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简述教育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时间:2023-06-19 16:29:28

导语:在简述教育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简述教育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第1篇

(内部资料、涵盖95%以上期末考试的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A.定类变量

2.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D.结构式访谈

3.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B.外在效度

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中所有个体之间的(D)。D.异质性

5.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C.人们的感觉器官

6.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C.社会环境

7.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以(B)为主。B.检索工具查找法

8.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C.Excel

9.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C.抽样分析

10.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C.直线相关

1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C.李景汉

12.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C.抽样单位

1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A.个别访谈

14.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C.人们的感觉器官

15.问卷法虽然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但它并非万能的工具,而是有一定的适用性,相对而言,问卷法更适用于(D)。D.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

16.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A.10%~20%

17.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A.回归分析

18.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C.抽样分析

19.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D.拉丁方格设计

20.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C.Excel

21.个案调查是一种(A)。A.定性研究方法

2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C.直线相关

23.先根据总体各个组成部分所包含的抽样单位的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主观的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这种抽样类型是(C)。C.定额抽样

24.(A)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A.文献法

25.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D.后面

2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对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的访谈类型是(D)。D.结构式访谈

27.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A)。A.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28.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29.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A.真实性

30.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A.回归分析

31.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D.曲线相关

32.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将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

)。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33.(

)是调查者将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里所能遇见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方法。A.偶遇抽样

34.最基础和用途最为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A.文献法

35.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D.机器记录

3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便于对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的访谈类型是(

)。D.结构式访谈

37.观察现场的确定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

)。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38.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D.实验法

39.(

)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B.定量分析

40.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D.离中量数

41.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A.正相关

42.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是指(

)。A.内在效度

43.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D.参数值

44.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被称为(

)。B.样本

45.(

)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B.系统抽样

46.未经过再加工或未公开于社会的最原始的资料是(

)。A.零次文献

47.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A.个别访谈

48.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

)。B.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49.着重于对感性资料的理论升华与总结,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分析类型是(

)。C.理论分析

50.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

)。C.抽样分析

51.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B.负相关

52.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

)。B.外在效度

53.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A.统计值

54.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55.(

)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A.简单随即抽样

56.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

)。B.一次文献

57.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C.问卷法

58.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

)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C.人们的感觉器官

59.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

)。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60.(

)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A.定性分析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BDEF)。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F.伦理道德原则

2.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ACEF)。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E.选择测量指标F.编制综合指标

3.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

4.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B.设计问卷C.选择调查对象D.分发问卷E.回收问卷F.确定主题

5.非概率抽样的方式有(BDEF)。B.判断抽样D.定额抽样E.偶遇抽样F.滚雪球抽样

6.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BDEF)。B.准备阶段D.调查阶段E.分析阶段F.总结阶段

7.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A.测量对象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8.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CE)。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9.问卷中的问题种类基本上可分为四类,即(ABCE)。A.背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

10.集体访谈特有的缺点主要是(ADF)。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F.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

11.社会调查研究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ABE)。A.普查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

12.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CE)。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

13.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A.界定总体B.决定抽样方法C.设计抽样方案D.制定抽样框E.实际抽取样本F.样本评估

14.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15.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步骤是(ACDEF)。A.确定主题和观点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16.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CD)。A.自然环境C.人口D.文化

17.社会调查研究依据其性质,可分为(DE)。D.定性研究E.定量研究

18.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

19.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EF)。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F.官方文献

20.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A.标题B.署名C.前言D.主体F.结尾

21.社会调查研究按照其目的,可分为(AC)。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

22.社会测量的四个要件是(ABDF)。A.测量对象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23.以下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有(BDEF)。B.偶遇抽样D.定额抽样E.判断抽样F.滚雪球抽样

24.实验法的四个基本要素是(ABDE)。A.实验主体B.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D.实验活动E.实验检测

25.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DE)。C.检验D.分组E.汇总

26.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AC)。

A.横剖研究C.纵贯研究

27.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它们是(BDF)。B.查阅文献D.咨询F.实地考察

28.以下属于概率抽样的有(ABCDF)。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类抽样F.多阶段抽样

29.问卷中的四种基本问题类型是(ABCE)。A.背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E.

检验性问题

30.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ACD)。A.审查C.分类D.汇编

三、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______、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描述事实

2.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______,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实证主义

3.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______、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变量

4.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______。相关关系

5.抽样误差是用______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样本统计值

6.统计学中通常以30

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______个单位。100

7.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______两个方面。观察客体

8.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______、问题及答案、编码等。指导语

9.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二是______,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文献源

10.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______

要求更高。效率

1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数理化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______进步。定量化

12.定性研究与______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定量

13.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______而定。现实可行性

14.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______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测量方法

15.判断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印象判断抽样和______两种。经验判断抽样

16.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______;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非结构式访谈

17.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______和参与观察两大类。非参与观察

18.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______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因变量

19.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

二是______,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文献源

20.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______和交叉结构。纵式结构

21.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______。典型调查

22.______是指不能影响其他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因变量

23.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______和操作定义。抽象定义

24.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______时所出现的误差。总体参数值

25.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______三种。互联网

26.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指导语、______、编码等。问

题和答案

27.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______小时为宜。1~2小时

28.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______两大类。参与观察

29.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二是______,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文献源

30.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______。理论分析

31.定性研究与______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定量研究

32.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因果关系和______。相关关系

33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______的可靠。测量结果

34.统计学中通常以30

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______个单位。100

35.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______和参考文献查找法。计算机文献检索

36.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______时所出现的误差。总体参数值

37.访谈法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______。集体访谈

38.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外在效度和______两方面着手。内在效度

39.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描述性分析

40.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______。交叉结构

4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______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命题

42.

______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自变量

43.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______。操作定义

44.抽样误差是用______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样本统计值

45.根据具体方法的不同,人们把抽样分为概率抽样和______两大类。非概率抽样

46.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______。官方文献

47.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______和混合型问答。封闭型问答

48.观察误差来自______和观察客体两个方面。观察主体

49.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______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理性认识

50.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______和理论分析。定量分析

51.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______、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描述事实

52.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相关关系和______。因果关系

53.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内在效度和______。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外在效度

54.统计学中通常以______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单位。30

55.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个人文献、社会组织文献、______和官方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56.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______。混合式问答

57.观察误差来自观察主体和______两个方面。观察客体

58.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______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因变量

59.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______,二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实地源

60.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______,也叫科研调查报告。学术调查报告

四、简答题

1.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第一,调查者的问题。

第二,被调查者的问题。

第三,测量的长度。

第四,测量的难度。

2.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

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调查方法,主要有: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另一类是间接调查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法。

3.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4.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自含义是什么?

