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时间:2023-06-15 17:04:13

导语:在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德育过程基本规律

第1篇

一、回归教材、利用教材,夯实基础。

高三的第一轮复习是全面系统的复习,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进入高三后,普遍学生认为,物理教材很简单,都看得懂,没必要看,常常会出现只埋头做各种练习册,认为通过练习便可掌握知识并且还能应用知识,往往把课本扔在一边。整天重复着听课--练习--再练习三步曲。不可否认,高三复习配合一些好的资料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抛开课本。物理教材是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课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很多的基础题就来源于教材。例如:2010年高考题中第14题、第15题,题目的设置就来源于教材,题干中每个选项几乎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而这类题目,从以往高考、调研考试中我们发现,涉及教材上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题甚至例题的问题,学生得分率并不高。物理试题不管试题的文字、情景、模型怎样变化,但物理的本质--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公式是不会改变的。即使是学科内的综合题和与实际相联系的综合题也是在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的基础作用。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绝对不能离开教材,以教材为本,资料为辅,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评价报告,让学生熟悉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和能力层次,把它准确落实到实践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在阅读教材中,紧扣大纲,梳理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应用,在练习中巩固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的应用,将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增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并且在阅读教材时既要抓住重点知识,深刻理解;又要注意到教材知识的方方面面和边边角角,诸如图象、图表、示意图、原理图,包括教材的课后习题。不少学生认为这些题目简单,往往轻视,实际上这些题目正是本节或本章知识的典型应用,对这些题目的认真分析,有助于迅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仔细考察,高考中多数题能在教材练习题中找到它的原型,有的只是在原题的基础上略有变化,使其更具有灵活性。

二,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高考物理涉及力、热、光、电、原子核物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物理考纲中又强调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同时高考试题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结构,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三的复习课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习题做得很多,自我感觉也良好,可是真正测试起来,却没有理想的成绩。有的学生甚至会有做得越多,错的越多的感觉。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深入理解,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物理是一门要求学生花精力去“理解”,甚至是“深入理解”的科学,不仅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甚至每个物理量,学习中都要深挖其内涵,只有通过教材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真正理解清楚了,透彻了,才能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才能为建立起完善物理模型奠定基础。不能简单地通过做习题或靠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尤其是不能将一些常见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例如,滑动摩擦力的计算中,f=μFN,FN表示物体对接触物的正压力,学生在练习中常常遇上f=μmg,而习惯性用f=μmg特殊受力情景中的结论替代基本公式f=μFN。这样使学生遇到滑动摩擦力就想到f=μmg,从而因掌握的物理知识的习惯化,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就很难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应用真正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教材作用,寻求知识间的联系、演化,力求以点到线,以线到面,步步推进。

三、立足教材,循序渐进,高于教材

第2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中小学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要遵循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将教材内容与思品教育相结合。在小学教育中,每一门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这种联系点,并有针对性放大,特别是对于科学这一门人文学科而言,带有明显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意识,要求教师将二者进行融合教育时善于划分重点,突出主题,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2)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品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其行为和道德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共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的共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3)在偶发事件处理上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偶发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它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改善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适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同时针对学生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要给予纠正和批评,既考虑学生的心理、情绪,也要实质性帮助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行为是否准确的一个标杆,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4)教师要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处于一个活跃时期,情绪化严重,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思想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思想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词,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第4篇

一、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艺术传承不息,成为中华五千年传递的重要组成之一。艺术教育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在塑造人的人格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坚信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艺术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事任何一门专业学习,除了勤奋与努力之外热情兴趣与天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可贵品质,所以抱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投入到艺术学习中是一件快乐而又美好的事情。学校要摒弃功利心

高等学校艺术教学目前普遍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学生普遍素质低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在此之前只把艺术教育作为升学的手段和桥梁,并没有真正掌握艺术的精髓。必须做到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教育长远大计。近几年来的高等学校招生在这方面有所忽视。艺术教育有其基本规律,专业考试的本意是对有志于进行艺术专业学习的考生进行专业能力发展潜力和基本文化素养的考察,从而发掘艺术专业培养对象。艺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艺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才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类艺术教育新课标的宗旨所在。

