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0:49
导语:在林业经济专业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并根据社会需要确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样式,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其他教育内容、课程及内容的组织及实践中的方式方法的总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一级学科,重点解决农林领域的管理活动,目前已在我国54所本科院校开设。近二十年专业改革仅限于内部框架调整,并未依据市场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模式。为适应市场需要,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和重要课题。本文从“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梳理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1 教学模式
1.1.1 理论教学
王雅鹏(2004)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利用现代技术提升专业层次和水平,开拓区域经济学、农林产品比较优势等研究领域。奚祥华等(2007)提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创新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策略,建议增加基础学科课程,删减重复过时的课程,开设生态环境科学、现代农林技术等课程以及热点问题的专业讲座及发展动态课程。柯水发等(2011)对北京林业大学240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进行“课程设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农林类课程较少,建议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增设农林经济地理学、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彭艳等(2008)以29名学生4年所学部分课程成绩为原始数据,①基于因子分析得出农林经济类相关课程对学生专业素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宽专业”教育,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颜华(2009)具体提出农林院校可采取主修与辅修制度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罗攀柱等(2008)依据我国农林业生产特殊性及林业经济转型的需要,将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划分为5个模块,②建议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生态和环境意识较强的人才。刘强等(2009)依据市场需求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平衡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比例,增加实务类课程,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教学效果。李红(2008)进一步提出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突出学科特色,力争与其他同类院校有所区别。
徐辉等(2010)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案例选取难,缺乏专业的案例编辑,导致理论教学与讨论教学学时分配困难,学生自主性难以调动。建议教师通过业内交流、校际交流、发动学生调查编写等方式增加案例讨论环节,避免单一的理论教学。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核心课程较少,缺乏时代感;(2)重复性课程较多,学生知识面普遍较窄;(3)授课方式单一,讨论教学欠缺。在未来课程设置上,应重点培养新学科,增设农林经济学课程,以专业讲座带动课程教学,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1.1.2 实践教学
赵锦域(2002)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改革为例,提出全面调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完善实验室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的实验学时达到总学时的30%。
黎东升等(2002)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提高教学实践现代化程度,建立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电子教学系统和以农林经济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系统。其后研究发现传统办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开展专业知识准备性教学、随堂性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观和专业生产劳动等方式深化人才能力培养。颜华等(2011)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实践比例过低,建议形成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郑炎成等(2007)结合教学经验发现,实习经费难以落实阻碍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开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实践对象及接收单位选择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据此并结合先生社会学理论提出“就近选点,解剖麻雀”的实践方式,建议在院校周边选择行政村,开展具体连续性调查,节省经费和时间同时保证实践效果显著。
综上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不完善;(2)实践教学比例较低,与理论教学及社会需求结合度不高;(3)实践经费及对象落实困难。在未来实践教学建设上,应重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外基地建设,选择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实习单位。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林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扭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认同度较低的现状。
转贴于
杨根宝等(2005)结合21世纪我国农林经济背景及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提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厚基础与宽发展兼顾。郭翔宇等(2009)借鉴部分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经验,提出学校应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发展需求。
徐辉等(2010)总结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敢于创新的精神、付诸创新行动等素质,提出“创立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创议探究式教学”、“创新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和“专业认知—实景模拟—见习顶岗”等五种实践模式。王玉芳等(2011)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原创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知识陈旧、缺乏课题研究能力是制约原创能力培养的内在因素,提出重视学生原创能力培养、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务实基础知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杨香合等(2010)基于河北省农业发展,提出构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高地,从教育管理、办学机制、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创新,以学术带头人为引导,培养本科学术创新人才。胡云等(2010)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立足于应用型高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阶梯状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个中心、③三个层次、④三种形式⑤”的实践教学模型。
刘惠琴(2007)运用访谈研究、模型构建、量表设计、实证研究等方法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进行调研,总结出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创新氛围浓厚是提高中国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题研究较多的特点,应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先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新型科研团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铺设平台。
综上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机制的构建,农林院校应打破传统的理论教育,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开发原创思维能力并付诸实践,上述激励措施比教师单方向从事科研更具有效率。
2 结论与建议
学科建设状况从根本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目标应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撑区域农林产业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进度较慢,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未来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应集中于如何塑造创新型人才、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如何提升社会认同度等方面。农林院校应结合实际,将理论转化为行动,突出专业的比较优势。针对该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笔者建议如下:
(1)创建以本科生为主,教师队伍为辅的初级科研平台。以基础项目为资源,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科研热情,为培养后续人才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参与学科建设。学生视角能真实反映学科发展中的缺陷,建议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科研讨会,依据学生的意见合理改革,使学科发展更符合学生要求。
(3)建立院校间学科交流平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缓慢反映了学科建设理念的局限,校际间交流平台能够为学科建设提供新思路。建议定期举办农林院校学科研讨会,互通先进理念。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种类较多、细化程度高、相关实习及科研项目丰富,这为其他农林院校提供借鉴。
