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体育科学的性质

时间:2023-06-18 10:30:50

导语:在体育科学的性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科学的性质

第1篇

关键词:运动技术;操作性知识;教学方法;大体育课;师生配比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2-0018-07

知识类属,意味着一种知识的类别归属是客观存在的,当然亦须由人去认识、加工方可显现出来。理想课形,则明确是指主观选定与追求之下的一种人工产物,当然亦须有相应的客观基础。

1体育课程的演进际遇

学校体育的立身之本或曰存在价值所系或曰社会意义所在,就是体育教学或曰体育课。体育课并非随学校的诞生即自然出现的一门课程,而是历经至少几百年时间的艰苦磨合才被学校教育系统接纳入轨的,至今也不过两百多年。本来,学校是传授知识的神圣场所,蹦蹦跳跳的身体活动焉能登上这大雅之堂?若说学校之外或曰课余时间会有活动游戏或健身锻炼,那不过是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古已有之,中外皆然,与个人喜好密切相关,与教育系统基本无缘。只是伴随社会进步,特别是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人权思想的光大,教育理念才开始有所转变,全面发展的精神主旨才逐渐被人们所看重,而所谓全面发展,一向就离不开身心两大方面的改进完善。

英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洛克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命题或曰论断[1],彻底颠覆了中世纪流传致深甚广的身心互斥相悖的信条。法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卢梭则以爱弥儿为理论原型,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理想设计,其中就包括在教育场所自觉主动系统地展开健身方法和活动技巧的传习学练的内容[2]。德国教育学家巴泽多更是水到渠成地将先哲们的教育理念和理想设计付诸实施,创立了兼有体育课业的“泛爱学校”,时间约在18世纪下半叶的中段[3]。从那个时候开始,体育课就势不可挡地进入几乎每一所近现代学校的课堂。

在我们中国,体育课是19世纪末由西方基督教兴办教会学校时一并传入的,尔后这一百多年间,体育课就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时兴时衰地存留于每一时期的学校教育系统中。但进入21世纪以来,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步点,体育课已经走上从高校体育课到中学体育课逐渐蜕变衰亡的路子,据说这是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且不论那经验是真是假,单讲国情有别,就不该异域照般嘛!)。一些高校已经将体育课安排在清早夜晚或双休日等各种闲暇时间,一些中学体育教师在“安全第一”的紧箍咒的束压之下,早已俯首甘当体育课上学生自由游戏的专职保姆或旁观看护者,于是,问题就真正严重起来了。

体育课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必不可少的课业价值?取消了体育课或者体育课俱乐部制式改造之后的学校体育还有没有什么存留之根?为什么如今的学生大多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为什么体育教师越发不为人敬也不够自重自尊?似这类问题近年间不断地被追问,但问题的根源早已内存于学校体育的系统自身。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学校体育无关紧要、体育课可有可无的各种思潮及说词,学校体育系统就有人站出来辩驳,说体育课不是音、体、美“小三门”之一门,而是德、智、体“大三育”之一育;至今也仍有学校体育专家学者和官员不断地重复说,学校体育及体育课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占据着一个字”,其不言之意就是,体育课在学校教育系统中排位第一,其内隐逻辑则是,没有其他哪一门课程能在教育方针中独占一个字。这种逻辑混乱的自大狂言,理所当然地没人理睬;不能准确定位的学校体育特别是体育课,理所当然地始终徘徊于学校教育系统的正常轨道之内外。新世纪基础教育全面课改搞得轰轰烈烈,有人以为伴奏“体育课改”的是进行曲,但事实表明,这新一轮课改已经为体育课及学校体育的消亡敲响了晚钟。公开场合的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可能仍会冠冕堂皇地说上一阵,可教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却如同市场经济规律一样,是无情地优存劣汰的。

改革时代最忌头脑发热、为改而改、唯改是从、每改必颂,改到最后,连立足的根基也统统被自己挖空了,到头来,还得重走回头路,重新审视什么该改,什么不仅不能乱改,而且必须致力保护,但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无法弥补。在学校体育界就存在这个问题:体育课到底是不是该被逐渐改掉?体育教学究竟有没有无可回避的社会需要?“淡化运动技术”的口号一度曾响彻云霄,到如今大家又一边倒地都在说运动技术必不可少。可究竟应该如何认知运动技术,如何制订一个优于先前的技术传习纲要,却很少有人真正论说清楚,更少有人自觉地将学理基点铺垫升高。归根结底,如果对体育课进行准确定位,课改之路就不会有那么多弯路被无望地瞎绕;而明确了价值梯级,学校体育系统也不必忽而自卑自弃,忽而盲目炫耀,学校教育当局自然不敢对体育课“说起来若有其事,做起来则极尽减少”;体育课一旦真正名副其实地运作起来,整个学校体育则将不至于总是深陷无穷无尽的无谓困扰。

2运动技术的知识涵义

那么,体育课究竟有什么用?首先,可以肯定地说,体育课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主要不是为了增益健康而设置的。健康,是一个远比体育及体育课更大更复杂的几率系统;体育课,除了顺应学生身体自然生长发育趋势并有所助力之外,对于人体健康时时刻刻都必然面临的诸多问题,基本上都无能为力――只要摆脱头脑发热状态,相信谁都不难认同此理。时下将“体育”与“健康”按因果关系对应起来的种种说法及做法,何止是认知肤浅,简直就是公然误导嘛!公然误导居然能够长期畅行,其间非学术力量的武断支撑是一大致因,但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众人的缄默维持了学校体育的不良生态,并导致学校体育自我啃啮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也是“体育课改”改来改去却离题越来越远的反作用力之所在。

正本清源,体育课主要应是为了传习知识而设,因为叫做“课”或“课程”的事物,就必须有知识在其间作为交流介质,否则,你可以随便称之何物,只是不能在学校领域称之为“课”。现在的问题是,体育课上有知识内涵吗?按传统的认识,体育活动只是肢体的操练,那不过是蹦跳戏耍;若论技巧,当然不少,若论知识,何处寻找?

面对这一窘况,学校体育系统早有人忙不迭地弄出变通招法,他们迫不及待、饥不择食、尽其所能地将一大堆生理卫生保健常识和体育花边新闻及赛事报导编入体育教材,直至手捧厚厚的体育课本才放宽心,自我感觉总算有了知识身价。由此,所谓体育基础知识或基本知识(教材编撰者们似乎至今都搞不清楚“基础”与“基本”的区别),便毫无羞涩地与体育基本技能、体育基本技术一并出颁,构成“体育三基”这个显然混乱糊涂的专门术语。然而,如此一些“一看就明白、不看也知道、不知道亦无碍”的所谓体育知识,有必要充入神圣的体育课堂吗?实际上,尽管有行政机构硬性规定的理论课学时,却始终很少有人好意思讲也根本没人愿意听此类室内课,教材上的所谓体育知识,基本上是徒有其名的摆设,且在学校体育圈里圈外一向就是声名低劣。

通常的所谓体育知识,其实并不成立,亦不能算数,或者说根本就无关紧要,但是,真正的体育知识,确实是有的,那就是运动技术。没有运动技术水准的人,根本就不能算是懂得体育。话到这里,有人会感到困惑:运动技术?那不就是身体活动的方法吗?其与“知识”又何缘相干?可问题就在于,事物往往还是同一事物,只是由于人们的看法不同,它就发生了变化。

何谓知识?学术界早有共识: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即为知识[4]。而如何展开认识活动呢?学术界也有共识,那就是运用概念,进行推理,做出判断,其结果以文字为主要形式并表述于以纸质为主的物质载体上[5]。应当说,在人们对体育其事的认识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学术界的以上共识是没有异议的,但伴随体育研究的步步深化,以往关于知识自身的认知结论,就露出破绽,需要修补了。

我们发现,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来表现自身存在的知识,均须经由或主要经由视听表象这一重要环节方可形成,而与视听表象并存的或曰相对应的,还有运动表象,而运动表象又是另一大类认识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舍此便无法完成那些认识活动且不能结出相应的认识成果。这另一大类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包括生产劳动方法,居家生活技巧,弹奏、绘画、雕塑本领,以及运动技术。由此说来,以往关于知识的概念归纳就显得狭窄了,以往所说的知识,完全可以合成一个综合大类,这样就给另一大类认识成果的纳入知识体系留出空间。

借用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专用术语即“认知”,我们把表现出典型的思维特点的知识,称作“认知性知识”;以其为对应点,我们把另些表现出典型的外部运动特点的认识成果,称作“操作性知识”。我们给操作性知识的定义是:专指合就目的并实有功效的人体活动的特定程序。对之,认知性知识界也有类同看法,如新近出版的《科技哲学十五讲》一书中有述:“技术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但技术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实用性知识”[6]。

