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46
导语:在科研课题调研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体育课中学生违纪的表现形式:
在体育课教学进行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现象,或称越轨行为,这些行为从现象上分有两种的形式:(1)是做一些明文禁止的事情;如在教师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不听不看,谈论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两眼出神地观望其他的事情;穿皮鞋,牛仔裤上体育课;教师吹哨要求停止练习而学生我行我愫等。(2)是不能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进行投掷教学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推铅球练习时将铅球放在锁骨窝处,学生未执行;在跑的练习时,要求学生跑50米,学生仅跑3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执行等等。
以上的两种违纪现象从性质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中与消极行为。中即既不进行也不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消极行为即直接干扰体育教学的行为,如故意干扰教师的指导或其他学生的练习。
学生中出现违纪现象的主要原因:
(1)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反感;教学内容进度欠妥偏难,学生无法完成;或偏易,学生觉得无收获,没意思。
(2)教师的讲解声音偏低,不清晰,学生听不懂;教师的示范不规范,不成功;教师教学不负责,情绪低落,处理问题不当,不公正。
(3)教学的场地不平整,风沙大,场地器材布局不合理;学生练习互相干扰;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端正;对学校或教师有成见,偏见;好表现与炫耀自己;害怕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怕脏,怕累;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
三、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学生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互相干扰或等待练习时间过长的时候。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严密课的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增加学生实际从事练习时间,减少违纪行为现象的发生。
一、调研课题题目、参与成员及调研重点
1、课题题目《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努力争创民办名校》
负责人:
参与成员:
调研重点:要实现争创民办名校,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是什么?
2、调研题目《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
参与成员:
调研重点: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
3、调研题目《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负责人:
参与成员:
调研重点: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整改。
二、开展调研的步骤
1、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1)调研课题组根据调研题目,分别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建议,找出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和整改措施,为下一步整改做准备。
(2)分别召开教研组长、班主任、青年教师等代表座谈会,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
2、三个调研课题分别形成调研报告。
三、调研要求
1、学校班子成员按各自负责的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目前的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整改的思路及做法。
2、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各调研组要形成内容充实,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总的要求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数据详实、分析深入、对策有力、语言精炼、事例鲜活。
3、学校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多头调研、重复调研。
4、本次调研活动从2009年10月15日起开始,2009年12月10日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学校。
四、调研结果汇总
(一)课题一: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努力争创民办名校
通过调研,明确我校要实现争创民办名校,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近几年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声誉越来越好,但招生的形式也日趋紧张,而有个别党员和干部习惯于用过去的理念和发展方式开展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善于解放思想,缺少活力、动力和竞争力。眼界不够广,思想不够宽,方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一些党员和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深,学习意识不强,学用结合不好,学习效果不理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忙于抓教学业务,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直接影响科学发展能力地提高。
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一次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当前党员干部必须要做的工作,对我们的思路拓展以及发展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通过学习来解放教职工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活力、动力和竞争力,扩大他们的眼界,拓宽他们的思想,进而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
2、办校几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突飞猛进,特别是初中在全县已有很响的知名度,年年中考都节节攀升。但是,我校在泉州乃至福建省的知名度就很小了,一大原因在于缺乏宣传力度。因而,今后我校将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形式极力宣传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效,以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二)课题二: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通过调研,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少教师不能正确理解新课程,存在抵触或无所谓心理;
2、大部分教师包括学校领导追求教育教学质量重在看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
3、有些教师认为不讲或少讲就是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此,学校通过调研、整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管理,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1)成立学校新课程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规范和统筹全校的课改工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统抓全局,定期检查。教导处组织实施,并督促各教研组严格执行。同时要求领导小组具有创新和变革的能力,能在民主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原则下管理学校,具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2)研究制定《学校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指导全校各学科的课改工作。在方案中明确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阶段目标;明确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等。
(3)研制《新课程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促进和指导教师课改行为的落实,使新课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抓好培训,为新课程实施夯实基础
学校如何组织好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正确理解新课程,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落实效果,为此必须下大功夫,要在课程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开展高质量的培训。
(1)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制度。不仅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保证学习和培训始终贯穿着实验的全过程,在学习培训中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回到学习培训中解决问题,再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提高,如此循环,形成“讲座+观摩+研究”的培训模式。
(2)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集中抓课堂试教工作。试教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尝试阶段。以教研组为中心,各组安排以打破传统、解放学生手脚和头脑为主的听课活动,试着运用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法,让教师逐渐在实践中感悟、体验新的方式所带来的喜悦。
提高阶段。由各组推选最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的教师担任公开课教学,然后集中评议,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大家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的出路、办法,再进入第二轮、第三轮试教,直到挖出我们自己认为的成功课例。
创造阶段。在认同学校成功课例的同时,抱着不停留于现状的思想,组织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再去观看购买的新课程教学录象,从中发觉并总结优点,和学校的成功课例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这样反复几轮下来,教师在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使课堂教学在贯彻新课程精神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贯彻主线,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体现这样一条主线即:一个思想,两个转变,三个开发。一个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两个转变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三个开发是:教师资源开发,学生资源开发,教材资源开发。而贯彻这一主线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重点是关键,故对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以保证课改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1)在新课程中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课堂上出现了新面貌,但有些教师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敢讲,认为教师不讲或少讲就是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通过组织学习、讨论使大家明白:课程改革并不是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而是发扬和保留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东西,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于传统要继承、接受、也要借鉴,更要树立改革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践的理性水平。
(2)解决好教师角色的问题。
在新课程中能不能解决好教师的角色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角色是否转变,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结果的质量。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鼓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使学生健康地走向未来。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新课程要求师生互教互学,平等对话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求真理,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等。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的进步,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
(3)解决好课堂讨论形式化的问题。