(4)适当增加与农林类相关的专业课程,减少关联度较低的课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将经济、管理与技术三者结合,注重实用性,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避免出现“宽而不精”的学习效果。
(5)强化专业实践。建议将“大一学年起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实习”纳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大纲。内容由浅入深,倡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对专业应用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学生在就业方向选择上出现偏差的可能。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韦晓菡,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经济学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2―0149―0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广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大批优秀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而从农村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虽然具备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适应能力,但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创业的成功率,扩大就业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并以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一)创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指的是学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态度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侧重理论研究向侧重实际应用转变,毕业生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二是人才培养要从过去的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毕业生既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和制定农林业发展政策等工作,也可以在各类涉农(林)企业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统计、咨询等工作。通过两个转变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他们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动态的思维方式,能够从独特的视角审视不断变化的农村和农村经济,从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创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基础+模块”的课程体系,基础教育部分既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工具形式的课程,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音乐、艺术等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在专业课方面,突出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并重的原则,推行“基础+模块”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通过专业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知识,通过专业任选课程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划分为若干个专业方向,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学生在低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打下宽厚的基础,在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个人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根据模块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教学,为未来的就业提前作好准备。同时还要通过定期对用人单位的回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使用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适时地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学院需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首先,通过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得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转变教职工职能,从以管理为主转为以服务为主,一方面辅导员与专业老师通过提供专业意见,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并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探索自我、了解自我,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四)创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倡案例教学,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自主分析和处理问题;二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调研和科学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增强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理论课程中安排外出参观和将课堂知识与自身科研课题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学中成绩的评定要采用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集教师、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和相关部门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要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取“请进来讲座、走出去实习与兴趣小组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带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见习和参观,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有针对陛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二是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形势,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实践教学课程能体现学科特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从职称评定、评优、培训方面的支持制度,鼓励教师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广西财经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在广西财经学院目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专业课程模块中设置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等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对涉及农业经营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课程设置还不够系统,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时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农业经济的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在专业任修课模块中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些课程中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不足,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三是现有课程中在内容上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复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学生重复接受不同课程里的相同内容,感觉学习较为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在讲授重复内容时都认为其他老师会作详细解释,结果导致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
(二)学生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广西财经学院2011年新设立的专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部分学生对就业情况存在疑虑,同时作为新专业许多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足,而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在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增强班级凝聚力方面虽然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在学院有涉农专业的年级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整体成绩相对于其他专业较低,因此学生自治组织在未来工作中如何激发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仍是一个难题。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虽然辅导员和专业老师提供了指导,但是课外专业活动得到学生呼应的不多,师生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交流不足,这使得学生难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比如以小组形式轮流上台讲述本小组对案例的理解,但是以小组形式完成案例准备工作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搭便车思想,没有认真完成案例分析,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就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了科研导师,但是学生在低年级时对自己未来专业方向的理解还不清晰,变动可能性大,这就导致了科研导师在学生科研活动中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考核过程中多以最后考试成绩或论文成绩为主,这使得学生对日常的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和课外实践重视不足,学生无法扎实掌握课程知识,难以在课堂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性思维。
