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05:36
导语:在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两难境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在现有理念和技术条件下,如果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它们要承担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巨大成本。这无论从现实和道义上都讲不通。对于中国特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采取较积极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占约60%。
本文将通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碳排放现状进行重新分析,提出系列创新理论来减少碳排放、加大碳固定,并以资源化高效利用来保证减排全过程的市场化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低碳发展。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几年内,周边小环境、小气候发生很大改观,没有进行人工的特殊干预,不毛之地很快变得郁郁葱葱,风调雨顺。感觉植物非常容易生长、发育。我们分析,这应该就是二氧化碳“气肥”起到的“意外”作用。
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结论:自然界的植物碳汇的潜力是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森林植被破坏能造成碳排放快速增加,而通过植树种草产生的碳固定效果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利用、影响、恢复碳循环来解决碳排放问题,远比通过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物理存贮封存、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吸收等方式更快速有效。
让我们把新产生的碳排放尽可能“捕集”起来,输送到海洋、森林、草原,农田、温棚里去,造成局部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影响碳呼吸、碳循环过程,让植物固碳的作用成倍提高,同时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多赢的局面。
二、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分析一下人类工业化过程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历史成因。即使到了今天,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把排放二氧化碳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排放物里面如果没有特殊化合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即达到清洁排放的标准,排放物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其实都是局部环境空气的增量和干扰,也将影响局部环境指标,本应同样得到处理。
每个锅炉都有烟囱,煤炭燃烧后碳排放成为习惯,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煤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生成近4倍重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燃烧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更有价值的资源,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吨高达500~800元,淘宝零售价更达到每吨一万元。化学产物的价值比释放的热能价值高2~3倍,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抓了燃烧热这个“芝麻”,扔了燃烧化学产物这个“西瓜”。
造成这个结果也有其历史原因,倒退几十年,烟气中二氧化碳几乎无法回收,回收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用途,人类当时也没有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保护压力。但是今天则完全不同了,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成熟,回收成本低廉,回收的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人们也已经认识到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到了应该彻底处理碳排放、必须处理碳排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再提出一个建议,对我们人类普遍使用的燃煤、燃油、燃气过程进行改革,让每一台锅炉、每台燃烧装置像化工厂的反应设备那样工作,既利用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还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把化石资源的价值“吃光榨净”,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的有机统一。
我们还提醒,对于那些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量碳排放企业,也许没有必要进行碳捕集,只要要求他们周围小环境加强植物培育,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化工企业一样,通过碳排放的“自产自销”,就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碳固定。而那些周围没有大量植被实现碳固定的碳排放企业、碳排放设备,应该加强碳捕集、碳回收,通过城市捕集、野外排放的空间转移、冬季捕集、夏季排放的时间转移,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实现碳固定,同时实现直接、间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比较容易集中捕集,捕集的方法很多,每捕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合100多元人民币或更低。但近年来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理论界思想观念陈旧,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彻底改变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本文将以干冰作为一种动力转化介质入手,探讨一下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多年来,有无数的科学家试图让二氧化碳能再次逆变成为某种“燃料”。这些人几乎都在化学逆向反应上做文章。但是这样的过程,都是需要能量,实现燃烧逆向反应也非常困难,而且除了考虑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案以外,即便实现逆向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得不偿失。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再认识,提出“让热机冷下来”的观点。热机的本质是热量引起介质升温膨胀、做功,加热升温是手段,膨胀增压是目的。人们不应该将热机的工作温段僵化、固定在从常温到高温,而从低温升温到常温也会引起某种介质升温、膨胀,推动活塞、涡轮叶片运动做功,将常温、低温的热量同样转化为机械能。
二氧化碳是个很神奇的物质,常压下,它可以以-78.5℃超低温、固态的形式“干冰”存在;到了约10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又会变成液体流动便于输送。用干冰作为工质,可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空气、水的热量受热气化,如果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数十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二氧化碳气体。这个高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可以推动气动机械输出动力做功。由于热机的原理没有改变,热机也无需大的改动,只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原来消耗燃料,工作在高温温段的发动机,改为利用超低温工质,撬动环境热能参与,让气缸内产生同样大小的膨胀压力来推动活塞,让发动机在常温温段继续工作。