有的课堂为形式而形式,比如说有的教师因有别人听课或参观才用新教法,平常依然用老办法上课;有些课有热热闹闹的现象,但测验成绩不妙。其实“热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制造了一种气氛,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要问题还在于课堂上学习活动量大并不一定思维活动量就大,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动口动手更要动脑,只有思维量大了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为此必须明确: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采用和坚持,不能只用来装装样子,但也要适时而用。那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呢?应把握以下几点:出现新知识时用;依靠学生个人力量解决问题困难时用;学生意见不一致时用。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课堂上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该不该用。
(三)课题三: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通过调研,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体系中存在这些问题: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德育理念陈旧。
对此,学校通过调研、整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成立了教育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分管德育的年段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创新的德育理念。
(1)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作为四高人都要做到尊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尊严,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与人同乐,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尊崇个性,弘扬人本,育德育智,健体健心。“让人人都得到发展”是锦州四高中最基本办学理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德育要以学生为本,就是要认清学生既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把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和塑造健全人格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高扬人生、健全人格、崇尚人文的德育,把学生真正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尊重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通过各种德育活动,帮助他们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构建一种创新、多元、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创新的文化让校园充满勃勃生气,处处有日新月异的创造,人人有创造的冲动和体验,多元的文化让校园舒展精神自由,让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行为相互交流,和谐和人性化的文化让校园散发沁人的温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环境的融化和感染的力量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的基石。
关键词: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1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护理英语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在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语言能力及综合素养,且课程结构设置较为科学合理,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旨在满足护理专业岗位需求、提高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逐渐壮大,英语护理人员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课程体系研究者们对每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和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及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不断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基本达到岗位要求,其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 研究的目的
如今,护理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许多大型医院或诊所在招聘护理人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护士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并能熟练地操作电脑、使用网络等等,这可以说是对当代复合型护理人才的基本界定。因此,一般本专科院校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适应英语护理教育与护理服务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英语护理人才成长奠基。由此可见,护理专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英语护理工作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英语语言能力+护理技能。
3 研究的背景
首先,由于高职高专的生源中既有应届高中毕业生,又有 “3+2”模式的中专生,其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英语成绩更是低于其它科目,英语程度不一的问题尤为显著。近年来,随着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学生数量大幅度上涨,导致英语水平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这就给原有的教学增添了新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学生现有的薄弱基础,他们很难适应较高的英语教学要求,无法与高专英语课程内容接轨。其次,英语教师普遍缺少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护理英语人才的培养方面,虽然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但是很难保证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综合英语知识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形成与发展。再次,与护理专业的其它课程相比,护理英语课程起步晚,发展慢,与教学相关的各项规范还处于不断摸索、完善的过程中,特别与国际护士学习的教学标准相距甚远。此外,大多数院校都缺乏为学生营造英语护理工作语言环境的意识。许多学者认为,护理英语教学能否取得明显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置身于一个丰富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以真实的情境模式学习运用护理英语。但是,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以普遍的视听学习为主,与针对护理英语的专业化的教材极少,难以保证英语护理情境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提高学生英语护理的实践能力。这些问题反映出护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4 研究的内容
4.1 护理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
本课程体系从结构上体现了以专业知识和工作岗位结合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与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英语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真实情境下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并注重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全部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辅相成,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必修课程是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课程,包括护理英语、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写作、语法等。
选修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结合,以此来扩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学有专长的护理人员。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包括英美国家概况及雅思课程等。
实践课程是对学生护理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的综合课程,是英语护理人员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日后从事英语护理行业的学生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医疗护理行业状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思想,培养英语护理实际工作能力。根据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护理实践课程一般包括假期国内合资医院护理实习和国外医院护理实习等。此类实践课程由学校自行安排,时间一般不少于2周。
活动课程的开设具有辅助学校教学活动的功能,对于增长学生的护理英语知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言意义重大。本校的活动课程主要从办学条件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展示为主要表现方式,并结合综合考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4.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护理技能为重点,根据授课内容设计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能力,恰当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大班授课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将学生尽可能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不但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控,而且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意识。此外,情境教学也是护理英语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医护角色扮演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护理英语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定期为学生推荐一些医护行业相关的英语电影作为课后学习材料,督促学生在反复观看的同时记录和学习影片中出现的护理英语表达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和英语的思维习惯,并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护理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4.3 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创新进展
传统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主要以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因此基础英语教学几乎占据了英语课程的各个分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既具备良好的护理技能,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高职高专的护理英语课程中正逐渐增加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语言交际能力训练及护理专业与语言相结合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英语护理资料的能力及处理与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能力。同时也将基础性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的学时比例分配及选修课的增设等问题纳入改革过程中。
在教材改革方面,鉴于多年来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种类单一,缺乏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等问题,护理英语教材编写者逐步转变理念,在编写过程中从护理工作及现实生活情境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听力及口语材料,增加大量可行性较高的课堂练习和语言实践设计,并提供符合学情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思维水平的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适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院校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具备高科技的教学设施逐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2.4 课题组师资水平
本校重视教学名师、教师骨干的培养,聘请国内外专家指导教学,加强英语教学团队及双语教学团队建设,基于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明显提高。