(四)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不足,在将实习、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和融合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包括:一是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学时间被理论教学占用,实际操作无法到位的问题;二是经贸学院初步与一些涉农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目前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还较少,实习基地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毕业实习虽然安排的时间较长,但是缺乏相应的跟踪管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了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难以判断。
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备选比例,扩大学生选择范围,增设一些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课程和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二是在课程体系中要处理好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解决好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课程结构更科学,课程体系所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完整。
(二)转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管理机制。一方面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等多种形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制订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通过完善学院学生会、学生社团和班委会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自治组织在推动学生自我管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设置鼓励学生创新的激励措施,结合学校创新学分申请和二级学院创新个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方法。首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科研导师的确定可以在学生进人大学二年级课程学习时再进行选择,因为学生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此时确定科研导师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竞赛、撰写毕业论文时由同一位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具有较好的延续性,并且科研导师也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题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机会,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建立侧重于日常工作的成绩评价体系,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以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完成的作业在总体成绩评定中占主要地位,并要求小组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明确人员分工,在进行小组整体成绩评价时也对个人进行考核,增强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加强与涉农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深度,通过联合举办一些专业比赛、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教学实习等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使学生在寒暑假能到基地长期实习。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的追踪和考核,尽可能引导学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定期与学生就毕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对实习单位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提高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辉,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2]吉洁,高志杰,刘书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关键词 人才培养目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专业知识,熟悉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较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科学知识和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方法;(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5)了解农林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困境
2.1 生均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生均实习经费不足是各农林院校安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面临的最大困难。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林院校的教育经费不太充裕,安排给每名学生的实习经费一般都在300元左右(实习时间为1个月),生均实习经费为10元/天,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实习要求。以笔者2011年参与的一次生产实习为例,实习地点安排在省内一个距离学校大约200公里的乡镇,每个学生来往实习地点的交通费为100元,住宿费为10元/天,伙食费为10元/天,为每名学生购买保险,人均花费30元,总计730元。生均短缺430元。短缺的这部分经费由学生承担,无疑会影响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实习效果打折扣。由于实习单位一般都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预算,如果短缺经费转嫁给实习单位,会增加实习单位的负担,影响以后教学单位和实习单位的合作,甚至导致实习基地撤销。
2.2 难以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
难以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是导致各农林院校安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自毕业分配采用双向选择模式以来,学生择业空间和领域大大拓宽。为了满足这些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要求,教学单位需要相应拓展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以提高学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但由于受到传统实习模式和观念的限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生产实习还局限于为实习单位所在地农村和农民做一些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生产劳动方面的服务。这样的实习内容很难与学生以后的工作联系起来,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生产实习效果不理想。同时,与以往的生产实习不同,现在的生产实习点都是依靠教学单位人员与实习单位人员的私人关系在维系。如果教学单位人员与实习单位人员中有一方调离原岗位,原实习点上的生产实习工作就会被迫中断,教学单位必须重新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这也加大了寻找合适实习单位的难度。
2.3 难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学生数量
难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任务是影响各农林院校安排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的另一重要原因。按照教学单位的教学计划安排,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方便学生学习,生产实习一般都会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同时,为了节约开支及便于管理,教学单位一般都会选择进行集中实习。通过与许多实习单位的交流我们发现,上述两种安排均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实习单位很难配合教学单位安排学生实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新员工的培训及考察都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而生产实习只有1个月时间,学生还没有完全培训好或考察清楚就要离开实习单位,这对学生和实习单位都是一种损失。因此,实习单位希望学生能有更长的实习时间。另一方面,集中实习往往是十几个或几十个学生做同样一件事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实习单位一下子要找这么多的熟练员工来带学生也有困难。因此,大多数实习单位不愿意接纳太多的学生进行实习。此外,大多数高等农林院校都是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这恰好是考研及就业的关键阶段。考研及就业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秩序和实习任务。
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习模式的调整与完善
3.1 细化生产实习方向
以提高学生生产实习效果为目标,细化生产实习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进行生产实习方向的细分,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农林经济管理生产实体上可以划分为农业企业管理和乡镇经济管理两个方向。这样的划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实习方向。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也增加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差异性竞争优势。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细化生产实习方向的前提是加强生产实习经费的投入。一部分投入用于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使实验室可以高仿真度地模拟农业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一部分投入用于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在组织管理运作中投入更多的费用,让不论是集中实习还是分散实习,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增加实验室模拟实习环节
