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05:24
导语:在国际贸易和经济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A
周恩德(1980-),男,讲师,硕士,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技术经济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湖北省地方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及保障机制研究”(编号:2011B07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校级专业综合改革”(编号:JX201302)。
近年来,由于受到华尔街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和国内国贸专业人才严重供大于求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连续几年被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列为“红牌警告”专业。为突破就业危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在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下工夫。
一、实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意义—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1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凝练专业办学特色。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汽车产业链”为依托,坚持“以汽车贸易为中心、以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为两翼”的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汽车产业相关资源优势,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作为贸易产品,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外贸操作实务的融会贯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可借助学校所在地十堰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商用车之都”的契机,充分挖掘十堰市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习资源;最后,能够凸显本专业的汽车贸易特色。
2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教学效果。教师是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者,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为教师凝练研究方向、统筹教学内容提供了契机。依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需要规划构建汽车贸易、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三个专业课程组,在分析现有教师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人员进行整合,结合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逐步形成一支特色鲜明的教学队伍,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丰富知识结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需要体现汽车贸易特色,但又不能唯特色而特色,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又要综合考虑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构建以汽车贸易为主,兼顾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两个方向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体现差异化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散就业风险。
4有利于扩大专业影响力,打造专业品牌效应。专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既影响生源质量,也影响就业质量。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需要体现教学特色,更需要体现科研特色。目前国内关于汽车贸易的相关研究较多,而汽车金融研究相对较少,几乎没有汽车经济的研究。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在教学上体现汽车贸易特色,在科学研究上凸显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特色,有利于扩大本专业的影响,形成品牌效应。
5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民经济重心开始向第三产业转移,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向汽车后市场转移,汽车贸易与汽车金融的融合程度与日俱增。同时,我国政府职能也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考的岗位中,对学历和经济学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扩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在人才培养中,需重视研究生和公务员这两个就业领域,而这两个领域都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在专业综合改革中,凸显汽车经济特色,可引起学生对经济学的重视,为他们迈向更高层次的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6有利于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实践教学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坚持服务汽车产业不动摇,同时也要兼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探讨面向汽车企业、金融机构和面向农村相结合的差异化实践教学体系,既可解决当前面临的实习岗位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的问题,同时可充分发挥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的内容
遵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将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特色教材建设、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学业指导等内容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以汽车贸易为主体,以汽车经济和汽车金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围绕汽车贸易、汽车金融和汽车经济构建三个课程体系模块。汽车贸易模块以培养学生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汽车贸易》《外贸实习平台操作》等课程。汽车金融模块以拓展学生的汽车后市场知识为主,该模块主要包括《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涵盖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市场等。汽车经济模块以夯实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对产业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为主,该模块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为基础,以《SPSS统计软件应用》《经济分析与预测》等实践课程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分析产业经济尤其是汽车经济问题的能力。围绕各模块的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探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教法改革,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使各模块相得益彰。
2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国际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等一系列特色教材。特色教学资源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目前《国际汽车贸易》教材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金融》和《汽车零部件贸易理论与实例分析》两本教材已经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今后将结合专业建设实际,围绕“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编写其他特色教材,形成特色鲜明、内容精湛的特色教材群。
3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一支“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先导,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兼顾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围绕核心课程群,凝练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给予宏观指导,围绕专业目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和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支持专业教师参与“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支持专业教师参与各种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一支协同创新、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建设《西方经济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国际汽车贸易》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巩固《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资源网站,优化教学内容,在将《西方经济学》建设为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基础上,争取获得省级立项。同时,以《国际汽车贸易》特色教材为基础,将《国际汽车贸易》建设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5加强企业培养环节建设,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经在《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课程中尝试了校企联合培养,积累了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学生受益面,突破企业接纳能力瓶颈,探讨实施校外实习“小型化”和“多元化”工程。在“小型化”方面,增加3~5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实习基地;在“多元化”方面,增加1~2个金融类实习企业和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习单位。从而有效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实际工作的密切程度,强化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职能。
6实施专业教育和学业指导“系统化”工程,编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业指导手册》。将现有的专业教育成果汇编成专业教育手册,内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解读、专业现状与发展前景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研究生与公务员备考指导、就业解惑、经济与贸易前沿问题等模块展开,按照各学年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规划专业教育内容,将专业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7构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施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借助网络技术,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友联络平台,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享就业、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成功经验。探讨毕业生与在校生“一帮一”工程建设,成立以校友捐赠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基金”,一方面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资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奖励在研究生考试、外贸从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
8实施教学管理“标准化”工程。在教学法活动、教学资料管理、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构建“标准化作业程序SOP”,编写《教学资料管理办法》《日常教学标准化作业程序》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强化制度约束,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专业综合改革的技术路线和目标体系构想
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改革分为顶层设计、基础部分、特色部分和品牌建设四大模块,具体技术路线和目标体系如图1和表1所示。
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环境;贸易政策;对策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
传统贸易理论与实践往往集中关注贸易量差、国家福利等方面,常常忽视环境这一重要变量,如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李嘉图理论及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均未考虑到贸易可能引发的环境外部性问题。依照这些理论,自由的国际贸易会实现帕累托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满足社会需求并增进国民福利。然而,这一观点只是在静态条件和未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才具有一定合理性,若加入贸易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负效应情况要复杂的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一定条件下一国发展某些比较优势的贸易活动可能会给它国带来环境损害,如跨过河流上游国家砍伐森林以推动林业相关产品出口将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从而会严重损害下游国家出口型农业所依赖的环境,导致以邻为壑,破坏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有关的产品效应;同市场和经济活动扩张有关的规模效应;同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分布及强度有关的结构效应;同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有关的法规效应。
二、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困境
(一)贸易出口中的环境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极为迅速,出口依存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口创汇的单向需求促使我国出口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触目惊心。
1 生物资源破坏
就外贸出口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一些生物资源因盲目、无节制的捕杀和开采,数量大为减少,相关衍生品质量下降,出口货源已经或濒临耗竭,如盲目出口野生动植物,破坏了地区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产区土地沙化、荒漠化;而名贵中药材出口对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某些地区人参、杜仲、天麻、砂仁等因采挖过度已濒临绝迹。
2 矿产资源损耗
矿物资源的盲目出口导致盲目开采,不仅因此破坏了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一些矿物在选炼过程中释放出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污染并威胁到环境和成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耗较大,投入自然资源高于产出水平,使原本稀缺资源更加稀缺。
