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基础教育成果

时间:2023-06-19 16:29:30

导语:在基础教育成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础教育成果

第1篇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在国外文献中很少使用。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人的发展方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称,其实质是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其中,“培养什么人”主要涉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用什么培养人”主要涉及培养内容,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如何培养人”涉及培养过程、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因此,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而真正提高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粗放,尚存在诸多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处,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明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体现着人们对基础教育本质及其功能的认识水平,并会对基础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事关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客观地讲,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基础教育在功能定位和培养目标取向上一直处于矛盾与冲突的状态之中,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由此产生了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论”“公民论”“就业准备论”“成人论”“建设者和接班人论”等诸多提法。我们只要简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培养目标的政策表述和相关规定便不难发现,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基础性”,但是目前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还是过于宏观,表述也模糊不清,且缺乏对实践的操作性指导。这种政策表述上的缺失状态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过分重视高深知识的传承,而忽视公民基本素养的养成和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明确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日本在《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未来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是“生存能力”。其主要包括:扎实的学力(表现为学习的意愿、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特别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人化的学习方法);丰富的人格(包含社会责任感、感恩之心等);强健的体魄。美国则提出了五种核心能力,即适应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非公式化问题的能力、自我管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这些是不同国家对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备的能力与素质提出的要求,其对于明晰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也颇具启发意义。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直接使命是为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服务,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人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生活技能和生存本领。学校教育仅是人的终身学习历程的一个阶段,基础教育又仅仅是人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备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而非熟记高深知识、只会考试的所谓“精英人才”。也就是说,基础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其后续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打下初步基础。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应在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这一培养目标,使之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凸显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综合化”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倾向仍然比较严重,“考什么,教什么”现象十分普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两种明显的特征。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追求“大而全”的倾向。这与《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倡的“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是相违背的。二是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被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与国外“浅而广”的课程设置相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在不断强化学科的专业性,推崇“窄而深”。总之,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已少有“基础性”的特征,而更多地侧重于其选拔功能。“难、繁、深、多”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偏离学生发展的基础,使得学生失去了部分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这种弊端正是学生负担日益加重以至厌学、厌世等不良情绪出现的根源。

从本质上讲,基础教育的最大特性就是“基础性”,即为学生的身心成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打好基础。其不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还包括思想道德基础,教学生学会做人,为社会成员的未来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它要保证的是所有学生都能受到基本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不能只关注升学率和分数,还应当关注学生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不能成为文化的孤岛,把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面“死读书”“读死书”,而要让学生主动关心社会问题,使其把个人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因此,未来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提倡综合化,即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等。

从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向来看,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一般认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即相邻知识系列的综合、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与社会的综合、课程与学习者的综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综合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两大调整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开设综合课程与编写教材和在高考内容改革中增加综合能力测试题并设置综合能力考试科目。这些综合课程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界、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可。可见,要创新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对“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载体实行综合化改革。

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一般认为,教学方式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性。广义的教学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也包括学生学的方式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交流的方式。而狭义的教学方式仅指教师教的方式。在这里,笔者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方式。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复习旧知识、传授新知识、巩固运用已学知识和检查测试等环节。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维持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传授新知识,以“题海战术”巩固已学知识,以“掌握技能技巧”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其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讲授法为主,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众多新概念感到迷惑不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尽管部分教师努力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索,但他们更多接触的是课程理念的指导,如何将课程理念转变成适宜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仍是推进中的难题。因此,为了使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变得爱教、乐教、会教、善教,转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总体而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师生互动等各方面均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应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和教师工作三者的特殊性,力求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和经历实践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或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提供示范、建议和指导,引导学生大胆地阐述并讨论各自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已获结论的有效性,并对结论进行总结评价。其次,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为此,我国应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构建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开发、共享与服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切实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和城乡间开放共享,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持续一贯地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包括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及社会参与。可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改变,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改变。

不同的学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而非置于主体的位置来看待,因此,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强调学生客体性的一面,教师“很少开展以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很少布置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使得学生只能采用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去死记硬背和机械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和意见。这使他们感到学习活动枯燥、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最终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强等结果。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改变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机会的现状,彻底变革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使学习更加多样化,让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基于对实现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考虑,笔者认为,未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为理想而学、为兴趣而学、为爱好而学的活动;其二,学生通过“做中学”“说中学”“试验中学”“网络上学”“图书馆中学”“合作研究中学”等主动研究和主动探索的过程获取知识;其三,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走进社会中去,坚持学习活动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其四,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体现“三效”原则,即效率、效果、效能。总之,学校教育应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学生才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善学。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是衡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的主要依据。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应包括质量标准、监测和评价制度、问责和改进体系等。严格地讲,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尚处于缺失状态,其不仅缺乏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也缺乏相应的督导、监测、评估机制,难以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均衡发展。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平等性等本质特征出发,要想真正提高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其他教育体系结构的有效衔接,建立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这应成为未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

