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45
导语:在跨文化交流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翻译;文化转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36-02
一、引言
翻译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方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圣经》翻译。无独有偶,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也始于西汉末年的佛经翻译。对于翻译的研究,不同时期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之间的相互争论。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网络及各种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不仅是文字转换形式,更是文化构建方式,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功能(石琳,2004)。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Bassnett,S & Lefevere,A,2001)。
二、翻译的文化转向
翻译是什么?有人说是创作,有人说是艺术,也有人说是科学。其实对于翻译很难有人给出准确的定义。因为其开放性,翻译对多种学科有关,比如哲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等。但究其本质,翻译与语言学、文化最为密切。20世纪被称为“翻译的时代”(Newmark,1988),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兴起,翻译研究的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中外学者从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等学科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翻译的研究开始从语言学方面向文化方面转移。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了文本本身以外的其他关系,尤其关注和强调译入语和原语文化要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以及反之翻译对文化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张曼,2012)现代翻译理论研究已经不再一味关注译文是否忠实于源语,更要关注社会、文化和交流的实践,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不再是语言本身,而是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类行为。
三、翻译对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进行交流,他们不可避免遇到语言问题与文化问题。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是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翻译的目的与特点就是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当今的世界文化产品包括文学产品和消费文化产品,它们的增长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加剧了文化多元化的全球化进程。我们不能只固守自己的民族语言以求得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来抵御文化的全球化浪潮,而是应该积极传播自己优秀的民族文化,完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使命。
翻译的功能在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2011)说,中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国文化能够真正地吸引人、打动人,引起共鸣,拨动心弦,赢得尊重,增进心灵的沟通,寻求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目前对与中译英来说,我们的重点应该尤其的放在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强与西方的相互理解,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向世界范围内传播。
四、译者身份的文化转向
通过以上探讨,口译者所从事的是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不同文化与态度的冲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可能对同一词汇表达和非言语行为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口译者需要注意并理解这些不同文化的差异,做出适当调整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在接受口译任务后,口译者应当为文化差异的协调做准备。充分考虑到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别,站在文化的高度,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去识别文化语境,并在识别文化语境的差异过程中,适时调控自己的文化导向,达成两种文化的和谐,做一名成功的文化调停者。
对于文化调停者,Taft(1981)做出如下定义:文化调停者是能够促进拥有不同文化和语言的人或群体间的交流、理解和行为的人。调停者的角色是把一个文化群体的表达,意图,理解和期待,通过建立和平衡传递给另一个文化群体。为了实现这种连接,调停者必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到两种文化之中,因此调停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文化的。口译者作为文化调停者需要具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并且能够促进交流。也就是说口译者要做到让交流双方分享信息、想法、观点或态度,而不是造成误解。
五、译者的文化传播能力
翻译的文化转向更加要求译者成为文化交流者和传播者,从而介绍新的思想、文学形式甚至语言表达形式。这要求译者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可以理解为对存在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对于口译者来说,在口译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文化的不同,对口译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以此来促进交流。译者必须意识到目标读者的需求和需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期望和背景知识,知道来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别,决定适当的翻译策略,最终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对对外传播人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层次的、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改变对外传播的现状,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建设真正的“文化强国”,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基地的中国高校在培养对外传播人才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高等学校在对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上,要有新思路和培养策略,以加快翻译人才的培养进程。
六、结语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文化的全球化将是21世纪的重要特征之一。翻译的文化转向也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翻译是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中译外队伍的质量决定文化传播的质量。加强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译外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中译外队伍,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Bassnett,S & Lefevere,A.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Taft,R.The Role and Personality of the Mediator[M].Mediating person:Bridges between Cultures.Ed.Bochner.S.Cambridge:Schenkrnan,1981.
[3]蔡武.中国当代和流行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EB/OL].新华网,2011-07-19.
http:///gn/2011-07-19/3192039.shtml
[4]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New York,1988.
[5]石琳.文化全球化与翻译的文化转向——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3):33-36.
