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

时间:2023-06-22 09:32:35

导语: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

第1篇

一、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

2011年8月4日中国绿色经济网报道,我国大部分省市处于‘高碳’发展水平。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选取了社会经济资源基础、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吸收能力、低碳产业发展等指标,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我省为相对高碳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基于绿色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省发展的必然选择。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确定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政产学研项目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已经开始向绿色和低碳经济的商业模式转型,从理念和技术上给项目的运行增添了绿色的光彩。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要以节约资源、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政产学研”项目为载体,服务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为进一步扩大农业高职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三农”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农业高职院校在理念更新、技术创新、人才储备上的优势,我院围绕营口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振兴”,保持本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谋求与营口市展开全面农业生产合作,达成了以“政产学研”为载体的共建项目对接协议,参与“政产学研”共建项目涉及4大类25个小项,涵盖了种植、养殖、果品、检测、生态等方面,直接参与教师45人。

1.新农村生态村共建项目

在盖州市二台乡牌坊店村、盖州市徐屯镇龙湾村、鲅鱼圈区红旗镇达营村、大石桥市旗口镇后会村、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和盖州市西海办事处红旗村6个新农村建设中,针对每村的主导农业项目进行规划部署,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苹果生产、生姜种植、葡萄生产、水稻生产、林地经济和海产品养殖项目。发现在整村主导项目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不符合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生产过程,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共同研发绿色生产的关键技术。

2.新品种、新技术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共建项目

结合当地经济效益较好,技术较成熟的农业生产项目,配备科技人员,参与项目生产,借此将绿色农业经济理念导入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去,同时共同研发生产环节中的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包括设施晚红关键技术研究(九垄地)、无公害黄瓜生产(老边区柳树镇)、大棚蔬菜生产(开发区安平村)、水稻生产综合指导(大石桥后会村)、种鹅养殖示范基地(营口市老边区)5个主要的生产项目。同时加快学院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力转化。如新选引的玉米、高粱、苹果等品种得到了快速的生产中试和应用。突出环境保护设计理念、保温效果好、建造成本低的内保温组装式温室大棚新技术,取消了传统大棚的硬式墙体、立柱、草苫、棉被和土木建筑,无建筑污染,不破坏耕地,充分体现了绿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此项技术除在本地区外,在全国多个省份也得到了推广应用。北方日光温室梨高效生产技术,在研究梨促成栽培的技术中,无意间发现梨在温室中促成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危害很轻,果实生长期间的农药用量只需露地生产的1/5,生产过程与绿色农业经济要求不谋而合,此项技术也正在示范应用中。

3.科技人员挂职,开展科技共建

派驻老边区柳树镇和大石桥市博洛铺镇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挂职副镇长,出席镇两委班子的工作会议,参与镇农业工作的开展运行,规划镇农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结合镇农业优势项目和农村整体居住生产环境良性发展,将绿色农业经济理念导入政府工作状态中,是政府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和责任,挂职人员有义务为此付出多方努力,不仅要发现镇内可解决的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也要发掘学院及社会上更有价值的人才、技术和合作途径。例如在柳树镇太平山村和东岗村首先实施的秸秆气化站试点项目,在太平山村、东大村、东岗村和西岗村首次实施的1200座农村改厕项目,都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集中连片的进行效果更为明显,能源利用可再生化,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科技人员挂职融入了农村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在挂职单位的认可和支持下,从而更广泛、更全面、更有的放矢的使得政产学研‘四轮驱动’又‘四轮齐动’,更好的推动了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4.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偿委托检验检测

包括农业投入品执法委托检测(化肥微生物肥料添加剂,农药、兽药、饲料,农作物种子例行鉴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农产品认证及质量检验、环境监测(土壤、水质、大气)。这些项目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服务性较强,合作弹性较强。

三、实践“政产学研”项目的认识与体会

1.“政产学研”角色分析与定位

政府搭台推动产业界研发经费向科研院所流动。政府的高度重视与适当干预及政策手段的运用对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搭台主要体现在:改善企业环境、制度建设、有效干预与适当调控、信息、中介服务等。其中利用这些职能建立绿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是政产学研合作更为成功的前提保障之一。2011年2月2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经济报告》。报告称,从现在起至2050年,每年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投资于10个主要经济部门,便可推动全球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型。因此协调经费到位与经费使用规范有序,是政府搭台的关键职责之一。产业实体为主体。产业实体包括企业、合作社、有主导产业的村镇、龙头企业联动的农户等。产业实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要求、产业发展瓶颈、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终需要产业实体来明确并提出。例如:生产污水处理问题,应该首先由产业来提出,而并非社会代为提出,即便不能恩泽四方也应该做到自扫门前雪。再如资源化(或者叫循环利用),应该是产业节约成本,形成良性循环的技术思考和技术措施,是产业实体发展的内心追求,是产业增值的良方,如何再依赖社会呢?因此,企业是研究开发的主体。必须一方面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组建技术创新开发中心;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科研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优化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的配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学研是主导。农业高职院校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核心与主导的作用。农业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养成,而且更重视如何将知识转让给经济部门和其他社会部门,尤其是产业实体。近几年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农委、省教育厅的高度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民培训班、农村技术员培训班、涉农企业领导培训班以及农业中职校长教师培训班等等;向企业陆续推出了玉米新品种、新型内保温温室等实用技术;同时制定完善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体制,定期与产业实体进行人员互派交流;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政产学研便为其一。在这些活动中,将新理念、社会发展新潮流传播开来,起到了当前推动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政产学研”合作,产学联动是推进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2.“政产学研”项目为绿色农业经济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性、持续性和长效性有待提高“政产学研”