改造前,汽车是带着能源物质,吸入不需要付费的环境空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让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升温、膨胀,高压高温气体的膨胀势能在发动机内转换为动能,带动车辆运动,做功后尚有余热的高温废气被排放到环境中;改造后,汽车是带着超低温的工作介质干冰,通过换热器,吸收不需要付费的常温空气的热量,汽化、气化,升温膨胀,最后是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推动发动机运转,带动车辆运动,膨胀释放内能后大幅度降温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则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初步估算,让发动机输出同样的动力消耗的“工作介质”体积虽是原来燃料消耗的5~8倍,而综合成本是使用燃料时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又回到了蒸汽机时代,不同的只是工质从水变成了干冰,热量的来源不是依靠燃煤,而是取自于环境空气或水等常温物质。
改装实验中还注意到,干冰首次气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吸热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冷降温过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冷源”,可以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为冷藏、冷冻运输设备提供大量冷量;为冷冻法海水淡化设备提供优质冷源。做功后,气体温度因为内能减少而再次下降,又达到-50℃或更低,还可以再次作为冷源输出冷量。
用于改造农用机械,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干冰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农作物的气肥,降低了农机使用成本,减少石化燃料消耗,还给农作物、农田施了气肥,一举数得。
冬季使用燃料燃烧供暖的时候利用新型可以回收制备干冰的锅炉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干冰的过程也实现燃料燃烧热量的高效率、最大化回收再利用。冬天没有植物,应将干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利用干冰吸热制冷,气化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汽轮机输出动力发电,最终排放的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成为夏季植物的气肥,实现碳排放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本文提出解决碳排放的思路主要是设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层二氧化碳气体积累、增加的问题。实现这个过程主要有碳捕集、碳运输、碳布撒等若干环节。其中碳捕集的有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氧化碳的运输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个消耗能源、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回报的过程。现在,利用干冰作为介质,吸收环境的热量,并通过热机转化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碳运输过程的高能耗成本的问题。运输过程中少量的消耗其实也实现了某种意义的碳肥“布散”过程。下面通过几个利用二氧化碳的应用范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常用的灭火方法很多,但都是常规的手段。以水灭火为例,如果喷洒的消防灭火用水、灭火干粉没有直接喷淋到火源,则几乎不能发挥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即便有条件大量使用,灭火效果也不好。
以前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使用干冰灭火都是“高端消费”和“奢侈品”。但是到了今天,干冰容易生产、运输、储存,目前的成本也不高了,应该考虑大量采用干冰这个非常理想的灭火材料来实现森林应急灭火。采用干冰进行森林灭火,制作成一个个干冰炸弹,通过提前布设形成阻火带,通过定时、定温起爆,或者飞机空投,触地爆炸,或者巨型迫击炮抛射、近炸引信引爆。不管干冰是否能接触火源,只要炸碎的干冰颗粒布撒在火源附近、火源的上风口、火源的高处,都能迅速气化实现降低火场温度,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作用。气化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张巨大的“冷气毯”,覆盖整个火场,并且随着气流的流动自动流向火源,持续气化的干冰还能有效阻止火灾复燃,实现快速、彻底灭火。
最后残留在森林火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森林很好的气肥,逐渐被周围的林木吸收,没有任何污染物残留,渗入地下土壤、水分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利于火灾现场的植被恢复生长,一举数得。人类使用水灭火,已经数千年历史了,今天该创新、改进一下了,该淘汰这种陈旧、低效率的传统灭火方式了,
(二)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大型渔率在500马力以上,每小时消耗燃油数十公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作为动力。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吸收海水的热量可以气化为5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气体,为远洋渔轮提供动力;这个过程中,约10公斤干冰相当于1公斤燃油,输出的动力相当于2~4千瓦时电力。吸热的过程还相当于制冷,提供的“冷量”可以用于冰冻海产品、淡化海水,这10公斤干冰同时累计可以吸收的热量,相当于0.5公斤燃油做功制冷的冷量。10公斤干冰气化过程还能同时淡化产生10公斤以上的淡水。综合估算干冰替代燃油的重量比为6:1,即干冰的使用量比燃油大6倍。而干冰的价格是燃油的十分之一或更低,因此使用干冰的成本是燃油的二分之一,而且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使用干冰作为动力介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节能、增效的方案。首先采用的干冰是从其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制取而来,不是增量排放。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取自于环境,没有消耗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增加了海洋、海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以直接注入水中,增加了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促进海洋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食物链促进了海洋生物、海洋水产资源的再生和恢复,实现安全、低碳、减排、增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这种应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海岛、远洋货轮、邮轮采用。
我们现在的高铁的每一节车都叫动车,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反而没有动力,合在一起称为动车组。如果每节车厢都能携带5吨干冰作为动力工质,则在运行中可以提供500匹马的动力长达6~8小时。在列车进入人口稠密区域时使用电力牵引,行驶到旷野、草原、森林的时候切换到“干冰”介质的环境热能动力模式,既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动力,又实现了碳布撒、碳转移,强化、利用了绿色植物固碳能力,实现了绿色动力。
这些绝非科幻,具体实施过程不存在理论障碍和技术壁垒,推广应用就在眼前。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故常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久了,只要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它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小象长成了大象,力大无穷,可以轻松拔起一棵大树,但却能很老实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因为从小的经验告诉它们,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
