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32
导语:在中华文化根本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
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和谐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理想和目标, 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它是对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反映。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漫漫征程中,一方面使外部世界发生着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实践创造中获得自由,在自由中完成新的创造, 这是对和谐文化的基本定位。尽管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却体现着人的实践创造目标所在。以为指导,把握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进一步贯通与整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 在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中构建当代文化,这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和谐文化的实践定位
文化是人们实践创造的产物, 对文化的本质内涵的理解也将随着人们的实践进步而不断发展。和谐文化的提出,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更是在一个新的历史实践起点上, 对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功能的解读。
文化体现着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人们在实践劳动中,将自己的目的、意图、理想、激情,通过劳动工具转化为改造客体的物质力量,在被改造的客体对象中,人在观照着自己的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创造在不断实践和观照中,代代相传,得以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哲学就是人的哲学。德国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 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 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动物不可能产生文化, 因为动物不存在一个有目的的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更不存在一个自我观照和总结的过程。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获取了自由。“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当然,这种解读有可能将对文化的理解泛化,因为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 历史上人们为谋生或其他目的所生产的东西比比皆是, 如是都冠以文化, 当然有些牵强。从人学思想来理解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在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铸造在客体中,才能使客体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反, 在一种扭曲和不自由的关系和环境中, 人是不可能有创造的前提的。卡西尔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语言、艺术、宗教、科学, 是这一历程中的不同阶段。在所有这些阶段中,人都发现并且证实了一种新的力量――建设一个人自己的世界,一个“理想”世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引渡出和谐文化的概念, 其哲学内蕴值得我们去深究。
在人类实践创造中所形成的和谐文化, 其定位有三:
(一)在多种文化样态的交汇中铸造进步的文化理想
现实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价值尺度, 但这绝不意味着和谐文化就是接受各种文化样式,不讲是非,不分善恶。事实上,和谐文化的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贯通各种文化,使其相互吸收营养,构建面向全人类的进步的价值目标。如何去判定和谐文化的先进文化方向呢? 这当然就需要我们从唯物史观里去寻找答案。对先进文化的认定, 有两个基本标准:
其一,看这种文化是否是对先进生产方式的反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系统,其先进与否,可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也可能在就文化讲文化的话语语境中也说不清。这就要求放到时展的平台上, 放到生产方式的参照系上。如果能在根本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 代表先进的制度伦理, 同时能动员和激活人民的精神意志向现代化目标迈进,这当然就是先进文化;反之,就是游离于时代与历史进步之外的文化样态。
其二,是否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也是文化成果的受惠者。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丰富人的知识结构、提升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高扬人的文化品格方面有所作为。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中, 和谐文化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解释。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和谐文化、实现先进文化的过程。先进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实现着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是以和谐文化的实践品格而出现的, 因为只有将先进文化价值渗透到我们当下的和谐文化建设中, 在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中, 积极探寻符合时代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文化因子,才能使之弘扬光大,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历史选择, 就需要我们将先进文化有效融入到和谐文化的建构中。
(二)在和而不同、尊重多样的祥和氛围中构建
和谐文化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对文化理解出现严重偏差的时候, 把充满创造性的文化精神理解为一种准军事的纪律刚性规范。任何一种有个性的文化样态都被看成是离经叛道而大加讨伐, 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的文化指向,也从根本上违背了中西文化的智慧路径。认为,文化多样性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个基本规律, 是各种文明形态得以发展的前提, 也是人类在社会文化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个基本法则。孔子早就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也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2005 年9 月,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 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天下大同”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如何达到“天下大同”? 这就必须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过程中来逐步实现。当代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就指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在相互汲取中不断丰富人类文化精神
文化体现着人类精神创造。这种精神品格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不可能天然地成为普世价值让其他民族文化去效仿。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双向互动过程。善于学习,善于吸收不同文化的积极价值并为我所用,这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把“和合”作为内在精神,在儒、道、佛的相互交流过程中,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能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正体现着中国文化善于学习、讲究和谐的优秀品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既是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的过程, 也是中西文化在一个新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应对自身的文化认真研究,弘扬光大,同时也要避免文化浮躁和过度张扬,警惕以一种“愤青”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大势,要以平和的心态学别人所长,补自己所短。在当代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一种不平衡的状况,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有价值过度倾销之嫌。有材料显示,在当今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新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控制的;美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生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6.7%,但电影流通量却占了世界市场的50%以上,电视作品的比重更是超过了70%。这种文化话语权的不平衡,可能会带来某种文化价值的过度放大,而使得文化的相互学习格局出现失衡。为此,我们需要在指导下,倡导中国“和合”文化,由和达礼,高高弘扬世界文化之“礼”。这种“礼”就是一种有序的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合作规范。
二、在贯通整合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是将不同的文化样态进行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文化相加,也不是一种文化样态吃掉另一种文化样态, 而是需要以为指导, 在明确文化的民族特殊性和世界一般性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参照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根本标尺,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创造出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文化价值体系。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化的历史功能
文化的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态。中华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的实践历史的反映,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综合反映。
其一,凝聚力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愈挫愈坚,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一种打不烂、摧不垮的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既是本民族的人从理性上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科学合理性,更从情感上认同这一文化,愿意为本民族的文化理想而奋斗。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的背景基础上,中华民族在共同的实践交往中,形成了共同文化的价值理念, 这种价值理念已经渗透到民族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一旦触发了人们文化心理的这根神经, 就必然会唤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就会唤起人们的民族忧患感,强化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其二,历史传承为中华文化厚重之所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历史事件总是在特定时空中发生的,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具体的, 但人们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思想提炼和文化概括,形成的一个民族文化走向,却是在历史中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文化体现着人的激情、理想和智慧的表达,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中华文化的大气磅礴,正是中国一代代人的精神追求的历史描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实践和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在历经曲折磨难中得以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面对任何风险和困难,只要我们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其三,善于转换为中华文化智慧之所在。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能成为中华民族应对各种考验的精神航标, 就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善于吸取其他文化的长处, 并将这些文化成果转换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 不断充实完善本民族的母文化。中国有56 个民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平台上, 不断实现内部语言、价值、表达方式相转换的结果,这种转换使得中华文化更加充实,更有活力。同样对待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也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吸取其长处的过程中,通过文化转换,构建民族文化的襟、大手笔。
