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

时间:2023-06-19 16:29:45

导语: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音乐课堂的创新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从中寻得乐趣并获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情”为基础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音乐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以师生之情为基础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速发展。同时,只有学生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时,才敢于主动地参与,将个体融入课堂并积极地去体验。

一、注重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堂只有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才能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唱歌教学中的“听”包括学唱前的聆听、听教师的范唱、听同学的演唱等多个方面,每一次的聆听都有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学唱前的聆听能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节奏、节拍、速度、情绪有了大概的了解。范唱可以随时诱发学生的歌唱热情,激发起他们通过唱歌表现情感的欲望。听同学的演唱则可以让学生从中分析、比较中得出演唱的好坏,提高学生演唱技巧、演唱水平及准确把握歌唱情感。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感情。于是,范唱时用轻声,并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有的学生的头就微微地晃动,眼睛注视着教师。通过这种范唱的引导,学生都掌握了轻声演唱歌曲,并把握了此曲温柔、甜美的感情,甚至还想象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画面。这种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并运用各种不同的聆听方法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方法,是最简单、最真实、最有效的唱歌教学方法。当然,这里的聆听也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歌唱。因此,音乐课堂中要尽量使用音响效果较好的多媒体设施,教师也要将自己的演唱水平、伴奏和指挥提高到一定专业水平,才能真正达到聆听的有效性。

二、创新多种形式,凸现主体地位

做游戏是最能体现寓教于乐原则的一种教学形式。例如学习音符“1234567”,教师可将七个音符写在卡片上,老师弹出某个音,让同学听后代表这个音符的卡片举起来,并唱出来听一听。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音名,音的高低,也使单调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游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开展“开火车“游戏,让学生分组抢答:火车进、出站时音的强弱,音色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等。知识竞赛既检查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寓教于美则是将无形的音乐转化成舞蹈、表演等,使之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小学生自己的行为参与,让他们可听、可视、可感,不再拘束于课堂板凳的禁锢,而是以一颗童心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有些教学题材可以改变成小小的音乐剧,在教授《小动物走路》一节课时,我以一段视频先让学生看到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在日常生活的特性,之后让学生先就自己熟悉的这几个小动物说说它们的声音、外形、走路特点和如何爱护它们。随后,我问到“你愿意扮演哪一种呢?”,许多学生纷纷举手。于是一场别开生面、又充满人文气息和童趣的音乐剧开演了,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引来全班的开心大笑。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一个孩子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并别出心裁地模仿《小猫钓鱼》中捉蝴蝶的场面。这时,我及时配上一点诙谐、灵动的音乐,演的人积极投入,看的人津津有味,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图画展现出来,而音乐的美也静静的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三、多一些赞赏,少一些不屑

"称赞如阳光",渴望赞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在课堂上,赞美是一种教学艺术,真诚的赞赏会使我们的教学生活拥有更多的乐趣,学生也会因为有了教师的赞美与尊重而更加奋发向上。

曾经有一位老师习惯于采用消极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失误进行点评,"怎么能这样唱,你让大家听听","声音像蚊子叫,哪有你这样唱歌的","瞧你那缩头缩脑的样子,真难看",如此这般,满含不屑的消极评价反复出现会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弱,胆子越来越小,直至不愿参加任何公开的表现活动。成长不需要阴霾、寒风,需要的是阳光雨露,需要的是肯定和激励。几个简单的肯定词语、几句简单的赞赏,就能使学生信心百倍,情绪高涨。由衷的赞赏、诚恳的激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感受,带给孩子的是暖意,是自信,是积极进取的力量。 这些音源正是音乐的源泉,学生了解音源的过程,就是了解音乐的过程。

