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时间:2023-06-21 09:05:30

导语:在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第1篇

关键词:山西“三农” 现状 农业发展方式 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22-02

一、山西“三农”现状

1.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速度较慢,城乡差距明显。近几年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从2004年到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每年的增长都在300元以上,每年的增长速度扣除物价因素,每年增加都在6%以上。但是与城市居民比,农民收入增长还是较慢。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经济遭到重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回落到7.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达到10.9%,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达到3.33∶1。

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近年来增速较快,与全国相比,除2001年和2006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下游位置。

近年来,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97。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城乡居民收入比开始下降。到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05.61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24.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48,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66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5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上升到3.1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8元,同比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36元,同比增长11.6%,城乡收入比上升到3.3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

农民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统筹城乡居民收入任务艰巨。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仍受到一系列因素制约。农业生产由于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很少,加上农业基础条件差,抗灾害能力弱,很难保证有好的收成,即使有好收成,由于农产品不能与市场有效衔接,往往增产不增收,因此,靠农业增产来增加收入很难、很有限;农民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即打工,由于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体制还没有消除,务工收入增长还面临多种因素制约,存在不稳定性,加上外出花费较大,要有大幅度提高也不现实;第三来源为财产性收入,由于“三农”多年来的贡献多,积蓄有限,靠财产来增加收入也很有限;第四方面为国家的转移支付,近几年来全国、全省力度加大,但面对广大农村农民,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不算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高素质人才往往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转移到城区。

2.农业发展有所改善,但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低。经过多年对农业的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山西的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农业机械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整体偏小,且呈现土地狭小、分散特征。市场经济要求农户要有生产效益,首先要有规模上的保证,农业现代化很重要的特征是机械化,同样有规模上的要求。就目前山西农户的生产规模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在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下,农业很难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表现在农业的投入不足,耕地可持续利用差,机械化生产方式范围小,经营效益低。要解决规模生产经营问题,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处理好耕地流转问题。客观上,各地都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由于相应配套条件没有跟上,在流转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来进行流转;有的地方违反了“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前提;有的地方由于耕地流转不畅,出现抛荒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地影响了耕地依法有序有效流转,进一步影响了全省农业的规模经营。

3.农村发展有改善,但是城乡建设差距依然很大。经过连续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典型村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大多数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自我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依然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形成的机制、体制的障碍,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城市相比,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仍然集中在城区,农民的孩子若要接受好点的教育,往往需不远千里跑到城里。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加快,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仍未根本解决。有些村连卫生室都没有,更谈不上其他医疗条件。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收入保障等,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享受到。尽管这几年,国家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但与城市投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道路、农田水利、通讯、生态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不进反退。

4.县域经济有提高,但是实力小,不平衡。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依然弱小。2008年山西县域生产总值(GDP)为4050.9亿元,占全省的57.41%。尽管改革开放以后,山西包括县域经济在内的整个经济与自身相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山西还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仍然落后,县域经济表现得更加突出。

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看,山西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底,全国2002个县(市),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县域平均人口45.85万人,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51.15亿元。2008年山西省96个县(包括县级市,包括区),平均人口25.88万人,平均生产总值42.2亿元,占全国县域经济各县市平均水平的82.5%。

从全省来看,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孝义和河津,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00.1亿元和193.6亿元,其人均GDP分别达到45718元和49855元。永和县GDP只有2.53亿元,相差近80倍,即使是人均GDP,相差也达到15倍。

二、转变山西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只有以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解决好人口转移为切入点,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

1.以城乡统筹为重点。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扶持、工业反哺等方式使农业、农村能够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对于农村的社会事业要放在同城市同等位置上去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下一代劳动力的素质。在城镇化进程重中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2.以人口转移为切入点。发展是和人口流动、转移相伴随的。在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是有规律的。一般而言,人口都是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动到非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城镇的设施、产业能否消化大量流入的人口。因此,要遵循人口流动转移的规律,调整城乡布局、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本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的制度建设,顺应人口转移和流动的规律,疏通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障碍,这样才能真正为解决三农问题打开新途径。

3.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土地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而且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此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相对稀缺的约束下,只有通过调整、整合土地资源才能获得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近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土地的扩张性投入。但是发展到今天,土地的稀缺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土地也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土地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整体解决经济发展、三农问题是现实和迫切的选择。

首先,建议在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农民永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积极性。第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入市场化轨道。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逐步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第四,将村民居住生活、劳动生产的空间合理安排建设,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4.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产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其次,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是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企业和各类生产要素迅速积聚,使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得以集中投入,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三是以县域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形成特色,进而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群的形成与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是增强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应当以县域实际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衍生新的产业集群,实现滚动发展。一方面要选择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品牌,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第2篇

1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机遇和优势

1.1 政策机遇良好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政策,为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循环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2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生态循环农业以生态安全、食品安全为前提,以沼气为纽带,将设施农业、畜禽养殖等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的农业经济体系,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生态循环农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3 农业资源区位优势明显

奇台县气候条件独特,光热水土等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宜农土地200万(667m2),农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63万(667m2)。适宜生产优质小麦、玉米、啤酒大麦、裸仁南瓜、打瓜、豌豆、糖料甜菜、油葵、高淀粉土豆、各类杂粮、辣椒等各类蔬菜。粮草充裕,畜禽养殖规模大,年内牲畜最高饲养量达到310万头(只),出栏牲畜206.7万头(只),家禽1100万(羽),是做大做强生态循环农业的天然宝库。此外,奇台县距首府乌鲁木齐仅200公里,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农产品优势。