答: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资料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着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哪种性质及特征。其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资料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

5.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答: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

6.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请释其含义。

答: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7.

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调查者的问题。

第二,被调查者的问题。

第三,测量的长度。

第四,测量的难度。

8.观察法按照观察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请释其含义。

答: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

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观察对象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相反,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亲身参与到观察对象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对象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9.

简述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答:观察法的优点:

第一,它可以提供有关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可靠性较高。

第三,获取的资料及时有效。

第四,适于搜集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取的信息。

第五,简便易行。

观察法的局限性:

第一,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第二,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三,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第四,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第五,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10.请列举社会调查的类型(就调查对象的规模而言)和主要的调查(搜集资料)方法。

答:社会调查的类型就调查对象的规模而言,主要有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主要调查方法有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11.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

答:问卷法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省时省力省钱。

第二,有利于调查对象的支持和配合。

第三,便于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

第四,避免偏见、减少误差。

问卷法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对象的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第二,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

第三,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有时难以保证。

12.

简述抽象定义与操作定义。

答:抽象定义是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也就是性质和特征所作的概括说明。

操作定义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变量和指标对概念所作的说明,主要是说明概念包含了多大范围、多少维度和多少具体内容。

五、论述题及应用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有哪些类型?其各自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面对的是现实社会。构成现实社会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种类繁多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们是各个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可选择的具体调查对象和调查(分析)单位。

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调查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在社会中,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中。社会调查研究对于人口问题,通常都要结合一定的人群共同体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注重的是社会的一定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指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行为特征、组织形态、领导形态、控制形态、评价标准、综合特征、综合气氛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中的一切具体事物、具体现象都能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同时也能作为调查(分析)单位。这些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尽管纷繁复杂,但可以大致归纳为八类。

个人:社会调查研究十分注重研究个人社会化问题,还要分析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基于个人特征来描述、解释和说明由个人行为所构成的各种更大的社会现象。

初级社会群体:指家庭、村落、非正式组织等。这类群体都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般不是因目标而组合。社会调查研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调查研究单位之一。

社会组织:高级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通过直接、间接的联系,按照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及其现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阶级和阶层:阶级和阶层不但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变迁等具有决定作用。各阶级和阶层由于利益、欲望、态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社会阶级和阶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民族:社会调查研究把民族作为特定的对象,发掘它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特征,包括掌握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的特点,对处理好民族问题作用极大。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社区;一类是城市社区。社会调查研究把社区作为对象,通常都是对社区作全面的区域性的调查研究。由社区研究一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以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行为:即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时,具体对象不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而是侧重描述各类行为本身的特征。

社会产品:指物化的人类行为的产物。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调查研究单位,也可以作为群体调查研究单位。

2.从观察者扮演角色的角度,说明观察以下社会现象时最适于采用的类型及其理由:

(1)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

(2)考场纪律。

(3)城管执法。

(4)社区建设。

(5)服务态度。

(提示:对每一现象均须结合观察类型的特点说明采用它的理由。25分)

答:(1)(4)两项最适于采用参与观察;因为只有深入其中,才能切实体会农民工真正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区建设的真实情况,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

(2)(3)(5)三项最适于采用非参与观察;因为只有通过隐蔽、旁观的方式,才能保证当事人不受惊扰,维持自然状态,显示考场、城管执法和商店服务态度的真实面貌。

3.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它们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答: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仅能够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但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感情成分。

举例说明:例如调查者长期生活在某工厂之中,完全以本厂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活动并进行观察就是一种完全参与观察;很多人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农村,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进行实地观察,就是一种不完全参与观察。

4.以下是两个抽样调查案例:

(1)某大学一年级有学生2000人,拟从中抽取200人进行身体素质调查。

(2)某城市有居民10万户,拟从中抽取4000户进行消费水平调查。

请问:应分别选用何种抽样方法最为简便适用?理由是什么?

答:对案例(1),最好选用系统抽样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同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的调查总体,而案例(1)恰恰具有这种特点。当然,也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但较费事。

对案例(2),则必须用分类抽样,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异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的调查总体,而案例(2)恰恰具有这种特点。

5.什么是实验法?

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的优点:

第一,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第二,控制性强。

第三,可重复运用。

实验法的缺点:

第一,代表性往往不够充分。

第二,实验范围仍然有限。

第三,耗费人力、时间,操作复杂。

6.如果让你对某居民生活小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提示: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类型、调查方法、调查具体实施步骤等有关内容。25分)

答:(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街道办事处等)、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小区居民等。

(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

(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既可以以问卷法为主,也可以以访谈法为主。

(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做前期准备(制定方案、设计调查指标及问卷、其他准备等),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资料(如小区介绍、有关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采用问卷法则要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上级部门(起码有街道办事处等)、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7.一份完整的问卷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答:一份调查问卷的内容及其作用如下: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8.如果让你对某居民生活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提示: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类型、调查方法、调查具体实施步骤等有关内容。25分)

答:(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街道委员会等)、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小区居民等。

(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

(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以问卷法为主,个案调查以访谈法、观察法为主。

(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物业管理的资料(如小区介绍、物业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进行探索性研究,设计调查方案,做好准备工作;采用问卷法须设计问卷、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有关部门、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9.什么是样本规模?在社会调查中,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答:样本规模又称为样本容量、样本大小,指的是样本中所含个体单位的数量多少。

具体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模的样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第一、总体规模。

第二、抽样的精确性。

第三、总体异质性程度。

第四、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10.任选主题设计一份简单问卷。(要求:问答不少于8组,问卷各部分结构完整。25分)

尊敬的家长:您好!

孩子的进步,与您平时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加强和学生家庭间的交流,改进教育工作,请您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

1.您的孩子在读什么?(

)

A.幼儿园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2.您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费用是多少?(

)

生活费用是多少?(

)

3.您的家庭收入主要靠什么得来?

