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内贸易问题

时间:2023-06-22 09:32:53

导语:在国内贸易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内贸易问题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第2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贸易份额,其中对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2001年中国就有57%的出口贸易和52.3%的进口贸易是同这些国家进行的,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份额。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价格剪刀差日益拉大,包括中国在内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一方面迫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彼此恶性竞争;另一方面又屡屡启用反倾销、反规避的诉讼程序以遏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所以中国在产业内贸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问题表现如下。

1.差异产品没有特色且技术含量低

所谓差异产品,指那些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替代性但是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我国产品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平的花色、款式等的差异;二是纵向的质量差异。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纵向差异则是由于同类产品技术资本、技术密集度的不同,质量高的产品资本、技术含量也较高。由于我国企业对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所以无论是对水平差异的产品还是对纵向差异的产品的生产都不能达到其所要求的标准,因此我们应该运用高科技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差异性产品。

2.产业结构水平低,缺少竞争力

由于本国的科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技术密集度产品,而我国却处于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差异产品特征显著的也只有汽车、机床等,但是它们所占的比重也很有限。这表明中国在这些产品上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高贸易保护下,也是进口多出口少。产业的分工首先是从产业的国内分工,发展到产业间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当这种分工所需要的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3.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

受传统贸易理论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水平型国际分工的意义认识不足,过分强调比较优势与经济互补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该指导思想也影响了对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信心和有效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从目前看,我国劳动力和部分自然资源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和出口一些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仅仅按照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贸易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国际交换中,初级产品和低加工产品的贸易条件正相对的甚至是绝对的下降,而且,由于我国人均资源贫乏,劳动力素质较低,立足于以资源和劳动密集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缺乏产业内贸易的支撑型产业和产业群

国外很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产业群,而我国的很多产业主要集中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属于加工型的贸易,只是单独生产某一种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其相应的产业群。要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仅仅从单一的产业来说是不可以的,应该和其他产业密切联系起来。

5.缺乏高度内部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贸易内部化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跨国公司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善,以内部化市场作为外部市场的替代,通过内部交易和转移定价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规模不经济问题。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很低,产品出口的能力差,缺乏规模经济,自然贸易内部化程度也很低。这种状况,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整个国家来说,都缺乏合理的经济性,影响出口效益的提高。 二、促进和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1.大力发展国内产业内贸易,实现规模经营战略

我国为了达到产业的规模经济,可以先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进而推广到在国际上实现产业内贸易。凡是国内能够生产,而且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的产品或工序,都可以在同一产业内进行交换,从而在国内实现产业内贸易。同时,国内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是还没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生产的产品还需要进口。主动适量进口部分先进的产品既可以对国内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国内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高级化。从国内产业内贸易到国际产业内贸易,不失为发展规模经济的好方法。

2.实施差异产品战略,促进国际产业内贸易发展

产品的差异化是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一般地说,对垂直型差异产品的需求要受到消费者收入的制约;而对水平型差异产品的需求则受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因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应考虑到消费者的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的因素来加强和扩大差异产品生产,从而促进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国从发达国家进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而向发达国家出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与中国同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动方向相反,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质量的产业内产品,向这些国家出口高质量的产业内产品。由于中国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大,产品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因而失去了获得较多利润的机会。

3.实施产业化战略,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低水平是制约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实行产业化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促进贸易结构的升级,对于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要特别重视调整和提高工业结构,致力于缓解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并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应调整产业政策,加强国际合作;密切出口产业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我国应该尽快实现由产业间贸易为主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到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

4.培育和建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巨型企业

第3篇

十九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对国内经济的保护问题,开始针对保护经济进行反垄断法律的制定,一般来说,反垄断法属于国内法,主要的内容包括对本国国内经济恶性竞争的禁止以及不公平贸易问题的禁止等问题,主要针对的是国内贸易经济,但是,这并不代表反垄断法对国际贸易部会产生关系,实际上,反垄断法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说有着直接的联系,主要的原因在于国际贸易本身就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贸易形态,在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经济发展限制问题,对国内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国际贸易中限制经济活动十分的频繁,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维护国内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反垄断法所适用的范围更加的广泛,因此,目前很多的国家都为了保护本国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频繁适用反垄断法。

二、片面的反垄断法实施导致域外管辖产生

很多的国家的反垄断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片面的保护本国的贸易,导致本国国内贸易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垄断行为,对国际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还有部门的国家所实际出台实施的反垄断法,还存在着域外效力,这对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美国的长臂原则,美国对于贸易的主张问题上,主要实施的是域外管辖,这种管辖方法对国际贸易有着更加深入的影响。反垄断法本身就是强制性的法律内容条件,一般来说不能够在合同中提前适用,同时也不能够直接的对法院的管辖权进行排除在外,因此,对于国际贸易有着直接性和强制性的影响,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说,需要从根本上对经济秩序进行维护,实现对贸易经济的较好保护问题,相对于一般的经济法来说,反垄断法制裁措施十分的激烈,除了可能产生民事制裁之外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刑事制裁,因此,针对国际贸易和反垄断法的发展来说,需要进行足够的重视发展。