第2篇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会计》院级精品课程课题成果,课题编号:KC2012Z4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基础会计 教材 结构 内容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06-01

一、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阐述会计的基本原理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至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通常是平行或者分离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计划在内容上协调不充分,很难实现两个学习场所(即课堂与实践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学习。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一本理论教材和一本实训教材。学生也很难将在理论和实践学习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融汇一体,形成整体化的职业行动能力。这样,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而言,基础会计是一门概念繁多、理论抽象的课程,对学生专业思维和理解能力是一个挑战,以往有些学生觉得理论教材上很多问题看不懂、不能有效理解,特别是对会计基本原理的学习,由于没有感性认识,都是抽象的理论阐述,学生理解非常困难。这就导致学生丧失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异常困难,所以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材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可行性

实际上,本课程传授的是会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程有较强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要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务并重,使学生不但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原则的概念,而且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的技能方法。该课程的实务性和可操作性在编制教材时都可以体现出来。针对传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逐一解决,在新编教材中体现其实务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教材的名称可定为《会计原理与实务》,顾名思义,该课程集理论、方法、技能于一体;其次结构和内容上也要有所调整以体现实务性,实现可操作性。

戴士弘提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能力本为’原则,或者说‘强调能力为重’的原则。在当前实现该理念的主要手段是‘项目课程’”。根据这个原则,结合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将原有的教学结构和内容重新分解、整合为九个教学项目,即:会计工作认识、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的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产的清查、会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基本业务综合核算。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重新组合后的九个项目与原有的原理、方法、技能等知识容量基本相同。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要突出特色

教材建设的特色表现体现在结构和内容的精心安排。

首先教材要紧扣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打破传统上以理论知识为核心,按会计核算方法构建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向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开始,逐步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处理全过程,以及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和操作方法,从而将独立的会计核算方法溶于工作过程中,实现项目教学,突出会计原理的应用性。

结构安排上的特色,第一个项目是“企业会计工作认识”,是让学生先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和方法有个总体认识,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接着介绍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会计人生有个初步的描绘,对自己的会计职业生涯做出初步的规划。第二个项目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让学生清楚,“会计精明算计”是“算”什么,借助什么工具来算。接着第三个项目是“借贷记账法的认知”,是告诉同学们要用“借贷记账法”运用“账户”这个工具来“算账”。紧接着,教材在介绍了借贷记账法后,以一个模拟的会计主体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案例,采用仿真的账证资料,指导学生按实际工作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完成一个完整会计循环的各项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教、学、做相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内容上,教材以项目为载体,明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每个项目中设若干任务,每项任务又分任务描述、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实务演练五个部分。在教学中,首先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学习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主动去寻找和思考完成任务所需的会计原理和方法,接着教材还应列出任务实施的结果,以便有助于学生解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激励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然后,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进行实务演练,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后每个项目设考核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尚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类指导,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

教材建设改革的地方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要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第3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家长参与;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40—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课程改革会给基础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过程特性所决定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风格的转变,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在某种程度上,改革似乎淡化了教育系统以外与改革活动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基础教育改革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而家长群体便是教育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中的角色缺失已经给我们的改革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这种消极影响日益显性化。

针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家长角色缺失问题,笔者提出了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具体路径。

一、家长角色缺失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执行性特点。家长作为学生的直接监护人以及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间接联系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并未充分地享有对改革相关问题的知情权。他们通常只是在与教师及孩子的教育沟通过程中零散地、间接地感知由教育改革带来的变化。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称性,家长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我们不难发现如下一些现象:当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欠佳”时,教师不但会以“管教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严厉的批评与惩罚,甚至会将学生的家长“传唤”过来,“赐予”连声数落,诸如“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是教育常识”等。再来看看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家长们完全丧失了评价权与发言权,并成为教师教诲与管教的对象。当我们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诉诸理论研究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些做法是如此的不合理,甚至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

由于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及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学校教育的辅助功能,又常常与孩子产生“沟通障碍”,从而使教育改革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家长角色的缺失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形成了“双轨制”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形态,或对某一具体事件的价值取向、功效及社会影响力等在观念和态度上给予肯定与赞同。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缺乏认同感,是指该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价值取向(目标、价值预期)及效能缺乏必要的信任感,不能给予必要的价值认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倡导回归儿童的生命本真,主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课程改革的价值预期是要实现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造,使基础教育不再成为应试教育的基石,而是要成为促进孩子个性充分发展的摇篮。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这是教育功能的原点所在,但这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群体则往往会跳过其中的过程与时间,而只关注教育的结果。由于缺乏对改革相关问题的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化现象都会被家长视为改革的后果,以至于很多家长会对改革持抵触甚至否定的态度。

