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态建设规划

时间:2023-06-16 16:38:01

导语:在生态建设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态建设规划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生态策略 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S928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应对生态建设的改变

随着全球化城市进程的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实际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关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等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国际上早已广泛开展。虽然目前在中国对于生态城市的定义和标准没有统一,但不容置疑的是越来越多的规划师在前期就已重视城市的生态建设策略。

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生态城市提倡社会的文明安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是生产力发达、人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人们所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从国内外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来看,生态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后的生态改造城市,这类城市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的条件下,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和信息化,并尽量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另一类是与工业化同步的生态化城市,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很多城市的生态建设就属于此类。这类城市在规划时就应积极运用生态学的思想,将环境生态意识融入城市的整体建设中去,改善以往生态城市建设的诸多不利方面。

克拉玛依生态建设的契机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中国政府极力鼓励在中国建设生态城市,同时强调选择符合实地的生态建设模式,建设独特的生态城市是各省政府要大力支持的对象。国家大的政策给克拉玛依建设生态新城带来了新的契机。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分析克拉玛依现状生态环境条件,从规划前期提出空间生态策略,满足城市不断发展的要求。

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特征

新城现状特征

克拉玛依市位于中纬度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寒暑差异悬殊,干燥少雨,积雪薄,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冻土深,春秋时间短,冬夏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新城位于扎依尔山脉南麓地带,阿依库勒水库西边,距离城市中心3公里左右。总体地形较平坦,由北向南沟梁相间,地形略有起伏。场区呈戈壁荒漠景观,植物以旱生的为主。在水库边缘地带土层处于潮湿状态,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水位升降幅度主要受上游水系渗透、大气降水及水库水位的变化。

主要问题

克拉玛依现状资料显示的诸多数据表露出一些核心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如何减少恶劣气候给新城带来的影响

如何在戈壁滩营造好的绿化环境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水库资源

如何选择合适的建筑形式满足低碳环保的要求

克拉玛依新城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和目标

克拉玛依新城建设提出具体的五大策略和五大目标,保证城市的生态发展符合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要求。五大策略为:1)统筹发展建设,注重协调;2)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3)政府调控,公众参与;4) 高科技运用,示范区引导;5)机制创新,市场运作。五大目标为: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安全体系;2)运用地域优势条件,发展新型节能技术;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物质循环再生; 4) 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5) 建设现代生态产业,注重生态景观建设。通过切实可行的目标与策略,新城区的建设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城。

克拉玛依生态新城建设的策略

气候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市人口增长、高密度的建设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现象的出现,建筑的密度、街道的尺度和方向都受城市气候条件影响。克拉玛依西北风较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合理布局新城的功能用地,解决恶劣气候条件可能带来诸多的问题,是新城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建筑高度相同的条件,建筑间距越小,城市风速就越低。如果土地覆盖率格局相同,建筑物越高,近地面风速越小。建筑高度、建筑间距、以及街道高层建筑对风速的影响分析如下:

建筑高度均等情况下,建筑高度与间距之比H/W从1/3经1/1变到3/1时建筑物之间的风速分别降至建筑上风向风速的28%、21%和14%。气候条件影响新城建设,建议以紧凑型、集约型建设开发为主要形式。

街道方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沿街建筑交叉通风的潜能。当街道与风向平行时,大多数的建筑处于风力的“真空”地带;而当街道与风向成30°~60°角时,对建筑内部的自然通风较为有利。因此,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总体通风条件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进行综合考虑,比较理想的街道方位应与主导风向成30°~60°,这样能产生较好的综合通风效果。

克拉玛依旧城街道布局与城市主导风向西北风成29°角,大多数建筑都是沿街或与街道垂直,并不是正南北向。新城区的建筑也要考虑城市主导风向与街道的布局方向之间的角度,要综合考虑通风效果。保证可以挡风,而建筑物的自然通风也要好。迎主导风向建筑组团建议以围合集中空间布置,以达到防风防寒目的,内部空间可灵活布局,满足内部通风效果。

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作为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一种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建筑。针对克拉玛依新城建议对公共建筑或办公建筑采用节能建筑,同时在高端居住区内可采用这样的节能构件。考虑普及这样节能建筑在成本上和形式上市民需要时间来接受,在短期内以节能建筑为示范项目建设。

掩土建筑也是节能建筑的一种典型类型。这类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可以和自然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合理的节能、节地是地方资源有效利用的典范。重要的原理是利用土壤、植物的隔热作用和通过一个覆土的屋顶来营造新的生活空间。通过降低建筑对外的辐射,利用太阳能和最大效率的使用能量,降低采暖和热水的能耗,同时建筑的覆土屋顶恢复了自然土壤的功能。

针对克拉玛依新城建设条件,建议在度假区结合地形局部设计覆土建筑, 改善环境,加大绿化面积,同时也是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型示范项目。依据居住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不低于50%,示范工程节能应大于65%。

水资源利用保护

阿依库勒水库是西部新城建设的核心景观资源,克拉玛依引水工程从城区东北入境,通过全长8.51公里的克拉玛依河,流经城市中央公园,汇入阿依库勒水库。依据2002年运营管理数据资料: 水库最高水位364.0米对应库容3704.0万立方米;最低水位354.0米,对应库容为771.0万立方米;正常水位362.7米,对应库容3202.5万立方米。水库每年3月到5月中旬处于较低水位,其它时间水位一般不低于361.5米。,阿依库勒水库作为城市西郊洪水的纳洪水库完全有能力蓄集城区50年一遇的洪水,并使其成为下游农业灌溉用水。

