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8 10:31:08
导语:在风险管理本质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225-01
内部控制发展与构建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2004年9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广泛吸收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用以指导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中国内部控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起步较晚,1986 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首次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6月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强调了企业实施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
理论研究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的内部审计在国家的干预下建立起来。刘力云在专著《审计风险与控制》(1999)中认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虽然在业务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内部审计的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内部审计目前面临的影响,其职业生存和发展为风险问题,这是内部审计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苏运法 (2001)指出,“目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认识误区,一是无风险论,二是不用承担风险论,三是风险难免论,四是法制观念淡薄。”
对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的研究。因各自研究出发点不一样,提出控制的对策也有别,但总的来说,产生风险原因是综合性的,控制措施也是综合性的。如石爱中 (2001)认为,“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综合的,采取措施也是综合性的,包括提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独立审计准则,确定审计风险的时效性,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管理。” 张建军 (2001)认为,“独立性是审计最本质特征”,刘力云认为,“控制内部审计风险途径是内部审计要更加积极地促进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要改进内部审计方法,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代替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用风险评估技术确定审计事项。”阎达五、杨有红(2001)说明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重头戏。
国内各界人士都在深入思考和尝试着实践一些改革措施。李爱华(2008)根据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指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首先在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概念上不统一;其次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的设计上比较混乱,所以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造成了信息严重失真,舞弊等现象不断出现。张桂玲(2009)论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整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风险管理概念,并针对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李雅琴(2009)以ERM框架为参照,指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及ERM框架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并针对中信泰富巨亏事件从内部控制角度进行了分析。古淑萍(2009)提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控制程序和方法,而是一个内容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它的内容会随着企业面临环境的不同而不断更新,在其体系中应当融入更多的思想,使其不断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随着企业投融资需求的多元化以及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投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业务,各家银行纷纷在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希望通过发展投行业务提升自身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推动业务的战略转型。
随着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前期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范围上,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政策,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除少数已完成混业金融平台布局的银行外,大部分银行的投行业务产品比较单一,仅局限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财务顾问等寥寥几种,无法介入到企业资本运作、金融衍生产品创设等投行业务核心领域,业务发展空间有限。业务定位上,由于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中传统存贷款业务仍处于核心地位,包括投行业务在内的各类新兴业务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业务定位模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为规避信贷规模管制的监管套利工具。运行机制上,目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组织架构、团队建设、业务流程、考核激励、风险管理等往往受制于商业银行的整体架构和相关文化,与投行业务自身特点并不适应,一定程度阻碍了业务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介入实体融资领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固守原有的简单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将难以为继。如何利用商业银行的资源和优势,克服商业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弊端,打造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且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是其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具备以下三个主要特性: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额利润。独特性。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和替代。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可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确定什么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判断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优势、劣势以及关键能力。
(一)优势
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客户、资金、渠道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最大的优势就是平台优势,而平台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投行业务所需要的客户、资金、产品、牌照等各种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其他机构所无法完成的交易。
(二)劣势
受监管政策限制,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目前仅有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格,尚不具备IPO、PE等业务牌照,在业务手段、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机构相比具有明显劣势,但这一劣势可以通过平台的资源整合来弥补。
(三)关键能力
商业银行在长期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信用数据,同时通过账户结算系统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和财务状况,这种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是投融资双方交易实现的前提,也是相关业务资源整合的基础。
因此,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符合价值性、独特性和延展性的特征,是商业银行投行业务赢得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如何打造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开放式投行业务经营模式
