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

时间:2023-06-21 09:05:30

导语:在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

第1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第2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第3篇

“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块的现存问题

“动画设计与制作”模块在“指导纲要”中是可选模块,只简单描述了技术操作要求。部分省市纲要中,也把它归为“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种形式,没有很重的分量。但源于当前国内外电脑动画的影响力和Flas的普及,这部分内容因其趣味性而深得学生喜爱。多数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安排了一定课时,教材内容安排也异彩纷呈。教学困难一方面集中在教师自己对动画设计制作的理解上,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大都缺乏美术功底,一个角色造型的示范就使教师们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看上去极为简单的线条,在我们的笔下也十分奇怪,教师演示的时候不时会搏得学生会心的“阵阵笑声”,教师的心境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如果遵循着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规律,依据剧本创意、基本造型、动作设计、后期剪辑等方式展开教学,哪个部分都不是我们的优势,也不可能在几个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当前矛盾是,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们表示:信息技术教师的美学修养不够,示范效果太差,希望信息技术教师们能够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美学修养,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而教师们发出的呼声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是什么?本体知识体系是什么?初中阶段培养目标是什么?或者具体到“动画”这样一门如此综合的艺术,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向是什么?教学内容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是什么?

“动画设计与制作”路向定位

讨论动画教学的路向定位前,先对动画专业背景进行一点探讨。现代动画教育从根源上讲属于艺术教育范畴,但随着现代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使用,其跨学科性十分突出,这决定了动画教育有了更多的发展路向。大学里,动画教学以实用性和技术性作为教学重点,拓展了动画教育的领域。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电脑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路向定位显然不可能按照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从艺术出发。原因是,第一,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他们都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并不需要对未来专业发展进行规划;第二,我们是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学习动机,以应用技术解决问题为培养目标;第三,对“动画设计与制作”应以理解特点、体验方法过程为主。

可见,动画教育可区分成动画艺术教育和动画技术教育,我们可以立足于发掘出动画技术教育的内涵,尤其是符合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动画技术教育内涵。这个阶段的方向定位可以借鉴大学跨学科性特点,但重点仍以技术性作为教学重点,在制作过程中渗透创意设计和动画特点;在角色造型上,从技术实践入手,弥补绘图能力的不足,而不是走专业动画设计与制作流程的专业路线。

动画表达的基本元素是动画角色形象和变形夸张的动作设计,简单说就是有“超现实”效果。因此,“动画设计与制作”部分不仅能带领学生对当代电脑动画制作有所体验,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提供给孩子们发挥创意的机会,在思维上打破常规,有利于培养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在:(1)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基本特点,了解传统动画制作和电脑动画制作的异同;(2)通过了解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以及经历电脑动画的制作过程,体验用动画表达思想的方式方法,感受动画的魅力;(3)体验和认识到现代技术对动画产业的影响和支持,以及动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帮助学生认识到技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绘画能力依然是制作出精彩动画最为基础的需求等。

“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路向策略

当我们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向后,需要更进一步探讨为达成目标的策略。在定路向时,我们讨论到“技术性”入手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只单纯地介绍几个工具、几种动作设置方法。在教学内容安排时,依然需要暗合动画设计的规律,只是侧重点不在设计。下面从剧本、角色形象设计、动作设置几个“暗合点”讨论实施策略。

1.动画剧本

任何一个有吸引力的动画故事,都离不开一个有特点的剧本。最直接的办法是对比赏析。选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动画,把它的故事、剧本、动画脚本和最终的动画作品一起赏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帮助学生体验动画制作过程,另一方面认识剧本的作用。剧本有写作,可以从简,几句话就好,如“一只蝴蝶飞舞在花间,一个儿童追它,它就飞到菜花丛中藏了起来”。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后,可以制作较为综合的作品。这时的剧本,可以修改或自己创作,侧重在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改编,这是解决剧本创作的好方法。