笔者在一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家长心理及行为反映的调查中发现,有58.7%的家长对新课改持抵触心理。在这个群体当中有高达86.8%的家长对新课改的一些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认识不清。为数众多的家长对新课改赋予孩子的“自由”持抱怨态度。究其原因,家长们把孩子考试分数的波动归咎于新课改。有80.5%的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之外,还要在课后完成家长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更有甚者,孩子白天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接受由家长安排的应试教育。在此种教育情形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不但无法得到发挥,相反,学生对教师的威信及学校的权威也会产生怀疑,在家长与学校教育之间产生认知性冲突。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同感的缺失以及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双轨制”的形成都与家长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角色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1)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改革的设计者与倡导者往往没有向家长群体清晰地阐明改革的目标、方式、路径等。因信息传递的模糊性,很可能引发利益相关群体的价值混淆与认识偏差。2)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改革的实施者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家长群体对改革缺乏参与意识。3)由于教育改革资源具有稀缺性,导致了改革过程中对家长群体缺乏相关的教育知识培训,因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缺乏基础。

2 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认识误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偏差

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的成员对社会事物所发表的某种倾向性的议论。社会舆论的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本质是社会公众对社会上的某些事件、现象或人们行为的态度……社会舆论带有公众的主体性,反映出一定群体的特殊利益、立场和情感。同时社会舆论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感染力,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冲击力,从而对教育改革起到制约或促进的促用。

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都要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性质不一的评价。家长群体对新课改在认识上存在的模糊性,极易把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简单地定位为课程改革的终极弊端。因家长的教育预期与新课改的表象问题之间形成了落差,家长群体便对新课改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会形成以家庭为辐射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改革活动认识模糊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新课改忽视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长期下去我们的基础教育将面临教育质量下滑的危险,将对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产生不利的影响;2)新课改盲目地追求国际化、西方化,以至于要摒弃传统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而对西方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全部接纳,直接把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移植于素质教育之中,用这种方式反省和批判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是一种过于偏激的文化拯救心态,长此以往,我们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将会丧失;3)新课改搞的是形式主义,我们的传统基础教育坚不可摧,无懈可击,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将找不到生长点,只能流于形式。笔者认为,上述种种论断是由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模糊认识而引发的社会舆论偏差,问题之源则在于新课改没有清晰地向人们呈现出它的价值取向、改革路径等。

3,家长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缺乏教育支持,导致教师压力加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会使教师群体产生严重的压力感。与家长群体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群体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排斥心理,由此给教师群体带来的压力主要包括:1)家长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涉教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教师实施教育改革的难度,从而加剧了教师的压力感。2)家长过高的教育期望值与教师有限的教育控制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当家长必须接受新课改的现实时,他们就会把既定的教育价值预期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环境下处理好学生应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并会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砝码。当教师尚未寻找到适应新课程的“处方”时,可能已经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预测的事件弄得筋疲力尽了。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家长没有对教师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专业成长空间,使教师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压力感,导致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抵触心理,从而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此外,家长参与不足还会造成课程改革潜在教育资源的流失与非充分利用。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点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家长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教育资源,只有得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才能发挥出其功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该项资源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其发挥出正向的教育功能,相反,在很大程度上该群体已经构成制约新课改的一股不可小觑的阻力。

二、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1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参与

课程目标的重新制定是新课程改革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们了解这项改革活动的认识起点。家长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在如下方面:1)教育改革者应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原因,如原有课程的弊端以及这些弊端对学生发展将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将实施的新课程的优越性、此次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通过向家长清晰地阐释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缘由以及该群体在此次活动当中所承担的角色,使该群体成为改革意向的真实了解者,进而使其成为改革信息的直接传播者。2)教育改革者应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课程目标完成的多因素性与复杂性,使家长对改革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化现象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从而更加坚定该群体的改革信念。3)教育改革者在制定课程改革目标之前,应全面了解家长群体的教育改革意愿,汲取其中的科学与合理的成分,在既定改革目标与家长教育预期之间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使家长树立参与改革的意识。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应然角色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形成的重要知情者,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制定的重要参与者,也应该是课程改革目标的坚定拥护者。

2 家长对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

新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转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效能的关键环节。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如下:1)家长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是新课程的生命力得以释放的场所,家长周期性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身临其境地感知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并加深他们对孩子的学习环境的,了解,为实施理性的家庭教育提供依据。2)家长应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积极建构者。家长群体应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引导下,把自身的职业知识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从而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校特色化课程的建构者,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现实素材。3)家长应成为学生适应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环境创设者与协调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活动应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应由学校延伸到家庭。这就要求家长在课后辅导方面要与教师积极配合,有效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4)家长应成为新课程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的主动探索者与学习者。家长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与孩子共同学习,完成自身知识结构与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主旋律合拍。家长参与的过程应体现出系统性、连贯性与平等性。

3 家长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过程的参与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学校课程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制要求