二、艺术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放眼当今艺术类教学特别是高考美术教学呈现出一种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的特点。与之相反的,现今的高考艺术类教学并不是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而是跳跃式的跑步前进。忽视学生的自身条件,统一模范化得教学更是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当今高考美术教育为例,作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素描学习,由几何形体直接过渡到人像学习,基本的知识掌握几乎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只是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该学什么,该怎么做;色彩学习则直接死记硬背几种静物的画法。本该三年时间来掌握的内容,半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强行的灌注使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储物罐,根本没有可能进行创新发展。社会上各种美术高考强化班不断涌现,培训模式更是追求以快为主。一个月专业包过,省统考三个月包过等这样的广告词屡见不鲜。课堂上老师总是争分夺秒卡时间赶进度,做范画,讲方法,评作业。学生总是在一味地画画画,没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可言。诚然美术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单位时间内的质量和效率,但一味求速度看似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却是在拔苗偃长。学生学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三、艺术教育如何为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增值

改变对艺术教育的观念认识,艺术教育不是差生进入大学的垫脚石,也不是为学生进入重点大学保驾护航的利器,我们不应该忽视艺术教育本身的意义。每一位考生都应该真心实意的喜欢这门学科,对这门艺术有着积极的兴趣,在学习时感受快乐。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在极端的煎熬中学习。这样艺术教育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意义,这样学成的学生才更具艺术才能和艺术素养,而不是成为艺术的附属品。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不同学生的美术水平不同。,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实现提高。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给予正确的评价,独特的风格往往会使其脱颖而出。

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表明,深厚的艺术积淀始终是不可缺少的。这就要求高考美术教学在教材与课时安排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对视觉艺术的感知力,要求教师严格控制自己教的时间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学的时间。艺术的感知不在于别人的教而是靠自己的感受进行感悟体会。

第5篇

【关键词】德育 不可量化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61-02

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物”为本进行的理性管理,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强调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实行科学的理性管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然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客观上要求高校管理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精神需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1]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可量化性),又有不确定性(不可量化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不仅需要应用管理学知识、尊重教育规律、不断创新,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2]还应上升高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培养适应于社会建设的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特点的分析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提出些许建议。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任何一个特点都需要慎重考虑:

1.特殊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教育管理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在掌握和应用教育基本规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既尊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3]这也是美国教育体制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像学者还是更像商人?如果仅仅根据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来分配他的管理职位,那如何确保高校的收支平衡?近年来高校欠下高额债务的例子为数不少,不同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高校负债并不会倒闭,最后往往由政府接手处理债务,然而从政府扶持民营办学来看,政府对高校的资助会越来越少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聘用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对学校进行管理,先不说可能会在教学方针上存在争议,以金钱至上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势必会使得学生精神上更加物质化,思想品德上的培养恐难以成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德育的管理上,要注重学校良好风气的维护。

2.综合性

高校教育管理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4]从生源上看,18岁的学生本身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他在过去18年中的经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会被他带入高校,影响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甚至在学校内形成一种风气,此时个人对高校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较为细微、局部的;反之,学生的价值体系也在无时无刻的受着周围环境、同学、教师对他的影响,[5]这种影响往往较易成型,而且很可能会完全颠覆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从这两种影响的对比不难看出,在高校阶段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虽然困难却是可行的。因此,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十分重要,然而正因为学校不是孤立的,高校的风气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这控制之外的影响下去维持良好的风气就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当然,高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引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3.时效性

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举例来说,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刺激学生奋发学习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对成绩处于下位的学生进行处罚(挂科、压低综合测评、不授予学位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是大学毕业已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学生开始争取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名额,高校管理不断从“处罚”向“鼓励”过渡。并且,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像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不再与毕业挂钩,学校能对学生进行的限制措施将会越来越少,高校教育管理势必将更进一步趋向于鼓励方式。

此外,德育教育的效果见效周期长,不可能立刻显现,有些教育管理活动,当时可能是被否定的,而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学生毕业后普遍得到社会的较好评价,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肯定。因此,纵观古今,德育教育始终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4.不可量化性

品德的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两者间的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高考”等统招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甚至分等定级,并且这样的评判方式往往是比较客观的;然而,在品德教育上却很难去界定这么一条分界线,除了少数处于“黑”与“白”这种个性鲜明的学生身上,相处之后能够稍做判断之外,绝大多数的学生乃至社会的大部分群体,都是处于较难界定的“灰色地带”,要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才有可能对某个个体有些许了解,并且对于品德是好是坏的标准都是比较主观的。例如,近年来学校不时出现的交白卷现象,交白卷的学生连主观题都放空,一般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的标签,对老师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相较于作弊的学生,或者是那些在卷子上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又体现出了诚实这一品质,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鉴定时,不能完全根据一些事实来做结论,相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可分“快慢班”,教师应不断提醒自身不要在潜意识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分等定级,正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于“灰色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随时都会随着周遭环境而发生变化,唯有始终坚信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而脆弱的,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引导。