(二)进一步厘清世界文化的基本定位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一花盛开不是春,世界文化的春天是各个民族的文化之花的竞相开放。相对世界文化而言,文化的世界性具有以下的特点:
其一,普适性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基础。相对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言,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所组成的。世界文化在各种文化交往过程中,必然形成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些共同的价值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共同财富。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共同面临着环境问题、共同发展的问题、反恐问题等等。当然,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绝不是指它已经包含着人类文化的绝对标准, 这种普适性也并不能简单照搬某个概念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中,并强行要求所有民族都按照这种文化价值去实践。世界文化的普适性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
其二,共生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联系的缘由。世界文化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有机体。在这个文化系统中,每种文化形态都有鲜活的生命,而且各种文化形态都是根根相连,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化生态。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用一种文化去占领甚至消灭另一种文化,只能带来世界文化的大灾难。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必然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必然会与整个世界的文化进步紧密相连。
其三,对话性是不同文化相互吸收的条件。世界文化包含着不同文化的对话性。应当承认,不同的文化形态有不同的价值追求, 尽管世界文化的普适性可以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文化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 各种文化之所以能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得到延续,就是世界文化有一种自我调节功能,它能为各种文化提供对话的渠道, 能够促使不同文化通过对话形成和谐文化的状态。
(三)坚持指导,构建具有活力的和谐文化
如何整合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从和谐文化走向和谐世界,走向和谐的世界文化,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文化问题的认识:
其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要清醒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内容和当代价值, 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文化自觉是一种对世界文化格局的总体性认识,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定位的总体性把握。面对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文化的交往, 我们需要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弘扬什么,反对什么,如何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处理好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和谐文化的提出,也正是我们文化自觉的一个最显著的表现。
其二,面对不同的文化形态,树立正确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必然是开放的,可以为人类所共享的,也是应当得到全世界所尊重的。要构建和谐文化,我们首先要有宽广的视野,有包容的胸怀,善于发现并吸取不同文化的长处。文化一旦封闭,其创造性精神魅力就会失去。因此,在文化问题上,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人为地分出文化的优劣,以某种文化形态独尊,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14-02
收稿日期:2006-09-20
作者简介:陈晓桦(1964-),女,广东潮州人,副教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口语教材教法研究。
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汉语热和中华文化探究
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国外有 两种比较流行的理解。(一)全球市场一体化。这是丹尼•罗德里克在《全球化走得太远了吗?》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汽车与橄榄树――理解全球化》中的界定。(二)一些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专家将全球化看作一种进化的过程,即一个由诸多过程构成的巨大而多面的复合体牵扯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以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全球化:关键性思想》一书中使用的定义为典 型代表。沃特斯认为,全球化是“一种社会过程,其中对社会安排和文化安排的地理制约因素消失,而且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沃特斯从三个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经 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化,但没有赋予某个领域以首要地位。不过,沃特斯认 为,由于各种象征和符号具有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上到处移动的能力,因此研究全球化的注 意力应集中于文化领域。
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交流更为密切和频繁,世界经济呈现趋同发展的态势。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实际交往的需要,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汉语的热潮。有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汉语的世纪”,“英文和中文会是未来世界上两种主要的语言,会是未来世界上文化的 最重要的载体”。与汉语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语言的同时,出现了进一步研究东方文化的现象,世界 怀着浓厚的兴趣要探究中华文化的奥秘,挖掘其长盛的精髓,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在目前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里,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清点自己的文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动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新形势下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谐共处。
二、全球化条件下审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到底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我们应该本着“扬弃”的态度来看待它,并结合当今全球化的特点,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来认识它,使之发扬光大。
(一)从外部来看,一是西方以东方为参照系来认识自己,二是华文教育中的文 化教学
20世纪后半叶,人类提出了互动认知的现象学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认知”不应只是主体强加于客体的单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客体自身单方面存在的“自在的”特点,而应是二者沟通后产生的新知,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西方文化崇尚“民主”与“科学”,重视个人的价值而忽视群体的价值,重视发挥人的独立性、批判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而忽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它在创造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造成了极端个人主义和严重的生态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当这些问题无法解释和解决时,西方开始反思,开始面向东方,以东方为参照,去寻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互动认知思维方式促使东西方在经历许多世纪的相互无知之后开始对话,这对我们在全球背景下,对比东西方文化,了解他人,认识自己,探求自身文化的精髓是十分有益的。从不同视角,不同文化环境来审视自己,往往会产生顿悟,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实质,从而形成文化互补、价值互补。
华文教育的核心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地位同等重要。文化内涵较其语言更为深远厚重,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华文教育中,‘文化 教学’决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也不仅仅是‘交际文化’的问题,它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层的文化内容的教学。”
综观华文教育的历史,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是华文教育秉承不移的明确宗旨。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以儒家仁爱学说的价值观为核心,重视群体的价值,重视人伦和秩序,讲求中庸和谐、天人合一,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使海外华人的子孙后代在文化上认同祖国的根,培养真正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华裔,维护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
汉字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学习汉字来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汉字具有与欧洲文字完全不同的价值――其表达功能不在是否有效地记录语言,而在是否有效地传达概念,其表意特性直接与概念相联系。汉字是独立于口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与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它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简单明了,信息量大,能够克服时空障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稳定中介,具有凝聚国内各民族及海外华人的作用。
(二)从内部来看,具体分析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据说文化的定义就有二百多个,而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华文化既未泯灭过,也未中断过,是一脉相传至今的罕见文化 ,人们一般从内容上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即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属于第一个层次,制度文化属于第二个层次,观念文化属于最高、最深的层次。
