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财务与分析

时间:2023-06-19 16:29:49

导语:在财务与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财务与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管理;最大利润;财务状况

一、财务分析与公司理财

财务分析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动情况,并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为经营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依靠财务人员的经验,采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情况,对企业的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以便于经营者正确决策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财务分析更加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的日臻健全,对企业行为的要求也日趋规范、科学。财务分析是企业经营状况的一条重要评价途径,评价、分析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投资者和债权人角度看,企业未来价值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企业的未来价值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予以分别考虑。一般而言,诸如财政金融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法制建设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应作为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的制约变量处理,客观评价其对企业未来价值的有利或不利影响。而对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则必须作为企业未来价值分析的基本要素。可见,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分析,实质上是宏观环境分析与微观条件分析的有机结合。

二、当前财务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财务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不一定绝对准确,有时甚至与实际相去甚远,这是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造成的。

(一)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的局限性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而报表数据本身是有局限的,其具体表现为: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

2.会计报表中的有些数据是通过估计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3.通货膨胀会使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各项数据严重地歪曲。

4.企业往往采用粉饰技术蒙骗会计报表使用者。一般而言,财务分析的诸多指标中,凡是以时点指标为基础计算的大都可以乔装打扮。

5.财务报告中的数据的不全面。

(二)分析方法及指标自身的局限

1.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两类,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企业过去的经济上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间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

2.可比性是比较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

3.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虽然要在会计报表说明书或附注中加以注明,但由于会计人员和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能力、经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一定能完成建立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4.财务指标缺乏统一的一般性的标准,目前某些报刊提供的部分行业财务数据往往行业划分较粗,抽样误差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所适从。

5.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具体来讲,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赢利能力三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及时、足额偿还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其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这些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这些比率在评价短期偿债能力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流动比率指标。流动比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能力的,可它不能作为衡量短期变现能力的绝对标准。要注意企业会计分析期前后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等方法来粉饰其流动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如虚列应收账款,少提准备,提前确认收入,少转成本等。速动比率指标。

速动比率是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指标。该比率虽然弥补了流动比率的某些不足,却仍没有全面考虑速动资产的构成。速动资产尽管变现能力较强,但它并不等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当企业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不良应收账款、存货跌价和积压、投资损失等,即使该比率大于1,也不能保证企业有很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该比率只能反映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和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企业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同时,企业偿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利润支付,而是用流动资产来支付。

第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以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在实践中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没有考虑应收账款的回收时间,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收回账款的进程及均衡情况;二是当销售具有季节性,特别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较悬殊时,该指标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连续反映;三是不能及时提供应收账款周转率信息。该指标反映某一段时期的周转情况,只有在期末才能根据年销售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计算出来。

存货周转率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强弱、存货是否过量和资产是否具有较强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是否一致。另外,为了改善资产报酬率,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希望降低存货水平和周转期,有时受人为因素影响,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运营效率。同时,在分析中不可忽视因存货水平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一些相关成本,如存货水平低会造成失去顾客信誉、销售机会及生产延后。值得注意的是,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存货增加可能是经营策略的结果,如对因短缺可能造成未来供应中断而采取的谨慎性行为、预测未来物价上涨的投机行动、满足预计商品需求增加的行动等等。此外,对很多实施存货控制(如准时制jit)、实现零库存的企业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第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通常赢利能力的评价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核算,他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状况。

销售利润率指标。赢利能力分析中主要的分析指标是销售利润率指标。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产品销售净收入的比值,其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获利能力。销售利润率虽能揭示某一特定时期的获利水平,但难以反映获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且该比率受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财务费用作为筹资成本在计算利润总额时须扣除。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结构不同,财务费用水平也会不同,销售利润率就会有差异。同时,投资净收益是企业间相互参股、控股或其他投资形式所取得的利润,与销售利润率中的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同样,销售利润率指标之间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与当期产品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配比关系。因此,销售利润率指标不符合配比原则与可比性原则。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考核经营者对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能力的指标。资本保值增值率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该指标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同时也未考虑物价变动的影响;二是分子分母为两个不同时点上的数据,缺乏时间上的相关性,如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应将年初的净资产折算为年末时点上的价值(或年末净资产贴现为年初时点上的价值),再将其与年末(或年初)净资产进行比较;三是在经营期间由于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接受捐赠、资本(股本)溢价以及资产升值的客观原因导致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增加,并不是资本的增值,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也未包括在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所以,计算资本保值增值率时,应从期末净资产中扣除报告期因客观原因产生的增减额,再加上向投资者分配的当年利润。资本增值是经营者运用存量资产进行各项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差异,若企业出现亏损,则资本是不能保值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股东向公司投入资本的报酬率,反映了公司净资产的增值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年末净资产”项目中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的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存在差异;二是由于“年末净资产”项目中包括公司年度内增加的净资产,而这部分增加的净资产是在报告年度内逐步取得的,而公司对该部分新增净资产的使用自然是在取得以后,上述计算公式显然没有考虑到这部分净资产的使用时间,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果不尽合理。

三、财务分析的完善和改进

以下试图从应用企业效绩评价结果及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

(一)偿债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为弥补流(速)动比率的局限性,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建议改用以下三个指标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1.超速动比率。用企业的超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来反映和衡量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由于超速动比率的计算,除了扣除存货以外,还从流动资产中去掉其他一些可能与当前现金流量无关的项目(如待摊费用)和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项目办信誉不高客户的应收款净额,因此,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变现能力的强弱和偿债能力的大小。

2.负债现金流量比率。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是从现金流动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我们知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年末(初)流动负债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负债现金流量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因此,用该指标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更为谨慎。

3.现金支付保障率。它是从动态角度衡量公司偿债能力发展变化的指标,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实际可动用现金资源能够满足当期现金支付的水平。本期可动用现金资源包括期初现金余额加本期预计现金流入额,本期预计的现金支付数即为预计的现金流出量。现金支付保障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资源能够满足支付的需要,如果该比率达100%,意味着可动用现金刚好能用于现金支付,按理说这是一种理想的保障水平,既能保证现金支付需要,又可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降至最低,如果该比率超过100%,意味着在保证支付所需后,企业还能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未满足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但若超过幅度太大,就可能使保有现金的机会成本超过满足支付所带来的收益,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营运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从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会计内涵来看,要提高资产周转率应合理调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的比重,使其组合的结果更有利于提高公司资产周转率。但仅通过存货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并不能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好坏。还应通过分析反映公司营运能力指标的经济内涵,以提高对财务比率的分析判断能力。从经济角度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是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其高低反映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流动性的高低。一般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高,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小,其质量就高,若处于机制健全、发育完善的资本市场,公司在资金短缺时可以立即实现贴现,否则相反。在分析公司营运能力时,每一级财务比率指标的选用不应追求单一的最优,而应该是相关指标的组合最优。

(三)赢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企业赢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赢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以下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指标供参考。

1.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表示每一元主营业务收入能形成业务的收现能力。其公式为:经营现金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销售款的回收速度越快,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越好,坏账损失的风险越小。

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其公式为: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实现的账面利润中流入现金的利润越多,企业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因为只有真正收到的现金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而非“观念”的利润。

3.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其公式为: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投资收益

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实际获得现金的投资收益越高,通过该比率可以反映投资收益中变现收益的含量。

