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43
导语:在儒家德育思想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14-0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新时代的各种复杂环境,使得学生需要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开创儒家学说的同时,也为后代树立起了教育的典范,建立了许多至今仍有较强实用价值的思想和学说。其德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而言,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将儒家的德育思想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发扬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可以收获积极的效果。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
1、仁爱。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体现在“仁”。“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部分,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仁”对自身的修养进行要求和约束,才能使自己到达道德的制高点,成为“君子”,并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等诸多思想。以“仁”出发,则要求对周边的人、事、物都有“爱”,并据此形成了孝悌、忠信、宽容、正直等道德规范。
2、礼仪。礼仪是仁爱思想的外在体现,是对个人立身行事的道德约束,也是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诸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都是对自身行为的道德约束,除了自律,还要求“君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则是对待人接物的礼仪要求,而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通过“礼”的施行,能够构建更加和谐的人文社会,这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3、忠恕、诚信。忠恕、诚信是仁爱思想的延伸。忠恕的思想,就是要求自身能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忠实、宽容待人,进而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诚信不仅要求个人能够诚恳待人,互相信任,也要求自身能够对他人更加讲信用,进而形成自身为人处世的准则。
二、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1、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以及对自己之后再工作中的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示,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儒家的德育思想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博爱”、“自强”、“淡泊名利”、“民族忧患”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等相契合,在课堂教学中也便于引用。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有关的内容,引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并举出历史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感受到有关思想的精髓,并将其吸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借鉴儒家德育方法,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
儒家的德育不仅体现在理念上,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至今仍然适用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因材施教。高校的学生基本形成了自身的人格,在行为处事方面具有自己的理念。而现在的思政课程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的方法,使得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是言传身教。教师不仅需要将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鲜明的、积极的榜样,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再次是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应当进行一定的交流,不仅要达到有关的教学效果,还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其情感诉求,才能使思政课程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利用回访的方式吸取学生的评价,并以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借鉴儒家德育内涵,营造思政课程的教学氛围
无论是高校内部的学术氛围还是文化氛围,都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而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当将儒家的德育内涵渗透到校园内部氛围的各个环节,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学校针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应当加强。通过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儒家德育思想氛围。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时,可以充分利用儒家的德育思想为载体,对学校的文化活动和物质环境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楼的关键部位悬挂儒家名人的图像和名言,或者举办有关儒家思想的演讲比赛等等。
三、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的原则
1、辩证性原则。儒家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其受到了不同时代思想家的修正和运用,因此,在当代进行利用的同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同时,保持端正的态度。
2、针对性原则。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因此,借鉴儒家思想时应对其不同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通过有关素材的深入挖掘,帮助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
3、时代性原则。不同时代的文化有其不同的特征,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我们更应该结合现代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对儒家的德育思想进行选择性的开发、利用和融合,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综上所述,有关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当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儒家德育思想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儒家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已经融入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努力探索儒家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充分挖掘蕴涵在其中的思想精华,对积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推进当代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仁”:帮助学生建立和谐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展开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一套由己及人、由家至国的完整理论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先,“仁”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施行仁政和德治。仁政儒家学者一直在反复论证一个道理:“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以民为本,做到“爱民”、“利民”和“富民”。在社会的治理上提倡德治,就是要重教化轻刑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当官的,如果仅仅用教化来引导人民,用严厉的刑罚去管理他们,人民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但是却不知道羞耻;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的规范去要求他们,人民就会知道羞耻并且能够自律。作为政治的管理者,其自身也负有很重要的责任,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部分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因此,对他们进行仁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德育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才会尊重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真正解难题、办实事。
其次,“仁”的思想体现在社会交往中就是要与人为善。所谓“仁”是指二人,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仁”的根本标志是“仁者爱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在学校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以此为借鉴,同学之间相亲相爱,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努力营造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充满爱和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最后,“仁”的思想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学会感恩。孔子提倡“孝悌”,这里的“孝”是子对父母,“悌”是弟对兄长,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这是讲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另外还要学会感恩,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所以,在父母亡故后儿子要戴孝三年,要知恩图报。作为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学生更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处理好与自己兄弟姐妹的关系,促进家庭美德的建设。
二、“义”:推进学生树立重义轻利、先公义后私利的价值观