认知性知识界是现代社会文化知识源流或结构的主体,但其对操作性知识的认知,通常比较薄弱、匮乏、甚至有所排斥,故而,即便有人论及技术也是知识,却总是难免比较粗糙,或者说带有临时应对性的意味。这就提示我们,真正认清并明晰阐释“操作性知识”的任务,责无旁贷地应由我们这些操作性知识界的学者来担当。经过十多年的广泛求学与不断思考,我们终于在1993年首次初步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技术健身教学论”的创立[7]。

当我们认定并论证运动技术也是一种知识,是具有操作形态或特性的那种知识,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知识论的理论偏差和实际缺环终将得以匡补一事,似乎于学校体育关联尚远,但体育教学的正名入轨即禀赋知识传习活动的尊严、进入学校教育管理的正常轨道,则于学校体育领域的所有人士都紧密相关。这里只说“开始发生变化”,是因为我们清醒地得识,一种原创性见解从最初产生到广为接受,是需要一个为时不短的宣扬扩展过程的,其间难免会有争议和阻隔。虽说有争议的事物未必是创新,但一个创新的动议,肯定会与惯常思路发生碰撞,纷争便无可避免。在此过程中,我们务须不断地完善创新理论,因为理论越是逻辑自洽,就越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最终也就越是容易被人所理解。

既然运动技术也是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应得到尊重,因为运动技术也是人们长期认识身体活动各种方式、技巧的成果,没有这种知识的生成与融会,社会进步就必然受阻甚或丧失进化机缘。而且,从知识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来说,操作性知识与认知性知识在本质即人类认识成果这一点上,也是高度一致的,二者之间只有内容、形式等分类学上的差异,却并不存在贵贱高低之类的价值梯度上的区别。

3观念更新的实效预期

当认识有所更新,相应的某些实际言行也必将有所转变,这正可应合那个哲学论断:人通常不是受事物本身状况的影响,而是受他本人对事物的看法的影响。当大家不再把运动技术传习看作只是蹦跳玩耍的简单儿戏之时,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及其学生,自然也就会逐渐消除对运动技术本身的莫名鄙视感和对运动技术传授工作的深刻自卑感。体育教师虽然可能确实是四肢比较发达而文理知识相对薄弱,但那仅仅是学科特点和知识负载类属长期积淀造成的正常的职业状态,而绝对不是什么职业歧视的正当理由。事实上,20世纪整个上半叶的中国和至少近百年来的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甚至东南亚、西亚、拉美以及中东各国,基本上都不存在对体育教师有所歧视的社会性问题;只是近半个世纪来的中国学校体育,改革方案接二连三,完好蓝图层出不断,可改来改去反而让体育教师越发灰头土脸、心寒气短,现在不得不依靠全新的理论(许多人都在悄悄地援引技术健身教学论于其谈话和文章中)为先导进行拨乱反正,无奈地期待着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的缓慢运行(毕竟系统太大且又积重难返)。

理论逻辑顺畅,职业身价提升,体育教师就可以坦然地澄清,体育课与其他各门文化课一样地有真正的知识传承,而且,体育课上的知识再也不必由那些一向贻笑大方且既混乱又肤浅的所谓体育基础知识来冒充。作为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互动传习之介质的运动技术,不仅不是无聊戏耍,也绝对不是仅由职业体育选手独享自驭的训练内容。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操作性知识即运动技术,不仅对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改造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准确地顺应人体生长发育趋势予以助力并增大其良性进化的可能。

有人担心,让普通学生学练运动技术,会不会把所有的学生全都练成了专业运动选手?对此担心我们必须要说,这种善良的心意是以无知为前提的,而且不仅是对体育的无知,也是对修业逻辑的无知。试想,无论任何一个运动项目,从初级选材到进入专项训练再到高水平竞技阶段,那是一个多么艰巨浩繁且充满不确定性的遥漫过程,许多极具才气的儿童少年毕其一生最好年华且尽其最大努力,尚难实现大展身手的初衷,你每周两节体育课,且仅由一名体育教师带领四五十名以上堪称“体育盲”的普通学生学练一点点运动技术,就惊呼千万别把学生全都练成专业运动员,这岂止是故意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杞人忧天,简直就是神经错乱嘛!我们冷静地劝慰善良的人们,学校体育课上不可能训练出哪怕是最低一级的专业运动员,体育课上的各种条件哪怕是贵族学校的最优条件都会显得捉襟见肘,其距专业训练的功夫力度相差之遥,何止十万八千公里!

体育课上练不出专业运动员,学校体育却不能因此就放弃运动技术这种操作性知识的系统传习任务。更进一步说,让我国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在运动技术方面都有明显提高并缩小与专业运动员之间的专项训练水平差距,难道不好吗?难道我国普通学生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学生之间的差距不也鲜明地表现在运动素质方面吗?如果认可运动技术就是一种操作性知识,那么,在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更多地掌握一些这种知识,难道不是学校体育应尽的神圣职责吗?

理论逻辑顺畅,实践路数挑明,体育教师还可以自豪地宣称,实施运动技术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健身强体的有效途径。此间的道理并不费解――所谓技术,就是方法;由前人长期认识、反复尝试、最终凝练而出的运动技术,通常都是符合健身强体之效能律令的最好方法,后人直接学练现成的运动技术,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并避免误入少慢差费的歧途。当然啦,弯路可以少走,学练功夫却不可以减漏,因为运动技术不是听听看看想想说说即可领悟及掌握的,而是必须蓄有适足的反复操练的本体感受。各种操作性知识均以运动表象为关键的传承环节,触觉动觉信息的有序加工及反射路径的稳固链接,在此间可谓举足轻重。按正确方法进行反复操练,其正常结果当然就是,既学到了运动技术,也使身体得到有效锻炼进而更加强健。这里的逻辑是多么清晰!又何其显见!那些单纯强调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重中之重的人们,想必不至于糊涂到只管多练而不讲方法的地步吧?可是你淡化了甚至抛开了运动技术,所谓健身方法又将从何处觅得且何以展现?

传统养生保健系统中可谓方法良多,但那些方法基本不符合儿童少年生机勃勃、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也基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且多变化之时代特点,而且,传统养生保健多与个人修行基础及个性品位密切相关,具有内悟生效且不可简单模仿重复的隐秘特点,基本不适于在学校体育系统内广泛开展。事实上,百多年来的中国学校体育也确实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没有导向那个路径,即便有所尝试,也并未走出去多远。

通常我们不加定语而直白地说到的运动技术,就是明确地指谓由希腊奥林匹克运动所发祥、以近代英国户外运动和德国杨氏体操及瑞典林氏体操为三大基石、目前正执世界体育发展大势之牛耳并成为世界体育主流的现代西方体育的那些运作手段。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诸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不仅富含走、跑、跳、投、攀、爬、登、撑、悬垂、倒立及平衡等人体活动的几乎所有式样的方法系列,而且还可充分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永不言败的精神气度和天资禀性。那些长时间从事现代体育活动、熟谙一两项运动技术的人,与另些自幼修习武术、气功等传统保健养生方法而有较深功夫的人以及其他一些始终疏离现代体育活动的人相比较,无论是外在形体和动作姿态,还是内在气质和举止神韵,都会有许多明显差异。或许我们不该也无须对之做出褒贬品评,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势已经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彰显出普遍的价值取向,这也是20世纪30年代那场“土洋体育之争”[8]最终是以现代体育项目来主导学校体育,而武术气功等传统养生保健项目退居学校体育边缘的一种历史必然吧?

4认识偏误的导向扭曲

一些人明知无法否认运动技术的知识属性,也无法否认学练运动技术过程必然随伴着的有效健身性,却仍不肯跳离旧有思想窠臼,或者说不肯放弃先前的所谓改革成果(其实是固守自己造成的错误,再用更大的错误来巧加掩饰)。既然取消不了也离不开运动技术,那就淡化运动技术吧。近些年确实有人在淡化运动技术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主张对运动技术进行简化、弱化、更名、打折、缩水以及视若无睹等手法的处置,目的仍是不让运动技术在体育课上合法存在。有人就说,对运动技术要采取“为我所用”的原则,去除其竞技性,保留其健身性,例如,把“田径”项目不叫“田径”,而改做“田径类”项目;把“体操”项目也不叫“体操”,而改做“体操类”项目。那么,对“球类”项目又该如何改口呢?难道改做“球类类”项目?对此,他们就语蔫不详了,但实际动作却已见诸教材。

