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音乐教学分析

时间:2023-06-21 09:05:19

导语:在高中音乐教学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音乐教学分析

第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情感教育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一种艺术,其更为讲究是情感的投入与艺术的交流,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但是人为的教育,更是情的渗透和爱的流露。同时,情感教育作为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过程,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他们每天所面对的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是“冷冰冰”的,要想把这些“冷冰冰”的知识和思想内容变成学生所适应的饱含感情的知识,就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牢牢抓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教学艺术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的手段,让教学充满爱的味道,让教育对象在爱中茁壮成长。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情感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有关因素出发而进行和开展的培养与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近年来,音乐教育研究者针对情感教育态度与音乐素养的培养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能有效提高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接受能力,从而提高自身艺术素养。可见,情感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感氛围,实现情感教育

1.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当学生处于一个轻松和谐的音乐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释放,更容易领略音乐当中的情感。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作用。通过教师对音乐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老师一个善意而理解的笑容,一句生动、充满激情的语言都能成为学生爱上音乐课的催化剂。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主要言传身教,以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带领学生感受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进而实现情感教育。

2.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创设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一种教育方式,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略音乐的情感,转而形成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网络多媒体视频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针对音乐演奏的抽象、内涵的特点,结合网络多媒体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地向学生讲解音乐所蕴含的内在情感,给学生带来音乐演奏听觉美和意涵美的双重感受。其次,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风格相近的音乐曲目,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鉴赏,在鉴赏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美、树立美、鉴赏美、追求美,并在自主研究学习过程中领略各种情感。除外,教师可根据音乐本身所具备的多义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通过多种不同风格曲目的比较,帮助学生对音乐曲目的旋律、节奏等展开丰富的想象,挖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渗透,能有效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学会用音乐人的视角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和渗透情感中浸染音乐审美的色彩,从而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二)巧用资源,感悟情感

21世纪是个多变的时代,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及走向都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新教育理念下倡导课程向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加强课程学习者自身长远发展需要的联系,追求课程与实际的整合与融合。音乐遍布文化领域、教育领域与艺术领域,从本质上来说,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现象。一段优美的音乐旋律,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能在无形中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共鸣,利用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能帮助学生塑造灵魂和丰富艺术情感。因此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做好音乐与实际之间的整合,做好斜街工作,以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感悟。

首先在选取资源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时,要贴近生活实际,避免教学内容出现形式、虚假、浮夸现象。其次,用“榜样法”帮助学生感悟当中情感。例如:音乐之父J.S.巴赫、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音乐诗人舒曼顿等,用这些真实存在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道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情感催化。通过音乐与实际生活存在的人与事的整合教学,能进一步加强高中生对音乐的情感感悟。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体验情感

音乐虽然作为艺术课程,但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仅仅拥有一颗热爱艺术的心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群体。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育事业的高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我们不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大音乐家,但是我们有必要尽自己所能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从情感上得到体现。课程随时会进行改革,老师的“师德”是永恒不可更变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的,音乐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责,所以教师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身的品德去感染和启发学生,通过德育教育和自身行为把“德”渗透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在他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获得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感的熏陶,让学生把“德”用于起身,共同成为一个德育之人。如果音乐教师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和充满睿智和人格魅力的德者,那么他定能使学生信之服之。正如教育家加尔宁所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明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身正才能立范”,所以“师德”是古往今来教师为师之本。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让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情感教育所采用途径的正确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提高音乐教学教育,实施学生的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大的意义性与重要性。所以高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唤起其最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石剑侠.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J].大众文艺,2011,(09).

