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16:29:50
导语:在中华文化的价值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华传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5-02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1、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企业哲学的第三层是“企业如何生存”,即“怎样,how”,即核心价值观( value )的问题。如果说愿景与使命是解决方向的问题,而核心价值观则是共同行为模式的具体指导原则。这里既包括对企业行为的指导,也包括对企业个体行为的指导。
什么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在企业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企业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赏什么、批判什么的真实写照。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motto、principal)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如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领导才能leadership、主人翁精神ownership、诚实正直integrity、积极求胜passion for winning和信任trust。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在目前的国内企业文化建设中,在漫天飞舞的企业文化纲要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难以界定清楚的关于价值观的表述,包含但不限于企业精神、企业风格、企业宗旨、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原则、经营思想、质量理念、人才理念等等。第一是杂乱无章的堆砌,可能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么。第二是层次不分,难以形成对企业员工的有效指导作用。我们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企业的价值观可以有很多,当企业面对企业管理的各层面时,都可以有价值观的判别问题,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有一条,能够将这一条细化固化并且坚持不懈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认为关键之处要重点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形成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
中国企业真正按照企业性质运作的时间很短,能够建立起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就更是寥寥可数,与西方具有一百多年的企业相比,虽然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来之前它们并没有叫做企业文化或核心价值观,但它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运作体系,并且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及执着足以令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汗颜。正如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所说的:“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豪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 由此可见,西方企业家对如何建立企业的核心观深有体会,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影响更是认识深刻。与此相反,中国许多企业家并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或者以为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时尚流行的管理哲理或警世名言贴在墙上或写在纸上就行了,要不然就罗列出一大堆管理书籍的理论或套路,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挂在嘴上,写在墙上的绣花枕头。
金三峡的核心价值观
在否定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我们必须有高瞻远瞩的眼界以及大海般的自我否定的胸怀,才能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创新,超越自我,实现价值。
2、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企业如此急迫地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因为中国企业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地经历抉择的阵痛。做强与做大、专业化与多元化、本土化与全球化、激进与保守、变革与稳定、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开放与封闭……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无一不时刻处在众多难以取舍的企业矛盾抉择中。这其中无一不是本土新旧文化以及中西管理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最后归结于企业哲学的差异。欲理解那些获得成功的高速成长的当代企业,我们需要规划一个超越相对有限框架的哲学体系。它将促使企业内的所有个体树立起目标和战略意识,也包括确立必须能够指导他们集体行为的独特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当企业或者企业个人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矛盾,处于两难选择时应当如何做的时候。这样做可以,那样做也可以,但必须有个决定,支持这个决定的便是核心价值观。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抑制什么?基本商业伦理和企业精神是什么?企业信仰必须遵循产业社会的一般道德准则,并且,有效地处理与人类社会以及个人价值准则之间的一系列重要关系;由此来约束与激励全体员工的决策行为,尊重相关者地位或满足相关者利益。
真正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需符合如下标准:
1、它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如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的字眼,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诚信的行为,那么它就不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去追求时尚,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核心价值观不一定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如创新、以人为本或追求卓越等,它可以是你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核心”价值观。
2、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
3、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是五到六条。中国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喜欢大而全,所以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撰写出一本本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理念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价值观体系。 二、如何建立核心价值观
1、立足长远,坚持基本商业信条
中国现在处于过渡时期,机会比机遇多,很多投机行为或不规范操作都可以使人一夜暴富,因此许多鱼目混杂的人都自称为企业家,他们的经营理念可以说是赚钱而不是事业。伟大的企业需要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他们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他们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所以他们会在当前中国没有正式形成诚信制度的情况下自觉恪守诚信的理念,甚至为此做出许多别的企业家觉得“傻”的行为,而这恰好是中国企业在未来如何区分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最大区别。因此,恪守商业伦理,坚持基本的商业信条,从长远出发,甚至为此不惜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代表。
2、你所倡导的,就必须你去推崇
很多中国企业家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他们将企业文化经常挂在嘴边,要求各层管理人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他自己本人却依然高高在上,说的和做的两层皮或者要求员工做到自己却漫不经心,这是绝对的错误。作为企业家,其主要管理职能应该是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他要做好战略的决策工作、建立吸引人才的平台,当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牧师。“你所倡导的,就必需你去推崇”!如果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由企业家本人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的宣导,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去信奉这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行为化呢?