(二)贸易进口中的环境问题
1 资源消耗型产品进口
国家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总量在波动中减少,而矿物燃料、油及其他有关原料的进口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所占份额都在增加;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品的进口正快速增长。自1993年起,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随着油气需求每年的扩充,中国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
2 易污染型产品进口
进口氟氯烃和使用氟氯烃的空调器、冰箱等产品,加重了我国环境压力,尤其是国家淘汰此类破坏臭氧物质的难度。此外,进口化肥、塑料薄膜等形成了新的二次污染。特别是氮肥易使地面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威胁,而最终失去农业价值的塑料薄膜则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形成白色污染。
三、我国贸易科学发展的环境策略
实现我国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恰当地引入环境变量,将环境因素纳入政府贸易政策规划的视域范围。在当代全球贸易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绿色浪潮”汹涌之际,环境效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紧迫。
(一)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全面推行环境标准制度
出口的规模、速度及质量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和产业竞争力,在当前我国出口面临持续性“刚性”顺差但总体附加值不高,频频遭受“绿色壁垒”及倾销诉讼的现实条件下,企业必须彻底扭转传统环境规避的贸易观,确立环境出口导向,将出口产品导入更多的环境质量因子,使之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政府及相关质检部门应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将环保作为生产经营的重要价值取向,促使环境指标和其它质量指标一起构成优质产品的内涵,大力宣传彰显优质品牌中的环境优势,通过树立若干环境“标杆”型贸易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部门的转型提升;此外,努力改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将环保产品提升为国家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培植环境型规模经济,对出口型绿色产业的孵化发展尤其要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努力形成企业与社会收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绿色营销、开辟绿色渠道、发展绿色消费的风尚。
鉴于当代国际贸易中突显的环境标准效应,我国必须全面加强与国际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衔接的标准认证。首先,要积极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制度,完整对出口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过程中绿色方案的施行步骤;其次,积极实施环境标准制,使出口产品在环境认证基础上扩大对环境标准的适应能力;再次,大力拓展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在标识认证领域的合作,推进环境标识的多边认可,同时努力扩大标准制订层面的国际发言权,减少不合理的环境壁垒。
(二)坚定可持续型进口观、规范贸易类投资准入
进口是一国对外贸易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极。受历史产业结构和传统贸易政策影响,我国贸易活动中一度存在“重出口轻进口”的倾向,对进口的战略性地位和发展层次的认识相对薄弱,进口中的环境观念更是鲜有涉及。2007年,针对贸易持续性顺差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商务部明确提出了“扩大进口、优化结构”的口号,同时将环境因素置于政策调整的视域范围,这对于全面理性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性进口要求立足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生物健康标准积极引进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技术与设备,尤其要积极引进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产品如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使之成为促进我国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结构,坚决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口,对拆船业和废钢、废纸进口要实行专营;严格禁止有害于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动植物的进口;严格管制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商品进口;加快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的进口。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化;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43-0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倡导“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为满足我国在全球经济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需要培养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知识,懂得国际市场运作,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合作交往能力,同时熟悉中国情境和本土特色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念融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通过构建兼容并包的教学科研环境,为满足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支持,为所有学生提供兼具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学习经验,为其融入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做好准备。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的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第15条指出:教育与培训鼓励了解全球问题……理解与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存的必要性。国际性应渗透到课程和教学过程之中。不少国家已注意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促进地缘政治发展中的价值。无论是在促进不同国家间长远的政治、经济关系上,还是在打造国家软实力上,高等教育国际化都存在着巨大潜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性本身决定了,其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必然以国际化为导向,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判断等方面情况迥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取材和偏好上特点各异。即使是类似的经济贸易问题,以不同国家作为对象展开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和结论亦可能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兼容并包,为提升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及帮助其未来事业规划产生促进作用。
二、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通用课程门类单一、覆盖面不够。目前,多数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通常由四方面构成:学科基础课,包括数理类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产业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法、国际财务管理、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电子商务、财政学、国际税收等;其他课程,诸如学科前沿专题、人文科学素养专题,以及一些与前述课程相关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这样一个课程体系当中,国际通用的、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的课程通常集中于专业必修课中,学科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很少开设此类课程。就已开设的国际通用的专业必修课而言,在培养计划中大多分布于大三学年,课程体系设置密集度不够,强度和优势作用不显著,质量水准亦缺乏统一评判标准。而且,由于此类课程使用原版教材、以英文讲授,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术文献资料阅读方面做大量功课。如果教师引导不足,或学生投入精力有限,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不合理、国际化和本土化两者相互割裂。实践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高校或相关院系普遍奉行“拿来主义”原则,对于国际通用课程的管理和要求通常仅简单化地规定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这些课程在内容上通常仅提供国际化要素,很少涉及本地情境和本土元素。其他使用中文教材、中文讲授的课程则更多基于本地情境提供本土化要素,国际化元素却提供不足。教师面对来源不同、需求各异的留学生、交换生以及本地学生,提供的往往是要么完全国际化、要么完全本地化的单一的、相互割裂的教学内容,缺乏两者之间的比较与融合,很难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不仅如此,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更加致命的缺陷在于,跨文化类课程严重匮乏。
三、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1.原则、框架设计。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准确理解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含义,应当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层面的要素融入教育目的、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国际化是手段和机制,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一体化才是目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具有知识结构层级鲜明而衔接紧密,专业性强且实践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全面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和本土课程国际化的两类转化,实现课程体系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上实现两者的兼容并包,在为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同时,提高国际化高等教育和本土化课程对留学生、交换生的吸引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意识、具备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我们必须改变长久以来以学生跨国流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唯一路径的单向思维,考虑引入本土国际化的理念,即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同时为国际学生和本地学生提供国际化经验。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作为软件基础,实现“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同时,以互联网的使用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融合提供虚拟空间和技术支持。
2.国际化本地课堂构建。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地位的大幅提升,各层面国际交往活动日益密切,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交换生数量持续且显著增加,生源多元化客观上促使课堂越来越国际化。因此,以国际化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构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同时兼具本地特色的国际课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跨文化研究专题,组织留学生、交换生与本地学生形成研究团队,鼓励他们通过国际化环境体验,在比较与分析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沟通习惯、解决问题方式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欣赏多元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3.国际化与本土化兼容并包的课程体系开发。从立足全球、着眼多元的培养目标出发,融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在内容上考虑包括:国际通用课程;加入国际元素的本地开发课程;反映本地、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特色课程;跨文化研究课程;关于国际、区域或全球化主体的专题课程等,建立既能够与国内外主流院校对接、又充分融合本土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就国际通用课程而言,直接使用原版教材,并结合特定贸易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等中国元素,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尤其是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和国际市场运行模式,提升学生步入国际市场的再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就本地开发课程来讲,以中国的制度基础与特定国情、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化进程为背景或元素,阐释现代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论前提、基础和适用范围。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实验场,为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提供可能,并推动本地开发课程的改革和更新。此外,增设国际、区域或全球问题专题课程、跨文化课程及本土特色课程等,将国际经验和多元文化体验纳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意识。
4.互联网作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融合的技术载体。尝试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开发国际通用课程或基于跨国情境的课程模块、跨文化课程或带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课程模块,借助视频音频技术共享网络公开课,通过虚拟图书馆共享学术文献资源,为学生提供实现不同文化和思想碰撞与交融的机会与空间。
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体系各异,国际化应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政策及实际情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化学生培养模式,正由招收培养留学生、交换生为主,逐步调整至普遍惠及本地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人才培养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强调教育、文化输入为主的单纯国际化,或完全以本地本国情境为主的纯粹本土化,转变为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跨文化培养模式,通过重新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对接完成这一过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祖尧.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麦当劳化”[N].2012-5-18.