项目开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从政策制定、企业筛选、人员配备上作出不断调整;绿色低碳、可持续、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产业实体与社会的无上追求;学院雄厚的科研力量有待发掘。这些因素如何自觉、积极、持续、长效结合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21世纪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政产学研”项目开展作为农业高职院校服务我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最应从人力资源上做到自觉、积极、持续、长效。“政产学研”合作平台是培养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向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中国的产业向价值链的上端转移,产业价值链的转移在如今时代必然要有绿色低碳的色彩。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5大素质:扎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创新人格、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政产学研”合作是政府政策引导、知识资源和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及其人力资源的全面合作。因此,通过政府、学界、产业和科技界的合作,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工程经验训练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所需。应加强和完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自觉性、积极性、持续性和长效性。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政产学研”联盟的创建,有利于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绿色农业经济的持久性和长效性。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组织,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具有网络化特征的空间产业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农业属于基础产业,也是相对弱势产业,选择地方政府主导型的政产学研联盟较为客观实际。政府担当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同时也是主要的投资者,协调集群内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组织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

第2篇

【关键词】 绿色技术 创新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不断加剧,人口不断增加,而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始被广泛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点。在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贵州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技术创新系统

人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绿色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绿色技术创新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它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从人的生活意义及价值出发,把人类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创新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创新模式,把生态重建、生态经济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符合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创新原则,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生态化(杨庆义,2002)。

自弗里曼(Freeman)、纳尔逊(Nelson)、伦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后相继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也已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在创新系统研究的框架下,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创新、可持续创新等也正在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在各国学者对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中,正逐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内容。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延很广,不仅指以研发污染治理破坏技术、终端污染处理技术、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止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结构,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从横向看,它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只有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战略选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各层面都得以实践,才能称之为绿色技术创新。

将绿色技术创新当作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必然要强调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分析框架是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绿色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分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推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其他社会相关群体也应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就构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

二、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称号,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自然环境方面较我国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优势。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虽然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难题。现在这个战略目标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是“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在绿色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贵州在生态经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各类绿色经济建设上都有着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贵州省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较少,贵州的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增长,但一直在1%以下,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发展就有一定的限制。

1、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主体。目前贵州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在课题的名义下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中试―产业化。贵州省科技技术目前重点支持农业、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中药现代化、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这些重点支持产业大多数属于绿色产业的范围。目前贵州省的绿色创新主体主要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课题形式由政府或企业出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单一绿色技术,或解决企业具体的清洁生产问题。第三层次,企业根据市场前景预测,自筹资金,开发新的环保设备或绿色产品,其目标是进入市场。或者是高校(研究院所)接受社会其他组织委托,开发新的绿色技术或绿色产品。第四层次,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染绿”。

2、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是一个系统,包括与绿色技术创新有着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比如产权制度、技术市场制度、政府促进技术新制度、企业制度、保障制度等。贵州省目前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国家的相关的制度。而从我国来看,我国目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绿色制度、规划、法规,比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也并不是很多。

3、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历来是贵州省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而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块也不例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周期长,费用昂贵,贵州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基础研究和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很少将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难以内化,多数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许多企业关注直接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益,市场投机性强,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对采用绿色技术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弱,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从全国整体市场前景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机遇,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国家实施《绿色工程规划》,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国家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以此扩大内需。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绿色化”,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实行清洁生产,以减少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理性度与成熟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消费者环保意识虽有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偏低,而且仅仅停留在绿色意识的启蒙阶段,对于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标识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认识,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消费者需求对于形成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拉动力还略显不足。

三、建立与完善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对策和建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引导转型、支撑转型、适应转型、合作转型、调控转型”的转型框架。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应该抓住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机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1、推出绿色采购体系。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务绿色采购主要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绿色服务采购和绿色工程采购。贵州地方可以借鉴相关法规出台相应的《绿色采购条例》,推进公共部门采购环保型产品、促进需求向绿色产品转移。比如日本于200年5月制定的《绿色采购法》就值得借鉴。

2、引入绿色会计、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评估制度。绿色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促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对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是指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从而为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审计的作用在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便于对各企业或各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宏观管理(陈劲,刘景江,杨发明2002)。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公平性评估制度、文化评估制度和经济评估制度等。

3、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和高风险的特点,企业在绿色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有: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润留成、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应逐步提高绿色创新资金比例,争取各种有偿或无偿的资金、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绿色发展贷款力度,并为其提供贷款优惠,加大补贴性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企业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设立专门的绿色技术开发补助专项资金,刺激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绿色科技型实体;对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4、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积极建设绿色创新联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环境,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相互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资源的良好氛围,是加快绿色技术流动、转化与再创新的重要措施。而政府推动的绿色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市场等之间诸多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的关系的建立。这种绿色创新联盟应该以政府提供绿色创新系统基本的框架、资源和开展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相关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更需要政府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出台鼓励绿色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在区域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

[2] 郑继方:绿色营销:变革、冲突与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4).

[3]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6).

[4] 董炳艳、靳乐山: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5] 陈劲、刘景江、杨发明: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2(2).

第3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70

1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综合现有资料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少,李万君和李艳军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和风险的总结研究,确定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企业主体意识较低、创新水平不足、市场环境复杂等风险,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肖更生等人则确定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共存在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政策等10个风险因素,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管理策略。高启杰通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从自身和外部环境2方面进行建设,以保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合现有研究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对企业面临总体风险的研究。美国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中,产品技术失败率仅占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率的22%,另外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占据总体失败率的14%,剩下的63%则是市场营销的原因。尤其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营销市场的变化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因此,从市场和营销角度来说,积极明确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有效确定农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本文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决策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农产品生产阶段、市场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结合50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政策、经济、自然、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风险情况,利用样本收集和量表分析的模式,同时借助SPSS计算工具确定市场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进而确定2种风险因素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新型科技产品往往无法站到合适的市场,利润低下、分散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对于科技成果的把握进而也不利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创新决策阶段,市场风险得分在7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6分以上,生产阶段再次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接近9分。

创新决策阶段,消费者和市场潜在能力对新型技术应用具有直接影响;研发阶段,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该新型技术是否具备市场推广空间和利润空间,因此同样需要面临市场风险。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则需要考虑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2.2 营销风险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型产品的特殊性,其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I销策略,进而提高市场的产品接受度。创新决策阶段,营销风险得分在6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5分以上,生产阶段则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更是达到8分以上。

