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25 16:19:56

导语: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1篇

家庭教育通常是指父母为孩子提供教育的过程。自古以来,家庭教育既是每个家庭长期关注的重点,也是各类教育的基础。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导致了中西方对于彼此家庭教育的模式的误解与迷惑。当中国人迁居西方国家的时候,中西方在历史、社会、经济、语言、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差异成为造成双方家庭教育反差的根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

由于电影《功夫熊猫1》在中国非常流行,《功夫熊猫2》也登陆中国市场并大获成功。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功夫熊猫1》不仅反映出了中西方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交流,而且使人们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针对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1.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梦想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由道德准则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道德准则就是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是如此。《功夫熊猫1》中Po的父亲想让他把做面条当做自己的梦想去奋斗。该影片里Po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缩影,是中国社会环境下的官本位思想。在古代,父母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通过科举考取个一官半职。当官被认为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光荣事情。因此,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与政治相关联的。

而西方的家庭教育是在宗教及人权主义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西方的文化形态中,人们相信家庭教育应该培养真正的人。正如《中西方文化对比》一书所述,西方文化的历史是西方家庭教育的根源。在中世纪时期,宗教即教堂,在西方社会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受教堂控治,所以西方家庭教育的宗旨是拯救灵魂。这种思想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非常重视以人权主义为核心的家庭教育,他们反对教堂的压迫,提倡人的尊严和自由。父母不应该替孩子们设计梦想,相反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梦想。所以那个时候他们的家庭教育更加开放民主。

中国的孩子与西方的孩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上存在差异。中国孩子的梦想由父母设定,不管他们是否喜欢,迫于父母的压力,他们必须努力实现它。在《功夫熊猫》中,Po不喜欢做面条,然而为了不让父亲失望而默默的努力工作,这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模式。

在西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崇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想像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设定梦想。在《功夫熊猫1》中,Po在老师的指导下评估自己的梦想,以正确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梦想。一旦设定了目标,孩子们就会不惜一切的实现自己的梦想。

2.责任心和个人主义

中国的孩子与西方的孩子对责任心的意识有所不同。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功夫熊猫1》中,首先Po的父亲告诉Po他的责任是养活这个家,最后,他的老师告诉Po他的责任是要服务社会,正如老师期望的那样,Po拯救了整个城市,这就是西方社会里的责任意识。

在中国,家庭是由集体方式组建起来的,尤其在古代。所有的家庭成员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因为他们相信只有生活在一起才能克服困难。实质上,家庭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团体。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就是这样形成的,与社会责任相比,他们更加重视家庭责任,因此中国人的责任意识过于狭窄。

然而,在西方,家庭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组建起来的,两代人并不生活在一起。与中国的经济形式不同,西方国家是市场导向型经济,社会环境对家庭教育有很大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他们更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每当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社会,他们视此为己任。

个人主义是指个体最为重要的东西以及独立自主的品质,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功夫熊猫1》充分展示了个人主义。影片开头,Po没有任何自由,但最后,他获得了自由并且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西方的家庭教育总是强调个人主义至上。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有竞争力。因此西方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个人主义精神,也就是说要自己去适应这个激烈的竞争的社会,竞争意识已经渗透到西方的家庭教育中。西方家庭教育中的个人主义还包括尊重个体和自由的权利。

中国文化强调尊重权威和上层社会,家庭教育不重视个人主义的培养,反映到家庭教育当中就变成了对父母的尊重。从出生孩子就被视为父母的附属品,父母把孩子当成可以替他们完成梦想的工具,孩子根本没有自由和隐私权。

在日常生活中,Po的父亲没有给他足够的个人空间,而他的老师认识到个人空间的重要性,就引导他去发挥个人空间。在西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会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做他们自己的事情,鼓励他们去创新探索,去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去认识赚钱的艰辛,去培养他们的精神品格。

中国的父母只知道保护和娇惯孩子,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为孩子订立与学习有关的目标,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而他们却忽略了如何引导孩子适应社会,如何培养孩子具有公民意识,如何培养孩子创新与探索的精神。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的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更看重社会责任,西方的父母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公民意识。

中国的父母只强调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孩子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正如一句古话所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中国的父母引导孩子成为一个顺从的、不威胁社会的人。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逐渐融合

过去,中国的父母只重视孩子积累知识而忽略了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强调集体而忽略了个体的重要性。如今,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个性民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的父母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个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不再只强调共性而接受孩子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给孩子们更多的个人空间。

