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职业院校的特色

时间:2023-06-22 09:32:31

导语:在职业院校的特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职业院校的特色

第1篇

关键词:西部特色;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育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4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标志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将从以规模扩张为重点转变为以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这给处于落后地位的西部高等职业院校带来机遇和挑战。要求西部高等职业院校紧紧结合《纲要》和学院自身发展特点,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凝练自己的院校特色,服务于西部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笔者从特色凝练、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和建立促进特色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有西部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凝练和设计学院特色发展之路

西部高等职业院校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当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制约,其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其内涵建设水平也必然受到制约。西部高等职业院校要突破制约因素的限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从顶层认真规划发展道路。也就是说,西部高职院校要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特点,了解学校专业办学优势所在,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科学分析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能够在哪些专业为地方产业服务、专业建设应与哪些支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明确学校哪些专业是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对象,哪些专业更符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明确专业调整的重点和发展方向,理清自身办学目标,明确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所在,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培育计划并付诸于实施,增强自主办学能力。

构建体现区域经济

特点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特色专业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品牌竞争力。然而,任何一个专业都离不开课程体系这个承载体。专业如果没有课程体系作为承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换句话说,一个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离不开特色专业的支撑,而特色专业也离不开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作为承载的基石。而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是具体的课程,也就是说,具体的课程建设和发展要以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为导向,处处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服务,才能真正将课程与课程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西部高职院校要建设好课程体系这个基石,首先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确定要重点建设的课程,才能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因此,西部高职院校要充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就业特点,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办学条件和课程体系,选择一些能够迅速提升学校课程影响力、积累课程实践经验的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选择一些实践效果较好、资源较丰富的课程作为学校重点开发课程,通过实践研究,发掘其独特的品质,使其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并逐渐形成特色课程体系。其次要增强特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彰显课程合力,提升特色课程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特色课程体系。特色课程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课程进行分工合作、相互补充、有效衔接,才能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作用,才能提升特色课程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是说,要将特色课程与学校办学思想紧密联系起来,细化和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特色课程的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其他课程的特色化进程,进而形成特色化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炼、升华特色课程建设思想,形成学校的特色定位。最后,加强特色课程建设,使其不断与时俱进。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断融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进新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使特色课程不断发展和不断升华,才能真正与时俱进。

打造服务于特色

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决定着专业内涵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西部高等职业院校要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建设一支能够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于学院特色发展的师资队伍。西部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受到地域环境、资源等因素的限制。为了建设一支服务学校特色发展道路的师资队伍,需要加强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强师资队伍的认知力和执行力。所谓“认知力”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知能力,包括对事物、对自己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能力;执行力就是将战略、规划、计划、决策付诸实施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队伍中每一位教师明确知道为什么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明确其重要性,并知道如何付诸实施。第二,提升教师的职教能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增强教师的专业探究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应用型技术理论和技术知识经验,并善于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职教能力的提高。第三,为教师创建提升自身价值的空间和舞台。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是学校品牌的创造者,学校灵魂的承载者,体现着学校的价值。因此,学校要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教师身上,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参与工程实践、解决技术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创造便利的条件,使教师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接触新领域,促进教师职业知识更新,使其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教学价值的提升。

建立促进特色

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西部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关键点之一是特色发展规划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而实施情况、质量、效果,特色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都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价,才能查找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进行修正和改进。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利于促进特色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以此促进和监控各项计划的执行。首先,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学团队进步的发展性评价指标。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改变奖惩性评价模式,立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立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进的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促进教师个人和教学团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价值实现。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出发,设计出针对不同系院、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的符合学科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主旨是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防止出现有制度、无实施或制度因人而异的现象,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最后,要建立与特色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评价提升机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学评价要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联系教学实际,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评价目标,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总之,西部特色高职院校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西部高职院校在顶层设计、特色凝练、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扎实的建设,真正抓住机遇、培育特色。

参考文献:

[1]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

[2]张小军.教学评价:教师成长与教学发展的催化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

[3]钱艳洁.中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5).

[4]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的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第2篇

【摘要】营造浓厚的教研科研氛围。定期或不定期的在教职工队伍中开展讲课比赛、教学观摩、教学评优、讲义制作、趣味运动等各种竞赛活动。

一、概述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融入了更多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专业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的子系统。高等职业院校有别于学科教育的特点,强调对应于行业、岗位建设相应的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产生了自身的专业文化。专业文化是沉淀、积累以及融汇于各类专业中的文化意识成分,它或以观念的形态,或以技能的形态,或以物质、制度、精神的混合形态,对学生专业学习起着更直接更显性的作用。

二、高职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核心;职业特色;突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1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53[本刊网址]http//

和普通院校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培养目标具有专业性、定向性和实用性的职业特色。虽然和普通院校的体育教学一样,教学的基本目标都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但高职体育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特点上,培养出来的也主要是具有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人才。在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突出职业特色,也就是重点突出高职体育教学在职业特色下的教学特点。

一、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概述

(一)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基本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突出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特色。这里所说的职业特色指的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特征以及学生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岗位特点与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用职业性体育教学。

(二)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可以直接进入社会生产、工程建设和服务管理等行业参与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所谓的职业教育也就是进入社会之前的就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之后大多都会从事生产、建设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工作。这就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突出了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与职业直接挂钩的体育保健知识、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社会岗位适应能力、一般性的身体素质和职业特殊需求下的身体素质。不仅能够充实和完善学生在基础体能和职业运动技能上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对学生职业性的身体素质和思想意识进行重点性的实用教育。