在义利关系上,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要求人们见利思义,乃至舍生取义。儒家把对“利”、“义”的追求作为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孔子有句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义”指的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即道德原则。儒家把“仁义”作为做人的标准。孔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他认为义是最重要的,若君子只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有勇而无义,就会做土匪强盗。孔子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舍生取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千百年来,在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无数志士仁人在生与死的关头,能够勇于牺牲而成全仁义,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儒家思想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也存在“公以为上”的思想。孔子对公的肯定是十分明显的,荀子认为公与私是截然对立的,“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在他看来君子要做到大公无私,“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由此可见儒家对公义的推崇之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不断出现,这些腐败之风也趁势进入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此时用儒家“重义轻利”和“以公为上”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三、“礼”: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导方法
“礼”即恭敬、谦让,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高的一种思想。儒家讲的“礼”广义上指的是社会规范,正是有了“礼”的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得体适度,才能做到“尊卑有等,男女有分,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在个人的修养方面也要有“礼”,孔子一直崇尚礼,他认为不知礼,就无以立身。圣人是以礼教人,使人有礼,从而有别于禽兽。孔子有句著名的话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就把礼提到了立身、立家、立国的高度。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不仅在立身方面要有礼,而且从个人安危的角度,儒家也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孔子认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恭敬而不知礼法就会辛劳,谨慎而不知礼法就会胆小怕事,勇敢而不懂礼法就会作乱,直爽而不懂礼法就会误事。《礼记》之中对礼的规定很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些礼法有经久不衰的精华,也有封建主义的糟粕,我们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从而推进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智”: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有效途径
“智”,就是一个儒者应具备的知识。《论语》的第一章就是论述学习的,说明儒家对学习的重视。“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在智的学习上,孔子认为有“五好”即好古、好问、好习、好师、好用。在好古方面,孔子认为古代留下的文化遗产是学习的首选,作为后人没有理由不去继承它。在好问方面,孔子认为为了学到知识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入太庙,每事问”。在好习方面,要注重温习,反复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好师方面,这里的师是传播、教授知识的意思,孔子从来不把知识看成是私有的东西,它一直主张知识的传播,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在好用方面,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从而促进其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
五、“信”:推动学生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观
“信”,就是诚实信用、言行一致、恪守诺言。儒家学说认为信是人之本,这里的信有两层含义:一为言行一致,行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二为讲信用,要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事的一个根本准则,“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并认为这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交往守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言行表里不一,是为君子所不耻的,所以才会有一诺千金之说。当前学校中,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考试作弊、弄虚作假、言而无信等现象,这就需要弘扬诚信理念,要用儒家诚信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推动学生诚信观的建立。
道德作为个体存在的一种需要,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结果。而个体对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是其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他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过程,是个体主动思考的过程。当前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能动选择,降低了道德内化的效果。因此,要在德育工作中坚持“仁义礼智信”,德育教师既要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认同,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以爱施教,以情动人,也要尊重人性,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道德教育的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安小兰.荀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05-03
一、灵魂的契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儒学取向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相联系。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却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历史发展阶段之中。可以说,随着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开始出现,这也使得中国文化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彪炳于世。我国的儒家学者在天道观、人性论和政治伦理学的基础上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建立起儒家德育的思想体系,即其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总的来说,儒家的道德教育遵循了孔子所提出的“以‘仁’作为社会道德的核心,以‘礼’作为社会道德的原则和总体框架”,以道德为核心内容,涵盖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政治观教育等方面。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德育至上;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化;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并且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这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相契合的。
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统治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社会和历史上客观存在的现象,只不过表现形式和作用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这就是说,任何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意识,都是以先代的成果为基础,作为其产生、形成的前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存在连续性,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道德也必然存在着继承性。因此,对于儒家道德教育传统中的优秀思想和道德遗产,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并且予以清理和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规律,更好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二、身教示范: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作用
儒家特别重视教育者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为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孔子提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做到正己,然后才能正人。这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示范原则”的要求相吻合。这里的“示范”,正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以身作则”。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对教育对象进行启迪和示范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彻底说服人,不仅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即宣传者、教育者所讲的东西必须合乎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进步的趋势;更要依靠教育者自身人格的力量——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倡导者、宣传者、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对于教育客体而言,教育者是道德的典范,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受教育者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学习和继承儒家道德教育中的“身教示范”思想,身体力行,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带头实践自己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自己要做到“学而不厌”,对教育客体要做到“诲人不倦”,以自己的负责精神、谦恭的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人、感化人,促使其思想品德水平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亲其师而信其道”,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实现其“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历史使命。