水库的保护

水库资源在这样的戈壁城市尤其重要,保护水库资源也是新城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据《克拉玛依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对阿依库勒水库的功能定位及保护区的划定,明确其周边用地的保护区域。水位线以上1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100-500米以内为限制发展区,其它区域为适度开发区。

通过合理的保护阿依库勒水库的资源的前提,适度建设开发一些水上项目让更多克拉玛依市民感受水景带来的乐趣,但是考虑水库的主要功能及克拉玛依的缺水实情,要合理、科学的规划水库的附属功能。

水库的利用

水库可以分为不同的保护利用区域,充分利用宽阔的水面,临水造景,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营造独特的滨水景观。在水库水深区域建议结合岸边公园提供室外水上娱乐设施,安排水上项目,例如脚踏船、快艇,水上悠悠球等;现状水库的硬质堤岸限制了大量市民和游人亲水机会,作为保护区域堤上以绿化种植为主;在水库岸线坡度较缓区域,整合现状沙滩作为夏季游泳区。

城市绿化种植和维护

克拉玛依城市的全境气候极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季较短,冬夏温差大。基于克拉玛依现状条件,克拉玛依新城的植物造景,要符合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对生态园林的群落类型及其功能提出不同的要求。运用生态工程创造能够长期稳定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在选择绿化树种时应考虑耐旱、耐瘠薄、耐寒树种, 同时结合树种的功能和园林美学进行选择。根据克拉玛依缺水现状,节水灌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充分、高效的利用降水、地下水、中水作为灌溉用水,同时结合滴灌灌溉形式劲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2篇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近自然”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者面临的最新挑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给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建设,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交通变得更加方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等。但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北方城市),高速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当下炙手可热的PM2.5、雾霾等问题都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环境污染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问题,如噪声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等,其已经严重影响的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下急需着手解决的问题。当然,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光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是发达城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城市都正走在生态化的建设的过程中,但由于缺乏经验、资金等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没有自主创新,一些城市在推进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考虑自身的地方特色,一味照搬其他城市(特别是西方城市)的建设形式,殊不知城市之间无论是文化还是地域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否定西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照抄,应该充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建设。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现在,一些城市建设提倡与国际接轨,不断模仿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方式,无论城市大小,大量建设公园、广场以及开发区等,且建设时不考虑实际情况,一些开发区建设完成后因为城市经济水平达不到被闲置,浪费了城市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但是要整合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的环境,更要结合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让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和谐。最重要的的是,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结合城市自身特色和城市居民的实际需要,做好符合城市建设需要的规划,设立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1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发展重工业,大力推进了城市的经济建设,一些城市主要生产能源与原材料,实现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快速飞跃。但能源与原材料的发展属于产业分工的最底层,产业链条较短,且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在生产能源与原材料的过程中,大量消耗了城市的能源资源。且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城市的能源资源已经处于稀缺甚至枯竭的状态,约束了城市工业的发展,这种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严重失衡也直接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的步伐受到阻碍。因此,以能源资源为支撑的重工业城市的生态建设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平衡,从而更好地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2.2城镇体系发展水平低,生态脆弱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直存在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非城市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密度过大。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为了满足人口急速增长的需要大量开发土地,导致城市的植被面积大量缩减,且很多城市在进行开发时忽视城市绿化,使得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较低,城市的生态发育体系不能得到有效完善。另外,很多城市是刚从城镇转型而来,城市的规模比较小,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不完善,且城市的发展初期经济水平比较低,使得很多城市的生态布局混乱,甚至很多小型城市还没有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呈现一种城市生态脆弱的景象。

2.3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增大,局部地区生态破坏严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城市还无法完全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城市局部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且由于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的恢复能力较差,城市的环境一再恶劣,很多生态指标都无法达标甚至出现逐年恶化的现象。一些沿海城市同样存在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沿海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大量开发海岸资源,使得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另外,渔民大量捕捞也给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量捕捞使得海洋渔业资源急剧减少,海洋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加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

3、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识与对策

3.1提高居民的环保、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光是要整合现有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以上都是建立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的。相关部门要把提高居民的环保、生态意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展板宣传、电视、网络媒体以及开展相关环保活动等形式,让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居民,把城市的生态建设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去,实现城市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到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模式的转变,真正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也间接提高了居民的人文素养。

3.2制订符合每个城市特点的城市指标体系

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来说,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城市建设者要整合相关的人力、物力资源,组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单位,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城市的生态建设进行约束,促进城市生态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基础,摒弃过去照抄照搬的盲目建设方式(如大面积开发土地资源、单纯提高绿地覆盖率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情况,结合地区人文特色,制定符合每个城市特点的指标体系来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3.3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城市职能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主要是针对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城市,城市的生态建设势必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滥用资源从而导致城市资源枯竭的发展模式应该要革除。城市的发展要遵循生态原则,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尽快实现城市向生态化发展的转型。

4、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还存在很多矛盾与问题,如产业与能源结构不合理、生态发育水平低、城市局部生态破坏严重等,给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相关部门要不畏挑战,全面整合城市资源,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相关的生态评估体系,促进生态城市更快、更好地建设完成。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生态性城市;建设规划;绿化;简析

1 生态性城市建设概述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响应。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开始。“生态城市”概念以反对环境污染、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起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其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生态文明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它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的复合系统。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既要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即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生态城市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这不仅指足够的粮食和良好的营养,也包括住房、供水、卫生、能源消费等在内的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城市规模要同城市地域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供给条件相适应。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城市具有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文明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2 生态性城市建设中的规划与绿化简析

