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05:33
导语:在高效课堂评课标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
【摘 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直接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能否有效的从课堂获得知识,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在与时俱进,不同定位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同,评价的标准相应的不同。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0 介绍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扩招后,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高校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高校的招生情况,这使得高等学校不得不进行专业的改革调整,高等学校的压力直接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 课堂教学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中心环节,前人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目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理论和实践性进行综合研究,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随之变化,因此,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重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1]。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定位不同,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为研究目标开展研究。遵照科学性、可行性、可信性的原则[2],分析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以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为根本特征,注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3]。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概述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中,课堂教学质量应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质量,即一节课如何展开及其展开的质量状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各要素发展变化和效果的价值判断[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包括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效果两方面的评价。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能力的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课堂气氛等方面作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各项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两方面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1.1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及方针政策中的有关规定,依据教育理论及教师教学工作的特点,依据实践经验及有关评价的特定要求[4]。等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本质上是为了向社会和接受教育的人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促进教师采取各种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但高校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还包括一些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具体地说,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大致包括诊断、导向、反馈、甄别四个方面[18]。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本着以客观为主,主客观结合的评价原则。
1.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与方法
目前高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学生评价),二是作为课堂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同行和教育学专家或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同行评价),三是各级教学管理者(领导评价),四是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教师自评)
1.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主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大部分高校进行同行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的方法差不多,也是编制大同小异的一些量表,给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赋予相应的等级如“优秀”、“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同时又给出相应的分值 8-10 分、6-8 分、4-6 分、4 分以下。
客观的评价方法有目前国内外建立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由于各种方法的机理不同、方法的属性层次相异,在应用各方法之间评价结论存在差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组合评价”的研究思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郭显光提出了运用”平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和“模糊Borda法”等四种方法并对不同评价方法所的结论进行组合;彭勇行和刘喜华都提出对同一组评价对象在已获得多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情况下,假设存在一个组合评价值向量与上述多个向量的矢量差之平方和为最小,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用数学规划方法求得上述组合评价值向量;曾宪报提出分别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法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对组合评价进行事前事后检验,并以郭显光的“组合评价法” 的实例对此方法给予说明;徐泽水、林元庆和毛定祥则从评价对象多属性指标的组合赋权角度讨论多方法赋权的组合问题,并分别运用数学规划方法和最小二乘法给予求解。显然上述研究成果对解决综合评价过程中多方法评价结论的非一致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
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影响、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评价标准的影响三个方面。不同的教育目标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并体现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维度中,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一定要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并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育目标是将知识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态度和能力(即道德和实用能力)第三位。现代教育目标是将态度和能力放在第一位,实用技术第二位,知识第三位。
3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发展趋势
主观评价方面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研究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化,客观方面评价通过组合评价方法, 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它们的适用场合也并不完全相同. 通过将具有同种性质综合评价方法组合在一起, 就能够使各种方法的缺点得到弥补, 而同时兼有各方法的优点.通过各种方法的组合, 可以利用更多的信息. 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评价对象的属性,一种方法只是反映事物的一个侧面, 提供该事物的一部分信息. 要反映事物的全貌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 这样得到的信息就更能体现事物的本质和原貌. 通过组合可以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 组合中各元素并不一定都具有某些优良的性质, 但通过组合, 却能得到一些良好的性质。
参考文献
[1]丁兵,方晓敏.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前沿,2004(1):92-94.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395-399.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23-225.
关键词:教学常规;评课新教师;方法
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逾十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执行,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要执行好,必须落实于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课堂,加强学习实践,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和实施课程的能力。
近些年,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党和政府尤其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特岗教师计划、录用非师范毕业生等渠道充实了教师队伍。这些新教师,由于专业基础、好学程度、个人悟性、学校管理等主客观因素,教学常规工作完成的情况有所差别。许多学校和部门针对这一实际开展了新教师培训,把加强教学常规工作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确,一位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做好每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是漫漫课改征程的起点,要服从安排,踏实认真,更要加强学习,积极实践。在常规教学工作中,评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新教师具有重要意义,新教师在评课中,会受到积极的启迪和带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那么新教师如何进行评课呢?