4.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经营现金净流量,表明每一元净利润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其公式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该指标越高,可供企业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增加量越大,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付现能力。

5.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其公式为:

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反映企业全部净利润中收回现金的利润是多少。

6.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表明每一元资产通过经营流动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资产的经营收现水平。其公式是:

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流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值/资产总额

一般来说,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它也是衡量企业资产的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改进和完善现行财务指标体系,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规范会计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颜光华。企业财务分析与决策[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防范

一、保险公司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概述

若论其根本,保险公司本身实际就置身于各种风险漩涡之中,是对风险进行经营的一种企业类型。其以保险的形式集中处理各类风险,并将损失进行均匀分摊。针对其特殊的企业性质和类型,通过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而言,尤为重要。而在利用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之前,首先要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即“感知风险”。其后才可进行“分析风险”。利用财务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规避,争取以最小的分析成本获得最优的财务风险防范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趋于过剩。保险公司逐渐落入一种怪现象,即经营规模越大,亏损越多。保险的保障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纵然有客观原因,但是保险公司自身未能对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的防范和分析,是其主要原因。当前,倘若将财务风险防范比喻成保险公司这匹马车的拉的马匹,那么财务分析将是驾驭马匹的马夫。马夫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与财务分析的现状及其中的问题

(一)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较低,投资规模和投资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保险公司都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重规模,轻效益”。在这种主观认识下,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的利用较为忽视。倘若单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利用率应为100%,投资方向主要是债券、股票、不动产以及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当前的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资金投资利用率能达到九成左右。而我国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但保险公司资金投资利用率却只有五成多。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在有限的投资中,投资方向和投资品种也基本仅是公司债券、基金等。投资规模和投资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

(二)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缺少财务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其实很广泛,如前文已述,可以投资于债券、股票、不动产以及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虽然现在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和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但是随着保险公司的发展,倘若投资范围逐渐广泛,那么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会面临新的挑战。而且根据著名的保险理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需要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保险品种和偿还期限,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虽然这种投资模式能够将财务风险有效的遏制在摇篮里,但是对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工作加大了难度。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具有财务分析的基本专业能力,还要对各类投资品种;每种投资品种的特点、偿还期限;投资组合等要有充分且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是具有开阔财务视角、懂的各种投资内涵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员却很少具有这些能力。

(三)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财务分析之中对财务信息关注度明显过高,忽视了其他因素

我国的保险公司通常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原则。在财务风险分析时,侧重于在该原则下研究财务数据,对非财务信息把握和关注较少。但是,财务分析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利用更方便也更直接,但是由于财务数据多是来源于财务报告,在时间上已经滞后,是对保险公司过去事项的总结归纳。因此,单靠来自于财务报告的财务信息数据分析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未免过于滞后和失效。同时,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分析过程中,对非财务信息的利用较为忽视。其实,保险公司属于高风险企业类型的同时,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政策等的影响也往往较大,有时这些非财务信息甚至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更大。因此,忽视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和分析,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其实是极为不利的。

三、加强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一)通过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加强财务风险分析

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来说,稳定的现金流是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根本。从短期来看,公司的维持不仅仅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更重要的是合理分配和管理各项现金流量,保证公司的资金链不会断裂。对于一个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它的往来款项会趋于稳定,而且往往大于其净收益。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重视对于资金往来款项的管理,建立一套严谨并敏感的资金流动性预警体系,在公司资金流动性降低时能够及时的做出警示。并且,保险公司在编制资金流量预算时就要慎之又慎,把保证资金流动性放在首位。从而在现今流量预算的基础上,对财务的各项数据再进行汇总分析,对于保险业务的未来现金流入量和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以谨慎性原则为指导,建立全面预算。以月份、季度、半年、一年为不同的统计分析区间,采取不同的基期数据,对各区间数据进行同比、环比分析,找出个中原因,为新预算的编制奠定基础。

利用杠杆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正是通过将财务杠杆作用最大化来实现公司的经常经营。因此,对于分析举债业务的风险需更为看重。重视对于各种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以及对各投资单位的经营分析是保险公司财务分析的重中之重。保险公司应综合利用投资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投资指标。

(二)保证资产和负债相匹配,合理利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负债经营方式,这就要求保险公司重视其自身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问题。这里所说的匹配,不仅仅限于数量,在期限和结构上同样需要匹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并不能简单的累加,而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比如对于不同的险种,要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例如人寿保险是一种长期保险,强调安全和稳定,投资时就可以选择长线、营利性高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不动产;而非寿险则需要强调流动性,不应采取不动产投资。任何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都应当做到科学和严谨,在选择投资时不能够盲目。应做到投资前要对每一个投资项目做充分大量的数据搜集和整理,测算每个项目的风险水平。公司投资的盈利的提高往往需要牺牲资金的安全性或者流动性,而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强化则往往预示着盈利的降低。当然,现今的保险公司在选择投资时,一般都会采用“一揽子”的投资方式,建立几个不同的投资组合,将投资风险合理的分散到几个不同的投资个体当中,例如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的组合,这样盈利性高、流动性差的项目就和盈利性低、流动性强的项目组合在一起,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机构关系,人为的修订风险水平和盈利水平。

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是保险公司投资管理最为重要的三个原则。所谓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期限与利率的对称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营利能力、资金流动性和投资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期限和利率相对称的原则,保险公司可以对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的最终目的。这种方法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大型保险公司所应用,它对公司投资资金的管理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三)强化保险财务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

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业务分析能力,尤其是对于公司的领导,更应重视自身知识的丰富和业务能力的强化,做到不仅保险业务精通,还要拥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具备与保险业务相关的金融和法律知识,看问题能够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着眼,当然,较高的职业操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员管理方面,公司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发掘好学上进责任心强的员工,挖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委以较为重要的职位。并且,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断督促和激励他们建立更好的业绩,对于能力进步或者业绩较好的员工给与优厚的奖励,对业绩下滑或者缺乏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严格惩处。当然,在业绩分析时也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能一味的要效益。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便能够不断激发公司员工的进取心和活力,全面提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仕林.入世:保险业如何“保险”?[J].中国工商,2011(11)

[2]李琼,赵明浩.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探析[J].华南金融研究,2012(05)

[3]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J]. 经济科学,2009(04)

[4]徐扬.信贷风险分析中的非财务因素风险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11)

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一、高校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筹资风险

高校筹资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是不良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高校稳定及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可能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基建规模、招生数量等,从而导致原有的预算资金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因此高校不得不借债筹资,需要还本付息,一旦这种付息压力过大,超出高校的偿债能力,就会影响高校正常的财务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审计署不久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1164所地方所属的普通高校负债2634.98亿元,另外,统计数据表明:地方所属高校借新还旧率(借新还旧率是指当年通过举借新债来偿还债务的本息额于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的比)超过50%。

高校取得的贷款一般为信用贷款,这种良好的信誉也使得大部分高校都能以优惠利率取得贷款,但是债务中仍包含利率风险(含通膨、违约风险)和资金结构风险。在资产结构中如果债务比率过高,则缺乏与负债相当的偿还资产保障能力,同时,从债务期限来说,债务的期限越短,到期不能支付本息的风险就越大,债务的期限越长,则融资风险就越小。另外,过度负债带来的还贷压力势必导致高校正常业务经费的削减,这种非正常的偿还性支付又将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运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陷入财务危机。若资金运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支付工资困难、流动资金短缺、乱收费以及无法维持日常开支和违规财务行为等现象。