符号的传播的前提条件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同一个符号系统下交流,而在跨文化传播中最关键是打破语言障碍,通过对符号的传播规律的研究分析,发现语言符号的传播过程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本质规律。按照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世界属于人类创造的符号世界,人类通过创造、使用符号进行交流,同样人际传播活动其实就是符号的互动传播。人创造了各种语言、非语言的符号赋予相应的意义来进行交流,因此在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在传播过程中都相应的执行编码、解码的功能。所谓编码就是将意义信息通过语言表达,同样解码过程就是将相关符号转换成具有意义内容的过程,就是接受者理解语言意义的内容。显然,在传播过程中关键的因素在于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双方都彼此认可既定意义内容。文化传播中,符号存在社会属性,代表经验、传统,因而属于社会所共同所有的内容。
二、跨文化中的语言传播
在传播学中,定义文化交流是一种复杂的、有目的的存在供求关系的交流互动,并且随着交流的深入,传受双方拥有的信息量会随着增加、积累,这种信息的传播交流是无限循环的过程。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虽然语言是文化的子部分,但是语言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人们可以在语言中按照文化的发展需要去设计文化、诠释文化,通过语言把文化变成可以加以改造的内容、加以制造的部分。[1]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明显存在这种特性,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形成新的语言改造、融合现象。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融合”
“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的成分可能混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现象。”[2]这种现象在新疆汉语方言中经常出现,新疆的汉民族长期在多民族地区混居,跨文化交流,彼此影响,相互融入了对方语言中的词汇,是自己的语言相近对方语言。根据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中的“同化现象”,即讲话者试图模仿对话者的语言,以便表达相似内容。例如,“巴郎子”是维语里孩子的意思,“巴郎”已经深入到新疆地方汉语中,多次在新闻媒体中出现“新疆巴郎的见义勇为”、“好巴郎心系灾区”的标题。还有“哈马斯”是维语“himas”,在汉语里表示“所有的”,经常在新疆街头水果摊听到“哈马斯多少钱了?”。以上都是存在于汉语中的使用现象,在少数民族中也存在融入汉语词汇的语言。例如,“筷子”、“洋芋”、“电视”、“沙发”都是汉语发音。
(二)跨文化现象中的语言“调节”
如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中的“趋异现象”所说,即讲话者在有些情况下把自己的讲话与其对话者的语言相异时调整状态。也就是说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遇到解码困难时,试图修正或重新解构以便双方理解。通过这种语言调节,人们把整个文化变成可以修正、再造的存在。例如,在非语言符号中表达没有或者否定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一般借助摇头动作借以说明,新疆地处边陲,接壤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所以在新疆还可以用耸肩,双手摊开来表示没有或否定意义。
三、语言符号对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言语交际
口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目前由于其传输消息的一次性和及时性,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沟通方式的。目前,口译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建立了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拥有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以此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的语言特殊技能,帮助沟通双方克服语言障碍,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桥梁。
一、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一)口译
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经历了二十个世纪的迅速发展。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之间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接触不同的文化的机会更多,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更亟需人沟通的能力的支撑。在沟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这时候,帮助他们进行互相沟通的需要刺激了相应的职业的产生,这种职业越来越受欢迎。自然,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克服文化障碍,口译员在跨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在处理难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世界的市场,中国的经济得到进振兴。许多大学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满足广阔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口译及口译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旨在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的理解,达到与之沟通和感知周围的世界的目的。我们常常有将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例如通过整合文化,来帮助心理学家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患者,都是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将跨文化交际加以定义并开展研究,试图了解文化对地区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实是早有先例的。毫无疑问,跨文化的第一次发生规模并不大,当不同文化的人第一次遇到,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例如,在中国,“丝绸之路”是中国商人与西方人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形式已经有了超越从前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影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丰富了传播行为的形式,如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及其规则和规范,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口译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口译有时是针对交谈时语言符号的表面的解释,其实更重要的是,口译它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这些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文化的介入而变得可行。奈达曾经指出:“要完全胜任翻译工作还需要用文化穿起阅读的线。”口译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翻译的一些理论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口译实践的指导中。
三、文化差异对口译口头沟通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其说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活动,不如说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口译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频繁。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遇,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种文化的中介,翻译一定要掌握二元文化。如果忽略文化因素,会因不同的国家之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和尴尬。因此,译员应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在语言和表达的差异中追求语言关系的整合。
口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消息从一种语言传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一个人能说两种语言,他或她能够对两种语言的翻译。事实上,口译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跨语言的活动而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国内外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有的观点: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强调源文本的语境意义进行翻译,这是基于结构)和“交际翻译”(以效果对等强调)就将两者间的区别呈现于我们眼前。所有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差异的本质在于思维模式。毫无疑问,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口译中,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沟通工作起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Bassnegtt B &勒费维尔.翻译,历史,文化[M].打印机的出版商有限公司,1990。