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

4.您的学历各是什么?(

)

A.未读过书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学

5.您夫人的学历是什么?(

)

A.未读过书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学

6.您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A.读书是为了挣钱

B.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C.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

D.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

7.你觉得男孩子和女孩子读书谁更重要?(

)

A.儿子

B.女儿

C.一样重要

8.您认为下面哪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

)

A.抽烟

B.喝酒

C.赌博

D.迷信

9.您在假期会给孩子请辅导吗?如果辅导,主要辅导什么内容?(

)

A.会

B.不会

C.文化课

D.技能(音乐、舞蹈、电脑、绘画等)

10.在您的家里承担教育孩子主要工作是谁?(

)

A.父亲

B.母亲

C.父母

D.其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1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它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答: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

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

(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12.请列举2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指出哪种适用于参与观察,哪种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1.完全参与观察:(1)社会现象如有些社会学家长期生活在某工厂之中,完全以本厂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活动并进行观察;(2)他们适用于可在任何可能的情形下,参加该城镇的生活,交朋友,建立社会关系,就像住在城镇的居民一样尽他们的义务。(3)理由如下: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2.不完全参与观察:(1)社会现象如很多人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农村,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进行实进观察;(2)他们适用于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3)理由是: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观感情成分。

非参与观察:

1.如下几种社会现象:(1)如组织考察团到国外参观考察;(2)某电台新闻频道针对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作弊、泄题等问题调查。

第2篇

[关键词]高校恶性案件 大学生 公民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69-05

[作者简介]张笑涛,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河南许昌461000)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人才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本应是社会的栋梁,是学术的传承人和社会公德的引路人。然而据最近微博披露,一些“天之骄子”现在却堕落为杀人犯和危险分子。复旦黄洋被室友饮水机投毒致死;南航金城学院两学生因琐事引发口角,一人被刺死;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发现腐烂男尸;江苏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符某持水果刀将短期培训学员曾某刺伤,等等。大学生们如此迥然有别的身份定位和现实表现,让人唏嘘不已甚至出离愤怒:我们的大学教育究竟怎么了?但笔者不同意一些网友的观点,将校园恶性案件以偏概全、上纲上线认为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传统文化等根子上出了问题。而是就事论事从“公民精神”缺失的角度来剖析破解此类案件。

一、公民精神的内涵剖析

关于公民精神的定义及描述,学术界的认识不一。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公民的法定定义和精神的本质特征,即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拥有权力、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生命个体。精神是指一种积极健康、目标明确、指向实践、自我超越、批判性建设的个体有意为之的习惯性态度。公民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公民精神即公民意识,指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公民价值意义等的自觉学习与科学理解;狭义上的公民精神则是对公民意识的深化和提炼,指公民在科学理解公民价值尤其是公民权责范围的基础上,能够自觉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特别是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表现。人们常谈的公民精神主要指其狭义的定义,即重视公民参与和积极参政议政。公民精神本质上也是一种公民意识,但是公民精神不同于一般的公民意识,它是一种实践理性和重在行动的公民意识。从广义上说,“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爱国意识;第二,法律和理性意识;第三,勇于担当责任的主体意识;第四,公德心和集体合作意识;第五,积极参政议政意识,监督政府,关注民生”。但由于公民意识与公民精神的区别,我国政府目前倡导的“公民意识教育”(其实也是公民教育)应该分阶段和分层次进行,兼顾公民教育思想的普及和提高。“对于公民意识淡薄的地区和人群(如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工),应以提高公民知识、意识、价值为切入点;对于公民意识较强的地区和人群(如我国城市居民和大学生群体),应以引导提高公民行为能力为重点”。换言之,对于后者,应以重在积极思考和行动的公民精神教育为主。

我们从公民精神的狭义定义出发,进一步归纳出公民精神的四大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维权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意识、严格遵守规则意识、主动的公民自治意识。其中维权意识是公民精神的内核与精髓,是培育公民精神的原动力;履行义务意识是发扬公民精神以及公民权力的法定责任;遵守民主、法制、、公德等政治制度与规则意识,是培育公民精神的根本前提,是公民权责的良好生态环境秩序;公民自治意识及公民社会形成则是公民精神的内在信念和自我实现,是最终实现公民权利、义务与公民通则的根本目标。四大要素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存在内在的逻辑结构,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下面简述之。

首先,要积极捍卫公民权利意识。列宁曾说过,“宪法就是一张写满权利的纸”,可见权利在公民资格中的首要与核心地位。积极维权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以及他人的公民权和人权要学习掌握,以便在权利遭到损害或遇到不公正对待时,可以积极依法维权。捍卫公民权利是因为公民权利和人权与人的自足、自由、创造力等紧密相关,关涉到个体的安全、参与公共生活和幸福、发展。特别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西方文化较为强调权利,东方文化则较为重视义务,后者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偏重公民义务教育以及遵纪守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对公民权利的教育和宣传不够,导致滋生了形形以国家权力或集体利益名义遮蔽公民权利的不良事实,现实中的公权力严重侵犯了公民的私权,所以现在要突出强调积极捍卫公民权利。

公民包括哪些基本权利?英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T・H・马歇尔在1950年出版的《公民权与社会阶级》专著中作了回答。他通过考察英国历史上公民权的演化,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基本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其中争取最低工资制等工资福利的劳动权利成为基本民权,并进而促成了政治权利上选举权得以普及,以及公民享有教育、健康和养老等社会权利的确立。马歇尔的公民权利观成为二战后人权普世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写进了联合国1966年颁布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公约》。我国宪法据此也规定了10项基本公民权利,包括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自由权,以及自由、人身与人格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等。

其次,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具体政治行为的责任和对行为所体现的特定价值坚守的责任。如果细分的话,公民义务与公民责任略有不同。义务首先与责任相联系,有义务做某事往往意味着有责任做某事;一旦你承诺了某种义务你就有责任或应当履行这种义务。但伦理学意义上的责任与义务有所不同,义务是外加的,而责任是内生的,是自觉意识到并成为内在需求的义务。所以一般意义上,公民义务和公民责任可以通用。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一是因为义务和权利是公民资格的“一体两面”,二者具有对等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公民只有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保障实施自己被让渡的公民权利以及全体公民权利,保障实现“人人统治与被统治”的现代民主制度。二是因为人是具有社会性的高级动物,集体生活和公共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共同体休戚与共的生态环境。公民个体与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社会等“复数公民”之间形成了同心圆关系,彼此的普遍合作是通向美好生活与大同世界的康庄大道。因此,履行公民义务与捍卫公民权利同等重要,相辅相成。

