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16:37:56
导语: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准确理解班级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班级文化?所谓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同学接受与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活动准则以及其他可以教育、规范、激励学生的价值与制度体系。
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班级物质环境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环境。如班徽的绘制、口号标语以及名人名言的布置等。班级的物质环境能够迅速为学生提供视觉刺激,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层班级文化。二是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组织结构和班级的管理制度,是精神文化的产物。三是班级行为文化,是指在师生中形成的拥有共同理想、信念的行为准则和做事方式。四是班级理念文化,也是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在班级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师生共同持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取决于班级理念文化(精神文化)是否成熟,它是班级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效,把思想品德课的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关键在班级文化建设理念的确定。
二、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
如前所述,班级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在班级文化建设理念的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是班级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那么,班级文化的软实力又是什么呢?班级文化软实力就是班级理念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度,就是班级理念文化发挥作用的程度。通俗地讲就是一种“氛围”,也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场”。笔者相信,被班级师生高度认可的班级理念,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磁场,这种磁场虽然无法被人们看见,但只要进入班级,就进入了这种氛围和“场”,同学们的心就会被紧紧地吸引到一起,产生一种强大的合力和共同向上的力量。我们把这种根源于班级文化建设理念的看不见的力量称作班级文化软实力。那么,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这种“场”,从而有效提升班级文化软实力呢?实践证明,密切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相关内容,确定能够被班级师生高度认可的班级文化建设理念非常关键。
思想品德课中有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理念的基础,是提升班级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正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述的那样,班级文化建设也特别需要一个共同理想来凝聚力量,需要一种精神鼓舞斗志!笔者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坚守一种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强烈的目标意识,全力以赴的向上精神!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笔者在历届班级工作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那么,在理念确定后应该怎么建设班级文化呢?
三、引导学生制定班级总体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营造班级文化的浓厚氛围——“场”
班级总体目标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共同理想。有效的班级目标能凝聚全班的力量,形成浓厚的氛围——“场”,从而把整个班级团结在一起。为保证班级目标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必须处理好班级目标和个人奋斗目标、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原创文化
高校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亚文化,受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指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在一定规范下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并形成一套为大多数同学所认同的、用来教育同学的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等)。即在一个班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班级同学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它可以表现为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形式。
本文结合周口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进一步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强化育人阵地,推进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班级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班级文化是班级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班级形象、提高班级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
班级文化表现出一个班级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班级文化能反映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班级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班级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班级文化能赋予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可以体现出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
班级文化建设相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本,让班级文化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把握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地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包括环境、制度、精神、行为等因素,良好的班级文化必须是以上各种因素全面、协调建设的一个过程。
(3)注重统筹兼顾,切实解决好班级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要切实解决好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制约优良班级文化形成的各种问题。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探讨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就此项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院采用了“一体两翼”的建设模式,一体即“围绕学生成才这一中心”,两翼即“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瞄准就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这种建设模式提升了学生对所学专业、所在班级的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班级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1.良好的氛围是打造班级文化的基础
(1)班级环境建设方面:良好的班级环境会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也将激发师生员工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他们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班级的环境建设,通过开展“教室文化大比拼”、“特色班级环境建设”、“书香教室建设”、“示范班级创建”等活动,全方位地提高了班级的环境建设。
(2)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班级成员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班级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体现在学风、班风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上。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院利用“为奥运添光彩”、“纪念建国60周年”等活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打造特色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
(1)充分发挥特色文化活动的基础作用。班级素质拓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晨跑活动、周末文化广场、班级DV大赛、宿舍篮球赛、教室文化大比拼等等,已经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学生自主策划、构思、组织、实施、开展的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开创性于一体的优秀班级文化活动,在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同时,他们自身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充分发挥班级“原创文化”的示范作用。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对从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原创文化”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发挥其重要作用。我院近年来发现并推广了来自于学生,具有高度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原创文化”。近年来我院先后推广了计算机科学系由班级学生自我创作、自我编辑,充分反映班级文化、充分体现班风学风的“班级月刊”、教育科学系以宿舍为单位充分表达学生心声、展现宿舍文化的“宿舍周刊”、物理系旨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程”、中文系的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等,这些都为班级文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了毕业生离校教育“六个一活动”,安排辅导员开展“一个平台、一份礼物、一句叮咛”工作,积极倡导毕业生留下“一个心愿、一份承诺、一句祝福”,实现了学校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增加毕业生与学校、老师的情感,增强毕业生的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确保了毕业生的文明离校。