2 奇台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现状

奇台县现有户用沼气池6734座,完成“改池、改圈、改厕”配套建设4200户,建成生态温室3000座,生态家园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5个,温室沼气生态示范户260个,2010年将新增700户。主要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和“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使沼气、标准化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和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为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如金奇万头猪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奇台县鑫源种猪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建设总容积为1600 m3,每座大中型沼气池年产沼气21.5万m3,可为300户农民供应清洁能源,年节约煤炭585 t,年产沼液1.4万t、年产沼渣661 t。通过加工转化,使畜禽粪便得到集中处理。奇台县秸秆还田量为872 t,堆肥量为9.1 t,秸秆青贮量达到14万t,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4万(667m2),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0万(667m2),以上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了不合理使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认识不够.技术体系还有待完善

目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到位,还不了解生态循环农业的实际意义,因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和愿望不够强烈。生态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尚不健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能涵盖“生态”、“循环”全部内容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2.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据2008年开展的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现今种植业污染主要有农用地膜、化肥和农药。地膜年用量13.7 t.残留量1.95 t;农田化肥年使用量462 t,使用量仍然偏高;养殖业污染表现在农村人畜粪便的处理方面不到位,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影响了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2.2.3 秸秆循环利用率有待提高

奇台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年秸秆产量为24.6万t,因各种原因,部分作物秸秆被焚烧、随意丢弃,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用作其他方面的有163.1 t,因此。秸秆循环再利用空间比较大。

3 奇台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3.1 制定发展规划,理顺发展思路

按照奇台县委提出的“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以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产品为着力点,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和无工业“三废”污染等条件,高标准、规范化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和环境协调发展。

3.2 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技术培训。营造发展氛围

采取新闻媒体、农业信息网、农技110、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引导群众树立生态安全和资源再利用的观念,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营造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完善技术体系

结合奇台县气候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下功夫,研究总结利于本县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将秸秆还田、生态沼气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等诸多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农业固体废弃物堆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中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整合集成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4 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结合牧民定居工程,继续推行“畜-沼-菜”庭院经济模式,一次性规划,让牧民长久受益;结合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小区的发展,推行“畜禽-沼-菜”种养小区模式,这两种模式都要以沼气清洁能源利用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沼气建后服务体系,提升沼气池运行水平和质量,发挥其联结畜禽养殖、温室蔬菜种植的作用,促进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生产沼气、沼液和沼渣,解决农户炊事照明用能需求,清洁、卫生、无害化的沼液、沼渣用作农作物肥料,保证农产品品质,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此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探索并推行“农作物种植一畜禽养殖一畜产品精深加工一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模式、“畜禽养殖一粪便一沼气一有机肥一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生态循环链、“农作物秸秆一综合利用”生态循环链等多种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

3.5 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生态农业品牌

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环节,创造满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外部环境,建设重点生产基地,严格按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操作,推行生物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及机械防治技术,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使农产品达到生产标准。加强农产品产、加、销各个环节中质量安全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生产基地认证,开展农产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确保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第3篇

关键词:小型农业机械;皖南地区;影响因素;推广应用;对策

安徽省皖南地区在新时期大力推广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他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就是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来发挥科技创新,充分开拓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将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作为首要突破口,主要强化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在整个皖南山区推广成熟的机械化设备技术,确保山区内林果业、设施农业、初加工机械化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时也要积极优化升级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快速提高农区机械化水平,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基于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皖南山区专项工程发展概述

皖南山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他们所主要种植的农业作物包括水稻、油菜、茶叶、烟叶、果蔬、药材、等等。该地区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出、再配合政府扶持和社会服务,构建了一套符合于地方农业发展行情的小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到2015年底,该地区已经初步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10个,果茶桑机械化水平也已经达到50%以上,农技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超过500个,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乡镇、行政村的全面覆盖。争取到2020年,包括皖南山区在内的整个安徽地区将建设完成特色农业机械化试验示范区超过42个。从皖南山区的主要农业机械化专项工程项目来看,包括了茶叶、山核桃、板栗、桑树等专项农产品的种植生产。以特色农产品为例,该地区就开展了基于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的机械化试验示范工程,以“一乡一品”工程原则,大力推广山核桃脱蒲、烘干、板栗剥苞、蚕茧烘制、毛竹初加工、果树植保等机械化生产及初加工技术。强化对地方新型适用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经验交流[1]。到2015年底,皖南山区已经初步建成4个优势特色农产品薄弱环节机械化试验示范区,实现了对地方农机装备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2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的影响因素