以提高学生适应新工作能力为目标,增加实验室模拟实习环节。通过充分挖掘校内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基地、科研基地等的潜力,配合学院各建设经费的使用,尝试建立农业企业管理仿真实验室。在校外实习之前,先通过农业企业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或实训,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内容和环节。然后,利用校外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实习效果。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基本不需要实习经费。因此,可以考虑适当缩短校外生产实习时间,增加校内实验室模拟实习时间,将有限的实习经费用在具有代表性的校外实习基地上。
3.3 灵活安排实习时间与人数
以满足实习单位需求为目标,灵活安排实习时间与人数。与大型涉农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关系。由企业设计培训模式,确定实习时间和人数。由学生提出实习单位类型与实习职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企业与学生的要求进行对接,为学生安排合适的企业,并按照企业的要求在第四学年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生产实习。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与企业开展经常性的沟通,熟悉不同行业背景和企业管理场景及其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了解企业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关键点。与学校周边的乡镇建立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关系。由乡镇或村提出需要的服务和帮助,确定每一个实习点上的实习时间和人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没有到企业实习的学生统一安排到各实习点进行生产实习,实习时间为期四周。在实习期间,学生早出晚归,先按照统一设计、不断完善的调研内容进行实地分工调研,再按进度进行数据处理,完成新的资料数据库建设,并进行反馈补充,然后调出历史数据供实习学生选题研究分析,得出各个角度的实习分析报告。
3.4 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
以保障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生产实来逐渐被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对科研越来越重视,使教师没有或者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因此,要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鼓励优秀教师指导学生生产实习。要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必须选派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实习中与老师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提高以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采用多种措施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生实习指导,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 黎东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高等农业教育, 2001(8):64-65.
【关键词】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合作
参加一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会给职业学校的教育与教学受到深入、持久的影响,在备赛的时间里,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基本都会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开展,学校的相关方面也都受到影响。它能够吸引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忘我地、夜以继日地接受训练,积极备战,满怀信心地参加比赛;能够促使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准备、忘我地备战;能够引起各级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认真组织和举办;能够让企业深入地了解职业学校、了解学生,并主动赞助职业技能大赛、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主动与职业学校“校企合一”和参与“教学做一体化”研究。
一、学校园林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困境
学校园林专业学生也曾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如2008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插花比赛荣获一等奖;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中职组)园林植物修剪比赛获一等奖1人、优秀奖2人等。进行专业技能竞赛是展示学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技能水平、教学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但由于受参与学校个数、专业人数影响,各级技能比赛无法常态化。与其他专业学生技能竞赛相比,一是自治区、市级教育部门组织园林专业学生技能比赛不常态。主要原因是整个广西和各市有此专业的中职学校不多,横向举行此专业比赛难。如电子、机械、计算机类等专业单在桂林市就有许多中职学校设立,而园林专业在桂林市内除本校和农业学校有,广西农业学校又直属区级管,其基本上不参加本市内组织的各项比赛。二是学校对学生技能竞赛重视度不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次数少,师生参加积极性不高,参加人数少。三是通过竞赛,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参加比赛的学生技能水平不太高,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比较差。总体来说,整个专业教学中缺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专业办学生机和活力不足。另外,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不了解学生技能情况,因而对学生就业需求积极性不高。首先是国家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其次是企业与学校缺少交流平台,虽然企业也接收学校的学生与教师到单位实习,每年12月初学校园林专业学生会到企业进行短暂的实习,但企业担心工作的质和量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只会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粗造的体力活动,甚至有些企业还害怕学生因技术不熟练带来麻烦,担心轻则损坏机器设备,重则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所以许多园林、花卉公司对园林专业职业教育态度冷漠,表现出不支持也不热心,更不太欢迎学生实习,使学生实习比较困难,更不用说企业还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制订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或者提供一些实习设备等。上述问题急需解决。唯有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让企业走进校园,走校企合作之路开展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才能提高专业的办学生机和活力,让企业更好地了解专业技能教学,了解学生,从而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二、解决方案
构建出一套基于校企合作的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园林专业技能比赛中的作用,自觉联合园林相关行业、花卉类企业举办技能竞赛,积极推行学校与企业合作,用企业的最新标准来引领并制定技能竞赛的标准,制定园林专业的教学与园林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一种科学规范的竞赛机制。三、对策
(一)建立校企合作、行业参与制度
与企业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从领导的专业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开始,引导园林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指导学校进行园林专业设置和相关课程改革,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为建设学生实习渠道出谋划策,在教师技能培养和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技能大赛中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积极联合园林行业、企业举办园林专业技能大赛。要用园林行业的标准引领专业技能竞赛的标准,积极引进园林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来支持、服务园林专业技能大赛,最终使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聘请园林行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技能大赛评判。鼓励园林类的企业在竞赛现场进行招聘,学校积极推荐选手优先就业。竞赛结束后,学校工种鉴定部门积极与职业技能鉴定部门联系,努力使获奖学生直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常规教学工作,并努力拓宽范畴
深入调查了解园林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现状以及他们参加技能竞赛的需求情况,分析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切入点,积累研究个案,并在此基础上交流、碰撞,不断实践、反思。开展园林专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提升园林专业师生的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园林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园林专业技能大赛必须实现由少数专业师生参与转向全体师生参与,努力做到覆盖全校园林专业的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覆盖全区每所设有园林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努力做到竞赛中“园林专业技能全部覆盖,园林专业师生全员参与”,最终做到使园林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园林专业技能大赛,并力争取得最好成绩。要想把一个专业技能比赛举办出如此成效,我们必须把园林专业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转向常态性工作,把技能大赛作为一项重要常规工作。不仅要办起来,要办好,而且要常抓不懈。努力拓宽专业技能竞赛的范围,从个体到集体,延伸到社会服务,增强专业技能竞赛在社会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