由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表明,营销风险直接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推动新型技术和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其知名度,而且会对企业后期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影响。

3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考虑

3.1 提高市场营销风险意识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决策制定阶段,即需要将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企业需要转变只重视生产的营销理念,在追求产量第一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利用成熟的营销手段、充分的市场预估等,借助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进而帮助企业激发总体生命力,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于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再次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促进新时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应用和发展。

3.2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做好市场环境的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市场环境调查,集中于对我国当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现有农业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

利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企业所在地域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明确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合理发展依据。

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企业运营制度、企业基本规模、企业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条件等的调查,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创新基础。

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调查,了解农业企业现有市场运营条件,进而保证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3.3 完善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

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商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的转化,提升商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进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新型技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展开。

从商品策略来说,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可以利用粗放农业、多种经营的模式,实现商品的组合营销;引进新型农产品品种,并结合地域条件进行模仿创新,加速当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产业,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观光产业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动力支持。

从营销策略应用角度来说,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尽快熟悉新型农业企业技术;保证科研人才工作动力的持续性激发。当然也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现有人才结构,促进科研氛围的形成;利用广告策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也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

3.4 强化市场营销重点内容关注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为提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重视市场经营过程中潜在市场容量的开发,同时及时把握消费者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着重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重视企业营销推广能力的提高。而在创新技术决策方面,则需要以消费者需要为准绳,以市场需要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加强对于该阶段重点内容的关注,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力度,满足消费者的新型消费需要,当然也为企业后期技术调整和研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万君,李艳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风险、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2]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3]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

[4]张艳玲.关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第4篇

DPSIR概念模型有利于分析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能有效整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以DPSIR概念模型为指导,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以及响应五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试图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DPSIR模型

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日益严重的负担,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仅靠攫取和依赖自然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亟需转型。而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能减排等路径实现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

1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1993年E・布劳恩和D・威尔德首先提出了环境友善技术的概念,并依此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环境有关的技术,也称为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以及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利用的技术。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属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把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必须具有环境针对性,市场推广性以及一定行业前瞻性。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是以环境价值为导向的,因此与企业因利润驱动而进行的一般性技术创新在创新影响因素上有很大不同。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借鉴。

2DPSIR模型

DPSIR模型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是作为衡量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标体系而开发出来的。它将表征一个自然系统的评价指标分成驱动力(Driving forces)、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s)五种类型,存在着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因果关系链。在DPSIR系统中,除了表明社会发展及环境状态之间大致的相互作用,还表明了环境状态对社会的一些反馈。这些反馈由环境目标和社会为应对不合意的环境状态变化及由此造成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组成。在评价分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应用广泛。如于伯华、吕昌河应用该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宏观分析;绍超峰、鞠美庭《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以及刘永超等《基于DPSIR模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因而,选用DPSIR模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能够在充分考虑环境绩效的前提下将社会系统中影响环境的各因素与环境系统相结合。

3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3.1驱动力因素

“系统驱动力”是造成系统状态变化的潜在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需求、技术进步、资源短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和人口健康等要求。

3.1.1经济因素。绿色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样能够获益于技术进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等,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因此,企业作为追求利益的组织,经济因素首当其冲为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3.1.2公众环境意识。经济可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也不算加深。而随着社会公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其环境保护意识也越高,高涨的环境保护意识无疑是驱动绿色技术研发创新的内在动力。

3.1.3社会因素。除了经济利益,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价值。采纳绿色技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因而也成为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之一。

3.2压力因素

“系统压力”是在驱动力的趋势下造成系统状态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压力、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和社会因素压力。

3.2.1经济压力。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成本和收益是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和绿色技术相关的排污费、以及资源价格增长、以及投资回报率都会成为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考虑的因素。

3.2.2资源压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压力与日俱增。国家进行能源结构优化的任务艰巨,因而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谓势在必行。

3.2.3环境压力。中国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但是环境恶化依然严峻。雾霾天气、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发出警示,必须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以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2.4技术压力。技术市场的供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压力,不仅成为企业间竞争角逐之地,对出口企业来说,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标签已经形成绿色贸易壁垒。

3.3响应因素

响应行为按照主体类型可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企业、政府、技术中介和社会团体。这些响应因素与主体的特征相关。企业投入资金、人力等在绿色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研发,加速节能减排进程;政府通过制定技术规范、颁布环境方面的法律手段直接响应工作和社会对环境的需求,政府还可以采取排放税和研发津贴,极力企业作出相应的响应;技术中介是技术创新与扩散方面的信息枢纽,可以助力企业获取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降低信息传递的交易成本;社会团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公众一直,也影响着企业的环境决策。

3.4状态因素

系统状态因素的提出是为体现环境和技术的动态性,使两者紧密结合,达到最优。“系统状态”是指评价区域在上述压力和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所处的状况。同样的企业,处于不同的环境状态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例如,位于西部的企业,由于企业分布不集中,排放的污染被自然净化没有显示出和污染集中地区相同的状态,因此,当地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比较宽松,相反,在污染密集的地方,政策相应比较严格。

3.4.1经济状态。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只有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企业和居民对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才可能提高。另外,现行的经济政策也影响着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从而间接影响其绿色技术创新的决策。

3.4.2资源状态。自然资源是有一定储量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传统资源型企业掠夺性获取资源的成长方式导致资源日益减少,价格更加昂贵。因此,资源的状态决定着企业的技术选择和政府的相应措施。

3.4.3环境质量状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关系,表明环境质量下降会影响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当前的环境质量也会影响企业和居民对环境改善意愿。

3.4.4技术状态

技术存量影响着绿色技术的采纳和创新,同时技术水平也决定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可行性。

第5篇

关键词:绿色壁垒 ;农产品;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关税壁垒受到有效限制和弱化,非关税壁垒日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贸易保护手法。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保护环境措施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加以利用,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壁垒――“绿色壁垒”正在形成。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物和植物的健康或安全甚至生命、保护生态和环境为名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以阻止某些外国商品进口或在进口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市场和环境的目的,它是继贸易技术壁垒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受 “绿色壁垒”限制的影响也愈加明显。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为何频频遭遇“绿色壁垒”?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质量总体上不达标

