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33
导语:在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前言
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其在高校教育当中,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应关注其心理健康,了解其主观幸福感。受到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缺乏主观幸福感,这是制约其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需要针对其心理压力,给予相应的帮助,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于其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的原因
心理和精神压力的产生,是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的主要原因,而压力则主要源自于学习、生活和就业三个方面。
1.学习
大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同时还需要面对计算机等级、英语四六级等各类考试,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加上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自信心,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这种情绪还会持续影响其日常生活。
2.生活
除了学习之外,在生活中,大学生也要面对各种压力,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经济等方面。大学生对于人际关系十分重视,并将人际关系与成功联系起来。当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但是部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状态会受到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当大学生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并在心理上感到满足,其心情会更加愉悦,主观幸福感更高。而多数大学生均处在一个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当中或是其对于自身所处的人际关系不满意,则会出现心理失衡,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之下降,严重者则会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
金钱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主观幸福感,但是不应掺杂功利、拜金等不良心理。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主观幸福感完全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会使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导致其主观幸福感的下降,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经济状况,则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由此可见,经济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
3.就业
据统计,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就业压力空前巨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届毕业生开始在就业、考研以及公务员考试之间进行选择,并存在着犹豫和疑惑,择业、应聘前景并不明朗。多数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认为就业难度较大。在就业难问题上,更多体现在择业难,大学生的期望值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自信下降,热情也逐渐消退,心理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加,并导致其主观幸福感的下降[1]。
二、基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疏导
在高校教育中,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压力,耐心听取其主诉,针对学生的烦恼,给予切实、有效的帮助。?o予学生以鼓励,使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自信的面对学习和生活,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定期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和主观幸福感测试,从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定期接受约谈,得到心理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向大学生推送健康知识,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该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主观幸福感测试功能,大学生通过填写主观幸福感量表,自主进行测试,使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学会自主调节情绪和释放压力。
2.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并以校园文化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专业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快、更好的成长和进步。丰富校园生活,营造和谐的氛围,让“主观幸福感”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以及音乐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视觉、身体运动,发挥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满足感,进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自我认知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帮助。该过程中,大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得以挖掘出现,并充分予以展示,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
3.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还应关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担忧和顾虑,并认真解答其疑惑的问题。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就业形势,同时对就业、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轻其就业压力。该过程中,大学生有着明确的职业规划,就业成功率更高,其主观幸福感获得显著的提升[2]。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8年以来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并逐渐成为其核心,到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群体。与此同时,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丰富,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些调查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90后大学生具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但是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独特性注定90后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与以往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徐辉、彭秀芳、梁凌寒认为“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相比,在自我状态上存在差异,90后大学生被试中,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分值相对最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90后大学生和80后大学生在自我状态上的相同之处,即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相对最高值的人数比例都是最少的”。王君君认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困扰;二是学习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应困难;三是就业困难造成的精神心理压力”。刘艳艳认为“90后大学生在强迫症、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的患病率比较突出”。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待自己:最明显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然后内心焦虑,有很多冲突,很多困扰。第二,对待他人:交际能力差,团队意识薄弱,不会主动关心别人,叛逆意识强烈。第三,对待环境:心理脆弱,耐挫力差,沉迷于网络,追求享受。所以对90后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现状
189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James将自我明确的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是自我的主动分布,后者是自我的被动部分。主体我负责认识、调节和指挥个体的互动,客体我是被注意、知觉和思考的客体。当个体自我意识指向自身时,即,对自身仪表、能力、性格的了解和认识等等,称为私我意识;当自我意识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即,自己在他人眼中地位的理解等等,称为公我意识。在自我意识提出之始,由于James认为“主体我的本质是不可决定的。因此出于实证研究的目的,心理学家的兴趣应集中在客体我即自我概念的研究上”。所以在认知革命出现之前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体我及有关的各个方面。80年代之后,受皮亚杰等认知理论家的影响,心理学对于自我意识的研究慢慢重视起主体我方向。
蒋灿等人认为按照意识活动的不同层次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意识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类型;从意识活动的内容上来看,自我意识可分为对身体自我、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意识。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相当于James的理论中的主体我和客体我。由此可见自我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在研究中很难考虑到它的所有层面,所以在研究中我们一般选取它的某些层面进行研究。
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作出开创性贡献的是Coopersmith,他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并据此编制出自尊测量问卷(SEI),这是一个单维建构的问卷(1967)。在这以后逐渐出现了多维度自我意识问卷,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5Self一ConeeptSeale),1974年修订了儿童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80项是否选择型测题,从六个方面考察自我意识,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但是这些测量还是主要集中在“客体我”方面,Fenigstein等人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CS)首先考察了“主体我”的方面。Fenigstein,Scheier和Buss(1975)提出了自我的两个方面的划分,即自我的某些方面是隐秘的、他人无法知道的;另一些方面是公开的,表现在他人面前的,是与他人的关系密切相关的。他们把自我的前一个成分定义为“私我”(private self),后一个成分定义为“公我”(public self)。赖文龙使用的自我认识问卷从个性自我、道德自我、倾向自我、社会自我、虚拟自我五个维度来研究自我意识。