三、反垄断法本身是维护自由竞争的手段,但是可能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1、保护本国贸易一般来说,反垄断法本身就是维护经济竞争的发展,同时其主要实施的目的是对垄断进行限制,保护正常竞争,同时还需要在实施反垄断法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反垄断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市场竞争产生较好的维护作用,但是,一旦自属国对自身贸易片面的进行贸易保护,就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本国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市场的正当市场竞争有着严重的赢下。一般来说,对于各个独立的国家来说,反垄断法能够为本国的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如果保护不得当也会出现片面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各个国家对于贸易发展来说,对反垄断法一方面表示支持态度,鼓励本国的企业能够对国外市场进行一定的垄断,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限制其他国家对国内市场进行经济垄断,因此,对于反垄断法的发展来说,长期以来,各个国家都是持有两个基本态度,两者进行综合的协调发展。各个国家都可以通过反垄断法进行较好的国内贸易保护,维护国内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2、贸易保护反垄断法的实质就是进行贸易保护,各个国家对于反垄断法来说,都是实施的重点内容,经济部门一般都是从本国的利益来说,一切以本国的利益为基础,对于国家的出口贸易进行一定的限制发展。各个国家为了实现对本国国内贸易的保护发展,实施反垄断进行有效的市场垄断,在本国市场中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管理发展,根据相关的低于管辖,反垄断法主要体现的是在本国国内市场中所实施的垄断行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反垄断法本身就是防止其他国家对其本国经济实施垄断出台实施的法律,其根本在于对自身国家经济的保护和市场秩序的维护。

四、在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时,主动的维护经济秩序

很多的国家的反垄断法在国际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片面的保护本国的贸易,导致本国国内贸易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垄断行为,对国际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本国贸易的发展,反垄断法本身就能够对国际贸易以及国内贸易两者进行综合的影响,我国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快速的发展,不断的加强国内产业同国际市场之间的交流发展,才能够实现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于反垄断法同国际贸易之间的发展关系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针对我国国家经济的出口问题,在进行经济出口的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通过反垄断法进行较好的国内贸易保护,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实现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总结

第4篇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分工专业化思想的梳理

1.斯密定理

著名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通有无。斯密定理直接地表述为市场范围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市场范围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交易费用(盛洪,1994)。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市场需求被默认是外生的,市场范围的扩张只能停留在交易费用外生的水平上。斯密定理仅从市场需求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分工演进机制,却没有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方结合起来研究分工演进机制。而在市场供给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可以刺激供给,有利于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斯密定理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揭示分工演进的机制。

2.杨格定理

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需求层面上的分工演进机制的分析,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动态化分工演进机制。杨格定理认为,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1928),杨格补充了由交易费用外生分工,由分工内生市场规模的机制。可见,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对分工及其演进的机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交换能力是市场交换范围的制约因素,而交换范围又是分工深化的限制因素。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形成了一个分工自演进组织体系,分工与专业化产生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并反过来提高经济体系的总效用,但同时分工的出现是以交易费用的相伴而生为代价。前者是由静态市场规模推动的分工,后者则是由组织创新推动的分工;前者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而后者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综合二者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由分工到分工的自我演进机制,而这一机制中的契合点是交易费用。分工的自演进将市场规模动态化。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提高是一种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交易费用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几何级数的增加(Becker&Murphy,1992)。

3.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杨小凯1984,1991,1997),使人们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日益增加,这是人们选择分工专业化带来的收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人们在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人们必须在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寻找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当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分工专业化经济,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反之,当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低于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自给自足经济,即自己生产多种自己所需的产品并满足自己的消费,这时将没有商品交易。显而易见,分工专业化是推动国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而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则必须通过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们的合法财产与收入的安全性,努力提高交易效率,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只有分工的效率超过交易费用时,自给自足经济才会演变为分工经济。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分工就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如果我们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

费用的关注中,站到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二是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上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

事实上,经济学是解决两难冲突(tradeoff)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如“完全竞争”那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andWi11S,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中,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问状态。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均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

二、新兴古典解释贸易产生的新思路

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是假定在纯消费者和厂商绝对分离的前提下,而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割开来,却难以阐明国内贸易何以发展到国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问贸易量的原因。D—S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却不能内生地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变,因为按照这些理论,人们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是国际贸易,而不是实际作为开始的国内贸易。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既相承又具有开创性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一生产者的新框架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构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

基于库恩一塔克定理,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任何经济现象的出发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构建贸易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小民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核心理论。杨小凯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基本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张永生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的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存在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分工理论,并将之加以数学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和分析工具。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说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将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引向组织问题,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兴古典分析框架的演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一系列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交易费用模型可以解释贸易的出现等现象。文章这里用图1说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此图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此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系统中有4个消费者一生产者,每个人必须消费4种产品,而且可以选择生产1,2,3或4种产品。没有市场存在,整个经济分成四个互不往来的部分,经济没有一体化,没有商业化,生产集中程度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低。若假定专业化可以通过加速熟能生巧边干边学的过程提高生产力,则在图1—1的自给自足,即国内贸易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很低,但是它却完全没有交易及其产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所有人的生产消费结构相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很低,在图1—2的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中,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从4减至3,即专业水平上升,因此生产力上升,市场也从无到有。每个人的交易次数从O增至2,交易费用也从无到有。经济分为两个互不往来的部分,与自给自足相比,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产品1或2的生产者人数也从自给自足时的4个减至2个,所以生产集中度上升,同时也出现两类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专业,因而比自给自足时结构多样化程度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图1—3则是一种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比局部国际贸易时增加。

经济体系之所以能从自给自足状态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乃至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是由于在这类框架中有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高。在一个静态模型里,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国际贸易演进。在一个动态均衡模型里,即使交易条件没有外生地得到改进,分工的演进也会白发地产生。上述两种现象,会作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同时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由于个人选择专业模式和水平的自利决策而内生出现的,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的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体系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乃至完全国际贸易演进的方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互相独立的国内市场从多逐渐变少,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市场能够有效率地决定贸易品的种类和贸易的范围,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

第5篇

一、利弊分析

(一)有利方面

主张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的同志,主要提出了三点的“利” 作为论据:

1.避免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2005年7月20日汇改开始人民币进入上升通道,兑美元累计升值20%以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但由于同期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以及我国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升值。汇率波动使大量外贸出口企业蒙受损失,汇率不稳也使得交易双方预期不明,为防止汇率风险而推迟或减少减小订单,而内销则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2.减少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出口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大,受外部影响也大。本轮经济危机中,由于国际需求下降,特别是占我国出口市场比重60%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衰退,我国外贸出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下滑,在去年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以后,1-6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已同比下降21.8%。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半年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

