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5 17:04:15
导语:在智慧金融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5G+智能银行是建设银行继2013年推出全国首家智慧银行后,基于“新一代”核心系统,运用5G、物联网、全息投影、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不断迭代打造的代表未来趋势新概念银行网点。其追求用户极致体验为目标,不仅能够快捷办理常见金融业务,而且还能办理百姓缴费、就医等生活服务,代表未来银行趋势的银行网点新概念,实现“联结无感、服务无界、智慧金融、智慧生活”,增添北京现代化元素,打造北京新金融。
在抵达智能银行入口时我就被智能银行科技感的外观所折服,之后我们相继体验了仿真机器人、金融太空舱、客户成长互动、汽车金融体验等功能,系统都能够对不熟悉操作的客户实现远程指导,客户体验更佳便利、温馨,业务办理更佳具趣味性,使客户感受优质的服务。
近年来,银行业客服中心依托金融科技赋能,积极向业务运营精细化、客户接触智能化、经营方式轻型化蜕变,人工智能引领智慧客服建设,大数据分析提升服务经营能力,多渠道融合打破服务孤岛。各家银行的远程银行中心在渠道创新和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实现业务贯通和信息共享,提升客户在全渠道、全场景下的一致体验,远程银行正集合此领域创新成果,成为银行客服中心发展重要趋势。
作为新一代银行服务经营模式,远程银行将远程渠道的方便快捷与银行营业网点的经营活动融为一体,以客户服务为核心,以客户经营管理和价值实现为目标,对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是适应客户需求,助力商业银行零售战略转型;二是抓住服务痛点,助力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战略落地;三是发挥线上优势,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战略转型。
展望未来,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之中,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将在金融科技全面赋能、AI助力释放客服效能、渠道共融实现互惠共赢、极致体验彰显服务价值、数据驱动助推提质增效、风险合规保障稳健发展的带动之下,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N04;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52-02
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雷震洲(1942―),男,上海人,教授级高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原总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通信技术。通信地址:。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在智慧地球中,“智慧”对应的英语是smart。在英语中,该词用来形容聪明、伶俐、精明、巧妙、机灵、洒脱、敏捷。英语中还有两个跟智慧有关的常用词,它们是intelligent和wise。intelligent用来形容聪明、理解力强、智商过人,wise 形容的是博学、明智、英明、充满智慧、明察善断。由词义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三个词隐含着不同程度的“智慧”,按照高低的排序似乎是wise、intelligent和smart。举例来说,当说“圣人”时,英语一定会用a wise man;当指一个理解力强的孩子时,会用an intelligent child;当说一个乖巧漂亮的男孩时,会用a smart boy。在电信界,曾经的“智能网”对应的英语是intelligent network,现在的“智慧地球”对应的是smart planet,而wise迄今还未见专用过。
一 “智慧地球”概念的引入回顾一下近200年漫长的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做得不聪明、不科学,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些后果甚至直到今天还没有扭转过来。IBM列举了一些美国的例子:由于电网效率的低下导致40%~70%的电力浪费;在现有的油井中只能开采出20%~30%的石油;美国纽约在交通高峰时,平均40%~45%的车辆在寻找停车位;美国每年出现220万起由于写处方而导致的配药错误;低效的供应链使得消费产品和零售业每年损失400亿美元,相当于年总销售额的3.5%;金融市场因为缺乏有效的跟踪与监管,盲目扩张,最终酿成危机。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认识、能力、技术上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受利益、贪欲的驱动。可以推断,在其他国家也一定存在类似的情况。
一方面为了补救以前的过失并改良发展路线,不再继续无节制地伤害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另一方面为了继续增强自己的实力,走在世界前列,发达国家需要借助现代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术为地球引入“智慧”,把事情做得更好、更聪明、更科学些。发展中国家目前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这一历史进程,分别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多少也走了一段发达国家的老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去发展经济。然而,既有前车之鉴,何必重蹈覆辙,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就可以借助现代ICT技术引入“智慧”,既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又让地球受益。我国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就是想让我们工业化之路的后半程走得更好更快吗?