第2篇

1.因材施教、教好乐谱

经过义务阶段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知识积累,我们的学生对音乐的简单知识应该说是不陌生的,但是我却发现能认识乐谱的学生并不多。那些认识谱例的学生,基本都是学过乐器的学生。可见,我们的高中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还处于一个聆听的初级阶段,这与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明显不成比例。一个受音乐教育十多年的孩子,最后居然连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乐谱都不认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认为有这几点原因:首先,小学阶段,仅仅是学唱简单的歌曲,很少或基本没有开展识谱教学;初中阶段,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很多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一味的追求升学率,忽略了音乐课等艺体课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根本就看不懂五线谱,更不要说听明白一些简单的音乐术语了,就算是给了简谱,他们也只是一味的把曲谱看成阿拉伯数字1234567,或者知道是DOREMIFASOLAQI,让他们唱出歌谱来还是有困难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音乐课程学习,还是要从小、从基本开始抓起,解决学生的识谱能力。当然,解决识谱问题也是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比如,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唱流行歌曲的时候音准都是非常好的,那就说明他们其实自身的乐感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只是由于从来没有试着去唱过歌谱,那作为高中音乐教师的我们,就应当开展视唱教学。由单音入手,逐渐进入到旋律的视唱,那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然就会树立固定音高,一首乐曲的曲谱,自然就非常容易的唱出来了。我相信,只要多做练习,多进行模唱,识谱问题还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

2.改变观念、教法灵活

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比较喜欢上音乐课的,但是由于一些外在的影响(比如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因素等)使他们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学好文化课就行了,以后才可能考上好大学”,“音乐成绩不作为毕业考试里面的达标成绩,不用太认真”。正因为如此,我在进行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时候,总是发现我们的学生带着那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学习;上课提出音乐问题,全班鸦雀无声。虽然,我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时候经常提醒同学们不要怕回答问题,就算回答错了也不要紧,但是真正能做到自己主动回答问题的却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同学还只是坐在位置上低头翻看音乐课本,抬头看看投影、黑板,课堂上的一切互动好像都与他无关,只要一有问题提出来,他们的头都是低着的,害怕喊到他们。由于高中所学习的音乐课要求学生要懂得鉴赏,换言之就是要能区别好坏,懂得音乐的内在涵义,这个要求与他们在小学,初中学习的课程要求衔接不上了,所以也就造成了以上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其实,我认为,或许该反省的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应当认真备好课,开展一些有趣的课题,使我们的学生能在互动、有趣、和谐的环境下进行音乐课学习。我们也可以把一般的高中音乐欣赏模式,变成一个月一次的音乐演出,运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高中音乐欣赏学习,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亲自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乐,那样,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收获那份迟到的精彩!

第3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男高音;训练技巧

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有些男高音带有浓厚的“地道方言”味道,破坏了声区声音的纯粹,导致声区的声音出现颤抖、与歌曲本身脱节等现象。一旦声区声音出现差错,那么整首歌曲的表现力就会不自然,显得刻意做作,进而影响演唱者实力的发挥和音乐舞台的表现力。

一、声乐教学男高音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夯实基础

一首歌是否可以准确无误表现出来,最重要因素是演唱者中声区演唱方式是否正确。男高音训练步骤是先中声区,再高音区,中声区的发音是否正确是影响高音发音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男高音基础训练部分的中声区,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声区演唱基础才能够思考高音的演唱方法。就如同建筑工程而言,如果没有牢固的地基作为支撑,整栋建筑物就会出现倒塌现象。因此,中声区不能打开声音或者发音方法不正确都会影响高音区的发音效果,给将来高声区的发展留下“隐患”。如高音区发出的“明亮”声音实质是紧逼喉咙发出的喉音,高音区发出的“结实”声音实质是演唱者演唱方式不正确而发出低音。随着演唱者音域的拓展,学生在中声区演唱过程中养成的“坏习惯”就会理所当然地带到高音区,喉咙会越来越用力,直到失去控制。由此可见,学生在高音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源于中声区。一旦教师没有及时纠正学生这种坏习惯或者学生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的话,就会增加学生喉咙声音不受控制的风险性。长久发展下去,学生中声区的声音就会演变成“喉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男高音声乐训练过程中,需要转移关注的焦点,着重关注学生的中声区发音部分,并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及时纠正中声区音色,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和学生演唱水平。

(二)注意声区的过渡

声区的过渡主要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由于音色和声带机能发生改变而致使声音的变化。如由中声区向高音区过渡过程中会产生声带机能由重渐轻、胸声渐少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主要讲解消除声区衔接之处出现的换音技巧。声区衔接之处出现的换音主要表现在掩盖高音、换声、关闭丹田等。相较于女高音声乐训练而言,男高音的自然声区”在生理上是有界限的,要想男高音在声区衔接之处将g音符转变成#g音符,就可能出现喉咙无法出声或者声音无法自然过渡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传授学生如何利用声音过渡的方法将声音罩盖起来,进而有效保持声区转换音色,解决嗓子干燥问题。