2.1生态性城市规划简析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生态性城市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利用。在城市的市区需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郊区中需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2)能源规划。城市建设中需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3)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发展。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4)绿地系统。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通过合理布局绿地以减少汽车尾气、烟尘等环境污染;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5)人居环境。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6)生态建筑。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7)生态产业规划。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2个或2 个以上的生产体系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生态产业注重改变生产工艺,合理选择生产模式。循环生产模式能使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的物质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2.2 生态性城市绿化简析

生态性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科学化主要标志,在绿化规划和建设中需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依法建立绿化经济体系。 由于城市绿化经济的三重性,要保证其健康发展,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依法治绿”的迫切性,必须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园林经济体系。如文物法、规划法、绿化条例、风景管理条例、第三产业政策等,以及地方园林保护条例、绿化条例、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以确保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城市绿化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城市绿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旅游资源,对社会资本充满了吸引力。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上政府可建立园林建设保证金制度,进一步开放银行信贷政策,提供更加优惠的金融措施,加速城市园林景区的开发建设。政府财政可与银行联手建立城市园林建设的绿色通道和园林建设单位的信用档案,加强对园林专项资金投放使用的监管和宏观调控。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而游乐项目及部分景区建设可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或利用外资进行投资建设。(3)绿化经济建设的特色化。城市园林建设要走特色化道路,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有特色,才能确保城市园林的长效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园林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各园林单位要做大做强,应对城市园林的新发展与新挑战。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注重生态性城市规划和绿化,保证人们能够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胡连海.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 当代生态农业, 2009

[2] 王茁. 风景园林与城市经济[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

第5篇

关键词:森林生态;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思考

近年来汉中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突飞猛进,有效促进了汉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曾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局面。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高度集聚,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的共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汉中市在实施“双百”战略的基础上,以务实稳进的姿态主动接轨国际,积极融入西部大三角(西安、成都、重庆),旨在在更大视野范围内认知和构建“汉之渊源,西北江南”的鲜明特色,为西部建设提供生态保障,努力把汉中建成“生态宜居城市”和“汉民族人民心中的一座殿堂”。2013年1月,汉中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发出生态建设动员令,并根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定了《汉中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通过8年时间(2013-2020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稳定健康的城乡森林生态系统。前3年努力达到国家创建森林城市的标准,后5年全市形成以生态网络为骨架贯通城乡,山青水秀、城镇森林繁茂、花团锦簇的新格局。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和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笔者与同事通过多年调查与交流,并参与规划纲要的讨论与制定,对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以下思路,供同行们参考。

1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和理念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树立生态理念,倡导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前提,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及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担负起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根植于公众的心灵,即以先进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微观上逐渐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在宏观上逐步影响和指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汉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要始终围绕提升森林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提高各部门联动协作能力,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推行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森林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1 规划目标

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全市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给市民一个学习、认识森林的生态文化平台,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推动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2 建设内容

2.2.1 森林生态文化宣教场所建设。为了弘扬汉中市的山水文化、树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药文化、湿地文化为主题森林城市生态文化,结合森林生态旅游、森林人家游、生态文化展示等形式,发展以森林风景资源为背景,以生态文化为内涵,以文化展示和传承为重点,通过征集、典藏与森林文化遗产有关的文献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森林文化产品,制作森林地貌沙盘,建设一批起点高、水平高、高科技、规模适当、独具特色的集动植物标本馆、林业科技、森林文化等为一体的森林文化博物馆,珍藏森林文化产品,并对其科学性、历史性分类陈列。也可以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汉江湿地等为依托,在秦巴山区建设一批能充分反映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专题博物馆,命名为汉中生态民俗文化馆、汉中花卉园艺博览馆、北亚热带森林文化园、汉中中华养生园、汉中农林观光园等馆(园区),激励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2.2.2 科普教育建设。规划选择一批典型性、代表性且交通便利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教育深入扎实的学校、团组织命名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规划每个县(区)建设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2~3处,全市建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30处以上,为构建汉中国家森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文化基础。

2.2.3 森林文化广场。在城周边或城郊,以森林为背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以区域历史文化特色为主调,通过微缩群雕,结合石碑文字,配以彰显秦巴山水独特魅力的园林造景,建设以刘邦占汉为王、筑台拜将、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成就一统天下霸业历史典故为背景,以北亚热带林区丰富的山石、动植物资源为依托,打造集生态、科普、文化、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城森林文化主体广场。

2.2.4 全民义务植树、纪念林基地。规划到规划期末在全市范围内建设面积至少1333m2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0个,规划总面积66.7hm2。通过实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将义务植树尽责率保持在90%以上,使义务植树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义务植树活动日常化。

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纪念林基地,深化全民绿化意识,积极履行植树义务,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做贡献。规划全市范围内建设纪念林基地40个以上,规划总面积13.3hm2以上。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活动,丰富义务植树形式,加大对植树造林的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3 森林生态文化创作、保护与宣传

3.1 规划目标

通过创作生态文化作品、开展生态科普实践活动等方式,积极宣传、倡导生态文明,充分发挥文化工作的特殊作用。大力宣传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维护生态安全;通过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全面细致地了解和反映生态环境发展的生动实践,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生态文化产品;通过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各单位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活动,采用座谈会、专题讲座、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等形式,开展生态环保实践与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建设内容

3.2.1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规划结合汉中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加大对《森林保护条例》、《义务植树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义务植树的义务性和法定性,进一步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自觉性,并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义务植树的尽责率。

