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 09:05:39
导语:在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解放思想,提速赶超”。按照唐山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唐山市科技局相继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党组扩大会、机关全体会进行贯彻落实。围绕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平台等5个方面的重点课题,组织机关干部赴天津滨海新区、大连、烟台等沿海先进地区和省内外先进城市进行深入学习调研,开展对标、查找差距、开阔思路,力争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科技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实现跨越,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唐山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唐山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纲”,实现创新驱动跃升
找准发展目标,梳理发展思路,形成发展共识。围绕“加速转型升级”的要求,唐山市科技局以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纲”,着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等六大创新计划。
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15家,规模以上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达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建设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累计达到5个。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5个、重点实验室4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0个、科技孵化器10个、各类科技产业化园区(基地)30个。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到5000件和3000件以上,实施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300项,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探索推动科技金融结合。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力争年内建立唐山市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及企业科技项目贷款贴息,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唐山转化及产业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小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府融资担保等科技金融组织,逐步形成以财政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为骨干、社会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突出重点,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中之重,谋发展之策,鼓发展之劲,聚发展之力。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存量调强”的理念,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重点,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二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增量调优”的理念,把科技招商、招才引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管齐下建强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铺路搭桥
按照“存量”抓提高,“总量”抓发展的原则,突出“公共”效应,积极搭建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互动的创新平台。鼓励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不断提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和突破技术瓶颈的能力。引导各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等科技资源。
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价值的发挥,促进企业、社会转型发展。一是实施知识产权提升工程。实施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全市广大发明人的积极性。继续开展“专利提升行动”。二是实施知识产权转化工程。加快推进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强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专利战略研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信息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深入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三是实施知识产权环境优化工程。组织开展唐山市专利奖评选活动。发挥唐山环渤海知识产权市场职能,狠抓项目收集与展示推介,加强专利成果展示交易和对接,加速专利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移和转化。
2016年山东省加快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实现了十三五科技创新良好开局。与2015年相比,全省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3%,提高0.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以上,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692家,增长20%;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9万件,增长1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6.33件;登记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金额420.24亿元,增长23.69%,数据表明,目前山东省的创新推动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一、改革创新决策机制
山东省加快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创新决策机制,实现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根本转变。
1.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
市场决定性作用在资源配置中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同时政府发挥更好的效用性,要求我们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对管理责任、权力进行权责分明,罗列清单,以达到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职能的创新服务这一根本性的转变。
2.发挥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提高山东省的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我们坚持短期目标结合长远的目标,统筹好基础与应用研究,兼顾公益与营利。自然科学基金、基地和人才建设、产业引导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分类,严格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的执行标准。一方面对创新企业奖、公益类研究等重点支持,另一方面对公共科技提高供给,通过财政资金对股权投资、政府资本、民间资本、贷款信息等杠杆作用,使得技术创新活动的市场导向得到强化。
3.完善科研资金管理制度
科研资金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科研项目中的预算编制进一步简化,明确法人责任制,科研经费的预算调剂权限得到部分下放。一方面,统筹安排项目经费,在恰当处理分摊间接成本与激励科研人员关系的基础上,使得费用支出使用与实际的研发贡献相关,年终结余资金自动转结明年使用,项目承担单位对最终的资金结余也保留使用权。山东省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对重点学科及前沿技术领域,以自主选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充分得到了省财政稳定的资金支持,并鼓励其接受或利用社会资金来开展相关技术或项目的研究,并根据合同条款自主支配项目资金。另一方面,项目承接单位需要建立并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尤其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以接受来自社会、企业、政府等各方的监督。
二、突破创新管理体制实施
1.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建立
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发展区域。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连续5年使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六位。
2.专业机构管理科技项目机制的建立
项目的具体管理引用权责统一,不再由政府科技部分直接负责,实施专业项目专业机构管理,承担科研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并建立制约与协调的决策、执行、监督、评估的合作方式。既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建立并完善科技项目的管理制度,并提供指导工作,也要鼓励科技社团、协会的组织与改革,以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同时,完善省级科技项目信息的科技管理,避免项目的重复申报与资助,形成行业的优化的运行。
3.科技计划体系及评价方法的改革
以项目产出和实际贡献为导向,探索实行市场、社会和行业认可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方式,逐步拓展社会化、专业化评价渠道。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省级科技项目的计划与预算的依据主要依靠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也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科技奖励制度的完善,一方面提升了科技项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1.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科技项目的方向、路线、各类组合要素等需要调入市场因素并且充分发挥风向标的作用,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将所研发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成果与产品的转化。一方面,需要将创新所需要素投入企业,向企业汇聚,另一方面为技术创新、组织形式,包括最初的决策及后期的技术转化等寻找依附体,建立完善“企业出题、先期投入、协同创新、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项目形成和实施机制。
2.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对接国家“创新百强”工程、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程,选择一批骨干企业进行试点,培育成为创新龙头企业。促进企业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继续实施“一企一技术”扶持工程,并进行分类引导,中小微企业慢慢转向为对单项技术原创性、前瞻性的研究发展;专业性企业竖立起科技含量且运营正常的模式;高新技术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前期组建与培养。同时,要注意技术的发展性,避免滞后,一面进行技术的创意改革,一面注重企业高级人才,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关键引领作用。
3.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引導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以上的大型企业,按照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10%给予后补助,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的中小微企业,按照研发投入10%的比例给予后补助,补助经费最高1000万元。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4.完善扶持企业创新的方式
改变已往的单向支持转为双向支持,即对企业的支持转向对企业与用户的同时支持。政府对创新产品的采购及服务的准入条件也不再以资本的注册、运营收入作为准入条件,坚持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将创新产品与服务研发相结合,推行新的示范与创新相结合的模式。
四、完善支持人才创新机制
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首要资源,山东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全力打造优越的科技研发环境,建立并完善以创新质量、贡献、效率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发挥科技人才的最大作用。
1.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鲁创业就业,山东省先后出台了《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关于为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的意见》《关于为我省技术创新工程提供人才支撑的意见》《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重视人才、学者的引领作用,在科技项目产业中发挥创新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前沿、顶尖的团队,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每个人才团队3000—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对策;沈阳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09-02