通信产业是当今经济下发展迅猛的行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它的教学要求就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前提。迫切的需要这样的教学体制。首先;教材的选取方面需要有:理论与技能想结合,有包含工程项目的教材或者指导书,使得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想结合,通过工程项目来理解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来支撑实际工程项目。其次;教师方面,在讲解课程的时候,从工作岗位出发,分析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设置学习情境,知道学生完成工作过程中相适应的实训课程,加强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体制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立足真实职业环境组织一体化教学。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的定义: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泛指从事一切职业的行为过程。以我校移动通信专业为例,它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目标,在选择这个专业时,对它有着全面的了解,学什么?做什么?有哪些工作岗位供其选择。

本专业教学团队紧密联系通信行业企业,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解析通信行业典型工作岗位,并请企业专家组成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与维护:(1)任务分解:RNC开局配置、NodB开局配置、后台管理、例行维护、故障处理。(2)情境设计:设置实景环境(共建基站)并用动画展示建站实际过程。(3)能力形成: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2.移动基站工程督导:(1)任务分解:督导移动基站机房的设计、安装、基站开通。(2)情境设计:设置实景实物环境,明确建站环节用动画展示实际过程。(3)能力形成:移动基站、工程督导。3.无线网络测试:(1)任务分解:无线网络测试、评估工作、制定测试路线、撰写测试报告、现场投诉处理。(2)情境设计:利用与江津联通共建的基站群实施教学。(3)能力形成:无线网络测试。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特色课程开发,我校移动通信系在专业课程开发中已经产生了结果。以《移动通信设备与实训》为例,它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支柱性支撑作用,主要培养学生一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的开局与维护,基站设计与安装等技能。在岗位方面,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岗位: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工程师,移动基站督导工程师等职业岗位。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运行维护工程师:1.专业面向:通信服务公司、电信运营商、通信外包公司、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2.典型工作任务:(1)主要负责所辖区移动基站的日常巡检和故障处理工作;(2)根据要求完成基站应急抢修、扩容等工作,协调配合无线优化人员改善所辖区基站指标;(3)定期、不定期提出基站维护工作改进建议。3.主要核心专业技能:(1)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维护能力;(2)无线网络优化路测能力;(3)移动通信基站的管理能力;(4)移动通信基站选址及设备安装能力;(5)移动通信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

移动基站督导工程师:1.专业面向:通信设备厂家通信外包公司。2.典型工作任务:负责督导基站的安装,基站开通。3.主要核心专业技能:(1)具有移动基站勘测建站的能力;(2)具有移动基站的安装、调试的能力;(3)具有移动基站常见故障处理能力。

该课程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训一体化”,以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校企联合开发,充分体现课程的:知识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以能力培养喂目标,选取课程内容,实际学习项目,在模拟实境条件下,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学习中,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三.结语

第5篇

一研究内容丰富———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交相辉映

彭著从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事业等方面设计了比较全面的指标,通过文献利用、实地调查和个别走访等途径,对湖南省长沙县、赫山区、娄星区、慈利县和桂东县5个样本县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对样本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并在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策略、实施策略、投入策略、社会经济策略等相关策略,使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相互对照,交相辉映。

二研究方法独特———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得益彰

在理论研究方面,除了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外,彭著还运用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对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实证研究方面,该书按照基础教育“新三片”的划分,每片选择有代表性的一至两个县进行个案研究,采取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现实调查和历史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县域基础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和促进均衡发展的经验,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此外,他还将研究工作与个案县的改革行动结合起来,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不断提出和实施改革意见;再根据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不断充实或修改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真正实现了理论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方法论基础和指导,实证研究补充和改善理论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得益彰。

三体系结构合理———历时逻辑与共时逻辑水融

第6篇

关键词:尊重与公平;信任与关爱;公民意识与责任

当我们中国的时间还是半夜十点三十五分时,坐在飞往美国芝加哥的KE037航班上的我明显地惊诧于云层中那愈来愈耀眼的太阳的光芒,穿越过浩瀚太平洋的我在目睹了突然间映入眼帘的蔓延的绿色覆盖着的无比整齐的规规整整的领土时,对即将踏上的这片赋予全世界的人们无尽想象的土地,我突然间意识到他已然在向我传递着他的第一个昭示全世界的魅力:给人以随意感觉的美国其实一切都在严谨的规划中。

习惯形成了你的性格,性格决定了你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你的选择,选择决定了你的一生。

我日益相信了这些话在整个国民生活质量中的举足轻重。美国基础教育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震撼我的理念:教育就是在塑造每个人的性格――尊重、信任、责任、关爱、公平、及公民意识。学校中所有学科的设置,传授,及测试的形式都在积极地实践着无时无刻地对学生的性格进行着培养。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定会是个改变世界,有所作为的人。在这个深入每个美国教师心中的理念下,我切身感受着美国的基础教育在真真正正地、脚踏实地地履行着教育的神圣职责。

一、尊重与公平Respect and Fairness

在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在杰伊学校联合体的校园里,你会惊诧于教学楼内那每一个静静伫立着的驻足向美国国旗庄严宣誓的一幕。每天都会有两个学生在广播里宣读誓词,热爱祖国,忠于国家,做个合格的公民,对国家的敬仰与尊重诠释着每一个爱国的情怀。那时时映入眼帘的校园及楼内的美国国旗昭示着每个人心中挚爱的唯一的国度。

