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2:36
导语:在基础文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英语阅读 英语文学创作 “以读促写”
一、学生英语文学创作的困境
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因为缺乏阅读而造成的英语写作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在写作内容方面,因为缺乏输入,所以学生写作普遍简单空洞;在写作语言方面,因为缺乏有质量的英语文本输入,所以学生写作语言普遍呈口语化、简单化,缺乏逻辑。
近年来,我校英语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质量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在我校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引入的“学生自主创作”理念颇受学生喜爱。但受以上提到的写作困境所扰,难以展开有效的英语文学创作。纵观国内本科生培养,各院校缺乏对本科生英语文学创作的开发培养,英语“应试文”成了主旋律,模板作文成风,学生写作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因而越来越讨厌英语写作,更谈不上英语文学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者Nuttall曾提出这样一个说法:“要想提高外语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到该语言人群中去生活、去体验,次之则是广泛地阅读该语言的作品,并经常使用该语言进行写作。”可见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学习英语只能采取后者来提高外语写作水平。因此,对于国内大学生而言,英语阅读是英语写作提高的最佳路径。
学者Muthusamy,Chittra表示,当今老师在写作课堂上面临的最常见的难题不是“写什么”,而是如何激励学生写出有趣的、有创意的作品。其在Enhancing ESL Writing Creativity via a Literature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中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表明基于英语文学的语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写作中开发创造力。
加拿大学者斯温(Merrill Swain)曾表示:“提高写作的最佳办法就是采用一些方法、创造一些条件使语言的输入有效地转化为语言的吸收,并在输入的同时尽可能地进行语言的输出。”就此,西北民族大学水彩琴副教授认为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入方法。她在《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文学阅读为写作提供必要的素材输入,写作则可以进一步深化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完成文本意义的建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王曼玲在《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众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阅读和写作共同作用于语言学习的全部过程,阅读为成功的写作提供模仿的范本,阅读是写作赖以进行的信息源泉,阅读能激发读者的积极思考,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前提。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我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作为语言应用典范的文学作品更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王婷婷在《论基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指出了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写作与阅读割裂的现象。她表示:写作教学过分强调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立性,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提高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篇章构筑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目前,我国外语写作教学注重于写作技能和形式的传授,忽视写作内容的重要性。许多写作课只强调句型模板和好词佳句的背诵记忆,使得课堂内容略显空洞,学生对写作兴趣渐失,甚至出现畏惧写作的情况。写作课堂往往独立于阅读等其他课程,导致学生写作内容输入不足。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而英美文学阅读则是阅读素材中的精华。然而,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语写作的极佳学习与模仿资源,因为常常被认为过于深奥、不易阅读、更不易摹写而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如何将英美文学阅读与大学生文学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突破国内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兴趣,从而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即成为此课题的研究方向。
三、“以读促写”理论研究
(一)英美文学阅读模式研究
1.第二语言输入理论
英美文学阅读对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而言属第二语言信息输入。第二语言阅读同母语阅读一样,也是通过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的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过程。阅读者通过一定的阅读策略,建构性地一步步理解阅读的内容,并主动组织其认知资源来达到最大程度地理解。
2.英美文学阅读桎梏
(1)英美文学读者在阅读时往往不能进行选择性阅读。阅读者主要把阅读当做解码过程,不能根据阅读目的舍弃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来建构文本意义。
(2)自我信念和自我效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相对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常对自己的能力抱有消极的态度,在完成阅读任务时,他们会对任务的难度形成消极的态度,或对自身所采取的阅读策略产生怀疑,预先形成的信念也会限制学生策略的使用范围和广度。
3.英美文学阅读策略
伊格尔顿称阅读策略是“几乎适用于一切的理论”。作品是一个整体,读者需与作品产生互动,发现潜文本。的精髓恰好能概括这种策略:“作为策略,艺术品属于必然王国,或至少属于必然王国中不那么受束缚的空间,成为象征王国。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艺术品预示自由王国的到来。”
阅读是让自己与一套策略相联系,目的是理解另一套策略。第一个“策略”是读者采取的阐释方法,第二个“策略”是作者的叙事。阅读是一个动态化过程,作品不是静态的阅读“对象”,而是读者与作品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伊格尔顿倡导文学作品应提供更多阐释空间,读者只有积极投入理解作品这一活动,才能完成认识结构的任务,进入自由王国。
[2]Krashen,S.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D.Schooling and language―minortity students:A theoretical framework(2nd ed)Los Angeles:Evaluation Dissemin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er,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1994.
[3]Muthusamy,Chittra.“Enhancing ESL Writing Creativity via a Literature 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Studies in Literature & Language,2010.1(2):36-47.
[4]Swain.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Studies in honour of H.G.Widdows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江涛.朗读问题和外语教学策略.考试周刊,2007,39:53-54.
[6]李晋.“结构化”文学阅读策略――评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外国文学,2013,02:154.
[7]水彩琴.英美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Vol8:108-113.
[8]王曼玲.文学作品阅读与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6.
[9]王婷婷.论基于英美文学作品阅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学理论,2015,02:170-171.
[10]杨永林,董玉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体验英语”视角下的教学模式新探.中国外语,2010,Vol7,1:13-21.
