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0:59
导语: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及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6处11个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旅游目的地规模和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空间结构模糊不清,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因此,对现有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排摸、梳理及优化开发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为开发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奠定基础;同时从空间视角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的调整及开发模式的优化更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及数理统计
对离散的地理对象或事件(点)如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及商业开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点模式的研究是用点的密度或频率分布的各种特征研究点的分布情况,并从空间离散的旅游资源点中有效提取其分布格局,从而揭示旅游旅游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通常用点过程密度λ(S)描述空间分布情况,即在点S处单位面积内资源点的品均数目。用数学极限公式可定义为,其中ds指在点S周围一个足够小的区域;E表示数学期望;Y(ds)是ds内资源点的数目。在此基础上,现行的基本方法有样方计数法和核密度方法两种。核密度估计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交通事故预防等通过已知事件推测未知事件的研究。而样方分析法(Quadrat Analysis, QA)则是基于点的密度分析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景区的密度、频率来解释其空间存在的模式。分析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样方),统计落在样方中的资源点的数量,再对包含不同景区数量的样方的频率分布进行归纳,最终判断景区聚集程度。从忆波等(2013)利用样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可达性等分别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样方分析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基础规律。根据Greig-Smith于1962年的试验以及Tylor和Griggith、Amrhein的研究,最优化的样方尺寸是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分布于其中的点的数量来确定的,即矩阵样方边长为。其中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区域中的资源点数量。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及资源点分布情况
(一)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07年江苏省旅游局指派相关专家对苏州进行了旅游资源进行了基础的排摸及梳理,并形成了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苏州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及比重”为1:269,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118。由此可知,苏州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率极高且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型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所辖六区四市今年来的发展规划及统计资料,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一是删除了如杨公祠、金门、中和桥等已经不存在的资源点;二是删除了不具备文化旅游特征的资源点,如胥江路汽配街,太浦河泵站等;三是对相对较大成片的景区或特色街巷进行细分,将每个资源点具体落实;四是添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科文会展类、新建的火车北站等。
经过重新梳理的苏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比国标总数少6个,拥有率为96.1%。其中,水域风光类是自然资源的主题,占总数的35.2%,天象与气候类最少,占自然资源的3.6%。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建筑与设施类占全部资源总数的63.3%,是苏州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类型区分
将利用GPS设备采集的全市991个资源点的物理地址按照不同的等级分批导入ArcGIS软件,并按照计算栅格的边长为4公里,即将苏州全市划分成以4公里为边长的正方形网状样方栅格以判断不同区域内不同等级资源点的密度情况。即,苏州各区市均为由若干个16平方公里大小的样方栅格组成(表1)。而GPS采集来的资源点则散布在全市范围内,且每个栅格中所拥有的资源点数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区市中每个栅格内资源点数量的多少、类型及等级将有助于找出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与判断也均基于此。
表1:苏州市分地区土地面积及栅格数量统计(不含水域面积)
姑苏区 吴中区 相城区 高新区 工业园区 吴江区 常熟市 昆山市 张家港市 太仓市
土地面积(km2) 51 1254.3 300.8 205.7 107.7 760.1 1094 864.9 772 620
栅格数量 3.19 78.39 18.80 12.86 6.73 47.51 68.38 54.06 48.25 38.75
从整体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苏州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全市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在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占总量的19.8%及21.8%。新建城区中相城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资源点偏少且优良级比率更小,资源点分布呈现块状及线状集中分布的特性。吴中区旅游资源点整体上分布较为分散,但局部集中于东西山及木渎、直古镇中。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及太仓的旅游资源点则相对集中于区域内的古镇及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结构比较
(一)旅游资源总数及资源密度差异
从行政区域来看,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应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资源点数量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性(图1)。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太仓市及常熟市的资源点分布较多,单体数量均超过了100,占总数量的74.8%,旅游资源极度丰富。吴江区及张家港市的单体总量超过50,占17.1%为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其余三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少,资源点分布也较为分散。从资源量的占比方面来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市的资源密度均不超过0.5个/平方公里,这与行政面积较大有直接关系。其中,相城区与张家港市由于资源点数量少,资源密度小于0.1个/平方公里,为旅游资源稀疏地区(图2)。
图1:苏州分地区资源点数量及资源量占比
图2苏州分地区土地面积及资源密度情况
从地缘角度来看,区域间的资源点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纵观苏州全市有两处明显的旅游资源真空区。一处在相城区中心城区以北至常熟市区以南,东至阳澄湖东岸、西至望亭通安一线的广袤地带。另一处位于同里周庄资源密集区以南至G318以北,东至淀山湖西至S227的地区。大范围区域的资源真空对连接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点的主城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相对稀少的太仓、张家港及吴江区东南部地区起到了负面作用。如何打通这其中的障碍及瓶颈,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游客在前往旅游景点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过夜旅游者尤其是境外旅游者,以达到全市旅游事业携手共进的目的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点分级密度评估