美国基础教育中每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教育资源都是均等的.美国政府绝对保证人人平等享受基本的义务教育,享有12年的免费教育资源。甚至是那些身体残障或者是智力低下的孩子,他们也没有被主流大众所隔离,而是都融合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课堂中,享受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生活环境,同样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会受到同学的歧视和老师的忽视,而是学校和老师们重点关注和努力帮助的对象。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亚当中心的教室门口都有一个温馨提示“这个教室里或许会有需要特殊帮助的人”。你会看到有专门的老师会全程的细心呵护,照料来到这里上学的特殊的孩子,耐心地充当他们的眼睛抑或耳朵。

二、信任与关爱Trustworthiness & Caring

美国所有的教室布置各具特色,琳琅满目,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致的发挥。所有的人都早在幼儿园就受到了一定不要做影响他人的事情的训练,学会整理,分类。走班制教学体制下的美国学生在偌大的楼内走动时没有丝毫的嘈杂感,一切人多等待时,你会看到静静地排队等候的学生。课堂上,也许你会不惊讶于他们随意地趴在地上读书方式,你却会吃惊于所有的学生在听课,完成任务时的认真,投入。在完全实行任务型教学主导的各种类型的课堂上, 你会强烈感受到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了无限延展,团队合作精神已形成了自然不过的东西。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在尽情地汲取着知识,感受着成长的责任,诠释着彼此的信任与关爱。

美国教育注重保护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想法,注重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创造力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创造奇迹,都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无论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怪异想法,都不会被谴责或嘲笑,而是得到老师的赞赏“哦,你的问题很有趣”,“不错,你的问题很有创意!”。不仅如此,老师会给这个学生机会让他畅所欲言,并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从不打断,只是不断地用丰富的面部表情或声音来表达对发言者的欣赏,表达对所谈话题的兴趣。

老师们不会用学习成绩的好坏来界定学生能力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有老师或者校长才知道,学校不允许老师将学生的成绩公开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差生”的自尊心。

三、公民意识与责任Citizenship &Responsibility

当看到印第安纳波利斯那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倒着走的钟时,我瞬间明白了原来在每个人的成长中,永远记住你的国家的历史就是在无形中思量着自己走过的路。一个人的未来也许就折射在历史的记忆中,所以一个懂得在历史中徜徉的人看到的不会是单纯的过去的时光吧。美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令我震撼。除了无处不在的钟表,钟楼建筑,你更会理解了美国人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杰伊学校里那些充满了记忆的橱窗,让人总会不经意间留恋那曾经一起拥有的美好时光.于是在看到墙壁上自从建校以来历届的学生集体的毕业照片时,我的心灵不禁震颤于一份对历史的深深的尊重与责任。我想作为相片中的每个人会懂得了爱,懂得了爱这所学校,懂得了爱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懂得爱这座城市所在的国家。

在美国,每所中小学都少不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习惯上称之为养成教育。自由与纪律总是结伴而行的,没有纪律也就无所谓自由。真实的美国学校非常注重纪律,注重规范教育。但美国教师更多时候不会采用专横粗暴的手段来维持课堂纪律,控制学生的行为。教师们往往将选择的自由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有的学生不合作,不完成作业,考试就会问:“你的选择是积极参与学习,尽快完成作业和大家出去玩呢,还是大家在外面玩的时候,你去校长室反思呢?”将选择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不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他们必须对此负责,或享受权利,或承担后果。在我们到过的学校里,每个教室的一角都有一个空位,都是为高年级犯错的同学在同伴学生去玩的时候,到那里反思和补习的,你想想有哪个学生愿意在低年级的学生面前“露脸”呢。

第7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109-03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eform method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example of Basi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Such a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 modify teaching sequence and selecting teaching content reasonable, and proposed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combining multiple assessment methods for resolving some problem in exam of Basi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Key words basi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teaching reform; goal teaching; ability train

1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很强,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具备机械设计实验技能和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学生既需要掌握较好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及考试方法能否达到要求,是一个值得探讨及思索的问题。

2 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结构

课程教学改革应从图1所示五个模块进行,它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完全掌握该课程所需全部环节。

3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图2)。

①行业通用能力:表现在每一个行业或者相近工作领域的、存在一定共性的能力。

②职业特定能力: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

③核心能力:表现在某一特定行业中最高、最核心、最具适用性的能力。

2)知识目标。掌握课程各个知识点,并能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到实践;掌握机构的组成、运动特性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能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获得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

课程内容优化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优化上应加强实践性教学,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可配合实践。如每个部分讲完后可安排适当的实践性环节,最好设计出或做出实物,这样学生有成就感,对所学知识也记得牢。

