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2:28
导语:在投资理论与实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风险投资在我国的理论研究
1.1 融资理论
(1)风险资本的来源。风险资本的来源都是有规律和固定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来源的资本在风险投资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在我国,目前风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政府商业银行科技开发的贷款,资金规模偏小,没有调动起民间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投资主体单一且投入严重不足,不能达到有效分散风险的目的。
(2)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模式。关于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选择,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设立契约型基金,即是按照一定的信托契约原则,通过发行收益凭证而形成的投资基金组织。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没有自身的办事机构系统。基金证券的发行不是由基金公司作为发行人,而是由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发行人;第二种观点主张设立公司型基金,即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所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基金公司,它的主要特点是其公司性质,即基金公司本身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在公司型基金中,基金的持有人是基金公司的股东,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因而所有权以股息的形式获得投资收益;第三种观点主张根据风险投资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组织模式。在起始阶段,采用契约型封闭式投资基金,随着条件的成熟,可逐步试点契约型半开放式、契约型开放式、有限合伙公司型封闭式、公司型封闭式、有限合伙公司型半开放式、公司型半开放式、公司型开放式等基金形式。
1.2 投资决策理论
(1)项目筛选与审查。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可以说是整个风险创业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而其中对项目的战略筛选是评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该阶段也最能体现风险投资家的宏观眼光和战略水准。从众多没有或只有少量经营历史纪录的风险企业中选出最具有获利潜力的投资项目,是风险投资有别于其他投资形式的特色之一。
(2)项目价值评估。目前,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采用的方法有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市场价值法、清算价值法、折现现金流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在实践中,美国创业投资家是用拇指规则方法(修正风险贴现率的折现现金流法)对创业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而我国评估创业企业价值的方法则一般是使用重置成本法。相比较而言,修正风险折现率的折现现金流方法对创业企业价值评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因为它既考虑了创业者对预测值的乐观估计,也考虑对早期投资的稀释,可纠正过高的预测估计,并能保护早期投资,并对创业投者和创业投资家起到激励的作用。而重置成本法虽然也考虑了无形资产,但所占股份份额较小,以现有的实有资本为主体,无法充分反映创业企业的特点,因而不适用于创业企业的价值评估。由于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家的成熟度的差异,折现率的确定要根据各国的情况而定。我国的创业资本刚刚起步,还不是完全的创业资本投资,股市的市盈率过高,因此,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创业投资家的模型,否则会使得本来就乐观的估计更为放大。相反,应该在借鉴美国创业投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探寻适合中国的、客观的、合理的创业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3)项目投资协议。风险投资家还需要与创业企业家签署投资协议以完成投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投资协议的实质是控制权的分配。在风险投资协议中,风险投资家可以将现金流量分配权、投票权、董事任命权、清算权等对创业企业的控制权根据某先事先确定的业绩指标相互独立地进行分配。一旦创业企业经营业绩太差(低于某些预设的标准),风险投资家可以获得对企业的完全控制权。此外,风险投资家通常会利用竞业限制条款和股份逐步落实条款,提高企业家离开企业的成本。
(4)参与管理——基于价值增殖型管理。投资后参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这种基于价值增殖型的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专业化的管理及充足的财务资源,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潜在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和实现企业的价值增殖的目标。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帮助企业获得后续融资、协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招聘管理人员、协助安排经营计划、介绍潜在的客户和供应商、解决企业家报酬问题等。
1.3 撤资理论
(1)撤资时机的选择。关于撤资时机的选择,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分析首次公开上市(IPO)的时机。风险投资家都希望被投资企业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候上市,至于什么时候对风险投资家最为有利。理论界认为,对于具有高质量项目的企业来说,风险投资家的参与有利于增加被投资企业的价值,但由于参与企业管理也有时间、机会和资金上的成本,风险投资家会选择边际利润为零时退出企业,让企业实现IPO。
但在实践中,由于风险投资家需要筹集下一个基金,为了及时报告前一个基金的投资业绩,风险投资家可能会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将企业推上市。
(2)撤资方式。关于退出的方式选择,风险投资家们首选公开上市。研究证明,在同等条件下,IPO是利润最高的退出方式,是推动风险投资的动力。在公开上市市场表现更已成为风险投资业的景气指标。尽管IPO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在实践中,将股份出售给第三方是最常见的退出方式。对于投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风险投资家来说,如果不打算长期留在被投资企业,将股份出售可能是最佳的退出方式。 (3)收益分配的决策。首先,如果风险投资家将股份出售后分配现金,短时间内出售大量股份会导致股价下跌,这是风险投资家不愿意看到的;其次,分配现金会让有纳税义务的投资者立即产生资本所得税纳税义务,而分配股份则可以推迟纳税;再次,在许多情况下,风险投资家需要首先让作为有限合伙人的投资者先行收回其全部投资,然后才能开始得到附带收益(即投资利润分成),为了完成让有限合伙人收益投资的任务,在股份价格被高估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一般会选择分配股份而不是现金。除此之外,证券监管机构往往限制公司内部人(管理人员、董事、大股东等)出售股份的数量,这在客观上也影响了风险投资家的分配行为。
2 风险投资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践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仍然处于对如何将国际通行做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艰难探索之中,必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各地发展风险投资的实践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行为金融理论;适应性理论;证券市场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101-02
人类的理性受“内部因素”(智力等因素)和“外部因素”(环境因素)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内部因素适应外部因素的结果,理性的程度取决于“内部因素”适应“外部因素”的程度。“内部因素”越是能适应“外部因素”,则人类的行为表现越是理性,反之亦然(理性程度仍然可用主观效用大小来衡量,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这里它只不过是衡量理性程度的标尺)。这样的理性必然是一种动态的理性,是在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中逐步进化和发展的。人类通过适应、协调、学习,不断对环境变化做出能动的反应,使自身的心智模式与情境达到平衡与匹配。从适应性理性的观点来看,有限理性所描述的决策行为,就是“内部因素”适应“外部因素”进行理性决策的适应性结果。
根据适应性理性假说,理性决策是人类决策的追求目标,但是由于主客观两方面限制因素的影响,人类的决策不可能是理性的,只能是适应性理性。因此,基于适应性理性假说而产生的对策建议,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理性决策为目标,针对决策过程中影响投资者理性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限制”因素进行的。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证券监管的对策建议,主要目标是为投资者理性决策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对投资者个人的对策建议,主要目标是有利于投资者建立一个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投资决策模式。
一、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1.建立明确连贯的监管理念
回顾证券市场十几年来的发展历史,政府在证券监管方面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几乎每次监管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不同的目标所引导,监管标准也有所不同。如当市场步入熊市,股市低迷时,管理层思涨心切,监管部分往往从宽监管,对市场的违规行为采取默许的策略,甚至直接以政策刺激股市,如1993—1994年间的三大政策,1999年5.19行情中的人民日报社论都是鲜明的例子。另一方面当股市高涨时,监管又往往过于苛刻,草木皆兵,打压股市。监管的随意性,使投资者难以适应,不能对相关信息做出准确的评估,影响市场效率的形成。
2.建立合适的监管目标
