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时间:2023-06-16 16:38:17

导语:在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第1篇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对他们进行美育渗透。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丰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掌握音乐的意境,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他们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一、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音乐中的意境,除了运用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还可以运用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描述一幅优美的画面,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跟随教师的语言进行想象,让学生仿佛真的融入到了音乐情境中,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内容,加深音乐体验。例如,在教学《爱唱歌的小杜鹃》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小杜鹃的外貌、特点和它顽皮时的样子。在教师的描述中,学生仿佛看到了一只小杜鹃在快乐地飞高、飞低,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通过教师的描述,学生对学习歌曲产生了兴趣,然后让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他们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哼唱,并在唱的过程中融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使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学生很喜欢唱歌,但是在上课时对音乐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探究其中的原因,是由于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音乐理论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他们对音乐学习失去了积极性。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从教材内容出发,结合多媒体设计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进行音乐情境的展示,让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表现的情境中,并跟随多媒体中播放的音乐学唱。在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眼、脑、耳多种感官对音乐进行探究,使各种感观深刻融入到了歌声中,深刻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音乐中的美,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能使其在学习活动中发挥探究的主动性,在学习中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三、让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表演,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关注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进行音乐表演和歌曲演唱时经常会让这些学生进行示范,其他学生展示的机会很少,不能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而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活动交流,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中的情境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被激发,他们能通过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的感知。

四、参与表演,体会音乐美

表演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通过表演与音乐教学的结合,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表演中产生丰富的体验,体会音乐美。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将音乐学习和表演活动联系起来,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生动化,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舞蹈、歌曲、游戏、表演。让他们从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放出来,既能动口又能动手,在蹦蹦跳跳中学习音乐知识,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学习体验,培养音乐能力和思维能力。举例来讲,教师在教学“小红帽”一课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可结合这首歌编排情节,设置“小红帽”“樵夫”“大灰狼”“外婆”“猎人”等角色,将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剧”表演。学生可在表演中体会和感受人物形象,并在表演中体会音乐的深刻内涵,更加愉悦地进入音乐世界中。当各组表演完成后,教师可采取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音乐能力。

另外,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经常给予学生夸奖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肯定自我,产生浓郁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抓住每一个契机,不论学生的演唱效果如何,都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适时予以鼓励和赞赏。在赞赏时应注意语言要真诚、自然,评价语言有理有据,通过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通过广泛的学习扩展视野,提高音乐水平。

五、 音乐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音乐来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生活情境中,教师把音乐拓展到了课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音乐空间,在生活中进行音乐知识的探究,能让学生有效掌握音乐技能,促进他们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技能的提高。

六、 注重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有效的判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获得教师的激励,产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眼神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赞许学生的每一份成功,使学生看到希望、增添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诱导学生发挥想象、释放潜能、尝试创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他们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探究的主动性,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音乐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用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环节发挥探究主动性,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掌握音乐知识,促进他们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在继续学习中不断坚持优点、改正缺点,使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有效提高音乐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艺舟.小学音乐趣味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6):84.?

第2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趣味;教师;小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美育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趣味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让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积极性。

一、游戏导入,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注意力不持久,对于45分钟音乐教学课时,学生无法一直专注学习,同时也会因为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音乐课堂失去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将游戏导入到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户外,将丢手绢的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站定,请一位小学生拿手绢,等同学们将《丢手绢》的儿歌唱完后将手绢放到自己选定的同学身后,这时手绢在谁身后,谁就要将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歌曲或舞蹈表演一遍,并由其他同学给予点评或指导。在这样的游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使每一位小学生都亲身参与到教学游戏中,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减轻学习带来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在玩中学,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故事融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趣”

故事因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小学生的喜爱。音乐教师可以将所教授的歌曲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歌词的意思,之后再将歌曲教授给学生。例如:在教授《数鸭子》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将歌曲的情节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学生听,根据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要养成上课不迟到、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否则就真成了“抱个鸭蛋回家了”等。生动有趣的故事将学生引入歌曲情节中,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让教师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并调动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绘画,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神奇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于美好或想象的事物喜欢进行涂鸦、创作。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教学与美术中的绘画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将“音乐+美术”的美育教育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例如:在讲授《秋天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美好景色进行观察,然后通过歌曲赏析将《秋天好》里边的秋色用彩笔画出来,音乐教师教授学生运用绘画技巧,将音乐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同时也让艺术形象变得更加直观、立体,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艺术形象的美好,最后学生在领会歌曲内涵后,能够富有感情地歌唱出这首歌曲,并且使所演唱的歌曲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趣味性,感知“原来音乐也可以如此神奇”。