西方家庭教育开始崇尚儒家思想。在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他们过分强调独立,因此孩子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卢如凯在《怎样引导孩子》一书中指出,在西方国家,吸毒非暴力不合作的孩子的数量比中国高出百分之五;其次,孩子过于独立而导致早恋,许多青少年女性婚前怀孕,因西方国家是信仰基督教的国家,所以禁止堕胎,许多非婚生的孤儿被寄养在孤儿院,这些孩子的发展令人担忧。

今天,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怀疑所谓的民主式家庭教育。

儒家思想在西方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学习儒家思想,西方的父母了解了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他们把中国家庭教育中的精华借鉴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他们认识到过分独立的弊端并开始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共性的培养。

第2篇

针对这种父爱缺失现象的出现,我在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发现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并在继续着。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要身体健康,而且还要心理健康,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既要母亲的教育,也同样需要父亲的教育。父亲的教育在子女的成长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有着母亲不可也不能替代的作用。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态度,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就是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我们知道母爱教育阴柔、慈祥、亲切、文静,父爱教育阳刚、果断、强健、刚毅。只有母爱教育和父爱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格。双方缺一不可。从部分男孩子有“女性化”、女孩子“软弱化”的倾向可看出父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威严的,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较少。幼儿园的活动一般是孩子的妈妈、爷爷或奶奶参加,爸爸参加幼儿园活动的不多。为唤醒爸爸的护幼之爱、育幼之责,让每位父亲认识到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知道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引导幼儿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让幼儿体验到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让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我于5月23日开展了“爸爸,我爱您”特色活动,目的是发挥父爱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活动在幼儿配乐诗朗诵《我有一个好爸爸》中拉开序幕,通过亲子表演《爸爸去哪儿》、亲子游戏《抢尾巴》、《蜈蚣竞走》、教师和爸爸们共同交流父爱教育中的重要性、给爸爸们提出在教育中的建议、以及赠送爸爸代表幼儿心意的奖牌并合影留念这些环节拉近亲子关系,提供孩子和爸爸沟通交流的机会。

幼儿配乐诗朗诵《我有一个好爸爸》牢牢吸引爸爸们的身心,爸爸们眼睛湿润了。

亲子表演和亲子游戏活动让孩子亲近爸爸,让爸爸了解孩子,增进了爸爸与孩子间的感情,给孩子和爸爸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本次活动,让爸爸们充分展现出他们可爱、温柔、智慧的一面。

我和爸爸们共同交流父爱教育中的重要性,给爸爸们提出在教育中的建议:

1.用教育理念使爸爸们充分认识到了父爱教育的重要性,并用真实事例感化幼儿的爸爸,激发了爸爸参与的热情,以诚意留住爸爸关注的目光,唤起爸爸的教育意识,激发他们重视自己的独特作用,促使父亲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让爸爸们教育孩子的热情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教育建议的提出让爸爸们知道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但如何参与却大有学问。让爸爸们知道父亲应如何参与教育孩子。为爸爸们设计提供教育交流平台,共同交流育儿心得。教育交流平台是解决交流问题的一大好途径。

3.接着我又给爸爸们推荐了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副所长,家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老师的《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这本书,希望爸爸们更进一步了解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们成为孩子的朋友,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

赠送爸爸代表幼儿心意的奖牌并合影留念,再次增进父子(父女)间的感情。

同时,活动培养了幼儿对爸爸的亲近感,使孩子对爸爸保持一种感恩的心情,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整个活动现场爸爸和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幸福,他们享受了快乐,收获了感动。

第3篇

现实

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现象严重

小学生张浩,他的父亲是一名工程监理,常年在外,张浩的父亲说:“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我不能被家庭牵绊,一心想多接活多挣钱,能使孩子受好的教育,有好的未来。至于孩子,有他妈妈和老人照顾,如果不行,还可以请家教,上培训班,不一定要亲力亲为。”

初一学生李林的爸爸是公司职员,每天正常上下班,但是他说:“我虽然正常上下班,可闲暇时间要参加很多应酬活动,以增进人际关系。因此,孩子的事我很少过问,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是如此,我不想过多干预,让他自由自在地成长更好。”

孟小洁的父母离婚后,她和妈妈在一起生活,爸爸每月来看她一两次。每次来都是给她送些吃喝穿戴类的物品,亲子交流很少。孟小洁的爸爸说:“我们都有新的家庭,交往起来,有诸多不方便。尽管我知道,孩子很无辜,也觉得很对不起孩子,但没有办法。”

原因

分工细化等诸多方面

丽丽的爸爸:传统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男人大多数会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孩子的教育应该归结于母亲。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职场打拼已经让人精疲力竭,哪有心思再关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细节?各负其责,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白帆的爸爸:我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能长期与家人在一起,总不能因为孩子的教育就放弃工作,七十二行,类似于我们这样的,应该大有人在。不是我们不愿意参与孩子教育,是现实如此。而且,生活中,那些离异的、丧父的,比我们不是更不堪吗?