三、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学生由于处在人生的特殊发展时期,学校环境的相对闭塞性造成了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打击。这时就会增加他们内心的冲突,自我激励、肯定和自我否定、放弃在他们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这些比较偏激的思想,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偏离人生的正常轨道,走向危害社会的不归路。所以,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目标取向 心理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40-02
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只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再优化,才能实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终目的。
一、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孤立
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彻底纳入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当中,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心理辅导机构与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架构上,现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和孤立。[1]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的偏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其实是对高校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仍旧是那些心理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定位仍然是病态心理学。而这种目标取向上的偏离不但不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治疗,也会影响到对高校多数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还要纠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偏离取向,让目标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三)过分依赖心理学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当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切从心理学理论出发,片面强调心理学抽象理论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探索的倾向。从宏观角度来讲,心理学理论是必需的,但是脱离了实践心理学理论就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保证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结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节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他们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此之外,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是重要的细节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应放在对这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和思考上。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队伍专业性不够。有些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机构,但这些机构的人才队伍多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或者其他教育人员来担任,人员队伍的专业性远远不够。除此之外,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也没有专业性强的专职人员作为保障,最终难以完全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于流于形式。[3]另外,还有的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过于形式,僵硬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德育混为一谈,把大学生的个体心理疾病认为是思想错误或者品质恶劣,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将会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就要从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心理咨询等主渠道出发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战场,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管理规范工作,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另外,还要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其次,为了营造适合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力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诸如报纸、海报、广播或者网络等传播媒介,以及各种类型的活动表演、心理讲座或者知识竞赛来开展。[4]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不能仅限一种形式。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对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的推动,这样可以实现大学生能够及时地与心理咨询教师实现沟通和交流,从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理困惑。
(二)积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使其能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才
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所以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正视现实,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顺利成长、全面发展。高校要努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差距,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环境,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首先,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及乐观的情绪。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通过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去消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其次,要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大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通过不断地积累新知识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源于对自己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能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中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再完善。通过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最后,大学生要乐于交往,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他们能够以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谐相处,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处事。
(三)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教育手段,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表现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择业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所以只有处理好这些心理问题才能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的发展。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以及心理健康方法创新等教育手段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观。在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时还要保证能够真正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积极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5]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力度,努力创建一支专业互补、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英的不断输出还有赖于相关业务指导和培训,只有通过不断地再学习和再培训才能增加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能力。[6]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系统化
高校只有保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实施才能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实现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整合和完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咨询辅导认识上的误区,需要建构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咨询时促发展、在发展时借助咨询。除此之外在心理课程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点,从不同年级存在心理困惑的差异性考虑心理课程的设置。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能脱离素质教育这根主心骨,但又不能孤立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将它渗透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权始终由教师来掌握。
科技进步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如此。当代大学生不仅担当着时代的使命,也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在保证基本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优化和完善,以保证在教育工作中能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忠旺,胡义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建构[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4,(5):145-146.