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观念转变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的体育教学始终都保持着一致性,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身意识和强化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作为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然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对开设有体育课程的全体高职院校提出了突出职业特色的改革目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贯穿于整个高职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还明确规定,体育课程的设置要参照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要符合学生就业的指导方向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的时候,应该充分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体现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和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开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在内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课程模式改革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课程主要分为三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应用不同的课程模式实施职业性的体育教学。第一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知识理论和运动机能,培养起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卫生保健的体育常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第二和第三个教学阶段则结合了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性身心素质为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学制的时间特点和教学周期的具体安排,高职体育的教学一般都采用的是“1+1+1”的教学模式。三年制学生的第一学年或是五年制学生的第一、二学年,学习体育基础课程。三年制学生的第二学年或是五年制学生的第三、四学年,参与普修体育选项课的学习。三年制学生的第三学年或是五年制学生的第五学年,则以同类专业为基础,主要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学习。

(三)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课程内容改革

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订应该紧扣住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强身健体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核心内容。除了专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以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纳入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范畴内,有所侧重地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

1.体育基础课程

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是五年教学制,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毕业生。刚刚被招收进校的学生基本上都在14岁到16岁之间,年龄普遍偏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和高中毕业生相比,要薄弱得多。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初期的体育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敏捷性和灵活性等基础性的体能为主。同时,高职体育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中兼顾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积极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卫生保健基本常识的教学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等。只有综合考虑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发展,才能为学生将来的职业体育能力奠定坚实而稳固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条件,培养出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人才。

2.普修体育选项课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自改革以来,先后在体育课程的普修选项课中开设了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体操、跆拳道和体育舞蹈等选修性的体育项目。这种选修课程的开设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主动适应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在进一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这样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基本体育素质,又可以让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和随机应变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教材改革原则

高职体育的教材改革,必须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职业特色,在教材上充分展现出一下三个改革原则:首先是实用性原则。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从宏观上了解到学生生理体能的真实情况、专业技术的实际水平和对体育教学的心理需求,选择和使用一些实用价值较高的体育教材。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体育教材,可以激发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维持住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集中力,还能让学生通过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掌握到在日常生活中切实有效的体育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职场工作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其次是针对性原则。不同的社会职业有着截然不同的“职业病”。学生如果能够充分掌握这些具有终身锻炼意义的体育技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中必然会受益匪浅。

三、突出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改革对高职教师的要求

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对职业特色的重点突出。这种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改革对高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体育课程的开发者与设计者,高职体育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的一线人员。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高职体育课程创新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可见,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一个角色,承担着关键性的责任和任务。高等职业院校里的体育教师,必须转变高职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全面掌握体育教育的发展动态,拓展体育教学改革的知识结构,开发突出职业特色的实现路径。体育教师只有保持与时俱进,才能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健、康复方面的体育教学。

第4篇

Abstract: The schooling philosoph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take the social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ront line requirements as their talent training goal, project-based teaching as the main body and applied skillful talent training as their aim.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ans to transfer the course and practice into big or small projects so that students can get close and adapt to the enterprises. They will get interested in teaching and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ir operational ability. The "working

process-based"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makes what the students learn at school useful for their future work and thus offering operable and popular graduates for enterprises.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应用型;项目化课程;教学项目化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pplied skillful;project-based course;project-based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23-03

0 引言

通过项目化课程和教学项目化的多次尝试,真正体会到构建高职院校骨干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促进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增加课程项目化和实践环节项目化,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以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仅对课程体系中的一两门课程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要想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工作岗位所用知识和技能,就应该以整个课程体系为基础、实施教学项目化的改革,建立以核心课程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将传统的学科体系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将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由“厌学”变为“好学”、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参与”,以提高教学质量。

1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

1.1 进行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要求、明确企业相应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教学项目,以项目为载体,优化、序化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项目化进行实践环节,顶岗实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生产中,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清洁生产在项目化教学中进行体会和吸收,使学生融入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去,考核方式和方法要多样化、与企业现状相适应,才能有效的完成质量检查和信息反馈,由反馈意见查找符合每个工作项目的性质特点,进而学习或研发新的工作项目。

1.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为第一线的高技能的德、智、体、美都具备的应用型人才。项目化教学以学习岗位能力与学习素质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为目标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有目的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教学项目化,进行专业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与运营,希望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训练技能,提升适应工厂环境和工作状态的各项动手操作能力。

2 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宗旨,优化课程内容

2.1 以项目为载体,合理序化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必须蕴涵在各个项目之中,组成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布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协作能力、责任心和团队精神,以问题或案例引出组织教学。培养项目课程的运行或操作的过程,开展老师和学生的勤于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在能力训练中穿插必要知识或能力训练后归纳和总结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操作的技能。

2.2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课程的实质是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以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各门课程是相互联系与交叉,项目化课程的工程设计必须以常用的工作设备与常见的生产流程为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模块应该能符合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化课程的结构,首先要通过项目调研和分析,进行项目监测,设计项目方案,论证可行性,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工作目标,确定课程的门类。选择课程的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安排适合课程标准的实践性环节和毕业环节,甚至把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运行的环节和排放或质检的标准都有着深刻的理解,早日成为具有操作技能强、上手快并受企业欢迎的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3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掌握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实际经验为中心,要求提高质量因才施教,加大设备投入。

2.4 项目课程教材的设计,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选取工作过程知识,突出行动特色,在项目任务中将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知识融为一体进行设计。项目课程教材提供真实案例,强化整体工艺流程,课程的训练项目以典型案例(区域产品)为线索,利用多媒体教室,研讨会、总结知识点、讲授理论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等加强项目化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提高项目化教学效率,进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学生在工作情景中学习,以工作为目的去学习和接受知识。项目化课程还注重与相关课程关系的处理,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有部分交叉,各门课程负责人要经常对此进行沟通、探讨,对交叉部分进行合理处理,做到既能体现项目化课程特点,又避免内容上的重复。每一个项目结束后都要有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对于重点项目布置综合性的讨论题,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职业技能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合作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