Abstract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how to crack problems of poor conver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productivity force,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transformation,is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scho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i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fo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brought about a lot of influence were analyzed and expatiated,and tak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the practical way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ere explored,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building a complete working system,establishing multi service platform,seeking more investment subject.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practice;countermeasures;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时期,需要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促进内生增长,其中最主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此背景下,农业高校作为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优化各项科技投入资源,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然而科技成果实现的转化效益还远远低于科技投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产生,但是转化率仅有30%~40%,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平衡[1],转化驱动力弱,转化途径效应不明显。如何破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的难题,探索其有效转化途径,是创新强校及发展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需求,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机遇
1.1.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我国农业已经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实质是科技农业,以现代科技引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传统农业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农业高校是服务农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以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把科技创新确定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为现代农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这就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明确了加快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1.1.2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家及部分省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政治措施,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激励了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创新创业,调动了各类创新主体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动性。2015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施行,将加快高校科研潜力的释放,促进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创造性。2016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重点从促进研发机构、高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等3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细化。
1.2 挑战
近年来,各涉农高校在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积极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西农模式”“雅安模式”“新农民学校”模式等[3],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由于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自身局限性,导致部分优秀成果没有达到很好的转化示范。因此,如何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加快其转化必须面临的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总结多年培训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工作,探索创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2014年3月,在昌图基地成立了昌图新农民学校,截至目前,生猪养殖从业人员培训已覆盖了9个主要乡镇,近2年先后在黑山、西丰、法库、铁岭等县区针对主导或特色农业产业推广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农民培训工作主要围绕辽宁省农业区域特点,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培训模式,即“请上来”到学校,以“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农民企业家培训班”等多形式的中长期培训班开展培训;“走下去”到县区开办“新农民学校”,到乡镇开展“两动式”基层培训,即农民走动学习,专家按乡镇滚动授课。通过“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构建初、中、高三级的“金字塔型”多层次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实现培养新农民,培育新市民,不断为农业科技服务注入新鲜血液,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养技术人才,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储备。
3 对策
3.1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备的工作体系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农民接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区域性、周期性、公益性和社会性[8],特别是具有一定的科技风险性[9]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10]。这就需要农业高校有稳定、长期、可行且具有激励作用的运行管理机制。首先,需要正确定位,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方面是国家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协同创新。其次,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构建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从组织、平台、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再次,高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教师科研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11]。
3.2 建立多形式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需要建立有效的、不同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农业高校通过整合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中心或成果转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加快培育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对其加强指导和监管。也可通过建立网站、微信、QQ群等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信息沟通,探索新的科技成果传播途径和方法。
3.3 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寻求更多投资主体
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建议国家通过补助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各农业高校要积极与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争取地方确立高校专项科技服务配套经费。还可争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等的社会资金的支持,拓宽投融资的渠道。
4 参考文献
[1] 何淑群,古秋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关键策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213-214.
[2] 张来武.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J].中国软科学,2014(1):6-10.
[3] 李澎,岳喜庆,王海龙,等.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310-311.
[4] 李东,李澎.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思考[J].科技成果纵横,2009(4):20-21.
[5] 刘双清,胡泽友,王奎武.农业高校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5,15(1):44-47.
[6] 杨帆.我国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4:15.
[7] 杨冬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路径探析:以驻济高校为中心[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4,10(1):10-13.
[8] 杨征,陈淳,孙雄松,等.影响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67-69.
[9] 杨辉,张永强.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模式及影响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12-414.
关键词: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732-05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taking “qingjiangyuan”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n enshi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yue-ping1,xu zi-qing1,wang chang-jun2
(1.school of economics,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2.hubei tobacco company,wuhan 430032,china )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qingjiangyuan”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s head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ased on system innovation. two key points including recyclable economy and advanced high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key words: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l
烟草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在全国烟草总局的正确战略措施推进下,烟草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稳步提升态势,显示出较好成效。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烟草行业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市场冲击,以及健康持续发展挑战的同时,其功能单一、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烟草产业取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根据国内外烟草行业的实践经验,科技园是烟草行业进行改革创新的载体。“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正是顺应时展潮流,为烟草产业功能改善、科技创新、经营方式转变而创立的,科技园所实施的循环经济创新模式是该行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值得国内其他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借鉴。因此,对其进行总结有利于烟草行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技术创新、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科技园的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的理论成果。
1.1 技术创新理论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1]。目前,国外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已发展为四大理论流派,其主要观点为:产业和地区的创新发展要以企业家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内在动力,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促进产业、地区的改革创新。国内针对技术创新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必要条件[2];②企业需要采取改进生产工艺等创新措施以提高利润水平[3]。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1.2 现代农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戴维斯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建立农业综合企业,西方发达国家紧跟戴维斯,开始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道路,形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理论[4]。中国学者从技术、人才、生产方式、信息等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代农业的特征: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实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化销售;第三,功能实现多元化;第四,拥有充裕的高素质人才储备;第五,劳动和土地的生产率较高;第六,农业生产设施先进、生产条件完善;第七,成为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5]。
1.3 农业科技园理论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各地园区建设实践角度对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农业科技园区至少应有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和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等四个基本特征,形成了复合生态农业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前者认为在传统农业的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管理手段能建立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现代农业,后者强调园区规