从单体样方角度分析,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即总资源密度大的区域其优良级密度也相对较大。其中资源点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姑苏区,原因是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拥有188个资源点且其中有81个为优良级(三级以上)。另外,该区域的不同等级的资源点分布趋势及其密度差异不大。这也显示了苏州古城区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相对到位。而相对应的,五级资源点的分布也与整个资源密度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有18个和10个五级资源点,并呈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点(图3)。其他区域的五级资源点相对较少,相城、张家港和太仓则没有五级资源点。随着等级的逐步降低,资源点数量也上升明显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分布较为分散。
图3:苏州下辖10区市资源密度及高等级资源密度及数量比较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类型及拥有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建筑与设施类是全市分布最广泛的资源类型,全市十区市均有分布。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吴江、常熟及太仓占总资源比均为63%。而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三类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总量及类型双排序,姑苏区尽管缺少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及生物景观类但仍然是全区市中资源总量及质量最高的区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也相对得当所以排名第一。吴中区除缺乏气候景观类之外其余类型的旅游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资源总量培训的第二位序。国标中的主类中天象与气候景观是全市最缺乏的一类旅游资源,全市仅常熟与太仓市共计五处。而这两市也是拥有资源类型最全的区域,但每一类的单体数量均不多高等级的资源点也不多,因此两市位于第三位序。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尽管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不大但高等级资源尤其是拥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旅游资源点对丰富苏州的旅游类型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两区位于第三位序。昆山、吴江、张家港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总量不多,类型分布上有一定的非均匀性,三区市的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及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是其资源的重点类型为第四位序。相城区拥有的类型则最少,均只有三类旅游资源且无优良级资源为第五位序。
从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来看,经过整理及重新筛选的苏州市旅游资源点明显呈现出人文旅游资源远高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情况,(图4)这与之前江苏省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所统计的结果吻合。
图4: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从地缘角度分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且其在类型分布上差异也比较明显。(1)中心地带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在拙政园、平江、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片区、山塘-虎丘、运河、环城河带以及观前街商贸区周边,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2)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于东西山、木渎古镇、城西丘陵地区及西部生态城周边,其资源类型兼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3)中部湖荡地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以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为龙头,整合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等地的旅游资源,以新建景区景观以及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及旅游商品类。(4)沿江地区则在以大江风貌、江海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大量景观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5)全市的古镇除木渎外均集中于中部湖荡周边及东太湖附近。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建筑与设施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综之,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自然资源类型分布不均,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四)苏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苏州下辖十区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明显。在全市991个旅游资源点当中,优质资源共有385个(其中五级33个),占全部的38.5%、五级资源点占全部的3.3%。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分七个主类,按照单体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是景观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地文景观类、旅游商品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及遗址遗迹类。五级资源点与总优良级比较缺少了遗址遗迹类及建筑与设施类两类,具体分别是建筑与设施类20个、地文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4个、人文活动类3个及旅游商品类1个。五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及变化趋势与总优良级基本相同(图5),低等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亦同。可见优质旅游资源,尤其是五级资源点的出现与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总量及整体质量有极大的关联。
图5:高等级旅游资源点的分类情况
四、总结与不足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作如下总结:(1)苏州市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在分布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多为湖泊、丘陵地区,多集中在苏州西南部及沿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则分布较为分散,并呈现围绕中心城区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征;(2)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3)旅游资源从数量和等级综合考量,姑苏区位于第一位序,相城区位于第四位序。(4)相城区资源点少且均为低等级资源点,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并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支撑点。工业园区则是量少质优的特点,在高端商务旅游及城市休闲游方面可以多做文章。高新区的优良级偏少,应在现有资源点中提炼出有潜力可挖并符合现有消费习惯的旅游资源点,并加以重点培养。县级市在旅游开发中应尽量避免资源真空区的出现。
样方计数法只能获得点在样方内的静态信息,不能获得关于样方内点与点之间的动态信息。其结果是样方分析不能用来充分了解旅游中的可达性,即旅游者到达这些资源点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效率。经后可考虑用GIS软件辅助判断,以期更加深彻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程玉珍,等.苏州统计年鉴2013[M].苏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5-76.