(3)充分发挥宿舍、小组活动的支撑作用。宿舍、小组等是班级内的最基础单位,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开始我院借鉴社会学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方法的理论知识,在数学系进行“小组工作方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的试点,通过借助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依据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作,并辅以有针对性的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同。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我院目前拥有艺术协会、杏花雨剧社、飞扬学社、大学生法学会、口才与交际协会、摄影协会、家电维修协会、电脑爱好者协会等40多个学生社团,涵盖文学、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学校充分发挥上述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建设班级文化,同时围绕大学生头脑中的“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积极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将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授融入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和凝聚人的目的。
(5)充分发挥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院化学系、生物系各个班级试点开展了“名师有约”活动,即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构筑全员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工程,利用化学系、生物系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多的特点,由名师做学生学业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探索新的育人、班风建设模式。同时,还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系风、班风和学风建设,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抓手,在学生继续深造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两个系近几年的考研率均在60%以上,其中,2010年化学系参加考研究生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2%,考研录取率达到71%,985、211院校录取率分别为25%、51%。
转贴于
三、关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阶段,在我院的具体实践中,笔者对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时段性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而进行。大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的需求、对班级文化的需求不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应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生涯特点、大学生成长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明确、切合学生实际的专题活动来促进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例如:我院化学系在班风建设中采取“学风渐进式培养模式”,对于刚入校的新生以适应大学生活教育为主,大二、大三主要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大四以升学或就业技能培养为主,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
班级文化对班级成员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塑造力,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以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
3.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开展实施到效果显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保障。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例如,我院在实际工作中每个教学系都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条例,建立了学生个人素质档案,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但是,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学生言行作用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现代意识
[作者简介]李俊(1978-),男,山东烟台人,青岛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谢春虎(1979-),男,山东费县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青岛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70-02
建设一个积极上进、团结有序、充满凝聚力的和谐班级可以说是高校德育工作一个重点。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与突破口。“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①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会为和谐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班级建设找到新的突破口,为之后如何进行特色有效的和谐班级建设提供了多种思路。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在狭义上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育起来并遵守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纪律习惯等方面的总和。由此可见,班级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学生在文化课上成绩优秀、班级活动上表现积极等方面的体现,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班级文化这个大环境熏陶下,将自己对班级文化的理解认识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作为联系学院和学生宿舍的一个中间体,班级文化建设亦对学院文化、宿舍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班级文化建设对建设和谐宿舍有引导作用。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基本活动单位。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感情流露最为真切、言行举止最为自由、信息传播最迅速的场所。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和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在对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时所具有的长久性和典型影响最为突出。②可以说,宿舍在学生生活中有着与班级同等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的班级,必然离不开建设和谐的宿舍。建设和谐宿舍,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适合自己宿舍的一种特色文化,比如某个宿舍学生普遍爱好书法,那么完全可以在宿舍内部进行多次书法写作交流,或者书法比赛,为整个宿舍营造一个浓郁的特色氛围,当然,这一切必须要在班级文化的指导作用下有序进行。班级文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不仅仅将目光投放到学生在班级上的表现,还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将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最大化、最广泛化地体现出来,最终实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得到学业与心智的双重洗礼。
2.班级文化建设对和谐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有推动意义。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对象,一个校园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班级文化这一根基是否坚实。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会对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产生良好影响。社会学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和发展受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影响最大。③一个高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会使学生在认识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地少走弯路,从而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去。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和发展学院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3.追求班级文化的建设也要着重关注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走势。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应该看到,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与突破口,应该做到有益于学生形成长远的精神状态,有益于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收获对自己终身受用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做事的锲而不舍,可能是面对挫折的坚韧。总之,班级文化不仅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通过文化建设使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提供指导。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班级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将时代精神融入班级文化中,积极进行探索与调研,运用科学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文化的时代感。