2.5 项目课程尝试以“任务驱动型”来结构教材,建立新的课程标准,开发新的教材。参考工厂的生产需要以及学生的就业岗位等内容,按照项目的设定,重新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减少设计程序和内容相关的知识。减少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的关系、设计说明书和概算的编制、工段式的设计实例的内容。将典型设备的设备布置和车间布置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原理在工厂中的典型的应用,以及从设计角度考虑的工艺参数的调整方案和操作。增加典型设备的计算并最终实现设备的选型。改变教条式的课程内容,将设计原则与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学习与应用相统一的目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新课程体系[2],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新课程体系,即先实践后理论或理论知识与实验穿行,并运用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室与实训室合一、学校实训室与企业化验室合一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3 项目化教学与实践

3.1 建立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课程化,即把项目转化为课程来学习。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工作,建立生产装置的设备布置和管路布置的项目。从分类、功能、控制手段、设备布置和管路布置、操作及常见事故处理等方面开展教学同时可以结合现有的实训装置,进行现场教学;建立简单制图项目。让学生掌握制图软件CAD画工艺流程图的能力,根据环工单元操作设备等典型装置,进行简单的画流程图的训练,同时讲授流程图的制图要求和内容;建立环工计算项目。以典型的、学生熟悉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物料和设备的计算,简化物料成分,简化设备数量,优化工艺参数,能够对涉及到的设备进行选型。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小项目或较为简单的项目更有利于教学。只有到了教学后期,大项目或综合性项目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教学价值[4],使学生真题真做,在真实环境中掌握每一个学习情境所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作情境中,学生通过“做”,构建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体系,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丰富课程网络资源、开放实训室,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平台。

3.2 教学与实训实习一体化,符合职业能力成长规律 体现在教学过程上,“项目导向教学将‘听、背、练、考’转变为‘看、思、问、干’,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革命[7]。”将课程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教理念的变化以及工厂的需求,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整理;按照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需要,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突出应用性。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实训室和环工单元操作实训室以及环工仿真实训室的实训装置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项目,通过项目和任务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生产能力。在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阶段,用设计的理论指导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开发现有实训装置的功能,对环工单元操作的实训装置进行设备布置和管路布置,并参照工艺流程,进行画工艺流程图的制图训练。开发环工仿真实训室电脑设备进行工艺制图和计算的训练,同时结合仿真实训单元工艺流程,进行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装置功能以及操作的训练。

4 师资队伍的培养

4.1 项目化教学中,师资队伍的培养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课程项目化建设的有力保障。采取“派出去、请进来、传帮带”方式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更新了职教观念、提高了专业技能、拓展了专业知识、丰富了企业实践经验,增加了兼职教师比例,优化了教师队伍。聘请企业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负责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聘请多位企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教材建设等工作。引进企业技术能手为专职教师。企业实践专家与青年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教关系,签订“带教协议”,使青年教师职业技能、职教能力很快提高。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对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每位专任教师负责或参与一个科技兴趣小组,以科技带动教师的职教水平。不断扩大兼职教师资源库,以优化兼职教师队伍;通过教研活动、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兼职教师的职教能力。

4.2 争先创优精神 专业精神和业务水平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社会,老师的专业水平高,在做一件事时就容易找到最佳方案,就不一定重视程序办事,实现少花钱、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选择,认真分析操作工程中出现的没有解决过或没有见过的实际问题,很快根据所学知识,勇于创新,勇于突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循规蹈矩,进行方案的设计与调试,找到真正的事故出现的原因,使事故很快很好的解决,所以,在生产或实习实验中,教学措施落实上,甚至在学院的发展道路上,不可能都像我们设计的那么顺利,这就要求有争先创优的精神,有自信感,把改进的力度加大,认真分析原因,提升项目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4.3 扎实的理论功底 老师理论功底浅,只看到现在的学生学习水平差、入学分数低、越来越难教的现象,没有看到老师自身原因的本质,老师头脑知识和观念没有变化。总是按照书本照搬照讲,没有新知识和新观点,还在沾沾自喜,以至于工作中难于创新,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创新精神,老师应该引入案例教学或项目化,在讲一个问题前,先将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生活常识或生活案例讲给学生听,问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问题和人们问什么用这种方案解决,这样使学生产生思考,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再引出我们这次所讲的理论,使学生很快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明白了原理或定理,然后我们再引入任务,让学生寻找任务实施方案,对于方案设计对的学生,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对的方案,老师给予错误的原因,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好的解决方案,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然学习起来既轻松又有满足感,又记忆深刻,促进了学习积极性,但这需要老师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经验,研究起点要高,知识面要宽,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应付学生的新方案和新问题。

5 结论

市场在变,行业在变,我们要定期的进行项目的更新和升级,以保证学生始终能够学到尽可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内容[5]。

参考文献:

[1]王建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4:72-75.

[2]张健.高职课程整合视阈: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5-8.

[3]蒋庆斌,郝超.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6):120-12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色专业 系统化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0081-03

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人们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共识。高职院校的特色是通过专业特色体现出来的。拥有特色专业、专业有特色是实现高职院校创建品牌的关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科学研究功能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实现都是高职特色专业的能量释放的延伸。当前,不同类别的高职院校正努力在一定范围内创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使主干专业有特色。创建专业特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系统化建设理论,努力形成适合地方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理论与思路。

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内涵。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教育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类型教育,其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不断调整、锤炼而形成的一种优势或强势专业。特色专业“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同类型院校中大家兴办的比较多的专业中,自己办的专业质量最高、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此类专业称为“优势专业”;二是在同类院校中大家基本上没有举办的但是市场用人需求量大并且自己办得有声有色的专业,此类专业可称为“急需专业”;三是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具备一定办学规划,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服务区域产业行业方面颇具示范的专业,此类专业可称为“特色”。这三类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能服务好区域内的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等。

