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38
导语: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体格的责任,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责任。特别是当前时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其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均达到健康的标准,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学 渗透 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在体育教学中,要求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两者有机结合。特别是处于初中发展阶段的学生,更应加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真正发挥出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实效。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公平,不仅可以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放松,比较容易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时时表现对学生的关爱、热心、尊重、信任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逐渐转变原有的心理意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精心计划和组织教学场地
由于体育课多是在室外进行,因此环境因素往往对教学过程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所需的场地进行精心组织和计划。所选的场地除了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干扰之外,还要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初中生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好,因此要格外注意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保障。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促进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效统一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以下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突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
(一)充分挖掘教学
采取最恰当的教学手段的前提条件是深度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我们可以从中对学生的毅力、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品质进行磨练;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时,我们可以从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以及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集体意识。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等视频,使学生从运动健儿的努力拼搏中,感受到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选用适当游戏
对于正处于初中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逐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素质。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游戏,能够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求。比如可以在田径运动的教学中,采用接力跑等游戏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特别是一些孤僻的学生,能够在集体比赛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使其感受到团体所带来的快乐。我们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猫捉老鼠、拉网捕鱼、警察捉小偷、圆圈追逐、踩影子等游戏,通过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外,还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或是不良的行为习惯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比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行、优雅的气质、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与同事、他人之间具有融洽的关系等。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理论方面的修养和提高,通过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受益匪浅。此外还应加强如何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积极交流,特别是在上课过程中发现的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通过交流、谈心等给予学生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将心理健康教学延伸至课外生活。还可以就相关教学内容、方式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对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所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机结合。
五、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应积极的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师应通过自身实践,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并不断的促进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保证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参考文献:
[1] 张红利.浅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汇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读与写.2013(12):263-264.
一、在备课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点,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把学生看成配角。同时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什么为中心来设计教案,联系学生现在的水平和学习能力,挖掘出各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那么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带着新的眼光和思路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便可从数学教学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我们在教《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可联系学生中出现的懒惰问题,可选用学生自己每天做作业的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实例,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效率的计算,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史的材料,这些数学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澎湃前进。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让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但学生的自信心在不同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和其它各种活动中。如:分层设计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练习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思维的不同水平和跳跃能力,可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要求,尽量使各层次的学生能解答其中的某些问题。
(三)锻炼学生的毅力。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心理健康的人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会自动调节情绪,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而这种克服困难的表现和毅力,又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差的人常常在挫折面前惊惶失措,变得消极悲观、自卑怯懦,阻碍前进的信心和动力,并对心理的发展形成消极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在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共同增长。当然,在这里必须强调合作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竞争的良性发展。教师应设计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如在讲述“充要条件”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学习成绩好是考入重点大学的什么条件。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健康心理在实现理想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自觉地摒弃不良心理。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从条件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条件和结论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特别是在分析法证明中,要求学生思考一个结果的产生是由于它拥有了哪些条件。所以,我认为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可以教育学生正确归因自己的考试结果,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考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激发学生更加努力的勇气。
