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08:45:21
导语:在分析研判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古往今来,无数医学先辈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倾注了毕生心血,才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展到今天,而纪家葵教授沿着前人的足迹,继承先辈的精神财富,不懈进取,开拓创新,为人类的健康继续奋斗着。
博爱大义建设团队
小时候,纪家葵就特别着迷于科学和生物。看到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坚持上学,纪家葵很受感动,也成为他以后选择医学专业的动力。想到被疾病折磨的人们,纪家葵即使研究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从没想过放弃。
2010年,纪家葵离开居住了近20年的美国,带着妻子和女儿来到清华园,在医学院开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现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已经成立,对这支年轻的团队,纪家葵教授鼓励他的学生,不要急功近利,许多大的科学成果是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取得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关注健康创造无价财富
根据调查,人口中有10%~20%的夫妇会由于生殖系统活生殖发育问题面临不孕。而现代社会中,还有一些因接受癌症手术、压力过大、产妇年龄偏高等问题而导致不孕。
针对这种情况,纪家葵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建立起一套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实现了“干细胞―原生殖细胞―精细胞”的转化。这套机制,不仅对分子、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基础问题作出回答,还将对药物筛选或临床治疗不孕症病人有所帮助。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纪家葵教授还将进一步将该技术成果拓展到女性生殖细胞研究上。
目前,医学界对许多遗传病还没有彻底的治疗方法,比如先天性疾病等等。回国后,纪家葵教授还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与治疗上。纪家葵教授以医者仁心的大爱,感同身受地理解遗传病患者的痛苦。
纪家葵教授希望,基础医学能更直接地为病人提供服务,希望分子生物学家更直接地治疗病人,拉近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距离。他正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新领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纪家葵教授将与其他研究者一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奋斗,减轻人们的痛苦,创造无价的健康财富。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拆迁(以下简称房屋征收与拆迁),在项目实施前,都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三条市、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维稳办对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县(市、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的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具体负责各自区域内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仪征市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化学工业园区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参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西区、风景名胜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第四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是:
(一)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实施项目是否符合房屋征收与拆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兼顾到各方面群体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否能为多数被征收拆迁人认可。
(三)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到位。
(四)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项目实施后是否会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
第五条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
(一)制定评估方案。评估前,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部门和实施单位、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项目的拆迁人等组成项目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根据评估的要求和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特点,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保证工作有效开展。
(二)广泛听取意见。评估工作启动后,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将征收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所在地进行公示,让被征收拆迁人充分了解。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听取各有关部门、房屋征收拆迁有关单位和被征收拆迁人的意见、建议。实施项目应当履行听证的,需组织由被征收拆迁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评估工作小组综合各方面因素形成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
(三)分析研判预测风险。由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职能单位)牵头,组织维稳、、综治、监察、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成立属地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对提供的项目风险评估初步报告进行分析研判,对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作出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应急预案。