理论上讲,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分属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个不同范畴,经营模式上有着本质区别。在信贷业务中,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形成自身负债,通过发放贷款形成自身资产,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差,同时承担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部业务风险。在投行业务中,商业银行一般只是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交易撮合以及相关的便利,资金来源和运用均不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中介费用,也不承担相关业务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经营模式更多地延袭了信贷业务的一些作法。例如目前很多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都围绕着理财资金池来运作,即商业银行通过发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形成表外负债,通过投资结构化融资项目等形成表外资产,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理财资金来源与运用之间的利差,同时承担了业务的实质风险。这种业务模式在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初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8号文)以后,其弊端已充分显现。在合规方面,这种业务模式与监管要求和政策导向相悖;在风险方面,商业银行承担了业务的实质风险却没有相应的资本金覆盖;在业务规模方面,投行业务规模受制于理财资金池规模,发展空间有限。
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市场发展和政策变化,按照投行业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推动投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建立一种开放式的投行业务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的角色职能将发生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由资产持有者变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实体经济融资只能通过商业银行解决,无论是表内信贷资产还是表外理财资产都是由商业银行自行投资并持有到期。随着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来临,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进入实体经济融资领域,但由于这些机构并无相关业务资源和经验,与商业银行进行合作就成为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应利用其在客户资源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占据金融产业链上游,成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作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重点在于筛选客户并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可行的融资方案(包括融资金额、融资期限、交易结构、风控措施等要素),形成金融基础资产。至于金融基础资产的买方(即资金提供方),既可以是商业银行自己(包括表内自营投资和表外理财投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是兼而有之,而且商业银行可以为金融基础资产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交易流转提供便利。
由风险承担者变为风险管理服务提供商。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能力,但在资产自持模式下,这种能力只是为商业银行自身服务,效能发挥受到限制,市场价值也无法得到实现。而作为金融基础资产提供商,商业银行可以将从项目筛选准入到项目后续管理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化服务提供给其他金融机构,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商业银行对外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不仅可以实现风险管理能力的市场价值,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可以弥补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有效解决制约直接融资发展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这种开放式的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向融资方收取的融资顾问费;二是向投资方收取的风险管理服务费和交易服务费。
(二)建立符合投行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新兴的投行业务领域,建立怎样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甚至很多基本概念、原则和标准都有待进一步厘清。
因此,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投行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体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符合投行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投行业务风险管理政策方面。由于投行业务与传统信贷业务在业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两者的风险管理政策应有所区别。例如在风险容忍度上,由于投行业务属于高风险、高收益业务,为了获取更高收益,商业银行显然应给予投行业务更高的风险容忍度。在风险管理策略上,传统信贷业务属表内业务,在风险事件认定、资产质量分类等方面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内部风险管理标准既关注实质风险,也关注形式风险,并将融资主体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量齐观;而投行业务一般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除资产自持情况外),外部监管要求相对宽松,商业银行除承担一定程度的声誉风险外,理论上并不承担其他风险,因此内部风险管理标准应更多地体现对实质风险管理的要求,适当弱化对形式风险管理的要求,应更侧重于对信用风险的管控,而给予流动性风险一定的容忍度,因为一定范围内的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交易结构设计来缓释和化解,而且流动性风险溢价也是投行业务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施工管理;实施;控制
1 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通常是指工程项目实施结果的进展情况,在实施控制过程中不仅追求时间上与工期计划的吻合,还追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量的完成程度(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或消耗的一致性。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个工程活动按计划及时开始,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记录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在一个工程阶段结束后(如月末、季末),将各活动的完成程度与计划对比,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并结合工期、生产成果、劳动效率、消耗等指标,评价项目进度状况,分析其中问题。
2 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的盈亏情况。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
(1)组织措施: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权利、职能分工,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编制总项目和阶段性的成本控制计划及工作流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2) 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同时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3)经济措施: 采取经济措施管制工程成本包括:
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2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②材料费的控制: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料管理,延长周转次数等。二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奖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③机械费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合同措施: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主要是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通过参加合同谈判、合同修改、处理好合同纠纷索赔。