三、在教学评价方法上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厌学、逃学的孩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利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对教学工作极端负责任,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讲课的时候能全身心地投入,就会获取全体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可和配合,促使学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学习心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学会悦纳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他们,选择难度适当的问题让他们解决,要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适时加以表扬,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让他们伴随着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五、成功的喜悦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特有的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文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阐述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当前,我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大约有15%的初中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做出逆反和偏激行为。一些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俞国良曾说过: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爆品。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发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是祖国最有力的后备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其心理发展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社会和时展的内在需要。
2.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过渡时期,尚未成熟。初中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引导,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指明方向。
因此,教师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利用案例进行教学。
思想品德教材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这些案例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素材。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找对案例切入点,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例如,教师可提供以下案例:初中生李某学习努力,原本成绩很好,但进入初中后,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害怕同学超越自己,也害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盼的目光,这给他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导致成绩一日不如一日。这样,学生就能深刻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思想品德案例,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学会排解心理压力,避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虽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可用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制订教学计划,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随意使用案例,否则就会导致案例与教学脱节。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3.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 德育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初中必修课,但是心理健康的辅导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也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思想政治课更应该而且理应成为心理健康辅导的主阵地。心理健康的辅导,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因为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前提,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挑战,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这就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需要做好的课题。那么,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一、运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进行心理辅导
思想政治课具有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教材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名言警句可以供学生借鉴和思考。也有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人物形象丰富多彩,在这些人物中,有很多出身贫寒却能刻苦学习,最终学业有成,实现理想和抱负。在让学生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时时自勉。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感波动、心理体验,发现问题及的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敢闯敢拼积极进取的精神。
1.磨砺意志,战胜挫折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暴风雨的坚强意志,教会他们“人生难免有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的挫折是磨砺意志的秘密武器,使他们明白“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做好迎接挫折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抗击打、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利用诸多名人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最终成就伟业的典型故事。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千手观音》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典型的教材。那些聋哑人克服种种困难,给我们留下堪称千古绝唱的舞蹈场面,震撼过后就是深思。经常用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从中汲取一种精神力量,树立榜样,使学生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快乐生活。
2.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是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生命就要怒放,就要精彩。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在于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珍惜世间一切生命,因为每个生命背后都有靓丽的生命轨迹。热爱生活,是因为生活需要一种积极心态,乐观面对一切如意的,不如意的,快乐的,不快乐的,因为这一切都是生活的馈赠,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三、利用小论文写作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
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有独到的见解,有心理承受力,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查找学生身上的不足,查找心理健康隐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本着积极、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例如面对初中生的早恋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表达“我对早恋的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判断和平时表现,及早洞察学生的早恋倾向,将学生的这种情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明晰学生们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话题,例如你对“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观点的理解。通过小论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社会等大爱情怀。
四、主题探究实践活动是德育的契机
思想政治课程中设置了主题探究活动,方便进行学生心理辅导。教师教学中可以在独立探究基础上,团结合作,提升学生的判断力和思辨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喜闻乐见的小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也使思想品德教学落到实处,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增长知识。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利用思想政治课这一阵地渗透心理健康元素,为学生搭建精神家园,奉献精神大餐,使学生拥有健康而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才是使他们受益终身的课程。教师一定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吸收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机养料,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一、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组织、主导的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势必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处于如此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教师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紧张感、焦虑感,这些不良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样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养,向学生展现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的教师形象。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充满激情,将思想品德课上得更加活泼生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本身巨大的魅力,才能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同时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会直接传染给学生,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学生会紧跟教师的步伐,同样也会成为生活的强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拥有生命的色彩。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还要加强心理健康学习,要让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修养、有涵养、有恒心、有毅力,学会自我控制与调节,乐观生活,快乐工作。为此在平时教师既要认真研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等资料,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要深入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间找准最佳切入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间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得到心理与智育的全面发展。
