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16:19:44
导语:在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文化产业发展产值
“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高位持续快速增长,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从1.26%增长到2.3%,资产总量从227.5亿元增长到578.45亿元,法人单位数从3855户增长到1.1万户,法人单位从业人数从8.84万人增长到20.25万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项目1319个,落地932个,项目落地率为70.66%;签约合同金额达5893.43亿元,到位资金1216.8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21.64%。建立了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示范园区、23个省级示范基地。新建数字影院109家,实现县级以上城市数字影院全覆盖。
1.2 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获批,日前,甘肃省出台了《甘肃省“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彰显甘肃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产业体系健全完善,文化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富有效率,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文化产业年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占当年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甘肃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甘肃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的新高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着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体系、新兴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等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陇东南文化历史产业区等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区;着力加强骨干文化企业、市场体系、人才队伍、文化品牌、开放合作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完成“五个一百”目标,重点建设10~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甘肃省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世界上,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现代新兴的朝阳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是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新兴产业,是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经济价值没有完全被开发、实现出来,产业下游化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美国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的作用逐渐衰减,现在提出文化知识产业的概念,将知识产业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分支,促使知识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比逐渐提高,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文化产业逐渐由文化知识产业扩展为文化产品,大众文化产品类型日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2 文化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主要是文化知识产业,其中包括多种文化产业类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娱乐性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学术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类型,各种类型的产业的经济价值不断被扩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其中工业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产品的文化价值,工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传统区域产业升级。在甘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母企鹅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一定程度上,这两种元素的基本界限比较模糊。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文化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关键点。
3 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 培养文化产业所需的人才
甘肃文化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塑造本土的骨干文化产业,甘肃在进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坚持“重质不重量”的原则,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文化人才。在文化人员的投入上,政府加强与文化企业的联系,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优惠、可靠的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 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
在结构的调整上,文化产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充分分析当地的产业结构,能够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发展历史文化产业(莫高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兰州)、生态文化(河西走廊)等,根据本地的特色,不断扩充地域产业的类型,促进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3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
扩大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首先要将当地的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发挥品牌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人进行文化消费,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建设特色文化消费市场,并且将文化产业市场集中起来,扩大市场的规模,提高城市人民文化消费的能力,增加文化产值,进一步的促进甘肃经济增长。
4 结语
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文化产业投入人员、资金不断增多,文章产业的总产值不断增多,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与政府共同支持,快速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组建文化产业基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质量。政府应该制定一些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最大化的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市场集中度,在甘肃省培育文化产业的消费市场,提高地域文化消费力,提高文化产业的产值,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64+468.
[2] 邬连东.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6):785-791.
[关键词]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F127;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44- 03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秦唐沧”沿海区域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获得了明确定位,这预示着“秦唐沧”沿海区域的经济将实现快速增长,“秦唐沧”将成为河北省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近年来,文化创新在沿海地区迅速兴起,区域的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新兴的“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创新也备受瞩目。文化创新包括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知识体系创新、文化思维方式创新、文化体制创新等方面。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于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
1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现状
1.1 当前“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基本情况
“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5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秦皇岛的北戴河、山海关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沧州的运河文化和杂技、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类型是多元化的。秦唐沧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优势的地理位置促成了多种文化形态在此交叉、渗透、融合并彼此影响。“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以农业文化为主体,受到一定程度海洋文化的熏陶,同时融合了部分东北文化的元素。而且,“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还是跨国性区域文化。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深受白俄罗斯人的青睐,每年旅游旺季都有一大批的白俄罗斯人前来旅游观光。
1.2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
创新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全球性创新领域,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新的经济和文化增长点。“秦唐沧”沿海区域近年来的文化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步伐仍显缓慢,总量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仍然处于产品开发和要素扩展阶段,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促进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具体问题包括: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有待提高;投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窄;文化产业政策有待完善和进一步落实等。
1.2.2 文化创新人才不足
文化创新人才的发掘、培养和使用是区域文化创新的重要一环。“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此外,文化创新产业是一种投资高、回报大、高风险的行业,需要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经济的经营管理方面,而从“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不少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员恰恰缺之将文化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眼光和能力。
2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创新“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产业,有利于区域内各地区文化产业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人才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该区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协同进步。
