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

时间:2023-06-18 10:30:46

导语: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内容

第1篇

关键词:公路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 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公路交通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事业单位的资产指的就是确定为国家所有被公路事业单位使用或占有的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类经济资源的总成,其不但是公路事业单位严格履行公路养护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维护公路路权路产和提供良好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公路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就应积极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一、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方面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相关主管部门针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已经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而很多公路事业单位在实行这些管理制度时,却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单位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大大的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管理职责不清。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如行政管理、养护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后勤服务等,对各个部门都应实行职责到人并且分工明确的管理制度,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很多公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实物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是相脱节的问题,那么国有资产就很容易流失。

(二)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

资产总量不清,使用情况不明。公路事业单位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非常久远的,而根据预算每年需要购置的资产类型很多,并且数量也很大,长期以来,公路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是不够重视的,因此,在很多基层单位中都存在着资产总量不清并且使用情况不明的问题,这样就根本无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使用管理;一些资产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使用效率较低。在公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中,既有通用的各类设备和资产,同时也有一些特殊的设备和资产,而这些特殊的设备和资产每年的使用次数都是很少的,有一些设备几年才使用一次,所以很多资产就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资产的配置太不合理,大大的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国有资产处置方面的问题

资产处理有法不依。一些公路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通常都不是严格的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往往都是先处置完成后,再去办理相应的手续,还经常出现不进行资产评估就对外投资以及擅自对外出租资产等问题;无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处置国有资产。一些公路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还会出现不向上级汇报就私自暗箱操作的行为,如在不实行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就出租资产的问题。

二、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

公路事业单位应遵循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并且国有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原则,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办法》等文件中的各项规定要求,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发展情况的国有资产购买、保管、使用、处理、更新以及报废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对外出借、出租、担保以及投资等各项管理要求,从而进一步的规范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相关的各项行为。

(二)健全资产管理手段,搭建国有资产公用和共享的平台

定期的清查实物资产,做到账面上的内容与实物是始终一致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资产信息数据库,动态的管理实物资产的购买、报废以及更新等状态,确保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与政府的采购预算和部门的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的衔接起来;搭建国有资产公用和共享的平台,提高专项资产的利用效率。对于在某一个单位使用频率较低但自身价值较高的设备,如公路、隧道和桥梁等专用的检测设备,公路行业应积极的搭建公用和共享的平台,建议采用集中购置并且分散有偿使用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这类设备的重复配置,同时也提升了这类设备的利用效率,将本就有限的财政资金尽可能的应用到公路养护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完善公路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机制

公路事业单位要想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还必须健全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定期或是不定期对公路事业单位进行审计,同时还应充分的发挥领导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作用,保证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更加的清晰和明确,防止单位领导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出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大大的降低了资产管理的风险;还应定期的评估公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动态的监管国有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的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的避免国有资产出现浪费或是损失的问题。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公路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效果对公路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因此,我们应深入的研究现阶段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详细的分析其成因,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尚宣.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财会,2014

第2篇

关健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高校国有资产,指高校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划拨给高校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的资产和其它经法律确认为高校所有的资产。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形资产,即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二是无形资产,即各种专利技术、著作权等。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持续增加,高等学校国有资产数量急剧增加,总量也日益庞大,近几年来,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重庆教育学院在2000年首次对国有资产进行了清查,2006-2007年又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国有资产大清查活动。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看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当前,一般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由国资管理部门、各二级单位共同管理。各二级单位虽设有专人管理本部门的国有资产,但大多数是由办公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由于精力和能力的原因,管理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和划拨,在使用中既不提折旧,也不计算盈利,因而使一些高校没有树立使用国有资产要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意识。领导和管理人员“重购置轻管理”,不重视资产的管理与使用,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造成国有资产管理存在较大的漏洞。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较深,认为高校是专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纯消费单位,造成了人们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的不足,形成了“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由于上至领导,下至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散,长时间对本部门国有资产不清查,造成国资管理存在很大漏洞,给国有资产的流失埋下隐患。

2.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许多高校二级部门对本部门资产长期不清查,国资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没有坚持定期核对并抽查国有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接受捐赠仪器设备较多,有的不入账,任意处置;(2)一些二级单位管理人员调动或退休时,不办理资产的交接手续,责任不清,引起后续管理人员心中无数,家底也不清;(3)有的二级单位,遇到上级审计部门要求清查时,出现各种原因和困难不能在短时期内查清楚,便用一些闲置设备充数。