(二)投资风险

投资能实现货币的时间价值,使校内闲置的资金能得以增值,但是,如果高校对筹资和投资缺乏控制,就可能对学校造成巨大损失。有些学校为了取得高额利息而以信托存款、委托贷款、借出款等形式将学校资金存放于金融机构和公司,但由于控制措施不到位,使有的学校被一些金融机构和公司诈骗,当然也有个别财会人员从中贪污受贿,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还有些高校由于对投资的申请、论证控制不严,盲目进行投资,给学校造成投资损失。2000年初,天津大学有关负责人与深圳某公司洽谈,在未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未经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未报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便与该公司签订了委托其在证券市场运作的协议。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期间,该校将1亿元资金分3批拨给该公司。该公司收到学校资金并购买股票后,将所购股票用于质押融资。2003年下半年,质押的股票被相关证券公司陆续强行平仓,款项被划走,造成天津大学3700多万的资金损失。

(三)日常资金支付风险

高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的经济主体。随着其发展与建设,必然存在一定的资金支付风险,主要有大额、大宗采购活动、维修工程形成的欠款所引起的高校财务风险。由于高校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对于未付款部分的欠款一般不在高校负债账中反映,从而导致资产负债率偏低,财务难以对此进行管理,一旦大批欠款到期,往往会造成支付困难。另外,基建工程欠款在一方面可能影响投资项目的完成进度,另一方面可能面临工程承包方的,从而引起财务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第一,强化落实高校各项财务管理监控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制建设。高校应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岗位任期经济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资金使用逐级审批制度、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一系列经济责任制度。此外,高校应设置由校长直接领导的副校级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财经工作,对高校经济及财务状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负责。有独立核算二级单位财务机构的高校,应实行会计委派制度,进行统一管理,以消除会计人员对被派往二级单位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高校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财务监督和管理。

第二,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其次,加大内审外审力度。外部审计与高校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可保持监控的独立性与客观性,有利于对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控和防范。再次,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系统。

第三,加强高校管理者风险意识,全面、有效地控制高校财务风险。通过在高校内部建立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对高校贷款要严格贯彻“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对因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损失的部门及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组织高校财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参加风险管理的相关培训,强化其风险意识,加强其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科学合理的配置高校资源。首先,高校要坚持效益优先的思想,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资金需求量和筹资规模,论证投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其次,高校要准确评估自身的偿债能力及资产负债比率,在当年预算中建立与其债务规模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再次,高校对贷款资金的使用要严格审批,跟踪监督其使用方向及评估其效益,保证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第五,合理安排高校资金支出结构。高校的资金支出结构要与高校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合理安排还贷资金和教学、科研经费的比例,不要顾此失彼。此外,高校还应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使用,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以防范贷款资金挪作它用或流失。

第六,优化负债结构,正确把握负债规模。在高校负债规模既定的前提下,要建立最佳的信贷资金组合。高校在筹资决策时,必须考虑长期、中期、短期借款三者之间的均衡安排。从债务偿还期限长短来说,对高校而言,尽管长期贷款财务风险小,但是由于银行贷款期限越长,会增大资金成本.付出的利息就越多:从理财角度考虑,短期债务的比重不宜过大,但也不可将负债资金全部安排长期贷款,三者的比例必须合理,使高校的偿债义务在不同会计期间均衡履行,避免还款期过于集中,发生财务危机。从负债内容看,通过校内融资、设备租赁等多种形式融资,向银行贷款,为保证高校债务结构的优化合理,应尽量采用资金成本率低的负债形式。若从银行一次性贷出数额较大的资金,特别是对于那些短期内又不需要支付出去的资金,停留在账上必然会多付利息.加大资金成本。

第七,科学合理地确定高校贷款投资方向及高校负债规模。以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控制贷款规模。由于学校每年都必须支付贷款利息,因此编制预算时,已建成项目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的利息费用以及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所用贷款总额的利息费用安排在自筹基建经费中支付时,这部分利息费用不能超过年度预算内安排的自筹基建经费。预算中确定自筹基建经费的额度是在扣除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后能用于发展的建设资金。预算中能用于支付利息的资金额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决定了学校贷款规模的上限。

第八,高校对投资的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建立集体决策制度。投资管理部门制定投资计划,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评审小组组织专家从投资收益、投资回收期、资金成本、投资风险、投资的时机把握、投资规模、货币时间价值、合法合规性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对评审小组审议通过的项目提报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决定是否立项,避免因个人授权过当,造成损失。

其次,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过程管理,建立规避风险的预案。强化对外投资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对外投资专项审计制度,建立对外投资的责任人制度,完善对外投资的投入撤出机制,对风险扩大或长期不再运作的投资,要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置。

再次,对对外投资进行完整的会计核算,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

最后,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对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判,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第九,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及时识别和防范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即在高校现有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及时提示存在的问题,对潜在的财务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具体包括定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为学校提供预警信号;确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建立长期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陈修辉.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0(6).

第4篇

湖南大学会计学院 曾繁英

各相关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各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战略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支持战略实施的基础性资源。谋划企业间双赢的财务关系是获取外部资源优势的主要途径,企业内部各主体尤其是经理人与股东之间财务关系的优化是培育内部资源优势的重要内容

编者按: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成本与人本理念企业财务控制与评价方法创新研究》(70272030)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之一的伍中信系财务学博士后,现任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财专校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中国致公党湖南中央委员、省委副主委,全国青联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教授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会长,湖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有企业公式化改造中的财务功能研究》(98BJY020)、《债转股财务运作中的理论创新与现实问题研究》(01BJY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人本与成本理念的企业财务控制与评价方法体系创新研究》(70272030)和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国有股减持的财务运作与风险控制研究》等。近年来在《财政研究》、《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等刊物100余篇。个人专著有:《产权与会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产权、信息与社会资本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等。

财务资源管理以资本为纽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价值管理,同时以财权为媒介对企业的权、责、利进行配置。战略管理是运用战略对企业进行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两者的管理思想也都源远流长,然而长期以来两者的联系却不紧密。安索夫在战略管理风靡西方十几年后发现“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务上,战略管理和财务资源管理之间并没有形成足够紧密的联系”。美国的梅厄也指出尽管财务理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对战略规划却几乎无影响。所幸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营面临种种挑战,企业管理从产品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理论和实践都使曾水火不相容的两个管理学分支――公司战略与财务经剧烈冲突后融为一体,财务战略管理得以产生发展。