二、相机渗透,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但目前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于温室中,他们极为欠缺的就是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习惯于求助于他人,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这说到底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勇于面对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勇于挑战。
一方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素材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要与这些内容紧密结合,将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如在学习“排解不良情绪”这一内容时,我先为学生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班的一位同学遇到了困难,非常沮丧,他选择了逃避。假如你是这位同学,你又会如何面对?请同学们一起来为这位同学支招。这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总结出了许多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顺利地学习了新知,而且体验了成功,感受到自信的重要性。当学生自己遇到此类问题时便不会选择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勇敢地接住命运所抛给我们的一切,包括美好与困难。
另一方面不要吝惜赞赏,要用赞赏来激发自信。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尤其对于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赞赏更是重要。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增强学生自信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这样在无形中便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我们要少一些包办代替,多一些自,少说几句“他能行吗?”多说几句“他一定行”,让学生在我们的信任与期待中找回自我,找回自信,做生活的强者。
三、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切体会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只让学生机械地掌握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这些理论与行为结合起来,而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背诵条条框框,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实现道德的内化,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如有些学生只会说遇到困难时如何如何,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不知所措,学生并未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一直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的弊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我们就必须要改变枯燥的说教,代之以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行为结合起来,建立直接联系,在活动中感悟、体会,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行为,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
(一)多媒体重现场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故事,利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来动态地展现给学生,重现场景,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学的形象性,从真实的生活事例中获取直观信息,从而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景表演再现
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能力与表现力,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来编排各种情景剧,可以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的内容与生活行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二者间的直接联系。实践证明,采用情景表演再现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学生在表演中可以产生真实的感受与深刻的感悟,这样更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增强团结意识,这正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最为需要的。
关键词: 初中 思想品德 心理健康教育
近二十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家庭温馨气氛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的管教方式不恰当;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按分数排队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黄色的东西出现,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等等,这些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学生影响较大。因此对学生从事心理方面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1.造成我国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后的原因
我国目前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远远不够,甚至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我国目前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大学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从事心理学方面的辅导。而相对于大学而言,国内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专职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应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当让所有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起属于自己应尽的那一份职责。否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便无法落到实处。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责无旁待。
2.在思想品德课上设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一要科学,二要合理。具体说来,这种科学性与合理性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次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在思品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完成的是学科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能力的内在规定性目标,这是学科教学的“首级(第一级)目标”,或称为“主目标”。而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思品科教学中的渗透只是第二级目标,或称为“副目标”、“辅目标”。因此,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应以学科本身的任务为主线,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副线,后者服从于前者,为前者“锦上添花”,绝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本末倒置。
第二,符合思品学科及其教材的内在规定性。这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目标设定时应充分考虑并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同时要充分认识学科之间的“质”的差异性;二是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是份内的、自然的,而不是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上去的,任何牵强的、贴标签式的目标设定都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的。
第三,目标设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客观针对性。教师在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前应充分了解班集体以及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在符合内在规定性的前提下,力求有针对性地设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如同样一节教学课,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甲班可设定“团结互助”、乙班可设定“关心集体、顾全大局”、丙班可设定“学会竞争”等各有侧重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3.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学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进行合理的教学非常重要,它是能否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上的关键。
3.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戒手段,教师使用恰当的策略处理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引下,充分利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和知识,努力形成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
3.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坚持愉悦性、激励性、差异性、支援性等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原则的前提下,着力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鼓励成功;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气氛。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并保持高度的学习注意力。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