安徽省皖南山区由于整体发展受制于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等内外因素,所以农业发展地域性特征极强,其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被深刻影响,主要来讲体现在以下3点。第一,由于地理条件限制,皖南山区更适合于发展小型农机,而事实上地方小型农机相比于大中型农机保有量更多,在水田、耕地、茶园、林山和竹园中应用更加得力。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多种农业种植经营方面都求小求新,例如对微耕机、小手扶、修剪机、茶机等小型机械的应用就非常广泛。而更由于地区地理条件影响,在山间耕作作业、运输等等农业活动中也更适合于小型农机发展。第二,皖南地区整体农机作业水平不高,这是由于当地山区土地规模较小且非常分散的地理特征所造成的。所以许多农户沿袭了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这使得农机作业面积偏小且作业时间偏短,导致农机利用率变低[2]。总体来看,这不利于皖南山区土地流转,更不利于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三,虽然皖南山区比较适合于小型农业机械化发展,但整体来看地区农机装备总量还偏低,特别是受到地域面积和人口规模限制影响,田地整体平整度差、农机耕路也不够完善,农机总生产动力较比北方某些地区还有巨大差距[3]。

3小型农业机械化在皖南山区推广及应用的发展优化策略

3.1强化政府扶持力度

以发达国家过往发展经验来看,必须做到对工业反哺农业来弥补农业发展的弱质性,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地方扶持力度,实现多元化投入发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基本导向、以工程项目投入为主要抓手、以乡村集体与农机专业化合作社为投入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特色小型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再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新形势下努力转变观念,多多投入财政资金发展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研发、引入、示范、鉴定、推广和培训工作,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帮助农民在享有优惠福利政策的辅助下实现小型农机购入,例如贷款购买设备、享受政府补贴政策等等。通过政策拉动内需、保持皖南地区小型农业机械化的稳定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对地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

3.2强化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皖南地区要想快速发展小型机械化农机农艺,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建立具有农业机械化技术特色的指导专家组,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机械化种植,并扩大种植规模,建立以地区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指导。再者,也要加速制定适应于不同区域及不同农业产品的科学农艺标准,走规范化机械技术作业路线,提升地方农技作业的标准化水平,做到健全皖南山区小型农机化技术创新体系。最后,还要把初加工这一薄弱环节作为重点来突破,将农机农艺有效融入到初加工生产体系当中,进而提高它的科技含量和适应性,打造一套轻便耐用且节能环保的初加工农业机械化设备。

3.3重视新型服务主体培育

要鼓励和积极推动发展适合于皖南山区的特色专业性农业技术,再配合综合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等等,建立具有示范性和共建性的专业农机合作社并重点扶持。在这一点上,要优先委托和安排合作社组织承担皖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开发,推广优势项目,探索全新合作模式,进而达到对经营服务领域的全方位拓宽,最大限度强化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力度和规模[4]。

4结束语

皖南山区作为安徽省的特色农业发展地区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及技术指标,当地还应该继续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小型农业机械化道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培育,利用小型农机将山区地理劣势转化为优势,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最终实现山区农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朱茂林.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8):21-22.

[2]梁景晟.泰和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4,45(5):13-15.

[3]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 新形势 植保工作 发展思路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53-02

1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遇到的问题

1.1 农产品销售困难

最近几年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也非常迅速,衍生出很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产品产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产品受到市场经济调幅控制,导致销售农产品变得困难,农民无法获得利益,劳动积极性也同时受到影响。

1.2 粮食安全和产量面对强大压力

国家社会发展稳定,市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这样的形势能够使农产品生产量增加,粮食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证[1]。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这使粮食产量问题有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粮食需求大,在生产方面就容易忽视粮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再加上现在倡导退耕还林,这使可以利用种植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了,为粮食产量、质量以及安全问题带来隐患。

1.3 防治病虫害工作面对新难题

当下农业生产运用新型科学技术的同时,在结构上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动和调整,使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机率大大降低,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也产生了新难题。在防治病虫害时由于大量使用农药,使很多虫害产生了抗药性,也将农作物的安全系数降低了。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滑,气候变换也不稳定,这些因素都能导致防治病虫害工作受到影响[2]。

1.4 植保工作体系无法得到完善

首先,植保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现在虽然也有做一些病虫害方面的预警工作,但是宣传的手段过于传统和单一,宣传渠道不够多元化,导致信息发生滞留,流通速度也过于缓慢,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植保宣传工作不能加以重视,农民得不到最新的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也使得很多农民不了解最新研发的农业科学技术。其次,植保工作中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且能够长期稳定从事植保工作的人员也非常少,人员流动量大,新聘请过来的植保工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对很多农业科学技术都不了解,再加上植保工作中需要的设备供给不足,设备不够创新,无法满足植保工作的需求[3]。最后,没有给植保工作提供充足的经济条件,导致植保工作者因为资金问题无法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在研发新技术方面也受到很大限制,进而使植保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 新形势下植保工作发展新思路

在社会发展和经济不断迅速提升的新形势下,我国植保工作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工作方针,继续以预防为主对农作物进行综合性防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坚持方针同时要加强对工作进行创新。

2.1 要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问题上做出一套有效的预报体系,并且要充分了解全新形势下发生的不可控病虫害。

2.2 在对农作物使用农药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严格的规格和程序进行,并要不断研制出无公害药物,将无公害药物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让农民用科学性的农药对农作物进行防治病虫害,延长抗药性时间[4]。

2.3 要对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将粮食安全性提高上来,使粮食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餐桌这一过程都经过严格的检查,确保粮食安全性。

2.4 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并使宣传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将植保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充分将新研发出来的技术得以运用,使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让农民得知。

2.5 对植保工作人员要经常进行培训和学习,强化植保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的业务水平提高上来,积极引导员工不断进行创新,保证植保工作高效率进行。