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是群体意识。中国人是不能够脱离群体而生存的,所以我们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和与人为善,重视自我道德 的完善和自身修养,强调仁爱、诚信、节俭、勤奋、坚韧、进取等美德。同时,崇尚中庸,主张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要和谐 相处。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中的儒学价值观、思维方式及传统美德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的时展,正成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 价值观念。中国人学习外国是自动的、必需的;欧美人学中国是自动的,但似乎不是必需的 ,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想学,所以我们应该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立足于时代,采取主动的态度,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三、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文化传承的特点及方式
(一)华文教育中受教育主体的特点
被称为“海外的希望工程”的华文教育,是维系祖国和华侨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加大文化传承的力度,加重中华 文化精华的比例,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必须看到,现在在海外学习华文的大都是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代华人,他们的父辈已经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中文教育,家庭中的中国因素 越来越少,文化传统的熏陶日益式微;同时,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们都渴望融入寄居国的主流社会,有意识地接受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但事实上,他们始终还是边缘人,存在着民族虚无感,也缺少作为主人的那种安全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汉语的经济价 值和实用价值都已显现出来,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的学习汉语的热潮便是明证。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急需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掌握多种语言,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文化特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上述种种情况,使我们看到华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和需求,意识到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华文教育中文化传承的特点:主动出击,有的放矢
过去四百年来,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左右着整个世界,而中国、东方、非欧美的很多东西被忽略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种文化有了接触和融合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只是学习和吸收别人的东西,而要主动出击,把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传播出去。
土生土长的新一代海外华人,由于对祖籍国文化茫然不知或了解不深,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逐渐淡漠, 帮助他们 实现文化突围的途径就是教育。 首先要培养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从一些可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让他们产生认同感。其次要用“扬弃”的辩证方法看待传统文化,以使中华文化的精髓世代流传。再次要注意文化传承的时代性,结合中国现在的国情,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固有的文化,不断补充丰富中华文化;结合海外华人的当地文化,既强调他们的文化身份、他们的根,也要尊重本地文化,互相吸收合理成分,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三)文化传承的方式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及网络的出现,必将引发一场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革命。所以,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远程的网络教学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常人们认为,只有学好华文,才能有效地吸收中华文化。这当然是对的,但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多数还是通过自己的母语而实现的,所以要为学习者提供多语种的语言和文化资料,提供更多渗透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把中国的精典文化翻译成外文,以使更多的华语水平 较低的海外华人有可能接触和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社会环境中认知、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另一有效途径。无论是在寄居国还是在祖籍国都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让学习者接触社会,亲身感受丰富多样的,具有中华特质的社会现象、风土人情,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和民族情感。
中国知名学者潘懋元指出:海外华人认同中华文化有心理内因(海外华族文化无论与中华文化有多大的差别,它与中华文化总是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即共同的文化之根)和心理外因(无论中华文化本土化程度如何,也不论华族后裔的主观愿望如何,在其他民族看来 ,华人属于华族,与中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海外华人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他们与祖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头永远有一个中国结,华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全球化的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结紧这个中国结。
参考文献:
[1]金宁.关于华裔学生文化教学的若干讨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1994(3):116-117.
[2]张亚群.文化传承问题辨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6(1):7-13.
[3]潘懋元,张应强.海外华文教育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J].教育研究,1996( 6).
[4]金宁.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J].华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7(3):37-40.
[5]贾益民.华文教育学科建设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4) .
[6]乐黛云.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多元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69-74.
[7]李善邦.文语兼顾 育教并重[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3): 63-67.
[8]唐燕儿,李坚.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 1(2):150.
[9]董鹏程.历史会为华文教育的贡献作见证[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 3(4):1-4.
[10]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开放时代,2003(4):147-151.
[11]许渊冲.中国文化与全球化[A].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演录[C].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6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必修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二、教材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主体是国家。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本框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部分: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第四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究竟该“怎么办”。第八课我们带领学生领略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并学习了面对各种问题、现象时,如何做出选择。第九课开始探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2.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3.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给中华文化点个赞”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掌握并区分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2.通过 “2015春晚总导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设计创意和策划能力,培养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点
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六、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七、教学思路
该教学设计立足文化强国的教学目标,采用了“点赞中华文化”的复习导入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讲解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结合学生熟知的素材,如“最强大脑”“感动中国”“爸爸去哪儿”“米歇尔写书法”“春晚”等节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接下来,结合教材98页,让学生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 为什么这么设计?小组讨论,请四位“学生导演”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知识部分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回到本框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展示文化复古和全盘西化观点的持有者及其思想,引起学生重视和思考,总结出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最后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升华课堂,同时布置课下作业:文化强国微写作。
八、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已经学过的文化知识,给中华文化点个赞──说说你认为最赞的中华文化是什么?
学生:青花瓷、孔子的儒家学说、中山装的四个口袋代表的是“礼义廉耻”、汉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风筝等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态。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巩固旧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衔接过渡
教师:刚才我们找了几位同学给中华文化点了赞,根据同学们的点赞,我们能不能回忆我们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教师:不可否认我国是个文化大国,自古至今五千年的文化确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大国是不是等同于文化强国?(PPT)
学生:沉思并持有不同意见,回答者各持己见。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体验对比文化大国不等于文化强国
3.新知讲授一
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文化大国还是文化强国的看法。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生:打开课本95页预习新授课的内容。
教师:下面哪些可以成为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为什么呢?