(三)制订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竞赛方案
园林专业竞赛内容的建设要科学规范,竞赛规则的制定要公平公正。研究“园林专业技能竞赛”的细化标准,制订园林专业竞赛的实施方案;制定技能竞赛的评判标准时,既要突出园林专业教学环节的重点,符合园林行业生产实际,又便于在技能竞赛中操作执行,有利于专业竞赛选手的选拔。要求所有竞赛裁判员严格按照技能竞赛裁判和评分细则,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秉公办事,公正严明地选出优秀选手。在具体操作技能竞赛内容上,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园林植物、插花、盆景制作、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选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技能要求,实现不同的目标,形成不同的专业技能竞赛方案。通过课堂教学——生产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从而使技能需求内化为专业情感,并自觉落实于技能操作行动上,激发学生职业情操和意识,落实他们的自主行为。能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把握“技能培养”载体,抓好教与学环节
从教学方面,一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园林专业技能讲座;二是在课堂教学、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中,学校做到“赛普结合,赛教结合,赛改结合”。做到技能竞赛基于全体学生,避免走入“精英教育误区”,结合学校园林专业特点,开展技能竞赛。同时,做到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使“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专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的相辅相成关系,实现教学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学生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生产任务。善于做中学,实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对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一是引导学生多看园林专业相关书籍,多看现场绿化设计(城市绿化、公园、小区等)艺术,多看相关园林网站,了解园林行业最新动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内涵和品位。二是要求学生多练多做多总结,不同园林景观有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施工方法,积累经验,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较快提高动手能力和实地操作能力。三是教育学生吃苦耐劳,指导团队协作。园林专业学生必须结合园林工地进行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五)形成赛满校园活力四射的文化氛围
树立“赛文结合,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观,主动承办和参加园林专业各级技能竞赛。使技能竞赛活动富有挑战性,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形成人人参与,你追我赶,超越自我的一种行为文化。让它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成为一种校园竞赛文化。园林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分校级、市级、区级、国家级农林类的四级赛事。校级竞赛中做到调动园林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市以上级的选手选拔时要保障科学性,平时对选手培训工作要做到长期性、长效性。大赛指导教师要相对稳定,要让指导教师安心做好指导工作,简化他们的课时申报。校园内通过宣传栏、广播站高效地宣传报道,及时兑现参赛的奖励等。为那些通过层层选拔优选出来的学生提供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发展的平台。
(六)形成全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关键词:林业 转型 前景
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它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对天然林和人工林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一、我国林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林业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林产品、竹及竹制品、人造板、松香等主要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纸和纸板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林业部门2009年的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4406.4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07年增加1872.99亿元,增长14.94%。
尽管我国林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一是国民生产总值中林业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二是林业总产值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过低。三是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规模小,例如,我国木浆造纸、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的企业平均规模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12%、13.15%、36.0%、11.2%。四是技术装备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五是科技含量低,科技成果转化慢,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0%。此外,我国林业还面临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传统林区的可采资源趋于枯竭、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进口依存度比较大等瓶颈。
二、林业转型的必要性
首先,是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我国的人工造林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用材林、纯林的培育,轻珍贵树木培育,树种单一,致使许多林区森林环境恶化、林木生长不良、病虫危害严重,珍贵林木资源锐减或枯竭。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良土壤等生态功能及作用。同时,还应进一步认识到:森林资源具备物质与生态服务同时利用的可能性,可以做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目标。一方面,任何生物都具有生长、发育、繁殖和衰退的自然规律,在这一生命周期中同时实现物质生长和生态服务效益。另一方面,森林生态服务与物质利用之间可能是互补、冲突、协同关系,森林可以实现物质与生态服务同时利用。因此,发展林业,还须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使有限的林地发挥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其次,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木材供给总量进一步减少,林业经营的林种、树种与木材市场的需求尚不完全一致的,但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当前,我国国内房地产业、家具业、家庭装修业迅猛发展,使得木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仅靠我国商品材的生产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依靠进口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缓解木材供求紧张的矛盾,但从长远来看并不可行。目前,许多木材出口大国正在调整木材出口政策,如俄罗斯正在逐步缩小原木出口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木材巨大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及我国木材加工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缓解和解决木材供需矛盾、增加木材可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速生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的建设,这也要求我国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是提高林农收入的需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林业效益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在林业市场建设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导致许多地区的商品林、原料林基地建设单一,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同时,由于采用以农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模式,许多地区的商品林业都存在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对我国林业发展方式进行改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激发林农生产林产品的积极性,使发展林业成为增加林农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目前,我国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经济增长向可再生、清洁、高效利用能源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循环经济以优化资源的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特征,是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最佳发展模式。林业的转型过程中同样也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注重林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我国林区经济结构由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林业产业走上循环发展的轨道。