3 新形势下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植保工作体系

植保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发展方向应该做到不断创新,在工作方法和新技术研发上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植保工作的体系也要进行完善,面对当下农业发展的需求和对植保工作需求程度制定完善、科学的体系。将原来的宣传工作不断增加力度,传播渠道也要更加多样化,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预报病虫害消息,植保工作中的指导策略和最新研制出来的新科技也要通过这些渠道进行传播,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在植保工作建设上也要加大投资,将设备进行完善并匹配充足,这样才能保证植保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3.2 重视使用农药技术的方法

在以往对农作物使用农药技术时,因为不够重视配比量和实施流程,导致农作物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使病虫害提高了抗药性,针对这种情况植保工作应该加大管理农药使用方法,使农药技术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喷洒农药的机器要及时更换,要不断引进最新研制出来的机械让农民使用,并指导使用方法,充分利用新机器喷洒农药,得到防治病虫害效果[5]。在农药的运用上也要注意合理配比,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规格来调配,使用时间也要格外注意,进而使农药技术真正发挥出价值。

3.3 坚持做好植保工作

通过植保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在工作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植保工作要始K坚持工作方针,将植保工作发挥出最大价值,植保人员也要不断自身能力,促进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结束语

总之,植保工作对于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证植保工作良好发展,才能使农业发展更加健康,要切实对植保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完整的植保体系,加大新技术宣传力度,使植保工作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军.新形势下做好植保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农业,2016(8):86.

[2]陈永男,华玉峰,王立平等.基层植保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47-49.

[3]方志鹏,王良吉.合肥市植保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73-175,177.

第5篇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马鞍街道地处南京市六合区北部,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发展生态农业。近年来,该街道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注重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近年来,马鞍街道注重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结合,引进绿色环保项目,淘汰区域内污染企业,促使土地、水和动植物物种资源得到保护。该街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嘉瑞蜂蜜食品、隆凯饼干、高能饲草饲料等农业产业化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在特色基地建设方面,认真抓好水芹、龙虾、优质稻米、饼干小麦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生态种植方面,积极培育扶植有机水芹、绿色稻米等基地的认证,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1.2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马鞍街道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紧抓绿化造林不放松,促进绿色产业大发展。每年绿化造林66.7hm2以上,到2012年全街道森林覆盖率达24.03%。紧抓农业投入品的安全施用,促进生物种类多样性。目前,全街道化学肥料、农药使用量较5a前分别下降20%、30%以上,生物资源达上百种类,其中植物品种300个以上,野生动物100多种,天敌昆虫10多个种类,昆虫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群落贴近自然分布。2013年,该街道顺利通过省级生态环境优美乡镇验收。

1.3 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规模

近年来,马鞍街道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农业,全街已打造以水芹、茶叶和苗木等经济林果为主的3大特色产业,初步建成金银花、茉莉花、桃花、蝴蝶兰4大花卉基地,发展了以河王龙虾为主的养殖基地。目前,全街道水芹种植达400hm2,茶叶种植233.3hm2(为全区雨花茶最大种植基地),苗木种植333.3hm2;已建成金银花200hm2、六合野茉莉66.7hm2、蝴蝶兰年产80万盆、桃树200hm2的花卉基地[1]。大力发展以龙虾、黄颡鱼等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其中龙虾养殖200hm2、黄颡鱼66.7hm2。

1.4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为顺应市民渴望走向大自然,崇尚休闲旅游的要求,从2012年开始,马鞍街道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与建设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协调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融合,带动了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3年,已建农家乐7家,正在建设的泥桥、糍粑墩旅游专业村2家,正在建设的河王湖茉莉花、巴山世外桃源农业旅游企业2家。目前,采摘草莓等体验形式的农业休闲业在巴山、泥桥等村蓬勃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旅游的良好场所;规划建设的河王湖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项目、巴山六朝古都养生养老示范园区正在强力推进。

2 限制因素

2.1 基层干部群众的认知度不高

目前,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认识模糊。一部分人认为,农忙种种田、农闲打打工,投资少风险小,看不到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前景,从而显得思路不清,劲头不足,认知度不高。

2.2 产业组织的机制不健全

现行的土地流转制度、金融信贷政策、产业组织协调发展等体制与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都市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全街道农业经营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分散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规模偏小,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化发展整体水平仍然不够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还比较少。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产业化经营发育不充分,现有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不够完善,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尤其是有品牌高档品、高质品等精深加工品少;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都市生态农业亮点不多、整体水平不高。

2.3 劳动力素质偏低不适应

都市生态农业是以资本、信息、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其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等特点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管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该街道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农民小农经济意识较强,耕作观念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面临着大多数年轻的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素质高的人才供给大量减少的问题;也面临着留守劳动力的知识陈旧、接受能力差、短期文化素质难以提高的问题。

3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宣传引导

发展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推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特征,通过多层次宣传引导,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引导,让广大干群了解认知;加强宣传工作,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背景、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通过举办观摩活动,让大家走出去参观学习,明确思路,提高认知度[2]。

3.2 依托科技支撑

都市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融合,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需要应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马鞍街道地处都市近郊,市区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资源十分丰富。该街道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工作,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依托科技支撑,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促进马鞍都市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另外,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充分利用农民培训项目的实施,打造一批高技能、实用性科技人才。要扶持家庭农场建设,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