一、了解评课及评课的误区
评课,即教学评议,是教学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一节课堂教学的得失进行透彻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过程。通过评课,可以帮助听者与教者双方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新教师由于教学理论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往往抱着谦虚的学习态度,在评课中重听轻评,参与程度不深,有不善学者,敷衍了事。又由于对如何评课不得法,使评课要么过于简单肤浅,要么面面俱到,达不到评课的要求。
二、把握评课的原则
每一次评课的目的、内容、重点和标准会有所区别,必须把握一些基本原则。对新教师来说,要从研讨的角度出发,重在肯定和激励,以虚心的态度善意提出建议或希望。要尊重教者,尊重差异,因人施评。评课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看到长处的基础上,一分为二进行评析。评课时观点要鲜明,有理有据,围绕一两个中心,结合教学的主要特色,提出总体看法和对某些教学环节或细节的评析,切忌面面俱到,也不泛泛而谈。评课时还要结合新课程理念,充分肯定教者的创新和尝试。
三、做足评课准备
对于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来说,评课前还得做足充分的准备。听课前先认真阅读教材,熟悉课标要求,对本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等心中有数。要了解教者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使听课更有针对性。听课时,边听边思,做好笔记,尽可能地如实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及时把对某一教学环节的感受记录在对应地方,为评课准备好第一手材料。评课前,先对所听的课进行较全面的回顾,查阅教材,翻看笔记,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拟出评课的提纲,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特点、优点或不足、问题及建议等,再通过书面评、交流评的形式与教者交流。
四、了解评课内容,掌握评课方法
评价一节课的内容可以涉及许多方面,新教师要评好课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正确制订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是否以课标为指导确定三维目标,目标是否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难易适度。从目标达成情况要分析每一教学环节是不是明确地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是否紧扣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服务。
2.评教材处理和教学思路设计
评课时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尤其在听课中要观察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是否通过一些适宜的手段和方法使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听课时要跟随教学进程,理清教师的教学思路,看教学思路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计,重点观察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独创,实际运作效果如何,包含教学方法编排、衔接过渡、详略安排、讲练组合等。
3.评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也就是教学环节或教学步骤,是评课的重要内容。在评课堂结构时侧重分析教学过程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是否表现严谨高效、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通过计算师生活动时间判断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听课时既要观察教师是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又要斟酌教师在教学方法多样性、灵活性上下的功夫。评析教学方法时,可以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作用的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着手,也要注重评价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既不能忽视常规教学方法的实效,又要看创新和突破。
5.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评课还要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影响教学效果。一般可以从教师的板书、教态、操作能力甚至应变能力去评价。例如,板书设计要科学合理,精练扣题、工整艺术;教师的教态庄重乐观、举止从容、热情自然、感染力、亲和力强;教师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练、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富于变化、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教师运用教具、多媒体、实验操作是否熟练;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否机智等。
6.评教学效果
定位一堂课的重要依据是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评价课堂效果:一是三维目标达成度高,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二是教学效率高,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活动,40分钟之内完成教学目标;三是课堂气氛和谐,寓学于乐,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积极性高。
一、随机课堂为校本教学研究提供真实素材
经过精心打造的公开课不同于日常原生态课堂,其所呈现的教学高度在日常教学中不易达到。学校的随机展示课,时间随机,上课教师随机,随机确定的展示教师,一律被调到第一节课上课,学校领导、教学处主任、本学科教师进班级听课,全程录像。这种原生态课堂更能展现教师的真实水平,体现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反映教师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教师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在这样的课堂中捕捉到的闪光点更值得借鉴和推广。随机展示课能够真实体现课堂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充分体现原生态课堂的独特魅力。师生的行动是自由的,思维是自主的。课前教师依据学情和教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融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上,学生不用揣摩教师的答案,而是依据问题自主思维、自主思考,真正实现师生自由交流对话,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思考的场所。
二、随机课堂为校本教学研究提供研讨平台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听课和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成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经验。”三十六中学的“随机课堂”校本教学研究体系,通过课堂观察提炼个别教师经验,用以丰富全校经验,具体实行了教师自评、同伴互评、领导总评的“三评”方式。
一是教师自评,促进反思。随机课后首先由授课教师自评,包括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效果的取得等,通过反思不断突破、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二是同伴互评,实现多赢。教师听评课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听评课能直接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共同探索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同伴互评包括实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部分。实质性评价主要围绕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综合性评价主要指听课教师从实际出发,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感受,如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情绪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判断。