[2]张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比定义更重要——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简·奈特[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357).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际经济贸易;贸易战略
2001年12月11日,我国度过了漫长的15年谈判期,终于在这一光荣的历史时刻,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而2015年7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截止到今年,对中国的15年保护期已经结束,这意味着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首先,允许金融、证券、钢铁、交通等外资企业进驻中国,而且国内所有投标项目,任何国家不得干预,也无权参与,仅允许个人财团参与。其次,去除海关关税,所有从海外进入我国的商品一律免税放行。而早在2013年10月26日,我国上海自贸区就已正式挂牌,标志着贸易自由化在我国实验成功。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极大的利好。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当国人正憧憬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蓝图中时,拥有庞大资金且技术领先的企业却转而投到发达国家门下,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腹背夹击的困境下,我国如何在经济格局转变的前提下,走出适合我国国情,更为优雅的步伐,从而赶超发达国家,达到世界领先的贸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我国当下的经济形势
前不久,中央出台了“二胎”政策,结束了我国一对父母仅可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二胎”政策的核心在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据相关报道显示,截止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并且正以每年800万的速度递增。尤其是今年,首次出现新就业人口低于退休人口,这表明我国正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以往我国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大量劳动力缩减,在严重缺乏劳动力的情况下,经济力量也将逐步衰退。而“二胎”政策的提出,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还请拭目以待。
二、我国的对外贸易战略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的GDP水平较之三十多年前,翻了几番。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前,作为农业大国,人民处于食不果腹的生活之中,大面积贫穷,就业率偏低,对外出口量少,发展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逐渐加强对外贸易,鼓励外来资本进驻我国。在此政策下,国外大批企业纷纷来我国投资办厂,解决了我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外贸易战略提出后,我国大量商品得以出口海外,从而获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据2011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已达到30446.74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个外汇储备额超过3万亿美元的国家。另外,透过对外贸易,我国在工业领域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为巩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同时,弊端也日益凸显,市场经济环境被破坏,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正逐渐向恶性竞争演变。部分专家学者就此提出了异议,我国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否是明智的选择?对此类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大幅度拉低了我国的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必须转变贸易战略,以应对国际贸易的冲击。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思维
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战略思维是出口导向型贸易,即以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但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该思维过于陈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了构成了巨大障碍。而依托市场竞争,采取相应战略调整,是目前尚可执行的有效策略之一:(1)在出口导向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国内具有竞争力的中小型企业。我国中小型企业众多,且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科学技术,创新意识高,创造能力强,发展势头不可小觑。政府应对以上这些中小型企业进行大力扶持,以扩大内需,提升我国经济水平。(2)实行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沦为“考试机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其在走入社会,在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四、结束语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在国际经济贸易带动下,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全球经济结构也在不断演变,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上,笔者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贸易战略做出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方案,以此希望我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早日成为国际市场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作者:王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青峰,张江涛.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01):835-836.
[2]殷越男.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2009,05(05):741-742.
[关键词]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99-02
国际贸易也被称之为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自从加入WTO以后,更加融入到国际贸易中,并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扩大;有利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刺激中国企业进行企业改革,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中国将自己的优秀文化商品打入其他国家的市场经济中,扩大出口贸易;加入WTO有利于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扎根,为中国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总而言之,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值。
1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将自己本国的商品与劳务输送到其他国家中去,并引进其他国家的商品与劳务的活动。整个世界都是国际贸易的交换范围,因此国际贸易又被称为是世界贸易。国际贸易的形式只有两种,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值有多大。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①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商品数量及金额都很大,而且还要长时间地进行交易,而国内贸易可以进行小额的近距离的交易,只交易一次也可以,所以国际贸易的风险比国内贸易的风险大;②交易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上发生问题的话,国际贸易就会终止,引起巨大损失,而国内贸易只会受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损失较小;③货品要进出口,要经过很多部门的检查,盖章,耗时长,而国内贸易只要简单的程序就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就经济效益而言,国际贸易扩大了交易市场,为国家带来的利润更为可观[3]。
2区域经济的含义
区域经济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相似或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的国家形成一个区域整体,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并壮大政治军事力量。也可以是某个国家依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能源分布、生活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相似的地区划分在一起,形成区域经济。现在国际上形成区域经济的有三个,亚太经济区、欧洲经济区、西半球经济区。而中国的区域经济因划分依据的因素不同,有多种分法。
3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1国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区域分工
进行区域分工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要发展区域经济,分工是势在必行。区域分工能够带动国际分工,因此国际贸易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先从分工开始,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基本机制。一是将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多资源的区域进行分工,这个区域就可以用自己比较丰富的能源与其他区域进行交换,换取自己比较稀缺的能源,提高本区域经济的福利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通过区域分工,使企业进行企业改革,完善产业结构,将可以发展的新产业分化开来,独立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多样化。三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强调分工协作,将劳动力进行分工,让每个员工专门负责一个生产环节,这样可以让员工更加熟悉操作,形成劳动力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四是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环境,让区域内的企业进驻国际市场,国内国际两不误,共同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从而加快区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因此加快分工演化,有利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抢占先机[4]。
3.2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区域要素的积累,促进经济区域的发展
(1)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引进外资,让外国企业在本区域开设公司,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形成贸易创造型投资。经济欠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国家就可以将劳动力输送到劳动力稀缺的国家,既可以减少国内的负担,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还可以引进其他国家的产品以及先进科技,引导人们进行国内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出口贸易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因此中国所吸引的外资越来越多。毕竟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不会担心自己投入的钱回收不回来,而且不必担心自己商品的销售问题。
(2)区域经济地区进行国际贸易可以将广大居民闲置在银行的钱用来投资,创造财富。而且经济欠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提高自身资本品生产能力,将货币投资转化为实物投资,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的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3)开展国际贸易是提高区域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主要表现在:①通过国际贸易直接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再进行应用,以提高本区域的科技水平。②区域地区的企业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后,可以对这个产品进行研究,然后再创造出自己的产品。③区域地区的企业看到外资企业在出口贸易上赚到了巨大利润,就会刺激他们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研究开发出新产品。④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甚至是一起经营一家企业,然后再学习他们的新技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3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结构优化
(1)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每一个国家的资源分布都是不平衡的,也许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没有水资源;另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却没有矿产资源。那么这两个地区就可以进行交换了。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优化区域的资源配置,使各地区的资源达到平衡。一个国家可以将自己本国富余的资源出口到其他需要的国家,然后进口本国稀缺的资源,达到均衡,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出口与进口两个方面。企业出口产品量增加,就要求增加产品生产的原料及半成品,促进原料生产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果企业需要大量进口,就代表着区域内将出现一个新型产业和新技术,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机遇。
3.4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新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
(1)有利于促使国家改变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形成新的管理机制。我国对于国际贸易的干预太多,设立了很多部门对国际贸易进出口商品进行检查、监管,制约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微观企业进行改革,形成新的经营机制。开展国际贸易就是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可以使企业摆脱旧的计划经济的制约,让企业能够自主经营[5]。使企业创造出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结论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知识体系。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区域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相似或经济发展程度差不多的国家形成一个区域整体,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因此,本文先了解了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含义,根据含义得出了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分工、区域要素的积累、区域结构优化、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等,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的稳步发展可以促进该国家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D].成都:四川大学,2010.