按照我国法律和社会公德要求,公民义务主要包括法定的义务和道德义务。前者如爱国、守法、服兵役、纳税等。后者如“三德”十五条的规范那样: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其中,道德义务具有自愿性,而法律义务则带有强制的性质,二者要求现代公民在感性与理性方面不断履行公民义务。尤其是,公民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一个宪法概念,国家是公民生存的根本前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在公民的各种义务责任中,爱国是首要责任和重中之重。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权利和部门利益,维护国家安稳、保守国家秘密、捍卫国家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珍惜国家形象等是全体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再次,恪守公民规则意识。俗谚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有班纪,可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生活需要规则的理由是非常充分而不容质疑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规则”泛指所有可以对人类行为进行有效约束的正当行为模式,包括立法性规则和非立法性规则两大类。立法规则如交通法规等明文要求,非立法性规则如约定俗成的守信、守约、守时等道德习惯。各类规则的价值在于,通过宪法及其各个部门法所构建的完善规则体系,还有其他能够对我们的行为形成事实上约制的诸多规则,为我们提供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和安全感。民主政治也是由一系列公认的运行规则来维系的,民主和自由主要在规则的制定中体现,一旦规则制定并获得通过就必须执行。公民的规则意识是指对这些规则的尊重和遵守。如果对规则不认同,可以通过政治途径在程序公正框架内谋求改变规则;如果对规则认同或不能依法改变规则,那就得遵守,而不可以因为一己利益或部门利益来决定是否遵守既定规则。这是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否则就会礼崩乐坏,政治秩序陷入混乱。

抽象的规则只有转化为可靠的制度,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活力。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指出,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得以维系都需要有不可或缺的两种关系:一是法律的相互尊重关系,二是伦理的彼此信任关系。可见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种最重要的公民守则。从实践来看,公民严格遵守规则意识不仅包括必须依法办事,向善行事,严于律己,杜绝去做违法和不义之事,而且还包括公民在履行义务和行善做好事时,必须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保证择善固执和理性行事、程序正义并行不悖,避免好心做了坏事以及陷入涉嫌违法之事。

最后,主动的公民自治意识。公民自治意识是指公民对于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公共问题,具有自主思考、自我决策并负责付诸实践的能力倾向。培养公民主动自觉的自治意识和积极参政能力是世界各国公民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由于人口众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现代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资源的数量有限,以及法律道德等规则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也存在不周全之处,所以更多的社会公共问题不能过于依赖国家救济和立法保障来解决,而要依靠公民自治组织来解决。在此意义上,公民自治是指广大公民直接行使民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现代社会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来实现公民自治。其中公民拥有自治精神意味着公民主观上相信自己有管理国家和地方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自治的重大意义在于,公民自治精神经由促使公民生成自主和参与的公共精神、民主与平等的公民意识、合作与互惠的道德品质,而推动政府与公民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与现代政治知识的成长。

二、大学生公民精神严重缺失的表现

第一,公民维权意识不足。由于我国公民教育起步较晚、进展曲折,传统德育又侧重强调义务教育和纪律教育,所以大学生对现代公民的权利谱系了解不深,对自己的生命权、隐私权、发展权和自由权等掌握不够。无论是北京大学学生管理中的“思想会商”(2011),或是武汉汉口学院的“恋爱登记制”(2013),其实都是对大学生个性和自由的钳制,是对大学生幸福和隐私的越俎代庖。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所在学校学生对自己的权利遭受侵犯和干预缺少察觉或批判,而被所谓的温情脉脉的“关爱”所迷惑。

除了公民权利意识不足,大学生还存在着维权极端化的问题,表现为“城管式的暴力”维权和报复维权。朝夕相处的室友,因为口角之争或是自尊心受到一点伤害,就采取野蛮的武力行为进行报复。此外,发生在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事件,虽然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但从单方面归责的话,马加爵和杨帆都是源自权利防卫过当而惹祸上身。个人尊严被歧视和师道尊严被冒犯、课堂纪律被打乱,固然令人生气,但当事人不该采取粗暴辱骂、肢体冲突和杀人灭口的方式来维权。这是大学管理规章制度和现代法治社会所批判或禁止的。诚如“战争是最坏的政治”,以暴易暴、以命偿命、玉石俱焚、不惜两败俱伤是最坏的公民维权方法。我们要牢记,不超越个人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乃是根本的道德义务和法律常识,自由值得尊重,但是规则也要遵守。

第二,公民履行义务意识淡薄,自由主义渐长。如前述,公民义务和权利是公民资格的“一体两面”,二者具有对等性,应该同等对待,并行不悖。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只想享受公民权利,却刻意逃避公民义务。比如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共同生活,更多时间沉浸在虚拟网络或私自化的世界中,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课堂上不愿积极发言,交流和分享思想成果,而只希望单方面索取。在爱国表现上,一方面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另一方面理国行动却做得不够,犬儒主义者和网络愤青不乏其人。所有这些可以归纳为“道德冷漠”现象。近年来,从2006年南京的彭宇案、2011年天津的许云鹤案和佛山的小悦悦车碾事件、2013年长春婴儿被杀事件等现象,无不昭示着中国公民的道德行为失范和道德冷漠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第三,公民自治意识动力不足,自由散漫现象严重。由于大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不够,对公民守则不认真执行,进而导致他们的公民自治意识和自我负责意识比较淡薄。据调查,现在不少大学生日常作息错乱,除了上课之外就是玩电脑到深夜,睡觉到日上三竿,大学生活成了自由散漫、谈恋爱和玩游戏的代名词。不少大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精神,缺少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体验社会实践的自觉性,缺乏意志自由和自觉选择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在个人私事上,有时连盖成绩单章、领学位证这样的日常小事也需要家长出面代劳,找熟人打电话交代。可见大学生的自为意识和团队精神亟需进行强化教育。据调查,在复旦投毒案的犯罪人身上就存在着人际交往不顺、傲慢自大、自嘲自娱、苦闷受挫、落落寡合等不良心理痼疾。这些是导致他因鸡毛蒜皮的琐事而逞凶使狠、同室操戈和人伦惨剧的深层人格因素。

三、加强公民精神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重新认识公民教育的重大紧要意义,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教育要双管齐下。人才兴则国家兴,我国实现“四化”的根本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檀传宝博士指出,所谓现代化其实就是经济、制度、观念的社会整体转型。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意味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发展这三方面的时代重任在教育领域里最直接、最重要的实现途径,就是实施合适的现代公民教育。但在我国现有研究中,人们常常只将公民教育看作学校德育或者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官方也将当前的公民教育命名为“公民意识教育”,窄化了公民教育的内涵,这样虽然有利于公民教育任务的具体落实,但是却大大小看和降低了公民教育的意义,也必然大大窄化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能空间。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目的性而言,“公民教育的培育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的倡导意味着教育性质的改变。公民教育实际上、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