(二)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构成要素及结构模型。评价高职院校专业是否有特色是看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需求。严格来说,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评价标准应围绕八个方面进行,即专业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监控与评价。这八个方面即为特色专业的构成关键要素。图1是特色专业的结构模型。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必经之路、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环境和中心环节。专业设置是基于高职院校现有软硬件资源和办学经验,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新增或调整或淘汰专业。课程建设实现高职院校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形式、教学场地、教学效果评价等中观环节与具体实践工作岗位(群)对接的程度体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从微观环节探讨高职教学与工作任务对接的一种改革。实习实训是实现特色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与即将工作的岗位要求对接的最后一环。师资队伍建设要着重从团队合力和个人综合职业能力角度考虑如何建设师资的问题。社会服务是体现特色专业服务社会的价值所在。监控与评价是从精细化管理角度的长期活动。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和监控与评价贯穿于特色专业建设整个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社会服务是目标,监控与评价是保障。特色专业是以校企合作为核心,以专业设置为方向,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实习实训为驱动,以服务社会为目标。这些因素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其中校企合作是宏观建设、课程建设是中观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手段为微观建设,其他是背景和支撑的必要条件。

二、特色专业的建设机制

(一)建立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的专业设置机制。高职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从源头上看,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很好就业就是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围绕区域支持性产业、重要产业、新兴产业来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建立起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教师企业挂职、招聘会、产业园发展、市场调研、国家政策等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办学情况来开设新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坚持长线专业等。专业建设区分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按不同类别进行建设与发展。

(二)建立特色专业建设精细化管理机制。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头戏,不应只是一个团队或哪个部门的事,应当成为学院各部门重点关注并给予支持的对象。首先,特色专业建设应当纳入学院今后3~8年的发展规划,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面向,使特色专业有一个明晰的发展方向。其次学院出台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同时每个特色专业应当有其明确的专业发展规划,明确1~3年为阶段的具体发展措施及需要的资源支持,进而将特色专业建设细化到学院每年的工作计划,使学院内各部门都能清楚自己的年度任务,从而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特色专业建设要以项目方式明确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团队,在建设之初应保障、人员、信息的支持,教学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检查、验收。

(三)建立专业团队发展机制。结构合理、能力强素质高的协同专业团队是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学院层面应当建立专业教师成长的通道,制订专业教师发展规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计划等,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育纳入学院今后发展中的重要事情常抓不懈。教师的发展应同专业发展协调同步,让教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成长,让专业建设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载体。另外,制定青年教师考核与奖励机制也尤为重要。

(四)建立特色专业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特色专业建设是作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重点,是学校特色和品牌实现的载体。学院建立对特色专业经费投入的制度,确定好3~8年来专业建设的目标、经费分阶段或分项目的投入比例,确保学院对特色专业建设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五)建立特色专业考核评价机制。特色专业是通过学校外部的评价和认可来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故特色专业建设成效应当由校内外专家、合作企业骨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毕业生共同给予评价。特色专业评价标准可以是分层次的,即有国家层次、省级层次、校级层次或区域层次。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色专业发展阶段提出不同层次建设目标,以便科学合理开展专业建设,实现阶梯式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不同层次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可以分别参考国家、省级有关特色专业建设标准进行个性化制定,其中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应当最低层次并适应当时学校专业建设背景。

三、北海职业学院特色专业系统化建设的实践

北海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高职院校,自2003年升格为高职以来,努力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行业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设置和调整专业,突出海洋经济特色,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一)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调整专业结构,突出海洋经济特色。2010年广西政府明确提出打造“14+4”产业集群,北海市也明确提出了三大千亿元产业和十大重点发展产业。北海职业学院围绕这些产业进行了认真细致调研,科学分析自身优势,修订了学院专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海洋经济为特色,以电子信息技术、旅游商贸、经济管理、文化与传媒类专业为主体,构建宽口径专业平台,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

(二)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为了带动广西高等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广西于2011年开始推行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北海职业学院围绕北海作为港口经济、旅游经济成功申报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为区财政支持的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北海职业学院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趋势,从2011年起开始建设一批院级特色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对接北海历史文化名城和良好的自然风光环境、物流管理专业对接北海港口与物流产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对接北海房地产业、营销与策划专业对接北海商贸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目前这些特色专业已有较好影响,在招生、就业和社会声誉方面都已显示出其特色。2013年北海职业学院将启动第二批院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

(三)实施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专业建设骨干。中青年教师是高职学院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针对北海职业学院青年教师较多、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学院系统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中青年教师的能力提高计划,有效、有序开展教师培训。2011年9月北海职业学院出台了基层教学管理团队设置方案,以专业(群)为主体来组建教学团队,聘任专业主任,明确教学团队工作职责,充分调动不同层面教师的积极性,培育教学团队、提高管理效率。2012年学院又进一步修订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提出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明确考核要求,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师提升能力。2013年学院将教师不同类别的培训、学习、挂职纳入学院重点工作,对教学单位和人事部门提出了量化考核要求。

(四)搭建专业与行业对接的桥梁与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深入合作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北海职业学院一方面充分利用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搭建的校企对话平台,得到了政府从政策、经费和信息方面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北海五大园区(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兴技术园区等)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将五大园区拓展成为学院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的重要平台。

(五)突出特色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特色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其广泛的社会价值,服务社会的能力是评价专业建设效果的根本标准。北海职业学院特色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与合作企业采取订单班形式、企业课程嵌入形式开展深入合作,确保特色专业的人才适合企业需求,如酒店管理专业与香格里拉酒店合作、港口专业与北海港钦州港合作。二是教师以科技术开发类项目为载体解决企业技术难关,如港口专业承担市科技局和企业委托的科技研发项目。三是开展面向社会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四是主动承担或参与市级重大专业类比赛、调研课题及会展,如2012年完成了市级调研课题1项。五是实训室对外开放,如酒店管理专业将实训室与对外经营的咖啡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真实环境中实训。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应当系统化开展特色专业建设,根据形势发展修订学院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建设任务,通过制度建设协调各部门关系,努力形成合力,力求每个院校形成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一批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蒋主力.“特色强校”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本[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李业明,李桂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

[3]曾宪文.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理论溯源及其启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周建松,王琦,方华.高等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金顺姐.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5)