三、致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或德性,“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儒家的德育思想系统地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人的道德培养过程,主张从发展过程中实施对人的教育,重视构成道德品质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的重要性。
1 儒家的“致道”思想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即人们对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以及调节、处理这些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儒家认为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和起点,因此,极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就是“致道”,是获得完善品性的第一阶段,是个人自省、改过迁善和追求完满品性的有力保证。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应当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通过学习来积累道德的感性经验。假若没有学习,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没有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2 在道德情感方面,儒家提倡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爱憎情感。《论语·里仁》篇记载“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就把是否具有“安仁乐道”的精神作为判断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成人”的决定性因素。一般而言,道德情感在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评价和调节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一旦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它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积极地影响和调节人们的道德行为,使行为者能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3 在道德意志方面,儒家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至善的保证。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坚定的意志起了重要的作用,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因此,我们必须着重培养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抉择的力量和精神,以促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
4 儒家认为,道德品质的培养只有通过切实的实践行为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只有依据一定道德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意识去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日积月累地去践履社会道德的要求、完成道德义务,才能实现一种道德习惯。
四、儒家道德规范: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泛化这一问题,儒家道德教育中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包括仁、义、忠、恕、孝等条目,具有可操作性,可以用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使其内容充实和具体化,突出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道德观的教育上。
1 “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它由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所构成:一是人生的社会价值,即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二是人生的自我价值,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儒家所追求的价值观是实现“内圣外王”的道德品格,“内圣”指人的德性修养,“外王”则指其政治实践。认为人的一生都要自强不息,孜孜以求,奋发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功业并且对社会和他人有贡献的人。这与我们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所提出的“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这一观点是相一致的。因此,将“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引导人们努力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还能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主动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同时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2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谐的家庭无论是对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及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家庭伦理关系中,儒家主张“孝”的伦理道德,提出“百善孝为先”的观点。而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继承中华民族的孝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按其思想,子女首先要做到供养父母,继而要敬重父母并以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来对待父母;在此基础上,做子女的要做到“在立身行事上严格要求、谨慎持身、行为端正,品德高尚”。这些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的家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以“孝”为核心的家庭道德教育就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3 以“爱人”为核心的社会道德。孔子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关于“仁”这个概念,最重要也最确切的解释就落到“爱人”这两个字上,它是人与人关系中所应当遵循的最高原则。要做到“爱人”,最主要的就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把其他人当作与自己同样的人来看待,并且以自己的愿望和欲求去理解别人的愿望和欲求;要具有包容精神,能够尊重别人,推己及人。这些不仅是儒家在德育实践中所设计出来的重要德育内容,其对于我们当前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意义。
五、教化与修身相统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 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与“内省”。所谓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指的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思等方式,主动接受科学理论、先进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规范,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方法”。儒家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与自律自教,认为个人进行修身,既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又要重视思考的过程,把二者结合起来以保证学有所得而非流于空想。同时强调自省、内省,时刻检查自己的不足,以不断完善自己。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来加强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之所以要运用自我教育法,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环境一样,仅仅是一种外因,而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内化——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一才能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状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只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学、反省、反思、自制和自律等自我行为管理,才能使受教育者更主动、更自觉、更有效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形成合乎公众利益、社会普遍规范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仁爱”思想青少年人格家庭教育“仁爱”是孔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把“仁”概括为人的最根本的品德和衡量人是否有道德的最高标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