2.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的设计方法可以参考如下。

第一,要和学生沟通角色的需求,角色尽量少,但角色形象一定要有吸引力。

第二,借助于赏析动画,讨论清楚角色形象设计的原则,如拟人、简化、夸张。拟人特别好理解,动画中所有的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表达情感。简化,减掉动画表达中不必要的部分,一方面可以让形象简单好画,另一方面设置动作容易。再有,可以将形象几何画,不仅会降低绘制难度,同时,提升角色吸引力。夸张,突出形象有特点的部分,如蜻蜓的大眼睛、蝴蝶的翅膀、青蛙的大嘴等。

第三,角色形象的绘制要强调抽象特点突出,不讲具象细化。在整个动画设计与制作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角色形象的绘制。很多教师痛苦的根源在于,总是想象能够自如地用鼠标或绘图板画出我们心中的完美形象,但总是力不从心、力所不能及。一个简单的线条也画不生动,很多教师很敬业花很多时间去练习,但改变甚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画画不仅是要花功夫练习的,同时也是需要天赋的,不是人人只要努力就能够成为画家的。

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而技术素养的直白解释就是要引领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此时,我们遇到的不正是“画不出来”的难题吗?在这一点上技术能帮助我们什么?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别忘了,孩子们的美术功底有我们的美术教育,他们是专业人士,而我们要帮他们寻找技术教育的价值。

前面我说“角色”时,用的是“绘制”一词,这就是说我们不是“画”形象,而是用技术工具创作形象,即“绘制”形象。

基于这样的思想,利用Flash软件中提供的一些常用工具的功能,如“选择工具”和“部分选取工具”可以产生灵活的调整线条的曲度,弥补直接用线条、多边形等工具画出来的对象的呆板,达到应追求的目标。又如,配合“复制旋转”和色彩填充工具,能绘制出有吸引力的图形。上面几个角色形象,是初一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在进行自创故事的制作时,绘制的几个角色形象。

3.动作设置

第4篇

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指学生在中等师范学校、师专、师范学院(或大学)等院校接受教育,为毕业后在农村从事教师工作准备知识与能力的阶段。

一、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研究逻辑

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问题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逻辑:第一,要搞清楚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这是研究的起点;第二,要明白为什么由这些要素构成,即要弄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对前面构成要素界定是否科学合理的验证,同时也是理清下一个方面的前提;第三,我们要搞清楚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是怎么运行和为什么这样运行。这最后一个方面实质上是分析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各要素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起来的,也就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运行方式,这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研究的终点。这种研究逻辑进一步呼应了概念:农村教育职前培养机制是指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各要素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接下来,我们就按这种研究思路展开分析。

二、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构成要素

孙绵涛教授(2007)认为,教师培养机制可以分为六大要素: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条件。

1.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主体。现阶段,我国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要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完成,可分为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大学)三个层次。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也呈渐进升级态势,中等师范学校已开始逐步退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舞台。

2.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主要包括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其中,本科层次的师范学院(大学)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专科层次的师范学校是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兼招,高中起点的学制有二年的,也有三年的,初中起点的是五年制的。

3.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大多数农村学校要求老师样样课程都能拿得起来,哪个年级都能教得了,师范学院(大学)主要是分科教学,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农村教师的特殊性。而且,师范学院(大学)在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上,缺乏让学生熟悉农村学校实际的环节,因此,教师入职后进入角色较慢。

4.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形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定向型、非定向型。到20世纪末为止,中国农村教师的培养基本上属于定向型。21世纪始,在高校并轨扩招的浪潮中,农村教师的培养自然也采用了非定向的培养模式。

5.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大环节。三个阶段是指公共基础知识培养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培养阶段、专业知识培养阶段,两大环节是指理论知识学习环节和实践技能训练环节。三个阶段与两大环节是交叉进行的,即在每个阶段都有理论培养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但前两个阶段以理论知识培养为主,后一阶段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当然,每个环节也都涉及到三个阶段知识的学习。

6.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条件。培养条件是保证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高效、高质量运行的载体。没有优质的软件、硬件条件的保障,就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农村学校的师范生。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每年都在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对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阵地——师范院校却没有突出的经费倾斜。