二、声乐教学男高音训练技巧

(一)头声区的训练

头声区训练主要针对假声和轻机能方面的训练。演唱者在发出假声的一刻由于声区转换方法的不当而造成声带受伤现象。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在加强声乐教学男高音训练技巧时,主要训练学生声区如何准换、假声发音方法。首先,就假音发声训练而言,演唱者需要在声门留一条缝隙,确保声音的正常发出。其次,演唱者需要利用头腔共鸣的演唱方法提升声音色彩效果。头声区的训练主要包括a2b2以及b2c2为组合的音。a2音相较于b2音而言,其声音色彩较为浓厚,因此演唱者在发音是应该提高声音力度,使听众感觉更加明亮、欢快。c2音相较于b2音而言,稍显暗淡。因此演唱者应该尽量降低声音力度。

(二)换声区的训练

换声区的训练主要针对男高音的换声点而言,男高音的换声点相较于女高音而言,需要淡化换声点,不要过渡强调换声点位置,避免出现演唱者声音状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能完成换声区转换训练。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男高音训练时,会产生心理压力而影响水平的发挥。首先,教师需要在课前让学生调节心理压力,避免出现心理过度紧张情况。其次,通过“共鸣腔体”训练方法帮助学生调节母音音量,让学生完成不同音区的准换工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嗓音声部进行鉴定,判断换声点位置是否正确。

(三)胸声区的训练

胸声区的训练主要包括对胸声区声音位置和声音色彩的训练。就胸声区声音位置而言,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对喉咙声音的控制以及低音区向中高音区准换的节奏控制。一名优秀的男高音演唱者需要具备完美的声线以及控制声音力度的技巧,才能驾驭各种声区的音色。就胸声区声音色彩训练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声区的声音了解音乐背后的本质,根据男高音演唱艺术形式实践胸声区歌唱方式,为扩宽学生音域提供坚实的基石。

第4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292-01

一、简要论述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指的是人们在亲在参与的基础上直接形成的对活动的体会与认识。通过人们行之有效的体验,能进一步加深其认知程度,形成牢固的记忆。高校音乐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指的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行为规律,积极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更好的将教学内容进行还原与再现,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想象性体验。形象性,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特点。音乐的形象性主要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因素组成的,具有情态、动态、生态等特征。在高校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将音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相互结合,并积极帮助学生打开音乐思维通道。音乐是一门艺术,建筑、绘画、语文等均有一定的个性与特色,而不同的艺术之间也有一定的共性,也就是通过引起人们的想象而达到共鸣的一种艺术。不同艺术在开拓人们思维方面的作用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抽象能力与概括能力。因此,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各种艺术的掌握,加强不同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情感表现力的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与音乐的整体表现力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只有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感受音乐的美感。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演变,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音乐艺术不想文字艺术那样具体,也不像视觉艺术一样直观。

(二)实践性体验。对于高校学生来讲,音乐艺术不是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启发并指导学生进行音乐艺术体验。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的体验音乐艺术,那么,就不会在根本上传授音乐艺术。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无法真正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来,那么,学生就不会体验到音乐的奥妙,其在掌握、理解音乐知识上也会存在很大困难,更何谈音乐作品的。所以说,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正将学生吸引到音乐活动中来,将学生与音乐相互结合,指导学生亲自体验音乐、领悟音乐、探寻音乐,更好的掌握与理解音乐,进而达到创造性的应用目的。通过教学活动再现或观摩,使学生真正教学内容环境中,通过体验、学习、感悟获得经验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虽然说,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准确,但是,使学生失去了自主体验与参与的机会。为了展现学生情感表现力,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真正了解学生喜欢作品的类型、音乐风格、技术处理上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学生真实心声的表达,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不断摸索、不断探讨、真正体验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探究性体验。在高校教育改革浪潮中,探究式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探究式教学创新性的应用到音乐教学中来,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在实际音乐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音乐比较、选择,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在上课伊始,教师需要积极营造多种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多方面学习与摸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能力。通过真实的角色扮演、语言体验以及情感体验等活动,进一步鼓励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换位思考与内心体验,在本质上促进学生与音乐精神的共鸣。

通过探究性体验,不仅将学生与音乐艺术进行充分结合,而且,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体验式教学的含义及其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开始入手分析,从三个方面:想象性体验,实践性体验,探究性体验,详细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丁颖,周春蕾.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应用[J].现代经济,2009(09).