[6]孔德兰.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化建设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7]黄昀,冉荣,朱国铭.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J].大学教育,2012(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194)

第6篇

论文关键词:

绩效考核,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和效果。其的结果可以影响到员工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它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挖掘员工的潜力;反之,则会挫伤员工,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下面结合自己十来年的工作经历,浅要谈一谈目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有效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现行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指标主次不分,设计不够合理

绩效考核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定,以满足组织内部人员选择、配置与培养以及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绩效考核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与制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从完成组织使命、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制定考核方案,而且方案中包罗万象,结果是将一些非量化指标人为地进行“量化”,这些模棱两可的“量化”指标导致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均无所适从。

2、组织执行力度不够

企业的战略和计划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执行才能使其发挥出潜在的效用。一个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必将使其制定出的战略最终成为一纸空文,绩效考核也是如此。再好的考核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也是白费精力。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变成现实要有一个过程,这个具体的过程就是执行,而执行力是将战略设想变成现实的能力。企业的执行力的强弱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即战略、人员和运营流程。绩效考核的有效执行也需要有人员的配合及对执行方法的选择和过程的控制。

通过调查实践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甚至一些主管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可有可无;在情面面前,绩效考核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造成这种执行力下降的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绩效考核相关培训不充分;

(2)绩效考核没有得到高层实际的支持;

(3)绩效考核指标本身设置不合理,促成了主观性、不可控制性的发生;

(4)各部门、上下级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5)“对事先对人”的惯性与文化。

二、各类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失效的原因分析

1、结果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结果类考评方法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很普遍,但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总结来看,问题出在要么是目标太高,结果根本无法实现;要么是公司不具备相关的条件,目标实现的软硬件不足。即使这两者都具备,还是经常出现偏差,主要的原因是员工努力的结果与主管期望的结果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出现员工多次返工仍达不到主管要求的情况。除此之外,结果导向是一种事后控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进行改进,因此无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行为类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行为类考评方法因其实施困难,在我国的企业中应用范围要小一些。主要的问题在于评价人员对员工的行为很难进行全面的跟踪,而且因为近因效应的存在,容易出现“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现象,也容易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使得考评结果不够公平。总体而言,这类方法因公平性而受到了很大的质疑。

3、个人特质类的考评方法失效原因分析

个人特质类考评方法,因指标开发容易,为我国的许多企业所采用,几乎是耳熟能详的基于“德、能、勤、绩、体”的考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属于这一类。该方法经常流于形式的原因,就在于这类考核指标无法量化,主观性太强。

在某企业中关于“能”的考核指标,其中一个分指标是“综合分析能力”,其判断标准是: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考虑问题周全细致,善于全面分析问题,逻辑性强。如果以这个标准为甲乙两员工评了不同的分数,就很难让分值低的员工感到公平。实际上,无论员工的思想敏捷程度如何,接受新事物的快与慢,只要不影响工作,就不应当作为考核的标准。

三、适合我国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的建设途径

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与外企在管理基础方面的差别,可知本土企业可行的办法就是必须从基础做起。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进行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1、完善企业操作性的业务流程

这是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也是进行员工绩效考核必备的前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企业知识积累的过程,通过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体系建设,可使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得以固化,能够在企业未来的员工中传承;可使得员工重新整理思路,进行反思,增加每个环节的工作严谨性,思维的缜密性;同时,也可以消除工作中的盲点,使得那些被“遗忘的环节”显现出来,实现管理的“无缝”连接。

2、制订明确的工作标准

操作性的业务流程为员工的工作提供了指导,但业务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标准及要求也必须明确,尤其要可衡量,这样,员工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行为与公司期望的行为相对比,找出差距。没有标准、标准含糊或不具有可操作性,经常使得员工无所适从,这是现今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一大软肋。

3、考核内容主要定位在操作性业务流程的执行上

通过对流程与标准的考核,就能够使员工逐步完成组织社会化过程,从而保证员工的行为按企业的要求去表现,按企业要求的目标去完成。此阶段不必要求上层主管时时关注员工的行为,只要在一定的时期(最好不定期)考察员工所负责的业务流程的记录和结果即可。通过与业务流程的标准对比,就可以看出员工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这在本质上就是对过程与结果的考核。

4、人格特质的考核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在员工完成了组织社会化过程的基础上,将人格特质的考核纳入到考评系统中来的时机就已经成熟,此时公司就不必关注员工的行为,因为按公司的要求行事已经成为个人的习惯。通过人格特质类的考核,促使员工在亲和力、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有所突破,能够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当然,人格特质类的考核指标仍应是针对与业务流程有关的人格特征,而与工作无关的人格特征类指标最好不要采用。

四、结语

综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除文中论述之措施之外,实践中还有其它一些问题亟待不断的去探讨研究,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论述不到之处望行业同仁多多指正,今后亦会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建立健全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魏钧;绩效考核中的目标管理误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2年02期.

第7篇

关 键 词:工科院校 艺术设计 专业设置 专业特色

一、工科院校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理、工、文分家,一批学科结构单一的工科大学应运而生,一个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学校设置模式和按行业或产品设置专业的格局逐步形成。这种调整后所形成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在当下,人们已有目共睹,并形成一定的共识:即这种办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在素质上已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不能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当前各学科交叉、文理科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工科大学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已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必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努力开办文科专业,改变结构单一的办学模式,真正做到工、理、管、文、法、经等多学科综合发展。只有开办好文科专业,改变过去那种人文科学在工科大学无立锥之地的窘况,才能使人文社科类课程有自身的学科依托和学术基地。

进入新世纪,工科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已比比皆是。但是,很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停留在一个较原始的模仿状态;基本上都是将文科类院校或专业美术学院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目和教学课程照搬过来,致使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无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因办学时间、经验、专业影响力无法和美术院校及其他文科大学相提并论,从而使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工科院校中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应该突出自己的长处,应该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工科专业的这块土壤里种植出具有工科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下面就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谈一些看法。