3、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中国企业现在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式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各种各样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充斥着管理界,到底什么才是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各有各的说话。我们认为,在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上,必需采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的做法,不能盲目去模仿所谓世界级公司的核心理念,但也不能不顾商业法则,违背公理而单一强调“合适才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如果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相违背,那么它根本就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跨国公司重视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一个跨国公司的总裁,必然是一个跨文化管理的专家,因为无论是那一个国家企业的最“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与本土国家的文化相融,那它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因此中国企业不能好高务远,盲目追求缩短与世界企业的差距而建立所谓的世界级的理念,应该塑造一种基于民族文化和商业伦理,又是企业家内心追求的真正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体系。
其实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在理解核心价值观上的观念存在差异。就是说中国企业用什么方法去提炼和表达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用西方理性的思维来表达,只要你的员工可以理解那就行了,你用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表达你的理念,你的员工可以接受理解那也没有问题,关键是你所推崇的理念是不是你的“核心”理念,你能不能恪守这些理念才是最关键的。
在企业文化管理咨询操作过程中,我们运用了文化基石分析法进行专业化分析。在湖北某企业,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关公文化忠义精神在企业中的影响;在粤东地区的企业中,我们又深刻体会到潮汕商人“商文并重、义利并提”的经营哲学;在河北的企业,我们更融入到了强大中原文化的体验等等案例不胜枚举,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企业最丢舍不得的深厚底蕴。本土企业家们实践他们潜意识中的传统哲学,形成具备独特个性的企业哲学以及核心价值观。
在2002年中国企业文化年会中评选出来的企业文化建设30强的核心价值观数据分析中,“创新”为约70%的企业所推崇,而“奉献”“诚信”为约30%的企业所明文规定,同时“团结”“艰苦奋斗”等词语出现的频率为较高——当然,这里面约77%为国有企业。在经盛国际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的100家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75%)核心价值观中,“创新”仍然以46%高居榜首,“诚信”约占40%,“奉献”约占35%,但同时出现“个人”“员工”等理念的也有30%左右。《公司企业哲学》一书所载301家美国顶级公司企业哲学中出现的价值观关键词分析中,除了“团队”“承诺”等反映集体主义的词语频率高之外,更多出现的词语是“雇员”(158/301)、“个人”(78/301)、“价值”(185/301)、“表现”(82/301)、“最佳”(94/301)、“成功”(106/301)、“优异”(77/301)等等。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的价值观是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形成的主流价值观,但支撑其价值体系的基础仍在于社会本位、集体本位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优秀的已经成功或者即将成功的中国企业在全方位开放的竞争环境中都将不得不在学习战略管理的同时开始思考如何构建基于文化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基于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以确保自己能够活得长,长得大。企业管理的实践以及中华文化的复兴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强烈呼吁中国传统哲学的回归,让我们的企业家以及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自觉地运用起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为企业之道,为企业之本,在此基础上吸纳西方管理文明,形成以中华文化为大本大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三、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企业文化制度设计
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否最终落实到企业的行为上去,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贴在墙上成为口号与标语,关键在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制度设计,使核心价值观有制度,有措施,可规范,可考核。
核心价值观运用的宝洁案例
就信任(trust)员工、尊重员工而言,P&G是一家以信任为基础的企业,其PVP也清楚地揭示对员工的信任,同时落实对员工信任的承诺。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被信任,并希望能尽情地放手一搏,有所成就与贡献,只要组织有效激励员工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员工自然会竭诚以报,这就是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也是P&G员工主动积极的主因。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今日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任”,P&G在厚植信任与内在激励方面,一向不遗余力,且有显著的效果。当员工对组织及团队成员有信任感,并相信自己会受到公平对待时,就会促使他们全力投入工作。此外,信任也代表可以在没有恐惧的环境下开诚布公,异议可以公开表达,员工能够坦白说出真心话。以此为基础,员工才有可能针对棘手的问题进行开放性的全面讨论,化个人的不满为具体的建设性建议,创造出多元化而不相互冲突的工作环境,并形成高效益的合作网络。
为了让信任基础能够有效落实,P&G有周期的检查系统(check balance system)作为配套措施,以确保企业整体运作顺利进行。对于P&G而言,信任不意味毫无限制地放任,也不意味主管完全放手不管。因此,在组织运作上,就需要检查机制来整合。一方面P&G可以藉此落实以信任为基础的经营哲学;另一方面,检查系统让所有事情的进展都在掌控之中,不会因为信任而放任员工音讯全无,发生无法得知其表现好坏与事情进展等无法容忍的不确定性。由此可知,检查机制的确有其必要性,例如,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报告与讨论,主管可以充分掌握进度与状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建议,不仅无损于对员工的信任,反而更有效地落实信任。
例如宝洁公司根据核心价值观在营销操作上延伸出若干原则,并为营销人员与广告公司、相关协办厂商所奉行不渝。如广告片要上档前一定要先测试,并且测试值超越标杆值才能播出,上片之后也要进行测试。
和谐,是中国古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一种理想状态,是万物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内在依据。中国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以“和”为本的宇宙观
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尚书》就有“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先哲的目光遍及万邦,所向天下,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社稷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和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时至春秋初期,管仲明确提出“和合故能谐”的和谐观念。他认为只有协调、合作才能达到和顺、和睦、和谐,反之则会失度、失衡、失败。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思想家,管仲特别强调“四者俱犯,则阴阳不和,风雨不时”,灾害横生。管仲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他的“察和之道”。他把君臣之间、上下之间、百姓之间的和睦相处看作是国家政令通畅、政治昌明的文化标志。在法律制度并没有建立的古代社会,《管子》提出的和谐之道不仅具有引导国家政治的社会意义,这种推及家庭伦理,倡导父母、夫妇“不失其常”、“中和慎敬”的和谐思想,在客观上也为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价值观的实现,铺设一条从个人到家庭直至社会的基本架构。
以“和”为善的伦理观
在《管子》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人际之间和睦相处的伦理观、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观之后,道家哲学以“道生万物”为核心理念,对中国和谐文化的价值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延展。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阴阳两极对立基础上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一系列具辩证思想的基本命题,扩充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将和谐从一般社会层面提升至哲学高度,赋予和谐理念更为普遍、深邃的哲学内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无论是讲人类社会,还是讲客观世界,都是建构在“中”“和”的基础之上。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中”是“天下之大本”;“和”为“天下之达道”,只有“中”“和”一致,才能实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天下。在思维方式上,孔子一贯秉承“执两用中”之道,反对偏执、极端的思维方法,倡导在相互对立的两极状态中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中间状态,以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并非以取消事物个性差异为前提。实际上,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强调的正是在保持自我个性精神基础上的和谐与统一。《国语》中记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强调的也是不同事物之间只有在保持多样化前提下,才能生存发展。如果完全趋同,和谐就失去了相互协调、共存的基础。