第2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模式;激活课堂

众所周知,音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对生活的审美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音乐课堂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仍保存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大大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怎样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小学音乐课堂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就要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对应音乐情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进行跟唱,体验模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们静静欣赏《我们的田野》这首动人的歌曲,让学生跟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歌词的世界。其次,教师可以下载诸如唱吧之类的软件,让学生进行模仿跟唱。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即兴表演,编舞配歌,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善于用语言营造相关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真实体会音乐的美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领唱之外,还可以在语言方面加强,做到言之有境、境之有美。教师可以根据所播放的音乐片段的旋律起伏,进而用富含感情的言语向学生们介绍歌曲的内容,让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首歌曲之时,随着整首歌音乐的不断深入,教师就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语和感情向学生们描述歌曲内容中小猫的贪心与心机,小鸟的聪明与机智,鸭子的老实与呆笨,狼的凶残与恶毒,老爷爷的和蔼可亲等等这些主角的性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创新音乐课堂,把音乐与舞蹈结合到一起

音乐本身就是与舞蹈相辅相成的,舞蹈的加盟可以让音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的美,而舞蹈正是一种视觉上的美,如果教师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可以将二者高效结合,必定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更有兴趣。例如,在教学《快乐的一天》时,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听《快乐的一天》,这时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下上台表演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摆脱了只是一味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枯燥课堂形式,可以从这样的音乐课堂中感受到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生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这首歌的印象,从中学到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

四、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

生活就是音乐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创作的根本来源。人音版的音乐教材中也指出,好的音乐不仅仅来源于课堂,更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以及生活。音乐的教学不能限定在狭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将音乐拓展到课外的各种生活中去,使学生的生活无处不有音乐。我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需要通过现实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能成为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进各地的民谣和一些有趣的乡土教材,例如,黄梅戏、花鼓戏等等这些朗朗上口歌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与音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还有《淑女传》《天下财主》等这些著名的闽剧。福建地方剧种非常多,较著名的有: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莆仙戏(这五个是福建五大剧种)、南音、皮影戏、汉剧、北路戏、梅林戏、采茶戏、四平戏等。如果可以在课堂上加入更多这样的元素,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各种美以及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使小学的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金标.邢台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冯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3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一、反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案展开的,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夸大教师主观价值,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谈及对某音乐作品的理解,备课时音乐教师对该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学生回答如果与教师想法一致,就会得到表扬;相反,一旦学生观点与教师想法相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这种课堂教学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答案“标准化”“唯一化”,遏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封闭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师自身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这一角度来看,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音乐课本身是一门集艺术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学科,但目前我们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封闭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模式上缺乏与其他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致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课渐渐公式化、定义化、流程化,教师教起来“煎熬”、学生学起来枯燥,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缺乏保证。

3.强调专业性,忽视欣赏性

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和升学率,与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将音乐课作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绍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未能认识到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对音乐课的认识上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出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前进步伐。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明确自身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的形成。

2.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手抄报、音乐贺卡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3.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音乐环境较之过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已经不再单一地局限于音乐课堂,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17-02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对提高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鉴于此,教师要想激发和调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科学地采用教学手段。因此,通过农村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对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提出建议。

1.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性的意义分析

音乐课程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特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小学音乐教育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学习,能够使学生体味到音乐的独特风格和魅力,从而培养农村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优秀音乐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能够给学生以美、丑、善、恶的启迪,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音乐教师的传授,学生会对生活更加充满期待与激情。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听、唱和演奏是常见的三种教学形式,它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毋庸置疑,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而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要求音乐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这对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当前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传统的音乐课相较而言更加有趣、更加高效,传统的音乐课通常比较注重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当前的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更偏重于音乐课堂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在学习唱某一首歌或聆听一首乐曲的同时,要想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融入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使得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然而,也有部分音乐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不愿意借鉴开放的教学模式,不善于创新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尽理想,没有真正发挥出音乐教育的实效,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性的措施

新课程理念条件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才能切实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目的。

3.1 提高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引导。我们知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充当着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而且要求音乐教师具有过硬的教学业务素质,这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鉴于此,音乐教师应当为此积极参加各种与音乐教育有关的理论学和实践培训活动,以此来塑造自身的音乐气质,使自己成为一个不仅在理论上合格的人更是一个实践上合格的人,树立学生的榜样。对于音乐教师而言,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从意识上加以重视,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上日程,真正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启全新的音乐之旅。

