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文化内涵的意义

时间:2023-06-18 10:30:57

导语:在文化内涵的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内涵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鼓吹乐 文化内涵 功能

一、鼓吹乐的文化内涵

鼓吹乐的文化内涵主要是指民俗性,传统离不开民俗活动。民俗与人们紧密结合,传统民俗以婚丧礼仪作为背景,也为人民的喜怒哀乐找到了依托。

临清鼓吹乐婚礼所用曲目,一般都是明快热烈的乐曲,艺人称这类乐曲为喜事曲,喜事曲除了在风格方面要与婚礼相吻合外,在具体曲目选择方面并无严格规定,大凡传统曲牌、戏曲唱段、民歌小调、时尚小曲,只要符合风格,均可入乐。有些喜事曲可用在丧礼中,但那些专用于丧礼的庄重肃穆的乐曲,却是婚礼中必须禁忌的。婚丧礼仪是鼓吹音乐的主要载体,它一方面为民间音乐的发展构筑了舞台,另一方面也使得民间器乐曲有了较大的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的发展动力。音乐文化的载体发生变更,音乐文化本身却在继续。文化得到了传播和继续,而音乐的风格变化了。假如这种仪式音乐受到人为性强制而改变原有用途,那么这种音乐将会逐渐消亡,而且,这种仪式也会终结。鼓吹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到人们在社会中的各个层面,它的传统悠久,说明它具有很深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因而能被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加以模仿和应用。在现在的山东农村,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礼仪习俗。当某家在办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亲朋好友来一起参加,而且也会借此机会让好久不见的亲戚、朋友聚会一次。有钱的人家也会借此机会展示一下家里的经济实力,不仅如此,最主要的还是提供热闹、喜庆的场合,让大家都高兴一下。表演者也将吹奏乐曲的快乐转为自己的快乐并影响到听众。

音乐是以声音形式展示人类情感的符号,鼓吹音乐在这里被当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讯号,也作为了一种语言。音乐作为语言是典型的社会和文化的产物。音乐是通过声音直接表达自身情感的。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它所具有不同与其它艺术的特殊本质。音乐文化中所体现的各类功能和现象都承认音乐在文化中是有一定特殊作用存在的。

二、 鼓吹音乐的社会功能

在民俗中,音乐占有很大的社会功用,这就使音乐具有了社会功能性。很多民俗在不同的范围内有着不同地方的变化,但是音乐确实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音乐被人类所认识和使用,它就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不管是在祭祀、典礼、仪式等多种场合需要,也使得这些祭祀、典礼、仪式变得生动、鲜活起来,音乐已经成为他们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音乐与礼俗共存。这在当下的中国乡村式一种客观的存在,临清张伴屯鼓吹乐也不例外,只要在乡村以家族为主的社会结构没有改变,这种传统礼俗、乐俗共生的现象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礼俗与乐共生的现象是和社会结构成为互生的状态。可以说,鼓吹是仪式得以表现的“外壳”;仪式是鼓吹赖以生存的“依托”,而两者共同的社会根基,便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习俗和信仰。在社会生活中,张伴屯的鼓吹音乐的实用更为突出。

当我们分析张伴屯鼓吹仪式音乐的角度从音乐声音、音乐行为扩展到音乐观念以后,我们所能找到的答案就是,所谓音乐对仪式的有效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只要仪式行为者的观念中认为音乐对仪式有效,那么,这样的音乐观念就会引导音乐行为发生,同时会影响行为者自己对音乐行为结果(音乐声音)的感受。那么,音乐对仪式的有效性便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稳固为一种观念和感受的定势。社会形态所提供的环境对音乐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演奏的场所变了,演奏者变了,他的文化含义也就发生了变化。

文化和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因为,它们是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完整组合。古老的文明需要继承的时候,人们就要求他不断发展和更新。历史就是一变再变的,不断更新的形势下发展的,音乐的发展与变更也是为了适应社会条件的需要而产生的。鼓吹乐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特定的现实,它在历史中形成,又在现实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正式因为它反映了时代,也特别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现在,在广大的农村,许多符合现行社会制度和政策准绳的民俗活动还在继续进行,还有一些新的民俗活动正在形成和发展,民间鼓吹乐乃大有用武之地。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鼓吹乐

我们在研究民间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应清楚的看到,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鼓吹乐,既有继承性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鼓吹乐的生命力,在于它从来不是死亡的遗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鼓吹乐为例,现如今在鼓吹乐班吹拉弹唱的人们大部分是以挣钱养家糊口为主。特别是像张伴屯鼓吹家族中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门手艺活,只要我吹得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表演的态度,对平民百姓来说,这不仅是他们掌握的一门手艺更是吃饭的饭碗。所以说,只要是社会中不断的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从,事民间艺术的艺人们就会世代的传承下去。但是,现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需求,也包括精神需求。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促进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的同时已有不少人已不喜欢这种传统的鼓吹、吹打的礼仪方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鼓吹乐,在民间传承与变化中发展与演进。当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自然要受其影响;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子孙,在不同历史时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也必然要受其影响。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中,特别强调文化的空间保护。把民间文化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和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即使一个民族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变化,它的文化空间照样可以部分延续。就传统音乐而言,不变是不可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总会有一些新的东西不断的被吸收。通过抢救、保护以及科学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多种文化共生的另一种“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牛玉新:《山东鼓吹乐及其在民间风俗仪式中的作用》,《中国音乐》,2003.3。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2002.3。

[3]黄翔鹏:《逝者如斯夫――古曲钩沉和曲调考证文艺研究》,1989.4.