[2]彭红斌.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探析[J].桂海论丛,2011(8).
[3]王森辉.国际贸易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之我见[J].大观周刊,2012(18).
(一)美国
1、进口贸易现状在当下观赏鱼市场的横向比较之下,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观赏鱼市场。约有10%的人饲养观赏鱼,人数约达1000万人,其中又有40%的水族爱好者拥有数个水族箱。如今,饲养热带观赏鱼已成为美国宠物产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在1993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根据FAO给出的美国平均进口额数量已经达到了6923.3万美元,占世界平均总金额比例的24.13%,高居世界各国同时间段内平均进口贸易额榜首。美国观赏鱼进口市场中,亚洲大约占进口贸易额的90%,而南美洲约占10%,主要供应国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巴西及菲律宾。主要进口的观赏鱼种类是淡水鱼种,像孔雀鱼、霓虹灯占了进口贸易数量的40%,这跟大部分美国人都热衷于观赏淡水鱼有很大的关系。政府为了鼓励观赏鱼中淡水鱼种的引入对进口淡水观赏鱼不征收关税,而海水鱼却要征收15%的关税,这有效的刺激了淡水观赏鱼向美国国内的流入。
2、出口贸易现状据FAO给出的数据,美国在1993—2000年间的平均出口额已达1458.9万美元,占世界平均总出口额的8.16%,仅次于新加坡。由此可见,美国既是观赏鱼进口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大国。美国观赏鱼养殖产业大规模的培育品种优良的野生捕获品种,并将其出口至欧洲的部分国家和日本。美国观赏鱼的主要出口方向是加拿大和日本,都分别占总体出口贸易额的28%,其余一次为墨西哥及中国香港等。同时,美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地理优势,从亚洲和南美洲国家进口观赏鱼在出口到其他国家。利用亚洲和南美洲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赚取期间的贸易差价。
3、比较优势作为历年观赏鱼贸易进口额最高的国家,美国依然在试图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赏鱼产业。无论是从关税控制调整上,还是努力打开国内市场上,这种内外呼应的贸易方式,刺激着美国观赏鱼市场去活动。除了政府的支持外,经济优势又是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发达国家,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十分强势的位置,人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自然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而提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正是因为这种需求,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开始向观赏鱼市场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水族箱,奠定了美国庞大的观赏鱼贸易需求市场的基础。同时,美国两面靠海,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海水资源十分丰富,这也造就了美国有条件在观赏鱼市场中竞争。所以,美国能够成为观赏鱼国际贸易市场的领头羊之一的结果一定是必然的。
(二)日本
1、进口贸易状况日本是世界观赏鱼第二进口大国。日本的进口量自1992年起倍增,到1996年占世界总进口量的比重增至23%。在日本观赏鱼需求呈现稳定增长后,目前需求呈现停滞状态,2000年的进口占世界比重下降到13.4%,进口金额平均下降速度为6.9%。日本出口平均增长速度2.5%,具有占世界总出口量4.7%的稳定出口比重。据FAO给出的1993——2000年的观赏鱼贸易数据,日本以5437.1万美元的平均进口额,占世界同期平均贸易进口额的18.95%。由此可见,日本出口市场比较成熟和稳定。日本进口的观赏鱼主要来自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等,近年来美国和巴西所占比重也正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主要进口鱼种包含孔雀鱼、红鼻鱼、七彩神仙鱼等。
2、出口贸易状况日本是冷水性鱼类、金鱼和锦鲤的最大出口供应国。日本引进中国的金鱼品种,精心研究培育,开发出了琉金、佐金、日本兰寿、皇冠珍珠等出口热销品种。日本人经过100多年的努力,改良原产于欧洲的锦鲤,成为日本的国鱼,并向欧美、东南亚、港台等出口高价的锦鲤。在1993——2000年期间,日本观赏鱼平均出口贸易额已达820.7万美元,占世界平均出口贸易总额的4.59%,位居世界第四。而在2007——2009年间,日本的贸易进口额已达2402.2万美元。
3、比较优势如今,日本国内观赏鱼文化和产业十分发达。日本经过自己研发的观赏鱼品种精美且新颖,像日本的锦鲤,最早是从中国国内引进的鱼种,经过相关科研人士的创新,延伸出了许多全新的品种,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外销至它国。同时,日本国内每年进行各种展览会、评选会,奖赏鼓励当年最优良的品种,促进观赏鱼养殖业的发展。又由于日本是亚洲的一个岛国,多面环海,又因海洋性气候,营造了十分优越的观赏鱼养殖条件。
二.国内观赏鱼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一)国内观赏鱼发展现状分析
相比较美国、日本、新加坡这些观赏鱼贸易大国,中国的观赏鱼产业正处于缓慢发展阶段。1993~2000年,中国平均进口额74.6万美元,平均出口额300.4万美元,分别占世界进出口平均贸易总额的0.26%和1.68%。平均出口名次14位,平均进口名次21位,观赏鱼外贸地位不高。在FAO给出的2007——2009年间的数据显示出,中国的进口贸易额达70.6万美元,依然保持在原来的水平,而出口贸易额达506.5万美元,较1993——2000时间段净增观赏鱼出口贸易额近200万美元,但是相比较他国的贸易额发展速度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观赏鱼的国家之一,据传,从西周时期开始,已有人在野生鲫鱼中挑选出其中的变异品种,即金鱼,专门饲养观赏,所以说中国是金鱼的故乡。16世纪中叶,金鱼传入西方,深受欧美各国青睐,被称之为“东方圣鱼”。由于受地理、气候及传统习惯的制约,目前我国观赏鱼养殖仍以金鱼为主,因此主要的出口观赏鱼种就是金鱼[1]。而近几年来,金鱼已是世界性养殖品种了。除此之外,十几年前在国内兴起的锦鲤养殖业亦已初具规模,年产量达数十万尾;从国外引进热带鱼和名贵珍稀品种的工作正在推行,尽管热带鱼饲养历史不长,但在观赏鱼市场上是一个亮点。
(二)国内观赏鱼市场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在各类市场的国际贸易总额均处于整体上升的态势。然而,在观赏鱼的国际贸易市场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并不突出,并且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针对中国观赏鱼的贸易现状,相对于美国、日本、新加坡,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政府不够重视如今,在中国并没有建立像国外那样正式且成系统的观赏鱼养殖中心,涉及观赏鱼产业的大都是观赏鱼销售市场,规模不够,含金量不高,主要以批发、零售以赚取盈利为目的。在观赏鱼进出口贸易政策上,政府至今没有给出能够刺激中国观赏鱼逐步迈向国际贸易市场的战略性计划。同时,政府亦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及时拨出资金,支持观赏鱼业加快发展。而在美、日、中,国家都设立了相关的组织规划,管理观赏鱼产业的发展,并大力开展相关活动,给予观赏鱼养殖户补贴,增强的产业内的竞争力和积极性。而在中国并没有相关的组织引导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2、技术不够先进近几十年来,国内观赏鱼养殖技术主要靠农民的摸索,虽然有所发展,但进步不大。我国大大小小各个地方的水产品研究所有上百个,但是都没有针对观赏鱼养殖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在食用鱼养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观赏鱼养殖技术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同样是以养殖金鱼和锦鲤为主,日本从中国引进鱼苗后,利用自己先进的设备,创新意识极高的人力资源,研发了一个个精美的新品种并销往国外市场。而中国的金鱼,据统计,出口的合格率不到5%,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不够硬。
3、地理位置不够优越,环境污染严重受气候,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观赏鱼资源并不够丰富,比较受市场推崇的仅有金鱼,亚洲龙鱼,近些年发展开的锦鲤等。同时,由于国内工业化企事业单位较多,越来越多的水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侵蚀,工业废水直接注入河流的现象屡禁屡犯,海水富营养化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让中国渔业养殖的资源进一步的缩小。
4、观赏鱼文化宣传不够观赏鱼一词虽然早已被人熟知,但是观赏鱼文化在国内消费者间普及度不够。很多人并不知道哪些鱼是观赏鱼,哪些鱼不是观赏鱼,而观赏鱼养殖的好处很多人也不曾了解。因此,观赏鱼市场需求在国内的扩张便成为了一个难题。由于需求不足够,很难带动整个市场的运作,导致国内观赏鱼产业对国际市场的需求也不够,所以发展速度较缓慢。
(三)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外贸;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商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7-04
作者简介:林发彬(1977-),男,福建闽侯人,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应用统计。
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研究角度不同对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也不同,其中讨论较多的一个研究角度是外贸商品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出口贸易的变化通过各产业部门之间复杂的关联和波及,对各部门的产出及增加值产生诱发效应,从而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外贸商品结构越是能适应经济系统中诱发效应较大的产业部门的需要,就越具有合理性。对此,在出口方面,评判标准是比较出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系数(或生产诱发系数)的排序,计算出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在进口方面,评判标准是比较进口商品结构与推动力系数(或需求依赖度)的排序,计算进口商品的合理度。显然,排序越趋于一致,计算的进出口商品合理度指数就越大,外贸商品结构就越合理。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沈利生、吴振宇,杨丽华等都是以此判断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对影响力系数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的非竞争型影响力指标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以传统影响力系数来分析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
一、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影响力系数计算的缺陷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1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该系数一般用符号表示,传统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Fj=ni=1ij
1nni=1nj=1ij(j=1,2,…,n)(1)