中国古代哲人还特别善于把精深玄奥的哲学理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进行生动的阐释。如《左传》所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这看似讲的是最寻常不过的饮食烹饪,实际上是以烹饪为例,强调众多差异性事物的中和汇聚是和合的基本要义,进而明确了事物之间各自的差异性、个性是和谐共生、相互发展的基础。所以,和谐并非要取消原有事物的自身品格,而是在相互认同基础上中和、融会。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中也认为,君子应当“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纳和言以平其政,履和行以平其德”。“和”在此讲的并不是二者相加之和,而是和谐、和顺、和美、和睦之和。这表明中国的和谐观念是古代哲人有感于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而作出的理性升华,是东方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群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亦表明,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并非局限在国家政治、艺术美学与伦理道德等形而上的观念层面,也体现在普通百姓的世俗生活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本身便是多种观念形态的多元统一,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与生活智慧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真诚憧憬和不懈追求,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一笔精神财富,具有传承与弘扬的历史意义与恒久价值。
以“和”为美的艺术观
关键词:茶文化;音乐教育;教育价值
音乐教育的开展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家,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来影响人的思想与情操,为社会培养更加全面的综合型人才。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音乐教育领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1茶文化与当今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直以来,茶文化和音乐关系密切,在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是以茶文化为载体进行的。茶文化中蕴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在音乐教育中也得到彰显,不仅使得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得到延续,还承载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一方面,茶文化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始终以一种日久弥新的文化形式存在着,而音乐一直以来都兼顾信息交流与情感传递的作用,在历史的进展中两种文化不断磨合、融合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茶文化吸取音乐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利用音乐来进行情感释放,陶冶性情。而茶艺凝聚着茶文化的内在部分,在实际过程中也需要投入情感,要求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茶文化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文化载体,很多音乐作品都是建立在茶文化基础上的。我国有着灿烂的音乐文化,音乐文化的内涵需要借助多种形式进行承载,茶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正如茶艺赋予音乐更多形象化的东西,音乐也塑造了茶艺的内在灵魂,茶艺与音乐融合,音乐就有了更丰富的形式与内容,更具有魅力。
2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2.1增强审美感知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无论是采茶歌还是茶艺表演,将茶文化与音乐结合不仅需要掺入丰富的审美内涵与茶道精神,还要有意识地增强其中的韵律与美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内涵。随着音乐教学的不断开展,学生的音乐知识不断系统化,有了更多的认知提升,能够更好地认知音乐作品中的茶文化,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2.2有效拓展想象力
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为想象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能力进行自我情感表达,比如在学习《十二月采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词曲中蕴含着茶农的积极乐观的情绪,还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想象,感受到茶园中茶农辛勤劳动的画面,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拓展。
2.3建立健全高尚人格
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人格与情操,无数的文人学者都是在茶的陪伴中知人事,懂世事,茶文化已经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当代音乐教育过程中引入茶文化,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音乐作品,读懂茶文化与音乐的内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路径
3.1增加教材的茶文化内容比重
一直以来,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都被摆放在副科的位置,教学地位呈现边缘化发展趋势,经常发生音乐教材缺乏创新,与时代脱节等现象。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音乐教育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动,如果教材不相应地进行调整,依然采用过去的老教材开展音乐教学,教学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作用,需要及时针对音乐教材进行调整,不断进行创新,适当增加教材中茶文化的内容,将茶文化相关知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有效提升对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使得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音乐在教育中注入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作用。
3.2发挥多媒体的音乐教育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大范围的应用到教学中,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时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改变过去单一的唱练结合的教学模式,用更加专业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将图片、文字、声音以及影像结合在一起的优势,提高教学的示范性与专业性,借助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换个角度来看,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内容展示,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播放出来,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巨大影响。
3.3开设茶文化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
在开展茶文化音乐教育时,离不开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设相关的音乐欣赏课程,选择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中具有代表性的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比如以《茶哥》、《茶中杂咏序》等舞蹈、歌曲作为欣赏课程内容。当然,茶文化相关的音乐作品不仅仅只有这些,还包括由文人墨客整理之后在民间传唱的歌谣以及从事茶相关工作者创作的民歌,这些音乐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音乐,提升个人学习效率,更深刻地感受到茶文化在音乐中妙不可言的魅力。
3.4组织茶文化音乐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积极开展茶文化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茶文化音乐。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能力,提升个人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比如音乐茶会、茶音乐竞赛等形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开展系统化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音乐教育过程中去,还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个人展示机会,更好的实现学生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审美力的提升。
4结束语
蕴含有茶文化的音乐是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引入茶文化,合理借助茶文化音乐,不仅能够更好地辅助音乐教学的开展,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有效丰富音乐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育中实现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晓盈.略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价值维度和负面影响———基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视角[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03):38-41+7-8.
