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33
导语:在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及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逐渐成为地质灾害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问题。以下主要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1.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原则、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的评估,一般要遵循相应的原则:①在对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时,如评估危险性大、中或小时,应根据国土资源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标准进行;②“区域间的相异,区域内相似”,应考虑放到地质灾害可能对在建或拟建项目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并考虑到环境、地质之间的差异,以灾害危险性程度作为区分依据;③在评估相同地质区域时,隐患和灾害并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对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时,应坚持“救急不救缓、就重不就轻”的原则,正确划分出危险性的等级与分区。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应以原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内出现的灾害、分布及等级,并结合量化指标中的分布长度、密度及灾害影响到的人数等因素,再采取预测、现状分析及综合等方法实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2.评估工作的级别与范围界定的相关分析
评估区工作级别和范围的界定,除了要结合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重要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及地质灾害种类等进行。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时,评估范围不应局限于建设用地范围内,既要明确界定评估区中对工程产生影响的潜在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必要时还要扩大评估范围。比如,在公路等线状地质灾害评估,应灵活理解评估范围两侧500m至1000m的技术要求,某些地方可能需要在1000m以上,一些地方又可能太宽等。总之,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评估范围。
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划分
在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把握评估尺度的活动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确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贯穿于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拟定防治措施等过程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的地区与城市,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的划分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故在实际操作中应集合工程实际分析。在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划分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如工程现状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等。划分等级可分为简单、中等、复杂这几个层次,从而可对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关系作出较全面的反映。
4.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具体评估方法
4.1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在评估范围中,主要是出现在项目施工所在地,也可能是影响到施工项目而存在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论证,并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然后在滑坡、周围泥石流等灾害
4.2现状评估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时,应以掌握大量地质专业性知识为基础,再采取专业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性的现状进行有效评估。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估时,应在掌握足够多的资料上进行。比如,对区域内的气象、地形、水文、地震构造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应对该区域内在建或拟建工程项目也进行评估。在对区域评估有了更全面、更详细的了解后,才可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作出更科学的现状评估。
4.3综合评估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性评估时,应紧密结合预测及现状评估结果,然后对区域内的潜在隐患分布情况,或是区域内环境差异的分布评估啊,才可实现对地质灾害的综合性评估。除此之外,还要对区域内的适应性作出评估,划分区域级别时,可分为适宜、相对适宜、适应性较差等,而地质危害的危险性则可分为大、中、小等级别。
5.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5.1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减少或预防地质灾害导致的损失。所以,应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以起到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防治方案中应强调防治重点,并根据区域内发生或潜在的灾难种类、级别等,制定操作性、针对性均较强的防治措施。
比如,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点或是区段,应逐点、逐段制定防治措施,但要注意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及布局进行。在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中,种类较多,这就要求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治措施。第一,这就要求从各个方面对人类的工程活动进行规范,并根据现行规范委托资质较高的单位及人员开展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等活动。同时,还要加大对区内工程施工场地的评估与监测,包括对地形、地质灾害的监测。第二,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并将液化指数、液化等级等指标也列入考虑范围,然后合理选用地基处理措施或结构措施,如削方、灌浆、挡墙、竖井桩、锚位墙、同填、碎石桩法等。第三,所选用的工程防治技术应易操作、易实现,常用的一般是优先推荐的技术。
5.2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
5.2.1关于滑坡
对于滑坡的防治,应优先考虑避让。一般采取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避让时,如果不能绕过滑坡区域时,则要充分考虑到滑坡的类型、规模及其他原因。在采用工程治理防治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如设置挡土墙设施、设置排水系统、更改滑坡体等。在进行深挖方作业时,应尽可能不在滑坡体前缘部分进行。
5.2.2关于不稳定斜坡
在某些区域中,存在着较深的沟谷,高陡边坡出现的频率较高。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应尽量将路基段改为高架桥,或适当侧移以避开高陡边坡。若遇到高陡边坡不能变更避让,应在施工中注意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如对开挖深度进行严格控制、合理设置坡型、加固等,以保证陡坡的稳定性。
5.2.3关于崩塌
对于崩塌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要快速、准确地完成对崩塌部位或是存在崩塌风险区域的处理,以免日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出现质量隐患;②加强对不稳定后壁陡边坡的治理,预防继续崩塌而出现的威胁。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有切坡坡度较大且开挖量较大的挖方工程,应密切留意潜在的危险。对于在建的工程项目,应结合治理规范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2.4关于泥石流
对于泥石流,应以预防为主,积极预防监测,注重宣传并普及泥石流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积极制止诱发泥石流的人为活动,加强对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坡面治理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合理耕作活动,减少或预防泥石流的危害。比如,采用拦、护坡等方法稳住滑塌体、松散物质及坡面残积物;在泥石流流通段设置排导渠,便于泥石流顺畅下排;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下转第225页)(上接第164页)的覆盖率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分析探讨
引言
