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时间:2023-06-22 09:32:34

导语:在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1.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重视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大部分高校纷纷转变教学模式,将鼓励创新、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结合国内高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不少学校都在教学体制和培养方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在“量身定制”创新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不断地融入到传统的专业教学领域,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潜力的学生提供了人性化的个人发展通道,较好地实现了传统学位教育与新型创新培养之间的有机结合。

2.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在客观上大大改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环境。众多高校积极争取,将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放到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大力推动,齐头并进。部分高校将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将毕业设计和发明创造相结合,鼓励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部分高校通过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优厚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兴趣的同时也为学校选育了又培养潜力的科研人才。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注重产学研一体,注重和外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加强了科技人才培养的合作。与社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其中不乏成功将参赛作品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学生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3.大学生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系。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通过高水平创新型师资的教学经验和培养示范,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国内高校均已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1.固有教育体制的制约

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过去三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然而在核心的高考制度和学位制度方面,还缺乏更大的突破。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高考制度限制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进入大学学习后也难以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难以形成。另一方面,现行的高校学位授予制度也仅对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创新师资队伍的不足

目前国内高校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评价标准大都停留在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上,而对教师育人观念、育人本领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从而致使大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科研的助手,并未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必要的机会进行创新尝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失去了创新的文化氛围和外部环境,只能被动地吸取知识。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引导高校引进了大量海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交流和互动的通道,或者新进的高水平师资缺乏国内教育经验,使得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创新活动形式的单一

实践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其对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等创新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创新活动形式大多形式单一,如“挑战者杯”之类的创新竞赛,和“提前进入实验室”之类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性,未能将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尚不能“量身定制”地为学生打造具有针对性的,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相一致的创新培养方案。

三、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

1.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要彻底解决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推动切实可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该建立和完善高校自身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办学体制方面,需要在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重视结合本土特色,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道路。与此同时,要坚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即:培养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重视师资引进和队伍建设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引进工作,高校应该借此有利条件,结合实际需要和学校自身优势,选聘适合的人员作为创新师资。注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特点等于新进教师交流沟通,鼓励新进教师突破传统,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入到传统的教育文化中,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3.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形式

第2篇

1.1从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业又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类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农业必须走普惠的道路。农业的这种普惠性决定了农业大量服务的公益性,其中科技是农业公益中的重要支柱,需要有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即公共财政资助下的科技创新机构承担,而我国高等学校具备了这种公益性科技创新机构特征,尤其是对于人多地少而经营规模小、大部分雨养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有限土地资源需要供应众多人口农产品的国情来说尤为如此。

1.2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看

世界上科技创新成果分为营利性、半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几种类型,营利性的以企业为主导,半营利性的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为主导,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为主导。企业型的科技创新机构,需要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进行投资建设与发展,这种类型科技创新仅能局限在生产手段与生产资料方面,如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而对于大量的农业技术创新难以通过企业型科技创新得以实现,需要非营利性的以公共财政资助的事业单位完成。尤其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大型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因此,建立和完善以公共财政资助为主体的农业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对于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其中高等学校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力量。

1.3从高等农业院校功能看

首先,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的重任,是农业知识创新的基地。同时,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和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综合性重大问题。而且,高等学校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学术等优势资源,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的核心。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多依据农业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其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因此,从事的科技研究多以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为主。尽管近年来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但由于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即农业技术的公益性强;还因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刚刚起步,农业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仍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普及渠道和比例为农户间传播占25%,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部门推广占18.5%,农业高等院校推广占15%,科研部门、新闻媒介、农产品收购商、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部门传播占40%。这不仅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特别是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四,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农业产业的发展关键在科技,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主要包括:为农业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农业推广系统和农业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或管理型人才;为农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素质好、起作用的生产技术人才。

2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科技创新队伍和基础条件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要求

一是能够引领当代世界农业科流的一流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不多;二是优秀中青年人才不足;三是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潜力的研究团队不多,为申报项目临时组建和拼凑的团队较多,创新团队的凝聚力不高;四是过细过窄的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封闭式研究体制,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视野,缺乏多学科、多单位集群式联合攻关的机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五是基础设施条件难以满足科技创新要求。