[2]吴璐岑.论茶文化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及应用[J].福建茶叶,2016,(05):316-317.
[3]张磊.浅谈燕赵音乐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审视与发展路径[J].大众文艺,2016,(08):212-213.
[4]许嵩,晋瑾.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理念刍议[J].艺术教育,2014,(05):64-65.
[5]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功能探析[J].中国音乐,2012,(03):25-31.
[6]冯国蕊.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当代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8):102-103.
关键词:儒家文化;文化建设;综合国力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79-02
一、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对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均有促进作用,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体,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有很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文化建设既需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也需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当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论精华。
二、儒家文化的理论精华
1.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春秋时期,人们把仁作为美德,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对仁的解说是爱人。仁,就是爱人。如何爱人?孔子提出两条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自己不希望的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是爱别人的重要思路。现在的说法,叫做换位思考,不为别人考虑的人,就不会产生仁的观念,有了仁才爱之心,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完成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仁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2.义。义者宜也。宜是适宜的意思,就是合理的意思。儒家在讲义利关系时,主张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并不是不要利,只是强调要拿合理的利,不合理的不应该拿。儒家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见利思义”,出自《论语·宪问》,是说见到财利,要以“义”为标准,去衡量取舍:合乎义则取,不合乎义则不取。其宗旨在于,强调“以义制利”,引导人们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讲,在利益面前是否严格按义去做,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对待义利的态度不同,就表现出了道德的高低。因此,义利之辩,成为后代判别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
3.礼。礼是五常之一,指礼仪、礼节、礼貌等。实际上,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际交往的形式与规范。我国古代一贯重视“礼仪”教育。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是说,恭敬而无相应的礼节,则会导致徒劳;谨慎而无相应的礼节,则会显得拘谨;勇敢而无相应的礼貌,则会造成动乱;直言而无相应的礼貌,则会出语伤人。可见,“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子贡看来,“礼”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关键一环,主体一旦能做到对人“敬而无失,恭而有礼”,那就可让四海之内的人都成为自己的“兄弟”。孔子将“礼”从宗教范畴推广到人与人交往之间,成为人行为规范的准则。
4.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智,主要是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正确的道德认识是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前提与保证,子曰:“知(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因此他多次以仁智并举,并将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智者,处事果断周密,能够细心观察,无时无刻不用理智与智慧指引自己的行动。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即为此。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和观念,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智在“五常”之中有着非常特别的地位。作为道德认识,智的基本功能就是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信。诚实守信是儒家大力倡导的传统美德。诚者,真实无欺之谓也;信者,守信而不食其言之谓也。“诚信”合起来,就是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做到真诚实在,不失信誉。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中庸》曰:“君子诚之为贵。”《大学》更明确指出“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把“诚”作为修身的起点。“诚信者,天下之结。” 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讲信用都是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这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1.有利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无比巨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大力发掘,好好继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人类文明正向世界范围推进,儒学正处于复兴的黄金时代,我们应当通过继承与弘扬儒家优秀成果,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走向世界,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2.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儒家经典历来是中国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最好的教材。特别是儒家学者所大力倡导的一些优秀道德精神,如“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大众精神、“以义制利”的取之有道精神等等,都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对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育国民的美好品行,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与人、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的资源最为丰富。儒家的社会和谐理念尤其注重人际关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儒家的社会理想在《礼记·礼运》中作了描绘,那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儒家认为,每个人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遵循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社会便能够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毕京京.十七届六中全会[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 周贵钿.中国儒学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4] 孙钦善.论语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1.
[5] 邵龙宝,李晓菲.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8.