要从总体出发[6-8]。同时,学者指出现代农业园区应具有生产与加工、研发孵化、示范推广、科普培训、集聚扩散、旅游观光六种功能[9]。
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农业科技园的内涵方面有所研究,但对于将烟草产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园相结合的创新发展研究甚少,尤其是如何用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烟草产业发展的研究仍是空缺。
目前,农业科技园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示范载体[10],其辐射效应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园相对国外科技园起步较晚,在园区建设方面缺乏全方位综合创新和持续发展效应,譬如,有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招商引资力度欠缺,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有的较注重旅游,科技研发后劲不足;还有的科技园管理不完善,园区结构有待调整等,真正达到农业科技园标准的不多,创新性强的园区更是屈指可数,都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本文以“清江源”烟草农业科技园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园区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体系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力求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遵循“创新、持续、发展”原则,综合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三种形式,力图以现代农业理念构造一个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循环经济、革新管理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社区。
2.1 以现代农业理念构造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
现代农业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具有信息化、市场化、集约化、多元化等特征,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主要围绕这几个特征进行园区的开发建设。首先,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及过程,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全面获取农产品生产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和应用。其次,科技园产品的研制、生产、开发、销售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来调节园区的资源配置,建设有机作物种植园、有机畜禽养殖园,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再次,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加大资本、科技、人才、设施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品产出率,转变粗放型的开发模式,走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态农业之路[11,12]。最后,科技园除了进行传统的产品生产外,还开发一系列绿色养殖、种植项目,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名品花草,为园区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领域渗透创造条件[12,13]。
2.2 发展高效节能的可持续循环经济
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必须走可持续环保节能路线,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协调农业和环境两个因素,最大限度地限制浪费、减少消耗,追求资源保护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另外,通过合理的加工利用,减少烟草农业废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降低废水、废弃物资源化成本,开发高值产品,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率,建立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科技园作物品质,保护园区环境、资源,尤其注重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和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相结合,促进水资源二次利用。
2.3 打造高新科技研发推广平台
按照国家烟草总局“一基四化”和“三化同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扣行业实际和本地实际,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兼顾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和适用技术,上接市场、中接科技、下接烟农,由科技园成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并以其为媒介将科研院所与企业连接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重点开展高新尖项目的研究,突出自主研发。然后以科技园中试基地为载体,扩大科研产品试验规模,将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直接进行试验、推广,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与应用脱节问题,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4 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是科技园持续发展的支柱[10],园区要充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科技园采用了以下组织形式进行创新:①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农业科技园所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所以为了获得当地农民的真诚合作,必须按照现代农业合作
社的规范要求,建立产权完善,利益分配格局清晰,专业分工完备,管理公开透明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便企业、农民双方齐心协力建设科技园。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园受制于农业生产特点,是一个投资周期长、收益稳定的行业。为了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科技园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必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规范收益分配制度,创造公平、合理的收益机会。
2.5 现代农业社区创新
农业科技园的建立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是农村新面貌的一个缩影和样板。科技园响应党的号召,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目标,坚持提高效益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丰富园区烟草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完美结合,构建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洽的生态农业社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等[14]。同时,科技园注重新型农民培养,以当地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为参照方向,引进国内外高新的技术、资金和设施,加强农民思想素质、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打造精干的技术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和经营队伍。
3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湖北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所在地——恩施州望城坡、茅坝槽等村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村。在科技园建园之前,当地农产品产量低下,人均收入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望城坡南端的农户中有70%的住处不通公路,其西南端的茅坝槽也有50%不通公路;2007年,望城坡人均收入为1 900元左右,茅坝槽人均收入不到1 650元。因此,湖北恩施州烟草局按现代农业理念于2008年启动恩施香城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形成了现在六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整个园区按照现代农业的七个特征要求进行布局建设,被划分为三大主要区域和五个功能分区。园区的循环经济理念、科技创新意识和农民合作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特征,为当地烟业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美化生态环境、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3.1 园区区位设置
按照技术扩散原理,“清江源”建成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大主要区域。
3.1.1 核心区 望城坡是科技园的主体,是整个园区的中心区,集技术及其推广、农业科研、人才培训和社会化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融合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财力资本,发挥技术研发与传播功能,培育新的产业门类(如有机养殖、有机种植、旅游观光、苗圃、餐饮住宿等),设计新的循环体系(如废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运用,地理循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园区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起着带动作用。 3.1.2 示范区 茅坝槽和蒲家垭是科技园的技术成果实践基地,也是科技园的产品生产销售聚集地。两村吸收了科技园研究的新技术(如有机肥修复土壤技术、阿维菌素防治害虫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紫光灯物理防治技术等),用于农业生产;通过“企业+农户+科研”的运行方式,开发新产品(如秸秆食用菌、生物有机肥等)并进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发挥着示范作用。
3.1.3 辐射区 该区是农业科技园示范推广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的场所。恩施州是望城坡烟草产业涉及和影响的区域,是科技园进行产业开发、技术示范和产品生产销售的主要阵地。望城坡、茅坝槽和蒲家垭与恩施全州进行技术对接,以点带面,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方式推广至全州各家农户,达到增加全州经济效益、提升农户生活水平的目的。
3.2 园区功能分区
园区把三大主要区域划分为五个具体的功能分区,各区之间虽有交叉重合之处,但各有侧重。各功能区的位置分布、功能定位及目标如下:
3.2.1 现代农业创新区 主要分布在林场至见天坝一线。该功能区紧紧依照现代烟草农业的特征,在抓好烟叶主导产业的同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栽培、种植、养殖技术,深入开展有机养殖、有机种植和机械化循环农业建设,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等新品种。目前,园区已建立了有机养殖基地,修建了专业养殖圈舍,建设了温室大棚和烤房,种植了特色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新增
了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功能。通过不断探索,科技园的现代化农业已初步成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2.2 科技研发区 主要分布在以科技楼为中心的见天坝一带。科技是园区建设、农业增效、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源动力,形成烟农、企业、市场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行实地考察、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教学培训、市场开拓,为全州烟叶的种植、生产、管理、销售提供平台。现在,该区设有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区三个部分。
3.2.3 烟叶生产示范区 园区的烟叶种植分布在五个地区,共533 hm2:屯堡乡蒲家垭村200 hm2,茅坝槽村163 hm2,龙潭坝村133 hm2,望城坡村33 hm2(含白肋烟)以及方家坝沿铁路桥两端至何功伟村办公楼3.3 hm2。烟草产业是科技园的主导产业,根据科技园的土壤条件,实现土地的有效轮作,合理规划烟叶和农产品种植规模;结合科技的开发应用,加大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减少“白色污染”,体现了一流的烟叶生产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
3.2.4 农产品加工区 科技园修建了菌种厂、秸秆压块加工厂、生物肥料厂等加工厂。在工厂内,开展烟秆生物质秸秆压块烘烤烟叶、烟秆生物质循环利用、烟秆粉碎后作为菌棒等多种低碳环保生产,有效清理和利用废弃秸秆,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2.5 生态观光区 主要集中在望城长廊等公路沿线。该区重点打造高山湿地、望城长廊、花卉盆景园、生态鸟语林等景点,通过观光、娱乐、餐饮、住宿等项目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耦合和人文、自然的和谐统一。
3.3 园区循环体系
传统烟业开发只注重企业利润最大化,建设高耗能、高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项目,忽视了生态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而“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打破这一格局,围绕“烟草立园、科技兴园、产业富园、生态美园”的指导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实际操作原则(3r原则),在大力培植烟叶主导产业的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烟草循环农业理念,积极发展循环有机农业等产业,全面推进“清江源”循环经济建设[15]。
“清江源”的循环经济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循环——资源循环、加工循环、产业循环、农户循环,打造生态农业,生产有机产品。
生态农业:园区以烟草种植为重点,经济林种植为辅,同时进行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建设。用烟杆生产食用菌和有机肥,将动物的废弃物生物处理后用作沼气,微生物还原后用来净化湖塘,同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源的多级利用。
有机产品:科技园主要进行有机烟叶和有机卷烟生产,同时与外界市场的粮、菜、肉、蛋、奶相联系,形成有机产品发展产业链。园区的有机食品实现加工深度化、品种系列化、应用广泛化格局,是科技园的主要经济来源。
3.4 园区科技研发
科技园开展了科技项目30余项、国家级项目3项以上,取得了烟草技术研究成果10项,获得了科技进步奖9项,得到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制定了管理技术服务标准5项。