3.国有资产重复购置,使用率低

高校各部门都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不断购置仪器设备,资产一经形成就被单位或部门占有、使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各部门只顾自己的利益,宁愿让资产闲置,也不允许其它部门使用,因此形成一种怪现象,一方面设备购置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各单位却有许多的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使用效率,且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造成资金浪费,资产使用率低下。

4.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责任不明确

各高校虽然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一方面,资产管理软件不完善,不能完全反映实物资产的现状,如存放地点,给管理者带来不便。另一方面,资产管理未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中建立查询平台,二级单位资产信息的管理、查询等程序必须要到资产管理部门才能办理。再者,二级单位表面上虽然有资产管理人员,但资产责任人不是资产的使用人或保管人,因而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对资产管理到位,责任不是十分明确。

5.仪器设备、材料物资采购把关不严

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大宗物质采购办法,但由于领导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不按照物质采购办法规定办理,不通过采购小组从价格和质量两方面考虑,而是自由采购仪器设备、材料物质,结果可想而知,购置的设备有的因质量不过关或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而形成低效率使用或提前报废,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6.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一些高校,设备处置过程缺乏评估,未经过评估或估值过低就随意报废。此外,设备在报废过程中,未认真核对设备的配置,造成一些设备部件被替换而过早报废,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完善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国有资产意识

要搞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员工转变认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起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从领导到国资管理者,再到使用者,都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国资管理的认识,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上,要重视培养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比如,学校可组织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的培训。有了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才能上新的台阶。

2.健全管理体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过程

(1)完善采购制度。高校应制定仪器设备、物质采购办法,成立物质采购领导小组,增强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利益,从源头上把好资产管理关,避免重复采购,资产闲置。

(2)坚持资产登记制度。高校必须建立固定资产的账卡制度,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应按照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及变动情况做好登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账实不符的问题,防止国有资产的丢失和人为损毁。

(3)严格资产处置制度。资产处置,包括调拨、报废、报损、移交等。资产处置应由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专家组鉴定后,根据结果办理处置手续,避免人为因素的随意处理,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对处置后的资产,应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处理,二级单位不得随意处理。

(4)落实移交制度。各二级单位人员调动或换岗或离职时,必须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移交时,须由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三人共同完成,移交结果及时反馈到国资管理部门备案。这样,才有利于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堵住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

(5)落实清查制度。各二级单位国有资产,每年都在增减变化,如果不及时清查,时间长了,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就会不明。因此,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经常对学校各二级单位存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清查,每年一次,确保各二级单位国有资产账实相符,管理到位。

3.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高校国有资产动态管理

当前,管理手段落后是制约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校急需构建一个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施信息化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可自行开发或选择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使其能涵盖高校固定资产全部内容,实时管理国有资产的存量和变化,获取国有资产管理的最新信息,便于充分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发挥其效益,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发挥保值增值作用。同时,能满足各二级单位对本部门资产的管理需求,可为各实验室评估统计数据提供有利条件;还可实现国资管理部门和各二级单位实时对账,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林媛,谢颖.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 魏欣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第3篇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工作,促进了我县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截止今年7月底,我县318个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约27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户,其中实体化生产经营企业3户,融资平台公司8户。县自来水公司、马电公司、天然气公司3户企业资产总额5.9亿元,2013年实现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

(一)注重了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一是成立了管理机构。2012年,我县成立了国资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工作。二是出台了管理办法。为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配置、使用和处置,县政府先后出台了《____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____县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和规定,明确和规范了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和方法,使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是认真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2012年5月,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县属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清理核查,核查出全县共有国有土地589宗,非经营性房产1189宗,经营性房产225宗,车辆341辆。今年4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办公用房清理核实统计工作,清查出全县办公用房建筑总面积23.6万平方米,使用总面积22.24万平方米,房间总数3952间,办公用房间数1950间,其他用房1683间,闲置办公用房319 间。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做到了国有资产统一管理。二是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县国资管理中心自2012年9月成立至今,共出具国有资产处置、调剂等文件158份,对县属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文件24份,盘活国有资产存量550万元。