3.2.2 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为增强全体公民绿色环保意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倡公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各人或集体以志愿者的身份认领绿地,承担协助社会做好绿化和管护工作,使城市的每一株行道树、每一簇灌木、花丛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2.3 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活动。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该活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名望,间接地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另一方面,该活动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所处的环境同经济协调发展。把企业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的目标(生存、获利和发展)同减少工业污染、建设优良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3.2.4 森林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科学知识。大力弘扬先进的森林生态文化,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树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要求的生态价值观,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使更多的人认识生态文化,接受生态文化,吸引更多目光关注林业,凝聚更多力量建设城市林业。

3.2.5 古树名木保护活动。古树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切实保护好珍贵稀有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古树名木保护坚持以政府保护为主,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汉中市各地应当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将古树名木保护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树,实施特级保护;树龄在500年以上不足1000年的古树,实施一级保护;树龄在300年以上不足500年的古树,实施二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不足300年的古树,实施三级保护;重要名木一律实行一级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资源普耍搞好古树名木养护、抢救、复壮以及保护设施的建设,搞好古树名木建档,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活文物资源;依托秦巴山区独特的种质资源,充分发挥其"基因库"功能, 通过对现有珍贵、珍稀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收集、驯化、繁殖、造景能措施,发掘区域种苗、花卉的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 结论

汉中市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家林业局《创建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陕西省《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运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保障生态安全,全面实现“宜居、文明、和谐、美丽”的汉中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目标,将进一步打响“住在汉中、游在汉中、学在汉中、创业在汉中”的城市品牌,提升汉中综合竞争力,勾画一幅升级版的“山清水秀小江南、和谐幸福宜居城”美丽画卷。汉中人民一定会把汉中建成美好生态家园,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收稿:2014-10-10)

参考文献:

[1]汉中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汉中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J].2014,2.

[2]陕西省林业厅.陕南山地森林化建设实施方案[R].2013,11.

[3]但新球,舒勇.广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4).

第6篇

关键词 景观生态;新农村;湖南长沙;桐木河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45-03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后,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经济对中国传统发展的冲击,出现过度模仿,追求与西方城镇化一致的观念,很多地方性文化被忽略。1999年的《北京》中将这种现象称作“混乱的城市化”,吴良镛先生用“大建设”加“大破坏”来形容。这种破坏是全面的、多方面的,其中尤其以国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乡土文化遗产的消逝最为惨重,并影响到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1]。随着对景观生态的重视以及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景观生态规划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乡村规划发展的重要理论。景观生态学作为新兴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近10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中国多位学者对景观生态学有深入研究[2]。但是关于农业、乡村景观方向的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论著较少。该文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分析长沙桐木河景观带,对新农村建设风潮下合理进行景观空间布局,增加与稳定其景观异质性,得出结论,并提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 景观生态规划

1.1 概念

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有限资料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生活与生产途径。景观规划属于物质空间规划,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料的保护与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景观或生态系统是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3]。

1.2 景观生态规划的分类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景观系统、人造(人文)景观系统和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三大系统[4]。一是自然景观系统。自然景观系统作为最本质、最基础的系统,涉及地形地貌、地质、动植物、水文、土壤成分等自然景观要素。二是人造(人文)景观系统。人文景观系统是耦合在自然景观系统上的人文活动与人文遗迹。三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在特定的自然景观系统基础上,在历史演变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体会、理解和认识,形成有别于其他生物的使用方法并且在其改造自然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天人合一,完整有机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

1.3 景观生态规划的理念

从三大类型系统以及生态学出发能引伸出3个规划设计理念,即设计结合自然、结合地方性的设计、和谐健康的设计。

2 农村景观生态

2.1 农村景观

中国的农村景观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经过几千年的耕种、开垦,其土壤耕地成为区域内的主要基质,其生产功能作为主要的景观功能,人与土地相互依存。从中国广大农村景观结构布局来看,农村多形成聚落,以农田、果园、林地、湖泊等为主要斑块群体;道路、河流、溪流、谷底、高压走廊、农田电网、防护林带等构成廊道体系,但以河流、高压走廊、防护林带最为典型[4]。

从尺度上看,包含的区域较小,以农村为单位,村落与村落相互多为分散分布,少数集中分布,但是村落四周一定会有农田聚集的区域。从生态过程来分析,主要包括自然过程和人工过程,自然过程主要为自然生态系统中以植物为主要要素的生长过程,人工过程主要为人为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构成以及人为控制其中要素的发展程度,由于人为干扰的不同组合、不同方式、不同强度与频率,产生的景观变化程度不尽相同。

2.2 农村景观生态规划

农村景观生态规划以村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其空间单位内各要素的关系,并且研究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景观格局、景观空间、景观过程,特别是景观异质性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其景观干扰程度的影响[5]。

2.3 中国农村景观生态存在的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社会各界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学者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导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工业化;城市规划则将乡村城市化,对大量土地与河流进行整治,使其景观生态受到巨大干扰,改变甚至放弃其原本与自然的关系,使农耕先辈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自然关系、生物关系以及人文过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3.1 农村景观生态系统面临破坏。中国具有几千年的耕种历史,经过漫长的相互适应与影响,村落已经成为大地生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形地貌的改造,疏通开凿引水灌溉,都使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但由于不合理拦河筑坝、河道渠化、硬化以及不慎重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原有自然水系统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6]。