国外“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有时达到苛刻的地步,这其中虽有贸易保护的因素,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农产品质量不过硬是主要症结。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偏重于产量指标,对农产品质量指标不够重视,农产品无论从品种结构、产品品质和产品的专用化、多样化来看,还是从产品的贮藏、保鲜、运输、加工来看,都与世界发达国家同类农产品存在着较大差异,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此外,我国农民普遍使用禁用的农药、化肥,有的养殖禽畜水产添加激素,造成出口产品农药、激素、医药残留超标等。因此,每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因质量不达标而被退货的事件是屡见不鲜。

(二)质量和管理标准体系是我国企业的软肋

目前,我国的质量和管理标准体系杂乱无章,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有些产品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生产者无所适从,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惑,更容易出现产品安全问题。另外,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没达到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例如,欧盟要求,在水解植物蛋白以及酱油中,三氯丙醇(3―MCPD)最高含量为0.02mg/kg,而我国在2011年6月之前,在国家标准《酿造酱油》、行业标准《配制酱油》以及现行的《酱油卫生标准(GB 2717-2003)》中,未对三氯丙醇作出限量要求。新版本的《酱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虽然对三氯丙醇(即3-氯-1,2-丙二醇,也简称3-MCPD)所允许的最高含量为0.02mg/kg,但是本限量值要求只针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勾兑酱油)没有限量要求限制。另外,配制酱油所使用的原料--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其行业标准《SB 10338-2000》规定,3-氯-1,2-丙二醇含量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的含量需≤1mg/kg,远低于欧盟标准。[1]

此外,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一国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认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令人担忧。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近20万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到注册企业的1%,而在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获证企业一般能达到注册企业的40%。从认证质量上来看,由于目前国内认证市场不规范,认证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一些认证工作不能按照一定的国际标准化体系要求运作,导致其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失实,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竞争力,也使得出口企业频频遭受到国外的贸易壁垒。

(三)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完善

我国的农、牧、水产养殖业普遍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过分分散、规模小、标准化生产差,信息反映迟钝,应变能力差等特点,基本上是70%左右由农户分散经营,企业统一经营的只占30%左右,这种这种“公司+散户”的经营模式使得统一的产品标准难以实施,产品质量也很难控制,是出口国“绿色壁垒”的最好借口,也是我国企业遭遇“绿色壁垒”的最大障碍。

(四)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屡次遭受“绿色壁垒”的冲击,除了由于我国企业生产水平跟不上,无法满足发达国家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之外,政府给予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扶持政策上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国政府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很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信息支持不够,技术支持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三个方面。

(五)“绿色壁垒”体系的构建不健全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之所以频频遭遇“绿色壁垒”,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绿色壁垒”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我国的“绿色壁垒”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政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仍有待完善。从国内立法层面来看,我国已颁布了6部环境法律,9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30余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行政法规,30余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近400项各类环境污染国家标准,以及600多项地方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法规,[2]但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且环境立法重行政指导,轻执法和司法;不同部门和层次的环境立法缺乏统一规则;在放射性污染防止、化学污染防止和自然保护等方面还存在空白领域等等。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面对发达国家的一系列“绿色壁垒”,我国企业和政府应联手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适应“绿色壁垒”,化“壁垒”为“通途”。

(一)企业层面的应对措施

1.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

营销观念对企业的经营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面对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国环保法规将越来越复杂和严格。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已经形成。种种迹象表明,国际市场的绿色消费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很大。因此,我国的农业企业必须树立国际绿色营销观念,了解国际上流行的绿色标志,大力开发绿色食品,才有可能突破绿色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存在,使农产品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绿色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其竞争的核心是绿色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因此技术创新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应将农产品的技术创新重点由一般农产品的技术创新转移到绿色农产品的技术创新上来。重点加强现代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应用方面的技术创新,力争实现新突破。其次,加快绿色农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包装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尽快改变我国这些领域技术落后、瓶颈制约因素突出的现状,不断提升我国绿色农产品的档次。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国际农产品竞争实质是大型的、跨国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间的竞争。我国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状态使得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难以彻底执行。我国农产品要突破“绿色壁垒”,必须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把分散的小农经济整合为现代农业,尽可能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形成全产业链经营体系。[3]

(二)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

1.积极开展环境外交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及要求往往超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应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工作,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制定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国际环保标准,或者在一些国际标准中附加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

2.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的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名目多而水平低,难与国际水平接轨,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优势。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营销,就必须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构,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消除贸易认证带来“绿色壁垒”的通行作法。

3.加大更新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

我国的产品检验、检疫手段目前还比较落后,有些在国外可以检疫出的问题,在国内依靠现有的技术装备是检验不出来的。由此可见,政府应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国内急需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这不仅能保证出口农产品的安全,避免造成退货损失,同时对进口入境产品的严格检验也是对本国人民卫生健康的负责。

4.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根据“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商品生产和销售中有关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促使对外贸易的环境管理与国际环保法规与惯例接轨;同时强化环保执法,对外贸活动中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依法严格惩处。从法律上保证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认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对环境标志的申请标准、审查标准、检查认证、使用许可、监督管理、使用期限、争议解决以及假冒环境标志者的法律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尽快将ISO4000国际标准通过行政立法程度转化为国内标准,制定与该国际标准相关的国内配套法规,力争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

三、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举足轻重。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环保时代,“绿色壁垒”的兴起及发展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在国际压力和发展趋势下,我国企业和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规范标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使其符合国际通行标准。同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合理的“绿色”限制性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资料:我国及欧盟酱油中三氯丙醇(3-MCPD)限量要求.中华食品信息网http:///ArticleShow.asp?ArticleID=51362, 2011-08-11

[2]王金南,李康.中国环境技术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6篇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能效、节能降耗、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依据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十二五期间要求下降16%,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江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都将日益严峻,这些都给江西产业带来低碳转型的压力和要求。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效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调整和升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低碳经济模式,梳理影响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对于推动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有利因素