本课题组负责人学识渊博,教学业务水平高,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致力于教育科研,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及科研成果,并不断致力于教学团队文化和作风的建设,以身作则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发展,曾主持过一项省部级课题和一项省级课题且均已结题。本课题组其他成员治学严谨,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较强,具有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意识,均为本校护理专业雅思班授课教师,具备完成此课题的客观及主观条件。
2.5 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学条件
本校共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5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础设施较先进。有护理实训基地和口腔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项目及150多个实验实训仿真模拟技能训练室。2013年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9443平方米的现代护理实训中心,这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护理实训基地,是黑龙江省卫生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和专业引领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完成、形象、真实的反映了人体结构的秘密,为医学基础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学场景。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以较为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各项护理设备有针对性的完成实训项目。实践教学项目经过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其技能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与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相符,每年获取护士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达总数的90%以上。
2.6 招生与就业情况
护理专业近五年连续稳定招生,且招生规模适度,师资占有比率较为合理。新生报到率均在95%以上,就业率在90%以上。大多数毕业生在护理及相关岗位工作,起薪较高且较稳定,各医院及相关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较好。其中,部分参加本系雅思培训学习的毕业生中,8名学生赴新加坡中央医院实习,5人赴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留学,15人在办理到新加坡及沙特工作的手续,初步体现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这一教学理念。
2.7 职业资格水平
本专业学生护士资格证通过率达9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约为60%。本专业不断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护士职业技能,从理论知识、语言能力、护理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训,通过学生护理实习及其他培训学习、完善护理实习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其护理实践能力。
5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分班试验法、比较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
6 研究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类高职高专院校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逐步发展,为了满足医疗卫生事业对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完善护理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并对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估势在必行。
6.1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现状及问题
6.1.1 师资团队创新及科研能力偏低。本系教师队伍里中青年教师比重较高,平均年龄32岁。基本职业素质良好,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但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有所欠缺,年均科研数量及科研项目申报数量有限,科技创新迟滞不前。
6.1.2 课程设置缺少实践性。护理英语课程中实践课程比重略低于理论课程,二者之间很难达到恰当的融合。学生在校前期着重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实习时间较少,导致护理理论和临床实践脱节;而后期一年中主要进行临床实习,又缺乏理论的深入指导。
6.1.3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目前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讲授-练习-运用的传统教学方法,以讲解语言知识点为主,忽视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难以提高学习效率。
6.1.4 教学设施建设亟待完善。本校已拥有先进护理实习实训基地本,并通过校内外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额护理实践能力,但语音室数量少,设备陈旧,图书馆内相关的护理英语资料短缺,英语音像资料及电子期刊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护理英语水平的提高。
6.2 护理英语课程建设的改善措施
6.2.1 师资团队建设
(1)教师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是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也标志着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及科研创新理念,加快职业教育的研究脚步,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在当前形势下,应完善师资团队建设,吸收大量青年教师,争取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合理分配师资比例。通过岗前培训和导师制使新教师快速了解护理英语教学,提高职业素养,适应教学要求。同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国内外培训、在职进修等机会,组织教学研讨会,使全体教师共同交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不断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并逐步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由本系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申报科研课题,制订年度科研工作规划和目标,合理分配科研任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调研并不断改进量化考核标准及激励措施,促使教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及教学改革。在课题的参与、逐步展开和阶段性总结直至课题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师资团队建设得以改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6.2.2 课程设置
(1)修改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改善课程设置,将英语语言运用于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尽可能保证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合理设计教学计划,突出英语护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加强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确保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调控。
(3)开发校本教材,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材料。选材过程中以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导,注重护理工作岗位及现实生活情境,提供大量课堂技能练习和语用实践。同时尝试编写突出实践性的校本教材,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促进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6.2.3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上突出护理英语特色。适当使用英语原版教材进行护理英语授课,注重学生英语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增设国际注册护士课程及涉外护理课程;在原有的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长年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跨文化交际课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教师应通过在职学习及培训等方式学习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使“一言堂”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根据学情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如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
6.2.4 教学设施建设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语音室和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尽可能开拓多种教学资源,增设语音室及先进设备,为学生创设护理英语学习环境。同时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影音及电子期刊资料的数量,为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拓宽视野提供服务并保障教师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专业建设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多在国内合资医院开发实习基地。虽然本校与国外几个医疗机构保持合作关系,但实习时间和实习费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仍是难以克服的客观问题。在学校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基础上,于合资医院学生创设英语护理的实习环境,其可行性更高。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英语语用机会,通过不断的运用英语进行护理实践,提升其护理英语水平可谓事半功倍。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高度统一 发展XX才有希望
——“聚集人气,活跃全局,发展经济”课题研究之一
社会主义是具体的,竞争的态势是激烈的,发展XX是紧迫的,为人民谋利益是现实的。XX的人民和XX的实践都呼唤着一个共同的心声: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对XX的现在和未来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高度统一,发展XX才有希望。
一、没有太平之路,敢于“逼上梁山”。经济不发展、事业不兴旺、社会不进步,XX就没有出路、就会被动、就会落后。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敢于逼上梁山、背水一战、置之死地、夺取胜利。逼才能产生压力、逼才能培养精神、逼才能正视差距,要敢于“比较”,树立科学的“比较”观。纵比往往使人心满意足,横比才能使人坐卧不安。要从“比较”中感到紧迫,产生压力,增强动力。在经济发展上,没有太平之路,不进则退,没有出路;不加快发展,也没有出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可以是歌舞升平,但往往是死路;开拓进取、敢冒风险虽然充满崎岖坎坷,但却是真正的生路。
二、失去发展机遇,必将贻误XX。机遇此起彼伏,稍纵即逝,失掉一次机遇,往往落后数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XX有机遇,每个乡镇和部门也有机遇,但坐等机遇是不现实的。要潜心研究机遇、能动抓住机遇、主动创造机遇、开放赢得机遇、全力争取机遇。组织力量,认真思考和研究形势变化的机遇、宏观调控的机遇、产业布局的机遇,政策调整的机遇。在机遇面前,只要有一分的可能,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这应当成为全县上下明确的指导思想。
三、围绕经济工作,全力抬举企业。经济落后可以导致一连串的落后,经济发展可以带动一连串的发展。要围绕经济建设,为社会创造价值,为XX创造财富,为财政创造实力,为乡镇和部门创造活力,为人民和职工创造富裕。要借鉴“抗击非典”和“创卫”工作的丰富经验,重点抓好工业经济的振兴,突出抓好企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主角永远是企业,离开企业去寻求发展无异于纸上谈兵、舍本求源。现有企业是XX发展的基石,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就多一些生存发展的空间;为企业办一件实事,XX就多一个发展机会;对企业多一点关心爱护,XX就多一笔财富。强化对外联系、对上争取的机制,争取项目的支持与争取资金的支持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企业的生死存亡、发展壮大,与XX的发展、财政的充盈和XX人民的利益唇亡齿寒,息息相关,决定着XX的未来。呵护企业、崇尚企业、抬举企业,应当成为长期的战略思想和行为准则。