某小学关老师:很多家长,尤其是父亲,不是没有时间,他们宁愿把大把的时间用在电脑前,酒桌上,一些并不重要的聚会上,也不愿意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归根结底是没有把孩子教育摆到重要位置,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

后果

父爱缺失遗患重重

白帆上五年级,他的父亲是电建工作者,常年在外,一天他回家哭着跟妈妈说,同学们都叫他“大姑娘”。白帆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了情况,老师对她妈妈说:“白帆成绩很好,是个很乖的孩子,可是有点过头了,他特别爱干净,同学们谁碰脏了他的东西,他都会很生气。上体育课,一些剧烈活动他从不参加,现在的女孩子几乎都没有这么腼腆内向,长此下去,恐怕对孩子不利。”

小青是六年级的女孩,她的班主任张老师说:自从她父母离异后,小青一直跟母亲一起生活,由于父母的一些复杂原因,她几乎忘记了父亲是什么样子。小青很上进,既听话又懂事,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同学都喜欢。可是自从上六年级后,她对我有着一种近乎病态的依赖。她眼神里流露出的依恋让我隐隐担忧,我知道孩子想在我身上寻觅父亲的影子,孩子正要走进青春期,这种感觉会很不利,现在我正在与她的家人沟通,以帮助孩子走出这种怪圈。

张利(小学老师):我们班里几个不认真完成作业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爱搞破坏的和特别内向懦弱的学生多半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几个孩子多半是跟着母亲一起生活,虽然母亲能在生活上给予更细致的关爱,但父爱缺失对孩子的成长还是有很大影响。那种家庭关系特别和谐,注重家教的家庭的孩子,大部分各方面发展均衡,学习态度积极。而且,父亲重视家教的家庭的孩子会更优秀。

赵霞(心理咨询师):父爱缺失会带给孩子很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些孩子的主要特点有: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者还可能上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好暴力等。因这样的孩子极度缺乏对自己的认可和接纳,缺乏成长的动力,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与成长。

专家

父亲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础

张仲庆(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李文道(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

以上专家认为,作为父亲,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父亲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相对更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父亲的幽默、粗犷和力量会给孩子的游戏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进而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幽默、勇敢等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

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什么不同等知识的人,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往的问题上。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8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家长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在日益更新。目前,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通过探寻影响幼儿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策略,试图改善优化这些因素,充分发挥幼儿家庭的教育功能。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园开展了“幼儿家庭教育状况与幼儿发展状况关系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在家庭中“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非常严重。

1. 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子女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但往往思想重视,行动忽视。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一样重要”的家长占 96%,可是每天可以留出 2 小时以上时间与孩子一起交流、游戏、学习的只有10.3%的家长,选择“不顾劳累,坚持和孩子玩”的只有 28.7%。对比数据可知,普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只停留在思想上,而没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没有完全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

2. 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内容认识不够。经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倾向依次是: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教孩子与人交往;重视对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自我服务;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而家长忽视的家教内容包括忽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如,教孩子知道自己几岁,教孩子分清性别);忽视孩子的游戏和玩玩具;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如,独立睡觉只占22.7%)。有部分家长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只是把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使家庭教育缺乏自身的特点和内容。

3. 不能正确认识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困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孩子的某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是某种社会影响,很少有家长认真检查自己在家教中的失误和应负的责任。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教育目标的倾斜,导致家长产生许多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过度溺爱、迁就和放纵孩子;过度严厉、过度保护或者过度放任。

4. 家庭教育承担者偏移,教育意见不一致。在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调查中显示,62.5%是母亲,21%是祖父母,16.5%是父亲。可见,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之重要,作用之重大。再加之大多年轻父母工作较忙,依赖祖辈养育孩子情况普遍。扩大家庭、祖孙家庭和单亲家庭日趋渐多,家庭教育意见不够一致,其不良后果是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则会形成当面一套和因人而异的态度。