1.贯彻和谐观念,推进班级和谐。班级和谐,离不开班级中所有成员的努力与支持;成员的努力与支持反过来将给班级和谐带来推动与活力。所谓和谐观念,就是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向往的班级建设的理想境界,是班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贯彻和谐观念,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对班级建设始终充满着足够的热情与动力,使其能够为了达到和谐的标准而更快更好地推动班级建设。只有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班级日常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才能有条件地、顺利地开展下去,班级建设才能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接纳,有基础进行下去。一个人心涣散、混乱无序的班集体,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使自己身处环境变得和谐这一愿望,那么班级各项活动也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和谐与否了。所以,一个群体是否拥有统一的和谐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的质量与速度。
2.建设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在市场中的运作经验(如企业文化建设和CIS设计),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发挥班级同学的聪明才智,将班级文化物化为班级的有形载体,增加班级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有形载体可以有如下形式:(1)通过全班同学参与,设计出富有特色、具有寓意的班徽,形成同学认可的、并能具体实践的班训,谱写可以传唱的班歌,形成班级行为准则。(2)建设班级网站,班级群等,形成同学敞开心扉的阵地。(3)美化班级教室,营造高雅、积极向上的环境。(4)制作班级的旗帜、T恤衫等标识物,增强同学对班级的自豪感。
3.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时代精神。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个企业都面临着近乎残酷的竞争压力,但是,有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杀出重围,独树一帜,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中的某一些甚至可以为我所用,或者经过创新发展,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来,凸显了在班级文化建设大背景下的时代精神。首先,引进竞争机制。企业间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而这又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并不是像企业一样的优胜劣汰,而是保证班级内始终拥有着积极向上的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反对损人利己,主张利人利己,但在行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利己利人,处理事情时更多地考虑到自身利益。此外,学生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愿享受做学生的权利,不愿承担做学生的义务;对待事情、对待学习不能做到善始善终;只注重个人的兴趣和利益,不考虑集体等。和谐班级的文化内容,必然包括了全体成员相互负责、荣辱与共,这是群体中各个成员约束自己行为的有力保证,也是一次集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最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企业基于生存与发展的目标需要而提出的,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当前,科技发展呈现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个体是无法存在的。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到社会上去“拼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更加突出合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对学生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的综合考察。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发展,同时形成班级中和睦、良好的气氛,促进学生平日中的学习、生活。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尝试
在新的社会大背景下,以班级文化为出发点,发挥文化的凝聚作用,推进和谐班级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月,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学院每年举办一次班级文化建设月活动,指导各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活动结束后评选先进班级予以表彰,激发了同学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月活动,各班级形成了富有班级特色的班徽、班训,做到了班徽班训上墙,给班级同学一种无声的引导;各班级美化教室环境,建设了班级的宣传栏,教室环境不断改善;学院统一制作班牌,刻上班徽、班名,挂于教室门口,成为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学院制作了班级文化建设之窗,将各班级的班徽、班训进行展示。
2.指导班级进行文化建设,形成班级特色。学院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引导各班级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并鼓励班级大胆创新,让自己的班级文化更富特色。有的班级利用教室后墙空白地带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立了诸如“优秀作业栏”(将学生们平日练习的钢笔画、水彩画、钢笔字等作业中较为优秀的张贴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专业交流,加强了之间的互相学习)、“读书园地”(将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的各种文章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为同学提供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奇思妙想(展示同学的精彩创意、创新性思考等)、原创海报(张贴班里同学自己绘制的海报)富有新意的方案。有的班级建立的班级日志,同学可以在班级日志中畅谈理想、人生、学习,记录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同学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班级设立了班级行为准则,引导班级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3.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丰富班级文化建设载体。为了使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具体,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学院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也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连续三年在新生中开展“算账知感恩,生活更理性”主题班会,通过让每一位同学计算自己大学花费的总费用以及每日的花费情况,引导学生学会节约,学会感恩;每年寒假为每位新生布置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回家为父母洗次头,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成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会,引导同学互相帮助,奉献爱心。这些活动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增加了感恩、奉献的内涵,“5·12”地震之后,各班自发开展了向灾区人民捐款、义卖的活动,便是感恩精神的良好体现。为加强同学的交流,推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院创办了“学生论坛”,为同学打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观点碰撞,文化得以共享、传承。为使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学院从各个班级抽调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质出众的高年级学生就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与新生们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热情,带动新生更快融入新环境中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文化是维系班级的精神之源,以文化为凝聚力,推进和谐班级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要将班级文化视为班级建设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利用班级文化的强大精神作用来推进和谐班级建设;着眼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延伸与发展,关注学生长远的精神状态;始终突出班级建设中的时代精神,建设一个积极上进、团结有序、充满凝聚力的和谐班级。
[注释]
①林冬桂.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教育导刊,2001(11):11.