四、强化中心意识,维护党政权威。各个部门坚持做到不是在口头上、会议中、文件里,而是开展每一项工作、处理每一个实际问题时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思想、言论、行为高度统一,要当演员,不当观众,更不当“评论家”。政令畅通是执政的前提,是发展经济的前提,要在具体工作中,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强化政策的执行力。认真处理好部门权力和利益与发展经济的关系,思考问题不忘全局,开展工作牢记“中心”。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执政能力、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把握“第一要务”的能力,自觉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主动积极地服从和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氛围。
五、转变思维定势,消除障碍疑虑。要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破除无所作为的唯条件论,勇于进取,努力开创新的局面;破除怨天尤人的悲观论,敢于正视现实,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不屈不挠的奋斗;破除“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自满论,敢于永远挑战“知足常乐”;破除“小钱不断天天有,步子不快慢慢走”的小字为先的思想观念;破除“怕别人赚钱,怕发财露富,怕当大老板”的怕字当头的思想观念。聚集人气、旺盛商气、壮大财气已经成为众望所归,要敢于引导消费,研究有利于繁荣经济的新型的生活方式。要进一步消除观念上的障碍和疑虑,放远目光,放宽思路,放开手脚。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既要善于研究上级对我县产业发展的定位,也要敢于突破定位;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上的“安分守己”,敢于“不甘寂寞”,只要符合实际,有利于XX发展,就应当突破而不是固守。创新是XX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在干部群众中营造一种“崇尚创新、尊重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增强各级干部思维创新、工作创新的活力。
六、艰苦奋斗创业,树立雄风图强。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事业,在各个方面树立和体现自强、自信、自主精神,要正视和颂扬XX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既能创造辉煌的过去,又能创造美好的现实,更能创造灿烂的明天。要坚信XX人民能干事、会干事,能干大事、会干大事,而且一定会比别人干得更好,一定会超过别人。全县上下都要有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准备,在紧日子中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研究经济发展,重于研究日常工作;研究财政收入,重于研究财政支出;切实体谅财政的困难,转变单纯依靠财政解决问题的观念,一有困难就只想到财政是不现实的,要研究和制定政策,增强部门的工作活力。本文由网络提供,请登陆网络.com查看更多文章
七、突出重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日常工作年而复始,不强求每个部门的每项工作都争先进。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慢的情况下,更应当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对部门的日常工作不应当作为重点考核,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要保持一股一往无前的冲劲,一股百折不挠的韧劲,要以一流的精神、一流的干劲,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完成,干就干好,干就干出高水平、干就干出“精品”。要从工作的考核和舆论的导向上,保证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敢于对有功人员政治上的重用和经济上的重赏,敢于对政令不通、以部门权力和利益阻碍经济发展的人和事进行责任追究。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有区别才有重点,有比较才有关键,不能片面强调只有自己部门的工作和自己分管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区别重点与非重点、关键与非关键。坚持全县经济发展就是重点和关键这个客观标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有时不需要看得那么重,有的不能过分认真,有些需要“淡化”处理。对重点和关键性工作,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工作,应当精心研究和部署,该认真的应当特别认真。
八、坚持辩证思维,善于总结思考。要立足加快发展,从新的角度去研究新的问题。正确处理“依靠人民与发展XX”的关系,发动社会,依靠人民搞建设;正确处理“面临困难与发展XX”的关系,决不能因为面临困难,经费紧张而放慢发展XX的步伐;正确处理“集中财力与发展XX”的关系,敢于增强财政实力,敢于调动、调控、集中全县的财力,敢于筹集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善于总结思考”的水平,大力倡导“干完工作回头看,在新的起点向前看”,清醒地认识:经验和教训都是应当汲取的宝贵财富。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善研究政策、有独立见解、能谋划发展”的干部,牢固树立“思考问题是素质,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政绩”的新观念。
九、行动敢作敢为,摒弃说长道短。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不坐等上面布置、不坐等上面支持,对于看准了的项目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工作,坚持“先干后说”的原则,快速起动,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毫不动摇,干出成效。不要一干事情就先预测要出问题,前怕狼后怕虎,不敢作为,正确处理“走自己的路与上级认可”的关系。全县要高度统一思想:精神状态敢“上”,具体工作唯“实”,从上到下会“干”,奋斗目标要“超”。坐而论道、等而论道、看而论道,只能贻误XX;干而论道、发展中论道、建设中论道,才能振兴XX;愚公不愚,在于干而论道,智叟不智,在于坐而论道;学习愚公,挖山不止,奋斗不息,XX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十、切忌守株待兔,主动就能路宽。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不坐等别人支持,见缝插针,锲而不舍地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政策;要研究和利用XX籍在外工作的人缘优势,调动各级干部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招商引资,支持XX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干中争,争中干,精心研究投入产出,算大帐,打基础,融感情,看长远,追求最佳效益。要高度重视和特别关注与XX产业关联度高的全国和区域性重点企业的联系和信息收集工作,一旦出现对外扩张的可能,应抓住机会迅速引进接纳。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要充分认识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这两张名片的价值和含金量,主动创造条件,做好具体工作,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日常工作,敢于集中精力和时间对上对外,寻求广泛的合作与支持。
十一、远望山外有山,决不坐井观天。要善于深入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实践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开阔新的视野,汲取新的营养,以科学的态度欢迎并拥抱新的思想、新的变化和新的事物。不应当津津乐道地用XX的长处和优势比别人的短处和劣势,而应当以虚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地借鉴经验、总结教训、认真反思,发展经济。要敞开县门、广交朋友、广泛交流、广泛合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外出学习考察,不能不加分析地笼统认为:学习考察等于游山玩水,争取项目、资金、寻求支持等于得不偿失。
十二、强化宣传意识,扩大XX影响。要努力办好上级各部门在XX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举办的每一次活动,热情接待来XX的每一位客人,这不应从消极的方面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从积极的方面看成是一次宣传XX、展示XX风采的难得机会;每个部门都要敢于和善于实事求是地总结、宣传本部门的工作,力争在上级的会议中显示出XX的工作水平,在上级的材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上有一席之地;要经常性地提炼出有凝聚力、有感召力的口号,广为宣传,坚持举办有影响、有震动、有辐射力的大型活动;要善于发现和形成新的宣传热点,使外界对XX的了解更加深入、广泛;要善于研究差异和唯一性,差异和唯一性就是优势,就是特色,就是价值;要精心研究品牌,品牌就是XX的名片;神秘的佛教氛围、厚重的“三绝”文化、绮丽的竹海风情、平坝的田园风光、县城的崭新面貌、“创卫”后的优美环境、独特的名优产品,都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正确对待新闻舆论,只要是有助于宣传XX正面形象的,不要怕别人“炒”,要敢于和善于审时度势,推波助澜,提高XX的知名度。
十三、重视树立形象,事关发展大局。XX形象至关重要,热爱家乡,首先要重视XX形象。XX形象与各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精神、作风息息相关。XX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以是否有利于XX形象为准则,决不能因为个人利益、部门利益未得到满足,而做出损害XX形象的举动。整体形象不好,人人脸上无光,上级难以支持,左右另眼相看,何谈XX发展。每一个XX人都有职责和义务,在思想上重视XX形象、工作上树立XX形象、言行上维护XX形象、舆论上宣传XX形象。
十四、掌握进退尺度,敢于争名争利。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上牢固树立“争抢”意识。该争不争是庸人,能争会抢是能人。要在工作中争水平,在发展中争速度,在建设中争效益,在经济上争实力,在更大范围内争XX整体形象。要敢于竞争,在竞争中培养精神,增长才干,敢于为XX县争名、争利、争第一、争形象,是每个部门应尽的职责。该谦虚的要虚怀若谷,显示出XX的大度和风格,该力争的要当仁不让,显示出XX的气魄和决心。要主动寻求对手,有一个对手,就有一面镜子,就有一声警钟,透过镜子看出差距,敲响警钟给人激励。要从对手的每一次成功中正视差距,学习经验,又从对手的每步发展中感到压力,增添动力。
十五、亲近“老总老板”,正确评价“功过”。客观公正地评价“老总老板”在发展经济中的功过是非;大力倡导崇尚企业、崇尚企业家、崇尚企业家精神的社会风气,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一个企业会潮起潮落,一个企业家的生命可以终结,但企业家的精神却会永远造福人类,造福社会;要树立“亲企亲商”的理念,敢于和“老总老板”交朋友、交诤友,为企业的发展排忧解难,坚决摒弃只要与“老总老板”打交道,就有瓜田李下嫌疑的偏见。要正确评价纳税人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所作的贡献,没有纳税人,没有纳税人的经营活动,整个社会将停滞不前,纳税人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全社会都要尊重纳税人,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善待纳税人,善待“老总老板”,善待企业的发展,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这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最基本的思想基础。
十六、研究运用政策,灵活处理问题。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精心研究政策,特别是研究政策的含金量。政策的含金量在于吃透、变通和灵活,执行政策的灵魂在于一切从XX的实际出发。要在用好、用活、用足政策上下真功夫,敢于在不违背大政策的原则下,根据XX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实际,在运用具体政策上有所创新;善于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大气候下,既要研究哪些不能为,更要研究哪些可以为,甚至可以大有作为。
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今年以来,孝南区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不和谐因素。
(一)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投入
区财政部门在预算支出中注重以人为本,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财政、惠农政策、民心工程。1-10月全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万元,占预算支出比重为__%,比上年同期增加?%。今年以来,区财政先后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安排区级配套资金246万元,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安排配套资金359万元。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防疫等民生事项支出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在干部教师职工工资方面,区财政在继续优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和区乡同步工资发放的基础上,确保了增资部分按时足额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补贴月人均150元部分也已足额发放到位。