一、文献回顾和概念提出

在我国,“战略”一词最早出自唐代高适的“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意即“作战的谋略”。著名管理学教授明茨伯格认为战略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明,即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据此出发,人们多从“计划”和“计策”两个角度理解财务战略,强调财务战略既是一种有意识有预计的活动,又是战胜和威慑竞争对手的一种手段,且从谋划对象上凸现财务特征。如,有专家认为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谋划,并确保其执行过程;而有的专家则从“观念”角度理解财务战略,认为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以上概念从不同角度理解了财务与战略的关系,但都假设企业战略已定,财务只是运用战略的方法服务于战略的实施,主张财务战略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的职能部门战略之一。因此,这些观点未从根本上说明财务对战略制定和评价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在战略选择过程中,当一体化、多元化等企业战略在财务上不可行时,企业战略不可能付诸实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财务资金、财务关系是基础性、关键性资源,财务计划、财务控制是关键手段;在战略评价阶段,财务分析评价是核心内容,企业还需根据财务评价结果重新修订、调整战略。因此,又有专家通过论证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同一于利润最大化,推出“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它实际上从根本上关乎着企业的长远和大局利益,是企业战略的价值管理形式――财务战略管理,而任何其他类型的企业战略都可以认为是企业财务战略的载体”。这种认识虽然把握了财务对战略的主要影响,但将财务管理与财务战略管理相等同,且财务战略的外延定位过宽。

在契约理论框架下,企业价值最大化相比于利润最大化更能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更恰当地表述了企业的财务追求;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战略立足之本。因此,我们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为内核,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从价值形态上对影响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件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财务战略从大局着眼,关注“重大事件”。判断事件重要性程度的标准是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应该说由于财务决策本身所固有的价值性、综合性,而使其具有“局部”影响“全局”的特点,从而赋予财务战略超出其它职能单位战略的地位。

我国著名财务学教授郭复初提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因此,财务本身包括财务活动(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财务关系两方面内容,财务战略包括财务活动战略与财务关系战略。虽然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往往相互依存,但以调整财务关系为先导的战略为财务关系战略,以安排资金运动为先导的战略是财务活动战略。财务关系战略可分为涉及产权交易的财务战略和不涉及产权交易的财务联盟战略,它们侧重于从企业进入某一经营业务的方式、交易价值的选择和处理外部供应链上企业间财务关系两方面雕塑企业竞争优势;而财务活动战略则着重于企业在进入某一经营业务之后,通过内部成本链的构建与重塑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一体。

二、源自财务活动战略的竞争优势分析

自战略管理第一次浪潮的代表人物安索夫提出战略的定义之后,西方战略管理文献便将战略分为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两大类,前者考虑企业应该进入哪种类型的经营业务,也就是“where do you want to go”问题;后者考虑如何在这一领域里进行竞争或运行,即“how do you want to go there”问题。迈克尔 波特认为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选择应进入产业的标准。这里,财务上的平均投资报酬率成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判官”。进入某一产业之后,波特提出成本领先、标歧立异两大基本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成本领先战略与财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赵月圆教授所言:“回顾历史,财务与管理最早的结合点是在成本管理方面”;标歧立异战略要求选择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并使溢价超过追求差异化的成本,因此成本效益管理仍是其主线。总之,财务战略本身并不会创造价值,其价值源于战略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培育企业独特的、难以被他人模仿的竞争优势,波特将其归结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并提出著名的“价值链”竞争优势理论,从而使战略研究视线从外部转向企业内部,从被动转向主动。

图1:企业基本价值链

1.波特基本价值链所隐含的财务假设

波特认为每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每一种活动都为企业创造价值,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形成企业的价值链。如图1所示,价值链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部分构成。

波特价值链中的价值指“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它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实际上指的是财务会计里的销售收入。企业通过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职能活动全面支持领料、生产、发货、推广及售后服务等五项活动来创造利润,这些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元。企业通过构造独特的价值链获取“高于、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活动都是从物质和技术层面进行划分的,波特的价值链似乎忽视了资金及其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或者说波特假定企业能够并且已经以合适的成本筹集到了所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金,这种假定是不切合实际的,它需要财务战略予以合理保障。因此我们从财务角度重新审视企业价值链。

2.财务视角下企业基本成本链的构建

实际上,每一种竞争优势单元活动,既是价值创造活动也是成本耗费活动,而且各种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价值活动背后涌动的是资金流。企业构造价值链的前提是以合适的成本获取一定量的资金。资金成本关系着价值链活动所创造的最终利润,资金从根本上支持着企业的价值链,并随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而流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资金即为成本,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成本活动,据此我们可以构造出企业的基本成本链(如图2所示)。

图2:基本成本链

与基本价值链相比,成本链的左侧多了资金项目。这是因为资金投入是其右侧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前提,不同的财务活动战略从源头上决定着流入企业内的资金总量、资金成本及风险和收益状况。采购成本指采购原材料、机器设备、办公用品等所有物质资料的费用开支,极大地影响着所购物质的质量与其他后续活动的成本,从而影响成本领先或标歧立异优势的形成。采购成本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与上游供应商间的交往能力(即决定于下文的财务关系战略)、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技改成本包括企业所有部门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的成本,如生产技术开发改造、管理技术改进等等。技改投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创新能力与水平,进而影响生产经营效率。人力成本包括招聘、培训、工资、奖金等所有开支,人力成本投入影响组织成员的技能水平及劳动积极性,从而全面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间接管理成本指各个管理职能部门发生的成本,影响企业制度建设、组织权威、信息沟通等状况。内部后勤成本主要指生产投入品的搬运、储存、管理等活动成本。生产成本则是加工、包装、维护、检测等活动成本。外部后勤成本则是订单处理、产成品管理、送货车调度等活动成本。市场销售成本包括广告、促销、渠道建设等活动成本。服务成本则是安装、维修等活动成本。总之,成本与价值是每项活动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关系密切。从效用上看,成本的发生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从数量上看,成本的存在却抵减了企业价值,因此成本管理目标不是消除成本,而是充分发挥每一分成本的效能,将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3.基于成本链的竞争优势分析

科斯认为企业是“有计划的社会”,当大量交易发生于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非要素与要素之间时,决定着生产的制度结构的主导因素一般而言不再是交易成本,而是不同企业组织具体作业的相关成本。可见,作业成本对企业组织的竞争优势意义重大,而各项作用的具体成本及各项作业间的相关成本需要基于财务分析进行决策安排。

第一,单项活动成本效益分析――价值成本比率。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来源于每一项活动,另一方面来自各项活动间的内部联系。上述可见,每一项活动既创造价值(收入),又发生成本。因此,企业在通过活动选择构造价值链时,应该考核每一项活动的价值与成本之比。只有当一项活动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成本时,该项活动予以保留;否则,就必须进行重新设计、调整直至价值成本比大于1,或是采取外包方式将此活动从内部价值链中去除。这样就较好地保证了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能创造利润,企业价值链就有了基本的“价值”保障。这种思想在我国的企业实践中已得到佐证,邯郸钢铁厂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制就是典型事例。

第二,成本项目内在联系分析――成本结构比率。价值链或成本链中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是相互依存的,每一种活动都以特定的方式与其他活动相联系。如,价格高的原材料往往意味着品质优良,因此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的废品率并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严格、周密的工艺检查有助于减少事故、降低售后服务成本,等等。波特认为,各种活动间的联系“可以通过最优化和协调一致这两种方式带来竞争优势”,同时认为“对各种联系的利用常常要求信息或信息系统允许最优化或协调配合的发生,……,对各种联系的管理是一项比管理各种价值活动本身更为复杂的任务”。成本信息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企业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各种活动成本水平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项成本比例关系管理来挖掘竞争优势。首先,建立完善的成本信息系统,准确核算各项活动成本,并计算各种相关成本间的比例,如人工成本与技术开发成本、生产成本呈反相关关系,一般地,人工成本越大,企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越高,生产效率与技术开发改造的效果也越佳,生产检测成本与售后服务成本往往也相互转移,检测成本越高,意味着产品质量越有保障,售后维修、退换的情况越少,售后服务成本下降;其次,将各项成本比例与同行平均水平、历史最低水平或竞争对手(如可以取得时)相比较,借此发现差异,分析差异,并采取有力措施纠正不合理差异。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的协调优化是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单项价值活动的投资效益分析及各项价值活动间的成本结构分析是竞争优势的主要管理手段。