因此,“智慧地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善待地球、拯救地球、保护地球,把人类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好。
二 如何获得“智慧”IBM提出了实现“智慧地球”的三大要素,即3I:instrumented、interconnected、intelligent。并把它们译为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其实质是感知、传送和处理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将在地球上构成大量目前备受关注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BM“智慧地球”的理念是把物联网运用于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行各业之中,再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人和物的沟通、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其实,感知、传送、处理这三大要素形成“智慧”的原理并不深奥。试想一下,我们人体不就是这样工作的吗?人首先由五官和皮肤等感觉器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周围世界,然后把感知的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送给大脑。大脑是人的高级处理器,它结合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和处理方法对感知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最后做出判断和决策,向相关器官发出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采取相应的行动。“智慧”的高低取决于感知的精确性、传送的可靠性、知识的丰富性、运算的速度、处理方法的应变性。在三要素中,感知是前哨,没有它,整个过程就成了无米之炊。
三 “智慧”用在何处既然是“智慧”,当然就可以用于每个地方、每个行业、每个领域。然而,基于ICT的“智慧”在一个国家短期内全面铺开并不现实,因为获得“智慧”需要成本。所以每个国家一定要根据自身需要和轻重缓急来部署,选择好自己的切入点。比如,在美国,“智慧电网”被选作切入点;在日本,“智能交通”被选作切入点。
另外,不同地方、不同领域所需要的“智慧” 是各不相同的。最有效的“智慧”需要找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来进行设计,所谓“对症下药”。“智慧城市”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治理最严重的城市病。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相信有朝一日,网上将有数万亿件东西互相通信。大量的物联网应用将使地球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随时将感知的数据输入网络进行处理,像皮肤一样保护着地球。
四 “智慧”需要尊重、
智慧城市概念源于美国,研究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重新审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如何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创新性应用。
在国内,北京、广州、宁波等城市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提升城市软实力、实现经济转型为目标,在金融、交通、安全、医疗等领域率先开展“智慧”布局,预计未来10年将涌现一批智慧城市样板。事实上,建设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方便市民,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管理复杂等大城市普遍遇到的问题。
“城市病正成为城市向前发展的巨大阻力。如何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寻找新的城市发展之路,也就是如何克服这些城市病,正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市长协会驻会副会长陶斯亮在“2013中国智慧城市年会”上表示。
从发展历程来看,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正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所言,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在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城市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和更为科学、智能的城市管理。
缺乏顶层设计
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国内各城市必须清晰、冷静地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的利益尤其是智慧城市类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布局进行的各种宣传和公关才是真正的幕后推手,为了避免后期大量问题的爆发,政府需要在此事上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强大的免疫力。
但是,期望值过大,导致了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以至于希望用几年时间就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甚至期望一个基础薄弱甚至连数字城市基础都不完全具备的城市也能迅速成为一个他们心目中的智慧城市,巨大的建设压力和投资风险潜藏在规划文件和口号的洪流中,尚未浮出水面。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
其次是未能透彻领会智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建设停留在技术层面和个别领域,或发展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而最大的问题是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与各方的合作存在安全问题。
由于缺乏国家指导和统筹协调,各城市的建设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孤岛”现象,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城市安全的风险,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流程等尚缺乏整合协同与标准规范,迫切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战略研究、统筹规划、设计引导和安全控制。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以现在智慧城市项目相对优秀的宁波为例,如果每个上层体系都按照自己的体系推行智慧项目,肯定会乱套,很容易就造成重复建设。智慧城市的平台必须要进行整合。每个城市都要找共性、协调部门利益,不管领导怎么换,框架不能换,规划战略不能换,如果不这样做,很容易产生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那智慧城市就失败了。”