摘要:《文心雕龙》中的“情”主要指人之“七情”,“景”则可以是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有“情”有“景”的情景交融是为文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情景交融 文心雕龙 神思 意象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不同,我国的传统哲学崇尚“天人合一”,即认为人和自然、宇宙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源初相通的。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哲学思维的影响之下,我国的文艺美学也在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情景论传统,即认为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内心之情与外界之景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相通性,并以此作为指导文艺创作和批评的首要标准。
从创作实践上看,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就已经向人们昭示了情景交融的巨大艺术魅力。魏晋时期,玄学勃兴,老庄哲学思想大规模的渗透到当时的诗歌中。《礼记乐记》最早提出了“物感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于人心之感于物也。”这里所说的“乐”,应该是指包括诗、乐、舞三者的综合性艺术。南北朝时期,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美学的情景理论己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张少康先生曾评价刘勰的《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类文体的发展史,而且还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
一、《文心雕龙》之“情”
刘勰重视“情”,将其作为“文”的本质特征,认为作文表情主要是表达人之“七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这也就是说,人有七情能与物象相互感应,进而达到交融。由此可推出,刘勰言“情”主要是人之“七情”,并开始尝试将“情”与“志”、“理”区别开来。有学者做过相关统计,《文心雕龙》“观其全书,提到‘情’字的有30多篇,共140多句”。归纳起来,刘勰论文之“情”主要有两层要求,即写真和情深不诡。
(一)“为情者要约写真”
情者,有真伪之别,有自然与矫饰之分。在《情采》篇中,刘勰从正反两方面论“情”,有破亦有立。他反对矫情和寡情的文风,强调为文一定要有真感情,故而批评“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正因为某些辞人的心中并无郁积深沉的情感,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作文,所以只能单纯地在辞采上下工夫,做无病之。刘勰深恶此种“为文而造情”的做法,将此类文人和文章斥之为“字必鱼贯”、“而繁句”,责其“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故而力贬“辞人赋颂”,推重“诗人篇什”。在其看来,“‘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若是情郁于胸,不吐不快,文思自然畅通无滞。反之,如若无情可述,文思滞塞,强意为文,那么即便绞尽脑汁也是劳而无功。“情固先辞”,像《风》、《雅》这类能够真实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和志向的文章,呈现出“桃李不言而成蹊”的自然之美,才是刘勰眼中值得称颂的佳作。
(二)“情深而不诡”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提出的这一论断应该是兼赅“真情”与“深情”两方面而言的。换言之,在刘勰看来,作文不仅要发乎真情,还应饱含深情,正所谓质量并举。在《章表》篇中,刘勰指出“恳恻者辞为心使,浮侈者情为文使。”这是说,即使有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但如果没有一个量的积累,还是很容易被浮侈华文所掩盖。因此,情非但要真,更要深。只有如此,方能以“情”驾驭文字,而不至于使“情”被文字所驱使。
在《宗经》篇中,刘勰复称“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其以情深不诡作为六义之首,不仅强调了为文之情真和情深的重要性,而且还需不偏不邪,以礼义来规范自己的情感。《养气篇》说‘率志以方竭情,劳逸差于万里’,志与情是互文而见的;《附会篇》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志与情又是合缀成词的。”可见“情”并不排斥理性的内容。
刘勰之所以将“情”与“理”、“志”并提,应该是受到传统文艺理论,如《毛诗序》中对“诗言志”、“发乎情,止乎礼”等思想注解的影响,但他同时又敏锐地意识到“情”与“理”、“志”的不同之处。在《体性》篇中,刘勰说:“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在《情采》篇中,亦言:“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绵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这也就是说,“情”发先于“理”见,如同“言”先于“文”一般。
二、《文心雕龙》之“景”
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里面就已包含了自然景物与人文现象。纵观《文心雕龙》,我们也可以将其中的“景”大致归为自然之景和社会之景两类。
(一)自然之景
自古以来,自然景色便是诗人创作的基本动机和主题。在《物色》篇中,刘勰对自然之景有很多描述,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限,矜肃之虑深”。四季的交相更替,昼夜、阴晴雨霁的变换,都会在人的内心引起相应的情感,并随之摇荡。正所谓“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再如“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上至清风、明夜、白日,下至春林、树叶、虫声,无不属于自然之景的范畴。
(二)社会之景
从刘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之景理解为社会时势的兴衰、政治得失、仕途顺逆等人世的图景。在《时序》篇中,刘勰论述道:
“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成汤圣敬,‘猗欤’作颂。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这里所说的是处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由于心灵情感受时势兴衰、政治得失等“景”的感发,而产生了“歌谣文理”。而且,不同的时势引发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再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是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不同的世情、时序使人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世情风采的文学。如战国时期的世情“纵横诡俗”,所以“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而建安时期的世情“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当时的文人“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三、情景交融,何以可能
范唏文曾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王夫之认为,“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国维亦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者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由此可见,“情”与“景”具有高度的异质同构性。
(一)人“有心之器”
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称为“三才”,刘勰认为关键在于 人能参天地之化育,为“性灵所钟”。他说:“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与山林、泉水等无识之物不同,人“有心之器”,因而能够用心去吸收万物之灵性。当万物之灵性备聚于人心时,人心便成其为天地之心。自然万物皆有自己的纹理,人既为“性灵所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便要发而为言,随之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文章。正所谓“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与文欤?”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在《神思》篇中,刘勰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心有“神思”的功能。他指出“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人在此,而心在彼,可见“神思”是脱离肉体的超时空的精神活动。正所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由此可见,作家一旦进行“神思”活动,则无远不到,无高不至,可以不受形骸之束缚,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无比广阔的范围和幅度。情与景在“神思”中己完全融合。当“神思方运”之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观则字与笑并,论蹙则声共泣胁”。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特别是作家孕育文情之时,心与物之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相互呼应的特征。因此,“有心之器”可谓是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刘勰说“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内心经过“神思”获得的内容可以通过声音用言语表达出来,而言语也可以付诸文字而得以记录下来。换句话说,“神思”的内容可以通过运用“言”和“字”这两种工具实现由内到外的转换。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所特有的。自然之中,虽“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锃”,但它们的纹理与声响一旦出现便是固定的,不能随机组合变化。而人类则能够利用语言和文字的无穷变化形式,独运匠心,通过有意识的重组来表达变化无穷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此时,情与景便有了统一的可能。
四、情景交融,如何可能
既然理论上的基础和条件都以具备,那么如何在现实的创作实践中得以灵活运用,实现情景交融呢?纵观《文心雕龙》全文,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