且看,田径项目中的“短跑”,被改成“快速跑”;“中跑”,则被改成“耐久跑”;全然不顾或根本不懂“快速跑”、“耐久跑”是带有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形容词,也是随意改换的蹩脚用语;“短跑”、“中跑”是客观陈述性的名词,也是通用的专门术语;而用于教学内容的选项,是不能预先掺入主观意愿的且最好还是选择没有歧义的通用术语。比如说,一百米距离你跑了十五六秒甚至二十来秒,那还算什么“快速”?你说你人矮体弱,能跑二十秒就已经很不错。但“快速跑”是普适性术语,岂能没有一个基本共识?不管是谁,一百米跑了二十秒,都不能称之“快速”嘛!此外,何谓“耐久”?男生跑一千米,女生跑八百米,也好意思称之“耐久”?竟不害羞?适足表明咱学校体育小题大做或不懂装懂还不知晓难为情嘛!这是跑类项目的部分问题。跳跃项目,“跳高”、“跳远”就无法改口了吧?不能改口,那就置之不理嘛――他们竟真的如此蛮横。且看,“挺胸式跳远”和“背越式跳高”这两个最基本的运动项目,就几乎在普通中小学体育课上绝迹了,所剩者只是“立定跳远”或“纵跳摸高”,并将之作为永恒的测试项目。不过,尽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测试过十几次或几十次了,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却仍旧不得动作要领,不懂下肢发力顺序,不会挺胸收腹甩臂;好在及格标准极低极低,实在不能达标也没关系,找医生开一个证明便万事大吉。至于投掷项目,掷铁饼、投标枪一向被认为是危险多多且技术复杂的项目而拒之千里,独苗仅存的推铅球项目,近年也被认为是既危险又乏味还无用(见《体育教学》2002年1期“论运动技能学习与体验运动乐趣的关系”一文),而一概置换成抛实心球项目。但抛实心球也有技术要领啊!可这一关键点又被普遍忽略了,似乎只要反复抛球就能锻炼身体,至于怎么抛球,反倒无关紧要,岂不可笑?看一看各校的体育课上学生的操练是何等的笨拙,教师的表情是何等的无奈,相信谁都不难认同我们的以上评说。

作为现代体育第一基石的田径项目尚且被改造得如此面目全非,体操项目的命运则更加飘摇衰微。现代体操不仅仅是一些徒手练习动作,还包括单杠、双杠、跳马、鞍马、吊环、平衡木等多种器械项目,其中有些器械练习确实需要较强的力量素质基础,否则不仅无法完成某些动作,还极易受伤。对于这种情况,学校体育界早有清醒认识并早在百多年前设置体操课(即体育课)的时候即已做出相应调整,直至半个世纪前的建立共和国到时期,我们的体育课上还设有单杠、双杠、低单杠、跳箱、山羊、低平衡木、肋木以及垫上练习等多种体操项目,20世纪50年代我国颁行的《劳卫制》,也把体操运动作为重点选项之一,单杠、双杠、跳箱、垫上成套动作都是必测项目。70年代出台且推行至今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则大大倒退了,基本上不见体操项目的踪影,据说是怕发生伤害事故。如今新课改指导下的体育课上,除了单杠引体向上、双杠双臂屈伸、垫上仰卧起坐等极少几个明显带有身体素质练习性质的简单动作之外,就不再安排体操内容了,甚至“单杠引体向上”也被置换成“单杠侧仰悬垂”,“双杠双臂屈伸”则干脆由“仰卧起坐”取而代之……

课改指挥棒如此导向,体育教师也都乐在悠闲之中――如今的体育教师人人心头都积压着一个忧虑学生课上受伤的沉重阴影,既然课改方案不要求必设体操课内容,那又何乐而不自图轻松呢!然而,这又是一个误区。体育课伤害事故,本来是小概率事件,一向就有,从未断绝,但也从未令人时时惊恐、生怕沾边呀!以前的体育教师多有责任心,却少有心头重压;我本人就曾当过三年(1975~1977)的中学体育教师,可以为证――在我任教的体育课上也曾发生一次器械伤人流血事故,当时我只能懊恼地领着受伤学生去医院缝合伤口,并直接送他回到家里;学生的家长对我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一再让放宽心,说一定是孩子实在太淘气,那学生也自责地承认他没有遵守练习秩序。返回学校向领导汇报了此事,领导安慰我说:带领五六十名学生进行运动练习,确实太不容易;安全防范措施应当常抓不懈,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则不必有顾虑――整个事件就这样平稳地过去了,并未影响我继续热情执教的心绪。仅以这一案例来做前后对比,目前学校体育改革的成败得失,岂不已了然明晰!只因为害怕出现小概率事件,就停止教学作为;只因为害怕体育课伤害事故,就淡化进而取消运动技术传习,如此地因噎废食,岂不是愚不可及?更为可悲的是,如此因噎废食的做法,竟可以成为人人熟视无睹的常规,岂不令人叹息复叹息!

尽管淡化、扭曲甚而取消运动技术的做法已经相当普遍且有行政势能和师德惰性为之推波助澜,但我们仍不能与之认同,而是坚信,任何事物最终都要服从可道之理。试想,田径运动历史久远,发展完备,有统一而成熟的技术规格,可教可学可检测,作为户外运动,可更多地经受自然力的砥砺,有利于体格锻炼和性情捶磨,是多么高品质的操作性知识集合!百年以上的体育教学经验都在证实,田径运动是适于纳入学校体育课程的第一大项内容。体育课的第二大项教材则是体操运动。与田径相似,体操也是以物理标尺来作为学练效果的度量衡――别看体操评分是主观运作,但自有弯曲角度、旋转周数、稳定程度等转换机制内化于其中。体操动作的内在联系更为严谨,其难度序列更有前因后果不可倒置的相互制约性。体操动作从易到难的延展空间相当之大,足有适当裁选之余地并可将之作为高品质操作性知识纳入体育课程。百年以上的体育教学经验也一再表明,只要真正抓住田径和体操这两个大项,体育教学的知识内涵之基本构架便稳固成型。有了知识身价便不难争得为师者之尊严,传习运动技术的过程中健身强体的有限目标也不难被实现。

知识既然是人类认识成果之结晶,那就不能任凭谁人随意地将之改头换面。试想,我们能不能因为高等数学太难太费脑筋,就将数学课程打折缩减到只学四则运算?我们能不能因为大多数学生不想当或当不上高能物理学家,就将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以及基本粒子理论全都予以删减?汉字简化工作谨小慎微搞了五六十年,其成败得失至今仍是难下断言。怎么你学校体育系统就敢如此大胆、轻率、粗鲁甚至相当横蛮,一声令下就将几十上百年的知识传承体系全盘?对待知识的态度也是对于教学改革的一种检验,真正的学者和理性的官员在重大改革的关口总是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改掉一项成规总是要慎之又慎,往往仅有简单多数的支持仍不可落锤下断言。例如,即便所有的养鸡场全都传染了禽流感,人们也不至于从此便废除家禽养殖业或不再吃鸡蛋。再如,尽管如今电脑已经相当普及,电子版信息交流确实相当方便,但纸质载体的传阅、保存、凭证、以及艺术鉴赏等功能,仍将无可替换。同样,以往纳入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术内容,可能需要有所调整,包括少量增减,但对于那些经过数百上千年体育赛事的催化和近一两百年体育教学的尝试而已经稳固下来的操作性知识系列,应该说谁也没有全盘否定之特权。与其明知不可撼动而勉强地为改而改,何如在运动技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及组织形式方面下一番真功夫,由此彻底改变一下广大学生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却仍旧是“体育盲”的尴尬局面!

5鲜活方法的即时合成

一旦坚定了信念,不再担心运动技术没有知识身价,不再忧虑田径、体操、球类等现代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作为体育教学知识内容的主体地位及其连带发挥的健身强体作用,我们就可以坦然地用心思考体育教学即运动技术传习的某些具体环节。

首先是方法。操作性知识的学练与掌握,显然不是仅凭看看听听说说写写即可奏效的,而是必须要在适量观察与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操练方可逐渐入门。这就是说,运动技术传习的方法与认知性知识传习的传统方法之间有着重大区别。这又意味着,以往耳熟能详的讲解法、直观法、重复法、变换法等常用方法,在体育课上就不大适用了或者说必须退居无关紧要的辅助地位。体育课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用作教材的运动技术内容特点、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天气与环境的状况,以及体育教师自身的运动特长与爱好等诸多环节,应该都是构成运动技术教学方法的要素,只要任一要素有所异样,整个教学方法也都会相应地调整变型,这样,不同要素的随机组合或刻意编制,就形成一个个即时合成的鲜活完整的教学方法。这是方法论的研究成果(详见《技术健身教学论》第5章)。

有了方法论的认识功能作为先导,数以千计万计的具体方法就会层出不穷地闪现于每一位体育教师的眼前。当然啦,闪现者,只是意念的存在,而合成任何一个完整鲜活的有效方法,还需要任课教师临课即时的具体筹划。我们之所以能有这个想法,其实是深受爱因斯坦相对论原理的启发:空间并不是空空荡荡的大容器,时间也不是恒定流淌的长水河,人生活在四维时空中,他就有自己的空间尺度和时间标准。同理类推,当学生基础、教材内容、器械条件、环境状况等诸多要素全都不在思考范畴之时,任何所谓最优教学方法的提供与宣传,都是毫无意义的干瘪空谈,这也是以往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方法往往无法在别人那里再度见效的现象之根源。作为方法论,即时合成鲜活方法的思想也应适用于认知性知识的教学系统,所不同的是,学练操作性知识的方法合成,必须更多地融入触觉动觉等本体感受信息的元素。