2.1 创新文化产业,促进实现经济一体化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内驱力已经变成了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为该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文化产业包括影视文化、电信软件、工艺时尚、设计服务、展演出版、咨询策划、休闲娱乐、科研教育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提高“秦唐沧”沿海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创新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创新“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要不断提高“秦唐沧”的自主文化创新能力,增强“秦唐沧”沿海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这一培育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以文化为根基的凝聚力,体现为“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凝聚力,沿海区域的发展活力和内在凝聚力,构成沿海区域的潜在竞争力。文化创新能够变革思维方式,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品质,其过程关注的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能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沿海区域精神中去,促进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深层次推进“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创新。
3 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的路径
3.1 创新传播手段
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秦唐沧”沿海区域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科技含量,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和文化产品的结合,促进文化产品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升级,增强文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能力;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构建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鼓励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文化创新的进程。
3.2 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文化领域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采取分类指导的形式推动文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现行的文化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和从事文化行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文化事业单位要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公司化改造,争取组建大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3.3 建立创意园区
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的“十二五”重点项目——北戴河文化创意基地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营。该基地投资1.26亿元,占地面积1.7公顷,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主要功能是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宣传弘扬河北传统文化,组织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展销等。“北戴河之夏·创意河北”数字文化生活精品展系列活动,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秦皇岛市政府、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汇集了30家国内知名机构。展览通过集中展示、演示体验、现场互动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河北文化产业在利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方面的突出成就,数字技术在推动文化发展、改变人们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
3.4 引进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的智力支持,“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大批文化创意人才的发掘、培育和开发。一方面,要注重培育,可以通过高校及其他专业机构和组织的培育;另一方面,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人才政策,以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同时更大地发挥创意人才的作用。同时,还要创造创新的社会氛围,打造独具魅力的城市人文精神,以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
3.5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秦唐沧”沿海区域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走出去,引进来”。第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组织运作交流项目的能力,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向外展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秦唐沧”文化。第二,拓展视野,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顺应潮流并进行创新。学会借鉴、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坚持走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秦唐沧”沿海区域的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能够与世界同步。
当前,“秦唐沧”沿海区域正面对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提高经济的硬实力的同时,“秦唐沧”沿海区域也必须考虑在文化软实力领域增强实力。在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创新文化建设关系到“秦唐沧”沿海区域发展的转型问题,即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不好“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创意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以文化创新为根本,转变“秦唐沧”沿海区域的发展模式。提高“秦唐沧”沿海区域文化创新能力,为“秦唐沧”沿海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产业 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
注:2012年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 项目编号:nmcj201zx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雏形正在显现,但是制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缺乏活力;法规政策不完善。缺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和基本法律,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国家制定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我国的文化产品的传播,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这将导致未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失调,为有效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应加快制定可行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国外区域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模式提供空间,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二、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市场驱动型
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至今其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约四分之一,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美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依靠商业运作,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以迪斯尼为例,迪斯尼在广告和促销攻势的配合下,一般分五步提取最大赢利:电影收入是第一轮收入;发行录像带、DVD是第二轮收入;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推广是第三轮收入;特许经营和品牌专卖是第四轮收入;最后,通过电视媒体获取最后一轮收入。据统计,在迪斯尼的全部收入中,电影发行加上后续的电影和电视收入只占30%,主题公园的收入占20%,其余的50%则全部来自品牌销售。合理调控,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二)资源驱动型
欧洲有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并改造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这些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用于历史文化设施的修复和建设。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但已废弃掉的毛毯厂厂房改造成商业住宅,包装苏格兰会议展览中心,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等。承办跟文化相关的艺术活动,提升文化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文化引导的旧城改造,更新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人们来居住、工作和游乐。如今的格拉斯哥成功地重建了城市的新形象,它拥有英国诸多著名的艺术馆和美术馆及知名的艺术团体,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
法国北部的里尔市借助火车站的改造,把公共空间重新利用并结合艺术转化,进行一连串的文化转型。马赛为赢得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的评选资格,全面展开地方艺术文化与建筑物等展演设施的改造计划,未来将会设置一座位于旧海港旁边,以地中海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以及一系列的产业遗址更新与再利用。吸引当代艺术进入代表光荣和传统的凡尔赛宫。在鲁贝,政府把一座废弃的游泳池重新改建为一座博物馆,在法国的圣德尼打造法国的“好莱坞”拍摄欧洲人擅长的艺术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注入,让当地的都市形象有了重大转变。
(三)政策驱动型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据统计,2005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额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45.7%,其中游戏产业所占出口比重最高,为2亿614万美元,出口额比上一年增加19.2%。2005年文化产业总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3.3%,其中电影增长最高为28.9%,其他依次为出版28.2,音乐18.9%,广告13.6%。
日本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制定各种扶持和刺激性的政策,来指导和协助企业走向既定目标,发挥指引、中介、扶植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立法保证,到稳步施政以及完善配套服务,日本文化产业在其“文化立国战略”的推动下,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被确定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设立了许多机构推广韩国文化,从组织上保证“韩流”的影响力,成立“韩国文化振兴院”,将“韩流”输出到全世界。韩国不仅提升了本国形象,也使韩国文化在世界风行。而韩国制定的文化立国战略和一系列文化政策,更是带动了韩国各行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 一)集约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就一个地区而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内在经济规律。根据文化资源、行业特征、技术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对文化产业进行整合,使文化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发挥。集约化模式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模式之一,不仅可以进行行业内跨部门重组,也包括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组合,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生产模式。整合或者集约经营会使区域的文化价值实现共享,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文化产业并购或重组迅速形成文化产业链,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产生规模效益。通过地域接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产业间的整合,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协作,从而产生集聚效应。文化产业区域间的整合与集约,有助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益。