3 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质量,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首先在项目管理中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文件会审、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4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各种风险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拉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设计变更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注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辨别、风险文档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全过程。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要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地发现可能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预定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以减少项目的损失。在风险状态下,要及时修改施工方案,调整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正常实施,恢复正常的施工状态,减少损失。在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中,同时要考虑到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项目结束时,应对整个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作为以后进行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主要贯穿在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等过程中,关于风险控制,要分析它对整个项目、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如工期、成本、施工过程、合同、技术及计划等方面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导向源于管理思想的进步与实践需求,而管理创新又是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在这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中,统计分析是一个技术创新的典范。今天建立在概率、数理统计理论及各种信息化系统、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等分析技术基础上的统计技术的应用正在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对于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来说,其管理对象是未来不确定性,量化分析评估风险、合理预测未来是其核心价值所在,也是难点所在;而统计分析带来了新的技术、方法和思路,为此提供了有力支撑。系统地了解统计分析的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对提高金融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 统计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2.1 最小平方法
利用各年份的不良贷款数额与时间变量之间的线性变动趋势,拟合一条反应不良贷款随时间变量变动的趋势直线方程曲线,以此作为预测模型,来反应不良贷款作为因变量随时间自变量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动的规律。只要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银行自身的经营条件等内部环境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良贷款额一定遵循自身的规律而变动。银行一旦发现某一期不良贷款额实际值和预测值偏离较大,就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基于这个意义,这个预测模型为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起控制和导向作用的手段和方法。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假定时间变量为x,不良贷款额变量为y,二者之间的关系为:Y=a+bt
①∑y=na+b∑t
②∑ty=a∑t+b∑t2
解由①、②式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确定a/b两个参数,预测各年不良贷款额的直线预测模型也就建立起来了。
2.2 加权平均法
从商业银行角度讲,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和评级常常是用来指导授信风险的管理过程的重点依据,应通过多个维度去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评级。此时综合分析授信客户的财务状况、市场经营环境,以往信贷诚信度等等对于评估贷款的安全性类别是很有必要的。在授信实践中,银行的经营业绩对其授信资产依存度较大,可是授信资产的单位资源报酬率却不高的授信客户大有人在,以此相反的客户也不在少数。在风险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应努力开拓前一类客户的市场,并尽力提高单位资源报酬率,以谋求获利最大化。因此在分析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时,既要仔细考虑客户从总体上给银行带来的绝对意义上的获利总额,也要重视授信资产的单位报酬率。建立客户授信等级的多维度评判方法可采用如下步骤:首先,第一,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界定客户信用等级及其对银行的贡献等级,并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第二,依据加权平均法进行定量总体评估,以确定其授信等级。第三,依据有关评判标准及定量综合评估结果,对客户授信等级作出判断。
利用加权平均法把客户授信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又可分为不同的具有优先先后顺序的类别,这样就会产生多个具有不同优先先后顺序的级别。授信决策必须建立在客户授信等级级别的划分的基础上,客户的贷款的前后次序可依据客户授信等级的优劣表现确定。下一步就可以对贷款的额度大小、发放的先后顺序、利率的高低等影响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各方面因素予以恰当安排。这种管理技术其意义非常明显:如目标清楚,资源组合管理的效率较高,即可以将有限的授信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优选配置,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种不同性质的风险进行总量管理。从而确保银行在总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盈利的最大化。授信业务员也可以根据先前对客户授信等级的界定,去分析客户财务风险的状况、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财务风险向贷款风险转化规律来判断其对信贷风险的现实影响程度,也可以及时有效的确立防范客户财务风险向授信风险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2.3 指标法
银行经常采用的衡量授信资产质量的指标是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指标。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融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可以说是其最本质特征,风险因素的衡量对于考评银行的授信资产质量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克服了传统授信资产盈利目标未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缺点,将银行的收益及风险二者联系起来,体现了风险与业务发展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业务的发展中必须关注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考虑到对业务的不利影响,始终追求二者的最佳动态平衡。使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从根本上改变银行过去的一味追求利润而无视潜在风险的经营方式,促使银行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创造利润。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中,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一潜在损亏)/经济资本(或非潜在亏损)
资本的收益与潜在的亏损之间的差值与经济资本的二者比值决定了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的大小。银行在投资决策时,决定资金的投资方向不是依据收益的绝对水平,大多依据剔除风险损失值后的资金投资盈利贴现值来做判断。
关键词:项目管理;灰色系统方法;风险价值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01-03
一、项目的风险管理分析
1.项目的风险。风险一般分为静态和动态风险。所谓静态风险是社会经济正常情况下的风险,即由于人们的行为失误造成的主观风险。动态风险是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直接原因的风险,即环境、技术、管理等因素造成的客观因素的风险。石油企业项目的风险大多是动态风险,可以归纳为: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
2.项目的风险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比较难归纳、总结并定量化、科学化的一部分内容,一般的风险管理分为:风险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计划三个部分。(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一个解释潜在风险事件以避免意外发生的过程。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有:识别引起风险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主要因素,以及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如何。通过对大量项目的分析,就能找到造成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尽力去识别风险事件的属性并预见其对项目的影响。石油企业项目的风险评估主要是根据项目组人员的经验和以往的数据进行主观判断,并将其定量化。这种量化主要是判断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指数或权重的。对于已识别的风险,要根据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分析其风险的权重,分别列表。(3)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应对计划所关心的是风险事件的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是以项目的目标和成功标准作为前提的,它将作为系统标准来处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减轻风险、预防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和储备风险。