(一)“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神思”是文学创作中心物感应的重要环节。为了让作家能够顺利地开展“神思”活动,刘勰提出了“虚静”的方法。如其在《神思》篇中所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因为“文章之事,形态蕃变,条理纷坛,如令心无天游,适令万状相攘。故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虚静”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艺术想象活动开展的时候,作家能够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不受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干扰,以便集中精力使艺术构思顺利进行,并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刘勰还指出,“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
刘勰的虚静论主要是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老子日:“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亦云:“唯道集虚。”但与老庄不同的是,刘勰在强调虚静的同时,并不否定知识学问、经验阅历等的重要性,而是把“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与虚静状态,同时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他称赞扬雄“观书石室,乃成鸿采”,主张“将赡才力,务在博见”,说明不但学不可废,而且应该通过学习与磨炼,把先天的禀赋转化为写作实践中的创造能力与表达能力。所谓“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绕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文思敏捷、创作经验丰富的人要比文思迟缓之人更容易进入虚静状态,进而开展神思,完成创作。
(二)“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文学创作的想象活动,是不受时空约束的思维活动。正如刘勰所说的“意翻空而易奇”,思维若能够自由地在宇宙中邀游,便容易奇特起来。然而,语言、文字相对于思维的想象而言又是较为实在的,所谓“言征实而难巧”,要用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描述天马行空的想象过程,并且做得巧妙到位,实属不易。这也是历代文论家们所探讨不休的言如何尽意的问题。
对此,刘勰独标意象,提出“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的观点。此处的“意”即意象,“思”即神思活动。他认为语言、文字既然无法直接描绘神思活动,就必须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意象。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学作品 著作权 平衡 保护
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融通越来越便捷,而个性化、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正犹如城市的风景,逐渐被统一化、制式化。对待民族民间文化,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予以保护?如果对其予以保护,必然涉及成本问题,是否得不偿失?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应该意识到,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国的一项“比较优势”,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至今还存在很多相对落后和封闭的区域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我们底蕴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文化领域,只有个性的才更鲜活,才更有价值,因此这一丰富的资源,正体现了我国文化上的“比较优势”。我国在“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及利用上并不占优势,因为发明专利、商标、软件等知识产权主要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掌握,所以,我们就更应将目光投向自己占据比较优势的项目上,重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即使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可能需要付出成本,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且利用得当,就能创造更为可观的价值。比如美国迪斯尼上映的中国元素的动画片《花木兰》《龟兔赛跑》《功夫熊猫》等,均选取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优秀题材,并获得了商业的成功。况且,就成本论成本,我们亦认为,只要制度设计得当,成本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利用将更加科学有序。因而,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时,对其保护制度的研究,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此,本文将选取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精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就其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的相关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界定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概念及内涵
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界定,首先涉及到什么是民族的问题,对此学界向来没有统一的认识。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以该定义为基础,我们认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是指通常情况下作者不明确,且没有固定化的有形载体,但有充分理由推断出自某社会共同体并世代流传的属于民族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
在世界立法例上,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所采用的称谓和对其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定义为“民间文学”,如较早在“跨国版权法”中保护民间文学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该组织认为,受版权法保护的民间文学包括:“一切由非洲的居民团体所创作的、构成非洲文化遗产基础的、代代相传的文学、艺术、科学、宗教、技术等领域的传统表现形式与产品。”在这一定义中,民间文学的范围是十分宽泛的;有的定义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如俄罗斯1993 年7 月的《版权法》,并且将这类作品的范围划得较为狭窄;还有称为“土著居民的艺术作品”、“通俗文学”、“俗文学”......而我国的著作权法将这部分作品的名称界定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考察立法目的,不论该类立法所采用的名称是什么,我们认为这都是对民间文化资源的界定,是对应于版权法上的作品的。版权法上的作品均是对现有知识的一种具有新颖性的思想表达方式,而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即为“现有知识”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如果说版权法的作品是“流”的话,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则为“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立法保护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正是对“源”与“流”公平分配问题上的重新思考。这一来自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已为国际社会所重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2000 年成立了“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IGC)”,以讨论“产生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传统知本文为2007~2008 年度云南省学习十七大精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之著作权保护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识(不论是否与遗传资源有关)的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保护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迄今为止,IGC 的调研成果之核心内容就是为传统知识(TK)和民间文艺(TCEs)。而本文所探讨的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其内涵正与IGC 所提出之TCEs 所契合。
2.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外延
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一样,由于其目种实繁,其范围的界定至今也尚无具有公信力的标准,根据《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第二条的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下列内容:(1)口头表达形式,诸如民间故事、民间诗歌及民间谜语;(2)音乐表达形式,诸如民歌及器乐;(3)活动表达形式,诸如民间舞蹈、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形式或民间宗教仪式(这些形式不论是否已经固定在有形物上);(4)有形的表达形式等。
二 著作权保护的涵义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法律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是作者基于对特定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等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的总称。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项内容。著作权法中的人身权不同于民法概念上的人身权。这种权利是与作者人身密不可分的。从人身权的起源看,18 世纪末,在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下,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等人提出了作品是人格权、人身权的一种延伸权利的观点。可以说,人身权是人权观在著作权领域的体现。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指能够给著作权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权利。这种经济利益的实现,要依靠著作权人对作品使用才能获得。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的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通过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或者改编、翻译、汇编等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1.著作权保护的目的
