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时间:2023-06-16 16:38:14

导语: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1篇

关键词:优秀生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质量保障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体系,是高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通融合培养机制,系统构建了以“点面结合、两线并举、两级融通”为主线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点面结合,整体构建优秀学生培养平台

所谓“点面结合”,就是由点带面,实行“试点、大步走,带面、小步走”策略,积极稳妥地推进优秀生培养模式改革。从1996年组建强化班开始,学校陆续成立了工研班、中乌联合培养班、钱伟长班和理学实验班,不断探索和建设各类培养“点”,并综合试点改革的成果,于2010年成立“长空学院”,构建了宽基础、交叉性、研究型、个性化的优秀学生培养平台。

1. 培优班――“点”的探索实践

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关人才素质结构的研究已经逐步由知识结构转向能力结构,进而转向整体素质等各方面。人才培养效果的滞后性决定了必须不断探索培养过程的作用要素和机理,持续创新和完善培养模式。因此,“点”的探索围绕人才素质的形成逐步推进:第一阶段,重视知识结构的牢固基础,强化大类基础的培养,构建了以大数理类、大力学类、大电类课程为主干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为学生系统学习创造条件。以强化班为例,学校采取“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集中组班强化数理和学科基础,后两年回本专业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阶段,重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贯通培养。以工研班为例,工研班是从强化班演进而来的。但工研班并不是强化班的简单延续,在教学观念上摒弃“学时多加,内容多教”的量的强化,更加注重学习的自主探究性和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按照“知行统一、寓教于研”的理念,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和探究者。工研班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学生在一、二学年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第三、四学年按照个性化培养方案学习,并加入导师学术团队开展科研活动,注重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第三阶段,以“工研班”模式带动、辐射到各学科专业,形成定向学科专业的特色培养“点”。例如,发挥我校办学优势,面向航空等领域开设工程力学“钱伟长班”,培养力学素养深厚的拔尖人才;开设“中乌联合培养班”,通过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和双学历学位制,培养航天领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学生一、二学年在国内接受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期培养,三、四学年赴乌克兰学习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开设理科实验班,实行数学+X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培养具备坚实数学基础、跨学科知识结构的理科高素质创新人才。其他如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适航技术与管理培优班等,都是根植于学科专业特色建立起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各有特色的“点”。通过各阶段“点”的探索,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日趋成熟和完善。

2. 长空学院――“面”的整体构建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尖锐地指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中国大学急需补上“跨学科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短板”。为了构筑宽、专、交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学校利用各“点”打下的良好基础,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将分散的培优班凝聚为整体工程,成立了“长空学院”。长空学院按照“格物致知,融通致用,创新致善,弘毅致远”的理念,根据不同层次类型规格确定培养目标,注重因材施教,以自由选择和个性化培养的学分制取代按专业招生和培养的传统模式。以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潜质和创新潜能,拓宽学生专业口径,系统实施跨学科培养、中外合作双学位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系统制定优秀生选拔方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集中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例如,通过菜单式课程选修,开设了工程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专项教学,通过名师授课计划、长空讲坛,建立导师联盟等形式,实行特区式、广平台教学管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学院通过下设院务委员会、院长联盟、导师联盟、学生联盟四大主要机构开展工作,实现了“虚体实办”,为创新培养模式提供了生动的个案。2010年,学校以此为基础组织申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二、两线并举,全方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所谓“两线并举”,即第一和第二课堂并举。学校按照“学以致用、学思结合、学研结合”的理念,强化培养过程和质量的全面性,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举,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 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实施“工程教育行动计划”,开设了“工程专项教育”辅修专业,开出“工程导论”、“创造学技术”、“工程伦理学”、“工程组织与管理”等工程基础系列课程,在各工程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绪论课中强化工程背景和工程观念,突出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强化工程师“角色训练”为重点,建立了工程训练教学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了训练过程管理与工程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组织学生依托教师承担的工程项目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工程基础教育、工程训练与工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模式。同时,学校还把工程教育阵地延伸至校外,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在顶层设计上,发挥行业特色,紧紧围绕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挥学校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的技术研发优势,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列入与航空航天等领域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以此为导向,构筑联合培养平台,根据企业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确定培养目标,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创新人才。例如,在“卓越计划”中实施连贯培养、分段管理的“4+2.5”模式,一、二年级实行基于问题的研究性学习,二、三年级实行基于项目的团队式学习,三、四年级实行集中式企业学习,研究生阶段实行工程顶岗学习。由校企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以企业为主实施对学生的考核,形成了实习实践、毕业设计、顶岗见习“三连贯”模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实践时间短、连贯性差、效果不好等问题。目前,学校正探索建立工程实践和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依托中国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院、“中国商飞”、东方航空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已建立了70余个稳定的联合培养平台,并着力打造具有行业规模效应的教学品牌。