三、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我们知道,机制一词的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所以,我们将从机器的运行方式引申出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的运行方式。机器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具有一定的性能,机器按一定的方式将这这些部件联系起来,从而发挥机器的整体功能。一般来说,一部完整的机器是按照“启动”、“传动”、和“做功”三步的运行方式把各个不同性能的部件联系起来,使机器得以工作并发挥机器的作用。①同样,我们也可以把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运行方式分为三个部分:启动、传动、做功。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条件这四大要素构成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培养主体通过启动培养体系来对培养对象做功,从而达到培养职前农村教师的目标。培养体系内部四大要素缺一不可,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促动,完成传动过程,如图1所示。下面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图1 农村教师培养机制运行方式图

1. 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的关系。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分别代表了农村教育职前培养活动的供需两端。如前所述,农村教师的培养主体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对象是为农村服务的师范生,二者分别是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教师由政府统一分配,因此,培养主体往往不会考虑培养对象的利益诉求,基本上由培养主体完成对培养体系的设计和安排。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教师的培养既有定向方式,也有非定向方式,因此,培养主体在对培养体系的设计和安排时就必须符合培养对象的要求,而不能只是考虑政府的评估。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通过培养体系把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统一起来。

2. 培养主体与培养体系的关系。

(1)培养主体与培养内容。师范院校为了培养农村师范生,就需要对培养内容进行设计,对三个阶段两大环节的具体课程进行细化,同时,培养内容科学合理与否,也是评价培养主体,即师范院校培养资质和培养绩效高低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2)培养主体与培养过程。师范院校在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中,一般是要经历2-4年的培养过程的。所以,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对培养对象的培养要分阶段、分环节实现。培养过程的设计,也可以体现出师范院校对农村教师培养的特色。

(3)培养主体与培养方式。如前所述,农村教师的培养方式 可以分为定向型和非定向型,定向型主要面向特定农村学校培养教师,而非定向型可以自主择业,因此,定向型师范生农村指向性非常强。所以培养主体在培养内容设计和培养过程安排上,都必须要考虑到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

(4)培养主体与培养条件。培养主体若想完成对农村教师职前的培养,必须具备一定的培养条件。就正如生产自行车的企业是无法用其设备制造出小汽车一样。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主体具备相应的培养条件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教师。反之,培养条件也可以用于作为判断培养主体是否具备相应培养资质的最重要参考。

3. 培养体系与培养对象的关系。

(1)培养内容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是实现对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的最核心体现。培养内容要适合培养对象的需要,既不能让培养对象感觉过于深奥、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培养对象感觉太容易、轻易就能完成。培养对象也应该认真完成培养内容的要求,实现培养内容要求达到的培养目标。

(2)培养过程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培养过程就体现了各阶段对培养对象的设计。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培养对象要完成不同的培养内容。一般来说,各培养阶段是呈现一种递进关系,前一个培养阶段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后续各阶段的效果,所以,培养对象的成长要与培养过程协同。

(3)培养方式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也要与培养对象相匹配。一般来说,初中毕业生最好采用定向培养方式,高中毕业可以根据生源地的不同以及本人意愿,采用定向与非定向相结合的方式。

(4)培养条件与培养对象。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条件是否与培养对象相适应,是决定培养对象培养绩效的基础性因素。没有与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相匹配的培养条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师。当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对象也要主动适应培养条件,尽可能在现有培养条件下实现最大培养效能。

4.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内部各要素间关系分析。

农村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各自独立,但又浑然一体的。它们之间在相互制约的同时又相互促进,只有互相间实现最优的传动,才能保证做功环节的高效。

(1)培养内容与培养过程。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因为要分阶段实现,所以它必然要分阶段被安排于各个培养过程中。同时,在各个培养过程中,安排的培养内容要能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呈现出并列关系的培养内容可以安排在同一培养阶段,而呈现出递进关系的培养内容要分层次安排在不同的、最适宜的培养阶段。