项目的具体应对策略也可以采用建模的办法,应用灰色系统方法进行分析。
二、风险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
项目的不同阶段,体现着不同的风险特征,各个阶段风险的综合构成了项目风险管理结构特征和内在矛盾规律性,形成了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如果能在项目建设前或建设中较准确的预计风险之所在并加以有效控制,可以大量减少盲目投资或管理不善带来的损失。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如下。(1)风险属性体系:主要包括:管理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2)效益属性体系:取得高收益是投资的基本目的,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效益三个方面。1)经济效益是一个比值,它是衡量经济成果的一个相对指标,一般包含投入和产出两方面的内容,比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2)社会效益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自然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对企业科学进步的推动作用等等;3)技术效益是指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扩散及协作效益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体现了指标设计的目的性、科学性(准确、完整、独立)和实用性(精练简明、易于理解、稳定一致)的原则。
三、灰色评估模型
在我们建立的项目风险管理评估指标体系中,需要请专家来评估的指标为定性指标;能直接的出具具体数值的指标视为定量指标。显然,要得到定量描述的综合评估结果,就必须对定性指标定量化。一般的做法是先采用评语集的方法,把每个定性指标根据分类原则将其分为若干个等级,再根据各个等级设定相应的分值,采取专家打分法来确定。本文采用5个等级的评语集:(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另外,由于我们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多层次的,且所有指标处于部分确知和部分不确知的状态,整个评估体系因而具有较高的灰色性,而灰色系统方法善于处理机制复杂并具有灰色性的系统。因此,我们使用灰色多层次决策方法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步骤如下:
1.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在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各个指标对它们上一层描述对象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其权重的大小。实践中,我们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法,先聘请m位专家并获得他们各自的权重集,再利用模式识别将远离中心模式的孤立意见剔除掉后求均值,这样使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最终得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权重向量W=(w1,w2),二级指标中对应风险属性和效益属性的权重向量分别记为W1=(w11,w12,…,w16)和W2=(w21,w22,w23)。
2.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定性指标定量化。自从Zadeh(1965)提出模糊集理论(Fuzzy Set Theory)后,越来越多的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研究用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的问题。
同样通过聘请这m位专家对所有定性指标进行匿名评估并得出相应的模糊数,可求出所有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估值:
E=(lij,mij,uij)?茚(lij,mij,uij)-1
(1)
式中,?茚是模糊数的乘法运算,E代表m位专家对某一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估值。E可以表示为三角隶属函数:
E=(LE,ME,UE)=0 x≤l l
式中,X∈R,l
这个模糊综合评估值E是一个模糊数,仍然难以直接比较其大小或排序,因此有必要利用非模糊化排序方法将模糊数转化为精确的实数,并寻求相对于模糊数的最佳非模糊表现值。Lion和Wang给出的积分法具有计算简便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该方法通过对关系函数的积分运算得出简便的计算公式:
BNP=ηIL(E)+(1-η) IR(E) 0≤η≤1 (3)
式中,IL(E)为左期望值,IL(E)=(LE+ ME)/2;IR(E)为右期望值,IR(E)=(ME+ UE)/2。η是乐观―悲观系数。如果η>0.5,表明专家是悲观的;如果η=0.5,表明专家是中性的;如果η<0.5,则表明专家是乐观的。通常取η=0.5,这样(3)式变为:
BNP=( LE+2ME+UE )/4 (4)
3.确定参考指标级。为了使用灰色多层次决策方法来评估项目风险管理价值,我们先选取一个参考指标集,根据指标体系,假设我们要对n个项目风险进行评估,其中第k项目风险的指标值为V(k)=(v(k)11,…,v(k)16,v(k)21,…,v(k)23),k=1,2,…,n,于是n个项目风险的原始指标值构成矩阵:
V = 【V1,V2 】=(Vnk)ij (5)
根据各个指标的特性,选取矩阵V的每行中的最佳值组成参考指标集:
V(0)=【v(0)11,…,v(0)16,v(0)21,…,v(0)23】 (6)
4.对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为了便于各指标间在量上的比较,需要对原始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将其化为[0,1]区间内的无量纲数值。在本文的项目风险价值评估体系中,风险属性指标被视为成本型指标,而效益属性指标视为效益型指标,可以采用下列两个公式进行规范化处理:
X(k)ij =v(1)ij -v(k)ij /v(1)ij - v(1)ij (成本型) (7)
X(k)ij =v(k)ij -v(1)ij /v(1)ij - v(1)ij (效益型)(8)
式中,v(1)ij和v(k)ij分别表示vij对应指标在所评估对象(包括理想投资项目风险)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k)ij表示第k个项目风险指标值v(k)ij的规范化数值。
5.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本文的灰色多层次决策评估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完成。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从整体上或动态上定量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影响程度,为确定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供数量依据。将每个项目风险的指标与参考指标集中对应指标进行比较可以求出灰色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ξ(K)=(9)
式中,分辨系数μ[0,1],一般μ取0.5或小于0.5时有较高的分辨率,本文取0.5,由此得到第k个风险项目与理想投资项目在对应指标上的灰色关联系数,此时灰色关联系数矩阵为:
R=(rij) r11 r12 … r1n r21 r22 … r2n… … … … rm1 rm2 … rmn (10)
6.进行灰色多层次决策评估。由(10)式求出的灰色关联系数只能反映单个指标与其最佳指标的关联程度,要考察整个指标体系的情况,则要计算灰色关联度。在进行多层次决策时,每一层次的灰色关联度是用权重系数乘以灰色关联系数实现的,则可得到二级指标对应属性的灰色关联度为:
ri=ξi(K) i=1,2 (11)
在计算出某一层次的灰色关联度后,应把这一层次的关联度结果作为上一层次的原始指标值,并如同从(5)式开始那样重新计算上一层次的灰色关联度,这样直至求出最高一层的灰色关联度。最高层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就是待评估对象(投资项目风险)的优劣次序。
7.实例分析。我们选取4个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这4个项目记为A、B、C、D。我们组织10位专家,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对各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和定性指标进行评估。
根据我们的项目风险评估步骤,我们首先利用第一张问卷表由AHP法求得一级指标权重为(0.35,0.65),二级指标中对应的风险属性和效益属性的权重向量为w1=(0.185,0.154,
0.168,0.166,0.189,0.138),w2=(0.42,0.34,0.14),其次利用第二张问卷表由公式(2)、(4)可求所有定性指标的数值,再根据公式(5)至(11)可得二级指标层对应属性的灰色关联度。最后将二级指标层对应属性的灰色关联度作为一级指标层的原始数据,重新开始计算,即可求出最高层次的综合灰色关联度。
4个项目有各自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那一个项目综合价值最大。
风险属性关联度:0.436、0.742、0.570、0.806、0.436
效益属性关联度:0.4518、0.5055、1、0.3433、1
最高层次综合灰色关联度:0.6052、0.6938、0.3698、1
优劣次序为:D>B>A>C
四、结论
对项目进行评估是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首要过程,然而,要对投资项目风险价值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估就依赖于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和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方法。如果我们抓住投资风险的本质特征,从投资风险的风险属性和收益属性出发,就能找出一套合理的投资项目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具有较高的灰色性,我们先用模糊集理论获取每个定性指标的指标值,这样克服了评估专家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精确性;再用灰色多层次决策方法对投资项目风险价值进行排序。我们建立的投资项目风险综合评估体系,可以为石油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提供咨询和决策等参考,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贝内特・P.利恩兹.21世纪的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姜艳萍,樊治平.一种三角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7).