我国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我国南北差异、东西差异都比较明显,无论是地形和是天气环境都有很大不同,地质灾害对我国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预防和防止地质灾害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防止人民生命和财政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地质灾害危险评估过程重要建立一种强制的工作程序。国家有明确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的区分要根据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不同以及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不同。但是这样的规定还是比较模糊的,使得评估工作很难顺利的进行。所以文章通过自己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多年的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查找,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保证地质灾害评估能顺利进行。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1 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指的是基本查明评估区及周边已发生或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布类型、活动规模、变形特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等,对其稳定性发育程度进行初步评价。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种类、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受害的对象等方面进行危险性评估,现状评估一定要对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稳定性以及危险性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同时要对地质灾害受影响地区的灾害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出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具体的损失情况,方便相关部门进行补救以及完善后续工作。
1.2 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自身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做出预测评价,同时对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做出评价。这一过程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建筑物的种类、规模、或者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的地质情况造成的损害,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建筑物、地质环境、以及受到地质灾害以后受灾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比如就拿煤炭开采来说,相关的评估人员要对煤矿周围的地质环境以及煤井内环境等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煤井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规避,把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根据风险评估分级对煤矿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预测出不同土层结构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从而预先做好防范措施,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控制到最小[1]。
1.3 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把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合到一起的评估方式,对地质灾害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在综合评估中通常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同时为这些地区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可能发地质灾害进行具体评估,为防止地质子灾害提供强有力的建议,通过综合评估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从而提高评估的质量。还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因果进行准确分析,使得评估更加科学、规范[2]。
2 建筑项目重要性分级标准
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建筑项目重要性分级标准上存在很多分歧,有的专家认为国家制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标准非常全面,完全可以作为实际的建筑项目重要性分级标准的指标。但是有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制定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好不够全面,涉及到的建筑项目种类也不完善,应该根据我国不同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完善、详细、全面的分级评估标准。
我国建筑项目重要性分级可分为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建设项目、一般建设项目:
重要项目指的是:城市和村镇规划区、放射性设施、军事和防空设施、核电、二级或者二级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等。
较重要建设项目指的是:新建村镇、三级含三级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高度在24m~30m等。
一般建筑项目指的是: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工业建筑跨度小于24m。
3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标准
国家最新出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和地区评估标准中,对地质环境的条件复杂程度进行准确的划分,并且非常详细和具体。但是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由于一些相关的规定比较模糊,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标准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局面。这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的不懈努力,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封堵分级标准进行了重新解析。提出了根据不同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以及天气气候不同、人类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破坏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同时结合当地地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地质灾害环境复杂侧滑盖难度分级标准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划分[3]。
3.1 区域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
如果区域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建设场地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大于Ⅶ度,地震洞峰值加速度大于0.20g,就属于复杂程度;如果区域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建设场地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到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0.10g~0.20g之间,就属于中等程度;如果区域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建设场地有全新世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后者等于Ⅵ度,地质洞峰值加速小于0.10g。
3.2 地形地貌复杂程度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过程中,对地形地貌的评估主要是对当地的河沟、山体坡度、地貌单元等类型进行分析,地貌成因主要有剥蚀、堆积、山麓斜坡堆积、河流侵蚀堆积等、其中剥蚀形成的地貌单元类型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等;堆积形成的地貌单元类型有火山堆、岩溶流等;山麓斜坡堆积形成的地貌单元类型有洪积扇、山前平原、山间凹地等;河流侵蚀堆积形成的地貌单元类型有河谷、河间地块等。如果当地地形相对高度差大于200m,地面坡以大于25°为主,地貌类型多样就可以判定此地貌复杂程度为复杂;如果地形比较简单,相对高度差在50m~200m,地面坡度以8°~25°为主,地貌类型比较单一,可以判定此地形地貌复杂程度为中等;如果地形简单,相对高度差小于50m,地面坡度小于8°,地貌类型单一,就可以判断此地形丢面复杂程度为中等[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决定了评估工作的深度和精度、评估项目的投资和工期。评估成果的验收和备案。是评估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对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认识有一定帮助,从而促进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为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因素的探讨[J].灾害学,
2013,3:111-116.
[2]刘希林.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的有关问题――以泥石流灾害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8-15.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area,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of the area was evaluated. It is proposed that high-rise buildings should avoid the mining subsidence influence scope, and the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work in assessment are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should be well done to ensure smooth drainage.