(2)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要与培养方式相适应,因为不同的培养方式要求不同的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契合较好的培养内容,才能实现相应培养方式下的培养目标,反之,契合度较差的培养内容,是无法实现相应培养方式下的培养目标的。

(3)培养内容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内容要与现有的培养条件相适应,当然,培养条件也要尽量满足培养内容的需要。再好的培养内容如果缺乏相应的硬件、软件支撑,也如同无源之水、无米巧妇,只能是“临渊慕鱼”罢了。

(4)培养过程与培养方式。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过程要体现出相应的培养方式,不同的培养方式要求设计出不同的培养内容与之相匹配。否则,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绩效将会大打折扣。

(5)培养过程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要求有不同的培养条件来支撑,培养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培养过程的效果。

(6)培养方式与培养条件。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的不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培养条件要与培养方式相一致。没有相适应的配套的培养条件,相应的培养方式也实现不了最初设计时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四、当前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机制各构成要素的新变化

1. 培养主体多元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广化和深化,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主体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学校的合并与升格,使得原来部分的中等师范学校消失或并入新的院校,原来的一级主体现在变为二级主体;同时,原来不具备培养主体资格的院校也有一部分加入到为农村培养师资的行列。

2. 培养对象升级化。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以前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现在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原来的农村教师也有到高校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这必然会使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对学历的需求不断升级,专科学历的要求本科教育,本科学历的要求研究生教育,使得农村教师职前培养对象增加了专科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3. 培养内容非农化。目前,师范院校在培养农村教师时存在一个共性:闭门培养,既对农村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不清楚,又对农村教师的培养缺乏深入研究,无论是培养目标,还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都存在明显的“去农化”现象,不能适应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4. 培养方式非定向化。由于原来师范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所以,农村教师职前培养方式以定向为主,随着农村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的提高,到农村任教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选择。特别是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使城乡联动越来越紧密,有许多农村教师工作在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村教师培养方式不再拘泥于定向型,非定向型师范生也有许多愿意到农村任教。

5. 培养过程偏理论化。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职业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在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比重过大,技能课程比重过小,这种状况至今仍无根本改观。不论平时校内的训练,还是校外的见习、实习,都是当前农村教师职前技能培养的薄弱环节,致使到农村的师范生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师范素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6. 培养条件非农村化、非师范化。尽管农村教师可以培养出青出于篮的学生,但是优秀的学生却不愿意成为师范生,也不愿意成为师范院校的教师,在职的师范院校的优秀教师也总想“孔雀东南飞”。而且,现有的稀缺教育资源也没有全部用在师范生的培养上,非师范化倾向让人 十分担心师范院校的发展方向。对农村教师的职前培养,在学校软硬件上应该是“偏农化”,但现状却是“去农化”严重,师范院校基本上看不到针对农村教师职前培养的特殊经费投入。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3-284,293-296.

第5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39-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要建设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内部各个层次之间的上下沟通衔接。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

1 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本模式

1.1对口升学模式。

完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毕业生,通过参加统一对口考试,即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招生,录取后可进入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院校就读。

1.2五年一贯制。

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五年一贯制的培养。

1.3“3+2”模式。

中职学生通过“3+2”录取考试进行选拔,并且在录取后就进行组班,至三年级第二学期以后,经转段考核后转入高职阶段学习。

2 中高职业教育衔接存在问题

2.1专业设置差异。

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契合度和衔接性比较差。中高职专业目录修订时间、专业设置因隶属关系不同存在脱节。由于中高等职业学校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专业目录,专业的名称、分类、要求等也都很不规范。即使有些专业相同,但彼此间培养目标无明显差异,缺乏层次性。

2.2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差异。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中职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一般说来,两者都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但中职教育应以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即操作工或初级管理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工艺师、技师、生产一线组织者或管理者为主。中职主要培养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高职主要培养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