(三)促进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规范经营性资产管理。将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委托国资公司统一管理。2012年以来,举行了6次国有经营性资产公开竞租会,竞租成交年租金534.57万元,比原年租金177.7万元增长200%。其中,2013年第三批竞租中的最高单宗标的物成交年租金86.5万元,比原年租金11万元增长幅度达到786%。二是优化资源配置。 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资管理工作中,调剂解决了县旅游局、残联、文化馆、司马相如研究会等单位及多个社区的办公场地和办公用房问题,处理了海田乡、金溪镇等乡镇的国资管理遗留问题,实现了国有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三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作,2012年帮助马电公司实现技改融资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引导企业推进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3年____马电公司、县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三户国有企业共实现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3300万元,上缴税金3500万元。

虽然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中发现,全县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意识不强。从调研的情况看,部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及县政府有关规定,对国资管理部门的工作配合支持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有的由其他岗位人员兼管、代管,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有的因工作人员变动,没有及时安排工作人员接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连续性。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近年来,县国资管理部门通过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基本信息,但仍然存在部分单位上报数据不够全面,瞒报、漏报、少报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没有产权证的房屋和使用、借用资产,存在登记不全、记录不清、资产底数不明等问题。一些单位的内部台账对拍卖、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对财政投入新形成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入账,存在国有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的情况,以致国有资产基数不准,家底不清。

(三)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调研中发现,有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根本没有管理制度。即便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有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执行,使制度形同虚设。县国资管理中心作为县政府授权监管国有资产的部门,由于成立的时间不长,专业人员少,监管力量薄弱,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以致出现县天然气公司原班子违法挪用国有资产的情况。

(四)考核激励不到位,经营者积极性不高。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对其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而县国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和约束机制,对企业负责人或经营集团没有进行有效的目标考核,存在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利于调动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今年以来,经县有关部门清查核实,全县有闲置办公用房319 间,超编制标准建筑面积24889平方米。闲置办公用房以及清理腾退的办公用房,未能得到有效使用,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目前县粮食系统有15个粮管所资产闲置,有的无人看管,损毁也比

较严重。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和保值增值,调研组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要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县国有资产运营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单位在国资管理工作的职责,明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国有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单位的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负总责,切实承担起本部门、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和任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我县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国有资产是国家政权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资源,也是政府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实现保值增值、降低运行成本、优化公共服务和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重大意义。县政府及国资管理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县政府即将出台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学习和培训,使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4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家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已经摆在社会的面前,亟需提升和优化。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是推动其优化方式探究的主要因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国家国有资产的占据的份额在逐渐的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及机制进行探究,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涵义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属于社会中的非生产领域,与社会中的生产领域中的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有着明显的形式上的区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进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这种形式,行使政府的权力。并且,行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趋向是服务型和非盈利性的,这也是其根本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本质是竭诚为人民群众服务,行政事业单位一直确立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工作理念,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其还应该考虑到国有资产带来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权力行使的机构,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因为众多综合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效率较低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采取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来进行对现在国有资产的管理,原有方法使用于计划经济时代,但是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来说,已经不能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国有资产需要高效利用的要求。这种现象致使国有资产较低效率使用情况的出现。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亟需解决这种现象,减少国有资产使用中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象,以及完善缺乏系统性、不符合现代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2.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中,流失情况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虽然一直在发展和改革的道路之中,但是仍然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甚至较为严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对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责任细则不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专项专款的意识没有较强的认识,致使部分领导或是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按照自己意愿处置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无意义流失。此外,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转向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随意估价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在处置和转换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流程执行,这种情况急需解决。

三、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践及机制的建议

1.对原有资产管理周密排查,为资产管理的优化做好基础

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因为众多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出现种种方面的问题,要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创新性实践和机制的优化,就要对原有的资产管理有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将普通设备资产、单位占有或是正在使用的房产与土地等等要有详细的数据记载,为专业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做好数据搜集的基础工作。