三、源自财务关系战略的竞争优势分析

财务关系战略往往与企业应该进入哪种类型的经营业务决策相关。迈克尔 波特认为行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选择应进入产业的标准。这里,财务上的平均投资报酬率成了企业总体战略的“判官”。同时,进入方式的选择,如收购、兼并或独资、合资乃至合作等方式的权衡直接影响企业进入意图的实现,并能奠定企业今后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进入某一行业后,上、下游企业间及同行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安排与建立也将影响企业长远利益。因此,各相关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各主体间的财务关系,是战略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支持战略实施的基础性资源。谋划企业间双赢的财务关系是获取外部资源优势的主要途径,企业内部各主体尤其经理人与股东之间财务关系的优化是培育内部资源优势的重要内容。本文仅考察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战略。

1.财务关系战略的类型及其竞争优势生成肌理

企业间的财务关系战略,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产权交易战略和不涉及产权交易的财务联盟战略。产权交易是企业资本经营的主要运作方式,通过产权交易改变企业间财务关系的战略即为产权交易战略,具体包括收购、兼并、剥离等方式。收购、兼并又称并购,是扩张型财务战略形式;剥离或分立则是收缩型财务战略形式。二者都使企业的产权结构、产权关系发生变化,都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提升盈利能力。财务联盟往往不涉及产权转让,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某个时期内以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某一特定的财务目标。

第一,并购、剥离与竞争优势。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收购或兼并另一企业导致企业的边界扩大,以获得战略管理中的协同效应及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不论是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并购还是同行间的横向并购,都使原来存在于企业间的产品或服务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转为运用企业内部权威来配置资源,用一个长期合约替代了多个短期合约,并消除了原有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最终免除了原有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剥离是将一部分不符合战略价值取向的业务从企业内分离出去,具体有转让、设立子公司等形式。因此,剥离缩小了企业的边界,免除了剥离业务的生产成本或组织成本。当然,剥离可能会增加企业的交易成本,但它应低于减少的组织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源优势。

第二、财务联盟与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认为各个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与资源是不同的,因此为优势互补产生了财务联盟。如,与上下游企业签订的长期供货或销售协议的供应或销售联盟,合作研究开发某一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联盟,以及联合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联盟,等等。供应或销售联盟可以延长企业的价值链,而研发、生产联盟则拓宽了企业价值链。由于财务联盟往往不以产权为纽带,因此联盟主体的财务关系相对较为松散,但由于其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创造性而具有战略特征。价值链的延长,一方面通过减少产品或服务交易中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减少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能有效缓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经营风险,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价值链的拓宽,则充分利用了联盟双方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减少了企业单独开发、生产的组织成本,从内部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2.基于竞争优势的财务关系战略决策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会计分析财务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的两个分析层次: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按照一定的格式,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动态地反映了特定会计期间有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净流量等信息的报表。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准确地评价企业的收益状况、财务实力及投资价值,从而正确地进行经济决策。但是,信息使用者必须对该表进行有效地分析,才能将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包括两部分: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会计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企业会计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灵活性、会计估价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财务分析奠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财务分析是会计分析的深化,它直接利用会计分析的结果,通过专门的程序和方法,进一步提炼和优化信息,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通过会计分析,对发现的由于会计原则、会计政策等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差异,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说明或调整,消除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财务分析的可信度。

二、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分析包括四部分内容:一般分析、水平分析、结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

(一)一般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一般分析是直接以现金流量表为依据,分析各主要项目变动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影响,以说明企业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规模和特点,提供的信息有:会计年度末现金流量的总变动及原因分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变动量及原因分析。

(二)水平分析

水平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各项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揭示企业当期现金流量水平及其变动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水平和特点。与一般分析相比,它的特点在于通过编制水平分析表,反映不同时期的现金变动,主要提供以下几方面信息:不同会计年度现金净流量的总体变动额及原因;不同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变动额及原因;结合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详细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动额及影响因素。

(三)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通过计算企业各项现金流入量占现金总流入量的比重,以及各项现金流出量占现金总流出量的比重,揭示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特点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结构分析通常以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为资料,采用垂直分析法编制结构分析表,目的在于揭示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结构情况,从而抓住现金流量管理的重点。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流入结构分析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流出结构分析当期现金流量的主要去向,有多少现金用于偿还债务,以及在三项活动中,支付现金最多的用于哪些方面;流入流出比分析包括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和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越大越好,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更多的现金;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小,表明企业处于发展时期,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小,表明还款大于借款。结构分析还可以与水平分析相结合,通过流入和流出结构的不同期间和同行业比较,得到更有意义的信息。

(四)现金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综合对比分析,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相应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就是收付实现制下的企业“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收益的质量。现金流量与利润的综合分析主要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对比分析,包括两者的关系分析、对应分析与趋势分析。关系分析通过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间接法来体现(具体关系见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揭示出从净利润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过程,提供现金净流量变动的影响因素及金额,与水平分析相结合还可以反映不同年度净利润到现金净流量的变动。对应分析通过将经营现金流入与企业收入、经营现金流出与企业成本费用对应列入分析表,分别观察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条件下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差别。对应分析可以提供现金流入和企业收入的对比信息、现金流出和成本费用的对比信息。上述两种分析方法揭示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流量与利润的联系与对应情况。而要分析企业的连续财务变动状况和盈利质量变动状况,需要对两者编制连续年度内现金流量与利润趋势分析表进行趋势分析。趋势分析可提供如下有用信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入量、流出量)的变动趋势、收入的变动趋势、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净利润的变动趋势、收入与现金流入量的变动趋势对比分析、成本费用和现金流出的变动趋势对比分析、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变动趋势对比分析等信息。

三、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以会计分析提供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利用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综合分析等),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与会计分析相比,财务分析内容包括:

1.偿债能力分析

在正常经营情况下,企业当期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收入,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支出,如购买原材料与商品、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税费,然后才用于偿还债务,所以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首先应看当期现金在满足了生产基本支出后,是否还足够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如果不能偿还债务,说明企业经营陷入财务困境。所以,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这可以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债务总额比来反映。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2.获现能力分析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额,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数值越大越好;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贷款分红;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若低于同业水平,说明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3.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分析是指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因此,财务弹性的衡量是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指标有: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十存货增加十现金股利),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达到1说明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小于1说明企业靠外部融资来补充;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若该比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说明企业不景气可能没有现金维持当前的股利水平,或者要靠借债才能维持。

4.流动性分析

流动性是指将净资产迅速变为现金的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所确定的流动比率虽然也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局限,主要是因为存货不能很快转变为可偿债的现金,而存货因成本计价也不能反映变现净值,待摊费用也不能转变为现金。流动性可以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全部现金流量的比率进行分析,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速越快,企业财务基础越稳固,偿债能力与对外筹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越高。