3.3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任何为渗透而渗透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虽然思品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并非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师似乎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强行渗透,有些教师寻找的“渗透点”只是为了方便制作CAI课件,这显然走进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教学中的内部渗透贵在自然、贴切,它与整个学科教学的具体过程是紧扣的,是有机融合的。因此,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策略就是“顺其自然”。
事实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而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及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而且它确实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理论和经验的有机结合,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地用于组织和实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机构改革和课堂教学规律的把握,因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是某种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特定环境中、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表现形式,是这一理论得以发挥实践功能的中介,从而使特定条件下的教学结构和功能得到统一。“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围绕活动展开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将内容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在逐步呈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去感悟生活,感受问题情境,然后以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模式,归纳总结,让学生自悟自得,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1.该模式的建立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和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活动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优化情绪品质,增进心理健康。
2.该模式的建立必须依据活动的特点,防止两种倾向。
(1)防止学科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性,学科课程学的是具有科学性的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是一种“了解—体验(应用)”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恰好与其相反,是一种“体验—了解”的课程。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形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显然也应区别于其他学科。
(2)防止德育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强调接纳和无批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育模式的建立必须重视个人体验,重在沟通、疏导,必须是无滤过认知的,无批评的。
二、模式的实施策略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富有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学生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通过亲身感悟,以达到实际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它的实施策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境设定,体验情境,认识自我。
第二阶段:移步换景,感知参与,调适自我。
第三阶段:再现情境,自悟自得,展现自我。
以上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种潜在的活力,这种活力源于师生及学生间的互动、互感,是一种多向的交流,这样的交流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充满兴趣。同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教师只是在必要时加以引导,这种让学生自感、自践、自悟自得的方式当然要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有意义得多,体会也深刻得多。整个教学过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知、情、行的有机结合。
以上三个阶段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也不一定拘泥于这样的顺序,总之,这三个阶段可通过三种基本活动途径来完成:
1.认知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及情绪情感体验,取决于他对情绪的认知反应。如果认知反应积极、正确,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积极的,采取的相应行为是积极的;反之,情况则相反。认知式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认知方式,通过学生的感知、想像、思维等认知活动实现活动目标。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故事联想式。教师在活动开始或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引入故事,同时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经验。
(2)讨论—澄清式。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敏感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争论性问题展开专题讨论或辩论。
2.情境式。通过提供、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1)氛围式。利用录像、录音、电影等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或感受环境之优美、或感受人物之心态起伏。
(2)角色—体验式。根据活动需要,让学生扮演活动中某一人物角色,按角色需要思考、行动,体验该角色人物的思想、心理,学习模仿好的一面或更清楚地认识到其不恰当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进而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活动方式有:
哑剧表演。辅导教师提出一个主题或一个场景,要求学生不用语言而用表情、动作表演出来。
空椅子表演。由一个人表演。将两张椅子相对摆放,学生先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另一张椅子空着,但假设坐着另一个人,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发生过的对话,或心中所想的话,然后坐到对面去,扮演对方的角色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增进学生对对方的了解,改善与对方的交往。
角色互换。与前者相似,但参与的人是两个以上。比如,辅导教师让一个学生扮演失败者,一个学生扮演帮助者。两人对话一段时间后,互换椅子或角色。
双重扮演。两个学生,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一个是助理演员。有问题的学生表现什么,助理演员就重复表现什么,这样表现、重复事实,帮助问题学生清楚认识自己。
(3)游戏式。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具有趣味性、自主性、虚构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游戏能使学生在紧张中放松,在不安中坦然,在竞赛中找到观点,充分放松自我、表现自我、流露真情。而且在这种团体活动中达到彼此互相信任、经验分享,进一步产生友谊感、成功感等各种真实感受。
3.行为训练式
行为主义关于行为强化的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可以建立新的、良好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良的行为。
(1)示范。这是一种借助模拟来习得或掌握新行为的方法。辅导教师自己或选择某方面行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示范,示范对象在学生中具有权威的形象,学生模仿他们的良好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行为。
(2)奖赏。利用实物如糖果、文具、分数等强化物或语言肯定其某种行为并增强该行为,同时增强其自信和自我效能感。这其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鼓励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忽视学生的“自我奖赏”,当自己某方面经过努力做得不错时,自我鼓掌、喝彩,给自己一个放松机会,奖励自己一个糖果或其他物品也很重要。
(3)惩罚。在心理教育活动课中这是要慎用的一项活动。但巧妙地运用惩罚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游戏犯规时可罚掉一次参与机会等。
(4)契约。在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商定一份明确、公正而可信的契约。在契约中,明确规定何种良好的行为可以得几个积分;何种不良的行为表现要扣掉几个 积分;多少积分就可换取何种强化物,或享受某种特权。这份契约使教师明确教育训练的各阶段重点,使学生明确知道训练要达到具体的目标。
在活动中,上述几种活动形式是交叉运用的,并且由此还可组合派生出更多的活动形式。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在有机地服务于主旨,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且都是通过感受体验,通过感知训练,最后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感受、感知、感悟”模式使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了知、情、行的有机结合。
三、模式的特点
1.对象的全体性和个别性
整个活动模式的设计和过程都是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对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的参与,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和特殊发展,既不能使个别差异消失在全体之中,也不能只注重个别而放弃全体。它要求教师要有“同感性的理解”、“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学生”等一般操作原则,设身处地以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周围的人和事物,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积极引导他们互相倾听,分享和思考不同的意见。
2.学生的主体性
在活动目标的确立、设计及实施中均可由学生参与,教师把学生摆在活动的主体地位。当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时,学生在活动中才能积极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形式的活动性