[4]聂希智:《民间器乐曲牌〈开门〉结构初探》,内部参考资料。

[5]袁静芳:《鲁西南鼓吹乐初探》,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民族音乐教研室,1980.3。

[6]牛玉新:《山东鼓吹乐及其在民间风俗仪式中的作用》,《中国音乐》,2003.3。

[7]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5。

第2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第3篇

    译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差异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1. bat(蝙蝠)

    汉语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常出现在年画上。画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即五福临门,表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画蝙蝠和鹿一起,代表福禄;画蝙蝠爬在一个圆圆的铜钱上,即福在眼前;红蝙蝠是大吉兆,因为洪福或鸿福。传说千年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它还能长寿。

    西方的bat却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常让人联想到丑陋、凶恶、瞎眼、吸血动物等特征。这也许是因为吸血蝙蝠的缘故。凡英文中带有 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视力差、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发疯,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come to bat面临严峻考验等。许多人还认为bat与巫婆有关,他们相信 bat 闯入私宅是死亡的凶兆。

    2. owl(猫头鹰)

    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专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在中国常被看作不祥之兆,如“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有人甚至迷信地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都要倒霉。

    而西方人却把owl看作智慧的象征。在希腊神话里,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猫头鹰即是她的化身。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的形象是睿智、公正。动物间的争端要请猫头鹰来裁决,紧要关头要向猫头鹰请教。因此,英语中有 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的习语。而owlish形容一个人聪明、严肃。

    不过由于猫头鹰夜间活动, owl 可喻指常熬夜的人,这点完全与汉语中的夜猫子相吻合。

    3. bull  (牛)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耕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牛的形象都是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历来受到人们普遍赞颂。汉语中赞美牛的词语有很多,如“健壮如牛”、“力大如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在汉语里牛还比喻倔强或骄傲的性格,如“牛脾气”、“牛性子”。

    在西方,牛是宗教和民间传说中的圣物。它强壮有力,受到古代人的崇拜。bull 也可以指粗壮、好斗的人,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形容行为莽撞的粗人。关于牛的创造力的古老传说还打动了西欧金融市场的人士。他们用bull market来指股票上涨行情,俗称牛市,bull指在股票市场中买进股票、希望在其价值上涨时卖出以获利的人,即买空者、多头。

    4. bear (熊)

    在中国,熊的形象一般是笨手笨脚,愚蠢,如“熊瞎子掰玉米”。在“熊包”、“瞧你那熊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中也指平庸无能之辈。

    英语中的bear是一种凶残的动物。用来指人时,指“粗暴、脾气不好的人”。如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脾气暴躁),play the bear(行为粗鲁),as cross as a bear(脾气很坏)。在现代经济术语中,bear正好与bull相反,表示股市行情下跌,bear market俗称熊市;bear指卖空者、空头。

    中英动物词汇的字同意不同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的交流,更要重视文化的传递。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准确传递信息,行之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德鑫. 中外语言文化漫议 [M]. 北京: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

    [2] 李茜. 英汉动物词汇的意蕴异同探究 [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7). 

第4篇

关键词:语言的独特性;成语翻译;文化差异;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08-01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着丰富的成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两种语言中这些丰富的成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仅是部分对应,或不对应。这些成语在其确切含义和感彩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甚至相反。在翻译英汉成语时,只有深入了解了两种语言的的文化内涵,把握好两种文化的转换,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英汉成语,从而对其进行精确的翻译。

一、英汉成语文化的差异

1、地域环境的不同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并反映着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其语言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是典型的大陆环境,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很多和土地或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风调雨顺”、“面如土色”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其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水和船的成语,如to 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等。

2、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形成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表现在动物形象上。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龙(dragon)”,在中国龙是吉祥的神物,更是尊严的化身,在国际上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的形象已成为中国民族的象征。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

3、比喻联想的不同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语言在表达思想的时候,不同的民族往往使用不同的比喻表达相同的思想。比如,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很倔的时候常说“他犟得像头牛”,而相同的意思在英语中却表达为as stubborn as a mule(骡)/an ass(驴)。另外,在比喻一个人笨的的时候,汉语常说“他笨得像头猪”,在英语中却常用goose(鹅)或者ass(驴)来表达此意思,如as fool as a goose或者make an ass of oneself。

二、英汉成语翻译的几种策略

1、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to play with fire(玩火);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2、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指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或脱离原文形象,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内容的翻译方法。有些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义相差甚远,无论是直译还是转换形象都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确切含义,这时译者就得打破原文的结构模式,舍弃原文的形象,在译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意义表述出来即可,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译法”。(黄粉保,1999:79)比如:by hook or by crook可译为“不择手段”,“青黄不接”可译为short of food before the new harvest等。英汉成语中凡以喻义为主、形象为辅或者形义并重的成语,在翻译中难找到对等的成语,或直译无法表达其原文意义,此时,采用意译法非常必要。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在翻译成语时,有时单一的直译或意译都不能准确或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这时可以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以弥补直译难以达意,意译难以传神的不足。比如:“不到黄河不死心”可以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如果“不到黄河”直接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 reached”,那么外国读者就不知所云了。