2.3课程体系不系统。

在学校教育教学上,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中高职衔接中,专业衔接的错位必然要反映到课程衔接上。高职的许多专业课程设置是以普高毕业生的“零起点”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据,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高职文化课的比重较大。中职学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强,但文化课基础薄弱,普遍感到文化课存在困难,来自中职学校的生源在高职阶段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影响高职的教学质量。

3 衔接培养机制的对策思考

3.1中高职专业设置的衔接。

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中高职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等职教的专业设置是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

3.2培养目标和规格衔接。

要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要求中高职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联合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必须在保证实现自身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向高职教育输送适应高职学习的高质量生源,高职教育在保持与中职教育连续性的基础上,要体现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

3.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高职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则需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分别获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4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第6篇

一、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质疑

我们在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发现它们有着较大的差异:从高初中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看;从培养目标看;从阅读能力看;从表达能力上看;从现代文阅读方面看;从文言文阅读方面看;高初中语文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有着很大的不一致。从对以上几方面的比较中,我们看到:虽然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现象,使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不相衔接。

但是,我们学校政治教研组在07年时对高初中政治教学衔接的研读结果,则同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结果大不一样。初中政治将其内容分为四大板块,即“正确认识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高中政治仍将高中内容分为这四大板块,只不过是在初中内容上的深入和深化,二者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因此,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在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中,对高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表示质疑。我也读过一个从事基层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写的博客,他既多次参加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新课标的研读,接受过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以及参与了只有上十人参加的与新课标的制订者面对面的交流,后来又参与了以新课标为依据的教材编写工作。他同样表示了对高初中语文教材脱节,不衔接的不理解和失落。

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材编写专家不能站在使高初中语文教材统一的高度,编写出一套象政治学科一样,让高初中培养目标统一的语文教材来?而留下一个个遗憾,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既要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又要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呢。让高中教师还要通读、研究初中语文六本教材,虽还有一些可能;但要让初中语文教师,去通读高中语文教材,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使高初中教学顺利衔接,这却不现实。

对策:看来,与其让高初中语文教师花大力气去解决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不如让专家们静下心来,编写出一套完美的、培养目标一致的教材,更为省事。虽然这样说,但是,编写这样相衔接的高初中语文教材谈何容易,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甚至可能遥遥无期。所以,处理好高初中教学衔接的责任就落在高中语文教师身上了。

二、高中考的功利性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障碍

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在研究高初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刻意回避一个拦在我们面前的坎,那便是中考和高考。不论推行什么样的课程标准,无论我们如何重视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问题,都不可回避地要遭遇中考与高考。2009年1月,《中国教师报》曾就此问题做过一个专题报道。事实上,高高在上的专家们也许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落实到最基层却又未必是那么一回事。人们在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无不屈服于中考与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初中教师为了能决胜中考,哪会顾在教学中,为高中语文教学作衔接,作铺垫?学校要的是上了多少个省重、市重;教师们也面临评职称、拿升学奖的现实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又不准补课,各科都嫌时间不够用,谁还有心为高中语文教学,作衔接的尝试呢?高中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巴不得能在第四期、第五期就学完高中阶段的六本书,哪管是囫囵吞枣,哪管你初中阶段还存在什么问题,高中知识都顾不过来,就是想有多点的时间来复习,以便能在高考中多考几个一两本,这才是硬道理,硬指标。学生考不上学校,学校不高兴,家长的意见,学生不到你学校来读了,校长还会对你委以重任?我们还很难让中考与高考为新课程服务,而最终,我们只能让新课程为中、高考服务。

对策: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确实,高中考的选拔性、功利性肯定会在相当时间内存在。但是,素质教育肯定会取代应试教育。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也出现了就业的多元化选择,新课程改革,实质就是要改变当前的种种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作为工具性学科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走在各学科新课改的前列。研究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高初中教学衔接的星星之火