( 二)非均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区域、产业、行业和人才结构不平衡的发展现状,要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适合文化产业不平衡发展特点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各个地区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发挥比较优势,争取在适合本区域的、基础较好的、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取得突破。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区域间差异大,区域不平衡程度较强; 当经济发展逐步成熟,区域间差异缩小,区域不平衡程度降低。区域文化产业会经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如美、英、法、德、意等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正经历这一转变过程。
( 三)集群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批准成立大型文化产业类企业集团近百家,其中出版集团25家,发行集团10家,报业集团51家,广电集团17家。通过空间集聚,区域集中,聚集创意产业、创意人才,通过集群内企业交流合作和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集聚规模,整合创新,形成以实力雄厚、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培养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价值链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生态文化产业等不同模式。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推动高科技文化产业群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依托实体文化产业集群,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数字化网上市场和交易平台,构建“虚拟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港”等未来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白雪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对外经贸,2012.07
[2]胡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改革,2009.06
[3]庄凯.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2.08
关键词:文化产业 区域 投入产出比
文化产业的区域比较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对城市就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等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业相对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积极为文化产业提供支持。在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已逐步替代传统的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见表1)。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的增加,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从2008年的2.43%增加到2011年的2.85%。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以2008年为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3%,中部地区为1.63%,西部地区为1.34%,东北地区为1.38%。
(二)各区域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较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单纯分析其占GDP的比重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它只重视了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文化及内涵的价值。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区存在这样的误区,单纯的靠投入数量的增加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投资效益的低下。因此分析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国内各地区文化产业完成基本建设投资数据及各地区文化产业总产出数据的整理,我们得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比如图1所示。
本表基于2006年至2011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来,由于各年度统计年鉴统计指标不一致,我们能够拿来做对比的只有2007年至2009年的数据。另外,由于某些年度统计数据的缺失,造成个别地区个别年份计算比例(如东北地区2007年)的不合理性。忽略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仍然可以从此表中看出各地区文化产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趋势:东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比较稳定,且始终保持较高的比例;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比明显低于东、中部地区。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区域比较
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制定各项政策和法规来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央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012年5月,财政部最新修订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近几年来,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在35%-45%之间。虽然政府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力度很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比重偏低(见图2)。
(四)人均文化事业费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的增加,我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已由2000年的4.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且文化事业费的投入呈现向基层、农村倾斜的趋势,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对2005年至2011年全国四大区域人均文化事业费平均值进行考察,仍然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区域差异。各年度人均文化事业费中,东部地区居首,其次是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最低(见图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总体来说,各方面指标东部地区都优于其他地区。
原因分析
(一)自然禀赋的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丰富,同时便利的交通使其具有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由于其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教育和科技基础较好,且信息传递速度和管理水平较高使其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另外,国内各项政策基本上都采取由沿海向内地展开的梯度推进方法,在税收、财政、投融资等政策上对东部实行倾斜。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我国三大服务业枢纽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与法制环境,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传承。相比之下,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由于地理因素使得其产业基础薄弱,信息资源匾乏,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品的同质化不符合错位竞争的原则
豪特林(Hotelling, 1929)提出了产品差异化的模型来解释厂商的选址和定价问题。他认为,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其市场竞争力越强。在文化产业竞争中,产品的差异化更是竞争取胜的关键。按照企业竞争理论,企业目标市场竞争战略有两种方式:正位竞争和错位竞争。应用于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上,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区域应该错开各自的锋芒,以己之长发展优势竞争地位。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正与传统理论相悖,各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等。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造成了投资的盲目性和恶性的正位竞争,从而产生资源的浪费和收益的低下。东部地区由于具备充裕的人力和物力资本,在完善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的融合,文化产业投资的产出较高。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虽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却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实现文化资本和市场机制的融合,无法突出其竞争优势,使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较低。
(三)政府资金支持的地区差异
通过前文对2005-2010年各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达到0.5%左右,而其他地区则仅为0.3%-0.4%。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文化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资信程度不高,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作用巨大。而东部地区由于其先天的资源优势及文化产业市场的完善使其获得的财政资助比中西部地区要多。
文化产业区域发展策略
(一)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东部地区沿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可以依托其经济、技术基础和高水平的消费群体,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即集中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由于东部地区具有充足的人才,科学技术水平发达,可以有效地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因此,东部地区适合建立文化产业园,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的影视制作、游戏软件、动漫制作等创意产业。
中部地区文化资本密集。适合以其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发展。可以延展文化价值链,集合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风土民俗各异,具有丰富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可以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继续挖掘丰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如九寨沟、兵马俑、丝绸之路等区域文化特色浓厚的旅游产品。同时,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充足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创反映西部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民族文化,并做好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