式(1)中,分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之和,表示只有第j个部门提供1单位最终产品拉动n个部门总产出之和,即影响力;分母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如果Fj大于1,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如果Fj等于1,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如果Fj小于1,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沈利生认为式(1)的计算有两个缺陷:影响力系数的传统计算是以总产出为判断标准,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影响力系数由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不合理,应该由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此外,他认为影响力系数的大小可以用影响力的大小来替代。
(二)细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内,国产中间产品和进口中间产品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即前者进入国民经济流通体系内,是构成各产业关联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在境外实现的增加值,本身并不直接进入到国民经济流通体系。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将二者等同对待,会夸大对国内各部门的消耗,导致式(1)的分子被夸大。但是通过后续的研究发现,将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转化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不够妥当。因为加工贸易是我国主要贸易方式之一,2007年之前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了一半,2008年才开始稍有下降,为481%,2011年降为44%。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和一般贸易有很大差别,所以忽略加工贸易有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表1是Robert Koopman等编制的细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横向上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表1 细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
中间使用
国内使用&
一般贸易出口加工出口
最终使用(最
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
+出口)
国内总产
出或进口
1,…,n1,…,n11
国内产品
中间投入
国内使用
和一般贸
易出口1
…
nADD(X-EP)ADPEPYD-EPX-EP
加工出口1
…
n
00EPEP
进口产品
中间投入
1
…
nAMD(X-EP)AMPEPYMM
国内增加值1VDVP
总投入1X-EPEP
注:上标DD代表国内产品用于国内使用和一般贸易出口,DP代表国内产品用于加工出口,MD代表进口产品用于国内使用和一般贸易出口,MP代表进口产品用于加工出口,D代表国内产品,P代表加工出口,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林发彬:基于细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林发彬:基于细分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I-ADD-ADP
0I
X-EP
EP=
YD-EP
EP
由上式可得出里昂惕夫逆矩阵B为:
B=I-ADD-ADP
0I-1
=
(I-ADD)-1(I-ADD)-1ADP
0I
以各部门增加值率为权重,计算出逆矩阵各列元素的加权和,就得到各部门影响力的大小,即:
P=(ADV APV)B=[ADV(I-ADD)-1 ADV(I-ADD)-1ADP+APV](2)
由于中间使用将加工出口细分出来,因此部门的增加值率也分为两部分,对应的行向量分别为ADV和APV。在式(2)中,ADV(I-ADD)-1中的元素表示归属于国内使用和一般贸易出口部分的各部门的影响力;ADV(I-ADD)-1ADP+APV中的元素表示归属于加工出口部分的各部门的影响力。对这两部分按照各自出口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就得到整体上各部门的影响力,用矩阵TP表示为:
TP=ADV(I-ADD)-1E-EPte+[ADV(I-ADD)-1ADP+APV]EPte(3)
在式(3)中,te为出口总额。由式(3)得出的部门影响力引入了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
二、对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分析
(一)评价的基准及数据来源
1评价基准。由式(3)计算出的影响力的基础上,即可对出口贸易的结构是否合理作出判定。理由如下:
在表1的分析框架内,进口产品分为三个部分:国内使用和一般贸易出口、加工出口和最终使用(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进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取决于前两个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最终需求在对国内增加值影响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增加值通过这两个部分漏出。令u={1,1,…,1},uAMD(I-ADD)-1中的元素表示归属于国内使用和一般贸易出口部分的部门,j(j=1,…,n)在国内需求增加1个单位时,所有部门的进口总额,即增加值漏出额;uAMD(I-ADD)-1ADP+uAMP中的元素表示归属于加工出口部分的部门,j(j=1,…,n)在国内需求增加1个单位时,所有部门的进口总额,即增加值漏出额。所以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如果进口商品在增加值漏出额较大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较小,那么这样的进口商品结构就具有合理性。
Robert Koop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分别归属于上述两部分的各部门在影响力和增加值漏出额上具有以下关系:
ADV(I-ADD)-1+uAMD(I-ADD)-1=u
ADV(I-ADD)-1ADP+APV+uAMD(I-ADD)-1ADP+uAMP=u(4)
上述等式关系表明,进口商品在增加值漏出额较大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较小,等同于进口商品在影响力较大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可以对进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进行比较,计算进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二者越是趋于反向一致,进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就越小,就说明进口商品的结构越合理。综合来看,无论是出口商品还是进口商品,其结构是否合理都可以在部门影响力的基础上进行判定。因此,本文以部门影响力作为评价的基准,判定我国外贸商品贸易结构的合理性。
2数据来源。各部门影响力的数据来源于文献Robert Koopman等人的“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各部门的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比例由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其中,在计算进口贸易的结构比例时,各部门的进口额均先剔除了用于最终使用的部分,然后再计算结构比例。各部门进口剔除的比例也是来源于此文献,共列出了2002年83个部门的影响力,2007年91个部门的影响力,还有少数部门的影响力数据未列出,且都是以现价计算得出。所以,要以此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进行跨年度比较并不十分适宜,本文仅对二者排序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二)外贸商品结构与影响力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1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这是一种对多配对样本进行检验的非参数检验方法,Kendall协同系数定义为秩和的函数:
W=Sm2n(n-1)/12
其中,S=ni=1(Ri-m(n+1)2)2是个体总秩与平均秩的偏差的平方和,
m(n+1)2是平均秩。n为被评价的部门数量。m=2,表示对外贸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进行评价。在实际计算中,只要n大于7,W就近似地服从χ2(n-1)分布。当χ2的p值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时,W值显著大,就拒绝原假设,说明出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具有一致性,即出口商品结构具有相对合理性;反之,则不能拒绝原假设,意味着出口商品结构不具有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满足检验的假设条件出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均以降序形式给出;进口商品结构的排序则是以升序的形式给出。如果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说明进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是反向一致的。
表2 2002年和2007年进出口商品
结构与影响力的协同系数检验
出口商品结构
与影响力的排序
进口商品结构
与影响力的排序2002年
2007年
2002年
2007年
m
2
2
2
2
协同系数,W
03
0206
0571
0689
Chi-Square(χ2值)
4926
37035
9368
124031
Df(自由度)82
90
82
90Asymp.Sig(显著性概率)
0998
0999
0178
001
2检验结果。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最后一行看,显著性概率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05的只有一项,即2007年进口商品结构与影响力的排序。这说明二者在排序上具有反向一致性,说明相比2002年进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而在出口方面,无论是2002年还是2007年,都无法拒绝原假设,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均不具有合理性。由于本文没有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进行测算,所以无法判定2007年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性相比2002年是否有所减轻。
(三)出口商品结构比例较大的部门影响力
在上述协同系数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问题。图1列出了2007年出口结构比例前11位的部门影响力,这11个部门出口总额占91个部门出口总额的5048%。其中,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以及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均属于高技术部门,其出口结构比例分别位于第1、2、4位和第11位,这几类产品出口总额又占这11个部门出口总额的4848%。然而从图1可以看出,它们的影响力均低于50%,也远远低于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以及金属制品等部分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影响力。
图1 出口商品结构比例前11位
的部门影响力(国内成分)