The value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ess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DU Jua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Heilongjiang Jiamusi 154007,China)
关键词:大众体育 自然 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08-0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我国大众体育反映了中国五千余年的文化积淀,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中国体育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目标是修身养性,主张内外兼修。中国体育文化更具有业余的性质,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我国大众体育的文化特征可以用五个“自然”来概括:即自然养生、自然环境、自然消费、自然组织和自然承传。分析研究和大力弘扬我国大众体育崇尚自然的文化特征,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进而促进我国大众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1 自然养生――积极的体育保健养生观念
相对于药物养生,自然养生是指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延年益寿之功效。我国的养生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初步形成了养生理论。《黄帝内经》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病理病因、疾病预防等有关生死寿夭的基本向题,强调“防患于未然”,从生理、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建构了古代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重整体,所谓“天人合一”、“情景合一”,将矛盾对立面融通为一体,以和谐统一为依归。中医的“四诊”、“八纲”理论,就是从整体出发研究人体和疾病,充满了辩证法。《周易系辞》有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一个天道内在化和人道外在化的统一和谐过程。儒家认为这个过程的内在依据就是人可与天地参,“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在董仲舒看来天与人是同类的,“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所以“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运动保健养生意识已深入人心。诸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一类的民间谚语虽然并不一定十分科学,但充分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运动和保健养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生命在于运动”一语从外国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能家喻户晓并生根开花,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植根于中国保健养生文化的沃土里。“研究表明,适度强度的体育运动可刺激和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而高强度运动却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代替体育活动对人体身体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体育活动是一种自然的身体自我修复过程,是一种以身养身的过程。体育活动对身体的积极健康作用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哲学思想。大众体育是人们在业余时间进行的身体运动,带有休闲和娱乐性质,其对抗性和活动强度一般都比较小,对于增进身心健康有极其明显的功效。“以至于使许多人把体育运动当作当代人的一种新宗教”,越来越多的人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体育的各种活动,如健身、消费、旅游、欣赏、阅读中去,形成一股巨大的大众体育文化潮流。滥觞于知识教育、社会规范、动作技能和劳动实践的体育,在中华文化的孕育中产生了保健养生功能,到现代成为中国大众的共识和实践,反映了体育大众化、生活化的必然走向,体现了体育的历史性进步,宣示了体育文化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爱。
2 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意识
中国文化对自然有着特别的亲和倾向,并常常在艺术文化中表现出依恋自然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甲骨文中“山”“水”两字就极具自然审美特征,《卫风・竹竿》中描绘:“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从孔子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春游生活赞许,到庄子对“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的生活情境的向往,都表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深入人心。而这种特色的形成显然直接和间接得益于我国地理环境中“江山如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客观存在以及大陆农业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人类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创造和拥有了巨大物质文明,同时也承受着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代价。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意味深长地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天人关系问题时,不是把天人关系简单地对立起来,而是在力求寻找二者内在联系的同时,把天人视作同源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就是这种和谐关系的精辟表达。
当前我国人众体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大众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比比皆是。城乡居民参加的体育娱乐项目内容简便易行、小型多样,易于掌握和便于活动,在晚上、双休日、假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形成风气,参加的人群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中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在体育场馆、社区、公园、单位、家里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人们参加的运动涉及到散步、跑步、秧歌舞、武术、健身操、登山等各种适宜的体育文化活动。城镇中的公园、绿化带、社区广场等,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设置,也是我国城镇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空间。广场公园和山野湖泊成为人与自然结合的通道和纽带,使每个体育参与者感受到环境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身心从异化劳动状态或其他活动中解放出来,人的生存本质更加彰显,使自然人化,人自然化,“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并由此达到生命的强化和心智的陶冶。大众体育我国亲近自然的文化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平衡有序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依赖和钟爱,反映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3 自然消费――黜奢崇俭的消费理念
西方文化重视对立,强调征服自然。儒家主张人应自觉地保护自然资源。《论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用网捕鱼、偷猎归林的宿鸟。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下》)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中,身体锻炼是在自然空间进行的。进入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各种经营性体育运动场馆雨后春笋殷出现,也着实吸引厂一些商业体育消费者,但绝大多数体育消费者,仍然会选择在公共的和自然的空间进行自然性的身体消费。即便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也会以自然性消费为主,个中原因在于黜奢崇俭的传统美德深深地融入我国大众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里,我们能窥探到中国大众体育崇尚自然消费的文化渊源。
自然消费及折射了现代人的体育心理,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体育生活化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在开始中国泛滥起来,体育消费市场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消费文化的休闲化、时尚化和符号化,已经渗透到大众体育消费领域,走进高档的体育消费场馆成了经济成功人士的身份象征。“在美国,每4万人拥有1家健身房,有4000万人在跑步机上流汗。在香港每25000人拥有一家健身房,每天有近30万人活跃在健身房里。”我国有13亿人口,试想,如果我国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体育场馆人均拥有水平,健身房和健身俱乐部遍地开花,每个城市都有高尔夫球场,许多家庭都有游泳池和高档健身器械,将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压力,可能不仅对中国说是一种灾难了。换言之,消费主义盛行之下的豪华奢侈体育消费,或将给地球的有限环境资源增加更沉重的负担。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分层与财富的不合理分配是一个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都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居民贫富差别表现在体育消费中的差别最显见的往往是运动形式。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审视,身体往往成为居民贫富差别与体育消费差别的物理表现,而身份往往成为居民贫富差别与体育消费差别作的文化表现,在豪华的高尔夫球场休闲的官员、富商与社会精英和在公园广场健身的普通民众就是这种差别的最好例证。“贵族运动”、体育活动的高投入、高消费不是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根本途径,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我国历部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当休闲娱乐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就必须承担相关的责任。当前,党和政府正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政府应加大基础体育设施的投入与建设,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与健康,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体和农村大众体育发展,让全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都能享受休闲体育带来的健康、快乐与幸福,使体育权益的公平性得以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4 自然组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草根”群体
