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3-06-16 16:38:07

导语:在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税收科研工作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现状 问题 解决措施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煤炭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炭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很长的时期内,煤炭都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而煤矿安全又是制约煤矿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煤矿事故,不仅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还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煤炭生产中,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系数,确保我国煤炭工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1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我国大部分的矿井开采都是井下作业,危险系数非常高,瓦斯爆炸、透水、井下塌方等煤矿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生产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事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是近几年,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状态,可以说,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水平与先进采煤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煤矿的安全开采,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它是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一系列问题的集中暴露。据统计,我国2002年至2005年的工矿企业特大死亡事故(超过10人)中,煤矿开采事故占有很大比例(百分之八十左右)。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发生的郑州大平煤矿事故和铜川陈家山煤矿事故,以及2005年发生的的孙家湾矿事故,都造成了较大的伤亡人数,给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的国际声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煤矿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煤矿企业中,大部分缺乏先进的技术,安全设施不足,或者缺乏技术人才而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引发煤矿事故的重要因素。例如,在04年的郑煤大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多处瓦斯浓度检测仪都发出了超限报警信号,在全矿瓦斯面临爆炸的危急时刻,31分钟内电源都没有被切断,导致了148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灾难。煤矿是高危行业,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才能及时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局面,但是由于煤矿开采工作时间长、环境恶劣、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等因素,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矿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安全采矿的需要。

2.2 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

我国的煤层赋存条件非常复杂,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且瓦斯矿居多,煤矿开采工作面临许多的技术难题。我国开采的煤层大部分是石炭二迭纪煤层,煤层的透气性较差,且瓦斯含量高,由于地质构造复杂,瓦斯无法抽放,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会产生复杂的变化,极易产生瓦斯事故。

2.3 缺乏完善的税收制度

与机电产品不同,煤炭属于初级产品(即原料产品),无附加值,现行的税制无法与之相匹配。而且以目前的税制很难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对公平原则,不利于保护国有资源和减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污染。对高瓦斯矿井没有采取特殊的税费政策,使得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矿井的安全性。

2.4 安全设施不足,缺乏安全保障

基础工作薄弱,安全技术装备不足是煤矿开采客观存在的现实,虽然我国的矿井安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仍有部分矿井无力更新设备和提高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安全设施达不到标准要求。抗灾能力差,而且机械化程度低,井下工作人员多,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发生灾变时,不易撤离。而且事故发生时,没有应急措施,事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3 加强煤矿安全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宣传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培训学习,使工人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采取持证上岗制度,生产中严格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

煤矿开采作为一种事故风险极大的高危行业,需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财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提高将生产技术水平,完善安全生产必要的安全设施,建立煤矿行业准入制度,最大限度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3.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加强煤炭开采的科研创新力度,致力于开发和引入先进技术,研制安全装备,分析以往事故的产生原因,积极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3.4 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采取特殊措施

对于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应采取特殊措施,改造通风系统和设备,安放瓦斯抽放系统以及检测、防灾救护系统等设备;成立瓦斯防治小组,测定矿井采掘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突破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减免税收,进行瓦斯抽放用于发电,加强安全投入等。

此外,还要加强煤矿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分析事故产生原因,积极采取预防事故措施,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煤矿行业的安全事故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事故的预防需要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通过完善税收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对高瓦斯和突出矿井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煤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等措施,推动我国煤矿事业健康、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其仔.我国煤炭工业布局和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5,(14):20-21.

第2篇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推广概述

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技术创新包括研发和推广两个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过程。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农业科研力量的薄弱,农业技术引进多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不多,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高达70%~80%。

首先,从农业科技研发来看,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1年细胞克隆羊在陕西成功产子、2005年中国第一例克隆猪在河北出生、奶牛胚胎技术和超级常规稻育种技术的形成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其次,从农业科技推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战略,先后实施了诸如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多种计划,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渐提高,如200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与2000年的43%相比,净增长5%。农业中除个别产业外,绝大多数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都有较快的增长。

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研发经费来源和投入明显不足。

首先,从农业研发经费来源来看,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才能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其次,从农业研发经费投入来看,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投资强度偏低。2003年,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0.49%,还不到世界粮农组织规定标准(1%)的一半。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科技与农业GDP的比重)明显偏低。

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业科研经费每年约21亿美元。私人资助的资金也高达21亿美元左右,大约与公共科研开支持平。美国农业科研人员人均年科研经费超过10万美元。而1991~1994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课题费仅为0.61~0.97万元。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有所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2、农业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投入不足,而且资金配置也不合理。首先,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其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再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

3、农业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经济、文化及市场条件约束了科技成果推广

首先,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由于基础薄弱,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从信贷的角度来看,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虽然非正规贷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

再次,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资金和人才的紧缺约束了农业科技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及工作待遇低下,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农技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的约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等再教育活动,导致其专业知识老化,无法及时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3、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完善约束了农业科技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但客观地说,改革并不完善,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研究和生产的脱节约束了农业科

技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以增加资金供给。

农业科技研发及成果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供给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科技投入量,导致了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业抗美援朝创新活动之中;其次,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组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相应的投资基金或保险基金,把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分散和降低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再次是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面向市场和农民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以提效为目的,探索新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方式。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的需要,只有面向市场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农技推广,农技活动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在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同时,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再次,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中公共性较强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以高等院校或公共科研院所为主,解决关系国家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应由企业和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鼓励和引导;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首先是要规范引进渠道,避免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技术的重复引进;同时,在技术引进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3、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农业科技员和农民的素质。

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是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推广的成败。高新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和低成本的同时,也存在因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其辨别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

此外,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两者互动地开展工作,农民可以将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在使用农业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农业科技工作者协商讨论和共同解决,从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4、加强市场管理以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打击了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信心,不利于科技产品的推广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必须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保护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再次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咨询活动,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技术推广体系;最后是要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第3篇

事业单位个人辞职报告篇【一】 

 尊敬的x主任:

您好!