2.3.2 农村地方性文化景观面临消亡。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国人对西方经济、文化的盲目追求,忽略对地方性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大量的西式景观与多度城市化发展不断削弱农村地方性文化存在空间。如被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模范的华西村,一栋栋欧式别墅耸立,众多的现代化设施设备,让全国各地乡村争先模仿,使本土所特有的景观特色、土地风貌、民俗民风与土地的深刻关系开始消失殆尽。

3 长沙市桐木河景观带规划

3.1 研究区背景

桐木村位于莲花镇西南部,由原桐木、新台和丰台3个村合并而成,西接立马村,南靠花明楼镇,东临金凤村,北与大华和华宝村相接。桐木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是较为开阔的平地,南、北、东三面环山,山峦叠嶂。山体海拔一般在80~200 m,该村地势最高处位于村庄西南部的柳山塘附近,海拔高度200.26 m。最低处在村域最东部与金凤村交界处,海拔为57.36 m,相对高差142.9 m。村域土地总面积632.59 hm2,其中农用地544.8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6.13%;建设用地(不包括农用地中的部分农村道路)81.04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2.81%;水域面积与未被利用地面积总6.7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6%。桐木村现状居住建筑用地面积75.26 hm2,占总用地面积的11.90%.

桐木河起源于莲花镇西北的山林农田,经桐木村、军营村于军营冲流入莲花河,再汇入靳江河,最后流入湘江。设计范围内最高水处高程为64.00 m,最低为58.26 m,水位高差达5.74 m。桐木河水量丰富,常年丰水期较长。桐木河在桐木村境内有公路桥1座、水坝3座。河道内主要有黑藻、香蒲等水生植物,且生长良好。

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有:农田、河道、林地、居民点、各级道路。以农田为主要基质,林地、居民点为主要斑块,河道、各级道路为主要廊道。

3.2 目标规划

运用景观生态规划原理,结合地域性景观生态特点在《桐木村综合发展规划(2010-2020)》等相关规划的指导下,构建景观空间结构稳定、生态平衡、具有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农村景观生态系统,形成具有较高文化品味和新乡土文化特色的自然生态乡村河流景观路。

3.3 规划原则

3.3.1 保证河流原有的生态、水利等功能的完整性。作为景观廊道,要将其功能的完整性放在首要位置。因其所连接的景观要素有农田、道路、民居点,所以要确保其具有灌溉、净化排污、河流系统的连续性等功能。以稳定水流量为核心内容,完善水系统的平衡。

3.3.2 尊重原有的乡村文化与场所。景观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过程,随着人类发展过程中对景观需求的变化,强烈地改变着景观状态,一颗风水树、一座石板桥、一条小道、一座牌坊,都是人们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见证。这些乡土、民间的文化景观正是构成民族信仰的来源。

3.3.3 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植物景观。采用适地适树原则,乡土植物不但最适宜当地的生长环境,而且管理和维护成本也相对最少,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并形成稳定的群落,降低养护费用,完全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3.4 总体布局与分区

总体采用串珠式布局,利用河流为主流线,串联起入口、葑荡野望、阡陌新禾、夕港牧笛、双桥耕月、枧山晚炊、桐湾渔火、桐村新农等8个景观区域。

3.4.1 入口区——引导游人的特色标志空间。入口区位于设计河域最下游,临近公路,周边为农田,面积约1 800 m2。入口区是景区与外界的分界区域,是外界进入景区的第一印象,以简洁、大方的风格反映整个景区质朴、乡土的气息。

3.4.2 葑荡野望——体验野趣之美的亲水远眺空间。葑荡野望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下游,面积约6 700 m2。景区以葑荡野望立意,微风吹拂,芳草随风摇摆,水鸟展翅飞向远处的枝头,游人置身其境,四周环顾,已然融身于绿色海洋之中。为营造这种野趣之美的意境,在设计中使木栈道等小品穿梭于植物草丛之间,忽隐忽现,游人穿梭其中,随着木栈道的蜿蜒,步移景异,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使游人体会到一种乡村野趣之美。

3.4.3 阡陌新禾——回忆农耕文化的灵动空间。阡陌新禾景区位于设计河域中下游的拐弯处,景区南北面均为农田,面积约4 500 m2。景区以阡陌新禾立意,阡陌指田野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新禾隐喻新环境下农人耕作方式的变更,表达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回忆。景区内大量运用装置艺术,展现传统农耕文化的组成要素,和而不同,推陈出新,从而营造一种阡陌之间孕育着灵气与希望的意象,唤醒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回忆。

3.4.4 夕港牧笛——感受恬静闲适田园生活之所。夕港牧笛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部转折处,景区南北面均为耕田,面积约为5 600 m2。景区以“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立意,夕阳西下,港湾边,三、五牧童骑座水牛,相互嬉戏、吹着牧笛而归的场景是夕港牧笛景区力求营造的意境。设计中结合原有地形,运用装置艺术,将乡村特质元素引入景观设计,体现牧童牧牛放歌的趣味情景,反映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3.4.5 双桥耕月——感受浪漫农耕生活的经验空间。双桥耕月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部,面积约6 700 m2。整个景区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立意,再现农人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反映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场景。朦胧的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倒影斑驳,一幅宁静的画面油然而生;农人放下一天的劳累,至此纳凉赏月、漫步闲话,为这份宁静增添了一丝情趣。整个景区设置众多以乡村常见的生活用具为原型的景观小品,结合改造现有的桥、坝等设施,配置不同季相的植物景观,并衬以水中光影与动水效果,凸显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从而营造出小桥流水的意境,增加乡村生活的情趣。