重视公民教育既要国家全面部署,又要分清重点和边界,不能平均用力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公民的法定定义,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拥有权力、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生命个体。公民教育的核心课程清单主要包括公民权利教育和公民义务教育两大方面。具体包括“什么是权利、义务;公民有什么权利、义务;公民为什么有这些权利、义务;怎样行使和维护公民的权利、义务”。公民不但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知识关系,而且要把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之中去,学以致用,行胜于言。要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公民理论学习、公民案例和研究性教学、公民主题班级活动、公民公共事件分析等,学会当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要勇于拿起法律和道德武器来捍卫,寻求新闻舆论支持等维权途径,而不是忍声吞气、息事宁人,助长恶人气焰,要坚信社会公正和邪不压正的真理。“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里,成员之间必须具备平等、理性、创新等适合生存的素质,老实、听话、息事宁人等保守狭隘的观念会抑制权利与义务观念的生成,不利于现代社会与国家的发展”。

第二,强化公民道德思想宣传,以公德统帅个人私德。道德通常分为公德和私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私德即通常说的品德,是“品格德行”的缩写,指人的整体人格。品德在实践中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态度。换言之,道德是指人们的行为原则和标准,而个人品德要以社会公德为准绳和标杆加以积极的内化。当今社会由于生活价值观和个人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国家和社会对于公民私德的要求日益宽容和理解,因为这涉及到个体私权和物权的保护问题。在我国以往的德育中存在公德与私德混用、私德高于公德的不良问题。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今社会,私德可以参差多样,公德却必须是约定俗成、大家达成公约。公民私德好并不等于其公德表现优良,所以,当代的道德教育要强调公民的公共行为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个人私心良善,要培养每个人都成为“公众人物”,彼此通过嘉言懿行来相互影响。

因此,除了公民的法定含义,公民的现代普适性概念应该是“公众”。公民主要是相对于“私民”而言,它具有自主性和公共性。公民不同于臣民或者人民的地方,在于公民的独立自主性;公民不同于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者,在于公民喜欢参加集体生活和公共生活,并在其中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追求个人自我实现。而“私民”通常是狭隘自私的纯粹利己主义者,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他看不到个人与国家、社团、一般公众之间的有机关联,不懂得团结、合作的重大意义。简言之,公民是指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问题给予的答复。公民主要是以公共领域内的公开表现和参与公共生活为界定标准,公民资格的标识是“重在参与”。

高德胜指出,公众既是公共领域的主体,也是公众舆论的中坚力量。公众舆论不是个人意见、个人偏好的杂陈,而是个人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通过公共讨论而形成的“公意”。米尔斯总结了公众存在的条件:(1)事实上有许多人在表达意见和接受意见。(2)公众交往有了严密的组织,其结果是公众所表达的任何一种意见能立即得到有效的回应。(3)由这种讨论所形成的意见在有效的行动中,甚至在反对主导性的权威体制中,随时可以找到一条发泄途径。(4)权威机构并不对公众进行渗透,因此公众在其行动之中或多或少是自主的。公众的培育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从创造公众存在的这些条件人手,即倡导不同意见甚至相反意见的对话交流,提供自由表达渠道的通畅,使公民意志不受当局阻挠和意识形态的干扰钳制等。在这方面,强化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和公民参与技能教育可以有所作为。公民道德方面包括仁爱、宽容、感恩、诚信等主题。公民价值观方面则包括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正义等主题。公民参与技能包括与人沟通、演讲、讨论、组织活动、参与选举、处理纠纷、维护权益等主题。为此,学校必须让学生在学会正常竞争的同时,体会团结和友爱的美好,体会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意义。

第3篇

[关键词]环境史 高技术战争 史料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8-0094-05

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几乎如影随形,不仅是关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国之大事”,而且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进入核时代以来,越来越关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死存亡。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高智能生物,同时也是战争的主角,人类对战争的关注逐渐超越了民族、国家、地区乃至人类的局限。就历史学者而言,其对战争的诠释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关注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对军事行为的影响、如何将自然环境为己所用,到关注战争行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造成的各方面后果。

笔者将首先概述传统史家与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视角,简述相关研究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中探讨两个问题,即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的研究价值和这种诠释的史料特点,试图回答为何研究和如何研究的问题,使这一研究趋势能够进一步为学界同仁所了解和关注。

一、传统史家与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视角

中西方传统史家对战争的诠释,存在于军事史著、通史的战争部分,以及军事理论著作之中。这种诠释既有基本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中西方传统史学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史学相对应,因此这里只谈中西方传统史家诠释战争的基本共性。

其基本共性在于,高度重视战争的政治意义,探讨战争对政治统治及政权更迭的影响,高度重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借鉴英雄人物在战争时期的言行战略。在中国,较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历史表述上的艺术性,以写战争、写辞令尤为突出。[1](P140) 杜佑编撰的《通典》中,有《兵典》15卷,详言兵法、计谋和战例,对历代用兵得失亦有评论。欧阳修、宋祁所修《新唐书》增设《兵志》,详言唐代兵制,后世正史也循此例。在西方,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李维、塔西佗、阿庇安,再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和民族主义史学思潮,史家时代、经历、史观多有相异,史著风格、体例、优稗或有区分,但核心内容也都是政治与战争,或者说仅仅是政治(流血的和不流血的)。

中西方传统史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精英阶层内部,即便对地理环境等因素有所涉及,也往往将其作为叙事的背景。以希罗多德《历史》为例,其前4卷和第5卷的一部分,是希波战争的背景介绍,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对地中海自然环境的描述是背景介绍的一部分。

同时,传统史家倾向于将自然环境视为沉默的、无生命的、对军事行为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因素。《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中西方军事理论的奇葩,尽管不是军事史著,但理论的形成都直接来自对战争史的分析。受当时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以及史家历史观和自然观的影响,书中都专门分析了自然地理条件对军事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避免负面效应或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打击敌人的策略。《孙子兵法》传世13篇,详言这一问题的就有《军争》、《行军》、《地形》、《九地》和《火攻》五篇。《战争论》3卷8篇,详言这一问题的有《军队》、《防御》、《进攻》3篇,涉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军、后勤、防御、进攻等问题。

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是20世纪最后十几年才逐渐出现的研究趋势。环境史作为一种史学思潮,是历史学家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环境状况日益严峻这一变化的思考,同时作为社会思潮的一部分,也具有环保主义思潮的基本特点。战争也成为了这一史学思潮的重新审视对象之一。①

目前,这个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学者有三位,分别是J.R.麦克尼尔(J. R. McNeill)、E.P.拉塞尔(E. P. Russell)和L.M.布拉迪(L. M. Brady)。