儒家阐述的“仁”,就是“爱”的演绎和诠释。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万物之间的爱。以家庭血缘关系的爱为起点,推及社会人际之间,至整个宇宙自然。儒家的情感教育逻辑起点在家族,“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这都说明爱人要从身边最切近的人做起,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爱人的着手处和根本点。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进而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地。“仁爱”思想要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又要超越这种血亲情感,爱人以亲子关系为基础,推及到天伦之乐,扩大到姻娅之情,进而提升到民族认同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思想最后升华为一种关怀人类命运的激情。这种情感迁移体现为个体道德修养的逐步升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今天,尽管“家”的含义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变化,但家庭关系对人的情感需求和亲子之情是任何德育内容都不可涵盖的。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情感最初体验是在家庭中得到的,家庭提供了孩子最纯洁、最简单的情感获得表达的舞台,它对孩子性格、情感的形成与发展,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无论怎么改革,品德教育都离不开情和爱,父母是孩子的最早、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爱心情感体验是什么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父母要像个父母的样子,儿子要像个儿子的样子。各在其位,各尽其事。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里仁》)。”孝悌是孔子仁爱教育理念的根本。家长既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也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然而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礼记•曲礼上》)。”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把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如何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同时也关涉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目的是推进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的幸福。德育的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与国家正大力提倡的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相继推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有尊严”等是相一致的,这些都正在重新开发和利用儒家伦理的智慧和资源,为“仁爱”教育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归根”“知常”――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中小学管理,2009,(9).
\[2\]让中学生保持阳光心态的128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08.
\[3\]家书.万卷出版公司,2008.
\[4\]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关键词]儒家诚信思想;高校;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2-0015-04
诚信是人道德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诚信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律和自觉的道德感知,使之成为真正的人。由此可见,诚信教育具有“立德树人”的意义。传统儒家诚信观与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对“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儒家诚信思想对高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高校“立德树人”的真正目的绝不局限于促使教师和学生对道德规范的遵从,而是希望通过非知识性理念的教育和引导,在高校范围内形成道德的氛围,使师生养成内省和慎独的自律自觉,“言必行,行必果”,从而具有内化于心的良知。
(一)传统儒家诚信思想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诚实的人既明白至善的道德,又会身体力行地对其进行推动。孔子在面对学生“怎样才算全人”的提问时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可见,孔子认为那些即使在经过长时间仍能记得并遵守当日所许的诺言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完全的人”。又如孔子所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论语》),说的则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会丧失威严,学问也不可能达到精深的地步。孔子认为君子安身立命、为人处事都要以忠诚和守信两种道德品质为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古人对诚信的追求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中庸》),君子将道德内化于此,才是真的至诚。总之,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建设与儒家诚信思想都要求个人顺从自己的心意、表里如一、不自欺也不欺人;并且在个人独处独居的时候,依然能够谨慎地、有道德地思考和行动。
(二)传统儒家诚信思想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教育内容
对诚信观念的培养实则为对道德认知的培养,“而道德认知的培养是具有整体性的品格教育的内容之一”。在传统儒家文化中,“诚”和“信”都隶属于道德范畴,都有“诚实不欺”的所指,虽然二者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分开阐述的,但是不可否认它们依然有着相近的意蕴。孔子认为教授学生要围绕所谓“文、行、忠、信”(《论语》)四项内容进行。其中,“信”指的是“行之者一”(《中庸》),即言行上的统一、对待他人的忠诚以及与人交往时的诚信。传统儒家思想中,“诚”与“信”是相似的,均是对内心至诚的追求。此外,尽管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传统儒家道德体系与当代社会所推崇的道德体系无法等同,但诚信作为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道德规范,仍然是当下社会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部分。诚信作为道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社会交往中的各种人伦关系得以显现。究其根本,人不是抽象的、独立寡居的存在,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关系都脱离不了“诚”与“信”相关的道德品行及行为规范的影响。
二、儒家诚信思想与高校“立德树人”的适应性问题
对儒家诚信思想的借鉴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施。但需要辩证地看待其在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做好儒家诚信思想在当代高校“立德树人”中的扬弃和转化。
儒家文化经历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之久,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中国封建社会的色彩,在传统农业社会以及家族宗法统治历史背景下,儒家思想也必定带有当时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在形成儒教伦理以降的封建社会,诚信始终发挥着规范人们行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在封建社会中,诚信更多地作为社会控制和维系封建礼法的工具性伦理存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背景下,诚信关系需要屈从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涉及到的众多主体也并不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说,传统的儒家诚信教育是以封建社会为背景的一种道德教育,是一种“以规范历史发展目标为目的的道德教育,其实质是以成就历史而教化人”,这种教育致力于对统治阶级和历史任务负责,而非面向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此外,传统的儒家文化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上的“熟人社会”中,这对违背诚信后果也产生相应影响。当熟人社会中的个人违背了诚信,其经受的代价是较大的。因为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多集中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个人活动的范围是一个较为狭小的社群空间,当有人做出了违背诚信的行为,他的这种行为会在人际空间中快速地扩散,从而使其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君臣、父母、兄弟,夫妻在关系均处于朋友关系之上,代表朋友平等关系的“信”等级也就处于儒家中心思想、提倡封建等级尊卑的“礼”、“仁”之下。当“信”与其他代表主流儒家道德价值观念相冲突的时候,由于其级别较低,它必须要屈从于“仁”、“礼”、“孝”、“义”等其他的道德规范;且当面对现实矛盾需要进行道德规范的取舍时,儒家思想多认为要首先确保“仁”、“义”、“Y”、“智”道德规范的实施,甚至不惜以完全舍弃“信”为代价。也就是所谓在“大人物,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总之,在传统儒家道德中,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最普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准则。但是它的地位并不像其他主流道德规范那么显著,而是排在其他道德要求之后,且并不用以衡量君子所代表的上层社会成员。
如今无论是社会性质、经济发展甚至上层建筑都与传统的儒家文化所依托的背景有着极大的差别。我国的社会性质也从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不再存在统治和剥削,而是处于平等与自由的价值体系之上的和谐人际关系。加之包括师生关系在内的众多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自由民主基础之上的人格平等,人际关系也早已不同于封建社会中的“熟人”范畴,更多地是倾向与基于陌生人范围的道德规范要求。当有人违背诚信规则的情况发生后,其对于违规后果的承担相对变少,其所受到的负面影响也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儒家社会中的“朋友有信”的范围和影响都大大减少,当代社会中人际关系中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成分也逐渐下降。相比古代传统社会中存在于朋友之间“私德”,当代高校乃至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由传统儒家道德体系中的“身份伦理”转变为“契约伦理”;有关“诚信”的观念也从传统文化中“熟人社会”的被动“道德”他律的约束转变为主动的、对道德自律的追求。儒家所强调的道德规范,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而现代社会中,“诚信的价值支撑已由狭隘、等级的特权形式转变为普遍性的平等、自由。”当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更加倾向个人层面的道德修养,倾向于道德主体内在的修为和自律性的要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转化,使传统诚信美德与当下现实接轨,方能建立一种从单纯个人的品德的追求发展到向树立主体责任意识的层次。
三、高校“立德树人”要融入儒家诚信思想