3.4.6 桐村新农——感受乡村新貌的幸福之所。桐木新农景区位于设计河域中部偏东,西临双桥耕月节点,北毗乡村公路,东、南面均为农田,面积约4 000 m2。新农主要体现当代新乡村的变化。整个景区以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加上材质的变化与对比,表现出新乡村的新变化、新风貌。

3.4.7 枧山晚炊——体验田园诗意生活的绿色长廊。枧山晚炊景区位于设计河域的中上游,临近乡村公路,面积约8 600 m2。整个景区靠近现有居民点,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立意,傍晚时分,升起的袅袅炊烟在空中随风飘荡,浓浓的乡情、乡韵尽显其中。夏日夜晚,荷塘边的蛙叫声、柳树上的蝉鸣声为乡村平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野趣;微风中荷花的淡淡清香,使纳凉的村民心旷神怡。整个景区通过植物与景观小品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的绿色长廊,通过对以上意境的表达,突显生态乡村的独特魅力。

3.4.8 桐湾渔火——领略暮喧河畔的乡村生活境界。桐湾渔火节点位于设计河域最上游,总面积约为9 900 m2。景区以“暮喧江畔归渔火,夜寂湖边亮船灯”立意,营造乡村夜晚的幽美意境。乡间的夜间活动,为原本平静的夜晚增添了不少趣味。景区内在尽量保持原有河岸的基础上,局部点缀河石,使自然驳岸的绿色轮廓与随风拂动的垂柳相映成趣,孩童们游玩其间,体会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4 结语

在现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广大村落的景观生态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人地矛盾冲突、生态环境负荷过重与恶化、地方性人文景观正在消亡,创建宜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景观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应该把景观生态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基础设施建筑是必须的,土地是有限的,但是,必须认识到,自然系统是有结构的。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决不是一个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格局和质的问题[7]。在农村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首先确保土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土地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文化的存在空间等系列科学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注重其景观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了解其景观构成的情况下,应该首先确保其水利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保留其独具特色的本土地域性文化特征,适地适树,逐渐完善其整体人文系统。

以景观生态学院里指导农村景观生态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谐和共生,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与外界的联系和关系得以协调、均衡、有序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7]。景观生态学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5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土地伦理学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新桃源”陷阱与出路[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3):26-31.

[2] 肖笃宁.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生态杂志,1999,18(6):75-76.

[3] 王云才.景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7.

[4] 张慧.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农存生态环境,2001,17(1):29-32.

[5] 周道玮,盛连喜,吴正方,等.乡村生态学概论[J].应用生物学报,1999,10(3):362-372.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研究

中图分类号:S718.55+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惠东产业园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与大亚湾和红海湾相依,毗邻港澳,紧靠深圳,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开发区。距广州180公里2小时车程,距深圳95公里1小时车程,距东莞100公里1小时车程,与珠三角联系便捷。惠东产业园区为广东省政府认定的8个专业性产业转移工业园之一。同时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必要性:1)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规律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2)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促进本地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抓住东莞产业外溢的机遇,产业园积极引入特色明显、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如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促进本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

3)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利用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惠州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与产业转出地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通过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惠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缩小地区差距;另一方面为东莞腾挪多余发展空间,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土地资源。

4)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是实现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需要。

建立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大量吸纳惠州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现居民就地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关规划的指引

1)《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惠东县在惠州市产业分区上:位于324国道产业轴线,属惠东县城经济板块,以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综合产业板块。

对惠东县城产业发展的导向:珠三角联系粤东的重要交通枢纽,石化工业及香港、深圳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惠州市五条发展轴中的“广州-博罗县城-惠城区-惠东县城-稔平半岛发展轴”和“深圳(香港)-惠阳-惠东县城-汕头发展轴”经过本次规划区。

2)惠东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20)

城镇经济区发展指引:包括县城和梁化镇,增强对全县的服务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承接珠三角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加工业。

惠东县城市性质:惠州市未来主核心城区之一;惠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城市。

县城总规对本次规划区的职能指引:是惠东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规划用地主要沿广汕公路两侧集中成片发展,以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为主,发展综合集成、深度加工等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园区。

3

生态景观结构规划

结合规划总体构思,将园区规划为倚山傍水,绿廊相楔,绿心点缀的“一心、两轴、三纵、四横、多节点”的生态结构。

一心:重点保护园区中心自然绵延的山体——谭爷岭、姑奶岭,规划建成整个工业新城的生态核心;

两轴:严格控制规划区内部沿着莞潮高速公路和西二环路所构成的生态绿轴,利用绿廊和水系,联系各个功能组团,使得产业和生态有机、协调发展;

三纵四横:结合规划区中心景观大道、高压走廊等,形成沿主要干路和高压防护绿带的三纵四横的绿色生态网络,与周边山体及园区生态核心相互融合和渗透;

多节点:结合规划区内公共绿地、街头绿地、滨水绿带,以及保留山体形成多个生态节点。

规划区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山体保护和水体梳理的工作,利用整个规划区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景观,形成良好、有序的生态网络。

图9-2 景观系统规划图

9.4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区的绿地系统分为生态绿地、公共绿地二部分,根据规划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区特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可能挖掘特色优势,科学安排各类绿色空间,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绿地系统。

“点”: 位于规划区内结合居住和工业地块布置的一系列点状绿地、活动场地、绿化开敞空间等,是组成绿地系统内的最基本元素。

“线”: 以沿着高压走廊和道路两侧分布的防护绿地为主,利用贯穿规划区的水系布置了滨河绿带,加之分布于各功能片区内的绿化步行道、自行车道等绿道网的建设,形成了“面”状绿地和“点”状绿地之间的联系纽带。