[关键词]公司化;班级管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
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以就业为导向”这个基本点。然而,对学生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是其所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是通过对行政班级管理的职能机构设置、运作方式和文化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创新,将公司的制度管理、经营管理、文化管理方法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把常见的以班主任为主干的树干式管理改进创新为公司化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在相关的课题研究中,笔者认为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对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按照企业架构构建班集体,促进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摇篮。将公司化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按照企业的架构构建班集体,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和公约,从而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气息,突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纪律和行为习惯。
当前,企业文化进校园已成为中职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企业行为文化也必然成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导向与源泉。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校园内各方主体(教师、学生、管理者、其他服务人员)的行为方式的引导与行为模式的构建,而且涉及到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与岗位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由于研究时间比较短,其理论的丰富完善需要一段探索过程。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就可以成为中职学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突破口,为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为中职学校实训课程企业化、实训基地企业化管理、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探索思路,从而不断促进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二、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快速生成,有效提高了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看中的不仅仅是学生拥有的文凭和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的是其职业素养,这种职业素养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形成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文化氛围来陶冶。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要求。
在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下,能够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感受企业文化,体会激烈竞争的现实,体验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服务观念、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由于班级管理的长期性和影响的直接性,学生的职业素养将得到快速生成和巩固,从而大大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提高了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促进了中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显著提高了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校园和企业是中职学生成长发展的两个不同环境,中职学生人生阅历浅,心理不成熟,言谈举止较多“书生气”,思维方式过于理想化。毕业后突然从校园进入企业,如果没有之前的企业文化教育,将会感到不适应,很多中职毕业生在上岗初期,不适应企业管理环境或者被企业淘汰,并不一定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的经验,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在中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必须要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学会主动适应职业要求,帮助他们主动调整心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了就业后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
公司化班级管理模式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融入企业文化与环境的教育,以董事会为核心成立班级管理组织机构,通过班级“仿真公司”模拟的企业情境的使学生得到锻炼和适应,让他们提前感受到企业严格钢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并要求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更大潜能为“公司”服务。这将大大减小学生由校园进入企业的环境落差,使学生迅速适应企业管理的工作环境,从而有利于促进中职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师范学校;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
引言
师范学校教育主要的目的是为未来教育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民教师,所以不仅需要他们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其自身塑造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班级正是培养人才品质的摇篮,个性化班级的建立是必须的,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个性,寻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及方向。下面是对师范学校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进行分析。
一、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1.个性化班级文化是综合性文化
所谓的班级文化,就是班级中的每个成员所占的各种文化的总体。而对于教师来说,希望班级有与制度文化相协调的综合性文化,在学生班级个性化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到教育与管理两方面相结合,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的作用。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可以从班级成员的心理素质、班级的风气、集体价值观、正确的舆论的方向等方面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是群体文化的表现,班级成员通过日常各种活动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这个集体表现出来德思想品质和思维能力等,对班级成员的语言倾向和行为习惯都具有影响,所以应该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风,比如,可以通过班级活动、黑板报及活动角等活动来反映出班级的正气所在。
2.个性化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总和
根据整个班所有成员的心理及生理的发展状况,构建出适合每个人的班级文化,才能使得每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独特个性化的一面,班级文化需要全体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朝着班级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让学生成为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一切围绕学生开展,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应该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独特的个性,最后构建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健康向上的班级发展方向和优良班风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不要只是停留在物质的表面现象,学生对于班级的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学习,要从学习观念、潜在因素等方面入手,结合多方面建立个性化班级文化。
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功能
1.教育功能