(一)能源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十一五”以来,基于“缺油少煤乏气”、能源消费总量超50%外部调入、传统能源供给结构不适应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需求的现实困境,江西近些年着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在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举措有: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等地区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改善了电源结构;依靠铀矿资源和铀产品大省优势,将新能源振兴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放在核电,使江西成为国家能源规划中东中部核电站建设带的组成部分和优先发展核电的内陆省份;重视产学研机制建设,成立全国首家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技术促生产,建成日产60吨的生物柴油生产线,生产出我国第一桶车用生物柴油,实现了生物柴油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的新突破。这些都为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

(二)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西研发投入和技术中心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稳增加态势,研发投入从2002年的10.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7.15亿元。在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有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有机硅、半导体照明材料、稀土、铜等有色和非金属材料以及太阳能多晶硅等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十一五”时期,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24项,分别比“十五”期间多11项和166项。其中,高强度船板开发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新钢在高强度船板市场上的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伴随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速推进。典型例子是晶能光电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现了LED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之,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的产业化成果,使得江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6%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

(三)生态经济成效显著为产业低碳升级奠定了生态基础依据“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等重大发展战略,江西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方面,江西致力于直接减排,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十一五”时期,取得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的成绩。在中部六省中,江西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低,排名第一,2011年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51吨标准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致力间接减排,全面推进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天然阔叶林禁伐、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1%。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从2009年获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至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加速,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627亿元,占全省的58.9%。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3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为江西产业低碳调整奠定了生态基础。

(四)产业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江西产业发展在“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低碳调整和升级的端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对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9%,占GDP的比重达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1/4,达25.4%。2012年1-11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2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6%。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逐步趋缓,低碳产业群成为经济助推器。以2011年1-7月为例,江西绿色食品制造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生物产业实现收入分别为605.0亿元、508.69亿元、27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60.4%、24.1%。江西实现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三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江西省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种养业发展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比重从200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3.9%。

三、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原因

首先,江西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的现状仍未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江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2.4%、3.2%、1.5%。其次,虽然江西在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水泥、钢铁行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装备差的落后产能依然占到了总产能的30%左右,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配套的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低碳技术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04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为45.69%,较1999年的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5.8%,与全国近6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江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质量内涵与排序位列全国倒数第10位,表明江西经济发展距离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与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品质好的GDP”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因素。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产业低碳升级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西服务业发展虽有所加快,但受原有基础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以及服务业外包较少等因素影响,增速滞后,服务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2.2%下降到2011年3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25位,处于较落后水平。2012年虽然上升至34.5%,与2009年基本齐平(见表2),但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同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强。201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8.3%。同时,耗能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服务业内部构成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不足。总之,耗能低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能耗高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将直接制约江西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低碳升级。

(三)能源利用率偏低,产品能耗高,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江西无论整体技术水平还是低碳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江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9年为例,在统计监测的55种产品单耗中,有26种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其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高1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高10%。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手段单一,江西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有效的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制约,不能综合运用行政、税收、补贴、金融等手段解决外部性、垄断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奖励少、惩罚多”,使得低碳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成本较高,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不足,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大量存在。

四、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的应有之策

低碳产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基于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应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产业低碳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基于江西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现实,江西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低碳化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在建设以“六大发展区”和“工业基地”为核心的低碳工业产业群,在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江西省十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构建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低碳产业体系。在推进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增加水、森林和绿地等资源,提高碳汇能力,形成生态农业。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快淘汰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有效降低GDP中的碳强度,控制重化工业的比重,从而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快培植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低碳工业。最后,充分利用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资金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低碳、高效产业的转移,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生产手段的升级,并且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投资扩张。

(二)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激励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自主创新能力差,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步伐,而江西这一情况更甚。目前,江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发明专利申请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省份,科研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从企业创新能力看,江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仅占到全国的1%左右,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居中部最后一位。当前,应强调两个举措:一是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江西目前已经做了一些有效的安排和工作,例如,建立江西省低碳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二是加强低碳技术激励,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同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低碳建筑材料、低碳运输、绿色照明技术等经济适用的低碳技术。

(三)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

目前,江西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依然超过40%,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与调整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依托现有低碳技术,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把重点放在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创新和改造上,注重引入碳捕获、碳中和等先进低碳技术,积极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传统高碳企业低碳化创新和改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作出低碳创新行为,以更好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产品和流程标准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碳产品的比重,引导与规范低碳产品的开发与认证,淘汰落后的高碳产品、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已经出台了低碳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励使用获得低碳认证的家用电冰箱、家用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等六类产品,编制了“国家优先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并正在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采购比重。因此,落实政府“低碳”采购政策,由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政府消费的推动作用,为江西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助力。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碳汇林业

充分利用江西生态优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并使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优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通过特色农业的聚集,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低碳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的减排和碳汇能力,强化第一产业的低碳特征。同时,利用江西林业大省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多渠道增加造林和森林经营的投入,争取公共财政支持,加大植树造林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碳汇造林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碳汇增加。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开展好绿色屏障建设,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保护好鄱阳湖流域及主要支流森林资源,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

(五)积极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具备低碳特征,要从根本上实现江西产业的低碳化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方面,必须注重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以知识、技术等“软投入”为主,能源、资源消耗的“硬投入”少,对于降低工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节约型产业模式和绿色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生产业是江西省服务业发展中的软肋,应充分利用江西的资源、区位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方面,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等。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水平。在传统服务业领域,应当通过改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化方向转变。

(六)用好用足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当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低碳经济转型,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绿色低碳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投资、科技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也推出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从多方面力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发展目标。由发改委等部门研究提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即将出台。该方案拟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激励性政策来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国家拟将通过一揽子财税政策扶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城镇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发展一系列低碳产业。此外,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引导并促进绿色低碳消费。鉴于此,江西各级政府应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制定与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用政策来引导江西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同时应配套出台鼓励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除了上述应有对策外,通过积极培育低碳消费市场,改变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也可以从消费需求层面推动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为此,江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公众对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的消费认知,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式,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市场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倡导绿色消费,使公众自觉践行低碳消费,使有效需求与江西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相契合,更好地促进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

