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2 09:32:41

导语: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 人教版 教学设计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68

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与爱好,这样更能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尤其是现阶段高中生面临的生活与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轻松的感觉,以便更好地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体验。

一、播放经典音乐引入新课,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让学生识记一些音乐基础知识,然后自己看一下教材,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学内容也较为单一。这主要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程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课的认识,教师应该做好导入阶段教学,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时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一方面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感;另一方面还有利于音乐氛围的营造,能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逐步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其次在播放完经典音乐之后,教师可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说说自身的感受,包括音乐作品最吸引自己的地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等。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更能感受经典曲目的魅力。最后教师还可鼓励高中生在欣赏经典音乐曲目后,根据自身的感想自主进行音乐演奏,通过打击乐器来进一步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二、搜集多种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过程

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没有体现出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这样在现阶段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多样化的音乐知识与内容,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呈现不同风格的音乐,使他们感受这些音乐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增强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充分利用高中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让他们参与音乐教学中。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形成音乐学习小组,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多搜集与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有关的时代背景与作者情况等,然后鼓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音乐电影,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储备。此外,在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仅仅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从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等入手,给学生讲述不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参与程度。然后教师进一步组织高中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有哪些,鼓励他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唱出来,可制成音频或者视频,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展示,由于是自主演唱的民族歌曲,学生之间会有一种亲切感,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三、增加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例如在人教版高中音乐课学习《孟姜女哭长城》曲目时,教师就可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使他们感受音乐中的悲痛情感,体会秦始皇时期的残暴统治。同时,教师还可就他们的表演进行小组内与小组间打分,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物质和口头表扬等,而对于表现较不理想的小组则以鼓励为主,树立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其次是民族乐器演奏,现阶段,随着流行音乐的风靡,高中生接触到的音乐鱼龙混杂,甚至有很多低俗音乐。这样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音乐特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涵盖学生的民族乐器演奏,提供给高中生切磋学习的机会。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可对部分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水平。最后是歌唱比赛,现在几乎每个中学都会组织年度歌唱比赛。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歌唱比赛加进去,在班级内的歌唱比赛活动中,学生既可以选择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曲目,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作的曲目。

第2篇

一、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多感受体验

一般来讲歌曲、乐曲都有一定的意境、情境,只要合适的曲目,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考虑。要想方设法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视、听感触的环境、氛围,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师生共同分享音乐所带给我们的情感世界。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是语言、绘画、光线、服装、道具等等。更可以借助影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比如我们在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时就可以考虑根据歌曲创设情境。可以用一些油画、水彩画、图片、大海的相关视频、电子琴模仿海浪、海鸟的叫声,还可以让学生用身体模仿海浪的起伏(一人的多人的)给学生描绘出一个形象、直观的大海,从而更深地体会到那份对故乡、大海、母亲的深情。在此基础上为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进行讲解分析时铺平了道路。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了。

创设情境也是为感受体验服务的。音乐的学习方法和其它的一些学科有所不同,感受体验是正门。没有感受到、体验到,再美的音乐也只能是噪音、浪费时间。有了感受与体验才可以算是真正听懂了音乐。当学生感受体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时,便自然而然上升为一种审美情趣,即通过审美达到育人。我们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去感受体验。在音响的流动中用我们的心灵去碰撞音乐的情感,去触动学生的心弦。要让学生多倾听。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往往老师讲得多,讲得挺好,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归根结底,还是没有感受,体验不到。

二、探究、合作、创新与评价相结合

课堂气氛、学习兴趣的提高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感受。凡是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兴趣的内容在做教学设计时都可以考虑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这可以是课前的,也可以上过新课以后的。比如在教《梨园漫步》这一课时,关于京剧这一话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查资料去了解有关京剧的知识、唱段,做好记录,把了解到的内容写到纸上,比死记硬背、灌输式的教学好得多。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进行一些鼓励性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就更好了。

探究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集体探究,去研究解决一个问题。这种探究应该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集体探究也就是合作。合作教学就是要促进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应该是首席、引导。这样一种平等协作关系能使学生更加自信、自主、自尊、自豪。才能容易做到创新,否则的话要创新谈何容易。

音乐学科的特点本身就具有集体合作性。比如合唱、乐队。合作可以分组、分单位。演唱演奏完了一定要进行评价。评价要以鼓励性为主,可以是老师的,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的。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本身具有的合作特点,有意识地创造合作条件。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得到更多的合作锻炼。比如器乐演奏、合唱等等。创新可以是创作旋律、节奏等等。这些创新一定要展现给大家,让学生老师进行评价。这样才不是盲目的,才是有意义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加以改进,大有裨益。