图一:米歇尔到师大二附中写书法 图二:最强大脑
图三:爸爸去哪儿 图四:功夫熊猫
图五:来自星星的你 图六:感动中国
图七:习连套餐 图八:2014春节联欢晚会
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回答,有的选图一、图八,还有的选图六。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的区别是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学生:在课本96页跟随老师标记重要的教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
4.新知讲授二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图片,阅读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强国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对比图四《功夫熊猫》和图五《来自星星的你》与其他六图,分析总结出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符号。
教师: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学生:阅读课本97页教学内容,并结合上述图片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五个路径去分析思考。
五个路径:
(1)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宗旨;
(2)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
(3)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4)人民群众根本意愿;
(5)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熟悉的节目,层层递进,分析出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5.新知讲授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选出这组图中你认为最能成为中国文化强国符号的那一个。
同学:春晚。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图八,春节晚会那些事儿。
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走过了31个年头,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上,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综艺晚会;世界上演员最多的综艺晚会。
同学:朗读PPT
2012年4月,中国春节联欢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2014年1月,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升格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等同。“春晚”是家喻户晓、闻名海内外的节日文化盛宴,是所有炎黄子孙追求和谐、进步、吉祥的民俗盛典。
教师:2013年除夕夜当晚,全国有202家电视台对春晚进行同步播出,综合计算出全国有7.04亿观众收看了马年春晚。春晚不是“私人订制” 、大众订制,它是“国家订制”。 央视春晚肩负着对内、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的双重使命;承担着展示中国形象、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使命。请同学们打造一台国家定制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么设计?请说明设计理由。
学生:阅读课本98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讨论方案。
学生甲“林导演”──结合生肖,凸显羊年文化宣传;总结前一年的大众流行文化;传统的相声小品还需要保留;服饰文化要体现中国风;科技创新体现在科技3D的舞台设计,如果能有穿越文化设计理念就更好了。
学生乙“张导演”──主持人可以穿旗袍和唐装。
教师:发展中华文化,“春晚总导演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在总体的设计理念中要不忘记文化自觉──觉察、觉醒、觉悟,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认识文化视角)
学生丙“郑导演”──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有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大众;我们还要加入一些西方元素,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学生丁“康导演”──每年春晚的最后一个节目都是《难忘今宵》,想请来演唱压轴节目。要有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
教师:“康导演”提到的国际媒体的参与和宣传,说明春晚的设计除了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还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信心、信念、信仰,指来自于对时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待文化态度)
设计意图:情境体验,探究新知,分享合作,成就设计。
6.倒叙回顾
教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文化强国,下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观点:
“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学生:全盘西化论
教师:大家能猜猜这是谁的观点吗?
学生:小声议论,没人举手回答。
教师:展示PPT,。不加评论,继续展示PPT请同学们继续猜猜看。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学生:阅读并等待答案的揭晓
教师:揭晓答案──康有为。请同学们回到课本95页,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这两段文字,得出结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具体做到:
一是要不忘本来。
二是要吸收外来。
三是要着眼将来。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巩固新知,引起重视。
7.升华巩固
师生:齐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教师:请同学们就今天的学习感受进行140字左右的微写作,下节课我们进行微分享。
设计意图:升华课堂,布置作业,课后成长
九、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注重归纳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通过已知引出新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建构新知,运用“假如你是春晚总导演”的创新设计,让学生形成创新比拼,凸显教学环节中的学生主体作用,设计好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设计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法较为创新,形式比较新颖。根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还需要在内容上丰富完善,从细节上修剪梳理;在课题提问上有所改进,以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掌握能力为主要参照点,不断探索实践,把教师的创新设计、主旨意图、转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高二政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优秀教案
2.高二政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优秀教学设计
3.高二上册政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关键词】经典;识字教材;弘扬;优秀文化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她不但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且以她那独特的魅力,指引了中华民族前行的方向。汉字本身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渊源、丰富的信息内涵以及超强的民族凝聚力。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是中华文化的基石,是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火炬手,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识字教学不但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典范的识字教材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她们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们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目前迫切需要一部既蕴含汉字精髓,又能有助于高效实现小学识字任务,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识字教材。所以,编写一部经典规范、科学实用的汉字识字教材非常重要,刻不容缓!
1 教材的定位