[2]苏州市旅游局.苏州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R].苏州:苏州市旅游局,2008:34-35.
[3]从忆波.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D].兰州:兰州大学,2013:19-22.
文章在分析高职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组织实施、考核体系设计等四个方面对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期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旅游学概论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
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
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作者:李海霞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3]孟秋莉.提高“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5):170-172.
一、充分利用地理新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
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景阶段(确定问题);二是实践体验阶段(解决问题);三是表达和交流阶段。地理新教材正文内容的编排对于研究性学习三个阶段的展开与进行均有很好的内容与之相对应,十分有利于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一起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在教材每章刚开始时都会给出一些问题。如必修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有如下问题:“什么是区域?”“如何认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什么叫数字地球?”这正与研究性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相对应,学生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这一章的学习。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对这些题目现有的认识水平,若该题目中隐含着争议性的问题,则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等。
在确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后,学生要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地理教材的正文和图表就相当于一些信息资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正文内容和图表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掌握问卷、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常用的信息收集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同时让学生学会识别对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关联的有价值的资料,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课文资料,最后进行综合整理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时再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反思所得结论是否充分地回答所研究的专题,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获取证据以支持所得结论等。
二、充分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乡土研究主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性和时代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新课程条件下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乡土,精心选题。
家乡的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城乡规划、民风民俗等都有地域特色,可立足乡土,就地取材,提出课题,但要注意选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应精心挑选。首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自主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例如,在以家乡的4A级景区“云龙湖景区”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中,有学生选题为“关于云龙湖景区的研究”,题目太大,不易探究,如果改为“关于云龙湖景区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就目标明确,便于实施。
(二)走进乡土,合作探究。
课题确定后,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走进乡土、探究乡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及时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督导学生开展自评和小组互评,彼此分享、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
(三)展示成果,回馈乡土。
当研究渐趋成熟,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将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展示成果。鼓励学生将成果多样化,既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又可以是相关主题图片展、诗画展、辩论会等形式。同时,在新形势下,也应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积极开展地理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提高了人文素养,更通过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社会发展的探究,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大增强了乡土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是各种地理信息的宝库,也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具体来说,网络可以为师生提供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各类信息;网络可以告诉学生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网络可以为学生创设发现课题的情境;网络还可以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和成果的展示提供强有力的平台。
关键词:3S技术;总体规划;应用;南滚河国家公园
中图分类号:S771.8;P208;P228.4;TU98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1 - 0010 - 04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Overall Planning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ZHANG Fei1, ZHANG Yan1, ZHOU Ruliang2
(1.Forestry College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Disaster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3S technology and situation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Also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GPS, RS, GIS in overall planning of Nangunhe National Park, by taking Nangunhe National Park as example, we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in basic information survey and evaluation, function division, as well as protection plan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community planning etc。 This paper considers 3S integration may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verall planning。
Key words: 3S technology; overall planning; application; Nangunhe National Park
收稿日期:2012 - 02 - 29.