基础科学理论确实已经发展完善,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对理论的认识偏颇或惯性思维?应用科学理论和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早期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些应用理论肯定存在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国际歌》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而一旦冲破思想的牢笼,走出思维定势,甩掉那根“木桩”,我们的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将会创造各种奇迹。
五、后记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解决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而“科学家们”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手段和话语权的国外“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层破坏是造成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南极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一个意外的结论出现了,碳排放真的是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吗?
关键词:能源; 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
创新能力是能源行业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公共政策设计者和实践者的态度逐渐明朗,而消费者对创新的期望也逐渐凸显。
在技术变革的影响下,工业行业新的商业模式确保了自身的发展进程。正因为科技创新的驱动,这些商业模式逐步创建、运转并得以整合。
能源业务,特别是电力业务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发展达到合理利用能源、开展良性竞争的目的。因此,在能源生产、运输、配送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必须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为实现这一目标,电力公司需努力改进技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赢得最大的竞争优势。
下表列举的十大科技发展趋势对实现2013年全球能源行业,特别是对电力市场的主要发展目标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毫无疑问,为更好地加强能源生产商、运输商、配送商及消费者的互动管理,需要整合好各方数据。
当下,能源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是进行旧网络改造,如有可能,应创建能量双向流动系统;其次是在传统能源基础上,满足不断增长的可再生能源的整合需求(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
应对这些挑战需进行技术革新,但至今仍处于摸索阶段,建立智能电网的双向解决方案并非易事。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结构方程
一、 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
1.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 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0份,回收率为50.5%。
2. 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 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 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 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 研究结果
1. 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 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 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 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 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 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 Coombs J E, Bierly P E.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 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 Ortega M J 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 Statistical O O T E.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R].Publications de l'OCDE,2005.
[5] Souitaris V.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y: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results from 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 Camisón C, Villar-López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 Armbruster H, Bikfalvi A, Kinkel S, et 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 scale 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8] Camisón-Zornoza C, Lapiedra-Alcamí R, Segarra-Ciprés M, et al.A meta-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Organization Studies,2004,25(3):331-361.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新能源发电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韩杨(1982-),男,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电力电子系,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2672011ZYGX2011J09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46-02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工程三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属于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1, 2]由于三个专业的学生知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出系统的设计和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吸收国外高校模块化教学模式、凝练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交互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提问与解答、课程项目、研究报告等手段,把互动式教学方法成功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课程以电能变换与控制为主线,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课程项目进行协作研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3, 4]
一、国外“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内容与模式回顾
1.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课程简介:课程评估当前和未来潜在的能源系统,包括资源提取、转换和最终使用技术,重点区域和全球能源需求。研究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生产技术,能源最终用途和替代品,在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