研究著作权保护目的的重要的法律依据即著作权立法,综观世界各国法律中著作权保护的目的,我们发现,不同国家有不同侧重。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保护的首要目的是保护作者的权利,著作权甚至被称为作者权,例如德国《版权法》一开始便有保护作者人身权的条款,并规定人身权不得转让;而英美法系国家除了重视对作者权利的保护以外,对其他利益主体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也同样看重。以美国为例,其《宪法》的著作权条款,从立法和司法方面考虑,授予作者著作权在美国被看成是服务于鼓励智力作品的创作,而最终使公众受益。从理论上说,至少公共利益优先。
我国《著作权法》开篇第一条明确指出,制定著作权之立法目的是“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学者将该立法目的分为两个层次,认为著作权保护的直接目的是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及相关权益,但终极目的却是为了有利于作品的创造和传播,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对于这样的理解目前已不为学界主流观点所认同,法条的文意解释并不能得出两个递进层次的立法目的关系,我们认为,著作权保护的目的在于协调和平衡两种法律所同等尊重的价值——作者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表明,作品著作权的原始归属一般是作者,除非法律有特殊的规定。事实上,“著作属于作者”是各国著作权法确认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保护作者利益,从理论上看,是著作权领域对人权的保护。作品是作者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作者通过劳动获得了对作品的产权,由此获得法律的保护。根据洛克的观点,“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而生命、自由、财产等即为人权的必要组成。从实践上说,对作者权益的保护,能够转化为作者创作的动力,激励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这就转向了著作权保护的另一目的——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了达到该二元利益平衡的目的,《著作权法》设置了种种法律制度。首先,法律承认并保护作者对作品的专属性,在某种程度上,或者说,是一种垄断性利益,但同时,为了使公众能够接触并使用该作品,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法律又对该垄断性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设置了诸如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制度。
2.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基本法律原则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当符合下列原则:(1)思想与表达相区分原则,即著作权保护的对象限于通过一定载体表达出来的作品,而不延及思想、工艺、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之类;(2)独创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作品应由作者独立创作,能够体现作者的精神劳动和智力判断,而非简单的摹写或材料的汇集;(3)平衡原则。如上所述,著作权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作者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应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三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制度设计
根据上述对著作权保护的论述,我们发现,现有的著作权制度在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保护上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著作权的一般主体是作者,但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在通常情况下作者不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期限如何认定等,基于此,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就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进行新的法律解释。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可能
正是由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之种种困境,有学者提出,应该脱离著作权法,创制新的法律制度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著作权保护的是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私权中的一个领域,利用现有成熟的版权制度进行保护具有可行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除此就没有其他的保护方式了,事实上,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法律的保护是多层次的,著作权保护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性质决定其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
知识产权与其他权利相区别的关键在于,其保护对象为非物质性的信息,具有不同于物质财产的重要特点:①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永久存续;②必须以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③可以被有形载体固定并无限复制或重复使用;④可广泛传播;⑤可以同时被许多人使用;⑥不能用控制物质财产的方式控制。考察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正与信息的特征相契合,这就成为知识产权制度可以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前提条件。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信息还必须具有商业价值,能为民事权利主体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即为一种专有权、对世权。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对这类信息的权利能不能成为一种对世权、支配权。根据对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该类作品虽然通常情况下作者不明,但却有充分理由推断出自某社会共同体,因而,如果将创作该类作品的社会共同体视为一个整体,该群体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就是群体之外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的,即其权利的效力可以对抗群体之外的一切人,为该群体所专有,是一种对世权。故,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只要是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创作成果,并通过一定载体所表达,不损及社会公共利益,就能为《著作权法》所保护。
(2)我国立法思路决定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此可知,在立法的思路上,法律已经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但鉴于其特殊性,具体的保护办法又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予以规定。中国自20 世纪就一直组织进行相关的立法工作,国家版权局在其他部委的支持下于1996 年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第一稿,该稿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肯定。2002 年后,在1996 年基础上国家版权局又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第二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务院2007 年立法工作计划的意见〉和〈国务院2007 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及《2007 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要求,2007 年9 月,国家版权局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起草工作小组。目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工作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当中。
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著作权法》,是现代社会迄今创设的一种较好的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制度工具。只要稍微拓宽一点思路,将其用于平衡社会中的群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应该是可行且有效的。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著作权保护,不但可以利用原有的立法资源,节约立法成本,而且还可以借鉴著作权制度中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又是必须的。
2.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主体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主体的确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就主体而言,一般具有不特定性。这种“不特定性”就造成了著作权保护的困难。仅就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建议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几种:国家、民族和社区等。
第一,国家著作权人。笔者认为,将国家笼统地认定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主体并不妥当。
首先根据TRIPS 的规定,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其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因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直接将国家作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主体,有公权与私权争利之嫌。另外,既然已经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应该是《著作权法》的下位法,其就应该遵循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一种私权保护方式。因此,学者提出,将国家视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这种具有浓厚国有制色彩的构想是需要审慎对待的。
