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32:37
导语:在企业的社会责任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文摘要】 在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面临着强烈的挑战,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方面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企业财务理论和实务必须作相应的变革,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将极大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充分发挥它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中枢神经,对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财务成本,离不开财务支持,更因为企业财务是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从财务目标的定位到财务治理结构的优化,从企业的财务决策到行为,从财务信息披露到财务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长期以来,企业财务理论所关注的是企业经济责任,即遵循“股东至上”逻辑,把企业财务目标定位在“股东财富最大化”上,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都要服从这一目标。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前提条件,即完善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从而导致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在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其理论和实务必须作相应的变革,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方面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务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性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它既有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强制义务,也有道德方面的自愿行为,包括:
(一)企业的经济责任
企业的经济责任是企业传统的、基本的责任。
(二)企业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和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干预和监督,不得逃税、偷税、漏税和非法避税;企业对本企业职工的福利、安全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等。
(三)企业的生态责任
企业的生态责任要求企业一方面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一方面企业要承担治理由企业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相关费用。
(四)企业的伦理责任
企业的伦理责任是企业对社会慈善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责任。
(五)企业的文化责任
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劳动合同问题、劳资纠纷问题、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问题、工时和加班问题、社会保险问题和妇女权益保障问题等。现阶段,我国企业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教育与规范,引导企业良性市场行为,增强企业对sa8000的适应能力,走持续发展之路。为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确评判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增强企业经营决策的可行性,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必须作相应的变革,从“股东至上”型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合作”型财务管理模式。要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财务治理、财务政策、财务评价、财务报告和平衡计分卡等内容加以变革。
二、基于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财务管理环境构成了财务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构成了财务管理的导向,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因此,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理财目标的选择应当直接反映这一环境的要求。
所谓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协调财务关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它决定着企业利益协调的基本方向。传统的理财目标可以归纳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现金净流量最大化、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描述。这些理财目标各有优劣,学界对此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基于社会责任观视角的企业理财目标当属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方利益,使全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可能达到最大的满足。所谓利益相关者,一般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市场竞争规则,利益相关者各方所应得到的最大利益,而不是相关者各方都必须均等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治理机制。
(二)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革
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是指各治理主体为了维护其产权权益,基于一组契约关系,对企业财务行为施加有效控制和积极影响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直接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和有效率。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导向下,必须在企业财务方面建立起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财务治理模式。
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就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企业财权安排能够平等地对待各利益相关者,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对称性。企业财务共同治理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1.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即为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从企业财务收益中获得相应的报酬。2.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一方面通过采取累计投票制度、表决权行使制度和股东诉讼制度等制度安排,在股东大会中建立相互制衡的议事机制,以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在企业董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决策,其内容应该包括股东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银行董事制度、员工董事制度、政府代表董事制度等。3.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即主要通过在企业监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来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包括股东监事制度、银行监事制度、员工监事制度、政府代表监事制度等内容。
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就是在企业处于非正常经营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掌握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它取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由于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企业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内容包括股东的相机治理、债权人的相机治理、职工的相机治理、客户和供应商的相机治理等。这些相机治理的基本原理是:当企业出现销售收入持续下降、股利持续低水平、资产负债率过高、内部人道德风险严重、环境污染、产品和服务质量低劣等不良情况时,某些利益相关者意识到其利益将会受到损害,就会通过相机治理机制(如破产机制、产品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等)来要求重新分配企业财务控制权;当这一请求得不到满足或效果仍不满意时,就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来获得在财务控制权安排中的支配地位。
(三)企业财务政策的变革
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企业财务政策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要选择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等,如选择比较稳健的资产结构、融资结构、债务水平、信用政策和股利政策等,以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2.要兼顾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在考虑企业经济责任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例如,在投资政策方面,不能只对股东有利的项目进行投资,还要对环境保护、员工的工作条件和能力、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支持慈善事业等社会责任进行投资,即社会责任性投资(sri)。sri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以及金钱回报的投资模式,它通过投资者对财务、社会、环境的三重考虑,作出投资决策,这三重考虑在sri中被称作投资的三重盈余(triple bottom line),因此sri又被称作“三重盈余投资”。sri理念从三重盈余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使用多种策略滤除那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佳的公司股票,促进公司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投资者和社会带来持续发展的价值。在融资政策等方面,不能只考虑融资的成本,还要考虑融资的风险、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价值以及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影响。在利润分配政策方面,不能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债权人的权益保障以及职工长远发展和树立社会公益形象的需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各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得各种专用性资产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财务评价的变革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企业经济责任分析为核心,忽视了企业的法律责任、生态责任和伦理责任等分析。这种忽视不但使依赖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结果决策的相关决策不科学,而且带来企业可能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被停业整改甚至终止经营的巨大风险。与企业相关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满足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依赖于不同的信息给与决策支持。这一点在相关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已取得共识。这种共识形成了以分析企业经济责任指标为核心的现行财务分析体系。