此外,国家级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等尚不完善,存在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定位各自为政的现象。
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慢慢偏离了正确的智慧方向,完全或部分忽略了城市主体――人的智慧、人性的体验。
在汪玉凯看来,“智慧城市必须要在未来形成双目标,不能只见服务不见人。智慧城市必须以人为轴心,提升包括体验感、安全感、认识感、公平感、公正感在内的‘五感’,这才是智慧城市应该具备的内容。”
理论体系不健全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为中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因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特色,因此,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自身的问题。国内城市应该看到这些问题并引以为鉴。
美国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目的具有强烈的商业色彩,即通过这一概念实现美国优势产业在全球的又一次优势超越。
西方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平稳和缓和的,建设控制在小范围和中等以下城市。
东亚国家由于其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等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往往期望系统性地构建智慧城市的样板,如韩国的松岛新市镇。
而不完善的智慧城市理论体系必然为建设带来风险,可能会使这类国家遭遇智慧城市“滑铁卢”。因此,要在世界范围内顺利推行智慧城市,达到最终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的终极目标,务必继续研究和构建完善的智慧城市理论体系。
《经济》:过去几年我国都在提倡建设智慧城市,这两年“互联网+”又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题,在您看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甄峰: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智慧城市里的很多东西住建部都有明确规定,如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产业经济、民生和各个方面的产业支持。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是要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智慧,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用更加智慧的方法去建设城市。
“互联网+”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互联网什么都可以加,可以加城市,也可以加产业。“互联网+城市”实际上就是加居民、加产业、加管理、加空间等各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加强了空间组织联系,改变了空间结构,空间布局也变得更加有弹性,甚至影响到我们整个城市的空间建设。
《经济》:南京的河西新城区也被列为了智慧城市试点,这两年来,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
甄峰:首先,河西新城是南京集金融、商务、商贸、会展、文体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市中心,是居住与就业兼顾的中高档居住区和以滨江风貌为特色的城市西部休闲游览地,也是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交相辉映的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化新南京的标志区。智慧城市推进本身就是一个普遍性的事情,也是全国性的事情,刚开始大家都觉得智慧城市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能解决城市的很多问题,可是一旦执行起来,政府都感觉到力不从心。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要做的太多,但是具体从哪个方向去切入,又找不到点。
在很多项目的实际推进中,资金是相当缺乏的。国家提倡PPP模式,但该模式以企业为主,企业又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如果没有利益的诱惑和吸引,企业是不会投钱的。另外,智慧城市不是空架子,也不是摆设的花瓶,智慧城市需要有实用价值,其最后成功与否要看是否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经济》: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您认为未来应该如何规划?
甄峰:如何规划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智慧城市具体怎么用、怎样建设,更多地应该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倾听企业的声音,了解企业的需求是什么,需求点在哪里,因为每个人对于智慧的理解度和需求点都是不一样的。
在西方的理解里,智慧城市更多强调的是宜居、绿色、低碳,侧重于生态环境建设,利用新的科学技术、物联网技术来解决一些生活宜居问题、环境问题和碳排放问题。而中国则更注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设,从可持续和科学发展角度来讲,我们的智慧城市应该效仿和学习国外的这种城市建设模式。
《经济》:您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您认为当下的城市规划和过去相比有哪些不同?在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城市规划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哪些方面?
内容提要:
“智慧城市”为什么一直只有概念而没有国内成功案例呢?解决方案厂商所鼓吹的方案是否真的有效?国外的经验也可以建成符合国人期待的“智慧城市”吗?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当前“智慧城市”的一些问题说起,逐步讲述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注点。
现在,在城市建设中有一个很流行的概念,叫做“智慧城市”。在Google中国以“智慧城市”作为关键字搜索,能够搜索出一千万条相关信息;在微软的BING搜索中,相同的关键字,也可以达到八百七十万条信息;而就算最不济的百度,也可以找到四百二十多万条信息。
都在说“智慧城市”,对这个概念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但是,这个所谓的“智慧城市”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做这个“智慧城市”呢?要怎么做才能实现“智慧城市”呢?什么地方有成功的“智慧城市”可供我们参考?怎么样去做才能够实现“智慧城市”呢?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呢?