(四)作出评估报告。根据房屋征收与拆迁风险评估报告研判小组的分析研判结论,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部门形成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第六条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征收与拆迁的目的和范围、拟实施时间和期限、项目范围内住户和单位状况及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状况,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对项目符合各项规定的认可材料或批准文件等。
(二)补偿安置方案公示和征求群众意见情况。包括补偿安置方案在项目现场公示后群众的反映;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建议;依法应当履行听证程序项目的听证情况;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的情况。
(三)对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的评估预测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补偿标准、安置房地点、腾仓过渡期限等补偿安置方案是否合法合规。
2、补偿安置资金和安置房源是否已经落实。
3、因搬迁给特困企业和住房困难家庭带来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是否得到妥善处置。
4、房屋拆除施工安全是否考虑周到。
5、有可能引发不稳定的其它因素及其化解措施和预案是否制定。
(四)明确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风险防范和维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五)对项目做出可以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的评估结论。
第七条项目属地的维稳办要全程跟踪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对评估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作出明确的备案意见。
第八条对已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的房屋征收与拆迁项目,项目属地的维稳办应会同房屋征收与拆迁管理、、乡镇(街道)等责任部门和单位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化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将不稳定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第九条各有关部门、单位应积极主动落实房屋征收与拆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各项要求,年终将该项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具体考核按《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考核办法(暂行)》(办发〔〕69号)执行。
关键词:船舶 事故 适航性
1.现状
目前,除海事部门强制或船方主动向船舶检验部门申请临时检验以确保船舶安全适航外,内河部分船舶发生事故后,因无须向保险公司索赔,各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未经正确适航性研判擅自开航,造成部分内河事故船“带病”航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文就内河船发生事故后,如何正确开展适航性研判,提出一些意见和见解。
2.造成事故船“带病”航行的原因2. 1内河船方习惯性瞒报事故险情
虽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船舶报告事故险情的义务,但发生事故后,在船舶和货物未受到严重损失且无人员伤亡,各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无需海事部门出具《海事签证》或《事故调查结论》向保险公司索赔时,船方往往瞒报事故险情,使得船舶“带病”开航。
2 . 2事故险情瞒报查处不严
由于内河通航水域狭长,水网交织,船舶流量较大,且内河海事管理机构信息化监管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无法对辖区内所有船舶实施全程有效监管,船舶瞒报事故险情时有发生。同时也有基层海事管理机构对事故险情采取不报不理的原则,有的为保证辖区良好安全记录,甚至不希望船方上报事故险情,忽视了对事故船适航性的安全监管以及对瞒报事故险情船舶的行政处罚。
2 . 3法律法规对事故船适航性研判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虽《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船检规范要求,船舶在发生事故、影响船舶适航性时,向船检机构申请临时检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59条规定:海事部门发现内河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以此要求船方和船舶所有人保证船舶的安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31条也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的,应当在船舶签证簿中予以记载并通报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以便于对其实施后续安全监管,但由于法律法规间缺乏衔接,对事故船适航性的研判程序、研判责任和研判标准不明确,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海事执法人员对是否需要对事故船适航性进行研判不清楚,有的则受专业知识限制,不敢轻言研判,任由船方处置;有的要求船长出具《船长开航前声明》以自保。
2.4内河船舶维修点少且分布不均,事故船很难找到合适的维修点
由于内河各地船舶修造水平发展不平衡,船舶维修点分布不均,有时事故船不得以“带病”开航或拖带到远距离的维修点修理。
3.对策
3.1提高船员安全意识,为事故险情上报营造宽松环境
①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通过开展船员培训、定期实操性检查、企业安全宣传等方式,提升公司船员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同时明确发生事故后应急处置程序以及船舶适航性研判程序,提高保障公共安全、船舶自身安全的能力和意识,遵章守法,主动报告事故险情,认真检查并研判船舶受损程度,确保事故船按法定程序开航。
②加大事故险情巡查力度。通过提升信息科技监管手段、完善巡航执法机制,加强巡航检查力度,强化船舶航行过程监管,提升海事执法能力及时发现并排查事故险情,正确宣传并引导事故船正确研判船舶适航性,确保事发后继续安全航行。
③简化事故船临时检验手续。在降低事故船申请临时检验费收取标准的同时,加快船舶检验平台的联网和数据共享,放宽对事故中受损船舶临时检验的限制,切实简政放权、服务船方。例如:破除区域壁垒,授予事发地船舶检验机构对非本船籍港事故船实施临时或公证检验的限制性条件,赋予其主动检验的权限。
3 . 2优化事故险情上报程序,强化瞒报责任追究
①优化事故险情上报程序。在明确小事故不列入事故统计范畴的基础上,继续明确险情数量不纳入年度安全形势考核等制度,优化事故险情分级上报原则;同时严肃处理不按规定上报事故险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