2.构建科学性的资产专业化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内容的重点,要有科学性的理论知道,构建资产专业管理机制,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首先,要明确产权的统一,对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条例管理国有资产,无授权杜绝使用,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机制的构建。其次,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专门组建日常管理执行机构和管理核算中心,负责日常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详细记录,明确具体到个人的工作细则。最后,在明确了监督管理部门后,实行专权专管,与日常管理和核算管理相分离,实现对资产的具体监督和整体监督,数据监督和流向监督。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专业化方向管理的有效方式,能够使职权更加细化,管理责任和监督职责更加明确,实现国有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3.构建合理性的资产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是当今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表现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依托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有基础上,构建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地方的国有资产流向和具体管理的特点,建设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方便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对整体资产管理详情的监督。并且,信息平台的相应的更新要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相适应,对资产的规模、总量和具体的分布情况要有准确和详细的体现。对资产的详细信息形成电子信息存档,并根据存档数据进行核查和维护。完备的数据库的形成,是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良好运作的基础和关键。资产信息平台的搭建将最大程度地简化日产的资产管理工作,并以最佳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平台是实现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依托,实现从管理到处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从日常到整体的全程管理,为下一步实现资产购置、产权变更等管理事项的网上申报、审批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财务核算和报表汇总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部门预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国有资产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明确改革。实现创新性的实践和机制的优化,提高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率,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国有资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推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乌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课题组,赵健明,冯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J].财会研究,2011(17).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对策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关系到社会事务的正常运转;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行,又关系到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优劣,影响到事业单位正常业务的开展,是保证社会事务正常运转和促进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文宗瑜认为,相较于世界主要经济体,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国有资产数额最大和国有资产比重最大的“两大”特征,这“两大”暗示着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要时刻关注我国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而事业单位在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我国事业单位中国有固定资产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也很大。因此,2006年5月和2008年3月,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为适应当时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为我国当时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了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更好适应国有资产管理的形势,2015年12月财政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更好地保障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重视购置、轻视管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闲置率较高,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调拨、调剂等处理流程不顺畅,国有资产的实物数与资产账面数普遍存在不相符的现象。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甚至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权限职责与财务管理权限职责有时混淆不清。下面就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淡薄,不能把国有资产管理当作重要事项来抓。与其他工作事项比较,总是把资产管理工作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忽略不管。认为资产管理只是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有的单位没有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有的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偏低,没有很好的接受培训学习,导致资产管理较为混乱。有的单位没有建立起准确、详细的固定资产基础数据信息,在日常使用中缺乏很好的监管,使国有资产损坏、丢失。

(二)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闲置资产

有的单位盲目预算项目资金,由于预算审批不严,获得大量预算审批资金,形成大量闲置资产。有的单位资产更新后,清退下来的旧资产闲置在库,无人问津,没有作进一步的分类处理。对长期闲置的资产,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共享机制,缺少一个能够实现资产信息共享的交流平台,单位不能把自己的闲置资产与其他单位共享。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与其他单位共享使用资产,会增加资产的管理、使用成本,所以宁愿将资产闲置,也不愿与其他单位调剂或共享使用,表现为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三)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相符

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及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相符,会计账面数据不准确、不真实。有的事业单位实物资产与账面资产名称不统一,有的资产名称相符,但规格型号不相符,从而导致不易管理。有的单位实物资产在甲单位存放或使用,但与之对应的账目在乙单位,从而导致实物与账面分离,使账目信息失实。

(四)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评价体系

目前有的事业单位尚未建立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评价体系,没有明确的绩效管理目标,绩效评价指标过于简单,而有的指标评价操作起来难度又较大。有的事业单位虽已建立资产管理评价体系,但只是为了应付、走过场,不能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有的单位绩效评价工作起步晚,没有经验积累,工作推进缓慢。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需要专业的、综合性的管理人才,因为涉及到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所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凳乱档ノ幻挥猩枇⒆ㄒ档摹⒆ㄖ暗淖什绩效管理人员。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1.重视资产管理,明确职责分工。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自觉高效地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资产的购置、登记、盘点、存放、使用、维护、报废、调拨、损失赔偿、责任追究等内容,并且强有力的执行。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以及资产的使用人员应分工明确,明确各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

2.建立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利用现有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便于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高效的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建立资产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本单位资产以及下属单位的资产信息,全面掌握单位资产的使用状况。

第6篇

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现对我单位本年度资产占有、使用、变动以及管理情况等分析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单位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财务隶属为二级单位,资产管理负责人1人,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核定编制人数25人,实有财政补助人员43人,其他人员6人,预算收支情况平衡。