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所以教育功能是其文化建设的首要功能,班级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渗透在一切学习活动之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领、充实和提升的作用。个性化班级文化是以学风、班风、人际交往等各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文化和与之对应的行为文化,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这种教育功能不同于老师上课传授知识的教育,它无影无形却又时刻存在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的,也表现在被教育者的素质、人格、个性的磨炼上,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小的集体,学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之后与社会的融合。此外,班级教师也需要做到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谐友善的微笑,得体的装扮等,让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感觉到,这些因素的持续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提升他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价值,找到自己独有的性格特色。
2.凝聚功能
好的班级文化可以把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与班级的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得每个人与班级的努力方向一致。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是每个独特的学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班级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习性,而这些更会激发他们对班级共同目标努力,班级的荣誉体现着集体中每个人的使命感,自豪感。学生会不自觉地根据班级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时刻维护班级的利益,就好像维护自己利益一样,增加集体荣誉感。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的行为也会得到规范,使得学生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一方面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使得集体建设的更好,好的班级文化不仅影响学校在校期间的行为,甚至影响着学生的校外活动,乃至今后人生道路上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把独特的班级文化带到社会这个大文化世界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师范院校应加强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不仅有利于师范学生现在的学习,还能培养其以后作为老师应该具备的管理好班级的理念,都是值得提倡的部分。班级文化就像是无形的老师一样,会起到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和谐友好的氛围,积极向上的交友圈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增加集体荣誉感,强化其道德理念。
参考文献:
[1]任俊信.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23-224.
[2]陶明美.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5,(7):122-122.
如果把班级比作容器的话,那么学生就像水,在不同的容器里,会被塑造成不同的模样。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是本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物质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班级环境卫生,要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全班同学长期的努力,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行为,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行为作斗争。二是让教室的墙壁“说话”。教室四周的墙壁均可利用,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总之,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良好的班级环境建设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熏陶的教育功能。
2、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班级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开发的如何,直接关系到班级能否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明、管理科学。
班级制度公开化:开学初,班主任应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已有的班级管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规应包含班级成员应共同遵守的各项规定,例如:定期对调座位、卫生责任的划分等等。
班级管理民主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例如:值日班长、值周班委等,使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使人身居其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爱生尊师,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股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二、责任部门:德育处
通过“个性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1、学年初,公布《个性班级文化评比细则》
2、第一学期期中,进行“个性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交流、评比、展示;
3、第二学期开学初,进行“个性班级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交流、评比、展示。
4、第二学年初由班级文化建设成绩突出的教师对全体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专题培训”。
通过这样的流程,使我们的“个性班级文化” 的创建工作成序列,制度化,内涵不断更新。
鲸园小学个性班级文化评比细则
一、制度文化:
1、班级愿景:各班要依据各班实际情况,指定出富有特色个性的班名、班风、班训、班歌等。
2、刚柔相济的班级管理制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相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学生自评互评细则,每周进行评比,学生相互教育督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使之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二、物质文化:
1、美的教室:整洁的地面环境,美观的陈设布置,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图文并茂的板报设计,使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更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2、物品摆放:班级卫生工具、奖状及需要张贴墙面的制度等要按学校规定的位置摆放、张贴。
3、活力与生机:充分利用阳台、窗台等地设立生物角,让教室整洁清新、充满生机与美感。
三、精神文化: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关键~】班级文化 班级信念 制度文化 环境文化 班级活动
班级文化是班级所有或大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是班级的灵魂。班级文化是一种强大的隐形教育力量,对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应从班级成立之初就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优良品格,形成良好的班风,打造特色班级。
一、目标引领――用共同的信念凝气聚力
班级信念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必须用统一的信念,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形成一致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内驱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信念就是给班级成员竖立一面精神的旗帜,让全体成员有一个精神的凝聚点。在班级组建之初,可以由班级成员共同商讨,提出一些备选的班级信念方案,然后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投票选出最终的方案。这样选出的班级理念,容易获得全体成员的认同,进而自觉去践行。班级信念确立之后,根据这种信念浓缩提炼出班级的口号,制作班级的标志、旗帜、班服,将抽象的信念具体化,简洁化,以便于传播与应用。比如:有班级以“狼性精神”作为班级信念,根据“狼性精神”的坚韧、无畏、忍耐、团结,提炼出班级口号:“坚韧团结,无坚不摧”,以狼的形象为基础设计班级标志,将班级标志应用到班级旗帜、班服,以及班级的宣传品上,引导学生坚定信念,以狼性精神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二、制度保障――用细致可行的制度保驾护航
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几十位学生要由陌生到熟悉,由不同的观念、行为到步调一致,创造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体系,是需要通过建立规范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言行,让班级成员自觉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班级规范。这种制约功能需要通过观念、制度、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所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班级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班级制度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班级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班级制度的实施;三是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