说到“智慧城市”,其实就是前几年所谓的“数字城市”的另外一种说法,又在这个基础上包装了一些新鲜的功能,其本质就如同iphone4升级成iphone4s一样――有变化,有升级,但是这种改变并不是跨时代的。而所谓的“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其实这些都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所衍生出来产物,换了包装的几个名词而已。
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定位不清晰,在现在所有的“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中,都存在着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正确,用户不明确的问题。
定位不准确,指得是城市建设中,对自己城市发展策略的抉择上定位有偏差,导致城市发展不能突出特点,做了太多无用功,最后,城市的面貌也“泯然众人矣”。
有一个旅游型城市,但是一定要将它打造成一个经济金融中心,修建宽阔的马路,建设高耸入云的大厦,也在城市中建立了方便快捷的网络系统。到最后,能够利用起来的设施基本没有,而城市信息化也就成了一纸空谈,那“智慧城市”也就如同那些高楼一样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了。
有一个文化名城,有历史沉淀,而且建设得也不错,发展得很有特色,但是基于一系列的原因,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得很高,打算在短时期内成为世界顶级城市,所以开始扒掉城市内的历史建筑,建造大型商圈、高层住宅、环路等。发展了一阵之后,这个城市也和其他国内城市一样了,不仅丢失了原有的历史积淀,也把自己城市的特色抛弃得一干二净。
如果前面所说的定位不准问题,只是造成了一些资源浪费和限制,至少也有一些“面子工程”让人略有安慰。那现在要说的目标不正确,就更为严重,造成了太多的损失了。按照不正确的目标进行城市建设,那不仅仅是浪费资源了,而会让城市整体建设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这种失败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可能会给城市未来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城市的建设,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
现在这种目标不正确的城市,也越来越多了,在城市建设、城市信息化方面,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经常是今年做的是一个样,明年会把前一年的建设推倒重来,再过一年又有了不同的计划,这样年复一年,城市建设越来越不靠谱,人们的期待也越来越低,人民幸福感也是直线下降。
现在,我们思考一下,所谓的“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甚至城市信息化,这些概念应该用在什么样的用户身上?换句话说,城市有了这样便捷的信息化系统,谁是最终的受益者?很多人都会说,自然是老百姓了。这说得没错,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信息化”的实际效果,都给老百姓们带来了什么?有哪个群众说自己受信息化的影响,提高了工作效率?有谁又提高了幸福指数?还有谁提高了生活指数?这些的答案都是未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就是用户定位不明确导致的。
一个信息化的工程,原本是应该给老百姓带来福利、带来便利、带来实惠的,但是,当这个工程上线后,我们发现,有的成为了电子政务的一部分,支持了政府的部分工作,而带来的效果,老百姓们根本感觉不到;有的据说带来了缓解交通的功能,但是,路上依然堵车依旧;有的信息化工程在路边增加了很多信息港,但是,作为老百姓们,能用到信息港的次数能有多少呢?
“智慧城市”作为项目来讲,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可以描述的,目标是确定的,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另外,这个目标应该有明确的用户范围,有可量化的数据参考,并且应当告知所有用户这个项目带来的变化。这个时候,“智慧城市”的目标与用户范围就确定了下来,接下来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入挖掘,将城市特点充分得发挥出来,并辅以当前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实现城市信息化。用信息化的手段把城市建设得更加人性化,将城市表现得更加有特色,让城市在各个方面显得更具有“智慧”。这样的“智慧”不仅可以体现在为老百姓带来便利,也会给城市带来收益,还可以“智慧”地为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提供参考,以供更快、更准确地决策。
“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方面,多层次的项目工作,不仅需要考虑到高层面上展现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还应该尽可能多的去考虑中层的支持模块,还需要与专门的部门去思考底层的基础模块。
要做一个好的“智慧城市”,需要有一个稳固、完善、健康的底层信息化平台,主要提供基础数据与信息。并辅以专业的IT系统,对数据与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到用户行为特质、城市特征,利用这些分析出来的结果,利用在城市发展中。
中层的支撑模块,主要是一个分类与归类的过程,将分析出的数据、信息、成果等按照城市发展规划与战略进行严格分类,让所有有用的资源都可以归属到相应的分类中,并能够保证所有的资源均能够合理利用。如果说底层模块是基础平台,如同地基一般,那中层的支撑平台就是架构,就是中流砥柱,能够稳固城市的建设,并打通底层与上层的通道。
对于上层的建设,在成熟的底层与中层支持下,完全可以按照各大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建议去进行项目开发,交通系统、信息港、电子政务、医疗、保险等均可以合理得进行安置,并且能够保障数据源的质量。
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对于国外先进的案例,我们可以当作参考,但是切不可把他们当作目标去做,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和技术,只会让自己的城市建设成一个“四不像”。每一个城市都是特点各异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自有的特点,结合自己用户群的期待,建设一个拥有自身特色,符合自己特征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智慧城市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白皮书
智慧城市
智慧的城市
智慧的城市
1物流金融课程的特点