②强化瞒报责任追究。明确一般等级及以下或无人员伤亡的事故险情,不追究责任船员的责任,为各方齐心协力消除隐患、共筑水上交通安全营造宽松的良性氛围。同时,对隐瞒事故险情,造成严重后果或情节严重的,依据《内河条例》第76条对遇险后未履行报告义务的船舶和责任船员予以处罚,以降低船方瞒报行为。
3 . 3完善立法,制定事故船适航性研判规定
通过立法,明确船方、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检验机构等部门在研判事故船适航性、允许船舶开航等方面的责任、权力与义务,划清“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保护公民权利,确保事故船和公共安全。
(1)明确研判权限。根据内河交通安全实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海事法律法规及船检技术规范要求等,综合考虑事故船受损程度、船舶类型、货物种类和船员配备等因素,明确船方、海事管理机构、船舶检验机构等各方研判船舶适航性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既方便船方又保障公共安全。
例如:参考《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中《水上交通事故分级标准表》,可将权限分为:①对事故船船体表面及相关舾装构建轻微凹陷、刮痕等,船舶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下的船舶的适航性,由船方自行研判;②对未构成事故船船体骨架结构损坏的小面积(不超过50cm×50cm)凹陷、水线以上部分小面积(直径不超过10cm)穿孔、船体上层建筑损坏等不影响动力系统正常运转和船舶安全操纵或船舶直接经济损失5-20万元以下的,由海事管理当局指派执法人员现场研判;③对事船翻沉、船体骨架结构损坏的大面积凹陷、船体进水、动力和操纵系统损坏等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由海事管理当局责令船方申请船舶检验机构实施临时检验,并及时跟踪并督促船舶维修。
(2)明确适航性研判和开航程序。通过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方式,明确船方、海事管理当局、船舶检验机构等在事故船适航性研判、责令临时检验、允许事故船开航等方面的程序规定。例如:制定《事故船适航性研判手册》、《事故船复航工作流程》和《事故船安全开航指引》等,进一步明确各方研判标准、流程、开航程序等事宜。
(3)明确适航性研判责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船方、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检验机构在研判事故船适航性方面的责任及海事管理当局安全监管责任。例如:船方自行研判并开航的,由船方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负全部责任;由海事管理当局研判并允许开航的,由海事管理当局对研判结论负责,但不免除船方开航前检查和航行中采取安全措施的责任;由船舶检验机构或专家组研判的,由船舶检验机构或专家组对研判结论负责。
(4)重视事故船后续安全监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法规,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程序、船舶安检选船标准、巡航监管制度、船舶签证规范等,建立事故舶后续跟踪检查制度,明确海事管理当局对事故船实施安全监管的责任,强化后事故船续安全监管。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第31条等法条对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的船舶,在船舶签证簿中予以记载,并通报船籍港海事管理机构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后续跟踪和安全监管。
3.4完善内河船舶修造体系
完善内河造船和船舶维修基地的布点规划和建设扶持,鼓励内河造船业融资和发展,打造内河船舶建造、零配件供应、设备维修、信息反馈于一体的船舶“4s”店,为遇险船舶维修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S].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S].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S].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S].
2019年,XX公司业务科围绕省内销售“稳量增量”的核心目标,积极开拓市场提升直销量,加强市场研判提高油品效益,深入开展成品油市场整顿净化营销环境,联动区域大客户保障资源供应,沟通兄弟单位做好计划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全年累计销售成品油XX万吨,其中,公路销售XX万吨(直销XX万吨),铁路销售XX万吨。以下对XX公司业务科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取得的成绩
(一)强化内外计划对接,调运组织高效顺畅
今年以来,业务科积极发挥计划协调层和业务运行层两级沟通协调机制。与客户就当前销售运行政策、计划情况进行对接传达,并与公司、炼厂、管输协调沟通,按月核实计划量、生产及输转情况,定期与客户召开沟通协调会,核实次月需求,组织各公司日常装车调运,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公路装车计划兑现率稳步提升,铁路组织调运创历年新高。一是加强公路装车计划对接。今年以来,管输五公司末站受政府环保不定时检查、道路交通限制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及汽油装车鹤位油气回收装置能力不足,装车能力受限等不利因素。业务科一方面通过定期定点蹲守管输末站装车现场,优化、调整装车流程,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利用可开启的有限鹤位,将公路装车效率最大化,缩短车辆进库装油等待时间。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控制各公司装车节奏,根据各公司加油站运行特点及配站需求适时调整方案,并建立解决装车现场及各公司急需配送车辆的“绿色通道”和“三小时预警机制”,确保最大装车能力保证供应。二是紧抓铁路运输组织协调。全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与兄弟单位、铁路部门车务段、电务段加强协调联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沟通、整改,坚持问题不过夜原则,铁路运输效率提升同时客户满意度也逐步增强。截止11月底,分公司铁路销售成品油共计XX万吨,发运量同比创2015年开通运营以来历史新高。
(二)加强市场调研开发,自主销售保障后路畅通
2019年,业务科组织业务骨干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客户开发二十余次,通过深入目标市场、分析区域市场、把握油品市场,为我公司直销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深入目标市场调研。一方面深入关中、渭南、陕南等地目标市场,对当地有一定规模的XX家成品油油库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摸清目标市场油库布局、库容、油品来源、辐射区域等信息,并形成了详细的油库市场调研报告,通过细致分析目标油品市场情况为公司油库建设、终端建设提出合理化方案。另一方面对关中、陕南近900家工矿企业及重点项目用油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工矿企业用油情况调研报告,并上报公司,为下一步大客户开发奠定基础。二是加强新老客户开发维护。一方面积极对老客户进行回访,详细了解当前客户需求,现场沟通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的直销用户,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结合主要需求制定客户销售方案,客户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2019年全年分别介绍在河南延长、山西公司新增社会直销用户XX家,合计提油量XX余吨,为我公司销量稳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市场研判体系,研判能力逐步提升