作者简介:张 飞(1983 - ),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3S林业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周汝良(1963 - ),男,教授。主要从事遥感与GIS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国家公园是国家为合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其功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为宣教和科研提供场所,并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的原则上进行适当开发、管理和经营活动,为人民提供精神文化上的娱乐和游览机会。其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以及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2]。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保护地规划建设工作。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3S技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自然资源调查、保护、规划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园正在建设或者完善不同类型、不同应用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国家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效率,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13S技术简介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遥感(Remote Sensing)的统称。RS是全天候、多方位收集空间信息的现代化工具,GPS是实现空间对象实时定位和导航的有利武器,GIS是接收并分析处理RS和GPS收集到的空间信息的平台,应用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三者的结合形成“一个大脑,两个眼睛” [3]。即GPS和RS利用其导航定位和收集空间信息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使GIS系统内的空间信息能够及时更新,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从GPS和RS提供的庞大的数据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以便进行科学管理和辅助决策。
3S技术的有机集成将成为一个完整、实时、动态的管理、分析和应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两两集成使用[4],如RS和GIS的集成,RS可以获得地球表面地物的影像信息和光谱数据,GIS可以对其进行矫正和地物分辨用于研究地表上植被分布规律等;GPS和GIS的集成,利用GIS提供电子地图和GPS实时导航定位技术,组成电子导航设备,为航空、船舶和车辆提供导航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集成系统正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和完善过程,其结合使用的优势已非常明显,是未来3S技术发展应用的大趋势。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就是利用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然资源、森林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分布规律、重点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国家公园景区规划等调查研究工作。
2南滚河国家公园概况
2.1自然资源概况
南滚河国家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南部边界线距中缅国境线约5km ,地跨临沧市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为东经98°57′32″~99°26′00″,北纬23°09′12″~23°40′08″,南北长62 km,东西宽50 km,总面积为51 939.44 hm2。公园内地质条件复杂,处于横断山脉的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属滇西纵谷区。区内沟谷纵横、层峦叠峰、山顶平缓、山坡陡峭、起伏绵延,形成深切中山山地地貌。最高海拔2 977.9 m(回汗山),最低海拔480 m(南滚河与南柯河交汇处)。其土壤分布主要是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由于该区域地形为中山山地地貌,高差悬殊较大,导致了不同的成土过程,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
张 飞 ,等:3S技术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南滚河国家公园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气候属于我国西部型低纬山原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湿度适宜,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极为有利。由于受到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雨季(5~10月)降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90%。其周边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以怒江水系为主。南滚河属怒江下段的第三大一级支流,主河长48.45 km,汇水面积530 km2,平均坡降15.56%,年产水量6.8亿 m3,流出国境后,在缅甸汇入萨尔温江。
2.2生物资源概况
南滚河国家公园境内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9~2018 年),保护区内现有哺乳动物10目31科123种,爬行动物2目13科51种,两栖动物3目7科33种,鱼类5目9科36种,鸟类 18 目53科293种,昆虫10目63科270种;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有维管束植物233科1 043属2 246种,其中,被子植物184科939属2 080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蕨类植物44科97属156种。
33S技术在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建立国家公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基本情况介绍、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规划和相应的管理保障措施等。概括为资源保护、科研宣教和适度合理开发利用等主要方面,需要收集、分析、处理的数据量很大。3S 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功能,为规划人员提供实用、高效和辅助决策的平台。
3.1GPS的应用
GPS技术是为目标地物提供坐标,能够准确定位和导航的现代化工具,也是林业工作者最常用的外业必备工具。其在国家公园资源调查、各种范围界限确定以及土地利用调查中作用突出。
1)GPS能为目标对象提供精确坐标,确定目标的范围和形状。在国家公园规划建设中,利用GPS定位功能,调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确定其具置[5]。在森林防火方面:①为火源和水源定位;②能准确、快速地测定火场位置和范围;③为防火隔离带的布置提供辅助等。
2)GPS具有导航功能。利用GPS这一功能测量道路的航迹和长度,特别是在植被茂密的森林里,常规测量受到很大制约,GPS可以轻易完成定位导航以及一般的测量工作,为GIS提供数据资料。导航功能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布置监测样地、监测样线,跟踪野生动物行迹等。
3)GPS能够测量面积。GPS可根据航迹功能测量一定区域的面积,如测量一片国家公园内被破坏了的植被恢复区,火灾之后过火面积等。GPS应用于测算面积与其他方式方法相比,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的优势,目前受到广大测量人员和林业工作者的青睐。
3.2RS的应用