关键词: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
Key words: regional geology;risk assessment;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141-02
0 引言
目前各种地质灾害事件频发,给国民经济、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一部分地质灾害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造成的,这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人类是可防、可控的,只要评估正确、防治方法正确、防治措施真正地落实到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类地质灾害发生的,最低程度也是可减少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1 工程地质
1.1 概况
新区项目位于隆化县城北西322°方向,隆化镇煤窑村至西沟门村一带,距县城中心直距2.7km、运距3.1km,交通便利。新区项目规划面积1293595m2,容积率不大于3.0,规划建筑物最高100m,规划住宅小区位于评估区中部,以多层、高层相结合为主;规划中学、气象局位于新区北部。
1.2 地质环境条件
区域内地表水体主要为伊逊河和蚁蚂吐河,均属滦河水系,其中伊逊河经过新区东侧,蚁蚂吐河经过西侧,在隆化镇山咀村与伊逊河汇合。新区位于低山丘陵区,微地貌属于伊逊河一级阶地,主要为冲洪积、残坡积黄土,位于河谷平地与山区接触地带,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较平坦,场地标高552-550m,地貌类型简单。新区地层岩性由老到新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西瓜园组和第四系组成,主要为:粉质砂土、砂土层、泥岩、砂岩、混合岩。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2)、内蒙地轴(Ⅱ21)、围场拱断束(Ⅲ23)、张三营中断凹(Ⅳ27)东部边缘,东与喀喇沁台穹(Ⅳ28)比邻,区内地质构造不发育。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1 地质灾害类型
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层岩性单一,工程地质条件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判定,评估区采空区范围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其它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2.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煤矿的开采深度102m-166m,煤层平均厚度0.38m,采深采厚比为268-437,采深采厚比大于30,为相对稳定区。评估区周边发现有民房及其他建筑物,未发现有基础下沉及房屋开裂等现象,该区历史上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煤田的开采没有使地表产生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预测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中等,其它区域(采空区以外)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与防治措施
4.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依据评估原则和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综合分区分为两个区,将采空区影响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Ⅱ),其面积为110045m2,其它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Ⅰ),其面积为1183550m2。
4.2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评估范围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通过监测手段和工程措施可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拟建工程新增荷载可能使煤矿开采区及影响范围发生采空塌陷,依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地质灾害防治的难易程度等,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评估结果见表1。
4.3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达到保护地质环境,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目的。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合理规划布局;高层建筑物应避开采空区塌陷区及影响范围;提高采空影响范围内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抗变形性;施工设计前,进行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做好评估区及周围的防排水工作,保持排水通畅。
5 结论
①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中等。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区面积1293595m2(1940.39亩)。
②现状评估地质灾害不发育,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③预测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采空塌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中等,其它区域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④评估区划分为两个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面积110045m2,建设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面积1183550m2,建设用地适宜性为适宜。
参考文献:
[1]付进,王娜.某石油仓储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 吉林地质,2016(04):149-151.
[2]王得楷,魏万鸿,叶伟林.已建工程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J].甘肃科学学报,2016(03):77-79.
关键词:GIS技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越来越大。然而,地质灾害是给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这就为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基于此,相关建设者要从地质情况分析入手,并根据在GIS技术支持下评估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结果,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工程案例
贵州省贵州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院)及唐扬•学府新城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位于贵阳市修文县的城西南方向,且距贵阳市约38km。该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83782m2,建筑类型包括:高层住宅、商业裙楼、沿街商铺农贸市场、商业街、花园洋房、超市等。其中相关的配套建筑物有:卫生站、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物管用房、社区用房、文化站、羽毛球场以及消防控制室等。此外,项目设计居住的人口数约为3980人,建筑容积率为4.0,绿化建设占总用地面积的36%。由于该建筑项目属于综合性大型建筑,因此,需要相关建设人员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估。但在此之前,需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所处的地质环境情况,下面就对此内容进行分析。
2建设项目所处地质环境分析
2.1地形、地貌评估区
地貌类型主要为溶丘洼地地貌。地势总体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格局。评估区最高点为西南部山顶,海拔高程1297.50m。最低点位于评估区西部的小河沟河床,海拔高程1249.08m,相对高差48.13m。山体自然坡度10°~40°,拟建场地地形标高为评估区地貌类型单一,地形起伏较大。此外,由于评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河口背斜东翼,猫山逆断层从评估区外东侧经过,这就意味着该建设项目易受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