第一部分:能源的背景。欠发达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发达国家可持续的未来能源。能源概述、能源供给和需求的问题;能源转换和经济性分析,气候变化和应对措施。模块1:能量传递和转换方法。模块2:资源评估和消耗分析。模块3:能量转换、传输和存储。模块4:系统的分析方法。模块5:能源供应,需求和存储规划。模块6:电气系统动力学。模块7:热力学与效率的计算。
第二部分:具体的能源技术。模块1:核能的基础和现状;核废料处理;扩建民用核能和核扩散。模块2:化石能源的燃料转换,电源循环,联合循环。模块3:地热能源的类型;技术、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模块4:生物质能资源和用途,资源的类型和要求。
第三部分:能源最终用途,方案评估和权衡分析。模块1:汽车技术和燃料经济政策。模块2:生物质转化的生命周期分析;土地使用问题、净能量平衡和能量整合。模块3:电化学方法电能储存、能量转换,燃料电池。模块4:可持续能源,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电力系统的挑战和选择。
2.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全方位的介绍和分析,包括整合这些解决方案以满足能源服务的要求。包括现有和未来的替代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光伏、光热,燃料处理;可再生能源系统面临的挑战;动态整合各种可再生能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写和研讨主题是“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特别是通过项目工作和多个为期半天的研讨会对相关专题进行研讨,每个人都参与演讲和讨论,并邀请有行业工程背景的专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课堂参与探讨,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分析和设计能源系统,利用风能、生物能源、太阳能产生电力或用于加热与冷却。完成课程后,学生能详细说明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掌握这3种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主要组件,了解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威斯康星大学(UWM)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学习有关国家最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生物质、电力和液体燃料,以及风力、太阳能、水电。学生们将对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能源供应做工程计算,并要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系统。能源存储、可再生能源政策;经济分析,购买和销售能源;风能理论与实践;太阳能可用性,光热和光伏发电系统;水电;地热,潮汐能和波浪发电;生物能源、生物质燃烧热力和电力;生物质气化,生物油热解;生物燃料的生命周期评估。
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工程计算,了解可再生资源评估和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确定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环境影响。设计和评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了解能源在社会中的关键作用。了解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公共政策、市场结构。卓越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并能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有能力设计一个系统、部件或过程,以满足预期要求,具备解决工程问题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新能源发电技术”教学设计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能源现状,掌握电源变换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构成,加深对中国风力资源和风力发电基本原理的认识,理解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转换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天然气、燃气发电与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吸收国外经验,设计教学模块。
1.电源变换和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电力场效应晶体管——电力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AC—DC变换电路:二极管整流器——不控整流,晶闸管整流器——相控整流,PWM整流器——斩波整流;DC—DC变换电路:单管不隔离式DC—DC变换器,隔离式DC—DC变换器;DC—AC变换电路原理、分类、参数计算;AC—AC变换电路。
课堂提问:晶闸管的导通和关断条件是什么?相控整流与PWM整流电路区别是什么?交流调压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逆变?如何防止逆变失败?
课程项目1:让学生设计一个50kW的相控整流和PWM整流电路,进行MATLAB仿真分析,比较两种整流电路的区别,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2.风能、风力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风的产生、特性与应用;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分类与工作原理;风力发电的特点、控制要求和功率调节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和功率补偿:同步发电机组、异步发电机组和双馈异步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和功率补偿。
课堂提问:简述风能转换的基本原理。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参数有哪些?具体怎么求解?风力机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课程项目2:让学生设计基于全功率变换器的风力发电系统,在课程项目1的PWM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设计整流和逆变电路及其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验证工作原理,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3.太阳能、光伏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太阳能利用方式、分类及原理,中国光伏发电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光学性质、等效电路、输出功率和填充因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影响效率的因素及提高的途径;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多、单晶硅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构成,正弦波PWM技术,逆变器基本特性及评价;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特点、结构、供电形式和设备构成。
课堂提问:多晶硅和单晶硅的制造工艺有什么不同?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正弦波PWM逆变技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课程项目3:让学生设计小功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课程项目2逆变电路的基础上,设计单相及三相逆变电路及其控制算法,进行MATLAB仿真,验证工作原理,要求分组讨论、制作PPT演讲、撰写研究报告。
4.生物质能的转换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生物质能的定义、生物质资源特点及类别;生物质能转换和发电技术、生物质能转换的能源模形式,城市垃圾、生物质燃气发电技术;生物质热裂解发电技术的分类、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生物质热裂解技术及装置简介;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开发生物质能的必要性,生物质能发电前景。
课堂提问:生物质能的优缺点是什么?根据其优缺点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生物质热裂解的机理是什么?请详细分析说明。影响生物质热裂解的因素有哪些?具体是如何影响的?