一、引言
演讲源于西方修辞学。学者、政客等都需要使用公共演讲来传播学术思想和价值观念。20 世纪以来,演讲更是在众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政治斡旋、竞选与就职,抑或是国际各级别的盛会都能见证跨文化演讲的重要性。
演讲虽然是以演讲者说、观众听为形式,但并不是一种单向的语言信息传输。它要求演讲者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有效地传递给听众,并能得到听众的接纳和反馈,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而英语演讲更是跨文化的信息传递,演讲者更需要根据场合和观众来调整演讲策略与技巧。影响英语演讲成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英语语言基础,还需要演讲者承认并且尊重文化差异与文化多样性,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架起英语演讲这座沟通的桥梁,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包括如何选题立意、分析听众,适应客观环境,系统、深入、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等。成功的英语演讲者应具备批判地接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观点,以及有效地与之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演讲课中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有迫切的必要性。
二、思辨能力在英语演讲交流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学生要能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但往往实际情况是,学生在讨论、辩论、说理或发问时,常常感到头脑里空白一片,说不出任何新意,缺乏思想深度和说理力度,也难以有逻辑地表达思想。学生一般能够完成日常会话,但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稍微深入探讨时,就很难有效、有序地表达思想。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而造成的现象就是“思辨缺乏”现象(黄源生,1998:19)。
探究其中的缘由,不难发现学习者在浅层次上的会话和交谈中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对于深层次的谈话,连续的发言就很少进行训练,其思辨能力的广度和深度都没有得到锻炼。限制了学生深入开展话题讨论和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难以在活动中得到质的突破与提高。根据思辨能力在演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应该加强学习者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使得他们的思维水平向更深层次进行发展,才能在演讲这一以内容、逻辑、可信度为基础的交流中实现最大的效率。从表达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已成为英语演讲教学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几项基本技能。演讲主要是看“说”得好坏, 而听得是否准确、写得是否漂亮、读得是否广博又是“ 说”的基础(高一虹, 1999:6-9)。乔姆斯基等著名学者都曾定义或解析过语言能力这一概念,不过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的表层结构的掌握和基本交际规则的使用上。对于语言的理解、分析、整合能力是除了表层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之外的一种能力,即语言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在成功进行比较复杂的语言活动或语篇理解,如作文、翻译、演讲、谈判、辩论中时,体现出了更深、更广的意义。在比较复杂的跨文化语言活动中,特别需要语言使用者具备跨文化的思辨能力,才能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文化的信息进行融合和贯通,从而扩展和丰富自我。只有具备了这样跨文化的思辨能力,才能正确地理解文化差异,评价文化不同,并且富有创造力地使用知识、整合思想、把握关键,从而在跨文化的语境下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思辨能力就是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判断和解决能力。人们运用它对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剖析、联想、理解并且进行无限的创造性发挥。它甚至不是“学习”而来, 而是“修炼”而成。课堂教学能最有效地教给学生的是语言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将思辨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具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习练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创造才能提高语言的能力。
三、演讲中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
Spitzberg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了如下定义: 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在特定环境下能够做出合适有效行为一种能力(Spitzberg, 2007:136)。Young Yun Kim 对“特定环境”做出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说明,即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人在处理跨文化交际关键问题时所体现的内在综合能力,而这里所提及的跨文化交际关键问题具体指文化差异性、文化陌生感、群际情形以及伴随压力等由跨文化交际带来的不适与问题(Gudykunst & Kim, 1988:207) 。可以看出,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流, 能够自然、得体、恰当地扮演跨文化的角色,并且有效地解决、 应对各种问题,达到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在英语演讲这一跨文化语境中,要利用思辨能力,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融入演讲的实践中去,寻找通过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培养积极的交际动机,提高演讲思辨能力
演讲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复杂沟通方式。优秀的演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中的沟通动机是达到有效交流的基础。跨文化环境中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沟通中的问题,实现有效的交流。这就是跨文化中的积极动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跨文化交际沟通中有两个方面:消极动机和积极动机(Spitzberg, 2007:194)。要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首先要排除消极的动机,以积极的动机准备并发表一场演说,才能激发和培养跨文化的思辨能力。紧张、怯场、缺乏信心是与演讲相关的消极动机。如果对英语演讲抱有消极的动机,会影响思辨能力的发挥。因此,培养对英语演讲的积极动机,是迈向成功跨文化思辨的第一步。只有自然、大方、机智、优雅、从容、得体、淡定,并能与观众进行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才能够有效地发挥思辨能力,将待表达的内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最后达到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通过跨文化思维训练提高思辨能力
良好的母语修养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同时,也才能充分认知和尊重外国文化,具备跨文化交流的基础。传统意义上讲,中国文化崇尚厚重、含蓄、内敛、谨慎、笃实等品质,强调语言的意合。而西方文化自中世纪起更侧重哲学、思辨、逻辑、语法、修辞、雄辩等技能,强调语言的形合(毕继万,1999:24)。在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提供有效材料,激发学习兴趣、规范训练内容,最大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在基本的语言技能的基础上,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重点在提升文化内涵和跨文化的吸引力上。不同语言的形态、语法、句法、语篇和语用规则也存在差别。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培养思辨能力,提高演讲的逻辑性以及跨文化接收度和说服力。
(三)在交际知识运用中培养演讲思辨能力