以机械设计基础为例,可将内容进行优化,分成表1所示几个模块,可在每个模块中安排设计练习,增加学生动手时间。

教学方法设计

1)基于教与学对象的教学方法。

①学生为主体:设计职业需求综合项目、单向任务,学习理论知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②教师为主导:指出学习目标,进行正确引导(课堂、实验、实训);了解学生困惑,进行正确指导(实际操作、作业、实验报告、综合项目书)。

2)基于教学内容及难度的教学方法――线型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用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一个接一个地被传授、被实现,当这些单项任务都完成后,设计一个完整的减速器项目也最终得到实现。

能力训练强化 除了在授课的同时对所有模块加强设计训练外,还应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能力训练。

表2为机械设计基础应该重点加强的训练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训练,学生将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基本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具备设计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基本技能。

增加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 对常用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可进行适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将学生带入实训基地,在现场进行教学,现场感受常用零部件的加工与制造,如图3、图4所示。

考核方案设计 传统考核方案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导致某些学生“高分低能”。

如图5所示,应当大幅度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所占分数的比例,这样可提高学生动手积极性,强化动手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可归纳为“6+2”。

第8篇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工作过程;会计信息;项目化

一、高职基础会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表明, 课程项目化教学已成为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模式, 然而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在实践层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基础会计课程定位模糊

会计岗位的主要工作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作出会计预测、提出管理决策建议等。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知识、技能结构,能够适应不同岗位群,具有一定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基础会计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当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并通过该方法对企业经济业务信息进行分类、归集、整理并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其本质是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复式记账。其对应的能力就应当是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能力、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能力、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能力、财务报表的编制能力。目前,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展开的顺序依次为:会计核算对象——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复试记账——会计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以及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倾向于通过会计语言描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定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核算基础等,忽略了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然而,这些内容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仍会出现,导致学生不知道基础会计在会计专业中的作用。

2、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偏重于核算忽略会计工作过程

高职院校中基础会计课程项目设置大多集中于以下模式:以工业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为切入点,按照企业资金运动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资金投入、采购、生产、销售、分配等展开实训项目;以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作为实训项目设计依据,出纳岗位实训、会计岗位实训等内容。这些实训项目看似是一个整体,但是与会计的工作过程并不相连。会计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的过程,从引起企业资金运动的经济业务起,通过对经济业务所留下的轨迹进行初步加工整理并通过复试记账原理形成记账凭证,对记账凭证的进一步分类归集形成明细分类账簿和总分类账簿,最后对账簿进行归集整理形成财务报表。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资金运动的各个过程、各岗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并存的,没有先后顺序,而会计信息加工的流程则是完全一样。现有的实训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复式记账这一会计信息的加工方法,导致学生对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往往认为两门课程就是写会计分录。

如何设计基础会计课程的项目,笔者认为应该是一种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 主要通过三个步骤进行: ①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群、技能的分析,确定基础会计在技能培养中的作用;②基础会计课程项目的设计;③教学情境的设计。

二、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技能中的作用

1、会计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分析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岗位,并列示出部分工作任务。表一列示部分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

出纳岗位(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2)按核定的额度掌握现金库存量,不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3)序时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4)保管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严格执行保卫保密纪律,确保库存安全和完;(5)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支票。对签发支票所用的印章,应实行章、票分管,以便分清责任。(1)快速手工及机器点钞、真假币鉴别技能;(2)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3)原始凭证和收、付款记账凭证的审核;(4)日记账的登记、审核;(5)银行对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

往来、工资、资产核算岗位(1)往来业务核算:客户档案管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往来核对、呆账催收、记录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2)材料核算:参与制定材料目录、材料消耗定额、审查汇编材料采购用款计划、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与稽核、进行材料采购明细核算及材料清查的账务处理;(3)薪酬核算:职工薪酬的发放及日常职工薪酬的核算;(4)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参与制定财产物资日常管理与核算的制度、负责财产物资增减业务核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监督财产物资实物完好、合理利用;(1)建立客户财务信息档案,评价客户信用和风险,定期编制应收账款余额核对表并对客户核对、催收;(2)填制材料收发凭证、设置材料明细账并按程序进行材料收发业务核算、材料稽核与清查的处理;(3)熟悉国家和企业关于职工薪酬的政策、熟练准确编制职工薪酬结算和分配计算表、正确开展职工薪酬业务核算;(4)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卡片、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折旧计算、固定资产盘存处理和管理;(5)依据各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进行损益业务核算、明细账的登记、填写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及缴款书的填列。

成本管理会计岗位(1)进行有关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做好成本的核算和控制;(2)每月末进行费用分配,及时与生产,销售部门核对在产品,崐产成品并编制差异原因上报;(3)负责成本核算,编制生产成本,产成品有关成本报表;(4)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定额管理工作;(1)运用成本预测方法对成本进行事前管理的能力;(2)日常成本核算的能力;(3)成本日常控制能力;(4)成本分析能力。