二、解决策略

1.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儿童,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风格,甚至是孩子所特有的稚气、调皮和不成熟产生的“错误”;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见解,相信孩子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2. 全面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要想教育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把握现象,知其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言教、身教和境教相结合。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己先要做到。例如,要让孩子爱学习,家长就要经常阅读或是与孩子进行有助于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活动,加深孩子的印象;要让孩子讲卫生,家长就要有洗漱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待人和善、大方。在言教、身教的同时,还要做到境教,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和谐整体的家庭教育环境。

4.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协同进行。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使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教育好孩子。

第5篇

好好做父亲读后感

收到孙云晓老师倾力之作《好好做父亲》有些日子了,一直都在认真的看。之前就有看过孙老师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书籍,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受益匪浅感谢孙老师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位八零后妈妈,属于对孩子的事非常勤快的这种类型,在孩子的问题上都是一手操办,我能解决的事情决不会“麻烦”孩儿爸。虽然之前也了解过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没有引起我的重视,在对待老公带孩子方面我是各种嫌弃。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想着应该先自己看,看完之后再推荐给老公。

这本书从孩子的各个时期来说明父亲的重要性。书里利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各种鲜活生动的案例来分析,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不会显得枯燥乏味,当我们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借鉴书中的方法,当我们能获得孩子的认同时再加上自己的方法融会贯通,我想这应该也是孙老师的目的,给我们在育儿道路上指出方向,但具体的怎么做还得我们自己去努力,老师教得再好,也得学生学进去,做父亲不是职业而是事业,需要一个男人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完成,当然也需要妈妈们给爸爸机会。

希望已经成为父亲的和即将成为父亲的男士们都能抽空看看这本书。真的受益颇多。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 道德内化 人类社会 道德规范 交互作用 道德存在 社会生活 人类行为

显然,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发展问题的核心机制,从个体道德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讲,道德最初是一种外在于个体的精神存在。广义地说,个体接受了这种外在的道德并将之变为自己的一部分时,就可以称之为道德内化。进一步讲,当把外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自我的良心时,就可以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这里所谓良心,是指“遵从社会的要求;在违反了这些要求之后的内疚感、忏悔和试图补偿;在没有社会化机构监管时仍遵从规则。”但是,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对道德内化是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怎样发展成为道德良知,有哪些因素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们作了大量研究,许多理论观点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非常丰富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证据。在这里,我着重分析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家针对家庭教育展开的一系列研究。通过对这些理论观点的系统评述,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同时希望能够借此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深入研究。

一、道德是怎样内化的:家庭教育的理论追溯

1.精神分析的家庭内化观

在心理学领域中对道德内化的研究始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他从其性本能理论出发,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是从4、5岁左右开始的,男孩子形成了恋母情结,女孩子形成了恋父情结。概括地说,男孩子把父亲视为与自己争夺母亲的爱的竞争对手,但因为害怕被父亲而产生了恐惧的焦虑,于是便以与父亲的认同为手段,采纳父亲的道德价值观,他们的超我或良心便通过对父亲的标准和父亲关于服从的要求进行内化或结合而得以发展起来。而女孩则把母亲视为与父亲争夺爱的竞争对手,但女孩不害怕,她希望通过模仿母亲,在情感上提供食物和安全依恋,从而获得父亲的爱。

当然,这些的观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实证研究也基本不支持这种精神分析的本能观点。但有些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和观察,证明弗洛伊德的某些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例如,儿童在家庭中可能会受到某些挫折,这些挫折常常是由父母的控制引起的,有时可能是因为儿童感到身体不舒服或疾病引起的。这些挫折会使儿童对父母产生某种敌意,但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得不把这种敌意压抑下去。在家庭教育中,这种惩罚常常是以“爱的撤出”为标志的。例如,父母经常会说,“别哭了,再哭我就不喜欢你了。”儿童担心父母不再爱他或抛弃他,而模仿父母或采纳父母的纪律要求。这样,对父母的敌意就转向了内部,以认同、内疚、投射等形式表现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内化的道德良心或超我。