在对教学方法有所思考、有所遵循之后,我们将重点探讨体育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或简曰课形的变数。

6大体育课的立论依据

体育课传习操作性知识,其他文化课传习认知性知识,这两类知识明明存在着表现形态上的显著差异,长期以来却一直采用相同的授课制式,即班级授课制,岂不扭曲!班级授课制发端于16~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大生产勃兴时期,在大生产思想的浸染、渗透及激发之下,学校教育也开始向集约化办学方式寻求效益。由一位教师同时给几十名学生传授相同的知识,师资力量可以节省,每一名学生又都可以把那些知识看懂听清,如此事半功倍的做法当然会大受欢迎,班级授课制于是便在全世界教育系统得以广泛推行。当然啦,班级授课制的创建也并非仅仅凭靠追求效益的热情,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经典教育学家对之都曾做出严谨论证[9][10]。一般说来,同龄儿童少年的大脑发育差异是很小的,智商值极高极低者分别仅占总数的极小比重[11],所以按年龄序位分年级进行编班,通常可以做到同班学生的认知性知识起点大致相同。这是班级授课制之所以经济高效的生理心理之立论基础,几百年来任何质疑、抨击都未能将之撼动。

相比之下,后出现在学校系统内的体育课似乎从未反省一下操作性知识的授课制式,在强势的学校教育规范面前,体育课极为温顺地被纳入其他文化课早已运作多年的轨道――以常规的教学班为单位,体育课被随机地填充在全校课程表的空白位置中。然而,所有经历过学校教育的人都可以回想得到,体育课在学校教学系统中是扭曲地存在着的,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当一个班学生上课站队时,其高矮之差、胖瘦之差、以及男女之差是相当明显的。

人的身材,是运动素质或者说是身体活动能力的重要构成元素,不同的身材及胖瘦体格,不仅是遗传差异造成的,而且往往也是生活效应差异和早期身体活动式样及程度差异的标记,在体育课上就集中地表现为学生们操作性知识水平的差异。如果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的知识起点参差不齐,那又将如何对之进行集体教学呢?如果在一个班里对不同水准的学生做出多种兼顾,那班级授课制经济高效的优越性又将如何体现呢?可能正是由于体育课的效益极低,当然啦,谬误的指导思想也逃不脱干系,才会有十几年学制内上千学时的体育课却成批成批地制造“体育盲”的荒唐场景的无边持续。

应该说,体育教学的实践早已在呼唤着体育课形陈规的变革,许多富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试行着新的课形方案,只是由于理论基础和立意高度等方面的固有局限以及某些导向干扰的不时出现,真正符合运动技术这种操作性知识之学练特点的体育课形的系统理论,至今仍属鲜见。我们在十多年前(1993)即已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构思[12],如今则更有把握做一次既高度概括又更加深入的论谈。

知识水准相互接近,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教学的逻辑起点,班级授课制可能是比较符合认知性知识的集体教学方式,但与操作性知识的教学效益要求显然相差甚远。体育课又不可能另起炉灶,因为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单元。体育教学只有借助学校这个平台才能广泛普及开来,学校也需要以体育教学效果来协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推进但又只能在学校建制范围内有序地展开,每一实际步骤既要考虑体育教学特性,还应充分顾及学校的现有条件。例如,若单从身体素质或运动技术来着眼,许多初一初二学生可能更适合与高一高二部分学生编成一个体育学练班,但那种想法显然缺乏可行性,因为那会将全校的教学秩序全盘打乱。按运动技术水准进行“等高分组”,是体育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既然一个班内的合理分组余地太小,全校范围的分组秩序又会太乱,若取其中间值,以年级为体育课的基本单元,岂不是既可兼顾全校秩序,又可将体育教学效益切实地提高一点点?

7体育教学的师生配比

我们设计的大体育课,也可以称之年级体育课。首先确定每课学生数为250人左右。以中学为例,按传统的办学规模而论,一个普通中学应设30个教学班,从初一到高三,每年级设5个班,每个班编制以50人为上限。国内国外无数经验表明,基础教育的办学规模应适度,太大则不易管理;太小又缺乏效益。如今许多中学一分为二,高中部与初中部各自为政(如上海),是不合学理逻辑且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九年义务教育制分界说,更是不能成立,因为高级中学仍属基础教育――近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高中普及率多已过半甚或超过四分之三,是不是整个中学教育早该回归合一了呢?如今许多大学都在推行本、硕、博十年连读制,相比之下,初中与高中那六年基础教育的联系本应更加紧密。如果说某些地区中学学制的现状一时无法更改,那么,以5个班为一个教学单元的大体育课的设想,仍有完全可行的现实意义。

五个班250名学生应由几位教师来任教呢?当然是越多越好,如果能有10位教师执教每一次大体育课,是最理想的,等于每一个普通教学班配备两名体育教师――话到这里,又是问题:怎么可能由两名教师担任一个班的体育课呢?可难道不应当如此改一改吗?试想,体育课上传习学练的是操作性知识,而操作性知识的教学有着许多不同于认知性知识教学的独特之点,如身体活动的范围和幅度较大,学生自我动觉意识通常较差,某些动作技术具有一定难度,生理负荷在不同时段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变化,所有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适时给予更多的临场指导、帮助以及必要的保护,一名教师怎么能照顾得了五十名学生?

事实上,目前的体育课,体育教师若想顾及全班学生,就只有采取合班整队做操或围圆游戏的办法;若想传习田径、体操、球类的运动技术,就只有采取分组轮换或分组不轮换的办法,即每次只顾及二十来名学生的技术教学,放手让另二十来名学生温习旧教材甚或自由活动。如果说放松一半学生的做法不被应允,那就势必放弃全班学生的技术传习实效。由之还可以想见,以往至今的体育课之师生配比也是仿效其他文化课的,显然有失公允,分明极不合理,既为难了体育教师,也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切身学益。如果通过大体育课的设计与试行,能够唤醒体育教师的有限责任与正当维权的意识,能够引起学校当局对体育教学特点与要求的注意,那么,体育课师生比值的合理改革,就应当是可以期待、甚至指日解决的问题。

8单课时段的重新审议

关于大体育课的时间,首先应确定单课时段。45分钟,是班级授课制的传统的学时长度,体育课继续因袭这个成规,好不好?实践证明,不好!45分钟的体育课所反映的教学效率的时间比值显然偏小。这是因为,体育课终归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而涉及身体活动,就应遵循运动能力变化之规律。人的运动能力变化过程通常明显可见三大阶段:首先是机能水平逐渐上升,即进入工作状态;然后是机能状况稳定持衡,即高效工作状态;最后是机能水平被动下降,即相对疲劳状态。其中,进入工作状态与高效工作状态的时间比值,可反映整个活动的效率。例如,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10分钟,高效工作状态的时间为30分钟,其效率指数即为3;若进入工作状态用时仍为10分钟,而高效工作状态持续40~50分钟,其效率指数即可达4~5,其工作效率显然较高。由之可见,45分钟的体育课时程确应适当延长,但单课时间太长也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或许,70分钟左右的单课用时比较适宜,但我们毕竟是在学校现有规范下进行改良,不可能打破45分钟一节课的成规(有些中小学已将课时单位缩为40分钟)。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只能是两课合一。90分钟一次体育课(或许是80分钟),略嫌偏长,但总比45分钟的学时长度有更大的协调变通、轮换练习之自由度。

在确定了计时单位之后,就应重新安排每次体育课的日程位置。这个措施应不难被学校当局所应允。一般的全日制中学,上午4节课时,下午2~3节课时,大体育课应安排在每天上下午的最后两节课的时段内。这种安排重在考虑与生物节律密切相关的体育教学特点,虽说仍不尽完善,但毕竟可以错开早上和午后的人体机能低谷,并可避免体育课对其后文化课的兴奋扩散干扰。每个年级或者说同年级每5个班每周只上一次大体育课,符合教育条例规定的两课时数量指标,只要教学效果更好或者说真正能够有所收益,这种改革尝试就应得到鼓励。至于说每周增加1~2次体育课时的动议,其实是拿1~2次课外体育活动来冒名顶替,但师资、教材、教学常规等条件均无相应配置,到头来不过是朝三暮四之举。令人欣慰的是,受到技术健身教学论的思路启发,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试行大体育课的课业制式,这才是一股积极的教改潮流,这才是发自内里的课改动力。