二、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原则

树立信心。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与综合大学同类学科比较,无论办学力量,还是教师队伍和学术水平都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另一方面,在老学科的改造、新学科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引入等方面,工科大学的文科又具有一定的优势,易于取得成效。特别是那些需要依托高新技术的新兴应用文科,在工科大学则比较容易创立和成长。我们就拿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环境艺术专业来说,在以建筑为主的工科院校中,开设环境艺术专业就完全可以依托于建筑学科中的相关专业以及建筑学科教学与科研中所运用的理论、方法,这样就能使以前在我国文科类院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在工科院校中成长得更迅速、更科学、更健康。

转贴于

突出工科特点。工科大学办文科,不能走传统文科的老路,而应密切结合工科高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探索自己的办学新路。牢记我们是在工科大学办文科;看到我们办专业的优势是工科大学,劣势也是工科大学;因此我们必须走文理结合的道路。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创办出具鲜明特色的专业,努力做到文理渗透,综合创新。

应用文科之路。工科大学办文科绝不能搞纯文科专业,也不宜搞文理科的大拼盘,而应是以“文”为根基的有机结合,打好文科基础,加强对应用性技能的学习,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文科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一些文理交叉的应用文科专业将会应运而生,其中很多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而这正为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沃土。走应用文科之路,是工科大学办文科专业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体现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的特色

现在艺术设计类专业已与过去不同,与传统意义的纯艺术专业相比,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较多,与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的新生专业不断出现。所以工科院校应根据专业发展相继开设一些目录外专业、适合国际交流的专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和适合工科、文科与艺术学科相互综合的专业等(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点开设家具设计专业、广东商学院开设的玩具设计专业)。每个工科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推出自身的优势品牌。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自己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加强艺术学科的学科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以便适应艺术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202-02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不仅成为“茫茫黑暗中的灯塔”,也开始了我国广播事业的征程。70多年过去了,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2)》(2012年广电蓝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49.43%,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亿户,达到11489万户。从1940年到2012年,从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和新兴媒体,广播电视媒体事业正在蓬勃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事业的兴旺。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一枝独秀到现今的遍地开花,播音主持教育事业经历了诞生、摸索,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如今,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院校,其招生形势可谓火爆。有媒体称,2011年仅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报名前三天所统计的数字显示,播音主持专业报考者约1500人,已接近去年报考的总人数。高职类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招生热火朝天的报名景象,反而带来了人才培养隐患。量的猛增并不意味着质的飞跃,盲目地扩招降低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入学的门槛,而高职类的播音主持院校要在近百所本科院校的包围中生存,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更是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和限制。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播音主持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播音主持教育模式,大都遵循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法。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体现了四大体系: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相关艺术课程和实践课程。但是专科教育毕竟比本科教育少了一年的在校时间,在三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人才培养任务,不能仅仅依靠压缩课程量。这就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都体现了艺术的多元化和互溶性,但是,往往普遍侧重于有声语言的塑造,重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部分的教学和实践,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无声语言修养,使无声语言课程如形体、表演、化妆等课程成了摆设,学生缺乏实践机会,不能学以致用,更不能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课程结合起来以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再次,虽然“艺考热”还在继续,一些院校还在扩招,但是生源质量却让人担忧,尤其是高职专科院校学生专业素养鱼龙混杂,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修养都不如本科生,再加上有些学生报考的目的和动机不纯,就更使得高职类播音主持院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二、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培养以“应用”为主旨,综合能力强、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面临教学时间短、课程之间融合性不强和生源质量较差的现状,我们需要在教学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模式中寻求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1.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舞台实践教学。舞台实践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完成了前两年所有的专业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之后,在最后一学年,学生离开学校奔赴各个工作岗位完成离校实习之前,进行舞台实践教学。在考核方式上,以综合晚会的形式,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展示在专业的舞台上。这也是在专业教学中将实践的领域拓展为专业舞台和就业岗位两个平台。播音主持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与不同的专业相融合,博采众家之长。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将无声语言课程与有声语言课程相结合,使形体、化妆、表演等艺术课程能够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电视节目播音与主持等有声语言专业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相融合。同时,结合艺术专业考试中的才艺环节,加强其他艺术课程,挖掘学生的其他专业素养,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加强并拓展了无声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让这些课程充分地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服务,但缺乏实效性。因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大部分教学集中在摄像机前,演播室、广播间内,两者的结合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其他艺术课程如声乐、舞蹈更具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这部分艺术特长的培养,绝不是在课堂中就能完成的。学生除了完成课堂练习之外,缺乏上舞台的机会,缺乏在真实的现场进行主持和交流互动的机会,因此很少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也正是缺乏一个放大镜似的真实的展示环境,根本无法发现或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一旦进入真正的岗位实践场所,更容易手足无措、呆板木讷、缺乏自信,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更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场所或渠道,能够让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有实效,跳出“教室”对实践教学的限制,能够让学生自主地将不同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自如地发挥,实现课程设置的目的。于是,专业的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分成两大板块,一是与课堂教学伴随进行的实训部分,二是离开学校在工作岗位中进行的对口实习。我认为,在两者之间更需要有一个过渡实践阶段,将学生的培养放在专业舞台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既充分利用了学院办学资源具有一定特色,又能在实战中检验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掌握的扎实的专业以及职业技能,在真正踏进社会之前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进行舞台实践教学的意义。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进行舞台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从生源角度讲,因为学生进校时文化水平和专业修养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学生专业能力的个体差异以及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根据生源的现状,注重挖掘学生的特长,发现他们潜在的艺术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学习的成就感。通过注重声乐、舞蹈、表演等艺术专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具有“一技之长”。而开展舞台实践,使这些极具舞台表现特点的课程有了“用武之地”,不再“纸上谈兵”。同时专业化的舞台要求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塑造了专业的舞台形象,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因此,舞台实践符合高职高专“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②从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讲,舞台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情、体态、妆容、服饰都直观地体现了主持人的素质、修养以及精神风貌。主持人良好的体态如行走、坐姿、鞠躬等需要在形体课上解决;主持人真实的内心感受和表情、眼神、较强的舞台行动力,需要在表演课堂上解决;主持人的整体形象设计,需要在化妆等课堂上解决……可见,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有声语言课程与无声语言课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而舞台实践,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语言、表情、眼神、行为和整体形象有了放大镜似的实战场所,举手投足都展示在观众面前,在观察学生的整体能力、综合素质并且帮助他们挖掘问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表现力,在完成舞台展示时,使形体、表情、手势等细节更加准确自如地为语言表达服务,对不同课程的融合与体现,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③舞台实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影响力。以播音主持专业内容的舞台实践展示为例:因为播音主持专业“小舞台”特点,节目排练组在策划过程中,节目形式既要体现专业又要具有舞台观赏性;其次,内容的选择也很重要。要求学生在进行编排节目时侧重于寻找自己生活中的新闻事实,根据新闻价值的大小进行筛选,最后形成完整节目内容极具原创的特点;再次,在舞台排练实践中演出人员既要与多媒体的放映内容结合,又要在舞台上举手投足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语言上具有感染力;同时在各个环节的合作中既要遵循舞台要求,又要讲求无缝隙衔接的合作精神,总之一个节目从策划到正式演出,都体现了学生的采编播综合能力、舞台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证明,每届毕业生在进行舞台实践后,在气质修养、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综合修养、能力拓展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④舞台实践不仅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辐射效应,还可以达到零距离就业。舞台上的专业展示,不仅让低年级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使许多非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播音主持专业有了更加理性客观深刻的了解,使专业得到尊重,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成就感;甚至有些艺术单位在观看了演出之后,立刻向舞台上的表现符合其单位需求的学生伸出橄榄枝,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总之,舞台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既要求专业性,又强调艺术性和观赏性,在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了关于专业和市场的思考,为学生正式进入校外实习提前“热身”,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就业环境,实现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们经过了舞台实践的锻炼,大部分同学毕业后,在用人单位除了本职工作外,也成为各种活动的策划者、排练者和表演者,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社会在发展,就业压力在增加,作为高职类播音主持院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被市场所接受的人才,到底该选用哪种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还要根据学院自身特点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要趋利避害,取长补短,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播音主持专业多方向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钰佳.关于播音主持专业专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11).