英语演讲是一门专业技能,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是演讲课上学习的一个重点,跨文化的思辨能力是演讲能够有效传达、说服、引导等的重要保障。如评估演讲环境,分析观众年龄、偏好、背景、价值取向等特点,撰写演讲稿时如何选材和逻辑安排等。希望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和思辨能力,有针对性地选取话题,开展说理,达到感动和影响听众的目的。演讲中不能把平时积累的一些内容性的知识简单地累加起来,而是要有能把跨文化知识和内容性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思辨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是一场打动人心、令人信服的演讲。一场出色的英语演讲需要知识的指导,也需要内容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结合。
关键词:文化智力;自贸港;外语教学
在2018年海南成立自贸区(港)的历史机遇下,未来会有更多外资企业来海南省投资。同时海南岛作为“一带一路”的前沿地带,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从这里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重要节点,会开展各种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尤其从海口江东新区战略地位提出,入驻国际性大型机构数量日益的时代背景下,海南需要一大批不仅是懂得外语的人才。而这些大型外资企业、机构也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文化交流。这就要求海南省提供的这批外语专业人才不仅外语专业能力强,还要具备极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文化包容性。而这两点又恰恰是文化智力培养教育的目标。
1文化智力的内涵
美国学者彼得森(Peterson)在其专著《文化智商》中这样定义文化智力:文化智力是一种从事一系列行为模式的能力,利用这种能力,一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技能和定性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那些与之交流的人们所持有的、以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与态度。EarlyAng(2003)认为,文化智力指人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收集、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涵盖四个方面:元认知、认知、动机和行为。元知识文化智力指个人的文化意识,涉及个人的规划、临近和修正行为规范、得体交际的能力。认知文化智力指个人有关文化规范、习俗和日常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知识。动机文化智力指个人把注意力与精力放在学习和处理文化多样性情境上的能力,涉及个人的兴趣和自信等方面。行为文化智力指在个人跨文化互动中以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得体地交际的能力(戴晓东,2018:216)。认知是一个人跨文化智力的潜在能力,体现了彼得森提出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内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动力则是一个人融入到跨文化环境中的热情;行动则是跨文化智力的最终目的。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外语功底只是理解力的基石。而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善于理解和发挥,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智力。拥有良好的文化智力才能理解各个文化的内在特征与交往规律。
2影响外语专业学生文化智力的要素
(1)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智力首先面对的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理解深入,尤其是对民族传统的理解不全面容易在跨文化交往中产生误解,导致沟通受挫。比如与印度人交往时,如果不注意见面握手时伸出了左手,会招致对方极大的反感甚至愤怒。或者在和俄罗斯人交往时询问了对方的年龄,也会被认为很不礼貌。(2)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宗教也造成文化理解上的差异。每个宗教对信徒价值观的塑造,造就不一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在跨文化交流中要了解对方的宗教文化,以及宗教对其生活传统的影响。比如在印度教地区,牛是神圣的,不要谈论吃牛肉的话题。在伊斯兰教地区,注意猪是忌讳的,不要吃猪肉和谈及猪的话题。只有了解更多他国宗教文化的基本内容,才能提高个人文化的理解力。(3)高低语境差异。文化中高低语境的理解也是影响文化智力的一大因素。高语境文化指的是交流的信息主要不依赖语言来传递,交际信息蕴含在交际环境中,比如表情、动作和眼神等。而低语境文化指的是信息主要包含在语言中,与交际环境相关性不大。高语境文化代表国家是中国、日本和拉美国家。低语境文化代表国家是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高语境文化注重“意会”,低语境文化注重“尚言”。当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与高语境文化的人交流时候,如果不能预见可能的情况,就有可能遇到交流麻烦。同时高语境文化的人面对低语境文化的人时,如果还采用原来常用的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也会让对方无法理解你的意图。
3外语专业学生文化智力培养策略探讨
(1)培养学生对于文化认知的感受能力。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响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文化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2)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好奇心和敏感性。好奇心驱动他们更广泛了解全世界各个民族的生活传统,民族风情。学校在这方面提供一系列课程和活动上的支持。比如开展一些介绍各国各民族文化风情的介绍课;举办一些民族风情周,邀请各国留学生穿戴本民族的特色服饰展示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彩页,同时邀请同学们尝试本国本民族的特色食物。而跨文化交流时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同时应认识到敏感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交流中螺旋式发展的。(3)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移情的字面意思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如此感知和适应彼此的一致性。移情能力的培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克服自我文化中心感,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民族和文化的单一刻板印象;还应注意消除自身的防御行为,克制自身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倾向。(4)了解世界主流宗教的基本知识以及宗教对其国家民族文化的塑造和影响,尤其是价值观的影响。开设一些介绍各种宗教的科普课程,通过图文声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宗教对各个民族世俗文化的影响,也让学生能在对外交往中,迅速识别所面对国家或者民族的大致宗教背景,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来提高适应跨文化交往的能力。(5)举办语境研讨的沙龙,邀请留学生和本土学生一起针对一些案例讨论不同语境文化下人们的反应,以此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语境感受和理解,同时教师提供意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高低语境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文章从跨文化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旅游消费行为比较、求异文化的旅游动机和跨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的不平街性以及跨文化旅游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和融合的趋势等四方面对跨文化旅游进行了研究,试图探讨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及发展的趋势。
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美国“新文化地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邓肯((James Duncan)把文化景观与书写文本、口头文本并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旅游者作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承载着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装、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元素持续不断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对目的地的文化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旅游目的地使旅游者在欣赏不同种类风格的建筑、文物古迹、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神话传说中,能充分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以满足他们的文化心理需求。在整个旅游交流活动过程中,导游作为跨文化旅游活动的媒介,将旅游者和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因此,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学界对“跨文化旅游”的定义是指荷载着至少一种文化的旅游者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992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主题是“旅游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增进各国人民了解的途径”,2001年的主题是“旅游业—为和平与文明之间的对话而服务”。以上旅游主题反映出,旅游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跨文化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