园区实行湖北省局主管、恩施州烟草公司主办、相关科技研究院所及企业参与配合的运行模式,采取“公司+专家+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技术对接机制,被划分为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烟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区和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三个部分,是全州烟草新产品研发、实验和示范基地。科技园。自成立以来,科技园先后开展了80多项科研项目,为全州烟叶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药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全州烟草技术的进步和烟叶质量的提高。
烟叶技术的推广以科技园为核心,辐射到全州、县、站和组。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是科技园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延伸的主要形式,另外,园区还在泉州各县市成立技术推广站,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工作。
恩施州烟草科技研发与管理中心是技术中心,下设7个研究室,建立了技术研发推广和技术合作体系,设置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同时,技术中心聘请了国内知名烟草专家为烟叶生产提高咨询服务,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河南农业大学、湖北市烟科所、青州市烟科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3.5 园区农业专业合作机制 合理
运行机制是农业专业合作方式的保障。农业专业合作社依靠“机构健全、统分结合、管理联合、运行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上接公司、中拓市场、下惠农民”的形式将恩施州、科技园和农户紧密结合起来,使恩施州的综合开发、科技园的经济发展、农户的快速增收得到同步发展。
科技园主要形成了三种农业专业合作模式。①“一社三体”经营模式。“一社”指烟草专业合作社,“三体”指专业户承包、专业农场、公司化集中种植三种烟叶生产经营主体。烟草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三种烟叶生产经营主体,形成高效管理、独立经营、专业服务的有机整体。②“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开发模式。该模式在开发公司、合作社和农户间搭建桥梁,构建集中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③服务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运转模式。科技园的两个专业合作社在有偿为农户提供烟叶生产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分别承担相应的经营业务,体现了服务原则和赢利原则。
科技园还将土地流转与承包机制进行了完善。一方面,科技园区主要吸收行业自助投入和政府对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采取对土地进行整体租赁的方式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科技园凭借当地政府的支持,依靠本地农民和合作社,建立了“管委会+地方政府+村委会+烟叶专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组织模式,该体系集中各方力量,通过专业的分工和科学的管理,形成了强大的管理组织系统,成为园区发展的有力保证。
4 结语
现代农业科技园的综合开发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解除了烟草行业的发展“瓶颈”,满足了消费者对有机健康食品的需求,实现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涌现出更多的成功案例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周绍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6):156-157.
[3] 吴 波.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研究——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 逢锦彩.日、美、法现代农业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5] 张宝文.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谈现代农业六大特征[j].中国农垦经济,2001(11):7.
[6] 吴沛良.现代农业新“板块”—农业科技园区[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01.
[7] 申忠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8] 黄修杰,何淑群.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0,(7):289-291.
[9] 安晓宁,魏 虹.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与建设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4,17(1):46-47.
[10] 蒋和平,江 晶.“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j].科技与经济,2013,26(1):34-35.
[11] 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6.
[12] 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3):4-8.
[13] 王建洪.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多元化投资协同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关键词:能本管理;创新;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28-02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企业要保持稳步持续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是通过管理来实现的。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加强能本管理就是注重管理和科技两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进行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原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能本管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逐步深化,经历了从“物本管理”、“人本管理”到“能本管理”的发展阶段。“物本管理”仅把人视作工具和机器,通过严格的制度,以控制与约束来达到管理目标。这种管理虽具有定量化的特点,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美国乔治・埃尔顿・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发现生产效率与人的所处环境、心理因素、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认识到企业的主、客体都是“人”,于是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管理便从“物本管理”上升到“人本管理”。但“人本管理”并没有确立人的能力在主体性价值中的核心地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的知识的多与寡、素质的高与低,决定着科技创新高、精、尖的程度。人的能力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于是便确立了以人的能力作为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与核心的“能本管理”新理念。著名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指出,“能本管理”是新管理哲学的基本点,即通过能本管理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 由此可见,“能本管理”本质内涵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内核,实现人的能力价值最大化,促进生产力高速有效发展,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能本管理”系统,构建科技创新机制
“能本管理”是一个包括管理思维创新、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追求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为使系统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优化系统结构,将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重置、重构,构建培能、用能、激能的创新机制。使系统更加协调、有序、高效,实现系统1+1>2的效果,使之发挥更大效能。
1.优化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宏观规划。企业为持续有效发展,必须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洞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以超前思维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化、高科技、国际化”的原则要求。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发展方向进行的整体筹划。确立完善科技创新的定位、范畴和企业发展愿景。企业根据这一未来发展的宏图蓝本,进一步加强“能本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科技创新。通过科学预见、情景分析、技术预测、项目组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资源进行重置,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组,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体系。科技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必须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在选人上: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企业要以多维的视角,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杜绝“任人唯亲” 、“近亲繁殖”、“官位优先”等腐败现象;打破身份界限、特权门第、因人设岗、人情关系等旧习陋俗的干扰。在用人上:坚持以能为本,“求才不嫌多,育才不惜金”;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到“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各尽其用”;优化人才结构,谋求人才的科学配置,优势互补;实行责权利相称,薪酬支付相对应的奖惩激励政策,形成“重能力、讲贡献、论业绩”的用人长效机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在考绩上:坚持“用人不求全,失误不追究”的原则。对确有能力,偶然失误者不要求全责备,要因势利导。要鼓励他们善于尝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把教训变成经验;鞭策他们要善于钻研,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开发一流产品,造就出一流水平的企业。
3.优化科技创新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夫・乌里尔克曾提出“能本管理”一个代表性公式:“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投入程度”。这就是说,投入程度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投入程度”与创新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这正所谓“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培育员工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忘我拼搏的企业精神。它是一个企业群体自觉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为核心构筑起来的基本理念,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和原动力,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所以,要实施科技创新,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浓重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增加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程度”,全身心地为实现企业创新目标而努力。
三、强化“能本管理”功能,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一位世界著名企业家曾断言“企业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企业要创新,就必须强化“能本管理”的功能,构筑科技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前沿科学理论和技术,占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1.成立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企业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成立相应的创新机构。如日本大企业几乎都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使企业研究所由原来的几十家猛增至数千家。这些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本国实际,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和科技攻关重点。如:美国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的突破;德国明确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创新领域;韩国把科技开发重点放在发展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技术产业上;印度确定将微电子、超大型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等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中国企业要实施科技创新,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根据世界创新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统筹谋划与宏观管理,引导企业短、中、长计划的实施;对重点领域和制约项目的“瓶颈”技术实施重点突破。根据创新需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产业资源,推动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适时推广世界先进技术,交流经验,培训科技人员,及时对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指导和集体攻关,以确保科技创新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2.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服务于、辅助于创新任务实现的管理制度;是科技创新运行程序和管理同时进行、同时运作的一种制度。因为,管理和创新运行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制约,互为表里、互为补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其实施过程又具有其运行的统一性。也就是说运行程序中有管理;管理过程中有程序。如,科技项目的开发管理中就包括:项目开发可行性报告程序、技术开发程序、样品试产作业程序、新产品验收评审程序、新产品投入市场程序等。如在创新运行程序中,就有项目开发管理、项目用材管理、项目流程管理、产品生产工艺管理、风险管理、环保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所以,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管理与创新运行程序的结合;是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组合;是将企业管理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配备、生产要素的有机集合。在生产运行中实现管理和创新程序的和谐统一,使其具体运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运用先进理论和方法科技攻关。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对世界20万个发明专利进行深入研究,创立了“TRIZ理论”。后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现已发展形成“WOIS理论”、“PI理论”、“MIS”等理论集成,成为引领世界科技研发的一套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核动力研究所以及某飞机研究所引进此体系,分别在“锆点火药”、耐高温高压绝缘材料、“拖曳式诱饵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中兴通讯公司曾一举攻克了21个技术难题,6个项目申请了专利。