随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含物流金融课程。物流金融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由多门学科交叉而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物流金融将物流、金融两个服务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也是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新型业务的操作在学科上需要物流与金融两个学科的互相融合,既要熟知物流理论和具体操作流程,又必须掌握金融方面的融资理论与流程步骤。其次,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而智慧物流的应用将利于该业务的发展并降低其风险,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课程方面需与信息学科交叉。第三,物流金融业务涉及银行、物流企业、融资企业等各方利益,各方之间会签订俩俩合作协议,以明确各自职责,实现风险划分、权责统一,在该业务的运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在其中发挥了第三方中介的作用,承担着对货物实施监管,核实货物真假、出入库记录、安全保证等责任。这就决定了物流金融课程具有与法律、保险等学科交叉的特点。最后,在国民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的氛围下,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物流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环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此催生了绿色物流金融业务,这就要求教师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更新优化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
2物流金融课程建设过程
2.1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课程从物流金融定义、特点及核心问题入手,详细介绍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下的涉及方及其流程,引入信息化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意义等交叉学科知识,介绍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并用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基于交叉学科的物流金融业务在企业的作用、流程过程、风险控制等内容,培养学生基础业务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管理能力。课程目标如下:
2.1.1知识教学目标物流金融人才,一方面要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职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的分析方法,操作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即运输、仓储、配送、商品分拣等环节的信息系统,具备供应链管理等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还需具备物流金融学所涉及的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如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物联网、信息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目标有:①理解物流金融业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及涉及方;②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操作流程;③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④了解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相关知识,理解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性;⑤了解风险控制、信息化在物流金融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2.1.2能力培养目标物流金融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全局控制能力、沟通能力以外,同时还须具备专业化的物流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如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会分析、初步设计、实施物流金融理财方案,具有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与系统操作优化的能力,具有资源优化配置、供应链金融整合优化的能力等。能力培养的目标有:①掌握信息化下物流金融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②能设计、组织实施和优化物流金融作业任务。③掌握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2.2课程建设内容物流金融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如前所述,它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物流、信息、贸易、金融、保险、法律、环境等学科知识。所以物流金融课程的前期课程一般需要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前者有金融学、国际贸易、经济法、保险学等,后者包含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保险等。基于学科交叉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2.2.1物流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金融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其内涵、外延、特征及其功能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绿色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意义,物流金融的创新与趋势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流程、参与主体及各环节的要点,了解物流信息化、绿色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的新趋向。