3.减轻来自国际社会的外部压力。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使得近年来贸易摩擦增多,国际压力空前。欧美国家一方面利用“两反一保”和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其市场,一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及农产品市场,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继续施压,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甚至是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外贸出口颇有微词。来自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若部分外贸出口转内销则可以减少贸易不平衡,从而减少贸易摩擦,减轻外部压力。

(二)不利方面

从政策上引导企业转做内贸,也必然会面临以下三点“弊”:

1.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将减弱。众所周知,外贸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近几年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2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研究,出口每增长1%,可以拉动消费增长0.68%、拉动投资增长0.74%。外贸出口转内销必然会减弱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与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政策是相违背的。另外,若外贸出口转内销导致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同样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分工可以优化全球的资源配置,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国的福利,反之,外贸出口转内销将会降低资源的利用价值,使国家福利流失。另外,外贸本身就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检验,许多大型跨国企业正是通过外贸的发展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加剧国内市场竞争产生挤出效应。外贸出口转内销必定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若内部需求不能同步扩大,则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竞争,产生挤出效应,使得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倒闭,也有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影响市场秩序稳定。

(三)综合分析

任何政策选择都会有利有弊,关键是要整体上利大于弊。提倡外贸转内销,有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弊。

一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功,外贸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扩大出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刺激和扩大了国内总需求,同时还大幅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进一步深化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国际市场是靠长期开拓发展的,面对一时的困难,放弃市场容易,今后再想重新进入就更加困难。

三是外需与内需、外贸和内贸在实践中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而者都可以促进就业,增加国民收入。内外贸并举,两条腿走路,总要比仅仅依靠内需、一条腿走路要好。

二、供求分析

(一)国内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市场商品供应总量持续增加,已经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总体来说,大部分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但有17%的商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商品供不应求。短缺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类产品和一些垄断行业,需要通过扩大进口和破除垄断来解决;而在普通工业品生产领域,更多的是出现相对过剩,很多企业出现开工不足。供过于求商品主要集中在电器、体育娱乐用品、五金工具、鞋帽等工业消费品领域;供过于求的生产资料主要集中在汽车、机电产品、建材等领域,而这些产品正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通过出口消化了部分过剩产能。

另外,我们通常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衡量国内市场对货物商品的最终需求,如果外贸出口总额相对于国内市场需求越大,其比值越大,则外贸出口转内销对内贸企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即可行性越小。

2000年-2007年期间,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国内消费的增长,“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显著的上升趋势,2006和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甚至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2007年出口达到92599.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最大值1.04。而08年虽然受出口下滑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但“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达到0.91。

依据2008年的数据,每1%出口转为内销,国内消费需要增长0.91%才能平衡供给,这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若2009年中国经济不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和国内消费均按2000年-2008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增长,那么2009年出口将达到121163.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80亿元,但据目前来看,1-7月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2%,预计全年下降15%,即预计09年出口84332.66亿元。若要使经济以预期速度增长,外贸出口企业的生产不受影响,则36831.14亿元的外贸出口差额须由国内消费来满足,即0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需增加到154611亿元,比08年增加46123亿元,增长42.51%,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二)内外贸产品结构不同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不同,各国出口的将是具有比较优势或资源丰富的产品。宏观上,内外贸产品结构对等或相似是外贸出口转内销可行的必要条件。

有关国内贸易的宏观统计数据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商品分类销售额”最能反映国内市场的最终需求,而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直接选取海关统计数据库中SITC分类的数据来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石油及制品类”、 “金属材料类”和“食品、饮料、烟酒类”占据国内贸易批发与零售的前三位,总共接近50%。而我国出口商品前三位分别是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气零件。如表1所示,出口贸易与国内贸易统计的商品分类标准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进行直接的对比分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按照国内贸易统计中的商品分类标准对出口贸易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整理后的出口商品首位是“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占34.68%,在国内贸易中仅仅占4%左右,位居第八。国内贸易中占比排在首位的“石油及制品类”,2007年占比21.08%,而在出口贸易中只占1 %左右,2007年列出口第8位。国内贸易占比排在第三的“食品、饮料、烟酒类”,2007年比重为12.58%,而在出口贸易中一直在3%左右。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国内贸易与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外贸出口转内销在供给与需求上难以对应,可行性较低。

(三)扩大内需也有很多困难

国家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内需,这是十分正确的,可以说启动内需是大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基石,应该作为国家长期战略来贯彻执行。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忽视外需。一方面扩大内需本身就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另一方内需和外需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如果通过扩大内需使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使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国内市场容量将不可限量,足以容纳外贸转内销的部分。但是,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现在的市场还难以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消费层次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另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的比例变化有其历史、文化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短期内能够改变。

近年来,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2007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48.79%,居民消费支出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47%,下降到了2007年的35.45%。

形成这一局面有多重原因,其中有一条是肯定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也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仅为3223.85元,而城镇居民为这一数字的3倍,据统计,目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并不是不舍得消费,而确实是无钱可花。当前国家许多拉动内需的政策都是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如:家电下乡政策、购车补贴政策。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拉动作用有限,也难以持续。

因此,从宏观的供求关系来看,短期内国内需求难以购买外贸出口转内销的供给,外贸转内贸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