[2] 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15-16.
[3]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4] 葛媛媛.高校学生工作对心理咨询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
[5] 吴晓艳.关于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维立体模式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33-3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合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即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见》的出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
活动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根据活动教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心理健康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活动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比较以上两种概念,我们认为,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课堂活动教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性活动,发挥课堂教学最大教育功能的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意义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课程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人格健全、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角度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发展第一”的基本原则,沿着“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问题调适——心理素质优化”的基本思路,力图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将活动有效纳入教育教学视野,“以活动促发展”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展开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秉承“教学即活动,活动即教学”的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全面、多样的课堂活动模式,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依据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正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教育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来说,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感等都是影响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大学生处在社会化发展的末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且处于“转折”时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在“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他们更多地要求通过更为主动的自我体验来进行自我意识转化。因此,课堂教学就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提供自我体验的途径。另外,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对待周围的一切,所获得的抽象概念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同时,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充满青春活力,其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课堂活动来增加情感体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照相应的教育理论,构建更具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
相对来说,活动教学更重视过程,而活动过程组织者是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实施阶段包括“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三个阶段。
(一)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有活动都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阶段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活化教材”,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引发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中。
(二)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课堂大、人数多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面临着怎样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等小组教学活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中先进带动后进的效应,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教育漏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大合唱”“小组唱”相互配合的活动方式,大力开展小组活动和配对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率,不断改善课堂气氛,保证各种活动有效进行。
(三)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门课程。教师除了要传递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强调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取决于个人,也就是传达大学生自助的观念,即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认识、体验情感、实践行动来实现自助。因此,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操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思索、感悟,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改变自己,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6,(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很多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经常会不听父母的教导,和父母对着干,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办事,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还依然处处都管着他们,总想让他们还听自己的,那么极其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面临着学习、环境以及平日的男女接触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压力和困难也越来越多。如果以上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快速解决,则大学生教育将面临极大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
1.1 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有来自城镇贵族家庭的富家子弟,也有来自农村的贫苦学生。他们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平时的日常开销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很多城镇来的学生会和农村来的学生进行攀比,这就使得农村来的学生心理上会感到受到了排挤,进而产生一种自卑感。
1.2 大学的寝室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非常重要,有一些学生会在寝室之间拉帮结派,甚至有些大学的学生寝室中还存在着孤立起某一个同学的现象,所以如果处理不好与新同学之间的关系,将会导致有些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同时,大学里面要学的课程增加了,期末考试的时候要复习很多科目,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同样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的心理。
1.3 高中的时候拼命的学习,只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会有份好的工作,可是真正走进了大学校园,并且经历了大学四年的艰苦奋斗,在毕业的时候却又要面临就业问题,这就给即将离开校园生活的大四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抑郁性的情绪。
2 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2.1 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许多大学生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后,像洗衣服这些事情都要自己亲自动手,但却做不好,所以在心理上会感到自责。而且在经历了高中三年的艰苦学习生涯后,终于可以有所放松,对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大大减退,可是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却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这便使得他们一蹶不振,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其次,当代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情绪波动相当大,面对夸奖的时候,各个都是激情饱满、信心百倍、热情高涨,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或者被误会的时候,情绪就会有很大的落差,显得有些孤僻,不喜欢和陌生人讲话,自己的情绪很难控制。
2.2 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在教育方面的资源并不充实,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更是没有重视。而且学校关于教育方面的设备设施不完善,和学生们所期待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很失望,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而很多的学生在家里习惯了受到呵护和宠爱,突然面对大学里面的集体生活,同样会让他们感到很不适应,觉得生活有了非常大的转变,进而产生孤独、焦虑和压抑的感觉。
2.3 来自家庭环境的因素。
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觉得他们是自己的骄傲,所以总会在同事朋友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越来越优秀,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要求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强大的上进心和动力,但却不知道在某种程度上,这将会给孩子心理上增加负担。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家庭,但是他们的家庭条件和经济条件却各不相同。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面对高额的学费和自己的日常开销,这无非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和经济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使得学生感到难以接受,在心理上会出现自卑和压抑的感觉,时间久了,便会产生行为上的偏差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
2.4 来自社会的因素。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中关于就业分配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竞争激烈的现象。并且网络信息也因为网络时代的出现随之而来,这些信息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是媒体为了夸大事实而的一些虚假消息,这些消息干扰了大学生辨别信息的真假,甚至会对某一事件或某一人有着过分偏激的看法,会对整个社会失望,进而出现认知偏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途径
3.1 通过自身观念及态度的转变。