二、德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德才兼备”,均是以德为首,在这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民族之中,“以德服人”也是两千年来被大众所接受并传承的,[6]然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国外文化的急速涌入,使得中国人也开始“量化起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甚至连国文课程都不如英语重要。当然要深究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整个教育体制、整个社会需求来看,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不免处于“夹层”的尴尬境地――从中学吸收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要转变已经成年的学生价值观本身难度不小;加之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与一些证书挂钩,采用量化手段去挑选人才,使得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不可避免的重才而轻德。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在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之后,品德教育的机会将进一步减少,在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往往是一系列严肃的抉择、变化、责任,如果在这之前,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隐患。[7]

目前因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导向作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的重心,良性竞争也开始变质,高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建议

1.运用积极心理学

目前不少文献[8]都提到过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心理易震荡性,它是指一种较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而这种不适应在大学生身上的直接表现多为情绪消极,打不起精神学习、生活,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激情。究其原因,正是大学前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家长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瘠;价值观上扭曲;人生观上模棱两可。孩子们正一点点地在丧失自信,远离幸福。当这一群精力被榨干了的孩子被送进大学后,我们怎么能不去面对他们的消极、他们的懒散和他们的不幸福?面对这种现状,以及教育管理的这一系列特点,高校教育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这一点来看,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2.避免高谈阔论,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德育的目的不应是一味地去追求培养出正直守法、品德高尚的老实人,要在当今的社会中去培养出古代的“君子”是不现实的。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在懵懂时期就开始被家长和社会灌输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等到成年之后不可避免的在潜意识之中形成了一种“被害症候群”,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始终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目前社会上风行的“碰瓷事件”就使得很多驾车者在发生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下车查看,将伤者送去医院,而是打电话报警等交警来处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的的确确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的冷漠。仅向学生讲道理,谈所谓的儒家思想,只会让学生觉得是空话、高谈阔论、难以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乌托邦,问题是乌托邦真的能实现吗?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一味的强调做人的原则、道德的重要性,学生往往不会学以致用,真正能起效的方式应该是结合当今社会的新闻,与学生共同讨论对事件的看法,从小事上潜移默化学生的人生观。

3.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间应形成密切而快速的互动

就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而言,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往往只要求授课教师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介入得不多。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进行引导,而一个辅导员要面对至少30~40个学生,辅导员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学生干部的形式来分担起繁重的工作量。而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生活,任何一件小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因此,辅导员、授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建立密切而快速的互动就显得不可或缺。

4.提高德育课程在教学任务上的课时占有率

四、结 论

高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全面认识高校管理的特殊性、综合性、时效性和不可量化性,并且把这些认识应用到教学中。针对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可在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结合实例,以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风气以及增加德育课程的课堂占有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范道琴.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7~119

2 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 宋焕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7(6):125~128

5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自强.大学生诚信:高校教育的缺陷与弥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学校学报,2007(3):69~71

第6篇

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德育的真正问题在哪里?德育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一体化实施?围绕这些回归原点的德育问题的追问,2016年岁末,中国教育学会携手山东省德育专业委员会、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以下简称“双语学校”),邀请了来自全国的知名德育专家和800余名中小学校长齐聚山东莱州,展示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分享德育实践创新经验,开启了专家引领下的探索学校德育根本规律的智慧碰撞之旅。

一、关于德育本质的思考

探讨德育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德育的本质是什么”。

张志勇围绕“德育的本质”谈了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德育即育德。德育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引领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价值的过程。第二,德育课程是学生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第三,从学科价值上讲,德育是一门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张志勇说: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心应转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他用“德育第一”论强调了德育回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呼吁“让德育重新回归教育的中心”。

专家们从不同维度对德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指出:德育改革有工具r值和终极价值之分。德育改革的工具价值是,通过改革,学校成为了名校,教师成为了名师,校长成为了名校长:而它的终极价值是,学生得到最好的成长。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则从方法论的视角,指出了道德教育的本源: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本源和动力: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德育应如何回归教育的中心、回归其本质,成为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成为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尹文涛局长从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莱州通过实施“立德树人十项工程”,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项工程涉及学生生命发展的十个侧面:立德工程、读写工程、国学工程、健康工程、翰墨工程、乐舞工程、民俗工程、科学工程、实践工程、家教工程。这样即把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健康的生活作为终极目标,使德育真正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引导人走向幸福的本质上来。