[2]王莹.播音主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1,(6).

[3]梁楠.播音主持专业对人才多方向的培养[J].艺术科技,2012,(6).

[4]孙浩.浅析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艺术实践与课程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5]徐雅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无声语言训练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教育,2012,(7).

第9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3-0055-05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而今,反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较高普遍性,并在客观上成为束缚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阻力。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预期和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规避趋同、塑造特色为重要条件。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打造特色,规避趋同作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的重要意义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高等职业院校能否有强劲的社会吸引力,关键在于自身是否有相对优势,即避同求异。尤其在社会转型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和调整的大背景下,规避趋同将决定其在未来的前途命运。

首先,发展趋同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也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初衷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进而辐射周边乃至更广。在现代科技革命的的强劲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纵深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依然比较突出。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的目标宗旨,也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不相符合。其次,规避趋同与党和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期望是一致的。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明显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服务地方”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出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等,如因地制宜规划职业教育布局结构、部分院校试行招生制度改革等。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业教育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提出现实要求,并且将其上升到国家上层建筑的层面。再次,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符合教育消费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在教育买方市场的趋势下,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其程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条件[1]。一方面,受教育者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性更强,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过去的“有书读”,而是要“读好书”;另一方面,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更加务实。双方的联合与互动决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无异于将自己隔绝于教育市场之外。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旗帜鲜明地规避趋同,并在塑造特色上下工夫,如通过优化实习实训环节、规范职业资格标准认定等形成相对优势。

总之,发展趋同既会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存在价值,也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这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相符合。目前,从政府、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已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打破趋同发展态势的现实意义,并积极探求破解趋同的对策路径。

二、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充足的创新发展教育合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趋同在宏观上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趋同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相互间的趋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划上如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定位等方面的相互学习借鉴,尤其是某些综合实力较弱的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能动性较差。高等职业院校既直接处于教育格局的整体联系之中,又密切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联因素是全方位的。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体系,具体表现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成熟,职教体制不健全,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尚未就创新发展形成充足的教育合力等。

(一)理论认识不成熟、定位不准确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盲目效仿的风潮

明确发展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2]。但在复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具有跃进的冲动,目标定位意识总体较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同总体上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术型高教的趋同,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趋同。一方面,由于我国自古就有“重学理、轻技艺”的传统观念,加之职业教育自身不成熟,而学术型高教发达,所以效仿学术型高教成为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首选;另一方面,在没有前车之路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部分职业院校把对方的成功案例作为可移植的内容简单加以效仿,尤其是某些整体实力较弱的院校表现更甚。这也是导致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局部领域持续微调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高等职业院校在理论认识上不成熟,发展定位不准确必然造成价值导向上的扭曲,趋同是必然结果。