三是领导总评,全校受益。教学领导在听评课中发现课堂教学典型,总结教学经验,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推广经验,每次随机展示课后,教学领导会在全校大会上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点评,既解决了课堂中的共性题,又为教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既让上课教师得到肯定,受到鼓励,也让全校教师共同受益。
三、随机课堂让校本教学研究富有成效
1.随机课堂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
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会浮华。就课堂教学而言,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才能凸显教学的魅力,因此“质”与“文”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化素养。而随机展示课作为“随机性公开课”,为教师提升“质”与“文”搭建了平台。随机展示课的“随机性”和“不定性”,促使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听课后的评课及反馈可以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改进。长此以往,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就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例如,学校的一位青年教师,在一个学期中上了3次随机展示课,经过历练,其教学经验、教学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这样写道:“每次随机展示课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超越,不断超越自己才是进步的本质。”
2.随机课堂有助于促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随机展示课对教师是一种督促和激励,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提升了教学质量;教师在评课与反思中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如化学组和生物组的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坚持编写导学案、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不断探索“问题驱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随机展示课中,两个教研组的教师先后展示了这一教学方式,受到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3.随机课堂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在推进随机展示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教师不愿公开自己的课堂、不愿主动交流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校领导及时调整了观课、评课视角,要求在随机展示课中,以尊重的态度、科学的评价、有效的指导唤起教师的自信,使教师得到历练和成长。
随机展示课不但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展示班级的精神面貌、文化建设、班风、学风、学生的文明礼仪等。有利于在管理中把握全面有效的信息,让学校更有针对性地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增强教师“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的意识,从而有力促进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随机课堂有助于形成高效课堂标准
关键词:课标解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04
2011版课标的出台,为初中思品的教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打造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1 课标是什么
课标即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规定了以下内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课标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是我们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灵魂。
2 新课标的解读
2011版课标,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以及课程内容上,都比2003版有所创新。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前言部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为我们设计了三维目标,实施建议包含了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其中,课程性质中,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课程理念中,强调学生的生活是思品课教学的基础,提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理念。下面,主要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上对新课标进行解读。
2.1 课程的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来,就是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合到以下三种关系中:一是处理与自我的关系,二是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三是处理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2.2 课程内容
包括三大板块(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九大要点(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54个小要点。每个要点都有自己的标号,我们要学会识别标号。如一2.3是什么意思?以第一板块为例说明:大写的“一”,就是指第一板块;“2、3”就是第二个要点的第三个小要点,即:“一2.3”是“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下的第三点“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其他板块也都一样,只要熟悉板块和要点,这些标号一看就懂。
3 如何基于新课标,打造高效课堂
3.1 根据新课标“增加、删减、调整的内容,重新整合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现行教材与新课标不同步,课标中增加的内容,是现在教材中涉及少或者没有的内容,要根据课标,找相近的内容加以补充;删减的部分,教学的时候就不要涉及;调整的部分,要求我们看清楚是如何调整的,然后大胆整合教材。
3.2 如何确立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课标是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唯一依据,关键要读懂课标中的行为动词。
首先确立目标:思品教学的目标是三维目标,课标中“体验、体会、感受、关注、认识、接纳、增强、富有、懂得、形成”等词是道德情感要求,这些动词后面的内容自然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克服、养成、锻炼、形成、掌握、参与、做到、杜绝、提高”等词是能力实践要求,这些动词后面的就是能力目标;“了解、知道、理解、分析”等词是道德认知要求,这些动词后面的内容就是知识目标。定好了目标,就要根据目标确立重、难点:在三维目标中,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是思品的终极目标,这个目标下的内容是重点,能力目标的内容一般就是难点。
3.3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与教学策略