(二)落实惠农政策,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惠农补贴发放工作方案,编印惠农政策宣传册13万份,认真核查了补贴户数和补贴标准等基层数据,及时推出能繁母猪补贴及政策保险,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__年,全区财政共发放粮食直接补贴68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536万元,农资增支综合补贴98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42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46万元,惠及农户14.5万户。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实施农业综合项目建设。目前陡岗梦湖垸土地治理项目、新铺水毁工程治理项目、宝田食品加工项目均已基本完成所有工程进度,即将开展全面检查验收。在搞好上年度项目监管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申报了毛陈西汊土地治理项目、三汊万丰米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毛陈西汊土地治理项目、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农发办评审,三汊万丰米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正在评审待批中。三是稳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财政部门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自启动以来,18个乡镇场街财政所干部职工全体出动,主动上门服务,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跑遍全区所有农户,截止日前,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达12万余户,计48万人,共征缴金额694万元,参合率达84%。四是积极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政策要求足额列入20__年预算,陆续拨付教育公用经费314万元、免杂费2204万元、校舍维修资金414万元和贫困生补助20万元。此外,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资,启动了全区教师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结束。
(三)完善社保体系,增强保障能力
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1-10月,共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0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保险基金154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其中:企业养老金8023万元,事业养老金4768万元,失业保险金252万元,基本医疗金1390万元,工伤保险金20万元,生育保险金10万元,农合基金751万元,离伤保险金230万元.1-11月共发放就业、低保、优抚等专户资金5569万元,其中:血防救助1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03万元,就业补助1172万元,城市低保2253万元,生活补助120万元,福星工程133万元,退役士兵安置及优待金162万元,艾滋病防治10万元,农村低保389万元,自然灾害救助130万元,优抚补助877万元,农村孤儿救助10万元,水库移民56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前一段时间的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财政部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改革的切实体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财政可用财力匮乏,支出普遍滞后,财政对民生发展投入仍然不足。二是部分单位和领导对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三权”(即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认识不够,直接造成区委、区政府加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调控阻力加大,间接造成部门之
间物资、财力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勤俭节约意识仍需加强。少数部门存在超标购车、建房现象。预算支出中招待、考察、旅游开支过大,影响民生投入。四是会计基础工作有待提高。少数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措施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我区财政工作思路是按照“强管理优支出、重创新谋发展、求发展壮实力”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服务,不断深化改革,全力谋求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促进人民福祉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税收征管,扩大收入规模,为民生财政提供更强大财力支撑。二是加强财源建设,夯实增收基础,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调整支出结构,促进公平和谐。进一步提高财政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支持事关孝南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继续加大对民生事项的投入,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四是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特别是惠农、支农政策,使人民群众更广泛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五是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编制、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制度等各项公共财政改革。六是坚持依法理财,规范财经秩序。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程序,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全面提升会计行业社会公信力。
(二)工作建议
摘 要 我国教育系统向来重视体育课的价值,从时代质朴的“强健其体魄,野蛮其精神”到如今健全、科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定及“体育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化开展,小学体育课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部分也经历了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但是通过评课、观摩课的机会就笔者所接触到的多所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课程新课改情况来看,新课改的精神和效果在执行层面上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提高、改善。
关键词 海南省 城镇小学 体育 新课改 现状调研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身体素质的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乃至社会一整代的身体素质状况。我国向来重视体育锻炼的价值,从2002年开始由教育部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试行,2007年国家更是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运动。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课改活动持续至今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但在教师层面、评价监督体系建设、用人机制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新课改的推广效果,因此全面剖析现阶段小学体育新课改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提高途径将是一项有益教育的探究性活动。
一、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新课改改革现状
(一)教师层面问题诸多,较难高质量自觉贯彻国家小学体育新课改改革精神
新课改落实情况的好坏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素质和专业素养,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海南省城镇小学虽然都参与了新课改教学活动,但其执行效果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层面自身的问题。由于近乎80%的学校没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的正确价值,对体育教师的地位给予应有的尊重,日常教学更是缺乏及时的督导和鞭策,导致体育教师不能主动去领悟和落实国家小学体育新课改的改革精神,出现了课堂组织松散,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上课就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等存在较大随意性,教学效果完成情况大打折扣,更无法较高水平体现新课改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更是存在严重惰性,不能实现因材施教和灵活变通的教学原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体验效果。
(二)考评机制建设落后,学生地位被严重忽视,学校难以了解教学真实状况
考评机制既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评也包含学校对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纵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考评流于形式,在日常上课对学生个体表现缺乏实时记录,学期考评笼统、缺乏真实性,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机能等真实状况。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建设严重落后,仅限于有限的几次听课或对教学计划的书面检查等,基本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参与到考评机制中来,对于教师平日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学生的上课体验等基本没法了解,严重阻碍了学校了解真实教学状况。
二、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新课改提高途径
(一)科学制定考评机制,实行动态化、全面化考评,将新课改目标落到实处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执行的仍然是静态考评机制,很少实行多方位、动态化的考评标准和手段,很多教师由于应付考评和检查等,实行两套教学标准,一套用于上级突击性检查,但并未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另一套用于平时上课,也仅限于年度、学期、单元等笼统性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而具体到课时计划和每个课时根据学生不同掌握水平和难度水平所要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呈现方法和方式较少涉及。因此要想彻底改变在岗体育教师的教学惰性,教育职能部门及学校管理层必须要彻底改变以前的静态考评机制,采用校领导突击听课、突击检查,学生评分等形式,动态化、全面化考评机制,将体育教师的教学优劣点全部及时得到肯定和暴露,从而将新课改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也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通过进修的形式及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建立教师“清退”制,清退考评不合格教师,形成良性“出入”机制
所谓“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离不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要想彻底改革体育教学,彻底执行小学体育新课改标准,实现新课改改革目标,则需要首先从人的“出入”机制上下功夫,教育部、教育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建立教师“清退”制,每年通^年终考核的形式清退不合格教师,及时补充一批富有教学责任心、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通过形成教师队伍的“出入”机制,来彻底提高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并激发教师积极进修,主动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技能,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自身需求,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灵活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技能与长效锻炼意愿。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海南省城镇小学体育现状问卷调查HNSK(JD)16-12,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地)课题组。
参考文献:
[1] 饶丹丹.新课改下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现状研究及评价[J].内江科技.2012(1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5.44%的比例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除体育院校外的理工、医药、财经、语言、艺术、师范、农林和综合性大学等8种类型的1396所普通高校中抽取76所为调查对象学校,其中重点高校35所,一般院校41所。
1.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设计了问卷表格,问卷经过了10名专家的评审、鉴定,用克龙巴赫(Cronbach)检验内容效度的方法,测出高校和学生内容效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和0.91。发出问卷:教学主任100份,收回83份,有效问卷76份,有效率76%;学生问卷(主要采用利克特态度测定法,问卷由50个问题构成,采用五级评定)2000份,收回1901份,有效问卷1860份,有效率93%。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均在IBM586计算机上用SPSS10.0forwindows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里论课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通过访问座谈发现,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是重要的,是大学体育教学和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学生们也普遍认为,通过体育理论课的学习,能扩大知识面,提高生活情趣和娱乐品位,对身体锻炼和生活有帮助。