RS技术是及时快速获得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它的特点是速度快,面积大、实时动态,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它对反映国家公园内的植被分布情况及其不同时段的特征变化规律非常直观。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根据各地物光谱信息的差异,利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和比较分类,用于区分地表上的不同地类。例如,通过卫星影像数据和现地调查可以得到土地利用现状和森林覆盖率等信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将动物栖息地的分布规律与种群活动规律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濒危物种。遥感数据可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国家公园内地表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地理分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严格保护区和人为活动比较频繁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些信息都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从宏观的角度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国家公园。此外,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对地表信息进行现势资料更新,并通过数据处理获得较清晰的卫片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帮助研究人员实现国家公园的三维可视化。
3.3GIS的应用
GIS被人们称为3S技术的大脑,是3S技术的关键部分。RS和GPS获得的数据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各种操作。GIS是功能完善的分析系统,通过其全面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家公园资源调查、评价,空间规划、功能分区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3.1GIS具有数据库功能
GIS软件作为数据库平台操作和管理数据资料[6],使地理空间中基础数据以点、线、面的形式完成数据采集、录入、管理、编辑、查询、显示、分析统计等工作。例如完成居民点、高程点、行政中心、道路、河流、行政区划界限和水域等数据的管理。通过GIS数据分层管理和专业分析,选择是否显示和显示样式等方法获得再生数据,用于实现规划建设项目中保护规划、科研宣教、游憩开发等项目的选址、数量统计和空间分布的信息管理等。国家公园建设的所有数据通过GIS软件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数据资料规范有序、高效实用地为决策规划提供服务。
3.3.2GIS具有的空间分析功能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理学、保护生物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旅游等相关理论,为研究区域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常用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与网络分析等[7]。利用叠加分析可以将国家公园的范围界限和居民点数据进行叠加,表现社区居民点在国家公园周边的分布情况;将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据与植被图进行叠加,可以分析动植物与其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在缓冲区分析中,可以分析因规划道路建设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国家公园内河流和湖泊的缓冲区分析,可以反映水资源对动植物分布规律的影响[8];对社区分布数据进行缓冲区分析,研究社区发展和人为因素对国家公园内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网络分析在GIS空间分析中使用较多,包括路径分析、地址选配与资源分析等,路径分析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非常有用,在道路设计中运用最短路径和最优路径等方法,合理安排游览路线。地质匹配分析,例如结合道路、巡护线路、游览线路等,确定管理服务站或瞭望塔等最合理的布置地点;根据动物分布情况和活动规律,选择最佳食物补给点和重点保护区域等。资源分析方面,根据现状和发展规划,对现有和在建的各种资源合理分配利用,包括平衡调整各景点、景区的分布,给水排水设施、电力电信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资源,还可以根据游客的来源和分布,分析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和旅游观光业的客源市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有利于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健康有序、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地发展。
3.3.3GIS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和制图功能
在GIS用户界面上可任意漫游和缩放各种地理数据,制图打印功能方便灵活。GIS在管理和操作数据的同时,可以根据地块或数据的类型为其设置不同的颜色和样式,或根据属性信息给图层设置符号分类,使地图显示真实丰富,更有表现力。从地理位置到资源分布、功能区划分到总体规划等,GIS能完成整套的规划设计图纸的出图。GIS不但能完成可视制图,还可以实现属性数据的统计,如统计森林覆盖率、道路长度、计算水域面积和功能区面积等。
3.43S技术在南滚河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3.4.1基础资料调查
利用GIS和GPS完成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居民点、道路、河流、行政界限、公园位置和范围界的确定等。
3.4.2功能区划分
国家公园分为4个功能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重要资源影响因子得到功能区划分。
3.4.3保护规划
利用GIS、GPS和RS为国家公园确界定标,设置界碑界桩,以及巡护和森林防火规划、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动植物保护、地质景观和人文资源保护规划等。从GIS宏观的角度分析考虑在适当的位置和地点布置宣传牌、林火监测系统、野生动物食物补给点、食物源基地和繁育中心等。
南滚河国家公园景区规划(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
Fig.1 Nangunhe National Park scenic spots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
3.4.4科研宣教规划
包括各种资源的研究、监测规划和科研设施的建设。GIS和GPS将在设置研究监测中心、监测点、生态定位监测站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辅助设置样地、样线以及在重点社区设置实习基地等。
3.4.5游憩规划
GIS、GPS和RS在游憩资源的定位,旅游区位的划分,游憩设施的配置分析和旅游市场分析方面将非常有用。GIS将结合生态旅游和旅游规划等相关知识参与景区划分,旅游路线设计,景区建设等,包括观光步道、观景台、休闲娱乐、动植物观测点以及供电工程、通信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相应配套工程的选址和配置。
3.4.6社区规划
依据现有居民点的现状,GIS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社区定位,通过各居民点的特点来规划社区类型。GIS再根据社区的类型和大小做社区影响分析,分析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环境之间,社区与游客之间,游客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这样旅游点多的地方可选作旅游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结合旅游资源的居民点可作为现代农业社区。利用GIS还可以参与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饮水工程的规划等。
4结论
3S技术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可以看出,仍有许多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面。3S技术主要应用于与空间数据相关的行业,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在尝试3S技术。目前,3S集成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3S集成常常会出现一些创新性的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只用一种技术,而忽略了将3S集成起来,使其形成合力发挥更大作用,产生更大价值。可以看出,未来3S技术的发展在诸多领域有很大优势和潜力,但是要想在技术和创新上有所突破,使其在应用深度和广度更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行业人员的艰苦努力和不断追求。希望不断发展的3S技术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现代林业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甚至意想不到的作用。
致谢:感谢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规划编制组提供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唐芳林,张金池,杨宇明,等.国家公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2):2993 - 2999.