2. 实施创新训练计划,开展以问题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优秀学生尽早进入科研训练阶段,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手段。学校按照“寓创新于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思路,构建了“四个层次一个专项”的科技创新训练体系,即“院级、校级、江苏省、国家大学生实践创新基金项目或创新训练计划”加“科研素质训练专项”。同时,构建了以“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为龙头的多层次、开放式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如“飞豹杯”未来飞行器设计系列大赛、“挑战飞行员”和“机场模拟大赛”等等,为学生创造了参与创新、体验创新的广阔舞台。学校通过制订和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将上述“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情况记入学习档案。学校还通过组建“科技创新研修学院”,将各重点学科、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也纳入科研创新训练体系,建设了飞机创新设计实验室、大学生科技中心等22个本科生创新实验室、24个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和4个创新基地,建成了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每年有超过10000人次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3. 全面开展创业教育,提升学生事业发展能力

学校立足学生未来发展,遵循“创新引领创业,创业推动创新”的理念,构建了“创新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教育,普惠教育基础之上的精英教育”的创业教育模式,形成了“创新引领创业,系统化创新实践、个性化创业培养、市场化创业活动”的培养机制。创业教育分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广泛开展“普慧式”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融通专业教育,开设了“创业专项教育”辅修专业,实行“创新创业导师计划”和学分认定制度。例如,学校要求每门课的备课方案中,突出有关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创新思维训练是教学检查的必查环节。学生选修创业课程满25个学分,将认定为创业辅修专业。二是开展“精英式”创业培育,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业,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爱好订制创业方案,形成了“高科技、高层次、高成长、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培养特色。围绕上述两个层次,学校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下设教学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精英培育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系统实施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同时,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与校外创业孵化资源进行广泛对接,共建大学生创业平台,形成了科技创业特色模式。自2008年以来,学生创业呈蓬勃之势,已涌现了60余个科技创业典型,学校因此获得江苏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称号。

三、两级融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所谓“两级融通”,即学校、学院两个层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下联动互通,政策措施融合,共同致力于教学评价、激励和管理,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建立“学习力”和“教学力”综合评价体系

遵循“学”的规律建立学生“学习力”形成性评价体系。学校一级抓“进出”两头,重点实施招生选拔和学位授予评价。例如,改革本科生入学选拔机制,建立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优秀学生选拔机制,重点考察学生的知识面、综合应用能力和发展潜质等。学院一级管“中间”,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因此,“学习力”评价改变以往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记忆能力、忽视逻辑能力,注重理论推导、忽视问题综合解决能力的简单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导向,除了将学生的课内表现(听课状态、作业情况等)纳入指标体系,还兼顾学科专业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质,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自主学习表现等纳入考核,建立以“绩点制”为基础的多维评价体系。

遵循“教”的规律构建教师“教学力”状态评估体系。教学力包含了教师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凝聚力、控制力和转化力等。学校依据“教学力”内涵,改革教学是“软指标”为“硬指标”,实施“教学力”评估。校院两级共同制订教学、实验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动态评价、多维评价、分类评价、团队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针对课堂教学,学校制订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办法》,学校一级组成校评估专家组、学院一级组成同行专家评估组实行学生评估、同行评估和专家评估三结合的综合评估。同时强化“教学力”评估结果在任课资格制、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职称评聘和奖励等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2.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为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引导高水平教师向教学一线汇集,学校加强教学激励,通过制定《教学优秀、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办法》等制度,设立了教学质量奖、“名师奖”等十多个专门奖项。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估排名奖励和末尾淘汰制”,即按照课程大类(分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类)进行分类评价并排名,基础课由学校一级统一排名,专业课由学院一级排名后报学校统一协调。针对排名前30%且学生评教成绩为优秀的教师,按排名次序设立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并将奖励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对于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排名后3%且学生评教成绩低于70分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教学警示,促其改进提高。奖惩分明,极大地推进了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还制定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奖励统一方案》、《“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了教学成果、教材建设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优先考虑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申报科研项目、评优选先、出国进修等,为激励教师投身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正探索设立以教学为主的教授岗位,实行优秀教学晋升制,对于连续多年教学优秀的教师给予晋升。

第2篇

[摘要] 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运行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一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因此,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本文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从创建“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入手,分析了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进一步阐述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在创新机制中的职能定位,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构建“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最后对可能取得的成效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

根据苏州市工商局最新的经济分析报告显示,全市私营企业达15.5万家(99%以上是中小企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5%以上。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据近4年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因此,培养满足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成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而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状况。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运行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一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互动的成效。因此,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所谓“校地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是探索建立以“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学校实施”为宗旨的全新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第一,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来规划中小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同时也为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即人才需求方向、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等);第二,学校紧密联系地方政府部门(苏州中小企业局、苏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把握政策导向,合理、适时的修订财经类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利用“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互动机制获得政府资助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资助项目建设,以及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合作开发、设计教学培训计划和课程;第三,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各岗位能力要求,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从各岗位的职能出发,通过参与学校合作调整学生课程、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单位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设置到学制设计,紧紧围绕单位所需。