[3] 肖钰,李华.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判断矩阵的改进及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3,(2).
[4] 韩庆兰,杨涛.AHP算法和三角模糊数在虚拟企业的盟员选择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1).
关键词:企业文化;风险管理;管理文化;文化建设。
在核心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最值得学习的榜样,首推戴尔与沃尔玛,这不仅因为它们是 21 世纪成长最快的两家公司,更多的是它们成长背后的逻辑:在它们成长的的过程中,却没有我们耿耿于怀的所谓的“核心技术”、“规模”、“品牌”等武器,唯一能够解释它们做得比对手更好的原因,就只能是它们对客户价值的追求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也称之为企业文化力,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和企业环境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和内在驱动力,是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源泉。2010 年4 月 15 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正式,其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综述。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扩大开放的自觉思维孕育出企业文化的理论探索,并随之将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国内学者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跨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以及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人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在对企业文化的鉴别与认识方面,刘光明认为企业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谭伟东强调企业文化应是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个子属,是一种集团文化,一种组织文化,一种以经营与管理为本质特征的实体文化。它既要包含企业的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同时也要外化为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制度规范以及文化符码与标志。
对于企业文化与人的关系,余非、孙红湘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化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人而不是物,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重要的资源载体,所以创新的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的核心。同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的理念应当注意发扬光大,而且要吸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这样才能创建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有质量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传统基础与构成要素,张同起、刘运娇思考了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的传统,和企业文化强调归属感和向心力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人交往以“和”为贵的思想,也对企业文化建设中为达到组织内部员工的和谐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他们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强调个人对时代的贡献,这与当今提倡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致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的思想保证。赵东认为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顾客为本,二是以企业员工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把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和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深入员工的内心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成长起来。
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周丽认为企业文化既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土壤,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具有哲学性、民族性、理念性、人本性、独特性、动态性、应变性等特征,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源。
除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外,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理论模型的分析、借鉴和比较的基础上,也从方法论上提出了符合我国特殊情况的量化分析模型。郑伯曛构建了组织文化价值观量表(vocs 表),他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性规范信念,可用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vocs 量表一共分为九个维度: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该表内的每个维度都有一种正相关或反相关的作用。王国顺在对 dension 企业文化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描述企业文化状况的 45 个结构化问题,收集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条件检验后,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企业意识,员工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顾客意识、目标愿景等。
二、企业文化的视角衍变: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为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意义。
所谓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目标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
(1)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企业新的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2)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
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
的本质表现,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现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推广得更宽、更深、更广、更牢,才能使改革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更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转化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从事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借助风险管理文化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 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不同的风险文化,将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风险文化。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1) 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居安思危。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又叫风险管理的精神文化,相对于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处于整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最深层,并成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能性危机意识,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危机防范的意识;二是形成“风险可以防控、风险蕴含机遇”的前瞻性危机观念,实现对自发、分散的危机意识的整合与提升,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逆向思维、超前防范、综合管理、分而治之”
的系统性危机思想,从全面的角度辨识风险,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风险,从系统的角度评估风险,从专业的角度控制风险,从发展的角度监控风险。
(2) 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融会贯通。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精神文化的渗透、指导、调整作用,必须有一个逻辑秩序,这就是首先通过制度文化的层面或环节发生。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其次体现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三个理念要素:一是“自上而下梳理、自下而上提炼、专业横向贯穿”的风险整合理念;二是“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开展流程化设计、实现系统化运作”的管理融合理念;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强化沟通协调”的信息聚合理念。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通过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风险整合、管理融合和信息聚合的理念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在企业上下内外之间的有效识别和系统整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的融合以及风险信息在企业各层面完整快捷的传递,从而形成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3) 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灵活务实。行为文化一般是指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行为、具体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行为风格、行为风尚,它独立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又不可分割。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还体现在行为层面,侧重于攻防两个方面。攻防文化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的是灵活务实、简洁高效。在风险管理中,攻就是主动出击,超前防范,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它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内外部工作环境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在业务 (管理) 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风险,并重点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加以控制;防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攻关能力,力争将风险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 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安全第一。文化作为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都有一定的载体表征、表达出来或固定、凝固、保存下来,器物是其基本的、最终的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也有物质层面,这就是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安全的企业产品及其服务设施等以物质形态存在表现的文化方式。从风险文化的特殊功能来说,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成果正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终结果、最终目的:
环境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这三个安全必然达成企业财产安全、价值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一物质层即安全的环境及其资源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二物质层即安全的技术及其服务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三物质层即安全的产品及其服务设施。
有了灵魂———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制度文化,才有相应的活动行为即行为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过程,才生产、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即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终端产物。
