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11:24:22
导语:在中专第一学期个人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回顾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工作,人事处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全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我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
人事科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xx—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六)职称评审工作。xx年1月4日我院召开xx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共46人参加职称评审,通过37人。此项工作正在备案整理中。
(七)外联工作。完成3位台籍教师及6位外籍教师的出入境管理、专家证办理等外事工作。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完成了收集、核实各部门考勤及相关资料(假条、新进及离职员工信息表、后勤各种情况报表)核发全院教职工工资的工作;
(二)完成了专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工作(包括上课课时费、公选课时费、重修课时费、实验课时费等)。
(三)完成了全院教职工个人所得税从网上申报工作;
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学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并含着热泪坦然回首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步路: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半大孩子,而通第一学期开学前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几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如果考上中专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点,那么念法律系就是我那个阶段的冲刺。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了,唯一能够做的,而且作好的就是现在学习的目的异乎寻常明确,就是学习门类繁多庞杂法律知识,学得一点知识技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多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钱。我深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
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专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和机遇,用知识来武装彻底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宝藏。那时,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
作为08旅游管理班的班主任已经三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各种滋味。在这段时间里,带领全班同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现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总结
我是XX年9月2日正式接手08旅游管理班的。有了第一个学年的接触和磨合,我和班级同学建立了很好的师生联系,在此基础上顺利开展我第三学期的各项班级工作。
本学期的时间跨度较长,从9月份开学,直到1月底结束,共有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在这不短的时间里,我和班级同学共同进步。
1. 班干部的任职。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我将班干部队伍进行微调,尽量做到各尽所能,考虑到季静漪同学工作认真负责,对班级事务非常热心,增其为班级督导员,负责班级所有事务的监督。空下纪律委员一职,由刘兆娜同学担任,虽其有部分缺点,但是非常具有领导才能和班级威信,因此在她的带领下,班级纪律明显有改进。
(2)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有三个学生参加了“红色贝雷帽”活动,其中,狄欢同学作为先进分子还荣登苍梧晚报。
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班级纪律教育。让每一个人认识到:人不能总是为自己而活着,为人处事也要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要有奉献精神;要热爱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同时,我也通过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观念教育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
3. 经常召开班干部的会议。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干力量不可忽视。我每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通过会议加强班干部和班主任的沟通。在会议中,班干部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对班级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通过班干部会议来进一步的制定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了解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
4. 不定期检查宿舍。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除了教室,寝室则成为其第二活动场所,我采取抽取每个宿舍的舍长及部分宿舍成员和我一起检查宿舍的方式,对每个宿舍进行评比,选出每个宿舍的最佳床铺,并予以表扬。
5. 组织好每一次班会课。对于一个班级来讲,单靠平时的管理也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每一次的班会课。从选班会课主题,到积极认真的进行班会备课,再到上好每一节班会课。我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班一学期以来,召开了不少的主题班会课,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教育,学生的纪律、卫生养成教育,学生的考试动员、学生的安全、稳定教育等。
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从班级管理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管理心得。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 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班级中发现问题时,我总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每次把学生喊到办公室时总是让其坐在我的旁边,我告诉他们“让你坐着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你可以把我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而不是老师”。在和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我有时候也谈一些自己读书时的困惑,而自己当时是如何处理,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通过对比自己和学生的行为,来进一步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同时,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学会认真的听学生讲完自己的困惑,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没有放弃他!老师真的想帮助他!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讲话有压力。而放弃和老师心灵沟通的机会。
2. 多去班级转转,尽量发现新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出问题就出在下课,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就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去教室转转。
3. 对班干部工作的支持和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作为中专生而言,正处在未成年和成年人的过渡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样一来就给班干部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很多班干部因为班级的调皮学生不听其管理而辞职。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积极的支持班干部开展日常工作,为班干部在班级树立威信。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实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干部与班级学生发生冲突时,要考虑到班干部的特殊性进而进行处理。
在对班干部支持的同时也要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懂得如何去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因此,作为班主任来说,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使班干部更好的融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去,要让班干部懂得自己是一个“服务者”,自己的工作就是“为班级学生服务”,而不是一个管理者,去管理训斥其他学生。
4.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做为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等,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平时发现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好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可以了解学生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事情,也有利于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学生问题。