我们临沂市教研室根据课标要求,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分别制定出了非常实用的“三五X”教学模式与策略。所谓“三”,就是课标中规定的三维目标;“五”就是教学过程中的五个贯穿始终:情感教育、文化育人、探究体验、展示交流、习惯养成贯穿始终;“X”是指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学环节。现就新授课的教学介绍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与新授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组内探究。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经过阅读――独立思考――小组研讨的过程,运用举例子、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第三环节:分组展示,集体探讨。在展示前将探究任务分给各个学习小组自主探究,然后展示、交流自主感悟和本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通过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在运用所学新内容试着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第四环节: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这实际上就是贯彻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本上的理论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生活,即生活――理论――生活。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第五环节:归纳小结,巩固深化。这一环节就是启发引导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作简要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小结绝不是把所学习的内容简单机械地重复一遍,而应该是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观点的进一步强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行为的进一步引导。
通过这五个环节,体现出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新理念,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能够很好的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总之,新的课标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的灵魂,我们要做有心人,学习领会新课标的主旨,结合实际的教学生活与实践,就一定会打造出高效课堂,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参考文献:
一、选视角定方向――做引路人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确如此,学校发展靠办学质量,办学质量的提升靠优质的师资,优质师资的培养靠校长的引领。校长就是学校的引路人,引领教师拼搏进取,勇攀高峰,走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校长听评课要做到方向明、目标清,有的放矢。
1.价值取向遵循科学性原则
校长听评课有别于教研员和学科教师听评课,校长应具备全局观念,着眼于学校的全面发展,包括师资水平建设、学生素质提高、教学隐形问题研究与学校管理制度规范性等方面。校长既要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还要关注教师个体的教学细节问题、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律性问题。此外,校长听评课还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思想道德、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情况,为调整办学的思路和方向积累素材。通过“课堂观察”,校长要透视学校教育教学全局,着眼于师生和学校的整体才是校长听评课应有的观察角度和科学的价值取向。
2.观察视野遵循广阔性原则
鉴于校长角色的特殊性,校长听评课要突破学科界阈,以更宽广的视角去观察课堂。首先,校长要坚持全面观察。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外,还要从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情感、精神生活等角度探寻课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为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指导建议。其次,校长要坚持一般教学论的观察视角。对非本专业的课堂教学,应从一般教学论而不是学科教学法层面去观察,点评要力求规范而专业,规避行外话,否则就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甚至降低校长个人的威信。校长听评课要尽量做到“内行看门道”,语言中肯而准确地做适当评价,切忌不懂装懂。即使作为外行“看热闹”,也要做到能看、会看、看懂、看清。
3.角色定位遵循准确性原则
校长应该站在调研者和发现者的角度进行听评课。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该肯定和发扬的先进典型,该改进和批判的反面素材。对优秀的课例要学习,更要推广,对问题多的课要指导。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应及时帮助解决,做教师的指导者和援助者。校长要成为一个资源的供应者,要给他们提供购买材料的资金并制订培训计划。校长听评课要以引领为主,把好课改方向的舵;要以调查研究为主,解决实际问题;要以“品”课为主,赏识和激励教师。好课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品”出来的。作为校长,若能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负责的态度,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师的课,就能变被动“评课”为主动“品课”,就能让听课充满艺术味。故,校长在听课时,要留心观察和收集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各种“绝活”,用心捕捉和品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独具匠心的“亮点”和创意,细心揣摩和总结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聚众人之精华,提“品课”之水平,以利于指导教学。
二、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做明白人
校长听评课要避免盲目性,提高针对性,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做个明白人尤为重要。校长要做个听评课方面的行家里手,务必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
1.听评课要有目的性
校长听课可以采取全面听、整体听、重点听等多种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为听课目的服务,都应该注意点面结合的问题,做到固定与流动结合、预约与随机结合,力争听最少的课,掌握最多的信息。听课评课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常规督促性听课。如为了督促教师抓好平时的教学,最好采用预约听课与随机听课相结合、全面听与重点听(通常采用流动走听的形式)相结合的办法。第二,指导性听课。校长应该是业务的行家,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则可以采取跟踪听课与会诊听课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快速入门。第三,课题研究性听课。如为了加强对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则适合采用对比性听课与专题性听课相结合的方式。第四,专题调研性听课。如围绕生态课堂的研究专题,开展调研。摸清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现状,探究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的策略等。校长听课的目的是为管理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服务,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校长听评课应达到一定的量,但不是毫无策略、漫无边际地听评课,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动方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前期准备、后期总结工作
在听评课之前,校长必须准备好“三读二研一反思”,即读教材和评课标准、读教师、读学生;研究课堂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研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反思学校教学研究与管理中的策略问题、方向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评课议课,校长才有真正的发言权,评课才有说服力。