5.支付能力分析

支付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特别是其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与各项支出的现金来进行比较。企业取得的现金只有在支付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本期应偿还的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与发放股利,这表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净增加额”项目上。如果“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正数,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财务状况恶化。必须注意的是,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并非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太大,则可能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的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

6.收益品质分析

由于应收帐款的存在以及会计利润容易受人操纵,企业当期的收益质量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对比就可以对企业的收益品质进行评价。有些项目,如折旧、资产摊销等虽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但会影响损益,使当期会计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一致,但是两者应大体相近,因此,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比较可以评估企业收益的品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税后净利之比,若大于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品质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利润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应收帐款,收益品质较差。

7.成长能力分析

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速度,包括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等。对成长能力的分析,也可以判断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通常,一个企业要发展,长期资产的规模必须增加,其投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出量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内投资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提高,意味着面临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对外投资的现金净流出量大幅度提高,说明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来寻求新的投资机会或发展机遇。在分析成长能力时,常常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考查。如果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扩大其经营规模。反之,如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数额较大,说明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收回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意味着企业没有扩张动机。

8.适应能力分析

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这两者是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全部现金流量的比率进行分析。其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速越快,流量越大,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从而偿债能力与对外筹资能力就越强,其财务适应性就越好,抗风险的能力也越高。

参考文献

[1] 喻欣.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探讨. 财务与会计,1999,2:12~16

[2] 陈红.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理性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9,7:2~4

[3] 朱福田等.现金流量表编制初探.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5:6~8

第6篇

摘要: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与评价有两大指标体系——财务因素指标体系和非财务因素指标体系。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对利用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相当重视,而对非财务指标的运用方面,则重视不够。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心得,引起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

关键词:非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判断;非财务因素选择与分析

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核心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筛选、设立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大体上可分为财务因素指标和非财务因素指标两大类。作为财务分析与评价两大指标体系之一的非财务因素指标,其明显的特征是,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在指标体系中存在着与评价结果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问题。一般而言,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结果都不能直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按选定的分析评价指标比较,只要企业其他财务因素评价指标处于正常的合理变动幅度内,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而当财务因素评价指标没处于正常合理的变动幅度内,往往又被认为是非财务因素的影响。非财务因素指标与财务因素指标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对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则重视不够。因此,积极探讨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对全面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全面、准确地对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一、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的主要载体,准确把握其获取途径

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十分复杂且呈多样化,如调查报告、企业档案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资料、报纸、政府公告、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等,这些都可能是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它可以是成文信息,也可是不成文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本身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等等。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集中了纳税人主要的非财务因素;同时,在一些管理工作较为健全的管理和中介机构,如工商所、税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一般都建立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来全面、及时地记载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分析者获取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来源。

对于分析者来说,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非财务因素,首先必须认真全面地查阅以上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其次,利用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获得有关相关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非资料信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档案资料应能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主要非财务因素。但对于管理基础薄弱,档案资料不够规范、齐全的企业来说,采取与其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增强和补充方式;再次,利用媒体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有企业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等非财务信息。

二、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影响的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差异性

1.影响的方向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的对其产生消极的不利影响,但也有的是“雪中送炭”,会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破产企业的重组、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任命等,均可能增强其财务状况健康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者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影响的时间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不仅具有方向性,也具有时间性。有些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也许是“立竿见影”的,影响较为短暂。但有些因素,尤其是那些主要因素并不是短期存在、暂时影响的,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和“循序渐进”的影响。当前的许多非财务因素是在过去就已经存在着的,并可能持续存在、影响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非财务因素影响时间的持续性,进行动态的分析。

3.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影响企业财务的非财务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各项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一项因素与财务状况正相关,与经营成果可能负相关或不相关。也就是说,有些因素对于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影响是重大的、决定性的,但对于另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对非财务因素影响程度判断的目的,是要将这一判断客观、准确地运用到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预测之中。其中,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等,作为影响企业财务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动态评估的变量因素。

由于非财务因素的量化程度较低,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影响很难把握。一般而言,在未来的短时间内,非财务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但它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演变为主流因素,即随着其时间的变化,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如一些不利的非财务因素持续性存在,会使一些当前或短期看来没有问题的财务状况成为财务状况问题。也有一些非财务因素从一开始就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它们一般是一些重大事项,如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企业财务的质量状况骤然恶化,甚至功败垂成。

作为分析者应秉承客观、求实的专业精神,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程度,既不能无视其影响,也不能无限地夸大其影响。如当某一行业整体出现经营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地以此判断该行业中所有企业财务的质量,而应具体分析企业个体的财务能力。

三、非财务因素的选择与分析要抓住重点

非财务因素的上述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上的差异特征,要求分析者在非财务因素分析中,要有主次之分,不能对所有的非财务因素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应抓住重点,重点分析那些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所谓关键性因素,就是那些影响方向明显、影响程度较大的重要因素。这些关键性因素一般是以行业类型、企业特征、财务特点等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显然区别于对汽车制造厂财务的分析。在非财务因素评估中,必须在对所有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和因素的主要方面,从影响企业财务的关键风险点出发,动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这也就需要分析者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高水平的判断,这一分析判断很难用电脑来代替,此时,分析者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正确理解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的关系

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不是分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和不真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使得企业所进行的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在财务分析中显得较为重要。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改变非财务因素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即不管会计信息是否完整和真实,非财务因素的分析都只能是建立在财务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非财务因素并不能决定财务分析级次和结果。忽视非财务因素对纳税评估的影响是不当的,而过分强调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也是不恰当的。

五、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观性特征

由于非财务因素主要是定性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主观性判断。而且,要对财务的风险程度进行客观、全面、动态的反映,对非财务因素进行主观性分析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7篇

关键词: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矩阵

一、导论

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C集团财务战略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企业财务战略的理解,探讨其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在我国的应用,拓展财务战略管理新领域,从而为指导企业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为更多企业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二、投资、筹资、收益分配分析

(一)投资分析

投资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发展,在充分估计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长期的投资行为所做出的整体筹划。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企业的投资目标、规模、投资方式和投资时机等问题。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C集团的投资方式以对内投资为主,比重为7544%。其中,对内投资中固定资产比重较大,为1317%,无形资产比重为199。

(二)筹资分析

筹资战略主要是用来规划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筹资规模、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时间,并实现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为战略实施提供资金保障的目标。企业筹资战略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特点,对企业的筹资目标、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等进行长期的谋划,在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筹资的主要方式包括长期负债和股本,从这两个方面分析C集团的筹资现状,具体情况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C集团的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为26%,股本占总资产比重为9%,留存收益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1%。

(三)股利分配现状

利润分配战略实质上是一种投、融资战略的综合体,与企业投、融资战略密切相关。股利分配战略主要包括稳定的股利战略、固定加额外股利战略、和剩余股利战略。其中稳定的股利战略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企业保证每股股利金额的相对稳定。稳定的股利可以表达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对有收入意识的投资者会产生期望正效用。

三、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哈瓦维尼和克劳德在《经理人员财务管理――创造过程》中把价值创造(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资金成本率WACC)和现金余缺(销售增长率Gsale-可持续增长率SGR)用一个矩阵联系起来,该矩阵被称为财务战略矩阵,是一种常用的作为制定和评价战略的分析工具。