东北地区则应充分融合三省的优势,建立“大东北”文化产业区。首先,以冰雪文化和草原文化为发展重点,建立冰雪科技、物质和民俗文化体系及以大兴安岭、长白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其次,挖掘老工业区的文化遗产,建立以沈阳、长春、大庆为代表的“工业文化区”;最后,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民族和艺术资源,促进满族文化和二人转艺术的传播和创新。
(二)依托财政,拓宽融资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占总投资额的50%以上。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方面,东部地区要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目前文化产业主要的融资方式有上市融资、政府财政支持、债券融资、银行贷款等。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部分为资信等级不高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和上市融资非常困难,而且政府财政支持的资金投放在管理上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偏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因此,各地区文化产业在依赖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应积极拓宽思路,寻找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如私募基金、信托计划、项目所有权和收益权质押贷款以及资产证券化等。
(三)加强对区域内部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在于人才和技术的合理配置。各地政府在发展当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战略和技术战略,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养专业的技术骨干并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地政府应首先认识到人才和技术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和技术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和技术培养基金和资助体系,实现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对人才和技术的质量进行监督和认证,扶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协会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人才和技术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其质量和效果。另外还应加强人才基地建设,着重培养产业人才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连才.文化产业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顾江.文化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启松,黄致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4.韩丽霞.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王希奎.关于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宏观思考[J].理论观察. 2000,4
6.王亚川.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7.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李江帆.文化产业:范围、前景与互动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关键词]地方高校 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张青(1966- ),女,河南博爱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河南 焦作 45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B44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34-02
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于人才缺乏,不少地方面临着文化产业人才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均衡、类型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表现为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短缺且年龄老化,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单一,缺乏既懂经济又精通文化娱乐产业特点的复合型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传统文化产业人才比较集中,网络、动漫、游戏、广告设计、会展、数字艺术、多媒体技术、创意、体育休闲和健身等新兴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等。依靠高校为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生代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效性工作和迟效性的工作。通过高校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培养人才,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产业人才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以及地方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专业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应对和随动机制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偏差,教育者重视宏观普遍的人才需求而忽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需求,期盼学生能“面向世界、走向全国”,却没有注意到特色人才的广泛适应力,不甘心学生在本地从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进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上不着天: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只能培养出一些“残次”的理论型人才;下不着地:由于不用心,只能培养出一些“不中用”的应用型人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要突破其局限,需要作出很大努力。要改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尴尬境地,需要地方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根据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调整现有的专业设置,强调专业的适用性,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设计科学的文化产业专业群。
在坚持观念先导的基础上,将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提到极高的地位,使每个教职员工都肯下工夫,在宏观上把握区域文化产业在人才总量、层次比例、学科专业结构、职业岗位结构等方面的需求;在微观上把握区域文化产业各代表性岗位或技术领域对人才基础素质、技能、专长和特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地方高校应对这些需求的基本原则是要根据区域内文化产业的优势领域、支柱领域和重点发展领域,建设长线专业和优势专业;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急迫需求,灵活建设短线专业和热门专业;根据文化产业主体岗位的普遍要求,重点培养具有文化产业从业定向的学生的素养和特质;根据文化产业具体岗位的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部分学生的专长。以制度为保障,将满足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纳入教学单位、专业建设责任人以及专业建设团队的职责,强化专业建设与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之间联动的刚性,降低专业建设中存在的思辨性和随意性。
二、科学设计文化产业专业群框架
地方高校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文化产业专业群,专业群中专业的主干、类型、数量、比例及关联方式等构成了专业群的框架,专业群的框架是专业建设的蓝图和“指导手册”,对具体专业建设的方向策略和措施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科学合理地设计文化产业专业群框架,有利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间的互补和互动,有利于形成学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整体品牌和优势。
实施文化产业专业群框架设计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已有的专业及专业优势、师资、课程、教学资源、实训基地、管理体系等。在文化产业专业群框架设计中,要发挥学校已有优势,弥补原有不足,高度重视资源共享,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高办学的效益,降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成本和投入。二是依据区域内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领域,各地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了区域性文化产业具有不同的基础、优势和发展方向,相应的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对高校的专业建设有不同要求。文化产业专业群框架设计要立足学校、面向地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布局
文化产业专业集群框架应与区域内文化产业结构特别是与可预见未来的文化产业结构相吻合,相关专业要涵盖文化产业所有的重要领域。在实践中,地方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以追求全面满足区域文化产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有所侧重,分步实施。其基本原则是务必满足区域文化产业龙头领域的人才需求,满足区域文化产业主体领域的人才需求,满足区域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
(二)突出主干
文化产业专业集群中的主干专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培养区域文化产业龙头领域或国家文化产业主导领域所需人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二是办学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三是一般情况下独立设置,在数量上不占多数。主干专业在专业集群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其他专业发展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将这些专业列为学校的长线专业,加大人、财、物的投入,优先满足其发展需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将其培育成学校的优势专业。
(三)扩大
相对于主干专业,文化产业专业集群中有大量专业为区域文化产业主体领域和相关领域培养人才,它们数量庞大,称之为专业。大多数专业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通过专业的交叉、融合和拓展,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二是承担培养其他社会领域所需人才的任务,而不是专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大多数情况下是将部分甚至少数学生培养成文化产业人才;三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能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取得成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领域和相关领域涉及面较广,所需人才在类型、专业和才干等方面也极为多样。地方高校必须通过专业整合,扩大专业数量和规模。
三、突出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内涵建设
(一)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界定所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的素养、特质和专长。素养体现各类人才的共性;特质体现文化产业人才的共性,也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对文化产业的针对性;专长体现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的个性,也体现所培养的文化产业人才的个性,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三者兼顾,同时要特别突出针对性和个性化,避免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结果上的同质化倾向。