4、代换法

在英汉成语中,有一部分英汉成语意义接近,但表述上有别,有的喻意相同,喻体有异,翻译时可相互代换,这种方法就是“代换法”。如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自然形成了对牛的热爱,认为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而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国文化中用马喻指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汉语中“健壮如牛”中的“牛”在英语中就代换为horse(马),其翻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成语作为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部分。只有深人了解英汉两种民族文化的特点,才能深刻的理解英汉成语的内涵,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要根据文化差异的不同采用灵活恰当的翻译方法,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形神皆备地翻译出原文。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

一、英汉词语的分类

1.英汉词语的对等。词语的对等是指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词语拥有同样的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的词语。在漫长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有趋同的心理,就使得各民族、种族之间的文化有了共性,在英汉词语中也必然会出现完全对等的词语。例如,sun=太阳,water=水,lion=狮子,festival=节日。bee与汉语的“蜜蜂”对等,都有“忙碌、勤奋的”内涵意义。

2.半缺项词语。在语言学中半缺项词语是指那些有着相同指称意义而词语的内涵意义完全不同或指称意义不同而涵内意义相同的词语。半缺项词又分为三类,一是涵内意义相同而指称意义不同的词语。在英语中,当形容一个人“瘦”的时候,人们常说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他瘦的像影子),而汉语则是“他瘦的像猴子”(He is as hin as a monkey),在这里“shadow(影子)”与“猴子(monkey)”指称意义不同,但词语的涵内意义却是相同的。二是指称意义相同,涵内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语言中,一些词语指称意义相同,然而词语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只是部分相同。例如:英语“rose”是汉语的“玫瑰”,在英汉文化中都是“爱情的象征”。可是在“under the rose”这一短语中却是“保密、沉默”的涵义。中国文化中“带刺的玫瑰”则通常是用来比喻美丽而又难以接近的女孩。三是指称意义相同而涵内意义不同的词语。

这是指词语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某一语言里一个普通的词语会有某种联想的特征,而在另一个语言里却没有。比如lotus是汉语“莲花”也称荷花,在中国文化里,莲花以其花色淡雅,亭亭玉立而倍受人们喜爱,同时莲花也是“清廉、高洁”的象征,中国的诗文中赞美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而英美文化里lotus是指忘记自己的亲人、朋友,只顾在安乐乡里贪图安逸的人。

3.缺项词语。缺项词也称为词语鸿沟(lexical gap),是指在一种语言里的词语或术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契合的词语。造成语言之间“缺项词语”的主要原因:①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②生活习惯的不同;③不同;④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例如表现中国道教文化的阴阳八卦思想的“八卦”、“太极”以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的“惊蛰”、“雨水”、“三伏”、“三九”等词语,在英语词语中就没有对等的词语表达。

一些新词语由于具有中国特色,也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同义词。例如“大学的定向招生”、“费改税”、“豆腐渣工程”、“三角债”、“安居工程”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domescating translation)是指翻译时抓住原文的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择与原文词语涵义相同的词语进行翻译。归化翻译的实质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方法。

1.意译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即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时,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例如: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toda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译文]:布朗先生是个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看上去颇有病态。近来他总是闷闷不乐,我看见他时,他在沉思,我真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这是英语中颜色词语表达文化内涵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翻译时按字面意义翻译,译文会让人不知所措。再比如dog一词,欧美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中国人也认为“狗”很忠实,但是把人比做狗时,却是明显的贬义。所以,翻译带有dog一词的英语句子时,也应采用意译法。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A lucky dog(幸运儿)。

2.替代法。替代法是指在保留原文的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种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来替代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入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汇。最明显的代表中国文化的“龙”一词,英语的对等词是“dragon”。在英语文化中“dragon”一词象征“邪恶、恶魔”,而汉语文化“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全世界凡有华人的社区,都有龙文化在传承,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神圣物象。所以翻译“亚洲四小龙”时,不能直译,而用tiger替代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更好。因为tiger在西方人眼里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人”。

三、异化翻译策略

1.直译法。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的词译出源语。用译语中“对应”的词汇译出源语,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使译文更生动真实,保存源语喻意,更有利于英汉文化的交流,开阔译文读者的视野,丰富英汉两种语语言的词汇。如:hot dog=热狗,cowboy=牛仔,一国两制=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火上加油=pour oil on theflame 等。

第6篇

关键词:彝族;指路经;宗教;文化内涵

《指路经》是我国彝族在宗教发展和中一项比较重要的经籍,通常被主要用于丧葬或是祭祀等比较严肃的仪式中,由祭司进行讲颂。一般情况下,《指路经》旨在ν隽榈幕毓榻行指引,在内容的组成上多为五言诗的形式,但是在表达的过程中通常为彝文,篇幅的长短也并不统一。由于其长期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应用,因此在我国比较传统的发展阶段,《指路经》一度被当成了对人们造成威胁的“精神鸦片”,将其当成了封建和迷信思想的尾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人们没有对其文化研究价值和内涵引起重视[1]。但实际上,《指路经》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都是彝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知识和文化内容,同时其还在文字、语言上具备明显的研究意义。针对这种情况,下文中笔者就将对彝族《指路经》中的宗教文化内涵展开研究。