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动因

1. 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是内在需要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对财经人才的大量需求;而从历年(最近4年)我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看,92%以上学生到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就业,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2. 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对人才技能的要求是外在需求

中小企业发展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而且受其企业自身规模限制,对岗位的设置、人才技能的要求不同于一般大中型企业,即岗位设置“一人多岗”(岗位的界定模糊)、人才技能的要求全面,使得我们很难把握中小企业发展动向和需求,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吻合度不够。

3. 地方政府指导、支持是内在需要和外在需求的有机结合点

地方政府负有指导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学校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及时掌握产业发展的方向,也能够借助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参与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去。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弊端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社会紧密相接,共同培养学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因此也应运而生了诸如“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实施中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即合作方式和内容上的“单向、单一”,合作中基本上是由企业向学校提供服务,这种服务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承担指导任务,因此企业往往缺乏积极性,而学校因迁就企业而缺乏主动权,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问题在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缺乏互动性。

三、政府、社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职能定位

1. 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其职能的转变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它将深刻地影响“作用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三种力量”的重新分布,促进政府、社会、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的建立。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超前预测社会对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数量、质量等需求信息及政府的政策导向,引导各类学校进行专业结构、人才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调整,改变目前各类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状况,同时定期反馈社会对人才层次、结构、素质等需求信息。政府在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质量标准;二是通过教育评估,实施质量监控;三是激励。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宏观调控,必然减少其微观事务管理,这样一方面给予了高校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人才进行培养,保障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市场人才培养的监督管理,以避免出现高校人才市场培养规模、结构的盲目性,如制定高校规模的硬性规定:师生比、固定资产、试验设备、图书馆藏等等。最后,政府要营造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机构,及时反馈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评价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构建高校、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使政府在高校人才培养事务管理的对应中真正扮演好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即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效率政府的角色。

2. 学校职能定位

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大大增加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学校的职能作用具体体现人才培养发展战略与规划、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保障上。首先,在人才培养机制发展战略规划中,吸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资源;拓宽学校服务功能,在“双赢”中发展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资源;深化学校的自身改革,不断地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再确认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的。质量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质量的保障与管理也日益强化。突出表现在:发挥教学管理的力量,促进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学监督评估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反馈”的功能和教学改革的力量,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社会职能定位

步入大众化教育以来,人才需求的状况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中,社会市场起到了外部调控力和评价的作用。高校培养出来的主要产品是“学生”,而其直接“使用者”就是市场,那么对其直接利益受害者或者受益者的也就是市场,所以调动市场积极性,转变市场人才培养机制观念,加强市场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已经势在必行。

市场根据经济的发展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从而帮助高校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反过来高校又可以补充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作为社会力量中一种无形的力量,主要通过“认同与否”对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发挥监控作用。在政府政策导向下,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整合资源优势,传递用人需求,获得所需人才,提升管理水平。

四、构建“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互动机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为例

1. 学校专业课程平台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形成“岗位为导向,项目为线,知识为点”的项目教学,同时要求专业教师每年有稳定时间参与企业业务工作,项目教学案例来自企业;课程主要在校内完成,一般由学校专职教师完成。

2.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验室,合作研发课程

主要根据财经类专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企业共同研发课程;一是选择了典型行业代表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行业特征的课程,如选择与苏州大润发,开发《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二是选择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开发信息化相关课程,如选择与用友苏州分公司,开发《ERP财务软件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课程;选择与达策公司合作开发《企业信息化SAP培训课程》,课程在校、内外完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士共同完成。

3. 与政府共建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

该基地是由学校根据苏州市政府确定面向中小企业政策导向,在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指导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在有意向进入基地平台的企业中确定项目合作方,对接受项目资助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由我们的学生参与实施。如2008年度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推广年、2009年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年、2010年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年,与此相对应学校与用友苏州分公司、苏州达策(SAP)信息公司、阿里巴巴在线网络开展了项目合作。合作中,主要是由这些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由学校派出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实施。

4. 延伸合作-项目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案的确定

我们在与政府的合作中,利用高校的优势,承担了苏州市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中小企业的部分研究课题。我们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先后完成《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状况》、《苏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现状调查》、《苏州市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等,并提交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使我们清晰了解到中小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为我们确立面向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财经类人才培养定位提供坚实依据。

参考文献:

[1]林艳: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人才 培养机制 共青团

人是推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整个企业机器的稳定、长期运行。近年来,企业日常管理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纳入到整个发展体系中。通过企业实践可以看出,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需要各种力量的配合,并且只有将机制真正的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检验这种机制是否真正的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将人才的来源分为内部培养及其他单位调入。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人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文化的融合能力、同事之间的信任度等,这些空降兵给企业人才培养增加了困难,导致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外力的配合,高薪聘请一些企业所谓的顾问。这些顾问虽然在技能水平方面较好,但由于其并没有在工作在一线,无法熟悉企业的内环境,往往影响了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因此,企业培养人才创新机制的首先即是将门关好,利用企业的内环境,让青年人感受到企业文化,从根上进行培养。共青团工作关系到国家青年人素质的形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这方面来看,形成共青团工作内部良好的文化体系是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首要问题。