(二)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职教体制相对不健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成本被抬高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上的大扩张,截至2014年,各类高等职业院校超过1300所,在校生近1000万。但是,随着近年来适龄生源数的逐年递减,各职业院校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度未能完全与时俱进,甚至存在不合理情况,如关于职业资格标准和校企合作的法制相对薄弱,民办高教总体上依然处于边缘地位等,而体制上的不健全又必然放大职业教育市场的不平等与不合理。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并且缺乏必要保障机制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单打独斗”必然抬高发展成本。这在客观上形成一对矛盾关系,即政府大力推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但由于体制上的不健全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造成客观上的束缚,如高招中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批次相对靠后等。因此,职教体制不健全必然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风险成本被抬高,选择趋同成为重要的自保举措。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创新发展上未能形成足够的教育合力,趋同发展是化解分歧对立的重要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泛指与高等职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其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者、在校师生及行业企业等,他们在客观上既对教育效果有所期待,又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教育实践及其效果[3]。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者是教育的投资主体或受投资主体委托者,是教育方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其管理水平对院校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教育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教育发展的整体和长远目标,尤其政府层面还要纵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在发展规划上因人因地制宜实属不易。这种职教管理上的泛化为职业院校的趋同化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对立和分歧。一方面,双向的不同评价标准推动职业院校教师自发地向学术型教育趋同,即从学校发展定位层面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地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如把职业性、实践性更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但是现实中,社会却更习惯于对教师进行学术层面的价值评价,而且由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总体较少,所以教师会自发地选择学习借鉴普通高教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从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角度而言,他们对学术教育具有先天的好感,而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默契,即为投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需求而倾向于实施学术型教育。再次,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索取高于参与,即多数行业企业不愿积极主动地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只能由职业院校一家唱“独角戏”。在行业企业未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以及部分高校也未能充分了解人力资源市场实际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发展的灵活性也被弱化。因此,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部分职业院校最常见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科构架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效率总体不高。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充足的教育合力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束缚因素多且大,发展趋同成为较普遍的必然结果。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理论认识和体制建设上成熟起来,并推动职业教育的关联性因素在创新发展上形成较充足的教育合力,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彰显特色的应对举措

发展趋同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只有规避趋同并彰显相对优势,才能抵御强大的竞争压力并壮大自己。事实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尤其“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其必然有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基本立足点,坚持以保障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底线,同时坚持错位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体制建设,促进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科学化,从总体上为其创新发展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把尊重市场的导向性建立在坚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基础上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尊重市场导向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所谓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迎合市场对高端职业人才标准的要求,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实用型技能人才。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积极推行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推行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这是职业院校坚持正确定位,尊重市场导向的典型案例。但是,强调市场的导向性并不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完全附庸于市场。因为从根本上说,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市场本身却有与生俱来的负面属性,如趋利性、盲目性等。所以,教育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应将市场作为最终和最高的指导原则[4]。事实上,市场并不否定差异化发展,相反会对某些有特色的发展刮目相看。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更应自觉地遵守教育的根本宗旨。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塑造特色首先必须合理权衡并处理市场与职业教育使命之间的关系,把尊重市场的导向性建立在优先保障高等教育根本目标的基础上。

(二)坚持错位发展,彰显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优势

高等职业院校的错位发展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错位发展,以及职业院校相互间的差异化发展。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总体上没有普通高校众多的优势,如学科基础雄厚、文化积淀深等,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其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崇高使命,这是普通高校所没有的优势。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定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念,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高教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目前,某些行业企业紧缺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就是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严峻的竞争压力决定,职业院校彼此之间差异化发展是缓解目前生存压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立足于国内甚至国际大市场,重点了解本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有地域性、行业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对自身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认清自身在体系内的相对优势,并进而合理定位发展方向[5]。当前,某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工程学院”“医护学院”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规避趋同,塑造办学特色的佼佼者。

(三)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终结者教育”局面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不成熟。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是不相符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赋予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体制上的便利,如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和管理的多元化、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另一方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和增加文化积淀,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6]。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和体系趋于完备是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并彰显特色的核心环节。

(四)健全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性措施,科学化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相当多的政策性和法制性支持,如《职业教育法》的出台,高职院校的升格和示范院校的扶植建立等。但是,这些制度措施无法兼顾不同职业院校的发展历史与社会现实等。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的基本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措施,如在密切联系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以及收集整理有关市场人才需求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既尊重市场,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建立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创新发展。其次,在政策上,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便利。政府应该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并通过优化政府政策的价值取向,为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如为高等职业教育专门立法,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纳入法制范围内,为院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便利等。政府法制层面的保障是高等职业院校打破趋同、创新发展的坚强后盾。再次,推动政府职能改革,促进职教监督的科学性。适应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现代政治体制改革理念,政府应该做好掌舵者、服务者的角色,以服务监督为主,而不必事事躬亲。事实上,政府主导职教一方面能力会有不足,另一方面也会削弱职业教育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基于此,为提高政府工作的实际效能,应该优化监督职能,可以把监督权部分转让给某些专业机构,其或是有资质的民间机构,或是受政府委托的某些组织单位等,让其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全方位不定时的监督,并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政府调控和院校补漏查缺提供有效依据[7]。从全面发挥监督职责的社会意义角度而言,监督和评价结果不宜直接决定院校的生和死,而是主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导引其命运。监督的常态化和效能化既能降低院校应急敷衍的可能性,又能提高监督评价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五)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营造宽容、和谐的环境

受“重学理、轻技艺”“崇尚脑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等旧观念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总体上不成熟而形成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舆论环境总体上不乐观。而事实上,只有整个社会在总体上树立对职业教育相对积极的舆论态度,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大胆放开胸襟、开拓创新。因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加强自律,并精化教育教学,从而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其次,政府层面要加快推进职教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正名。再次,舆论媒体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报道职业教育,尤其要对某些职业院校的改革,甚至失败的改革给予宽容。可以说,当整个社会形成对职业院校犹如对综合型大学那般热爱和尊敬的时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突破的时候,那时自然也就不存在当下发展趋同的窘境。

实践表明,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塑造特色是经济社会发展倒逼的必然结果。但是,规避趋同不是否定一切的“同”,打造特色也不是单纯地标新立异,而是通过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强化相对优势。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发展趋同的现状,必须以优先把保障教育根本目标为前提,并坚持错位发展,健全职教机制,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从而为其超越同化、开拓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20-24.

[2]沈海东,任君庆.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定位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6):88-90.

[3]李名梁,李媛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要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69-74.

[4]丁钢.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究研,2014(5):55-62.

[5]刘教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1-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