“立德树人”是高校建设中重要且迫切的环节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充分发挥儒家诚信思想在其中的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师生的内外言行的统一以及倡导其坚守学术道德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诚信多指“诚实守信”;诚信是人得以修身立命之根本。内外言行的统一是衡量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属于个人层面的道德品质。“诚”字的首要含义是“诚实”以及言行上的“真实”;是一种人作为道德伦理的主体的内在追寻;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对人内心至诚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言行与内心思想一致”始K是一种显著的个人美德。当然,由于社会类型差异以及历史背景等的不同,人们对于诚信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大体看来,对其内外言行一致的要求是被普遍承认的价值认同。高校“立德树人”首要任务是培养师生形成言行一致、内外统一在道德修养。此外,对学术精神的坚守是学术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是学术成果发展的基本和前提,是学术活动的生命。它主要体现为对学术规范的遵守,“署名规范、引文规范、道德规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诚信的要素。目前高校存在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主要为论文、专著的抄袭、研究过程中伪造数据、夸大事实等等。这些严重干扰了本应纯粹的学术环境,导致了学术腐败等现象的发生,给高校发展以及道德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刻不容缓,要加强对师生学术规范的教育,并以此帮助高校师生养成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的认知与行为习惯。总之,引导师生形成学术道德自律是高校“立德树人”在重要途径之一。
(二)建立人际关系的良好信任
相比倾向于个人道德素质层面的“诚”,“信”更加倾向于外在的人际关系的表达;它是一种内在至诚的外化显现;强调的是一种“外信于人”的状态。在儒家文化中,朋友关系区别于其他关系,并作为唯一的除君主以及宗法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而存在。当下社会的人际关系,均可归为儒家“与朋友交”的范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关系中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基点所在。“信”又包括两个部分:“不轻诺”和“有诺必守”。“不轻诺”指的是不轻易、随便地许诺,这就需要在承诺前进行慎重的思考,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许诺或少许诺。一旦许诺,实际上就有了契约关系,就必须履行协议、兑现诺言。当今高校“立德树人”任务中,诚信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有助于高校人际之间形成信任的情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总之,诚信是教师之间和谐相处及紧密合作、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以及互帮互助、师生之间坦诚相待以及相互信任的基础。一旦失去了诚信,这三种关系都将不复存在。
(三)促进道德诚信氛围的养成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德育教育;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18-02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论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上古舜帝的《韶》乐,赞叹这支曲子真是太美了!三个月不停地听,不停地学,废寝忘食、食不甘味,竟感觉不到吃的肉的味道。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表现一下几个特征:
(1)注重道德教育功能。孔子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之人。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是培养完整人的最后阶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把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孔子的乐教与德育紧密结合,强调音乐的"仁"教。他推崇西周的礼乐思想,将礼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将音乐学习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论语・泰伯》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将"乐教"视为人生教育完成的终极目标,把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完善最终都归结于音乐,可见他对音乐学习的重视。
(2)讲究教育方式方法。孔子的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主张"因材施教",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讲究"学思并重"的治学方法,"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善于启发教导学生,"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经验,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农民"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歧视的教育,把出身"卑微"的贫农子弟教育为不同程度的"贤人"。这种教育思想再现今看来仍旧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3)强调审美体验意识。孔子注重音乐的审美意识,对音乐的鉴别、审美趣味及音乐美感的体验进行建构。《论语・八梢》云:"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盒如也;从之,纯如也,嫩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是孔子与鲁国乐官讨论音乐演奏时所说,言语虽简洁但可以看出孔子对所演奏音乐的音色、韵律、节奏、层次等方面的审美要求,他寻求的乐音应该是纯美和谐,悠扬悦耳,连绵不绝的。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本人对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的重视与欣赏。这种对音乐中美感因素的重视至今被后人当作引用的典范。
1.帮助学生建立德与技并重意识
孔子追求的音乐是"美"和"善"的统一,"美"属于艺术的范畴,"善"属于道德的范畴,只有尽善尽美的音乐才能感人于心。他对"乐"的要求其实也是对人的要求。"孔子的音乐思想提示我们,音乐教育在教育领域居于无可替代的地位,能够使人的人性的完成在'乐教'中得到。身为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吸取孔子乐教思想中的精华,努力培养德艺并重的学生。具体为: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德与技并重的意识,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让学生学礼、知礼、行礼,懂得与人和睦相处,遵纪守法;其次通过教学,用美妙的音乐感悟、教化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上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用高超的技艺和纯正的心灵去表现完美的音乐。
2.提高学生音乐审美修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教学生演唱、演奏、欣赏音乐,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孔子一生热爱音乐,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把音乐中的"和"同人性中的"和"结合起来,主张美善合一。我们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应把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提高文学修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然后要用好的音乐感染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同时还要向学生灌输技能技巧是为声音服务的意识,音乐的创作与表现都离不开好的声音,美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怎样用技巧去表现美、创造美。从音乐中探求真善美。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3.因材施教,以德育人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表现,是现代音乐教育追求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恰恰需要"灵活性",孔子的"教学灵活性"思想赋予了现代音乐教育重要的启示。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还需努力钻研教法,学会借鉴孔子优秀的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因材施教,科学执教;同时教学中,要大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不只会弹琴、唱歌、跳舞,还要懂得怎样教,怎样学会创新,以迎合我国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更要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的行为、思想去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
总之,孔子的乐教思想包含了道德、文化、技能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其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无论是从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来看,给后人留下的启示,都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学习孔子乐教思想中的精髓,把好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教学中,注重教法,并以孔子的敬业精神为榜样,落实到实处,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小学教育会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丽芬 孟祥丽 张文杰 李丽满 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
摘要:儒家人本思想具有政治整合功能、经济发展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
体性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本思想
一、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
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这源于儒家思想包
含着众多社会观点,对社会有一定的服务功能。儒家思想的社会
功能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着重体现为个体性功能。
(一)政治整合功能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整合功能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培养高素质人才或者个体,通过高素质人才或群体的影响力去传
播政治思想,进而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水平。政治整合功能能够最
大范围最大限度传播政治思想、最大程度造就政治人才、最大力
度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功能中,政
治整合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认为政客在政治运行中扮演者重
要角色,政客的思想与行为直接关系这国家兴亡与衰败。在社会
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人际交往的关系,这些复杂而细微的关系直
接影响着社会道德规范化。儒家善于从整体把握社会关系,提倡
人与社会建立和谐和谐,推动社会政治健康发展。