二、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

寻求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这种培养制度能够形成企业独有的培训方式,将企业文化深化到新员工成长的各个环节。一些好的方法陆续在企业中使用,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关注新员工在企业的适应能力,那么,如何在员工适应企业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工作技能。近几十年来,导师制日益成为各个企业培养员工的重要方法。老同志带动新同志发展,熟练工指导新人操作,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使用的方法。在国外,职业导师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内部职业。企业建立导师制度,能够形成在职管理人才的良好机制,经验丰富的员工一对一培训新成员,减轻企业集中培养等方式造成的巨大成本浪费。创新导师制既能够使得企业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够使得员工之间培养良好的感情,加深团队合作。共青团的工作较为繁杂,工作之间关联较大,导师制能够使得人才培养深入到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工作死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导师制的创新:

1.培养的目的和方向确定 。企业需要针对工作安排,深入调研企业每个部门的需求,参考往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计划,确定每个人采用哪种导师来进行培养。例如,为每个员工进行素质考核,从而制定其培养计划是一个好的方法。

2.确定合适的导师。导师在新员工培训中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企业需要将每个导师的特长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培训制度达到最大优化。每个新员工的情况不同,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认真调研后,安排适当的导师。对导师的工作情况,之前是否有过培训经历也应认真考察。

3.导师培训机制。有人认为,导师是不需要培训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很高,一定能够将技能充分的传授。殊不知,由于新员工的接收能力、个人素质不同,导师需要按照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培养。导师提前培训的机制能够让导师提高培训的素质,同时,也能够传达企业对导师培训的要求。

4.定期考核。企业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将培训机制纳入到业绩考核中,形成考学结合的培养体制,做到考核成果有依据,考核责任可追究。

导师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这种制度更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保障公司后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但是对于不同公司,导师制的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些共性的东西一定要避免。例如,防止出现拉帮结伙的情况。

理顺与青年的关系,梳理好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建立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共青团是凝聚、带动广大青年的基地,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环节,需要走在国家发展的前列,保持先进性。因此,应认真思索共青团与青年的多维模式,即将青年活动的各个环节细化到组织、活动、服务、引导等环节,明确共青团内部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将这些关键要素深化到青年人才培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展成为有创新力、有特色的共青团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教育工作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唐渊(1980- ),男,重庆人,四川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体育教学。(重庆 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35-02

新建本科高校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使得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服务于地区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成为新背景下的基本定位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一是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来代替以往的依靠资源增加和能源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物为本、重视能源资源的观念已经过时,转而以人为本,更注重人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问题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简言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必须变革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育方式,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实质上就是素质改革,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也就成为素质改革的关键,这也正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探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要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去除与经济发展方式不协调的旧机制下存在的问题,努力促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

一、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大众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重要,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和发展优质也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尽管各高等院校为适应大众化背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定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实践。

1.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模糊,缺乏针对性。当前,国家的财政办学资源紧张,政府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这让部分高校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定位,助长了盲目跟风现象。人才培养定位上的模糊性和盲目性,导致了高校办学理念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人才培养方向也是千人一面,忽略了高校之间存在的差距,盲目套用办学理念,制定不符合自身能力的办学目标,结果导致高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办学理念越发不现实。高校在教育资源和教育资金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努力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是高校的共同理想和任务,但是各所高校应该针对自身开设的院系专业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有用的人才。

2.培养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实践性。就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来说,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课程为主,课程知识已经基本定型,很难有所扩展和延伸,这就出现了基础课程设置单一、狭窄的问题。在课程的课题选择上,明显缺乏特色和实践性,传统性决定了课题难以推陈出新,而注重理论基础的课程设置理念,则意味着课题的实践与理论难以实现平衡。当前的课程未按照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来进行设置,无法有效地将社会需求转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没有细化专业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单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其他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建设不健全。师资队伍也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师资结构问题、学历和学缘结构不完善,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分注意高学历专业的对口情况,大多直接使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这些新入职的教师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有限,缺乏与学生相处的技巧,极大限制了学生发挥和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高校过分盲从于国家的鼓励政策,积极鼓励教师向更高学历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侧重于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要求,而忽视了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导致在缺乏实践锻炼的情况下,难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上的帮助。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健全,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体现。

4.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不科学、不全面。在应用型高校,也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比较科学和规范的监管章程,使得学生的学习有序进行、考核成绩有据可查。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没有重视本校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实践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松散,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严重脱离了实践。部分实践课老师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给予合格通过,导致对这些学生的成绩考核没有依据。在校内学习中受到好评的学生,在校外实习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高校教学质量下滑。