三、实务分析

外贸出口转内销微观上需面对实务上的困难。

外销在多数情况下以“客户+订单+生产”的单一交易方式进行,企业基本上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打版、生产、交货,其核心能力聚焦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及重大贸易客户的管理维护上;而内销则是“市场需求+产品组合+渠道网络+品牌打造+团队执行”的系统对抗,将直接面对复杂多变消费群体、消费结构、经销,其核心能力聚焦在产品的适销对路、差异化的产品风格、渠道掌控与品牌提升上,整体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多层面、较为精细的系统化操作,迥然不同的操作思路套路对外销转内销企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表2所示,外贸企业转内销在实践上将遇到了以下几方面困难:

(1)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营销渠道是国内销售最重要的环节,内销企业一般采用支付“进场费”进入大型零售市场的方式进行销售,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零售终端,内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外贸企业以往的销售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网站、参加展会等方式接单生产,也许销售部门只有两三个人。外贸企业转内销需要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还需要支付“进场费”等渠道费用,这些都令许多外贸企业望而却步,缺少完整的营销渠道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最大障碍。

(2)没有自主品牌或品牌无知名度。大部分外贸企业属于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类型,很少拥有自主品牌,在国外市场生存依靠的是OEM,这种模式下企业只需要把产品生产好,市场的风险和残酷的竞争则有品牌商承担。内销企业多数拥有自主品牌,且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品牌进行包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知名度低的品牌难以进入较好的商场。大多数外贸企业要想拥有知名品牌非常不易,仅商标的申请程序就大约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提高品牌知名度更是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外贸企业在国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使得他们的产品虽然有较好的质量,但难以进入好的商场,销售业绩自然也就不容乐观。

(3)研发能力不高或不符合国内需求。除部分企业采用贴牌生产外,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加上贸易补偿是外贸企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三来一补”式的外销模式大多是客户提品标准,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能力往往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多年的外贸经验使得外贸企业一般都拥有相对稳定的客户和国际市场,按照双方订单上达成的数量和产品规格进行生产,对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改进都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造成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较差,难以针对市场作出产品更新。

(4)订单规模及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在订单规模方面,国内采购的订单金额一般不如国外那么大。外贸订单动辄百万的诱惑使得以前很多外贸企业不愿接受国内小单,因为大订单具有小订单不具备的规模效益,而且小订单让企业挣的也少,但是,小而散却是内销的特点,企业看起来庞大的销售规模都是靠着无数经销商分散的小订单堆积起来的。在运营模式上,外贸采购的订单制,采购商给厂家技术图纸和标准,然后下订单,货到付全款;而内贸采购是实物制,要求厂家先生产出货品,采购员根据厂家的货来决定买多买少,这对厂家而言存在风险和库存问题。

(5)销售结算方式不同,经营风险加大。在预付款上,国内采购商要根据厂家情况,个别交涉,一般货款的结算有一定期限的账期,非食品类商品要实行退换货制等,风险较大。而国外采取的是国际标准的信用证和提前预付定金制度,生产企业风险较小。外贸企业转内销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同,资金的周转速度减慢,对资金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

(6)没有国内售后服务体系。外贸企业一般不用考虑售后服务问题,企业的任务只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货,而内贸采购商则会要求制造商投入人员、资金参与促销、广告等,为商品的销售共同出力。

可以看出,外贸和内贸在交易规则等实务操作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面对国内市场的交易规则和制度,外贸企业的内销之路困难重重。

第6篇

关键词:银行贷款 贸易融资 企业选择

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和机制下,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按照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方式分类,主要是流动资金贷款和贸易融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是主流,贸易融资主要集中于国际领域,占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我国内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融资规模迅速扩大,流动资金贷款向贸易融资转化趋势初步形成。

1、当前贸易融资发展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

国际方面,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取得重大成果。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21万亿美元,进口额1.95万亿美元。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为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在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势不可挡,近期在台湾炒得沸沸扬扬的阻挠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事件,只是经济车轮前行中的一个“小插曲”。对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为贸易融资业务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国内方面,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银行是一个经营资金和风险的行业,抵御风险的终极手段是消耗资本,规避风险的直接目的是创造利润。消耗最少的资本创造最大的利润,这就是商业银行孜孜以求的价值最大化目标。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利润贡献以存贷利差为主,然而这一事实将面临改写。原因如下:

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金融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其中最核心的内容为利率市场化,例如放开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与下限,放开存款利率的下限等。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预期平均年收益率高达5%以上,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利率管制一旦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就会加剧,必将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对利润贡献的明显下降。

二是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2008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监管机构认识到,现行的银行资本监管国际规则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来增强银行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为此,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协议的实施要求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必然导致银行资本利润率快速下降。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银行盈利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银行必须寻求出路,创新转型。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是典型的高资本占用和单一存贷差产品,已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金融改革方向。

2、贸易融资的比较优势分析

贸易是永恒的,贸易也是庞大的,在我国国际贸易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早在“十二五”规划初期,我国就设定了国内贸易总体规模指标实现翻番的目标,预计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凡有贸易就有贸易融资,贸易融资服务贸易。贸易融资是银行以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为基础,围绕国际国内贸易流程的各个环节而提供的一系列融资。通俗讲,就是银行根据企业的某一笔贸易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注入银行资金,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交易。贸易融资的品种较多,大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均可以分为买方融资和卖方融资,国内贸易融资还通常依托结算产品划分为票据融资、国内信用证项下融资和国内保理等。

当前,为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国内银行对贸易融资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银行还成立了专门负责贸易融资的部门,如贸易金融部、供应链金融部等;为鼓励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一些银行还都出台了相关的发展目标和激励机制,如农行设定2014年贸易融资占比不得低于全部短期贷款15%的发展目标,以后逐年递增。下面分别从银行和企业角度,分析贸易融资的比较优势。