2.2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

首先,现行的科技管理与评价体系促使科技工作者普遍追求课题立项、、专著出版、成果获奖,而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科技工作者在申请课题获取课题和取得专利鉴定成果再申请课题的闭合轨迹里绕圈,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次,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学研究水平不高,高层次技术创新成果较少。其三,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和前沿性较多,忽视技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所研发的成果难以应用。其四,以政府立项课题为主,自由创新课题较少,科技工作者很大精力用于科技项目申请,且为了科技项目不断改换研究方向,难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创新。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过分主导科技,未能建立起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与评价体系。

2.3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课程设置多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式不适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八股味道浓,教学过程过分强调系统性而忽略创造性思维教育,过分强调教材、课堂、教师讲授的中心作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靠教来完成教学过程,这样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三是学生评价体系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前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评价过多过乱,这样的培养的结果导致学生过分追逐利益,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思维、个性、能力、素质塑造。四是高等农业院校教师创新引导能力薄弱,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

2.4经费不足难以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需求

目前除了“985”和“211工程”院校外,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条件不完善,缺乏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难以支撑整体农业科技创新。同时,由于经费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也难以实施,甚至一些农业高等院校只能在支离破碎的条件下采用陈旧的科技创新体系进行有限的研究工作。经费不足更难有专项经费用于科技创新。

2.5行政化管理体制不适应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运作机制受政府行政制约过多,学术问题行政化严重,导致高校内部行政本位和官本位突出,高度行政化条件下的评估体系导致了学术上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由此导致科技人员为职称和利益而从事科研活动,与此相应的一些人认为科研是自己的事情。在学术评价方面存在行政管理部门越位、学术评价不到位、学术审查缺位等问题,由此滋生出学术腐败和学术泡沫化。

3强化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建立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最近,教育部启动的“2011计划”,明确提出高校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科技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传统的理念,解决农业科技的问题,已不再是农业院校的“专利”。要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的作用,首先要积极推进农、科、教统筹,加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要立足于重建农业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研管理与推广部门等方面资源,构建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导,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创新、研发、推广紧密结合的,引领农业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农业科技机构与农业高校、农业推广自成体系的“多元”结构,改变资源分散、任务重复、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不利局面。

3.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服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需要,高等学校应当自觉担负起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各类人才的重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以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创建国内外知名的名牌专业;要加大教学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本科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以培养“四种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主线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与农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3.3打造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科技创新平台

首先要抓住当前国家重视农业科技有利时机,以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新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计划,结合国家规划和布局,在有潜力、有优势、有资源的学科研究领域,积极整合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拓展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打造高层次的学科层面的科技创新平台。其次要彻底打破院系界限,整合科技资源,在全校范围合理调配,按照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注意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各类平台建设计划紧密结合,利用多方资源,构筑跨学科共享的综合性创新平台。第三要注重学科交叉渗透,在保持已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学科与现代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的结合,打造学科交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3.4凝练和强化特色明确的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要以学科方向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实施。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团队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注意培养领军人物的战略眼光和组织协调能力。其次团队成员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进行科研攻关,确保整个团队和谐有序运行,增强团队战斗力。同时,学校要设立优秀创新团队基金,对梯队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能支撑学科发展的优秀团队提供资金保障,促使其潜心进行原创性研究,出大成果。

3.5建立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学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首先,构建学术创新人才集聚平台。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高学校学术创新人才集聚效应。其次,构建学术创新人才成长平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学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第三,构建学术创新人才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创新人才密切跟踪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与海内外同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活动,不断提高学术创新人才的学术交流能力和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第四,要营造引进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政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要使科技创新人才心情舒畅和充分自由地开展科技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众多人才向往之处,也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第3篇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1.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兼顾融合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2.科学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保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学生的影响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而教师创新素质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素质,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1]。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科知识落后、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洞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同时,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偶然性等特点,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深化专业领域,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新的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所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

2.2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正在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课堂教学,转向强调综合应用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手段。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以外的高校另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智力、心力和劳力相综合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互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基于科学研究的各组成要素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科学研究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型人才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2]。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普遍共识是“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备敏锐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且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创新综合素养外,更要有突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就业和谋生技能,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熏陶。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3.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3.1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以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和31.7%;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授奖总数的52.3%、37.0%和30.9%[3]。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人数达2907万,研究生人数达140万[4]。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两者的结合日益紧密。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逐渐成为教学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素材;部分高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科研专项课题和学生科研助手岗位、组建了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实施了科研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研究的计划,做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尝试。