3. 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 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筑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将危机意识寓于全体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合力抵御风险,这样才会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借助文化教育平台,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主动关注、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或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同时,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
(2) 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日常的管理流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绍兴电力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效果,要使风险管理工作较为有效地开展,最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明确企业各层面的风险管理目标、主体和内容,使其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通过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之中,在量化风险的同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3) 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到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的概念,将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因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一种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的文化,杜绝“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营造风险管理的互助氛围,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4) 将风险知识和管理经验集成以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演练相结合,注重两个信息库的建设:一个是风险数据库,通过动态显示企业各层面当前面临的各类危险点及风险等级,让员工掌握其所从事的工作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另一个是风险知识库,以风险知识和事故案例为主,将零散的风险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帮助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风险管理文化的引领,使全体员工在认识风险中学习,在分析风险中反思,在防范风险中提高,为企业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三、适应企业制度创新,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企业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它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所依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是“硬性”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刚性制度也体现着人性管理,符合人的本能需求,而柔性管理也内含硬性的纪律和约束力量,能对人的行为加以限制和改造。
企业制度创新一定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正式规范、规则和程序等的变革,它必须建立在一套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之上,并且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抑制和反对。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来解释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争取员工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观念上的认同为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基础。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制度创新不能赢得企业员工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那么不管它设计得多么精妙,都可能只是一些繁琐复杂的奖惩条例,而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因此,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之上。
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相适应。具有强制性约束的企业制度必须与非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约束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理性目标。同样,引入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予以响应,这样的企业文化变革也注定不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两种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变革又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文化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刚柔并济,管理才能显出成效。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是我国在借鉴美国 《萨班斯法案》 和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制度文件。2004 年 9 月,美国 coso 委员会在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的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了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6 年 6 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管理风险,以创造和保护企业的价值:
第一,帮助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二,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第三,提高企业的绩效。国资委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2010 年 4 月 15 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正式,其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中国企业主要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风险管理执行方面,还有如何夯实风险管理文化及将风险管理与业绩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以促进问责制和有效的业务风险管理,从而使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回报成正比。有效的风险管理往往经历不同观点的冲突,并且需要在风险管理者和业务部门主管间进行制约和平衡。如果企业文化无法将有效的监管架构和风险管理效力相融合,风险管理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视角的衍变,大力开展持续的风险教育,开发并借助交流渠道和教育课程加强风险文化,提高对风险职责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企业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
[2] 杜平。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 [j].金融发展研究,2009(12)。
[关键词]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资本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107-03
[作者简介]孙雅(1988-),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有关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备受瞩目,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企业将有更自由、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以鼓励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运用;自贸区内金融机构设立门槛也将降低,如外资银行设立的标准降低,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区内允许更多新的金融业态的发展,例如试验区内将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等。这一系列金融改革和创新举措的推出,将加快推进金融服务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无疑有利于我国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入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在金融业全面开放和我国银行业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的现实背景下,深入研究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
虽然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有关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系统阐释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内涵,梳理业界关于企业和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并结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对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元素。
一、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内涵
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内涵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杜晓荣,张玲(2007)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认为商业银行是其所拥有金融资源及能力的集合。Christen(1994)、Morduch(1997)等从财务与组织视角对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进行界定,他们强调金融机构自身的独立性,不但包括财务上的可持续,还包括在组织上的可持续,两者的结合才能保证银行的独立存在及发展。虽然目前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还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定义,但是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银行可持续成长可定义为:适应全球化、现代化要求,既考虑银行当前发展需要,又考虑银行未来发展需要,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凭借其资金导向功能来优化资源配置,支持绿色金融发展,降低能耗,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可持续成长。
二、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的特殊性
(一)企业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概述
由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且研究的视角各异, 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国内学者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力钢教授(2001) 提出了合力模型, 他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影响, 比如经济、社会、战略、技术、管理、市场、文化、竞争等。黄小军指出, 企业要获得可持续成长必须具备持久的竞争优势、拥有核心竞争力。赵伟认为,影响工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九类因素主要包括: 市场需求、资源、人力资源、物质技术、经济实力、创新能力、环境保护、经营管理、社会环境。朱开悉指出,企业能够实现销售和盈利的持续成长即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郭蕊吸取了传统的绩效评价思想, 在界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 从社会环境、产业、技术、制度和财务五个维度分析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变量。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将企业可持续成长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经营战略、治理结构、创新能力、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程度及企业制度等。