这套教材编写目标的定位要高。汉字是中华文明之光,是中华文化之母。识字教材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要主动把传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当做这套教材编写的使命。汉字本身蕴含着高度浓缩的文明精华,她独特的形体结构、神奇的“以形表意”特征高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独创精神,她丰富的内在意蕴、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艺术宝藏。我们要通过优秀识字教材的构建来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从母语文化来讲,更应当从发展文化的角度,通过汉字的教学,来继承、发展、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这套识字教材既要有高度的独立性,又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而一至二年级的识字任务又是重中之重。低年级语文教学夹杂太多的其他任务会影响识字任务的完成。所以,这套教材应当是相对独立的一至二年级的启蒙使用的集中识字教材。但是,她又可以与其他语文教材配套使用,通过阅读、写话等语文活动对识字教学进行强化和巩固,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她也应当有利于与更高年级语文学习的衔接,以便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套教材应当是相当科学的。她必须根据汉字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编排,应当广泛吸纳优秀汉字教材教法的精髓进行科学编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这套教材既要有历史的传统性又有时代的前瞻性还应当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汉字是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的象征。冰心也说过,中华民族始终是统一的,汉字的凝聚力居功甚伟。所以,我们要把汉字识字教材,打造成奠定中华文化的基石树立中华文明的丰碑凝聚民族精神的旗帜维护民族统一的法宝的经典之作。
2 教材的内容
这套识字教材的内容不但应当反映汉字本身的丰富内涵,进行识字教学的利器,而且应当是中华民族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我们选编的汉字首先必须有利于识字教学的高效性,必须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要严格、科学、准确地遴选教材采用的汉字。第一、要选用构字率高的象形的独体字,如“山、水、人、口、日、目、田”等。因为这类汉字的象形味道很浓,是汉字的根本,掌握了它们,有利于识字的启蒙,而且这些字有着很强的构字率,往往是其他字的偏旁部首,并且与其构成的字的字义有很大的联系,认识了这些字对以后认识与之相关的其他汉字有很大的帮助。第二、要选用使用率高的字。我们要认真对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当代各种报刊杂志,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用语用字频率进行统计测算,确定哪些字的使用频率高,然后择其高者录用。这样我们的识字教材就更加实用。第三、要选编构词率高的字。有些汉字有着很强的构词率,如“在”字,它可组成“在乎、正在、在于、在野、在望、存在、在即、现在、在心、在行、在座……”。从这些字人手可以高效掌握汉语词汇。第四、要选编一些关键的汉字,如代词“这、他、等……”,结构助词“的、地、得……”判断词“是”等。学好它们对孩子们发展、规范语言表达很有帮助。我们选编的汉字应当反映汉字的本质特征,体现汉字丰富的内涵。比如,“学习”两字的篆书为“ ”。观察“学”字,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小孩端坐在书桌前,双手捧着竹简(书)认真研读以获取知识;“习”字描绘的是鸟儿站在巢边扇动翅膀在练习飞行。这就非常形象直观凝练准确反映了它的意思。我们只要观其形就知道它的含义:学习不但要认真读书接受知识,还要不断自我探索、实践、练习,形成能力。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用简单的笔画去勾画,反映出纷繁的大千世界的事与物。我们通过它的形体结构即能意会其表。汉字的笔画形体结构既能表达复杂的意思,又能直接与人的思想情志彼此沟通、紧密联系,还能从中折射出古代先民的生活、民俗、思维、审美情趣与价值观。汉字不但有着鲜明的“以意赋形、以形写意”的造字规律,而且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体现。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是一种充满高度智慧的文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瑰宝。这种东西是汉字的灵魂。所以我们的识字教材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她的精神实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编辑教材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表意汉字的教材特征要明显,要多选用表意特征鲜明的汉字作为教学内容。第二、要根据“六书”特点分别选择典型的汉字人编教材。第三、还要把“六书”所反映的汉字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其规律在教材中体现。教材要体现“六书”的造字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帮助识字。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六书”当做语言专家的专利,更不能把它当做遗产、花瓶束之高阁,要把“六书”当做人人必须掌握的知识,人人熟悉的识字工具。所以我们要把“六书”当做识字教学的方法,巧妙地编进教材让这个先人的智慧变成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资源。第四、教材内容要体现汉字渊源与演变过程,比如“六书”之间的联系,甲骨文、金文、篆书,直至楷书的发展变化等。前者可以通过造字机理展示、先学象形再学指事再学会意等教材顺序安排来体现,后者可以提供所教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来体现。特别通过甲骨文、篆书、楷书(繁体――简体)的展示。特别要提出的是要有繁体字,它是汉字发展的重要一环,要让学生识记。这样以利学生溯源而上,把握到汉字的内涵与本质,掌握起来就更容易,更扎实。我们编撰的识字教材内容应当汉语言的经典,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缩影。汉字的魅力不单体现在本身,还体现在由它构成的奇妙无穷的语言,而且学习汉字最终是为了学习汉语言。汉字汉语与灿烂的文化、高度的文明是密不可分。所以识字教材的内容应当是最规范最优美的汉语言典范,所承载的内容应当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反映最真、最美、最善的事物,表达高度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这些内容的体现还将有利于促进汉字的高效掌握。我们编撰的识字教材还应当包括汉字的有关知识。因为掌握汉字知识不但有利于掌握汉字本身,还有利于掌握丰富的汉字文化。要有汉字字形、结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知识。要有规范的汉字字体展示,如隶书、魏碑、行书、楷书,宋体、仿宋体、黑体等。因为现实中有相当的人连一些基本的字体都不认得,这是很悲哀的。还要有书法知识内容,因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汉字教材中缺失了她,那简直是难以置信。汉语拼音是识字的重要工具,学好了它是学习汉字的前提,所以识字教材中要有汉语拼音的内容。根据我国汉字教学实验研究成果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生二年级可以应该掌握汉字2000多字,所以我们这套教材选用的汉字数目应当在2000―2500左右。选用2000―2500什么字?我们要根据以上的内容范畴进行精心测算统筹分配选用最常用的最有意义的汉字入编。最后用这些字编撰最精彩的内容,保证识字教材内容的经典性。
3 教材的形式
这套教材是相对独立的集中识字教材,适合一、二年级汉字启蒙教育。所以,她应当遵循汉字特点与孩子的认知规律,博取优秀汉字教材与成功汉字教学方法之长,既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严肃性、典范性,又要有很强的生活化、实用性、趣味性,有利于学有利于教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经典之作。教材的主要形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看图识字:就是利用图形进行识字。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象形的,比如“山、水、田、日、月”等,所以采用看图识字方式比较形象,有利于教学;而这些象形汉字又是最简单的基本字,学好它们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其他汉字,所以应当排在教材的前面。看图识字这种形式还适用于“指事”、“会意”类汉字,比如“刃、上、中、下、休、明、看”等。形象的图案不但吸引了学生还具体地诠释了字义,拼音、原始的象形文字、精美的楷书不但熔汉字音形义于一炉,而且画出汉字发展的轨迹,充满趣味,有利于汉字的启蒙教育。
字理识字:主要是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进行归类识字。在认识象形字的基础上,可以借助造字机理安排指事、会意字归类识字。如指事字“一、二、三、本、末、左、右、寸、旦、凶”等,会意字“从、众、林、森、男、妇、伐、析、尘、尖、困、囚、歪、孬|”等。这样不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通过指事、会意的形象性加强汉字音形义的整合教学,为进一步识字教学打下基础。因为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所以我们要根据汉字的形声构字规律安排大量形式多样的形声字归类识字。“字族识字”,即以汉字的声符为系统进行归类识字。如:以基本字“扁”为声符,认识与其有关的一系列汉字:“篇、偏、编、遍、骗、匾、蝙”等。还可以以汉字的义符为系统进行归类识字。如:安排“辩、瓣、辨、辫”一组汉字,有利于义形的辨析。此外,还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结构: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声下形、上形下声;外形内声、外声内形等结构安排归类识字。字理识字往往教一字,学生就能掌握一串,不但有利于高效准确地进行识字教学,而且有利于掌握构字规律,有利于培养识字能力,了解汉字文化。