明确连贯的监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主的监管目标。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目标除受监管理念影响不连贯外,一些监管目标也不合适。如市场价格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融资数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等,这些监管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功能,影响了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1998年国际证券事务委员会(IOSCO)文件确立了证券监管的三个主要目标,分别是:(1)保护投资者;(2)确保市场的公平、效率和透明度;(3)减低系统风险。这三个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重叠,如保护投资者要求证券监管机构必须评估市场中介机构的财务稳健状况,而这同时也有助于减低系统风险。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不长,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监管目标应以“维护市场公平”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因为随着投资者理性成分的不断提高,看似充满机会的投机市场会逐渐失去吸引力。
3.重视监管措施的适应性
对监管者来说,适应性强调满意的监管措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对监管结果进行反馈、评估、总结、改进的过程,对此监管者应有充分的认识,对已有监管措施的效果进行及时总结;对被监管者来说,适应性强调满意的监管措施一定包含一个有效的违规处罚机制,违规行为只有得到处罚的反馈才可能得到纠正。而我国证券监管过程中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并不健全,很多违规行为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罚。以2004年7月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ST啤酒花为例。该公司2003年2月至11月期间,先后为15家企业的27项业务违规担保,共涉及近10亿元的资金黑洞。为此,证监会对该公司罚款60万元,对董事长艾沙由夫予以警告并罚款30万元。艾沙由夫已于2003年9月失踪,对其警告并罚款,显然意义不大。但对公司的60万元罚款,还得由全体股东来“买单”,这样的处罚机制显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4.注重制度可操作性
制度是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降低社会活动中不确定性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证券市场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大量的旨在规范证券交易活动的法规,但这些法规的执行效果却不容乐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或者规则比较含糊,如“按相关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之类的字眼儿,具体由谁执行,如何执行也不明确,这大大降低了制度应有的作用。
5.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价格反映相关信息的前提是投资者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然而,由于以下条件的限制,证券发行者存在隐藏或歪曲信息的倾向。首先,作为证券发行者,其目的是希望投资者购买其发行的证券,因此,就会本能地向投资者宣传甚至夸大企业及其证券的优点,而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则避而不谈,甚至有意歪曲掩饰;其次,有关企业的某些信息可能对竞争对手有利,不能进行公开或完全公开;第三,信息公布会发生一些成本,尽可能减小信息公布成本的心理使得企业不愿意完全、及时地公开信息。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只有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才有可能形成公正、合理的证券市场价格,使市场定价效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二、对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有一个通向市场的魔术般的规则。他们还相信肯定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这个规则,就是那些从市场上获得了大笔财富的人。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地寻找这个规则。适应性有效市场理论说明任何投资策略都是有盈有亏的,因有效市场假说与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歧与整合——基于适应性理性的分析此盈利与亏损应当是投资策略中的正常现象,应当像接受盈利一样接受亏损,只有这样才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进行投资。有人在采访了世界上一些顶级交易商并把那些内容写了两本书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他们的成功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些交易系统并不是100%的盈利,只是他们有利润的交易头寸远远超过亏损的头寸,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自我控制力。认识投资策略的这种特性,有助于投资者提高自我控制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2.设立止损点,加强自我控制
根据适应性理性假说,投资者的理性总是相对的,很有可能随着决策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再适应。因此,设立止损点对于保护投资者的财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成功的投资者只有35%~50%的成功率,他们成功并不是因为能够很好地预测价格,而是因为能够很好地控制损失,从而使他们有利润的交易头寸远远超过了亏损头寸。
3.集中投资策略
采用分散投资的策略固然可以降低风险,但投资组合越大所需要的资金越多,投资者资金实力往往难以胜任。另一方面,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投资过于分散后,投资者将无力对相关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家公司上,投资者才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对影响证券价格的相关信息及时做出准确的评估。
4.投资于自己熟悉的领域
适应性理性告诉我们,对一个问题决策的理性程度受决策者的经验、知识的限制,对于不熟悉的问题往往会寻求外部的帮助,这样决策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失去自己的判断,产生“羊群行为”。投资于自己熟悉领域,一方面可以提高决策的理性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从众行为。
5.经常与观点相左的人进行讨论
根据适应性理性假说,几次成功决策后,投资者很容易陷入过度自信的误区而产生判断上的偏误,经常与观点相左的人进行讨论,避免只关注自己阵营内部的讨论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度自信,克服判断上的偏误。
徐 京:基于适应性理论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建议[参考文献]
[1]周东生,唐焕文.有效市场假说与市场适应性有效[J].管理科学,2005(3):76-80.
[2]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1-101.
[3]胡新宇.证券市场管理的基本目标研究[J].市场周刊:商务营销,2004(10):56-57.
关键词:独立学院;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从办学主体看,独立学院依托于母体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与社会性更强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有着紧密关系.从办学类型看,独立学院不完全等同于专科教育和高职教育,与传统本科教育也有所不同,可以说是融合了本科教育、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一些共同特征.从培养目标看,独立学院不是培养“高、精、尖”的科研型人才,也不是培养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考虑到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独特性,教育部于2015年下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到,作为应用型大学的试点高校应综合考虑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从传统教学型大学向新型应用型大学转变将是未来改革的大趋势,培养具有较系统学科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则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经验有限,大都复制母体高校的教学型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一些文科类专业,这违背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初衷.鉴于此,进行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迫在眉睫.本文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也希望为今后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1《证券投资学》课程培养目标
《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资本规模增长迅速,对证券投资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具备系统投资知识和丰富从业经验,熟悉各种投资工具的高级投资人才受到市场追捧.其中,高级金融分析师、投资顾问、理财分析师、证券经纪人、投资项目分析师等成为高薪招聘的热门职位.资本市场和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对《证券投资学》课程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证券投资人才必须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通过《证券投资学》课程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1.1熟练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
《证券投资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即熟练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的基本知识,技术分析中K线、支撑压力、形态理论等基本知识,还包括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等.这些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是投资者敲开投资大门的敲门砖,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
1.2具备证券投资分析操作能力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能力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的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具备独立的投资分析能力、投资决策能力和投资操作能力.比如,选股选时的能力,资产组合配置的能力,实际操盘的能力等.