2.道德内化的社会学习理论

由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依据,因而受到了崇尚唯科学主义的西方心理学家的强烈批评。20世纪30、4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深化,社会学习理论运用他们的观点对弗洛伊德的道德内化观进行了重新解释。其中,罗伯特·西尔斯的贡献最大。我们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几乎每个儿童都曾表现出一定的攻击行为,例如,哭闹、摔打东西,和其他小朋友打架等。和弗洛伊德一样,西尔斯也认为,攻击是一种内驱力,是由于儿童受到挫折引起的,受挫折越多,儿童的攻击性就越强。但是,西尔斯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学习,帮助儿童提高解决挫折问题的能力来减少攻击性。在一份对生活在波士顿地区的379个家庭的调研中,他们对大量的与儿童抚养和社会化有关的变量进行了评价,包括当儿童做出错误行为时母亲所使用的纪律手段,以及儿童的良心发展(包括内疚、忏悔和补偿)的指标。在这里良心是以某种方式可以操作的,包括对偏差行为的情绪反应以及诸如抵制诱惑和接受父母的角色(例如,对禁忌行为的自学)这类行为特征。西尔斯等人把纪律手段的特征描述为两大类:以爱为定向的(love-oriented),包括表扬、隔离、推理、爱的撤出,和以物质为定向的(material-oriented),包括实际的奖励、剥夺和体罚。结果发现,和使用以物质为定向手段的母亲相比,使用以爱为定向手段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具有更高的良心发展水平。这是因为,受到爱的撤销惩罚的儿童必须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为,以便使自己重新获得母亲已经撤出的爱。同样的,和那些有相对比较冷漠的母亲或者虽然很温情但很少使用或从不使用爱的撤出的母亲相比,在那些其母亲相对比较温情而且使用爱的撤出的儿童身上,其良心发展更高。显然,这类儿童会通过复述其母亲的这些行为、标准和价值观而获得更多的次级强化,从而促进了道德发展。

但是,西尔斯的观点由于大量使用精神分析的术语,在解释由次级强化引起的次级驱力的发展时,受到了其他学者的强烈批评。例如,同为社会学习理论家的班杜拉和沃尔特斯,在60年代提出了一种社会行为主义的思想。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即便没有做出匹配性反应因而不可能受到强化时,导致模仿的观察性学习也会发生。所以,他们认为,观察性学习是习得新反应的主要方式,而且它确实是学习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形式。例如,他们让年龄在5-11岁的男孩子观察一个榜样,这个榜样因为对道德判断的说明而受到强化(使用意图或后果作为对为什么某种行为应该受到谴责的解释),这些道德判断或多或少地要比这些男孩子的高级些。他们发现,这些男孩子最后都改变了他们的判断,要么沿着榜样的方向向前改变,要么向后改变。在班杜拉看来,良心或道德内化主要依赖于自我调节。尽管情境发生了变化,但人们的道德观念仍保持不变(就是说,他们把价值观内化了),因为他们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而这些判断是通过观察他人或直接教学而习得的。那些与内在标准相一致的行为受到积极的评价,而与这些标准不一致的行为则受到消极的评价。换句话说,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又被儿童所模仿。而且,儿童观察和采纳的自我评价标准是他们在看到别人自行采纳时的那些标准,并且因为致力于自我调节而受到他人的奖励。于是,有了这些不同体验的经历,儿童开始形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儿童就是通过观察、榜样和模仿等社会学习而导致道德内化的。

但是,榜样的作用是否就一定能够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呢?一些学者认为,直接观察不正常的榜样对观察者有一种去抑制的效应(disinhibiting effect),就是说,一个错误的榜样因其行为受到惩罚而使观察者在心理上产生这种行为抑制。用我们常用的话语来说,就是可以收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但是,很多实证研究发现,对榜样的惩罚并没有提高儿童的控制力。霍夫曼认为,榜样的作用主要是外部的道德,其中的动机在本质上是享乐主义的。在他看来,儿童道德的内化最初是由父母导致的。父母并没有对儿童进行过分的监管,在提出要求时伴随着能够被儿童所理解的说理。父母鼓励儿童自己作出行为决策,就会在儿童身上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它有助于内化父母的行为标准:当父母把爱的撤销作为对其子女行为的反应时,儿童就会产生焦虑和内疚,而且会产生一种更积极的内疚反应,包括认识到行为所具有的对他人的伤害作用。这种内疚是由父母的说理引起的,因为父母的说理教育把焦点集中在儿童的消极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上。因此,简单的惩罚而不进行道德推理的家庭教育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说理教育提供了与道德有关的认知结构,用最适宜的唤醒,儿童就能受到认知材料的最恰当的影响,包括注意到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并且把这一点与他们的移情能力和认识,即他们的行为是怎样影响他人的整合起来。