1.企业经济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企业对不同利益集团的经济责任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有:
(1)企业对投资者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每股股利、股利支付率等。
(2)企业对债权人经济责任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等。
(3)企业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销售利税率、资产纳税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等。
(4)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指标,包括资本增值额、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这一切表明,现行财务分析是企业经济责任财务分析,并以企业完成经济责任的好坏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2.企业法律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这类指标主要是评价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1)小时工资率。(2)工资支付率。(3)法定福利支付率。(4)社保提取率。(5)社保支付率。(6)资产纳税率。(7)税款上缴率。
3.企业生态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依据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设置反映企业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1)单位收入材料消耗量。(2)单位收入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3)材料用废率。(4)单位收入耗能量。(5)单位收入耗水量。(6)单位收入排废量。(7)环保投资率。(8)单位收入研发费。
4.企业伦理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评价企业伦理责任,包括:(1)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2)单位员工利润。(3)单位员工利润增长率。(4)员工工资增长率。(5)就业贡献率。(6)捐赠收入比率。
5.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此指标体系评价企业其他社会责任的执行情况,包括:(1)职工劳动生产率。(2)社会贡献率。(3)社会积累率。
(五)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
专门研究环境会计的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高级审计师肖振东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报告内容的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领域,最主要的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研究。社会责任会计应当反映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获得财务上的盈余,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收益目标是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应该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2.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力投资不仅对于提高职工素质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企业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等这些举措都能恰当地反映出来。
3.对所在地区的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这些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当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
4.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对环境的保护如财务上所反映的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
5.反映提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去前述四项内容,还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期限、安全性等,顾客的满意度、广告的真实程度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
(六)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变革
平衡计分卡体现的“以战略为中心”的观点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只包括股东、员工与顾客,而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无足轻重的。这显然反映了过去经营环境下的那种思维方式。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战略必须随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平衡计分卡对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忽视在当今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企业而言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应将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加以考虑并进行监测,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为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鉴于此,应将平衡计分卡原有的四个维度改变为五个维度,即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由这五个维度形成新的因果链条(见图1)。社会责任层面主要是考核企业与社区及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本文选取了总资产税费率、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就业效果和环境保护四种指标。其中,总资产税费率和捐赠额占销售收入比率指标从社会角度对企业贡献作出判断;环境保护指标和就业效果指标反映企业对社区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并相应设计出社会责任层面绩效评价的内容(见表1)。
【参考文献】
[1] 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5).
[2] 张兆国.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之友,2008(25).
[3] 赵明.国外社会责任性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借鉴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4] 樊行健,颜剩勇.基于企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责任的财务分析[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会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4.
一.如何理解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管理的社会责任理念发端于西方。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已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但是却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对“社会责任”一词还很难作出统一的定义。泰罗曾明确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基本的方法是实现任务管理、标准化和职能化;与泰罗类似,法约尔在关于人的问题上也主张淘汰那些不管什么原因而造成的没有很好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人,主张为每个工作岗位选择合适的人,提倡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所有这些都是围绕提高工作效率这一个中心。由此可见,泰勒、法约尔等人传统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理性,关心的中心问题是效率、产量和利润,人主要被理解为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发展等,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与之相比,英国管理实践和管理哲学家谢尔登,则提出了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思想。他认为,管理的目的不是纯粹的商品生产,而是某种有价值的商品生产,并且管理要对进人工业中的人负有一定责任,包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并尽可能使工作适合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谢尔登把企业中人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纵观现在学界对管理的社会责任的定义,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分别趋于以上两种:一种是与传统管理理论相接近的古典观点,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从公司的真正所有者的最佳利益出发来从事经营活动,管理的社会责任仅限于实现组织利润的最大化。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是这一观点最直率的支持者。另一种观点在实质上与谢尔登的思想相近,罗宾斯概括为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这一立场是基于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已经发生变化这样一种信念⑴115。德鲁克可以称为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企业的目的不在于企业本身之中,而在企业所处的社会之中,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
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在任何时代都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权利,从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利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企业从社会中获得的利益远不止是经济方面的,因此,创造利润也不能成为企业管理的唯一社会责任。因此,作者对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的理解基本倾向于社会经济学的观点,只是在对具体定义的理解上稍有不同。基本思路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管理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讨论。首先从企业管理所关联的对象即企业内外相关人员以及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重在指出企业管理为什么要对相关人员和企业自身负责,然后从企业管理对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讨论,重在阐明企业管理所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