三、注重学生全体性与个性相结合

在中学的音乐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关注音乐,享受音乐,同时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来表现音乐。使每一个学生都受益非浅。但是,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强求一致,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应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培养,教育条件的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注重个别学生的学习。让每食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要允许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大大激发教师自己的教学热情。

四、以音乐为主体的人文综合

教材中如果内容有可能的话,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考虑把其他学科综合进来。音乐首先是文化,音乐与影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绘画、音乐与舞蹈之间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借助影视、借助文学、借助绘画、借助舞蹈来理解感受音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比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时欣赏一段诗人艾青的诗。我们音乐老师要把音乐作为一种多元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奥尔夫认为从来没有孤立的音乐,而只有与动作舞蹈、语言同时存在的音乐。

五、设计中要注重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3篇

《中国通俗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第七章节中的一个教学内容。《音乐的体裁》教学单元中含有: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音乐的戏剧——歌剧、舞剧的灵魂、梨园百花等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共性与个性。本文由收集整理

共性:音乐作用与欣赏者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

个性: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表现方式及其服务对象。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通俗音乐,至少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是一个年代久远、内容丰富的音乐文化范畴。所以,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本课课题界定在《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更为合适。

【学情分析】

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通俗/流行音乐,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喜爱?是歌词?旋律?风格还是潮流?……面对快餐音乐文化和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他们缺少作为高素质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审美体验与感受,缺少应有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也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并领悟普通高中音乐学习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及利用学生自身资源,从而达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知能并进、终生受益这一课程目标,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引导。

由于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内容丰富、题材和体裁繁多,如何利用学生对通俗音乐原认知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时、适度的教学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与目标达成的方法与手段运用】

一、知道什么是通俗音乐(通过聆听、感受、对话、小结等完成);

二、了解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发展的大致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通过视听、感受、听辨、分析、对话、小结等完成);

三、了解并初步懂得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主要由学生完成。通过视听、感受、交流、教师的引导性发言等完成)。

【教学过程安排与实录】

一、导入(约5分钟)

二、问题的提出(约1分钟)

三、什么是通俗音乐?(约5分钟)

四、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约24分钟)

五、中国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通俗音乐大家谈(约10分钟)

教学后反思:

这是一次提前72小时通知和准备、借班上课的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力图做到:尽可能缩小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材使用的需求矛盾;力图在缩小三者需求矛盾的基础上,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上求得平衡、达成共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前思考中,笔者努力做到:针对

第4篇

所谓最优化方法,也就是说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来寻求问题最优方案的方法。最优化方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较新的学科分支。它主要运用数学方法并借助于计算机研究各种问题的优化途径及方案,最后求得一个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的一个最佳方案。几十年来,最优化方法在建筑结构、社会科学、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化工、冶金等生产实际、工程设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中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家长和学生也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研究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设计受到了广泛关注([1]-[4])。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集中存在的问题,借助目前流行的最优化理论展开分析,研究如何进行中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任何一个最优化问题均可一组基本参数(优化变量或决策变量)X的数值来描述,最优化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在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选取适当的基本参数(优化变量或决策变量),使问题的优化目标即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这里我们可以用其数学模型来表示。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选择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生音乐成绩,学生综合成绩作为优化变量,记为x1,x2,x3,x4.令X=[x1,x2,x3,x4]。则学生满意度,家长满意度,学生音乐成绩都最高的问题,就转化为了求优化目标即目标函数的最优值

其中g(X)表示中小学每学期的音乐课课时数,h(X)表示中小学学生每学期用在学习音乐上的时间。为了不影响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发展,这里我们设置g(X)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为了使音乐教育成为教育方针政策链条不可或缺的最优的构成环节,既能对学生的情感素养有所提高,又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中小学音乐老师要注意做到如下几个环节: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老话题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首先老师要用心。用心观察班里学生的情况,根据班里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不能把上一届的教学方案用于下一届的学生。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构成,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制定一个符合中小学生胃口的教学方案。

(2)注意多使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的好处很多文献上都有介绍,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在音乐课上使用多媒体能让学生注意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音乐也能与计算机联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5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 导言 趣味性 语言艺术性 启发式创造性 教学形式

导言是一门教学艺术。在音乐课上,导言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音乐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课堂导入设计的成功与否。如果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作一曲优美的乐章,一段精妙的导言便是让旋律引人入胜的关键。高质量的音乐课能把孩子带进充满“意境”的艺术空间,精彩的导言就是构筑意境的桥梁,它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听课的心理,激发学生共同的兴趣,在启发思维的同时,令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深一层的感知,用心聆听、用心歌唱,在愉快的氛围中自觉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音乐课的前几分钟做好师生的沟通,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兴趣,达到良性互动的效果呢?下面我就结合平日教学工作谈谈对导言的运用和体会:

一、导言需重视形式的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常说“教无定法”,音乐课上导言的摄入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无论是通过听、看、动、想、说等哪种方式都能直接、间接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从心理上就能感受到很强的“诱惑力。那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配合老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学生很快就会融入这生动而有趣的氛围里,课堂上会很自然地表现出主动、积极,在轻松愉快的互动学习中,老师讲得有劲,学生也听得有趣,教学效率自然会高。所以说,课堂的导言设计必须重视形式的趣味性,这样才能调动上课的气氛,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唤起热情,让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这就要求音乐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猜谜语、讲童话故事、游戏、儿歌,都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手法。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考虑儿童容易接受又不失趣味的教学进行导入,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导言需注重启迪的创造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课的导言只是老师一味的说,学生认真的听,这样使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丝毫得不到发挥,而创新教育倡导我们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设计、发现和创造的方法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我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深知音乐不单单存在于磁带和光盘中,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妙的声音。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找声音的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春天。

师:看,今天外面春光明媚,再过几天百花都会盛开,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现在就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来听几个声音,听一听,在春天里大自然都有哪些声音?(点击课件播放雨声、风声、雷声、水声,学生轻轻聆听。请孩子们猜一猜听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给它们起个名字:如春雨姐姐,春风妹妹,春雷伯伯,春水阿姨等。并模仿出来。)

师:我们来看看手边的哪些物体是能发出声响的?

(我先拿铅笔敲击装水的杯子,让杯子发出动听的声音然后有节奏地说道:“春雨姐姐唱歌,滴嗒滴嗒,我们一起听它唱。孩子们都听得入了迷,而后,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寻找用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来模仿,教室里一下热闹了起来)

生:一边晃着自己的铅笔盒一边说:“春水阿姨鼓掌,哗啦哗啦。”

生:握紧拳头去敲击课桌说:“春雷伯伯打鼓,轰隆轰隆。”

生:把废纸用力地撮成一团来发出声响说:“春风妹妹弹琴,沙沙沙沙。”

霎时,教室里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地音乐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这种导入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使课堂充满了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也为教唱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

综上所述,讲授音乐新课,导言这一环节确实非常重要,它是学习新课的开始,是令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全堂下来感兴趣与否的关键,这无疑对音乐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何将传统的导言式引入教学,变得更科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老师运用得当,是一个要不断创新,长期思考的课题。但是,就目前来说,如果将多种导入法相互结合,在形式上渗入趣味性,在言语上富有艺术性,方式方法上具备启发性和创造性,师生互动参与,让学习变得多元化,定能使传统的音乐课变得妙趣横生。把学生带入快乐的音乐殿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年06期.浙江音协出版社

[2]《中国少年儿童歌曲博览》2010年02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3]程英华 - 《音乐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文集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业发展;评价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1-0000-02

The Development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of High School Music Lessons

Luo Liwe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the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tatus of secondary school music evaluation system.Through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old school music education with the current trends,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school music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s designed.The new system focuses on changes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old system to work hard and make the system more suited to the times.

Keywords:Music education;Academic development;Evaluation system;Design

一、背景

为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在广泛调查与论证的基础上,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我国中小学教育只有实施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教育才有前途,教育才能与国际接轨。《通知》要求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培养;评价标准既应注重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法要多元化,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二、现状

我国已开展发展性教育评价且做得较好的地区有北京和上海。我市渝北区在音乐学科发展性评价方面已取得直接突破性进展,小学生音乐学科“我的成长记录册”(1、2、3年级)已进入全区各小学实验;北碚区作为国家级首批课改试验区,已初步完成了音乐学科中小学生的素质评价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这些成果都为本课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之处。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子过河,应该有大量的问题存在,需要去发现、解决,尤其是不少基础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构建或者进一步发展、完善。

三、需求分析

(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希望通过本系统的研究,改进现行音乐学业成就评价体系中的一些弊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落实新课改。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1.评价目的如何由鉴定选拔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标准如何由强调统一向多元化转变;

3.评价方式如何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4.如何由重视学习结果向既重视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转变。

(二)角色分析

本系统主要面向的是学校为单位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由此就能得出系统的使用角色有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为了方便对系统的全面管理,系统还需要设置一个管理员角色。由于教师的分工不同,教师角色又细分为普通教师和具有汇总分析功能的教师。