(二)推进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整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如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管理人才等,这些专业人才需要依托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加以培养。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建设需要多个专业间进行协作,整合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激发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内生性成长动力,改变固守成规的惯性,高质量完成交叉、融合和拓展等过程。交叉和融合即将多个原有专业的部分人才培养功能进行重组,在相互交叉的领域内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在必要的情况下建立新专业。拓展原有专业在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内容、手段、过程等方面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延伸,从而具备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功能。
(三)强化文化产业相关课程的适用性
文化产业相关课程是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交叉、融合、拓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特定素质的主要手段。文化产业的相关课程数量众多,涉及不同的学科,加强文化产业相关课程的建设是各学科教师的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首先,地方高校要建立适用且相对完备的文化产业相关课程体系。根据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对原有的课程做好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课程的调整和开发。其次,在文化产业相关课程建设中,将科学和实践统一起来,课程的理念、内容和实施要坚持“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实用性,在为学生奠定良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努力满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再次,强化人文社会学科类课程的技能化。技能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要借鉴理工科教学中的技能训练模式,提高学生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应用水平。最后,促进文化产业类选修课程的组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目标,精心选择文化产业的相关课程,构建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课程组合,使学生可以选修不同的课程组合,而不再是选修单一的课程。
(四)提高骨干教师专业化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各高校应高度重视的常规工作,对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而言,师资队伍建设还需作出一些特殊的努力:一是解决好教学团队建设中的特殊矛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教师往往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工作的交流和协作配合。要重视团队内每个教师专业方向的稳定性,保证团队内教师学科结构的完整和合理,避免其他教学工作造成教师频繁改变学术方向。二是全面增加教师对文化产业的感性认识。教师必须深入文化产业实际,形成对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体验,增进文化产业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地方高校要鼓励和支持有关教师参与区域内文化产业实践锻炼,必要时甚至可以让他们以产学研相结合等形式、以提高素质为目的参与区域文化产业经营性活动。三是引导教师成长为既能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能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原则是“要求学生会干什么,有关教师必须得会干什么”,要将这一目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五)创新毕业生从业促进机制
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天时地利,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确立就业创业一体化的观念。务实地在观念上将就业和创业统一在“从业”这一概念中,把就业看做是辅或学习性创业,把创业看做是独立性就业,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甚至对立,避免师生追求就业而忽视创业,也避免师生一味追求创业而产生浮躁心态。二是探索人才培养和招录的一体化。地方高校要积极吸纳区域内文化产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在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单位资源的基础上,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标准、内容、过程等方面的发言权。同时使用人单位在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将招录员工的工作做在平时。三是探索学生实习实训与从业的一体化。地方高校应尽力与区域内文化产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以及非课程化的实践活动和勤工助学等提供便利,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预录、提前入职、延长见习等方式,使实习实训和从业得到统一。
通过加强文化产业的内涵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相关课程的适用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专业群,转变文化产业人才规模小、地区分布不均衡、类型结构不合理、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状,可提升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企业 跨区域整合
策略。
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在一些地区开始实践。它对于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发展效能、完善文化产业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文化产业跨区域整合的层次、规模、类型的不断提升与丰富,跨区域整合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亟需引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文化产业经营者的重视。
一当前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发展的现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先发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产业综合实力强。根据无锡市统计局的(201 1年长三角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16城市GDP首次突破8万亿元,虽然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服务业保持了较强增长势头,长三角16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5%。当前长三角文化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综合经营实力显著提升,具备了良好的跨区域产业整合能力。与此同时一批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破茧而出,在经历了产业孵化期后,产业链互动与整合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具有良好的产业聚合的条件。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跨区域整合形式多样。一些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通过购买或者参股异地企业的形式实现跨区域扩张,而一些规模与整体经营实力居于同一层次的文化企业通过跨区域联合实现了物流渠道、市场资源等的优化整合,也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企业并不注重异地原有的相关产业积累,选择新建企业、开疆扩土的方式获取市场份额。二是跨区域整合的主体呈现不均衡陛。根据在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区42家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案例分析结果。民营企业占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发展总数的3/4,国有文化企业占1/4。规模以上企业占5/6,文化小微企业占跨区域整合企业总数的1/6。三是跨区域整合的市场布局呈现出高度的产业适配性特征。当前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有区域“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类型。“内循环”是指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实现产业拓展,例如,在地市级范围内实现产业联动,并较多地呈现为城乡结合或者县级市市场的产业拓展,其产业层次相对低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密切,目具有较强的区域附着性。“外循环”是指文化企业的跨省布局,这类企业规模大、综合经营实力强,且大都从事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高端文化产业门类,产业附加值高,居于产业顶层。四是整体经营绩效展示了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的良好前景。根据调研结果,跨区域整合对文化企业发展产生质变提升效应的占27%,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占43%,16%的企业认为作用不明显,跨区域整合后经营绩效不升反降的占14%。排除企业自身基础、市场策略、市场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对部分文化企业门类带来直接冲击的影响外,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整体上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当前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存在的问题。
1.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些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策略的实施不是基于产业成长规律或者市场内在结构的演变需求。而是盲目追寻异地扩张的时尚商业潮流、意图快速打造跨区域复合化、集团化发展的产业符号,其背后有政府抑或企业主体偶发性的决策冲动,也存在着企业在某一轮开潮中抢占有限资源、做大市场增量、谋取发展先机的考虑。但是缺乏与文化企业现有基础、产业特征有效接驳的跨区域发展战略,超越了文化企业现有的产业承载量,将会直接稀释文化企业的内在竞争力,会因“摊子过大、顾此失彼”而影响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策略运用不适当,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不同区域的产业布局、市场空间、受众结构乃至地方政府的执政思路等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当前,在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存在着以下不良倾向(1)片面求快。以“错失市场发展机遇”为借口,在跨区域整合等涉及企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决策上缺乏必要的决策程序,决策论证环节弱化或缺失,导致决策条件不充分,留下较大的发展隐患。(2)片面求大,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层级性命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合作环境、对象等确定不同整合类型、整合规模等。当前,个别文化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忽视产业发展实际,盲目追求拓展的量级层次与标准,丧失了一些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整合过程的推进及整合后的发展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3)片面求利。一切文化企业在跨区域重组过程中,简单地将视野集中在对方土地等存量资源的潜在市场价值上,而忽视了对合作企业内在素质的综合考察,导致一些业态先进文化企业兼并了一些产业门类落后的文化企业,一些文化企业兼并了一些准文化企业,产业层次、结构、门类的不对等反而使原来具有一定发展优势与特色的文化企业背上了新的包袱。(4)片面求形。一些文化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片面注重形式的结合,而忽视了不同区域文化的融合,导致在企业跨区域发展中遭遇理念、行为方式等的壁垒,导致企业发展的内耗。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大都与文化企业内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相关,如何建立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相对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及其其他战略抉择中必须首要解决的命题。