中国的精神文明,积几千年的深厚,深邃而多姿,这种文明的核心是重人伦,尚仁爱,提倡中和,创造了以“仁爱”维社会凝聚的纽带,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法则的人生智慧。中国人的最高文化理想是对“中和”的追求,极力主张与自然融而为一的“大同”。社会向往的是和谐安宁的“大同”世界。持中贵和,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刻的。由于全民族在中和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特别注重创造并维护和谐的局面,极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群体的利益,求大同存小异,也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原则。在道德伦理上,中国人则表现一种“圆通性”。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个体融入群体之中,凝聚在一起而不离散;在人际交往中,则倡导忍为高,和为贵,如此等等,都是中国文化“圆融”精神的具体表现。
中国文化来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农耕社会养成了人们之间相互偎依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在老年人中尤为强烈。表现在大众体育活动中的“扎堆”现象,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偎依的心理特质,成为中国古老文明中个体对集体的记忆和自我认同的重构,并造就了我国大众体育中许多“草根”体育群体和团队组织。犹如古老集市式的晨练,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连续性,充分实现着体育保健、强体健身、愉悦身心的功能。北京天坛公园、上海鲁迅公园、广州白云山公园等许许多多大中城市的公园,成为展演我国大众体育文化特殊魅力的广阔舞台。中国的群体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一种感化人心的伦理道德型的管理模式,它重视情谊和正义等朴素观念,遵礼守法和奉行各种伦常关系,强调人们在管理中的和谐。中国广场公园中的体育群体,远远超越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具备了一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
例如,上海鲁迅公园就像一个体育文化博览会和健身活动展示会,对人们产生着强烈的辐射、集聚、示范和教育效应。从众心理促使单个的人聚合成团队,又促使单个的团队汇聚成“鲁迅公园现象”。众多团队形成的磅礴气势,因而也更能促进人们健身行为的持续性和团队发展的稳定性。这也是我国大众体育能够吸引和动员更多的参与者,并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城镇涌现出许多由“草根”体育群体和团队组织扩展而成的大众体育组织,如武术协会下的众多太极拳辅导站、自行车协会、冬泳协会、健身舞(操)协会等,显示了自然组织逐步规范化的趋势。尽管如此,自然性的大众体育群体和组织仍然是大众体育的主体和主流。遍布于中国城镇公园广场的“草根”锻炼群体,相对缺少行政支持的政策、经费、设施等资源,但却更具有自立、自足、自强的独特活力。这些“草根”体育群体和团队组织是推进全民健身深入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扩大和稳定体育人口的有效途径。对于处于这种自然状态的自发体育群体组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适度疏导”和“远距离观察”,这对社会稳定和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5 自然承传――大众体育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指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或叫行为模式、规范。“习惯定势”是约定俗成的,即由社会成员长时间的社会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逐渐凝聚而成的,是大众共同的“自律”,主动性的欲求。一种习惯定势,往往是一定范围内的全体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逐渐养成的,它既服务于大众,也将在大众中继续传承。行为文化的传承,向着空间和时间,即横向和纵向展开,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上的连续与稳定。例如端午节里的“龙舟竞渡”,据说是为纪念屈原投江报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纪念屈原的意义今天并非人人清楚,但吃粽子和划龙船的习俗继承了下来。
大众体育是由个体的人或地域上的个体的点等单元组成,需要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不断延伸成为越来越多的“大众”的意识和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意识、行为和文化的传播。中国大众体育的自然传承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找到印记,一个社会团体和组织自发形成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范,是一个民族特定的观念形态文化积淀的结果,它一旦形成制度,就具有一定的保守型和持续性,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优化的产物。归根到底,它受制于并服务于天人和谐统一的传统文化观念,维系内陆农业文明和宗法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排球文化 校园文化 价值及地位
中图分类号:G842文献标识码:A
The Value and Position of Volleyball Culture in Campus Culture
YU Xinli
(Sports Faculty, Jiu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Jiujiang, Jiangxi 332007)
AbstractVolleybal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orts culture system,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g, analysis and induction, example, from the cultural value angle to analyses the value and position of volleyball culture in campus culture, the elaboration of volleyball's value help others to know more about and pay attention to volleyball culture, so that it can be more coordinate with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volleyball culture; campus culture; value and position
1 前言
排球运动从1895年起源以来至今已经经历了100多年长期的变革与创新,从过去唯一的以竞技体育游戏为主的运动项目演变成为今天集竞技、观赏、科技、艺术文化、经济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文化载体。本文主要从社会学和文化价值学角度,就排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及地位,探讨排球文化对校园文化中的积极影响。排球运动最初的开展目的是将排球运动作为学生在校园里健身和课外活动的一种体育游戏,随着近年社会、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排球运动的形式和意义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体育游戏范畴。“现代排球运动”经过不断地升华,现今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社会文化的形态,又展现了现代高科技成分的智慧活动,并对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目前我国的校园排球运动形式主要有:硬式排球、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等。
2 排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及地位
排球文化的价值应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排球运动以其文化层面的内涵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以排球运动过程为载体,借助排球运动这一特殊载体作为形式工具,达到满足校园文化全面发展和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促进和谐校园的价值。
2.1 排球运动特有的健身价值
体育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精神和身体参与到运动中的过程来作用指向自身的文化,是个体以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为主要形式来完成排球运动各动作的一种特有的“肢体文化”。排球运动对促进参与者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排球运动通过运用跑、跳、传接球、发球、扣球等动作或形式来完成排球运动的各种技术、战术目的,同时能够较好的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体循环系统等多方面生理机能,还有利于提高个体对各种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2 排球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
排球文化主要是通过完成排球动作和直接参与过程来转化和吸收其文化内容和成果,通过参与排球的竞赛、组织、裁判、娱乐活动等有助于培养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排球文化通过排球运动团队精神和配合的特点,把个体溶于集体,使人们在参与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缜密的战术,还必须具备团队精神、默契配合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并很好的培养了人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精神,塑造和完善了人的个性,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社会公平竞争意识和奋勇拼搏精神。
2.3 排球文化所包含的娱乐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中的排球文化所代表的运动、文化与人之间互动的关系更为紧密,学生在完成校园各类生活、学习、竞赛等活动外,更进一步追求精神娱乐。学习、生活、工作节奏愈加紧张,学生面临的各种学业与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何缓解精神压力、宣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排球文化自身所包含的休闲、娱乐元素,使参与者在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还能净化和愉悦心灵。同时,排球文化也具有文化的欣赏和评判价值,学生在参与之余,通过欣赏高水平的各类排球赛事,以及各种群体性、娱乐性、趣味性形式的排球比赛,都能使参与者的情感与比赛现场场景互动交融,达到塑造精神和文化娱乐的目的。
2.4 排球文化隐含的政治价值