一、彝族对《指路经》的历史记忆

我国文化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知识系统,而作为一个世界上著名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组成的背景下,族群进行迁徙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因此这不是一般史书用文字所能记录和阐述的。所谓的“历史记忆”指的就是在社会特殊的发展环节中,用一种较为独特的形式得以展现,从而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

《指路经》主要被应用在彝族的丧葬仪式中进行念诵,并且典籍还是一本以经书为载体的文学作品。祭司在彝族也被叫做毕摩,在毕摩对《指路经》的诵读,主要是为了让亡灵更好的找到回归之路,我们在对《指路经》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并不一定是对我国传统典籍有着较大的研究热情,而是希望通过这种研究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人们对这一部分被遗忘历史的记忆,从而更好的将宗教文化和传统的民风民俗进行加强,构建出更为完整的历史记忆[2]。

二、彝族民俗文化的《指路经》及其宗教意义

如果仅从民俗文化的方面对《指路经》进行研究,那么其中的彝族迁徙历史和其对族群的认同感是很强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下,《指路经》也算是彝族文化中的风俗体现,同时也是广大学者对彝族文化进行研究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在彝族的传统文化信仰观念中,出于祖先的崇拜观念,逐渐出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外婚制到父系氏族社会偶婚制的转换。在对彝族的神鬼灵魂进行祭拜的过程中,通常祖先崇拜和群众的生活联系的最为密切,无论是族人的婚丧嫁娶还是吉凶祸福都要对祖先进行祷告,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获得祖先或是神灵的保佑。

在彝族的发展过程中,火种作为彝族的灵魂存在,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和温暖,同时对彝族人民来说,火种也是对希望的一种象征,无论是开荒种地还是狩猎取暖,彝族的火种都是经久不息,直到人最终回归到火焰中,伴随着毕摩对《指路经》的颂吟,灵魂才能在经文的回归祖界。因此彝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每年都会举办“祭火节”,也称为火把节。在对丧葬习俗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其通常也被当做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存在,因此不管是进行土葬还是进行火葬,亡灵的最终发展和归宿都是一样的,丧葬的形式即便是产生变化,也不会对人生的归宿最终进行改变[3]。

三、《指路经》中蕴含的宗教文化内涵

由于受到和民族习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对《指路经》的文本形式、内容出现了较明显的决定性作用,毕摩作为知识分子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能对其生活权威和宗教神圣进行展现,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普通彝族人的思维和发展方式,对于人民生活理想和生活需求将起到真实的倾诉的意义。因此其不仅具备明显的宗教典籍文化色彩,同时还具备十分明确的文学叙述方式[4]。

在对《指路经》进行宗教文化内涵研究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书中对彝族发展和迁徙历史的记录,同时其对历史和事情的描述较为详尽,这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文学作品中的“寻根”意识进行充分强调和突出,从而在意识的表达过程中,对文化的传承起到更有效的帮助作用。彝族这个民族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彝族人不仅会对知识有着较强的崇拜意识,同时还都比较乐于思考,是一个思维意识较强的民族,所以这也是彝族文化中中所表达出的特征[5]。在《指路经》的写作过程中,通常诗性思维比较强烈,通过对先辈文化和历史的构建,对民族发展和传承也将产生重要帮助。在《指路经》的创作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每一部都是由诗作为主要的形式载体,并且多以传统的五言诗为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其无论是在文论还是事论中,展现的诗体形式多为对彝族民族智慧的结晶。《指路经》中对亡灵回归的每一步都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和记载,在回归过程中的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都进行了详细论述,完成了在地理环节中的“寻根”工作,同时更是明确表达了发思古之幽情和对历史文化情节进行诉说的情怀。

四、结语

在对《指路经》进行宗教文化内涵的研究过程中,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和发现其书籍中内在的形式和精神价值,做到追根溯源,从而将一种正在消失或是已经处于消失状态的民族文化形式进行再现,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寻找更好的精神表达方式。《指路经》中所存在的典型意义,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宗教典籍文化,因此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要对彝族的文化、礼俗进行了解,进而展开宗教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建设.盘县坪地彝文指路经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35(2):189-190.

[2]朱国祥.论云南武定彝文《指路经》及其文化价值[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33(4):76-79.

[3]余舒,黄卫华,吴勰等.从《指路经》探索彝族文化内涵――以威宁《指路经》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4,28(2):27-30.

[4]张泽洪,廖玲.西南民族走廊的族群迁徙与祖先崇拜――以《指路经》为例的考察[J].世界宗教研究,2014,94(4):171-181.