工作近四年来,发现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所学知识还有很多欠缺,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渴望回到校园,继续深造。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特此提出申请:我自愿申请辞去在XXX的一切职务,敬请批准。在XXX近四年的时间里,我有幸得到了单位历届领导及同事们的倾心指导及热情帮助。工作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科研经验和实践技能,对科研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生活上,得到各级领导与同事们的关照与帮助;思想上,得到领导与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有了更成熟与深刻的人生观。这近四年多的工作经验将是我今后学习工作中的第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这里,特别感谢YYY(XXX的上级单位) A主任、B主任、C主任在过去的工作、生活中给予的大力扶持与帮助。尤其感谢XXX Z主任在XXX近二年来的关照、指导以及对我的信任和在人生道路上对我的指引。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的同事们。望领导批准我的申请,并请协助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在正式离开之前我将认真继续做好目前的每一项工作。祝您身体健康,事业顺心。并祝YYY、XXX事业蓬勃发展。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17年xx月xx日

事业单位个人辞职报告篇【二】 

 尊敬的领导:

你好!

非常感谢领导给予在工作的机会以及在这两年里对我的帮助和关怀!**某些原因,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辞职申请。

在两年的时间里,公司给予我多次参加大小项目的实施机会,使我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的技术技能和工程经验,**也学到了**工作以外的处世为人等做人的道理。**的这些我很珍惜也很感谢公司,**这些都为我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帮助和方便。

另外,在和部各位同事的朝夕相处的两年时间里,也使我对**部门,对过去的、现在**的同事建立了由浅到深的友谊,我从内心希望这份友谊,这份感情能继续并永久保持下去。

的发展和建设在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中,真心祝愿在今后的发展旅途中步步为赢、蒸蒸日上!

再次感谢!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17年xx月xx日

事业单位个人辞职报告篇【三】 

 尊敬的领导:

经过再三思考、反复权衡我决定辞职。

我于20**年**月进入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普通员工,至今已经一年有余。在新和成的一年是学习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在新和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在新和成先进的管理理念中我成功的从学生转变为一个工作者。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思想早已在我的意识里形成。新和成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一个能担当大任的企业,新和成的成长过程也是中国很多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新和成工作过的人无不受到她的熏陶,她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一辈子学习。在此对于公司一年多的照顾和培训表示真心的感谢,对公司多年的蓬勃发展表示衷心的敬意。在新和成的这一年将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

在这一年中我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积极参加工资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得自己除了得到应有的收入外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由于我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改变,不在适合继续留在公司,因此向领导申请辞职希望这是一个恰当的时间。望批准!

祝新和成公司再造辉煌,祝各位领导鹏程万里!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17年xx月xx日

事业单位个人辞职报告篇【四】 

 尊敬的领导:

你好!

非常感谢领导给予在工作的机会以及在这两年里对我的帮助和关怀!**某些原因,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辞职申请。在两年的时间里,公司给予我多次参加大小项目的实施机会,使我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的技术技能和工程经验,**也学到了**工作以外的处世为人等做人的道理。**的这些我很珍惜也很感谢公司,**这些都为我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帮助和方便。 另外,在和部各位同事的朝夕相处的两年时间里,也使我对**部门,对过去的、现在**的同事建立了由浅到深的友谊,我从内心希望这份友谊,这份感情能继续并永久保持下去。的发展和建设在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中,真心祝愿在今后的发展旅途中步步为赢、蒸蒸日上!再次感谢!

此致

敬礼!

辞职人:

2017年xx月xx日

事业单位个人辞职报告篇【五】 

 尊敬的领导, 同事们:

今天, 是我最后一次在xx县任职工作以来, 和大家见面的机会了。借此机会, 我给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个态并说上几句话。首先, 我服从组织对我的工作安排。因为这是工作的需要, 所以作为个人也是应该服从大局的。同时, 我也非常感谢组织对我的关爱和照顾。我在xx县工作了八年零三个月20天有余, 组织上把我放在这里, 在此期间, 我作为一个班长和大家朝夕相处, 一起生活和工作。我认为跟大家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感情, 从班子来看, 我们xx县的班子, 始终是一个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班子, 是一个能够战斗的堡垒。从xx县的干部队伍来看, 是一支素质较高, 业务较强, 步调一致, 能打善战的一支较为整齐的队伍。在我们这支队伍中, 多年来始终没有一个落伍的, 并涌现出了很多先进个人和拔尖人才。

从我们xx县国税工作来看, 多年来对上级交办和地方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税收任务, 都能够按时、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去完成,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从xx县国税内部环境来看, 也得到了彻底的改观, 干部职工住房和个人待遇也得到很大改变和提高。从xx县国税外部环境来说, 通过我们多年坚持严带队, 严执法, 重服务, 善协调, 得到了纳税人的高度赞扬, 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对我们xx县国税所做的工作给予了认可和肯定。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市局党组正确领导和支持的结果, 是地方党委, 政府支持和关爱的结果, 是各职能部门配合帮助的结果, 是我们xx县国税全部干部团结奋进, 其心协力, 积极努力的结果, 在此, 我忠心的感谢各级领导和大家, 谢谢你们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对我生活的关爱和照顾。

做为我个人, 到xx县以来得到了领导和同志的关心和帮助、配合和支持, 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我本人是信任的, 对我的能力是认可的。做好人是本份, 我深知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但做好官必须是好人。我曾记得在我到xx县上任工作那天, 在xx县国税局会议室就面对市局领导和同志说过:我来这里工作, 就要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任职, 扎扎实实工作, 实实在在干事。我想:领导就是责任, 领导就是服务, 官大责任大、服务面也大。工作让大家干, 心里也应时刻想着大家的事。我是这样想的, 实际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能力上, 我个人的能力并不强, 但我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总的讲我们班子还是能够总揽全局, 在决策议事上还没有大的失误, 在协调内外关系上, 我们xx县国税应该说基础已打好, 和谐氛围已形成。

所谓基础, 就是班子队伍团结, 整体政治、业务素质相对较强, , 管理相对规范, 税政征管相对扎实, 税源形成良性循环。所谓和谐氛围:就是内部风气正, 人心齐, 心情舒畅, 这一支队伍能拉得出, 打得胜。外部, 纳税人纳税意识强, 县城经济发展强劲, 县委政府对我们国税真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非常支持。国税工作靠领导的支持, 靠大家的力量, 我才能在xx县工作这么多年。同时由于自己的素质还不强, 水平还不高, 在工作中也做过一些不该做的错事。因工作也伤害过个别同志的感情。特别是因工作, 自己不注意方法而批评过不该批评的同志, 再此向同志说声对不起, 请原谅。我就要走了, 到新的岗位去工作了, 但我会永远珍惜, 不断回顾, 牢记在xx县工作八年多与大家建立的友谊和感情。有机会一定会来看望大家, 也希望大家有机会去我那儿坐一坐, 喝一杯, 有事需要我办的说一声, 只要能办, 一定尽心尽力。我想信与大家建立的感情是真挚的。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第4篇