读教材,主要了解本课内容以及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读评价标准,使评课有依据、有标尺,不至于漫无边际。读教师,指从教师一般成长规律出发,结合其具体表现,对他的发展水平、工作态度、个性特点等有初步的了解。读学生,就是研究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或个别学生的问题,如全班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学习风气、学习效果等,个别学生在书写、朗读、习作上的突出问题等。当然,校长读学生与任课教师读自己的学生有所区别,它依赖于任课教师又不限于任课教师,要与任课教师一同研究观察,又要总揽全局,从全校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然后商讨有效对策。研究课堂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有利于面向全体进行反馈矫正;研究制约或阻碍教师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本问题,可以对典型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利于教师调整方法,利于学校调整思路。反思,指的是反思学校校本研究与管理是否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升,方向和策略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扎实有效,如何改进和调整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三读”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二研”“一反思”都是为了更好地评课,它们之间环环相扣,是不可偏废的一个整体。读懂教材、读懂标准、读懂教师、读懂学生都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课堂、研究教师、研究学生,探索贴近学校实际、促进师生整体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策略。
后期的总结评价应该及时到位,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真实性原则,不添油加醋,不夸大事实,一切用事实说话,让教师心服口服;激励性原则,不管课上得如何,始终以鼓励为主,呵护教师的自尊心,保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商榷性原则,在肯定优点的同时要指出值得商榷的地方,以商量的口吻说话,进行必要的引导、点拨、启发,让教师从中得到启迪,做到对“课”而不对“人”;因人而异的原则,即面对什么样的教师说什么样的话,评课的标准、评课的态度、评点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课施“评”、因人施“导”,让教师的个性得到真正的张扬。
三、措施跟进、解决问题――做懂行人
“没有水平的校长抓门房,有水平的校长抓课堂”。校长只有经常深入教学一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才能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给予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1.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校长听评课的关键点
校长办学的关键节点在于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亲临教学一线,做一名教育教学的观察者是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最有力的保障。坐在办公室内听“汇报”的校长不是一名好校长,至少不是一名负责任的校长。
年初,高一年级刚开学的第二天,我到高一五班听数学课,这节课很精彩,教师讲授条分缕析,问题导学层层递进,小组合作热情高涨,课堂检测达成度高。但是,我发现数学教师在画圆的时候,没有圆规可依,徒手画出的圆呈不规则状。课后,我找级部主任、数学备课组长了解到,学校购买的教具不结实,并且多年没有更换,致使一些数学教具损坏严重。我当机立断,统计全校教具损坏情况,及时为数学、物理、化学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具,为英语教师更换录音机,为地理、历史教师补充教学挂图等。记得一个冬季的下午第三节课,我在高二九班听课,下午4:30教室内的光线特别暗,影响了听课效果。于是,我立即决定冬季下午教室送电时间提前半小时,并安排后勤人员全面检修所有教室内的灯管,保证下午第三节课和自习的学习质量。
校长听评课,还能了解课程表的执行情况、教室线路的安全问题、多媒体的维护管理问题、班级卫生状况、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听评课的立足点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课堂是教学的关键。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学知识与学做人、学知识与提高能力、全面要求与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课堂这一主渠道。听评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只有经常深入教学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给予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曾经有家长反映,我校某生物教师授课水平有限,不被学生认可,要求学校调换。我们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去听课,发现该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与学生的交流特别少,不太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该教师是刚从初中调入我校,对高中教材不熟悉,但该教师工作态度较好,积极性很高。课后,我们与该教师交流听课感受,先谈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最后提出建议。第三天,我们继续听课,课后照例和教师交换意见,提出教师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可,要先从全面把握教材知识、精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做起,或在作业上用心写出批语,或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第四天,我继续听课,课后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简单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讲,稍难一点的题目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再让有能力的学生去分析,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做题,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半个月以后,家长再次反映,学生已经接受了这位教师,学校不要再调整了。现在,该生物教师已经成长为骨干教师,并被评为“泰山名师”。
由于我们听评课的出发点就是帮助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大家都乐于让我们去听评课。
3.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指导水平――校长听评课的增值点
听课是校长的任务,评课则体现着校长指导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要想评好一节课,校长一定要做到听课前有准备,听课时切忌边听课边做其他工作,切忌与旁边的人窃窃私语、小声议论,切忌不做记录,切忌听课迟到、课中离场或通知某教师听课而临时不去。
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好课标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预设和生成处理得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本理念”;教学目标达成高效;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管理和教与学相得益彰等。
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课风格,一定会从三个方面作出自己的分析:一是总体评价;二是课堂亮点与特色;三是教学建议。如果遇到自己特别满意的课,还会写出心得体会,打印出来与教师交流,发表在学校网站上与大家分享,或把教师的教学实录和评课感悟投向专业杂志发表,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方法;能力