2.2.2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总体来讲,含物流结算模式和物流融资模式两大类,前者比如有代收货款业务、垫付货款业务与承兑汇票业务等,后者有融通仓、海陆仓与物流授信等。在模式运作的流程中,结合信息化、绿色物流的作用,深入了解物流金融架构,如RFID、物联网、物流信息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构架的影响。
2.2.3物流金融风险与监管物流金融行业风险种类各异,主要来源于质押物风险、物流企业风险、商业银行风险和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等,利用案例分析探讨物流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处理与管理效果评估。了解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在仓储、安全监督、运输等节点实施智慧物流,来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2.2.4物流银行与物流保险物流银行是物流金融的一种重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国外物流银行发展得较为成熟,所以一方面介绍国外物流银行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启示,另一方面分析国内物流银行实践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掌握如何利用信息化,通过服务创新、提供增值服务,强化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关系。基于物流金融视角,探讨物流保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及其对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作用。
2.2.5应用案例利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以来发生的实际案例,了解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业务的发展方向,并熟悉中外运、中储物流等物流金融方案,及信息化背景下物流金融的解决方案。
3结论
NFC是英文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简单地说,NFC 就是把 RFID射频读卡器与智能卡的功能整合在一起,可以直接利用各种现有的RFID基础设施,实现不同 NFC 设备之间的交互。
集成在智能刷卡手机里面的NFC芯片,可以用于乘公交、坐地铁、网络购物等服务,还可以用于身份论证,可携带多种类型的虚拟凭证卡,植入住宅、楼宇和设施的门禁系统,并用于计算机桌面、网络和其他资源的登录。
重重因素制约发展
NFC与蓝牙、Wi-Fi,虽同为近场无线通讯技术,但相互不可代替,各有一片技术应用领地。
可是,好事多磨,NFC技术早在2004年就已经出现,其技术应用却姗姗来迟。NFC技术是由飞利浦和索尼联合研发的,诺基亚独具睿眼,看到NFC的未来潜力,就联合飞利浦、索尼共同发起NFC论坛,开始推广NFC技术的商业应用。虽然诺基亚在2004年只是推出了一个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外壳,但这却是世界上首款NFC产品,只不过当时是功能机时代,人们对智能机还没有什么概念,对NFC手机更觉遥远。于是NFC技术一搁就是10年。这其间有诸多制约因素。
首先,存在着门槛问题。市场上绝大多数手机都不支持NFC,而所谓NFC手机是将NFC芯片放置在手机后盖上,而不是集成在SIM卡上。用户要想使用NFC手机支付方式,就得更换手机,这就抬高了NFC的应用门槛,谁愿意图一时的方便而花大钱再买一部手机呢?
其次,有安全方面的担忧。用户使用手机钱包支付时,需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个人账户信息,移动运营商确认后,购物款项才从个人账户中扣除。由于账户密码的确认信息是通过无线传输的,用户对账户安全的担忧不可避免。而一旦手机丢失,与手机号码捆绑在一块的银行账户便存在风险。
再次,消费习惯一时还难以适应。目前大部分购物依然是现金交易,即便是已经推广了十几年的银行卡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支付手段。而且NFC手机也不是随处都可以刷卡,NFC支付场景还较少,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发展NFC刷卡业务确实比较困难。
此外,还有各方利益协调问题,这也是NFC支付推广中最关键的问题。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涉及银行、移动运营商、银联、移动终端厂商、商户等众多的产业链环节,各方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如何配合以形成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目前业界还没有清晰的路径。如要加快推进速度,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如何分担其中的成本,是一个扯皮的事。
中国前景甚好
不过,既然NFC应用这扇大门已经打开,就锐不可当。
去年年底,央行正式《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确定采用13.56MHz NFC为标准并支持将安全模块存储在SIM 卡中的NFC-SWP 方案,近场支付标准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多年来被戏称为“光打雷不下雨”的中国NFC技术应用在匍匐前行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NFC让智慧城市运作更为便利。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渐渐风行全球。去年台湾开南大学的基于NFC技术的智慧城市四大应用系统——移动支付、智能公共服务、智能移动商务及智慧家庭,将让城市生活更移动更便捷更智慧。
移动支付:NFC手机内的信用卡集多家银行卡APP于一体,能瞬间完成刷卡消费与小额付款,不再为携带多家信用卡而翻来翻去。
智能公共服务:NFC手机可取代公交卡,还可及时传递政府的交通、市政即时资讯,市民可获得治安及紧急通报服务。
智能移动商务:NFC手机持有者可获得NFC行动点送餐服务、SmartPoster博物馆导览服务(影像、资料、语音)、下载折价券、红利积点等。
智慧家庭:NFC手机摇身一变为小区和家庭门禁卡,还可将家中数种家电各自的遥控器与开关设备集于一身,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NFC落地有望
随着NFC技术的发展,以前只会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智能化东西,将会出现在大众眼中,将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智能化。
2012年5月17日,《中国新时代》作为特邀嘉宾全程参与了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洞察 优于析 智于行”的智慧的分析洞察论坛。在本次大会上,IBM正式了基于业务分析洞察(BAO)理论基础之上的IBM智慧的分析洞察(Smarter Analytics)战略,以及帮助企业将“洞察力”转化为行动力,实现业务价值的“3A5步”智慧分析洞察动态路线图。