2012年的时候企业在第四象限,属于减值型现金短缺;到了2013年、2014年,属于减值型现金剩余,EVA0,企业价值增值,产生现金剩余,标志着其转型初步成功。

四、启示

第8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84-02

1 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和输出形式。在实务工作中,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然而二者是有区别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最基本的报告手段,而财务报告除了这种数字表格式的财务报表以外,还可以其他形式的报告出现,比如文字叙述式的报告等;而且财务报告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报表附注以及其他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

2 财务报告组成的国际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状况表、盈利表或综合收益表、业主投资及派给业主报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组成。

英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损益表、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所构成,同时还包括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法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注释组成,另外还包括社会责任报告。

日本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此外,还包括利润分配计算表(或亏损处理计算表)、附属明细表以及报表注释等。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可以用多种方法呈报,例如以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呈报),以及作为财务报表不可分割部分的附注、其他报表和说明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自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资料。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对以上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各方对财务报告组成的规定基本一致。除日本外,都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收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列为三大基本会计报表。日本的财务报告体系虽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但要求企业向大藏省提交的补充报告资料中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客。这说明三大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或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是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最基本的财务信息。

(2)美国会计准则最明显的特点在于要求企业编制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权益事项数量繁多,相当复杂,为此美国专门设置了三个权益类财务报表要素: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和详细的权益变动信息。另外,美国财务报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条目繁多、篇幅庞大的报表注释。这与美国会计历来强调充分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有关。

(3)英国会计准则的特点在于建议企业编制一系列社会报告。除了编制传统财务报告以外,还增编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各相关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4)法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并体现在法令中,要求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5)日本会计准则把附属明细表作为一个单独组成部分。根据日本商法的规定,公司需要编报附属明细表的内容包括资本金及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理以及折旧费的明细资料、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债权明细资料、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份额、资产担保权的有关详细资料。此外,还有商法定的准备金的计算、付予董事和监事的报酬、以及与董事、监事及支配性股东往来情况的详细资料。

(6)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各国财务报告共同性的内容或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一些财务报告。

(7)相比较而言,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来看,存在以下不足:①财务报告组成的种类相对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但可喜的是,财政部2006年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附表提升到主表的地位,作为第四大会计报表,这说明我国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改善。②财务报告内容较简单,如报表注释只包括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且详细程度不够。③财务报告揭示方法较单一。我国主要采用正式报表、附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形式,而在美国,可以采用旁注、脚注、括号、补充报表、附表、补充资料、管理论证分析报告和致股东函件等揭示方法。

3 主要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的国际比较

3.1 资产负债表的国际比较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美国和日本规定有账户式(水平式)和报告式(垂直式)两种,英国规定有账户式和财务状况式两种,法国和我国采用账户式。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来看,账户式应用最为广泛,它体现了西方企业会计中的“主体权益理论”,即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以其全部资产为全体债权人和业主的权益提供保障。

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顺序上,主要有流动列前法和固定列前法两种。采用流动列前法的国家比较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采用固定列前法的国家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能力。美国主要采用流动列前法,但也兼有固定列前法(适用于采矿业、公用事业等行业)和其他方式(如投资公司把投资项目列在最前面)。英国和法国采用固定列前法,日本和我国则采用流动列前法。

在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上,相比而言,法国和日本所列项目比较详细。

3.2 损益表的国际比较

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多步式和单步式,也可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美国和英国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我国为多步式,法国和日本则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在损益表的内容上,各国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和我国的多步式损益表基本上分为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两大部分,但我国的营业损益范围比美国要小,如投资净收益在美国属于营业损益,而在我国则属于非营业损益。而且,我国报表项目的规范性也比美国严格得多,美国只是从大类上规范损益表项目,具体项目的填列则相当灵活。相比较而言,法国、英国和日本的损益表内容相似,一般都分为经常损益和非常损益两部分。经常损益包括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非常损益包括特别收益和特别损失等。

3.3 现金流量表的国际比较

企业现金流量信息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现金流量表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虽然日本会计准则没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在企业提交的补充资料中也已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容。

在现金流量的分类上,各国要求基本一致。美国、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把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英国则分为八类。

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上,各国一般都允许选用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美国和英国鼓励企业采用直接法,也可采用间接法;而我国要求企业主表必须采用直接法,但也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按间接法编制;法国则多采用间接法。

4 借鉴

虽然,我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在2000年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组成、编制和提供做出了一些重大修改,但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股份公司、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现行财务报告仍然显示出一些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

我们认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计量基础单一,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2)按收入/费用观编制的利润表过于强调净利润的重要性,往往会导致企业把利润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造成经营行为短期化;(3)过于注重历史业绩评价,而忽视未来预测,信息相关性较差;(4)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5)附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需要。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我国财务报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4.1 完善现行财务报告

(1)资产负债表:在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加以补充,用附表、补充报表或报表附注的方式列示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以提供相关性更高的财务信息。此外,对于某些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应予以具体化,加大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

(2)利润表:用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编制利润表,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直观信息;对财务成果层次的划分应采用经常与非常的标准,来代替营业与非营业的标准,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要。

(3)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由于现行会计主要是以货币计量,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能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于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的优势等均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我们有必要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进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4.2 增设新的财务报告

(1)增设增值表。利润表反映的是归属于投资者的净利润,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增值表可以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及其在各相关利益集团中进行分配的过程,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同时有利于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也有利于国家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润表有助于企业加强微观管理,而增值表对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互补,必将对加强经济的全面管理提供极大的帮助。

(2)增设社会责任报告。为了规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有必要编制和对外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以反映企业在职业培训、平等就业、社区公益事业、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叙述式或社会资产负债表和社会损益表等形式。

(3)增设预测财务报告。预测财务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与数据相结合的叙述报告式或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损益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等形式。

(4)增设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是指企业在报告期间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应分为两部分: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

参考文献

[1]宋永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亟待改进[J].财经科学,2007,(12).

第9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财务治理;委托关系

一、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界定

(一)公司治理涵义关于公司治理的涵义,林钟高(2003)认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它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契约或制度安排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樊行健(2005)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实质上是对企业进行控制而建立的企业内外一整套制度的安排。黄菊波、杨小舟(2003)认为公司治理实质是关于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对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即企业所有权的研究是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可在企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现代企业最根本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关系,委托人(股东)和人(经营者)之间既需要合作又存在冲突,有必要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机制,协调彼此的责、权、利关系。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就是一种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即广义的产权)分配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首先保证公司股东的利益并以此为重心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平衡。

(二)财务治理涵义到目前为止,财务理论界对财务治理内涵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并未真正给出完整、确切的财务治理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自身对财务治理涵义的理解,概括出了多种财务治理定义。这些定义大都将财务治理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之下,参考公司治理定义,从制度安排角度,将财务治理与财务治理结构等同,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李心合(2000)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杨淑娥(2002)认为公司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林钟高(2003)认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制度安排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伍中信(2005)认为公司财务治理从财务的社会属性(产权契约关系)出发,以财权流为主要逻辑线索,研究如何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形成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根本目的。从上述几种比较有代表陛的定义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财务治理的定义并无很大分歧,都认为财务治理是以财权合理配置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不同在于对财务治理主体的界定不同。财务治理要解决的是在一种效率和公平的前提下,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问题,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特点是侧重于非数量方面的研究,力求通过研究财务关系、合理安排财务关系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有鉴于此,财务治理定义可以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