9教学常规的革故鼎新

关于大体育课的设施,或许不必一一悉数,只要开足马力,充分利用全校已有的全部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就是最佳方案。几乎所有的体育器材,长期搁置反而会比经常使用更易损坏。若说一个学校的现有条件尚不足以开设大体育课,那就可以肯定地说,那个学校更无力正常开设班级体育课,因为以班为单位、多班同时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授课,场地器材的使用更易相互重叠而造成局部紧缺。其实,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设施条件都有欠缺,而大体育课的试行,正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挖掘潜力,修旧利废,全面调配,全部参与,并成为敦促校方加大体育投入、适时更新体育设施的积极动因。

关于大体育课的结构,虽说脱不开“准备――学练――收课”这个三段式,但完全可以淡化分段界线。开课时无须集合整队――队列队形训练应另行安排。学生按预先的布置,分别奔赴各个教材地点,如田径场、体操房、球类场馆。这又意味着大量细致的教学组织工作应做在课前,其重点是学生分组和场地分派。学生分组应在性别分组基础上坚持技能分组原则。教学分组的目的就在于缩小个体差异以便于展开集体同质教学。场地分派应考虑项目调换的便利。

开课后,各教学小组可根据教材特点和运动效能要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分别做准备活动,紧接着便进入正式教材的学练过程。待完成一项内容的教学任务之后或达到预定时间,一般应调换一项教材,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高效工作时间,又可以使学生的体能动用和兴趣投放有所调节。全课结束时,可分组放松调整,也可运用广播音响进行集体韵律操练习。总之,建立新的教学常规,充分借助电脑工具,大体育课的组织完全可以做到繁而不乱、高效自然。

大体育课上学生的自由度增大了,但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却须臾不可放松,而体育教师如欲博得学生的信任,吸引学生的兴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就不能没有一个以上比较突出的专项运动特长。重提并叫响“一专多能”的口号[13],不仅可以激励广大在职体育教师保持或恢复自己最佳的身体素质状态和运动技术水平,而且可以正确引导一届届体育师范生刻苦提高专项技能并练就一技之长。

10走出困境的理想希冀

近些年来中小学体育课的惨淡现状,已经提不起体育师范生的求学热情;而一群群专项技术平平的体育院系毕业生,又一再地被接受单位的领导和外行同事所冷眼看轻;如此恶性循环的情形已经相当严重,学校体育的根基由之而被进一步铲挖清空[14]。希望我们这关于课形改革的动议化作一剂猛药,能将那些昏沉萎靡的头脑迅疾唤醒。拒绝对扭曲现实的消极默认,学子规夜半啼血一定要唤回东风。切莫一味抱怨徒有理想却难以实现,若没有理想追求可就真的失去了一切可能。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

[2][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

[3]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

[4]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010.

[5]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85.

[6]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9.

[7]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8]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194.

[9][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9.

[10][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5.

[1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53~955.

[12]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第2篇

关键词:体育科学;价值观;体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08-04

尽管人们对目前的“体育科学”中是否存在科学成分还存有质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自体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日起,体育学在不断分化综合,体育学科群在不断壮大,体育理论在不断完善,体育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效益在不断显现,这些足以表明“体育科学”在不断“科学”化,在不断接近“科学”。体育科学属性是什么?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对体育科学的研究有什么导向作用?

1、体育科学的现状

狭义的“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19世纪中后期社会科学及其主要学科(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的出现,以及20世纪兴起的交叉科学,则使科学的外延大大增加,科学成为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交叉科学等所有科学部类的知识体系和相应的认识活动、社会活动、社会事业、社会建制、社会职业等,成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体育之所以与科学关联,其根本原因是关于体育现象的研究过程具有现代科学属性。首先,体育是一种关系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管理的社会现象,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赋予了体育科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其次,体育也是一种关系生理、心理、疾病、健康的生命现象,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赋予了体育科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总之,当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以体育现象为阐释对象,任何一种科学方法以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任何一种科学技术以体育现象为服务对象时,体育科学即被赋予了科学属性。体育科学在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上对各母科学的先天性依赖,确立了体育科学在各个研究方向的科学属性。

然而,体育科学的各个研究方向脱胎于相互独立、自成体系或关联较弱的母科学。就当前体育学科的分化水平而言,支撑体育科学殿堂的母科学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体育科学往往只是在母科学的知识体系中取其一份子作为自身的立论基础,并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法进行下一步探索,于是才形成了枝枝蔓蔓的体育学科群,是“本质”还很不明确的共同研究对象,才把这些母科学的零散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类机体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医学等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互相关系基本规律的学科群,主要相关学科有哲学、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民族传统体育学是认识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运用体育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来探讨和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各领域的矛盾问题。体育教育训练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学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球类、田径、体操等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看看这个交叉含糊的释义,就知道它在研究内容、方法上与上述的3个二级学科难分彼此。

要汇集如此庞杂的知识点,为体育科学建立相对独立、互相补足的知识体系(包括范畴、定理、定律等)和研究规范(包括研究范式、方法、技术等),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体育科学也创造了几个原始概念和理论,如运动生理学的氧债、无氧阈、第2次呼吸、极点等,运动训练学的项群训练理论、翼项系数理论、一元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技术健身论等。但总体来说,概念、原理之间的关联度不足以形成强劲的横向黏合力或嵌合力,从母科学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手法在体育科学中比比皆是。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几乎没有自己的原理和概念。好不容易创立的概念与原理时常遭遇质疑一萎缩一凋亡的厄运。如今,氧债没人再提了,在分子生物学的冲击下无氧阈(乳酸阈)面临分子水平的诸多尴尬和质疑,生存地位岌岌可危。训练理论更是相互攻伐、群雄逐鹿,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无奈之下,只有把金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来看,体育科学都较为混沌,各母科学均可在此舞枪弄棒。因此,体育科学的科学属性受到无尽的质疑也难免。

2、从科学与价值看体育科学

理想主义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一种收集和解释关于自然事实的理性、无偏见的客观工具,科学应该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自然属性的明晰而严密的说明书,从而让人们可以通过该说明书控制自然”。对于科学的价值,理想主义科学观始终坚持“价值中立说”,强调“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科学“价值中立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在科学界影响甚广的是逻辑实证主义。既然体育现象是一种既存的自然事实,依照理想主义科学观,那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目的和思路也就基本明确了: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逻辑实证法;研究目的是为人类体育现象提供明晰而严密的说明书,并通过该说明书控制体育现象;研究思路是客观地收集体育数据,无偏见地解释体育现象。毫无疑问,这正是体育科学的理想。面对体育科学多维的研究方向,庞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知识积累,体育科学的理想似乎只能是空想。

理想主义科学观完全排斥科学的价值取向。依据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解,科学和价值是完全对立起来的两极:科学是关于事实的,价值是关于目的的;科学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价值是追求功利的;科学是理性的,价值是非理性的;科学是可以进行逻辑分析的,价值是无法进行逻辑分析的。然而,科学与价值能做到绝对互斥吗?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学派代表如库恩、劳丹和拉卡托斯等冲破“科学价值中立”的逻辑主义束缚,把价值引入科学的殿堂。库恩的“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包含了价值。科学范式不但被证据和推理所支持――常常被实质性证据和充足的理由所支撑,而且还可能被形形的个人偏好、假定、猜想、合理性观念、审美观、个人憎恶、政治顾虑,以及任何可以想到的人类品性所左右。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科学家的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是两个概念。物质世界中的事物(包括一切物体、动作、事件或现象,包括精神世界中的一切思维,以及这些思维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因为生命的需求而产生的,能满足生命的存在、延续(即新陈代谢)或发展进化等等其中某一种需求的属性,即称为“价值”。因此,科学的价值体现于满足人类的某

种需求。从这一意义出发,任何科学都是有价值的,体育科学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需求以及对体育现象的有效利用和控制。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所以,人们对科学的价值观带有绝对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科学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时可能就已存在。其中,科学家的价值观深刻影响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认为,人类的根本利益反映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科学实践本身之中,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炼的反映。不幸的是,体育科学是个“大杂烩”科学,业内的学者并无集中统一的科学信念。基于不同母科学的价值观对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着复杂多向的导向作用,这使得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总有一种分崩离析、支离破碎之感。

3、不同科学观的价值标准对体育科学研究

的导向

3.1 求真求理

求真即追求真理,是指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求理即追求逻辑实证,强调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把握事物的规律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逻辑实证主义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求理是理想主义科学观的过程性要求。只有研究过程符合逻辑实证主义,所得的结论才是真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按照理想主义科学观的目的性要求,体育科学的目的必须且只能是追寻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无须质疑体育本质的唯一性和发展规律的存在性。体育学者必须无条件坚信,体育的本质是唯一的,体育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哲学反复强调,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它们都有各自的互不相同的规律,而且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否认规律的存在即是唯心主义。按照理想主义科学观的过程性要求,体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收集体育现象的事实、数据,再进行逻辑推理、概率统计,最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体育的科学属性正是在研究过程中得以确立的,并非是因为坚信体育本质的唯一性和发展规律的存在性。