3.2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结合不断加强,高校从内部管理机制和人财物投入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策单一孤立不够系统、学生参与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结合方式简单覆盖面狭窄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合途径单一,对科学研究的利用率较低。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项目、平台、团队、产学研合作等众多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创新层次。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设一个涵盖科学研究全部创新要素和不同创新层次的结合体系。而目前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仍是以科研项目为主,且仅仅停留学生参与学习的初级创新层次。对于平台、团队、产学研这些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存在着人员复杂、经费较大、运行繁琐等问题,高校在利用这些要素方面虽然也积极做出了尝试,但都是断断续续、点到为止。这种单要素结合方式,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匮乏,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环境、培养手段的单一和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4.基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1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发挥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及主持科学研究活动,让其亲身体会和学习创新的过程。首先,营造宽松的科研政策和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扎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设立合理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层次。一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如“973”、“863”、“国家攻关”等国家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型科研项目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课题,例如省市一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并在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要针对学生设立低门槛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凝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当回科技创新的掌舵者。

4.2整合开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5]。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平台的根本任务就是整合、集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内部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科技学园区、各类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体系,具备了向学生开放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高校要主动将科研平台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围绕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提高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培养方案别是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增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科目,将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实习锻炼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学习。其次要改变科研平立运行、单独面向学生开放的现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设计开放型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制度,建立“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科技创新大平台运行机制。最后要明确平台向学生开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虑由此而造成的运行成本负担,从人员、经费、设备、项目等物质方面给予物质条件支持,保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质型开放。

4.3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和技术竞争压力下,对创新型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评价标准。同时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掌握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对创新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实践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人才从学术型向产业型的平滑过渡。第一,高校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紧密依靠行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让企业创新理念全面融入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第二,在企业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改变过去简单参观介绍的实践模式,让学生深入工厂生产一线,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第三,建立共同的研发机构,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既可依托高校现有的科研机构,又可在所属的产业领域内独立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研发中心。通过共同建设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平台,在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尤其是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研发载体。

4.4注重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培养科研创新合作意识。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由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目标,愿意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由于研究氛围浓重、研究目标明确、学术交流活跃、创新思想迸发,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一直都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创新人才凝聚和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聚集拥有共同科研兴趣爱好和目标的大学生,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姓,加快创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有很多,但基本以下面三种模式为主:(1)发挥校园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围绕具有共鸣性的科研热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引导学生自发组建纪律较为松散的各类课外科技创新型社团。(2)依托国家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组建竞赛型创新团队。(3)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型研究创新团队。

5.结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宽松融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固定课程体系学习和基本创新技能训练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接受科研一线教师的指导,通过亲身学习和体验科学研究开发实践,把握科技创新的实质,接受创新文化熏陶。因此,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科学研究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实践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淑梅,刘波平,韩益鹏.浅议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J].科学教育论坛,2005,(23):187.

[2]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3]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164项占授奖总数64.8%.news.省略,2010-1-12.

第4篇

关键词 辽宁省 创新型人才 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1辽宁省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2014年以来,政府出台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意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实施科技治霾、新能源汽车推广等200多项重大科技专项和示范工程,启动白洋淀科技城建设,与中关村、清华、北大及神州数码、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4家,全年专利申请量2.9万件,引进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骨干,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目前,辽宁省人才总量达到45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0.6%,其中党政人才26.3万人,经营管理人才5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9.8万人,高技能人才80.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万人。随着经济发展,辽宁省科技投入增加,从而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中企业的科技投入不论从数量还是涨幅比例来看都高于高等学校的投入,在科技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的科研活动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但目前的科研投入处于较低水平。

2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失衡

创新主体总量匮乏,企业和基层创新人才少,建设创新型大省,企业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而辽宁省科技人才过多集中在辽宁中东部地区,集中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而农村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科技人才供给偏离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极度缺少创新型人才供给。全省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的供给并没有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对接,科技教育人才与经济发展分化现象较明显。高校的学科建设不符合实际需要,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少。