本文所讨论的部门影响力以增加值为评判标准。根据陈锡康等人的研究,部门影响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部门j(j=1,…,n)在国内需求每增加1个单位时,对所有部门增加值的国内部分的诱发比例(即增加值的国内成分)。由式(3)和(4)可知,用100%减去该诱发比例,即得出前面提及的增加值漏出比例。由于增加值的国内成分较低,优先增加这些高技术部门的出口,从贸易利得来看,我们仅截留了较低比例的附加值,如1单位出口所诱发的增加值中,在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国内仅截留339%,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国内仅截留323%。但贸易保护主义者仅看商品的进口总量,并不考量进口中所包含的我国所获得的低附加值比例。仍以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为例,《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11)》显示2008—2010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291%、314%和312%,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308%、331%和329%。从贸易特化系数(贸易差额/贸易总额)来看,该系数在2008—2010年分别为01、01和009,间接说明我国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中所截留的附加值比例仍然较低。
三、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化的建议
据WTO统计,1995—2010年,我国已连续16年成为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并自2006年以来连续5年成为全球反补贴措施的“重灾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1)》显示,目前,国外对我国贸易摩擦涉案产品逐渐走向高端,对华贸易救济调查肯定性裁决占比不断加大;碳关税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严格限制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我国引进国外的高端技术更趋困难;消耗资源性产品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需的原材料或成为国外对华贸易保护的重点。显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能再依赖量上的扩张,这样只会面临更加频繁的贸易摩擦。
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化有助于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以上分析表明,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要求增加具有较高影响力部门的出口比例,因为有较高影响力的部门也是那些国内增加值成分较高的部门;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化则要求减少那些具有较高影响力部门的进口比例,进口替代的作用不可或缺。综合而言,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合理化的着力点应落在提高部门影响力上,也就是提高增加值的国内成分。这意味着政府不能一味地鼓励增加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以及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制造业的出口,而应先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帮助这些部门突破核心技术的制约瓶颈,减少进口中间产品的投入比例。此外,还应重新审视利用外资问题,因为外资的流入大多只是出于整合投资国国内低廉要素成本的考虑,无意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国内成分。
[参考文献]
[1]沈利生,吴振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8):66-72
[2]杨丽华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8):14-23
[3]沈利生重新审视传统的影响力系数公式——评影响力系数公式的两个缺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2):133-141
[4]刘瑞翔中国的增加值率为什么会出现下降?——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框架的视角[J]南方经济,2011(9):30-42
[5]Robert Koopman,Zhi Wang,Shang Jin WeiHow much of Chinese exports is really made 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EB/OL]http://wwwnberorg/papers/w14109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了的持续高速增长。本文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我国和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的中国家化进程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变化趋势,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贡献,提出在新时期要大力发展外向经济、提高直接投资依存度、保持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稳定增长,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对策。
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据统计,1998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55620亿美元,为1950年的90倍。1998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出流入再创新高,分别达6490亿美元和6440亿美元,投资存量则超过40000亿美元。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变动趋势
国际上一般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来测定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即一国或地区在某年内进出口商品总值(EX+IM)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了更准确地分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我们又将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分别是出口贸易总值和进口贸易总值与当年GDP的比值。表1列出了世界上几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近10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贸易依存度的大小将这些国家和地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从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土面积较小,都在致力于本国和地区的工业化,走外向型发展战略。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对外贸易依存度均在50%以上,尤以马来西亚最高,1995年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73.2%。另一类是以阿根廷、巴西、印度和中国等为代表,这些国家和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土面积较大,在经济开放的同时必须兼顾国内市场的发展,走外向型和内向型结合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都不高。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增长,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增长更快。1988——1998年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为13.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9.21%。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虽较上年稍有下降,但仍达3239.3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一位。另外,从90年开始,除1993年外,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持续的外贸顺差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们再来考察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国际上一般用直接投资依存度来表示一国和地区直接投资流出流入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即ODI+IDI/GDP。同样地,我们用吸收外资依存度表示一国和地区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与GDP之比,用对外投资依存度表示一国和地区向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与GDP之比。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年以前,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流量不大,且多以开展合作、合营为主,外商独资企业很少。第二阶段是1992年以后,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急剧增加,1998年外商直接投资达453.63亿美元,是1990年的13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直接投资吸收国。
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吸收外资依存度在样本国中是最高的,说明了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带来经济增长(见表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对外投资依存度却不高,低于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显示我国直接投资流出流入的不均衡状态。这种不均衡状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经济处于起飞阶段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我国直接投资流出流入的不均衡状况要比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严重的多。 二、原因探析
以上我们了对外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在我国高速增长中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由于亚洲危机的,我国在贸易和直接投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自1994年达到顶峰的43.6%以后呈下降趋势,1998年已降至33.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9.2%,进口依存度为17.6%。直接投资依存度也是自1994年达到年89%高峰后一直下降。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和直接投资依存度的持续走低:
1、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化。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世界经济的一次衰退。据统计,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了4.5%,而1998年则下降至2.5%。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更是呈现负增长。除了和新加坡外,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下降0.5%-13.7%、各国币值普遍下挫5—70%。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出口受到极大的挑战。1998年我国出口仅比上一年增长0.53%,而1992-1997年平均增幅近20%。其中向亚洲地区的进出口分别下降了1.5%和9.9%。另外,由于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种种优惠措施吸引外资流入,如放开外资持股比例、开放零售和批发市场等,因此影响了我国外资的流入。1998年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仅比上一年增加0.46%,而1990一1996年增长速度高达53.6%。相比之下,1998年仅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就达24.7对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9.5%。
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有待优化。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为50.3%,而1998年这一比重已经降至11.2%,制成品比重已占88.8%。从表面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出口商品结构,但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0.1%上升到1998年的48.7%。另外,出口中的加工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4.81%上升到1997年的54.5%。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给经济带来的推动作用要大打折扣。我国出口贸易的产品中还是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很少,没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由于东南亚许多国家货币贬值,导致这些国家出口增加。由于这些国家的出口结构与我国相似,从而挤占了我国许多产品的出口份额。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缓慢。向国外直接投资设厂可以绕开关税和配额等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扩大产品出口,刺激本国经济增长。199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6490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38.7%。而我国1990-1998年对外直接投资平均仅为24亿美元,仅占同期平均GDP的0.41%。而韩国、马来西亚分别为0.6%和2.0%。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企业的对外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企业自身追求利益的驱动,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导致了海外企业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管理混乱、效益低下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我国的对外投资将会长期停留在低水平上。
4、据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一国经济在国际化进程中,首先是对外贸易的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因此外贸依存度会显著上升。但当外贸依存度上升到一定水平以后,就会出现缓慢增长的相对稳定的态势,同时直接投资依存度却逐渐上升并最终超过外贸依存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不能向小国那样实行“贸易立国”的外向型发展战略,而是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兼顾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据表1,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大国,外贸依存度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经不大。另外我国吸收外资依存度在发展家处于领先水平,外资流入基数很大,今后再出现前几年那样的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外资流入很可能是缓慢增长甚至出现小幅下降。因此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刺激国内需求,扩大出口,带动投资依存度和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势在必行。三、新时期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思考
我国自1997年实现“软着陆”以来,未能重新起飞,而是有滑坡趋势。1998年GDP增长7.8%比上一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物价持续下跌,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此,国家先后采取降息和增发国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启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然而并未起到期望的绩效。1999年GDP增长7.1%,仍未能摆脱谷底。在这种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刺激国内有效需求?我们认为,单纯地通过扩张国内需求的办法是不够的,应充分结合贸易和投资的关系,全面刺激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发挥它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首先,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资源,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当前我国国内许多,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商品积压、开工不足的局面,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此,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更为开放的投资政策,引导外资增加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另一方面要立足企业自身,充分发掘内在潜力,针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出口,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要加快新产品开发以及更新换代,力争确保原有的市场份额。对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产品,要加大和开发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溢出效应,促使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这一使命的必要途径。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国际贸易职业人,并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建设和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更符合实际的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应岗位特性,满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职业人。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途径
(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趋势及本专业特点,与校外外贸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为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平台,可以了解到实际外贸工作岗位的特性、内容、操作规范,同时了解到新形势下外贸工作岗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专业通过与外贸企业的互动,可以达到培养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技能”为指导思想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学生到外贸企业实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深入到外贸企业,到具体的外贸工作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工作,与一般企业员工一样从事相应职能的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顶岗”的过程对已学知识有新的认识与消化,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梳理与明确;并在“顶岗”中学习感受学校内无法体验到的真实工作氛围,缩短就业的适应期。目前“顶岗实习”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并大都放在大三时期,学生是在学习了大部分专业所修课程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着一定的基础。
(三)课证融合,加强考级考证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在国际贸易专业来说,主要的职业证书有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质检员、货代员、报关员等,由于考证考级主要是针对特定工作岗位所需技能和专业知识来设定考试内容的,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外贸岗位的专业课程,参加相关岗位的考证,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掌握了相应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具备了在相应岗位上的基本技能水平。通过这种形式,缩小了学生与外贸工作岗位的距离,为将来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完善校内仿真实训条件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往往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弥补校外实训基地的不足,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创新思维,在校内建设基于实物的仿真实训场所,这样可以完善专业实训功能、提高专业实训效果。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来说,就是建立国贸实训室,购置外贸相关软件,利用事前设定的操作情景,学生可以足不出校参与到摸拟的外贸实训环境中来,并模仿某个角色进行相关环节的操作,通关角色的操作学生可以认识到角色的定位,了解到角色的工作内容,学会角色所需要的相关技能。
(五)引入企业外贸人员参与教学环节
在教学环节上,把企业参与有机地融人整个教学系统中,整合企业和学校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发挥企业为教学服务的辅助功能,成立由企业外贸部门负责人或