“面”:位于规划区中部的大型中心绿地,是整个规划区绿地系统的核心。此外,大量保留下来的自然山体,也形成了大片的“面”状生态绿地。

9.5生态绿地系统

生态绿地:自然生态绿地包括规划区周边的山体、水面、林地和规划区中部保留的丘陵。生态绿地通过自然山脉在组团间形成自然生态走廊,并且与规划区内的绿地系统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规划区的绿地网络。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是保持良好的规划区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也为规划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稳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共绿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共绿地,同时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保证公共绿地分布的均衡性。与此同时,沿规划的河涌边预留大量绿化带,结合水面设小游园,使之成为滨河休闲带和园区重要的生态廊道。 文初有提到,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

生态工业城的建设可以以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优利用,规划区内的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能够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工业城给企业、环境和社会带来可观的效益:给企业提供了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再生利用废物和避免进行违法行为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的机会,同时也能使企业生产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将减少许多污染源和废物源,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轻环境负担;对社会,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使生态工业城成为所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基地,也为所在社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小结: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问 题有一般性,更有特殊性,有继承性,更有时代性,是可能照搬照抄任何现成的发展理论的。应把建设生态产业城,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本项目重中之重。以“分工、融合、联动、一体”的新理念,合理配置产业功能和类型分区,促进生态产业间的互动。积极创造条件,使企业投资从制造加工领域向研发、销售、服务领域延伸,最终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最大占有,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年)

第8篇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则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的一种融合,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包括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网络和更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关系的网络。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群体与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共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产物和最高形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任何生命系统一样,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控制规律。社会生态的系统性质既存在于结构方面,也存在于功能方面,还存在于系统效益方面,这就是社会生态学的结构系统性、功能系统性和效益系统性。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四种基本功能:社会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由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构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理化、生物及人文等各类因子,而社会要素则由各个阶层、各个类别的社会人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自然力和社会力实现,自然力是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而社会力由经济杠杆、社会杠杆和文化杠杆三种作用力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控制规律可归纳为三大原则:竞争、共生和自生。竞争原则强调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生态位的高效合理利用;共生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种类间生物个体与整体间的公平与共生,以维持系统稳定;自生原则是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循环与行为维护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稳定。

如果把人类看成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因子,那么人类因子无疑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与自然界发生的物质交换、循环时所产生的关系总和,即生态关系,是人存在的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总和,即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对城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减弱,而人的社会属性却越来越多的在人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人类也正是作为社会人在城市中扮演主角。人类与其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类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作用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超越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时,便会破坏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关系,产生人为灾害,造成各种生态危机,从而阻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当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超过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相互协调,保证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应的,自然界对人类呈现的亦是双面性: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时空资源和物质资源,当这些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时,自然界促进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若自然界发生自然灾害时,则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占有量产生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若长期得不到调整,会进一步拉大人类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占有量的差距,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生态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就会产生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的分配机制未得到完善之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占有量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便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拉大了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民族矛盾,激化了地区冲突。不发达国家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从而陷入了“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中,导致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全面爆发。两种危机都会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应该全面地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采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可持续发展手段,科学地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解决生态危机应从人类社会的总体高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社会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其本质根源是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为了消除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根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办法:计划生育、有限生产及建构生态文化等。然而,这些办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有效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最终实现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社会危机也应从根本问题入手,合理分配资源,实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注重社会关系协调,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调整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减小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资源占有量的差距,推动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注重软环境的构建,强调文化的地域性、生态的社会性及设计的人文性等。

社会生态学

1社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大部分生态类学科研究的重点仍属自然学科的内容,但采用自然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显然并不合适,所以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生态问题,由此产生了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与周围环境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从社会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的生态学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即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当前社会生态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①社会学方向,即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和空间组合;②行为科学方向,即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会行为;③人类生态学研究方向,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研究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学包含社会向度和生态学向度两个向度:所谓社会向度,是指分析生态问题和寻求构建理性生态社会的社会视角;所谓生态学向度,是指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启示和指导人们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是与生态系统共存的社会人,认识客体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性和交叉性的综合研究。

2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人和社会因素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取决于人所选择的自然资源利用战略”[3]。在前苏联社会生态学家马尔科夫看来,社会生态学的目标从对自然过程的简单描述逐步过渡到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即通过对环境的管理促进生物圈转化为智力圈。“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4]。我国的社会生态学者丁鸿富等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社会生态问题,并对其概念和演化机制做出阐述: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圈是人类的生物环境。人类本身在生物环境中栖息繁衍,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人类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种种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从而逐步自觉地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

3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大于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部分的总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的核心是整体最优,即在实现系统整体与长远最优的前提下,兼顾各个局部与眼前的效益。

首先,社会生态学呼吁道德再生。社会生态学认为,无论是人口、科技和文化,还是经济、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本身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发展和运行都受到社会存在本身的观念影响和制约。只有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本身,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其次,社会生态学呼吁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形成“生态社会”。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是具有独特社会意识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生态危机是人类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人类自身亦有损害。如果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将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最优效益。

社会生态学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把社会和自然看作是在统一的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追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也即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会,使生态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实现,还必定要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5]。