3.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的外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涉及到企业与不同区域硬件及软件要素之间的衔接。这有赖于地方政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创新的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土地、资金等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为引进企业、留住企业、发展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部分区域对于外来企业的扩张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度。一种是接近甚至超越一定底线给予企业优惠待遇,以弥补区域在某个产业门类尤其是高精尖文化产业门类上的空白、更好地完成年度招商指标;而另一种是个别区域通过行政手段庇佑本地企业的发展,对外来企业扩张采取严防死守的态度。两种不同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思路,但也鲜明地勾勒的利益趋导的主线。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对市场运行的秩序与规则带来严峻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产业发展的规律。虽然文化企业只是这些现成规则的接受者,但也有必要通过自己的话语渠道和话语方式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理解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是简单地享受“超国民待遇”,或者在产业壁垒面前驻足不前。
三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要坚持匹配陛原则,实施缩放有序、层级递进策略。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必须理清三个要点,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及其由此所决定的跨区域发展的潜力及必要性;二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业的前景及市场空间;三是拟落地区域的经济文化条件及各项政策措施的完善程度等。在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必须坚持匹配性原则,即与产业自身的成长规律相匹配,与市场的有效需求相匹配,与区域的经济文化条件相匹配。要实施相对灵活的动态发展战略。处理好“进”与“退”之间的关系,在跨区域发展中,既要有跨越式发展的举措,也要根据产业动态变化,可以有适度的产业收缩。处理好“快”与“慢”之间的关系,既要有善于抓住机遇,迅速占领市场的决断与执行能力,同时也要具备立足实际,层级递进的科学心态和稳健发展策略。处理好“大”与“小”之间的关系,文化企业跨区域整合,可以是大大联合,也可以是小小联合、大小联合、小大联合,尤其要善于以核心知识产权为引擎,驱动多种产业要素跨区域整合。处理好“新”与“旧”
之间的关系,以产业的内在契合度、资源的整合效益为基本标准,确定新旧产业门类是否整合及如何整合。
长三角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要坚持特色性原则,实施产业凝炼、优势萃取策略。区别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企业传承着文化源流,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体现在文化企业经营门类、产业特色的凝炼上,也体现在文化企业的发展理念与企业文化建构上。在文化企业跨区域发展进程中,文化企业要始终坚持特色陛原则,立足企业实际与整体竞合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门类,更好地提炼特色产业门类背后的附着因子,比如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特色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独创性的文化创意或者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某一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等。尤其要结合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民营资本丰裕的优势,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门类,注重对长三角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等。要结合不同文化产业门类特色,不拘泥于定式,积极凝炼与形成文化企业特色性的经营模式,既要有高度集约型的文化产业园区,也要有创意工坊等灵活多样的发展样式。要加强对特色企业文化的建设,提炼企业核心价值,加强企业CI形象系统的建设,以共同的理想和企业精神鼓舞人、感召人、凝聚人。决不能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外来资本的介人,随意淡漠与置换企业的产业特征与经营特色、企业精神与文化理念,导致企业在跨区域发展中“失去焦点”、“模糊准星”,反而动摇了原有的经营基础,带来较大产业膨胀“后遗症”。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英国于1997年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新的支柱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南、深圳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环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由于创意文化产业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快,到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2.3%。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四大优势行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2.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天津市从2007年起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规划和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天津市创意产业已进入全速发展时期,不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目前,天津市创意产业中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业较为发达,这两个行业无论从资产总额还是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来看,在创意产业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31.7%,超过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年增长率,成为河北省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河北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生产、出版发行、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此外,河北省还加大了网络文化服务、动漫游戏业等新兴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成为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4.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增长。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4.4亿元,上年增长13.3%,占当年GDP比重的2.74%。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当年山东省GDP的比重超过3%。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5.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仅在2011年,辽宁省新开工建设的文化项目47个,投资金额422亿元;增容扩建项目17个,投资金额15亿元。从产业规模来看,2011年底,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了200亿元,比2010年增长33%,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发展潜力。此外,在产业发展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
二、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确立了其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受体制、环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体制改革滞后,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几个重要的传统文化领域,如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领域,国有资本仍是市场主体,非公有制资本发展相对薄弱,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化不足问题。这就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和外资在这几个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产业发展的活力。以北京市为例,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文化艺术行业中规模以上国有单位(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收入比重为90.8%;新闻出版业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77.9%;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82.2%。
2.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等中心城市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相比较,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与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比较弱。仍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分布零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创意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这会影响到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城市的产业,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3.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要获得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但许多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创意思想难以有效转化,非常需要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资金问题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集中表现在:第一,对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构成而较少固定资产的文化创意企业来说,缺乏实物资产进行贷款抵押,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第二,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方面,还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难。
三、进一步促进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会不断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环渤海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投资环境
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文化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政府还应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发展咨询建议、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流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大都对企业的注册资本、营业规模有一定要求,对创业期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应当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采取提供办公场所、政策扶持导等多种形式,降低其创业初期的成本。降低大学生、文化工作者等创业人群的创业门槛。