第五,是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能源消费量较大,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寻求替代能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推动林业转型是解决我国目前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以林木及竹产品为例,它们既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又是典型可再生的重要能源,构成了资源资本和能源资本的绿色基础。此外,林业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还可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
三、转变林业发展方式途径
(一)推广林产品加工一体化
一是林纸一体化。从世界造纸强国的发展历程看,使用木浆造纸是发展趋势。我国现在对木浆的需求也非常大。在造纸行业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一般占比为65%左右,造纸原料主要有木浆、废纸浆及非木浆等。目前,由于造纸产能的迅速增长,我国对纸浆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我国林木资源匮乏,因此木浆原料短缺,木浆需要大量进口,在价格上也受制于国际市场。“林纸一体化”仍是我国商品林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是木业家具业一体化。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购买力不断增加,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木地板及木家具业在大城市的普及率将快速提升。这要求我国林产品加工实现木业家具业一体化的模式。
(二)以市场为导向,定向培育商品林
发展商品林首先需要解决生产什么种类的产品和需要多大的生产规模,即定向培育问题。在西方林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等,林业产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实现商品林培育目标的高度定向,以工业化产品加工作为培育商品林技术和管理的目标。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发展人工速生丰产林基地中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产品培育目标缺乏产业化的总体规划,林产工业水平的落后,特别是重大技术装备水平严重落后,反过来制约了市场对商品林产品的质量需求,而落后的林产工业水平限制了高档工业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能力短缺,致使市场需求长期处在对一般标准原木的需求上。而对高质量、多品种和满足特殊需要的工业定向用材(如优质高效针、阔叶树种)的培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偏向于发展数量增长优势明显的树种,造成树种结构、林种结构和林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
(三)解决资金瓶颈,提供资金支持
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优惠的信贷补贴和专项资金的支持政策,降低商品林行业竞争成本。针对林业经营的市场风险性,政府应当制定长期的面向个私企业和有关组织的商品林产业化投资信贷计划,带动中国林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取消商品林维简费和林区建设费,取消林业基金的行政无偿支配制度,启动育林基金迹地更新保证金制度,建立育林基金个人或企业银行账户制度,根据迹地更新验收凭证,育林基金全额返还商品林经营单位,以回归育林基金的本质。
参考文献:
①胡小辉,孙秋婉.浅谈我国林业结构的调整[J].决策与信息,2010(6)
②黄烈亚,翟印礼,梁霁.产业结构变动与林业增长:贡献与差异[J].《林业》,2010(4)
③程鹏.要大力促进生态建设与林业的协调发展[J].生态文化,2010(2)
④宣裕方、周伯煌.商品林可持续经营问题探析[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3)
⑤刘东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林业[J].绿色中国,2010(3)
关键词:产业联动 临港产业 转型升级 独山港
0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临港产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国际看,全球化发展愈演愈烈,已经形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我国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竞相争取的首选地,尤其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世界生产基地中心,但目前这些产业的集中度较高,大多聚集在我国基础设施完善、供应链整合度高、物流流通高效的港口和沿海区域,我国也已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临港经济的三个增长极。从国内看,临港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速,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临港产业区经济占到全国GDP的60%以上,承担了我国对外贸易90%以上货物的进出,以及我国原油和铁矿石消费总量的45%和60%以上的进口接卸。以钢铁、石油、化工等为主的工业制造业,重心开始向沿海地区倾斜,而临港产业区本身已有一些优势产业依附,比如船舶制造,众多迹象表明,临港经济备受青睐。但我国临港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同构化,产业关联度差,港城联动困难等问题,再加上近期原材料成本上升、汇率调整、劳动成本上升,从国外市场获取原材料成为了众多企业的优先选择,临港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临港产业的提升遇到了瓶颈。对此,我们应乘势而上,转变临港产业发展思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1 临港产业概述
1.1 临港产业概念 在我国,临港产业发展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各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临港产业进行了界定,但归纳其共性可以将其概括为:临港产业是在港口辐射的范围内,凭借港口优势条件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了体现对港口资源的利用,故将产业冠以“临港”之名,而非地理意义上的“临港”。目前,我国临港产业普遍具有大规模、重型化、外向性、区位化等经济特征。
1.2 临港产业发展现状 港口经济和临港产业区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临港经济在顺应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同时也在蓬勃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2.1 产业布局同构化。聚焦我国具代表性的临港产业区――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不难发现,三者临港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大同小异,基本集中在物流、化工、造船、重型装备制造等行业,甚至在产业层次方面也严重趋同,但三个临港产业区地理位置不同,周边产业发展也不尽相同,理应根据地方特色构造出符合地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层次和布局。
1.2.2 产业关联瓶颈化。大部分企业和投资项目的发展仅涉及到自身,与其他企业的联系不紧密,难以形成协作发展的态势。临港产业区现有的产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或产业链很短,仍是以自身的发展为主,没有体现临港发展的区位优势,致使临港产业内部关联度不强,也使产业发展难以外延,是目前临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1.2.3 港城联动低效化。由于临港产业区内部产业关联度偏弱,产业链短,没有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产业之间的辐射效应不能体现,使腹地城市难以收益。同时,腹地城市产业的布局与临港产业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承接。港口在进出口货物方面没有形成多元化的产品布局,难以带动腹地产业的发展,因此,港城之间产业关联度差,基本依赖于各自产业的单独发展,没有形成港城联动的发展局面。
2 基于产业联动的国外临港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2.1 产业联动概述 目前,各学者对于产业联动的界定还不统一,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临港产业区发展现状,有侧重点的给出产业联动的定义:产业联动是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效应,重点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并辐射周边产业的发展,根据产业关联度的不同,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以实现区域内的产业优势互补,通过区域物流实现产业间的协作和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总体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2.2 国外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借鉴 国外对于临港产业区的发展研究较为成熟,较为著名的是日本三湾一海高聚集度发展模式、荷兰鹿特丹多元化密集发展模式和德国汉堡多层次战略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2.1 日本三湾一海高聚集度发展模式。日本三湾一海临港产业区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其发展特点是产业高度集聚,该地区聚集了日本 96%的钢铁总量,几乎100%的石化工业和造船业以及绝大部分汽车工业。同时,物流和远洋运输业十分发达,强大的物流和运输业为高强度的产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是产业区得以壮大和发展的前提,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与日本独特的港口布局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湾一海的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说明产业的集聚能够形成经济增长极,依托港口的经济优势,能够将集聚规模迅速扩大甚至垄断,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将提升,在多港口经济配合发展的模式下,物流和运输业的发展程度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港口间联运的规模,也间接影响了临港产业的发展规模。
■
2.2.2 荷兰鹿特丹多元化密集发展模式。荷兰鹿特丹临港产业区的发展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它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度密集配合产业经济的发展。鹿特丹的总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临港经济的发展,以临港产业的优势来带动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港城的互利发展,如图2所示。由于临港产业经济是鹿特丹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他产业则主要起到配合临港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能够实现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港城之间的密切配合,能够带动全市的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正是由于鹿特丹特殊的地理条件才能形成这种别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态势,鹿特丹临港产业实际上是一种高效多元的极致化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说明要想实现临港产业经济的高度提升,不能只依靠产业经济自身的发展,必须在人才、技术、资金等相关方面紧密配合,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确保产业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同时还要应用产业协作来带动城市的发展,实现港城互动,城港互利。