(三)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关系的主要观点对于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主要观点有两种:一是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黄菊波、杨小舟(2003)认为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子系统,从属并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樊行健(2005)认为正如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则重在财务治理。冯巧根(2000)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与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相同,主要有:治理主体,即谁参与治理;治理客体或治理对象、治理手段。李书锋等(2001)认为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方面,这种观点一般隐含于作者对财务治理研究的论述之中,二是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并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衣龙新(2002)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决定企业财务治理,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但财务治理并不等同于公司治理,它们不能相互涵盖或替代,公司治理研究与应用的宏观性、原则性、模糊性,还远不能适应公司财务可操作性的现实要求,因此,要加强其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必须也只能从财务方面人手,将财务治理独立出来。应该说,后一种观点较正确地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在清楚地认识了这种关系后,还需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财务治理研究之中。

二、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关系的思考

(一)财务治理的个性 关于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不能说简单地说谁包括谁,而应该理性地去加以思考和辨析。一般来说,公司治理侧重于公司内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和激励、债权人、政府、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而财务治理包括基础理论(财权及其配置的一般原则)、基本理论(包括财务分层理论、以证券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财务契约理论等)和应用理论(债转股、国有股减持等)。如果用财务治理涵盖公司治理,则夸大了财务治理的范围和作用,限制了公司治理的范畴。公司治理除包含财务治理外,还包括人事、经营等方面的治理,应当说财务治理本质上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和根本体现形式。经济行为都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公司治理的效果也最终要落实到财务利益上;如果用公司治理定义替代财务治理定义,则局限了财务治理内涵和外延,更为偏颇。财务治理除具有公司治理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财务治理具有与公司治理不同的体系框架,非常强调财务上的明晰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此外,财务治理在公司财务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公司治理所不可替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的财务方面。但如果简单地将其限制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便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财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客观性,忽视了其作为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两大学科之交叉学科的地位,忽视了其指导、解决复杂交错的公司财务与治理问题的突出作用。

(二)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共性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并加以辨析:(1)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在公司治理理论下所产生的委托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不同层次经营者

之间在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处置、剩余分配与监督控制等方面制衡的理论,而这些正是财务治理理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2)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解决信息的不对称,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从而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公司资源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从而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3)财务治理依赖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财务治理系统的建立取决于公司治理环境,从而形成公司特定的财务治理机制。公司财务治理环境是公司治理的环境处于公司财务治理系统的基础性层面,它影响着利益相关者财权的分配,决定财权的划分,并由此设立相关的财务机构、监督机构。总之没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财务治理将很难发挥作用。(4)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主体上具有一致性。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的主体是由具有一定资格和能力参与治理活动的公司利益相关者,股东是核心,主要包括公司经营者、债权人、员工、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主体,即谁参加财务治理,毫无疑问是公司利益相关者,因为在治理框架下,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是个包容关系,其主体一定是公司治理主体。(5)财务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公司治理理论关于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实现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分配的变化实现的,而不同的财权配置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而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又完全依赖于激励机制与监控机制的效率,因此良好的财务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公司治理的现实、集中和根本体现。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倘若公司治理结构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财务治理模式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失去相应的意义。所以,财务治理模式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框架内才能成为实现公司价值的重要手段,而公司治理只有在有效的财务治理模式的具体操作下才能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缺陷分析

(一)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按照委托理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先天性的制度缺陷: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经理层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实际所有者,国有股权虚置,并且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不能起到对公司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主发起人的国有企业,且大多同时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集公司决策权、监督权于一身;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影响下,上市公司还在财务报表审计关系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等方面表现出委托关系的严重失衡。

(二)审计委托关系存在缺陷现行的财务报表独立审计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根据该理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托模式必须明确委托者、被审计者(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以及受托者(会计师事务所)等角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一方面包括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公众是委托人,公司经理层是人(受托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股东作为委托人,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人(受托鉴证公司经理层的经营业绩)。这样,所有者、管理当局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三角契约关系。然而,在市场经济下,这种形式上看似完善的审计模式,却有其内在的制度缺陷。从制度框架的设定基础上来看,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委托模式是由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即股东(组织形式上是股东大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全体股东的人,独立审计是投资人委托社会中介对经理人实施监督的一种权力。但这种权力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董事会与管理层高度重叠,股东大会难以直接行使审计委托权,这种委托权便交由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董事会来执行,而执行董事却是公司管理人员,这样公司管理层就成为了实际的审计委托人,涉及审计的报酬、内容、续聘等实质问题均由管理层决定(邢小玲,2003)。于是,现行的财务报表审计模式实质上便形成了一种制度缺陷,即由管理层选择注册会计师来监督自己。我国目前的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着制度缺陷,由于管理层越位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难以保证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者的真正独立,造成了“独立审计不独立”的尴尬局面。

(三)独立董事制度作用未充分发挥为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防止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我国已经在上市公司中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并且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聘请独立董事时至少要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委托关系的错位。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利益的人,本应由中小股东(委托人)提名选聘,但实际上却是由大股东一手包办,致使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隐性关联交易,直接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为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着利益关系,就很难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的决策提出异议,不能有效地承担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权益的社会责任。独立董事一方面受制于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另一方面又要尽力维护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陷于两难的境地,最终导致独立董事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无法履行义务来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与此同时,作为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治理也由于“内部人控制”和“委托关系”的严重失衡使其财务机制无法合理运行,财务目标难以实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有效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上市公司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值得探讨。

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建议

(一)重构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模式针对现行财务报表审计委托模式的内在制度缺陷,可以引入财务报表保险制度(Financial Statement Insurance,简称FSI)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是由美国纽约大学的会计学教授罗恩(Ronen)在2002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在FSI下,上市公司不再直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是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责任险,由保险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投保的上市公司进行报表审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承保金额和保险费率。对财务报表的不实陈述或漏报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向投资者进行赔偿(设定一定的免赔额)。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保险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割断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济利益关系,使注册会计师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执业时会更加认真负责、严格公正。这样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委托关系被变更为上市公司、保险公司、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财务报表责任险虽然在国际上仍处于学术探讨阶段,但已逐渐为人们所共识。特别是美国安然事件出现后,国内外有识之士更是呼吁该制度早日出台,建议我国有关部门可以先行组织试点,而后进行总结推广。

(二)建立分层财务决策机制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应通过建立以独立性为原则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尽可能减少目前尚未理顺的委托关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实践证明,独立董事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为上市公司加强财务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内部人控制及内部人和大股东对会计信息的舞弊行为(樊行健,2005)。根据“三权分离、相互制衡”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公司法人财权应设置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并以决策权配置为核心,分层设置权力。从权力角度来看,财务治理是对财务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性安排。财务治理权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和根本的,它是影响财务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保障财务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基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分层财务决策机制构成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各司其职并互相合作与制衡,其中财务战略决策权掌握在股东会和董事会,日常财务决策权和财务执行权掌握在经理人员手中,但是财务监督权在公司内部则是分散配置的,这样就难以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因此,有必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中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强化独立董事对财务的监督。这是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以及防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和落实会计内控制度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