3.3 营造生态立街

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马鞍街道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多的特色,更是其可持续长期发展的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水库和水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生态湿地等水资源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和丘陵山体绿化与防护林建设工程投入的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严格筛选和限定产业投资项目,做到园区的产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产业,园区项目必须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园区的产品必须是生态环保型产品;严格规范入园企业的环境行为,严惩杜绝其对环境不良影响和破坏;大力植树造林,营造美化环境,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经济林果产业和特色有机蔬菜产业,走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道路;实行适度生态经济发展倾斜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吸收社会力量投资环境建设,对落户园区的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产业和项目,给予税收、信贷、利益分配等方面优惠政策。

3.4 发展产业兴街

通过健全产业化组织发展产业,变生态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发展产业,以产业兴街,为马鞍的生态农业发展助力。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科学确立水芹、雨花茶、富硒大米等产业,打造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粮油、特色高效种养业的品牌。以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为核心,以兴办养生、养老产业为重点,紧紧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兴办产业项目,打造生态旅游休闲产业链,开发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垂钓、养生养老等经营项目,围绕游客“游、赏、购、吃、住、行、娱、体验”等需求,开发旅游消费产品,以旅游接待和旅游消费带动关联产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玲,朱训永,刘学良,等.南京市六合区水芹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蔬菜,2011(2):1-4.

第6篇

摘要分析了贵阳市南明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现状与特征,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与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思路与技术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农业;种植模式;现状;贵州贵阳;南明区

2009年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乌当区永乐乡划入南明区后,南明区土地资源面积由原来的85.4km2扩大到209.34 km2。南明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菜、果、花等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转变传统农业思维方式,用生态农业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促进贵阳市城郊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1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作为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南明区在区位、交通、资源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是省委办公所在地,全省、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全省首批建设的经济十强县(区),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旅游胜地。北连云岩区,东北、西北与乌当区接壤,南接小河区,东南和西南接花溪区。2009年乌当区永乐乡、花溪区小碧乡划归南明区后,全区总面积209.34km2,辖4个乡和15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约75万人。年平均气温15.3℃,全区年均降雨量1 174.7 mm,无霜期270d以上,属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南明区种植业涉及云关、后巢、永乐、小碧4个乡,2009年有耕地面积1 834.5hm2,农业人口56 486人。2008年(包括永乐、小碧乡)实现农业总产值22 394万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4%,人均收入5694元,其中2008年蔬菜播种面积3 551.5hm2(次),总产量116 665t,果树栽种面积769.5hm2,总产量7 122.6t。种植业主要以蔬菜、果树为主,水稻、玉米、油菜等大田作物逐年减少,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大。在几年的发展中,南明区城郊突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果蔬产业,努力打造品牌,初步形成了城郊生态农业种植模式。主要表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1.1果、蔬产业催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

永乐乡地处贵阳市东郊,乌当区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2km,距乌当区政府驻地新添寨24km,离贵阳机场9km,东、北与龙里县接壤,南与贵阳市机场相连,西与情人谷、阿栗杨梅园风景区毗邻,全乡总面积59.6km2,辖罗吏、柏杨、水塘、干井、石塘、羊角、永乐7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全乡共3 088户,总人口12 043人。耕地面积812.1hm2,其中专业菜地241.9hm2,粮区菜地466.7hm2,年复种面积1 800hm2(次),年产蔬菜6.45万t,外销4.8万t;有果园637.5 hm2,年产水果超过6 100t;有莲藕基地66.7hm2,年产量达1 750t。建成了占地1.76hm2的果蔬批发市场,日交易量淡季达150t,旺季可达250t以上。辖区内有风景秀丽的石笋沟水库风景区、石塘小山峡、罗吏大古钟、永乐古堡遗址、清礼部尚书李端芬墓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苗族二月场”、“布依六月六”等民族风情文化节,有“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举办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随着永乐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悄然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永乐乡2008年也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2特色蔬菜休闲观光促进生态农业

南明区有莲藕基地66.7hm2,是贵阳市最具规模和特色的蔬菜基地和生态旅游好去处。荷花具备景观、文化、生态、食饮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及功能,受到成千上万游人的青睐,并成为农业生态旅游中的一枝独秀,且莲藕上市给当地群众带来可喜收入。农户通过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辖区内现在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有永乐山庄、永乐人家、柏花山庄、三味庄园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也有20多户。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使南明区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菜、四季有景”的城市田园风光。

2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障碍较多,推广力量不足

全区虽然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技推广机构,但是由于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很难将农业实用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当中,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仍主导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对发展生态农业所要求的操作规程理解能力低,尤其是一些立体种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农村中难以推广实施。另外,2009年永乐乡和小碧乡划入南明区,耕地面积由原来的266.7hm2增加到1 833.3hm2,农技推广部门工作量增大很多,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科技服务质量的提高。

2.2常规农业比重过高,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主要表现在小碧乡,山地多,且主要从事以玉米、水稻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以粗放式种植方式为主对管理技术要求较低,因而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较低。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果、菜等作物由于生产投入较大,因而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方面相对滞后。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滞后,抗御病虫草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手段缺乏,导致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能明显提高。