毫无疑问,IBM此举再次将“大数据”的实战意义推进了一步。近几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快速升温,逐渐成为IT网络通信领域热门词汇。包括IBM、EMC、甲骨文、微软在内的各大巨头厂商纷纷跑马圈地,强势进入,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抢占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大数据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式增长。
事实上,“大数据”并不是一项技术,而是由于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和数据种类而逐渐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因此,“大数据”在业内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厂商,不同用户,站的角度不同,对大数据的理解也不一样。
一场信息社会的变革
然而,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机构并非IBM, 而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麦肯锡的报告后,大数据迅速成为计算机行业争相传诵的热门概念,也引起了金融界的高度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本身是资产,这一点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如果说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渠道,那么如何盘活数据资产,使其为国家治理、企业决策乃至个人生活服务,则是大数据的核心议题,也是云计算内在的灵魂和必然的升级方向。” 业内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全球互联网巨头都已意识到“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意义。包括EMC、惠普、IBM、微软在内的全球IT 巨头纷纷通过收购“大数据”相关厂商来实现技术整合,亦可见其对“大数据”的重视。
IDC研究表明,数字领域存在着 1.8 万亿 GB 的数据。企业数据正在以 55% 的速度逐年增长。ReadWriteWeb表示,如今,只需两天就能创造出自文明诞生以来到 2003 年所产生的数据总量。现代企业正在经历规模化、多样化、高速化的数据挑战,“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
IBM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胡世忠表示:“大数据正带来一场信息社会的变革。大量的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以及流数据的广泛应用,致使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已有的IT模式;与此同时,大数据又将推动企业进行又一次基于信息革命的业务转型,使企业能够借助大数据带来的大洞察,获取更多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挑战?机遇?
然而,2011 年的《IBM -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评论》显示:在对全球 100 个国家及地区从事 30 个行业的 3,000 名高管进行的调查中,有60% 的受访者表示无法有效利用所有数据。而近期 IBM 对 64 个国家及地区从事 19 个行业的 1,700 名首席营销官开展的最新调查更是进一步体现出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调查结果显示,71% 的首席营销官表示他们的企业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大数据的挑战。
因为大数据的概念听起来很美好,似乎利用大数据的大门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开。但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企业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供应商卖出的技术,而是借助他们的专家来解决海量数据。
SAP商业智能和内存售前经理Carl Streatfield说:“和10-15年前相比,企业现在的环境截然不同。”“2005年,人们创造的信息量达到了150EB,而到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200EB。这便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这样的数据量是巨大的,是IT刚开始时所无法想象的,不过企业必须找到最好的有竞争力的方式解决这些数据。
“改变的机会存在于信息洪流中。不过了解数据的内部结构成为一大挑战,因为数据增长的速度太快,”Forrester高级分析师Brian Hopkins说。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这种挑战:IT 负责人和职员无法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另一方面,企业CEO 以及高层管理人员因不能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而无法预测出潜在的业务风险,坐等商业机会的流失。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和IBM商业价值研究院联合举行的2011年新智能企业全球高管调查和研究项目指出,2011年,58%的企业已经将分析技术用于在市场或行业内创造竞争优势,实现业务价值,这一数据比2010年增加了21%。
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摆在了企业面前。
从“大数据”到“大洞察”
IBM在此时提出大数据平台战略,其目的显而易见,它正在以自己的优势瓜分这块庞大而诱人的蛋糕。IBM表示,IBM智慧的分析洞察将成为企业成长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帮助企业成功将“大数据”挑战转化为机遇,最终实现从“大数据”到“大洞察”的重大转型及革新。“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战略突破了传统数据仓库和数据管理理念,为企业组织提供实时分析信息流和因特网范围信息源的能力,实现更为经济高效的大数据管理,并为在此之上的业务分析和洞察奠定坚实的基础。”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业务分析与优化服务大中华区总经理段仰圣表示:“在大数据时代,‘洞察’成为企业各个环节上至关重要的需求。因此IBM提出‘大洞察’的概念,通过IBM智慧的分析洞察为企业客户提供四个方面全方位的‘洞察’:第一是通过客户行为分析留住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客户群体的持续增长;第二是通过信息管理、业务分析、内容管理等先进手段,帮助企业优化IT水平及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第三是通过将业务分析贯穿财务规划流程,洞悉企业利润和成本来源,改善结算流程的处理时间和完整性,促进财务流程转型;第四是将分析洞察包含在传统和新兴的风险类别中,预测未来的法规要求及检测欺诈,帮助企业管理风险、欺诈和合规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双向的,而智慧媒体能主动寻找目标受众。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到新兴的社交媒体、数字媒体,再到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汇聚、演化、创新后的智慧媒体,无不体现了新旧媒介形态的逐步演进。