理性思考一下,求真求理是抛开科学价值取向的一种绝对、理想的价值观――价值中立,这一价值观(科学信念)在科学诞生初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关于物质世界的本原性问题和规律性问题都在这一科学信念的指导下实现了划时代的突破。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如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元素周期律无不印证着求真求理价值观的生命力。不可否认,体育学者在体育现象的自然屙陛方面取得的许多成就都依赖母科学“求真求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但在体育与其母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体育现象的复杂程度也并非自然属性可以概括,求真求理的导向作用值得深刻反思。

3.2 求实求效

求实求效是实用主义科学观的价值标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对立派别。理想主义者追求真理,实用主义者追求实效。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不反对神学,承认达尔文,又承认宗教,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些改革开放的话语,反映了我国思想界的实用主义哲学倾向。

这一哲学倾向亦体现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体育科学研究躲不开求实求效的价值判别标准。体育的功能是立体、全方位的,甚至是互斥的。对竞技体育范畴的科学研究而言,金牌就是硬道理。对群众体育范畴的科学研究而言,健康、减肥、防治疾病、愉悦身心就是硬道理。然而,有理未必有效,有效无须有理,真理和实效有时的确不合拍。因为真理是普遍、共陛的,而实效往往是特殊、个性的。但体育科学研究有一个非常不妙的倾向:以实效辨别真理、验证真理、推广真理。检索运动与糖尿病的有关研究论文,论证的思路不外乎是:选择研究对象、实施运动方案、测试若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验证运动如何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实际上,数据的变化繁杂,有的升高、有的降低、有的不变,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更是矛盾重重。当某一指标(如血糖、血脂、胰岛素等)达到“改善糖尿病”的价值标准时,该指标的变化及其一大堆作用机制便成为真理的组成部分。当达不到“改善糖尿病”的价值标准时,研究者习惯于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方式、运动频率等“运动”因素中找原因,其目的还是为某一指标的真理地位找借口。更有甚者,篡改数据服从价值取向,这已经突破科学的道德底线了。在这类基础研究中,研究者应保持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价值中立,而不应该把某一指标的变化赋予求实求效的价值取向。反之,在应用性研究或实践中,研究者可以保持求实求效的实用主义科学观,但不应草率地把个性化经验上升为一般性真理。马俊仁是“牛”了一把,但他没有大肆,没有出版一部“马氏训练理论”;孙海平的训练秘笈恐怕也只能训练出刘翔。敬告坐在书斋里探索体育真理的学者们,不要简单拿手中的真理去妄断金牌,也不要轻信金牌就一定是真理。无数事实证明,在以金牌为价值标准时,体育科学没有永恒的真理。体育科学研究不能不考虑研究背景,实效与研究背景有关,而真理却是相对静止的。体育科学研究的价值观――求真求理与求实求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体育科学难成知识体系的原因之一。

3.3 求美求同

第3篇

现在的体育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个哨子,两个球”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因为体育课依然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在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高中),体育器材设施严重不足。所以,只好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教学,连体育课的正常开展都无法保障,何谈体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市场上的体育器材普遍太贵,就乒乓球台为例,即使那种最便宜的室外乒乓球台也要600元左右,总体算下来,对学校财政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笔者大胆提出了自制体育器材的想法,那么,自制体育器材设施有何益处?对职教学生又有何影响呢?

二、可行性分析

1.原材料及实践基地

众所周知,我校拥有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及各种先进的专业设施,也就是说,我们有自制体育器材的试验场地和各种必需的设备。

以单双杠为例,我们以圆钢为原材料自制单双杠。第一步就是制造出所需规格尺寸的圆钢。我们有专业的切割机,可以切割出各种所需的规格尺寸。第二步焊接。把切割好的各种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圆钢焊接起来,我们有专业的学生及专业的焊接设施,这个自然也不是问题。通过如此简单的两步,单双杠已经基本成型。这样一个简单的自制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让学生对体育器材的结构及原理有了一个更科学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证明了自制体育器材的第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原材料及实践基地不是问题了。

2.学生的动手能力

职高学生的特点大家是很清楚的,他们大多是初中时候的中下等学生,虽然文化成绩不是太理想,但动手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当然破坏性强也是他们动手能力强的一个表现,给他们造一排乒乓球台,不到半学期已基本破坏殆尽。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既可以发挥他们的优势(很强的动手能力),又满足了他们创新、创造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他们爱护体育设施的意识。

比如我校操场西墙边上的一排水泥乒乓球台就是由学生设计参与建立起来的。以砖砌底座,上面为水泥平台。虽然简陋,但是实用、耐用。虽然建立起来有一段时间了,但依然没有被破坏的痕迹。由于是自己参与创造的东西,同学们自然比较爱惜。同时,在建造的过程中,学生们与体育教师广泛地接触,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建立起了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意外之功。

3.专业的技术指导

我校的专业教师队伍不多做介绍,自然全是精英教师,体育教师队伍也是集各专业、各种技术于一身的一专多能型专业教师队伍。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专业技术教师无论专业技术多么精湛,但对体育器材各种规格以及它的合理性、安全性、科学性的认识还是不够的,这就是需要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

以双杠为例。同样以圆钢为材料。双杠上的圆杠高度为5cm,宽度为4 cm,长为350 cm;杠到地面的距离为195cm;两杠之间的距离为42~45cm。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给出专业的数据。另外,器材建好后,体育教师要对它的安全性及实用性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所以说,我们有专业且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这个自然也不能成为阻碍自制体育器材的因素。

三、结论

综上所述,职教学校自制体育器材设施是可行的。只要体育工作者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发挥动手实践的能力(其实体育器材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材料也可降低要求);只要我们发挥艰苦创业的精神,带领学生进行大力实践,自制体育器材就是切实可行的。同时,自制体育器材设施不仅大大缓解了体育器材设施紧缺的状况,又节省了开支,如此有益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吴宇强,尹华丁.我省城乡中学体育

器材设施问题的研究[EB/OL]..2000-11-30.

第4篇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职高语文教学;兴趣与学法;重要性;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68-02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进步的步伐,为此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主体性教学方法的提出,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从职高语文课的主体性教学出发,对其教学改革中兴趣与学法的相关内容展开介绍。

一、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教学是指以教育的主体需要作为改善教学方法及完善教学内容的根本考虑点,以提升教学主体的知识接纳水平和课程兴趣爱好为改革的准则。主体性教学中的所谓主体是指受教育的学生,并不是传授学问的老师。众所周知,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所学的要点,并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扩展和运用。那么教学有必要改革旧的教育方法,完善前期教育中的不足,使教学针对受教育的主角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角作用,课程学习中以单一的教师授课作为主要方式,未能实现挖掘学生课程参与度与提升学生思考积极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主体性教学就是针对传统教学手法中与时展不相符合的部分进行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手段,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职高语文课主体性教学中兴趣与学法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方法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主体性教学改革中,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增强职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在职高语文教与学中,实现教学的主角性应该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兴趣和督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法两个方面入手。

1.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开启一切探索宝库的先驱钥匙,唯有拥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深入地探索语文知识的奥秘。主体性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关键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与提升是学生在课堂教育中发挥主体主要的必备要素,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与老师学生的交流中吸收新知识,接纳新思想。

2.学法的重要性。相较于兴趣,学法则是继续深入探索只是语文知识奥秘的必要手段,它指明了通往语文知识巅峰的基本路径。在职高语文教与学中,唯有摸索清基础的学法,才可以体会语文的神秘乐趣,发现并利用语文学习的相关规则。和兴趣一样,学法也是主体性教育的主要判断指标之一。

由此可见,兴趣与学法在主体性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要善于运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此外,也要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便于学生较快的融入语文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

三、职高语文课主体性教学中兴趣与学法的培养对策

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效果,对其兴趣与学法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具体的培养对策进行简单介绍。

1.明确职高语文课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目的。要彻底实现对语文课程的主角性教育的改革,必须使教师和学生充分理解其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目的。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基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自由言谈水平进行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革旧的教育方法中的缺点,还课堂于学生,使学生演绎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角作用。它是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的改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2.改善职高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职高语文教与学中要摆脱“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旧的教育方式,争取向“学生积极讨论―教师辅助指导”的方向进行变革,也就是向“还课堂给学生”的方向改变。这种新的改革方向,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上有很大帮助。它可以营造一种活跃的学术讨论氛围,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摆脱成为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呆板”人才的局限,有利于发展有自我思想、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此外,多媒体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枯燥的授课模式也有很大帮助,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模式可以在心理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将职高语文教学内容扩展到生活实践中。语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乐趣、爱好,有必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拘谨于书本内容的语文教育,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培养“本本主义”的学生,因此,必须将语文学习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随处可见语文应用的实例,通过这种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意义,进而提升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可以开启学生挖掘生活美的眼眸,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提升了学生创造性思考的水平。