J. R.麦克尼尔是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其代表专著有《地中海世界的山:一部环境史》(The Mountains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20th-Century World , New York: Norton, 2000),所著论文《世界史中的森林与战争》(“Woods and Warfare in World History”,Environmental History,Vol.9,No.3,2004)以战争与林木数量的关系为例证,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人类、战争与环境的关系。E. P.拉塞尔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科技史、社会史和环境史。他的著述集中探讨了战争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历史联系,代表作有《战争与自然:化学战与杀虫剂――从一战到寂静的春天》(War and Nature: Fighting Humans and Insects with Chemicals from World War I to Silent Spr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同时他也是《作为敌人和盟友的自然――走向战争环境史》(Natural Enemy, Natural Alley: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Warfare, 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4)的主编之一。他认为,“尽管军事史家早把自然、特别是地形和天气视为战略或战术障碍物,但却很少思考战争对它们的影响;尽管战争在科技发展史中愈发醒目,但战争的思想及其工具对自然的影响却还只是轮廓;尽管文明史家从很多方面阐述了战争如何塑造国内社会关系,但又极少将其研究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2] (P1) 从而指出了重新诠释战争的意义。L.M.布拉迪是美国爱达荷州博伊斯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的历史学副教授,正在从事美国内战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战争的荒野:美国内战中的自然与战略》(“The Wilderness of War: Nature and Strate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Environmental History,Vol.10, No.3,2005),认为战争带来的持久变化并不是自然环境的物理变化,而是美国人思考战争的方式,以及他们与景观进行互动的方式。[3] (P444)

可以说,美国环境史学者已经在诠释战争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既有对战争―环境关系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化学战、美国内战等具体问题的详细研究,但是研究群体尚不具规模,而且从战争造成的环境问题来看,更值得研究的高技术战争尚未进入美国学者视野之中。下文将系统阐述此种诠释的现实价值、学术价值和史料特点。

二、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的价值

一个历史学者,既是生活在地球上、受恩赐于大地母亲的自然人,又是人类社会中掌握较多历史与社会知识、推动历史教育和传承文明的社会人。当历史学者面对人类、科技、战争和环境等要素时,会有怎样的感悟呢?不同的历史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归根到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生活层面,一个是史学研究层面。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对高技术战争的环境史视角诠释,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实生活层面,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是高技术战争走上历史舞台之后的客观要求。全面审读高技术战争,有助于深刻认识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属性,并打破西方军事强国在高技术战争人道性上的话语霸权。

高技术战争(High-tech war)是新军革进程的产物,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高技术战争总与“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1991年海湾战争是公认的第一场高技术战争,尽管它还有着机械化战争的影子和诸多特殊性,但也集中体现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美国官方报告称:“我们的空中打击在战争史上是最有效和最人道的。”[4] (P223) 一方面肯定了高技术战争在达成政治目的方面的高效,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高技术战争的人道外衣。其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同样处于人道主义的光环之中。

从战争过程来看,高技术战争较机械化战争而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精确打击和“按钮式战争”为主要特色,大规模装甲集群会战的场面消失了,战时伤亡人数、特别是平民与军人伤亡人数的比例明显下降。这种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的减少,正是高技术战争“人道性”的立论依据。

但是如果我们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就会发现高技术战争的暴力本质并没有改变,其人道性也有很大局限。

首先,高技术战争的暴力属性并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更加残酷。朝鲜战争期间,平均4吨弹药会造成1名军人阵亡,越南战争期间降为2吨,海湾战争期间则降为1吨。伊拉克军队在长达8年并使用化学武器的两伊战争中,约阵亡10.5万人,而在仅42天、没有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海湾战争中,伊军阵亡7万到11.5万人。

其次,高技术战争的人道性存在着局限。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为降低附带损害提供了可能,但是“高技术战争‘人道’与否,并不是由战争机器的技术含量和水准决定的,而是由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决定的”。[5] (P227) 二战结束以来,传统的攻城略地、占领国家的军事行为,面临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往往很难借此实现政治目的,因此,战争的规模有所缩小,攻击目标基本局限在军用和军民两用设施,也不再通过攻击城市和平民来削弱敌军的战争潜力。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并没有顾及人类安身立命的根基――环境,无论是武器的材料、攻击原理和威力,还是对攻击目标的选择,都服从“军事必要”,贫铀弹、集束炸弹和巨型炸弹等高性能的常规武器被广为使用,核生化设施及各类仓库、工厂被击中后往往产生次生效应,不仅威胁战时平民的安全与健康,同样威胁战后平民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纵观这几次高技术战争,“人道”的战争过程之后却是“不人道”的结果,集中表现就是战后平民的大量患病和死亡。① 这一悖论如何而来?传统的战争史研究很难给出答案,因为其所关注的仅仅是人事,环境要素被忽略或仅被视为人类的附庸,看不到人与环境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能量交换。而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可以对科技、战争、人类和环境四要素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分析科技与战争在人与环境能量交换过程中的作用,这恰恰是人们理解和回答上述悖论的有效途径。所以说,如果脱离环境要素研究高技术战争,就无法理解和回答高技术战争的过程与后果间存在的悖论。

随着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上的优势日益明显,对多数国家的军队形成“时代差”,基本可以确保自身“零伤亡”,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发动战争的门槛日益降低,甚至编造一个借口就可以对国家发动战争(伊拉克战争表现得尤为明显)――高技术战争日益成为西方主要军事强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得力工具,不仅具备了对环境造成根本性破坏的能力,也存在着频繁发生的可能。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潜藏在“最人道”战争背后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深刻危机,进一步理解与之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打破西方在此问题上的话语霸权。这是现实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学术发展层面,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是环境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有助于扩展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史的研究视野。

20世纪新史学扩大了传统史学的研究领域,历史学家的视野从政治、外交、军事领域扩展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而且强调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自下而上”地研究民众的历史。环境史是对20世纪新史学的继承和发展,以科技为媒介探讨人与环境的互动,以环境为媒介探讨特定时空人与人的关系。在注重研究人与自然互动的同时,也不忽视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相应变化。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战争,是战争与军事史研究从环境史中汲取养分、扩大关注视野和研究范围的结果。西方历史学家对战争与军事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人类社会内部,开始关注战争对保障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也涌现出一批史家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史学动向,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并加以实践的问题研究方法。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继承了新史学的跨学科特点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有进一步发展,视野进一步扩大,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其研究起点从人类社会内部的草根群体,到被人类踏在脚底的自然环境;广泛运用多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来动态地审视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是学术价值的集中体现。