其次,如果笼统地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确定为国家,虽然在实践中便于操作,而且可以突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主要作用——对抗由域外人士实施的、利用民间文学艺术营利,但却不给予其发源地人民任何回报的利用,避免文化资源的流失。但应考虑到,不合理利用并不局限于域外人士,还可能包括本国的、创作群体外的其他个人或组织。由国家统一行使权利的效率,可能不如由熟悉当地文化背景,与传统资源休戚相关的创作群体自行享有权利、行使权利、维护权利的效率高。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亦不排除国家作为著作权人,我国著作权法对此也有规定。就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来说,如作品的创作流传出自哪个具体民族或地区不能确定,或者尚有争议,可以由国家作为作品的著作权人。
第二,社区著作权人。在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归属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认定方式,即地区或民族,例如,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谁都必须承认它是属于藏族的,同样,彝族的《阿诗玛》、傣族的《召树屯》、白族戏剧吹吹腔、蒙古族萨满祭词......其民族归属是十分明了的。当然,还有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除以民族外,还根据地理范围划分归属,如田林壮剧,流传于广西百色地区;马隘壮剧,流传于广西德保县马隘等地;富宁壮剧,源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而“社区”一词是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 Tonnies)提出的,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界定,没有公认的定义。因此,笔者以“社区”概括之。本文所指社区,即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产生并流传的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民族群体。
(2)著作权集体管理。以社区作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主体,虽然易于界定,且能鼓励各民族或地区整理保护自由的民间资源,但社区人数众多,权利行使效力必然低下。根据美国奥尔森的“集体行为理论”,“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如果别人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他自己亦不会排除于此共同利益(集体产品)之外的,而且如果别人付出成本,自己可以“搭便车”,坐享其成,何乐不为!故大集团比起小集团来,不能更有效地组织起集体行动。因此,在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领域,和主体的界定相伴,必须提出此类作品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办法。
我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了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实践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如中国音乐作品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著作权人利益,并促进社会公众著作权意识的目的,其运作方式可以为保护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具体说,应该成立非政府的民间组织来代为行使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应权利,以切实保护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发源地(族群)的集体利益。非政府组织依照法律规定成立、运作,代表民族民间文化发源地(族群)对非发源地或族群之外的人使用、利用该民族文化依法行使相应许可行为或收取合理费用,代表参与诉讼、仲裁等活动。其收取的费用用于该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整理人、记录人的著作权人地位。整理人、记录人在=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抢救、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意义重大,但笔者认为,整理人、记录人不能成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本身的著作权主体,因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是群体性劳动的成果,只能由相应社区成为其著作权主体。至于整理人、记录人如果在完成作品的时候付出了较大的创新性劳动,形成的则是基于民间文化之“源”的创作,是现行《著作权法》第九条所规定的“作品”,其自然启动现有版权机制进行保护,但已不是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如果整理人、记录人只是忠实记录或稍加整理,没有创造性劳动的付出,对他们的保护或资金支持,则不在著作权法考虑的范畴,而是大的文化保护法应该考虑的。
3.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方式和权利内容
(1)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方式。鉴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在某一群体存续,其内容持续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因此,为了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范围,可以采取登记制度作为该类作品著作权的产生方式。我国国家版权局1994 年12 月颁布了《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通过作者自愿的登记行为,对其著作权进行形式上的确认,以进一步明确著作权的归属,在发生著作权纠纷时也可作为初步证据,从而最终达到维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该办法可作为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方式的法律依据,而这实际上是与该类作品的国际保护方式相协调的。国际上对于该类作品的保护也采取了诸如登记、认定等一系列制度,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优秀作品”的评审规则中,专门制定了作品的申报制度,其中规定申报的作品需附有作品所有者个人或群体认可的文字、录音、录相或其他证明材料,无此等证明者不可申报。
采取登记制,一方面,可以明确作品的归属和具体范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权利主体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挖掘、整理工作,有利于国家对有重大价值的文学作品进行管理,尤其是涉外使用的管理。
(2)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内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从法律上建构文化领域“资源”和“创新”公平的分配机制,保障文化资源在被使用的情况下获得合理的报酬;另一方面,以著作权保护的方式,从精神和经济两方面激励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明确作品的范围和内容,以利于作品的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著作权保护的目的之一:“鼓励作品的创作”,就显然不适用于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这就决定了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范围和行使方式的特异性。
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也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部分,就人身权来说,笔者认为其范围只应包括署名权、发表权和修改权,而不包括保护作品完整权。因为要抢救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就必须鼓励对作品的收集整理行为,以及在此之上的创新,而保护作品完整权显然与该类作品的保护方式相冲突;就财产权来说,笔者认为其行使的方式上不应包括许可使用。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应强调自由使用,只要注明作品的出处,尊重著作权人的精神利益,并支付相应费用,满足著作权人的财产利益即可使用。
4.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期
笔者认为,《著作权法》所规定“作者终身加死后五十年”的保护期限不适用于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其一,从理论上讲,如果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界定为作品的创作群体,根据目前著作权法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加死后五十年的计算方法,只要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一直存在,作品的保护期也就要一直延续下去,这实际上也就几乎等于无期限保护了;其二,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性来看,这类作品是代代相传、世世延续的,处于始终动态的发展中,其“创作的阶段性”难于认定,这也决定了该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应该是无限的。
四 小结
通过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我们认为该类作品符合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的定义,现行《著作权法》之立法目的、对作品保护的基本原则及保护的方式等均基本适用于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但针对该类作品的特殊性,法律亦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在现行《著作权法》的框架下来建构对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模式,制定专门法作为著作权法的下位法来具体调整该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注 释
①郑成思.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况.cpo.cn.net/zscqb/lilun/t20020708_6772.htm
②管育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探讨. iolaw.org.cn/showNews.asp?id=17767
③田胜立.中国著作权疑难问题精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69、308
④ baike.baidu.com/view/4229584.htm
⑤冯晓青.著作权之立法宗旨研究.台湾:月旦民商法杂志,2007(15)