2.3城市扩建导致城郊蔬菜面积萎缩

主要表现在后巢、云关乡,两乡地处贵阳市城郊接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逐年增多,而这些被征用的菜地大部分是基础设施较好的坝子地,导致全区菜地面积逐年减少,蔬菜生产规模急剧缩减,对该区蔬菜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3南明区生态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强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南明、生态南明、和谐南明”的战略思路,按照“规模强菜、质量(标准)立菜、科技兴菜、筑菜外运”的指导思想,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3.1合理规划,全面推进都市观光农业、城郊生态农业发展

按照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要求,制定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争取省、市农业科技项目,创建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态基地。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广大农民对调整种植业结构的认识,进一步优化粮、果、经作物种植比例,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群众加大发展效益好的果、菜、花卉苗木等潜力产业。努力减少重点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创优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并举。

3.2抓生态文明城区和文化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寨整治,提高村民素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发展主题,以打造“永乐乡桃文化品牌”为发展目标,鼓励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专业旅游公司(或旅游协会),创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李端棻墓址、永乐古堡、罗吏古钟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桃园文化和李端棻历史名人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永乐乡村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服务业。

 

3.3以永乐乡为中心发展生态农业

以永乐乡为中心,永乐果蔬批发市场为平台,建立666.7 hm2蔬菜基地,辐射到小碧乡和龙里县猫场、洗马等乡镇,实现年外销蔬菜4.5万t以上,并逐年递增。建立优质果园666.7 hm2,其中优质艳红桃基地300hm2,中华寿桃基地66.7hm2,其他水果300hm2,年产量6 000t;同时,建立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等项目基地。以一年一度的“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为平台,做大做强“永”牌艳红桃和“黔山牌”蔬菜,发展成为“万亩桃园”、“万亩菜园”的生态农业。

4南明区发展城郊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

4.1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根据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把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到乡镇村,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网络机构,形成“区—乡—村—农户”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使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前有功能齐备的规划、产业选择指导和产业效果分析预测服务,减少投产的盲目性[1]。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阶段、各环节有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确保生产安全。产出成品后,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引导销售,确保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实现。

4.2全面提升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以永乐的果园、菜园为载体,大力推进优质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芦笋、苦瓜、桃树等项目基地建设[2],打造“万亩桃园”和“万亩菜园”等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桃花艺术节”、“桃园文化节”等有利条件,建设专门从事观光旅游接待的公司,切实推进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4.3大力发展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目标,对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在为养殖小区或周边农户提供清洁燃料的同时,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施“猪-沼-果”、“猪-沼-菜”以及大中型沼气建设生态模式[3]。

4.4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实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

“万亩果园”和“万亩蔬菜”基地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用物理技术防治虫害,最大限度减少常规农药的使用。全面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4.5加强生态农业从业主体培训

发展生态农业,主体是农民[4]。一要组织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二要推行农业生产“零距离”指导,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手把手”式的现场上课。要多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培训,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工程”,着力实施带领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致富的“双带”工程。三要组织乡、村干部到外省和周边县参观学习外地的工作经验。

5参考文献

[1] 李家虎,宋松岩,白耕勤.浅谈我省生态农业的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1989(4):18-20.

[2] 李风琦,曹建华,朱再昱,等.江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12):127-130.

第7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现状;发展

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农业生产大国,随着我国对设施农业的重视,设施农业机械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至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已基本完善,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基本实现初步的现代化。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还有一定差距。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大多是在大田作业机械的基础上改装而来,真正适合于设施农业生产的机械比较少,机械化程度也偏低,先进的机械作业模式也不多。针对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注重与设施农业的农艺及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特点相结合,研制开发性能先进、功能实用、价格适中、满足设施农业要求的成套作业机械机型势在必行。

1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现状

1.1 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进度慢,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设施农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后,设施农业机械更是近些年才开始发展起来,因此,如何全面提升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1.2 生产效率和精密度较低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生产效率和精密程度方面都比较低。虽然我国目前的设施农业机械已能基本完成各作业环节所需的各项功能,也能适应当前设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但其生产效率和精密度还不乐观,没有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不利于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

1.3 与设施农业的农艺特点结合不够紧密

设施农业的生长环境最大特点是具有封闭性。封闭的设施大棚内部温度及湿度都很大,空气中的各类气体含量与棚外不同。高温、高湿环境不仅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适宜微生物的繁殖,棚内病虫害增多,使得植保机械与大田植保机械有区别;设施大棚中的土壤与棚外土壤在土质和松软度以及土壤中物质含量都有所不同,所需的作业机械也会有区别。诸如此类的因素较多,所以,设施农业机械必须与设施农业的农艺特点相结合。

1.4 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相对滞后

研发力量的加强、技术的进步是促进一个领域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同样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改革来推动。当前环境下,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相对落后,技术含量不高,这导致了设施农业机械在设计、材料选取及制作加工方面做不到全面优化,从而直接影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的效率与精度,同时也会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

1.5 信息化程度不够

当前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早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中去。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了信息化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系统化的管理,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但在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中,信息化的发展还渗入的不够透彻,应用程度不高,没有将信息化的优势在设施农业机械中体现出来。