5.天然气、燃气发电与控制技术
内容要点: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形成机理及化学性质;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环境价值与发展前景;小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原理及用途、主要形式及应用前景;燃气轮机组的电能变换与控制系统、电网供电及控制;燃气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与控制策略,DC-AC低频并网逆变技术,DC-AC/ AC-DC-AC三级变换高频环节并网逆变技术;燃气发电机组高频并网逆变的控制策略。
课堂提问:小型燃气轮机组并网发电的原理是什么?简述燃气轮机组电能变换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燃气发电机组高频并网逆变是如何实现的?
三、结束语
在充分吸收国外高校“新能源发电技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凝练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得到明显改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对课程项目进行协作研究,发挥各自的特长收集和吸收国外前沿技术,在PPT演讲、研究报告撰写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瑞文,谢云,陈璟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实践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72-73.
[2]王三义.浅谈新能源发电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1,(15):92-93.
论文摘要:文本首先提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严重不足对于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接着时于陕西科技资源共享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研究指出加强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案与对策。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2]丁巨涛.技术创新环境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8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对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调整和矫正教学行为,今后顺利走向教师岗位,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校园网为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新的教育技术更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指导理念,倡导以师范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师生之间多渠道、多层次的良性互动与沟通,帮助师范生尽快提高教学技能。笔者所在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已经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
一、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
为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这种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必须更新传统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原则包括多元化原则、平等尊重原则、发展创新原则和互动反馈原则,这是由新教育技术手段和新时期师范生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1.多元化原则
就是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融为一体,改变过去单向孤立的评价,目的在于更快更好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客观公正反映微格教学实训效果。
2.平等尊重原则
就是给师范生充分自主权,让师范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从评价量表设计制定到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再到评价的参照对比,直到评价结果反思,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改变师范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现象。
3.发展创新原则
全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要求改革传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要求师范生有效提高数字化网络应用能力,把提高完善教学技能同数字化网络结合起来。
4.互动反馈原则
数字化网络真正实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个人、同学和教师多维互动反馈,及时、准确、快捷和方便在评价之中向师范生传递反馈信息,通过现实或过去的有用信息,对师范生在微格教学中出现的偏差行为进行矫正,促进有效反省,在互动反馈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也为下一步实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流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当前我院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范生参与积极性低,互动评价交流少,评价方式单一,双向反馈不及时、不到位,设备利用率不高,人均获得评价的时间不足。加上近些年学生人数增长较快,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这种全新教育技术手段,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来实现。
根据已有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经验,充分考虑和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评价,第二阶段实施评价,第三阶段反思评价。
1.准备评价
我院根据微格教学的要求和操作重点,充分考虑师范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制作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教学技能评价量表,作为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要把师范生这个主体放在首位,要求每位师范生都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能力,结合实训目标、实训知识和教学技能,参考学校教学技能评价表,制作个人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技能评价量表,这将使评价量表更客观,更加科学化,也更加人性化。
2.实施评价
师范生实训上课,应用所学教学技能,展示了个人教学行为。将其拍摄成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师、同学和专家现场就可以通过各种电子平台进行有效评价,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评价;又可以反复观看录像,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专家点评;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不像过去仅局限于评价活动之后,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反馈评价贯穿于整个评价当中,反馈更加及时,互动性更好,效率更高,师范生更能全面客观了解自己的教学技能,更好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三、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我院校园网已建成“双核心万兆,千兆交换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星形网络结构,网络完全覆盖学院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共有信息点6000多个,一个公网100M出口,一个教育网34M出口,有5000多上网用户。已实现校园网、多媒体课室、计算机教室、微格教学实训室、数字化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传输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基本建成了数字化校园,这为创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1.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体系
我院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将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音频技术、视音频压缩技术、存储技术和传输技术融为一体,建立了集视音频录制、实时监控、网络点播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我院微格教学系统遵循TCP/IP协议标准,能够支持网络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实时监控和后期编辑等多种功能,其中数字化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能够实现微格教学的现场评价、远程多点评价和多向反馈评价等功能,这极大丰富、拓展了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系统发生了质的飞跃。
