“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这一结论。而是经过观察、实践、计算,最终发现迪多公主有效利用地形条件圈出半圆形土地的面积才是最大的。显然,这些活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先预计的结果。每当活动结束时,学生们的脸上都会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到的数学知识也是有用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数学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感受美,激兴趣
“数学美”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中的美大致可以分为:简洁美、对称美等。完善的数学教育需要向学生渗透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小学数学教材中到处可以挖掘出数学美,这些美的渗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简洁美在小学数学中无处不在。图案设计、标志性建筑等都要求简洁,数学更是以简洁著称。例如,用字母表示数,这是算术到代数的飞跃,不论从结构或是形式上,都使人感到式简意明。比如加法交换律:a+b 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这些公式如果用文字叙述是多么的繁琐,而用字母代替是如此简洁规整,学生记忆也非常方便。他们的应用又多么广泛普遍。重要的是数学中的简洁美还是优化解题思路的内驱动力因素之一。
关键词 转基因 利益平衡 社会控制 法社会学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渐渐关注到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些科学技术中,转基因技术最受争议,还有其可能带来的生态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目前也许无法断言这一技术的优劣,因为其弊端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
现今社会,科技和法律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社会生活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可能产生对法律的需求,并进而对立法和司法产生影响。科学的发展而引发的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把握和理解就常常会对法律制度,并对通过这一制度完成的责任分配产生重大影响,当然社会科学发展的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转基因技术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后期,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发展,其中DNA学科的进步为转基因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DNA限制性内切酶技术及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转基因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使转基因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
随着转基因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其负面性逐渐凸显。国内外众多事件也似乎印证着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着基因污染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但是至今仍没有有力的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有直接的危害。世界上没有毫无风险的事情,我们不能因为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就放弃它,相反,我们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去控制其潜在风险,发挥其最大的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众所周知,法律是对社会风险控制最重要也是效果最好的途径,关于这一问题,各国都进行了尝试性立法,我国也不例外。
转基因作物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相比较而言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都是通过自然选择或者人工选择,从而形成物种的优胜劣汰。但是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操作(即通过重组DNA技术进行基因的修饰和转移),从而使作物的特性更加精细,严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具有成本低,产量高,增强了抗病虫害的特性,并且营养价值提高。
转基因技术具有双面性,一方面是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这项技术被视为双刃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此到并且研究出相应问题的对策。在一项新的科学技术被发明出来之后,不可避免的就是要与社会进步相融合,因此就要进行技术社会化。技术社会化是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必然之路。技术社会化是指,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与社会进行融合,消除彼此矛盾进行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国内外多个国家对转基因技术带来的生态和社会问题进行了各种立法尝试,比如美国的威斯康辛州通过了法案,要求所有的转基因食品标签必须注明成分和含量,以便消费者做出选择。在风险社会中,任何一种新知识新技术的诞生都会带来风险,人类面对这种风险时从不听之任之,而是积极的通过社会控制来降低甚至预防风险。
二、法社会学分析
法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法律现象的一门学科,主要观点是:法律是一种人类活动,在社会历史的维度中,法律现象不仅仅具有法律意义更有社会意义。法社会学认为法律应当对社会需要,主张和利益考量,并且主张要解读社会的力量。社会力量是指由于不同的自然状况和社会利益的追求而凝聚在一起的社会团体,集团,阶层或者种族等。利益是凝聚社会力量的主要核心,正是由于不同的利益追求,才产生了各种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些对整个社会的变迁发展起了主要作用。在转基因立法中,正是社会力量的对比造成的立法难和立法效果微弱。
(一)利益平衡理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人在追逐个人利益的时候难免会不顾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致性的同时矛盾也时常出现。因此我们应该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样既可以促使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也可以满足社会个体成员利益的需求。
罗斯科・庞德是法社会学的奠基人,其关于"法与利益"的理论,对于当代人仍有参考意义。庞德认为利益是人们个别地或通过集团、联合或关系,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或愿望。在庞德看来,从来没有一个社会能有多余的方法来满足这些诉求。由于社会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因此利益的冲突不可避免。庞德根据耶林的学说,将利益分作三类,分别是: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指是直接包含在个人生活中并以这种生活的名义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它包括人格利益、家庭关系利益和物质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些包含在一个政治组织社会生活中并基于这一组织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它包括国家作为法人的利益和作为社会利益捍卫者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包含在文明社会的社会生活中并基于这种生活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它包括一般安全利益、社会组织安全的利益、一般道德利益、保护社会资源的利益、一般进步的利益、个人生活方面的利益。