字义识字:主要是根据汉字的意思进行归类识字。近义词、反义词对比归类识字。如“好坏”、“真假”;“闻名著名”、“允许同意”等。字义相关归类识字。如:颜色词的归类: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归类:如“额、腮、唇、颈、肩、臂、掌、腰……”等,动作的词的归类:如“眨、拿、倒、走、撞……”等,同义辨析归类:如“吃吸、嚼、喝、啃、吞、食、咽”等。字义归类识字不但符合表意文字特点,而且使识字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利用字义相关联系,提高了识字效率,还为发展学生语言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打下基础。同时,它不受字形限制,可以弥补字理识字的不足与局限。
韵文识字:主要将汉字编成韵文进行归类识字。历史上的《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是我们借鉴的典范。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运用汉语言的精华,结合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明,编撰出适合时代要求的韵文识字教材。这个韵文选用的汉字可与其他形式识字教材的互补,韵文形式生动活泼,章节大小以一课时生字教学量为准,有利于教学。韵文每章节分则独立成文,合则系统成篇,内容既要涵盖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又要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自然渗透价值取向,既是优秀的识字教材,又是经典的文化缩影。韵文识字因为有一定的语境,文质兼美,内容生动又富有情趣,形式活泼又整齐押韵,贴近儿童生活,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识字教学的好载体。
工具识字:主要借助识字工具引导学生识字。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就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后指导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识字。字典识字,在第一学段后期可以设计一些教材,让学生运用工具书帮助识字。电脑识字,运用电脑的一些输入法、搜索功能进行识字教学。这些识字形式的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将来终生学习。
4 辅助的材料
一、法院管理文化的含义及发展规律
法院管理文化就是法院群体在长期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为其特有的,且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物质现象的总和。
法院管理文化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公正审判的水平,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要准确把握法院管理文化发展规律,需要跳出法院文化这个圈子,站在历史的高度,探询中华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对法院管理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可能就更客观、更科学、更符合实际。
中华文化自先秦至晚清,大体可以分成七个阶段:春秋以前,自发与自觉阶段;先秦时期,自由与奠基阶段;两汉时期,统一与构建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突破与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融合与繁荣阶段;宋元时期,过渡与转折阶段;明清时期,专制与叛逆阶段。这七个阶段最值得大家尊敬和推崇的是先秦时期和唐宋时期。
春秋时期,法文化伴随母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人物主张“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一断于法”等可贵的法治思想,在他们留下的巨著《商君书》《韩非子》中,已有某种意义上的依法治国理念……先秦诸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提升,从而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母体”。
先秦文化是自由的文化而不是的文化。开放、包容、多元成为当时文化的主旋律。于是,儒、道、墨、法、名、兵、阴阳、纵横等多家学说纷纷登场,形成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状态,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创造了难以企及的高峰。
自汉武帝起,中华文化出现重大变化,“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影响极其深远的文化统一与构建阶段,为中华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以中央集权的君主制统治思想,促进了法的发展,形成中华法系的走势。盛唐之所以成为盛唐,正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唐初,开明的唐太宗以海纳百川的气势,把当时世界上所能吸纳的文化包容进来,形成兼容并蓄、气势恢宏的盛唐文化。此时期的法文化也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集历朝立法之大成有《唐律疏议》《唐六典》等,特别是《龙筋风髓》相当于判例法的出现,其法律文化的影响力已超越国界,出现了中华法系迅速发展时期。
宋朝时期,判例法已发展到出现“以例破法”。《宋刑统》享大法之地位,法律方面的名吏、清官名流千古……宋朝的大儒们更是融合部分佛、道思想创造“理学”,把儒学发展到理论水平最高、体系最完备的历史高度,但其呆板和僵化的个性,也把儒家带进了一个“死胡同”,无论多活泼的内容,一人理学就变成了僵硬的内容。
明清两代,专制和高压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扼杀了。到了此时,中华文化的格局和气度已经小了、弱了,严重地损害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此时期,最为耀眼的光环加冕在了“法文化”上。明朝的《大明律》,清朝的《大清律》,再加上沈家本的《刑案删存》,突出反映了法文化反集权专制统治之本质特征,为僵死的集权文化赢得了生机。
清朝末期,启蒙文化、叛逆文化、法制文化在兴起,从弱到强,从里到外,从土到洋,从言到行,从启蒙文化到异教文化,从异教文化到洋务文化,从洋务文化到改良文化,从改良文化到革命文化,连番冲击,势不稍待。而这一切的结果证明。文化必须开放、开明、自由、包容、多元、传承、创新。当“五四”运动携带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的理念进入并扎根中华文化之后,中华文化重新开创一个空前繁荣时期的大幕已经拉开。
当下,金融危机把中国拽上世界舞台中央,充分显示了,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多元、融合的趋势是整体的、互动的和不可逆的,这既是文化发展演进的必然路程,也是不以行为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法院管理文化建设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为什么要促进法院管理文化建设
伟大的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不衰,伟大的中华古国绵延千年而不裂,概因伟大的中华文化绵延千古而不绝。“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语)。“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更是人民司法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大事”(王胜俊语)。因此,“各级人民法院应集聚智慧,在法院文化建设上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沈德咏语)。在这方面,“太原中院就法院管理文化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目的就是使干警能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左世忠语)。
太原中院冯少勇院长经常说:“多年的法院管理工作,我深深地感到,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理最文明。法院管理文化育公正审判、育美、育能、育廉。一个没有文化的法院是没有精气神的法院。”为此,成立了“太原法院管理文化建设工作促进会”,从组织上保证了法院管理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功能定位和发展走向。
(一)文化可以提升法官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审判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法律是现代化或近于现代化的,而人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从而,造成立法在司法中走样或变味,造成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权衡或变通,造成公众对判决结果存疑或不服,从而产生漫骂、围堵、上访等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法院管理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思维问题,其重心应当放在法律观念和意识的培育上。