二、资产情况分析

资产总量:1199080元;

分布、构成:1、房屋474496元,2、通用设备395534元,3、专用设备13500元,4、图书资料10000元,5、家具用具305550元

变动情况:2016年新增固定资产287790元。

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一)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这次清查,认真学习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对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视。

(二)进一步夯实了国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根据这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清查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实物资产总账、实物资产明细账、保管使用登记册,真正建立了实物资产“户口本”管理制度,为每项实物资产建立了实物资产卡片信息,包括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时间、类别、原值、使用状态、保管人等最原始的信息内容

四、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及时。

(三)资产处置欠规范。

五、加强资产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的后续工作,巩固资产清查工作成果。

第7篇

本文以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两种模式的特点及管理现状、国外公共资产管理的管理模式及经验,运用产权理论、公共预算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归纳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归类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重点对统一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行详细剖析。文章以统一模式下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某省属 H 学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设置、国有资产管理特点展开研究,分析某省属 H 学院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根据某省属 H 学院的管理特点,具体从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流程、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完善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某省属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统一管理模式下的管理思路,希望能给统一模式下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带来理论与实践上的借鉴。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产权理论 .

2.1.2 公共预算管理理论 .

2.2 高校国有资产相关概念

2.2.1 国有资产

2.2.2 国有资产管理

2.2.3 高校国有资产

2.2.4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分类 .

2.3.1 按照存在形态分类

2.3.2 按照运营方式分类

2.3.3 按照价值补偿方式分类

2.4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概述 .

2.4.1 统一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4.2 分散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2.4.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第三章 统一模式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证分析.

3.1 某省属 H 学院概述 .

3.2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3.2.1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流程

3.2.2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岗位设置

3.3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3.1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陈旧

3.3.2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清

3.3.3 某省属 H 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环节有待完善

3.3.4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不足

3.3.5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第四章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4.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

4.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特点

4.3 国外公共资产、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4.3.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4.3.2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第五章 某省属 H 学院统一模式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1 健全管理制度

5.2 明确管理职责

5.3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5.3.1 加强国有资产审批申购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5.3.2 规范国有资产采购环节

5.3.3 加强国有资产分配使用管理

5.3.4 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

5.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5.5 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创新能力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启示

6.2.1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6.2.2 进一步推进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6.2.3 进一步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各环节

6.2.4 进一步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人员专业素质

第8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对接;优化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以实现发展目标为根本目的,对各种业务活动以及资源进行科学估算和有序组织,并按照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分配和管理的活动,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专门针对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财务活动,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实现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接,发挥不同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势,提高国有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效益,全面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为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接步骤及重要性

首先,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人员,为对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其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到预算管理范围内,探索一套科学、完善的对接体系以及制度。最后需要不断优化对接体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形势和经济体制变化,对对接体系和制度重心适当的调整,紧跟时展步伐。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对接,可以更加全面、详细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有效的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对各项资金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控,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益、节约国有资产使用成本,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推动节约型政府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使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进行对接,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提高了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力度,实现了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同步协调,加快了公共财政改革步伐,对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思想,对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不够深刻,无法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登记,形成账外资产,导致资金实际利用情况与预算编制存在较大出入,影响对接工作的顺利进行。购置资产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造成部分资产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了大量的资金,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和流程过于陈旧,已经跟不上当前发展步伐,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一些单位的预算部门和资产部门没有进行岗位分离,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容易造成工作推诿现象。此外,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在工作流程上较为复杂,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调,监督力度不足,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影响了财务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3.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预算编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资产具体配置不够明细,缺乏可靠的参考依据,降低了预算的精确性。同时,部分行政事业的财务人员专业性和责任感不强,加上预算编制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所编制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无法如实反映全部资产配置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4.资产收益管理力度不足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为行政事业单位带来国有资产收益的物质基础,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将该部分资产考虑在内,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将该部分资产纳入到预算编制范围内,出租、出借、转让等随意处置现象比较常见,无形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还容易引发现象,不利于廉政风气的建设。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的优化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接,首先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从而将工作落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转变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思想,将对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落实到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逐步实现对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专题会议等形式,使单位员工认识到对接工作的本质含义及重要作用,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参与、配合对接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对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产配置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加强资产控制力度,避免出现浪费现象。同时,还应该对实物资产费用标准体系进行细化和完善,采用分类分项定额标准,提高资产定额的科学性及精确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财务管理的控制力度,明确资产管理部门的职权和责任,保证资产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及有序性,一旦发现越权或不负责现象,应给予严肃处理。