一、个案描述
小X,16岁,苏北人,有一个比他大11岁的姐姐。父亲经商多年,拥有一家中等规模的物流公司,在苏北和上海都有业务。苏北的业务多靠父亲打理,上海的业务主要由姐姐和姐夫管理。小X的母亲是家庭妇女,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小X就随母亲和姐姐在上海生活,与父亲接触较少。由于父母四十岁出头才有了小X,对他较为宠溺。尤其是父亲忙于生意很少回到上海的家,每次来到上海对小X基本都是有求必应,小X就像是家里的老大。他说话做事比较自我,不注意语气和场合,脾气上来对着老师也会大吼大叫。
读初中时小X表现出了严重的厌学倾向,脾气也变得很大,还时不时和同学打架。距离中考还有三个多月时,有一天老师说小X能考上中专都是奇迹。他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从此发奋苦读,终于踩线考上中专。实际上他内心非常排斥升学,此举只不过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对读书没有兴趣,认为与其读书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工作挣钱,父亲很生气,生平第一次狠狠教训了小X,结果是小X被逼来上中专,为了方便他读书家人还为他办理了住校手续,但小X入校后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我行我素,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当回事,消极抵抗家里的安排。比如住校生早上七点钟要去教室晨读,他有时想睡懒觉就不去。宿舍卫生经常不打扫,迟到、早退、课堂上开小差、作业不交的现象经常出现。有一天他剪了一个无比怪异的发型,左边剃成板寸,右边的头发长长地耷拉下来。其他同学对他指指点点,他毫不在意,相反受到大家关注后,他看起来还挺得意。
如今亲子双方矛盾越积越深,经常因为读书问题发生口角,父亲恨铁不成钢时常对他拳脚相加。母亲对小X的消极表现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平时对他的管教多由姐姐完成,但小X脾气上来时又嫌姐姐管得太多,超出了姐姐的角色范围,对姐姐大吼大叫,非常不服气。父亲和姐姐清楚小X无心学习,对他无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太太平平过完这四年即可。但事与愿违,小X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有一天,小X看到前面走的小Y同学很像自己以前的一个朋友,于是大喊一声:“哎,前面的那个过来。”小Y同学看到他这样没礼貌,有些生气,不予理睬继续往前走,小X顿时觉得很没面子,冲他啐了一口,这下小Y被激怒了,回头对小X就是一拳,小X也不甘示弱对着小Y就是一耳光,后来两个人扭打在一起,幸亏保卫科老师及时赶到才化解了这样一场危机。第一学期结束,他有两门考查课、一门考试课不及格,因为平时的行为表现不好德育分也被扣得惨不忍睹,已经到了留级边缘。
寒假期间,他又做出惊人之举――离家出走了。出走时他只带了下学期的学费,通过分析他的QQ聊天记录,发现他是有预谋地出走,大家都十分着急。最终几经周折,终于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县城将他找到。由于他没有身份证,工作不好找,为生计还购买了电动车、衣服用品等,此时随身钱财已所剩无几,生活窘迫。小X说因为家人不同意自己出去工作,只好采取出走这种极端方式。怕小X再出什么意外,新学期,家人替他申请了走读。自由的时间多起来,小X经常借着路远为由早自习迟到,不交作业,不参加课堂讨论,集体活动也时常借故离开,仿佛是校园生活的局外人。
二、个案指导思路
“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价值观等会或多或少带有原生家庭的烙印。家庭中长辈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作风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有着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影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大多在批评中长大,在教育选拔的过程中他们是失败者,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前途无望的心理。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只一味强调、唠叨孩子的不是,不仅对孩子的教育于事无补,反倒会起反作用。
本案例中的小X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嘴上说对他没有期望,其实恰恰是期望过高而导致心态失衡。家长只看到孩子的种种不是,却从未试图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缺乏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心与了解,更谈不上通过孩子的优点与进步来激励孩子的上进心。慢慢地亲子关系出现恶性循环,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在我行我素、自我放弃的路上越走越远。
三、干预方法
1.对于小X
方法一:调动理智,控制情绪。
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情绪冲动时要采取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控制,尽量用沟通的方式解决分歧。
方法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要理解家人的苦心,他们其实很爱你,只是不太懂得方法,要信任家人,敞开心扉与家人沟通。另外,在人际沟通中,如果总是以命令式的语气和别人交流,别人会觉得你不尊重他人,会冒犯到别人。
方法三:允许学生犯错。
犯错后抓住时机让他畅所欲言,分析自己的犯错原因,从错误中了解学生的内心,给他反思时间,总结得失。
方法四:制定计划。
通过和小X商定,共同制定具体的、可完成的目标,如一周不迟到、一周按时交作业等,达成后给予奖赏和鼓励,给他前进的动力。
2.对于家长
分析小X的成长背景及家庭环境可以发现,小X在校的行为表现及学习态度与其家庭教育背景有很大关系。小X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欠缺,只看重学习成绩,因为他读书不行就对他全盘否定,在孩子面前也经常表露消极的想法,认为他不成气候。还经常用命令、压制的方式指挥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与小X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导致双方距离越来越远。
我通过和家长沟通交流小X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小X的成长轨迹对他的个性及当前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引导家长理解小X的思想与行为。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小X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内心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自己做决定,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想要辍学工作。但是家里有发言权的父亲和姐姐都觉得他在胡闹,小小年纪不读书又能做什么。在他们眼里小X从思想到行为都很幼稚,于是对他提出的任何观点、想法都予以反驳,常用权威压制他。从小被迁就惯了的小X渴望得到他人尊重与肯定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非常苦闷,情绪反复无常,再加上这个年龄阶段考虑问题简单、容易冲动,就只好用离家出走、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等极端行为来反抗家里的安排。
为此,我给家长开出了以下处方:
(1)给老爸的处方:工作之余尽量多回上海,经常给小X打电话谈心,沟通思想、交流感情,遇到事情耐心倾听小X的想法,而不是自己发号施令;也适当向小X诉说自己在工作、生活上的烦恼,让他感受到老爸的信任和尊重。
(2)给老妈的菜单:帮助小X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纠正不礼貌的讲话方式。
(3)给姐姐的菜单:虽然姐姐现在承担着小X的主要教育义务,但姐姐毕竟不是父母,管得多容易引起小X反感,要特e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先让弟弟接受、信任自己,从了解小X的兴趣爱好开始,以沟通的方式探讨问题,少说否定的话,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小X的进步,当他遇到困惑时诚恳地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3.学校方面
(1)让小X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与期待,用他以往成功的例子如拼搏三个月考上中专的事情激励他,根据他的篮球特长推荐他进入校队,培养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2)通过开展“学礼仪、讲文明”、“善待他人、和谐生活”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班风,以环境的力量推动小X行为习惯的转变;
(3)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提高就业技能。
四、个案指导成果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五年制高职 班级管理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五年制高职招生规模逐年加大。五年制高职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使学生及其家庭投入的教育成本降低,而教育效益和回报提高。它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统筹安排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五年时间里,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文化素质要求,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三年以上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上,它以经济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适用、新兴、现代、复合等特征,密切贴切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深受社会欢迎。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知识结构比中专生优”,就业形势很好。但是面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自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大。如何适应这一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及班级的组织管理能力,已成为每一个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共同关注的焦点。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它完全颠覆了以往工业时代的管理理念,具有理论的前瞻性,方法和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在各个领域广泛推广。