1.3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规避和控制非常重要,缺乏风险意识的一切投资都是盲目的,所以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也是《证券投资学》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一方面,在投资之前,学生能够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品种的风险大小判断是否可以投资,如果投资风险超过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则坚决不能涉足;另一方面,在投资过程中,能对不同投资品种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等级进行评估,设置止损点,及时止损.
2《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在国家倡导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背景下,众多高校都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金融类专业核心课之一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环节.但就安徽省的独立学院而言,受限于发展时间较短、资金设备紧缺等因素,《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书本教学为主,拥有仿真模拟实验的院校屈指可数.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可采取从易到难,分阶段开展的方式.
2.1第一阶段:案例分析
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证券市场的经典案例,进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加深对书本理论理解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现阶段,证券投资课程教学多采用北大、人大、东北财大等研究型大学出版的教材,偏重介绍基础理论,同时充斥大量的公式、模型.如果完全照本宣科,理论性太强,不仅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缺少实践应用价值,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是现阶段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案例教学应以专题形式加入,同时突出教学重点,在股票、债券、基金和金融衍生产品这四种金融资产中偏重股票,重点讲解应用型知识,简要介绍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抽象深奥理论.
2.2第二阶段:仿真实验
实践教学设计传统的《证券投资学》课程以课堂教学、书本教学方式为主,倾向于灌输抽象理论,难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应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于《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二阶段加入仿真实践教学环节,即建立证券投资仿真实验室,增加实验课.通过证券模拟仿真软件连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数据,学生在看盘和模拟交易中加深对各种投资工具和手段的了解,联系实际投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方法和投资风格.
2.3第三阶段:校外实习
实践教学设计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但证券投资的实践性较强,对将来学生工作和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三阶段就是和相关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互惠的证券投资校外实习基地,如本地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让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证券投资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技能,增加学生将来的就业机会.
3构建《证券投资学》课程体系的主要难点和解决方案
3.1第一阶段:案例集的编纂和更新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新品种、新法规应运而生,这就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当前的形势将新的教学内容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整合到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现阶段《证券投资学》的主流教材绝大多数是研究型大学主编,适用于独立学院这类应用型高校的较少,系统的案例集则更是凤毛麟角,加上出版年代久远,难以反映当今资本市场的新动态.《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的难点就在于案例库建设和案例集的编纂.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收集、优选资本市场的经典案例和最新出现案例,进行加工形成案例库,并及时更新.然后根据教材理论知识的顺序从案例库遴选出一系列案例汇编成案例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部分穿插在理论知识中讲解,部分作为学生课后补充阅读材料.案例集的加入,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最及时的资本市场信息,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证券市场的诸多因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3.2第二阶段:仿真实验所需的软硬件条件
通过证券模拟交易软件进行高仿真模拟实验,增加实验课教学,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投资比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第二阶段的主要难点在于仿真实验室相关的各种软硬件条件:第一,完善仿真实验所需的硬件要求.需要配置专门的机房和计算机,购置证券模拟投资应用软件.第二,必须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总体原则应是理论先行,同时结合实践来检验和证实,不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完全分离.第三,《证券投资学》实验课成绩考核问题.可以将成绩构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实际投资收益率、风险控制水平、投资报告书(主要包括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各占30%、30%、40%.第四,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仿真实验对实验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并重,支持教师定期到对口单位进修培训,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积累实践经验,以便将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
3.3第三阶段: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最好场所,《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第三阶段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将学校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又能让投资领域的专业人士将实务操作的知识带入校园.第一,独立学院应该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证券投资机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定期由任课老师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交流、学习、实习等.第二,为达到预期实习效果,应协同实习部门拟定实习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到的目的,不能让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基地由所在单位专业人员指导,任课教师作为领队协助,并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在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还可以从证券行业聘请专业人员到校园里来进行证券投资专题讲座,介绍来自证券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实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郝会会.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01).
〔2〕朱飞.浅谈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6).
〔3〕刘伟.证券投资学实践性教学应用与改革思考—以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5(06).