“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不同于纯知识传授课型,而是将知识融于活动中,并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学生在活动中,能不断接收到新的信息和他人的反馈,他要考虑如何作出反应,这就使其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伴随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在情感上会有愉悦的体验,参与自主意识将提高,使活动变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
4.过程的体验性
Fang Fu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Zhangjiajie campus,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China)
Abstract:Mandala draw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mporary expressive therap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reatment mechanism of mandala painting, shows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using mandala drawing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lass and gives some discussions and prospects to the research outcom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Education;Mandala Drawing;Expressive Therapy
1.引言
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大学生面临、经历的心理冲击日趋增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更多。虽然,从社会到学校都很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越来越收到重视。如果能在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不仅提升他们当下的心理素质,还会让他们收益终身。而现在的90后大学生,普遍不喜欢说教和纯理论,更喜欢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因而,在课程中如果采用表达性心理治疗,将会大大提升教师课堂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完善自己的人格。在众多表达性心理治疗方式中,笔者认为曼陀罗绘画治疗的方式更平和、对人的影响更深远。
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是当代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非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帮助当事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对不同刺激的正确反映,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曼陀罗绘画就是表达性绘画治疗的一种形式,它是目前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最早由荣格发明。荣格认为,曼陀罗绘画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强心理和谐与人格完整的功能 。在荣格的倡导下,曼陀罗绘画成为表达性绘画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
曼陀罗是梵语“MANDALA”的音译,意为圆轮、坛城。梵语MANDALA由MANDA、LA两个字组成,MANDA表示事物的本质,LA则表示圆满。在藏传佛教和印度教中,曼陀罗象征宇宙对称、统一、和谐,也象征生命最高的维度――终极圆满,即象征人类心灵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在密续,曼陀罗的意思是“撷取生命、智慧、证悟的精华”,曼陀罗是内在心灵的地图2。
2.曼陀罗绘画的治疗机制
曼陀罗绘画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表达性绘画的治疗机制和曼陀罗绘画治疗本身独特的治疗机制。
2.1表达性绘画的治疗机制
表达性绘画的治疗机制主要体现在图像呈现和自由隐蔽性两方面。
人类的很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是前语言的,而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视觉型的,很多体验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在绘画疗法中,这些不能被语言描述的,或者被压抑的体验,就可以通过绘画、图像释放和表达出来。同时,绘画本身是符号和中立的,绘画者可以通过绘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情感,这样的表达具有隐蔽性,没有道德、脸面方面的顾忌3。
2.2曼陀罗绘画独特的治疗机制
曼陀罗绘画自身独特的治疗机制主要体现在曼陀罗的保护性和整合性4。
曼陀罗通常是由圆、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以及各种有象征意义的原型组成的有中心的、对称的图画。其中,圆形代表着保护、无限、和谐以及团结;方形代表着天圆地方,让人感觉安宁、踏实与信任;三角形则象征着突破进取以及回归自我;莲花如同母性,孕育保护自我1;宝剑象征着勇气和力量;十字架象征这永恒的生命;太极象征着阴阳协调与自我整合……在曼陀罗作品中,不同的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红色往往代表热情、活力、希望;黄色被联想成太阳、光明和钻石;蓝色引发平静、开阔,象征意识的清明;绿色代表着生机和希望……因此,不同的曼陀罗作品,虽然图案颜色不同,但都具有保护、整合的功能。
3.曼陀罗绘画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应用
虽然曼陀罗绘画治疗目前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颇多,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却几乎没有先例,因此本研究秉持谨慎的科学态度,只做初步尝试,旨在确定大学生对曼陀罗绘画治疗的接受度及理解度,以及初步感受和收获。
3.1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湖南某高校大一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两个班级,学生人数为240名来自大一各个院系和班级,其中,女生167人。
本次曼陀罗绘画在该门课程中期进行,采用曼陀罗自由绘画,即研究对象在受过曼陀罗绘画专业培训的老师引导下,明白何为曼陀罗绘画之后,在素描纸上自由绘制曼陀罗,并用油画棒为曼陀罗涂上色彩。所有参与的学生在施测完成后填写由傅芳编制的《曼陀罗绘画调查问卷》。该问卷有15道题,除了考生籍贯来源、院系班级等信息外,还包括是否理解曼陀罗绘画、是否接受曼陀罗绘画、在完成曼陀罗绘画后有何感受、曼陀罗绘画是否有帮助、绘制曼陀罗是否存在困难等系列问题。
3.2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次研究共回收上来曼陀罗绘画作品和问卷各240份。这些作品和问卷结果显示,240名同学中,有231名同学能够接纳曼陀罗绘画,约占总人数的96.7%;有84.1%的同学在完成曼陀罗的绘画后有情绪宣泄、心理平和、内心喜悦、深受启发等感觉,其他同学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58.3%的同学表示绘制曼陀罗的过程很顺畅,35%的同学在绘制之初感觉有些困难,随后很绘制很流畅,5.8%的同学下笔困难,余下两位同学根本不愿意动笔。240份作品中,约有95.4%的作品符合曼陀罗绘画的基本要求,另外4.5%的作品明显不符合要求。
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曼陀罗绘画的接纳度相当高,且绝大多数都能初步理解曼陀罗绘画的含义和意图,并从中获得平衡、调节和启发。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使用曼陀罗绘画是切实可行的。然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表明,有少数学生对曼陀罗绘画不理解、有畏难情绪,这也是在大规模团体中使用曼陀罗绘画需要克服的难点。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课程效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2-0004-03
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由此可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日趋成为共识,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和评价的重要依据[1]。有研究调查科任教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否明确,结果显示总人数的15.1%(15人)认为课程目标明确,总人数的66.6%(64人)认为课程目标非常不明确,总人数的20.2%(20人)认为一般[2]。可见,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没有具体可量化的一致标准,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明确、不清晰。另一方面,众多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设置持不同看法,有些学者提出其目标为“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机能,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需按照学生所要经历的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加上正向的、良好含义的修饰词来描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2]。尽管这些目标是积极有意义的,但都没有可操作化,使得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施难度,也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2.课程实施中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有的教育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观念上的东西,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可有可无。很多学校仅是象征性地在学生课程表上加上心理健康教育,但大部分课程还是被其他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占用,更大地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时间。另一方面,多数学校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不重视也会传递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重要”这样的信息,误导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识。并且很多小城市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是从中学开始,高中才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出现,导致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比较淡薄[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种认识偏差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陷入形同虚设的局面,这种局面又会再次加大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这种恶性循环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及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加了难度。