3.2 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渲染课堂氛围。对于很多农村小学生来说,音乐学习是可有可无的,那么,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喜欢并爱上音乐这门课程呢?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培养农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学生整堂课的学习积极性,也对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影响极大。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音乐课程的内容,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对于一些经典的音乐曲目,教师可以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以不同的、大胆的方式进行演唱,挑战经典,这样不仅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愉悦轻松,也会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3 改善教学步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以一种听的方式作为整个课堂支柱的话,很显然这是达不到预定的效果的。应该让音乐充满一种感情的色彩,无论是优美的、清静的,还是喧闹的、热血的都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表现。这种音乐色彩的流露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是充满生命色彩的而不是僵死的、毫无气息的零碎声音而已。在生命的音符中去感受到一种美的境界和体会,以这种方式唤醒学生对人生的启迪和感悟。真正的体会到音乐要表达的不仅是一种美更是对生命的塑造和赞美,在这种方式的渲染中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4 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注重有效的课堂反馈。教学的方式不仅在于言辞的阐述更在于行动上的表达,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环境所致,人人都会形成不同的习性或表现,老师不能以自己所认为好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而是以针对性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受教育的观念和态度上。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信的平台和对待问题公正的看法和理念,利于学生生活态度的朝着好的方面发展,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气氛和环境。另外由于小学音乐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应该把教学方式向学生们玩的天性上去靠拢,在玩时既可以让自己快乐又可以学到东西。日积月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自然就会对其产生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是音乐教师必须长期坚持并努力的方向,创新是音乐教师的永恒主题,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会.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2] 周雁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09)

第5篇

关键词:教学常规;小学音乐教学;高效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音乐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学校和家长重视程度不高,这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现代学生的课堂知识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不仅需要实用知识,还需要体现教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常规贯穿于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学经验、教学规律、教学策略、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小学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创新变革方法,巧用教学常规,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高效音乐课堂建立

在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实现,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时摒弃与当今教学活动开展不相适应的教学理念,通过新教学观念的树立促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建立。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教学过程,对于过程教育也缺乏重视。而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强调以教师为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是以教师为活动的中心,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师展开,在整个课堂学习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教育活动,整个课堂学习学生都比较被动,与教师沟通较少,甚至存在零互动现象。在这种教育观念下的课堂,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对教学内容被动接受,也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被调动,整个课堂学习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的教学实效性不强,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转变传统观念,在进行教学准备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视角进行教学课堂设置和内容安排,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观念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

二、变革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进行教学角色互换,改变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答案进行探索,实现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会对歌曲的曲风、旋律、表现内容、大意等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将音乐的多变性转变为单一性,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较低。在教学常规创新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开展方式,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学习课堂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师在歌曲《十送》赏析时,不要过多地讲解书本内容和歌曲内容,要鼓励学生对已知的故事和歌曲进行展示,并评选出优秀节目,通过这种课前兴趣调动,顺理成章地引出教材内容,学生在整个课堂中既展示了个人才艺,树立了自信心,又学习了新知识,可谓一箭双雕。

三、结合学生特点,适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形式具有多样性,比如,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常用的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智力特点进行,不能生搬硬套,要按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情境创设。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结合课堂内容安排进行情境设置,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通过合理的教学情境设置,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通过语言鼓励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四、积极进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多以个体形式接受教学内容安排,这种孤立无援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难以体会学习乐趣,也阻碍了高效音乐课堂的建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进行分组安排,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现学习上的互帮互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结合学生想法安排教学,在实现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增进师生感情。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地巧用教学常规,在不改变传统教学框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改变教学形式,创设情境课堂、革新教学方法、增加师生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实现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实现高效音乐课堂的建立。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受传统音乐教学的影响,现在很多教师采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这使得音乐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本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其他课程相比较,音乐课程往往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所以,小学音乐教学必须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才能探索出更高效的方法,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音乐知识、增加其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依旧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音乐课堂上与学生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少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有限制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开展课程的教授,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就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无可厚非的。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教师是引路人,学生学习路上的带领者,因此,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中,增加其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标。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水平是不相同的,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分类教学,摒弃原来的教唱的方式,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来让学生融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有所突破,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让学生对音乐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世界中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有大幅提升。