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寻找适合本班的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机制及五年制高职学校培养现代人才的学生管理模式,使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就业压力与现代企业需要的学习型人才缺口之间的反差能尽量缩小。所以,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创建“学习型班级”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及原则
我于2006年10月开始研究创建学习型班级,于2007年9月将数控高职G0608班列为学习型班级创建试验班级,借助学校现有学生评价体系,对该班进行考核,使研究分析更加有效、可靠、可信。在具体操作中,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体性和民主性相结合原则。
主体性原则集中体现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成长。而民主性原则则是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班级组织发展相辅相成,和谐共进。
(二)创造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原则。
班级学生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创造性不可或缺。但同时还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从事任何活动光靠组织内部的资源是不够的,还应向外开放,积极争取组织以外的各种资源,从而信息与资源共享。
(三)坚持团队学习,分层提高的原则。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试验班级应着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班级学习系统中的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及整个班级学习等三个层面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使团体智商远大于个人智商之和。
(四)坚持系统思考,全面发展的原则。
创建学习型班级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进步、发展的过程,班主任应避免分割思考,要整体思考;防止静态思考,要动态思考;防止表面思考,要本质思考,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各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改变观念,领悟学习型组织理念。
首先,在班级进行动员学习,倡导全体同学深入了解学习型组织原理,深刻领悟创建学习型班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对班级组织(两委会、班级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认真学习《第五项修炼》内容,使其深刻领悟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真谛与特征,基本掌握“五项修炼”的主要内容,理解学习型组织理论,并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于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中,共收到5篇较有质量的学习心得体会。再次,对班级组织成员进行再次培训,全面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并通过晨会、主题班会等将创建学习型班级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让每位学生以周记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想。而后班委会自发进行了“关于创建学习型班级”的问卷调查,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创建学习型班级活动与自己紧密相关或与自己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表示愿为团队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学生们对创建活动都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而且充满期待、新鲜、好奇的心情。最后,在全面理解创建活动的任务和目标后,进一步讨论研究如何创建学习型班级并着手实践。
(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班级组织负责人自我超越。
根据学习型班级的理念,让实验班级着手构建“学生个人――团队――班级”学习循环体系,改变以往由班委、团支部指挥班级工作的管理模式,将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兴趣小组,即若干个团队,以此作为班级工作的若干个基本单位,并将班级的各项活动都落实到每个团队中,这样班委、团支部则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配角”,仅仅作为每个团队开展活动的辅助。为使学习型班级创建活动有序进行,结合班级自身实际制定《团队活动制度》、《团队学习制度》、《团队评价制度》、《团队队长职责》、《团队创建活动激励措施》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机制,把“学习+激励”的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贯穿于创建活动的始终。同时还要鼓励班级组织负责人立足岗位,立志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开拓,不断自我超越,从而让这些组织领导者的青春、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竞相迸发出来。各个小组的不断自我超越必将带来整个班级的自我发展与进步。
(三)认真制订班级愿景、组织愿景、个人愿景、活动愿景。
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在学习型班级创建中,最关键的就是共同愿景的制定,好比一个人正是有了理想才会为了这个理想而奋斗一样。只有班级具备了一个符合本班实际的共同愿景,才能产生凝聚力,使班级中的每个同学都自觉地约束自己,发展自己。我在实际操作中每个学期开学初和结束前都做一次本班所有同学的深度会谈,实事求是地对班级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班级、各团队及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然后制定班级目标、各团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制定个人目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各团队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共同奋斗。这是因为班级愿景所具有的那股令人深感号召的力量,使全班学生难以抗拒地融入到集体之中。而活动愿景则是连续的,并且时刻变化的。一些校园活动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校园文化节,创新大赛,技能大赛等,对于这些活动,班级成立相应的兴趣小组,每一学年制定一个总体目标,然后细分到每月、每周要完成的要求,逐步推进。而有些活动则是具有突发性的,比如捐款,或是临时安排到我班的志愿者活动等,就必须要求班主任能在第一时间就该活动与全体同学深度沟通,达成共识,有时候没有办法达成一致,就必须班主任出面,与学校沟通。
(四)开展团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观念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习应变的单位不再是个人而是团队,在团队中运用合作沟通,互帮互助,促进每个人的潜力智能都得以充分发挥,使团队的智能与贡献远大于个人之和。因此,班级要经常举行组织内、组织间及师生之间的深度汇谈,深刻地理解班级学习系统中的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及整个班级学习等三个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懂得每个人的学习与他人也是息息相关的,使学生们更加认真地进行学习,促进各团队内、团队间的良性竞争,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利用团队的力量进一步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进行学习,即创新。2008年9月份,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85%的学生认为班级的学、赶、帮、超、竞的气氛浓厚了,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智模式发生了变化,已经尝试着用新的角度、另一个立场看待问题,这些又成为学生们继续再学习、再创新的动力。
四、研究初步结果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研究,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促进了我班学生观念的转变,树立了学习型班级管理理念,完善了本班管理机制,形成了我班的学生管理新模式。
(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完善了学生的行为规范,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学习、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
(三)本班绝大多数同学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四年级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同学自觉地报名参加了专转本和成人高考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提升与自我修炼。
(四)促进了本人的素质提高。2008-200年第一学期及第二学期,我连续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的荣誉。在2009-2010学年被委以年级组长职务,在06、07级全面推广创建“学习型组织”班级。