2.2科技人才地位低下,创新人才激励导向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行政化、“官本位”趋势愈演愈烈。中科院曾对118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取向,结果发现第一位职业是公务员,而科学家职业在第5位以后。在2009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中发现,总体看来科技队伍较稳定,但存在较强的职业忠诚危机,未来愿意成为科技工作者的比重仅为19%。科技人才出现“轻学术而重行政”的趋势。

2.3创新型人才管理机制存在障碍,创新环境不够宽松

在管理科技人才队伍的工作中,面临着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首先表现在行政化及外部多种干扰因素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专心研究;其次,对科技创新及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导致全省学术活动出现浮躁;再次,对科技人才的激励不够,对科技人才的使用效率较低;此外,科技人才的流动存在较大障碍,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创新创业的环境不够宽松。并且,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和实践相脱节,青年人才缺乏实践锻炼机会。

3提升辽宁省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对策建议

3.1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调整创新型人才结构

突出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目标,掌握关键领域的前沿核心技术,打造一批适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精神,建立开放式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省重大工程和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开展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预测,定期急需紧缺人才的信息与目录。不断调整优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重点领域科研骨干人才分配激励办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的创新氛围。

3.2统筹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强化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

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一批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效果突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中心。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激励体系,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分配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整合政府各项人才专项资金,建立以党委组织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

第5篇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和强调创新,呼唤和凸显创新人才的价值。

高新科技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资讯系统的空前发展,使得信息总量猛增、信息流速加快。信息的及时获取、信息资源的共创和共享、对自然空间阻隔的冲破、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捷等,这一切深刻影响着整个世界的面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改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和信息的总量、流速和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构建了继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后的第四个空间——数字虚拟的网络空间。而这个空间将是他们今后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与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空间里,通过人机互动、信息互动、人人互动,正在引发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由此带来的平等与协作的人际交往、自由和多元的沟通交流、自主和互动的存在方式,将激发起学生对自身能动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的渴望。

面对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革,如何利用好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为我国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构筑一个全新的、开放的学习环境,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是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顶层设计、资源有效整合

顾名思义,“生态圈”一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或拔苗助长,二是各要素无缝衔接,发展模式上协调配合,使“圈”更圆、更大。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就是要整合青少年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要素,力求将学校组织资源、辅导教师资源、参与学生资源、研究参考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等无缝融合;就是要科技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校等机构协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实践的机会,建立使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机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而言,生态圈的打造,还需要学校形成追求创新、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善于运用资源,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宽松有利的条件;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综观目前中小学情况,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不断地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修订中小学课程计划;编写新教材;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

无需讳言,整个改革推进过程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学校缺乏开展创新活动的必要资源和条件;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游离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绝大多数教师亟需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处于一种讲得多做得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状态。

归结起来,制约学校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瓶颈”就是观念、资源和教师。如何突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整合国内学术科研机构和各类科技专家力量的优势,以中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通过品牌赛事推广、学习环境构筑、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有效辅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并培养一批能指导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由该部主办、承办或参与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青少年创新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导向性、示范性、权威性、科学性、普及性的品牌赛事与活动,受到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成为我国青少年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的重要活动,对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生态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条件

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为了将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条件充分利用起来,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还研发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文件通知与新闻报道、品牌活动与赛事服务、工作网络与会员学校建设、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网络创新研究院应用等板块,并围绕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不断拓展和细化各子系统的功能。该平台以学生和教师为两个主要对象,以网络研究院为重点建设目标,提供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创新项目孵化、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图书馆、创新论坛、科学报告厅、创新邮局等功能支持,切实推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目前,该平台已然成为我国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态资源系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6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技术,如医学、生物、电子、光学、计算机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很高[1]。但是,由于学科交叉、内容庞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其实践创新能力往往较电子类、计算机类、光学类学生差,达不到满意的培养效果[2]。

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3]。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以电子、计算机、光学专业为参考模板,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都在积极发展以竞赛为导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1)整合资源,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必须以学院的科研平台为依托。为此,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中心为依托,为学生建立创新实验室,吸纳优秀学生开展实验。创新实验室配备有单片机、DSP、FPGA等开发平台以及心电、脑电、肌电采集平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使创新实验室成为学生科技新的孵化基地。我院根据各大科技竞赛的需要,为学生分配专用场地,配置专业仪器设备,指派专职指导教师,搭建创新所必需的平台。