排球文化可以说是社会文化范畴内的特有文化,竞技水平可以说是体育运动的本质,政治与体育竞技水平最直接的关系与体现就是宣扬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65页)主义。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大型体育赛事的规模和成绩视为代表本国实力,表现本国民族精神的政治门票。竞赛成绩的辉煌都极大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形象和国际地位,也增强着国人的民族爱国热情。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也不例外,在某些时候也会倾向于用这种优异的成绩和精神的力量来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排球文化可以作为特殊的外交手段,服务与人与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外交手段。
2.5 排球文化促进和谐校园的价值
良好的校园文化和体育氛围是保证和谐校园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排球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对促进和谐校园发展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从制度层面看,排球文化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并促进着和谐校园的自由自觉的转型。从物质层面看,排球文化通过其物质文化、运动内容、形式等满足了人们身心健康、娱乐、消费等的需要。从精神层面看,排球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增进了参与者、队员、群体之间的交流、关系处理、建立信任和团结友爱,起到了很好的培养社会关系、交际的作用,因此排球文化是和谐校园发展的催化剂,推动着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6 排球文化潜在的经济学价值
排球文化作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流中,并通过排球运动的职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等形式,体现出其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功能。例如:体育明星效应透视出当代社会和人类对体育的需求,并借助体育文化传播媒介,吸引了众多媒体、赞助商、广告商的合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校园文化和校园经济发展的进步也使排球文化不断衍出新的经济功能,排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潜在的巨大的经济潜力也渐渐体现出来,不仅带动了校园内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加速了现代校园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2.7 排球文化的其他价值
有利于丰富和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育精神。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排球人才与体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有利于发展和丰富校园排球文化,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体育精神的广泛传播,为中国排球事业的腾飞积蓄属于未来的力量。
3 结语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力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不断促进排球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不仅可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提高学校排球竞技水平,也为排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教学与训练的依据,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玉凤.排球文化的特性及社会价值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张平波.浅析体育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观[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3]许瑞勋,汪全先.排球运动文化的内涵特征与研究展望[J].中州体育,2010(4).
群众文化,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群众为主体、全社会为推广层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的文化活动行为。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展开的,是以社会基层建设为根本依托的,在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重视群众文化的建设,不断改善与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新时期赋予广大群众文化建设者的历史使命。
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实践内容,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讲,群众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是辩证统一的。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主要依靠其内容而存在,而群众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也要依托自身的活动形式来得以展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群众文化的内容从根本上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但是却能反作用于内容的。因此,只有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才能使得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得以正确的表达,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马克思认为,“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故而,探究群众文化活动首先应该分析群众文化所具有的丰富活动样式,这其中主要包含群众文学活动、群众戏剧活动、群众曲艺活动、群众音乐活动、群众舞蹈活动、群众美术活动、群众游艺活动和群众体育活动。群众文化的样式虽多,但是每种样式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以客体的表现形式作用于主体,使得群众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精神满足。对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是为了明确各种活动的特点,更好的认识各个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准确把握它们的发展趋势,提高人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自主自觉性。
群众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当代中国的群众文化具有多元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力求全方位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面对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改变的需求,我们只有把握群众文化的价值,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马克思曾准确的分析了“价值”一词的来源,“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就表明了,价值包含主体和客体,在主客体复杂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开展健康有益、高尚进取、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发挥其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递、生活实用等功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启迪、教育,增强审美观念,从而使人们振奋精神,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化建设服务。牢牢把握住群众文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充分掌握群众文化所蕴藏的深厚价值,就能更好的使群众文化服务于群众,发挥显著的效果。具体说来,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有以下几点:
其一,主导价值。主导价值是群众文化中具有支配地位和领导作用的文化价值,当前中国群众文化中的主导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国家和民族的思想灵魂,这种主导性的文化价值,应为全国人民群众所把握和了解。
其二,基础价值。有群众文化,相对应的就有精英文化,前者面对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后者则是少数的各领域的精英阶层。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不应是割裂开来的,两者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特别是群众文化是精英文化发展的源泉,具有基础价值。精英文化是从群众文化中吸取经验和内容的,群众文化的有序发展是精英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使的精英文化自身不脱离群众,能够在文化普及中提高自身,也在提高自身的过程中促进群众文化的普及。
其三,市场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与市场紧密相连,这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我国的文化建设除去文化自身具有的公益性之外,还应把握其经济效益的市场价值,这其中主要依赖人民群众的消费和鉴赏能力,因此群众文化所能挖掘的的市场价值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我国群众文化由国家为主导,立足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推广和研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普及,是全社会都能参与的活动,从这方面看,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文化消费市场,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其四,历史价值。文化具有历史性,这方面的特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群众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群众活动中得以流传和发展的,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历史的长河留给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群众文化极具历史价值。群众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平台与保障,我们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之路上,也不应忽略这种来自历史的文化价值。