⑥张玉敏.论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知识产权研究(第十三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77~180
⑦韦之、凌桦.传统知识保护的思路[DB].cpo.cn.net/zscqb/lilun/t20020702_6427.htm
⑧〔美〕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关键词:中学语文;基础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12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是那水天一色、风光无限的池水一潭,它虽无江河湖海的壮阔气势,却独有半亩方塘的清景半片。语文教学作为第一语言教育,是由言语教育与文学教育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言语教育即通常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文学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它引导着中学生流连陶醉在芳香馥郁的文学花丛,它承载着中学生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
然而,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教育升入中学的学生,在语文方面是否已经具备了驶向浩瀚的文学海洋的能力呢?笔者认为,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此,如何在中学阶段尽快弥补学生的这一不足,关键问题是要搞清楚不足在哪里,从而明确目标,进一步对症施治。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一、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究竟怎么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生的语文基础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没有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思考,只记“结果”,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对内容进行理解、揣摩;完成作业不主动。二是语文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相当比例的学生尚不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甚至区分不了声母和韵母,不会标声调;书面表达能力弱,作文很难做到文从字顺;解题过程思维僵硬,不能融会贯通,更妄谈举一反三;三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生基础薄弱的“病根”在哪里
我们一直强调语文基础,小学阶段也一直在“夯实”,可是六年过后如此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再去反思这个问题。在小学阶段很多强调语文基础成功教学的法宝,其本质都是“记忆”二字。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语文能力是差在“语文之外”,不是记得不牢,而是缺乏对语言的审美、对生活的感悟、对问题的理解、对形象的感知。究其原因,可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对。
不能否认,语文基础其实包括了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以及诗文背诵等方面,这些确实需要靠平时日积月累的记忆。这些知识实际上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突出,但在小学阶段却被许多教师当作“核心内容”反复训练,实际上大大损害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养成。还有一部分语文基础题,比如标点的运用、病句修改、诗文赏析,一般会综合在阅读部分来考核。其实已经是一种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要靠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死记硬背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但却被很多教师一带而过。
陆游曾讲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他认为诗外才是真正学诗的基础。语文是一门综合课程,作文更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语文不仅要“记”,更重要的是要去表现、感悟、升华、启迪、引领,语文应该由语言、思维、审美三方面构成,“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又有多少学生愿意在“记”之外而有所投入呢!
由此可见,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并不在“记忆”得不够,更多的原因是在教和学的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和失误。因此,在找到了“病根”之后如何“医治”就成了关键所在。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夯实语文基础。
三、如何“补救”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是从培养习惯入手,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既然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六年的“定式”,唯记忆而轻能力,现在就要颠覆他原有的方式,变成重记忆唯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暗示、调整和强化。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强调理解和感悟,而这方面学生开始时不太重视,甚至不感兴趣,认为“与考试无关”。笔者就通过课堂提问“逼迫”学生重视,再反复举考题中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还教学生解题的方法。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情况方有所改观。再者,从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习惯。要从具体问题着手,比如做选择题,笔者就要求学生将错项在原题上改正,不能只填序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做题应付的态度。其次,要坚持长期严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不给他偷懒的空子。这就需要教师多费心思,多检查、严要求、勤落实。
二是从提高兴趣入手,让学生慢慢“喜欢上语文”。之所以很多学生害怕语文,就是小学那种“记忆”式的枯燥训练,泯灭了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力争把课讲得深入浅出,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好多学生容易写错别字,就可以让学生每天给自己或别人找一个错别字;很多学生容易混淆“衣”字和“示”字偏旁,就指导他们找规律,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是在课堂中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学好词句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学中,笔者在讲、读课文时,花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正音,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重点词句反复训练,讲细、讲透切,使学生领会到位。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使学生认识词语在一个完整句子中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才能更快让学生进入课本、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是让读贯穿全课。俗语说得好,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无独有偶,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也曾讲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先生把学生是否熟读课文作为评判一节语文课教学成败的标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就是一个字“读”,必须紧紧抓住这个“读”字做文章。因为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内容自然也就理解了,甚至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就是赋予作品生命。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朗读要正确,不能读错字、掉字,不能出现破句;(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第二遍朗读要读流利,学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同时了解课文大意,分清文章脉络;第三遍要读出感情(精读),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做到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最后是品读,做到赏析与反思、完善与修正相结合,将读写训练相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能力。
五是在语文基础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如果只是把它作为死的知识记忆下来,那么语文基础知识就失去了它的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运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基础知识越学越活,越用越熟。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以致用。比如刚学过一个单元的字词,就让学生用这个单元的字词写一段话;学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各写一段文字;学了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就指导学生运用多种修辞写一段有文采的话;或者利用活动课开展改病句、改错别字、查工具书、演讲、辩论等比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在活动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让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学习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需要全体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自己的这点思考能给各位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豫霞. 半亩方塘见清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浅析[J].南昌教育学院报,2010(6).