同一般普通本科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因此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旅游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1 校企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等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其基本要义是强调学校与企业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进行多方位的合作,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1.1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
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管理人员为目标。因此,专业的建设必须在培养计划、实习实训计划、教材开发等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在学校阶段,就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为未来走上管理岗位打下基础。
1.2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本科院校对于专业教师提出“双师”素质的要求。是指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证,又具备行业资格证证书素质的教师团队。与企业加强合作,也为老师提供了去企业学习的机会。打造双师队伍团队,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来学校担任课程的授课教师,引入企业经营的案例和最前沿的知识,提升上课的效果。
1.3 校企合作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便能从事实习工作,对于工作的内容会有着更加真实的认知,企业的实习工作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通过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或者组织能力等。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会因为之前的实习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1.4 校企合作有利于降低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成本已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企业在招聘、培训新员工方面花费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资金。但如果企业与院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实习的过程也是企业在招聘、培训、了解的过程。有远见的企业会在学生在校的过程中,将企业理念、经营风格融入教学,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相吻合。学生毕业后直接留用可以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管理措施
学校虽然对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在实际的组织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的相应管理措施缺乏,实践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学生的考核指标模糊,经费的保障机制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的目的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教师实践能力缺乏,服务企业能力不强
高校在教师招聘的时候对于学历的要求较高,现在基本要求博士。而旅游教育对于师资的行业从业经验要求较高,这就存在一个矛盾,高学历师资与专业要求不匹配,而那些行业经验丰富的人员由于学历不高而被拒之门外。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对于服务企业的支撑就变的较小,这客观上降低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2.3 学生对于企业的认同度低,实习效果较差
由于学生平时上课缺乏具体的工作环境,实际的操作技能不高,在企业实习只能从事最基础的工作,甚至是重复劳动,这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实习期还不到就提前离开岗位的情况,给学校的实习管理带来一定影响,也对后续的校企合作产生不良影响。
2.4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与学校合作一般出于三个目的:一是在学生中发现并储备对其有用的人才;二是在校企合作中能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和社会影响;三是让实习生参加生产经营第一线劳动,或宣传、推销其产品,降低相应的费用成本,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学生在学校学习对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较少,刚去企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劳动使得他们不满而离开。对于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较高的流失率,这就降低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 校企合作路径探讨
3.1 职业方向引导和职业兴趣培养
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在入学之初,我专业邀请了行业的资深人士来对学生进行关于企业运营、工作内容、岗位及素质要求的宣讲,让学生对于所选专业有初步的认知。同时,又组织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参观,通过参观、听讲座、与企业员工座谈等方式增强对于企业的认识。有了职业意识学生才会有进入旅游业的动力。
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职业分析导入,同时安排根据不同的学期安排不同的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深层次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旅游行业是服务人的行业,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建设,降低其心理预期。通过成功人士的发展历程的案例让学生明白任何的管理岗位都应该有基层服务的能力。有了正确的引导,学生才会有职业认同。
3.2 共同制订培养计划
首先学校要连同企业进行用人需求的社会调研,调研的范围要包含到旅行社(传统旅行社和旅游电商企业),旅游酒店和企业相关的旅游企业。调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确定自己的专业定位。天华学院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将专业发展方向优化为涉外旅游方向和旅游电子商务方向。
在确定专业定位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本专业核心能力的总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根据岗位工作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配置课程,将课程体系完全与企业经营管理环节结合起来,并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方向的培养计划就邀请了行业专家一起设计,注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清晰易于操作。
3.3 共同设计实习实训体系
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必须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术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实践—顶岗实践”的逐级递进实践教学体系。
3.3.1 认知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为期一周。实践的重点是对行业有初步的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内容有着初步的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除参观、考察,还在假期(一般为暑假)安排野外集中实习,如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满意度调查实习等。
3.3.2 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为了配合导游资格证的考取,安排在第三学期。第六周至第十周。主要利用校内实验室,如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电子商务实训室,同时还有校园模拟导览,我校的文化长廊是学校建设的一大特色,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课程都可以以文化长廊的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在此上课。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同时也在人民广场、外滩、豫园、龙华东方明珠等校外景区上课。真实的工作环境对于学生的讲解能力发挥有提升作用。
3.3.3 专业实践
我校旅游专业实践目前主要有两块内容:一是旅行社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线路设计工作、销售工作和签证工作等;二是旅游电商企业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和产品、页面设计技巧及客服工作等。
专业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是半年,安排轮岗。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为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3.3.4 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安排在第七学期,选题来源两个思路:一是来自于生产实践第一线的实用性课题,二是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实地考察、调研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进行调研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拓宽了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毕业实习这一环节。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最终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5 顶岗实践