四、创设情境,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教学是对创造性思维要求较高的教学活动,音乐教师应积极地创设相应的音乐教学情景,在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的时候,应创设这样的情景:在生日宴会上,大家为自己切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这种熟悉的场景及歌声往往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产生共鸣,这个时候由音乐教师带着领唱,小学生也会跟着唱起来,仿佛真的回到了自己过生日的现场。此时,音乐教师应适时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只有在这样的故事情景中,小学生才能更容易地进入自己的角色,领悟音乐的魅力。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的养成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趣味教学对音乐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小学生音乐艺术的熏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只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趣味教学融入音乐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在玩中学”,音乐教师才能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舞蹈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3).

[2]唐雪婷.小学音乐如何实现快乐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第3篇

一、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音乐通过声音的传递而作用于人的心灵,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共鸣是人类与音乐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感应,音乐共鸣让我们在音乐欣赏中感受思维与音符碰撞的,收获美好音乐感受的同时让人拥有精神上的满足。尽管小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思想内涵不是很明白,但是通过长时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音乐共鸣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共鸣碰撞的火花中体会音乐教学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乐教学的学习。

《小黄鹂鸟》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歌曲情绪细腻、爽朗,抒发着自己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热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从它的歌词中感受到草原的辽阔:“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这是我提问学生们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由此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在这首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想象,仿佛置于辽阔的大草原中在音乐声中一起徜徉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蒙古族音乐,了解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并乐于主恿私饷晒抛逦幕。

通过让学生产生音乐共鸣来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在共鸣中能更好地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背后的情感,音乐的趣味性提升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的教学难度也随之降低了。

二、在感受音乐魅力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学生之所以有时候对音乐学习很难提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感受不到音乐背后独特的内在魅力,认为音乐学习就是听听歌,唱唱歌,没有多大的实用性,学习欲望就渐渐地被消耗殆尽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进入到音乐深层次的学习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在我国版图尾部最高的羽翎上,有一片集冰川、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河流为一体的神奇土地,那就是被誉为“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又称喀纳斯)。一位联合国官员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开发利用的景观资源。它的价值,在于证明人类过去那无比美好的栖身地。”,所以在《美丽的哈纳斯湖》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提前搜集了许多与音乐情境相似的图片,编辑成PFrr,在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边播放图片边利用有感情的声音,配合PPr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音乐内涵。告诉学生们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他能带给我们的还有祖国的大好河山,热情的民族风情、美好的友谊等等,我们要学会感受音乐的内在魅力,打开心灵的另一扇大门。

音乐的魅力不仅仅来自音乐演唱带给我们的心灵感受,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引导学生学会感受音乐中的文化魅力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音乐的途径进行学习,开拓他们的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世界。

三、在游戏教学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游戏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游戏使他们现阶段最大的快乐,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往往哪个会使得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继而也就会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说,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活动或者环节,或者将音乐教学课堂搬到户外进行进而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富有戏剧性的教学环境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土拨鼠》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在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和学生们进行了一个“打地鼠”的游戏,让学生们扮演土拨鼠,学生们在游戏环节都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在之后歌曲的学习中学生们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这样的游戏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娱乐作用,无形之中音乐课堂教学就变成了趣味课堂教学,学生们更愿意参与到游戏学习中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 小学 趣味性 学习兴趣 重要途径

前言

现阶段用于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趣味教学法。音乐快乐教学法又称音乐趣味教学法,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素质教育与此种教学方法密不可分。趣味性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再此基础上运用音乐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律动教学

学生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喜欢只听老师一个人不断地讲,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时间一久,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无论是哪种学科,在教师授课的时候学生都愿意和老师互动。小学音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做表演,可以使音乐课更富有趣味性。律动教学强调的是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

从音乐本身入手,先让音乐学习者用心去聆听音乐,再适当地引导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中的要素,通过身体的律动,人体逐渐变成一个能够理解音乐要求、表现音乐的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音乐学习者对不同音乐的感受。我国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体系的了解,主要侧重于律动。