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及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空间一般被理解为“生存空间”,即物理空间和人类使用功能的合成,包含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规划是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制定发展目标,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和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空间规划是“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6]。空间规划包括了每个层面和各个空间相关的专业区域的公共手段。由此可见,空间规划的实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空间发展引导和控制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实现人类对其所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空间规划的手段。空间规划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尽管没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论可以概括,但规划工作者却有着非常广泛的专业方法:传统的概念设计、专业规划,以及新兴的基于项目的规划、相关人参与性规划及各类合作性规划等。

社会生态系统的空间规划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仅仅对城市的用地布局、景观环境及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在提出建设生态社会的发展目标后,空间规划也融入了一些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要素,注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纲要指导下,空间规划应汲取社会生态学的内容,关注人类社会及其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城市的生态问题,并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建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稳定生态格局。

1全面发展—深化理解空间规划的概念。很长时间内我国一直没有以“城市空间规划”命名的规划类型,而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以致于很多规划工作者认为把城市规划的成果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就是城市的空间规划。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规划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空间形态的表达是大多数物质规划与设计的终极指向,所有的意念与价值都由它来承载,因而要求所有的规划设计体现出精确和肯定的空间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空间仅仅注重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忽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经济性,所以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偏重于空间的艺术布局和技术处理,对于空间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缺乏关注。这种不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等要素的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无法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格局的形成。

尽管城市空间规划的直接对象是城市物质空间,且其规划成果常常由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来体现。但城市空间规划的依据并非仅仅来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而是基于城市空间的多种组成要素的综合研究。“因此,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不仅是空间布局(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状态),还包括相应的空间政策。空间布局中包含了对社会、经济、生态和技术等内容的思考,空间政策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体现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指引,它的实现需要各种影响到空间演变的政策的协同”[7]。

空间规划应将各个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的理论引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提出城市综合空间发展的新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手段,包括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社会—空间互动的总过程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规划行为控制城市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发展。尽管由于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与城市的各项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受到格外的关注,但并不能将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唯一着重点,因为城市的各项物质性、非物质性要素不仅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其本身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同样对城市发展有着深刻影响[8]。因此,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景观等各项因素都应当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都以建筑空间、公共空间为主体对象,城市生态因素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考虑则更少。

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但生态环境并不只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某些特定的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实际上还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对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环境的维护与提升。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吸收生态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城市用地空间结构,营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区域内景观资源、环境特征及发展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的资源质量及其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以确定这一类型对该用途的适宜度[9];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用地与建设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能动地调控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之和谐相容和可持续发展。

3健康公平—引入社会生态学理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体现,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及文化的综合表征,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空间规划中,社会因素往往被忽略。而社会生态学认为,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要创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就要建立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好关系,除了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及其环境,即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

传统城市的社会空间往往根据居民的社会地位、宗教关系与信仰等来划分,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空间的划分往往与居民的职业、身份及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人口急剧增长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大量新型社会空间,如高档住宅区和棚户区等在城市边缘区快速形成;另一方面老的社会空间在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解体和重组。随着住宅商品化、私有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贫富分异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结构调整将成为引导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与重组的主要方式[9]。从合理引导城市的社会空间发展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空间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阶层、职业、迁移、年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以及居民的空间分布,在分析、确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与城市综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性建议,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和理想的社会。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明确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要达到城市社会生态高标准—“安居立业,让城市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家园”这个目标还需要不懈努力:一方面,国家应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规划师应借助空间规划的手段创造合理的社会空间,以促进社会结构的更新。

对资源的分配与再调配是空间规划对社会空间发展引导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对城市各级中心、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的配置。按照等级区分,级别越高的中心享有越多的资源与权利,这样会造成地区间差异的急剧扩大,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平衡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创立和引导多中心发展、扶植低等级中心的方式,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资源调配、空间发展引导等手段来减少因城市中心地区位差异造成的社会空间分化。按照规模来分,城市公共空间包括服务于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间、服务于社区的中型公共空间和服务于邻里的小型公共空间。大型公共空间一般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往往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型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更多基于公共健康的考量,但由于服务半径等问题往往造成市民使用的不便;小型公共空间具有方便到达和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适应现代公共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中小型公共空间的建设常常被忽视,这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极其不利[10]。在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中小型公共空间建设不足的情况,应尽可能完善公共空间体系,合理分配各类公共空间的建设资源,改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

4以人为本—合理组织城市功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飞速发展,当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速度时,城市发展就会缺失许多生态、文化及社会元素的植入,导致不同的城市病态现象的出现。

城市功能主义是病态现象之一。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基本要求,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规划师特别强调城市的功能性,往往遵循“形式必须服从功能”的理念,将住宅当成“住人机器”,将城市当成“增长机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城市发展一味追求效率,而缺乏人文情怀,导致了功能主义的出现[11]。例如,目前我国的很多工业区、开发区的建设过于注重城市的单一功能,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得文化、娱乐、休憩、运动及交往等活动很难进行。为了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应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即优先考虑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运作密切相关的功能;慎重处理城市现有的特殊功能,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开发城市的新功能并妥善处理新旧功能之间的关系。

《雅典》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明确了人及其活动与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求规划师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目标。在微观层面上,空间规划以创造舒适幽雅的城市环境空间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增加;在中观层面上,空间规划着眼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设计、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创造融洽的邻里环境;在宏观层面上,空间规划力求创造有机的城市结构,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适度的城市规模控制和有机的城市更新,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

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广泛的公众参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规划主体的切实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间的矛盾,通过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强调,提高公众对规划的满意度,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

5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土地混合使用、功能混合、TOD开发和PPP模式等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可就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邻里交往、降低机动车使用频率,引导城市迈入良性循环[12]。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 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 结束语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善伟.城市建设的生态布局规划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