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介绍了该校“3310活动德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基本经验。“3310”即学校基于对道德本质的深度思考和对道德教育本源的追溯,建构起三条途径、三个阶段和十个模块内容的活动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活动德育,扩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空间,使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渗透性:把教师要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的真实体验:把教师要灌输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把教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自觉的习惯,使道德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从而实现德育“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终极价值。

二、德育的问题与“药方”

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剖析当下德育的问题与困境,这是德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也是专家为当下德育改革开出“药方”的重要前提。

张志勇认为,目前德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即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专门化、教学知识化。他给出的“药方”是:构建并实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内外结合的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双语学校创建的“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即充分体现了这三个特点。它分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三个序列,努力实现纵向衔接:分行为习惯、健康安全、理想信念、敬业奉献、公民道德、生态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爱国教育、国际教育十个模块,努力实现横向贯通:分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努力实现内外结合。

与会专家还指出,由于德育的效果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所以德育往往容易被形式化、“虚位化”,以致各种形式主义泛滥。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开展德育,如德育课仅仅体现在课表中,或节假日、纪念日的“即兴”活动中。二是注重管理,轻视德育,乃至教育目标服从于管理目标。三是只依据外在表象来判断和评价德育效果。如从学生对某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其在某次偶然事件中的表现来判断其品德发展状况,把学生有无违纪行为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等。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德育形式化的问题,是本次会议聚焦的一个话题。迟希新关于《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反思》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迟希新结合学校中的鲜活案例,从教育目的的哲学追问出发,提出了许多鲜明的观点,如“德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应成为全校的课题”“德育不仅可以通过品德课实施,更与教育的每个细节息息相关”“德育不能通过强制灌输完成,必须经由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建构”“德育就像冰山,我们常常只看到冰山一角,即显性德育的部分,而忽略冰山之下隐性德育的部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隐性德育的教化作用。既要强调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更要注重环境、管理、氛围、实践中‘化’的内导”。

基于对现实事件的追问与反思,迟希新为提升德育实效性开出了四个“药方”。(1)坚定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责任担当。把实现育人目标作为学校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的中心工作。(2)实现德育目标的两个重要回归。即德育要回归良好习惯的培养、回归基础性文明素养的培育,提升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3)凸显学校德育主题和队伍建设的整合思维。一是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育人集体。二是创新德育校本教研的策略,倡导以育人为主导的多学科协同备课。三是打破教务处、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实现教导合一。(4)贯彻德育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育人策略。德育主题不仅要关注社会内容的生活化,更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

破解德育实效性问题,还必须提高道德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对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做更加透彻的研究。张志勇和赵福庆同时提到要注重研究德育心理学的规律。如皮亚杰提出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儿童道德发展趋势,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双语学校把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以及戚万学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和《学校德育原理》(戚万学、唐汉卫)中提出的儿童品德发展的五条基本规律,作为“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德育研究与实践。

德育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合力。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杜时钟教授提出德育要坚持五个基本立场:德育的合力立场、成长立场、道德立场、制度立场和公民立场。其中德育的合力立场即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与协同共育。张志勇提出的德育的生态论^点――“德育协同论、德育环境论、德育系统论、德育和谐论、德育开放论”,也强调德育应坚持系统、和谐、开放的原则,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三、德育一体化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与会者认为,德育的改革,首先要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合力育人”的社会大德育体系,构建全方位“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机制,包括实现德育决策、管理、运作一体化,德育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一体化,德育队伍、内容、方法、渠道一体化。保证德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

张志勇指出,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编制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指导纲要》着力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本,努力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强调要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11个机制:(1)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变双线并行为一体化管理:(2)全员育人导师制:(3)班集体育人机制:(4)学生自主成长机制:(5)环境育人机制:(6)实践育人机制:(7)家长委员会育人机制:(8)学生成长日志评价;(9)一岗双责考核机制:(10)学校德育评价制度:(11)学校德育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这11个机制的目的是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第7篇

关键词:德育;数学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一、利用中国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数》这一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一千多年。在几何教学中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是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让每个中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去和现在在数学领域中都有过极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以培养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如解方程(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数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但教学时,不能不顾及教材的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三、利用数学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8篇