查有梁先生总结了一段关于“研”的妙语,我时时用他来鞭策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我们师者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才能实施真正有效的教学,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擅用好的方法,培养好的能力,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这需要我们教师积累在平时,把握在课堂;汗水流在课外,微笑留在课堂。上完每堂课后问自己三个问题,自检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高效课堂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我觉得学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做到 “课标校本化、班级化、课堂化”,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那怎么来提高课程标准的上限,做到 “课标校本化、班级化、课堂化”,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校社会学科教研组一直在努力,下面是我们正在尝试的几点方法,希望是有所裨益的。
方法一:转变备课思维,教学目标的制定从“教什么”向“学什么”转变。
方法二:写教材分析,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或画知识树)。
方法三:写课后反思,修改知识体系。
方法四: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教学目标。
问题二: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终其原因,就是我自己不懂的有效学习,所以无法有效教学,无法实现师者的历史使命。这里的有效学习、有效教学事实上就是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简单的说就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
方法一:转变课堂模式,尝试硬性规定自己上课讲的时间。
方法二: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懂得擅用教学策略。
如唐特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这一课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读图学史;②用表格整理;③分析历史作用。这三条教学目标中能力目标是: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②用表格整理的能力;③分析的能力。学生有了这三种方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而在这三种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学生的这三种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的自主学习,从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得到锻炼。
问题三: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达到何种程度?(效率问题)
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花更少的时间,学到的更多、更牢、更好。
方法一:专家引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如齐博昌先生在前言中说的:“假如你想爬上山顶,又不知哪条是捷径,你会去问谁?你肯定要去问那些已经爬上山顶的人。因为只有他们熟悉路径。”。
方法二:组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同课异构”类似“同一首歌”活动。
当然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但我想,我们老师如果能把前面的三个问题用心的、很好的去解决了,那么,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必将是令我们满意的了。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三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当然我们也可以用这三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参考文献:
[1]房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中国教师报,2010.01.06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3]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5
[4]齐博昌.《这样的学习最有效》
[5]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1
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由原计划三个课时减为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东方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给了地理学科应有的地位,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5、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7、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8、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9、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 评课 教学风格 听课 中学教育
近年来中学的教学质量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了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各学校相继制定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听)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成为贯彻这些规章制度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与其在教学中所起的指挥棒作用不相符的是目前各学校采用的(听)评课制度却普遍存在着求全责备、忽视评课主体等问题。这显然应该得到重视和改进。
如何提高评课水平呢?笔者认为在评课中保持和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提高评课水平的关键。
一、评课的意义和内容
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历来得到重视,甚至常常被作为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基本手段。通过评课,可以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长期以来,尽管各个地方的学校和教育单位有着不同特色的评课方法和规范,但归纳起来评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教师把握教学目标的能力。其主要包含教师是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针对教学对象对所学课程的认识程度,将重点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体现。
(2)评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能力。指教师是否根据教学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与充实。
(3)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的教学程序。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是否采用了合理的逻辑思维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能力。
(4)评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即评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课堂气氛的营造能力,教学中的姿态,语言描述能力,板书规范程度,教学时间的掌控能力等方面。
(5)评教学效果。这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作出的。
二、现行评课在内容和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1、忽略教学主体