除这些先进理论集成外,世代中外科学家还创立了300多种“创新技法”,并取得创世纪的创造发明。如电子之父、电磁学奠基人英国法拉第和美国的爱迪生运用“逆向异想法” 分别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和留声机;发明家贝尔和莫尔斯运用“移植法”,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利用“接近联想法”,发现了“核能”;前苏联科学家运用“相似联想法”,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通讯卫星。
著名学者阿瑞曾提出:“人的潜在的创造力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型能源”。 特别是随着信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中国广大科技人员一定能面向末来,抢占先机,自主创新,攻克具有科学前导的核心技术,为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群山,梁媛媛.企业管理的新发展[J].经营管理者,2005,(10).
【关键词】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1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材料产业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将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与制造强国的重要组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材料工业一直是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拥有鞍钢、辽宁忠旺、恒力石化(大连)等重点企业,也拥有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研发主体。但近年来,辽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期望,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紧跟国家政策,依托自身禀赋与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在2020年的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建设世界级的冶金新材料基地,深度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重点。因此,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背景下,辽宁新材料产业要把握产业变革的机遇,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把握发展机遇与主动权。
2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2.1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全省涉及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约258户,并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先进钢铁材料、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及前沿新材料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鞍钢、本钢、抚顺特钢、辽宁忠旺等新材料重点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具备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海工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无取向硅用钢等产品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军工和民用的重大科技专项,高质量完成载人航天、跨海大桥、核电设施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攻关。辽宁省材料领域科研基础实力雄厚,近年来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链条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省内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较强的创新主体。在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等新材料领域储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强的顶尖人才、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据统计,全省建成一批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4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个,覆盖省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
2.2创新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2],各领域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且深度融合,加快高端装备、基础设施等换代更新,激发对于高端材料的大量需求。同时,全球价值网络变革与颠覆式技术涌现不断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加速了不同区域间技术转移与扩散。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辽宁新材料产业被推到全新的发展平台,某种意义上倒逼其要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3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差距
3.1产业生态亟需改善
(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截至2018年,辽宁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1181亿元,不足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虽然省内新材料企业涉及领域较多,但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较少。(2)内生动力不足。辽宁省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省内如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轻工行业等高端需求较少,限制上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牵引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3)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省内现无新材料发展的专项政策,虽规划一批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但产业内部分工不明确,未形成合力,产业链上下游存在脱节现象。3.2创新发展能力不足(1)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当前合作多以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低层次合作为主,缺乏深度。此外,省内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弱于我国其他区域,科技服务机构呈现“小、散、弱”的特点。(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高校与科研院所注重基础研究与科技研发,存在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中试能力无法产业化等问题;企业热衷成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愿承担技术研发风险,缺乏涉足创新链前端的动力[3]。(3)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双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双流失”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问题,受经济发展慢等因素影响,原有的专利、资金、高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市场活跃的发达地区集聚。
3.3与先进地区差距加大
辽宁新材料产业在创新发展、产业化水平等方面与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先进地区大力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迅速发展和壮大新材料产业,抢先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而辽宁新材料产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内在动力不足,新材料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尤其在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有诸多短板和空白。此外,辽宁省在未来发展的布局上相对滞后,在智能制造、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上落后于先进地区,都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阻力。4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策略方案
4.1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
促进不同的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联合体,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1)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各方主体形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格局。(2)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全面提升新材料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进而吸引与培育高端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3)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创新中心城市,如沈阳和大连作为中枢和引擎,省内不同城市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分工协同,统筹优化省内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创新效率,整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4.2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把提高新材料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有效增加科技供给。(1)要加强重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科技创新力量,集成企业的创新资源,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产品,加强高效协同与密切协作,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2)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与产业化,形成以重大需求牵引原始创新、以原始创新支撑重大需求的良性循环。(3)对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应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学科交叉与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中全省科研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实践[4]。
4.3完善要素支撑,加速成果产业化
增强创新发展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应完善相关要素支撑。(1)加强科研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省各界应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依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2)深化开放合作,加大科技与产业开放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渠道,支持省内新材料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引进高科技企业与高层次专家团队,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3)加速推进省内生产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健全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科技金融、企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撑。
4.4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新发展模式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5]。(1)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实践,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与企业研发、运行、生产、服务等流程相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制造技术融通发展。(2)推进模式创新,探索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构建提升企业柔性化组织能力和价值网络,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3)加强新材料数字研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材料基因工程,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体化的新材料数据库,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屠海令,吴以成.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5.