二.企业管理应承担的对相关人员以及对企业的责任
企业管理所关联的对象包括两类主体:企业内外相关人员;企业自身以及其他企业。因此,企业管理对这两类主体必然包含了特定的责任关系。
所谓企业管理对相关人员的责任,是指管理应该承担的,对组成企业的员工以及对企业员工之外的人的责任。
员工是组成企业的最基本单位,员工自身素质的好坏以及他们能力的正常发挥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尽可能使其潜力发挥到最高程度。在以往的经济形态中,人对物的依赖性很强,物质资源的占有决定着生产的发展;但是在今天知识经济的情况下,各项生产活动对物的依赖程度大大下降,相反对人的依赖程度空前提高。人的能动性、主体48性地位不断增强,在当前的经济形态下,决定经济地位和市场地位的因素是知识资本或智力资本,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而不再是土地、资源和原材料等,这样,人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促使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视员工能力的发挥以及对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髙。
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如何、利益分配如何,还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关系到他们的社会价值追求的实现。因此实行尽可能合理的、合乎人性的管理方式,公平地分配利益,是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除了一定要重视员工的发展之外,企业还必须对企业之外的人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不仅仅应该对企业所有者以及企业内部负责任,而且应该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承担某种有价值的商品生产,对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以及地方利益等负责任。
SA8000是将社会价值引入企业实践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以及实施,标志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SA8000是社会责任国际(Social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简称SAI)制定的全球第一个可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的新兴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该标准的依据是国际劳动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以及世界人权宣言,标准内容涉及童工、强迫劳工、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以及管理体系等9个方面的要求。SA8000对于企业依法经营、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突出强调了管理对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谓企业管理对企业的责任,是指管理应该承担的,对自身以及除己之外的其他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于企业自身而言,管理应承担的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便是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我们应该支持企业争取正当的利润,但反对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古典经济理论用“经济人”这样一个概念赋予企业以文明性质和伦理价值。它们从经济学的“道德中立”原则出发,假定且要求企业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其唯一目标,不考虑企业行为的消极后果,不考虑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手段的观点。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将获取最大利润为其首要任务本无可厚非,
但是,企业同时也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存在于社会之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企业的决策必须从社会的大环境下出发。企业是社会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能够为社会服务,如果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势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对于除己之外的其他企业,管理应该承担公平竞争的责任。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处于社会之中的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竞争。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企业的宗旨.和目的不在于企业本身之中,而在企业所处的社会之中,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在创造顾客的同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竞争问题。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竞争;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有些观点认为,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可以采取任何手段和方式,当然其中包括不正当竞争。但是事实上,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可能在短期之内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考虑,不只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这种对行业规则的破坏,最终也会使得自己的企业尝到苦果。因此公平竞争是企业管理应承担的责任。
三.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的种类
企业管理本身对社会生活的关系,主要包括对经济生活、法律规定、道德伦理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企业管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等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管理必须承担的一个不言自明的责任是经济责任。
经济责任(EconomicResponsibility)是英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包括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和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这两个方面。
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是企业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作为企业管理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责任在不同的学者那里有不同的描述,但多数人将其视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责任。经济责任一向被视作企业管理的基本责任,在早期,这一责任甚至被推崇为唯一的责任。但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固然为企业始终不渝的使命和目标,但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不能建立在践踏法律、无视伦理和公益的基础之上;企业除了对本身负责之外,还要对企业以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也是企业管理本身不可推卸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在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中的地位稳固而不可动摇。这一责任,除了创造经济利润、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外,更加重要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包括承担税收以及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济储备等。企业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有可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本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决策时除了考虑自身利益之外,更应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其次,企业管理必须承担与自身存在相关的法律责任。
西蒙(Simon)等学者认为企业的目标在于追求利润,但缘于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和充满约束条件的世界,加之企业管理者自身的‘有限理性’,故企业不能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只能寻求到一个令人满意水平之利润,因此,企业的目标,确切地讲也便是实现满意利润。”这里西蒙所认为的企业所面对的世界当中所包括的约束,理所当然地包括法律的约束。
我们可以将“企业管理的法律责任”理解为法律所明定的企业义务。传统上,很多学者将企业管理的经济责任寓于法律责任之中,导致二者在事实上很难区分,但是实际上,它们应属于不同的责任类型。“企业管理的经济责任”所表明和强调的只是这样一种含义,即在追求企业利益这一特定目标的时候,不需要法律的特别要求;而“企业管理的法律责任”所强调的则是企业有义务在企业利益与法律要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必须遵守法律。因此,法律责任不同于经济责任,甚至经济责任要从属于法律责任,法律代表着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经济责任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企业自身的利益,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高于企业的利益。
最后,企业管理也应该承担由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所要求的道德责任。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WilliamClayFoid,Jr曾经说过好的企业与伟大的企业之间是有差别的。一家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一家伟大的企业也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和服务,但它还要努力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个观点无疑是承担企业管理道德责任的好处所在的有力佐证。
道德是指规定行为是非的规则和原则,法律规定是最低的道德规范。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包括企业在内的每个公民和实体的最基本的义务,但是是否能够承担道德层面的责任,就不是像遵守法律规定那么简单了。基本上每个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活动的时候都能够承担起管理的经济责任;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承担法律责任,依法缴税,在经营过程中保证遵纪守法;道德责任是对企业的最高要求,虽然称之为责任,但更多的时候是要缘于企业的管理者发自内心的愿望,只有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道德责任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内在元素。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ation studies abou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aking a company as an example.