(三)功能分析

根据上一步分析出来的系统角色便可以分别对每个角色的功能进行分析。

教师:对所负责学生进行评价、查看成绩和家长意见、生成学生综合评价、创建活动。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单个学生为单位。查看学生成绩可以查看一个班级的也可以查看某个学生的。查看成绩按照一个学期为单位。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查看老师和家长的评价。学生只能对本期的内容进行操作。

管理员:对学生、班级、教师进行管理。

(四)环境分析

由于本系统基于学校为单位且主要面向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因此系统的使用环境主要有一下要求:

1.由于学生为中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并不是太多,而且很多学生家长的计算机水平也不高;

2.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使用本系统大多数时间都不会在学校内部,外网访问;

3.本系统主要面向中学音乐教育,一般中学的学生规模在几百到上千人不等,教师规模在几十到上百人不等;

4.一般的中学网络都比较简单,服务器多采用塔式或者机架式,并且服务器的数量有限。存储多使用服务器自带的存储空间,少有使用单独的存储服务器。

(五)界面分析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教师亲自完成输入;

2.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或者是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完成;

3.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沟通主要靠家长亲自完成;

4.学生的综合情况需要最终形成一个纸质的文档呈现并保存。

四、设计

(一)用户

1.分类:根据需求分析可以简单得出本系统主要的用户可以分为:(1)教师;(2)学生;(3)家长;(4)系统管理员。在这四种用户中教师用户又需要细分为一般教师用户和汇总教师用户。

2.功能说明:(1)一般教师:对学生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设置学生的学习活动;查看家长的评价;查看学生的自我评价;(2)汇总教师:将学生的综合情况汇总打印;(3)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进行自由组合;对同一小组的成员进行评价;查看老师的评价;(4)家长:对学生的近况进行评价;向学生的任职教师留言;(5)系统管理员: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班级。

(二)流程

1.整体业务流程:系统的业务流程主要是按照时间来进行安排。学校的业务流程也是按照一学期一学期的进行反复。因此系统的业务流程以一学年为单位。大致流程如下:

2.各角色业务流程

(三)网络架构

通过需求分析我们知道了系统用户需要通过因特网来访问。系统绝大部分用户的计算机水平都不高,特别是要考虑到中学学生在计算机方面才起步不久,对计算机的操作并不熟悉。

目前,流行的网络架构有两种一种是服务器/浏览器模式和服务器/客户端模式。服务器/浏览器模式即B/S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并且现目前使用的大多都是微软IE浏览器或者是与之兼容的浏览器。而且服务器/浏览器模式还具有维护升级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因此,本系统选用服务器/浏览器模式来构建网络。

(四)软件架构

本系统选用三层的软件架构,分别是用户视图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用户视图层主要是一些用户所见的网页页面、操作界面和报表。

业务逻辑层主要是对用户操作进行一些验证、数据提取运算等。

数据访问层主要是保存业务逻辑层获得的数据结果。

(五)其他关键问题

1.评价目的:以往老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为某一单项选拔优秀的学生,因此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这样的评价系统只会让好学生更加的好,差的学生继续差,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而本系统着重改进了老系统的不足,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各个大的方面的重视。例如:不再像老系统那样只重视学生的半期、期末成绩,而是将学习分为六大阶段,教师、学生对每一阶段学习完成后都要做出评价。学习中,不再使用家长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发挥,更加看重了学生的主动性。

第7篇

活动目标:

1.可以让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

2.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3.体验在与同伴游戏时的快乐。

重难点:在熟悉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音乐CD、纸飞机、铃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小朋友们,看看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唱歌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好不好?

哎呦,真有礼貌,除了客人老师来了,还有谁来了?快坐下来看看。

二、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

出示教师折好的飞机,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小动物坐在纸飞机上飞行,他们开心吗?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比如起飞、转弯、上升、下降、落地等。

在教师的铃鼓声中,幼儿用肢体模拟飞机飞行,当铃鼓节奏停下来的时候,幼儿也需暂停飞行。

三、播放CD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歌词,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用动作表示你是一张纸,正在被折成飞机呢?在想象自己变成一架纸飞机,你会怎么飞?