者一线有着丰富外贸操作经验的人员等参加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定期举行例会,研究和制订职业人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同时聘请这些企业人员参与某门课程或者某些环节的教学,把其外贸操作经验融入到课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对权威的敬仰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尽快掌握实际岗位上所需要的技能。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外实训基地流于形式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都与外贸企业签订了协议,建立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但许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仅停留在协议书上,没有形成长期稳定、双向互动、运转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大都形同虚设。另外学生到外贸企业实地跟班实训,场景虽是真实的,但由于企业的盈利性和外贸工作岗位的特性,不可能一次性安排大量学生较长时间的岗位实践实训,所以到最后就是流于形式,变成了短瞬的参观。学生也只能随机见识一些东西,对于外贸具体业务的内容没有深入和实质上的了解,结果是校外实训基地也就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甚至有的只是签订协议,盖上公章,没有后续事宜,当是备案资料应付上面检查。
(二)对外贸人才的培养规格缺乏实践基础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多在制定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深入外贸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际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而是学院的教师于会议室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以往的外贸工作经历以及设想来进行职业人培养方案的修订。缺乏实践基础的职业人培养方案自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岗位的需求,不能体现外贸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会偏离现实;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能有效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为中心;在课程内容选取上不能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工作内容为主线;在工学结合的理念上也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不能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三)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
外贸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外贸实践或者实际操作环节,通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来学习专业知识,巩固和掌握所需要的技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这才是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条件上的限制和意识上的偏差,在现实的教学环节中,还是停留在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核心,学生依旧是被教师牵制的被动的对象,让学生参与的操作环节被教师有意或无意删减了,虽然方便了教师,但是最终学生不能达到掌握所需技能的目标。同时教师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了某项技能的考核,也还是停留在以期末考试为主,形式过于单一,不能有效反映学生实际掌握技能的情况。
(四)教学团队学院派的情况依旧未改
具体落实“工学结合”理念的主体是教师,因此教师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教授学生某项技能的时候,首先自己必须具备这项技能,这是前提,但是往往我们的教师真正在外贸企业从事过相关工作的很少,以后也基本上没有到外贸企业一线去挂职锻炼,即使有的挂职锻炼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不是时间短就是干脆挂名而已。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引进外贸教师时候更多地考虑职称和学历,外贸从业经验仅是一个参考而已,而真正在外贸企业一线岗位工作过有较高技能的人才往往学历上不高,因此整体上教师技能普遍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这些现实导致了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很多内容流于形式,不能教授学生真正的技能,最终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经验
(一)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成果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成立于2003年,如今历经了近9年的发展,在这9年的发展过程中,专业一直秉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不断取得了新的成就,比如在2008年申报成功了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外贸出口跟单实务,2010年专业成功申报了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在2003年专业成立之初,就与校外外贸企业合作成立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外贸行业专家作出专业建设的指导委员会成员,邀请他们对专业建设提供外贸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同时提出对我专业建设的建议,帮助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讨论专业发展规划,修订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
善人才培养规格,另外聘请他们为学生召开外贸方面的讲座。2004年开始开设技能实训课程时就聘请外贸企业兼职人员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利用他们丰富的外贸工作经验充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贸技能操作水平。2005年提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技能水平。2006年落实专业教师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先学会技能,再把技能带到课堂上教会学生技能,这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依据任务驱动为导向,工作内容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实施项目教学模式,重点突出技能训练,正是因为这样,外贸出口跟单实务这门课程才能够顺利申报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突破
2010年开始,专业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工学结合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展,继续做好做强,不断增强专业整体实力,与杭州言早西服饰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杭州言早西服饰有限公司对外贸易部。这是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摒弃了单纯式的协议合作,认识到开展深入实质合作的重要性,意识到长期稳定的深入合作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于是利用杭州言早西服饰有限公司还没有自营对外贸易的情况下,与其共同出资合作成立杭州言早西服饰有限公司对外贸易部,对外贸易部的人员都是学校都是由学校派驻,包括专业教师和学生,对外贸易部的工作具体就由派驻的学生和老师来开展。在与学校合作中,企业不用给对外贸易部的工作人员发工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单独投资成立一个对外贸易部,同时可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市场销售,获得更多的利润回报。而作为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来说,可以利用与企业合作的契机,一方面让教师深入岗位第一线了解和学习以及提高其外贸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分批分组到外贸岗位第一线进行外贸操作实战,通过具体实战学生可以切实掌握所需要的技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教师的实地指导。而且通过外贸业务产生的业务利润可以继续推进公司对外贸易部的长期运作。这样的合作形式可以说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个大胆创新和尝试,也是更有效推进工学结合的途径。
四、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有效途径的思考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目前教师师资结构前提下,不再惟高职称高学历是论,而是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去学校指定的外贸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并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到外贸企业兼职,锻造一支理论知识扎实,技能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只有在这种情况才能更好地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另外对教师队伍进行进一步优化,利用优厚待遇引进外贸企业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共同为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服务。
(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其亲自操作,贯穿整个操作过程,体会操作经历,这样学生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技能要点的掌握也比较深刻。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检验,及时改进和完善。
(三)密切与企业的合作程度
在市场经济社会,利益驱动是保证合作的首要条件。企业、学校不同的利益驱使,决定了各自的行为特征。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要保持发展与创新,需要学校培养人才和技术服务。可见,要想保持与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并开展深入实质的合作内容,必须为企业培养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作为工学结合的发起者学校,应主动走入企业,不断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另外还应研究企业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温晓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破解途径[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01)
[2] 姚奇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题及其破解[j].商情,2010(11)
[3] 吴素敏.工学结合是高职国际
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商情,2010
[4] 刘辉.基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的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