通过以上的归纳不难发现,现行评课从内容上就已经弱化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对教学的评价。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缺少学生的教学探讨显然是枉然的。实际上学校评课时由于受人员组织、时间安排、地点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评课活动人员都是由教师组成的,其对“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忽略更是出乎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评课和教学探讨只能具有学术意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无法从实践上达到评课的目的。而就客观性方面考虑,美国教育学家Feldam在1988年就已经调查发现同事和专家评课的可靠性(一致性)是最低的,一般小于17%。学生评课的可靠性则高达90%以上。
2、评课程序过于细致以至繁琐
根据笔者利用网络下载的国内19所知名学校评课(听课)评分表分析发现,现行的评课程序一般都至少是按以下6个步骤进行的:
(1)评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符合教学大纲,教学思路是否层次清楚;
(2)评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对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
(3)评课堂上体现的教学环节是否严谨、自然;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是否有创新;
(5)评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评议;
(6)评课堂环境营造是否和谐、学生反应是否热烈;
显然,这样的评课程序不可谓之不细,评分表包含面不可谓之不宽,更有甚者,约占60%的被调查中学的评课(听课)评分表都有12项之多,如此全面、细致的评课标准要在一节课中得到一一体现,不将课堂变成“八股”堂才怪。还谈什么创新?难怪有许多教师把公开的示范课直接称为“公式课”。
3、教与学孰轻孰重分不清
在中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因而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师如何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开始对问题按科学的思维进行思索以至去主动实践验证。只要学生以正确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开始专注于所学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已经基本成功了。那么,评课的中心点就应该放在教师是否营造了一个积极思维探索的环境,是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不应当着力去考查教师的教法,甚至将主要精力放在考查教师上课时间把握、板书工整性、语言的语法等问题上。
4、参与评课者对评课目的认识不清
评课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实践中却容易被忽视。目前国内一般参与(听)评课的人员主要分为三类,即有领导、专家类,同事类,学生类。领导、专家参加(听)评课目的是监督和提出改进意见。领导、专家由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参加过各式各样的(听)评课活动,对教学的完整性认识水平较高,从而对教学要求也就比较完美,因此往往更能发现授课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之他们在资历、职务、职称方面均高于讲课者,也就更容易提出很多的批评改进意见。正如家长眼中的孩子浑身都是缺点,甚至很多时候在情绪的左右下竟全盘否定教师的授课。如此评课其后果可想而知。同事之间相互(听)评课的目的是互帮互学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实际上却由于存在利益和性格、情感等因素影响,评课中很容易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即要么当授课者与评课者志趣相投或者授课风格相似时则大加推崇,反之则全是批评意见;甚至于当好好先生,只提优点不提缺点。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谈什么互帮互学,更无法谈提高教学质量了。学生评课则完全是被动接受的,一般采用无记名方式。学生是教学主体,其评课理应最具权威性。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大多流于形式,设计的评分内容过于简单,只能就教学效果分出上中差而无法发现教师的教学问题,仍然无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现行评课制度在内容上缺乏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的积极参与,几乎成了缺乏实际意义的空谈;评课目的认识不清,在步骤上过于全面细致以致成为僵硬的枷锁,束缚着教师个性的成长和阻碍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三、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评课的首要目标
1、中学教育教学的特点
中学教育就教育对象而言存在以下特点:
(1)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知识基础,较好的理解能力、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认知、判断能力。
(2)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正逐步走向成熟,学生已经开始主动研究和追求专业方面的技能。这种行为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要求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3)学生开始人性化地理解和研究其所学专业方面的问题,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不再盲目地全盘接受,对将教材知识内容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十分反感,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能谅解教师的错误。
(4)学生开始主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专业知识的具体应用情况十分感兴趣。
综合地说,中学教育教学上的基本特点是:
(1)在教学目标上要求有明确的专业性。
(2)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空间大,一般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3)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关系发生变化,由原来老师讲解学生接受逐步演化成学生独立学习老师指导的形式,即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得到认可。
(4)中学学校的教学形式发生转变,学生对许多专业知识的获取必须依赖大量的实践。从而将师生关系转化为伙伴关系。
2、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合理评课
评课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搞好课堂教学,是否搞好课堂教学又取决于学生是否高效学习,学生的高效学习则取决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课堂采纳的教学方案是否感兴趣。既然课堂所学知识即教学内容是大纲规定的和所学专业必备的,不可随意更改。那么教师具有的教学风格就成为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之一。
事实上,教无定法。香港理工大学的Kember博士将授课方法分为传授信息、传播有结构知识、师生互动、促进理解和概念的理解、智力发展五种方式,也只是笼统而言。Kember博士的研究证实不同种族、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科的学生对以上五种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却会被有鲜明个性的授课者所吸引。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大都对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式持积极态度。
构建主义评课观点也证实,评价一节课的质量应该根据授课者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程度来确定,而不仅仅是看授课者有无科学性问题、目的性如何、启发性如何等细节问题。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授课者能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否经常不由自主地被授课者的教学所吸引,教师把课讲得过细和十分精确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内趋力,也就很难实现建构意义下的知识建构,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建构知识。