2.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离不开感知音乐形象

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听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听音乐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对于唱歌的浓厚兴趣。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各个阶段,“听”必须放在首位,歌声是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看其是否真挚动听,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音乐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并且在听完音乐之后,要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融和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从而让学生对唱歌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或者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面对一些复杂的、识谱困难的歌曲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听”。反复听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些节奏复杂、旋律起伏较大的电影、电视、广告的流行歌曲,学生却可以很容易驾轻就熟,这使我们发现: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最佳途径——听。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播放音乐录音,让学生先自己感受一下播放的音乐,让学生听音乐的同时仔细想象一下音乐里包含的音乐形象,主要的原因是音乐本身韵律就是比较和谐、完美的,另外还能给人以驰骋想象的空间,因此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起着一定的作用。

3.在教材建设中提升音乐教学趣味性

小学音乐教学不应当局限在音乐教材本身上,有很多比较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适时的向小学生介绍,这就要求教者对所使用的教材特别熟悉,深入挖掘其中的美感所在之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尽量做到丰富多彩,音乐教师要真正地领悟音乐教材的精髓,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小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音乐的思想内涵。

4.用互动游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已经成为学习活动中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这种学习兴趣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种方法有趣、有益、有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进行的,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增加了课堂的乐趣,还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来,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著名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活动学习理论,即有意义整理的学习都是在“做”中学到的,在做的过程中,新旧知识逐渐形成了非人为的本质的联系。这样的理论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更显得非常适用。年纪小的学生的理解对于“做”的理解比较简单,换句话说他们理解“做”就是玩,就是游戏。高尔基曾经这样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很容易受到情绪情感的影响,并且这种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往往会依赖于自身对事物的兴趣,而且年龄越小越是需要用直接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儿童的兴趣是十分广泛的,但是却不是深层次的,对任何事物的了解仅仅是外在的、不深入的,也比较不稳定。所以,当儿童从事某一项活动的时候,一旦遇到外界干扰,易发生兴趣的转移。儿童天真、活泼、好动,他们唯一不会改变的兴趣——游戏。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小学音乐教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运用前人的成功方法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学无止境”,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种类会越来越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会随之不断增多,全部需要音乐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小学阶段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必要阶段,而小学音乐课程是学生塑造良好音乐素养的开始。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该结合本校本年级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趣味性教学方法更好地传承下去,为祖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新课程音乐教学法[M]

[2]刘承祥.新课改下西部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之我见[J]

第5篇

关键词:技巧训练;艺术形式;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89-1

一、技巧训练不单调

在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对老师组织的技巧训练最不感兴趣,因为技巧训练中要么是枯燥的发声练习,要么是机械的节奏练习,要么是单调的视唱练耳,学生看到这些训练项目就一个头两个大,怎么办呢?削弱技巧训练,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技巧训练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我和我校的音乐组的老师一起探索,发现只要给单调的技巧训练加入趣味的成分,生动活泼的训练的方式能够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也就不再觉得技巧训练的单调了,而是会兴趣盎然地参与技巧训练。如在教学枯燥的发声练习时,教师可以把发声练习安排在动物歌唱会上,咪、嘛嘛嘛、哞哞哞等等,孩子们快乐地模仿中小动物们的叫声,同样达到了练声的目的。再如在教学音的强弱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强弱音不同的力度,教师可以把强音比作“大力士”,把弱音比作“小朋友”,在形象的帮助下,学生会更加容易体会和理解。

二、艺术形式巧融合

小学音乐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学科,它和美术、舞蹈等学科有着相同的基因,既相互联系又彼此融通,在音乐教学中如能将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在一起,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美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涂鸦,他们用画笔涂出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涂出自己眼中的美丽事物,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涂鸦和歌曲巧妙融合,用画笔将音乐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来,同时借助线条和色彩将歌曲的内容描绘出来,一下子给歌曲内容增加了立体感,给音乐教学注入了生动活泼的元素。如教学歌曲《我爱我的家乡》时,我就让学生首先说说自己的家乡,然后在欣赏“我爱我的家乡”的歌曲的旋律时,让学生到黑板上画画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然后再把家乡的美好景物编入到歌词中去。在学生感受家乡美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美丽的家乡要靠我们去建设。这样淡淡几笔就构建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氛围,学生置身其中,轻松地领会了歌曲的内涵,再唱时真的是声情并茂。再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很多人都把音乐和舞蹈看做了一对姐妹花,我个人在音乐教学中一直注意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借助无声却优美的舞蹈动作去表现有声的歌曲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寓意。如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我就让学生先走进傣族家庭,看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美丽的孔雀舞,一会儿孔雀鹤立,一会儿孔雀开屏。在学生的兴趣被悄然激发后,我接着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旋律边唱边跳,学生们认真地模仿着各种各样的孔雀的动作,于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三、教学手段多变化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趣味;培养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小学低段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音乐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本文想就此与大家讨论几点认识。