(二)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影响因素的特殊性
法国经济学家吉布莱特认为, 企业成长是一个随机过程,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非常复杂, 无法对其准确预测和把握。具体到商业银行而言, 基于商业银行的企业本质并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中介,不仅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与一般公司相比具有诸多特殊性,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成长的因素除了市场竞争因素外, 还广泛包括资本约束、公司治理、金融制度、战略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文化、银行家以及低碳金融等制度、技术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三、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很多著名的资本雄厚大银行不断证明了全球化和综合化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在新形势下银行能够实现可持续成长。不良贷款、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风险的累积促使那些“大而全”的银行进行改革和战略的转变。面对难以预测的复杂环境,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战略变革来协调内外环境使战略管理成为常态,将银行的规模扩张向可持续成长转变。正如钱德勒所说的,战略决定结构,结构紧跟经营理念与经营战略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成长,必须积极培育可持续成长理念,将可持续成长的思想深植到银行的文化和底蕴中。与此同时,将可持续成长作为指导思想,纳入商业银行发展的目标、使命和长期规划中。
(二)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
我国商业银行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银行,由于脱胎于国有商业,所以国有银行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经营管理的效率不高,治理结构也存在严重的缺陷,面对外来的竞争,很难像外资银行一样灵活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制度和机制的安排可以将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规范化,从而减少沟通和交易成本,保证整个机构的高效运营。制度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加快决策与实行速度、提高管理效能、降低风险,再进一步促进其可持续成长。机制是系统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与实际运行,是制度可操作化的具体过程。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比一般企业更具有专业性和风险性,所以更加需要通过内部决策、控制、激励等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来确保制度的执行,实现高层面的制度整合。
(三)团队与企业文化建设
当今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土地、资本、能源等要素逐渐被高级人才和高端知识所取代,从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相应地转化为无形的技术、人才和知识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更是来源于一流的人才团队和独特的企业文化。人才因素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能否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是银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之一。目前我国一些银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没有对他们进行很好的激励,从而带来人才的流动和效率的下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挖掘员工潜力,选拔思想文化能力素质高、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流的人才团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商业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及其速度。同时,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发挥出优秀企业文化的显著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更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管理者和员工也还没有深深烙下企业文化的印记。因此,惟有铸造和形成独特的文化基因,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商业银行持续成长。
(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主要包括金融技术、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等的创新。许多创新可以规避利率、汇率和通货膨胀等风险,同时还能规避管制,通过开发新型金融产品来提高获利能力。另外,伴随财富不断增长,客户对多样化金融资产和金融交易的需求必然相应增加,为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银行有动力开发和提供更多新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学习能力是反映商业银行不断适应环境,对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推陈出新尝试变化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业银行必须具备学习成长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现有的金融竞争环境中保持可持续成长。
(五)资本约束与风险管理
银行的特殊性之一主要表现在它以货币为经营对象,集吸收和转移风险为一身, 因此安全稳定经营对于银行至关重要。 一方面银行需要承担风险, 另一方面银行通过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对风险进行转移。在这种“特殊企业”里, 以资金的融通为盈利手段,资本的本质特征就体现在对未来不确定性损失的承担上, 同时显示了银行具有与生俱来的风险脆弱性。由此, 银行资本的风险抵御能力与银行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生了密切联系, 成为制约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关键因素。从理论上说,如果没有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商业银行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扩
张,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任由商业银行无限制地扩张, 那么就很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银行破产、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出于对风险防范的考虑和对此系统性风险的担心,新巴萨尔协议出台,对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明确的最低标准。现行巴塞尔协议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两者分别不得低于8%和4%。这为防止商业银行进行无限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制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风险管理是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其中很多都有可能会对商业银行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这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正如著名货币银行家马丁・西耶所说,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就是山顶上的城市”。因此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变得迫切且必要。将风险管理提升到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战略高度,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普遍共识。只有在合理的战略框架下,采用适当的经营方式,构建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多种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把潜在的未知风险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才能促进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定、可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晓荣,张玲.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财政与金融,2007(19):28-29.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IIA;COSO框架
内部审计是现代管理和管理控制的组成部分。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采用系统化、现代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参与,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根据风险偏好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参与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之中,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与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相比,企业风险管理强调战略导向,覆盖了组织所有的管理层次和管理领域,方法也更为结构化和规范化。
内部审计承担了监督、分析、评价、检察、报告和改进等任务,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世界范围看,风险管理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IIA早就把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其1999年制定的内部审计定义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并列作为内部审计的工作对象,2001年修改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明确要求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过程。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中也充分考虑了风险评估作为内部审计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内部审计为什么要与风险管理相整合,在COSO框架下两者如何结合是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两者结合的意义及两者结合的方式作进一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企业如何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及两者结合的意义
IIA在对美国国会关于《萨班斯——奥克利斯法案》的意见陈述书中表述: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被称为有效的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内部审计师的作用是监控、评估和分析组织的风险,审查信息及公司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负责提供保证——风险已被分散、公司治理是有效的。内部审计以企业内部信息使用者为中心,聚焦于控制、风险管理等关键问题,通过帮助组织管理风险和提高管理效率,来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公司的经营。
公司的治理过程是公司的利益相关主体让管理层发现风险并对其进行控制的过程,对公司风险的监控及适当地规避此类风险,对实现公司目标和保存公司价值都有直接的贡献。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实质就是协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做如下工作:系统鉴别组织所面临的风险;评估这些风险对组织的潜在影响;制定控制风险的策略;评价风险管理的过程;就风险应对措施的合理性、风险监控的及时性、恰当性、有效性等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风险管理是管理层的一项主要职责,而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和报告通常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在适当情况下,内部审计师应与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就与风险和风险管理实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讨论,当然在该过程中由管理层负责对重大风险采取针对性行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负责评价这些行动。风险管理作为管理层的一项主要职责,它应当确保组织中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过程,并使其发挥作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判断组织是否有适当的风险管理过程,以及是否充分、有效。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为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提供帮助。