2.2气象、水文评估区
属亚热带至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降水量在1100mm~125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18.9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为1444.0mm,最少年为879.9mm。评估区西侧发育小河沟由南自北流入平桥河,平水期水位高程1245.00左右。
2.3地层岩性
据相关研究人员对该工程所在地内出露的地层进行分析显示,第四系地层(Q):零星分布于评估区斜坡地带及溶蚀低洼地带,为残坡积含碎石黏土,土体结构松散,一般厚0~5.0m。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上部为中至厚层灰岩、中下部薄层灰岩、泥灰岩偶夹页岩,厚20m~228m。三叠系下统沙堡湾组(T1s):岩性为薄层页岩、泥岩夹泥灰岩,厚16m~85m。
2.4岩溶发育特征
区内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上部岩体中的溶洞、溶蚀裂隙、溶沟及溶槽较发育,其规模大小不等。综合实地调查及1∶20万息烽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分析,区内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为强岩溶化岩组,推测区内隐伏岩溶较发育。
2.5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评估区
人类活动主要为煤矿、砂石矿矿山开采、市政公路及建筑工程建设。评估区山脚处居民住宅楼较多,其平场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挖填活动。评估区位于贵阳近郊小河沟井田矿界范围内,以东140m以外有修文县三角山水泥厂石灰岩矿、修文县三角山重晶石矿、陈家寨砂石厂石灰石矿、修文县轻工矿粉石砂石厂等五家矿山企业。
3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1建立评估模型
针对评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及发育情况,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等进行全面的野外实地调查,获取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由于GIS技术具有综合考虑研究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地质灾害的诸多因素,判断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功能。因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该技术应用作为评估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基础。即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制作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
3.2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结果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结果。例如,托老所:场地平整填方厚9.00m~18.89m,拟建物、施工人员及设备遭受填方边坡滑坡、滑塌及高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桩基开挖深度>6m,遭受桩孔壁滑塌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幼儿园:场地平整填方厚0.60m~12.80m,拟建物、施工人员及设备遭受填方边坡滑坡、滑塌及高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小-大,危害程度大;桩基开挖深度>6m,遭受桩孔壁滑塌危害的可能性大。
3.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首先,在拟建工程兴建前,相关建设人员应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应对切方、填方边坡和地下室基坑边坡进行专门的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其次,切方区应自上而下、分级分段开挖,确保施工安全。而且,还应适当降低场地场坪标高,以减小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再次,对于场区填方地段,应同采用分层填筑以及碾压夯实的施工方式;与此同时,还要对回填形成的永久边坡,采取相应的工程支挡措施;最后,对永久性高边坡应进行长期监测,预防地质灾害发生。此外,评估区附近的小河沟井田,由于封井时间较早,矿山开采的有关资料无法取得,实际形成的采空区分布情况不详,现阶段难以准确判断矿山开采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
建议业主委托资质单位进行专门的矿山采空区勘查,查明采空区分布范围、评价采空区影响范围和对拟建项目的影响程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抽、排水时应避免动水位的大幅度升降,以防引起岩溶地面塌陷。建议适当降低场地场坪标高以减小高填方不均匀沉降的危害。拟建工程兴建前,应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对切方、填方边坡和地下室基坑边坡进行专门的勘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工程措施。施工进行中坚持“信息化施工、动态管理”的原则,工程建设应遵循“先勘察、再设计、先治理、后建设”的原则。切方区应自上而下、分级分段开挖,确保施工安全。对永久性高边坡应进行长期监测,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对拟建项目场区填方地段,应分层填筑、碾压夯实,并对回填形成的永久边坡即时采取支挡工程措施;在平场切方时,应加强对临时性边坡和永久性边坡的变形监测,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4结束语
该建设项目基于GIS技术对所在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后,可将危险性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中等区和小区。由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相关建设人员必须对区内可能引发的滑坡、崩塌以及滑塌等地质灾害,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谈树成,等.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04:47-52.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原则;防范
一、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估的概念
1、地质灾害的定义
就地质灾害而言,是指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因此,从上述地质灾害的定义中,可以明确以下两点:
(1)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中即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有些人认为,有些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如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属人为灾害,不是地质灾害。其实单从定义中,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上述灾害肯定是属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畴,属于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①必须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的才能称其为地质灾害,假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生的山体崩塌就不是。②地质灾害必须是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假如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楼房倒塌,虽然也造成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但与地质作用无关,也就不是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内容