3.利用情景教学方式的创新教育。小学的音乐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审美的学习,在小学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学到审美的内容,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情景的设定对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真正地理解音乐内在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对音乐教室进行布置,这可以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可以使得学生更快地进入到教学的节奏中来,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生动展现音乐学习的背景,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4.课堂气氛和谐的创新教育。一个良好学习氛围的课堂会给音乐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还能打破原来的教学束缚,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是一个必要条件。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小学生的创新行为要进行表扬,还要走下课堂上主置的“神坛”,亲近学生,与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不会再受到束缚,其创新能力会更强,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第7篇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育 创新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5-042-01

音乐与其他学科不同,是一种鲜活的艺术。音乐教师要具有教会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会用音乐来表达情感,感受歌曲意境,从而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一、对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以传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为教学宗旨,组织和引导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成为探索、主动、创新与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彻底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授教学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高效、多维互动的音乐学习形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边唱边表演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音乐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动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音乐用动作进行表现,同时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保持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首先,教师要有意识的参与到学生当中,积极的成为学生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比如,在歌曲《快乐拍手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学生一起做动作,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假如幸福的话你就跺跺脚,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跺脚,营造音乐氛围,这样,在教师的参与中,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其次,教师要善于使用赞美的眼神或者称赞的手势,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你真棒!”“做得好!”“很不错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能量,从而提高音乐学习兴趣;最后,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位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三、借助其它艺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巧妙的应用其他艺术手段,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音乐与美术色彩进行有效结合,鲜明的色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歌曲《粉刷匠》的学习中,单纯的歌曲教授可能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时,音乐教师可以借助色彩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问:大家喜欢什么颜色的房子啊?小朋友的答案肯定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喜欢绿油油的森林房子,有的喜欢暖洋洋的太阳房子,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使音乐课与美术色彩巧妙结合,这能够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与表现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延伸音乐课堂使之贴近学生生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音乐教育要突破课堂的限制,而要拓展到课堂以外,是音乐能够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来,实现音乐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的生活化。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及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有效评价,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天赋。有的学生表现能力高、有的学生嗓音好、有的学生舞蹈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与客观的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对音乐不确定性与丰富性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于学生个性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欲望,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郝芙蓉,关静.透视音乐教学中的“乱”[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3).

[2] 张梅.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8).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学 创新 探索

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多变的表现手法、强烈的情感意识、鲜明的音乐形象,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意识及创新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忽视音乐在学生的身心成长及创造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呢?

一、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陈旧的音乐课堂就要创新,要大胆改革。但我们不仅要“敢创新”还要“会创新”,不是说要创新,就把以前的基础教育全部,创新的音乐课被错误地理解为“玩”一样的课。

二、创新教学方法

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有所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加强音乐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独立教授基础知识,或者是训练音乐的基本技能,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对学习音乐失去热情和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创新发展,根据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互动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能发挥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歌曲二声部演唱时,在熟练演唱第一声部和原有的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成十人一组,五人演唱一声部,另五人演唱二声部,自己设计演唱形式。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自己重新设计演唱形式。

三、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及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四、体验创新乐趣