二、影响道德内化的因素,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挑战

道德内化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目标,是实现人的终极价值的必经之路。由于道德内化最初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和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内化和良心发展的影响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20年来,西方学术界从归因理论入手,阐述了影响个体道德内化的有关家庭因素,其中很多观点对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1.纪律教育效能的相对性

自从霍夫曼提出家庭教育的纪律技巧和策略以来,学术界的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些技巧和策略对儿童道德内化的影响。一些最新的研究发现,说理教育、爱的撤出和权利维护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并非无条件地普遍有效。这些具体的教养方式能否发挥作用,要依赖于各种复杂的主客体环境。例如,以他人为定向的推理可能依赖于儿童采纳他人观点的能力,而对规范行为的说明则不依赖于此。儿童可能相信,某些原理的阐述比另一些原理有更大的“真实价值”,因而会受到那些原理的不同影响。某些推理与儿童看待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有更多的相关,因而更容易把它同化到现存的认知结构中。

还有些研究发现,在原则上讲,诸如体罚之类的权利维护式的家庭教育是必须抛弃的,但是,没有惩罚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完满的教育。惩罚不是专指用武力手段体罚儿童,还包括对利益或物质资源的撤销,对愤怒、命令、不赞成、羞怯和羞辱的表达。使用惩罚时要考虑到,它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表达的?是被一个受爱戴的还是拒斥的父亲或母亲实施的,是被一个控制型的或采取教师姿态的父母实施的,还是被一个失控的或变得不可预测的父母实施的?惩罚会使儿童的自主性丧失吗?此外,爱的撤销包括与父母分离这种可怕的威胁,以及由于不能使自己所爱戴的父母感到高兴而引起的愧疚,这些特征可能会对儿童产生相对不同的后果。因此,关于声称说理教育比权利维护更优越的研究发现并不占绝对优势。例如,这种关系似乎是母亲所拥有而非父亲所拥有,是中产阶级儿童所拥有而非下等阶层所拥有。当母亲使用诱导的纪律时,有恐惧气质的儿童更有可能表现出显著水平的良心发展,而没有恐惧气质的儿童则不受母亲纪律技巧的差别性影响。

2.信息表达方式的作用

信息加工的家庭教育观点认为,在父母(或任何社会化人)和孩子所采纳的价值观(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中之所以会出现更多的相似性,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的两个步骤:儿童对父母信息的确切看法和儿童对该信息的接受而不是拒绝。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父母之间对某些价值观之重要性的一致看法很可能是使这些价值观更加突显出来、成为促进他们对这些价值观产生确切看法的一个条件。奥卡加基(Okagaki)和贝维斯(Bevis,1999)报告说,家庭对价值观的讨论增加了儿童准确感知父母价值观的程度。在对以色列中学生所做的一项研究中,纳弗(Knafo)和施瓦茨(2003)发现,有许多变量都和学生对其父母价值观的确切看法呈正相关,包括他们的父母表现温情和反应的程度,他们的父母相互之间对某种价值观之重要性的一致性程度。父母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冷淡和独断专行的教养方式与确切看法呈负相关,但在父子之间例外,爱的撤销和父母对价值信息的一致性与儿童对价值观的确切看法呈正相关。卡弗和施瓦茨认为,充满情感的父母教养方式会增加儿童的动机,使他们更认真地倾听父母所采纳的价值观,一致性使信息可以更多地得到理解。

3.儿童的气质因素

气质是以素质为基础的、在人格的情绪、动力、注意的反应性和自我调节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在家庭教育中,儿童的气质已成为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心理指标。

第7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而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孩子的发展。孩子成长的好坏、健康与否,直接取决于家长的教育。

1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1.1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幼儿缺乏自我

不同的家长对教育的理念都是不用,有些家长比较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他们会要求孩子学习更多课外的知识,包括乐器、舞蹈、英语等,他们会觉得孩子学的越多,就能比别的孩子更优秀,还有些家长是看见别人都在学习,就盲目的为自己孩子报了很多课程。作为家长根本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只认为孩子应该要做这些,这就是家长一贯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看来孩子还小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家长就理所当然地帮孩子来决定各种事情,其实从另一面来看是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作为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随心所欲的玩,不想被束缚和压制。

1.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幼儿专制、霸道

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们的家庭结构大都以独生子女为主,八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要什么,大人就给什么,吃饭、睡觉都由大人一手包办,孩子只要张个嘴就什么都有了。家长觉得给孩子这些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其实恰恰相反,家长越是溺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毒害”。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觉得一切理所当然,别人就应该对我好,对我言听计从,等到长大以后就会缺乏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缺乏自理能力,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1.3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幼儿极端、缺乏安全的心理