第7篇

关键词:蛇 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狰狞恐怖的外形,目光阴森逼人,红信长吐,毒液毙命,蛇的外形特征让人们对其恐惧不已,谈“蛇”色变,加之其生活在阴暗湿冷的环境,因此,蛇被深深地烙上了邪恶、凶狠、死亡的反面印象。远古时期,由于防御能力极低,被蛇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加之其隐秘冬眠之处常在黑暗之中,因此常被看成是死亡的威胁,神秘莫测。与此同时,蛇的致命攻击体现着一种超凡的神力,成为威慑敌军、保卫城池的象征,因此它也象征着护庇和守护之神,被寓意为生命力的象征,死而复生的灵物。在古代,人们认为龟蛇同气,蛇能化龙,象征着长寿和安康,在古代,有“一龙(蛇)九子”的说法,人首蛇身的女娲“一日七十化”,象征着旺盛的生殖力和生生不息,因此,蛇的象征符号意义往往是两面性的、对立的,它既代表着善良,又象征着邪恶,由此折射出人类复杂多变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蛇的双重认知心理。这种认知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给译者选择翻译方法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二、蛇在汉英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1.蛇在汉语中的文化意义

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抵御能力极低的先民希望能够寻求自然神力的庇佑,蛇以其独特的外形、尖锐锋利的牙齿和致命的毒液成为众多人们寻求依靠的力量,原始时期的蛇图腾就这样应运而生。而在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是社会的主导力量,蛇图腾自然也与女性联系在了一起,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女娲的蛇躯形象被创造出来,女娲造人,化育万物,炼石补天,灭火治水,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儿女最伟大的母亲,其人首蛇身形象留给后人的,并非是厌恶或恶心之感,反而是圣洁、高贵、神秘的象征。[1]

中国传统的古代神话中,伏羲和女娲常常作为人类发源的始祖而并提,在神话中,伏羲也被描绘为人首蛇身,与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有学者曾指出:伏羲生于蛇系氏族,以蛇为尊,其身着树叶或鹿皮,皆有蛇之花纹,此乃蛇系氏之族徽和图腾标志。《列子》曰:“伏羲,女娲,蛇身而人面,有大圣之德。”事实上,蛇图腾是龙图腾的主要原型。而“龙之传人”又从侧面显示了龙和蛇的渊源关系。[2]另一方面,即便是在生活领域,蛇也不乏正面形象,民间流传有“梦蛇入怀生贵子”一说,史书上曾记载,春秋时齐桓公见到了“两头蛇”,他十分害怕,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了,后来占卜师告诉他,看见这种蛇是吉兆,结果齐桓公不但没有死,连顽疾也治愈了。孙叔敖小时也见过这种蛇并用刀杀死了它,回到家以为触犯了天神,没得活了,痛哭不已。其母安慰说:“虽然你杀了它,但已把它埋好,上天会报答你的善行的”,后来孙叔敖不但没死,最终还做了宰相。[3]蛇蜕皮和冬眠的习性常被人认为是生命力的象征,死而复生,生生不息,长寿安康。因此,许多文学作品常用蛇作喻体。在广州的真武庙中,苏轼的题词“逞批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就是借蛇龟来盛赞庙堂的雄武威猛。齐白石曾在题郭味渠的画中写道“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他用蛇喻郭味渠的画作流畅活泼,气势非凡,还有“银蛇起舞千山秀,瑞马奔腾万户春”“玉蟒方舒千里园,神驹更上一层楼”等,蛇被冠以流畅、非凡、宏伟之意象。[4]《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冲破重重阻力,敢于追求人间幸福,勇于反抗的精神在民间广为流传,因而这里的白蛇不再是危害人类的化身,转为一个可歌可泣、令人动容与值得同情的正面形象。总之,蛇的正面形象已成为人们歌颂赞美的喻象。

而随着父系氏族阶段的到来,女性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甚至下降到社会的最底层。随之而来的便是代表女性权威的蛇图腾之弱化,由此与女性紧密相连的蛇图腾文化地位也随之降低。此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蛇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蛇不再是那么神秘,取而代之的是恶毒残忍。从这一点看,东方蛇文化的贬化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父系氏族取代母权社会。即便是在语言上,也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蛇从备受推崇到受人唾弃与鞭挞的地位变化。汉语中“美女蛇”(外表虽然美丽,内心却阴险狠毒的女人)、“蛇蝎心肠”(内心险恶的女人)、“蛇妖”、“蛇精”、“水蛇腰”等词语全都用来修饰女性,充分体现女性是万恶之源、红颜祸水,这一点与西方的蛇意象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5]在语言中,蛇作为被贬低的对象也暗含着女性地位以及女性文化的弱化。此外,现代汉语语言对蛇的象征意义或用法通常都赋予了贬义的色彩。在汉语中,有很多关于蛇的词语、成语和谚语,如打草惊蛇(喻做事不小心谨慎,泄漏行踪,让对方有所警觉)、佛口蛇心(形容表面上温和甜蜜,内心却凶狠阴毒)、龙蛇混杂(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分不清好坏)、引蛇出洞(比喻用某种方法引出敌人,再一举歼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一旦遭受过一次挫折后,往后做事都有后怕心理,变得胆小怕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做人贪得无厌,野心勃勃,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画蛇添足(做事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外来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却斗不过当地的势力),龙蛇混杂(这里蛇与龙相对,是指敌对力量或形形的坏人);中文中关于蛇的隐喻可谓丰富多姿,穷形尽相,蛇的反面特征被人们挖掘和运用得淋漓尽致。[6]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与蛇有关的词语、成语和谚语都表现出了蛇文化语用意义的反面形象,早先蛇作为图腾的崇高地位已不复存在。现代汉语语言上的蛇用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蛇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是邪恶、狡猾和残忍的代名词。