[2]胡续楠.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3]朱永彬,张赤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而未化”难题[J].科技中国,2020(9):4-7.
[4]康萌越,谢振忠,程楠.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J].科技中国,2019(12):45.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在物理学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块体系或运动模式进行各种相互作用而产生影响的现象称为耦合。它反映了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元素之间相互依赖、协调互助,对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了系统的特征形态与发展规律[7-9]。因此,通常采用耦合度对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度量。本文以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两个子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定义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并通过其大小来反映其协调程度[10]。1.建立功效函数衡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所作的功效贡献程度时,通常采用功效函数法。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设为变量ui(i=1,2,…,m),而对于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设为uij,其数值表示为Xij(i,j=1,2,…,m)。Aij、Bij是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正功效系数uij=(Xij-Bij)/(Aij-Bij);负功效系数uij=(Aij-Xij)/(Aij-Bij)。其中,uij取值范围为[0,1],0表示最不满意,而1表示最满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两个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子系统,在计算其子系统间协调作用的总贡献值时,可以采用集成方法论的方法,通常情况是以线性加权和法以及几何平均法来实现,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法。2.构建耦合度函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状态一般采用耦合度函数来表示[12-13],如式(1)所示;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耦合作用的强度则用耦合度来表示。当耦合度较高时,说明两者的耦合关系良好,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系统演化;当耦合度较低时,说明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助关系,处于平行无交集的发展趋势,对耦合系统的有序发展产生阻碍。3.构建耦合协调度函数在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时,通常考虑多种评价指标,并用其作为评价标准。但是,当系统整体呈现较高耦合水平时,其中各个评价指标间并非也处于相同高度的耦合状态,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即耦合度函数在反映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所构成的耦合系统的整体功效和协同效应方面失去解释力[15]。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建立耦合协调度函数,如式(3)所示,以此来衡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程度。4.评价流程图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方法
1.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全面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更好地反映两者之间交融互动的条理性,本文遵照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等原则建立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2.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指标权重时,通常认为单纯的主观赋权法缺少权威性,具有偏差,因此,一般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将专家意见法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得出评价指标体系9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本文中给出了10个评价指标,用5个评分等级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衡量,分别是“不重要、比较不重要、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通过20个专家的打分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如表2所示。
三、实证应用
1.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辽宁省2003—2012年10年的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始数据如表3所示。2.结果分析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别对金融创新序参量u1、科技创新序参量u2进行计算,并最终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公式求得Z值,结果如表4所示。同时,在构建耦合度协调函数时,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定义了待定系数α=0.5,β=0.5,因此T=0.5α+0.5β。对2003—2012年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辽宁省在2003—2012年10年中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03—2006年耦合协调度Z∈[0,0.3],处于低水平耦合状态,说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影响作用不明显,系统有序性差,两者基本不协调;2007—2009年耦合协调度Z∈[0.3,0.5],处于拮抗时期,反映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但影响作用不大,系统勉强调和;2010—2012年耦合协调度Z∈[0.5,0.3],处于磨合阶段,体现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比较协调。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逐年增长,体现了辽宁省对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耦合发展关系的重视,但仍需根据本省未来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高度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2)从整体来看,辽宁省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金融创新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状况,如图3所示。在所考察的10年中,仅有2007年、2010年的金融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明显大于科技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其余均小于或相差不大,因此将其忽略。这反映了辽宁在科技创新方面已有了较深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也较为深入,但其金融创新发展得较为缓慢。从图3可以看出,辽宁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反映了政府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并将其作为全省今后努力发展的对象,逐步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以求将两者的协调性发挥到最佳。
四、结论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主题之一: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强调以科技型企业为代表。一支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群体就是科技型企业,它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创新带动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隐藏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创新人才缺乏和融资渠道单一,必须完善企业发展环境,改善自身开拓市场能力不足、改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所以当下首要任务就是集中各方力量整合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环境,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科技型企业支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它为促进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具有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推动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当下是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在较高起点上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首先在业态转型、市场开拓和苦练内功方面上下大工夫,解决自主创新这一带有本性、战略性的问题,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两方面驱动的综合效应,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概述
科技型企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能够实现自主创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这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因而,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指出:企业文化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共同的价值观,第二部分包括部门引为规范,并且实行顺者昌逆者亡的手段。企业文化的建设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其作用尤为重要,如今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企业就更加需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以此来激励员工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而言,由于员工的素质普遍较高,创建和谐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第二具有行业典型性和自主品牌;第三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第四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文化。为此相关企业必须在同行业中的技术水平占上游,尤其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在行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成长性,注重创新与管理自主品牌,经过竞争发展,创建企业独特的品牌,从而打造市场的知名度。实现企业创新,必须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同时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此外必须积极主导和参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重视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总体来讲,专门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是职工总数的10%以上。建设创新能力较大的提升了年研发投入比例,针对相应的技术领域,健全研发机构和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能够形成较强的发展潜力。