1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美感的,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2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腊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最终懂得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3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第7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源于自然情境。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上课让同学们欣赏课件“森林里交响曲”,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自然音响跟着律动、哼唱,感受到自然音乐的美妙。

1.感受画面音乐中的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画面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下雨的情景,然后播放下大雨和下小雨时候的幻灯片。客观认识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的不同美妙之声,伴随着节奏清晰的美妙音乐,学生们看到听到了雨水时大时小不断变换的音乐节奏,仿佛置身其间,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进入歌曲的意境,曲调掌握十分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表演中体会意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密不可分,有声有色的表演,则能明白表现歌曲的内容,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歌曲思想。《彼得与狼》是一首以欣赏与表演为主的情境曲目,在教学中,我先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彼得与狼》的故事,并且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彼得与狼,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故事情节并且体会了不同的音乐片段分别代表彼得与狼的不同身份,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3.多渠道创设情境增进互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师生、生生、小组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人参与,相互合作,每个人都能尽情释放,大胆表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得到了有价值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合作关系,为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奠定了基础。

音乐课堂如何能真正动起来,必须要着力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意境、品味音乐、寻找情趣、发展想象,真正使音乐教学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境界。

二、巧用课堂趣味,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督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动力。巧用课堂趣味,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创作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在识谱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识谱知识,为接下来能够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打好基础,我编创了形象生动的识谱儿歌,培养他们的识谱兴趣:

Do是1, 1是Do, Do是妈妈的切菜刀;

Re是2, 2是Re, Re是小鸭在水上漂;

Mi是3, 3是Mi, Mi是小耳把歌儿听;

Fa是4, 4是Fa, Fa是红旗随风飘;

Sol是5,5是Sol,Sol是秤钩把货称;

La是6, 6是La, La是妈妈的炒菜勺;

Si是7, 7是Si, Si是镰刀把麦割。

这样的儿歌,学生学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简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表现美感,激发唱歌兴趣

歌唱教学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情绪感染为目的的艺术教学形式。只有真情实感的教学与歌唱,才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歌声。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在《螃蟹歌》的教学中,我在领着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后,发现学生们虽然会唱了,但是由于对螃蟹并不熟悉,想象不到螃蟹在沙滩上爬行时逍遥自在的情景,唱起来显得十分无趣空洞。于是,我赶忙利用大屏幕演示,将学生带到沙滩上去,引领着学生们和沙滩上的螃蟹一起律动,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进入,学生们沉浸在美好的音乐感觉中。

3.自制乐器,提高学习兴趣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教学;创新;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202-01

在教育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趣味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趣味教学的表现形式十分新颖,它存在于角色扮演、游戏运动、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等多项课堂活动中。同时,它以一种轻松、幽默、融洽的课堂交流方式,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关注力度。

一、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的价值含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西摩・布鲁纳曾经在其著作中指出,对于学习者说,最好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刺激来自于学生的兴趣。这也是趣味教学的一项重要表现。通过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和“学中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趣味学习树立了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思想,指导学生顺应自身的发展能力,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英语课堂。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充分享受英语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从而使晦涩难懂的英语词语变得具象、生动,打造一个和谐的英语课堂。

二、小学英语趣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趣味教学迎合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但是,由于英语课程专业内容较强,在汉语和英语的转换过程中存在难点,所以是小学英语教育的推进呈现出发展弱势。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年龄较小心理发育还够完善,在性格的塑造上具有较多可能,难以突破小学英语中的教学难点,无法集中注意力,以积极、乐观、持久的态度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因此,小学英语的趣味教学在开展之后会遇到一定的而发展阻碍,无论是在学生的注意力、深入性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三、提升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益,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丰富英语教学的学习形式,为小学生的学习成效提供帮助。