今年年初,业务科共抽调6名业务骨干组成了市场研判小组,制定各类市场培训,加强了小组成员业务知识、信息收集渠道、研判分析和整理等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并通过小组讨论会各取所长,共同提高,进一步落实了市场研判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方面密切观测国际原油变化走势及国内主营炼厂挂牌价格变化情况,对区域市场价格、资源、库存、流向进行分析,通过收集、整理的信息形成市场信息周报、月报,并结合本区域成品油销售市场实际情况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区域成品油价格高位运行。另一方面确立每两周召开1次市场研判会议,对近期市场行情及后市预测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前期预测精准度进行考核,不断提升研判准确性,为公司价格政策和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具有较强参考的意见。
(四)推进市场专项整治,油品营销环境不断净化
今年以来,业务科紧紧抓住各地市商务部门针对油品市场开展交叉互检行动的有利契机,不断扩大排查范围,在渭南区域摸排的同时,加大对西安周边及三环以外区域排查力度,搜集整理区域内成品油销售违法违规行为线索信息,主动与各地市商务部门进行对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持续推进市场整顿工作的有序开展。全年市场整顿小组共配合当地执法部门查处区域内非法销售成品油黑窝点XX处,共计查封储油罐XX具、流动加油车XX辆、加油机XX台,拘留嫌疑人XX名,查扣不合格油品XX吨。有效震慑了非法经营者,遏制了非法经营行为扩大的势头,营造了公平竞争的油品市场。
(五)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管理有效落实
2019年以来,业务科紧抓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保销售,更要保安全”这一基本工作思路,开展各类安全管理工作以及配合管输五公司做好安全提级工作,保障了全年销售工作一例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加强了对全员及各用户单位进行各类安全培训。通过学习集团及公司文件、邀请专家授课、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促使业务人员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二是配合管输五处末站加强对危化品车辆的安全督导检查。利用车辆开票环节的等待时间,组织安全环保人员联合油库安全检查员共同对待进库车辆进行初步安全检查,对发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车辆,实行拒绝开具提油单并通知车队负责人整改等措施,确保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 下一步工作安排
2020年经营运行环境依然严峻,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以优质稳定的资源供应、较高的客户服务说、优秀的品牌优势和客户忠诚度,牢牢把握销售主动权。
(一)提高业务运行水平
2020年,业务科将继续优化调运方案,提升装车效率。一是密切关注国家环保政策、道路交通及管输末站设备运行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对接,确保任何影响装车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二是持续协调推进管输末站智能化油库项目进度,尽快完成智能升级,提高装车效率。三是按照各用户公司加油站销售特点及配站车辆运转周期,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按照其规律有效规划、高效运行。同时提高应变能力,随时根据装车现场实际情况,积极协调管输末站和承运车队,确保鹤位高效运行,装车顺畅。四是全面完成公铁路装车信息化建设,对当前销售系统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同时协调管输五公司末站完成铁路装车信息化改造升级,确保油品发运高效顺畅。
(二)加大市场研判准确度
2020年,业务科将在原有的市场研判体系基础上,不断增强对区域油品市场信息的收集,逐步提升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市场结果导向对此项工作严格考核。一方面计划与国内知名成品油数据分析网站展开业务合作,力求保证市场数据分析的精准程度,使研判工作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建全研判队伍后评价考核机制,制定专项考核方案,对周期内预测分析结果进行量化考核,制定相应奖励机制,激励研判队伍不断提升此项工作的市场贴合力度,真正发挥出市场研判对于公司价格制定、营销方案制定等重大决策的实际意义。
(三)积极推进终端网络建设
一方面继续深入调研XX石油、XX等目标油库,对油库当前运行现状、公司财务资产、人员配备等情况深入了解,排查各类隐患,制定目标市场开发方案,开展油库租赁销售业务,加大我公司油品辐射销售范围,进而促进公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加大终端社会客户的开发谈判力度,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实时了解其当地中石油、中石化及备选供货商价格,量身订制营销策略,与其约定参考价格及执行标准,逐个谈判,并报公司批准后执行,通过合作经营、收购直营等方式不断加强终端市场的探索,保障我公司油品销售后路畅通。
(五)紧抓市场整顿工作不放松
按照省、市及集团公司和销售公司市场整顿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市场整顿工作奖惩机制和协作机制,协调和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外来不合格油品围堵、成立成品油协会等工作。扩大市场整顿范围,加强市场整顿工作力度,协调对接XX工商局、XX商务局、XX经贸局等政府部门开展针对当地民营加油站、销售成品油黑窝点的集中检查和治理工作。
(六)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1、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是指在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市指挥部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处置工作。
2、Ⅱ级响应,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省指挥部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事发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事发地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省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及其有关成员单位全力开展应急处置。