(1)班级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要科学、合理、细致,制度需要涵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细致详尽,让学生的行为、班级的运行都有相应的制度依据,这不仅让学生有了行为规则,而且,在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教育中也有理有据,让学生口服心服。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别制订出关于出勤、课堂纪律、自习纪律、清洁值日、宿舍内务、活动集会、实训、仪容仪表等等日常规范。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制度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修改,适时删减、补充、修订,让班级制度不断完善。
(2)班级制度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施。各项制度制定以后,需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班级制度要分类,然后逐项指定责任人负责落实。比如教室中桌椅的摆放由专人负责落实,仪容仪表由专人负责,电灯、电扇、空调的开关由专人负责,多媒体设备的管理由专人负责等等。这样细分下来,基本上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责任范围,每位学生的责任范围都不太大,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做好责任范围内的落实工作。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对班级文化建设更有责任意识。
(3)班级管理团队的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团队建设一方面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轮换,二是要做好班干部设置与分工合作。班干部是完成班务工作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强力助手,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力量。首届班干部可以由学生自荐加班主任选拔,定期考核,进行班干部述职和竞聘,一方面培养锻炼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竞聘,促进管理团队的动态发展,始终保持活力。班干部的职责要明确,各司其职,同时也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班级管理的的各项任务。
三、环境熏陶――在个性鲜明的的环境布置中耳濡目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强调了环境的教化功能。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都说明了环境文化对育人的重要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应具有教育气息。学生在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中会受到优美环境的感染,自发约束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以和环境协调,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在这样一种优美、温馨、和睦的环境中,也会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增加对班集体的认同,促使学生自觉参与班级文化建设,使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个人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班级环境的营造包括教室墙面的美化、黑板报的编排、桌椅的摆放、讲台布置等。整个布置要主题鲜明,个性突出,与班级信念文化保持一致,展示出班级的文化特色。
班级环境文化还包括宿舍的美化,住读学生有很长时间在宿舍度过,宿舍环境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视。干净、整洁、美观的宿舍环境不仅是学生生理健康的保证,同时也能愉悦心情,让学生放松休息,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的重要场所。
四、活动深化 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身体力行
班级行为文化是班级文化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组织开展好有吸引力的班级活动。通过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可以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的活力,促进班风建设,同时,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展示学生个人风采,增进学生间的了解,融洽相互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文化建设 途径 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内涵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最根本的归属地,是推进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织。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中传递的力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班级文化内涵的表达有多种。有学者认为:“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可以反射出班级的价值与形象。它主要是以班级的实践为主体,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中心进行的群体文化。”有的学者则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组织活动等行为,通过班级表达出的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等。”总的来说,班级文化应该包含班风、学风、班集体学生品德等。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班级的一种形象,是班级教师在教育纲领下的成果。在班级建设中,良好的班级文化对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都起到了约束与规范作用。“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思想,关系着每个学生的自身利益,真真切切地以学生利益为中心,把每个学生都纳入班级建设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为班级建设尽一分力量,成为建设班级的贡献者。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班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进步,将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
二、“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途径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基层组织,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中心。班级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以人为本”,主要是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来开展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真真切切地促进学生工作,为创建和谐班级而努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代表着班级形象,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形象。推动班级文化建设是不可忽视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推进班级先进理念建设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把理念放在首要地位,巧妙运用先进理念可以使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锦上添花。班主任可以从培养学生自立的观念、主动学习的观念、集体观念、真诚守约的观念等方面入手推进班级先进理念建设。
(二)发展良好的班级风气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班风建设。1.利用奖学金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激发学生兴趣。3.通过创新实践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可以在科技活动中广泛交友,提高自身表达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班级制度
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班级制度。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这样的班级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维护班级学生的利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三、“以人为本”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全班所有同学的配合和参与。班级文化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对外展示的标志,也是塑造良好班级形象的前提。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首先,“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