可以说,庞德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利益体系。他关于社会利益的学说直接促进了"法律社会化"的产生。因此,在进入20世纪后,各个国家的法律都开始注意不仅要保护个人利益,而且更应强调社会利益的保护。
庞德认为,法律存在的目的就是确保社会利益的最大实现。法律应该通过减小牺牲、浪费和无意义的消耗来达到这个目的。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其任务就是在利益发生冲突时进行调整。法律是利益要求的结果而不是起因。法律或法律秩序的目的和作用,并不是创造利益,而只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
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利益平衡要求通过法律的引导,平衡和协调从而达到利益持续动态的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此提出法律来平衡利益调节利益冲突的理念,旨在强调法律应该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超越各种不平等的身份限制的和追寻最大限度社会宽容的,来包含多元利益诉求以商谈和实现的利益均衡的机制。法律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关系中冲突存在的基础上,甚至有一个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法学流派,他们认为利益冲突是冲突的本质所在,而利益冲突是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矛盾激化的形态,由利益差别引起的具体表现为不同利益主体在追求各自不同目标时产生的纠纷和争夺。因此,用利益平衡的理论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原因和本质。
(二)社会控制
所谓的"社会控制"就是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以某种适当的方式或者手段来协调制约技术系统运行和技术人员的活动。庞德引用了这个概念,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解释上了这个名词。他认为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三种:法律、道德和宗教。在开始有法律时,这三者是混淆在一起,很难区分的。当时的"法律"可以说包括了社会控制的所有手段。罗斯科庞德在其《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一书中,详细的阐明了法律是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长期被人们接受和赞同,庞德是把文明看成整个社会科学的出发点,在他看来,"文明是人类力量不断地更加完善的发展,是人类对外在的或物质自然界和对人类目前能加以控制的内在的或人类本性的最大限度的控制"。由此可见,文明包括对外在自然界和内在本性两方面的控制,并且这两种控制是互相依赖的。这种意义上的控制,不仅是文明的标志,而且还是用以衡量文明发展程度的准绳。可以说,庞德的法律观就是建立在这种文明论上的。
人类社会中众多的问题和灾难都是由于人类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本性。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主要依赖于自然科学,而法律则可以很好地控制人类的本性。事实是,一方面,人类的欲望在不断增加,但改造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却有限,因此,在满目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同时,却不能保证负面效应的不产生或者削弱。另一方面,人类的社会性和个人性之间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矛盾,偏向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而阻碍文明的进步,调整好上述的矛盾即是法律的任务,用庞德的话来说,就是"这种支配力是直接通过社会控制来保持的,是通过人们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来保持的"。
德国技术哲学家F- 拉普曾经谈到过社会控制的理论介入技术发展的原因和必然性。一是因为现代技术的系统的复杂性即只有通过周密技术和实施方法,技术系统才能发挥其效果和功能;二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客观结果即迫使社会强制实行某些反措施和控制手段来预防技术不良后果的无限蔓延。第三点即在今天,人们的生活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影响的前提下,我们仍有必要通过对技术的计划和控制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计划和控制。因此,转基因技术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就需要运用到社会控制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在此呼吁转基因技术的社会控制旨在调节转基因技术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对转基因技术的社会后果进行评价,并且对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运用法社会学中社会控制的理论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中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对转基因发展进行社会控制时,主要的手段即是法律控制,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产业化过程中问题本质的分析,来制定出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国家利益,商家利益,甚至是个人利益的法律。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文明是对人类有益的文化成果,对转基因技术控制得当,利大于弊甚至可以避免或者消除弊端。由于人们对转基因技术还没有个全面的认识,对其负面影响也没有准确的认识,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其的研究为社会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除去法律手段,还应该运用比如社会舆论监督,政府宣传引导以及对科技人员道德责任约束等方式进行社会控制,多管齐下,才能收获更满意的效果。
三、结语
转基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意义非凡,产业化和技术社会化是其必然趋势,然而任何事物都是有好有坏的,在我们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进步和方便时,不应忽视对未来的影响。国内外相关国家都试图对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弊端进行控制,法律是最重要的社会控制途径,因此各国都试图对其进行立法。通过运用法社会学的利益平衡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立法活动遇到的问题更是突出表现。通过社会控制理论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法关于价值选择,社会与法密不可分,运用法对转基因技术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朱桢,刘翔.转基因作物-恶魔还是救星[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0(8).