对于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趋势而言,明确其价值仅仅是万里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进行研究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而探讨这一问题,有很多方面和角度可以选择。我们这里仅从史料的特点和它对研究者的要求入手,探讨从环境史的视野诠释高技术战争的方法。

三、史料特点及对研究者的要求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依赖的史料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史料的来源广泛。环境史研究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色,因而史料的来源也更加广泛。这一特点在对高技术战争进行环境史视角的重新诠释时更加鲜明。从战争的决策者和亲历者群体来看,相关的史料来源包括官方档案、报告、战地记者稿件、参战人物专访等,为研究战前和战时的宏观、微观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材料。从研究者群体来看,相关的史料来源包括军事史著述、环境监测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医学著述等,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了各领域专题研究的成果。

其次,史料的形式多样。高技术战争的史料形式,除了传统的文本史料之外,还有大量的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作为史料,既有直观、及时的优势,也有不能体现拍摄过程、丧失语境的劣势。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几乎都是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进行直播的战争,新闻播放的内容既及时又直观,塑造着公众的战争记忆。但影像在作为史料时也有自身的劣势。抛却媒体的政治倾向不谈,仅从技术角度来看,摄影师并不可能参加每一场战斗、捕捉战场的每一个细节,因而不可能完整地体现战争进程,社会公众能够看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摆在人们面前的静态影像或动态影像并不能体现出拍摄过程,就像几段摘抄的文字不能体现上下文的语境一样,容易引起歧义,误导观众和读者。

第三,史料不确定性强。当代人的当代史记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小到一个数字,大到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动。比如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们在谈及北约盟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比例时,大多使用“占90%以上”的说法,实际上这个比例只是战争初期一两周的情况,从整个战争的情况来看,精确制导武器只占北约部队全部弹药消耗量的35%左右。

史料方面的这些新特点,对研究者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首先,夯实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辨别和使用史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经典作家也早已关注和论述了人与环境、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相关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着力探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肯定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同时,也通过历史长河中的经验教训看到了人类过度伤害环境造成的、最终又由人类自身承担的严重后果。他警示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 (P383-38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暴力论》、《暴力论续》等对经济、科技在军事上的影响作了精辟论述,明确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7] (P514-515)

哲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工具,我们应该在学习和运用中认识和发展这一哲学基础,提高自身哲学素养、夯实自身哲学基础。

其次,扩展学科基础。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要求研究者在接受史学训练和具备军事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自身的学科基础,如政治学、生态学、医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因为战争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也是人类学、社会学问题;研究环境问题,也需要具备生态学、医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同时,国际政治理论也不可或缺,它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理解战争的起源和分析国际政治格局,并有可能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第三,优化史料基础。优化史料基础,指的是研究者在史料来源扩大、形式多样的情况下,对史料的有效整理与运用。史料是史学研究的根本,有了先进的史学理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产生先进的研究成果,优化史料基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需要对史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明确的认识。媒体报道、史学著述、口述材料、官方档案、田野调查、实验报告等,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纪录,但也都不同程度经过了人类意识的塑造。

从媒体报道特别是影像资料的优势和劣势来看,研究者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但在研究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时则要依靠其他来源,以弥补影像资料丧失语境的劣势。

从各类文本史料来看,官方档案和报告可以提供历史事件的官方纪录,详言战略制定、战术执行、军力配置等方面内容,研究者需要评估政府隐瞒或修改关键数据的可能性;参战人物专访记录了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但要求研究者一方面注意时间、地点等要素的严谨性,因为当事人可能会有口误,另一方面注意剖析当事人的社会地位、思想理念等要素;军事史著述是前人对战争的研究成果,研究者需要对比其与官方档案的异同,通过对比确认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田野调查、实验报告、医学著述等内容,是自然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史学著述的数量分析水平,要求研究者进行谨慎的对比,对其中趋同的结论可以大胆引用,对相互矛盾的结论则要仔细比较和分析,特别是要分析作者的背景及其研究方法,如选址、技术、过程等,既不能随意挑选,也不能因噎废食。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当代人研究当代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如果学者能够较好地回应史料提出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不同史料的特点进行判断取舍,也会收获丰富的成果,尽可能实现求真的史学诉求与批判的史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纲[M].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2]Russell,E.P.,Tucker, R.P. Natural Enemy,Natural Alley: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Warfare[M]. 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4.

[3]Brady,L. M.“The Wilderness of War: Nature and Strate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05,(3).

[4]Department of Defense,U.S. Final Report to Congress: Conduct of the Persian Gulf War[R]. 1992.

[5]徐根初. 跨越――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正文】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区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二、历史经济区域形成的历史和地理条件

在我国人类社会早期,地域、部落之间农业、畜牧业分工并不是很明确的。至少在黄河流域古代社会的早期,原始农业、畜养、采集、狩猎同时并存。我们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中都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古代社会早期,华夏地区以及周边草原森林地区产业中兼有原始农业、畜养和狩猎的痕迹。以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发展,狩猎经济向畜养、游牧经济发展,标志着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进步,以后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兼营畜养的部落与地区和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的部落与地区。这种选择和变化,很大程度决定于所处的自然条件,如春秋战国以后,北方草原区形成畜牧区,东部季风区形成农耕区,东北高寒区还停留在采集狩猎阶段等等,由此形成的这种经济区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经济区;这种经济区之间的物产互补和交流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荀子·王制》:“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①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可见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原与周边地区在产业差异上的互通有无是很频繁的,不可或缺的;从自春秋战国至汉代初年,农耕区和畜牧区之间、农耕区内部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一直延续到汉代,《汉书·食货志》说:“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就是说汉代初年,商品贸易在社会上还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不同产业区域之间商品贸易是经济区形成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地区,主要是汉族以外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由于民族发源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该民族经济的特点,如北部蒙古高原上袤广绵亘的草原哺育了游牧民族,西南横断山脉地区的深谷密林决定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当地民族的主要生产方式,东北高寒森林地带原始民族必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后随着民族活动的频繁,生产活动变化,如游牧民族所到之处,往往将畜牧业带至该地,而汉民族所到之处,无不垦地种植。因此民族经济也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一个特色;而这种民族区域经济间的互通贸易,很早就开始,一直延续到整个历史时期。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市籴一》:“互市者,自汉初与南越通关市,其后匈奴和亲亦通市,后汉与乌桓、北单于、鲜卑交易。后魏之宅中夏,亦与南陲立互市。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开元定令载其条目,后唐复通北戎互市,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民族区域之间的贸易,也是反映不同经济区的一个方面。其三,由于我国很早就形成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全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发展不同产业门类提供了条件,同时出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也就是中央政权对地方经济管理上的需要,尤其是当地方政权特别关注地方经济发展时,有过多的干预,于是经济区的划分和调整往往与政治形势和政区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分裂局面,原先在统一政权的同一经济区,分裂后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区。行政区和经济区有密切的关系。故而我国历史上的经济区往往包含自然