[2]周海琼,周敏,蔡美玲“.体验式”教学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3]凌立文,黄文玲,方永美.浅谈体验导向的电子商务课程改革[J].科教文汇,2009.

第5篇

一、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氛围因素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没有在营造浓厚教学氛围上下功夫,教学过程中始终板着一副面孔,抱着师道尊严的陈旧理念。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降低了语文学习兴趣,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教学手段因素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教学工作,但也有个别教师认为信息化手段中看不中用,工作中不愿意运用多媒体手段,既缺乏运用多媒体的积极性,也缺少实际运用技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与形象性。

(三)教学模式因素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思进取,习惯于按照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教学模式陈旧,没有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互动效果,也没有能够将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因素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对学生授人以渔,特别是在学习方法技巧的教授上没有下功夫、见成效,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突破重点难点的环节上缺少看家本领,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有效突破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困境的路径

高中语文教师针对制约教学活动开展的各方面因素要深入研究,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教学创新与改革中突破教学困境。

(一)着眼学生情感特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高中生大都比较敏感、心思细腻。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是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在班级营造团结平等民主的氛围,大家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想法需求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号召大家一起相互帮助,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通过浓厚的氛围让语文学习受到学生的欢迎。其次,笔者在教学工作中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存在一些消极情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这对提高语文教学实际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二)着眼教学实际需求,补充大量教学信息

高中语文教学既需要教师生动的点拨启发,也需要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为基础。缺乏了生动鲜活的信息,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达到形象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信息的补充。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经过认真分析,结合教材中信息量不足的现象进行突破,以大量的补充信息提高教学实际成效。例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补充了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这位伟大作家悲惨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体会其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拼搏精神。有了这样的教学信息补充,学生就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教材内容,感悟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对光明的渴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在《江南的冬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所描写的景观,投影一些描写江南冬天美丽景色的视频图像,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从而提高对课文的理解领悟。这样的教学信息补充较好地体现了氛围营造、兴趣激发和学习帮助的综合功能。

(三)着眼课堂模式状况,推动教学模式改革

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满足于充当知识的容器,而迫切要求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角。笔者针对学生需求拓展教学思维,对课堂模式进行充分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乡土情结》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课堂深入阅读、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在家乡度过童年的人们身上打上了家乡的哪些烙印,思考人们离开家乡的原因,分析离开家乡的人和故乡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涉及到战争的描写,应当赞颂弘扬什么样的乡土情节,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中,一组思考题贯穿全文始终,由浅入深进行主题与思想的揭示。学生在笔者的启发引导下分组展开讨论,大家一起研究问题的答案,并在全班进行分析交流,使学生对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乡土情结感悟更深,对那些心怀桑梓、不忘家乡的海外游子心情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在这样的思考题支撑下,整篇课文的脉络、情感以及人物形象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理解的促进效应。

(四)着眼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学习技巧指导

高中生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压力较大,教师一定要重视学习技巧的指导。首先,要强化预习方法、习惯与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习惯,将预习作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提高预习效率上下功夫。其次,要对学生强化协作学习的指导,要能够体现集体的智慧,攻克学习难点。第三,要强化学生记忆技巧的指点,既要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合理安排不同轮次语文复习,还要通过联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增强记忆效果。第四,要强化答题技巧指导,在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规范答题,提高语言表达与组织的规范程度,这些对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都具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第6篇