1.增强法律意识,切实保障高校财务人员有效开展财务工作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发展和完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切实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在法律体系下为广大师生服务同时保障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是开展国家财经法规、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学习和掌握,尤其是近年来新出台的财经纪律以及与高等学校相关的财务制度。其次,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会计法律制度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准确及时的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情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1.1新形势是对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必然要求

财务工作要求在国家财经法规和纪律的要求下,按照单位对资金的规范来管理资金、处理单位内各种财务关系,一般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财务审计等等。财务工作人员对高校财务工作负有重要责任,一个细微的差错也可能给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环境更加复杂,层出不穷的财务犯罪日益增多;为此关于高等学校的财务制度、财务准则及其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也不断出台,2012年底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又专门研究修订并出台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面对全新的高校法律规范体系,财务人员一旦懈怠,将无法面对繁杂的局面,无法高效履行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强化法律意识,钻研财经法规政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1.2增强高校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方法

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情况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职业特性,增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应广泛采用自我提高、外部培训和交流、外部监督等多种途径来共同实现。

(1)法律意识的自我提高

高校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尤其首先需要法律意识的自我提高。只有财务人员具备了必要的法律意识,才可以有效的抵御来自各个层面的压力和诱惑,谨守财经法规的各项要求。而且财务人员一旦选择了财务这个特殊的职业就应该已经具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到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作为财务人员,一方面要及时了解和熟悉掌握与高校运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持续的增强自我意识,坚持有关财务、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为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教化、自我修养,切实将法律意识转化为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内在精神品质。

(2)加强法律培训和对外交流

在高校管理实践中,高校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许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财务专业知识,而更多地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造成的。为了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学校应该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培训力度和对外交流力度。对财务人员而言,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前一种形式下财务人员将系统学习相关业务技能和法律规范,如税法经济法等,但往往缺乏实践操作,纸上谈兵,效果并不理想;而后一种形式要求财务人员在具体岗位中继续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学习时间有限。通过两种培训形式的有机结合,使财务人员能够在岗前培训中就把握正确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也能在今后的在职培训中进一步的学习和巩固知识;另一方面,高校财务人员应加大对外交流与学习力度,充分借鉴和吸取其他高校的经验,尤其是与财务业务密切相关的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交流。加强法律培训和对外交流无疑将会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对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增强法律监督和审计

增强法律监督力度不失为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制止和防范财务管理人员不规范操作的有效措施。涉及学校财务管理的财务经济法律规范必须加强和完善,这既要促进高校内部财务体系的审计和监督,又要尽快建立健全以行业自律监督为主导的高等学校监督管理体系,以此来约束和监督高等学校的工作。同时国家财政、税收、审计等相关部门应该依法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和检查,尤其要加强对财经制度、财经纪律的监督检查,以此来约束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2.强化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规范化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和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也是一种传统美德,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只有能够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作为高校财务人员而言,加强责任意识就是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具体体现:

2.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财经法规,在日常财务审核业务中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遵守职业道德,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按时完成任务;做好内部财务资料的保密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

2.2多形式多渠道形成和发展责任意识:一方面要主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来促进和加强责任意识,干好分内事,管好手中钱,把好制度关,增强责任心。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按照规程操作,对职工负责,对工作负责;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外部教育来强化,《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是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责任意识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将责任意识建设和财务人员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开展诸如专项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3健全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充分保障财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履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既是法律意识的前提,同时也为财务人员责任意识的履行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了有效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财务人员才可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财经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下履行岗位职责,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3.树立服务意识,推进高校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3.1高校财务的特殊性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服务意识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载体,其承担的特殊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首先,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所面向的一方是被培养的学生,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人教师,因此高校财务所服务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主要集中于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其次,高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也决定了高校财务服务的内容是为了教学科研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和开展各项业务提供服务;另外,高校作息时间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高校财务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工作量相对集中。由于高校的寒暑假、学生的进校离校这些特定的规律必然导致高校财务工作量在这些时间段相对集中。也正是由于高校财务所面向对象的特殊性、服务对象服务时段的特殊性,也就必然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服务意识。

3.2树立服务意识的途径

服务意识即是一种积极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卓越服务的态度。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众多职能部门之一,不能凌驾于各部门之上,而是应该时刻树立服务意识,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1)真诚对待前来报销的每位师生员工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在于相互之间的真诚、信任、理解和关心。因此高校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牢记服务宗旨,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实意识到为师生服务、参与高校管理与决策是自己的基本职责。从内心深处树立好服务于师生的意识,真诚的对待前来报销的每一位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端正工作态度,改进服务形式

高校财务人员面向的服务对象众多,需要处理的日常工作也纷繁复杂,尤其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具备冷静的思维,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态度,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为学校着想,从学校利益出发;在服务形式上也应该不断创新和发展,实现由以往提倡的文明用语、优质服务等浅层次服务向简化报账手续、提供业务宣传、增加解释说明等附加服务。这样才能让服务意识深入人心,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3)加强自身素质,转变沟通方式

有了信念,有了服务意识,高校财务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作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悉高校的各项制度、规定,还要熟悉国家的各项法律制度,如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只有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为师生员工服务。

财务部门具有监督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工作的弹性较小,原则性强,很多事项都要按制度办,还要注意保密性,因此要求财务人员在平时工作及沟通上,语言简练直接,让人感觉死板缺乏人情味。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沟通方式,与前来报销的师生员工多一些解释和交流,同时也要在语气、态度等方面加以改善。这样才能让大家了解财务进而理解财务,更好的发挥窗口形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总之,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高校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只有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最终推动高校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春侠.关于高校财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会计工作职能的思考.中国外资,2012;275:112