关键词:社会责任 企业绩效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rporate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作者简介:耿筠清,男,人民大学在读研究生,经济师,会计师,现任商丘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处级监察员。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在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自己价值的过程中,同时给社会环境带来诸多社会责任问题,诸如环境污染、劳动安全、产品质量等等。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必将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已被许多学者及实证所证实。“三鹿毒奶粉事件”导致整个企业的破产,安然、世通集团的倒闭,以及近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致其市值大幅度缩水,等等。这些引起诸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研究现状
袁昊等(2004)在其文章从企业社会责任及其重要性入手,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向,即企业应当向哪些利益相关者负责,分别就各社会责任指向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的关系。朱雅琴等(2009)利用1318家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8年的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周焯华,江卉(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给公司带来的商业收益这个视角来测量企业社会责任,采用了一个多步骤循环分析方法来评估企业的CSR活动产生的效果。李新娥等(2010)引入时间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长期绩效的关系,并借鉴国内外分析方法,设计了一套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指标,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长期绩效之间正相关。
(二)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Oliver Sheldon于1924年首次提出,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企业治理、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经济、社会领域备受关注的大事,政府部门花费诸多财力、物力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指导;企业自身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社会问题,确保在自身创造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环境带来利益;诸多学者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责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建议。本文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研究结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企业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要承担起对经济、社会、环境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利益的保护、环境保护、商业道德、社区关系等问题。
(三)企业绩效
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情况。而所谓企业绩效就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后的产出情况,企业绩效总体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表示,年营业额、净利润、投入费用比、人均产值等等。
二、上海某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一)上海某公司简介
上海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幕墙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精密制造、安装施工、咨询服务、成品出口于一体,是目前中国成长最快、高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建筑幕墙企业,也是全球建筑幕墙领域技术实力最强、最具竞争优势的专业幕墙公司之一。该公司经过十四年的发展,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凭借其高性能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在行业内及顾客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更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注重周边社区服务、加强员工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福利待遇、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捐款500万等。这些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实证研究
本节主要根据该公司的一些相关数据,对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企业的绩效进行量化研究和探讨,证明该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13.0软件对其公司的营业额(本文用营业额代替企业绩效)及承担社会责任所花费的资金进行相关性分析。由于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绩效具有延后性,因此在数据处理的时候,是将本年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下一年的营业额进行分析。
通过对上海某公司营业额及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和总结和分析,其中承担社会责任资金主要包括年度捐款、社区服务资金、环保资金、税金、员工工资、股东收益、员工年度教育经费(数据略)。通过SPSS13.0软件分析,该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该企业的绩效有强相关关系,该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所用资金与年度营业额的相关系数为0.826。
三、结论
通过上面对上海某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绩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两者具有非常紧密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不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对社会、环境、客户、员工、社区、利害相关者的责任,从而达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道德;道德规范;社会责任;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2
正文: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市场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企业又是社会行为者,在进行管理活动中,必然面对不同的利益、不同的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因此企业在获得生存的前提下,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
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概念,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经济人”的理性假设不同。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交易过程中,很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比如,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这显然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违背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一、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含义
管理道德或称之为道德规范,是指规定管理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的总和。简言之就是人们判断一件事情对与错的原则和信条。这些原则与信条是企业处理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指导,也是判断自己行为是否正确或恰当的基础标准。
对管理道德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的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以实现、调整管理关系为目的,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从广义上来说,管理道德不仅是企业管理者内部行为要符合道德标准,还涉及到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外部利益关系处理时面临的道德选择。本文中的管理道德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的。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管理道德取决于其组织环境中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道德。社会道德是企业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企业生存环境的整体价值判断和标准。职业道德是针对不同行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和标准。而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道德是指导个体与他人交往时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
所谓社会责任是指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经济和法律所要求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要怎样决策、怎样进行市场行为,才能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取得,又可以造福社会,至少不会损害社会。
二、管理道德、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博弈分析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不是企业与生俱来所应有的目标。因为企业行为的根本目的是取得经济利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企业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在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要考虑到社会责任,此时,企业的管理道德就会起作用,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就会影响企业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和态度。
1.道德风险与经济利益的博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道德作过这样的阐述:“由于这些公司的董事们是他人钱财而非自己钱财的管理者,因此很难设想他们会像私人合伙者照看自己钱财一样警觉,所以,在这类公司事务的管理中,疏忽和浪费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在这里,亚当•斯密更多的是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管理道德的风险问题。
从长期来看,企业的管理道德行为不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其经济效益的取得直接关联。企业在进行管理道德与经济利益权衡时,如果充分考虑到谋求长远利益的发展,就会进行讲道德的活动。同样的,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在面对以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获得暂时的生存还是以质量上乘的产品在市场上为自己明确定位来发展壮大的选择时,毫无疑问,管理道德将对其经营行为提供指导。可以说,企业的道德规范对其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
2.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今天大部分的职业经理对股东负责,因此评价他们的经济绩效的主要标准就是财务收益率。从微观角度理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增加了经营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要转嫁给消费者或者降低成本而转移到股东身上。应该说,这是一种传统的古典社会责任观点。在现代,社会对企业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企业要获得长期的发展壮大,应该考虑的是长期的资本收益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诺是不同的,很多的短期行为对企业来说可能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更多的表现在长期利益的取得上,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就需要考虑牺牲短期利益来换取社会效益的尺度问题。社会责任和利润最大化本身并不矛盾,如果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又能获得自身的利润,这是最为理想的情况。实际上,企业更多的时候是在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来进行经济活动的。
很多研究都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首先,企业承担对内部员工的责任,使员工和社会受益,会促进员工的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激励机制的体现。其次,企业对外部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有助于整个社会整体责任感的提高,而且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信誉、品牌和企业形象对于企业长期经济利益的取得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有研究显示:那些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经济效益都很好。因为这些企业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成功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冲突相对来说比较小,企业做大了,他就有能力,也比较愿意考虑企业长远利益。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或者说刚刚建立的企业是不是就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了?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应相信循环的法则,企业要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有道德,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发展。道德和诚信是企业长远利益的源泉之一。
三、从公共事件考问企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感这个充斥着说教气息的道德在今天已经成为社会与市场对企业的现实衡量标准。特别是对国内那些单纯依靠“低成本制胜”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而言,“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得以拓展市场的新门槛!它涉及的,将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境界”,而是决定生存的有力“武器”!