2 研究设施农业机械的重要意义

2.1 提高设施农产品质量

温室环境下,农作物自我调节能力又较弱,若没有相应技术及装备时,容易遭遇病虫害危险。造成大量农药、水、肥等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降低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影响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到设施农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不断研究、改进我国的设施农业机械,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农作物各个作业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保障。

2.2 减轻设施农业生产劳动强度

在我国,设施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仍然以人工劳作为主,机械化水平不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劳作积极性。近些年,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季节性明显、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设施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速设施农业机械化改造,用先进的技术条件来支撑设施农业,改变传统人工劳作方式,实现设施农业发展的机械化、现代化和高效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3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基本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硬件设施的大量建设逐步转向对信息技术的迫切要求。设施农业机械是设施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含量对整个设施农业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

3.1 重视组织领导

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离不开设施农业的发展,只有构建一个可以有效发展的设施农业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有效的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可以提升设施农业产业劳动产出率、土地产出率以及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各地政府组织可将设施农业机械作为六大产业考核的内容之一,并推行设施农业机械购机补贴政策,促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

3.2 提升精密程度

设施农业机械的精密程度决定了其工作能力和作业效果。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应朝提高精密度的方向不断发展,使设施农业机械紧跟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步伐,在性能上达到实用、高效。精密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存活率,减小农作物的损耗,提升农作物的品质,最终提高各作业环节作业效果,促进设施农业机械的精准化。

3.3 减小机械体积

目前,农业机械的改进朝小型化发展,越是小型的机械越能得到普及。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还未成熟,设施农业作业面积还不是很大的规模化,所以设施农业机械也是以小型作业机械为主。设施农业机械小型化,可以使设施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操作步骤更加简单,应用地区更加广泛,从而促进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

3.4 加大研发力度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生产脱离不了农业机械,高性能、低成本的农业机械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人们对解放劳动力的需求,对设施农业作业效率及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在设施农业机械方面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大。加大设施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是设施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体现。

3.5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在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过程中,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的被应用于设施农业机械中。各类新型材料、工艺及技术能够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提升设施农业机械的工作性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在科技的进步下,实现快速发展,从而增强我国设施农业的综合实力。

4 结语

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的支持。目前我国设施农业机械虽然已有所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我们应当树立危机意识,合理分析当前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制定提升措施,正确对待已存在的问题,设定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计划,来提升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总体水平,全面实现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2(1).

第8篇

关键词:临汾 农业经济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 临汾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汾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尚未确立,发展步子还不够快,对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总量依然偏小,规模化程度不高。临汾的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这个农业大市的地位很不相称,龙头企业还不多不大不强。与相邻的运城市相比,全省2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中,运城市5家,我市没有一家;全省188家省级龙头企业中,运城市30家,临汾只有15家;“513”工程省级梯次52家企业中,运城市6家,临汾只有3家。与邻省相比,河南双汇集团2008年的销售收入已突破350亿元,而临汾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总额仅为27亿元。

二是精深加工度低、产业链条短、市场占有率低。60%以上的原产品就地消化,70%的加工品仅限在本市、本省销售,进入全国市场、跨出国门的很少,带动能力有限。

三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四是特色产品和著名品牌少。农产品加工项目中,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少。缺乏农产品加工产品著名品牌,更缺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中没有一件“驰名商标”。

二、加快发展临汾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议

临汾市应加快推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93”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引领临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新发展思路。当前,临汾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全省,扩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已是我市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需要切实把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摆在应有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思想再解放,认识再深化、境界再提升,思路再创新。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是主导。临汾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来带动,要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临汾应努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将临汾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纳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予以统筹规划部署。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消除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投入。(2)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协调企业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银企项目对接。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龙头企业优先提供贷款,及时发放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的流资贷款。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像临汾这样的资源型城市,科学利用企业转型契机,加大盘活内资的力度。到2010年底,全省将有2012座煤矿要被兼并重组,小煤矿被整合后,形成的社会闲置资金将高达上千亿元。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引导力度,积极争取民营资本投入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五是进一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可按照全省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集中力量进行品牌整合。在统筹规划、选准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倾斜,扶持临汾和其它地市各打造1—2个规模大、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品牌,推动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跨越发展。

结语

临汾市财政从2010年起安排2000万元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逐年增加,每年的增量不少于500万元。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小企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商务、经信委、发改委、财政等有关涉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正在尝试由省政府统一协调,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整合,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权限的前提下,按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项目安排建议,集中整合使用资金办大事,这无疑对临汾市乃至全省农业经济管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相信随着关于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意见》的进一步落实,全市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会打开一个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长江,崔晓奇,韩军青. 临汾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预测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临汾五十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 俊芝,安建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农业经济问题,2009(5)

第9篇

1 糜谷产业发展现状

榆林市气候干旱,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2],是《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认定的全国谷子、糜子优势产区[3]。

1.1发展空间较大

一是榆林市土地面积广,耕地总面积97.6万hm2,人均占有农业耕地0.4 hm2,具备大力发展糜谷产业的耕地基础[4]。二是榆林市矿藏资源富集,煤、气、油、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随着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强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明显加快,具备财政支农、以工补农的条件。三是2010年全市谷子、糜子面积分别达到3.7万、2.3万hm2,产量分别达到6.58万、4.72万t,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之首。四是榆林市十年九旱,春旱尤为突出,糜谷生育期相对较短,是理想的备荒救灾作物。