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饮食要合理、睡眠要充足,而且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迅速调整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对自己要有新的认识和了解,要认可自己。因为我们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所以在认知方面,必须改变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走入误区;而且态度也要端正,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只有拥有了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够使事情做到事半功倍。
3.2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
学校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方面检查,建立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真正做到对于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充分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各个院系开设心理健康反面的选修课程,内容可以是关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心理学的实用性。
3.3 家长要给孩子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首先,家长要做到换位思考,让孩子学会独立,只有在孩子情绪失落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去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这时候要多关心他们,不要让他们去做一些自己感到反感的事情。
其次,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他们的日常开销会比较大,经济负担很重,所以家长要争取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保证,不能让他们感到经济上的紧迫,进而影响他们的求学心理。
3.4 国家要加强教育的资源投入及增强社会的关注。
国家要加强教育的资源投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重视起来,要帮助各大高校建立关于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及心理学实验等方面的内部机构。
另外,一些电视、报刊等媒体也要做好宣传,共同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就业问题,所以要完善和改进大学生的就业体制及就业环境,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
4 结语
我们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并且找到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要我们平时对大学生心理状况多多关心,相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所改变,并且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姚本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2011(3).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 问题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82
Explore the Problems and Patt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YUAN Xiaojiao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as the main channel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 unique role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poor, including not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es, lack of targeted content, does not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college students, thus proposed a "surface point combination" teaching mode, that outlines key areas of mental health, based on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develop targeted educational guidanc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urse; problem; pattern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转折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由于学业竞争、择业困难、人际及恋爱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将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2011年,教育部又相继颁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课堂教学作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效果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例如有教师与研究学者指出,目前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真正需求,①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看法由开始的“感兴趣,很好奇”变成了“没意思,没用处”,②对心理健康课由最初的热望变成最后的失望。③本文将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据此提出改革模式供进一步探讨。
1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经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发展快,逐步从早期的矫正性治疗发展到当前的预防、发展性指导,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途径则主要包括了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和具体的学业指导等。我国大陆地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且存在学生基数大、专兼职教师不足、专业机构缺乏、心理咨询与治疗污名化程度严重等诸多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域逐步拓宽,水平不断提高,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本土化特色,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兼具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课堂教学作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一方面,课堂教学是解决我国高校学生基数大、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约在两千分之一到三千分之一之间,远低于台湾的六百分之一以及日本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渠道才能让更多学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也是在当前心理咨询污名化严重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使用UPI测查工具检出的一类学生(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接近学生总数的1/3,除此外还有更多存在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然而,事实上只有极少量的学生能主动寻求个体心理咨询服务,更多存在心理问题和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因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担心被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不敢寻求专业帮助。相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发展性指导,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为存在心理问题和潜在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自我矫正与恢复的方法。
2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2.2 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指导
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2.3 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3.1 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2 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
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克服师资力量不足的困难,实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无论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分班教学,还是开设心理健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都涉及需要更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问题。在“面”的普及教育中,主要以加强既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培训为主,促进更丰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在“点”的针对性指导中,可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补充师资力量,例如发展、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参与到某些自身擅长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或各类活动来折合学时等。
注释
① 王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出路.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25.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缘于人的心理现象的特殊性.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在经历、体验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事件与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受文化环境、教育及社会发展的影响经过大脑的分析与加工而形成.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经历、体验等人生实践为基础,帮助学生通过回忆并预设未来事件情境中的心理体验,积极探索构建健康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客观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力与主观体验之间的合理链接,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分别是: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从课程层面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定位是以经验的课程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与学生共同互动过程中,领悟到课程内涵的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持续潜在的变化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真正能够促进教学相长的人生成长课程.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社会性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其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困惑主要有:适应问题、学习发展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与恋爱问题、压力管理与人格健康、自我意识的发展、心理咨询与关爱生命等.因此,课程内容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2.1社会化需求与大学生发展需要相统一原则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的,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以个体发展为基础.由于个体发展基础的多样性,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规则的学习与掌握是在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中“,社会适应性”是其中一项重要标准.因此课程内容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社会化需求与大学生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原则.