2.1、从银行角度看,贸易融资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贸易融资基于自偿性特点,有效降低了融资风险。自偿性即自我清偿、自动清偿。如给卖方的融资,以将来应收账款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给买方的融资,以产品加工销售后未来的销售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贸易融资的期限一般与应收账款账期或加工销售周期相匹配,回款即还款,资金使用效率高。而流动资金贷款一般不与具体某一笔合同严格挂钩,且期限相对固定,还款来源游离于银行可控范围之外,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二是贸易融资基于组合性特点,其产品线长,产品带宽,可以提高综合回报。组合性体现了贸易融资仅是银行提供给客户众多产品中的一项,且是最重要的一项。它是银行成功营销企业客户的突破口,企业办理融资后,与这笔融资相关的结算、交易、理财、存款、担保等产品必将随之而来,如同穿起一串漂亮的珍珠。对于银行来说,贸易融资的价值,不仅仅在自身,而在贸易金融的大境界中。反之,流动资金贷款与其他产品的组合性较差,综合收益不高。

三是贸易融资经济资本占用低,是银行资本节约型产品。银监会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于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贸易融资经济资本明显低于流动资金贷款。举例说明,农业银行同样一笔资本,叙作的贸易融资金额,可以是流动资金贷款的1.7倍。在监管层要求提高资本充足率至15%的情况下,贸易融资节约了资本,实现了资本的效用最大化。

2.2、从企业角度看,贸易融资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融资成本低。外币贸易融资成本高度市场化,以美元融资为例,成本报价采用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加点的方式,年利率为5-6%(具体依融资企业授信、业务品种、期限等情况确定)。国内贸易融资期限一般最长为半年,即以半年期基准利率5.6%浮动,低于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的浮动基准6%。

二是受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程度低。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连,正如近两年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复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商业银行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途径,信贷规模控制就是措施之一。以农行为例,总行每月月初设定人民币最高放款额度,超过额度的贷款一律不得发放,企业贷款排队等规模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外币贸易融资基本不设额度上限,用款时效性强,随贷随用,审批和发放不存在时间间隔长的问题。另外,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可以通过产品设计绕开规模控制,如从表内融资转为表外融资。

三是准入条件低,担保条件宽松。正因为贸易融资对于银行来说风险低、占用资本少,银行才降低了企业准入和担保条件,归根结底这与贸易融资的自偿性特点有关。银行为企业贷款,有着严谨的信贷标准和流程,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不能满足流动资金贷款条件的企业可以尝试采用贸易融资来获得资金。

3、企业该如何选择

据金融业专家预测,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环境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正式落地的双重因素夹击下,将极大地压缩传统流动贷金贷款的资本利润率,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化大势所趋。30年前的欧美银行业和15年前的香港、台湾和新加坡银行业曾经走过的流贷贸易融资化之路就是一面镜子,足以为中国银行业贸易融资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201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和财政部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贸易融资发展的通知》,堪称史无前例,可见在国家政策层面是鼓励贸易融资发展的。作为资金的需求者――企业,是否觉察到了这样的变化?未来将如何选择融资方式?对贸易融资产品了解几何?是否实现了运用?据调查,国内大型进出口企业对贸易融资并不陌生,也切实体会到了贸易融资的诸多好处,甚至有的企业已实现了流动资金贷款的全部贸易融资化,而大多数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内贸企业还停留在那种“只认流动资金贷款”的阶段。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多年交易习惯使然、银行宣传力度不够等。把握经济金融变化的新形势,以变应变,顺势而为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为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准备和尝试:

主动获知金融信息。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经济中信息意味着机遇,掌握信息多的人往往占据有利地位。为此,企业需要与银行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要委派专人了解银行产品。近年来银行的创新产品可谓“百花齐放”,融资产品早已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贸易融资可谓另辟蹊径,其具有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组合,一个贸易环节甚至有4-5种产品,总有一款适合你。

勇于尝试融资产品。贸易融资确实起源于进出口贸易,但如今不仅仅局限于此,实现了国际业务产品国内化,如国际信用证演化出国内信用证、国际保理演化出国内保理、国际订单融资演化出国内订单融资等。这意味着贸易融资的适用范围已扩展到国内贸易,只要是有买卖交易,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可以利用贸易融资获得资金。因此,贸易融资的适用范围大大增加了贸易融资的运用空间,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要勇于“吃螃蟹”。

诚实提供真实贸易。机遇面前,银行准备的是不断变化的产品,企业需要准备的是贸易背景。2013年12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完善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银行必须以贸易背景真实性为基础来办理贸易融资,企业不得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现今市场上确实存在利用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融资的现象,监管层出台文件是为了有效规范这一融资“新贵”。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校正发展的路径才是正途。

注释:

[1]巴塞尔协议III.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韩国首尔.2010年11月通过。

[2]LIBOR(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际金融市场中短期资金拆借利率,是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包括贸易融资。

[3]资本充足率.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一般都对商业银行有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4]经济资本.描述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上,一定时间内(如一年),为了弥补银行的非预期损失所需要的资本。

参考文献:

[1]彭兴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金融学原理(第三版).

[2]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第四版).

第7篇

[关键词]引力模型 经济规模 产业比重 国家规模差异指数 贸易成本

一、引言

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必须要紧跟世界的步伐,通过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确定中国服务贸易产业模式下,对标准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寻找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Tinbergen(1962)和Poyhoten(1963)最早分别独立地提出了贸易引力模型。Fukunari Kimura和Hyun-Hoon Lee(2004)使用OECD国家的数据,对双边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标准引力方程分别估计。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和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更好地描述了引力模型。在国内,单文婷、杨捷(2006)引力模型扩展到了WTO成员为代表的基于国际贸易理员方、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华人人口比重、文化因素、FDI以及外交关系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流量的影响,指出语言和华人人口因素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有积极作用。王晔倩和林理升(2006)将引力模型运用服务贸易领域,研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服务领域内的边界效应问题。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模式分析