现代跨文化旅游有多种表现形式,大致可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跨文化旅游。这是一种己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的跨文化国际性旅游,主要发生在西方国家内部。17,18世纪是这种形式的早期表现,至20世纪50,60年代时己发展得极为成熟,目前仍是世界上跨文化国际性旅游的主体。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到发展中国家旅游。这也是跨文化旅游的一种传统方式,延续了几百年,但过去多是事务性的旅行和考察,因而人数较少;现代则是大众性的、大规模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在国际旅游中占有很大比例。三是新兴发展国家旅游者出国旅游。近二十年来,在东亚、东南亚,在南美洲,出现了一批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较快的国家,旅游以及出国旅游逐渐形成热潮。四是国家内部各文化区域之间的跨文化旅游,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到‘经济欠发达而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休闲。如近来青藏铁路的开通,北京、上海、香港深圳以及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都纷纷到西藏去观光旅游。
跨文化旅游的主要传播特点表现为: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方式和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与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比较,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跨文化传播通过媒介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输出来影响接收这些外来媒介产品的受众,这种影响仍然属于通过媒介产品而发生的影响;而旅游业中的跨文化传播则是一种直接接触“真实世界”而非“媒介世界”的传播方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而不是那种通过媒介来间接、外在的获得真实世界映像式的交流和传播。因此,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人际交往中,有三类与之发生人际交往的行为主体:一是旅游服务人员,是旅游者最直接和频繁接触的人;二是当地居民,是旅游者在旅游地接触到的人员中,除旅游从业人员以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其他旅游者,是来自不同客源地的旅游者彼此之间也可能的发生人际交往,进而发生的旅游者与旅游者或者说是客源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郭庆光教授认为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以下传播优势: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传播双方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的非制度化传播特点。
跨文化传播还具有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在一次旅游的历程中,旅游活动是有声有形的,而伴之发生的跨文化传播却是悄无声息的。具体地说,旅游活动由出游、游览及人际交往等具体活动组合而成,这些活动都是可见、可闻、可感觉的活动;而其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是在上述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两种文化在碰撞时发生相互传播,即语言的沟通、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等。这种旅游的跨文化传播具有无声、无形的特点,它以旅游为载体,使旅游地居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游客挟来的文化(包括游客自身母文化,也包括虚假的次文化),而游客本身也在旅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旅游目的地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熏陶。
二、跨文化旅游中,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文化心理和旅游消费行为比较
中国人跨文化旅游讲究“游必有道”,“游有所得”。中国强调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崇伦理关系,把旅游和道德规范相联系。人们更倾向于在平静的环境中“相安无事”,“知足常乐”,所以中国人在旅游行为中提倡适度旅游,反对过于张扬和冒险,古有“孝子不登高”,“父母在不远游”之说。另外,中国人对于故土有一种执著的认同感,不易融人异乡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人缺乏冒险的旅游猎奇需求心理,对旅游活动中复杂性、多样性的追求有一定的限度,对极具冒险性质的旅游活动甚至予以拒绝。
而西方人在旅游观念上提倡冒险、勇进,表现出一种创新、征服的欲望,在旅游行为上,西方人崇尚对外探索,喜欢探险旅游,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我,所以西方人在旅游中不断地求新求异,且多具主动、热情,不畏艰难的特点,这使得西方人较中国人更愿意出游,更愿意探求和认知外面的世界。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中国思维模式具有归纳性、模糊性、直觉性、意向性、整体性等特点;西方思维则具有演绎性、精确性、逻辑性、实证性、分析性等特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表达时起着重要作用,于是在旅游跨文化交际时,旅游者对于旅游资源的布局、风格和异质性等的选择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求异质文化的旅游动机和跨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
求异质文化动机是旅游的基本动机之一,旅游者在选择景观时,专爱挑自己文化里所不具有的文化内涵的景观、目的地,旅游者以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心理结构作为内在参照系去选择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多样性导致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重要动机之一。
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相互接受过程的不平衡性。在理想的条件下,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对等的、互动的,其结果是文化、人与环境的和谐,及文化生态的某种意义的平衡;然而由于文化的发展水平各异,出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两种类型,因此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常会出现强势文化更多地将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施加于弱势文化,使弱者屈从。从文化的影响和接受模式来看,文化交流又分为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许多旅游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提高旅游业的收益,往往屈从于游客的态度和观念,从而导致旅游跨文化传播中垂直接受现象的发生。旅游者受其常住地域强势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对强势文化上的地域认同感,从而决定了其在目的地的言语和行为,这对处于弱势文化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行为及语言等产生深刻地影响。
四、跨文化旅游中文化冲突的表现和融合的趋势
跨文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文化摩擦和冲突是跨文化旅游活动中的必然现象。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相交遇、相碰撞,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语言、食品、舞蹈外,还包括双方之间的非语言行为、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心理因素、行为规范、社会地位、角色关系、交际场合等。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演变成摩擦甚至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为旅游者的心理压力、恐惧感,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如,在跨文化旅游中,旅游者一般都会体验到一种“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所谓“文化休克”,可以看成是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一种体验。这是人们无力应对一种新的文化环境而造成的。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与旅游地文化之间的差异,旅游者在与旅游地各种服务人员相遇时可能会是很紧张。他们不知道该对东道主作怎样的期盼,甚至还觉得旅游地人们的行为方式稀奇古怪。处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旅游者表现了一种极度的不适应,不知道怎样与别人寒暄,也不知道谈论什么样的话题,甚至也不知道该怎样给服务人员小费,面对新的文化情境感到十分困惑,使得旅游变得十分困难。再如,由于各种具有鲜明地域文化背景特征的旅游者的到来,旅游目的地正处在不同文化交会与撞击的区域—“文化边际域”culturalmarginal region)中,在这个区域中,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的存在,必然会形成文化差异。文化边际域的存在是旅游目的地经营国际旅游业必须面对与重视的现实,它是国际旅游业中文化差异与文化距离的产物。