4.将职高语文教学空间扩展到教室外。职高语文教学的空间往往局限于教室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不利于学生发散创新与想象。将职高语文教学空间扩展到教室外,突破了传统教室授课模式的禁锢,打破了限制学生思维的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文学天才、诗人和艺术家人才的培养。在职高语文教育中,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欣赏大自然,感悟语文之美。此外,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小组调研学习,考察学生在教室外对语文的应用能力。小组调研的进行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在小组成员对语文课题进行研究、组织与调查汇总中,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操作水平上有很大助益。

四、总结

主体性教学有利于未来创造性人才的栽培,是符合我国教育改善的主要方向。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进行主体性教学改革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本文中对其兴趣与学法的思考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 体验式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46-0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教师缺乏信心,学生不感兴趣,“学而不信,知而不行”…… 如何实现中职德育课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舒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为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尝试着在德育课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1 中职德育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感受、感悟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健全人格,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1.1体验式教学是适应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新的教育理念将中职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分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被放到了第一位,传统的按照“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这样的三维目标。实施新课程必然要采用新教法,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在感情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1.2体验式教学是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需要

据统计,人们接受信息时,不同的渠道,感悟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听到的也许记住25%,用笔记下的也许能记住50%,亲自体验的则可能记住70%。因而传统的讲授法往往只能让学生听到会说,很难实现内心的共振。虽然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有所欠缺,但他们好动、好玩、好参与、好表现,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将德育知识寓于丰富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让他们因某个问题的解决或某种情境的刺激,顿悟并产生新的认知,从而真正地理解知识,实现心理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落实。

2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实施途径

2.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育的成功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价值观产生怀疑,从自主探究中来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特定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发现收集素材,根据这些素材设计情景,恰当地运用音乐作品、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并以辩论、演讲、经历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动为载体,借助学生的经历、体验、情感等引导他们进行充分的体验,强烈刺激他们的感官,使之进入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并能从情境中找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德育知识就能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课堂德育实效。

比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消费与消费观”的教学中,笔者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高消费、盲目消费、唯我消费等消费误区,搜集整理了一些体现中职学生消费观的视频和图片,并设计了“中国已经实现小康,还有必要再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吗?”让学生观看、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辨,在认知发生冲突后,他们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探索奥秘的兴奋状态,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生在反思中对自己现有的消费观念产生质疑,从而树立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谋求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的目的。

2.2亲身体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挖掘探究潜能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够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引导深入思考。职校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往往不满足于教师,书本的解释和结论,喜欢提出不同看法和发表评论。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动学生“亲自出马”或亲身动手,通过与同学、老师进行思想交流,增进相互协作精神,让他们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寻求共同的、理性的认识,进而解决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杜绝不良行为”教学时,笔者根据课堂内容编写了一则中职学生的情境故事《不归路》,课堂上让几位学生进行表演,学生能在情境表演中直观地感觉到主人公的不归路源自于他的不良行为,学生自然能辨别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引导学生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不良行为?启发学生认清身边的不良诱惑;罗列主人公受到的处罚,让学生去体会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启发学生帮助主人公出出主意,如何才能改掉身上的这些坏毛病?我再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应该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实践创新,强化学生巩固认识,实现内心共振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德育课应更加注重生活性、实践性,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在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德育课“知、信、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比如《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教学完成后后,笔者组织学生策划开展了新产品推销活动。提出 “如何解决推销过程中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推销行动有规律可循吗?”、“团队合作有哪些基本要求?”等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开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使他们从中感受和理解哲学常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体验式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崇尚活动生成,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讲究综合学习,激发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提升。让教师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则是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并在老师的指引下自主地探索、思考、发现,实现知、情、意、信、行发生变化,以“体验”促发展,进而达到知行统一,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职业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4(2).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有效性

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顺序可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行为、培养习惯。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恒,导之以行”。德育课课堂教学主要解决道德认识(观念)的问题,而其中大量的工作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甚至在以后的人生实践中完成的。因此,中职德育课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要走出课堂,实现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为此,我认为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一、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德育课主要是通过系统的传授知识,来指导学生的人生实践。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时,只能涉及到学生共同的一般性的问题,而对学生的个别的特殊思想问题比较难以触及。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转化,则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小则影响课堂教学,大则产生破坏性,有的甚至会发展成为“害群之马”。因此,课后就需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做大量的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中职生在性格上表现出开放性,使他们愿意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互相传递信息,但这更多的是在同伴群体中。中职生尽管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但总觉得应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家长和老师不可理解或不关心的,所以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天然告诉家长和老师。但是在心理咨询时,学生却真诚地告诉心理咨询人员很多平时不会提及甚至羞于启齿的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内心是想寻觅心理支持的,他们需要真诚的理解、关爱、呵护和帮助。因此,在教学之余,老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聊天、谈心,发现情况及时解决,会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

我在所教的班级中,通过让学生写周记的办法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在周记中说心里话,诸如对上网、友谊、恋爱、就业、升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人生价值以及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看法和想法等。对于学生的周记,我都认真阅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他们以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思想疙瘩。共性问题,利用课堂教学处理,特殊问题个别教育。例如,抽烟喝酒的有所收敛,陷入早恋的有所认识,与父母教师矛盾尖锐的有所缓和,沉溺上网游戏的有所清醒。

在一件偷窃事件的处理中,及时找当事学生谈心,与他一起分析养成了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就会变成大盗窃犯,并趁势分析偷东西的危害性,并鼓励他及时改正错误。通过个别教育对犯错的学生能大胆地说出事情的过程,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地向当事人道歉,消除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当然,对于个别教育,深入细致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入身、入心。个别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既有知识、技能学习方面的需要,也有情感、意志、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直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效。因此,课后个别教育是德育课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整个德育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于专业特色,以专业引领活动,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提升技能,使学生达到“知(认知)、情(情商)、技(技能)”相结合的课外活动培养模式。此模式的构建,从理论上摆脱了现行以课堂为主的单一化的学习模式,既克服了学生对学习抵触心理,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斗志,同时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其动手实践能力、情感认知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得到大幅的提高。具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职业生涯设计、主题辩论、模拟法庭、体育活动、文艺活动、读书活动、科技活动、各科兴趣小组活动以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会拉近他们和德育教育的实际距离,学生不再觉得德育课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

为了配合德育课课堂教学,可以开展一些诸如与学校团组织、学生会、教导处、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配合,举办“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祖国在我心中”、“党啊亲爱的妈妈”、“中国梦我的梦”、“雷锋精神永在”、“创业之星”、“读名家名作,与大师对话”等读书系列报告会、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征文比赛以及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等活动;开展以“最美中国”、“我身边的正能量”、“劳动者神采”为主题的摄影或微电影竞赛活动;开办校内电台,主持、编播均让学生担任等。这些多样性、适应性、趣味性的活动,拓展了德育教育的空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一方面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以及写作、表演、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为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打下基础,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起着巩固、补充等辅助作用,也起着扩展、深化、强化的作用。

三、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生 体育教学 课堂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职业学校的特殊性及特点进行教学,尤其是有效提高体育课堂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第

一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才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可能获得成功的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激励启发学生用创新方法完成动作。第三 通过多媒体进行室内课教学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二 职业学校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提高学生兴趣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1 教学目标要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社会所需培养出来的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育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教学目标包含了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学目标应该在课的的开始就提出来了,让每一个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一节的学习和练习。因此说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起着关键作用。

2 教学内容要适宜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着关键作用。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宜过多,教师应注意讲少练多。

3男女生要区别对待从男女生的运动心理和生理特征看,中职女生年龄大约在十五至十七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变化较大,已接近成人,但是在胆量自尊心等方面与男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对男女生区别对待,这样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4教学组织要严密一堂成功的体育课与教学组织有着严密的作用,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应多样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作为教学结构的中心环节,更应该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注重他们的主导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保证作用。

5教学方法要科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分为指导法和练习法。指导法又分为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练习法又分为游戏练习,比赛练习,综合练习和循环练习,重复练习和交换练习。以此说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上好一节课应该用多种方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6课堂要有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师生互动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在此过程中建立的师生感情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而且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表现的师生之间相互认识,情感交流,信赖程度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师生互动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堂兴趣有着非凡的意义。

7教学要有反思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并且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课程,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常常是一些事情发生了我们才知道其中的原因,所以体育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显得很为重要,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强课堂反思。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再次反思选择的难度是否适中,最后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规律。反思是一种意识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课堂中学生兴趣的条件之一。

三 学校体育器材要齐全,设备要先进多样化,师生关系要和谐

学校体育器材的多样化决定着这个学校重视体育课的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决定着课堂的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课堂兴趣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当然这对当代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搞好本职的同时还要捕捉更多的体育信息,多学习充实自己,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的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体育院校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教学措施