一、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学生缺乏合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就不能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就会使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困难。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对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主要由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三部分组成。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文体知识包括基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一般常识;文学知识则包括基本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大纲要求掌握的这些知识用表格或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实践证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从宏观地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非常重要。
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时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情感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常识比赛、成语竞赛、常用字书写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这样动态、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
1.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教师可以对语法、修辞、标点、逻辑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其概念、不同的语法、修辞、标点的意义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渗透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便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教师讲解课文,不能只注重分析文章,而应结合语文基础知识讲解课文,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语法和逻辑的作用等。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来讲解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在教学中对所涉及的字词、修辞、语法等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其使用能力。
3.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基础知识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例如,对句子的学习,需要掌握文字、词汇、标点、修辞等,句子的运用也涉及逻辑、修辞,它们彼此之间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各类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知识丰富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4.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一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对句子的语法、修辞等进行分析,对涉及的词语、生字等通过查字典掌握,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分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5.联系学生语言应用实际,注重实际运用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育 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首先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包括推广普通话)、读、写(包括正确使用简化字)的能力;其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第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觉悟,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第四,为学习其他学科作好必要的堆备。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语文学不好,就会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因此,本文就初中语文中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详细的归纳,并对提出的问题作者针对性的谈谈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1教学方式由注重教学艺术向注重教导方法的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的艺术性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很少或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多关注了老师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体验与感受。老师纯粹的讲,使语文课堂教学抽去了语文的精神和审美的要素,把学生变成了盛放知识的容器,把学生训练成了熟练的技术工人。以教师的见解覆盖了学生的感悟,以教师的努力包揽了学生的尝试。其实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要求学生去体验、感受,进入研究的状态,感受所学内容的存在。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那种敏感,才有可能得到对语文某一领域有更深层次的领悟,甚至将之升华。
2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整体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完成的,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的语文老师还认为在历次考试中语文从来没有听力考试,训练不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会影响考试成绩。甚至说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耽误正常的教学时间,出力不讨好。语文教学变的急功近利,终极目标直接指向考纲和考试的成绩。叶圣陶先生说:“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思维活动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使四种能力不断交叉变换,循环往复,才能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促进学生读写、分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和素质。
3注重课内知识的传授和课外活动实践的有效结合
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课内教学是硬性任务,而课外活动则是可有可无的虚设。老师往往是在课内拼命灌输,一门心思目不“斜”视地扑在自己的“课本”上。很多语文教师能把字词句章分析得条分缕析,头头是道;但教学只局限于单一学科的视野,不能在教学中融进科学和人文、融进社会和人生,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张力和磁性,失去了思辩和理性。语文课很有必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甚至课堂内也应多开设些活动课,以便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自觉的把语文学习变为内在需要,这样学生既可以轻松的获得丰富的知识,也可以获得情感的陶冶,更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语文的人文教育教学实践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很多语文教师对口语教学不理解,总认为这是学生在课堂上耍嘴皮子,学不到什么真正对语文有用的知识。因此,对口语教学得过且过、随便应付。要是这样的话,那么,笔者也斗胆试问,顺着你们的意思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前,你们又培养了几个能读能写之人?难道你们的口语能力就那么好了吗?如果你们的口语能力好的话,敢不敢在百人众里即时即兴发表比较有人文素养的独特的见解?纵观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历程,木讷者、交际胆怯者辞不达意者、语言粗俗者、说不好普通话者等等,还大有人在。由于这方面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出现“高分低能”等现象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早在南北朝,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对口才的作用就有这样的论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从上面的论述说明,我国很早就知道口语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性质中也提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更是提到“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因而,我们就不难感受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口语目标在总目标中之规定,要求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要做到这些是很难的。它难就难在口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而是要靠长期的培养,才能促成口语教学的实效。故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之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第四学段(7~9年级),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要求。一是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二是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三是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四是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五是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六是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了解这些要求,才有可能去搞好口语教学,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四、实施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常见问题及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如下几个具体的建议。一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二是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三是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不错,有了这些具体的教学建议,我们就会根据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要求,按部就班地来组织实施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许多问题,对此我们不妨以具体建议为依据,以具体要求为参照物,具体分析其矛盾性,碰撞出问题,从中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口语交际教学不像阅读写作,它有其独特的方面。一方面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来实现,另一方面口语交际教学要根据情境来设计。根据上面的几点建议,口语交际教学情境的设计大至有:诉说、对话和讨论。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境设计不好,言语的交际活动就无法实现。当然言语交际活动都无法实现,再好的情境设计也就形同虚设。所以这两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有问题并不可怕,怕就怕在不解决问题。下面,针对上述两方面可能出现的四个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以求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一是汉语拼音基础差,普通话水平不高,表达能力不强。众所周知,义务教育阶段现行的语文教材,汉语拼音只在小学一、二年级集中学习,三年级之后基本上就不重视,而且综合测评试题也只不过一两小题。虽然推广了普通话,但由于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参差不齐,地方方言严重,导致说话能力低下。因此,为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顺利实施,使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不说或少说废话,避免言语重复赘述,特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一要完善汉语拼音教学的教材内容。义教阶段各年级语文教材都应编排汉语拼音知识,使学生能感到它的存在,而每天都可以训练并得到掌握。二要培训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都存在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就上岗的民办教师,且方言严重,培训教师势在必行。三要求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多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举办小型多样的讨论会、班会和普通话朗诵比赛,利用早读课和读报课组织学生轮流用普通话读书读报,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四要在各级各类的语言文化考试中,增加一定比例的汉语拼音内容。特别是义教阶段的考试,更应如此,以免产生和普通话脱钩的现象。五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学生时刻都能说上普通话。不要因为有两天的假期,就变成了“5+2=0或5﹤2”。