五、系统思考
时代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在创建学习型班级时,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团队学习的气氛,我们应努力做到:
(一)要积极开展深度汇谈。
鼓励学生之间通过各种平等与民主的交流与探讨,人人都参与,敞开胸怀大胆陈述想法,充分发表意见,把个人或少数人所拥有的信息、经验、教训通过召开班会、主题班会或讨论会等,变成群体共同拥有的学习成果,做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教训共享,在互相学习中达到共同提高。
(二)要正确处理团队学习与个人学习的关系。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团队学习是个人学习的聚焦,也是个人学习的动力源泉,它有利于满足不同成员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形成个体有活力、团体有合力的良好气氛。
(三)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一个团队要想成功,只一味强调竞争而不善于合作,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在竞争的同时学会合作,才能使个人和团队和谐发展。
总之,学习型班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生源质量;培养模式;教学设计;实践性
五年制高职又称五年一贯制高职或五年制大专。它的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点,决定了对其教育教学不同于三年制的高职学生,也不同于中专学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属于新型教育类型,暂时没有一种可以套用的模式。在教学管理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加强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研究,加快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教学管理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1.生源质量问题
五年制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生源全部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教师承担着一部分应由家长承担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责任。学生生源质量不高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地方保护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通过行政命令划分学生,造成条件好的学校生源不足而办学条件不足的学校反而招了很多学生;二是职业学校门槛偏低。近几年,为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一批普通中专升格为独立的高职学校。其中一些基础薄弱,甚至不具备职业教育基本条件的学校,也参与生源分割,挤压了生源市场;三是市场化办学带来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争夺生源,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造成职业教育市场的混乱。
2.培养模式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感到现有的培养目标没有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按照通才型,甚至理论型人才的标准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且过分注重考证教学而忽视素质培养。
职业教育中提倡的职业资格认证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资格认定,每一项“资格认证”都代表一项能力。目前全国的大专院校都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学生将来毕业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甚至有些学校明文规定,所有在校学生只有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技能证书后才能准予毕业。学生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有2个目的,一是为了学到相关专业的技能操作,二是拿一个证书为今后的毕业准备“筹码”,但由于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多、时间短、课时少,导致培训的过程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证,以致没有达到让学生通过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的目的。
目前大量的考证教学代替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更何况相当一部分考证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最多可以拿到10多张证明自身能力的证书,而这些证书相当一部分是既无权威又无用处。教育者应该深思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拿了英语四级、六级证书,而连英语日常对话都听不懂的学生不在少数。当今世界是一个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竞争激烈的社会,其发展趋势是不断向以道德水准为前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能力社会,因此,能力的考核应该建立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才有意义。职业教育的教学重点,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理应都放在最基本、最基础的学习与训练上,证书教学应与专业课程合二为一。
3.教学设计问题
从理论上讲,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数量越多,越系统化,对于学生的学习越有帮助,但高等职业教育“时间短、任务重”的性质要求对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就要舍弃与专业方向关联不大的内容,理论只能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而我院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仍然没有完全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中独立出来,大部分仍然采用“三段式”教学,即第一学年是公共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技能课。在这类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最大的不足是把一些专业技能课程放到第三学年,而这一学年又是学生最不安心学习的一年。由于受到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就开始写简历,找地方实习,到第二学期时已把全部精力放到求职上,根本无暇顾及功课,以致一些任课教师在上毕业班的课程时,经常是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只来了三五个学生上课,这被戏称为高职特有的“导师带博士、硕士”的毕业班现象,甚至有些教师在上毕业班的课时出现“颗粒无收”的现象,这给学校的教学资源造成无形的巨大浪费。
二、解决高职教育中问题的方法
1.各方面齐抓共管,解决生源问题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既然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给予关怀、重视和培养,关键是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其特长的同时帮助其完善人格、提高综合能力,领导层应对相关的师生锲而不舍地通过深入观察和分析,施以恰当地管理和指导。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了解,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充分做到与学生做朋友,给予学生关怀、理解和帮助,这样更能促进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在管理上获得的效果也就越大。任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守教学规律,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学习情况,坚持教书育人,给学生真诚的关怀帮助,当然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思考总结改革,因材施教。总之,领导层、班主任或生活教师、任课教师若能有机结合起来,齐抓共管,会使得五年制高职教育水平有一个迅速地提高,从而达到使学生全方位成长的目的。
2.“合理成本”的教学模式特色
高职院校合理成本投入的高职教学特色模式应遵循以下5条基本原则:
(1)文化基础课和思想政治课不可或缺,并要以学科教学为主线、课堂教学为主体。
(2)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必须联系实际。
(3)高职院校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真谛是:专业课教学必须彻底放弃学科知识体系,以工作和劳动过程的行为、动作顺序为体系,按行为与动作环节、要领、规范、技巧授技术、教能力。
(4)与企业联合办学,有其优越的一面,但学校不能失去独立性。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是有限度的,双方只可能在人才适用性上合作、在教育投资上探新路.在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上解难题。
(5)高职院校合理成本投入,要从专业技能建设入手。高职的“专业”,是职业与岗位技能组合的专有名词(不是学科方向的称谓)。一方面,学校投入实习、实验设备与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以技能项目的熟练要求为取舍标准。另一方面,学校的实习、实验永远不可能实现与社会100%的对接,所以,需要社会实践来补充。
3.科学的教学计划
(1)结合专业设置,给予相应地教学指导