地质灾害包括的灾种很多,那么在评估中到底应评估那些灾种呢?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对所要参与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做出了规定,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六种,并对相关概念作了详细的定义。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需按要求做好这六大灾种的评估即可,切忌包罗万象、求全的思想,把一些并未要求的灾种全都罗列到报告中。如在湖北省荆门市丘陵山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高发区;在地下开采矿区、大量抽取地下水地区存在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是评估的重点。对于不属于地质灾害或虽然属于地质灾害但另有主管部门的某些灾害,不应纳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畴。如:地震灾害(地震局主管)、洪水灾害(防洪办主管)、水土流失灾害(水土保持部门主管)、地表水污染、大气污染(环保局主管)等。即使是对上述六大灾种的评估,也应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划分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
1、综合评估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原则是指我们在进行评估时需要根据地质灾害现存的危险性状况评估记录和预测评估结果,在结合评估环境地壳运行状况和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茶饮性,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性评估。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范围、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确定的危险性范围指标。同时,我们还必须针对地质灾害评估对象已发生过的地质灾害情况对现在的评估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得出各方面综合出来的结果。
2、分段评估原则
分段评估原则主要是指依据评估对象的不同地质环境差异、隐患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级别对评估对象进行分区、分段处理,进行分别对待,分成若干个区域进行分别评估。一般来讲,主要是按照导致灾害的原因的性质、灾害规模、承按灾害的对象等条件进行划分,也可以从灾害的稳定性、几率性、严重性进行划分,并按照评估段分别对评估对象进行适宜性评估,将灾害的级别评估到最精确。
3、分级评估原则
通过对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可以对地质灾害的级别或成都进行分类,这样很容易确定评估级别。但是在确定评估级别之前必须明确各个级别的不同含义及其划分依据。同时,必须考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程度,综合决定建筑用地的使用 j投资规模的确定。一级评估:指有允 的备案资料,论证充分,一般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且评估报告必须交由省级及其以上的国土资源厅(局)备案。二级评估是由获得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和乙级的单位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报市地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档。同理,三级评估即为获得同样部门颁发的乙级或丙级的单位进行,评估结果同样是在有关部门进行存档。三者的区别在丁评估报告的详细、严密程度。
4、建设用地覆盖矿产评估特别对待原则
对于建设用地地下存在着矿产的地区应当进行分别对待。原因在于在矿产被开发、挖掘后会引起地面的下沉、塌陷等状况。况且一旦开采,地质灾害的危险级别将快速逐级上升。对于建筑用地地表损伤较严重的地区,应首先拟定计划对地表进行修复还原且一旦确定建筑用地,矿产的开采将必须严格控制甚至禁止。鉴于此类情况,也可以采取与矿产承办方进行协商确保开采后的地基不受到严重损伤,可采取预留地保护煤住的办法。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可能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的影响因素以及地质灾害的级别与范围的综合评估确定。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范工作要点
1、要根据实际的危险性评估结果,制定一个全面的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这个方案一定要全面综合,也要突出防治的重点,并且根据相关的灾害种类、灾点的防治分级提出针对性较强、实效性较高、突出灾害分级层次的防治措施与建议。建立一个灾害防治标准与指导方针,以更好地引导日后的灾害防治实践工作。
2、几种具体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1)滑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要防治滑坡灾害,首先应该考虑采取避让的措施,如果实在无法绕避,就应该根据滑坡的类型、滑坡规模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设置截排水设施、设置支挡设施、更改滑坡体的几何形态等措施,并尽量不在滑坡体的前缘部分进行深挖方作业。
(2)崩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方面,要对崩塌体或者有崩塌趋势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其成为日后的灾害隐患。另一方面,还要对不稳定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消除其的继发崩塌威胁。如果工程项目建设中包含有大量切坡高度较大的挖方工程,就要密切防范潜在的崩滑情况。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可以按照边坡的相关治理规范进行崩滑的防范。
(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对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在泥石流的沟谷种植固土草木的措施,防止水土的流失,还要通过预留一定的泄洪通道,并保持其畅通,减少其他施工设施对泄洪通道的影响等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方式概率。在评估区域如果要进行桥梁的墩台施工的,就一定要通过增大桥梁的跨度等办法确保桥面的足够安全。
(4)不稳定斜坡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一些沟谷深切的区域,会出现较多的高陡边坡。进行工程建设时应该采取适当侧移、改路基段为高架桥等方法尽可能地避让如果还是不能避让的,就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控制好人工边坡开挖的深度、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对较为完整或者新鲜岩面的坡面进行加固,以确保斜坡的稳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要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结合”的灾害预防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规范施工流程和施工活动,做好工程用水的排泄工作,加强场地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做好灾害应急措施,从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P623.1 文献标识码:A
一、评估级别的确定
东港合隆风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1447.55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42426.97万元,风机轮毂高度80.0m,加上风轮直径 93m,构筑物高度126.5m,属高耸建筑物,本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两种地貌,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和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综合确定本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评估区主要地形地貌属丘陵区,海拔高程在100-339m,最高标高为339m。东港合隆风电场风机机位为山顶或山脊,总体上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工程建设。
根据区内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进一步划分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和丘间坡洪积谷地。
(1)剥蚀丘陵