3、Ⅲ级响应,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必要时,省卫生计生委派出工作组赶赴事件发生地,指导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4、Ⅳ级响应发生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市、区)(不含省直管县(市、区),下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必要时,地级以上市卫生计生部门派出工作组赶赴事件发生地,指导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高校安全;联动平台;实践探索
高校稳定工作的预警研判机制是以良好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渠道对不稳定因素的预警提示和早期的预警预案工作做好准备。从具体工作机制上看,一方面要构建完备的危机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各部门要注意收集、掌握各自工作范围内的信息和动态,依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突发事件或可能引发事端的重要信息及时报告;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危机预测系统,对可能影响稳定的情况随时上报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通过分析事件性质,判断形势的严重程度,决定采取相应的工作措施或依据权限启动应急机制。
然而,传统的人防、技防、物防手段着重于事中处理与事后总结,事前预警功能薄弱,近年来,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急剧加速,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这就呼唤安防工作强化预警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确保基层可将信息迅捷、完整地传达至决策中枢可以科学、及时地进行决策,并将指令快速下达,从而保持各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高效运作。
一、高校稳定预警研判信息化现状分析
对高校自身而言,安全稳定的校园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为此,大部分高校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建设如消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道闸系统、消防给水监测系统等硬件系统,以及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和人员信息管理等软件系统。这些技防系统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稳定预警研判能力,但从实际应用看,单系统建设目前已到发展瓶颈,其功能单一,不能在系统间形成协同,对应急指挥支援不足,日常管理效率提升有限。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各安防子系统整合协同,成为智慧型的校园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实现地图、报警、视频、语音、人员等资源的整合和联动,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打造可视化、跨区域、多层级、软硬融合的联动平台,从而达到数据直观、管理便捷和系统联动,实时、有效地进行校园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二、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的特征
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不仅需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建立快速高效反应机制,控制事件、降低损失。为实现以上功能,高校安全稳定联动平台应具备以下特性:
实用性,各模块功能应基于前期需求调研科学设置,符合校园安全管理业务特点。
方便性,系统易操作,各模块分类要明确,符合使用习惯,内容涵盖各类安保业务数据,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利用网络条件,尽最大可能实现办公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快速性,根据应急处置流程,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决策性,统计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报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数据,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联动性,平台能实现在各系统间实现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能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和人力物力的调度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内外安全问题,在校园稳定预警研判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前瞻性,结合主流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综合分析系统涵盖内容,预留动态扩充功能。
三、浙江大学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于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安全管理服务平台,集预警研判、接警处置、留档追溯三位一体,成为高度集成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互联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工作实际,利用平台强大的扩展性,不断融合相关安防子系统,促进了学校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指挥体系的完善,在第二届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1、平台功能
包括综合事务、工作流转、值班管理、宣传教育、治安交通、消防安全、应急指挥、信息汇总和校园地图九大模块。
构建安防基础平台。平台已对相关软件子系统进行高度集成,涵盖案件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协同办公、安全教育考试、公用房信息查询等系统,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基础条件,实现多终端不限地点登录。
在平台软件子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结合主流技术,以实际需求为依托,以高效便捷为目的,加大对安防硬件子系统的融合,使本来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多功能报警立柱与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车、人、队伍的区域可视化管理;通过消控联网信号接入,搭建单体消控室、联网中心和安防基础平台的三级监测体系;将消防给水远程监测系统融入平台,实现系统24小时不间断管理。