一、面向市场需求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规模不断壮大,产品不断创新以及开放环境下外来资金的不断冲击。同时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对证券投资人才需求的热情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高级金融顾问、高级投资分析师、高级服务管理师等招聘需求明显增加,专业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人才,以及具备横跨外汇、投资等领域的人才,均成为企业不惜高薪猎捕的对象。此外,理财顾问、证券经纪人、财务规划师、投资项目分析师等成为热门招聘职位。这些资本市场的变化影响着证券投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同时也对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的需求是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因此面对社会的需求,证券投资学的课程教学应当满足以下几个目标。
1.具备扎实的投资理论基础知识。适应社会的需求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扎实的投资理论知识,包含了证券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工具基本知识、证券投资指数等,同时还包括了证券投资工具定价与估值、证券投资组合管理、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和投资业绩评价等等。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将此类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投资操作中。目前市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尤其旺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基金经理、风险管理人员就是能够控制投资组合风险,对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定价估值,并进行风险管理。
2.具备初步投资实践操作能力。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实际的证券投资操作与分析。证券投资学的操作性不仅包括对基本流程的操作,同时还必须能够独立、理性的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比如股票的选择能力,实际操盘能力等。证券公司的操盘手、分析师主要工作是要求灵活运用投资组合技巧,为客户进行增值服务,能娴熟使用各种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拓展证券经济业务。因而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3.具备规范的分析报告写作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理论体系,同时也要具备把操作和分析能力具体化和理论化,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相应的分析、投资思路和投资理念,为自己客户服务,同时也为团队做出理性的决策提供支持。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则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为达到这一目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不会实现的。
1.案例教学法。证券投资学与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用实际案例导入教学,往往涉及知识面广,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构架,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尝试欲望;同时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要求学生对已学知识及技能必须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因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思辨力,实现理论———实践———学习———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2.参与式教学方式。证券市场时刻发生变化,同时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和证券的分析没有确定的标准,因而要想对证券市场有更深的理解,必须时时关心证券市场的动态与变化。老师要做到时时关注市场动态、关注社会经济新闻热点,在课堂上穿行问题探讨。同时应提倡参与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热点分析,发表个人观点。通过这种授课方法的持续,特别能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3.模拟证券投资技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或者是实验室证券投资软件,老师向每位学生提供一笔虚拟资金,建立虚拟证券账户,利用实验课时间,根据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进行模拟证券投资。这一做法在大多数学校都得以采用,这一方法确实能够大幅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教学实践基地法。结合证券投资学的特点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其目的是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地考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证券公司的总体运作和各部门职能。在实地教学之前,做好理论知识预先准备,进行实习方案设计,并且有目的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可以对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扎实的投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初步投资实践操作能力和具备规范的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目标,运用多种的实践教学方法手段,结合本科生教学特点,《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1.面向证券投资基础理论知识的案例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介绍、证券投资指数、证券投资工具定价理论及其投资组合管理理论等。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将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与要求下,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投资目标,选择投资品种组合,并计算证券投资品种的比例和风险程度,多大比例用于风险资产的投资,例如股票、期权等,多大比例的资金用于无风险资产的投资,例如国债等。大多数证券投资学的实践内容多强调操作股票方面,其实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对风险的控制是更为重要的实践内容,而目前的实践内容对此相对而言较为薄弱。由于此环节的实践内容涉及理论知识内容较多,综合性较强,也可以放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结束之后开展。
2.面向证券投资分析的模拟操作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分析环节包括证券交易行情、证券交易程序、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包括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等,技术分析包含了k线分析、切线分析、指标分析、形态分析、波浪分析等。对此内容实践操作主要通过模拟证券交易。通过模拟交易,首先重建整个交易过程,从开户、委托、成交、清算交割等程序,直观化地掌握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二是,选择股票进入模拟交易的范围,熟练使用操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并读懂行情表,分时走势图和指数走势图。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股票进入模拟买卖,了解二级市场的运行与管理,比如竞价原则、清算、交割过户的手续费等。三是,运用基本分析方法自行选择证券并投资,四是,运用各种技术分析方法和指标分析研究判断市场行情和个股行情,选择买卖时机。同时此部分的实践教学也可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可组织一定范围内的讨论,发表自己对行情的判断,这对提高证券投资分析能力、完善投资策略有很大的帮助。
3.面向分析报告写作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结束之后,根据学生模拟投资的收益情况,股票选择分析能力、风险控制水平和最终完成的投资分析报告,确定该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环节的实践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首先是案例分析教学法,用实际案例作为引导掌握分析报告的写作格式和规范。撰写的投资分析报告主要有证券价值分析报告,基本分析报告,报告当中应包括对宏观经济、证券发行公司的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证券发行公司的整体状况和财务状况等,同时也包含技术分析报告,包含买卖时机判断的标准等。详实的调查报告作为考核内容之一,以此来判断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四、《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现实问题及解决方案
1.现实问题。
(1)教学实践意识淡薄。各个培养单位在思想上不重视实践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教育部没这方面的硬性规定及要求,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在教学经费上的高投入要求,使各培养单位不能或不愿过多开展实践教学。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特点,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而目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时间花费、教学条件准备等方面来说,课堂教学相对比实践教学比较容易开展;同时,教师晋升职称课堂教学时数及科研成果为依据的客观现实,导致教师普遍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直接导致实践教学整体质量下滑。
(3)对实践教学管理力度不够。主要体现为教学计划中多数都是实践教学所占的教学比重偏少、偏低;社会调查实践未作教学计划要求或没有相应学时学分要求;毕业实习基本采用以提交书面实习报告为教学要求,缺乏实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教学实践基地流于形式。
2.解决方案。
(1)强化实践教育观念,为学生提供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教学实践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一定要坚决体现全程化的特点:第一是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既有理论讲授,又要有相应的实践体验;第二,要充分利用假期安排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锻炼,最好是将社会调查实践进行学分修学上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足量。总之,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一定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促进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培训。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有一批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担任实践性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学校应支持教师定期到社会上的相关对口工作单位进修培训,了解证券业的最新进展,以便将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教给学生,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也可提高我们教学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视频教学;结合模式
1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日益完善,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日益重视证券投资等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而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也成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甚至成为非财经类专业的选修课.目前,包括证券投资学在内的我国多数课程的学习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然而,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不仅显得枯燥无味,而且也难以跟上政策的变化和实践的更新,因而难以达到培育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能力的教学目标.视频教学法通过视频播放等手段,能使学生直接、迅速了解实际经济形势,增强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的认识,是一种较为形象、高效的教学方法.因此,面对快速变化的资本市场实践,我们可以引入视频教学手段,并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视频教学相结合,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也有利于学生及时跟踪经济实践,了解与掌握最新经济形势.
2文献述评
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等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周惠明(2013)探讨了证券投资学实践教学的设计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实践教学模块的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张志军(2013)分析了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李慧(2014)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的内容、过程设计和考评体系.在教学方式与手段方面,杨元贵(2010)、朱林,樊国华(2010)、焦方义,杨其滨(2011)探讨了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具体实施步骤;焦霖,焦萍(2009)、蓝明(2013)论述了模拟炒股在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模拟炒股的课堂组织与考核方式;严伟祥(2015)、杨凌(2007)探讨了在课堂上开展多维互动教学的方式和应注意的问题;陈善毅(2012)阐述了演示法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就其应具备的软硬件条件、运用形式提出了建议;康晓虹(2014)分析并提出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实验教学的优势和建议.另外,郑秀田(2013)分析了“财经周评”模式的教学特点、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陶可,张杰(2013)探讨了证券文化熏陶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问题.上述学者对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设计、方式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然而,视频教学作为一种紧密结合实际的重要教学手段,却少有学者分析.因此,本文将系统探讨理论教学与视频教学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的相关问题.