(二)经济发展功能
经济发展功能指的是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下受到启发,
在经济建设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的腾飞贡献自身的绵
薄之力。儒家不反对个人追求财富,只是在乎追求财富的手段,
儒家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财富的追求方式能从本质上区分
君子与小人。君子用符合道义的方式追求金钱,小人不择手段追
求财富,在关系到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君子愿舍利取义,贫困
中仍保持自身高尚的气节,而小人则会为一己之私投递叛国。儒
家认为对财富的追求无可厚非,但追求的程度要合乎“礼”的要
求,对过多财富欲望加以制止。针对国家的管理,儒家主张施行
仁政,爱民亲民,反对苛捐杂税。儒家思想认为,附属制度不应
成为酷吏施行不仁政策的依据,而应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的工
具,在赋税制度的激励下培养人们对经济的理性认知,进而发挥
主观能动性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儒家人本思想的经济发展功
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民族经典中汲取营
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三)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传承功能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其对个体精神世界有积极作用。儒
家思想是中华文明中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
的沉淀,其蕴含着丰富而充满哲理的思想。这种思想对现代社会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思想也已经深深内化到每一个中国人的
心中,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向心力。
二、儒家人本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应用
从社会发展层次上讲,儒家人本思想的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
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社会性功能以个体性功能为基础,个体性功
能以社会性功能为实施保障。在现代社会中,为最大限度挖掘人
本思想的潜在价值,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主张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发挥学的价值
学而无用不可谓之学,儒家着为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孔子认
为,学诗旨在学习其中深刻哲理,从中领会侍奉父母道理、正确
处理君臣关系的方法,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修身治国
平天下的基础是个体生存需求的满足,个体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基
本单位,只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谈
及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社会的进步。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个体人格
榜样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在榜样的模范带头下人们会认识
到自身的缺陷,并以榜样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使自身满足社会
的要求,成为社会栋梁。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这就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需要,在看到
他人的不足时,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
真正为社会需要的人。
(三)教育内化,内外统一
孔子率先提出“自省”,意在要求人通过惯常自身的行为,
对自身有正确而客观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
自己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儒家
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即使在没有舆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
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人要
真诚对待他人,不能将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人的道德修养是
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养成的,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下定决定改正错误,才能以错误为垫脚石成就自身的道德素
养,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会对其人际圈产生良好的带头作用,人
际间道德的广泛传播对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四)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建立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个人做到谦让不争。
孔子在学习过程中丝毫不讲自己摆在德高望重的位置,而是以谦
虚的态度向有知识的人学习。面对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孔子也是
虚怀若谷的坦然接受。从孔子的谦虚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
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自身的高尚品德,孔子所表现出的这种道德
品质正是儒家所人本思想的核心,我们要领会其中深刻的哲学含
义,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学识程度与其处
理社会关系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能通过自身良
好的道德修养处理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状态。
结语
儒学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经过历史的洗礼与沉积,儒家
思想沉淀下意蕴丰厚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儒家的人本思想逐渐
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时代进
步中,儒家思想发展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究其根源儒家思
想的核心为人本主义思想,我们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内
在价值的首要前提是确立人本思想的首要地位。在对儒家人本思
想教育功能的研究中不仅要利用儒家的君子教育方法,也要与时
代相结合,积极融入各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只有在多教
育方式的引导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林,王治中.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解读[J].杨凌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3).
【关键词】儒家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现实
从春秋到现代,儒家思想历经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裨助我们处理现实生活的种种矛盾。儒家哲学义理中蕴含着对终生教育的价值观、人生历练与处世修养等方方面面,裨助我们找回原有的“仁爱”、“忠恕”的纯洁心灵与善良的“自性”。儒家思想的超凡脱俗与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助推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儒家思想包含的深邃的教育理念与哲学义理,即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行,解决社会道德问题更为迫切,急需借鉴儒家思想的至正至刚之气处理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
一、儒家道德思想精髓的内涵
管窥儒家“经世致用”的观点,充斥着对“仁善”的道德向往,在一定程度上裨助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思想中的“圣贤人格”、“自强不息”、“见利思义”以及“以和为贵”,对裨助处理社会道德问题以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中充斥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执干戈以卫社稷”以及“天下为公”的儒家言论,裨助我们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欲的泛滥,无疑儒家忧国忧民的道德境界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儒家认为,只有具备了超凡脱俗与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面对外在的威胁与物质诱惑,才能达到处之泰然、镇定自若的高贵情怀。儒家道德思想认为若想真正的把握和领悟“德”的内涵,必须从道德的根源性开始。儒家认为道德的根源在每个人所固有的“仁心”,即认为“仁心”是人性所固有的。“为仁由己”的儒家认为学者必须先识仁才能在求知、做人、处事上有所依据,具有“依于仁”的完美性格才能成为国家栋梁。以道德伦理为根基的儒家思想建立在“仁”之上,“下学而上达”的教育思想充斥着科学内涵。儒家“以义为上”的义利观对物欲泛滥的现实社会是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良药。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迷失在物质的洪流之中,部分人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内心毫无国家民族的责任之感,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对儒家这种崇高义利观的弘扬,在一定程度上裨助当代青年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以致形成“至贤至圣”的理想人格。从切实问题入手“问仁”的儒家思想,避免了空谈道德理论,具有极为重要的道德实践意义。“忠君爱国”与“忧国忧民”的儒家思想具有着崇高的道德境界,吸取儒家这种高度的国家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意识,对于裨助我们处理社会道德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中至贤至圣的道德追求的现实意义。以“仁”为主体的“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道德的政治的实现路径,追求整体的和谐。我们只有树立至高至上的道德追求以及提升我们的心理思维,才能构建新的行为方式裨助社会风气的改变。儒家伦理实践在于自觉反省,保证本心良知。儒家认为“仁”是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是一种无待外求的“本性”东西;“仁”是本心善性,必须透过人的自觉呈现,而后乃能透显它超越而客观的现实意义。儒家把道德行为划分作初级和高级道德两种发生模式:根据不安之情引起心理效应,作为内在说服和根据,推动初级道德行为的发生;通过学习培养道德理性作为外在说服和根据建立高级道德行为的动机。