探究群众文化的价值,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在实践中开展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文化工作者应时时以群众文化的价值为宏观的思想参考,争取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道德构建 现实价值
一、传统文化对当代教师道德构建的影响及产生原因
(一)基本观点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构建教师的精神家园,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和意义。当今人们谈起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时,必然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与影响,其观点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对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极为赞赏和崇拜,不吝赞美之词,予以褒奖;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十分贬低和抵制,认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落后与愚昧,应予以坚决摒弃。
(二)产生原因
这两种观点,我们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评判,产生这两种观点的原因,既有认识方法的问题,又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的问题,还包括教育自身发展状况和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力的问题。
1.从教师职业道德产生及影响来看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属于社会道德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产生、发展都源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在不同时期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道德的实质在阶级社会里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统治意志的反映,是为统治者阶级经济基础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师职业道德是从社会道德中分离出来,调整教师的行为规范,而教育具有阶级性的本质,必然使得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传统教师道德的阶级基础与新时期不同,教育最终是为统治者阶级服务的,这一点是不可否定的。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及传承性,现代社会的各方面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师德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然顽强地发挥作用,这与传统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并不矛盾,就因残存于传统教师道德规范中的封建、腐朽和落后等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构建的负面影响,就否定传统教师道德,进而发展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显然是错误的。
2.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来看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道德全盘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观念,实质上反映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和认知方式的不同。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在理性审视领域里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不成熟性反映出以传统文化理论品格为支持的深厚的心理基础,具有稳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观的认同,形成了对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传统师德稳定的、简单的继承,进而影响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另一方面,从现实价值评价出发,认为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教育观念中的“权威主义”、“教师中心主义”已被打破,过去教师个人主义、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而新时期师德建设中赋予了更多的教育平等、民主思想,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思想中是不具备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制约新时期师德建设,反对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建设中的有益借鉴作用。
3.从传统教师道德的发展及局限来看
教育是人类古老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但进入现代社会之前,由于经济生活落后,社会交往隔绝,社会等级森严,教育主要为社会政治需要服务,统治者把持教育大权,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十分有限,教育的社会功能及由此产生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等均受到极大的限制,教育关系的调整更多地依靠道德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习俗和传统习惯完成,因而不可能出现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形成了一系列职业道德规范,其中难免存在与当今时代不相符的内容和思想,表现为为维护社会秩序,以“人性”为主传统教育几乎就是道德的教化,传承一成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使牺牲人性也毫不吝惜,这就与当今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民主平等”育人观念相抵触,从而表现为在构建当今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时,对传统师德表现出排斥心理,持否定观念。
二、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的师魂
文化的传承性和教师道德的继承性,决定了在构建新时期的教师道德体系时,决不可割裂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师德的联系,应该把新时期师德建设植根于传统文化精华中。中华文化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风貌,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完全继承和忽视传统文化在当今教师道德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取的,而应该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铸造新时代师魂。2008年,我国新修订了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颁布实施,从新的师德规范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下面仅就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方面谈谈传统文化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即教师不仅要向受教者传递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这些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礼记》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师说》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荀子则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经师”,向学生讲解经书;二是“人师”,即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学习。后人更提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理念,徐特立同志认为:“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合二为一”,经师“除了教学以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如果只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可见,自从有了以教育活动为职业的教师以来,教师就肩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并且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为一定的统治阶级培养人才。教书与育人作为教育的实践及作用,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统一体。从来就没有脱离育人而教书,或者只育人不教书的教育活动,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也是新颁布实施的师德规范的增加的内容。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对学生冷漠甚至虐待学生的教师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忠诚教育事业的好教师。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爱生亲徒”、“亲其师,信其道”便是最好的印证。教师要树立积极态度,以最大的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孔子早就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也是传统师德核心,要求教师永远以“仁者爱人,永存爱心”作为自己进行教育工作的准则。孟子说:“仁者爱人,”韩愈说:“博爱之谓仁。”朱熹说:“爱之理,心之德。”都说明“仁”的核心精神就是爱人。教师应该把“仁爱”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要求,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把它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与教师在“师如父”的关系中得到健康发展。新时期师德更要求教师关爱学生,要求广大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变相体罚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是韩愈所说的“博爱之谓仁”,如“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就是朱熹倡导的“爱之理,心之德”,“做学生良师益友”就是要求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同时又赋予师德新的内容,改变传统师德中师生之间“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体罚等规范,体现新师德的时代特征。
(三)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