3.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要想保证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良好对接,就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为对接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参考。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要以规范的资产配置标准为规范,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各项业务工作需要配置的资产类型、数量,制定科学的资产采购计划,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现象。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4.强化资产收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强化资产收益管理意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应该将国有资产收益考虑在内,保证预算编制内容的全面性及科学性。其次,根据资产配置标准及定额的制定,对各项资产进行科学配置,并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别管理。最后,当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理时,需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可以对其进行处理。

四、结束语

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对接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经济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资产收益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国有资产管理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顺应了我国当前经济体制发展,能够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对接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J].财会通讯,2014,(26):50-52.

[2]刘海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153-154.

第9篇

关键词:县级 国有资产管 预算管理

如何更好的实现县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发挥这些国有资产的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而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更好的监督国有资产的使用,而且可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行为,因而对于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县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县级国有资产中企业部分资产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也面临新的问题,这都要求进一步完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

当前,大量的县级区域内国有企业已经实现了非国有化改制,仍然以国有化形式存在的主要包括政府控股或者持股部分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出资主办的经营实体,以及部分承担公共职能的企业如市政公司等。目前这种资产的规模较大,《2011年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地方国有企业的数量达到93619户,企业资产达到99001.3亿元,其中县级国有资产的数量也不容小觑,以侯马市为例,该市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3162万元。对这种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规范和明确产权交易活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等制度规范公司治理行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效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包括国家划拨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国有资产后所取得的资产,其他渠道取得的资产如接受捐赠等。这类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是保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等,此外,还包括更好的发挥这些资产的职能以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目前,国家的管理手段主要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购置、调拨、处置、报废等的管理。目前,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大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侯马市就对该市149家单位的资产进行了统一的录入和管理。

二、县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构成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框架,但这一制度框架中有关如何进一步保障出资人有效行权履责、如何深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如何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内容还不完善或者有待进一步细化、实化,从而在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其次,从县级区域本身来看,配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部分县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的或者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不利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二)管理职能相对分散

当前,县级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主要通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来进行,但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政府部门也设立了对应科室来参与管理,如财政局设立国有资产管理科,此外,在财政预算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财政资金购买相关的资产,必须列入财政预算。而审计部门则可以对这些单位的国有资产开展审计工作,这种相对分析的职权使得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容易出现“可以管也可以不管”权责不明确的问题。

(三)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未完全结合

当前,县级区域的预算工作主要由财政局负责,但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则相对分散,在预算过程中财政部门不可能也无法对全部国有资产进行盘查摸底,因而容易出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表现在部分国有资产管理单位没有将相关的数据如收入、支出情况真实、准确的进行汇报甚至瞒报,部分单位则违规进行国有资产的处置,部分单位故意夸大或者缩小国有资产未来的收益和支出,从而使得财政预算的数据来源不准确,导致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难以实现有效地对接。

三、完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县级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工程,不仅需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和践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还可以从明确职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推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相结合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落实和践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要根据县级区域内部的实际情况完善国有资产统计制度,科学的对县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有形和无形国有资产进行盘查摸底,避免部分国有资产游离于监管之外。其次,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国有资产,要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上下功夫,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则从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等方面下功夫。此外,要在进一步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完善产权交易、产权转移等相关工作,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再次,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国有资产的基本状况进行监管,实现动态监督。

(二)明确职能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要积极构建以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为中心的县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局等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占有、使用、经营国有资产单位的职责,形成一个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管理体系。其次,要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建设,一方面,要细化、实化各种管理制度,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上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形成一个懂管理、善管理的人才队伍。

(三)推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

首先,要积极完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预算工作,财政部门要根据市场情况,上一年度乃至于历史上同类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增长或者亏损情况,分析预测下一年度国有资产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形成预算,以此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参照之一。其次,要将这种预算进行有效的分解,并下达到具体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单位,财政部门要与这些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使各单位明确自身的目标,而政府部门则在年度结束后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推动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