[2]钟小陶、刘金锋.提升高校财务服务满意度的新思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10;74~ 76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非师范生 “双创”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23-02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公布2017届毕业生预计795万人,就业创业工作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着复杂严峻的形势,要综合施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近年来,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日益激增,绝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正向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方向发展,非师范专业数目和学生人数不断攀升,高师院校非师范生的就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难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高师院校非师范生的宣传力度有限,整个社会较为认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对非师范生的认同度普遍不高。通常认为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专业院校,毕业生自然应当从事教育相关行业,认为非师范生的培养并非高师院校所长。所以非师范生就业时自然而然被边缘化,很多教育行业之外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青睐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

(二)学校因素

师范院校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中,受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所限制,设置的非师范专业通常开设时间较短,在师资力量、体系培养、实习基地以及配套资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和就业等环节无法得到有机结合。另外,在学生培养环节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造成学生专业技能不突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三)学生个体因素

非师范毕业生本人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大多]有从自身个性特点及职业特点考虑,就业心态不够稳定,自我定位认识模糊,就业期望值高但自信心差,认为自身在教育领域逊色于师范生,在非教育领域又不占据竞争优势,没有形成明确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容易在激烈残酷的就业形势中迷失自我。

二、非师范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非师范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两个层面。

(一)科技创新方面

时展需要创新精神,科技创新可以促使人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从而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加快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高校具有科技创新得天独厚的资源平台,扩大教师教学科研项目向广大学生开放参与的力度,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营造浓厚的“双创”校园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有助于直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创新可以为非师范生的技能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势,提升非师范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将理论联系实际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思维开拓和行为方式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科技创新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钻研精神,在接触科学、拓展视野、发散思维中专业知识得到牢固掌握,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有效锻炼,促使非师范生活跃、创新、敏锐、勇敢等优势得到充分展现。

(二)自主创业方面

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群体,非师范生大多大胆活跃,蕴含着巨大的创造热情和创业潜能,注重“双创”能力培养的就业教育在非师范生职业规划、择业创业以及社会发展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创业政策是增强创业信心和增加创业机会的关键因素,国家和各级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了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创业培训、创业指导、融资渠道、税收优惠和场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扶持,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了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通过自主创业,能有效地拓宽就业门路、缓解就业压力,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有可能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三、非师范生“双创”能力现状分析

(一)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薄弱

在氛围浓厚的教师特色教育环境影响下,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在培养和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创新创业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的定位、选择和途径都相对固定,再加上传统就业观念及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影响深厚,学生及家长更加偏爱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学而优则仕”、考取“金饭碗”等这种求职愿景根植于大多学生心中,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甚至被忽视,这无疑是束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瓶颈。

(二)“双创”的指导针对性不强

“双创”教育大多采取普遍性教育,因材施教的培养方式不能得到有效进行,学生个性化指导存在困难。目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对创新创业的基础性知识指导非常有效,但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差异化教育,不能真正做到与市场接轨。创业指导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真正的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的领域、形式与内容等多样化但并不局限于简单复制和盲目跟风,部分创业项目偏离社会实际需求,无法真正投入到社会市场运作。

(三)“双创”的实践环节缺失

高师院校普遍重视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投身实践去检验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被忽略。目前高校没有明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较多实践和实训仅拘泥于形式,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来培养的非师范生反而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的见习机会捉襟见肘,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缺乏创造激情和创新意识,自身个性发展也得到抑制,无法真正有效认识自身特点而扬长避短地选择最具优势的方向发展。

(四)心理抗压能力有待加强

“95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其中环境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需要强化提高。有调查显示在就业困难的前提下,非师范生愿意到基层或艰苦岗位工作的承受程度也普遍低于师范生。如何帮助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亦显得十分重要。

四、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优化培养方案,注重日常教学培养

非师范生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专业对技术能力要求不尽相同,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融入创业型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育贯穿培养全程,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挖掘学生潜能,拓宽创新创业的训练维度,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意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设置,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要有机结合,注重教育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着力提升非师范生的适应范围和素质能力。教学内容要紧跟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进行适时的科学调整更新。教学模式要加大技术培养和实践实习,建立合理、适时、先进的多维培养模式,全方位增强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重视师资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高师院校首先要对非师范生的就业工作有充分的J识,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作保障,必须通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来保证非师范生的就业教育。遴选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丰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专任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教学科研团队尤为重要,要广泛聘请杰出校友、企业精英、创业专家等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人士充实兼职教师队伍,作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咨询导师给予全方位、多维度的创业实战指导,搭建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咨询渠道,促使创业大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同时,加大和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探索和搭建适应时代需求的培养体系和平台,通过基地创建、人才引进、经费支持等途径,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成立孵化园地,搭建教学实践平台

部分非师范生对创新创业兴趣浓厚,但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生诉求无法得到直接实现。要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教育思想,在校园中营造支持创新、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浓郁氛围,激发学生的投入热情和践行意识,有效助力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投身于创业实践活动是提升实践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创业大学生学习正确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校要在宏观上整体调配资源配置,结合校内外各种有利资源,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地,搭建创业教学实践平台,这是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创业灵感萌发、发展与成型的力量源泉。

(四)寻求校企合作,实现社会多元联动

及时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要以市场为导向,将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定位在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将产学研相结合,以见习实践、生产实习、技能应用、岗位锻炼等为主要形式,拓宽非师范生的培养渠道,为非师范生提供广阔丰富的实习场所,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青睐、社会认同的优质毕业生。注重融合学校内外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高校、企业、地方等社会各界应实现多元化联动态势,创新并实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同心合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和实践平台,有效扶持和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加快推进大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切实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为社会培养和输入优质的创新型实战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荣.高师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论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4)95-97.