2.数字化校园网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变化
传统微格教学评价只能对单个微格教学实训者进行孤立评价,缺乏互动多元化评价,评价平台过于单一,评价结构呈平面化,缺乏持续有深度的讨论,交流评价时间明显过短,存在较大局限性。数字化校园网使微格教学技能评价出现了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评价平台更多样,评价结构立体化。评价交流方式也更多种多样,除了现场点评、视频评价和网络评价等外,包括目前流行的微博、QQ、BBS、飞信、UM、电子邮件等同样都可以应用到微格教学技能评价中来,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满足评价交流的需要。评价交流渠道更畅通无阻,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可以进行在线或非在线、同步或者异步的评价与反馈,已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全国甚至于全球有兴趣的网友都可以互通互联,互问互答,微格教学实训者得到的反馈就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专门在校园网划定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讨论区域,供微格教学实训者和评价者集中进行讨论交流,以加强评价和反馈效果。
3.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真正实现平等、开放、全面和客观评价
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能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交流反馈,目的就是要充分收集大家的意见、看法与评价,发挥大家的智慧。互联网本是一个平等、开放、全面的虚拟环境,微格教学实训者可以从中多渠道收集到自己需要的反馈信息,进行彼此协商交流,找到最好方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在网络之中,教师和师范生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案,透过转换不同角色获取不同的经验,体验不同角色产生的不同感觉。同时,虚拟环境可以消除面对面沟通带来的焦虑,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对话中及时吸收对自己有实际利用价值的信息,通过更加深入有效的追问,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即使发生冲突,双方也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解决。数字化校园网可以把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结果和个人资料、微格教学实训记录、个人评价量表及教学设计方案放在一起,建立个人评价信息库。巨大的存储能力还可以把定量评价、自我反思信息、定性评价结果、评价图表等信息放在个人评价信息库,这就更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微格教学技能水平。
4.数字化校园网的微格教学技能评价能更好地实现评价目标,通过持续反馈,促进学生反思和提高自己
反馈是微格教学技能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反馈中,师范生进行自我反思,按照微格教学实训评价目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数字化校园网可以实现持续反馈,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融为一体,与自我反思保持同步。师范生能非常方便地了解同学、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相关教学技能参考资料,参照微格教学优秀授课示范资源库,实现博采众长,汲取精华。在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师范生通过网络与同学、教师对话,解答反思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师范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只有数字化校园网才能实现持续多维的互动反馈。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以低碳社会倡导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原则的“低碳经济”成为主流思潮,而新能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成为进军低碳经济的捷径。尤其是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新能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目前在我国正迅速崛起,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等新型能源已经越来越多的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基础较为薄弱,技术落后,缺乏完善的政策指引
由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以及完善的政策指引。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是普遍以传统能源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基础还较为薄弱,技术手段也相对国外发达地区较为落后,处在实验阶段的较多,而实际应用的很少。
新能源市场把握不足导致经营欠佳
现今时期,我国的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佳,大多是以研究开发为主,而真正做成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畅销的却很少。其原因就是对新能源市场的把握不够,不了解我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能根据新能源的长处和消费者的需求,将新能源技术转化成市场产品,导致新能源企业经济收益低下,普遍经营不佳,仅是出于新能源、高科技等一些市场“广告词”的利益驱使,而投身其中。
新能源技术人才匮乏,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新能源属于一项新兴的技术,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业内普遍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此外,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技术更是缺乏认识。而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企业普遍重视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很少注重对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宣传,致使市场消费有限,限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政策,正确指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而良好的经济环境依赖于完善的经济调控政策。作为对建设低碳经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新能源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政策加以指引,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比如减免税费,或是提供项目扶持资金,可以通过政策的指引,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结合起来,实现我国的低碳经济。
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提高新能源技术的转化率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同时,提高新能源技术向市场产品的转化率,可以有效解决技术落后,和经营欠佳的状况。可以设立对外交流部,和产品开发部,定期举行新能源技术的各种交流工作,以及新能源技术向产品转化的各种研讨会议,从而实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优化技术向产品的转化方案,提高技术的经济价值。
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以及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宣传
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和国内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另外,还要加强对外的推广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技术优势的了解,引导消费者需求,刺激新能源产品市场的增长,从而加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能源产业是建设低碳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新能源产业能否快速、良好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虽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近些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节能电动车的普及,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等,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引以重视,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依据自身的实际,积极变革,加强各部门的协作,如此,我们就可以取得新能源产业的快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中.浅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传统能源行业的战略选择[J].中国煤炭.2010.36(1).21-23.
[2]吴琼,潘光杰.浅析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72,61.