产业间贸易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基于要素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市场两个基本假设;产业内贸易则以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发生。为了后文的引力模型推导和扩展,本文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型。

G-L指数是衡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常用指标,有Grubel和Lloyd与1975年第一次提出。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代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分别指i 部门在t时期的出口和进口。在01之间取值,越接近1,表示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当为1时,表示该部门全部贸易均属于产业内贸易;而为0时,表示该部门全部贸易均属于产业间贸易,不存在产业内贸易。各国间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说明彼此之间贸易竞争性越强;各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越低,说明彼此之间贸易的互补性越强。如下表1是中国服务业各部门产业内贸易指数,数据来源于common database。

从部门数量来看,产业内贸易平均指数大于0.5,并且有逐年增长,这表明,中国服务业大部门行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模型,并且越来越多行业的贸易模式倾向于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

三、服务贸易引力模型的推导和扩展

从上文得出中国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笔者在垄断竞争模型假设下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从而分析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标准引力模型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单项贸易流量与他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公式形式为:,其中,K为常数,Mij为j国从i国的进口额,Yi和Yj 分别为i国和j国的经济规模,一般用GDP表示,Dij为i国道j国的距离。

1.经济规模

假设贸易时无摩擦的,对于服务贸易来说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贸易壁垒,即各国各有相同的价格。另外假设各国专业化生产不同种类的服务产品,并且各国具有消费者对服务产品有着相似的需求偏好,即任何一国的服务出口量与该国的GDP成比例。笔者引入ri和rw表示i国服务业产值在总产值所占比重和世界服务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用i,j=1,…C表示不同的国家; k=1,…N表示不同类的服务产品,即yik表示i国生产的服务产品k的产量,由于贸易时无摩擦的,服务价格在各国相同,假设是单位1,因此yik实际是i国服务产品k的产值,则每个国家的GDP表示为,全世界的GDP为。再假设国际贸易收支平衡,我们用sj 表示国家j的支出在全世界支出中的比重, 同时也表示j国GDP占世界GDP的份额,我们可以得出sj=Yj/YW, i国出口到就j国的服务产品的数量表示为:,将所有种类的服务产品k的出口量加总可得到i国向j国出口的服务产品总量为:

同样的j国出口到i国的服务产品总量为:

将与相加,即(1)+(2)可得到两国的双边服务贸易量为:

上面对引力模型进行重新推导,得出的结论与标准引力模型基本一致,即两国的双边服务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正相关。

2.产业结构

这里产业结构指的是一国服务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ri和rj表示i国和j国的服务业产值在总产值的比重。与上文一样的推导,得到两国的双边服务贸易量为:

从而一国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大,其服务贸易出口量越大;两国服务业产值比重之和越大,双边服务贸易量越大。由此可见,服务贸易与贸易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理论上的相关性。

3.国家规模差异指数

我们把两个国家所组成的自由贸易区为区域A,则区域A的GDP可以表示为YA=Yi+Yj。区域A相对于全世界GDP的比重为sA=YA/YW,而两国GDP相对区域A的比重分别为siA=Yi/YA和sjA=Yj/YA,由此区域A内i国向j国出口的服务产品总量为:

同样区域A内j国向i国出口的服务产品总量为:

由此区域A内两国的双边服务贸易量(4)+(5)可以表示为

即为“国家规模指数”,它表明服务贸易量和贸易国的相对规模有关。可得出,贸易国规模差异越小,国家规模差异指数值越大,相应地单边服务贸易量和双边服务贸易量都越大。

4.服务贸易成本

Andersen(2003)改进了传统引力模型,加入了贸易双方的多边总体贸易成本,从而将双边贸易量作为经济规模和相对贸易成本的函数,如下式:

,表示贸易成本,和表示两国的总体价格指数,表示消费者效用方程中产品的常替代弹性,国内贸易表达式为,

可以推出:

由于推出Pi和Pj ,可以得出:

把双边贸易量进行相乘得出:。

因为双边贸易成本的对称性,双边贸易成本表达式为:,得出:。

从以上可以得出在国内贸易量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成本越大,双边贸易量越小;贸易成本越大,双边贸易量越大。

通过以上对引力模型的推导和扩展,我们可以得出经济规模、产业比重、国家规模指数、贸易成本影响双边服务贸易。

四、服务引力模型的构建

标准引力模型,服务贸易量只与经济规模、距离有关。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服务贸易量还与第三产业比重、更加规模差异指数、贸易成本等因素有关。因此,构建新的引力模型:

两边取对数

中M是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双边服务贸易进出口国总额,GDPi和GDPj是中国和伙伴国的国内生产值,SPij是中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贸易伙伴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和,SDIij 是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经济规模差异指数,tij是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成本,Dij是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距离。

五、结论

在产业内贸易模式下,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得出影响中国双边服务贸易额的影响因素有经济规模、产业比重、国家规模差异指数、贸易成本及距离。

参考文献:

第8篇

延宕日久的全球金融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全球贸易领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新报告预测,全球贸易总量今年将萎缩10%,发达国家预计萎缩14%,发展中国家萎缩7%。

尽管全球消费总需求的下降是全球贸易总量下滑更为直接的原因,但金融体系从中快速抽离流动性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

不久前,大连某大型船厂得知,他们的境外买家因融资困难不得不搁置购船合同。眼看着几千万美元的订单泡汤,这家船厂的负责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紧急关头,与这家船厂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率先响应国家《船舶工业振兴规划》,为这家船厂提供船舶买方信贷服务(以下简称买贷)――给境外买家提供信贷,支持造船企业渡过难关。

“这之前,我们光是做买贷合同就花费了上百万元。但是这笔业务之后,民生在船舶买贷领域名声大噪,很多欧洲船东都主动来找我们。”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总裁林治洪在接受《首席财务官》杂志的专访时对此感慨颇深。