[2]宋伟,方琳瑜.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9).
[3]管开明.社会学视野下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2(4).
[4]周世祥,杨丽姝.试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及其社会控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3).
[5]刘旭霞,田庚,陈晶.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8).
[6]金安江.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
[7]万超凡.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15(1).
[8]何珊君.当代法社会学研究方法变迁的新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14(1).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化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八年级学生表现得特别明显。此种情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形成两级分化严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严重分化呢?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1.分化形成的原因
1.1 学习兴趣的缺乏和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在全班多次作过这样的问卷调查:你对学习数学有兴趣吗?你采取过什么措施吗?结果大致相似:成绩好有兴趣的约占25%,成绩中等且有兴趣助又积极采取措施的约占40%,兴趣淡薄、成绩又较差,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约占35%。由此又见,学习成绩的优劣与有无兴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初中数学知识面加宽、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独立性的要求增强。有的学生从少数几次考试中发现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就消极对待。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没有深入钻研的精神。更谈不上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特别是八年级学生,成绩不理想,就丧失信心,导致数学成绩急剧下降。
1.2 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是分化形成的又一个原因。
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
例如,在学有理想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6-10中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6-10看成正6与负10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不禁产生到底要把“—”看成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
相对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1.3 分化形成的原因之三: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八年级是数学学习成绩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方式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老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2.减少分化的办法
2.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比如:八年级有“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教学中,我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教师拿起电话筒,请纯净水公司送一桶水到家里来。能办到吗?学生马上发现问题:这桶水肯定送不到,因为没有告诉别人老师家住在哪里,几栋几楼几号都没说。谈话中,学生感悟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紧接着,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是第几列第排,再说一说前后左右的同学在教室的位置。最后用一幅图表示教室的座位,让学生看图说出X的位置。引导学生看图,只要先后说出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这个同学在第几排,就可以确定这个同学的位置,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热情高涨。不经意间,掌握了确定位置的一些具体方法。从而轻松地掌握了直角坐标系中许多知识。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味的数学,学生就能很快接受。
关键词:师范院校;书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51-01
《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三字’(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训练”的要求。但在当前,一些师范院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事倍功半,令人无奈。那么如何使师范院校的书法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入手。
一、书法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门一直很重视学生的书法问题,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和书法兴趣班,而教学效果却很难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担心练习书法占用大量的时间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加上练字效果不明显因而不大支持。书法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主要有两方面构成:书法学和教育学。要求书法老师具备相当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得掌握教育必备的逻辑学和心理学, 并且从教育的角度引领和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然而事实上我国书法教学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师资力量差,语文老师代替书法老师。(2)书法老师自己的专业水平不高,书法课也就流于形式,督促学生把写字作业完成就万事大吉了。(3)书法老师把课堂当做展示自己的舞台,高谈阔论,自我陶醉,把书法讲得玄奥无比,神秘莫测,而没有站在教育的立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如何教好书法课、为学生答疑解惑。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只有专业课和其他的主课才有资格用,而书法课则是根本排不上队的。
二、书法教学的几点优化策略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书兴趣。教学中首要关注学生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在不断强化其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书兴趣。首先让学生感受到书法本身特有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已故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要使学生的练字兴趣不转瞬 而逝,就一定要将外在不稳定的兴趣转化为内在稳定的需要和决心,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借助作业展示、评价交流、比赛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取长补短,增添信心,获取不断进取的动力。