五、总结

第7篇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确立的专业培养目标绿色内涵

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园艺业主要包括高效精品种植业、绿化生态型园艺、旅游休闲型园艺等。产品的绿色化开发,生态化和设施化生产,成为高职园艺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核心。

产品的绿色设计目标: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绿色要求选用植物、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优良品种,特别是能选用对本地环境、绿色建设有明显作用的品种;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在已有园艺产品中融入绿色元素拓展新的功能或改进生产技术;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根据城乡绿色发展要求,设计小型园艺园及其产品。

产品的绿色生产目标:能根据园艺产品的要求,解决新品种、绿色技术和绿色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转化,能编制生产方案;能根据本地区水源、土壤、空气、肥料特点,掌握果树、蔬菜、花卉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专项操作技术,如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技术;能按技术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并对生产效果进行检查和技术总结。

产品的绿色经营目标:能根据绿色法规、绿色标准,确定产品的绿色品质,按照产品的绿色分级制度定位市场目标;能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不同组织形式和渠道,运用电子商务等技术,进行绿色销售;能以绿色为品牌,实施宣传、促销、体验等品牌销售策略,开展品牌管理。

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理论知识。

专业基础理论:以绿色为导向,整合《土壤学》、《农业气象》等专业知识,形成植物生长与环境的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植物生理学、植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智能园艺设施、自动化园艺植保机械等专业理论知识;以绿色为导向,形成田间试验基本理论知识。

企业经营理论:以绿色为导向,形成营销渠道、促销等营销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农业法规、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经济基础等理论知识,形成企业经营基本理论知识。

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目标的绿色内涵

面向长三角都市农业的高职园艺专业,要实现创新创业实践,需要有以绿色为基础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保持对绿色和环境保护的浓厚兴趣;第二要具有追求绿色发展的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擅长与人合作;第三要具有现代开放意识,适应信息和对外开放环境。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绿色创新创业课程和项目的开发

园艺技术专业包含了果树、蔬菜、花卉的生产与经营,按照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绿色内涵的要求,以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经营为导向,建立“市场调查、产品创新、方案设计、组织生产和经营、总结改进”的流程,开发课程和项目、组织内容。

绿色产品设计课程开发。如,室内园艺产品设计课程开发。长三角都市经济发达,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场所都需要有现代室内绿化来改善环境、修身怡情。通过对上海浦东现代商务中心、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杭州求真知园林绿化公司和杭州、南京、湖州等地小区居民的调查,通过对荷兰、德国等发达国家室内绿化经验的借鉴,把课程定位在“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三者有机融合。针对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室内空间,把平面种植与立体种植结合起来设计;根据环境改善的实际和人的爱好,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培植用具综合艺术、观赏和使用价值。为此,课程围绕“室内环境”、“园艺植物”与“培植用具”组织内容体系。

绿色产品生产课程开发。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课程开发。在长三角地区,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主要通过设施农业组织生产。通过长三角地区的考察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经验,课程建立了“无公害环境建设;温室建设与环境控制;堆肥、肥料、基质;播种、育苗与苗期管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内容体系。同时,以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课程为基础,开发经营创业课程。

绿色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与教学

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中,建立学习团队以适应园艺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适应创新创业的细分需求。

一是组织团队开展顶岗实践,对创新创业方案进行调研、调整等,确定团队的细分项目。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涉及的领域主要有:种苗生产技术、苗圃建立与经营、种苗生产、苗木管护等;企业单位、住宅小区、城市空间绿化的建设与养护;建筑屋顶与其他空间的绿化。结合苗木生长发育规律开展顶岗实践,实施“林园、课堂、考场”的一体化。

二是根据团队的实践,进行生产技术的专门学习。园艺绿化营造与经营技术、营造林规划设计、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识别、种类鉴定、调查及防治技术等。

三是面向市场,团队进行创业项目的准运行。创业项目要解决好团队的组建、资金的筹集和物资的安排等问题。项目实行独立核算,可以优惠租用合作单位的物资、场地等。

四是开展项目拓展创新。项目运行中,要边实践、边学习、边改进。更新产品概念、内涵,改进技术,提升产品功能,改进营销方法(或增加新的市场),改进组织流程,降低团队内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减少项目扩张过程中日益增加的市场交易成本等。撰写项目阶段性发展报告。

绿色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与运用

专业理论学习与项目的开发、实践相结合,学习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引进使用能力,学习植物生长与环境知识、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园艺植物田间试验技术。同时,结合实践,在方案的设计、实施和总结阶段,分别开展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

加强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制定生产计划,指导农户进行生产和组织管理农工;学习组织落实种植面积和协调收购产品,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英语等手段独立获取、处理信息;学习现场分析、解决问题。

建构以绿色内涵为导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

融入产业发展,建设教学型校外实训基地

与产业和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国家政策、社会投入、行业交流建构了产业的绿色发展。近年来,国家补助、社会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园艺产业的发展,仅江苏省2007年园艺型农业园达到334家;年度举办的长三角园艺论坛成为绿色产业趋势和绿色生产技术交流平台,各种节庆和会展成为产品创新和交流的平台。二是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构了企业的绿色发展。苗木、花卉企业形成了“公司+农户”的格局,绿色产品的品牌不断增强。通过这种模式,种子培育、地被植物、景观庭院花种和园林苗圃等产品的生产、批发零售及进出口业务整合在一起。绿色蔬菜则形成了“政策扶持+基地+农户”的模式,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紧密型生产基地,县域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化建设。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情境对于应用范围的决定作用,认为应用范围是由与学习情境相关的“使用情境”构成的,学习情境与使用情境的要素相似,学习的迁移就容易发生。结合创业情景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对于高职创业教育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学生创业素质能力,要在与创业实践相似的情景中培养。传统的学校学习环境以及一般的技能教育环境都难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二,按照逐步培养的观点,高职创业教育要建立从相对简单环境到相对复杂环境的过程,在简单到复杂的创业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合作社、农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从职业岗位到创新创业的成长路线图,确定关键成长点,把路线图和关键成长点纳入校外实践方案。