个人从高级道德做起,必然得到他人以初级道德的回报,这种至贤至圣的道德追求也是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儒家点出的“仁”,意指人都可以“克己复礼”与“反求诸己”,道德原则不是依据形式逻辑的规则去考核,而是依据反省自觉中的存在实感,因此,自我就可以做主地从事道德实践,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这种实践将带来全面的存在性和终极性的自我转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儒家所强调的个人对他人念恩和善行实践的动机和反省批判的能力的“观功念恩”的教育思想,对于裨助当代青年人格的完善、情义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亦是一种新的道德疗法。儒家教育思想精髓的现实意义。儒家教育思想的内容包含天人合德为理想,以仁义内在为动力来唤醒人的纯真本性,并从具体之生活来落实道德的实践,在实践当中亲自去体会,亲自去验证道德,以德行之自觉为进路来达到良知之自由。在如今高校只重视对学生道德理论灌输而忽视道德实践的情况下,儒家教育思想中追求“至贤至圣”的道德实践,对于我们现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谦冲诚信”、“当仁不让”、“追求和谐”的理念充斥在儒家教育思想之中,很大程度上裨助我们克制内心与行动上的物质欲望,以致达到“至贤至圣”的道德境界。先秦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社会”不仅通过“福德合一”的道德智慧启迪了现代人的哲学智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助我们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的中庸之道与权变智慧,对我们处理现当代的种种现实社会问题给予极大的启示,其科学内涵与教育思想增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弘扬。儒家“其善而从、不善而改”的见贤思齐的教育思想,使得人能不断的自我成长以趋于完美之境地,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人们具恢宏气度的君子儒。
二、把握儒家思想精髓裨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延存数千年的儒家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色彩以及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吸取儒家思想的精华来裨助我们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思想不仅在思想、内涵、形式、方法上给予我们智慧的启迪,也直接或间接的贯彻在家庭、学校、组织所进行的教育之中,深刻且无形的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的特点,充分挖掘儒家思想的科学内涵,裨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思想精髓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增助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逐渐流毒于当今社会,急需“臻于至善”的儒家精华洗涤人民的心灵引领我们到至贤至圣的道德彼岸。儒家主张通过教育与修养让人们在黑暗现实之中发现人的本善,这也是孟子以人格修养为视点的论述,对于充斥着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当今社会,亦是一种新的道德疗法。主张“诚者,天之道”的孟子思想,具有世界伦理价值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天人合德”思想的孔子,认为是人的“仁”彰显了天道天命的价值。“万世师表”的孔子认为我们不仅要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也要考量人民物质需求的合理满足,与孟子道德的产生不需要任何的物质基础的主张相比,极具科学和实践意义。主张“内圣外王”与“天下大同”的儒家,并没有忽视人民正常的物质需求而是把它限制在“一箪食,一瓢饮”的合理范围之内。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需要儒家“一箪食,一瓢饮”不堪其忧的思想治愈对物质欲极度追求的当今社会。诚然,灌输没有丝毫物质支持的“向善”道德思想,必然会成为空泛的道德口号,既无助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综合考量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一味牺牲个人利益满足国家集体的需要,“道德”必然难以深入人心,也不能增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儒家生命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语》被奉为儒家思想精髓的经典,被历代引以为修身处事的凭借,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儒家思想中生命观的科学内涵,通过对儒家生命观的管窥汲取精髓,裨助人们树立正确生命观,增益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语》中的生命观以“生活与处世”的内容最多,而“生存与生命”的内容较少。管窥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言论,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生命的意义,重视的是现世之事,在一定程度上也高扬了生命的价值。《论语》中这样写道:“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管窥这句话,我们可知儒家按部就班与循序渐进的做事要求。“经世致用”的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价值,关注的是生存的意义,而过度的强调生死与命理必然是本末倒置的。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儒家生命观体现的不是对生命的轻视,而是追求在集体、国家、民族的危在旦夕之际能够挺身而出的至高道义,这种舍生取义的至高道德境界也凸显出儒家对生命的高度珍重。同样,“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凸显的也是这种至高的道义,儒家不仅单方的要求对“仁”的道德追求,管窥这种思想的背后是对人生价值的至高要求与生命的珍重。以“未知生,焉知死”与消极以对的观点来诠释儒家关于死亡的哲思,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通过管窥孔子在祭祀中的谨慎与真情,也凸显了孔子对逝者的敬畏与生命的敬重。总括之,管窥《论语》中生命观可以发现,孔子虽然对死亡的概念未做深入的探索,但未对死亡的议题视而不见,通过谨慎积极的态度处理死亡祭祀的事宜表现出孔子超越命限的至高价值追求。通过管窥儒家“慎终追远”的谨慎态度以及对“立功”、“立德”、“立言”生命情操昂扬的追求,儒家将生命观最终回归到积极处理现实生活的努力之上,彰显生命价值的意义之所在。儒家生命观中凸显的对人生价值的至高追求与生命的珍重,增益当代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裨助着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教育思想精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通过管窥儒家教育思想深刻挖掘其精髓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力求裨助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孔子教育原则总括之有四个方面,“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及“由博返约”。孔子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各种不同方式使学习者能知行通贯。孔子认为只有深刻的把握受教者的特点,在教育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科学全面的掌握受教者的心理特点,对于不同年龄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以及不同职业(学生、商人、工人等等)运用不同的方法。管窥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言论,可以看出其对“启发诱导”这种教育方式的重视。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从教者与受教者中要找到这样两个平衡点:第一,从教者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平衡点,既要保证从教者的主动权利又不能完全扼杀受教者的积极性;受教者积极性与自由性,既要保证受教者的积极性又不能无视从教者的主导作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深刻洞察到了人类的认识规律,科学的把握了学与思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具参考意义。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既要求学生要博学多识又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不能杂乱,深刻地洞察到知识广与深的辩证关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从教者与受教者都有很多的理论指导意义。在学习立场上,孔子要求学习者能够以虚心的态度自动自发努力地去学习,并应珍惜时间,有恒心的学习,不可操之过急,而是循序渐进的学习。孔子的学习观念讲求学思并重,尚立志,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学习意义而言,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具恢宏气度的君子儒,借着学习使人能不断的自我成长以趋于完美之境地。基于此,儒家在教育方法、内容等各个方面的精髓,都可以裨助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三、儒家思想精髓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发
儒家思想精髓的实效性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发。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向教育的实效性上侧重,并充分考虑受教者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空洞的灌输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作用,例如:微信、QQ等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采用多元化的教育避免呆板空洞的灌输。采用实效与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可以裨助受教者达到至贤至圣的理想人格。儒家思想精髓的实践性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发。儒家思想的实践性在“知行合一”与“为己之学”上抒发得淋漓尽致。管窥儒家“知行合一”与“为己之学”的言论可见其对实践的重视,因此,应当着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受众的道德实践能力,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儒家伦理实践在于自觉反省,保证本心良知。道德原则不是依据形式逻辑的规则去考核,而是依据反省自觉中的存在实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受众者可以自主地从事道德实践,以完成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实践将带来全面的存在性和终极性的自我转化,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精髓的爱国性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发。儒家的圣人是积极入世的,具有兼善天下、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倡导经邦济世、建功立业的理念,梦想着建立一个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社会。孟子主张以集义养气的修养工夫培养出浩然之气,以养成大丈夫坚守善道、不为环境所左右的气度,最终在成德成物的实践中达成济世救民的终极关怀。孟子认为明善诚身的修养才能践行成圣,完成理想人格,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把握儒家“尊王攘夷”民族大义的思想精髓,对于增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发挥着重要作用,裨助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1989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