关键词:电影片名;跨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65—02
一、导论
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巨头,好莱坞也逐渐家喻户晓,其作品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很多人也把观看影片作为了解该国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电影台词等相关英文的翻译也成为我国翻译界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片名的翻译。众所周知,观影者的兴趣高低与片名翻译的到位与否也有很大关系。本文例举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几部经典电影片名的翻译,从文化视角入手,简要分析了片名翻译的两种常见策略。
二、文化与翻译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定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反映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同时也互相影响。每种社会形态都与其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相对应,有着其特有的文化,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就造就了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所以在讨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不同的文化通常孕育出不同的语言,即使同一门语言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能掌握两门语言就一定能翻译出好的作品,而事实上掌握语言仅仅是一个前提。译者应该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内涵,即关注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含义,而非仅仅是文本本身的含义。英语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大为迥异,在文化作品上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多种文化互相交流才能促进文化的扩散、延续和发展,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当两种以上的语言交流出现,翻译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其中。翻译和文化传播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翻译,而翻译更无法脱离文化基础。
三、电影片名翻译举隅
目前,电影片名的翻译在中国处于混乱状态,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处在发展阶段,由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等地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对于片名翻译也莫衷一是:中国大陆比其他地区更加传统,更加倾向于字面翻译;而其他三个地区的翻译更加开放,更加具有创造性,更突出商业效果。例如,电影SoundofMusic在大陆被译成《音乐之声》,而在香港却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很明显可以看出大陆版译名更加忠实于源文本,而从香港版译名却很难理解出详细内容。但香港版也有过许多经典译名之作,例如,经典美国电影Ghost在大陆被译为《幽灵》,因其译名被误以为是恐怖片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在香港被译为《人鬼情未了》,虽其译名偏离了源文本,却很好的反应了影片内容并极具浪漫色彩。
另外为了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译制者倾向于模仿某些成功案例。如:美国电影TotalRecall在大陆被译成《全面回忆》,在香港被译成《魔鬼总动员》。票房证明,《魔鬼总动员》的经济利益要高于《全面回忆》。为追逐经济利益,之后诸如《玩具总动员》(TheToyStory,1995),《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2003),《汽车总动员》(Cars,2006)等译名纷纷涌现。虽给人过度重复,无新意之感,但无疑也是一种趋势,目前大陆的片名翻译也逐渐呈现出这种势头。
四、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小议
随着翻译学者更多的关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关于两种翻译策略—同化和归化—之间的争论已成为片名翻译研究的一个重点,而争论的焦点是译文应该更像什么,译文是否应该读起来更像译作。有些学者认为应该采用归化策略,使译文读起来更接近于原文;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异化策略,使译文读起来更像是译作;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两种策略都过于极端,应该在两者中间找到平衡点,这是本文认为的片名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以下两个个角度来阐述片名翻译的主要策略。
(一)关注意境
从传统的美学角度出发,中国文人通常更多的关注韵律,是作品更加朗朗上口。如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观”以及许渊冲的“三美论”。他们更注重美学,倡导提高审美观。例如,著名影片TheWaterlooBridge,字面意思为滑铁卢桥,经典的中文译名为《魂断蓝桥》。滑铁卢桥通常使人联想到拿破仑的溃败之地,而事实上该地只是男女主人互倾爱慕、最后女主人公结束性命的地方而已。《魂断蓝桥》与苏轼的“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更好的契合了影片的内容。再如电影《钢琴别恋》(ThePiano),《浮生若梦》(YouCannotTakeItWithYou)也是此类翻译的经典之作。
采用具有韵律的汉语表达方式是让人过目不忘,显示美感的手段之一,片名翻译也是如此。如MissionImpossible译为《谍中谍》比《不可能任务》更加顺口;而Sommersby译为《似是故人来》比《男儿本色》或《萨默斯比》更显意境;BecomingJane译成《“珍”爱来临》也比《成为简奥斯丁》更具美感。
(二)四字译名
汉语为意和语言,也更喜欢追求形式上的对称与平衡,如中国的拥有大量的四字成语,言简意赅,在片名翻译中使用率极高。许渊冲在其译作《红与黑》的前言中这样写道:如果能够发挥中文的优势,运用中文最好的表达方式(包括四字成语),以少许胜人多许,用四个字表达原文十几个词的内容。如著名电影GoneWiththeWind,中文译名《乱世佳人》就起到了表现内容,意境优美之感,而使用译名《飘》所体现不出的。该翻译策略在电影《暮光之城》(Twilight),《亡命天涯》(TheFugitive),《公主日记》(PrincessDiary)等片名翻译中也有所体现。
五、结论
由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文化研究也在逐步的渗透到翻译研究之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界学者逐渐注意到了文化翻译的意义,打破了只翻语言形式的桎梏,翻译行为也被定义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现象。电影片名源于母语,是语言的精华,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该国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俗、以及历史背景。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移,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要想翻译出最动人的片名必须关注文化因素,也应该适合中国文化,译者应坚持适合中国的原则,要把熟悉影片内容、了解内在文化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
[2]王培英.跨文化交流[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3]许渊冲.译者前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李颜.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5]司汤达著,许渊冲译.红与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6]Dries,Josephine,DubbingandSubtitling:GuidelinesforProductionandDistribution[J].Dusseldorf:EuropeanInstitutefortheMedia,1995.