2.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要不断扩展融资渠道,改善创意企业融资环境。如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加快成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采取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贷款承诺、票据承兑等。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创意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融资的良好格局。
此外,应当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系列配套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文化创意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中小创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加强环渤海区域郊区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
在环渤海区域,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济南市、青岛市、沈阳市、大连市这些中心城市外,环渤海区域还有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环渤海区域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郊区与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工作,如广播电视村村通,万村书屋建设等,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改变过去依靠过去那种“送戏下乡”“农家书屋配送”等政府主导模式。鼓励文化企业面向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文化产品,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民众的内生性文化需求。
4.做好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环渤海区域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此外,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立了相关合作机构,部分行业如基础设施、旅游等行业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作的范围与领域在不断扩大。这就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和深化合作的环境良好,合作的广阔前景。
可以建立区域的共同的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健全区域的产业政策发展体系。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方面。要注重旅游产业的合作,注重创意园区的合作。同时还要防止盲目上马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此外,做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工作,完善产业链。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自身技术和资源实力有限。围绕价值链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提升和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的建设,做好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等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5.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避免盲目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北京市定位于“世界文化创意城市”,成为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围绕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互联网游戏这六大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文艺演出、广播影视等优势行业。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做好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对接,可以更多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会议展览类创意产业。
从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大连市“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基地”成效显著。可以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动漫游戏等优势行业。
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省市要在把握现状,判断发展阶段,认清问题,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
从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给予了高度重视,明文《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战略任务。同时,在十报告中进一步又将文化产业跨界融合提升至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战略制高点。一时之间,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当下社会热点。而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特征明显,互联网+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入演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质量不高、效应不明显等问题日趋凸显,如何探索出一条契合当前经济形势的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逐渐成为新时期文化产业主体需要努力攻坚的方向。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用户规模得到不断扩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6.8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突破50%;其中,手机网民用户的规模达到了6.2亿,比重提升到了90.1%。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日益扩大,手机用户规模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对于包括文化产业信息在内的所有信息,如旅游方式等,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借助于互联网来获取,“在线旅游”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新型产物。借助互联网资源,任何文化产业形式都可以形成在线经营,与任何行业跨界融合,为用户提供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各种信息,满足用户信息查询的目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互联网应用空间,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青睐产物。
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借助互联网+新型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跨界融合的领域、方式更加契合消费者需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跨界融合发展质量欠佳、跨界融合效应不明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成效。
(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当前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跨界融合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文化产业与跨界融合产业要素不匹配,跨界融合产业发展速度差异明显,跨界融合经营态度不平衡,融合发展效应不明显,甚至是互斥的现象。另外,一些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片面认为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只限于跨产业,殊不知跨领域,借助其他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获得发展动力,也是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一种路径。
(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合发展配套的政策体系有待健全
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好坏或程度如何,从顶层设计层面绝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健全的发展政策体系。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相应的人才、土地以及一些硬件基础设施。同时,削除产业间壁垒与地域壁垒,也离不开完备的政策支持。而当前对于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配套保障政策仍处于各地方自我探索阶段,各地政策差异性较大,且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一些基础性的政策保障措施亟待得到健全,如专业人才跨区域给予当地户口、医疗保障等问题。另外,文化产业又具有维护意识形态、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如何在跨行业、跨区域融合过程中,尤其是在跨所有制合作中,继续保持主流话语渠道与话语内容的场域空间,明确政策底线,保护文化产业安全等也亟需在政策层面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三、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
基于上述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
第一,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坚持要素匹配、优势整合的原则。衡量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是否可行的基本标准是跨界融合发展的相关主体的要素是否存在互补性,是否具备融合发展后在质变上存在提升的现实基础。
因此,文化产业要放大要素匹配的视野,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同类要素市场格局内现有的要素,从中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也可以是不同产业门类之间的联合,从中获取新兴产业发展形态,构建多样化发展业态、培育产业新生长点;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土地、人力资源方面的重新融合,以独创性设计、发明创造驱动的市场力量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软性的管理制度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嫁接与联合;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大型企业、跨区域企业、跨所有制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也可以是小微企业之间的协同;要素匹配既可以是实质性的企业兼并重组,企业产权关系的转移与置换,也可以是以政产学研合作契约管理、软性联盟的方式实现产业布局优化。
第二,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设置有效安全距离,坚持红线防范原则。文化产业具有双重属性,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外来资本对文化关键领域的潜在渗透问题,对区域文化话语的兼顾与关照问题,优势性、垄断性产业格局对文化话语渠道与文化话语内容的排他性控制性问题等。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中,必须就保护意识形态、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完善相关的政策内容。比如,要通过科学论证、细分标准、完善外资进入文化关键领域的相关制度体系,有效地防控风险,规避其偷换概念、曲线渗透等。
四、结语