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措施

1.培养目标的定位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谓创新?创新实际上就是人的教育问题,立足于“人”,从人的主动性出发。因此,高校要定位合理的人才目标,除了要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外,也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在教学设备上,各大高校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选择教学方式的需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以兴趣为前提,有选择地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培养自身潜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最后,各大高校要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基准,制订详细、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例如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而举办不同等级的创新比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扮演朋友兼导师的角色,及时解决学生咨询的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总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制定。

2.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一所高校管理的规范与否。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都过于狭窄,简单局限于某院或某系中,这使得学生的来源单一,师资配备和教学资源都有所限制。在学生的选拔机制上,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加大竞争机制,择优递补,归入到学院下统一进行管理;在师资配置和资源利用上,要注重院系之间的交流与互补,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也为学校节约了费用。规范的管理机制必须是奖惩得当,因此,要不断完善鼓励机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制定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与过分严格的管理相比,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考核机制上,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需要鼓励机制。无论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学校都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工作量、酬金和评优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上配备完成科研所需的硬件设施,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结构。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结构的设置上,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科学设计课程体系。首先,要坚持“少而精”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学时学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在新生中开设导论课,明确每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承载的具体培养任务,在基础内容上拓展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再次,各大高校要密切关注社会人才的需求动态,以时代需求为基本,充实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改变人才培养课程的单一状态,开设与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培养课程,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联系。最后,加强各大高校人才培养课程的特色化发展。根据本校本地的发展实际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制订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让学生置身于就业热潮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一名合格的应用型教师,除了具备雄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生活学习中能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上。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为学生解疑释惑;其次,打破以“高学历”为招聘标准的局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开设专门的培训基地,分批次地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相关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师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最后,加强各大高校间的教师沟通与交流,共享培养经验,与时俱进,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优秀且具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提升整个队伍的师资水平。

5.改革评估方式,建立第二课堂考评体系。除了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以外,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估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科学化的评估方式和有效的监控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监督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多元化评估方式,要从教师方面着手:首先,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相关讲座或论坛,积极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其次,积极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技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丰富考核制度,制定年度考核和职称聘任等教师评价制度,根据教师在教学、辅导、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机制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并强化其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师服务学生的水平。建立健全第二课堂考评体系,则要从学生方面入手,主要通过“三化”来推进教学改革。“三化”即项目化、课程化和学分化,项目化发展是指除了在实质性第一课堂这一形式外,主要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类等多元项目形式来完成更深层次的学习;课程化则是将单一的必修课程转变为必修、选修双向并行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学分化发展则是在课程化发展基础上,明确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占学分数,从而构成学生毕业的总学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更准确、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实现评价的科学化。

三、结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当今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需要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无论如何,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必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2).

[2]巩丽霞.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3]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1012364334.nh

&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U3NjRITE

MrR3RMUHE1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NVUkw2

第5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skilled talents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which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fficulty" and "skilled worker shortage". Starting from the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 地方经济;创新;高职人才

Key words: local economy;innovation;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244-02

0 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不断被低水平的就业率和高流失率,“就业难”“技工荒”所困扰。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具有专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却很难适应市场需求,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无处可求,即使招来却又用不上。这种就业压力增大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相对短缺的双重矛盾凸显了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严重问题。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但大多学校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理论和实践还是“两张皮”,学生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在校内技能得不到训练,“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习实习;或即过多地强调了高职教育的“职教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教性”的存在,现实中往往因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导致校企合作也仅仅停留在“以工代学”和“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培养的学生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可,片面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学生的综合技能难以得到提高,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竞争力。这些都背离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出现这些问题和压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脱离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当地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导致人才培养走向瓶颈,学生就业走向误区,缺乏可持续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如何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实现与当地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与企业、行业的“零距离”接触;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式;如何创新湖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及其运行机制,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严峻的问题。

1 国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国外高职在人才培养方面起步早,经验丰富,培养了大量的高职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合作教育),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等。但不管这些发达国家的哪一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大多注重实践性的培养目标,采取企校合作、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繁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基础上,进行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本土化探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分析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发展导向,确定了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这一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依据。具体特征如下:一是具有市场导向性。二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特别是企业中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培养的高职人才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三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要求学练并重,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四是坚持走“产学合作、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之路。

3 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近几年的有益探索和改革,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有如下几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能力中心”人才培养、“建教合作”人才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等。上述这些人才培养都强调了具体职业岗位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不足是过分强调学生的岗位性,忽视职业的适应性,培养模式单一而封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以“学校为中心”,忽视甚至无视社会市场需求,不能以适应而满足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

4 服务地方经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

为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才能真正创新高职人才培养。

4.1 推进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要发展,要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坚持与当地政府高度融合,推进校地合作,实现校地的密切发展。也只有真正做到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有力支持。高职院校也只有得到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才能真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发展自己,创新高职人才培养,让高职学生抱着需求来,带着使命去,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作为产业工人去服务与当地经济,回报社会。