3“证券投资学”理论与视频教学结合模式实践
3.1视频教学的优点分析
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视频教学具有如下几个优点:一是教学更具直观形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讲授等方法讲解理论知识,生动性不强.视频教学则将大量的投资实践、历史事件等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学生能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证券知识,理解投资理论;二是教学更具实践性.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必须紧跟实际经济形势,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理论性偏强,难以达到上述目标要求.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则可以促使学生在轻松、期盼的心态下及时、准确地了解最新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掌握最新投资实践知识,更好地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三是教学更具启发性.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还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视频教学由于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践知识,加上视觉和语音上的冲击,更容易引起学生对某一事件或某一投资实践的反思与讨论,如果配合教师正确的引导,将会很好地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3.2“证券投资学”理论与视频教学结合模式
笔者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采纳了中央电视台和招商证券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华尔街》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学视频,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理论与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视频导入型教学模式.视频导入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讲授教材理论知识之前,先通过播放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和投资实践,随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最后再回归教材,学习理论知识.例如,《华尔街》视频中介绍了17世纪30年代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热捧,许多人卖掉土地、珠宝和房屋,甚至向银行贷款来购买郁金香,导致郁金香的价格不断上涨,最终超出了其内在价值.到1637年,郁金香的价格达到顶峰,随后价格开始下跌,一些产品价格甚至跌到了最高价位的千分之一,导致了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也导致了许多银行的破产.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荷兰人会如此狂热地追捧郁金香?价格不理性的上涨会导致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这会对银行乃至金融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从这次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金融危机,我们便可以引出金融泡沫、金融危机等概念,并将教材理论知识同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讲解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策略.
(2)视频诠释型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理论比较深奥难懂,如果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往往较难对理论要点进行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此时教师可以事先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视频教学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诠释,使学生在直接的视频感受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要点.例如,价值投资理论是证券投资学中一个重要的投资理论,在讲授这个理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讲解价值投资理论的内涵、分析方法、选股策略和投资组合理论,让学生对价值投资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随后,通过视频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价值投资理论的创始人———格雷厄姆,了解他是如何研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以及如何分析公司资产、产品价格和利润收益等这些数字,以获取公司最真实的信息.通过格雷厄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菲特,了解他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投资历史,加深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昆西社区,其拥有的百万富翁是全美国最多的,这主要归功于他们一次成功的投资经历.在上世纪大萧条时期,当小区人们咨询投资方向时,有一位银行家建议他们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于是小区一大批人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后来一直持有这部分股票,于是他们依靠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分红而成为了百万富翁.这个成功的投资案例进一步解释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如果人们购买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是为了在高价位卖出而赚取差价,那么人们就不会持续地分红,正是因为人们长期持有股票而持续分得红利,才使人们持续享有可口可乐公司成长带来的成果,这正是价值投资带给人们的财富.通过将教材理论知识和视频中的投资实践案例结合起来讲解,能够让学生更直接、更迅速地理解价值投资理念和运用价值投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频分析型教学模式.视频分析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事先讲授教材理论知识,在学生对相关概念、投资理论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投资概念和投资理论对视频中的历史事件、投资案例和投资人物进行科学地判断与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讲解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点、利弊、种类、当事人、设计流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等基本理论,随后,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观看引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房贷证券化,让学生了解房贷证券化的产生背景、设计流程、销售过程、引发的后果,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客观剖析美国房贷证券化产生的原因,其同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等,使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过程中加深对资产证券化理论的理解.在讲授资本市场的功能时,教师可以事先讲解资本市场是如何为实体产业进行资金聚集和资金配置的,有哪些投资的手段等等理论内容,随后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美国好莱坞所制作的《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风靡全球、制作费用高昂的经典影片所需的大量资金正是来自于资本市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资本市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与途径为这些影片制作提供资金支持的,其收益如何,有什么样的风险等等,以使学生更好理解资本市场在实体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融资角色.
4“证券投资学”视频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将视频教学方法恰当地运用于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并做到与课堂理论教学的较好融合,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要把握好度.视频教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不能同课堂教学本末倒置,更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穿插于视频教学,用视频教学的感官刺激调节课堂教学的枯燥,用视频教学的投资实践诠释教材的理论知识,使教学更形象、更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效率,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同视频教学的有机结合.
(2)在选择教学视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视频的权威性.教学视频里所播放出的信息和知识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权威、严谨的教学视频,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财经片等等,确保学生接受到最准确的知识;二是视频的及时性.过旧过老的视频不仅知识点、信息量难以跟上时代,而且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选择紧跟时代节奏、知识与信息均能及时更新的教学视频,最好是近五至八年的视频材料,确保学生能学习到最新的实践知识;三是视频的关联性.教师选择的视频材料要同所教授的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确保课堂上所播放的视频同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联系起来,使视频教学能更好的起到导入、诠释和运用分析的作用.
(3)视频播放时间要适中.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老师采取的是一堂课集中观看视频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太长的视频观看会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引起兴趣的下降,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证券投资学的视频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的视频时间要适中,过长或过短均不是理想的时间要求.过长的视频不仅会影响学习效果,也会耽误教学进度,而过短的视频则存在信息量有限、播放不完整等缺陷,故也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教学视频播放时间一般以5~10分钟为佳,最短不要低于3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5分钟,这样既能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又能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军.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方法改革[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8):409-413.
[2]于丽红,兰庆高.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0-343.
[3]王冰.通过实践教学推进高校产学研相结合浅析———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08-209.
[4]康晓虹.基于多媒体技术开展《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2):61-63.
[5]周惠明.《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设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49-150.
[6]林丽完.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99-100.