2我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科技企业中大多规模较少,尤其以中小型的科技企业居多。由于抗市场风险能力差,产品单一。但凡市场出现新的替代产品或出现较大的价格浮动,很快就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最终导致产品市场波动直接影响着这些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另一方面企业竞争力不强,具有较低的产业聚集程度,尤其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对于有不少较小规模的科技型企业,即使技术含量高,产品市场好,但规模小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融资困难,缺少资金导致不少小型企业不能准确把握好市场,盲目上新项目,从而导致企业跌入低谷。同时资金短缺使得较难转产。导致企业进入“资金短缺不但无法上新项目,而且难以回笼资金”的恶性循环。比较可惜的是当中有不少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因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项目进展慢,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意识不足也是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不少科技型企业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缺乏创新意识,利润率低,从而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不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也是阻碍企业创新发展因素之一,另外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型缺乏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未能全面了解新出台的政策,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策略
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首先必须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从而有利于建立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的内部体制;必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这有利于提高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必须加强企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研发骨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从而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相适应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必须充分发挥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采用相应的人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建立技术要素与收益分配相挂钩的制度;必须加大企业科技投入的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和统计核算体系。
3.1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上,企业的经营者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另外,要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理念。一方面要倡导创新,同时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如果不能宽容失败,我们从技术创新从选题开始就很难有大的突破,只是满足于开发一些有把握的技术,长此以往,极大地约束了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必须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鼓励员工大胆探索技术参与分配,为技术创新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塑造企业文化灵魂,优化企业创新环境
充分发挥党政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确立科技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平台,尊重和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观念决定命运,企业的思想观念创新是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重中之重,科技创新要以观念创新为首要任务。在党的相关政策指引下,作为央企我们必须优化人才环境,近几年国家扩招后人才的学历水平总体提高,这也为企业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打造自由宽松的工作氛围,创建公平和谐的企业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专业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能力是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们立足于中机六院实际,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提升市场形象为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除了积极推进视觉识别系统和制度性文化的建设之外,还初步提炼出了中机六院的企业理念。
中机六院的文化是“三和”文化,“三和”即:和睦相处、和谐工作、和气讲话。和睦相处体现在院领导、中层干部和全院员工当中。对院领导的要求是团结和睦、工作高效、善于创新、积极拼搏。对中层干部的要求是团结和睦、工作高效、快速反应、执行力强,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搭台、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对员工的要求是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不推诿,不扯皮。和谐工作体现在生产、经营、服务的全过程之中。在经营过程中,要求领导、员工、部门互相配合,快速反应,工作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在生产组织过程中,要求员工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在后期服务过程中,要求员工互相支持、互相搭台。和气讲话不是“一团和气”,而是真诚相待。院领导之间互相尊重,讲话和气,但也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管理工作中,既有上级指导下级的严肃性,又有同志、同事之间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帮助。员工对客户既有内心的真诚、言语的尊重,又有技术问题上的据理力争。员工之间既有和气讲话、真诚对待,又有不同观点的交流和探讨。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机六院)创建于1951年,是国家大型综合设计研究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单位,隶属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有12个工程院、4个子公司、2 500多名员工,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设计大师2人、英国皇家特许建筑设备注册工程师协会荣誉资深会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10人、高级工程师386人、各类国家注册工程师604人。建院以来,完成工程项目15 000余项,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25项;荣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土木工程创新最高奖詹天佑奖1项、鲁班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及优秀工程设计金、银、铜奖25项、省部级奖300余项。中机六院的业务已经涵盖机械工业16大行业,包括机床工具、煤矿机械、纺织机械、石油石化机械、轨道交通装备、重矿机械、建材机械、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通用基础件、能源装备、电工电器、汽车零部件、烟草及其他机械等,拥有一批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技术服务优势。放眼望去,随着生产经营形势的变化,重点加强业务板块领军人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和产品产业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重要任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进一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一体化、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和谐,企业文化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相促进,为实现国机集团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3.3利用核心技术,加强科技型企业国际化
加强科技型企业国际化发展,引进海归人才,凭借各类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和科研基地的信息与中介服务功能,要积极开拓外资项目和国际设计咨询业务,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工程公司联营合作,根据企业发展趋势从优选择几家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并与其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制订并完善实施涉外工程项目的规定和制度,最终向国际工程公司转型打下基础。结合我院在机械行业、建筑行业、轻纺行业、军工行业拥有甲级设计资质,凭借拥有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两个专项甲级资质以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多个设计资质。力争更多的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增强涉外项目的技术业务能力和商务活动的能力,有计划地掌握涉外项目的设计方法,在科技能力上与国际标准接轨。
参考文献
[1]李文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9(6).
[2]马建强.科技型企业创新成长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师,2011(16).
[3]刘为民.促进中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1).