教育理论证明,无论是怎样的教育接受者都会被有趣的讲述者所吸引,而有趣的讲述者又常常为具备以下三种特点的人所拥有。
(1)语言描述具体细微、图象感较好的。
(2)保持鲜明讲述风格的(包括语言、肢体动作、表情等)。
(3)故事感显著的。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具备上述三种特点的人往往逻辑性和全局观较差。这就好像造成了矛盾,即学生喜爱的授课者在课堂的严谨性方面存在欠缺;严肃认真、逻辑性强的授课者又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似乎,如果能合理的融合二者就能妥善地处理这一教学问题。其实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里虽然存在两种矛盾的现象,但二者本质是不矛盾的。
根据相关文献定义,教学风格是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综合素养,让自身个性特色在课堂上绽放。显然,具有鲜明教学风格的授课正是将二者合理融合的具体表现。
然而,从目前国内10几所知名中学评课内容和程序上不难发现,中学评课中对教师的教学风格的重要性认识还严重不足,甚至于舍本求末地以一些细节和教学程序完整性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与目前提倡的探索性教育氛围要求和学生认知程度是不相符合的。长此以往,我们只会得到千人一面的教学局面。这显然不利于目前中学面临的学生厌学的教学现状。
评课的目的是要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先得保证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所具备的良好教学风格又是保证学生认真听课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就其发展则要经历从模仿、创造到独立的发展历程,也就更需要日常式地培养和完善。因此,在评课时就应首先强化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努力促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为评课目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合理商讨、纠正,使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完善。
四、如何在评课中保持和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
如果说教学是艺术的话,艺术的生命在于特色,那么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的灵魂。因此如何在日常评课中保持和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显得极其重要。
针对目前中学教育的特点和现行评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为保持和发扬教师的教学风格,笔者认为中学评课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评课中应首先强调教师的教学风格,积极鼓励哪怕是初露苗头的独特教学风格。
(2)关注学生评课,将学生评课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标准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质量学生问卷,认真分析收回的调查问卷,间接而又客观地从中发现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
(3)摈弃原有的(听)评课打分制度,建立以教学风格取向的(听)评课量化体系。
(4)避免以教学大纲作为评课的主要标准,这是因为中学学生认知程度较高,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教师授课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他们更热衷于教师能在课堂上以案例形式将所学知识贯穿讲解,即学生喜欢生动的实例。而采用案例进行施教一方面会造成学时压力,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忽略一些大纲上要求讲述的知识点,这显然对讲求升学率的中学教育是矛盾的。但如果从长远考虑,这样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更能符合教育教学总方针要求的。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高效课堂就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最好、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较高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其基本特点是:效益的最大化、效率的最高化、效果的最优化,只有三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就是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长期的应试教育压抑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一切低效的、无效的、甚至负效的课堂必须被淘汰。 第二、它是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高中教育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优质生源大战,很多学校都是竭尽全力、不惜血本,挖生源、抢生源、骗生源、买生源日益泛滥。然而,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花再多的钱也是妄然,学校要生存、发展,还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它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堂教学现状所决定的。当前,低效课、无效课、乃至负效课还依然存在,不少老师还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搞得学生经常是“云里雾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样的课堂没有效果。第四、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先教后学”已经不受学生欢迎,课堂必须还给学生,教师的讲解必须是学生需要什么才讲什么,哪里不懂才讲哪里。让学生“先学后教”,教师“退居二线”。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的担当起学生的引路人,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名师。
二、探索教学模式,强化高效课堂
要根据课堂教学理念、探索符合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形成便于操作,易出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研读课标、教材。要求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高度重视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了解环境、把握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依据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基本思路(即:要以学科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要以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线索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活动训练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有效备课,力争让每一节备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富有内涵,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抓好课型研究。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 “新知探索课、检测讲评课、系统复习课”三种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形成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避免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继续深入开展“多元化作业”课题研究,倡导学生作业的个性化、多样化。加大考试与评价改革力度。建立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和学生发展性考试与评价课题研究,建立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