自金融危机以来,境外银行纷纷将船舶行业列为高风险领域,纷纷收缩授信,船东融资出现困难。然而,由于民生银行国际业务部此前在船舶买贷领域的经验积累,同时为响应国家对船舶企业的扶植政策,民生贸易金融在同业中率先开始涉足买贷业务。当然,高风险与高收益对等:一方面这意味着国内银行业迎来开拓中间业务的大好时机;另一方面各大银行在开展买贷业务的时候却不得不防范境外信贷的高风险。“除了在合同细节上严格把关,我们还需要对境外买方知根知底,使债项的综合风险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林治洪说,当得知这家境外船东买船后的主要用途是租给COSCO(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才放心地在信贷合同上签了字。

体制先行

“顾名思义,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是对贸易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服务,包括进出口押汇、开立信用证或保函、发票贴现或保理等,以此满足企业‘闭环式’的需求服务。”在林治洪看来,贸易金融业务以短期信贷为主,具有技术含量高、中间业务收入高、风险资产占有低、耗费银行资金低等“两高两低”的特点,是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重要支柱和利润来源。

早在各家银行纷纷抢占国际市场,开展贸易金融业务之前,民生银行在体制上已经先行一步。2005年底,中国银行业史上备受瞩目的民生事业部制改革开始试水。“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存贷利差的空间不断收窄,中小银行与其在利率市场与大银行血拼,不如另辟蹊径。”考虑到银行业当时的大背景和未来的趋势,民生银行在公司银行部国际业务处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了贸易金融部。

林治洪此前拥有八年外资银行工作的丰富经验,在民生大连分行国际业务部当时又取得不俗的业绩,丰富的国际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他成为掌舵贸易金融部的最佳人选。委以重任的林治洪上任后,提出“走专业化道路,做特色化金融服务”的定位。“我们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做了一些专业市场研究之后,民生的特色定位在:我有你无;我有你有,我廉;我有你有,我快。”

“良好的体制是业务的强大后盾。事业部改革之后,贸易金融事业部对贸易业务的理解和判断更加专业,业务效率优势更明显,服务与品牌意识增强,这些优势与民生银行的事业部制改革都有密切的关系。”林治洪举例说,企业需要资金,银行提供资金,但各家银行的流程不一样,效率差异大,“如果你的流程复杂,等到审批了,或许企业已经不需要这笔钱了。但不是谁想提高效率都可以的,关键在于银行背后的制度保障。”林治洪进一步解释说,传统上贸易金融隶属于银行国际业务,但这个部门业务繁杂,牵扯很多部门,条块化的管理导致效率很低,而民生银行垂直化管理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业务效率大大提高。

体制优势的快速释放使得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成立以来以年均7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08年全年,民生银行的国际保理业务笔数为1.62万笔,在国内同业中继续保持第一位,业务量达到3.48亿美元,在国内同业中位居前列;国内信用证业务量144亿元,保函业务发生额31亿美元;船舶融资金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47%。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外贸形势恶劣,境外需求出口减弱。“特别是欧、美、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减少,银行的结算量和结售汇量受到影响都普遍有所下降。但有一些像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贸易在增加,出口转内销,单纯的国内贸易也在延伸。”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民生银行在危机来临前又先行一步,开始转变经营思路,果断由外贸转向内贸。“我们通过重点完善并推广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两大创新品种,有效解决了内贸企业对融资和风险控制的需求。”林治洪敏锐地意识到,当下国内贸易比国际贸易更有市场。

但是,由于内贸与外贸的操作方式完全不同,内贸渠道还没建立好的环境下,目前观望的企业不在少数。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所推出针对内贸的金融服务产品,旨在解决当前内外贸结算支付“两张皮”,内贸领域缺乏国内信用保险体系等问题,随着内贸环境的完善,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今年2月份,民生银行金融贸易部进一步明确“一个延伸、两个转变”的销售策略,拓展服务对象,提升服务范围。一个延伸即运用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票据等特色产品,从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向与之相配套的国内贸易融资领域延伸;两个转变即从单一的产品销售向为客户提供专业化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的转变,以及从单一环节的贸易融资向内外贸一体化的多环节、全过程的贸易链融资模式的转变。

服务制胜

“当下大家都在谈中国银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激烈,事实上我不认为银行业存在同质化。”林治洪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每家饭馆的做菜原料相同,但不同的烹饪方法、不同的菜品搭配,做出的口味各异。虽然银行都是给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各自的操作流程、理念和风险控制水平。”

在采访中,林治洪再三强调理念转变才能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一直以来,由于国内企业融资结构中银行占比过高(超过八成以上),使得银企关系中银行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银行有啥卖啥,很少考虑客户的真正需求。偶然的一次装修经历,让林治洪豁然开朗:家装市场上,装修公司能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咱们为什么不能像装修公司那样,从单一产品销售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呢?由此,林治洪提出“从卖产品到卖方案,从营销客户到经营客户”观念的转变。

“事实上,提供综合方案需要对银行的产品精细化布局,对客户深入了解,也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和强大的体制支持。”经过四年的打磨,林治洪已经汇集了一批中外资银行贸易金融领域的专业精英,加之事业部体制的强大支持,完全有实力实现“专业化销售+专业化管理”的商业模式。

今年5月,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为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针对目前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内外贸供应链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综合融资需求,专门推出五大贸易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应收账款解决方案、进口贸易链融资解决方案、结构性融资解决方案、保函综合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增值解决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构性融资解决方案――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机构设计与安排,基于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针对企业在交易活动中产生的预付、存货、应收账款的资产进行融资。据了解,由于缺乏结构性融资的专业人员,目前国内中资银行大都不能够对进出口企业提供结构性融资。民生银行通过对资金、保险、文本等一系列的结构性设计,有效控制企业在外贸交易过程中相应的资产和收入,达成融资业务的自我清偿。