众所周知,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一场关于捐款救助、奉献爱心的大讨论由此展开。在此次捐款热潮中,一向自称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外资企业,尤其是那些投资中国内地银行业的外资企业,在享受了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和最近一轮牛市带来的收益之后,究竟承担了怎样的社会责任呢?据《每日经济新闻》的不完全统计,境外金融机构在近几年近从国内上市银行身上已赚取金额在67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其投资的为数众多的未上市商业银行。但汶川地震后,其捐款总额不到4000万人民币,尚不足其在投资中国上市银行中获利的万分之一。在如此重大公共事件面前,还有一些企业家缺失的是回报社会的良知和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值得庆幸的是,民族品牌和国有企业表现出让人敬佩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企业家也由此获得耀眼的道德光环。王老吉在第一时间捐出1亿人民币,引起社会一片赞赏与支持,各地市场产品销量连连告捷。中国人寿很快宣布,将设立“国寿慈善基金会”,承担所有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成长至18周岁的相关费用。之外,还有联想、吉利、长虹、奇瑞、海尔……这些民族品牌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的表现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另一方面而言, “社会道德责任” 对于一些企业的确是一道新门槛。现在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原始积累阶段,特别在一些中小传统企业,加班加点、劳动条件差等现象不可避免,满足环保和劳工保护方面的标准一时还有难度。应该承认,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许多企业在生产安全、员工福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短时期内亦很难消除――在一些地区,《劳动法》颁布实施多年,但贯彻落实至今难以到位。有的地区甚至以牺牲员工合法权益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速度,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惜损害员工身心健康;即使在许多现代化大都市,8小时工作制,一周5天的法定劳动时间,也不能被全部落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应该担负起逐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生活福利待遇的责任。这不仅是企业改善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企业长足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家品质的标准。只有财富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才能够赢得真正的尊重。否则,一个在民众期待其承担道义义务和社会责任的时候却退避三舍或者敷衍了事的企业,必将被民众所不齿。我们相信,众多国有企业与民族品牌在越来越多的重大公共事件面前,将会以更负责任的心态与行动谱写一曲曲道德高尚的社会和谐乐章,更加呈现出自有品牌的强大魅力和市场潜力。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必须进一步做强做大民族品牌,也只有民族企业才是支撑中国前进的脊梁。
四、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或采取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确实有它的功利性,这种参与可以给企业带来一种品牌的延伸。企业通过公益事业得到社会的认知,至少可以在企业与社会之间产生一种互信。企业管理道德、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取得不能对立和分割来看。中国的市场游戏规则应该说并不完善,在这样一个转型年代里,商业、企业正在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法律、道德各方面问题。企业和企业游戏规则正处在完善和并不完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本身应该怎么做,怎么在实践中处理好游戏规则中已经涉及或者没有涉及的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是我们的企业在自我发展中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企业要有超前的意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充分重视怎样为社会尽到责任。
一个企业的道德规范直接影响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中国企业在发展中要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而道德规范应该成为企业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企业家,其自身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去年非典时期,北京同仁堂做出的不涨价的决策,既是自身道德规范的体现,同时勇敢地承担了社会责任,当然,可能会造成一部分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但这种对企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的举动,为其进一步发展扩大了空间。
参考资料:
[1] 美彼得-德鲁克.治理:使命、责任、实务[M].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H.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M]人民人学出版社2001;
[3](美)理查德.z•达夫特:《管理学》(第5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社会责任;财务目标;一致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责任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细数古今中外,关于企业无视社会责任引发的案例不计其数。由于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无视和疏忽,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企业本身更是难以幸免,招致破产、被并购、社会声誉的急剧下滑,承受着经济上的处罚和道德舆论上的谴责,这些无不与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相违背。
一、企业财务目标
一般说来,企业的财务目标取决于并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目标,是进行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说法不一。由“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个认识过程体现着财务目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投入资本的增值与获利。起初的财务目标更容易计量和识别,后来的目标是基于更深层次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的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的本质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企业关注的绝不应该仅仅是股东的权益,各个利益主体貌似相互牵制、相互矛盾,但完全可以通过协调达到“共赢”的局面,事实上,企业只有处理好了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才会有助于实现股东财富的积累。于是,“社会责任”应运而生,并逐渐被提高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高度上来。
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但因当时经济发展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有“企业社会责任之父”之称的鲍恩从商人从事经营活动具有满足社会期望和价值观义务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这个观点至今广为沿用。根据他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各种义务,且能够达到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容和层次划分,涉及到员工、股东、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社会整体利益。社会责任分为经济、法律、伦理、慈善四个层次,四个层次依次递进,最低层次要求企业履行经济职能,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获取利润,这也是实现后续层次的基础,更高一点要求企业承担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员工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责任,最高层次就是企业自愿承担公益责任、慈善责任等。
三、企业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从企业本质和历史发展来看,财务目标和社会责任是辨证统一的,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企业的盈利性是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前提,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但如何去盈利各个企业的手段不一,根源于它们对财务目标的认识或个人道德层面深度的不同。有些企业将财务目标定的过于短期化,可能在短短几年内积聚了大量财富,但这是以牺牲职工、消费者利益和污染环境、过度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而在国外,很多西方国家和日本企业特别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并将其纳入到财务目标中去,体现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对环境的保护,并积极投身于公共福利事业和周边社区的建设等,当期可能会由于成本费用的支出而导致利润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股东财富的积累,这种潜在的收益将会远远超过由于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成本费用。由此可见,企业要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应该将履行社会责任看作财务目标的障碍,反而应将其看作财务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改善