■
2.2.3 德国汉堡多层次战略发展模式。德国汉堡临港产业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的战略发展。汉堡临港产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港口之间的发展,它把投资面扩大到铁路、船运方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港铁联盟”和 “港航联盟”,如图3所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港产业区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临港产业区的投资规模,丰富了临港产业区的发展形式,这种发展模式在港口之间平行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与铁路、船运的多层次发展,真正实现了港口与内陆的对接,带动了内陆运输业的发展,是一种基于战略层面的多层次发展模式。
■
通过上述模式的分析,不难发现,建立一个良好的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进而实现转型升级可以参照以下步骤:①临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②港城联动发展;③多层次战略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同步伴以资金、人才、技术等相关方面的高度配合,将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制约降至最低。
3 基于产业联动的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根据产业联动相关理论,借鉴国外成功的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临港产业区的发展现状,构建符合我国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的路径如下:
3.1 产业协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主要根据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产业协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贯穿在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以产业协作的形式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发展。在产业的集聚化发展过程中,应根据港口所处区域的特性、附近港口产业情况,结合腹地产业发展状况,在现有产业结构条件下,调整产业布局,以主导产业为主,通过产业协作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辅以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3.2 “特色化、多元化”推动产业结构发展 根据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理论,当主导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势必要与其他产业拉开差距,此时要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来发展其他产业,由主要特色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均衡、平稳运行。即在发展产业增长极之后,政府应对其他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落后产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通过产业协作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循环发展。根据我国临港产业区的发展情况,地方政府的政策更能贴近地方经济的发展,相比国家政策更具有扶持力度,因此,应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将地方扶持政策具体化、实际化。
3.3 “港城联动”推动临港产业区发展 借鉴鹿特丹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结合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临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港口经济势必向临港工业延伸,并通过临港工业集群与港口城市紧密相连;港口作为临港产业区最重要的特征,“港城联动”应处于促进临港产业区发展的推动力的地位。应针对港口的功能规划各项业务,实现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区的承接和支持。而临港产业区的产业联动发展势必会带动港口城市的同步发展,二者互利互动,共同发展。根据我国临港产业区的发展情况,港口城市应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港口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形成以港口经济为主,腹地城市为辅的发展格局。
3.4 “层次化、战略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借鉴德国汉堡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当临港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能带动周边港口和城市的发展,还能将产业链辐射到其他领域,形成别具特色的“港铁联盟”和“港航联盟”,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临港产业区的发展形式,构建了多层次的战略化产业联盟结构。具体到我国临港产业区的发展,应结合临港产业区的周边区域状况,构建战略化发展规划,选取可行性高、收益效果好的产业形成产业联盟,建立多层次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带动整体区域的全方位发展。
4 案例分析――以独山港为例
4.1 独山港临港产业发展概况 独山港区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委、市政府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要求,于2003年开始开发建设,区内拥有13公里可建深水良港的岸线资源,是当前环杭州湾地区为数不多的可建深水码头的区域之一。独山港区的基本布局是“三大分区、六大基地”。其中,临港工业主要由六大产业组成,包括石油、电力、钢铁、造纸、建材、船舶,产业集聚已初具规模,是临港产业区的主导产业。
4.2 基于产业联动的独山港临港产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①以六大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化。独山港区六大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多资本,拉动了总体区域经济的提升。为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将主导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的放矢,在吸引外资的时候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鼓励其增加产业投向,以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同时,应加大产业间的协作,比如,用石油业来拉动汽车业的发展,用建材业来拉动装潢业的发展等,至少使六大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获得进一步发展。②以产业协作为主的港城联动发展。在独山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港口经济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心骨更是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先锋,我们应充分利用港口与临港产业发展的关系,将港口经济向临港产业区延伸,以港口发展带动临港产业区发展。为了配合临港产业区的发展,港口城市应针对临港产业的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功能区。为了承接临港产业的辐射效应,应在港口城市建立上下游产业链与临港产业联动发展。根据独山港产业自身特点,应该分为两步向港口城市延伸,第一步,选取依赖度低的产业先行延伸,比如石油、电力行业,由于其依赖度低,因此,经济效益相对稳定,不会受其他行业影响;第二步,选取具有依赖性的产业进行延伸,比如造纸、建材行业,当石油、电力等行业已经承接稳定后,造纸、建材业所受影响相对降低,同时也能降低行业成本。③以港铁联盟、港航联盟为主的区域一体化。嘉兴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航运体系较为完善,对沿河产业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嘉兴铁路运输也相对完善,近几年还建造了高铁、动车联运的嘉兴南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嘉兴火车站的客运压力,缓解了货运紧张度。嘉兴临港产业区的发展,势必带动周边物流业的迅速提升,相对单独建立物流货运体系,通过现有的航运和铁路运输来整合物流的发展,能够降低区域间的联系成本,能够加速商品、劳务的流通,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还能承接多方面的产业协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使区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航运、铁路运输的共赢。港铁联盟、港航联盟的建立能够加速区位一体化的进程,带动其他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常玉苗.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联动开发模式研究――以江苏沿海开发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27-130.
[2]尹超,苏建勇,杜衡等. 基于产业联动的临港产业区发展模式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价值工程,2012,5:10-11.
[3]王艳玲.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78-87.
[4]高伟,聂锐,张姨等.区际产业联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软科学,2012,7:83-93.
[5]刘宁宁,沈正平,简晓彬等.区域产业联动的主要机制研究[J].商业时代,2008,31:91-93.
[6]李晖,陈漫涛.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产业联动机理研究――基于湘南地区开发开放背景下的产业承接转移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9:29-33.
[7]张广兴,刘涛.论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模式[J].经济纵横,2009,7:77-79.
[8]Isabella M.Lami,Beatrice Beccuti. Evaluation of a project for the rad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 of Genoa -Italy [J].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1):58-77.