体育理论课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教室里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的理论知识课。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位和影响:
(1)体育理论教学“是集中地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2]。(2)“体育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3]。(3)“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不仅是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所必需的,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质,’[4]。(4)“通过体育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与意义,了解人体的结构、机能和不同年龄人的身体特点,了解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懂得怎样锻炼身体,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懂得体育卫生保健的重要意义,养成讲卫生、爱整洁、不酗酒、不吸烟、不赌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文化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防治伤病的一般卫生知识和治疗伤病的体育疗法;掌握检查身体锻炼效果的知识以及自我检查和评价体质与健康的简易方法等”[5]。(5)体育理论课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与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6)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态度和能力以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意义。
2.2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
(1)理论课学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学时总体不足,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每学期学时安排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学期实际上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学校仅有36所(重点高校19所、一般院校17所),占47.37%。这是我国普通高校长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结果。还有40所(重点高校16所、一般院校24所)高校体育理论课学期授课在4学时以下(每学期2学时以下、2〜3学时和3〜4学时的学校分别为8所、12所和20所),占52.63%;与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每学期约4学时)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时数没有保障,将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内容。
由表1可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有片面性,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点高校选择A、B、C和D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分别为5所(占14.29%)、7所(占20.00%)、8所(占22.86%)和15所(占42.86%);而一般高校选择A、B、C和D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分别为15所(占36.59%)、10所(占24.39%)、9所(占21.95%)和7所(占17.07%)。总体上,我国76所普通高校选择D(经专家论证为最佳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学校仅有22所(占28.95%)。内容不全面、不丰富,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是理所当然的了。
(3)教材使用。
由表2可知,我国普通高校理论课教材使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地方保护主义强),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教材选择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重点高校选择理论教材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校编教材(占60.00%)、统编教材(占17.14%)、自编教材(占14.29%)、省编教材(占8.57%);而一般高校选择理论教材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省编教材(占60.98%)、校编教材(占21.95%)、统编教材(占12.20%)、自编教材(占4.88%)。总体上,首选校编教材(占39.47%),其次为省编教材(占36.84%),再次为统编教材占14.47%,最后才选择自编教材(占9.21%)。由于自编教材、校编教材和省编教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水平偏差。对教师来讲,要做到对教材及教材以外有关知识的精通,并走上讲台生动地讲述是困难的。对普遍大学生来讲,他们最需要的知识是哪些,还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去寻找去探求。现行的各种版本的体育理论教材对近20年来国内外的社会体育学研究的新成果缺少总结,对传统的自然体育学的新成果反映也不足。为此,寻求具有时代特征、实用性的体育理论教材迫在眉睫。
(4)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在理论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差异无显著性CP>0.05)。总体上,首选照本宣科注入式(占38.16%),其次为自学提问式(占26.32%),再次为自由讨论式(占19.74%),最后才选择多媒体教学(仅占15.79%)。体育理论的教学方法延续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学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大学生对枯燥的内容和照本宣科注入式的教学不感兴趣。就是有条件可利用的幻灯、图片等的使用也不足,更不要说电视、摄像及多媒体计算机这些大学生更感兴趣的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了。这里存在着硬件和软件双重原因,许多学校在专门的教室和配套设施上明显不足,而教师使用设备能力以及教材选用和开发严重滞后,直接影响理论课的质量,也影响体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5)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持消极态度,重点高校与一般院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重点高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所持态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消极(39.44%)、积极(26.85%)、很积极(15.39%)、很消极(13.93%)、一般(4.38%);—般院校学生对体育理论课所持态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消极(37.94%)、积极(26.49%)、很积极(20.93%)、很消极(9.18%)、一般(5.46%)。从总体上看,在接受调查的1860名大学生中,有340人(占18.28%)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持很积极的态度;持积极的态度有496人(占26.67%)持一般(即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态度的有92人(占4.95%)持消极态度的有719人(占38.67%);持很消极态度的有213人(占11.45%)。本次调查所有被试的总平均得分为0.93。对照态度评价尺可知:这次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接近消极水平。经调查得知,这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理论课学习持消极或很消极态度,其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意义及作用认识不足;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条件较差;少数任课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不高等。在这些原因中,既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和任课教师方面的因素。这给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改进的依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育理论课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劳动技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指导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态度和能力以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等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基本相符,但仍存在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时数不足、教学内容选择带有片面性、教材使用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体育态度消极等,这一状况应当引起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3.2建议
(1)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富、面广,如体育的价值功能、运动健身原理、发展身体素质理论依据、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等,就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教学时数是够的。本研究调查表明,目前还有52.63%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每学期授课在4学时以下,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贯彻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认为应适当增加理论课教学时数,并加强和注重外堂实践课中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与介绍,将体育理论的学习落到实处。
(2)教材选择要从实际出发。普通大学生受中学“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多数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偏低,而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对体育的全新认识才刚刚开始;再者高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决定了高校体育理论教材应有别于其他学科。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高校培养目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教学大纲或编写适合高校实际的配套教材。
(3)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理论教法新颖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授课时适时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电视、摄像、录像、幻灯及计算机等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或现场分析录像等,增进相互交流,同时提高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
(4)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全面性、终身化。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面临2种选择:一是彻底改变现有的体育教学形式,重新构建一种统一模式的理论教学内容和体系;二是基本上保持现有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相对稳定,同时又作出积极的调整和适度的补充,以解决现有理论教学内容与整个体育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最好选择后者为宜。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扩大知识面,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加强体育的科学性和多功能效应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又要强调身体锻炼的原理、原则、方法等的教学,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提高理论课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为端正目前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消极态度,我们认为,除对体育理论课实行严格考勤、提高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改善教学设施外,提高理论课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20%〜40%)是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S].教体艺[2002]13号.
[2]罗映清.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142.
[2]陆水庆.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1):83-85.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2.
一、调研背景