2.蛇在英语中的文化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蛇文化的渊源与东方截然不同,其冷冰冰的外表、狰狞的面孔和隐秘的行踪让其毫无争议地成为魔鬼、邪恶、死亡的代表。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发展源头,而蛇在其中,通常扮演的是反面角色。古希腊神话中的Typhoeus是个腰部以下群蛇乱舞的怪物,他敢于同宙斯作对,赶走众神。宙斯的妻子Hera因嫉妒之心派了两条剧毒无比的蟒蛇去杀死宙斯的私生子Heracles,女妖美杜莎的头发就是一堆恐怖狰狞的毒蛇,任何人只要亲眼见了那堆毒蛇,都会瞬间被石化。[7]《创世纪》对蛇有着这样的描写:“Now the serpent was more crafty than any of the wild animals the LORD God had made。He said to the woman.”蛇比其它生物阴险狡猾,它欺骗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引诱他们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的意志,犯了原罪(original sin),从此人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开始艰难困苦的历程。而作为这些始作俑者蛇也遭到了上帝的惩罚:“You will crawl on your belly and you will eat dust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蛇将人类带向了黑暗和苦难,化为魔鬼的使者,理所当然遭到诅咒和唾弃。[8]莎士比亚的剧作多处以蛇喻人,如李尔王称自己狠毒的女儿是“毒蛇”,老哈姆雷特称克劳狄斯是“毒害你父亲的蛇”,克莉奥帕特拉被安东尼称为“尼罗河畔的花蛇”。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蛇是邪恶、凶残的象征。这种文化内涵反映到语言上有其深刻的寓意。[9]英语里对蛇的称呼有很多种,如snake,serpent,reptile,schmuck,vermin,viper,zombie,adder等,这些词语在英语俗语、俚语甚至口语里都是指代阴险狡诈、卑鄙可耻、忘恩负义的小人。[10]典故the snake and the eagle,cherish a sanke in one’s bosom都表明了蛇奸诈无比、凶狠恶毒、恩将仇报的形象。

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中对于蛇这种负面形象的描绘比比皆是,在英国作家J.K.Rolling的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中,蛇意象也一再出现,成为重要的动物意象,小说中反面人物伏地魔身边的大蛇纳吉亚就是个重要的动物意象,它在小说中频频出现,每一次出现,都是黑暗的夜里,通常是在荒废的老宅或阴森恐怖的墓地,每一次都会伴有杀戮、血腥和死亡。电影《狂蟒之灾》和《空中蛇灾》描写的是蛇灾蛇祸带给人们的恐惧。

当然在一些场合,蛇也不乏正面形象,例如希腊帕提侬神庙曾经被称为蛇神殿,而且神庙中的雅典娜神像,其右手持的杖上有蛇头,衣服下摆上用蛇头装饰。神使赫尔墨斯也是手持蛇杖。而双手持蛇的大地母神,用大蛇来炫耀自己具有超凡力量和恐怖力量的。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预言者梅来普斯和中国蒙古族传说故事的猎人海力布都是因为救了一条蛇而获得了通晓鸟兽语言的本领,从而能够知道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11]

三、有关蛇的习语和谚语的翻译策略

蛇及其本身的特性和二元矛盾集于一身的动物意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着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如何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重现源语语境特点与文化特点,成为翻译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保存汉英两种语言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有关蛇的习语和谚语时应特别注意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1.直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其文明发展中,对于蛇这个矛盾体的认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蛇神出鬼没,阴险狡诈,蜿蜒而行,生活在阴冷潮湿的地方,因此关于蛇的英文和中文的惯用语和表达,在其比喻用法相似时,可以采用直译法,保存原文的风格,这样不至于引起理解上的误差,又利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人眼中的蛇文化意象,也能在欣赏文化的同时看到两种语言和思维方式的相似之处。

1)have a heart as malicious as snakes and scorpions 蛇蝎心肠

2)How will Congress work with Mr Obama? Some say he will charm it like a snake。那么,奥巴马和国会的合作又将如何呢?有人会说,他会像一条狡猾的蛇,把国会迷得晕头转向,然后要啥有啥。

2.意译法

译者为了不造成读者理解上的混乱,有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保留原文的深层内容。这是译者常采用意译法,这种译法能使译文更符合译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心理和表达习惯。因英汉语中不少有关蛇的习语和比喻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联想意义,读者很难把这些语言表达与蛇这种动物联系在一起。译者要是生硬地逐字逐句地翻译,译文将会显得突兀而僵化。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只需把这些习语所表达的意义翻译出来即可。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形式或原文形象,而是着重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1)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姑息养奸);

2)a snake in grass cloaked with hospitality(一个披着热情好客外衣的阴险的人)。

四、结语

蛇的文化意象具有二元性,它既代表着凶残、死亡、狠毒和诱惑,同时也是生命、力量、庇佑和长寿的象征。了解蛇这两种相去甚远的文化意象背后所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宗教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思维差异,有利于中西语言文化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发展。因此,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在英汉两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寻找两种语言的最佳文化切合点。这样,才能在有关蛇的翻译实践中做到既传达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又不失却两种语言文化各自的独特色彩。