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传统的书法教学大多是“教师以多示范为主,学生以多练习为主”,这样容易使教和学的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导致教学效果欠佳。要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可优化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优化示范。示范是使学生迅速领会书写要领,进行有效练习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示范是在黑板上用毛笔或粉笔进行演示,一些学生会受观察角度和距离的影 响而看不清示范,降低学习效率,若使用实物投影则会避免这一不足。教学中,学生往往对中锋、侧锋的变化不太容易理解,教师通过语言也不一定能把笔墨的变化过程完全解释清楚。但是,通过实物投影的放大演示,就能将笔画粗细、墨色浓淡、线条流动走向等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心观摩,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书写的变化过程一目了然,大大加深了印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实践,练字就事半功倍了。
第二,优化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总结,要比教会学生写出几个漂亮的字更为重要,所以要 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例如“江”字,先分析结构,再分析局部和笔画特点:左半边的“三点水”旁,呈弧形排列,形窄;右半边是“工”,形扁,笔画粗细长 短不同。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他们观察得越仔细,头脑中字的印象就越深刻,书写起来就会比较准确,而且有序的观察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临帖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总结汉字书写的一般规律,做到“授之以渔”。
第三,优化练习。书法教学要讲练结合,方能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课堂练习时,为了解决“学生多,时间少,指导面窄”等困难,可以将学生按照书写能力或者人数分成学习小组。指导时,教师就可以深入学习组中进行难点的再次示范和针对性指导,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也会在互助互评的学习组氛围中学得更有滋味。
第四,优化评价。评价在书法学习中意味着修正错误,指引方向,是学生最为重视的。但纵观老师的评价,有的是重评数量轻评质量,有的是重评价轻反馈,有 的是重批评轻鼓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练字的积极性,因此要及时评价优化评价。
总而言之,要提高书法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诸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丰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中心,不断探索,就能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驱动
G40-057
当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各种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文就“任务驱动法”如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明确目标任务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通常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把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教师进行“任务”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一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1.设计者:通过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2.导学者:(1)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区分好与牡男畔,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4)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5)身体力行,为学生作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3.合作者:师生间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评价者:教师可通过评价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定努力方向,通过学生的自控,实现学习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竞争”者:通过网络环境给教师学生一个平等的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使师生的作品或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平等“竞争”,既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形成“师不如弟子”的可喜局面。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幼鹘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许多《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着做”、“试一试”、“动手做”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可以明确的说,《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在机房进行。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1)“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2)“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的规模宜小不宜大,规模过大,会偏离“任务驱动”的本意;前后“任务”之间能有一定的联系是比较理想的,但不要强求,否则也会加大难度。任务是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才是“任务驱动”的目的。一般不提倡设计一个统领全局的“任务”,而是要注意由点到面,逐步介绍各知识点。一开始先让学生有所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以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后,再深入理解,然后适时地加以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运用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3)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在传统教法中,引入有关概念时,往往是按“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的顺序。大家都知道,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引入新概念、新知识时,应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以“布置任务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归纳结论”的顺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了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来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4)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这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得到锻炼和熏陶。因此,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课堂教学的效果,着眼点并不仅仅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使用任务驱动教学,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教育报 2000-11-07
[3]王吉庆教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4]樊志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
[5]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