在音乐课堂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忽视。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会在歌词的改变上进行创新,二年级就可以在节奏上进行创新,三年级就能在音乐作品的旋律上进行改变,甚至是创新,四至六年级就可以创出独立新意的作品。这种创新的能力,要不间断地实践,才能培养出娴熟的创作能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以专业音乐的标准去要求与衡量其音乐作品,要根据儿童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评价学生的作品:既要横向参照其他同学的作品,又要纵向参照本人先前的作品,鼓励学生深入即兴创作学习与实践,或更多。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作出富有新意的成果。我认为,在音乐课堂的创作教育中,创新成果可以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稍微突破的。指的是在音乐曲调、歌词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同原型相比,有一定突破的创新成果;有一定程度的新意。曲调、内容、风格等某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有较为显著的创造。主要指音乐曲调、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或者扩展原曲的结构,或者通过简化,压缩结构。

五、拓宽音乐视野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和补充,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对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开展音乐活动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是活力、是激情、是创造、是不断地追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音乐课创新研究,在音乐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实践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开拓型、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山西地方音乐;传承

一、精选音乐资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山西地方音乐传承的结合并非二者简单地相加,而是深层次地融合,其中,以山西地方音乐来充实小学音乐课堂则是二者融合最为基本的途径。山西地方音乐极为丰富,且不同地区的音乐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晋北民歌和晋南民歌在艺术表现与风格上就有一定的不同。对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精选音乐资源。首先,注重选择范围的广泛性。山西地方音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呈现类型,比如依据音乐样式可以划分为地方戏曲、说唱艺术、民歌等,而依据区域则可以划分为大同地方音乐、阳泉地方音乐等,教师要注意选择范围的广泛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其次,注重选择内容的典型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小学音乐课程受课时的限制,也不容许教师大量地引入山西地方音乐,因此,教师在音乐资源的选择中要突出音乐自身的代表性,就以山西民歌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走西口》、《死活不种财主的地》等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典型性的民歌;最后,注重选择内容的关联性。教师所选择的音乐资源需要与教材音乐资源具有一定的关联,实现课内、课外融合的目标。

二、注重文化渗透

山西地方音乐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渗透,既是强化学生音乐理解的必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与山西地方音乐传承的结合中,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资源的选择,更要将文化内涵渗透到地方音乐的讲解与分析中,提高二者结合的效果。仍然以《走西口》的教学为例,作为山西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民歌,《走西口》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上的河曲位于晋西北高原的黄河弯曲处,自然环境恶劣,农民生活极为困苦。因此,每到春季,农民们便纷纷背井离乡,到内蒙古河套一带揽长工、打短工,《走西口》中的“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形象地表现了家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在家的人对外出谋生人的眷恋与挂怀。不仅如此,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有大量和战争相关的民歌,如《黄岩洞大胜利》、《打红都炮台》、《窑洞保卫战》,教师在此类歌曲的教学中,也要注意历史背景的讲解与文化内涵的渗透。

三、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也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元素。地方音乐的融入极大地改变了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形态,因而,紧扣地方音乐传承的实际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就成为当前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首先,加强山西地方音乐欣赏教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对山西地方音乐的兴趣是更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传承山西地方音乐的前提条件,而让学生深入感受山西地方音乐的独特性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就以晋剧为例,作为山西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晋剧以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为主要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精选晋剧著名唱段,如《打金枝闹宫》等,让小学生感受到地方戏曲的魅力;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体验性,是增强小学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教师要围绕山西地方音乐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民歌采风活动等,让学生深切感受地方音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理解水平。

四、落实师资建设

教师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与山西地方音乐传承的结合,既为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支撑,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将落实师资建设作为当前的保障性措施。首先,丰富师资主体。除了原有的任课老师外,学校可以广泛邀请山西地方音乐表演艺术家,比如晋剧传承人等,他们艺术素养深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别样的音乐魅力,增强学生了解、学习山西地方音乐的热情;其次,加强专题培训。小学音乐教师大都科班出身,对山西地方音乐了解不多,无法有效将地方音乐与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学校需要组织音乐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围绕山西地方音乐的类型、经典曲目、艺术特点、文化底蕴等开展立体化、深层次地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地方音乐素养;最后,推进教研工作。教研工作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巨大的助力,是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师需要将山西地方音乐作为当前教研的主要内容,发挥教研与教学的联动作用,推动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