关键词:证券投资学;金融人才;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证券业发展迅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证券投资学在金融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主要内容包括证券发行和交易、证券定价、基本面分析和股票技术分析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已有学者对该课程提出过一些深刻的见解,比如,梁朝晖[1]将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分为理论性和应用性两类,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卢雯君[2]提出了个性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陈亚男[3]认为应更多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关注社会实践等。尽管上述学者在不同背景下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已成为共识。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谈几点改革建议。
一、学习证券投资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财观念也悄悄发生变化,单一的储蓄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投资进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学知识对培养金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日后生活和工作也大有裨益。众所周知,证券市场与国家的经济有着密切联系,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然而,最近几年我国股市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许多投资者在股市中并没有获得预期收益,亏损较大。要想在证券市场上长久生存下来,必须灵活掌握投资技巧。理论知识固不可少,但单纯的理论知识并不是获胜的法宝,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操作,逐步探索投资规律,才能从容应对股市风险。因此,如何让学生们学好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证券投资学教学工作,各位学者看法各有不同,各个高校培养计划也有所差别。总体来看,证券投资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开设证券投资学的基本任务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投资,然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变成了让学生学会证券投资学,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不同。教师在授课时通常花很大的篇幅来讲述相关的投资理论、基本原理及概念,而对具体的证券投资实践。比如,如何操盘、盯盘及操作分析规则讲解较少,这样的教学效果远不如直接通过交易软件进行演示形象生动。同时,授课老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真正精通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师少之又少。授课时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模拟轻实盘的状况非常普遍。这就导致学生仅能获得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能力明显不足,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二)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证券投资学主流教材的某些内容过于陈旧,明显落后于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该课程教学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相关投资工具、研判市场趋势、识别和把握交易机会、控制交易风险等。然而,目前大部分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多数教材照搬国外已有理论,对市场变化的时效性把握不够,内容更新的速度远不及市场变化,特别缺乏关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证券市场特性的教材。新知识、新理论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必须动态更新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条件落后
证券投资相关技能的学习需要大量实践,因此需要相关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支持。然而,我国目前很多高校金融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学生使用最新软件的机会相对较少,软硬件设施亟待更新,这给实践教学带来了技术层面上的困难,而这种现象在非重点大学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搞好实践教学必须要有科学的体系和一整套系统的方法,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由多方面组成,主要包括校内金融实验室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实验教学;邀请校外实践专家来校内作讲座,合作编纂教材;创新筹资渠道,提高教改保障能力等。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基地建设
当前不少高校已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将证券投资学的授课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了一定学时的实战模拟操作。但据笔者了解,受办学条件限制,大部分高校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教学课时偏少。鉴于该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在校内,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最新的金融软件模拟开户,根据实时行情模拟交易。授课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设立一个虚拟的初始资金,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易,一段时间后按照虚拟投资收益对学生进行考核。将学生模拟交易的成绩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排名靠前的学生将获得更高的总评成绩。模拟交易在规避了风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能够让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校外,高校应当发挥其自身影响力,与所在地的券商、私募等单位达成实习协议,有计划地将学生输送到相关单位实习,实习时间可安排在寒暑假或者学生毕业实习之际。与实验室模拟操作不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了解相关公司的具体运作过程,熟悉掌握相关部门的业务要点,从而加深对证券行业的全方位认识。同时,应当派遣校内教师驻点指导,既便于管理学生,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实践能力。
(二)重视校外力量引入,拓展学生视野
要想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单位还应当重视校外专家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校外专家在实践经验方面更具优势,可以为学生开阔视野;另一方面,校外专家的纽带作用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专家讲座是校外引智的重要形式,也是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专家学者可以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带进高校;业界精英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证券市场热点问题,展望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丰富多彩的讲座可以满足学生浓厚的求知兴趣,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证券行业,也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活跃学术气氛。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定期为学生开设实践课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关注业界动态,更新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学的诸多理论方法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教学内容同步更新。要想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人才,就必须与时俱进,高度关注业界动态,将理论教学与金融实践结合起来。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必须充分重视教材建设。尽管目前证券投资学教材众多,但是既有理论深度又能贴近真实证券市场的教材极为匮乏。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优化当前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首先,可以考虑校内学者和业界资深人士合作编纂教材。校内学者在金融理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积累了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掌握了教育规律。而业界资深人士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中国国情下的证券市场有深刻的把握,熟悉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对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方向可提供重要建议。校内校外人员取长补短,合作编写教材非常有利于质量的提升。其次,应根据市场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针对目前市场发展现状,亟待补充或深化的教学内容包括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个股期权、FOF、新三板市场等内容。另外,近两年来推出的一些金融改革举措也应当反映在教材中,比如沪港通、北向通、沪港基金互认、股指熔断、注册制改革等。教师也可以安排金融热点专题讨论,让学生们在课前搜集资料准备讲稿,课上分组讨论,以弥补现有教材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
(四)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教学改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论教改设想如何完备,最终都需要资金保障。包括新教材的编纂修订和出版、实验室硬件及软件更新、聘请校外导师、实习基地建设等。笔者建议除了政府常规拨款以外,还需要转变思路,从如下几个方面拓宽筹资渠道,为教改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首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争取额外资金投入。笔者所在单位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始建于1995年,2008年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点,获得了重点资助。2015年金融类专业入选江苏省品牌专业一期A类建设项目,争取到省财政经费900余万元,为教改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政府正在全面推动“双一流”建设,各培养单位应认此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改善教学条件。其次,争取业界及社会各界赞助。比如,争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设备赞助。同时,高校也可以为这些金融机构冠名授牌,优先输送金融人才,形成良性互动。另外,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院校不乏优秀校友,有些已成长为业界精英,早有反馈母校之愿,校友资源也应获得重视。以上所述的证券投资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教学改革的期望,均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反思得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首先,要向学生解释证券投资学课程在培养体系和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介绍其在证券市场具体业务中的某些应用,让学生理解认同该课程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反思了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落后金融实践的内容必须及时改进、更新。最后,通过三个方面介绍了对当下证券投资学教学改革的看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了证券投资常识,提高学习效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朝晖.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61-262.
[2]卢雯君.《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考试周刊,2014(1):11-12.