4.2 推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艺性。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科学导向。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往往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产生需求的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要得到企业(行业)、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就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企业(行业)、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中心,企业(行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应培养何种人才,企业(行业)、社会将新增何种职业,就相应开设什么专业。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推进校企合作,切实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密切合作,才能真正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

4.3 推进校校合作,服务地方经济 高职院校不是一个个孤立体,要发展壮大自己,除了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外,还应有超前的做法,长远理性发展的眼光,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协同创新,推进校校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构建现代化的办学体系,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发展、提升和转变具有本校高职特色的办学模式,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总之,高职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的办学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开学导向,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内涵管理和建设,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行业)、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实现政府、学校、企业密切融合结合,专业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依托政府,立足于当地地方经济发展或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的应用性的创新人才,创新具有本地高职教育特色的职业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魏小瑜.中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1,3:153-154.

[2]梁建军.中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9-10.

第6篇

【关键词】协同 创新 外语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项目“外语类专业商务实践教学基地”(粤教高函[2013]113号)和2014年中山市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山市涉外工作人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研究”(项目编号: 中资2014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01-01

一、引言

2011年4月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强调,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1]。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认为,促进协同创新有助于我们全面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元办学职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难题,极大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本文拟针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挖掘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提出改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二、 国内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众多行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有:

1. 从大学内部来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学科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彼此之间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更谈不上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2]。比如不少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可他们只是在传统的英语专业课基础上增加了几门商务方向专业课。“语言”和“商务”的简单相加,难以做到跨学科课程的融合。

2. 许多院校沿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并不重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轻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仍放在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讲解上,这样肯定难以培养出既掌握语言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外语类专业还是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的定量评价,轻视定性评价;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轻视学习过程评价。大多数课程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答卷的方法,考核方法单一、守旧,无法全面考核学生水平。

4. 从大学外部来看,校、政、企协同尚处于起步阶段,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缺乏较系统的理论指导,而且大部分的协同都是针对理工科专业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成果转让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文科专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涉及很少,尤其是有关外语类专业的协同创新研究及实践就少之又少了。

5. 专业实践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近年来各院校纷纷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但是这种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至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却很少过问。

三、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3]。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需要系统内各单位,包括大学、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四、改革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联合培养

高校需要优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更加适合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 协同校内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外语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语言教师出身,语言功底扎实,但缺乏从业经历和商务实操经验。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不少课程都是请经管学院的老师用中文授课。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学院,外贸英语类课程请外院老师来授课,虽然语言表达流利,但很难将商务理论及知识讲解透彻,以致造成语言和商务的脱节。而在协同机制的引领下,打破专业的限制,更合理地安排专业课程,加强外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合作,深入探讨,形成教学与科研团队,进行跨学科合作。

2.改进教学模式,实现资源整合

许多高校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建设校内外协同机制,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课程教学模式,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联合共建各类如翻译、外贸、谈判等外语实验室,及外语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打破单一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

外语专业课程大多采用期中、期末考试的方法,考试评价过多地关注在认知领域中那些容易用纸笔检测的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协同机制引领下,打破以一份考卷来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联合学生实习单位,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只有建立起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多维度考查机制,才能真正体现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目标。

4. 加强实践教学,促进联合培养人才

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形成校、政、企三赢的良性格局。比如各地都有交易会、文化节等商贸、文化交流活动,学校可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开拓实习基地,向外语专业学生提供诸如翻译、外贸业务员、工作人员等岗位;高校也可受企业委托,定向培养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协同校内、外资源,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战略选择[4]。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协同校内外资源,构建校、政、企合作平台,改进外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年4月25日第2版.

[2]王迎军. 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 中国教育报, 2012 年4月23日第5 版.

[3]周继良. 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 15-21.

[4]薛传会.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 高校教育管理, 2012(6): 24-28.

第7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topsis方法;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文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06?03

随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策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在同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众多大学领导者认为:扎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五大素质。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正在向不能主动掌舵的高校发出挑战[2]。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因此变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创新教育,是高校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3]。高校创新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树立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虽然我国在研究生创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仍旧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对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方法[4]。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明白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综合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文利用TOPSIS评价方法,对四个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得出四个指标的薄弱程度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

(一)Topsis方法介绍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由Hwang和Yoon于1981年首次提出[5]。后来由Lai于1994年将TOPSIS观念转为应用于规划面之多目标决策问题上。TOPST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决策技术[6]。TOPSIS法的基本原理(逼近于理想解的思路):在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矩阵中,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然后分别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该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价优劣的依据。TOPSIS法步骤为:

1.形成决策矩阵

设有m个目标(有限个目标),n个属性,专家对其中第i个目标的第j个属性的评估值为 ,则

2.无量纲化决策矩阵

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对计算造成的影响,要把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标准化决策矩阵