2、基础会计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通过对会计工作岗位、技能的分析,会计工作的各个岗位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形成会计信息。如何选择恰当的账户?金额如何确定?成本费用如何归集分配给各产品?会计信息加工与使用?这些技能并不是由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承担,它们分别由以后学到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会计所要培养的能力就是“核算”——按照复试记账的原理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分类、归集、浓缩形成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形成过程也是会计工作的过程。这样基础会计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作用就是能熟练运用复试记账方法,按照会计工作过程(信息生成过程)对经济业务形成的信息进行加工生成有关的会计信息。

三、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基础会计项目化课程设计应当按照会计工作流程——会计信息加工过程展开。这样展开的好处就是能避免按岗位、资金运动循环对会计信息形成的干扰,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具体包括课程内容分析和学习项目设计。

1、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是依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总结出的各会计岗位的共同特征进行的,具体可以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展开。就是将其会计工作各环节内容教学典型化和细分化, 最终获得以模块、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三大块构成的具有较强实操性的课程内容分析表。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填制各类原始凭证,能辨别外来原始凭证的真伪;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③及时使会计资料归档、保管,会装订会计凭证;①了解会计核算对象,认知资金运动过程中留下的轨迹;②认知原始凭证的作用;③认知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②会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再根据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①认知会计恒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②认知复试记账记账规则;③认知收、付、转凭证及通用格式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能根据账簿设置规则建账;②能遵循账簿的启用规则;③能熟练进行账簿更换;④能负责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①认知账簿的种类;②认知明细分类账设置的依据;③认知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④认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的核对;⑤认知应收、应付、存货、收入、增值税、工资、费用、固定资产、借款等明细账的登记;⑥ 认知明细分类账与记账凭证的核对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能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②能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③会各种明细账与总账的核对;①认知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间的关系;②认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的登记③认知账账核对的作用;

编制会计报表①熟练编制资产负债表②熟练编制利润表①认知资产负债表及编制规则;②认知报表项目与账户间的关系;③认知利润的计算与利润表的编制规则;

2、学习项目设计

结合课程内容分析,选取会计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内容,作为项目的任务。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析中所提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表三提供了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学习项目与任务。项目与任务的设计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①要依据分步教学原则将较大的项目分解成2~4 个任务进行教学,任务的设置按照完整的会计业务循环进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历整个会计循环,而且还要通过任务执行达到知识目标。②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 确定合适的学时数。③任务的设置除了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获得相应的能力外, 还要让学生的能力在“项目- 任务”的不断重复中得到提升。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①会计书写规范;②银行结算类票据的填写;③发票、出库单等内部原始凭证的填写;④原始凭证的审核与辨别8学时

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①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编制通用记账凭证;②结合原始凭证的编制,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③记账凭证的审核;④记账凭证的装订24学时

明细分类账账簿的设置于登记①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③各明细账的设置、启用与登记;12学时

总分类账账簿的登记①总分类账的启用;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③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④总分类账的登记8学时

编制会计报表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②利润表的编制;6学时

(作者单位: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庆斌、郝超. 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6).

第9篇

关键词:海东新城 自然景观 植物群落 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S759.9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ragil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Qinghai Province to suppres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by artificial interference is possibl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s one of the three disciplines to support human settlements academic discipl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c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 in Qinghai Haidong City through the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plant commun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es.

Key words:Haidong City; natural landscape; plant communities; Urban Development

海东新城,即名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全境东西长约124.5公里。地处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史称“河湟间”或“河湟谷地”。海东新城核心区范围,辖乐都、平安中心城区,以及两者接壤的高店镇与互助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1自然景观特征

海东新城地处祁连山支脉大阪山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的东坡,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镶嵌地带。地形较为复杂,由于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及诸多支流的不断侵蚀和切割,使本区沟壑纵横,山势高耸,形成黄土梁状丘陵和侵蚀剥蚀残余山地地貌。由于地质构造和河谷发育的关系,其河流又形成峡谷与小型河谷盆地相间组合的河谷形态地貌,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海东新城区域内最高海拔2700米,最低海拔1800米。

1.1.“川道型”水文地貌特征

从地貌角度看,海东新城核心区分布于两山夹一川的河谷地带,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以湟水为界,湟水以北呈现属祁连山地槽褶皱学的中间降起带次级构造单元,湟水以南呈现属拉脊山地向斜褶皱带次级构造单元,均坡向湟水河。

(1)地貌特征

海东新城核心区整体地貌结构由一二级坡地、湟水河道及冲击洲地(滩地)构成。海东新城核心区地貌特征属于黄土高原地貌结构类型中的黄土河谷类型,包含阶地与河谷平原及谷坡地貌两种类型。

(2)水系分布

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海东新城核心区,以湟水为界,以北水系由西向东分别是红崖子沟、上水磨沟、引胜沟、羊官沟、卯寨沟、下水磨沟等;以南水系自东向西分别是虎狼沟、石塔沟、岗子沟、巴藏沟、白沈河、祁家川河。水系结构呈“丰”字型结构,径流方向由南北两侧流向中部河道区,进入河道以后沿水流方向自西向东流。