其二是话题不当,情境虚设,交际失真。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教学情境时,没有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话题的设置不适应学生当时年龄特征的认知能力,也就产生了交际情境不恰当的现象。这是一个比较普遍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来设计得好好的一个有关谈学习的话题。有80%学生说要努力学习,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练习和作业等,还讲述了一大堆努力学习的理由和不努力学习的危害。只有20%的学生说自己不想努力学习,原因是努力学习很苦很累,有时候还吃力不讨好,弄不好不但书没有读好反而把自己的身体搞垮,明哲保身的思想非常严重。听到这些,老师心里一面充满着希望一面还在犯嘀咕,毕竟还有20%的学生不想努力,因此想通过教育把他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当做着学生教育工作的时候,那80%的学生当中就又有一些人说他们本来就不想努力的,无奈老师在面前,不好意思说出真话。老师一下子好像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所设置的话题过于宏大,也许是老师的要求过高。那么如何设置口语交际的话题,才不至于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一设置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学生能够接受并感兴趣,让学生能真诚地说事。二所设话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让学生能够经过大脑的联想就可以完成。三话题要能呈现语文学习的特色,好像真正出现在真实的交际场景里,而不要浮于表面做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学生就不会假话连篇了。
其三是目标定位不准,无效对话。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按照阶段目标定位课时或活动目标,让学生说了成年人说的话,以至于对话内容比较空乏,苍白无力。要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活动做到定位准确,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注意眼里有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特别关注那些在公共场所不愿表达、不善表达的“内向生”。多观察他们平时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喜欢接触的人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对表达好的学生,就要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难度,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进行“刁难”,以拓展思维想象能力。二要注意做到胸有成竹。也就是说要做到心中有标尺,完全掌握了语文课程标准里有关口语交际教学的学段目标。一个学段完成一个学段的任务,切忌要求学生超纲学习、超常发挥。多关注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指导学生不能随便模仿、随意表演。三要注意做到方法灵活多样。因为各个学段年级的话题不一样,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肯定不一样。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因人因材灵活地设计口语交际的训练。
其四是单项传输,缺少互动。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设计口语交际教学时,只是靠单方面的听,自言自语地说,比如学生的自述、复述、讲故事等,还有老师的解说等都属于单方面的传输。没有把听与说很好地结合起来,展开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没有真正把口语变成交际。所以要想突破听说分离,达到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效果,那么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学理念。二要切实做好语境的设置,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在场的意识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感觉,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话题,听得清楚说得明白。三是教师要有充分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设计采访、辩论、劝说、情景对白等教学形式,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进行言语交谈。四要注意设计好倾听的人和话题,因为听是互动的基础。所设置的话题只要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感觉到有兴趣,一般来说都会主动听、耐心听、分析着听,都会听出意思、见解和感受。这样就能够针对他人的发言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教学要顺利地开展起来,首先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认识到其重要性。要提高交际教学的质量,就要仔细把握有关口语教学的要求,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为解决口语交际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就要充分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的建议,正确处理好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完善好一切要完善的内容,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理清了这些,它就能沿着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正确轨道前进,使口语交际教学活动高效、有效。
(此文是2013年度五华县级教育科研课题《注重口语训练,探究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编号:WH2013-10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论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梅州市2013年初中教师全员培训(第一期)模块四专题学习[Z].2013.
[3]张展波.学校、家庭、社区合力育人机制的探索与研究[R].学习周报·教研综合版(A3),11-12学年第50期(总第206期).
关键词:初二;语文教学;积极性
初二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学生表现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本身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差,虽然经过初一一年时间的学习,但在学习时仍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其次,语文作为文字科目的学习本身比较枯燥,再加上初二语文学习课文也比初一时难,对古文的学习难度也有所增加,学生不感兴趣。再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激发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改善教学的质量。
一、丰富课堂交流活动,关心学生
在初二语文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仍然较差,主要表现为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和语文能力差两个方面。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上课节奏,注重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动关心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在课堂上开展各类语文知识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知识。这样就可以激发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跟上学习节奏,从而提高积极性。
二、创设语文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不仅要学习很多的文学常识、很多的字形字音,还要学习对文章的理解、课文的阅读。特别是进入初二,学生对文言文部分的学习量也有所增加,由于很多学学生对古文学习不太感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语文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以故事来导入对课文或者古文的学习,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课程内容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这是很多语文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注重课堂的质量,课堂也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行,还可以采用分组学习方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以声音、图像等立体形式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丰富课堂内容,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交流 拓展
一、深情的情境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去积极响应,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者身上培养发现的快乐,创设符合学生心理,贴近学生生活,且又能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导入部分。当然,这种导入不再是以往那种单独地由教师表白的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在此环节一定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积极学习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此我从以下四点引入:
1.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 艺术 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3.设计角色,置身情境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丈字的基本功。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4.设疑想象,感受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情感教学常常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二、激烈的交流探讨
具体到语文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也体现了本次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倡导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但必须诚心诚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贴切的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