建立高度协同体系。实现了跨校区、跨部门、跨层级之间的业务流转,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通过系统协同管理,可迅速定义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应用。
开展数据分析决策。系统自动分析各项数据,同比、环比形成图表,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进而调整优化工作方案。
实现资源量化管理。对各类案件、人员和消防等相关数据进行归案登记,形成全面的数据台账,随时掌握相关业务的信息情况。
2、运行成效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实效。平台实现了在各系统间信息分配和共享,避免信息孤岛,又能统一管理各系统,减少人力和物力;对消防安全实现“实时管控、资源共享、多向互动、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设计快速查询系统,各类数据信息要能根据权限进行检索和排序,实现紧急事件应急通讯、应急分析和应急处置。
数据挖掘隐患,实现“热点捕捉”。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校园安防系统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和动态化。设立汇总报表分析系统,实时掌握接警、嫌疑人、消防工作、消防器材、安全检查和考勤日志等数据,对案件高发和问题集中区域进行重点防范。
前移安全教育,激发安全意识。一改过去先入学后宣传教育的模式,使得安全教育关口前移,大大强化安全教育及时性和有效性。迄今为止,共有11927名新生参加了考试,考试通过率由2014级的80.5%上升为2015级的82.3%,据统计,2014级和2015级新生发案率同比大幅下降。经统计新生入学后2月内,发案率降低30%。
参考文献:
[1]沈建华,汪维富,邱娟,陈江鸿,钟志贤.开放大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十大预期[J].中国远程教育.2012(07)
关键词:非法证据 预警机制 证据审查 网络舆情
新刑诉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地位,并全面系统的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内容,对于保障人权和规范办案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到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地区职务犯罪案件的翻供率达到了45%,100%的翻供理由是“遭遇非法取证”,近20%的翻供理由得到了法院的认可并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非法取证的现象仍未根绝,然而在绝大多数地方,一些案件虽存在不当取证行为,但远没有达到刑讯逼供的程度,或者是根本没有刑讯逼供的行为,当事人或律师却以此为噱头,为逃避法律的制裁而要求非法证据排除。如备受国人瞩目的“案”在审理过程中,就出现了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由于被告人当庭翻供,公诉方被迫频频引证被告人在纪检调查期间所作的认罪自书,被告方转而强调其在纪检部门调查期间所作的认罪自书材料系非法证据应予以排除。最终法庭认为其自书材料及其后在侦查阶段的亲笔供词系本人亲自书写且内容与证人的证言及相关书证、物证能够相互印证,其所称受到的压力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中的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不符合非法证据排除条件而不予采纳其辩解。
众所周知,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办理的案件犯罪事实都比较隐蔽,特别是在贿赂犯罪中,一对一的情况居多。在这些案件中,口供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证据,犯罪嫌疑人是否认罪,对定罪量刑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犯罪嫌疑人一旦翻供,自侦部门再次获取口供的难度将十分巨大,若是在审判阶段,被告人的供述被认定为非法言词证据并予以排除,自侦部门将处于极大的被动之中,之前所作的初查、立案、侦查等工作将极有可能被整体性否定,自侦工作将失去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避免收集的证据被认定为非法证据并予以排除,以及如何应对犯罪嫌疑人提出“遭遇非法取证”等情况,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应探索建立新的工作机制,保障办案质量,同时提升自侦部门执法公信力。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非法证据排除预警机制。
首先,办案人员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对涉案因素进行全盘性的考量、分析,研判出在立案、侦查取证、采取人身或者财产强制措施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制作风险评估表,将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其次,案件承办人在对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后,根据风险等级按照不同程度制定相应的方案,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在实践中,被告人及辩护人最可能在收集证据的方式和内容上做“文章”,因此侦查部门除了对现有证据进行固定,使每个证据的取得都符合法律程序外,还需要在启动预警机制后及时针对被告人及辩护人可能提出的焦点进行事前预防,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最后,在启动非法证据排除预警机制情况下需要收集的证据以书证居多,证人证言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证据形式,因此在收集时还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内容:一是注重取证程序的合法,制作的笔录应当有二名侦查人员的签名。二是保证证人证言的真实可靠;证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证人具有作证能力。三是通过启动预警机制收集的证据需单独装卷,当犯罪嫌疑人或者辩护律师在任一阶段提出刑讯逼供,该案卷均可及时提交公诉部门。
二、建立健全证据审查机制。