(2)健全机制,完善科技竞赛制度平台。为保障科技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我院要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和支持,积极鼓励广大师生踊跃参赛、多出成果,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制定奖励制度,明确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参赛学生奖励政策,并且由专门的实验教师协助分管院长进行管理,从而使得学科竞赛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3)优化队伍,强化科技竞赛智慧平台。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学科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为此,我院要专门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团队,以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背景、较强设计研发能力和科技大赛经验丰富的老、中、青骨干教师、优秀的研究生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实力过硬、认真负责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的竞赛指导能力和职业精神,为学科竞赛构建一个核心的智慧平台。

(4)营造氛围,优化科技竞赛环境平台。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科技竞赛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营造浓厚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激励更多学生参与并专注于科技竞赛活动。同时,积极发挥班导师的作用,通过教师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对所在班级日常管理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及管理。如定期就专业学科方向的发展情况与学生交流沟通;组织学生模拟参加课题并按项目组的方式进行管理;按学生专业学科方向的发展,选拔科技竞赛种子并进行培养。

(5)教学相长,加强学科竞赛内容。我院积极搭建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平台,将大学生科技竞赛融入正常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我院加强科技竞赛内容创新,将竞赛的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或者大学生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基本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第7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特别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未来的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讲话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把培养创新人才列为重要目标,并采取措施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评价和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些地方院校也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当地经济环境,探索出了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论文提到的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辟了地方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局面。

1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构建

地方高校要培养适应社会一线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探索性地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以北华大学为例,北华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建设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立足于自身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在地方院校中率先创建了以本科生参与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目前已经被确立为国家级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本科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按照“在时间上要留有余地,空间上要有足够场所,机制上要有充分自由,条件上要有足够保障”的原则,建立将科研项目、工程开发项目引入创新基地的良性发展机制[1]。

2科研助理培养模式的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开拓新的思路。创新实践基地对于科研助理的培养是一种新的模式。科研助理群体是创新实践基地的新鲜血液,为保证创新基地的长远有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科研助理培养模式,使得科研助理的管理规范化。2.1构建科研助理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科研助理的培养过程注重贯彻“过程育人”的理念,从科研助理的招收、选拔、培养、升级、退出机制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实施过程。基地从项目的提出、立项申请,到项目实施和结题验收,都是模拟工程项目、科研项目来实施,培养学生科学规划、严谨执行、规范总结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还通过公开论证、答辩等环节,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基地培养模式的辐射效应[2]。创新基地对科研助理的培养方式以项目驱动为主,从科研助理进入基地开始培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并参与其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2.2完善科研助理的招聘机制。科研助理团队是创新实践平台的智力支撑,要选拔出适合的人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招聘流程,从源头上对科研助理的整体素质进行把关。在资格审核的关键环节,可结合学生的自荐书以及每学期的成绩来给出综合评分,结合后续的面试环节所展现的表达能力,决定是否合格。2.3完善科研助理培养机制。对于初期选拔合格的学生,将作为科研助理进入创新实践基地。基地的精神和文化将对科研助理起到激励和敦促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参与基地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考核、退出机制,保证科研助理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科研助理的培养过程一定要结合严格的考核机制,才能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鞭策的作用,优胜劣汰,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在科研助理培养的各个阶段,要结合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给予全方位的评价。

3以赛促练,积累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践行国家对于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从夯实专业基础到拓宽应用领域层面,都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创新基地经历10多年的历程,期间,为了开拓眼界和强化能力,每年组织科研助理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支撑基地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国际级大赛获奖10余项,包括: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国际大学生产品设计毕业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竞赛获奖70余项,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省部级奖项200余项,包括:“挑战杯”吉林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赛区竞赛、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吉林赛区竞赛等。

4结论

地方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首先,需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给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选择机会。转变教育理念,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培养目标从“专业人才”向“全面创新型人才”转变。其次,多角度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教师资源,多角度、全方位、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是各方面资源的融合平台,科研助理的培养方式对于地方院校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姜生元,孙丽霞.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4-46.

[2]高新,田永清.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9):30-31.