高职教育按照社会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培养目标必须从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此其教学计划也自然应该体现出高职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如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限制,不再单一采用“学生排排坐,教师台上讲”的教学方法,要进行教学设计,吃透教材,了解哪些形成智力技能,哪些形成动作技能,突出重点、难点;同时,学校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每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教材,并让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相应的社团、文体竞赛,引导学生发展个人的爱好及特长。这样,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教和学之前就明确了学院的培养目标,不但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教和学两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职业教育是一种实际操作比例较大的教育,因此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可以考虑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综合成果为评分和考核的标准,而不是单看课程分数。学院可尝试通过对实际操作成果进行考核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如制定“技能培训计划”,规定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分阶段的进行实践性教学安排,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学院可以以学期为阶段,对学生进行学期技能考核。各专业每学期制定出学生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学期末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考核。如网络通信班可以在网页制作课程上,要求学生设计若干项目并加以实施,再进行评比考核。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及表现来考核学生应该说是较为合理的考核制度。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展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关键在教师。因此要特别注重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业务能力。要加快从普通高教向高职教育调整、改造的转轨过程,把树立强烈的高职意识、提高双重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实际工作经验。在这里就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师德教育,从师德这个根本来解决教师敬业爱岗、专心从教的问题;二是加强教师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在职进修,通过举行教学观摩竞赛,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三是加强教师高职教育观,在教师队伍中普及有关的高职基本知识,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使广大教师逐步掌握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把握教学方向。
三、实训和实习的实践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是沿袭基础教育、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这种模式进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没有改变,人们缺乏了解,因而形成了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种种错误理解。比如说,人们认为大专教育应侧重于某一个专业,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可见,当今的教育还没有“自觉”地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由于长期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高职高专教育就更像是一个“小本科”。比本科的学生缺少理论,比中专的学生缺少实践,高不成低不就,因此,大专层次的毕业生在就业率上远不如中专和本科院校。这就与我们学院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为保证,以管理为基础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办学基本思路相矛盾。我们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只有扬长避短保持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才能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一是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个重点,始终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二是充分考虑专科与本科层次的区别,着力在“培养应用型、实践性高级专门人才”上下功夫。
(一)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上课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一些同学一直关注自己的智能手机屏幕等情况。为此,在问卷中专门就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展开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是自己当前所需要的;38.3%的学生选择的理由是科研任务重,政治课有时候和专业课时间冲突,不得已只能舍弃政治课;39.4%的学生不满意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无视学生的存在;33.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机械,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应付,所以上课来不来、听或者不听,关系都不大。
(二)师生之间交流少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改革之前,在54个学时的课堂上,老师讲解细致,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探讨,学生参与讨论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希望能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中寻求答案的话,他们也可以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提出来,与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但是,改革之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学时数降到18,学校的课程安排一般是4节课连上,这样师生课堂见面的机会至多5次,并且每次上课的时间连讲课都满足不了,更别说留出时间给学生讨论。有的学生描述当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是“匆匆太匆匆”。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36.6%的学生对课堂同学演讲,大家参与讨论表示很感兴趣,并且自己愿意参与;49.5%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对于自己是否参与感到犹豫;只有13.9%的学生对这一活动表现冷漠。总之,由于受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课堂讨论少,无法满足学生想要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的愿望。
(三)学生的实际收获与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学生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重视不足并非毫无缘由,除了上课时间冲突、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对于课程收获与期望值之间有差距而产生了对本课程的失望情绪。在“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收获”这一问题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反映,课堂讲授内容有限,老师讲的不是他们所需要的,而学生想知道的内容,老师却没有涉及,课后想要积极补充学习的学生得不到相关的学习资料。32%的学生认为,虽然上课时老师推荐了课外阅读资料,但是不愿意自己去购买,而图书馆借阅又比较麻烦,并且同一本参考书图书馆馆藏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要。总体来讲,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需要一段调整与适应的时间。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探索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本门课程教学目的。
二、“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内容