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两到三遍。

四、将幼儿分组,根据歌曲来玩儿纸飞机的游戏。

第8篇

在设计音乐活动时,我们要遵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将奥尔夫“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理念贯彻到音乐活动中去。

原则一: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发现和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将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和内容纳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去。

《小鼓咚咚》的选材则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而来的,当幼儿发现教师打起“非洲鼓”时,有的幼儿也开始学着教师的样子用两只小手拍打着桌面,他们的节奏各种各样,有的稳定,有的混乱,但是光这样拍打,幼儿能得到些什么呢?我从节奏型的学习上入手,让幼儿通过活动巩固原有节奏型的基础上掌握更多不同的节奏型,然后通过统一的媒介,让幼儿完成一次完整的演奏,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原则二: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原则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是亲身实践,就是要学生“动”起来。在《小鼓咚咚》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予幼儿充分“动”起来的机会,在活动开始时的“开火车”游戏中,随着音乐节奏越来越快,幼儿的兴奋点也越来越高,让幼儿感知了节奏的快慢,并且成功激发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当请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当小鼓进行拍打的时候,他们又做了全身运动,他们利用不同的肢体部位表现出自己的节奏型,也很乐意学习别人的创作。当幼儿拿到“小鼓”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拍打起来,还学着教师的样子边唱边拍,连小嘴也动了起来,这种积极性一直延续到活动最后,整个活动都是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完成的。

原则的第二部分关键是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小鼓咚咚》的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引导者、诱导者、参与者。通过一句小小的提示,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主动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拍打出哪些好听的节奏,观看了同伴的演奏主动模仿学习,从教师的演奏中发现音乐好听的原因,学着老师的样子尝试演奏,最后发现节奏谱的问题,调整之后开心地合奏,这些都是幼儿自己完成的,教师的工作则是提示、串联和总结。

原则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是人的主观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小鼓咚咚》的教学中,开始让幼儿拍打身体节奏,在尝试后,有的幼儿拍打出的节奏型很稳定,有的幼儿则在一处拍打得出有变化的节奏,有的幼儿节奏单一,但是位置多变,还有部分幼儿节奏很不稳定,甚至是乱拍,但是他们乐于尝试拍不同的部位,我们发现幼儿都是很投入的,觉得自己的创作很不错。我们没有大量的鼓,因此就把音质相近的“水桶”作为乐器,幼儿看到乐器“水桶”都很疑惑,带着疑惑,幼儿开始尝试玩了起来,有的拍桶的底部,有的拍打桶的侧面,这时教师也不用很快为幼儿解答,不论拍哪里,幼儿都很快乐,都很投入,很快,这件新的乐器被大家喜欢了。

第9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目标 总目标 音乐教学

一、音乐课程

(一)音乐课程目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指南。狭义上讲是指某一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主题部分。

(二)音乐课程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情感规划与价值观的形成。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丰富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三维目标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平台,过程与方法是这个平台的策略保证。三维目标是互为关联、互为包容的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总目标的方式

(一)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构思的反映。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音乐的本质特征开始,以审美体验作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并以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为主,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教师要理性地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对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完成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的功能

传统教学中含混模糊的教学目的被具体的教学目标取而代之,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教学目标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三维的,要明确每一个维度的教学内容,并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相关内容变成目标语言,进行提炼和概括。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把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感受。音乐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音响资料,音乐教师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对音乐熟悉的过程其实就是体验和感受的过程,音乐教师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感受,才能在教学设计时找到独特的视角,设计出的教学才能有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感受,才能投入自己的感情进行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音乐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如何体现三维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给音乐教育提供了宽广的实践舞台。当前的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其实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把学生的艺术实践重视起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一名优秀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是容易量化的,但是,对于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却很难衡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能力。然而,现在的教学大多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情感、态度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把教学局限在一个单调的框子中,使教学没有情感的参与。从而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了学习兴趣。

三、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想法

(一)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的基础课程。所以,在总体目标规定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其次是方法和过程,最后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音乐课程目标的顺序上,我们能够看出音乐课堂教学的本质。音乐教师想要上好音乐课,就得仔细思考如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使学生通过音乐教学的途径得到更多情感体验。

教师要想上好一堂有质量的音乐课,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层次性。音乐学科有其特点,学生的天赋也因人而异。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合理地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音乐学科的特性与其他的学科有着较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评价音乐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只评判学生能不能唱歌,还要考虑学生的声音是否动听,有没有明显的进步。

(二)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以曲调的听辨和表现为重点,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的一、二年级音乐教学目标是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小学生对小学音乐的兴趣。小学三、四年级音乐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培养小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中学音乐教学目标

中学一年级音乐教学目标是感受音乐的丰富表现力,提高音乐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体验中学音乐活动的欢乐,丰富中学生的生活情趣,使中学生养成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四)大学音乐教学目标

大学的音乐课程通常是选修课,主要是让学生丰富知识、扩展知识结构,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放松自己的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强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