就目前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整体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甚至侵害职工劳动权益;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产品以次充好等问题。此外,企业普遍存在缺少诚信,恶意违约、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等。
关键词:企业 石油 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不是个新的课题,但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企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愈显现出其特殊性和必要性。而且,按照我国《第十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眼界,用科学务实的方法和手段,用更加负责任的心态与认识,发展地处理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笔者结合新近所学“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及对资源型国有企业新的认识,以中石油地域所处为思维背景,再谈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国内外相关领域多方面探讨,比较认同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这是泛义的理解。而从中国国情和中国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发展沿革以及到目前大型资源型企业仍然承担着尚未能分离出去的“企业办社会因素”这一现实状况看,企业的社会责任还包含着对社会稳定、促进就业,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化贡献等方面。因而,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范围更广,所要做的事情也就更多,那么,企业应当怎样认识和承担好社会责任呢?
1.必须解决认识问题
我们讲,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必须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现在看来,国有企业承担好社会责任至少是出于三个大的方面的需要。首先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其中人本思想的落实,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对企业保持和保证经济效益最大贡献的同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要求。
其次是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客观需要。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在资源利用与资源节约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在生态事前维护上与事后建设上,更加注重事前维护”以及“以人为本发展理念”,都客观要求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从人的生命、环境的健康方面,对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工农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主体。尽管多年来企业改革改制,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5000万产业工人,也同时仍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更加注重社会发展”使我们务必把建设自身的和谐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才相应具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结合中石油这样的国有大型的资源型企业的现实,承担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必须夯实三个立足点,突出五个方面。第一个立足点,必须明确,我们的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始终是我们国家社会组织的形态之一,履行社会责任责无旁贷;第二个立足点,必须实现企业人格化,企业是法人,企业也是“人”,我们在考虑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首先应该考虑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失去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我们也最终无从发展。简言之,要想自己过的好,先要别人过的更好。第三个立足点,必须深刻领悟和全面贯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国际认证,依法依规规范化地执行标准,使责任履行更加具体化。
2.要更加突出国有资源企业新型的安全意识
建设和谐社会所要凸显的一个根本性主题就是以人为本。关爱、保护好人的生命应该是国有资源型企业通过履行人文色彩的社会责任,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石油炼化属高危作业,人的生命系于一旦,企业要把这一“人命关天”的大事,人的生命社会化成份最多的大事作为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从更深层次感悟,解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明确,员工的生命灭失连锁许多的社会问题,更要明确,人的生命权是社会赋予人的第一位权,还要明确,忽视安全的企业就是忽视生命。一个忽视生命的人是不会顾及形象和声誉的,人格化地对应企业,失去对这份社会责任的不作为和作而无为,人将不人,企亦将不企。安全的教训是惨痛的,而它所最终带来的又不单是生命财产问题,连带着的污染、生存破坏,则也使我们理应把安全、环保与节约三位一体地当作企业首位的社会责任。
3.要更加突出国有企业新型的环保与节约意识
“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源禀赋差、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不高”都注定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石油这种能源之不可再生性,有效开发、有效利用应成为我们在节约能源上所要承担起的最大社会责任;它也不单是个经济问题,更蕴涵深刻而长远的战略问题,如果盲目地从效益追求的角度出发,把效益最大化作为短期和短视的目标,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将是我国的战略危机。石油的开采不唯滩涂,还要占用耕地、植被、山地、高原等等。在我们生态环境原本相对脆弱的情况下,更需要我们把科学发展观深植心中,既开发好石油有效利用,又最低成本,最小代价地保护环境;在运用好经济政策的同时,更加尊重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而在油产最大化上“埋头苦干”,严重破坏了生态,“当代不惩,下代必罚”!这不仅是我们承担的中国社会责任,也是全球的“社会责任”,当然我们目前兼顾环保与开发的意识是很强的,但在我们开发技术还比较弱化的年代,所造成的损失已经不可逆。因而,国有资源型企业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很重很重,也是我们石油职工头上“人人有份”、“环境关天”的责任。
4.要更加突出国有资源型企业的稳定意识
这是企业为和谐社会建设之于社会责任的基本切入点。队伍不稳定带来企业生产安全成本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而且最容易外延到社会面,进而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谐社会建设也就多了一份危机与负担。履行好这份责任,溯源石油企业近几年的不稳定因素,在深思之后,企业要带着浓厚的感情去换位思考;要带着对党和国家政策的透彻理解去疏导;要带着鲜明的法制观念去维护,要带着对历史与现实的客观分析去化解;要带着对共性与个性、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辩证分析去工作,创造良好的效益与利益格局,建设良好的公平与正义环境,开展好“八荣八耻”荣辱教育,第一时间协调好各种关系;打造好诚信友爱的人文环境;通过积极主动、正面的教育,建设和谐职工家园,造福一方,保队伍安定团结,成为和谐社会的主体与先进分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多一份保障,多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5.要更加突出对社会面就业压力的承担
我们估且不去论“减人增效”的是与非,但必须明确,社会多余劳动总量是相对衡定的,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可持续的发展保证职工就业,尽可能不向社会增加就业压力,以石油开发为主体,延长产业链,做大下游产业,并幅射构建其他产业,使原有职工队伍具有相对充裕宽松的就业环境,使职工能够享有先乐业再安居的现状;另一方面,在我国保障体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要勇于承担来自社会的富余劳动力安置,打破思维上、“疆域”上、行业上的各种界限,最大限度地缓解国家和社会的就业再就业压力,首先为缓解城市由就业引发的矛盾做出努力。与此同时,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要求,通过做大企业,吸纳更多的富余农民工,向农村输出和扶持工业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更好地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性与积极精神。
6.要更加突出企业各方面的依法治理
企业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目的和用途是什么?