(本文为湖南省教改项目: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5]280(86)。)

注释:

[1][6][8]张圆圆:《蛇的东西文化对比》,文教资料,2009年,第11期。

[2]袁江洁:《中西创世纪神话里蛇文化现象比较》,美与时代(上旬),2010年,第4期。

[3][9]倪正芳:《中西蛇文化审美》,求索,2001年,第2期。

[4]蒋栋元:《善与恶的化身:蛇文化符号的阐释》,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7][10]吴立莉,杨继玲:《东西方蛇文化之比较》,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第8篇

在视觉艺术中,色彩所呈现出的文化内涵远远超越了色彩原理本身,它更是艺术家内在精神气质、心灵情感的流露与表达。色彩的演变过程不仅体现了西方艺术史的伟大变迁,同时也折射出艺术与科学、宗教、神学、心理学、医学等文化领域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具有跨文化性内涵。

一、从“色彩偏见”到“色彩解放”

――色彩演变的文化内涵

在上千年的西方艺术中,人们对色彩的认知经历了从“偏见”到“解放”、从“客观描绘”到“主观表现”的文化演变。这种演变恰恰体现了西方艺术史由“再现”向“表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意蕴。

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时期,并在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达到了辉煌。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到文艺复兴奇才达・芬奇的“镜子说”;从关注解剖学的研究到对透视学、明暗学的掌握,皆有力地推动了西方写实艺术的发展,体现了追求真实与和谐的艺术审美准则。

西方传统艺术在面对色彩问题上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法则,而这种色彩法则无疑是带有一定偏见性的。一方面,人们认为在绘画中素描永远是第一位的,色彩只是素描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色彩的选择应以表现事物的自然属性为准。在以“客观地再现自然”为宗旨的传统审美准则中,色彩是否自然逼真无疑是评价艺术作品优秀或粗制滥造的永恒标准。

西方传统艺术大师在色彩的运用和选择上,也时常体现出这一倾向。文艺复兴的达・芬奇、丢勒、曼坦纳等人的艺术都以素描为主,色彩仅处于辅助和从属的地位。米开朗琪罗在面对雕刻和绘画艺术时,曾说“雕刻是绘画的指导,前者是太阳,后者是月亮”。可见,他更偏爱线条而轻视色彩。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认为色彩应服从于古典,并称“素描才是艺术的真谛”。德国古典美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中也对色彩做出了评价:“色彩自身决不能使画更美。”这些都似乎向色彩下达了最后的判决书,“色彩这个结构的仆人,构图的随从,从此只能待在厨房里了”。①当然,,在西方传统艺术中,还有众多的色彩大师,如波提切利、提香、维米尔、庚斯勃罗等在色彩革新的道路上勤奋探索。

西方艺术史上对色彩的解放完成于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转换的时期。当时的先锋派艺术家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逐渐改变着人们对色彩的认识。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提出,画家应“放弃一切现有的色彩”;印象派画家让我们体味到了大自然的纯色组合;塞尚潜心研究、探索出“色彩造型”的方法,色彩取代了线条和素描的地位,成为绘画的第一构成要素;高更在1888年也清晰地感受到色彩的表现力,称“色彩能够作为一种密码来传递信息”;梵高更是借助色彩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一位高手。1905年的法国秋季沙龙展上,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艺术家郑重地把解放了的色彩展现在世界的面前,色彩终于成为艺术王国里的自由公民了。

从“色彩偏见”到“色彩解放”,再到后来出现的“色彩至上”,人们对色彩的逐步认知体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性,西方艺术中色彩“身份的转变”不但标志着现代派艺术的粉墨登场,而且体现了色彩自身的潜在能量。色彩就像是一个先锋家和鼓动者,不断地挑战着人类审美文化与艺术表现的边界。

二、用色彩体味人生、诠释情感――深化色彩的人文关怀

当色彩的功能从再现转向表现,从真实模写转向情感表达时,色彩也开始逐步与人的情感、精神联系到一起。在艺术的世界里,色彩可以承载艺术家的情感冲动、心灵体验甚至神秘的幻想。这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性格和表现力,深化了色彩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

约翰・拉斯金曾说,“最纯洁、最有创见的人是那些最热爱色彩的人”。的确,西方现代艺术大师大都是色彩表现的高手,在他们的艺术图谱里,色彩的力量总是最动人心魄的。

荷兰画家梵高擅长运用纯色表现内心最深处的痛苦和激情。纯粹的黄色是梵高艺术图谱中的经典用色,著名的《向日葵》正是其黄色画风的代表。黄色的向日葵被梵高赋予了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和永不褪色的光辉,这满眼的金黄色既是他热爱生活、对艺术执著追求的写照,又是其苦难生命体验的缩影,体现了他人生全部的理想、热情、痛苦和挣扎。