分部在全区,丘顶多呈圆顶状、浑圆状,丘脊呈长垣状、梁状,山体总体呈东西分布,最大相对高差239m,地面高程100-339m。丘坡较缓,自然坡度15°-25°,主要由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组成,风机全部分布于该地貌中。
(2)丘间坡洪积谷地
分布在丘间、丘前,呈宽缓谷地,谷地呈南东向和南北向分布,标高多为140—150m;宽度在100—200m,评估区北部谷地由南向北扩展倾斜,坡度3—5°近坡麓坡度加大。评估区南部丘陵间谷地,由北部向南部倾斜。谷地周边冲沟发育,有向源和侧向侵蚀,冲沟沿丘陵周边坡麓发育,裙裾状放射性分布,与沟谷相联。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貌有两种类型,地形条件复杂。
2、地层岩性
评估区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和盖县组(Lgx)、中生界侵入岩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1)新生界第四系(Q4pl+dl)
分布于丘间谷地,坡洪积成因,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砂砾石,厚度2—10m,由山前到谷地厚度递增。
(2)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
该层分布于评估区大部分范围,岩性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强风化带一般厚度2-5m。
(3)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
岩性为菱镁大理岩 、方解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二云片岩、变粒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南侧。
(4)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盖县组(Lgx)
岩性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北侧。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层岩性较复杂。
3、构造与地震
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一级构造单元的中朝准地台(Ⅰ),二级构造单元的胶辽台隆(Ⅰ1),三级构造单元的营口—宽甸台拱(Ⅰ13),四级构造单元的凤城凸起(Ⅰ13-1)
(1)构造
区域构造受中朝准地台断裂体系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之辽宁省区域地质志介绍上述断裂为非活动性断裂构造。经过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评估区内没有断裂构造通过。
(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第四代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区域地壳稳定性一般。
4、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有两种地貌单元类型,一是剥蚀丘陵,二是丘间坡洪积谷地,分布的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坡洪积层底部砂砾石、碎石层,孔隙赋水,地下水埋深1.5-4.0m,富水性小于100m3/d。矿化度小于0.5g/L,属重碳酸钙型水,含水层厚6-8m。
(2)基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层为花岗岩风化裂隙赋水,根据区域资料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小于50m3/d。矿化度小于0.5g/L,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型水。
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通过现场对切方地层断面进行勘查,按地层的上下顺序进行描述:
(1)残积土:黄褐色,稍密,稍湿,含大量的植物根系,厚度:0.3—0.5m。
(2)花岗岩:黄褐色,强风化,呈块状,局部碎块状,结构较完整,岩质较硬, 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
场内标准冻深为1.0m,最大冻深1.2m。
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6、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评估区中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果树栽种,没有破坏评估区内总体的地貌形态,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综上所述,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经对评估区范围及周边地质环境实地调查,评估区基本处于原始地貌,地形坡度<5°,不存在崩塌、滑坡等危害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现象。
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分析,风机、箱变的基础建设有引发基坑坍塌、弃土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道路建设有引发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较轻,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遭受其工程建设本身引发的地质灾害。本次工程建设有遭受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性较小,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小的。
(3)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估
经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综合评估,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小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一般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微,治理措施简单,所以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内为适宜工程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工程建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有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B845.67 文献标识码: A
由工程概况可知,本项目尚处规划阶段,主要规划建设单层钢结构厂房及进厂道路,总用地面积为3772m2。目前其具体建设设计尚未明确,本次评估仅提供用地红线,工程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等尚未确定。因此,本次评估主要参考区域地质资料以及邻近已建现状类似工程以往建筑经验,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进行评估。现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拟建工程特点,对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分别预测评估如下:
1.场地填方引发地基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的预测
建设场地位于冲海积平原区,场地下伏有大厚度软土层,根据周边地质资料,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软土厚度大。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差以及固结历时长等特点,按本地区长期积累的沉降研究成果分析,区内分布的软土层是地基产生较大沉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且软土层固结压缩引起的沉降量具有不可恢复性,故就本项目而言,工程建设有引发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
软土地基的临界填筑高度分析:天然软土地基上的允许填土高度一般可通过计算临界高度的方法确定,当填土高度超过此临界高度时,填方区稳定性差,必须采取加固或处理措施,以保证填筑的安全和建筑场地的稳定。临界高度可用下式估算(引自《工程地质手册》):
式中:――极限堆土高度(m);
――不排水抗剪强度,可按下卧软土层取值(kPa);
――填土的重度(kN/m3)。