第6篇

关键词:培植工业规模企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和思考

经营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工业企业,不仅在县域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骨干,而且是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先行者,推进工业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的东台市,如何加快培育和扶持工业规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高端攀升和跨越发展,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作者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思考。

一、东台市工业规模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台市坚持以工兴市不动摇,积极实施做大产业、做强企业战略,大力培植工业规模企业。工业规模企业不断加快发展和壮大,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成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1、规模企业逐年增多。通过强化领导、政策激励、要素集聚等一系列措施,内培外引、双向驱动,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512家,全年实现应税销售达290亿元,比2011年增长27%;年销售超亿元的工业规模企业达64家。亿元企业销售总量占东台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66.5%。

2、社会贡献持续增加。工业规模企业迅速崛起,对东台市工业经济的税收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20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0.8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3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占全市职工人数的80%。

3、外来企业进驻发展。东台市依江靠海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外来投资企业的不断融入,已经成为东台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来投资企业比例达50%, 24家企业进入全市工业企业50强行列,其中6家企业进入前10强。

4、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1年至2012年东台市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3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了443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17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50强工业重点企业新上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其中磊达股份、生辉集团、久兴集团、东达集团等10家企业投资超5亿元。

5、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市工业规模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组建了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1家,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2家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 37只产品获江苏省名牌和省著名商标。全市有12家企业进入盐城市工业企业100强。东强股份、峰峰公司、江佳木工机械、宏景包装机械、富安茧丝绸、民星茧丝绸等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但从规模工业企业总体运行态势和发展趋势上看,东台市规模工业企业的发展上还显现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经营理念有待转变。绝大部分企业仍以产品经营为主,对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研究和经营思路的调整不够。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品牌很少,企业上市尚未有突破。二是企业单体规模不大。东台市规模最大的磊达股份销售还没有突破50亿元。特别是规模企业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行业集群效益不明显;部分行业缺乏龙头企业拉动。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数企业的技术以“拿来”为主,科技投入不够,自主研发力量不足,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少数企业生产装备落后,产品更新不快。

二、加快发展规模工业经济的几点思考

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推动规模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工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按照政策引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因企制宜的原则,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通过战略重组、股改上市、技术改造等主要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施扶优扶强,加速培育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规模骨干企业群体。

1、围绕产业集聚,加快培植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重点产业的跨越发展。一是新材料。以磊达股份、德赛化纤、中国玻璃、生辉光电为龙头,重点发展特种金属、特种纤维、特种玻璃和晶体材料。二是新能源。以国华风电、鲁能集团、上海电气为龙头,重点发展海上特大型风电场及施工设备、风机整机制造及关键部件、太阳能光伏电站及配套材料等,力争到“十二五”末新能源总装机容量250万千瓦,建成名副其实的全国绿色能源之都。三是绿色食品。以中粮集团、华大水产等企业为龙头,主攻农产品、肉制品、海产品深加工。四是纺织机械。以东飞马佐里公司、恒舜智能织机为龙头,重点打造10平方公里城东纺织机械产业园。

2、突出招大引强,吸引大企业落户。一是主攻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新材料、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等产业主攻招引龙头企业、品牌产品,重点引进产业链终端、高端项目;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招引精深加工企业。二是主攻产业链配套项目。围绕东台市的纺织、丝绸、机械、建材等重点产业发展的上下游配套项目和中端空缺项目等,有针对性的定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争取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合作,壮大产业规模。三是主攻大集团、大企业。重点针对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及时捕捉企业投资动向,寻求与东台合作的空间,力争有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牵动力的领军企业落户东台。

3、主攻项目投入,扩大经营规模。一是鼓励重点企业加大投入。引导规模骨干企业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争当行业排头兵。二是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规模企业,围绕转型升级,加大有效投入,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和档次。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东台的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五大传统产业的总体技术装备普遍更新换代,使企业在规模、档次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4、强化资本经营,加速规模扩张。一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鼓励支持优势企业,根据上市要求进行规范改制,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进入上市辅导期。二是推进开放式重组。积极推动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搞好对接,敢于让别人参股、控股,以产权引资金,以存量扩增量,以市场换技术,促进企业增强规模实力和加快裂变扩张。三是促进企业兼并联合。引导企业通过资金、技术、人才、品牌的输入,兼并中小企业,组建产业龙头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低成本扩张,扩大经营规模。

第7篇

【关键词】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

0 前言

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北郊的KISTA科学城由于在无线通讯产业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誉为“移动谷”、世界移动通讯的“动力之源” 。从区位来看,它位于市区前往阿兰达机场的必经之所,距离中心市区16公里。KISTA科学城于2000年被《连线》(Wired)杂志评为全球第二大科技园,地位仅次于美国硅谷[1]。科学城被誉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其主要职能是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知识技术流动,通过孵化和衍生,促使创新型企业产生和成长,为创新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经营场所、设施和增值服务[2]。KISTA科学城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办公面积110万平方米。到2012年底,有8800多家公司,雇员达66500人,其中1/3员工在电信、无线、微电子、软件等领域的公司内,另外还有大约1100名研究人员和5000多名大学生[3]。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包括爱立信、诺基亚、IBM、HP、Oracle、Intel、Sun等的都在这里设立了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KISTA科学城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在过去的30多年间,达到了全球公认的成功发展。1976年,Svenska Radio公司(后来改名为Ericsson Radio,目前是爱立信最大的下属企业)开始在KISTA科学城开展业务,拉开了爱立信在KISTA的拓展序曲[1]。作为世界500强以及全球最大的通信企业之一,爱立信在KISTA的大量研发、教育、展示、技术合作活动不但是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与辐射效应,带动了大量中小配套科技企业的发展,目前KISTA科学城吸引了1000多家信息通信类企业。

1 瑞典“移动谷”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

1.1 开放的创新创业环境

瑞典全国人口只有900多万,对瑞典而言,由于国内市场小,企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全球市场,因此,如何促使瑞典企业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是首要任务。KISTA科学城的理念是开放和公平竞争,对进入科学城的企业,不设置进入门槛, KISTA的理念是只有能够在公平竞争下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是可以长久发展的企业,才有可能拥有强大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是KISTA科学城不断发展的动力。KISTA决策层认识到由于瑞典国家小和人力成本高等国情所限,瑞典不再适合开发以规模为基础的产业,而是要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独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

KISTA科学城为企业提供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咨询服务。在隶属关系上,KISTA属于瑞典电子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正式成立于1986年,由斯德哥尔摩市政府、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爱立信公司、IBM瑞典公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高层出任其董事,开发了一套适应企业成长的KISTA三螺旋创新模式,即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支持研发创新的模式。电子基金会下设6个委员会,共有22名专家,主要是协助进入科学城的企业设计发展方案,为企业总裁们提供国际化企业管理培训课程和咨询服务。