>>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讨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新形势下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研究 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育的新途径 试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途径 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新时期下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误区及创新途径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 谈娱乐化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谈 浅谈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 论新时期下酒店管理的创新途径 浅谈新时期酒店运营的创新途径 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分析 基于新时期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高中音乐是属于学生真正的音乐,因为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人格,能够感受和欣赏音乐所带来的震撼,并且音乐本身具有很多的魅力,学生很多都会被这种美妙的东西所感染,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可以形成学生独特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进度,音乐老师也在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时期 高中音乐教学 创新 途径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机遇

1.教学形式在逐渐变化。现在的教学形式不再和以往一样,老师在教,学生在学,目前是以学生为主体,需求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们也参与到教学中去,一同来领略美好的音乐世界。另外,老师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学的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音乐充满渴望,培养学生新型的音乐观。

2.教学方式也在逐渐变化。在新的时代下,很多老师意识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同时,音乐教学也不仅仅是只交给那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的,现在的音乐是面对整个社会体的,不仅仅只是学生而已,还有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陶冶自己,提升自己的情操的。现在高中教学的方式在逐渐的变化,逐渐的变成以学带学,老师自己通过学习来带动学生进行学习,即一起学习。音乐老师要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交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挑战

1.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现在音乐的教学,普遍是以创痛的教学方式为主,都是老师一个人在教,学生在学,而不管学生是否学习了,即不管教学的效果如何。高中老师都是采用灌鸭是的教学方式,只知道一味的将音乐知识教给学生,从来没有关注学生是否领悟,导致目前出现的情况就是,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音乐的内容,对音乐的风格了解的十分模糊,没有个人情感的存在。另外,音乐老师不注重教学质量,觉得自己结束一堂课就可以了,因为学生的音乐感觉都没有培养出来。

2.高中学校对音乐的普遍不重视,很多学生都是在准备高考,没有时间学音乐,即是空出时间也是在关注高考相关学习方面的东西。老师也是在敷衍了事,更甚者就是将音乐课直接变为其他课程。学生和老师都为了在高考能够考出很好的成绩,都是将音乐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同时家长也希望学生能把尽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音乐上。高中学生任务比较重,老师教学的任务也比较重,因此。音乐方面的教育就会出现淡化,这对于音乐教学的创新来说是不小的阻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高中音乐教学的途径探析

(一)选取具有趣味性的音乐素材

音乐教学的素材的选择对音乐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高中老师要选择音乐的时候都是尽量在选择旋律比较朗朗上口的,歌词比较具有趣味性的,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第一,音乐教师要积极创设音乐情境,将其深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在学习肖邦的音乐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将周杰伦的专辑《十一月的肖邦》中的夜曲作为教学的引入对象,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仔细的聆听音乐的旋律,同时要向学生们分析一下周杰伦演唱这首曲目的感觉,分析创作这个作品的思维,这样就自然地将肖邦引出来了,并通过肖邦的一些经历向学生讲述其创作的事情,吸引学生对肖邦的兴趣,从而学生对肖邦时期的音乐金会有一些自己的感想。第二,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老师要将实际生活中的事情与音乐结合起来让同学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作为教学的素材。第三,流行音乐只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不要一味的向学生介绍流行音乐,要多讲解一些富有内涵的音乐,而流行音乐只是作为一个引入点,要让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音乐都有所了解,包括古典音乐,乡村音乐,爱情音乐,爵士乐等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能够更深刻的了解社会生活、风土民情、地域风光等,使学生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二)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多媒体技术创新高中音乐教学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如今已近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音乐,这对高中的音乐教学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只有老师的视野足够的开阔,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来学习新的东西。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创新教学途径。那么要如何进行创新教学的途径呢?现在我就借个人的经验,在新时代下采用新的技术,来分析洗衣如何创新教学程序:首先,现在的高中生基本都是95后了,不能再用以前的方式进行教学了,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再以老师为主体,应该变成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改变成现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再是让学生一味的汲取知识,也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要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改善教学的方式,要以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下面就以《少女的祈祷》作为例子,来谈一谈如何进行教学创新的。