从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看,除了一小部分企业主动社会责任报告外,很大一部分是受外力推动而报告,如加合国全球契约,或者在国资委、行业协会、证交所等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的要求或推动下。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的看,满足主管部门或者相关机构的要求是很多企业做报告的重要目的和用途;还有一些企业做报告是为了宣传和公关,提升自身形象;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跟随社会责任报告潮流,或者作为广告宣传的工具来制定和社会责任报告。随着报告的,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报告的作用,并将其用途多样化,如有的企业将报告用于更好地与客户、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沟通,赢得认可与信任;有的用于宣传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回应社会和公众对企业的期望;有的将报告作为自身社会责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将社会责任报告配合公关宣传,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还有非常少数的企业将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作为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的手段之一加以运用,或者是把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其社会责任管理的一个部分来运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企业到底为什么要社会责任报告,目的和用途是什么是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实现报告价值最大化的需要。尽管不同企业报告的原因不同,但报告所发挥的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作用、推动企业改善社会责任表现的作用都应该得到重视。为了报告而报告则会失去报告的意义,无论是报告的企业,还是评价报告的机构,都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是否一定要社会责任报告?还有其他选择吗?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开展活动,并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原则上说,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一定需要告诉别人自己如何负责任,只要坚持负责任的开展工作就行;就像一个好人不需要到处告诉别人自己是好人,只要继续做个好人就行了。但是全球化带来的环境和劳工问题使得社会对跨国企业,进而所有的企业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和消极假设,特别是一些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劳工或者公平竞争方面的恶劣作为,导致了公众对企业重大社会和环境影响知情权的要求,这进一步促使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主动”披露其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企业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方式,以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创造环境。
既然公众要求的是企业的信息披露,而报告的作用是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获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那么就可以找到与报告作用类似的方式。ISO 26000提出了很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方式,或者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可信度的方式,比如以各种方式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请利益相关方参与企业的相关活动、召开利益相关方会议、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内部通讯等社会责任相关信息,都可以起到与报告类似的作用。这对没有能力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尽管如此,编制报告还有具有积极的意义,报告可以作为所有这些活动的总结和提升,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总体表现,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和实践的提升。
如何编制报告?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企业设立专门部门来负责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有的请相关咨询机构或研究机构来帮助编制社会责任,有的聘请公关公司来编制和社会责任报告。从编制报告的依据看,很多企业依据国内外各种社会责任倡议来编制,如联合国全球契约、GRI指南、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 26000、国资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南、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南、纺织工业协会的CSC9000T等等;也有一些企业从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实践出发来编制报告。从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看,多数报告都介绍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制度,反映企业在劳工、环境和社会公益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少数报告全面反映企业在组织治理、人权、劳工、环境、消费者、公平运营实践、及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报告侧重反映企业做得比较好的方面;对于负面的信息,多数企业选择回避。从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看,多数以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少数领先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告有机结合,以综合报告的方式出现,这也将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综合报告也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是独立于企业运营而存在的,而是应该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正常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企业正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他们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经营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仅要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
一、当前经济形式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来自社会,也必须回馈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经营和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社会发展、社区建设相适应已成为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面对全球生产价值网络,企业势必清楚的认识到:第一,企业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创造利润来回报投资者,但是企业用于创造利润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解决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第二,企业经营目标不能只单纯追求利润,也包括满足消费者的程度。在消费个性化的条件下,消费者需求信息反馈同样是企业生产所需的资源,企业要把消费者反馈作为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第三,企业不能光追求财务业绩指标的最大化,企业的非财务业绩指标越来越成为衡量企业成败的标准。这些指标包括产品质量、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程度、消费者的满意度等。第四,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全球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己任。不仅要考虑当前时段,还要为消费者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生存留下空间。因此,全球生产价值网络向人们展示的是,企业必须富有社会责任感;消费者才能实现;人才作为创造知识的源泉,其价值才能真正被重视;知识作为战略资产,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战略要求,表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企业不仅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更要培养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应该是经济顺利发展、人际关系诚信友爱、国家制度法纪严明、公益慈善事业完善、生活环境安定有序的社会。要实现这样的社会就要求我们每位企业家都能够很好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首先是办好企业,发展经济,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带动企业的员工、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第三,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的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最后,是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直接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很多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投资不足或无力投资,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本,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在发展社会事业、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上有所作为。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责任之所以能够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这样双向的积极作用,是因为同社会责任相联系的,不仅是义务,而且是权利。