面向绿色发展,建设校内生产性、创新性实训基地

一是建设以绿色生产技术训练为基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绿色生产和监控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实训,规划组建环境生态监测、生物防控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实验实训中心。按照生产流程建设实训基地,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校内实训中心和基地要按照生产实际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实训室建设。如,检测中心要按照“检测任务-检测任务单-检测实验-结论报告”进行规划和建设。此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环境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按照教学规律建设现场教室,为“目标引导、讲解示范、实践操作、讨论互动、结果展示”等教学环节创造条件。如,以示范性绿色样本作为学生操作的标准,要有便于师生互动的空间和媒介、绿色实践作品等。

二是建设以长三角园艺绿色发展资源库为基础的实践方案设计学习平台。为了全方位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联合长三角园艺行业和著名企业,借鉴国际、台湾地区、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案例,以长三角绿化苗木、绿色蔬菜、花卉的先进产品为参考,以技术、信息、创意为要素支撑,建构方案设计的学习与创造平台,供教学和培训使用。

三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按照校企合作和生产企业的基本规律进行管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建立规范的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管理严格、科学、合理、规范,按生产流程、工艺流程、技术流程来安排课程实训项目,按市场化要求进行实训成本核算。建立“协作型”、“合作型”、“自主管理型”实训基地,使生产性实训基地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面向绿色发展,建立园艺创新创业孵化器

经过方案的策划和生产技术的准备,学校还需要对创业项目进行孵化,从创业项目运行、条件创造、业务指导等三个方面进行培育。建立创业项目的绿色评估、规划立项、运行管理、终止转让等一系列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园艺创业项目申请流程、大学生创业公司转接流程;建立创业资金资助制度,引导企业家投资优秀创业公司,建立基本设施廉租制度,完善投入、退出机制,扶持创业公司开办和运行。根据创业公司产品(业务)设计、运行方案策划、公司业绩等方面的情况,确定扶持的力度。三是强化教师、企业家对创业公司业务开发和运行的指导。

第8篇

[关键词]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贸易

一、绿色壁垒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绿色壁垒的定义

所谓绿色壁垒,就是一些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健康和维持生物多样性,通过颁布一些复杂苛刻的环保法规和条款,来限制外来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准入,从而实现保护本国产业目的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同原先使用贸易壁垒相比较而言,绿色壁垒披着合法形式的“外衣”,使用更为隐蔽的手段,加强技术上的保护力度,略带歧视性的方法保护着本国市场 。

(二)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

1.绿色标准

绿色标准是指发达国家根据本国技术水平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以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口,从而保护国内市场的一种技术标准。很明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不公正、不对等的。

2.绿色补贴

绿色补贴是指当企业无力投资于新的环保技术、设备或无力开发清洁技术产品时,政府需要采用环境补贴来帮助筹资控制污染,主要包括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补贴治理环境污染,在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时提供贷款优惠政策等。

3.绿色检疫检验

自《实施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颁布后,世贸组织鼓励各国广泛采取绿色检疫检验措施,以保证人类健康不会因进口的动植物所带的病菌而遭受感染。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严格把关,主要表现在农残和污染超标等指标检测上。发展中国家由于受技术、资金等条件限制,产品很难达到标准,因此给产品出口带来很大的影响。

4.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是指为了保护环境、防范生态破坏,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废弃物所需的全部费用。只有将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的非经济性,许多发达国家多采用“自愿环境协议”的方式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于生产成本中,而这些往往超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承受范围,从而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5.绿色环境标志和认证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是类似于食品安全认证的一种标签,在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产前产中产后也不危害环境的基础上,经检验不损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从而可以在产品和包装上加以标注。 它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

(一)农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增幅波动上升

如表1所示,2002-2011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持续增长,年均增幅达14.33%,同比增长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006年由于受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各口岸出口产品屡遭退运,出口增幅小幅回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2009年出口增幅大幅度下降,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二)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出口严重受挫

2002年,由于欧盟检测出我国活性动物源氯霉素超标,而下令全面禁止进口,导致当年我国该类产品额严重下降,尽管目前禁令已经解除,但是检测标准仍然比较苛刻。2006年,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当年我国出口额损失了80亿美元,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严重受挫。福建省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占比由42%下降到23%。同年9月,浙江省蜂产品对日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下降75.41%和39.78%,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下降47.04%和59.62%,蔬菜分别下降24.04%和16.67%。2008年前10个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为2.7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8%。在2011年广交会上,很多农产品参展商表示,碍于越来越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考虑放弃部分欧盟市场。

(三)农产品出口频繁遭受退运,损失严重

我国出口到欧洲的蜂蜜有很多在运输途中上被通知退运或者已经在超市上架销售的商品被迫下架,每年损失约70多万美元。国内养蜂者和蜂蜜厂商对蜂蜜出口市场丧失信心,有些企业甚至停产倒闭。广东出口的果汁、木耳、肉桂、米粉干等都曾遭其他国家退运,损失金额达64.4万美元。在我国出口冻鸡产品被日、韩等国查出禽流感病毒后,各国对冻鸡的检验日趋严格,直接表现为2003年大连口岸266吨冻鸡被退运,损失达45万美元。我国出口的烤鳗也曾因质量不符进口国的标准而遭退运,退运比例达2%。据统计,南通口岸受理退运货物申报批次由2010年的79次增加到2011年的102次,货值由545万美元增加到591万美元。产品质量不过关是出口产品遭退运的首因,主要体现在产品加工程度、药残等方面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其次,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条件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水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四)发达国家检验检疫标准越来越严苛