20*年以来,我省率先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市场经济条件下滞后的林业体制机制,明晰产权、确权发证、规范流转,三大重拳连环出击,消除了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弊端,基本建立了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林权流转这项工作最早开展,却远未规范。改革前的不规范流转,出现了山林归大户,致使群体性上访案件持续不断;改革中仍有一些地方采取简单做法,不规范转让集体山林,群众反映强烈;分到山林的林农,我们如何妥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在充分尊重林农流转意愿的前提下,避免失山失地,实现可持续经营,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省林权流转市场就很难出现流转顺畅、充满活力、和谐安定的发展局面。抱着这些问题和担忧,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小学生的心态求教基层,问策于民,为加强我省林权流转市场管理打基础、理思路。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
(一)调研内容
一是调查市、县(区,)集体、个人林权流转现状,包括流转的市场需求、流转的发展趋势、流转程序、流转规模、流转信息采集和、流转平台建设、流转合同订立、流转业务培训、流转费用收支等方面情况;
二是了解林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实际操作层面、法律政策层面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特别是如何解决林权流转与林农失山失地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要对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矛盾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或建议;
三是了解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情况,包括如何开展、业务上存在哪些问题、有无解决办法、有何建议等;
四是调查了解国有林场林权流转、抵押和档案管理情况,涉林矛盾与纠纷排查情况,遇到哪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业务主管部门提供哪些帮助。
(二)调研方法
本次专题调研将我省大致分成山区的*区、*县,沿海的*县和*市、城市的*区三类,采取“一听二看三问”(听总体情况介绍,看业务归档材料,问存在困难与问题、经验和建议)的方式,调查基层林业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以林业局和林业站的主办业务为调点,让调查对象敞开说,了解基层的真实看法。
三、林权流转情况
l、集体林权流转问题。沿海的*县林地总面积16.1万亩,防护林11.3万亩,占绝对多数,而全县集体商品林仅1.*万亩,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且以经济林为主,因此林权流转极少。*市、*区由于经济发达,人多地少,改革时以均利为主,因此,集体森林资源转让较多。*市里有招投标办,林木招投标放在招投标办进行,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介入。*市有一起面积17000多亩的招投标件,来了17家单位,每亩林地使用费6元/年起标,最后中标为26元/年.亩。*区没有招投标办,由当地自己组织,请林业部门到场指导。有一家镇办林场转让一片面积15000多亩的山林,有请林业技术人员测算过,底价1400万元,前期支付400万元,承包期限40年,每年上缴林地使用费25万元,有6家参加投标,最后以20*万元中标。这样就出现了矛盾,通过招投标多出来的6*万元如何怎么办?目前悬而未决。个人林权流转很少,因为,在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在*市、*区,林业在林农收入中所占比例小,而且核电项目、高速铁路公路建设项目、经济开发区、城市发展等需要征用大量林地,能获得相当可观的补偿费。
而地处山区的*,林权流转比较频繁。该县乡镇办林场的大部分山林都已流转给个人经营,但绝大部分流转行为不规范。主要问题是资产未评估、合同不规范。受让方要求发放林权证,因流转不规范、违反发证规定,所以局里决定不发给受让方,仍然发证给乡镇林场,但同样也存在问题和隐患。村集体的林权流转大部分也不规范,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引发群众不满:一是没有民主议定,而是少数村干部说了算;二是没有资产评估,而是由少数村干部来定价;三是没有公开招投标,而是由少数村干部与受让人讨价还价;四是流转合同不规范,转让期限不明确,法定条款不齐全。
为什么会造成村干部违法违规流转集体森林资源呢?据调查,原因有五:其一,村干部不懂法。尤其是村主任每三年一换,他们从普通村民到村主任,根本不知道《XX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他们认为买卖山林只要经村委会成员研究决定就是合法的,甚至村主任就有权决定卖不卖,只要流转所得不装入自己的腰包就行。其二,村民外出打工多,在家的村民代表达不到法定的数量,召开村民会议很难。其三,流转程序繁琐,村干部怕麻烦。要开很多的会统一思想,要报乡镇政府批,要等待有资质的机构评估,要缴一笔评估费,还要叫上方方面面的人主持招投标。这期间来来往往,吃吃喝喝,花时间、花精力、花成本。所以他们想方设法避开这些程序。其四,村财亏空,急于创收。一些村经济困难,村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必要的接待无法开支,按程序走如未获村民会议通过,村财收入无着落,村委会工作就难以运转。其五,违法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者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出现林权流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险象。
*区的林权流转比较普遍,但总的来说,国有森林资源流转比较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存在问题较多。原因是1997年《XX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使林权流转很不规范。在受让人申请林权变更时,才发现申请人无法提供林权登记发证所必需的完整的材料,以致登记机关承担着很大的社会压力。一些同志提出,闽林[20*]2号文件“只登记不发证”的有关规定,极大困扰林农用好证的问题。由于这一规定,使林权所有者拿不到证,既无法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也无法申请林木采伐。既然林权流转已成事实,证没发给人家,就会影响受让人权益的保护。因为林业部门不能凭合同来审批采伐。如果担心流转造成林农失山失地,影响社会稳定,那就限制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期限,探索林木所有权单独发证的办法,即受让人仅持有森林或林木所有权证书,没有林地使用权。对个人林权流转建议不要定得太死,不必非得在林业服务中心流转不可。也有人认为,《土地承包法》规定向社会公开流转的须经乡镇政府批准,是否可以把流转平台建在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负责林权流转材料规范责任。而且,乡镇政府如何批准?以什么为依据?还未见有更明确更细化的规定,也不利乡镇政府统一规范操作,徒增权利寻租空间。
2、队伍问题。这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但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沿海和城市林业部门技术力量非常薄弱。*县林业局迄今尚未成立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全县16万亩林地,县林业局3名工作人员要承担林政、资源、处纠、登记发证业务工作;*市目前也未成立林权登记管理机构,只有1人兼任这项工作,林业部门无力提供林权流转方面的服务。*区日溪乡16万亩林地没有一个专职人员,寿山乡22万亩林地也没有设一个专职人员,涫溪镇情况一样,不设林业专职人员,都是由乡镇干部混岗使用,一遇林业重大部署,只能由区农林局的3个女同志包干代替,疲于应付。该局有经费、有编制,但区领导重视不够,至今也未成立林权登记管理机构,人手长期不足,许多工作被拖欠。该区迄今才发放10多本林权证。*县、*区机构健全,而且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等方面都能够胜任林权管理工作。
四、林权抵押登记情况
1.市场需求。林权抵押贷款由于额度较小,在*市、*区这些经济相对的发达地方,民间融资容易,基本没有市场需求;在沿海的*县,全县集体商品林只有1.*万亩,且一些林权证尚未发放到位,基本没人拿林权抵押贷款,因此,这次调研的*县、*市和*区,林业部门自然也就没有开展林权抵押登记这项业务。
*县,是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最早的县份,事实上,当地市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需求一直比较旺盛。据统计,截止20*年9月底,全县共有61391亩林权用于抵押贷款,发放贷款达7600万元,其中发放林业小额贷款3800万元,其林权抵押登记下放到林业站办理。*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需求较大,迄今已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3亿元,仅20*年就达到4000万元。贷款业务主要由农信社受理,开发行、农行也发放部分林权抵押贷款。3万元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经区林业局授权,由林业站办理林权抵押登记,分别报区林权登记管理中心、资源站备案。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不旺,因为贴息不多、手续麻烦。20*年累计发放林业小额贴息贷款199户、1041.6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只有12户、70万元。
2.实际操作。*、*、*都还没有办理林权抵押登记业务,*、*已实际办理,并正逐步上轨。以*为例:
20*年《*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细则》规定:担保数额2万元以下的由当地林业站审查,符合条件的办理抵押登记,并报林权办(即林权登记管理机构,下同)备案;林权证由林业站送林权办办理标注手续后,发还抵押人;担保数额2万元以上的由当地林业站初审,报林权办审查登记,发放林权抵押登记证;林权抵押登记证由林业局同意印制并盖章,证号按林权办、林业站分开序列填写;抵押人、抵押权人须共同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申请书、身份证明、抵押合同、林权证、评估报告等);抵押合同期满或双方同意提前解除合同,可在15日内持注销林权抵押登记申请书、协议书、林权证向原林权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其林权证交林业站送林权办办理标注;资源管理部门对抵押物不予批准采伐,林权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林权变更登记。*县还统一印制了《申请林权抵押登记流程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申请书》、《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证》,《申请注销林权抵押登记流程图》、《注销林权抵押登记申请书》,《林权反担保小额贷款操作流程图》,格式化的《林权抵押合同》和《林权抵押反担保合同》。
*县为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加强林业投融资建设,专门成立了县林业投融资建设领导小组,以各乡镇“信用建设促进会”为中介,以林业“四权”(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收益权)为担保,增加“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而信用建设促进会,是以县域或乡镇为单位、接受人民银行和民政局指导、监督和管理的社会公益社团,由经济实体、农庄、林业大户、乡镇经管人员、农户等资源组成,主要是向农户推介项目、向信用社推介农户、协调农户与森林资源培育的关系、监管抵押物安全、促进森林资源流转等。具体做法是:以农户经过评估的林业“四权”向“信促会”提供反担保,再由“信促会”为金融机构提供还款保证,取得信用社的保证贷款。这是由县人民银行、林业局、社会联动中心、农信社及各乡镇联合运作的一种融资方式,县林业局已同意办理信用促进会与申请人共同提出的林权抵押登记业务。
五、调研后的初步思路
1、山区林权流转法规要宣传。沿海和山区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显著不同,林业宣传的重点也要有所侧重。林业发展的历史和基层干部的强烈呼声告诉我们,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至关重要。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XX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没有得到贯彻执行,给我们今天埋下了许多隐患,成为群体性上访案件屡调不绝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历史教训。2005年制定的《XX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要避免重蹈覆辙,要抓紧向全省的广大林农,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广大干部进行宣传,重点部位在山区林区,关键时期是村委会换届之后,重点对象是村主干,这是治标之策。在林权登记发证环节,把关固然要严,但都是事后监督。
2、沿海城市林业力量要加强。从这次调研情况来看,沿海一带、城市及周边地区林业管理的力量薄弱,特别是林权登记发证的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林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缺资金,不缺编制,就是缺少人手。主要是当地林业部门的领导缺少使命感,在县领导面前张不开嘴、说不上话;当地党政领导对林业也没有予以应有的关心和重视,没有给予林业应有的地位。在这方面,省市林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必要措施让当地党政部门把林业的问题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从根本上解决沿海、城市林业发展面临的这一基础性问题。