【关键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美丽中国
伴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快,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于新能源建设,创建一个环保新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低碳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整个社会都在试图打造低碳发展模式,形成一个低损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态环保社会,促进整个社会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形成新能源产业优势,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模式来看,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潜能,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也应该顺应形势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探究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道路和途径。
一、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缺乏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这其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研发能力,研究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技术,能够支持新能源的产业化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发展战略,凸显自身的优势地位。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仍然令人担忧,虽然在新能源产业化建设中一些技术的应用以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这其中的核心技术却多数来自于国际社会,我国的新能源自主研发能力仍然值得提高和发展。
例如:生物能发电与发热技术仍然相对落后,能量转化能力有限,能源利用效率仍然需要提高。
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依然处在自发且盲目阶段,科研成果转化困难,转化速度与规模都十分有限。
(二)缺少健全的制度环境
新能源作为一项新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已经作为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被部署给各个行业,然而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有效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做支持,这就使得新能源产业建设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规做保证,也就会导致各项政策措施在具体落实执行中举步维艰。
(三)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欠缺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其发展与建设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推广都需要一定的资金量的投入,然而现实情况体现为: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国家财政力量有限等等,无法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浩大资金量,这样的客观现实就制约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低碳环境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
任何一个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都必须参照本国的国情进行,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环境特征以及国家制度等方面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结合国际形势,积极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能源技术等 世界来发现自身在新能源建设发展中存在饿问题,不断缩小中国同世界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差距。
(一)制度先行、政策妥善
新能源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趋势,也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空间利益的必要举措。因此,要想促进新能源产业化优良发展就必须首先获得国家政策制度的大力支持。
我国行政部门一方面要积极支持新能源自主朝着产业化步伐前进,另一方面也要有重点、有侧重地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与新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系统。
首先,打造清晰的新能源产业规章制度,为能源市场的正常规范运转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基础上要尽量控制和削减复杂的市场监管项目,完善资源配置工作,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技术的创新发展等等。
其次,规范市场准入指标。完善低碳产品的标准设计,加强对绿色产品与环保系统的科学认证,用这种方法来控制低等水平能源生产企业的介入。细化新能源市场目标,供应一些能够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科学信息以及更加宽广的舞台。
再次,立足长远,形成强制性指标,确保制度约束性的长期发挥。新能源相关责任部门要革除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科学灵活地运用相关政策,结合环境因素与社会条件,实现国家政策优势功能的发挥。
(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从目前来看,技术限制仍然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想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化接轨,达到我国环保建设的要求,就要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力度,争取实现能源技术成果的转化,发挥低碳技术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提倡自主创新、自行研发。国家政府以及能源企业要加大技术自主创新与研发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投入,给予更多的政策与制度支持,通过创建科学的激励机制来鼓励行业人士自主创新,自行研发具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2. 行业合作,优势互助,共同研发。新能源技术的自我创新不是单存依靠企业的力量就能够实现的,同时需要大学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协助配合,在三方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形成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道路,不断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的市场化运作,并逐渐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要不断创造商业机会来加快技术市场的进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积极健全新能源技术配套政策。必须加强对新能源技术专利的保护,对于外来技术的引进需要创建一个健全细化的机制,尽量削减技术转让中的繁琐环节。
创设新能源技术信息中心,形成一个技术信息咨询机构,搭建一个新能源技术信息平台,实行能耗企业耗能水平与环保水平比拼制度,通过这种方法来约束更多企业接受与研发新技术,进而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
(三)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联系不断加强,无论在经济发展、资源交易还是在文化交流方面都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趋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现阶段,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加剧了世界各国在新能源研究方面的联系,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只有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一套科学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形成自身的优势,实现本国利益。因此,在全球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必须要在发挥自身新能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试着引进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创造的新能源技术,同时更要加快自身能源技术研究的步伐,积极开展同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灵活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推动本国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时也要善于将自身的专利技术推向世界,为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三、结语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低碳型经济,其发展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在新能源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科学解决措施,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优良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兴中,孙丽丽,李富忠.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10).
[2] 黄永山.中国薪能源战略研究[EB/OL].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网站.
[3]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黑龙江省科技厅网站.
[4] 王动.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进步的实证与规范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区域实证检验与政策建议[D].河南大学,2011。
[5] 李响.低碳经济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D].南昌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