探索建立诉前证据审查机制,在正式移送审查之前,通过对证据来源、证据收集方式、证据表现形式等进行审查,对能够补正的瑕疵证据进行补正,对应当排除的非法证据进行排除,从源头上避免案件在之后因证据瑕疵、证据不足、证据不合法等因素而退回补充侦查、不,甚至导致法庭作出无罪判决等不利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在实践中,可以考虑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专门的自侦案件证据审查小组,由3-5名法律水平高、办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检察官组成,实行专人、专岗、专责。自侦部门在案件拟侦查终结、移送审查前将案件卷宗材料、侦查终结报告、意见书、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等证据材料移送到证据审查小组,小组成员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取证程序是否合法;二是证据内容是否真实客观、形式是否合法完备;三是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交通运输综合应急平台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企业专网、3G无线网络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交换技术,以G工S作为地理信息展示技术,以WCF作为通信框架基础,采用C/S和B/S的混合模式进行构建,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音、像、图、文等多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由基础支撑层、数据支撑层、业务支撑层、综合应用层等构成。如图l所示。基础支撑层为平台提供ES朋良务总线、网络存储、音视频接入、数据交换平台与插件式UI框架等;数据支撑层是整个综合应急平台的数据核心,采用数据仓库技术为系统运行提供各类数据支撑;业务支撑层是整个综合应急平台的核心,为平台各类前端展示系统提供与之对应的业务服务,从而保证各前端系统业务的正常开展;综合应用层则为平台提供前端交互子系统。
2系统优势
由平台技术架构图可以看出,综合应急平台的设计复杂性主要由业务支撑层与数据支撑层两者决定。接入业务支撑层的第三方接口服务越多,接入数据支撑层的动态数据越多,整个系统的设计越复杂。GIS应急资源展示子系统:实现交通运输相关应急资源的可视化分布情况展示、空间与属性信息的多维查询、分析、定位及调度等功能,为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应急资源信息;应急指挥协同子系统:主要实现“战时”的事件报送、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了事件研判、处置以及应急静态、动态信息的高度共享能力,实现了应急指挥处置的规范化、数字化、信息化;通信指挥调度子系统:主要负责完成日常值守中组织内通信、特服电话接警等工作,在“战时”主要完成应急资源调度、应急处置命令下发、应急信息反馈等工作,是整个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信息接报、研判、处置、信息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支撑;lD、可视化统一控制子系统:实现大量的多媒体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按照业务的需要及时、快速、有效地运转和切换,实现硬件设备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虚拟化场景的布设,实现系统与设备对接,使得操作直观简单、人性化和智能化;日、应急信息服务子系统:用于辅助应急管理人员高效地进行应急信息管理与。日常情祝下为社会公众提供出行信息咨询;应急情况下应急管理人员对突发事件信息等进行汇总、编辑、审核、,并由监督值守人员为社会公众提供突发事件处置进展情况及应对方案等咨询;应急统计分析与评估子系统:负责对湖南省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总结,并生成报告,对历史信息建立分析评估模型,以实现对应急工作整理效能及发展趋势的评价和预测。
【关键词】质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机制;演练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空间发展也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发展,为促进信息技术服务做出巨大的贡献,并且也逐渐向着更加智能以及将传统领域方面相互融合的阶段不断发展。但是,在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样一来,就让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变得相对复杂,最终导致网络安全风险逐渐增加。作为行政执法部门,近年来河北省质监局深化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发挥信息化特有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应用了覆盖全部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系统、搭建了质监数据中心,推进数据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核心机房接入了互联网、省公务外网、公务内网、质监业务网、财政专网、总局数据网和视频网等7大网络,支撑着质监系统省市县三级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监管执法工作;随着“互联网+”行动不断深入推进,质监业务数据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20年质监数据中心理论计算存储量为7.0T。面对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隐蔽的网络空间,要求我们不但要从技术上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还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网络安全事件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预防和减少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保障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2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2.1工作原则
在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当中,主要的工作原则是要服从领导指挥,对突况做出快速反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置,每个部门之间要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工作职能,完成好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2.2事件分级
通常情况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一是特别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二是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三是较大网络安全事件,四是一般网络安全事件。
2.3领导机构与职责
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过程中,省局网信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配合并协助省局完成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不断完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如果在发生比较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的时候,需成立省局局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由网信领导小组相关成员组成,负责事件的处置、指挥和协调。
2.4监测与预警