尽管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成本和价格优势,但由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绿色壁垒,不断提高检验标准,从而拉高了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出口成本。美国因委内瑞拉汽油中铅含量过高,则拒绝进口该类产品,加拿大因捕获野生动物生产皮革制品而遭欧盟禁止进口,欧洲各国为保护臭氧层禁止进口含氟利昂冰箱。俄罗斯从配额管理,到后来的技术性壁垒,其检验标准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种类高达427种,还对食品规定了20种微生物全球限量标准,农残的限量种类增加到24种,对农残的检测数量又新增了49种。欧盟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新增了31项,茶叶农药标准制定也更为苛刻。美国实行HACCP管理后,规范了食品中杀虫剂、病菌等要素检测,有效预防了食品污染。日本不仅规定农药、饲料和添加剂的种类,还设定了1万多个农残标准,对不明确的物种设定“一律标准”。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和原因分析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发达国家设立绿色壁垒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内农业,限制进口,对发展中国家较不公平。由于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与检测标准尚未跟上国际步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多。但同时在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改进农产品质量,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

1.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成本优势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弱。受绿色壁垒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传统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被严重削弱。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落后、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仍未形成专业化的绿色生产和加工;加之,在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过程中,有些环节存在技术和管理漏洞,使我国农产品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在世界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加大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在关税壁垒和配额管理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出口企业只需充分利用WTO相关规则积极应诉便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绿色壁垒推行后,价格战显然是行不通的,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等,这些国家的技术水平都高于我国,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受绿色壁垒的影响较小,或者在实行绿色壁垒时对本国产品采取差别化标准。我国经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都弱于这些国家,面对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出口企业更显得力不从心,加大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3.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步伐

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大多局限于经济利益驱动,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从而导致行业整体出口产品开发、生产流程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在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下,农产品出口企业不得不进行根本性的环保技术创新,使产业跃升到更高的技术轨道上,要走出困境,必须根据进口国颁布的新标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和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环保新标准的主导设计模式,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并通过由点带面的技术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的跳跃式升级,从而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而,绿色壁垒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的原因

1.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低

我国农产品出口多以谷物、畜产品等传统农产品为主,缺乏创新,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较少;再加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整体相对滞后,农产品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往往相互分离。企业一味追求低价竞争优势,在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因而易遭受绿色壁垒。

2.农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落后,难以与国际接轨,受资金和技术等条件制约,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由于农田灌溉和化肥施洒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达不到国际标准,也极大降低了产量。我国制茶工业已经拥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茶叶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商品,然而近年来却屡遭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究其原因则是由于我国的茶叶生产仍然停留在小作坊加工阶段,大部分企业未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质量无法达到进口国质量标准。

四、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制定的检验检疫标准都是根据本国的科技水平而定的,我国可以学习和引进日本的良田坡度技术以及欧洲国家的嫁接和冷鹏技术等。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实现由传统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变。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和加工,力争从选种、育种、施肥、加工、包装到储存都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检测标准。同时,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在发达国家严苛的检验标准下,我国农产品出口要想突破绿色壁垒瓶颈,就要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优化出口结构。目前,我国初级农产品的出口量较大,且多以农业小作坊、中小企业出口为主,出口规模较小,集约化水平低。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由低附加值的传统农产品向科技含量高的名优农产品出口转变,加大有机和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实现农业产业价值链升级,加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管理,提升专业化生产水平,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经营模式。

3.利用相关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方面,政府应承担起信息传递、对外交涉及技术等层面的支持工作。建立高效预警机制,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一旦出口企业遭遇绿色壁垒,则应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认真做好磋商或启用争端解决机制的各项工作。对那些滥用规则、不公平或歧视性做法,理所当然地要予以反击,包括拟定反制措施,坚决捍卫我方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必须学会在规则下竞争,密切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积极应诉,据理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吕宏.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J].社会科学,2000(4):11.

[2]苗盛.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社会科学,2005(2):22.

[3]崔星梅.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大众标准化,2007(5):47.

第9篇

关键词 经济绿色化 影响因素 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1经济发展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任务是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心仍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其第一要务和第一要义。只有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条件基础上,才能为解决当前所有问题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条件。需要强调的是,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以及济质量、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同时,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问题,必须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加以解决。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因此,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义,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

2资源消耗

经济绿色化是以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的。这里所说的资源,一般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等,它们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原料来源和空间布局场所。

由于自然资源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中国不同省区的人均资源量也存显著的差异。同样以水资源为例: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全国水资源的80%分布在占全国面积36%的南方地区,而水资源的20%左右分布在占全国面积64%的北方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域开发状况、技术进步程度不同而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区域而言,往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同,面对的经济绿色化问题也不同。因此,对经济绿色化评价中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标准,应该以所评价地区的均资源的消长情况为依据。

3环境和生态

生态经济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它调整了现代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 即把缓解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方向。农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工业的集约化生态化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它是实现保持工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战略的根本思路,充分体现了生态经济建设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当今发达国家兴起的“工业的绿化”,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已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位,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当今世界经济的绿色化发展趋势,是现代生产技术体系和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变革的实质与方向。它不仅是现代文明由工业文明进入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的必然进程,而且是现代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4政策和制度支持

我国经济的绿色化发展,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态化、无污染化、无公害化与符合环保法治要求的发展,离不开制度支持。由于体制机制发展的改革,管理机制的改变及对策规范的不合理,有些鼓舞对策虚无缥缈,一些对策很难实现施行;缺少成熟的经济绿色化管理制度等绿色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金融系统对经济绿色化技术项目支持也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技术项目融资,远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政策考核、财务转型和生态有偿等方面的政策考核还不吻合绿色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国绿色发展一直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方面、节能减排政策的约束,面对这些约束更要积极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迫在眉睫。经过制定相关对策和增强资金倾斜方面,支持绿色产业、环保型产业、资源循环产业、新形能源产业、低碳产业等的成长,发展一批新型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更好地促进、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化的转型。

5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不仅反映了劳动力质量,而且还是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与此同时,环境压力亦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现实因素之一。因此,在经济增长核算分析中理应引入人力资本。在充分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含人力资本、能源投入、环境因素、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期望产出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并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用劳动生产率变化表示)源泉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等四大部分。

6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