第9篇

关键词:体育用品;体育产品产业;体育经济;创新

一、总论

体育用品,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体育产品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根据体育自身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类,比如有健身器材、器械;校园体育器材;康体器材、器械;竞赛项目用品;运动护具;运动服饰;户外运动休闲用品等等。

体育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届运动赛事的举行,体育运动更加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把体育运动看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敏锐的商家看准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商机,都纷纷投资或是从事于体育产业,使得体育经济蒸蒸日上,在国民经济中显得举足轻重。而体育产品作为体育产业的代表之一,其是否能够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体育经济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销售市场现状分析

1.取得成就。针对我国体育产品企业发展的现状,曾有业内人士这样说过:中国的体育产品产业,就像一只未充满气的篮球,皮实很好,但里面的气体不够,拍到地上弹起来的程度很低。这位业内人士虽是在打比喻,但却生动地道出了我国体育产品产业的现状。

我国体育产品产业起步较早,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础较雄厚。我国体育产品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转折:第一次是1978第做出来对内实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逐步改革束缚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了我国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这无论是对于我国的体育产品企业还是对于我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与突破。第二次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我国更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同时也向世界敞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加入世贸,对我国并不是全是好长、利处。我们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世界的挑战。加入世贸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国体育产品企业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求发展,最终独秀于世界武林。第三次是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08年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是我国体育史上的一件盛大事件。它不仅圆了中国人的奥运梦,更点燃了中国人的体育激情。奥运会以后,我国又承办了多种国际体育赛事,这些赛事即使世界人民对奥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的肯定,也是中国人传递出其体育激情的载体。体育激情被点燃,整个体育经济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体育产品企业又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春天。

2.存在问题。我国体育产品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伴随着这些成果的是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我国体育产品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经营管理模式不合理,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营销理念、营销策略、营销模式等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低等,这些弊病给我国体育产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我们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这些不合理的、阻碍体育产品产业发展的因素。通过大量的研究与调查,笔者认为,如下几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革掉我国体育产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病。

三、创新

1.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我幅员辽阔,横跨个维度,纵贯个经度。辽阔的地域使得我国兼具各类地形:有高低起伏的山地;有一望无际的平原;有终年积雪的山脉;有奔腾咆哮的河流。同时还有很多湖泊、海湾、丘陵、盆地等。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我国各项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比如,沙滩排球、游泳、赛艇、水球、皮划艇等就适于在河流、湖泊、海边、海湾等有水的地方举行;滑雪、滑冰、冰球、雪车等就适合在高大有积雪的山脉进行;而像很多种球赛类、田径类的比赛,就适合在平地进行。同时,这些自然环境也为我国各类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体育用品企业可以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当地盛行的体育运动,因地制宜,开发各类适于本地的体育产品。如:在河流湖泊地区就开发各种水上用品;在山地就开发山地用品,例如:山地自行车、登山鞋、帐篷等。

辽阔的地域不仅使得中国具有各类地貌,同时也使得中国的气候环境多样。加之我国内陆距海远近差距的不同和地势的高低不同,以及地形的类型和山脉的走向的多样,从而形成了我国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有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有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气温年变化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还有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的高山高原气候等。这些气候类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是不同的。

2.更加注重国内市场。以前,我国体育用品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着眼于发达国家,将国际市场定为目标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改变,我们要转变传统观念,将国内市场主要目标,着力开发国内市场。其原因有四:一是中国不但是一个地域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口已经突破14亿的大关。人口多则需求大,因此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极大需求,满足国民的运动需要,体育用品企业必须将注意力转向国内。二是因为当前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速度的国家之一。1979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变了以前束缚经济发展的因素,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从此我国步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给体育经济带来了契机,使得我国体育经济也进入了高速发展轨道。体育用品企业可以抓住机遇,在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洪流中发展自己,不断地做大做强,成为国家的龙头企业。三是时代潮流的改变。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各类国际体育赛事在我国的举行,体育运动在我国风生水起。体育运动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交朋结友、发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甚至成为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和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体育产品企业必须不断进行革新,不断壮大自己。四是国际市场风险大。国际贸易就是和除了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它虽然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地区、跨国度的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难题。如:它要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它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国际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比较大,运输距离远,履行时间长,因此交易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国际贸易还特别容易受到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的变化等条件的影响;国际贸易除了交易双方之外还需涉及运输、银行、保险、海关、商检等部门的配合和协作,其过程也远比国内贸易复杂的多。因此,与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成本等比国内贸易大的多,在国内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将目标市场转向国内是有必要的。

3.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1世纪是电子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摆脱了的狭隘的科学计算功能,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办公工具。互联网的诞生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原来广袤无垠的地球已经浓缩成了地球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商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马云作为这个帝国的铸筑者,为商界重新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展眼未来,没有一个行业的发展能够脱离互联网,没有一个人生活能够离开互联网。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这是一个新兴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它更是代表了新时期商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它可以把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客户整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完整的服务。体育产品企业若是想在未来的发展中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体育经济在多种多样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必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目前我国很多体育产品企业之所以发展慢、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还有很多企业销售渠道仅仅停留在前店后产的时代,即使是有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也只多停留在宣传的初级阶段,没有建立起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客户整合的网络销售平台。因此,更好的利用好互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也是创新我国体育用品销售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总结

总的来说,我国的体育市场是一片新兴的领域。在此之前,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发展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发展的空间也未曾全部的开拓出来。我们要努力开发其巨大的发展空间,挖掘其潜力,促使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用品国际贸易优势分析[J].体育学刊. 2011(06).

[2]温洪涛.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3]韩忠培.加入WTO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机遇与挑战[J].体育与科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