同时瑞典政府也为吸引外国企业进入提供了很多协助服务。如2002年深圳中兴公司入驻KISTA科学城之际,仅有6名来自中国的员工,对瑞典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当时,瑞典招商局专门派出一位官员到中兴公司KISTA办公室办公,协助办理各种文件和手续、介绍当地员工雇佣政策等。在瑞典招商局大力协作下,中兴公司顺利地完成了北欧分公司的创建任务,而后还建立了研究中心和销售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兴公司北欧分公司的业务已经分布至北欧和东欧的11个国家。

此外,KISTA科学城能够为各种通信企业的最新技术提供整合测试的平台和人才,这是其它国际科学园区所不具备的优势。目前,KISTA科学城重视将信息通信技术向其它产业延伸,特别是移动、无线和宽带的技术,从而创造出新的应用技术和产品,扩大市场占用率,其中医疗、健康、城市发展等都是信息通信技术延伸的目标领域。例如,KISTA科学城的移动通信与多媒体部门正在研发一种导盲手机,将摄相、图像识别、GPS定位以及语音导航等功能集成起来,从而使手机成为一种导盲工具,盲人可以利用这种手机避开障碍物,按照设定路线行走。

1.2 体制政策保障

瑞典国家人口少,KISTA科学城的工作人员整体有6万多人,在瑞典是最大的技术集群,但在世界范围而言,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并不算多,产业链条不完备,因此,很多技术型企业在成长壮大之后,会转移到那些更适宜发展的国家。对于瑞典政府而言,这些企业如果能够留在瑞典发展,则既可以增加政府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瑞典研发投入中的75%来自企业,跨国企业的投入又占其中的绝大多数。如何能够留下这些企业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瑞典政府也相应推出一系列措施,通过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的小企业群,保持园区的创新发展潜力。

瑞典电子基金会于2001年成立了另一个下属公司――斯德哥尔摩创新和成长公司(简称STING),目标是帮助创新者和企业家建立外向型技术企业。STING不仅在皇家理工学院KISTA校区和卡罗琳斯卡医学院Flemingsberg校区设立孵化器,更为重要地是建立了企业加速器,帮助初具规模的企业发展壮大。STING为小企业家提供每周半天的财务、知识产权、技术开发、销售战略等指导培训,并提供租金价格合适的办公室,并帮助小企业寻找优秀的产品开发和技术评估专家。STING还设立了全球化项目,主要对象是产品已经在瑞典市场有一定销售规模的医药企业和清洁技术企业,设立了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医药管理法规、国际市场开拓、国际财务制度等几类培训课程,促使这些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瑞典创新署为STING的培训项目提供一部分经费补贴。通过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全球化项目等系列服务,KISTA科学城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在瑞典的创立、成长到国际化提供了相应地服务。

在高级研发人才方面,瑞典面临着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类似的问题,即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瑞典国家小,支持的研发项目的数量和经费额度,与美国和法国等大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瑞典许多高级研发人才选择到美国和法国等国家,在这些大国,他们可能得到10倍于瑞典的研发经费支持。

KISTA科学城希望能够通过其它方法,比如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吸引高质量企业和人才留在瑞典。电子基金会的战略委员会负责从商场、交通、居民住宅、社区文化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使企业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不断翻新城市面貌,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例如,2009年瑞典相关的机构参与举办“KISTA-上海-华盛顿视觉艺术巡回展览”,用艺术方式诠释目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和环保问题,既增强了KISTA的国际知名度,又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瑞典将博士研究生作为从事研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瑞典本国生源有限,每年要招收大量的留学生。KISTA科学城中有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皇家工学院这两所知名大学,在此从事研发工作的博士生为数不少,同时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也聚集了大批学术与商业人才。电子基金会积极地与瑞典政府的相关机构、各种基金会及私人投资公司联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研发项目的支持,争取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地研究岗位和工作机会,希望能够将这批人才留在瑞典国内,充分发挥其才智。

1.3 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关系

瑞典高校具有注重与企业合作的历史传统,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效合作机制,在战略上使高校和企业获得“双赢”。一方面,高校通过为企业提供研发、培训、人才服务,获得企业资助的研究经费,反过来,充足的经费为高校培养人才、开展科研活动、服务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另外,高校能够以此促进人才交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据统计,皇家工学院每年毕业生中毕业前就落实了工作岗位的占41%在,毕业生3个月之内就业的占28%,6个月内就业的占12%,毕业后两年就业率在90%[8]。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大大提升了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培训课程、专家咨询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同时与知名高校的合作也提升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对增强消费者信心起到重要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启示与思考

2.1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是产学研合作的有力保障

创业环境是科学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根据科技部制定的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创新创业环境的指标有风险投资机构数、风险投资额、风险资金占实收资本比重、公共平台服务数、每年新成立创业企业数、环保情况、交通状况、园区基础设施状况、园区产学研合作程度、孵化器数、在孵企业等等。从KISTA科学城的实践经验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需要使创新企业、项目成长过程与创投产业链结合起来,实现创投供求关系的平衡。一方面,要从政策上积极鼓励和引导创新企业到科学城落户,比如通过税收优惠、加大对种子期科技型企业投资力度、加大对园区创新型企业的项目扶持力度、促进风险投资与金融行业联动等等。另一方面,要提高竞争意识和服务水平,特别要注重为园区企业提供整合测试的平台和人才,提升校企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使科学城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2.2 完善体制政策是产学研合作的客观条件

高科技园区要吸引科技型企业并促进其发展壮大,不仅在于园区的硬件条件,更应注重软件条件的提升。KISTA科学城在软件环境建设上非常注重人性化空间建设,主要表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整体环境建设服务;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法制环境,确保企业照章办事,有法可依;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提供全面优质的金融、法律、信息咨询等各项服务,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

在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要积极抓好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KISTA科学城真正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人才市场,允许人才自由竞争和自由流动,制定人才奖励、绩效及项目资助等相关政策,保障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我国在建设科学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高科技人才流失的问题,所以要加强科学园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加速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和层次提升,不断加大各种载体和平台容纳承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强化服务,使其成为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磁场”、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和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积极鼓励对外交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基地,在更大范围实现高科技与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共享。