首先在教学的时候,将简普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看到乐谱,然后介绍《少女的祈祷》是如何创作的,教学生进行唱普,达到熟练的时候,通过录音机向学生播放这首乐曲,然后对乐曲进行一些评价和演唱,一堂课就结束了,然后再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回去练习。这种方式是弊端已经很明显了,毫无趣味可言。而我的方法是准备好教学器材,制作多媒体学习课件,搜寻作品的相关信息及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的播放,并将简谱投影到黑板上,然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到台上进行表演,并进行演唱的比赛,还有让学生自主准备课件进行乐曲的分析,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略到音乐的魅力,更好的了解音乐的背景,不仅丰富了课堂,也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鉴赏水平。

根据上面所说的,在时代不断的变化下,音乐老师要与时俱进,接受时代给予我们的挑战,利用新时代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焕慧. 浅谈音乐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J]. 黄河之声. 2007(12)

第7篇

(一)音乐鉴赏教育地位的确立

普通高中教育是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它介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它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深化、整体素质的提升等,都具有承前启后的功效。长期以来,普通高中都承担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但这仅仅是其培养目标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更重要的潜在内涵是以育人功能来体现其存在价值的。作为具有人文素质修养和美育内容的音乐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没能够进入普通高中教育,这应该说是历史的不幸和遗憾。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原国家教委终于在1994年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的通知》。次年,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将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作为这门课的两部分内容。因此,概括起来统一表述其教学目的,则主要突出了“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美术)教育之中”等教育观念。大纲还根据音乐作品、音乐知识、音乐要素、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的学习要求,确立了7首必选曲目(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3首),48首参考曲目(中国作品29首,外国作品19首),并提出了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鉴赏音乐”等具体的教学要求。

欣赏音乐是人类重要的审美活动之一,它的人文品格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它的美学内涵是人类心灵和智慧的折光。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聆听、品味,不仅可以获得感官的愉悦和享受,而且还能使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对广大青少年来说,音乐欣赏不仅不存在技术上的难度,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指导思想,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艺术欣赏课中音乐欣赏的开设,不仅填补了长期以来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空白,而且还突现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特征。此外,在开创高中音乐教育的初始阶段,因为在师资、设备和教材等方面的困难相对容易解决,所以应先从音乐欣赏切入。

总之,在开创高中音乐教育时期就应确立音乐鉴赏教育的首要地位,这样,不仅抓住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心,符合高中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而且还突出了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为以后的高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历史功绩是不容置疑的。

(二)以音乐鉴赏为基础模块的高中音乐新课程

时代在前进,观念在变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音乐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本世纪初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系统工程中,高中教育在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也加快了音乐教育前进的步伐。其标志性的亮点就是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正式课程,并公布于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之中。

继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之后,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很快问世。这部新世纪诞生的教学文件,蕴涵着深刻的理念变革和创新,它一方面进一步巩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等原有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注重个性发展、增强创造意识和理解多元文化等具有创造性的理念。而在内容标准等具体教学实践方面,则发展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等六大模块。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单一的音乐欣赏拓展为音乐鉴赏等六个部分,这无疑是一种跨越式的变化。但这种跨越不仅合情合理,而且还体现了时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其一,初中阶段的音乐新课程已经确立了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元内容,进入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必须与之衔接,以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其二,音乐的存在价值是通过感受、表现、创造等途径来实现的,仅有聆听感受的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抑、阻碍了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不符合审美教育的目标,也不是全面的音乐教育。因此,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天地。其三,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强烈地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是时代的需求。因此,高中音乐新课程内容的拓展既有合理性,又有必然性,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可喜成果。转贴于 当然,高中音乐新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并不是各项内容简单的“大拼盘”,而是在以音乐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对相关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与有机结合,是将音乐艺术的创作一表演一鉴赏等三度创造过程,从而化作音乐学科最本质的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一歌唱、演奏一创作。在此基础上,又延伸了与相关艺术的联系,构建起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这种多样化的选择既满足了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又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当然,在具体的教学时间安排方面,还不能平均分配课时,而应做到有主有从,实现重点突出的有机整合。例如,在本课程的学分管理上,音乐鉴赏的学时为36,学分为2,而其余五个模块仅有18个学时,1个学分;音乐鉴赏为必修,其它五个模块可选修一门。这些安排都充分说明了音乐鉴赏是本课程的基础模块,是高中音乐新课程的重点。