1.课外体育锻炼形式

体育院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组织课外体育锻炼,一般分个人锻炼、小组锻炼和集体有组织锻炼等几种方式。

2.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特点

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年级、班级组织下不受课堂常规管理及要求制约,比较自由,以个人需求为宗旨进行学习、教学和训练。

3.目前体育院校学生课外时间使用状况

体育院校学生除了要学好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体育各个项目的技战术动作、裁判知识及教学能力。完成繁重教学任务、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只靠学校安排的课堂教学,而学生要弥补课堂的不足,强化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素质,更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和锻炼。针对这种现象,本文选取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三所体育院校,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从上表四个指标的调查情况可知,三所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都在40%及以上,而经常锻炼的学生,广州大学28%,广州华院30%,华南师范大学28%;偶尔参加锻炼的学生,广州大学20%,广州体院22%,华南师范大学22%;几乎不锻炼的学生,广州大学10%,广州体院8%,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9%。从目前三所院校反映的情况,体育专业学生能正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概在70%左右,而偶尔参加和几乎不参加课外锻炼的在30%左右,以上反映出的三所院校体育专业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对于存在的问题,学校应采取合理的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4.合理、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高等院校教育学生主要通过老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教与学的形式,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能外,还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和训练,消化课堂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课外学习和锻炼,熟练掌握知识和动作技术。因此学校应引导教育学生认识到参加课外锻炼的重要性,并养成长年坚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1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完成学业很重要。

教师面向众多学生进行施教,就有可能出现老师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全部学生的情况,有些学生或许经过课堂教学无法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素质问题、领会能力,无法经过课堂教学就掌握知识和技能,另外个别项目教学周期较短,学生跟不上进度,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动作技能,有可能出现掉队现象。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可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通过训练改正错误动作,熟练掌握正确动作。有时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改善,导致无法完成正确动作,不能单独示范动作,而影响学业,学校应对广大学生引导、宣传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改善自己存在的缺点。

4.2培养广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院校应当正确引导、教育广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及重要性,使广大学生真正领会到学校的意途,用心自愿地、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而学校或年级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除引导之外还在于管理、教师指导等问题的落实到位,首先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并登记出勤情况,在综合测评、评先、评优方面给予一定的评选分值,其次对一些缺勤课外锻炼的学生,班主或成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情况,督促参加班级课外锻炼,并安排班干部对缺勤同学开展帮、带工作,使全班学生养成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另外应对每次课外体育锻炼安排值班教师,教师的参加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和学习干劲。负责训练的教师应针对学生课外锻炼制订详细计划,编写每次训练内容和学习任务,以及待解决的问题,让广大学生体会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价值。

4.3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

学生参加正常的课堂教学由于自身的领会能力和身体素质,有可能无法领会知识和技术动作,根本不能完成正确动作。对于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由于教学周期已过,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单独停止教学、辅导某一个人。因此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由于不受课堂常规、纪律的管理,学生可以放松地在老师和其他学生的辅导下学习自己欠缺的技术动作,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掌握动作。

4.4通过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特点,对学生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的要求极高,由于各人身体素质不同,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给学生参加教学、学习技术、掌握动作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欠缺,无法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而有效地、针对性地组织广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不受正常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束缚,根据各人存在问题进行训练和辅导,解决广大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完善学生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

4.5通过课外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体育院校培养学生除了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应具备一技之长,有较高专业水平,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根据目前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单靠正常的教学时间的安排,要掌握全面专业技术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有一定难度,而组织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和技术练习,可通过长时间的常规体育锻炼,巩固基本技术动作,提升技术动作和战术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专业能力。

5.组织体育院校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

体育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除参加正常教学外的另一种学习知识的课外锻炼方式,改进技术,提高身体素质,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并为了取得优异成绩,在校期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和训练,而学校有义务组织广大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教育学生养成认真参加锻炼的好习惯

5.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锻炼是仅次于学校正常教学的另一种教学训练形式。

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各门课程,并认真上课,教师的教学按严格的进度完成各教学内容,不能出现与教学常规不符合的各种做法,因此教学过程比较严谨。按规定内容较机械化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单一的流水式地接受教育能领会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只靠学生自身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可以不受课堂常规制约,根据学生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2针对学生需求确定详细的教学、训练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由于不受课堂常规的制约,可以灵活地、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缺点进行教学、训练。因此组织课外体育锻炼的教师宜采取与学生座谈、交流的形式,咨询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急需提高的技术动作,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情况,判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制订学生各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保证广大学参加课外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正存在的问题。

5.3采取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重要性。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非正常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为了使广大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组织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从学生利益考虑,而学生参加锻炼对自己的就业及今后人生有极大帮助,其次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使学生自愿积极参加而不是强迫学生参与,最后应让广大学生明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与教学训练内容、时间安排等,从增强学生信心,整个工作安排都应让学生了解和明白这项工作对每个人的作用,对自己的帮助和取得的效果。

5.4制定课外体育锻炼具体措施和管理制度。

5.4.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水平分小组锻炼。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主要目的与任务是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身体素质,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保证广大学生通过教学掌握动作技术,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正确动作,为了达到锻炼效果,确实解决问题,应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按实际水平、需解决问题的类型进行科学分组,每组搭配一名技术水平较全面的学生,负责小组的管理及训练辅导,以好带弱,全面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5.4.2课外锻炼做到既有集中训练又能分开小组训练。

教师集中全班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解决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同时安排一些时间布置内容,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各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具体每周有一两次教师集中训练,两三次各小组训练。

5.4.3执行严格考勤制度,表现情况与综合测评挂钩。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让广大学生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参加每次训练,其次安排各小组长严格实行考勤制度,规范学生自觉参加锻炼,另外每月总结全部出勤情况,表扬积极、认真的学生,督促欠缺的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最后总结全体学生一学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并统计学生的出勤率。

5.4.4进行课外锻炼的各班级安排教师负责训练工作。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为了达到训练效果,真正让学生感觉到本工作的有效性,保证课外体育锻炼能长期开展下去,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班级应配备一名有责任心、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带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体会到课外锻炼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6.结语

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是学校教育的宗旨,广大学生要成为国家的栋梁必须掌握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的知识来源除了课堂学习外,学校应更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努力学习的机会,采取各种途径向广大学生传授知识。因此体育院校在当前形势下除了要组织学生参与正常课堂教学外,应更注重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拓宽学生学习途径,利用课外锻炼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采用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亚洲.谈职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2]康春兰.关于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自然科学),2004(6).

[3]张华君等.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2).

第9篇

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并不只因为美国政府每年巨额的教育投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高校往往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很好地结合。反观我国高等教育,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重技轻道,过于强调政治论,使大学失去了最根本的社会作用。以培养具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同时要求高等教育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只有经过适当的专门训练才能有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和责任的资格,专业教育的存在是必需的。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各门学科内部相互交叉渗透,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出现融合趋势,科学技术在分化的同时又呈现高度综合的趋势,这就要求大学所不能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而要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思路以及高度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办学特色

加强职业教育,要求高校重视职业教育、精英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关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质量,是每个社会个体都或多或少接受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环节相当欠缺,很多大学生虽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工作上的具体操作能力远远差于接受过专业职业教育的人。高校应在空间上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互交叉,各种教育资源相互补充,共同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学习环境。加强职业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以专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为辅,形成特色化教育模式,突出院校的教育教学优势之所在,打造品牌型专业学科,加强国内外竞争力。

三、学习国外私立大学办学特色,创造我国民办大学多样化

美国教育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属于私立大学。众所周知,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大学这四所私立大学,都是世界顶尖学府,凭借其特有治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社会输送顶尖人才。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民办高校规模不断壮大,和公立大学一起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统一整体。民办大学办学实力的提升,直接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我国民办大学办学历史太短,经验欠缺,要实现“社会教育”向“质量教育”的转变,必须借鉴国外私立大学的先进经验。首先,实行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并重发展的模式;其次,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私立大学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最后,加强民办大学的民主管理,创造各有特色的多样化教育教学方式。

四、继承传统书院教育之优良,打造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兴起和发展带来了教育上的新变化,拓展了教育的功能,促进古代教育空前的发展。打造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求我们传承和发扬古代优良文化教育传统,取书院教育之长,补高等教育之短。第一,重视人格教育,我们应从书院陶冶人格的教育中汲取经验,开展人格与知识并重的双轨式教育,加强学生修养,健全学生人格。第二,开展学术研讨,提倡门户开放,要立足于学术创新,打破固定高端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以开发的心态促进学术交流,切实提高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第三,师生互爱,教学相长,以师生协调一致、团体合作、平等民主、教学相长、尊师爱生、关系融洽为目标,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第四,寓教于乐,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