(1)预警分级在网络安全事件的预警过程当中,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由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比如红色、橙色、黄色以及蓝色。(2)预警研判和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组织对监测信息进行研判,认为需要立即采取防范措施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可能发生重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的信息及时向省局网信办报告。省局网信办组织对上报信息进行研判,对可能发生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信息及时向省委网信办、质检总局网信办报告。(3)预警响应1)红色预警响应第一,省局网信办根据省委网信办指示组织预警响应工作,联系相关单位或部门和应急支援单位,组织对事态发展情况进行跟踪研判,并共同协商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及多项预警相应应急工作方案,有效的组织并协调组织资源调度以及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相关单位以及部门对于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要求相关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且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时刻保持联络通讯畅通。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网络安全事件监测以及事态发展信息的搜集工作,负责人员要对应急团队进行正确指挥,其他相关单位要辅助完成工作,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上报到省局网信办。第三,网络安全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应急支援单位应时刻保持待命的状态,并且还要根据红色预警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详细的研究,制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另外,还要保障应急设备、软件工具以及车辆等使用正常。2)橙色预警响应第一,相关单位或部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省局网信办指示组织开展预警响应工作,完成相关的风险评估工作,并提前做好应急准备。第二,当橙色预警相应时,有关单位以及部门应立刻把事情的具体状况上报到省局网信办公室。省局网信办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有关重大事项及时通报相关单位或部门。第三,网络安全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应急支援单位保持联络畅通,检查应急设备、软件工具、车辆等,确保处于良好状态。3)黄色、蓝色预警响应事发单位或部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指导组织开展预警响应。
2.5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1)事件报告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主要在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之后,事发单位要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一是要马上对事件进行报告,先要启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置。二是事发单位的相关部门要将事态稳定住,保留证据,完成好相关的信息通报工作。(2)应急响应通常情况下,在网络安全事件的四个等级当中,I级的网络安全事件是属于最高响应的级别。Ⅰ级响应:省局网信办在接到事发单位或部门报告后组织对事件信息进行研判,属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立即上报省委网信办,同时向省局网信领导小组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经网信领导小组批准后,成立专项应急响应指挥部。由专门的指挥部来实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部署,并领导相关完成好协调职责。对于指挥部的成员来说,要时刻保持24小时的联络。其他单位以及部门要确保应急处置机构随时保持应急状态,然后当指挥部发出命令之后,完成相应的工作。Ⅱ级响应:省局网信办在接到事发单位或部门报告后组织对事件信息进行研判,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情况,属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指示事发单位或部门启动Ⅱ级响应。事发单位或部门的应急处置机构进入应急状态,在省局网信办指导下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处置中需要省局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和应急支援单位配合和支持的,商省局网信办予以协调。事发单位或部门与省局应急技术支撑队伍、应急支援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提供支持。Ⅲ级响应:网络安全事件的Ⅲ级响应,由事发单位或部门根据事件的性质和情况确定。事发单位或部门跟踪事态发展,有关事项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Ⅳ级响应:事发单位或部门按相关预案进行应急响应。(3)应急结束Ⅰ级响应结束由指挥部提出建议,报省局网信领导小组批准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Ⅱ级响应结束由事发单位提出建议,报省局网信办批准后,及时通报相关单位或部门。Ⅲ、Ⅳ级响应结束由事发单位或部门决定,通报有关部门和单位。
2.6调查与评估
特别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由指挥部组织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评估,并按程序上报至省委网信办、质检总局网信办。重大及以下网络安全事件由事件发生单位或部门自行组织调查处理和总结评估,并将相关总结调查报告报省局网信办。总结调查报告应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等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事件的调查处理和总结评估工作原则上在应急响应结束后30天内完成。
3网络安全事件实战演练
省局网信办应协调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和完善预案,提高实战能力。应急演练方案应明确演练内容和目的、准备工作、演练步骤和考核办法。
3.1内容和目的
应急演练主要内容包括机房突发事件、设备故障、安全事件等三个方面。
3.2准备工作
明确与演练内容相关的人员、环境、设备和设施应满足的条件、状态。
3.3考核办法
明确演练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完成时限、分值以及评分标准。一般情况下,每个演练项目考核满分为十分,如得分少于6分,应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