百色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投资管理学课程教材选自杨胜雄主编,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精品系列教材。课程设置有六大模块,导论(投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现资管理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投资战略管理(投资战略分析方法、投资战略管理、投资战略决策、投资战略的实施)、证券投资管理(证券投资、证券投资风险管理)、项目投资管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管理、项目投资过程管理、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投资权益管理(投资权益的持有管理、投资权益变动管理、投资权益管理与投资绩效评估)、行为投资管理(行为投资管理模型及其投资策略、公司行为投资管理的发展)。
1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及实践教学现状
百色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掌握投资目标的管理技能、投资计划的管理技能、投资策略分类技能、投资策略的制定技能、投资组织的管理技能、投资方法的应用技能、投资风险的管理技能、投资绩效的衡量技能、投资绩效评价的量化指标技能、投资绩效评价的质化指标技能,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坚韧自信品质和踏实勤快作风,能从事投资融资、风险管理等工作,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有谋划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领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投资管理创新创业人才。
第一,课时安排不足,实践课时较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由这几部分构成:学校规定的公共基础课、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科特色课、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又包括学校规定的创新创业课程、毕业论文、课程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前专业见习。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由基础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组成。根据学校模块和教育部需求,一些课程不能变动,由于学分紧张,受学分及总课时的限制,投资管理学课程总课时45个课时,其中理论课时70%,实践课时30%。课程六个章节理论知识32个课时,实践课时13个课时显得不足,实践课程的开展受学时的限制,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第二,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百色学院目前教师团队以年轻教师为主,大多数都是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直接进入学院工作,实践经验欠缺。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技能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少。百色学院目前发展前景壮观,但是地理环境条件不是很好,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很难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投资管理专业人才。
第三,实践基地的数量少。目前学院的实践基地有田阳古鼎香集团基地、广西长江天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西联润实业集团见习基地、百色闻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见习基地。学生去基地实践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见习,老师带队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等很多因素,一般外出实践见习三个小时很难接触到投资管理方面的专业实践,实践质量不高。
2构建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近年来积极与校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如与广西西红鑫国际云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联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有利于学院的发展以及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院扶持教师队伍发展,分批派老师去企业实践一个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校外企业高级人才担任相关实践课程的讲授,丰富学生的实践课程知识。
第二,打造庞大的双师型团队。为提高百色学院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推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步伐,学校加大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政策力度,学校成立了百色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系列专题讲座培训、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开展双师型教师技能培训等。
第三,创造学生校内校外实践机会。每学期末工商管理学院都会组织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去企业实践见习,每学期举办财务管理十佳能手技能大赛、炒股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把投资管理专业知识融入校内和校外实践。
3百色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投资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優化
第一,投资管理学课程课堂实践。根据教材6个章节内容,按照理论和实践7∶3比例,针对每一章节开展课堂实训,适当加大实践课时。利用投资战略管理BCG矩阵设计某公司产品组合技能、设计某公司投资决策内部控制制度技能、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技能、在实践中运用平衡计分卡技能、设计证券投资组合规避证券投资风险技能、编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技能、设计问卷调查技能、投资权益内部控制设计技能与绩效评估技能。
第二,投资管理学课程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课程结束,学院每学期举办的炒股软件模拟大赛、ERP沙盘模拟投资大赛学生都可以分组报名参加,将课堂理论知识用于校内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百色证券交易所、百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参观见习。
第三,毕业见习实践。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投资技能,去投资公司见习,也可以去证券公司见习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岗位,学生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选择面更广。
1.课程理论与实际教学分离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依旧较为滞后或相对紧张,导致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训练与理论课程讲授二者之间脱节较为严重,这使得理论指导实践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学习理论课程时,由于大多无法同实际操作相结合,学生往往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这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严重打折。在学习实训课程时,又因为理论学习效果欠佳,理论知识严重不足,学生操作依据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门非常注重教学实践的课程,证券投资学需要设置适当数量的实践课,以便让学生可以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切身体验证券市场买进卖出、证券价格跌涨,以此磨练学生投资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否则,一味的纸上谈兵,只会让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一句空话。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投资学实践课,或者实践课的设置仅仅流于形式,并不落实到位,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学生自身技能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对于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的设计也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到实践课的上课时间应该与证券交易的时间相匹配,证券交易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15:00,周末不进行证券交易,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按照证券交易时间来设计实践课程。
2.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
投资学课程考核方式往往以考查与考试相结合为主,期末考试占课程成绩大部分比重,加之以学生课下作业和课堂表现打分为辅。这加重了学生的投机心理,不少学生仅仅在期末突击,靠老师考前的重点提示,划考试范围,在最后一两周突击学习便可以获得较好成绩。该考核方式本身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投入状态的考评,无法真正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收获,缺乏对过程的监督,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引导学生学习风气和老师教学方向的手段,现阶段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其应有的督促和激励效果。
二、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以及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积极推进双向互动式教学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度不高,这是普遍现象,是很难改变的,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以往的课堂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多采取案例教学与模拟交易进行讲述,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推进双向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与启发性,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案例中来引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另外,证券投资学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模拟交易,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网络模拟资金进行证券模拟交易,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模拟交易中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模拟交易中相互探讨,对证券投资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增加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在进行证券投资学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战性非常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训操作中去,在实训过程中可以了解自身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也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可以顺利实行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学校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对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课程及实训课程进行教材改革及教室改革,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演练更好的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进行,提高学生实战动手的能力;其次,学校应该给证券投资学教学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室和实战演练室,在实战演练室中应该安装有模拟股票操作系统、交易软件、股票分析等证券投资相关软件,使学生可以一边演练一边实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理论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来,增强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效果。