【摘要】本文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研究的重要性进行简单说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说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表现,并对弥合语言文化差异提出了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英语学习者以及对外交流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英语 汉语 文化差异
引言
语言文化差异出现在不同国家的语言应用者的交流过程中,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越来越紧密,个体之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带来许多误解,甚至出现过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是弥合文化差异,使不同于语言应用者能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英语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外语,也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外语教学科目,探讨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对我国的英语教学锅中以及英语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表现
1.语词运用上的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权体制、国民心理环境,文化的主流思想完全不一致,很多英语学习者和应用者,都忽视了这样的语言心理基础,因此,在理解英语表达方面出现了一些误解。常见的误解存在于单词的理解上,英语中的“dargon”并非汉语中的“龙”,具有神圣、吉祥的意思,而是代表着邪恶的力量。而英语中也不存在“吃了么?”这样的问候。很多英语学习者,在文化意义方面的误解,使语言的理解和应用都存在着问题。
2.语法上的文化差异。语言的基础包括词汇和语法,词汇量的多少并不完全决定英语使用者的交流能力,]有丰富的语法知识,仍然会造成交流障碍。而英语和汉语的语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由于语法方面的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者造成难题,也导致了交流当中的诸多问题。例如在汉语交际中,如果陈述完某些观点后,会以This is my point view. 表示对自己观点的总结,但是在英语语法中,已经陈述完成的就代表已经过去,因此应该用That is my point view. 加以表述。
3.语言习惯上的文化差异。只有真正地理解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才能够促使跨文化交际中英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跨文化交际质量,英语国家与汉语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习惯也完全不一样。语言习惯在人们日常实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是完全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例如在对方表达谢意后,英语语言习惯中常用 You arewelcome. 来应对对方的 Thank you. 但是在汉语语言习惯中却较为习惯使用Never mind.进行表达,这一词在英语中具有“不介意”的意思,如果交际中使用此词汇,则必然会造成交际对方的误解。
二、弥合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方法
1.在语言应用过程中注意文化差异。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者对英语文件进行翻译和理解,都必须重视其中的文化差异,只有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很多细节性的交流问题才能被注意到,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才较少出现误解和沟通障碍。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使用的词汇、句子结构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定义,而不是按照汉语语言的语法和词汇,逐一翻译过去。例如,英语表达中的“定语从句”,对某个词汇进行解释说明的句子出现在词汇之后,而非中文的语法习惯,出现在词汇之前,或者单独进行描述。这就需要英语使用者加以注意,在表达过程中使用定语从句,要重视从句出现的位置,尽量避免表达错误,引起歧义。
2.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不熟悉英美人民的习俗,就不可能运用英语进行成功地交际。反过来,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语言。这也说明,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而同样,英语国家的国民,也需要在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完全理解交流的真正意图。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弥合语言文化差异的最根本方式,除了举办和参与大型的文化交流展会之外,个人英语学习者也可以采用网络信息沟通工具,与国外友人实际交流,这也是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3.以语言文化为单位进行特殊训练。了解英语国家语言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简单的几次交流就能够实现的。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应该以此为学习目标,进行单元式的训练。例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书籍进行对照阅读,观看英剧、美剧,体会其中的语言文化表达的方法,都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语用学方面提高的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存在于 语言交流的各个方面,文化差异无法弥合,就会产生各种交流问题。英语学习者和应用者,应从语言发展的根源入手,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参与文化交流,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重视细节,只有这样,语言文化的差异才能逐渐减少,英语语言应用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卜玄奕.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分析[J].校园英语,2016(07):111-112.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大学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56-02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纵深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往来的融合性日益加深,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存的社会形态,这种文化的相融与碰撞更加大了来自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难度,我们只有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这也给当今高校外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综合性、理工科类型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推进高校各种专业实用性、专业英语的不断发展,以适应当前的形势。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大学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意识定义和重要性
1.跨文化意识定义。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和深入地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理解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2.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孤立生存的模式,步入了紧密依存的时代。而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地球村的多元文化共生存的社会形态已经成为现实,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异质文化的相融与碰撞,使交流变得异常艰难。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文化是核心,而影响跨文化因素则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对不同文化的内涵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对比意识,去伪存真,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扫除双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的障碍,真正达到交际双方的成功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已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全面地、清楚地了解跨文化交际内涵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已成为首要任务和时代要求。