(3)生态系统结构

海东新城核心区以湟水河河道生态系统为轴,两侧以平地生态系统为主,边缘地带由坡地生态系统构成。

1.2.干旱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

海东新城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地带,研究表明,海东新城核心区的干旱指数为3.11(r,即年平均蒸发量除以年平均降水量),属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古嫩凯. 青海省乐都地区水文特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8): 200-201.]。

(1) “小流域”气候特征

海东新城核心区属年径流变化较大区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波动较大,丰枯变化明显。因此海东新城降雨属季节性强降雨,全年降雨量呈现不稳定不均匀态势,地区径流同时呈现非稳定流和非均匀流属性。

(2)生产性景观茁壮成长

海东新城核心区地处湟水流域乐都段至平安段,属川道河谷平原。因湟水两岸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较长,两岸阶地发育,土地平缓,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土壤肥沃,适合小麦等经济类作物以及林木生长,除部分河滩Ⅰ级阶地土层薄,沙性大,盐碱重,保水保土性能差。

(3)湟水河谷水文过程

海东新城核心区湟水河谷的水文过程表现为:季节性降水+湟水上游河口+山区径流+黄土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渠道及农田灌溉渗入、全年蒸发+湟水下游河口+植物吸收+人类提取。湟水河谷的水文过程显示,水分流出量远大于水分流入量,因此属干旱,且日渐干旱。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日渐增大,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3.土壤与水土流失

海东新城地处黄土高原地带,水土流失情况严重,主要关系四大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和植被。

(1)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形沟壑结构越复杂,斜坡面越多,越容易形成径流冲刷,对土地形成侵蚀。

(2)降雨:季节性强降雨,超过土壤入渗强度,产生地表径流,对地表进行侵蚀冲刷。

(3)土壤:黄土高原多为黄土覆盖,黄土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状;遭水浸润后崩塌,抗侵蚀能力很差。[刘晖. 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生态单元及安全模式[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4)植被:郁闭度高的林草植被可保护土壤不被侵蚀。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加之人类的砍伐森林导致土壤,新生灌草基本无保持水土之能力。

海东新城境内典型的地形结构及黄土覆盖其表,干旱半干旱高原大陆气候特殊的季节性强降雨,加上人类社会历史上征服自然进行人居建设的活动,以及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和合理的耕作方式,使得水土流失情况加剧,水土流失面积逐年扩大,水土流失量逐年增加。即使近50年来的退耕还林种树种草,也未曾对这一恶性循环系统“人口增长-粮食、燃料不足-开荒种田-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粮食不足”有所缓解。

2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海东新城核心区周边优质农田及林地资源丰富,自然植被大致分为高山草甸、灌丛草甸、山地草地草原、森林、干旱草原等五个类型区,约1500种左右,分属102科531属。

1.高山草甸植被:分布在海拔3400m以上高山上,植被以莎草科、森林、矮生嵩草和苔草为主,覆盖度70%~80%。

2.灌丛草甸植被:分布在海拔2700m~3400m以上,主要灌木为金露梅、锦鸡儿、山地柳、黄刺、杜鹃、忍冬等;草本植物以苔草、蒿草、羊茅、早熟禾、披碱草等为主,覆盖度70%~90%,阴坡覆盖度明显高于阳坡。

3.山地草甸草原植被:分布在海拔2600~3200m的脑山地区,覆盖度阴坡略低于于阳坡,植被以早熟禾、羊茅、披碱草、蒿草、苔草为主。早阳坡尚有金露梅、黑刺出现,覆盖度70%左右。

4.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北山和南山森林区,海拔在2500~3500m之间,多为针阔叶混交次生林,树种以桦树、云杉、柏树、山杨为主。林内草本植物以三叶藓、早熟禾、马莲、苔草、蒿草为主。覆盖度60%~80%。

5.干旱草原植被:分布在2500m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区,因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以干旱半干旱的芨芨草、针茅、冰草、蒿草、狼毒、赖草、柠条、白刺、锦鸡儿等灌木组成,覆盖度在20%以下。

城市中的自然过程经常被忽略,但它们却提供了一个城市进化和形成的基础。

3城市建设过程

过去,人们把城市建造在远离河流的山腰或者山顶上,并不是为了要征服自然或用来欣赏乡间的景观,而是为了向他们的敌人挑战,以及为发展农业而保护山谷中宝贵的水和乡土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有限的城市发展空间,人类聚居地逐渐向主河道靠近,并大量占据可供生产的肥沃土地,进行城市建设。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关于统一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的批复》,同意撤销海东地区和乐都县,设立地级海东市。如今的海东新城,即海东市,辖五县一区,核心区域包括平安县主城区、乐都县主城区等城市范围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