参考区域地质资料及本地区经验值,本次取=10kPa, =20kN/m3,求得=2.76m。而根据场地北侧瑞安市中川塑胶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及东侧已建道路类比,其地质环境条件级工程特征类似,现状场地填方高度一般小于0.5m,工程现状稳定性良好,因此类比认为本场地填方高度一般亦小于0.5m,远小于临界回填高度,地基土承载力可满足上部填土荷载要求,地基填方引发过量沉降与过量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2、建(构)筑物引发的基础不均匀沉降预测
由于场地下伏有大厚度的淤泥质软土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差,若处理不当,有引发建(构)筑物基础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由于拟建建(构)筑物为单层钢结构厂房,荷载较小,对填土产生的附加荷载不大。且与北侧瑞安市中川塑胶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类比,其地质环境条件级工程特征类似,工程采用桩基础,以下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岩土层作持力层,现状建筑稳定性良好。因此类比认为本工程建设引发建(构)筑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基基础过量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3、基槽开挖边坡引发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规划,拟建单层厂房工程,一般不设地下室,基槽开挖深度较小,一般小于1.0m,组成基坑边坡岩土体主要为浅表部粉质粘土,其物理力学性质尚可,基槽边坡稳定性较好,且根据调查访问,北侧地质环境条件类似的瑞安市中川塑胶有限公司钢结构厂房施工期间未引发基槽失稳现象,稳定性良好。因此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引发基槽开挖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河岸岸坡失稳预测分析
建设场地南侧距离河岸8~12m,西侧距离河岸3~10m,宽约15~20m,水流缓慢,水深一般1.5~2.0m,岸高多一般3.0~3.5m,为土质自然岸坡,坡角45~50º。组成岸坡岩土体主要为人工粉质粘土及淤泥层(图4-1),力学性质较差,若建设工程临河而建,建筑工程附加荷载对岸坡土体将会增加侧向压力,有导致人工河岸产生滑移破坏的可能,河岸失稳将影响建筑工程安全。
由前可知,而拟建场地回填高度小,荷载较小,拟建工程建筑为单层钢结构厂房及进场道路,且厂房一般采用桩基础,以下部物理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层作基础持力层,因此工程建设对浅表部土层产生的附加应力小,一般不会造成岸坡失稳。因此,工程建设引发河岸、失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
图4-1河岸岸坡Ⅰ-Ⅰ′地质剖面图
[关键词]地理区域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防治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244-1
所谓地质灾害,指的是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所引发的一系列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裂缝、塌陷、崩塌以及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因此, 对于这些自然灾害进行评估,运用正确、科学的评估原则、评估方法和量化指标,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防治的目的。
1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原则、方法和量化指标
1.1评估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其评估原则进行考虑,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1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在对其危险性程度进行划分时,将我国国土资源相关部门颁发的地质灾害文件作为主要的划分依据,对其危害性级别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1.1.2坚持“就急、就重”的原则
在对某个地质区域的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时,要将危险性进行明确的登记和分区,注重就急不就缓、就种不就轻。
1.1.3坚持“区域相异、相似”的原则
在对地理区域性的相关的拟建工程的危害级别、程度进行考虑时,首先要对该地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主要以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1.2评估方法
首先将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原则作为重要基础,然后通过对地理区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存在形式以及严重程度进行了解,最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解决。
1.3评估量化指标
在对地质灾害的量化指标进行评估时,主要对灾害分布的长度、土方体积、灾害影响范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灾害种类以及灾害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现状评估和综合评估。
2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
2.1现状评估
对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不仅要具备大量、全面、系统的地质专业知识,而且还要采取专业性强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现状评估,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
(1)对地质灾害区域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岩体工程以及地震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了解。
(2)对地质灾害区域周围正在建设的工程和以往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只有在对所有的区域信息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现状评估。
2.2预测评估
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其主要的评估范围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以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后,具有足够的论证后,对滑坡、泥石流以及崩塌灾害周围半径不超过50米的区域设置施工项目。立足于建设工程角度,需要对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灾害和危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和把握,进而对其灾害性进行评估。
2.3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指的是在实现预测评估与现状评估的互相结合的前提条件下,对地质灾害区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区域环境分布情况的差异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另外,在对区域内适应性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区域级别进行划分,主要将级别分为适宜、适应性差、相对适宜三个级别;对其灾害危险程度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大、中、小三种程度。
3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针对其结果制定出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所制定的灾害方案除了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之外,还要对灾害种类、灾害级别以及灾害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严密性、可操作性的防治建议和措施。
3.2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针对出现的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时,首先要采取避让措施,尽量绕开出现滑坡地质灾害周围的区域。如果不能完全避开滑坡地质灾害区域,那么就要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覆盖范围、规模以及种类进行考虑,然后确定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通过采取设置挡土墙设施、建造排水系统以及更改滑坡体等防治措施。此外,尤其要注意,在进行深挖方工作时,最大程度的防止在滑坡体前缘位置进行该项工作。