【关键词】政府导向 产学研 协调创新 保障机制
党的十明确指出,“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师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他从系统的观点指出协同创新是各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联合行动,最终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葛洛(Peter Gloor)基于网络组织将协同创新定义为:是组织成员为了集体愿景而通过网络组织方式收集信息和相互合作的集体共同实现目标的过程。可见,协同并不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性合作,它是一种要求各子系统或要素的“有序”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步默契协作。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以企业和研究机构为创新主体,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宏观层面的协同创新价值创造过程,其实质是跨组织协同创新,体现着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因此,分析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探讨政府在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政府导向下的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运行模式并建立适合的长效机制,对于四川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展现状
自从党的十八来,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在发展过程中重视科技创新,正以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带动着全省转变发展观念。紧紧围绕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产学研全面合作关系。利用院所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现阶段,四川省产学研创协同创新的主要特点和问题主要如下:
(一)经济发展较快,结构调整有待优化
伴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不仅为四川省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间,同时也为四川省区域创新的形成注足了马力。四川省GDP于2014年达到28536.7亿元,增幅8.5%,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2015年四川省GDP达到30103.1亿元,增幅7.9%,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首破40%,农民收入首破万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从经济总量来看,3万亿元使得四川在西部经济大省地位日益显著,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步伐也将会更加从容坚定。但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服务业比重提升至40%左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2011年提高近7个百分比,这充分表明,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优化,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资源与利益的共享。
(二)科技基础发展良好,全国排位仍然落后
四川省作为我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的第一个西部省份,拥有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国家级高级技术产业化基地19个、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26家,由科技部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多达1374家。经统计,截至2014年末,高新技术产业全年总产值达到12230.5亿元,同2013年相比增长了18.3%,;并且在全省1779户有规模的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努力下,实现了全年工业总产值10521.4亿元的突破,分别是2006年的7.8倍和2011年的1.6倍。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四川省的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良好,科技发展进步显著,但是科技发展状况在全国的排位却比较落后。据2014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I为61%,四川省仅为55.25%,位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3位,即使是在全国排位上升2位的情况下,也仍居第三类地区。
(三)政策环境良好,但针对性不强
从2006年至2015年,四川省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的产学研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充分利用信用保险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施办法》(2008年)、《关于推动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构建的指导意义》(2009年)、四川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备案、试点实施办法(2010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年)、《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2012年)以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支撑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切实加强同部、企、院、校协同共建共创,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这些政策法规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的责任机制。但是政策体系中各项政策给出了产学研的发展趋势和战略,但并未有具体实施过程中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益的配比、风险投资对策等具体的对策措施,产学研链条中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政策的执行进展缓慢,政策的认识相对缺乏,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监控力度不强等各种问题相应出现,造成产学研发展中存在机制缺陷,必须加快发展的力度。
二、政府导向下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保障
近年来,四川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力推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各形态产学研创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开展技术合作、协同技术攻关、共建研发中心、共建技术联盟、共建产业基地等五种主要产学研协作创新模式。下一步将建立与其适应的保障机制,以推进产学研高效合作,着力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一)组织监督机制
在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组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规划,合理整合资源,根据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对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资金、人力、技术等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有学者研究发现,“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针对市场导向的言行趋于一致,战略规划越明确,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创新的态度积极,则这个组织的市场导向水平越高”。因此,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督促作用,根据市场资源及技术路线,调动参与各方对协同创新项目创新的积极性。而优秀的组织管理监督则可以根据市场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来调动资源,以保证协同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对称性及完整性,最终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协同创新项目。
(二)平台服务机制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机制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更多有用的资源和信息实现共享,包括人力和技术等资源,这不仅加强了产学研参与主体的沟通与联络,也为其解决了在协作创新过程中技术、人力、信息资源不足等困扰。要在实际操作中争取做到体系化作业模式,加强建立信息咨询、接洽合作、监督跟进等系列无缝式合作链条,保障平台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转。为帮助参与产学研的各方主体更好地实现无障碍交流与合作,政府还应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网站等建设工程,构建以区域为主以网络空间为辅的平台服务体系,并以此创建更多的技术转移中心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引导战略性创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集成合作创新,更好地提高研产学协同创新的成功率和市场化水平。
(三)信任机制
多方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存在着少数机会主义者投机的自私行为,其危害会造成产学研机制的运转不畅。为此,要想保障产学研协作创新的顺利运转,首先要在各合作主体之间建立信任机制,这样就可以减少由于契约不明或信息不符造成的资源浪费。当创新协作是基于较高诚信水平的基础之上时,那些有用的信息和资源才能够真正做到各方共享,从而开拓出产学研协作创新的全新局面。因此,在合作主体确定联合之前,必须要明确规定主体责任及利益非配比率,使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高校等之间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并且完善保护信息制度。
(四)成果转化机制
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度挖掘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参与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其自主能动性。因此,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要积极配合,形成创新合作交流链,并通过科技成果信息会等宣传方式来加强各方参与主体在科技成果上的学习与交流。首先,政府方面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适度设立相关成果转化风险的投资基金,并通过科技服务载体成立相应的技术转移中心来降低成果转化参与各方的失败风险。其次,企业方面可以相互合作,或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设立相关基金,最大限度的帮助更多成果拥有者得到资金支持,防止优秀成果被埋没或流失。最后,高校可以根据深化科教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制定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岗位考评制度,适度增加科研型教师岗位的设置。
三、优化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跨越式进展使其协同创新模式也日趋多样。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不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无疑会暴露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升级协同创新机制、整合手头创新协同的资源来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最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协作--科研融合--多元投资--风险共担--成果同享”的“七要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从而为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强大的创新科技活力。
(一)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的创新模式,而企业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以企业为主体,围绕资源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与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四川省产学研创新联盟来实现合作共赢。大力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合作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及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工作,明确知识产权风险,认清所面对的技术壁垒,依托实际制定特色优势产业技术路线图,以突破技术瓶颈,促进产学研紧密集合,从而有效地释放本地区的科技潜能。
(二)充分挖掘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动性
在产学研协作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动性。做到:一是遵从现代社会市场化原则,通过产学研有效协作来建立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重点关注前沿技术类科研机构,为其发展提供财政经费和项目经费,通过多元投入方式实现利益共享;三是在公益类科研机构内大力推进激励政策的建立,保障资金方面的扶持来有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是挖掘具有潜力和条件的应用型科研机构和产品开发类的科研机构,通过转企改制的方式来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五是全力配合中央,支持中央在四川省内的创新改革试验,实现地方科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重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在新形势下,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探寻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特点,强化高校在人才栽培、知识传授、创新创优、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构建新型人才运行模式,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平台是是生产高水平成果的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应把建立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推进协同创新的着力点,支持高校建立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推进高校与省内市县合作建立产业园区及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实现相互开放,共享平台资源。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协同创新目标,以科研教师为核心,以专职科研队伍为骨干,培养高素质团队,尤其是重点培养在本行业有能力的领导者和技术人才,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协同创新水平。
(四)发挥优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要以开放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全面提升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构建合作平台,在开放式合作过程中实现共赢。论四川省的经济中心,成都市绝对是其经济命脉的中枢,尤其是近年来在高新科技技术频频崭露头角之时,也带动着本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仅次于成都市的攀枝花市是四川省著名的钢铁工业之城,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展望其发展可谓前景一片大好;而作为新兴崛起的科技城市--绵阳市,则属于四川省近年大力开发的科技创新基地。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得天独厚之优势,四川省于现阶段正在重点打造成都、攀枝花、绵阳等创新优势地区作为四川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再者,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群体效应,同时作为科技成果集散地,要重点发挥出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创新发展,为创新载体间的协同与集成服务。此外,政府还应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创新载体向社会开放服务,集成优势资源来解决周边地区创新系统封闭、资源分散的问题,为进一步支持协同创新在经济发展转变中的引领作用而提供全新的思策。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