(三)音乐鉴赏教育的延续关键在于拓展和前进

从高中音乐学科建设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可以清楚地发现音乐鉴赏教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发展模式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验证了的。但是,对音乐鉴赏教育的认可和延续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经验和成果,而是在认识和实践环节上都有所拓展、有所前进。

首先,新课标将“音乐欣赏”更名为“音乐鉴赏”,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理念更新。尽管二者的存在方式都是通过听觉感受音乐,音乐欣赏也是音乐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后者却包容了在欣赏基础之上的鉴别、评价,是融入了更多理性思维的审美活动,将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纳入了教学目标中,它既体现了音乐审美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也突出了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针对高中学生,更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其次,这种延续和拓展还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材曲目上。根据音乐艺术的多样化,根据课时的相应增加等变化,高中音乐新课程的音乐鉴赏教育内容也更加丰富、充实。例如,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简要历史介绍、中外通俗音乐发展简况和作品评价、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等内容,过去的音乐欣赏很少涉及,而在新课程中都有所增加。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此外,面对当今计算机技术在音乐方面的应用和普及,音乐鉴赏课还增加了帮助学生在电脑上应用相关软件欣赏音乐的内容。所有这些,都充分验证了今天的高中音乐确实是紧跟时展的“新课程”。

第8篇

1.学校领导层要革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实施以来,社会、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我省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花大力气举行多种活动,省艺术展演、省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和省艺术专项调研等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一部分学校为了自身的荣誉和特色提升了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各级各类学校也都坚持举办艺术节和各类音乐比赛,为学生的业余生活增添亮色;有些学校设立音乐高考班,为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提供升入高校的机会,等等。但是这类活动的选拔功能较强,普及性和普适性不足,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更为关键的是,艺术活动只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替代学校音乐课程的开设和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这正是我们应该转变的思维方式。音乐教学和比赛不可以互相替换,学校音乐活动开展得正常与否不能成为音乐课程开设质量的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不能只顾其一,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并要确立的正确的课程观。

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高中课程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的督查力度和对学校执行标准的评价监管,对于违规现象,我们呼吁,一要督查到位,二要严肃处理。

2.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

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音乐教师有“怠教”情绪,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足,课堂教学比较随意,无计划、无目标,得过且过,更有些教师对继续教育和各级培训提不起兴趣,自恃清高,学习的内驱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教材使用无创造性。当下的高中音乐教材,编写者和出版社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除了音响资料齐全外,每节课都有制作好的课件,我见到的一位教师连课件都没有看过就直接走上了讲台,授课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不考究。音乐作品的鉴赏,许多教师依然是沿袭作曲家或作品介绍、完整听赏、分段听赏的“三步式”鉴赏方式,经年累月,长期不变,对高中学生音乐技能的习得关注太少,对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学生“品鉴”能力的培养不够。

作为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主力军,音乐教师要反复研读课标,研习教材,更加注重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更加关注课堂上的教学策略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自身的教学行为朝着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3.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都重视考试科目,认为上音乐课浪费时间。其实学习音乐并不一定以后就搞音乐专业,而是一种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音乐和生活密不可分,学习音乐是为了更加了解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如从运动学和心理学角度看,音乐课可以起到调节身体和心理节奏的目的,对提高文化课学习效率也很有帮助。

二、完善课程本身的考核评价制度

研制高中音乐课程学生成绩考核规则,使之具有行政法规效力,杜绝学分认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造假现象,迫使学校按课程计划要求开足音乐课程的课时。如研讨“音乐鉴赏”课程实行区域性统一考查的可能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试行区域性统一考查,促使学校按相对统一的步骤,按时、保质完成“音乐鉴赏”这个基础模块的教学任务。其它模块的实施可以先从“歌唱”模块抓起,紧密联系教材,组织区域性高中学生,开展教材歌曲演唱展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大教学研讨力度

美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培训有专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生院,暑假学校,教师中心等”。英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新任教师可有五分之一的时间进修,正式教师可每隔7年轮流脱产进修一次”。法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每位初等教育的教师,自工作的第5年至退休前5年,有权带工资接受累计为期两学年72周的继续教育”。