随着学生人数的变化,多年来创国重、省重、市重等遗留下来的不平衡发展,学校结构布局的调整,各学校的状况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有高初中兼办的学校,有纯高中学校,有纯初中学校。各学校的财力、物力也不尽相同。对待高初中语文以及各科的教学衔接研究,培训,动作和力度都大不一样。高初中生源情况的极大差别,也让高初中各科教学衔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各学校变得很不一样。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课程 专业规范 体系构建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应用型英语类专业人才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200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委托,成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项目研究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培养目标与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细致和广泛地研究,同时参照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这一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能力培养具体到“侧重职场环境下交际能力的培养”,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承担了制定“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的任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体现了社会对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与教学质量的要求,对统一、规范和提高英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专业设置规范涉及六大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条件要素、时间要素、评价要素和管理要素,这些要素的具体标准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职业英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设置规范,并结合自身实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构建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按照现阶段国内教育体制,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包括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英语教育四个专业。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涉及众多因素,总结归纳如下:

2.1 培养目标要素

培养目标要素之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我国的外语教育主要立足于培养三种人才: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各类教师、从事对外交流工作的翻译,以及从事外贸、外交等相关领域的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外语专业要面向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多元价值取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人才培养的类型也是多样的,既包括研究型也包括应用型和复合型。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培养方案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依据其培养技能型英语人才的定位,确立其专业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旨在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相关行业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外事接待、经贸业务、涉外旅游和基础教育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要素是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设置与教学的根本,其他的教学要素要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培养目标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使英语与某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2 课程设置要素

外语教育怎样培养人关系到教育实践,涉及外语教育的模式及其教学内容。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根据不同行业对英语能力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课程内容,以“学生为本”开展语言实践和专业实践。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分为1-3年级基础阶段,4-5年级专业阶段。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进一步夯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在此其中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英语知识的培养,逐步把英语教学的重心从基础英语向职业英语转移,帮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特点,句法结构和语篇特征,把五年制高职英语定位在学生和社会所需要的专门用途英语上,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

五年制高职英语类专业教学是一个四元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相关特色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育等;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传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课程,例如高级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文学等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也可称为专业核心或主干课程,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的应用、商务、旅游、教育领域方面的课程,如文秘英语、会展策划、外贸单证与实务、旅游英语、幼儿英语教育等;技能实训课程根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适应相关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设置核心技能课程,通过校内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职业技能的培养。

2.3 课堂教学要素

第8篇

1.中高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首先,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中职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相比高职学生来说比较薄弱,而中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往往是针对岗位的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其职业岗位特点,不能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所匹配。同样,在高职院校中,多数学校由于从中职和师范学校转型而来,依旧沿用中专时的课程,课程的对象变为有一定知识基础和能力的高中毕业生,显然课程设置也是不合理的。其次,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在职业教育当中只是对课程设置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安排,由此就出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不统一,不能有效地进行衔接。

2.中职师资没有与高职师资相互脱节

首先,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只关注中专这一阶段的了解,只负责教授专业技能,忽视高职阶段技能要求,缺乏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高职教师在授课前多数也没有对中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调研,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中职师资与高职师资各自为政,导致形成互不相关的两个教学阶段。其次,中职学校的教师实践能力较强,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相对较弱,而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尤其招聘的年轻教师多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和授课经验相对比较薄弱。

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1.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高级专门人才。而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中职既有统一性,又有层次上的区别。高职培养目标层次更高,是重点培养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理论性更强,对专业要求更新,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通过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不仅增加中职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另外,中高职学校大力开展毕业证和资格证的双证制度,这种双证制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

2.实现中高职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适当减少专业课的比重,加强基础知识的教授,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职教育的课程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应更加宽泛。只有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才能在更好地进行高职课程学习,做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次,中职教育的课程中应该保持较大比重的文化基础课,这不仅是兼顾一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后续学习与深造的需要,而且是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3.实现中高职师资队伍的有效衔接

第9篇

职业高中,即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目标与中等职业学校类似。职业高中属于初中毕业后考入,毕业后可以参加对口高考继续升学。

职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种职业教育学校。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不同之处在于职业高中重点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人员,分为各种专业,而普通高中不分专业,主要注重文化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