1、提高趣味教学,将游戏教育和英语教学相互融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玩耍”,对他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小学英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育中凸显的知识点以“游戏”的形式融合在一起,增加英语教育对小学生产生的吸引力。为了改变小学生背单词困难、注意力不足的现状,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游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将学生需要巩固的英语单词书写在卡片之上,然后将它们打乱放置在一个盒子里,让学生们分别用手进行抽取,然后根据抽取到的单词,说出单词的读法、含义,并在同学们的卡片中找寻意思相近的英语单词,从而增加对英语词汇的印象和关注。除了上述游戏,教师还可以开展单词接龙、角色扮演、模拟教师等活动,让小学生能够对英语课程感兴趣。

2、深化趣味教学,使英语教育和生活教育相互渗透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并不是他们的母语,语言环境的不同使学生对英语口语等知识的掌握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想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熟练程度,要通过多项措施,让学生处于一个生活化的英语教育环境中,对语境熟悉,从而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动物园,然后参观动物园中的动物,然后根据园内的动物,将自己喜爱的动物,以英语的形式说出来,分别说出和Panda、Lion、Monkey、Tiger等动物相关的词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枯燥的单词有较为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在生活化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育形式的趣味性。

3、创新趣味教学,把音乐教育和英语教育联系起来

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感官刺激对小学生的思维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音乐和英语的联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右脑,使他们能够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英文歌曲的形式,来提升英语教育的辅助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简单、易懂的英文歌曲,然后让学生感受英文歌曲的优美,使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让音乐促进学生对英语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通过歌曲的传唱,教师能够更加开心和轻松,改变了不想学、不愿学的教育特点。

4、发展趣味教学,推进多媒体教育的课堂呈现力度

除了音乐,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教师也可一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形式,进一步融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注意力。除了通过播放动画片的形式,还可以建立一个发展平台,通过播放电影《狮子王》的主题曲MV――My heart will go on的形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关注,将多媒体教育和英语兴趣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立足英语的教育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拉近和英语的距离,继而进一步加深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42-01

音乐趣味教学法是培养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应从实践角度出发,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大胆参与,在趣味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趣味教学的作用

1、趣味教学是架设学习音乐的桥梁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趣味教学引进课堂,是势在必行的。所以音乐趣味教学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2、趣味教学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

趣味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

二、进行趣味教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方法

1、“趣”在语言交流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讨论”“说话”“争吵”的机会,让人人都说起来,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

(1)儿歌谜语来“引”趣。儿歌、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我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歌曲《可爱的太阳》编成:什么东西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照得屋里亮堂堂,照得我们暖烘烘。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回答。当谜底亮出后,我说:“小朋友,老师把这个谜语变成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学生听了都很惊奇,纷纷说:“耶!谜语也能唱成歌曲?”我说:“对呀!这个谜语我们不但要给别人去猜,而且还要去唱给他们听,你们说好吗?”“好”学生异口同声,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学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

(2)你问我答来“增”趣。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通过讨论的方法然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老师提供给学生一段音乐片段,在学生不知道的前提下,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你认为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从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端性。

2、“趣”在活动体验中

如在学习常用的力度标记和速度记号时,教师可以编一些音乐谜语或顺口溜。像延长记号,教师可编其为“眉毛弯又长,眼珠圆又亮;你要碰到它,歌声唱得长”。教师说出前两句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其记法,然后再读出后两句,使学生充分掌握它的意义。这样,增强了音乐课的娱乐活动性,有利于培养、激发儿重的音乐兴趣。

在辨别1、2、3、5四音时,让学生分别扮小鸭、小鸡、小羊、小猫等动物,在听音模唱时,让他们用该动物的叫声模唱音高,以提高学生对音的听辩能力,这种形象且有趣味性的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愉快的模仿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

教学中运用游戏是激发学生音乐学习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一些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听音练习等在游戏中愉快的完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听音是一件头疼的事,既单调又缺少辨别能力。在教学中,将听音活动游戏化,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法。

3、“趣”在教学手段运用中

教学手段在音乐课的运用中表现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教具的运用。在教具的制作上,可以做一些动物、音符的头饰,美丽的“花朵”形象的图画,还可以制作“活动”的教具。如在歌曲《谁唱歌》的教学中,老师可先将几个卡片制作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当老师教授歌词内容时,启发学生“谁唱歌儿叽叽叽?”学生回答:“鸟儿唱歌叽叽叽。”老师就将黑板上的“鸟儿”“飞”到挂图中歌词的空白处。这样,对于歌词的记忆就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