按TOPSIS评价值大小对四个指标进行排序,得实践能力指标>创新能力指标学>学习能力指标>人文修养指标,说明目前高校学生最薄弱的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人文修养次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人文修养,重点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TOPSIS方法对高校学生的四个综合素质指标进行评估,得出目前学生最薄弱的是实践和创新能力,其次是学习能力和人文修养。因此,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时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展开,对症下药。

(1)重视学生创新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目前高校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强烈的创新人才需求下,高校要注重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不断进取,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学校要不断改革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树立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技能。

(2)强化学生课外教育,提升实践能力。长期以来单纯用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和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教育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完善实践培养机制,强化学生课外教育,树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增加实践环节培养的比重,师生合力,强化实践意识,全社会动员,共同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努力。

(3)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在大学学习的许多知识是前人许多年前的归纳和总结,除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外,许多专业知识还在不断更新中。高校的教育重点应转移到教授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上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无论是在校或离校、无论是有教师或无教师,都能自如地学到新知识新技术,也就是掌握了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对学生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和终生发展能力均是必不可少的。

(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文修养。学生人文修养的素质的低下,必将影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将影响一代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整个教育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提高高校决策层、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对人文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将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纳入高校的重要教育教学日程,采取多种措施,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科建,王东东,杨立芳.大学生创新能力“六性”培养的评价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40-153.

[2] 赵晓霞.大学精神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原则[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1-246.

[3] 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1-5.

[4] 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5] 包含丽,郑伟,韦小青.基于AHP和TOPSIS的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114-127.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双重创新

【作者简介】 马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8-0037-03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其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校企双方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这两大创新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近年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牢牢把握光谷经济圈产业架构和武汉城市圈产业形态,并着眼长江中游城市圈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联动政校行企社,搭建三级平台推进办学体制创新

1. 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

在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导下,成立了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营利性行业组织――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办学理事会,主要由政府部门、相关行业协会、重点合作企业及学校代表组成,会员单位已有43个,覆盖广泛,四方联动。理事会是校企合作决策机构,自成立以来,发挥了规划指导、资源整合、经费筹措、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作用,指导学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道路,密切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科技推广”,形成政府组织主导,行业有效指导,企业和学校主体参与的产教多方协作机制。

2. 校企合作办学管委会

在办学理事会领导下,以二级学院为依托,成立了7个行业、企业、学校三方联手的合作办学管委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实施校企全方位深度合作:搭建信息交互平台各方共享,共同研究制订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发展战略,研究部署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方案和管理办法,协调落实实习实训计划;实施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培训、双向兼职计划及管理,协调落实年度培训和兼职任务;制定学生顶岗实制度,协调落实学生顶岗实习计划,促进学生就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在全方位紧密合作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3.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委员会

在合作办学管委会的指导下,以专业群为依托,成立7个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等三方人员组成的校企专业共建委员会。由专业共建委员会负责落实合作办学管委会的相关决议,共同建设专业,打造专业品牌。自各专业共建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确定了所依托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了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学生就业;开展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校联手武汉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主持制订“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成为全省规范并在省内试行;与多家企业共同制定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被教育部公布为全国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规范。

二、创新校企合作载体,建成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

以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为依托,校企共同组建7个“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学校提供场地、生源、办学资质、师资、资金、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提供设备、生产技术、技术指导(师资)、资金、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等,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人才,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

二级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长由冠名企业负责人担任,院长由学校二级教学单位院长担任。将“双主体”二级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平台,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不改变人事关系前提下组建矩阵式教学团队,不改变设备等资产所有权情况下共建共享实训室,通过考察、引进、交流、合作等途径,承担学校和理事单位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学生就业、社会服务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实现项目建设成果共享,按任务、责任、质量和贡献进行承包式利益分配。

目前,“双主体”联合培养二级学院运行良好,校企深度融合,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真正体现了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实质,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企业共同参与招生,关心办学规模和生源质量;二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三是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标准进行有效对接;四是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是共同关心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六是校企人员互兼互聘,促进学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七是校企文化互融,实现校企文化有效对接,产学良性互动;八是科研合作与技术服务,增强了学校产学研转化水平。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1. “五共”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中,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所需的专业集群,联合开办了8个专业,形成了“五共”人才培养模式。在“五共”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派出高管和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人员到校方讲实训课程。学校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有条件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确保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协调。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推出了“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学习与参加社会上的岗位工作相结合,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实施能力递进,打造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组合。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业氛围,了解学业过程中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达到与就业岗位顺利对接的目的。

3. “融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还在探索“融合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与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理念、生产与教学管理、利益与发展战略等方面“融合一体”,实现在硬件设施资源、技术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共享互补。如该校与楚天激光等企业实施“引厂入校”,共建了激光加工、模具制造等6个“校中厂”。学校出场地与部分设备,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和项目,校企联合组织实训。另如,该校在与“惠普”“微创”合作时,将课程置换成商业项目在企业中实施和考核;与中百仓储紫薇星购物广场合作时,实施课堂店堂一体化教学,共建“厂中校”。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上,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进行实训,提高了职业技能,感受了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强化了就业能力。