现代学校 德育价值 实现策略

德育价值要回答的是德育究竟“能做什么”的问题,它既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非常现实的实践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个体和社会道德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不论是现代学校德育制度的建立、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结构的设计,还是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手段的运用、德育进程的调控,都必须以德育价值及其实现为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一、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

关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本质意蕴,我国学者大都是以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内涵解读为依据的。马克思认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1]这里蕴涵着两个基本判断:其一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是在价值主体改造价值客体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离开了价值实践活动就不会有价值;其二是价值应当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辩证统一,单有主体的需要或客体的属性,都不能称其为价值。基于这种理解,有学者认为,德育价值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2];有学者则认为,德育价值是指德育的属性、功能对德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之满足所产生的效应[3]。上述关于德育价值的定义,其根本点与着重点都认为德育及其所固有的功能是德育价值产生的客观基础,德育价值赖以维系的必要条件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强调社会和个体对道德、品德、德性发展的需要是德育价值得以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由此,可以把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理解为是一种作为德育价值客体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以及其所内蕴的德育功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属性。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与德育功能两者既有一定区别,又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德育功能主要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之间、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内部诸因素、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具有社会性与客观性等突出特征;而德育价值反映的则是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德育实践活动的功能作用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具有为我性和主体性的鲜明特点。其联系在于:一方面,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是凭空想就能实现的,它一刻也离不开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德育实践,正是因为德育功能的充分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旨归。任何一种德育活动的开展,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社会和个体道德需要的满足。在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德育各种功能的完成和发挥都指向于不同德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如果离开或违背了德育价值,德育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现代学校德育活动就有可能偏离符合社会、个体道德需要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具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主体性与为我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不仅是一种客观性存在,而且是一种主观性认识和体验,其具体形态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人,人是德育价值的承载者、实现者和享用者,表现出主体性和为我性的特点。其次,客观性与多维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回答的是“德育能够做什么”,即德育的“本然”问题,德育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其价值也就客观存在了,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德育形态的发展变化为转移的,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客观性特征。不仅如此,由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是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与价值客体的功能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德育价值主体的道德需要又是丰富多样的,不仅有求真、求善、求美、求利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功利价值,而且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出德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维价值。再次,直接性与间接性。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直接性是就德育所具有的个体价值而言的,它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间接性更多地是就德育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来说的,它旨在通过个体品德发展和德性成长的促进,从而间接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自在性与自为性。即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在性是指不管人们认识到还是没有认识到,德育价值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以一种自发的和没有自觉目的的“自在”形式发挥作用;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自为性是指为了达成德育实践活动所预期的价值作用,对诸如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结构、德育进程、德育方法及德育途径等所进行的积极主动设计。

二、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策略

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的影响因素具有多维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1.现代学校德育目标设计要具有合理性

现代学校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学生品德发展和德性形成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德育活动期望达成的预期结果或目的的质量标准和规格,它是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的具体化与规范化。德育目标不仅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现代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它上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实际地承担着对其分解与落实的具体化工作;它下及具体的德育实践,是现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和总体要求。只有制定了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德育目标,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顺利实现才具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鉴于此,为了超越传统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政治化”、“成人化”以及“无类”、“无层”、“无序”的弊端,应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设计不同类别的亚层次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不同德育目标内部以及不同德育阶段的序列性目标。自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德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与试行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坚持这种研究就能使德育目标逐渐走向“生活化”、“实体化”和“合理化”,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才能在德育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得以顺利实现。

2.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选编要具有现实性

现代学校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中教师所要传授和学生所要接受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其体系,它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顺利实现的重要载体。要实现德育价值,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德育价值要求的需要和认同,而德育价值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它就不可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每当生活现实在与社会要求出现差距或发生冲突时,学生在心理上往往更愿意趋向生活现实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现实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性条件,生活现实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制约,进而对人接受德育内容的制约也是非常强大的。社会要求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言,是德育对象认同和接受德育内容,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德育内容一旦超越了现实的要求,其德育价值与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社会的目的也就会落空。根据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现实性这一客观要求,社会道德需要及所提出的德育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完全游离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之外。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的现实性不仅要求德育内容必须源自于学生鲜活多样的现实生活,而且也要求德育内容必须能够跟得上时展的脚步,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水平和要求。