家庭环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也就是家长为幼儿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比如现在家庭都为孩子买各种好的、大的房子,在装修方面更是豪华,让孩子整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样。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显得比较娇贵,吃不得一点苦,直接导致的就是看不起穷苦人家,总认为自己很好,很强大。但有一天当受到一点风吹雨打时,他们脆弱的内心就会受到很沉重的伤害,他们会选择逃避,甚至当他们内心的情感、伤害得不到宣泄时,更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除了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也是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幼儿能不能健康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他们有没有健康、阳光的心理,而这些影响幼儿心理的因素大多来自家庭。试问一个整天生活在吵架、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怎么可能有一个完全健康的心理呢,因为他每天耳濡目染的就是争吵,他会愤怒,心理会扭曲,久而久之也就潜移默化了这些行为,当他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不和谐事情时,他就会像父母一样用争吵和暴力来解决,其实也就说明了幼儿缺乏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残缺不完整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也是一种伤害,其中以离异家庭居多,家庭的离异对孩子是直接的伤害,不管缺少的是父亲还是母亲,幼儿的人生已经不完整,比如缺少的是母亲的话,这个孩子的成长会缺失母爱,正所谓母爱如水,母亲能给孩子无限的关怀和爱,她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如何去爱别人,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教育。而父爱如山,父亲给孩子的感觉就是坚强、勇气,是一种正面的能量。所以说母亲、父亲缺一不可。

2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2.1育理念

在教育孩子方面全家人应该坚持一致性和统一性,特别是两代人之间的教育理念。现在的孩子小时候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对孩子是过多、过度的宠爱,就算孩子犯错了,爷爷奶奶也不会责怪孩子,而是息事宁人。而有些父母就觉得应该要严格批评,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但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的爷爷奶奶就会跑出来“解救”自己的孙子、女,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大,越来越没有礼貌,他们会觉得有爷爷奶奶撑腰,就什么也不怕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大大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两代人之间必须统一想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应该在父母一边,支持父母的教育理念,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做错了,就应该要改正,通过两代人共同的教育,引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2.2树立模仿榜样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而大多数的家长却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幼儿园老师才是教育孩子的主要人物,把一切责任都归于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作为家长的重要性。家长某个不经意的动作、言行举止,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形象,如善待长辈,和善交往,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长此如此,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去做这些事情,这也就能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2.3注重全面发展

第8篇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家庭教育 新媒体

“社会转型”来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它指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迁意义上的转变,也即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的整体性变迁。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我国社会转型进行了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郑杭生和李强的论述,社会转型意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个过程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1] 在社会转型期这个特殊的时段,会出现诸如社会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滑坡、部分社会组织结构衰变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转型也给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许多挑战,人们一般较为关注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但笔者以为转型期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试着对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对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

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是孩子行为习惯的模仿者,是孩子早期社会化的重要他人,他们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兴趣的挖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转型期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更频繁,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巨大,特殊家庭的数量急剧增加,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进而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农村孩子即使进入城市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孩子同样的教育,很多进城工作的父母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孩子的祖辈照顾,这些家庭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可能只是一个缺少感情联系的符号和身份。在这些家庭中,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失位”的,代替父母家庭教育主置的祖辈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情感大于理性、过于溺爱自己的孙辈,这容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放纵的性格。同时,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长时间的“失位”也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家庭父母也存在着“失位”现象。转型期城市家庭父母为工作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城市中火爆的教育市场恰好迎合了不少城市居民的需求,各种托管班代替父母对孩子进行照顾,各种学科辅导机构代替父母指导孩子的学习,各种兴趣班代替父母完成对孩子兴趣的培养。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父母依赖社会组织对孩子进行教育,以代替本该由他们完成的家庭教育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城市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也“失位”了。此外,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家庭伦理的看法,中国的家庭逐渐由以生育孩子为核心转变为以夫妻感情为核心,由于感情变淡而离婚的现象日渐普遍。离婚后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不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的机会大量减少,造成了双亲中一方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长期“失位”的状态。心理学的诸多研究已经发现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会使得孩子在性格上或者情感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不管是由于进城打工、工作繁忙亦或是夫妻离异,家庭教育主体父母的“失位”会使得孩子在一个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环境下长大,主体的缺失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这已经成为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架构,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这三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但当下我国的社会教育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对一个孩子成长起重要作用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主要由这二者共同完成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尽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希望让儿童健全地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的终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在具体所承担的教育目标上应该是有所差别的。有研究者指出,学校主要通过课程传授给学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2] 笔者深以为然,事实上我们往往赋予学校教育太多的责任与压力,将学校教育功能泛化,譬如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绝非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恐怕对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了,由于社会转型期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取向的,学校过度重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种应试取向也被移植到家庭教育中。父母下班后就陪在孩子身边辅导作业,节假日陪孩子去课外辅导机构补课,为孩子买许多教辅资料,和孩子谈心时说的最多的也是学习,这些场景已经十分普遍,这也表明不少家庭已变成孩子的另一个学校。父母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依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而没有进行其本该完成的道德培养、兴趣挖掘、情感交流等教育内容。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背离了其应有之义,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转型期社会不少人的价值观念偏向实用化、功利化,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也反映在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的选择上面。他们在选择家庭教育内容时往往会思考孩子所学是否有用,能提高孩子成绩的、能以证书形式表明的、能让自己觉得有面子的教育内容往往被许多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则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些被视为短期无用的教育内容从长远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更加重要。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内容的学校化、功利化使得家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3.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