(二)文化可以让思维更加开阔。文化是一个让我们心灵逐渐安静和回归平实的过程,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从自我狭小经验通往广阔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豁达,更加宽容、柔和。这样,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就能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偏激;对人和事的处理,就能多一分全面和客观,少一分片面和主观。
(三)文化可以让生命更加快乐。文化归根结底就是沟通和理解、尊重和同情、真实和快乐。快乐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最大的快乐就是帮助别人。帮助别人莫过于让是非得到澄清、纠纷得到解决、心灵得到安宁,这正是法院的本职工作。当罪恶的双手得到惩治,当个人的权利得到维护,当社会的正义得到伸张……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
(四)文化可以让人得到全面发展。开明的社会总是重视人才的,开
明的法院总是重用人才的。法院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展示,价值得到体现。如今各种文化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给人生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工作生活就更精彩,生命就更有意义。
三、怎样促进法院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的力量,无形而有质;文化的力量,温润而持久。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对法院的整体管理作用巨大。促进法院管理文化建设大体可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精神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物质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制度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内化的,我们称之为“道”:也叫“神”;后两个层面是外在的,我们称之为“气”,也叫“形”。道和神是根本和核心,气和形是载体和表象。太原中院以大力营造“奋发向上的体育文化,公正高效的审判文化,平实为民的法制文化,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为主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各种文化活动,改变过去沉闷、单调的工作模式,创造轻松愉悦、张弛有度的工作氛围,让每位工作人员充分品味工作生活的各种情趣,让每个人在激情饱满的工作状态中展现自己的风采。
(一)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健康文明的行为文化,增强法院管理文化的吸引力。举办节日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三八”妇女节电影文化节活动、“五四”青年节演讲大赛、“七一”诗词朗诵活动,“十一”法院管理文化征文活动;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纪念建国建院成立60周年”歌咏比赛,获得集体和个人多项奖励;成功举办了“全市法院首届运动会”,增强了体质、增进了了解、陶冶了情操;组建全市法院系统有史以来第一支篮球队,并作为法院系统唯一参赛队伍。首次参加中国业余篮球比赛,取得了太原赛区第二名、全国第十名的好成绩;成功举办了全省法院系统首届“移动杯”乒乓球比赛,获得社会各界好评;成功举办了全市法院首届“迎清明,健步行”活动;院篮球队在太原市直属机关第三届运动会上击败各路高手,一举夺得男子组冠军;成功举办了首届有艺术水平的大型歌舞晚会,集中反映了全市法院管理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加强审判业务培训,大力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增强法院管理文化的感召力。从教学相长出发,与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签订了创建学习型法院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协议,两所高校为法院教育培训提供教学支持,为法院办案提供理论指导;与山西大学法学院合作,成功地举办了全市法院司法考试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人员达上百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后邀请最高法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本省的专家学者来院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大力鼓励高层次学历教育,对取得本科学历的报销70%的学费,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报销100%的学费,共报销学费百余万元,这是历史以来报销学费最多的一次;先后组织500余人次参加国家法官学院和山西省法官学院的学习培训,使干警的知识结构及时得到拓宽更新,法律素养和人文精神得到提升,真正做到了软文化、硬支持。
(三)积极依靠新闻媒体。大力营造公正高效的审判文化,增强法院管理文化的影响力。转变依靠平面媒体宣传的单一模式,主动搭建更加宽阔的立体宣传网络。在与省市主流媒体合作的基础上,开创性地与《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主动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山西新闻网、太原新闻网等网络媒体合作,及时开展网络信息传播。目前,我们与山西电视台《公民与法》栏目合作创办了《法苑视界》,播出35期;与《山西市场导报》联合创办了《太原法院文化周刊》,发行43期;与山西交通广播电合创办了“阳光法庭”,每周一至周五播出,累计播出436余期;与《太原日报》联办“并州法苑”专版,已刊发5期;与太原教育电视合开办了《青少年与法》,播出专题节目29期;与《记者观察》杂志合办“法院管理文化”专栏,已刊登5期40余篇,在全国引起积极的反响;《山西日报》7月4日头版头条以“民告官,和解出双赢”为题追综报道了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和解的司法实践。截至目前,全市法院的审判及相关工作被国家级媒体刊登报道近134余篇;被省市两级媒体刊登报道近2300余篇,基本形成了“报刊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电视里有影像,网络上有评论”的立体化“大宣传”格局。
(四)勇于担负社会责任,大力营造平实为民法制文化。增强法院管理文化的渗透力。开展了“司法保护进校园”“司法保护进医院”活动。对学校和医院分别提供法制教育、培训等法律服务;给监狱派驻“驻监法官”,探索减刑假释工作创新机制;给未成年犯管教所选派“法官妈妈”,与未成年犯管教所共建“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基地”;与省律师协会联合举办了省城法官律师论坛,就共同追求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目标展开积极的沟通和真诚的对话,促进了法律职业团体的和谐共生关系,促进了司法和谐;与太原警备区建立了军民共建单位,开展了“军事日”活动,加强了部队官兵与法官的密切联系,实现了法院文化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部门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法院管理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要涉及到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配合和协调,譬如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与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会是一场国际盛会,我们只有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敢于开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国际资源,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无限。
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
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实践的理性”,“历史的理性”。二是这种历史主义意识开启一个崇拜古人圣贤,解释、注解古人圣贤经典的“经学”学术文化传统,“经学”是古代中国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中国古代学术及审美等文化的原创性都是打着古人圣贤的旗帜下进行,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大多是“托古改制”式的。同样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这种历史主义传统也导致了两个趋向的发展,一方面是忠实于真实历史的历史主义,另一方面,却又是伪造历史的伪历史主义,所谓“六经注我”。三是这种历史主义意识支配下,“保存”、“继承”重于“发展”和“创新”。因为“发展”就意味着后者要否定前者,今人要否定古人,这与历史主义背道而驰,而“保存”、“继承”则不同,它能使古人、圣人长期的高高在上。因此,中国审美文化的辉煌成就如魏晋的书法和美学理论,唐宋的诗文,明清的小说、戏剧等等,它们在这种历史主义意识的包裹下,变得更加不可超越。
深厚的历史主义积淀,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特质,同时它也日益造成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障碍,因为要了解中国的审美文化,就必先了解中国的历史,中国几乎每一个审美文化作品都是它悠久历史的再现和演绎,都融入了太多的历史内容。
三、两次外来思想的浸染和冲击