2.2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设置要立足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现实之中,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为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另一方面,现实的发展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有赖于对现实的超越.在现实中学会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并超越自我,有助于把握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与走向,学会求助与自助,调整自我身心,促进潜在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2.3外显性和过程性相统一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以是外显的行为与生理的变化为基础,但促进心理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既有外在行为的明显改变,也要渗透积极心理元素,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潜在的预期情境,促进学生体验过程与反思相结合、通过检验他人及自己的外显结果,掌握心理变化的规律.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需要深入思考与遵循的原则.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多样化
课程资源既包括心理科学知识的研究成果,更要丰富这些研究成果过程剖析,通过社会化行为及个体预设与经历过的体验进行领悟,对心理活动每个环节的反应进行反思,内化为自己心理构建的资源.为此,笔者参与并主编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该教材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除了设置了以知识讲授的“心理课堂”版块以外,还设置了丰富的心理活动环节———心海俱乐部,其中包括“心理剧场”、“心理影吧”、“点歌台”、“加油站”、“心理训练营”、“户外拓展训练”以及“心理测试”.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趣味性极大地降低了教师们搜集课程资源的枯燥工作,提高了教师组织心理活动的能力及分享指导的针对性.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对课程教师的要求
心理学课程的科学性、抽象性与动态发展性是每位学习者的重点与难点.在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的现象及大学生心智发展的阶段性,开发的以应用体验性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课程教师的要求有着更为特殊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4.1用“共同感受”研究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问题与心理体验的变化与心智发展阶段及时代和环境背景有关.所谓共同感受,是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做为教师要在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进行客观指导.
4.2对资源使用到灵活配置的思考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课堂问题的随机性相统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们参与其中,组建团队,沟通协调完成各项以课程活动任务.但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学生还会以完成教师任务布置为导向,当出现一些疑问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熟练运用课程资源,启迪学生主动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4.3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给学生资源,对团队完成各项心理活动的大学生提出问题,促进思考,学会合理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表现,给予学生变化的过程,真正学会包容学生,等待其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4开阔的视野与广博知识面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与客观多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掌握环境变化与人的社会化进程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面,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是时代的先锋,向学生学习新新人类的知识,开阔的头脑与视野会使学生更加尊敬教师,促进教学相长.
4.5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与构建,是以围绕其社会性的发展为主题.教师角色在社会上的定位就是良好社会责任心与精神文明发展的群体.挖掘有效的积极的心理元素,鼓励大学生奋发向上,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目标,切忌过度宣扬心理现象的消极性,为大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遇到人生困境时,学会求助,才能发展自助能力的意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模式的实效性分析
笔者根据课程资源配置,采用“讲授+活动体验+分享+反思”促成长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应用性、体验性与情境模拟分析的特点,以组建学习小组为团队建设的雏形,指导团队目标实现中的同学之间的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感受他人的心理变化,从而提升自己认识与探索的能力,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变化相对比,其实效性的分析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
1.授课教师的主观感受
通过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促进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课程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有了如下的体验与收获.