3.建立全面量化的综合考评体系
建立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增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性与约束性。既要注重学生对证券投资学课程核心能力的考核,也要注重学生对课程一般能力的考核。因此要建立全面量化的综合考评体系,兼顾学生期末考试的考核和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以及理论知识及实战操作的考核。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综合的评价,从而促进证券投资学教学的创新。高职院校证券投资学考评体系应该包括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期末考试测评也要充分发挥对教师课程教学与学生学期全程学习的检验作用。
三、总结
一、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的一般缺陷与不足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更易于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然而,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常被定位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例如有些院校为配合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提供寥寥无几的实践课时;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专门的实践课,但仅限于对证券市场投资操作流程和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缺乏重视。
(二)内容体系重复紊乱如同时尚潮流一般,理论课程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已几乎遍地开花,而金融学专业课程之间联系紧密,教学大纲不够具体或协调不足则可导致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内容重复紊乱。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的课程通常较多,包括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证券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模拟实习等等,而学分制大背景下这些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级别开设,学生理论功底差异较大,培养目标不一致,教学大纲难以兼顾,实践性教学内容重复紊乱的现象难以避免。
(三)教学组织方式较单一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的组织形式通常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师生互动机会较少,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极其不利。最常规的组织方式是对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指标分析理论方法进行逐一介绍,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习报告。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忽略了其他教学手段和资源的应用,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教学质量监控低效质量监控部门和教师通常以为学生获取了实时行情便可高质量地达到教学要求,经常忽略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效果检验,对学生知识和经验能力积累缺乏有效的考核。学生的实习报告和模拟操作业绩甚至不受重视,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训练强度不足。此外,在网络环境下,课堂管理的松懈可能令学生“不务正业”,无法专注于实践性学习。
二、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维度分解
(一)技术分析经验与能力证券从业者必须接受并处理海量多变的交易信息,因此,作为对市场行为进行解读的技术分析的经验与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生不仅要理解大部分技术分析的理论与工具,还需经过大量训练,熟悉数种分析理论和指标的应用,形成对价量时空趋势判断的稳定思维模式,并能较准确地指导投资行为。
(二)基本分析能力基本分析能力是基本经济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能力,表现为对宏观社会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能力。以股票投资为例,技术分析解决的是选时选势的问题,而基本分析则要解决更为基础性的选股问题,只有拥有了较强的基础分析能力,证券投资收益获取和风险控制才有保障,证券经纪与咨询才有正确的指导基础,证券投资研发才有基本技能基础。
(三)专业表达与沟通能力证券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语言沟通能力,不仅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还须要将投资分析专业方案准确及时地进行传递沟通,这尤其是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不可或缺的。同时,应用写作能力是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重要内容。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导向的证券投资实践训练模块设置
(一)证券从业取向与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一定的满足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维度规格,其成长的关键在于针对职业取向加强有效的实践训练,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证券业作为重要的金融子行业,其内部分工繁杂多样,不但有交易所、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市场监管机构等多元主体,而且各主体内部分具体细致,以国泰君安证券公司为例,其内部分设企业融资和并购业务等14个部门。以职业能力为口径,证券业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为投资决策、经纪咨询、研究开发三种类型,它们的能力维度构成及实践培养路径可通过(表略)。
(二)证券投资实践训练模块设置1.模拟投资。即借助特定模拟交易系统,让受训者在一定虚拟本金和实时行情下进行虚拟的投资操作。模拟投资过程中,受训者在选择投资目标和时机之前进行细致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这可提高他们对理论的灵活应用程度,快速积累技术分析的经验。模拟投资对投资决策类岗位人才的能力培养最为有效,对其他培养对象的分析能力提高也比较有效。2.模拟解盘。即要求受训者实时动态地对整体行市变化进行解读和判断,从基本面、技术面综合分析,并给出投资操作的基本策略。模拟解盘要求受训者在公开场合下进行讲演,锻炼他们的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及对实时咨询的反应速度与判断力,对各类岗位人才培养均有裨益,稍有不同的是实时解盘过程中研发类受训者重在做基本因素分析,而经纪咨询类受训者则注重进行技术面解读。3.模拟咨询。即要求受训者对随机给出的某一证券投资品种的投资操作策略或其他投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要求受训者对投资品种具有一定了解基础及快速解读能力。长期训练,可增强欲从事经纪咨询和研发受训者的反应速度、表达沟通能力和分析经验。4.模拟荐股。即受训者在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某一投资品种进行公开推介。这要求受训者对选股、选时进行充分研究,并遵照一定的程序介绍推荐理由,形成具体的投资操作策略建议,这属于经纪咨询的范畴,对经纪咨询类人才的培养最具作用。5.研究讨论。即对受训者进行分组,对特定专题进行研究,做成一定的文本,并就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和改进。研究讨论不仅可以提高受训者的研究能力,且可以扩大受训者的训练内容范围,如对固定收益证券融资设计等投资银行业务的研讨可高度调动受训者的理论基础、文献查阅能力、创新潜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研发类人才的培养作用最大,对投资、经纪咨询等类人才也具有较大的作用。
四、证券投资实践训练的导学与考核方式设计
(一)模拟投资竞赛模拟投资竞赛的组织开展方式比较灵活。国内部分证券公司及专业财经网站均有模拟炒股平台,将这些免费资源引入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既实现低成本投入,又较好地让学生接受训练。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借助其他的一些活动推进模拟投资的开展,如组织全班参与学校范围内的模拟投资比赛,或参与网站及相关机构组织的民间模拟投资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引入激励机制,增强挑战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另外,在考核机制上可全面评价学生的模拟投资过程:一方面,以模拟投资的业绩作为竞赛成绩首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对学生开设的账户进行全程跟踪,要求学生定期提交交易报告,解释所有交易行为的动机和理由,评价其操作理念和手段的优劣。通过模拟投资竞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投资心理与技巧,使其具备合格证券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对于具有投资决策和经纪咨询从业取向的学生尤其要重点组织参与模拟投资竞赛。
(二)模拟荐股竞赛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一般有期限性,教师可根据课时分布状况将其分成若干个小周期。每个周期内,要求学生进行荐股并考察所推荐股票的业绩表现,以荐股成绩确定每期的“荐股明星”,并将其作为鉴定成绩的参考,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分析。荐股时,要求每位荐股者给出荐股理由,并定期安排若干学生进行荐股演说,锻炼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职业形象与礼仪修养等素质。荐股演说对于具有经纪咨询从业意向的学生要重点实施,突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的优先次序。
(三)实时解盘与咨询除了模拟投资和荐股,为实施有效的教学监控,让学生专注于实践性学习过程并锻炼分析思维和反应能力,还可以在课堂中实施实时解盘和咨询的模拟。实时解盘要求在开盘前(一般为上午)或盘后(一般为下午)对市场行情变动进行综合评述,给出变化的原因并确定后市趋势及投资的初步策略建议。实时咨询则是随机设定某一交易情景,如以一定的价格、数量持有一定的证券仓位,要求被咨询者给出进一步操作策略和理由,考验其反应速度和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及建议合理性。实时解盘和咨询对于经纪咨询类岗位人才的培养较为重要,当然对于研发和投资类人才培养亦有一定的质量监控作用。
(四)小组研讨和网络平台交流通过研讨和交流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相互学习,以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给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或案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研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研讨,集中点评,启迪学生改进分析思路和表达方式及团队合作效率,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对小组表现计一定的成绩,综合考核,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性。另外,还可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交流,如在网络平台上分派给学生ID,以发帖的数量和质量确定ID的等级和成绩,刺激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和沟通。基于研讨课题和发帖主题的开放性,证券投资实践各个能力维度均可藉此得到训练和提高。
(五)研究报告和资格认证定期布置研究报告撰写作业,要求学生对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和上市公司分别进行研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格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或是要求学生为某个投资银行项目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报告环节对研发型人才的培养最为重要。当然,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将实践性教学和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相联系,如“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的积极性。
五、证券投资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构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