四、广聚社会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多主体办学的良性格局

1.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93家成员单位,成功召开集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集团内62所高校之间的优秀师资互相流动授课,参与企业与高校之间资源互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经武汉市教育局批准,学校牵头成立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赢利性的办学联合体――武汉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已吸纳38家会员单位。集团在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以合作项目为依托,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纽带,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形成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合作体系。

2. 联手行业企业育人,推进职业教育品牌化发展

学校在搭建校企合作三级管理平台、组建两大职业教育集团过程中,吸纳湖北省激光行业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优势,发挥其在人才需求、规划制定、专业布局、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教材建设、教师队伍、质量评价等八个方面的重要指导作用,使行业成为指导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3. 拓展海外优质资源,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

学校致力打造国际零售人才,与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零售商联盟(IGA)及其会员单位武汉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携手创办了IGA中国零售学院,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专门培养零售人才的学院。三年来为中百仓储、深圳人人乐等大型零售企业定向培养650名符合国际零售业标准的学生,培训员工6142人次。大胆探索跨海教育,选派学生到台湾东南科技大学研修学习,与该校联办电子电路设计整合式课程暨专题设计研习班和机器人种子教师培训班,这一培训是学校探索与台湾地区高校共享优质资源途径的重要成果,开创了湖北省职教师资接受机器人技术培训的先河。

4. 融合社区教育力量,顺应职业教育终身化趋势

2009年武汉市依托学校挂牌成立武汉市社区教育学院。学校充分发挥市社区教育学院龙头的带动作用,认真履行业务管理和指导、理论研究职责,整合13个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力量,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涵盖各类居民群体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使每年30%的市民都进入了终身学习的大学堂。学校承建武汉市终身学习网,承担向全体市民呈现终身教育的工作动态、展示学习资源、开展学习交流、提供学习服务等重要使命。三年多来,建成的学习网资源容量已达5TB,面向我市市民免费开放,点击量达187万余人次。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 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依托办学合作理事会、合作办学管委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挖掘校企合作深度,使其从合作内容,到合作形式,形成体系,不断深化。在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就业、员工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合作范围。

继续加强“校中厂”和“厂中校”建设,提升“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内涵,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紧密结合,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厂中企”和“厂中校”为依托,建立理事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技能大赛等的常态工作机制。

以“师企对接”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通过教师工作站载体,不断将企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职业资格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中来。

2. 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研究所的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学校教师提供技术开发与咨询、社会培训与服务的产学研用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技术服务团队资源库,整合校企双方技术力量,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学校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师纳入团队,面向理事会成员单位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开发满足企业需要的培训项目和职业技能培训包,强化理事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起为行业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继续教育培训等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8个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持。

3. 丰富校企合作互动交流渠道

通过组织召开办学理事会、办学管委会工作会议,研究与讨论具体工作,形成沟通及时、决策科学、协调一致的良好合作发展局面。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单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如企业参观、专业论坛、企业专家讲座、学术沙龙等。及时收集校企合作工作动态,建设信息资源库、建立动态的资讯平台,以《校企合作工作简报》形式及时向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理事单位汇报校企合作的开展情况,起到沟通、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利用武汉教育信息网、湖北职教网、学校校园网、校报等平台向校企合作单位及社会宣传报道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

第9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当前,企业单位要求人才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尽最大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管理体制僵硬落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在不断推进的国家建设进程中,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培养具有创造性思想和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管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为适应这一变化,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教学管理涵盖了学术和行政两方面内容,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重大的影响。要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只有创新改革。

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

1.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落后

国内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不能够与时俱进。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理念,没有确切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需求不了解,学生仍处于被教师引导的被动状态,导致潜能和创新意识被压制,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2.教学评价制度不科学

学校以课堂测验和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成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导致了高校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其具有强大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因此,目前这种落后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不科学不健全的。

3.学分制未能彻底落实

国内高校大多引用学分制评价学生的学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落实到实处,其功能效用也没有得到发挥。高校设置的选修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完成学分的方式,没有体现学生个人的喜好,学分制实施不到位。因此,一些选修课程的教学计划流于形式,完全忽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授课过程也没有新意,照本宣科。

4.管理人才素质不高

教学管理的意义重大,但是国内高校管理人才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管理人根本不了解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工作中马虎大意,应付了事,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完全满足不了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三、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1.改变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理念当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要时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高校管理面对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这一教育的主体。但当前高校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所以,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想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完善评价制度

要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首先要多方面进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创造思维、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其次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科学调整,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落实学分制

加大对于学分制的实施力度,使之落实到实处。科学地为各个专业规划专业课和基础课,使学生专业知识强,知识面广。给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在兴趣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师生服务,所以鼓励师生积极出谋划策,甚至参与其中。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切实为广大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指引高校建立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学分制在高校中落实,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1(12):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