三、质量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
企业没有产品质量上的保证及优势就没有竞争的地位,甚至无法进入市场,自然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实现财富的积累。企业没有了市场也就没有可以利用和调动的资本,也就不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那么企业又该怎样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使产品质量得以保证。
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所谓质量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对质量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和作用程度。也就是在生产和经营中完善产品质量以及有关的各种要素的看法和态度。质量意识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是企业的一种潜力和潜能。在质量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的观念。有了这种新观念,同时要建立一种快速反应机制,系统掌握流通领域用户中对产品质量的各种要求,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利用多种渠道及时掌握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建立生产者、经销者及顾客之间的同盟关系,力求做到为顾客的需求而生产,真正将顾客摆在第一位,促进产品质量由传统的“符合型”向市场经济的“需求型”的转变。
其次,在质量工作中,必须把握“严、细、实”的原则,要严格管理,认真细致,狠抓落实,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会生产出好的产品,有了好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一席之地,加上我们运用科学的品牌营销战略,就会在市场上树立起一个品质优秀、内涵深远、风格迥异、物超所值的品牌。
有了过硬的品牌,企业就有了市场,企业才有可能创造利润,实现财富积累,企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只有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经济、人力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组织。
参考文献:
[1]郑建基.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J].企业经济,2008(10)
关键词:财务目标;观点;社会责任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之一,它涉及企业筹资、投资、分配各个方面,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财务目标是财务管理的向导,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财务目标,企业要不资不抵债,破产结束;要么只以盈利为目的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与企业声誉的树立,这样的企业即使一时辉煌也注定不能长久发展。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对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分析,并且对于企业应该以什么作为其财务目标给出一些我个人的观点。
一、财务目标
财务目标,又称理财目标,它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这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一切财务活动出发的根源,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企业是一个多元利益者的组合体,这些组合体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多对矛盾。财务目标应该是这些利益者中的主要矛盾达到统一。
二、目前几种财务目标典型观点的比较
(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财务目标的特征,但存在很多缺点,没有考虑利润取得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利润最大化并不能处理企业的矛盾,所以把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不太恰当的。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考虑到了利润与资本投入的关系问题,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未能体现资本投入所面临的风险,也没有考虑到股利支付问题。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该目标表现出企业开始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克服了短期行为。但是该目标也存在重大缺陷: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只站在股东的立场但没有考虑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为了克服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片面性而提出的。该目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全面地考虑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但该目标实际就是对前几个目标的综合,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指标来衡量企业价值。
(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提出企业为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服务,相关利益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企业职工、顾客、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保问题列入财务目标之一,同时也说明了社会责任对财务目标的重要作用。
三、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目标的关系
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为了增加财富,企业不顾公有资源的保护,无限制的进行开发,土壤、大气随之遭到严重破坏。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公众利益是否遭到破坏,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人们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生产毒奶粉,排除有毒气体,这样的企业可能会有一时的利润增加,但他们这种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换来人们对他的惩罚。所以在一个企业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因为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时,社会责任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者是矛盾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责任和财务目标是存在矛盾的。有些企业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因为承担责任就意味着加大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利润。同时有的企业过于强调社会责任,而不重视企业的财务问题,那么企业将会走向破产倒闭,加重社会负担。
社会责任与财务目标也是一致的。社会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所以企业不仅仅要对他的股东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下去,那么他就必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短期内,可能在财务报表上看到的是运营成本的上升,利润的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做好了他在社会上应尽的责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口碑,也可以吸引很多投资者对他的兴趣,同时在招聘员工是也能够吸引很多人才,这些无形资产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政府看到了企业尽的社会责任,那么在政策方面也会给予很多的优惠。相反,如果企业只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放弃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必将损害公众利益,激化和公众之间的矛盾,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尽到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他的财务也会受到影响。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发表《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一文,披露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进行检测后发现酒鬼酒的塑化剂明显超标,甚至超出标准的260%。受该文影响,当日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白酒类板块市值蒸发高达330亿元。之后,酒鬼酒了一系列公告,向消费者及投资者致歉,称公司将进行整改,但仍强调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23日,酒鬼酒复牌跌停,在此之前白酒板块市值已蒸发443亿元。通过对比我们也可以发现整个白酒行业都受到这次事件的影响,行业惨淡,股价下跌,股票收益率降低。从该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是否重视产品安全,是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会直接影响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影响公众和投资者的态度。
因此,社会责任应当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无论是大型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都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生产出让消费者放心的合格产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企业如果想长久的增加他的收益,那么就必须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利他同时利己,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社会责任这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