面对我国目前教师培训的盲目性和非计划性,加强教育立法,健全和完善教师法规体系,依靠行政力量切实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已经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可以先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成立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中心,杜绝以创收和营利为目的的培训项目,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教育学分制管理,真正将继续教育作为教师评优、评奖和晋级的重要依据,克服矛盾,统筹安排教师的进修时间。学校应该注意所有学科之间的平衡,而不是将培训机会一味地提供给“主课”教师,音乐教师的培训也要列入规划和年度计划,让现有的高中音乐教师能够得到多途径、常态化的培训。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主阵地,可以多开展一些课堂教学的研讨,多给教师提供一些示范课例的观摩,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探讨中提高对课改理念的进一步认知,提升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

四、改善音乐教学条件

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目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注意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特别要加大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议县(市、区)教育局对职权管辖范围内所有学校的艺术教育设施做一次普查,根据艺术教育规程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争取专项资金,配齐最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求。

五、提高音乐教师待遇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必须端正办学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制定学校内部分配方案时,将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与非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的实际付出,不同学科的课时津贴的系数可以略有不同,但悬殊不能太大。应该充分肯定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美育方面的突出贡献。

六、实行校际教师资源交流共享制度

针对教师数量以及专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集中成立“音乐教学服务机构”,统一管理某个县(市、区)或者某个区域的所有师资,合理分配,资源共享。让音乐教师在一定范围内流动起来,施行“走校授课”的形式,以缓解师资方面能力、结构等不平衡的矛盾,让高中音乐课程中的模块学习更具可操作性。

第9篇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各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与基础。音乐学科涉及面广,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语言描述来进行教学,虽然我们尽量用到了乐器等教具,但并不能淋漓尽致地向学生展现音乐的魅力,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多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互性强、动态性强,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尤其对于音乐学科教学来说,已经成为现代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处于紧张而繁重的学习生活中的高中生来说,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悠扬的曲调、精彩的视频等极具吸引力,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思维的效果,使学生对多媒体所呈现的音乐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富有兴趣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使繁重而单调的高中生活得到改观。

二、运用多媒体激活学生音乐创作灵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同时又是智力进化的源泉。”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想象,展开想象,激发创作灵感,这样音乐才能拥有灵魂。而学生的音乐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扎实的音乐基础之上。采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音乐情境,将学生带入声情同步、声形并茂、时空统一的音乐世界。通过丰富信息的多元呈现,来引导学生感受、欣赏与理解音乐,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得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徜徉于自由的音乐世界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想象音乐、创造音乐,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才能切实促进学生审美与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不再是单纯机械地传授给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中不断寻找到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一旦拥有了美好的视觉感受,就能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乐曲表达得淋漓尽致。有时候学生描述音乐的语言会比画面还要优美。在我利用多媒体上完一节音乐欣赏课之后,就会有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思维真的很集中,随着音乐的播放,我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仿佛就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之中,并陶醉其中。”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深刻地体验音乐作品包含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从感觉、视觉、听觉等方面全面综合去分析和欣赏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来调动学生欣赏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层次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开发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音乐类书籍、报纸、音像资料缺乏,并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以强大的互联网为依托,有效地弥补了资源不足的弊端,真正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开发了校本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如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著名音乐家、知名音乐作品等,将原本分散的内容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真聆听、仔细思考,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更深刻地体会不同的风格等。这使得音乐欣赏课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身在教室内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这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使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水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全体学生能够基于自身基础得到音乐知识、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

五、运用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整体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有这样的遗憾,并不能全面地展现教学内容。尤其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尽管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与努力,但不可能模拟各种唱法、演练各种乐器,学生理解起来自然也会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课堂教学效益整体低下。而多媒体可以让教师拥有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加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1.模拟各种唱法。唱分为独唱、合唱、男声、女声等多种,教师一人难饰多角。而有了多媒体,我们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各类唱法,使得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使学生深切掌握各类唱法。

2.展现各种乐器。学校限于物力、财力等不可能准备好全部乐器,即使乐器有了,教师也不可能演奏所有的乐器。但是有了多媒体,我们可以形象展示各类乐器的外形资料、音色资料,并播放演奏的名曲片断,这样学生自然会对各类乐器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即使是花腔女高音这样的特色乐器,也会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样更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