2.3 建立校企长效合作关系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础

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依托高校的学科、人才、技术优势进行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事实上,KISTA科学城的成功发展与园区内的两所世界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聚集关系密切。没有高端科研人员的大规模汇聚,没有一流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的强力支撑,没有校企间平台的有力协作和项目的支持,也就没有世界一流科学城。因此,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和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程度和科研成果转化率还有待提高,KISTA科学城的一些实践经验,比如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承担一定的短期科研工作;高校内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联络中心,与相关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本校优势学科和科研成果,为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企业为高校人员及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和实习机会等,在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成果转化方面对我国科学园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 结语

在全球化形势下,KISTA科学城面临着产业转型、人才外流、企业外流等不同方面的压力。因此,KISTA不是只满足成为“移动谷”,而是不断地将支持重点向信息通讯技术的整合应用以及向医药和清洁技术延伸,并加强服务内容和文化氛围建设,保持科学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不断提高科学城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颖,李应强.从瑞典“移动谷”看科技园区发展与服务模式[J].中国计算机报,2002.11.

第8篇

关键词 高职;创业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112-02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i Feng, Zhang Tieying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elitist cultivation to mass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s turning to be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day. It is obviously significant to encourag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business so as to create more employment. The essay first describes the problems in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n some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and proposed.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mployment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具备创业创新素质的大学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创办小微企业,开发国内外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但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

1 高职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1.1 高职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创业成为实现人生梦想,展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充分得到了社会群体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但现阶段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客观上存在诸多问题。

1)国家层面政策制定滞后、扶植力度较低。国家和各级政府增加了部分鼓励、扶植大学生创业的条款,但集中在行政事业收费减免层次,各地因财政情况和政府重视程度,对创业扶植力度大多是贷款担保、贴息,无法有力保障创业企业渡过起步期。

2)高职院校层面创业教育教材少、针对性不强,指导教师多无创业经历。首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材少、针对性不强。目前创业教材都是高职院校直接套用本科院校教材,针对性不强。其次,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无创业经历和相关企业知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企业经历,无法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1.2 高职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原因

1)陈旧的教育理念,是高职创业教育难以摆脱的枷锁。

①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高职院校认为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满足毕业后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就实现教学目标了。当前中国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拥有创新思维的社会建设者,过度重视书本知识教育,忽视了创业创新观念的培养。

②学生及家长的“精英”观念作祟。大学生和家长过度注重成绩分数、大学毕业证含金量,忽视了素质教育、均衡发展,本质上没有自主创业的内在想法和意愿,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逐年增加,近千人争夺一个名额现象。

2)呆板教育模式,影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定式教育普遍存在,3岁入托,开始了定式教育,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一道道应试教育的门槛伴随20年求学人生。使用标准化的课本,培养了标准化的人才,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无限想象、自由发挥的能力,缺失创造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应用少,教学设备落后。我国教育资源紧张,大班授课,为保证教学进度,教师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一味强调教师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参与过程中的引导、创新意义,教学效果差。

3)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低,资金投入不够。相关部门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现阶段主要是通过立法手段,实施行政收费的减免、商业贷款的担保和利息的减免,比较重视创业教育的地区也只是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对高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和扶持,但创业行政现金奖励几乎为零,创业大学生获取创业资金的方式手段少。各高职院校,资金不充裕,在满足日常教学支出后,所剩无几,无法划拨高额专项资金建设创业实践平台,锻炼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处于空喊口号、应付上级检查状态。

2 高职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2.1 国家层面

国家“十二五”整体规划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高职发展确定宏观发展方向,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是未来高职教育工作的重心。

1)制定强有力的创业保障政策。大学生创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的盈利预期不确定,以致产生不稳定感,没有根本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①完善省级有关创业法规,实现与《劳动就业促进法》无缝对接。各省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及教育工作,出台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纳入日常具体工作中。同时,建立专业创业政策查询系统,并管理、维护、更新,确保法律、法规查询的准、新、快,为广大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②细化法律条款内容,加强后续服务体系建设。对法律条款的具体内容应进行调整,增加对创业大学生现金奖励内容,鼓励更多大学生参与创业。

2)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社会大环境。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运用电视、网络、报纸、电台等多种媒体,大力宣扬倡导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激发年青一代的共鸣,营造一个全民创业的社会环境。

3)建立有效的高职院校创业孵化机制,帮助学生实现创业。国家主管劳动人事部门应在创业孵化基地规划专用资源,为高职大学生提供免费场地、无息贷款、税收减免、指导服务等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及政策,大力扶植高职大学生成功创业。当企业渡过初创期进入成长期后,适时迁出孵化基地,使优势创业资源流转使用,惠及更多的高职毕业生,让众多的学生体验人生价值,实现创业梦想。

2.2 高职院校层面

1)建立一支“理论教师+指导教师”的创业教师队伍。 师资是创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院校实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着力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创业理论教师的培养,专任理论教师培养应遵循“走出去”的原则;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家型兼职教师资源库,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应遵循“请进来”的原则,建立一支“理论教师+指导教师”创业教师队伍。

2)加大科研力度,完善课程教育体系。首先,注重吸纳国外创业教育的成熟理论。高职院校应深入研究并根据各自高职院校的科类特点和专业设置,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体系。其次,加强教材设计和开发。国家应当责成教育主管部门,根据高校的科类、专业特色,组织科研工作者设计并开发出理论成熟,具有普遍权威性的教材体系,科学系统实施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3)形成积极、自由、包容的大学生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①以大学生创业中心为主导,建立创业实训平台,与各教学系部、学生处、团委紧密协调配合,筛选吸收创业意愿高涨、能力结构相对完善的在校大学生,在专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实施创业活动。

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组织讲座、报告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更多大学生接触到创业知识,使其了解商界精英创业历程,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③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检验手段,发动在校生撰写创业计划书,检查大学生创业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标新立异且具有实践意义的创业计划,指定专人跟踪指导,优先进驻大学生创业中心实践,帮助学生在校创业。

4)建立客观科学的创业教育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客观地对高职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创业理论等相关领域进行评价,查找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方案,帮助高职创业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3 结语

总之,建设创业创新型高职院校是时展的需求,是实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新问题带来新机遇,教师应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解决当前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创业教育[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8.