IIA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它认为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价值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对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对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提供保证服务。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是将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打破了原来的内部审计只关心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局面,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更加注重企业的未来,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就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是否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以及改进措施是否有效提出认定,来评价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以风险为对象的审计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又进了一步。风险审计就是在风险管理基础上审计主体通过对组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等工作的审计,侧重对风险管理进行鉴证。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不仅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且作为企业内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必要和有价值的组成部分,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风险管理都能从双方的整合中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审计能够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但各业务部门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从事具体的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企业高级管理层,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从内部审计发挥的上述职能看,内部审计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评价并改进组织的治理程序,为组织的治理做出贡献;同时继续原有的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作用,帮助组织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时的内部审计人员是风险管理专家,通过对风险的把握来评价公司治理及
内部控制,并促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改善,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在风险管理这个统一核心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实现了一定程度整合,为组织增加了价值。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COSO报告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有四个目标(实现战略、高效运作、客观报告、遵守法则)、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活动),并在企业的四个层次(企业级、部门级、事业单位级、分公司级)展开。内部审计在这一框架中作为监控活动存在,由内部机构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独立评估。IIA在2004年发表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意见书中也认为内部审计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角色是就组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向董事会提供客观保证,以帮助确信关键企业风险被正确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架中首要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
按IIA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内部审计为整个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以外的所有利益相关主体服务,其信息服务对象的需求依其所处的位置、环境及掌握信息的不同而不同。总体来讲,处于信息劣势的服务对象希望内部审计为其提供保证服务,处于信息优势的服务对象则更希望内部审计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其中,保证服务是指为了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或公司的治理过程提供一个独立的评价而对证物进行的客观的检验;咨询服务是咨询性的以及与委托人服务相关的活动,其性质和范围是与委托人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是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之外,内部审计还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角色。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逐步变化和延续发展过程。在组织缺乏风险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可以向管理层提出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在组织实施风险管理的初期,内部审计能够发挥更大的协调作用,甚至直接担任项目经理;而当企业风险管理逐步成熟,运作稳定以后,内部审计就从建议者、协调者转化为监督者和咨询者。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也会影响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报告关系层次越高,独立性越强,内部审计就越能够从全局和战略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反之,则从局部和流程角度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为保证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并不对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承担主要责任,风险管理责任应由管理层承担。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建议、咨询和支持,但不能设定风险容忍度、强制实行风险管理流程、对风险提供管理保证、对风险问题进行决策和对风险实施管理职责的行动,内部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责任应当在审计章程中写明并经审计委员会批准。此外,在实践中,应注意处理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的关系。只要内部审计执行的任务涉及履行管理职责,就应该认为与此相关领域的审计客观性受到了损害,内部审计不能就其直接协调和指导的风险管理事项提供保证服务。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整合的程序步骤
(一)判明风险类别,分析风险的具体源由
企业风险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与发生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的,为了管理和控制风险,应对风险进行辨认并予以分类,从中分辨出风险的性质,以确定主要风险、次要风险、关键风险、派生风险。
国外审计界对经营风险提出了多种分类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九类:外部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业务风险(经营风险)——职权风险(经营风险)——信息处理与技术风险(经营风险)——诚信度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决策风险)——业务风险(投资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战略风险。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一般先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着手,分析战略目标与企业实践的差距,明确形成差距的风险,进而分析风险的产生部门、风险的类别及其性质。
(二)在组织机构上,内审工作要与企业的各级风险管理组织相配合,开展企业综合风险管理
根据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一些国际会计公司提出了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概念。这种管理是要求内部审计工作超越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隔离,实行全体的、综合的和全员的行动进行综合风险管理。
在现代企业的风险控制方面,不少大中型企业一般建立三级风险管理组织,即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组成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作为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专职风险监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常规审计及专项审计评估公司风险,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设计以及对各业务部门执行风险控制制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提示和报告潜在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及改进工作的建议。
(三)按风险管理的要求开展内部审计
与经营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内部审计,其具体要求是在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监控实效。亦即内部审计在开展时,先由企业各层次人员明确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管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经营决策信息、情况及风险情况,据此对各个待审项目的风险做出评价,进而确定内部审计控制风险的策略(包括规避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运用风险、减少风险),然后运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方式,对企业主管层、业务管理层及业务执行层进行审计。
(四)对具体项目风险、内部审计要参与事先、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全过程风险审查
四、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结合在中国的应用和实践
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一定要把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告诫铭记心中,千万不可盲目入市,跟风炒作。
过去的一年中,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新兴加转轨的本质特征没有改变,市场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继续着力解决资本市场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完善市场结构,进一步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市场功能,不断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努力构建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稳步推进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更为有效地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当前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一步加快和发展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应该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不仅仅是建起了一个层次,而是建设一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市场体系,包括法规、监管、规则、交易机制,和体制内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今年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发展交易所,主板市场,鼓励大盘蓝筹股发行上市,和现有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继续推进中小板ETF(行情净值)建设,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板较小、市场影响力不够、制度创新滞后等问题,支持更多中小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使创业板成为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为创业资本的发展壮大提供便捷的市场通道。进一步发展股份转让系统,探索和完善场外转让,积极推进公司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发展,丰富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研究适应多层次市场建设需要的交易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