此外,梵高还经常运用对比强烈的互补色作画。《夜间咖啡馆》《星・月・夜》《乌鸦群飞的麦田》等皆体现了某种恐怖、不安的心理暗示和与命运搏斗、抗争的精神力量。

表现主义艺术的国际先驱者、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也是一位用灵魂作画的艺术家。蒙克常常通过画面中强烈的、充满主观情感的色彩来表现内心深处的痛苦和郁闷,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在血红和黑色的斗争之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正如美国艺术评论家约翰・拉塞尔在《现代艺术的意义》中所说:“蒙克在色彩的运用上给我们上了一课,不仅如此,他还教导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经历而不要害怕它。”②

现代艺术大师、野兽派领军人物亨利・马蒂斯把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这些丰满、充满个性的色彩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而不是对生活的模仿”“对于色彩谁也没有他懂得多。因此他所说的话对我们影响很大,还有他所描绘的大变革现在看来是不可避免的”。③

在这些“色彩专家”中,还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抽象派艺术大师瓦西里・康定斯基。在绘画中,他把“调色板上色彩的感觉变成各种心灵的体验”④,力图“触及人类的灵魂”。同时,康定斯基相信色彩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例如,他在1910年写的《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认为,黄色是人类的世俗,代表着大地;蓝色是天空色,代表着高贵和升华;绿色是平静、自我的满足;红色与绿色相对,它是前进运动的力量;紫色意味着衰败和枯谢;强烈的黄色象征着活泼好斗;橘黄色像教堂的钟声一样清脆响亮;白色代表着一种虚无,犹如生命出现之前的冰河时期;黑色则意味着死亡,是无生命的沉寂……

西方现代派艺术大师精彩的色彩观体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和魅力,是艺术家自我表现意识觉醒的象征。

三、色彩包含的跨文化因素――拓展色彩的文化张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中色彩的跨文化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发掘色彩内涵、拓展色彩的文化张力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色彩的跨文化性因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窥视。

(一)色彩体现科技含量。人类对色彩的认识经历了从“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跨越。伴随着西方第二次科技浪潮的洗礼,光学、色彩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艺术的生成;各种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对“原色”与“补色”关系的研究使艺术创作有时更像是一场科学试验;照相、摄影技术的出现使艺术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忧患感,进而催生了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艺术的发展……这一切都显示了色彩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融合。

(二)色彩包含宗教内涵。众所周知,在人类的文化史中,艺术与宗教几乎是同时出现并紧密联系的。色彩在宗教艺术、宗教仪式及巫术、神学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早在原始社会的祭祀、巫术礼仪活动中,原始人就用红色、土黄等强烈色调涂抹身体和祭祀物品。原始人认为红色是血与火的代表,象征生命和温暖;黄色则是土地的象征,象征归于尘土的朴素想法。在欧洲中世纪艺术中,色彩斑斓的教堂彩色天窗给人以更接近天堂的宗教冥想。

(三)色彩辅助心理治疗。色彩能够作用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通过实验发现“按照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顺序照射被试者的时候,被试者的肌肉弹力显示出增强的趋势,同时,被试者的脉搏也会相应的增强”⑤。这就说明亮度强、饱和度高、振动波长较长的颜色如红色、明黄色等能够令人兴奋;相反则会让人产生舒缓或者抑郁的心理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艺术引入心理学及医学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并催生了“艺术治疗学”的发展。色彩在艺术治疗中起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例如让小脑受损、平衡感破坏的病人穿上绿色衣服辅助治疗其头晕、走路失衡的症状。色彩具有的心理学暗示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作用,如人们常常在餐厅悬挂些色彩明快的艺术作品,起到促进食欲作用;早教课堂上,给婴幼儿更多的色彩刺激,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的发育等。

可见,色彩体现出的跨文化性内涵使人们对色彩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拓展了色彩的文化张力。

最后,让我们用约翰・拉斯金对色彩的精妙描述体味色彩的文化内涵。“色彩能在人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与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最驰名的符号中、最完美的印章上大放光芒。”⑥

注释:

①②③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0,62,31.

④毕加索,等.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4.

⑤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307.

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40-01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前提,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古代相比,今天我们所讲的“文化”,其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文化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指的就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文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文化建设问题,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对于什么是“先进文化”,人们在认识上有这样几种误区:一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西方文化,对其趋之若鹜;二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文化趋新,认为什么流行什么就先进;三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儒家文化,厚古薄今;四是有些人把先进文化等同于人们喜欢的文化娱乐活动,认为什么有市场什么就先进。而实际上我们所讲“先进文化”,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伦理道德、法律宗教等等,都要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不是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否则,不论其贴上任何标签,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苏联搞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放弃了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导致思想混乱,最终走向了解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证明,在文化宣传上如果污蔑甚至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如果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举措。

二、从历史方位上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三个面向”的文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范畴,这里的“三个面向”,标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向现代化”,就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为社会全面现代化服务,同时也要求文化建设自身也要实现现代化。“面向世界”,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具有世界眼光,体现时代精神,在广泛汲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建设的突出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向前看,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文化领域,可谓种类繁多,光是各种文化的定义就有四百多种,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有: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行政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海洋文化、流域文化、山地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企业文化、商业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媒介文化、广告文化、出版文化;地域文化、节日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官德文化、艺德文化、师德文化、武德文化等等,而称得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须是站在“三个面向”的历史方位,具有“三个面向”的时代感,否则,不论其多么标榜有文化品味,都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