3.现代学校德育过程运行要具有科学性

现代学校德育过程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影响,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在德育价值的支配和调节下才能顺利运行,而德育过程的结束也正意味着德育价值的完全实现。如果离开了德育过程,现代学校德育价值也就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但现代学校德育价值能否在德育过程中得以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则必须依赖于德育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也就是说,现代学校德育过程必须遵循自身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德育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学校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受学生知、情、意、行诸品德心理因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引导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德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积极斗争转化过程;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辩证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遵循上述规律并严格按照其基本要求来设计、运行和调控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得以保证,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也才能真正转变为现实。

4.现代学校德育途径组织要具有整合性

德育途径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和实现德育价值而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和工作,是德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或渠道。就现代学校德育而言,其途径除了包括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这一主要途径和各科教学这一基本途径之外,还包括少先队或团委会活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区服务或社会实践活动等,表现出多维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其中每一种德育途径都蕴含着独特的德育价值。要想充分发挥各种德育途径的德育价值,就需要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形成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产生德育“合力”和“正能量”。从近年来我国有关德育途径的实践状况来看,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教育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等开展试验,为整合与优化德育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这些都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现代学校德育方法选用要具有适切性

现代学校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教师和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的综合。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直接为德育任务和德育目的服务,其实也就与德育价值及其实现存在着直接联系,离开了适切性的德育方法,德育价值也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德育方法的适切性要求必须对德育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与正确的运用,应摈弃那些注入式、灌输式、强制性的德育方法,坚持启发性、诱导性和民主性的德育方法思想,灵活地、综合地和创造性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践锻炼法、自我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德育方法,才能获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不仅如此,由于上述这些德育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其不同的方式手段和操作程序,它们对完成某种德育任务都有其特殊作用,当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应加以组合优化,使之产生整体效应和最佳效果,从而有助于现代学校德育价值的实现。

6.现代学校德育主体自身要具有能动性

现代学校德育主体是指德育实践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它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甚至有人认为还应包括国家。首先,教师在德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他把学生作为“传道”对象,对其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德性成长作为根本追求。如果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就会失去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学生在德育实践中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道德学习和道德修养的主体。如果离开了学生对德育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离开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德育实践就会变成教师自己的“独舞”,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受教修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最后,作为德育主体的国家,既决定着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也拥有、提供和利用现代学校德育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是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决定者,其能动性如何及发挥程度对现代学校德育价值实现至关重要。

―――――――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储培君.德育价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第9篇

一、从细小处入手,创设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要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确实,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让学生从幼年开始,就在优秀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长。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延长教育半径,努力做到三个最佳结合。

1.学校教育结合主流文化

学校教育应永远处于德育工作的中坚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逐年提高,时时处处要体现主流文化的脉动。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时,着眼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教育活动都能从教育实践中把握时代特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2.社会教育结合社会实践

德育工作仅靠学校远远不够,德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大舞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社会教育中,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德育工作产生最大效能。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寻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德育的社区化和基地化。为开好德育社会实践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固定的活动课程基地,使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民乐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建立联谊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活动,共同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活动基地的选定,为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陆续开展了绿色军训、逃生演练、社会小调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工作校内有场所,社区有环境,校外有基地,社会全帮扶,从社会的热点入手,化大为小,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分解、落实,逐一加以解决,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家庭教育结合传统美德

德育工作离开了家庭,就会沦为空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是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选择,离开了家庭的德育就会形成短板效应。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展了“世纪小孝星”“感恩母亲节”等系列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的尊敬和挚爱;利用假期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爱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动。各班成立了“爱心服务小分队”,与周围社区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重阳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懂得尊老和爱老。这些活动尊重和激励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美德教育入手,鼓励家长的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探讨亲子教育、亲情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达到家长配合、学生自愿、全社会受益的目的。

二、从细节处落实,锻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树品牌,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细节的积累和褒扬。要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校际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紧贴学习和生活实际,编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不求整齐划一,更不搞一刀切。

1.创新促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雷同,不抄袭,可以大胆引进先进经验,让德育工作紧跟时展步伐,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不上纲上线,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闻乐见,又注重实际,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励德育工作者的劳动,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让创新成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2.开放办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三个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众长,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上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将德育工作引入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德育倾斜。要细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础上,适当细化考核细则,淡化条条框框,灵活验收要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励力度,激励基层多出经验,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家长的特长,聘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放的讲台,搭建了全新的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实现开放办教育。

3.品牌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