其次,“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班级所有学生的整体教育,而且能够创造良好的班级形象,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培养优良的品德。班级文化的进步与班级活动有着重要作用,班级活动代表着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从而推动班级整体的和谐发展。
再次,“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班级形象,为创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基础。在这种文化建设环境下,促进班级的和谐与团结,引导学生安分守己,积极维护校园的公平公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形成爱国守法、团结互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是带动班级积极向上的重要力量。班级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中心思想来进行。班级活动要从全体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形成独特的文化,这是班级发展的主要目的。要在方方面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让优秀的班级文化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组织建设班级文化过程中,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品德修养,扮演班级文化建设“领头羊”的角色,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以人为本”为视角,从班级文化内涵、建设途径、意义三个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海兆,左杨.“以人为本”视阈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2):26-29.
[2]钟淑洁.“以人为本”视阈下的文化强国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14(01):73-76.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措施
环境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环境建设是每个班主任面临的班级建设过程中最直接、组重要的问题。好的环境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较差的班级氛围,不利于中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那么,最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广辟蹊径、对班级文化进行切实有效的塑造。
一、掌握班级文化的内涵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树立班级文化,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学生是每个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班主任作为设计者和实施者,要自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确保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来。其次作为职业院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每一个班级特定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技术人才。鉴于此,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重视对班级学生的重技能意识的培养,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立足于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依据班级发展情况、专业特点,努力营造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二、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构建是首先要确立的。中职班级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对很多事情明确的是非观念,价值观尚未成熟,这时候更多的需要每个学生树立明确、积极的精神意识。在班级文化塑造过程中,首先要打造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并使其在班级形成主流思想,起到在班级中影响全体同学的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在班级,树立明理知性、勤学苦练的学风;树立守则敬业、爱生善教的教风;树立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班风;树立厚德笃行、尚能致业的班训。弘扬正确取向的班级文化价值观,增加班级的整体影响力。
三、加强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约束更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班级要有班级的制度,有班级的规矩,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行为习惯有明确的约束。在班级建设的初期,班主任老师就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的行为指导方法。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班级制度的建立,不仅应该包括规定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出勤、卫生、文明礼仪等也要做出明确的规定。除了制度约束之外,“赏罚分明”也应该成为每一个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一种塑造。对于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对于取得成绩,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要予以奖励。在全班范围内形成一种风尚,向这些同学学习,倡导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予以教育,根据错误的大小,适当给予一定的惩罚。让这些学生认识错误的同时,给予班级其他同学一定的暗示。使所有的同学,都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从而利用班级制度,使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共同维持好班级文化建设。
四、加强班级心理文化建设
心里健康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视为健康的重要方面。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在一个相对不熟悉的环境中,势必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成长,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逐步由中小学的学习、生活模式走向中职院校相对独立的新模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班级文化的建设应该有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首先,在入学之初,我们可以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记录其在每个阶段的表现情况,记录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以便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劳斯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比如我们可以定期在班级开展心理讲座,给每一位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手册,通过视频、演讲、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适应环境。最后,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养成自主困难,适应挫折的能力,阅读是必不可少,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提供一系列的心理健康书籍,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更多的心理健康技巧,变得更加开朗乐观,有更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五、加强班级专业文化建设
中职院校更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技能水平。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班级的技能教育。专业文化要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班级文化的塑造,首先要了解自身的专业,技能需要,在班级布置以及设计过程中,更多的展现给学生关于技能成才的文化,宣扬学校、系部的技能教育,通过专业文化的塑造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除此之外,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尽早开展职业指导,让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制定学习计划,有的放矢,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有目的的为自己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班级文化的建设既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也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老师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