根据前面总结出的问题,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与学校研究生院主管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分析和论证,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一)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需要选择教学知识点,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2013年,“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主讲教师拿到了以郭贵春教授为首席专家,陈凡、吴彤等教授组成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编写组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涉及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五大板块[2]。显然,要在18个学时内完整地讲解这五个部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试图了解学生“学”的愿望与兴趣,以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参与选择课堂内容,需要统筹考虑,既要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又要将核心的内容讲授给学生。所以,在问卷设计中,我们将教材中五大板块的内容细分成60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将自己最感兴趣的5个知识点圈出来。学生网上选课之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对知识点关注度的高低排序,选择出课堂主讲知识点,然后经过授课教师的统筹加工,做一些必要的补充,使整个教学知识点尽可能地系统化。对于课堂没有时间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推荐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放在一个“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学习或使用。网络平台包括课堂主要知识点、课后自主学习参考资料、主要研讨议题、师生交流共享平台等板块。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不仅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二)改革教学形式:课前提问、课堂研讨与课后无缝对接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一两年里,教师非常熟悉的教学体系一下子被压缩到原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大家都感觉课堂时间不足,谁也不愿在课堂上浪费一分钟时间,教师“满堂灌”的情况更突出了,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缺乏活力。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尝试进一步改革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模块设计上,即把课前提问、课堂研讨和课后实践三个环节紧密接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了解下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研讨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在教师课堂讲解后,学生结合问题以多种形式展开自由研讨。由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学生自由选课,所以每一个授课班级都包含多个“专业”,一个研讨话题在不同“专业”学生那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创新的火花,这样的研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训练了学生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一部分,课堂上同学们交流如何运用中国知网到谷歌学术、谷歌图书、LibraryGeneis、SearchWorldCat等搜索引擎检索文件,很多学生课后尝试检索希望得到的文件,获得了成功。虽然在课堂上只有十几分钟甚至是几分钟的交流,但是对他们来说却非常有用。
(三)调整教学时间:提前选修与增加上课时间自由度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之前,也就是本课程是54学时的时候,每学期每位教师承担的班级有限,否则工作量太大,由此造成单个班级人数基本上都在150以上,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课程学时数减少之后,每位教师可以承担的班级数量增加。为了搞好小班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中国矿业大学规定本课程选课班级单位人数上限是80。小班授课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和研究生院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设置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整。首先,对于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简称推免生)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时间做出重大调整。原本学生选修硕士期间的课程都要在正式入学之后,但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恰恰是选修课程最多的一年,同时几乎所有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去,推免生甚至从本科期间就在导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学研究。正是由于硕士生第一学年学习和科研任务都比较繁重,在科研与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冲突时,学生往往牺牲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推免生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初,基本上就确定了自己可以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在其他同学忙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候,推免生最为轻松。所以,中国矿业大学从2013级推免生开始试行提前开选修公共课,也就是对2013年秋季入学的推免生,在2013年的春季,在自己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入选课系统进行提前选修“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分摊了学生的压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增加学生上课时间的自由度。由于教师承担的课程在周次上较为一致,每周在所有的班级上主讲内容相同,授课固定在一个教室。这为学生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学生偶尔出差或有其它学术活动,与“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冲突,他们可以选择本周的另一个时间到同一教室中听课。假如一位教师同时承担5个班级,那么一周内学生几乎每一天都有听课。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不可少
为人师表,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在学校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在学生面前他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的同时班主任也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行动去感化每一位学生。比如,我要求每天的提前节学生必须提前进教室,我会提前5~10分钟先到教室;要求学生讲卫生,我会在教室里捡起看见的垃圾;要求学生早起床,我会提前站到操场上;要求学生诚实,首先我自己做到说话算话……我不敢说自己是学生的榜样,但我相信自己的言传身教会使整个班集体的素质、风格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努力使自己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不断地修正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二、勤跟班、勤交流、勤指导、勘检查尤为重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勤投入,勤付出,才能多收获,多产出。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要做到“脚勤、嘴勤、眼勤”。脚勤就是要经常到教室、寝室里去,多与学生接触,在习惯还未养成时,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只要有时间,学生寝室总会有我的身影,仅仅需要一周时间,就会使学生养好良好的习惯,后续的班主任工作就会轻松很多。眼勤,就是要经常去观察学生的情况,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嘴勤,就是要勤和学生交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管理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每一个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勤和任课老师交流,可以掌握更多的情况,以便自己的管理。勤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在家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这样对学生的管理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善待每个学生,让赞美飞扬
学生渴望老师的关爱,需要老师用欣赏的态度赞赏和肯定他们,需要老师用积极的心态鼓励和赞美他们,即使是表现再差的学生,也都有上进心。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就是对他莫大的鼓励。
班主任常常会碰到一些调皮任性的学生,他们有时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切不可发怒,务必要包容学生的错误。宽容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智慧。对待后进生,班主任更要有宽阔的胸怀,对于一些表现差的学生,我会用赞扬,甚至夸张的语言来激励他们。后进生本身就有着严重的自卑感,总觉着自己不如别人,正是由于这样,他们常常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流。因此对待他们就更要有耐心,多理解、多鼓励,少批评。
四、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有力保障
新生入校第一学期的班干部是由我任命的,由于对学生不是很了解,有很多班干部会存在缺点,但我知道,他们都有着不成熟的一面,我也相信,他们会在工作中完善自己。为了更好地帮助每个班干部树立较好的形象,我对班干部在各项常规方面的违纪现象往往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解决,以比其他学生高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还要让他知道,是因为对他的期望高才对他要求严格。我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让他们总结自己的工作,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有效地管好班级,还能使班主任的管理得心应手!