顶岗实践主要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一个学期。学生已经学完了所有的课程,参加了不同层级的校内外的实训,走上工作岗位,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工作,参与企业的经营。在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之间切换,为未来快速进入职场做准备。
3.4 师资队伍建设
3.4.1 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
一个学校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师资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专业要取得良好的发展,师资队伍更是重中之重。鉴于学校现有教师都是由本科直接继续修读硕士学历,企业经验较少,因为教师的赴企业挂职锻炼至关重要。笔者曾经对于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短期挂职对企业贡献较小,企业不太欢迎。因此,要解决此问题,一个方法延长教师的挂职锻炼时间,即每个教师至少一年的挂职锻炼期。同时,在教师挂职锻炼之初,应订立详尽的计划,为挂职锻炼进行良好的规划,要求教师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学校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专业的老师轮流赴企业挂职锻炼,打造具备旅游新知识、新理念的教学团队。
3.4.2 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
由于企业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同时对于旅游业的最前沿有着很强的职业敏感。邀请其来学校担任课程讲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知识,扩宽学生的视野。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设计实习实训方案。对于学校的专业提升也大有裨益。目前,我校旅游专业已经邀请携程的人力资源总监、潘博公司的运营人员、金棕榈的产品相关资深人员来授课,为我专业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3.5 合作编写系列教材、讲义
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方向已经与携程国际旅行社、景域集团、上海潘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旅游电子商务方向的教材研发。预计在2017-2018年完成的书目有:《旅游电商概论》《旅游网站设计》《旅游电商运营》《旅游电商客户服务》《旅游产品》《网络营销》和《大数据分析》。书本中会结合最新的业态,融入大量的案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旅游管理专业教材不仅仅包括理论的教材,还包括了实践指导教材。旅游管理实践指导教材应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应贴近旅游行业实际,注重行业操作规范,邀请行业资深人士设计全真的训练环境。将旅游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分解为可操作的实践项目。在编写体例上体现实践教材的特点,要有清晰的、可行的实训目标,有着可行的操作流程,最后还需要有详尽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实训环节,达到应该有的操作技能。
3.6 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
关键词:林业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引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职业准入为基础的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比普通高校、成人院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完善,是高职院校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下基于工作过程开展岗位实践,严格执行行业或职业标准,使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无缝”对接。“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林业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因此,如何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林业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实训基地是实际训练实施的场所,是集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林业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林业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林业类专业“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搞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搞好校企合作是一项双方“共赢”的形式,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企业了解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同时对推动专业教师培养,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而企业也可通过合作从高校获得科研技术支持。
近年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全省47个林业行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在校外依托行业优势,选择专业针对性强、规模大、效益好、实践条件充分、合作意愿强的15家林业行业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首选。其中包括福建省洋口林场、南平市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南平森科种苗公司、延平区林业局设计中心、南平太平试验林场等,为教学提供了生产性、真实性的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由于林业行业的特殊性,林业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活艰苦,实训实习场所简陋、设备短缺,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亟待加强。
3林业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
根据“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结合林业类专业的特点,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3.1学习认知型实训基地
学习认知型实训基地主要是让学生到相关的林业行业单位去参观、认识、学习。通过直观具体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本专业毕业后就业前景和方向。这种模式以实训基地合作单位生产为主,教学实训为辅,由实训基地合作单位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作为实训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介绍公司的经营概况、生产销售情况等,教学实训服从基地的生产与经营,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现场实践动手活动,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和评价。通过这种模式的运作,丰富了实习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对实训基地合作单位经济效益影响较弱,做到合作单位双方“共管”、“共赢”。
根据林业专业课程的性质和要求,学院与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平森科种苗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分别进行了植物学、树木学、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学、森林环境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认知性学习,了解本专业、本课程的实际生产情况与发展概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意识地树立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企业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3.2项目主导型实训基地
项目主导型实训基地模式是以合作单位(或学校)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项目)为中心,学生实训采取项目引导的方式,通过完成整个项目而达到实训的系统性,真正实现在项目实施工作过程中完整、系统学习整个项目开展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这种模式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境中,既培养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师生的实战经验,又实现了与社会的沟通,为双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实训基地合作单位与学校取得了双赢。