智慧媒体的缘起与特征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三次的传播革命不断推陈出新,将“新媒体”转化为“传统媒体”,至今形成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导的传统媒体的格局。智慧媒体是四次传播革命演化和增殖的新的媒介形态。
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会因为可感知的需要、竞争、技术革新的相互作用引起,所以智慧媒体的形态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演化、增殖产生的新形态。通过智慧媒体的情景感知,受众可以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内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将信息进行选择与重装,为人们提供有效、即时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精准的发送消息,将受众信息转化为价值。在大数据逐步由概念变为现实的当下,智慧媒体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更是传播革命带来的新兴的、实用的、蓄势待发的媒介形态。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和智慧媒体演进。传统媒体的报纸消亡论争执不休,广播电视业开始进行媒介融合,借力新媒体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典型的有门户网站、自媒体、IPTV等等,媒体的革新带来丰富海量的数据,当大量的信息出现时,信息的过滤与选择又显得捉襟见肘。而在大数据的奠基下,智慧媒体的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不同的智能终端,并结合云计算、云存储这些新技术,让用户快速地判断、分析他们想要的内容。
智慧媒体的特征是具备思考、感知、识别等多维度智能,能主动寻求目标受众并融入受众的社会关系网,出现核裂变式的传播,如根据用户的情绪感知为其提供高清、娱乐的内容,根据受众所在的地方、时间和消费习惯,智慧媒体能主动提供家庭娱乐、亲子和家庭购物等信息。我们不妨可以借用《大数据为智慧媒体时代奠基》(2013)一文中的观点,智慧媒体具有三大重要的特征:一是要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信息,用户时间极具碎片化,所以在用户接触移动终端的同时,媒体要多终端的覆盖并不间断的提供相应服务;二是从资讯媒体发展到智慧服务,智慧媒体不仅要资讯信息,而且要根据分析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工作、生活、社交等,特别是本地化的服务更能贴近用户的需求;三是从大众营销转化为精准营销,根据网络文本分析来匹配相对应的广告,并通过分析读者的偏好来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智慧媒体借力大数据
大数据为智慧媒体这一媒介新形态提供基础。通过分析读者的需求来预测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媒体的订阅用户、微博粉丝、微信的关注账号,这些客户数据都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无论用户行为分析还是内容的抽取和挖掘,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展开。分散化的网络用户以及多元化的网络媒体使整体网络的用户覆盖和页面的浏览量被众多媒体瓜分和稀释,网络数据被极大地控制和浪费;广告主面对浩瀚的互联网无所适从,网络广告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预算却在增加。做好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广告和信息服务才能够将数据转化为价值,形成智慧媒体。所以,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构建智慧媒体的基础。
在大数据的奠基下,首先,媒体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用户,各种主流终端要有自己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搜集用户的信息,识别和分析客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根据媒体现有的客户信息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专业的客户特征模型来分析各类客户的数量、业务状况,做好用户关系的管理。第三是内容的挖掘和重组,为用户资源打好标签和属性。第四,就是根据客户分析的结果,推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涉及到两大平台和一个服务。两大平台是客户分析平台和内容服务平台,一个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客户分析平台是整合各种渠道的客户,通过客户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筛选、数据抓取等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内容服务平台是利用分类特征提取、分类聚类、话题检测、实体识别等方面的技术,对内容进行聚合、重组和优化。为不同的用户匹配对应的内容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比如位置服务、网络感知、状态感知方面的技术。借助于这些技术,媒体可以在统一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各种内容资源,共同构建智慧媒体。从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成的多介质、多渠道、多媒体形式的全媒体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现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的智慧媒体,这一媒介形态的演进更是产生巨大的行业技术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