五、利用周会、上课、放学时间,进行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业学校属于技能型学校,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有许多是学习比较差,自我约束力比较松散的学生。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一定要抓住班级管理的关键——学生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出勤和纪律两大方面,一定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行为上做到遵守纪律,遵守工作流程,使其不仅学到过硬的实用技术,还在今后工作中更能规范、高效地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够朝着良性的轨道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调查 启示
[作者简介]李忠岘(1977- ),男,云南普洱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硕士,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教育;郭显林(1985- ),男,四川宜宾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读硕士,四川省长宁县花滩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云南 昆明 65003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85-0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传入中国后,近年来发展虽然很迅速,但据笔者在CNKI信息平台上检索后初步统计,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体系建设”的文章截止到2012年10月2日仅检索到30余篇,虽然这些文章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基础理论,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案欠缺。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同时,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得出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通过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和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提供对策,也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职业心理学家萨柏认为职业生涯是个人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的过程;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指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一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的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方案。按时间的维度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按性质分为内职业生涯规划和外职业生涯规划。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评估和目标设置的过程,是实现继续专业成长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文献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作了阐述,并指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高职学生尽早进行个人规划,尽快找到人生目标,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潜能,弥补不足,为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打好基础。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1.国外的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状况。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青少年很早就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中小学时期就开始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涯。美国纽约州库克大学校长、生涯管理学教授黄天中等在2010年北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指出,美国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有生涯辅导,到中小学时,学校就开展多种多样旨在扩展生涯经验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和教育活动,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已经融入个体自我发展的全过程。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终生学习及职业研究教授、著名职业咨询师宫城真里子指出,日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同美国一样早,而且在学生上学期间,不单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也要对家长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学校对生涯规划类课程的教学实行定期开放,邀请家长参与生涯规划教育,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率。
2.国内的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状况。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于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尚属于新鲜物,现虽然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仅有少数高校和部分咨询机构开展系统的教育指导。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虽然开设此课程,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或应付上级教育主管理部门的检查而出现在课表上,很多院校即使开设了也只作为讲座课,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开展一两次全校性的讲座。笔者走访和电话访谈了内地13所高职院校(以公办为主),将此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形成课程体系的学校较少(包括一些本科院校)。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也没有得到重视。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地位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学校需要通过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从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维度达到既定目标。
1.态度层面。树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就业理念,把个人长远发展与国家、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确立利于个人发展的、宏观的职业概念和意识。
2.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形式下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国家与当地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全国及个人职业目标区域内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及基本的创业知识。
3.技能层面。基本能掌握探索自我的技能、信息检索与管理能力、生涯目标决策能力和各类求职技能等,还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各种社会通用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协调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4.预期目标。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和定位,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下的就业问题,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理想,并积极谋划个人发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层次、质量和就业率,树立学校的就业品牌,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声誉。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分为:自我分析环境认知确定目标战略性生涯规划策略的制定目标的评估与修正。
四、内地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案调查与结论