学院林业专业师生与校企合作单位南平市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延平区林业局设计中心共同完成的“茫荡山小叶青冈种群的数量特征研究”科研课题,其中有5名教师和30多名学生参与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完成硕士论文2篇和多篇CN论文。利用与长乐市林业局、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森林资源调查研究项目,指派林业专业100多名学生结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实训实习,参与外业调查,完成了长乐市103万亩沿海防护林调查和青山纸业森林资源建设规划任务。近3年来,林业专业师生结合实训实习与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了全省6个地区600多万亩的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完成1043个样地调查,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学院年平均技术服务收入近300万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3.3产品开发型实训基地
产品开发型实训基地模式以产品的完成为目标任务,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技能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这种模式的基地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教学场所,根据教材、实习项目进行演练、操作,而是一个具有独立经营资格的生产场所,具有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学生的学习活动统一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实践中。
例如,《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教学实习期间,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到南平森科种苗公司参与油茶芽苗砧嫁接苗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新技术的生产工作,到南平太平试验林场参与邓恩桉容器育苗生产工作。由实训基地合作单位配备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取得相应的激励报酬。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林业工作者的艰辛,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科研服务型实训基地
科研服务型实训基地模式是学院利用教师自身的科研优势、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依托林业行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实训基地合作单位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主要是林业类专业师生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和对外技术服务,为林业行业实训基地合作单位解决了大量问题,成为林业单位离不开的技术参谋和后盾。
学院与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协作,共同培育第三代杉木、桉树、乡土阔叶树种、花卉等种苗,年产优质组培苗达1500多万株,现已成为我省最大的种苗良种快繁中心之一。学校2年来对外技术服务总收入达710万元。《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与功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和《福建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经营技术研究》分别获福建省科学技术2007和2008年度二等奖和三等奖。《雷公藤良种繁育和GAP关键技术研究》和《厚朴高效培育与收获预测技术研究》两个科研项目分别荣获201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在项目实施中,先后有200名学生、30名教师参与,培养了学生、培训了林业生产一线工人、也为当地林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开展高技能培训和林农培训50多期5500多人次,每年开展技能鉴定2300人次,使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取得的成效
4.1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让学生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学习,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和专业工作需要,取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林业类专业近三届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100%,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8.71%。在目前专科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由于学院林业类学生质量高,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下得去、留得住、上手快、干得好”,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用人单位对本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到98.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院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合作、新产品开发、科研服务。让适用型新技术在本校、地方推广和应用,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3年来,学院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平均技术服务收入近300万元,校企双方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2提高了教师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在校外实训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纽带。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到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实习或科研开发,教师能够接触到生产一线的技术和操作,了解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把最新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引入校园,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与实训实习内容。依托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大幅提升了师资队伍的知识、实践能力,培养了一支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2014年2月学院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林业教研室2007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园林教研室2008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已占70%以上,高级职称占46.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1.5%。“双师型”教师中有1人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福建省优秀专家”称号;有2名“双师型”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名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
4.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依据林业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特点及学生就业需求,林业类专业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行了“双证书”教学,将职业资格培训内容有机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使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获得一本或一本以上中、高级“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证书”。如: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园艺花卉师等工种证书。同时经常在校外实训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工作,能不断培养学生遵守企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符合岗位需求的高技能的准员工。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益问题
5.1.1校外实训基地的效益
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仍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项目或产品的速度和质量远远不如校外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单位)的操作工,如果长期提供场所给学生实训,必将影响到合作单位经济效益。而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仍然要考虑到短期经济利益问题,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建议建立固定或长期校外实训基地,需要学校方面付出相应的努力,对企、事业单位的利益要有一定的补偿或保护。
5.1.2校外实训基地的项目开发
科研或产品开发项目从申报立项到成果结题验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通过一系列的申报程序、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更需要合作单位的积极配合。林业类校外实训合作单位大多为林业系统基层单位,科研或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且开发经费极少。因此,建议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单位的项目开发需要与高校密切合作,双方签定合作协议。高校应积极提供科研技术帮助、并将争取的项目经费、取得的成果向合作单位倾斜,以充分调动林业基层单位参与科研、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5.2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