3、林权流转服务分工要明确。为国有林业经营单位、乡村集体、林农以及其他林业经营者提供林权流转服务,是林改后政府转变职能的具体体现,但林权流转全过程涉及很多环节,单靠林业部门一家难以胜任,需要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当地要成立独立的具有中介性质的评估机构,提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各乡镇政府对村集体报批、向社会流转的集体山林,要认真审核其民主议定程序,满足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乡镇、县设立招投标办,根据数额大小分别受理森林资源招投标件,或在县、乡设立中介性质的交易平台;林业主管部门主要是负责林权流转信息采集,信息网站,及时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未成立的机构要成立,未明确的职责明确,形成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关系,共同促进林权流转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林权抵押登记制度要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一些地方深受林农和其他经营主体欢迎。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金融机构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林业部门予以抵押登记,那么,典当行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是否予以登记?信用建设促进会作为中介或第三人的林权抵押贷款,林业部门予以林权抵押登记,作为第三人的担保公司是否予以抵押登记?自然人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是否也给予抵押登记?抵押登记中的各类申请书、合同、身份证明等是否要统一格式?等等,需要制定一个抵押登记制度供全省各地遵照执行。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学生对体育慕课的接受度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广泛搜集、整理并阅读文献,为本研究拟清思路、做好铺垫。
2.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次调研的实际目的,课题组通过多次研讨、专家访谈,研究设计了学校体育教学引入慕课的学生接受度问卷。采用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前后两次测试问卷相关系数为0.90,P<0.01,根据“信度系数在0.9 以上问卷信度较佳,信度系数在0.8 问卷可以接受”的准则,表明本次问卷的信度较高。调查问卷内容效度经过专家打分,平均得分0.897 分,专家认为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挑选了100 名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并通过培训使之熟悉此教学模式。100 名学生均对本问卷的填写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并乐意填写问卷。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有效问卷96 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 和96%。问卷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级、生源地、性别的学生,样本具有代表性。
2.2.3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学生对体育课引入慕课的真实看法与见解,对问卷数据的具体分析提供现实依据支撑。
2.2.4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Excel、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分析,由分析结果推测与反映学校体育引入慕课的影响与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关于是否接受引入慕课教学模式
关于“是否接受体育教学中引入慕课”这一项,66% 的学生能够接受,22% 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2% 的学生不能接受。围绕后两部分学生群体进行详细的访谈分析发现:认为无所谓的学生主要是以身体素质较好的高年级男生为主,他们普遍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运动知识与技能,对于采取何种方式授课,这部分学生并不在意。不能接受的学生主要是以来自农村家庭条件相对困难的低年级学生为主,一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二是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够。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反映,在没有教师在现场的情况下学习,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
3.2 关于是否促进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80% 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地促进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可见慕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高年级学生中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有13% 的学生认为慕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一般,7% 的学生否认慕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这部分学生以低年级为主,他们认为慕课的引入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团队产生依赖感,因为此模式的成绩评定很大一部分在于学生的表现,尤其是课堂表现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小组的团队整体表现。因此,部分学生很可能会投机取巧,在线学习应付了事,课堂学习完全依赖团队,这不利于积极主动学习氛围的营造。
3.3 关于是否满意将此模式引入学校体育教学
在关于“是否满意将此模式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与关于“是否接受体育教学中引入慕课”中的调查数据相仿。对不满意此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访谈结果显示,此模式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能支撑便利观看在线视频的移动终端设备,这是制约学生是否接受与满意此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基于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现实情况,对于引入新鲜的教学模式,部分学生要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
3.4 关于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68% 的学生支持慕课教学模式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就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与高科技产品的优势,并将其积极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走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以引起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的新时期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受研究时间的制约,未能将慕课模式在实践中具体操作实施,因此18% 的学生在此项调查中难以判断出两者间的优劣势。同时,理性思维引导他们在看到高科技引领的学校体育教学和慕课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强大优势后,也无法否认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因此在判断两者间孰优孰劣时,认为两者间难分高低。
此外,还有14% 的学生强调传统体育教学不能被这种所谓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所取代,他们认为不同的学习者接受事物的方式不同。有学生提出:如果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即将支持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模式的学生分为一个班级,采取此模式进行授课,而将难以接受或者暂时不能接受此模式的学生分为一个班级,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3.5 关于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有52% 的学生认为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引导者的角色。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虽然选择了教师角色为引导者,但是并不否认教师的知识传递者的身份,而且相反此模式会对教师的知识传递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将所教技术学科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加充分、牢固,还要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补充,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在线视频课程。而且教师隔空在线与学生进行交流,需要教师具备更加扎实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教师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并没有被否认,只是相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教师的引导者身份或者说角色更加突出。27% 的学生认为教师是一名管理者,在监督、督导、促使学生及时在线学习、交流、质疑,并在课堂上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协作探究。仅有10% 的学生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角色,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其对此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另外还有11% 的学生认为,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可有可无。这部分学生以高年级为主,其自身多具有较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有较好的运动基础,因此认为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亦能圆满达到教学目标。
3.6 关于是否对学习有帮助
89% 的学生认为此模式对学习有帮助,其中认为非常有帮助的占42%,有帮助的占47%。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在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更加清晰直观的教学影像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掌握抽象的知识与技术动作。因此,学生普遍认为此模式是对学习有帮助的。此外,11% 的学生认为此模式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其主要受移动设备的高端性、无线互联网络的普及型等客观因素的困扰,同时,这部分学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忠实粉丝”,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较慢。
3.7 关于对此模式中的评价方式的认识
70% 的学生喜欢此模式中的评价方式,25% 的学生非常喜欢此模式中的评价方式,仅有5% 的学生不赞成此模式中的评价方式。慕课与学校体育教学融合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对应的传统评价与在线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来支撑。线上、线下学习过程评价,不仅能准确检测出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真实反馈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情感表现,关注学生的日常进步,重视学生的平时学习行为,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评价方式是普遍认可的。
3.8 关于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认识
在关于“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认识”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通过此模式的学习,自身能力在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最能提高的是独立学习的能力(74%)。考虑到此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靠自己的探究、发现,因此,对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最为明显。其次是团队协作能力(55%),探究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占比例相同(45%)。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探究来掌握知识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此模式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比较明显,同时也反映出了此模式的优越性。
4 结 论
学生普遍能够接受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模式,认为此模式能够较好地促进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可见慕课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在广大学生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有68%的学生认为此模式要优于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有52% 的学生认为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并不否认教师的知识传递者的身份,而且相反此模式会对教师的知识传递要求更高,有89% 的学生认为此模式对学习有帮助,有70% 的学生喜欢此模式的评价方式,仅有5% 的学生不赞成此模式的评价方式。慕课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在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的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最能提高的是独立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苏俊. 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D ]. 成都: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