第8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靠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创业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推进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农民创业创新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认清形势,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又紧迫的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强服务,优化环境,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真正把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资源消耗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二、准确把握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科技创新与推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企业家及创新创业带头人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实战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才优先与服务产业相结合。紧紧围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重点,以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为目标,努力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关注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紧紧围绕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水平,统筹推进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和结构优化,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组织引领作用,更好地发挥和调动广大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教学和社会机构广泛参与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三、进一步明确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是加强行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热情,为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打造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科技创新推广平台,培育一批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又熟悉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与推广复合型人才。完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项目支持、合作研究、成果推广、教育培训等途径,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积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培育一批跨学科、跨行业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

(二)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机制,推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着眼于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加强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质量安全、市场开拓以及金融、财务、法律、信用等专题培训,推动企业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企业人才、管理、技术和资本优势,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人才交流、产业转移和市场开拓,推进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以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市场经营管理人才,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三)加强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技能人才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紧紧围绕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主食加工提升行动、农民创业创新、合作社示范创建、休闲农业等重点工作,加快培育一批熟悉农村产业发展,懂经营、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和生产能手。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新工种开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积极整合乡镇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各种社会培训资源,拓展人才培养范围和领域,提高人才培训质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加快培育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四)加强企业家和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着眼于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快培育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具有战略思维、熟悉国家产业政策、热心服务“三农”的企业家队伍。以创业促创新,以创新带创业,加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提高科技素质和经营水平,扎实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更好地发挥创业创新带头人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四、努力强化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保障

(一)加强政策落实创设。全面落实国家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形成政策支持合力。加强政策创设,把人才队伍建设同落实重点项目、推进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加大科技项目、财政项目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

(二)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加强以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领军企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创造条件。加强各级乡镇企业培训中心能力建设,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优势,建立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训基地。选择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影响力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和领军企业,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和见习基地,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服务。加强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覆盖面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信息服务系统,促进人才信息交流,提高人才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健全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完善以能力、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标准,探索第三方或专业中介机构开展人才评价,推动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三)加强公共服务。各级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服务机构要立足服务产业发展,进一步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把服务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意识教育,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主体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充分调动科研、教学、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性,整合资源,聚焦聚力,为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五、切实加强农产品加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协调人力资源、教育、科技等部门,争取政策和工作支持,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大人才培养财政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科研、教学、社会机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形成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

第9篇

1.1传统的职业观的影响,新一代农村青年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整个社会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偏见,使得城市优秀青年不愿意到农村工作,而农村出身的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也纷纷走出家乡,到城镇“觅食”。这样的社会效应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奇缺并且缺乏人才培养基础,有相应文化水平的不愿意“干农活”,想学的文化程度又太低无法掌握。

1.2农业科技教育经费投入失衡,使得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及经费投入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投入模式,越到基层,经费就越是递减,因此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反而得不到足够的资源配置。当前,农业教育、科技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靠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要保证相关人员工资及其他公务费用,才能考虑业务费,也就难以开展一些重要的研究、难以维系急需人才的培养费用支出。

1.3管理体制不完善,使地本已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无法形成团队进行研究

我国现行可以管理农业科技人才的有农业、教育、渔业、林业、科技、环保、经贸等许多部门,这就使得重要的研究项目必须经过多部门的协调才能进行。缺乏科学有效地协调机制。不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低下的效率极大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1.4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成长和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经费投入总量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开始增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投入,但总体上仍然不够。许多农村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条件很差,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培养和研究要求,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都无法完成。由于经费的原因,应该及时更新的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也往往更新速度很慢,许多已经陈旧的信息和技术仍然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内容当中。

1.5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农业科技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培养需要有科学的培养计划,并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而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科技人才培养没有规范的计划,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没经过实地调研就先进照搬地区模式,这样很难培养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因此,农业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解决途径

2.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技能的情况,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型老师的指引。近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地鼓励高中等学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但能够开展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要加强与实践单位的联系,使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相互促进。只有培养出创新型的老师,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走出创新之路。

2.2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接轨和转化

现有条块式、多部门各管一摊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必须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集中资源、理顺关系,形成稳定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再以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协调现有资源,全力攻克当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另外,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将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市场转化无缝对接,形成良好的科技发展的循环。

2.3扩大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