3.3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对出现崩塌地质灾害的位置区域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有效的避免给以后工程建设的开展埋下安全事故隐患;其次,对于稳定性不强的后壁陡边坡进行治理,有效的防止崩塌灾害造成的重大威胁;最后,严格的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情况,按照建设工程治理标准规范对其进行治理和防范。例如对于那些建设工程中切坡高度大、开挖量大的工程项目来说,要着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关注。
3.4斜坡不稳定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在部分区域中,其沟谷比较深,进而会很大程度的出现高陡边坡。所以,在对该类工程项目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将路基段转变为高架桥以及侧移等方式,来有效的避开出现高陡边坡的现象。另外,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高陡边坡,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避让,那么可以采用控制开挖深度、加固以及设置安全坡比和坡型的方法,来有效的保证高陡边坡的稳定性。
4结语
总之,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人们没有引起对地域性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条件勘测的重视,那么很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留下安全事故隐患,进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地理区域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张驰,辛晓玲.浅谈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11):82-83.
[关键字]水文地质灾害 危险评估 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244-1
0前言
当前,我国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地质灾害是我们不能避免的,也是人力无法阻止的,例如地震、海啸等,这些灾害如果发生,我们是不能控制的,但是这样的大型灾害通常发生的频率很低,而很多水文地质灾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这种地质灾害现象是可以事先进行预防的,只要我们全面准确的进行分析和评估,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够极大的避免这类灾害的发生。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对一些在我们社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水文地质灾害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估,清晰的划分各种水文地质灾害的类型,准确的分析其危害性,选择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因此水文地质工作者必须要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引起重视。
1水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思路
(1)科学划分地质灾害类型
当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梳理。在这些地质水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评估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科学的划分。在确定其类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评估地区的计划建设项目以及该地区的实际地形地貌构造特征来开展。
(2)科学评价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在对地质灾害种类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不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差异、不同灾害的危险性以及不同灾害发生之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要做到不偏不倚,如果评估结果偏高,那么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评估结果偏低,那么地质灾害工程的预期防治效果就无法达到,将会导致更多的损失。
(3)科学选择防治措施
在对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的选择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安全有效、科学实用、分清主次等原则。安全有效和科学实用的原则主要说的是在确保防治措施有效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防治工程的经济投入。主次有别的原则主要是说要结合水文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的程度来选择防治方法,将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运用到刀口上,不能在灾害防治过程中不分主次,否则就会让主要灾害的防治效果降低。
(4)做好评估区的地质环境调查
对评估地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一般有:评估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在开展评估地区的水文地质环境的调查工作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仔细,绝对不能走马观花,对于评估地区的任何可疑点都不能遗漏,做到全面、准确。另外,在开展评估地区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评估地区计划进行的工程项目或者生产活动来进行,这样才能够确保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法
对于点的危险性评价,一定要弄清地质灾害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地质环境,地质面貌,形态特征,边界条件。采用经验法与灾害活动的动力分析和条件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力学平衡的计算,得出稳定系数(K),用来指示斜坡失稳的可能性。在计算现状环境下斜坡稳定系数时,应根据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设定相应的参数,计算稳定系数,从而确定导致斜坡失稳的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的频率多大,进而可以确定灾害发生的概率。最后根据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稳定性、危害范围及其发生概率计算的结果,对整个地质灾害点进行危险性分区。
对于面评估特别是区域评估的危险性评价,首先要分析灾害产生的因素,即岩体工程条件,构造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以这四种因素作为危险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一般可采用单元面积评价法,即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单元,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每个单元逐一评价,然后再作整体评价。危险性评价的统一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对各地质灾害群成生原因及新出现的灾害活动特征进行研究,找出地区至灾因素而实现的。评价时,将此四项因素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求出各自的权值,然后以专家评分方法,将分值乘以权值,求出各单元的危险性指数。再根据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考虑到可能发展为灾害的现状及预测的内容,将该区危险性分为极重、重度、轻度、无危险四级。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地质灾害类型以及各项参数,圈定地质灾害的危险范围,准确的划分地质灾害强度,对于做好水文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部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