、民族、政治三方面的特色。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济的区域差异,可按自然条件分为农耕、游牧、渔猎三大经济区。这三大区实际也是汉族政权和游牧民族、采集狩猎民族的活动区。汉文帝给匈奴单于书云:“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注:《汉书》卷四《文帝纪》,中华书局标点本。)这就是自然区、民族区、行政区和经济区合一的反映。

在这三大区中,从自然、人口、资源、文化各种条件而言,东亚季风区的农耕区都占主要地位。这里人口最多,几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资源最丰富多样,生产力最先进,最早进入文明社会。因此这里最早出现经济的区域差异,其先决条件是农耕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社会,可以使一部分人从事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其他产业,以其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首先就是经济作物商品化,也形成经济区之间贸易的主要内容。例如《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秦汉时代时“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获;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各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这种经济作物的区域差异才能初步形成经济的区域性。其中又可以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差异分为若干亚区,各经济亚区因其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同。以后,随着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适应自然能力和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品流通的加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不仅经济区边界会发生调整,同时也会引起经济区在全国地位的升降。无论大区和亚区的经济区域调整、变化的因素也是多种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就是自然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引起经济区的调整,例如蒙古高原上一次巨大风暴、寒流,使生存在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形成游牧区的南扩;黄河一次重大改道,就可能引起河北、河南经济区的调整,一次大规模的洪涝干旱灾害引起环境变化和人口迁移,就可能引起一些经济区地位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地位的上升。二是政治格局变化引起的经济区调整,如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可能造成一些经济区的衰落和一些经济区的兴起,如关中地区自两汉末年战争的破坏,其经济地位明显衰落;南北政局分裂时期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分裂界线和以长江为南北分裂界线,经济区的格局就不同。又如首都所在地的确定和转移都可能引起经济区的变化。这在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里,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这种变化是很显然的。三是人口和民族迁移活动引起的经济区格局的变化,如农业民族的北移和游牧民族的南进,农耕民族向西南、东北地区的扩展,就可能引起经济区划的变化。秦汉时内地人口的移向北边,“定襄、云中、五原,本戎狄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注:《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标点本。),必然引起高原地区草原的农耕化,反之,魏晋时期匈奴入居中原,自然会将原有的耕地辟为牧地。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南迁,对南方地区社会经济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四是产业分工的细化,如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的显露,手工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如宋代以后长江以南地区蚕桑、植棉、茶叶业、矿冶业和造纸、瓷器业等其他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原料和产品生产地的分离,商品市场网络的形成,从而引起经济区的变化和细化。经济区之间分工和差异主要表现为商品交换贸易,早期的交换和贸易主要在大区间进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分工的细化,同一大经济区内经济亚区间的商品贸易量也会增加,于是中心城市和交通路线的布局也随之变化,最后引起经济区格局的变化。

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几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

施氏的理论是有其可取之处的,例如任何一大经济区是有其核心区和边缘区,但核心区是否必然是该大区的河谷低地,则未必然,应视某一特定时代的其他人文因素而定。此外,认为一大经济区内部是有差异的复合体的观点也是可信的。斯波先生在施氏的理论上加入了生态系统作为考察的依据,即将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变化的因素作为参照模式,比施氏理论又较为全面。但他们所研究的对象,在时代上偏重于宋代以后,地域上偏重于江南。这种模式是否适合整个历史时期,是否适合全国的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以往关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种种理论有其正确的部分,也有其不全面的缺陷。首先,单单强调自然区域的条件,可能会给予人们一种误解,似乎历史上的经济区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历史时期除了黄河下游河道迁徙以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变化。那末是不是可以认为二三千年来我国经济区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显然是不能的。其次,我国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势力曾互有进退,同一自然生态区如鄂尔多斯高原,当游牧民族占有时,则成为畜牧区,这就可能与其北面的河套平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当农耕民族占有时,往往变成农耕区或至少是半农半牧区,则可能与其南面的陕北高原形成一个经济区。可见民族活动对经济区的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三,历史上经济区有过不小的变化,当经济开发不足,商品经济不发达时期,经济区的地域比较大,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距离较远。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可能存在于一个大经济区内;当经济开发充分,农业、手工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产业分工细化,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时,经济区就可能划小,原先一个大经济区就可能划分为几个经济区,如两汉时期的“江南”经济区与明清时期的“江南”经济区地域就不同。其四,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相当长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在不同的政权统治下,就可能分属不同的经济区。如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在宋辽时曾分别属于两个政权,因此河北平原或山西高原在宋辽时就不可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由此可见,划分经济区除了重要的自然生态条件外,人文因素还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古代划分经济区域应该有那些标准呢?我们认为自然生态的相对一致性、完整性无疑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历史时期人文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时期经济活动差异又很大,所以不同时期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劳动分工的地域差异,即本区与他区在主要产业上的差异性,从大处而言,如农耕区、畜牧区、渔猎采集区和农牧交错、狩猎采集混合经济区等等;从小处而言,农耕地区内又可分若干亚区,如水稻作物区、干旱作物区、经济作物区等等。二是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基本上还是处在自给自足封闭式的小农社会,某一地区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可能全部依靠他区的供应。因此各经济区在主要产业分工的前提下,还有其他产业辅助,以使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存的地区,如关中地区固然是一个农作区,然“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物之类,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②足也。又有jīng@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注:《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巴蜀地区“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注:《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中华书局标点本。)如清代江南苏、松、太、常、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当无异议,其农作有稻、棉、桑三种作物相对集中,鱼盐之产也很丰富,同时又是棉、丝纺织业中心。珠江三角洲当为一经济区,水稻为其主要农作,但其经济作物专业化十分突出,果树、甘蔗、荔枝、香蕉等热带水果以及基塘养鱼,成为农村主要产业,清代中期以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正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冀、鲁、豫)除了粮食作物(麦、豆、高粱)外,还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枣梨、药材、酿酒产业。因此产业的综合性也是古代经济区的特色之一。三是在大产业分

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

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