[2]唐凯麟:伦理学[M].2001年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3]杨伯峻:论语[M].2011年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7月.
[4]杨伯峻:孟子译注[M].2008年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6月.
关键词:儒家人文教育思想;中学政治课教学;启示
青少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把当代中学生塑造好,既是祖国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在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由于过于偏重理论灌输,没有把政治理论的灌输与人文修养的培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往往学得枯燥无味,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改变了过去注重灌输的风格,包含了许多体现中华传统人文教育精髓的内容,这就为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理念提供了客观依据。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是充满智慧的文化,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有很多契合点,其中,儒家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是探索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充分汲取其中的养分,为当下改进中学政治课教学增添新的力量。
一、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儒家人文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由德育、人生观教育、美育和生命教育这四大内容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座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宝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精髓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
1.儒家人文教育目标:培树理想人格
儒家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教育促使人性的觉醒,启发人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孔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个体接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在孔子看来,个体从青少年时代开始接受教育、积累知识,一直达到不迷惑,才开始悟透“天命”,而只有实现“知命”,才能务实地认识和面对人生,才可成为君子。孔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儒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形象的具体描绘。需要指出的是,在培树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儒家认为教育的成功在于让受教育者认识到接受教育对于自己所具有的现实生存意义,强调教育要在尊重受教育者的需求的基础上,用师法、礼义真正做到“化性起伪”,实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的和谐统一。
2.儒家人文教育理念:因循自然
儒家人文教育思想中强调因循自然,实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孟子说:“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在开展人文教育过程中,儒家强调教育者必须注重顺从事物的本然状态,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按照受教育者的本性来展开。这一点,在当下教育异化现象严重、教育者主体性日益失落的情况下,尤其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与反思。
3.儒家人文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在因循自然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儒家人文教育发展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体现在三个方面:
(1)注重启发教育
儒家人文教育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反对填鸭式教学。孔子非常善于调动学生求知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孔子日:“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常常赞扬善于提问的学生,认为只有深入思考了才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很有帮助。
(2)重视自我教育
儒家认为这是人文教育取得实效的最好方法。子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自我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儒家认为,自省是最基本的作法。孔子日:“见贤思齐焉,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而慎独则是自省的最高境界。
(3)强调因材施教
儒家人文教育思想从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特别强调教育要因材施教。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就善于结合每个人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行为,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二、儒家人文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丰富的儒家人文教育思想,对当下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启示在于:
1.加强人文教育,给学生以人性关怀
儒家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在于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性关怀、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社会教化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性关怀,就要求我们从“分数就是一切”的当代教育异化中解脱出来,着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幸福观。
2.推进德性教育,促进人的完善社会化
中学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普及基本社会政治知识、为塑造合格的现代公民奠定坚实基础的重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归根结底,二者统一为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因此,当下中学政治课教学,应当善于吸收、借鉴传统儒家人文教育的优秀经验,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突出良好品德的养成,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体现、积极探讨推进人的完善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3.树立人本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儒家人文教育思想中强调了因循自然与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更应当做到循理而行。这就要求中学政治教师积极学习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把握中学生思想认识形成与发展规律,并以此作为教育基础。具体来说: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当下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就要从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的窠臼中解放出来,真正从受教育者的自身特点考虑展开教学。因此,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等等。
(2)积极开放政治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当代中学生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日益复杂多样,这就使得客观上为中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增加难度,然而,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学生自身学习的潜力十分巨大,要充分肯定、相信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和综合思考水平。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善于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对不正确、偏激的观点给予指正和引导。
(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是与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有本质区分的。在以知识为本位理念指导下的传统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只重视学生认知领域的传授,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知识的传递,而无暇顾及学生的人格、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教学评估主要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接受、理解的程度为准,最终导致教育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答题能力。由此看来,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要求创新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无疑对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既需要教师具有良好道德风尚,以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又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授课技巧,使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真正陶冶在真、善、美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