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新形势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将面临更加灵活、信息传递更加时效、融合产业发展模式更加多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要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效,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坚持要素匹配、优势整合的原则,同时要设置有效安全距离,防范产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一般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资本、技术等存量状况,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区域在某些范围内所具有的差异性及有利因素,有利于区域挖掘和利用本地区优势,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2]。其次,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一方山水,一方人文,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作为区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第三,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于知识型和技术型产业。传统文化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进行科学指导。第四,文化需求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原动力。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需求也不一样。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各地需求状况,了解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可以避免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
二、池州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池州市拥有156万人口,占地面积约827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池州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相接壤,是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池州市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河湖交错,堪称华东沃土、江南奇葩。池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建立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池州市是安徽重点保护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罕见的植被物种,例如红豆杉,香榧、黄山木兰、猬实、银鹊树等,全市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厚的文化资源。池州市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其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一是诗文化,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苏轼、杜牧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是宗教文化。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僧尼千人,寺庙百座,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三是多彩的戏曲文化。青阳腔、罗城民歌、贵池傩戏、石台目连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贵池傩戏,始于母系社会,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中以九华山佛茶、石台天方茶叶最为有名。
(3)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能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只有人力资源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池州市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但是人力资本明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本。池州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大约占27%,大专占51%,尤其在企业单位,本科学历的人才只有10%左右。另外,高校毕业生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外地工作,导致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从以上可以看出,池州市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创意、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条件
迈入社会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池州市工业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传承。虽然池州市现代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传统技术以及表现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池州市是历史名城,传统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区域性的民族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青阳农民画,以其独特的构图与选题,秉承了中国画艺术基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池州的文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与创意、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技术方面,池州市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消费需求结构
池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实现GDP417.45亿元,人均29471元,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尤其是近几年,池州市居民消费的热点不再是生活必需消费,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2012年,池州市农村人均收入8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5元,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也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另外,池州是一个生态城市,环境优美,旅游消费需求旺盛。2012年池州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6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04.2万,增长34%;2012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4768万美元,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约43万,比上年增长23%。池州市巨大的消费潜能,为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通过上述对池州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池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条件薄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程度,关键就在于创新、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提高人才素质,发展本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池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1.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池州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但是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强。首先,池州市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旅游业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比较高,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是吸引消费的主导力量,例如池州市灿烂的“诗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都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池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且还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池州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池州经济还不发达,只有通过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来凸显区域城市优势,避开池州比较劣势和短板,拓展池州文化、生态优势,使池州优势最大化,进而实现池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树立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有力的制作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属于池州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体现池州的文化精神,扩大池州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池州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纪录片《大黄山》,展现了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黄山的品牌影响力;电影《阿诗玛》则通过撒尼族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优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云南石林家喻户晓。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池州厚重的自然文化资源,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目前,池州拥有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因佛教圣地而蜚声中外的“九华文化”;二是因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的池州“杏花村”;三是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池州市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树立池州的文化品牌。例如,正在筹备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九华”,将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会大大提升池州的文化品牌,扩大池州的影响力。
3.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文化市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地区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要。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生活基本消费已趋于饱和,文化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池州市政府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一要充分利用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消费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拓展旅游者在池州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二要加大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服务,拓展本地区居民的消费领域。
4.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
池州的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许多艺术还处在璞玉混沌阶段,也没有形成支柱型和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池州市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挥池州市优势条件,重点发展池州市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辐射和带动池州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大,产品增值价值高,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池州市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产业链和创意文化产业链,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合适的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化也是树立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池州以文化名市的战略实施。
5.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