中国历史上曾受到两次外来思想的浸染和冲击,这就是佛教和。这两个外来思想入主中国,并构成主流意识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佛教和都不是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但他们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都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并深深地融于中国文化。
佛教和尽管不同,涵义殊异,但它们都给中国带来其本土所不具有的文化特质,这就是“信仰和思辩”,由于古代中国追求实践的理性和历史主义,使它们并没有发展到像西方那样,顶礼膜拜外在神祗。严格的说,在佛教引进之前,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国度。它们从没有把外在神祗主宰自己命运和未来的思想变成个人信仰,变为民族的主体意识及意识形态。但在魏晋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当时中国社会处于极度动荡和苦难之中,使得佛教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想的广泛传播有了合适的土壤,它们渐渐地被国人所接受,东晋末年梁元帝曾将之定为国教。佛教给中国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是它直接拓展了中国的雕刻、绘画等审美文化艺术发展的空间,一批演讲佛教教义的作品应时而出。佛教的宗教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枝奇皅。二是佛教的非理性主义构成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内在特质。中国文化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哲学、伦理、社会、政治的价值理念文化,一类是审美的文化,在中国的价值理念文化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历史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儒家的伦理道德价值学说,始终占据主流地位,但是在审美文化中,却一直是由非理性的文化主宰。这两种文化正好构成了一种互补。在先秦时期,便有南北文化的差异,而屈原为代表的南方文化,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审美文化的主流。屈骚文化脱胎于楚国的非理性的原始神话文化,它与北方的正宗的理性文化形成对比和互补。汉代曾经有过一个极短的时期,两种文化达成了一致,但是这种一致性很快就被佛教的非理性主义理念所破坏,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理论家,创造了独特的、偏于精神的、稍稍偏离正宗理性主义思想轨道的审美文化理论,这便是传神说、神思说、气韵说、意象说以及妙、味、趣等等,魏晋之后这种的理论一直在审美文化中延续,它指导着中国审美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尽管越到后期,它们越来越被强大的现实政权及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主流思想价值理念所整合,但不可否定,这种非理性主义始终充溢于中国的审美文化之中。三是佛教带给中国文化一种哲理的思辨。哲理的思辨,一直是中国文化缺少的。佛教的引入,带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它在中国发展和倡导了一种思辨文化。佛教带给中国文化的是思辨的信仰,信仰的思辨。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如前所述,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也是信仰和思辨,但与佛教不同,这里的信仰,不再是外在神祗,而是科学与信仰相结合,是对规律的认识和追求。是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过渡的思想桥梁,是中国开始走向现代的选择,从此,中国的哲学观抛弃了古代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开始接受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作为哲学其在中国能够生根,并非偶然,哲学是以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为基础的,里格尔的正反合的哲学模式与中国古代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有类似之处,但是哲学的思辨性、科学性、物质性、斗争性、发展性,却又是中华文化所不具有的,中国文化接受了它们,就意味中华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文明真正的接轨。新晨
如今表演中的民族服装和几十年前面貌已然不同。翻开已泛黄的早期表演资料,想找到有关少数民族的表演内容并不多,而仅有的一些,其中的服装也很是单调死板,感觉不到设计存在。回到今天,表演中关于民族内容的服装在人们的重视下复苏、发展,传播开来。表演服装从盲目“西化”到如今对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的大行其道,为何转变之大?追其原因,显而易见:
一、后现代寻根、怀旧影响
“西化”使我们在20世纪末基本完成现代化进程,但这些表面的“西化”并不讨好。因为我们所追随的西方审美本身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原始、自然、含蓄的风格变得极具吸引力,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世界各地的民族,从中寻找创作灵感。把中国自古“天人合一”服饰审美特征完好继承的少数民族服饰,自然吸引西方眼球。少数民族服饰由于地处边缘,生产力水平低,外来信息闭塞,久而久之,与现代服饰体系在内容、风格上产生很大差异,它的落后与原始成了无可否认的一大特点。但正是这些与现代生活久违的服饰,却不受现代因素干扰,较完整保存了原始风貌,得到西方关注。此时,我们也恍然大悟,原来身旁这些被遗忘多时的民族资源饱含着不矫揉造作的原始气息和优美恬静的生活方式,似乎正是现代艺术所欠缺的。随即,民族风兴起,包括表演服装,其中的民族元素异常活跃,其原始意味给表演增添了神秘和新鲜感,时而清新自然,时而色彩绚丽。
二、民族认同与自豪情感的表露
这是在上面提到对民族元素开始关注下产生的。此时中华子孙终于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民族自豪与优越感应运而生。趁着我国经济实力逐步上升,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关注,要借助能更好诠释中国的本土文化将属于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传达出去。显然,少数民族文化是其中优势之一,它是我们的传统价值,能使中国在国际化艺术大潮中占有一席之位的可贵资源。这种作为民族个性文化遗产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利用:在表演舞台中,艺术家利用这个重要素材力图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优越感”。近年来不少艺术团体带着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国艺术精粹出访交流,并且在全国各类活动中注入此文艺特色,吸引不少外国人目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离不开服装的表达,它是民族的显著象征,是各地区历史、地理、宗教的生动反映,小到琐碎的装饰和用色,大到服装的裁剪款式,无不传载了民族的古代战争、神话传说、宗教祭祀、图腾崇拜、生活喜好等。因此,想构建中华民族鲜明形象,弘扬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服装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表达语言。
三、创作认识的提升——立足于有根文化
提到从日本走出的多位国际级时装设计大师,在时装潮流变化莫测中仍能稳固地位甚至提升,仔细想来和他们股子里的爱国情怀不无关系,他们设计的萌动好多都来源于日本本民族文化。三宅一生说:“我们不但推销服装,更主要的是在推广日本文化。”的确,艺术创作者对本民族文化的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我们的根。可见,早前盲目的追随西方永远都在一种“无根”困境中徘徊,从作品本身流露出没有根基的浮浅。设计师谢锋曾在《时尚之旅》中谈到此类问题:“香港长期与大陆文化母体相隔,它的发展和繁荣完全是在英国的主导下完成的,但香港毕竟是整个中华文化圈里的一分子,不可能完全西化,两方面都无法归属。这种大的文化背景决定了香港的时装、时尚缺少深厚的文化根基。”当中华文化逐渐带来世界影响时,香港设计师们“认识到跟西方的风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风格,表达出本土文化特色。”遗憾的是,“这些设计师成长中沐浴了太多欧风美雨,对于中华文化,特别是深层的文化精神,没有深刻理解,大多数人对中国元素的运用都显得表面化、模糊化。”话虽说的香港,但对于在内地尚存的浮躁也顺势得以纠正。的确,在内地,孕育了几千年文化财富的土壤就在我们脚下,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我们对本土文化有深刻的体验条件,即使是无知觉的,至真至美的文化底蕴也会潜移默化积淀于思维中。立足于中国本质精神的优势进行艺术创作,灵感将源源不断,深刻而新颖。如本文所谈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只有世世代代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人才会对同样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服饰有最深切的了解,以其为根本进行艺术创作,即使在表现技能和设计理念上还不够一流,成熟不足,但我们的艺术中含有属于我们的文化,仅此一点足以掩盖技巧上的逊色,在挑剔的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这种寻根意识及时而来,带动了少数民族各种形态在现代艺术中的开发利用,当今表演服装中饱含的琳琅满目民族元素就是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