1.1讲课时间减少,但备课动脑时间增多
心理活动的增加,需要教师课后更多的工作量.在准备课程的过程,教师更多需要思考如何指导心理活动的合作性,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增强,通过心理拓展活动促进了教师进行反思与动脑,激励教师的教学不断向着创新方向思考.
1.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由于课程模式的创新,大学生们通过活动认识了自我,并有部分同学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积极进行咨询与自我认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的困惑,会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
1.3促进教师内涵发展
由于心理活动是模拟学生生活与学习和社会现实情境为主线,需要教师充满教育机智,灵活准确处理各类问题,真正让教师体会到课上一杯水,课后一桶水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们活动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与时俱进,促进了教师教学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2.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2.1学生活动参与度与互动性提高
由于团队活动的合作性与竞争性,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互动性明显提高.一改往日上课睡觉、听音乐、看闲书等状态,激活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2.2团队活动创意增加
由于同学们在团队建设活动中以沟通、讨论方式进行行动目标的确定,并在观察其他团队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创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效率性.
2.3遵守课堂纪律,提升职业素养
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学生们会因课程过分枯燥而选择逃课或小事请假.因此,课堂要求学会对自己负责任,要求学生有事请假,事不过三,严格执行学生守则,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素养.
2.4“旁听”学生增多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关联性
前言:近年来,以马加爵、清华学子硫酸泼熊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一些障碍,而其中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大学新生,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问卷调查时间为学生入学阶段。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资料收集,集中作答并回收,并利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问卷内容主要侧重对父亲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过分干涉及偏爱等方面对大学生个性、自尊等心理产生的影响[1]。通过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为文章研究提供了极大支持。
2、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
2.1情绪方面
通过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个性、自尊等心理相关性分析得知:父母采取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及过分干涉等消极教养方式越多,那么相对应的,大学生稳定性、兴奋性及自律性也会较差,二者呈现负相关趋势;反之则不然,父母对子女采取理解、温暖及平等的教养方式,子女在稳定性、兴奋性等方面则表现的越高,并削弱怀疑、忧虑及紧张等心理。充分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关系,因而,父母要明确认识到自身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并积极采取良性教养方式,经常与子女沟通和交流,与子女建立和谐的关系,帮助子女排解内心的不满、郁闷等消极情绪,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生活观念,学会分享和合作,辅助学校与教师教学,共同引导学生接受正面的、积极性的影响,拒绝一切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2自尊方面
数据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自尊呈正相关,简而言之,父母给予子女的理解、关爱越多,那么子女积极、自尊情绪也会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相反,父母惩罚过于严厉、拒绝否认等,甚至在他人面前教育孩子,会严重损伤大学生的自尊心,在调查在中,不难发现,父母教育方式各方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密切,良好的教养方式能够发挥良好的预测作用,在改变大学生消极心理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父母要注重站在子女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最大限度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为日后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内控能力方面
心理控制源作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指关于个人性格及行动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大量调查显示,外在控制性较强的人难以更好地面对紧张的生活环境、学习压力等应激性事件,相反则不同,内控性较强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美好的生活向往,且心理更为健康[2]。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大学生内心性具有直接关系,前者程度越深,那么大学生自控越强,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且能够加强对自己在遇到困难、成功的控制,不骄不躁,并逐渐形成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美好品格,较少以来让人控制自己,而那些依赖性较强大学生,则会将自己困扰寄托于他人身上,缺乏独立性,无法更好地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坎坷和困难。所以,父母教养要避免盲目性,要认清自身教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来帮助子女更好地成长。
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回归性分析
在调查研究在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能够发现,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最为突出,不仅涉及稳定性、敢为性及自律性等积极因素,还会影响到怀疑性、紧张性等消极因素,由此证明,父母对子女采取更多关怀、理解方式,能够增强大学生自尊心,在校园生活中,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嘲笑等不正确行为,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控制好自身情绪,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和课外活动,追求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父母采取严厉惩罚等教养,大学生自尊心水平较低,长此以往,产生自卑感等不健康 心理,且常常表现为敏感多疑、情绪抑郁等特点,一旦在生活中或者学习遇到压力等应激性事件,便会产生不健康心理,进而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出过激行为,伤害到其他同学,影响学生未来发展。所以,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因素[3]。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他人和谐相处,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恰恰相反,因此,父母要积极调整教养方式,加强对子女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师生、与社会、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长松,赵科.不同地区高职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18(03):259-261.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目标 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为起点,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顺利社会化为归宿。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目标:
第一,初级目标――防治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这是它的特色,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又正当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当他们面临的冲突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又得不到外界帮助,就可以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引起自杀或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良心理现象和行为予以矫正和治疗。[1]
第二,中级目标――完善心理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是指导学生深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了解,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挫折承受力,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性格品质的优化,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通过心理能力的强化,促进智育的高效化;通过健康心态的培养,促进健康的全面化;通过内在动力的激发,促进自我发展的主动化;通过行为习惯的优化,促进个体的顺利社会化。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交友、恋爱、择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中常会遇到挫折,由此而产生心理困扰。由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尚不完善,挫折引发的情绪波动常常十分强烈,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适应社会,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促进心理发展。同时,保持对客观社会的积极、主动地适应,实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与统一。当代大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的某些弱点和局限,常常会影响他们的适应与发展,阻碍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而充分地发展自己,完善人格。 [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育人活动,其特定的工作范围在心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把“育心”作为自己的立足点,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由此,我们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初级功能――预防心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中级功能――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调节能力;高级功能――充分开发潜能,促进人格完善。通过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和优化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学会情绪调整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职责。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第一,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闭锁性心理与交往需要之间的矛盾。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和情绪体验更关心别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分析别人的活动时,更多地着眼于思想、情感和个性品质,并借助于对别人的分析来认识自己的心理品质,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他人的区别。自己具有了特殊的不同于他人的各种生活体验,这种思想和情感体验,又不能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而且思想情感越成熟,自尊心越强,就越来越感到自己的心理特点与别人存在着差异,使他们感到没有知心人可以谈心或倾吐真情,就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藏起来,以致产生孤独感,因而产生了闭锁性心理。但是,他们又迫切期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或与同龄的知心朋友交流思想、感受、愿望和理想。于是,形成了一对矛盾。针一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细心观察大学生心理的变化,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及年龄特点,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帮助学生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又提升了教师的威信。
第二,有利于解决大学生求知欲和识别力之间的矛盾。大学生渴求知识,求知欲强烈,无论社会领域或自然环境领域中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新奇,都想了解和探求究竟。但是由于辨别力低,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积极的、有益的,哪些是消极的、有害的,以致良莠不分,把错误的事物也接受下来。这样就产生了求知欲强和识别力低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大学生要勤学多思,增加判别力,特别是对课外读物,要用正确的观点,对其内容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帮助他们培养自制力,使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3]
第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能从现实的具体条件出发,把自己所获得的感性印象,抽象地、概括地反复思考。同时,由于大学生对未来的热烈向往,想象比较丰富,往往离开现实条件构想自己未来的前景,这样,就形成一个“理想的我”。远大的理想为大学生的生活指明奋斗目标,但是理想与现实不一定完全相符,当他们感到达不到自己理想时,就与现实发生矛盾。如果他们对这一矛盾,不从自己本身的思想认识、智力特点考虑问题,就会把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夸大,而对现实不满。针对这一矛盾,应该提高或降低学生的抱负水平,对抱负过高的学生,可适当降低他们的抱负水平,使他们的自我评定与现实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对抱负过低的学生,可适当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阻力,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勇于和各种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军.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 刘春燕. 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3] 何光耀. 谈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