1.2科技水平提高

一是榆林市农科院杂粮专业研究开发团队技术精良,累计育成榆谷1~4号、秦谷1号和秦谷5号6个谷子新品种和榆糜1~3号3个糜子新品种,并研究出配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在全市大面积推广;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7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该所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陕西省小杂粮研究所”,国家玉米、马铃薯、食用豆、谷子糜子分别在该院设立综合试验站。二是开创了全国小杂粮高产创建活动先河,米脂谷子和府谷糜子千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产量分别达到3 789、4 521 kg/hm2,全市山旱地6类小杂粮共创12项全国、全省高产纪录,充分展示了榆林市糜谷等杂粮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技术实力。

1.3产品品质优良

榆林市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生产的小米“色泽金黄、汁如凝脂”,糜子“药膳同功,健脾益肺”。同时,涌现出米脂香米、府谷黄米、陕北油糕、四妹子杂粮、定仙墕小米、银洲长寿富贵粥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区),深受各界消费者青睐。

1.4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加工销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全市有谷子、糜子等杂粮加工企业逾60家,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企业+协会+基地”的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二是成功举办了“中国·榆林首届国际荞麦节”,榆糜2号等12类作物48个品种被认定为名优小杂粮品种;在府谷县举办了“全国糜子产业发展暨小杂粮加工利用研讨会”,积极宣传榆林市糜谷产业,推荐糜谷产品,使榆林市糜谷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存在的问题

2.1基地没有形成规模,单产水平低

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农户种植糜谷以自给自足为主,种植分散,没有形成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且栽培管理跟不上,单产水平低,单产多在1 500 kg/hm2水平徘徊。

2.2地方品种混杂严重,专用品种少

缺乏优势明显的主推品种,名牌品种不多,专用品种、高附加值品种少,低糖、低脂、高蛋白的快餐食品专用品种更少,而地方品种虽较多,但混杂较为严重。

2.3标准化生产技术滞后

糜谷生产不仅有产量问题,而且有品质问题,特别是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食品)认证工作跟不上,标准化生产技术滞后,成为制约糜谷产业发展的瓶颈。

2.4加工水平低,没有品牌产品

榆林市多数糜谷产品以原粮或粗加工产品的形式销售,深加工产品少,且包装雷同,缺乏创意,宣传力度不大,消费者认同度不高,没有真正打开消费市场,更没有创出名牌产品[5]。

2.5研发工作滞后

当地从事糜谷科研、推广的研究人员少,经费紧张。由于没有专项试验、示范、推广经费,导致区域小杂粮研发处于落后状态。

3发展思路

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在做好名优地方品种提纯复壮的同时开展优质良种的引育与推广工作;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糜谷等杂粮作物优质高产;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糜谷等杂粮产业的发展水平。

4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小杂粮面积稳定在24万hm2左右,产值达到24亿元,产值增加14亿元。其中,谷子4.0万hm2,产量9万t;糜子2.7万hm2,产量7万t。做好名优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和优良新品种引育推广工作,努力提高糜谷等杂粮作物的生产技术水平。在现有基础上,重点改造扶持发展精深加工龙头企业6个,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使商品转化率达到80%左右。

5发展对策

5.1抓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发展壮大糜谷产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构建合理的技术体系。一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糜谷展示示范网络,投资1.5亿元在榆林市农科院建设现代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在12个县区分别建设集优良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于一体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市糜谷产业共同发展。二是选择种植大户、种植能手,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发挥农民技术员“传、帮、带”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示范引导的效果。

5.2抓龙头,推进产业加工升级

产业化是糜谷产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一手抓市场开拓,一手抓龙头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订优惠政策。榆林市已出台《关于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用地优先安排,适当优惠;生产用电享受优惠,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给予信贷倾斜,并帮助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设备更新与升级,给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二是发展精深加工。加速对现有糜谷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增容扩产。三是开展订单农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和农户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合体。

5.3抓市场,构建产业营销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逐步实现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构建榆林市糜谷产业营销体系,一是要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一批糜谷等杂粮产业中介人才队伍,鼓励各类中介组织参与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基地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强化市场硬件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杂粮批发市场,积极开拓糜谷等杂粮产品销售市场。三是积极申请绿色食品基地、无公害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打造糜谷等杂粮加工产品品牌。注重产品质量和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扩大宣传,通过参加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多种途径,宣传榆林市糜谷产业,推荐糜谷产品,逐步扩大榆林市糜谷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5.4抓投入,创建多元化投资机制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糜谷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全市在农业项目、资金安排方面要向糜谷等杂粮产业重点倾斜。落实中央、省各项农业发展补贴,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提高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农用机械购置补贴、生产基地建设补贴等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信贷绿色通道,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中长期信贷支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糜谷等杂粮产业开发,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5.5抓培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机制,以陕西省小杂粮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榆林综合试验站为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不断加大糜谷等杂粮的良种繁育、高效种植和深度加工高新技术研发创新,并促进科研院校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积极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和“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采取示范基地现场培训、举办农民技术夜校和短期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糜谷产业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依靠科技做大做强榆林市的糜谷产业。

6参考文献

[1] 张耘,刘占和,王斌.榆林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高凤宏,张芙蓉,方玉川,等.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思路与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09(12):10-12.

[3] 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EB/OL].(2008-06-02)[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