3.课程实施中缺乏专业教师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主要是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本质、作用、特点、原则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够清晰。他们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自己的学科特点以及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都凭自己的德育工作经验或学科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要教学途径,或者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内容只是一些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讲解,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吸引力,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设定的目标。
4.课程实施中学生参与度不够
心理健康教育课注重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学生的亲身感悟,因此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很多学生都不能真正参与。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及不正确态度自然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参与程度也必将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仍然采取讲授为主的施教途径,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吸引力,进而逐渐磨灭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有研究对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进行调查,发现只有1.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角,98.6%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课堂的主角,这与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4]。
5.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呆板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导致所采用的教材版本繁多,但仔细审阅后可发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围绕相同的几个主题展开,如认识自我、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学习等。尽管教师能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但总体上看,这些主题在不同年级间的侧重程度并无区分,每个主题需要的课时数也没有区分,即各个主题在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教学中都被视为同等重要,这就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年龄特点,更不能体现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特点,这种呆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仅能让学生在宏观上对心理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但学生在用这些宏观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惑时,往往操作性不强。同时,这些宏观的心理健康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难以从课堂中获得感悟,严重地降低了课程效果。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
1.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在明确、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课程目标的描述要明确,不能含糊,更不能有歧义;其次,制定的课程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最后,将课程的一般目标与课程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开。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是一般目标的细化分解,课时目标包含在单元目标之内,单元目标包含在一般目标之内。因此,制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时要具体可行。
2.转变教育者、受教育者观念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到实处,必须纠正教育者、受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认知偏差。一方面,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要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更要促进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兴趣。只有改变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
3.优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在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中补充心理学专业人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创造条件对培训后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晋升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分层培训,多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利用诱导式教学模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活动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诱导式教学模式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和特点,该模式也叫感受—感知—感悟教学模式,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或作出某种行为反应,使学生内心产生认知冲突。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讲授式、活动式、对话式和诱导式四种教学模式中,诱导式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最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5]。在该模式中,教师需要通过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将活动内容逐步呈现出来,在逐步呈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体验现实生活,最终获得感悟。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心理游戏、心理剧、讲故事、播放音乐录像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性,更好地将“知、情、行”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互动交流和课堂活动中不断弱化不良心理品质,强化优良心理品质。例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引导学生感悟之后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通过示范、奖赏、惩罚等形式强化或消除学生某些不良行为,建立新的、良好的适应行为。
5.开发校本教材
虽然心理健康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种辅助形式,但它能帮助学生在课前就对授课内容有所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课后学生能通过教材对课上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巩固和反思。另外,在教学中采用专门的教材也能够体现出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针对心理健康教材内容呆板这一问题,教师应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评估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特点、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学校材料和设备及资金等情况之后,拟定符合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进而编制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目标拟定、方案编制和课程评价。
6.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改善、课程教材编写的完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执行的调整、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对课程本身质量的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性质不同,其课堂评价的方法、体系也必将不同。一般学科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考试作为主要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作客观定量的评价,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评价并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简单地以考试形式进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前者主要包括心理测量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后者主要包括档案袋评价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性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等[10]。教师采用这些方法进行评价时可从课程运作的三个维度进行。三个维度是指客体维度,即课程目标、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内容)、课程效果;主体维度,包括学生和教师;活动维度,即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的组织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参考文献:
[1] 朱桂兰. 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对中职生的影响作用[J]. 才智, 2011(32): 265.
[2] 黄俊霞,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概念、问题及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2012(6).
[3] 岳艳,刘鹏飞. 小城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困境与出路[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99-101.
[4] 黄俊霞,姚本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的困境与策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0).
[5] 王海英,成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 当代教育科学,2010(20):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