第9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高等院校

作者简介:汪漾(1989-),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51-0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1.社会需要

首先,在经历经济危机后,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并开始注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希望凭借它来引领经济发展,而我国也正为缓解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为了给我国日后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源泉,开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次,近几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就已经达到680万人,再加上往届毕业却未找到工作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大,因此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征,能够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以及具有稳定且广阔的市场前景意味着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加强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无疑可以帮助缓解现在非常棘手的就业困境。

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等七大产业。发展这些高科技产业可以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这样有助于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1]所以要想发展它就必须培养出一批能够掌握与发展其核心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因此2010年教育部同意在高等学校设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140个本科新专业来缓解社会对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2.学校自身发展需要

我国已经紧跟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倡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从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是巨额的投资都不难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所以作为科学的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当然也会被寄予厚望。教育部也已承诺对于设置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在以下2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优先批准与国外知名高校和著名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办学的申请;对转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注册上予以政策支持。教育部的这一决策,无疑为高等院校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增强了活力。高校通过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在相关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上都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支撑,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无疑也提升了学校自身的竞争力。[2]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产业周期的萌芽阶段,它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见一些问题,而相关专业的建设主要会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1.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的不明确性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界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兴”二字代表的是产业中技术上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既然被认为是一种创新,就代表它有一种超前性。这种超前性既给它们带了各种青睐,同时也带来了些许模糊不清。比如,国家至今还尚未对该类产业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公认的界定,人才需求标准也都还在摸索之中,这样一来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确定培养目标以及规格。“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怎样培养人”,所以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与教学内容选择将会面临难题。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属于顶层设计,这样无疑也是给整个专业建设带来了难题。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密集性对强化交叉综合专业设置的要求

我国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升级的阶段,正在努力从劳动密集性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也正是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这里的技术与技术密集性相对应的则是所需人才的高素质与复合型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正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针对这些特征及要求,我们需要放弃传统的分门别类的单一化专业设置,转而大力发展交叉综合专业。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所以想要发展交叉综合专业,首先需要构建交叉的学科体系。可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学科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每个学科都想“独占天下”,所以在不同的学科之间无论人员还是组织机构都被困在了单一的学科范围内,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交流、渗透与合作。这也使交叉综合专业的设置陷入了困境。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强应用性容易造成课程体系的失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高世楫认为:现在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部分聚集在应用技术上。教育部同意设置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 140个本科新专业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有3个,理科类有9个,工科类有128个。工科类专业基本上属于应用性学科专业,即便是3个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和9个理科类专业也都同属于应用性质的专业,如文学类专业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理科类专业的“生物制药”属于典型的应用性学科专业。[3]这些应用技术直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挂钩,所以很容易受到青睐,在资源配置上也容易占到优势,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很容易造成往应用技术课程上的倾斜,以及对基础理论课程设置的轻视。可是,如果没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很难完成技术上的突破以及飞跃的。所以这种课程体系的失衡十分危险,它会直接危害到高校未来的健康发展。

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先性需要较大的投入来完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

从实质上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一种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际拉动力的高科技产业。这一点也意味着对于这一产业的投资可以带来高额的回报。可是这个高额的回报也是需要高投资的。在此类专业设置方面,从人员层面上来讲,由于原来的教师都来自于陈旧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下,所以关于师资队伍还需投入费用建设。另外,从基础设施上来讲,高科技的实验设施、高端的研发也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的相关对策

1.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关产业,合理界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虽然教育部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高校仍然可以选择通过多种途径对它加以界定。首先,高校可以派组织人员对相关新兴产业进行深入的调研,去了解产业的概念、特点以及运行情况。然后,建立有效机制去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到相关产业的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了解这个产业现有的科研情况以及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这个产业不断注入新的科研活力。最后,可以邀请相关产业的专家或者成功的企业家作为高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高级顾问,定期给学校的专业设置提出咨询意见。通过对产业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把产业各方面的要求转化为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2.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推进交叉型学科专业的建设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交叉性较强的高兴技术产业,所以在高校进行相关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推进交叉型的学科专业的建设。交叉型的学科专业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专业内容的交叉融合逐步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专业。[4]要办好高水平的专业,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学科。[5]所以高校应该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改变传统的学科组织的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促进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首先,要为各个学院之间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使各个学科在此过程中相互渗透,淡化原来院、系、专业所存在的传统界限。其次,调整学科组织设置,使其成为面向社会需要而灵活设置的学科组织。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注意在尽可能在适合的地方设置综合性课程。教育部审批通过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中的能源经济、数字电影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都体现了专业综合课程的发展趋势。

3.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所以在对其进行专业建设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应用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之间的失衡。“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6]这句话就很好地阐述了理论基础与应用技术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扎实地掌握了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运用其学到的应用技术。所以虽然大多数高校将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作为未来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攻方向,但是仍然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坚持优先教学。在资源配置方面,不能倾斜一线,应该把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方面,仍需加强主干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兴产业的出现必然会对人才有着迫切需求。而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规模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结果。由于新兴产业多为全新领域,所以很容易导致师资力量的短缺以及师资质量平平。所以需要从质量和规模两个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师资规模方面来看,需要抓紧培养一批年轻、优秀的能配合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的教师。从师资质量方面来看,可以建立有效机制鼓励教师们参与到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鼓励教师们自身继续深造,除此之外,还应努力搭建平台,促进他们与国际上相关专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

5.从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着手,构成良好的支持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因此,需要各界的投入与支持。从政府方面来看,首先,对新兴产业相关的科研应给予较为宽容的支持政策,让教师能有一个好的科研与建设的环境,其次,也需要加大财力投入,因为建设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需要大量经费,可是高校无法单独承担下如此巨额的经费,所以还需要政府通过拨款、税收等多渠道来加大投入。从企业方面来看,相关产业的企业所需要的高科技技术人才大部分都来自于高校,所以企业更应积极支持高校对于新兴产业的专业建设。企业可以增加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给予学生参加研发与生产的实习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锻炼机会,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更好地形成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梯队,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减少运营成本。从社会方面来看,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以及深远的意义,所以社会各界应从多渠道予以支持。例如,可以成立相关的社会机构,建立相关产业的基金。

参考文献:

[1]骆祖春,范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2]教育部.关于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的通知[Z].2010.

[3]余英华.关于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4]张尧.民办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学生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