1.调查对象的背景。该校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类课程8年,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2005年以前,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10~20学时,无教材,教学内容及课程组织由各系自行安排;第二发展阶段:2005~2007年,在原“就业指导”课程组织安排不变前提下,增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课时分别为36时、20时,教材为自选教材;第三稳定阶段:2007~2012年,按照教育部教高厅[2007]7号文件要求,学校成立了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并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合并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一门课,总课时40学时,分为“职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拓展”“就业与创业指导”四大教学模块,分四个学期完成。同时,结合校情自编并出版配套教材,经过三次修订出版,课程已成为覆盖学校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学校对课程的大力投入和建设,使学校在就业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专业就业对口率达95.7%,就业层次对口率达97%,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直居于同类院校前列。自2004年以来,该校连续八年被教育厅授予“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和“就业工作优秀奖”。通过几年的教学积淀,该校已经初步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导向”的学生就业工作体系,为学校的就业工作打了坚实的基础。
2.问卷调查分析及结论。第一,问卷分析。第一次调查对象为2005~2007级的部分经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学生,发出问卷2960份,2008年7月31日收回问卷2068份,经确认1400份有效。具体分析如下:(1)生涯规划指导方面:05级学生的需求着重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处理;06、07级学生看重求职与面试技巧、就业政策等;(2)职业目标制定状况:05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清晰可行率比06、07级学生高得多;(3)生涯规划认知方面:05级学生认为生涯规划对就业择业、个人心态、个人意义、个人职业成功影响程度非常大的比重比06、07级学生多;05级学生愿意对职业生涯规划投入的资金(投入3000元以上占21.44%),远远高于06、07级的(投入3000元以上占14.43%)。可见,经过社会实践后,学生的职业定位更加理智、明确,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了社会阅历,选择对象增多,对当初制定的职业目标是一种考验。
第二次调查对象为2008~2009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的学生,此次问卷共发出1740份, 2009年12月16日收回问卷1635份,经确认全部有效。对涉及生涯规划教育的15个问题进行分析如下:(1)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对自己、对职业和未来有了较大的认识,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2)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未来职业及人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调查结论。首先,新入学学生普遍对专业了解不够,尤其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不明确。因为对行业及专业的认识不足,致使学习兴趣不高,对所学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的了解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缺乏主动性,在调查对象中只有37.25%的学生把所学专业设定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
其次,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是涉及课程内容的问题沟通更少。在校期间最想得到的就业指导内容是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情绪管理与人际关系处理,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学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展面对面,一对一或以班级为单位的就业指导。
最后,高年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之后,个人在制定职业目标和人生规划目标时有很大的改变,如心态变得稳定、平和,无所适从的情况减少,对职业定位与目标的选择,已经变得相对从容。就业观念较之前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只盯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放,选择利于个人长期发展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学生占大多数。并且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未来全方位的发展很重要,即便是踏入工作岗位后也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自己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五、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
通过调查研究结果知道,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基本能找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切入点,抓住重点内容,发现自己的强势和弱点,缩小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便于他们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重心和职业发展方向,也便于他们适应社会及就业市场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状况。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也应针对教学、专业及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指导内容要紧扣企业岗位和就业市场需求,要紧扣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需要。在大学一年级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不少于20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第三学期开设不少于10学时的就业指导课程,第四学期开设不少于10课时的创业指导课程,第五学期,视学校教学安排一系列就业创业的成功人士进校讲座、报告。这样对稳定大学生专业思想、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改变大学生学习态度,塑造学习型风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利于学生明确人生使命,树立职业理想,使其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探究能力得到锻造,从而确定人生发展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现高职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功能。
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专家、教育行业及社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和总结,结合笔者的个案调查研究,发现开发和加强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将使学生和学校实现双赢。第一,学生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激发个人潜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适时自我觉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明确人生目标,促成自我实现。第二,学校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职学院树立自己的就业品牌和增加社会美誉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形成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升高职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层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益,使就业工作体系得到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社会提供适销对路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现状研究和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国内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取得预期效果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从学生与学校两个层面着手,相互协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定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所以一方面,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如“人-职匹配”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类型论”“职业生涯规划=知己+知彼+抉择”等。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学习、个人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帮助大学生自进校起就着手制定一个既有个性化,又能促进学生个体成长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树立学校的就业品牌,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付晓,陈永磊,任雷.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创新就业指导模式[J].现代商业,2010(18).
[2]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现状调查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3]李忠岘.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实施[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