[9]Rosalia Aldraci Barbosa Lavarda. Understanding how the strategy formation process interacts with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work [J].Strategy formation process,2011(1):71-86.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职业中学;种植专业;困境;对策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被冲击,大批农村青壮年为了提高收入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种植的大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妇女,由于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指导,种植效益进一步下滑,形成农业种植环境的恶性循环。
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现在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改变,这就倒逼职业高中种植专业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作为职业高中的种植专业教师,应该有危机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种植专业人才,推动现代种植业的发展。
下面我就从职业高中种植专业当前遇到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种植专业面临的困境
1.专业师资匮乏,且专业知识技能陈旧
专业课师资匮乏是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不解决好这个“瓶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一句空话。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专业师资有限,许多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都是由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因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先天不足,自然会影响专业教学的质量。此外,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虽然是职业院校种植专业毕业,但专业知识技能无法通过专业进修更新提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既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师型”的教师就更是“一将难求”了。
2.教学观念、模式、方法落后
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实际教学中目标定位模糊不清,有些学校根据办学的需要随意地更改种植专业教学内容,且教材中“重理论,轻实践”,而种植专业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过多地采用“黑板上种植”的普教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很难较直观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难以实现实用型种植人才的培养目标。
3.缺少基本的教学设备,实习条件差
俗话说:“舍不得布料,教不出好裁缝。”实训教学就是让学生与各种劳动对象直接接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验职业劳动的过程和劳动创造,并享受取得劳动成果的乐趣。这是保证学生真正“入行”的必要条件。种植专业理论性、实践性、专业性强,直观教具、标本模型、实际操作都非常重要,但由于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导致种植专业的实用性大打折扣,使学生产生“学了也白学”的想法。
4.学生文化基础差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能进入好中学的学生,甚至是一些初中未毕业的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差,学习兴趣低,加之种植专业是“农”字头专业,给人感觉脏而累,使得许多希望孩子“跳农门”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学习本专业。
二、解决对策
1.多管齐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为破解专业课教师紧缺的难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要求。鼓励院校和地方采取对口支援、定向就业、招收免费师范生等方式,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人才支持的力度。
此外,中职学校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多管齐下,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如,实施“双师型”教师培训工程,让专业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种植场去学习,接受系统专业培训。还可以外聘兼职教师,以解决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优化专业教师结构。
2.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置种植专业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情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课程安排上可偏重文化课,但仍需保证基本的专业课教学。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可实行模块教学,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加大实训教学课时数。专业课教学方法要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多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加大投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转变企业经营砚念十分迫切,为此应肴重从认识知识经济的钟征、转吏企业经考砚念的砚实意义、转变企业经营现念的主要内容等方面来考虑问题。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挑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已进入祈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为了适应祈的经济时代,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祈经济时代。
一、正确认识新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生产、创新、分毗、应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以令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祈为灵瑰,以教育为本派: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知识经济是知识创断型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源为基抽的农业经济和以物质、能源为基拙的工业经济而言的以知识为垂抽的经济,而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这里的知识虽然包括人奥创遗的所有知识.但要强调科学技术知识和啥理科学知识的创断,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推动经济的粉长,只有新创造的知识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其活力的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东智力、幸知识,特别是知识。因此.知识的创断是知识经济的灵瑰。
2.知识怪济是劳劝招力化径济。创祈是知识经济的灵瑰,而人是创断的主体,这里的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具有知识创造力的智力劳动者。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智力而不是方体力,知识经济主要强调劳动者的智力化,智力劳动者的比重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因此,在知识经济中,智力贵汤即人力资派比贵本、物资、能派等资派更重要。
3.知识经济.位息网络化经济: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蓬勃兴起,正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基拙的。灸国徽软、时代华纳、稚虎等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领城公司的迅速发展,既使自己成为知识经济的巨大受益者,又极大地推动着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发达国家信息业乙占其国内生产总位的三分之一,并且其工业生产总位场长的由它带来,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己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电子信息通道成为知识经济的基抽设施,而信.息往往与网络录密联系在一起,战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网络越来越成为信息筑重要的获取派。网上交易、网上购物、网上求职、网络金触等蓬勃发展,网络经济现象随寿知识经济的到来应运而生。
4.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经济。当今世界,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信息网络的达挑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借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连接世界各国的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各国的经济活动,国与国的界限模栩起来,全球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同时,高断技术的发展领城极其广阔,每个国家都可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其某个方面获得优势,进而在全球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既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产生,又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的现实意义
知识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的一种概括。在发达国家,由于其第二产业的高技术行亚、第三产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迅速崛起;由于其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对经济场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由于其以电于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一部分发达国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目前我国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仍处于工业化的中试期,现代化发展也不完整、不全面,因此,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从宏观上看,我国还雷要德步推行工业化,认弃贯彻党和国家实施的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断的主体,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鹅短工业化进程,为我国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准备。从徽观上,虽然我国企业离知识经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兴起己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咬的挑战,对此,我们不能.多守成规,否到永远革在别人后面,永远落后。我们应积板行动起来,更新观念,立足长远,前好发展。
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食理与知识经济不相适应,创晰意识淡薄,创新理念欠缺,在技术上是引进为主,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缺乏创祈的信心和机制。没有技术优势,扰难于形成市场化势,这在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其葬瑞更为明显;在人才上重视不够,故乏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和市场研究人贝,这样使市场特别是潜在市场的研究能力较弱,导致街产品开发的引导能力不够等等。这些价况不适应国际经济形势,不利于我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不利于我国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因此,我国企业特变经管观念,迎接挑战,为今后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很好的徽现基殆,这在目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6而如柯籍吏经营观念,就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急雷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转变企业经营观念的主要内容
1.以知识创断为企业经,的核心观念。虽然市场现念可以说尧企业经曹的首要经营观念,没有市场的企业将会失去生伞力。但市场雷要不断去开发、挖掘、创造,因此,创断现念应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现念,这足企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丢前提。只有在不断创断的经管观念的指导和推动下,企业才能真正重视知识和技术,重视科研及其成果的特化和应用。当然,这雷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机制、创祈的理念,而这又必须以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基拙,这样,企业才能把当前技术进步的压力特化为动力,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2,重视人才的培界与使用。知识经济时代比过去任何时俊更强调入才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哲力已成为一种资本,并且是比土地、物资等更为重要的资木。而当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魔乏是我国企业创新和发展受限的重要刹约因素,因此,强化人才有力观念,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已刻不容缓。企业一方面要针对现状注重培养、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入员、市场研究人员和奢理人员,另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人才各学科专业、技术类型的结构平衡。
3加快伯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坛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信息技术与信息网络的发展又为这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爪好条件,为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铂平了道路。片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表达、设计、计算、实脸和修改等工作的有力手段,其运用在知识、技术、产品创靳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分享来自世界浪前沿的经营信息和科技信态,从申手求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并据此从事创新和经营活动。因此,强化信息网络现念,提高企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运用能力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