它的作用日趋明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能力与大学外语教学之间关系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与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沟通、交流、合作和相处不可缺少基本、重要的能力。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风土人情以及等,它的文化是通过本民族的语言得到表现、继承与发展。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靠语言传递,语言通过文化交流而丰富,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培养文化意识是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必然要求。敏锐地认识到交际的双方文化的差异性、相互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会促进语言学习和有效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是培养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付诸实施的有效途径。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代表就拥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不仅是外在的跨文化知识,更是一种内在跨文化能力。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更好更快地、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大学生外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渠道。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缺乏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靠得就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科学计划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全面深入地研究培养策略,提出科学可行性的教学计划和建议,探索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教学技能、丰富文化知识、开拓的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也应注重自我文化意识的提高,充分利用网络、外国电影、电视、录像、学术专著、报刊、现代英语文学作品、杂志等广泛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再则,在教学中拥有灵活多变教学技能,如采用渗透法、渐进式的方式,从教材中挖掘文化因素、总结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推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2.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和文化平等观念。当今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要想使大家庭每个成员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就必须首先具备正确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眼光接纳异域文化,同时还要学会尊重本土文化,最后达成超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更宽阔的视野和胸怀欣赏、运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的目标。与此同时,各成员之间对异域文化的差异性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应该互相尊重、理解、宽容、接纳,持有一种正确、科学的文化理念和态度,摒弃文化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利用电影、视屏及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并教育学生懂得不同的民族历史肯定产生不同的文化模式,文化只有自身特色和差异性而无好坏优劣之分,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去衡量文化的优劣。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文化也不例外。让学生积极不断地学习、探索外国文化,反思本族文化和言行;对不同文化行为和思想不妄加评判,永远保持一种宽容、理解和移情的态度。并让学生懂得一个民族只有不拘一格地吸取多元文化,才能造就一代宏伟壮观的文化。洋为中用应成为外语学习者自觉信守的理念。课堂上教师多以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实例为蓝本进行讲解,并把所学异域文化知识运用于语言交际之中。只有超越差异才是培养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最高境界。
3.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积累。文化之间的误解与冲突产生于对异己文化知识的匮乏。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就是交际的双方成功达到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这需要具备正确理解交际双方的语言语境的能力。因此,在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开设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选修课程要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注意选择中西文化相关典型实例,即简明易懂又在深度、广度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情感特征等因素;还要考虑选材广泛充实,结合社会现实的需求;并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以专业的视角、学科发展的态度去审视问题,吸取篇章的精华,了解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开设“文化概况”类课程,能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经济体系、文化习俗、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常识,以丰富学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特别是“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相关选修课程能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帮助学生跨越常见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单位时间的效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借助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把课程资源显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利用计算机集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并对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它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变复杂为简单、变困难为容易,变抽象为形象。媒体课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独立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它将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语言文化的多层面上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经常开展学术科技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到校做报告,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和趋势。在校园内举行节日的文艺演出或请艺术团,歌舞团,交响音乐团来校演出,使高雅的艺术,美妙动听的音乐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欣赏享受丰富中国文化艺术,学生自己参与其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读比赛、翻译大赛,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只有竞争才能胜出,逐渐培养竞争意识,了解社会优胜劣汰激烈竞争的现实。举办各种展览:绘画展、手工作品展、书法展、各种模型展和读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思维和兴趣爱好的触角。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学习蔚然成风的良好校园学习氛围,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势在必行,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社会人文的高级目标和外语教学的目的与归宿。
参考文献:
[1]庄恩平.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外语,2006(1):57-61.
[2]彭世勇.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2010(4):14-18.
[3]张静瑶,周莉莉.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10(3):117-118.
[4]冯东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