不管是家庭教育的主体父母的“失位”,还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学校化、功利化,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家长的问题。然而事实上,社会转型期外部环境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十分明显。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逐渐进入我国家庭中,而且似乎有取代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网络和手机新媒体的喜欢程度明显高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使得家庭中的孩子更方便快速地接受信息,不少孩子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对于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首先,不少孩子热衷于新媒体建构的虚幻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他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方式结交朋友,反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长此以往,亲子之间的代沟和矛盾会日渐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也会逐渐断裂,这必然会为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造成极大的困难。其次,某些老师曾抱怨:“学校5天不抵回家2天。”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反映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教育的影响和新媒体的影响也具有相当的张力,父母一般向孩子传递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沿袭的思想观念,而在新媒体上有大量反叛的、新颖的、激进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对孩子的影响可能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家庭教育的效果。可以预见的是,科学的进步会为我们的家庭带来更多的新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冲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写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成年以后,所有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中寻找到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命运便与教育方式这一家庭规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3]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的足够重视,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必须通过三者的通力合作,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1.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不能将孩子的问题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失责。笔者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情感、道德、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都对一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强调的是经济再困难也要送孩子去学校,如今笔者觉得“再忙不能丢教育”同样适用。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还需要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少家长由于自身观念的偏差和教育知识的匮乏,往往采用不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科学进行家庭教育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家长要将孩子作为同样的生命主体平等对待,不能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先决条件。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知识的辅导,不要功利地进行家庭教育。最后,在新媒体已经进入到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条件下,家长要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新媒体,不要粗暴地禁止孩子接触新媒体。家长自身也不要排斥新媒体,通过阅读新媒体上大量的信息也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科学育儿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2.学校主动多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

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当下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还比较少,尤其是面对面的沟通,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知识方面。实际上孩子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其道德状况、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了解的,但由于学校很少主动与家长沟通,许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学校应该将每个孩子的学习、道德水平、行为规范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反映给家长,以便家长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在这方面学校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学校教师都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的学习,也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因而每个教师就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最后,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等形式,使学校中一些家庭教育十分成功的父母与其他父母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学校有责任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接受了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也有助于学校对其进行知识传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在家庭教育中既是责任者,也是受益者。

3.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出现的心理不健康、性格孤僻、人生安全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笔者以为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让这些儿童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能让父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换言之,必须让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父母尽快“复位”。而留守儿童父母的“复位”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比如说造成我国城乡长期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通过制度改革保证进入到城市的农村家庭的子女享受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和同样质量的教育。同时,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新媒体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政府应该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获得经济利益而不顾对孩子的影响。一旦有人通过新媒体散布暴力、不健康、虚假的信息,相关部门必须予以严惩。政府有责任为我国家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210000)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9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调查

一、现状

1.八成多家庭父亲缺席家庭教育

作为媒体成长版的编辑,热话题一直是笔者捕捉的重点。去年,《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播大热之时,笔者曾针对“父亲缺席家庭教育”这一现象策划了一组深度报道(详见10月22日《今晨6点》)。如今,《爸爸》系亲子秀的跟风热播,该话题再次引发热议。笔者也再次针对“家庭中谁陪孩子玩”“谁给孩子讲故事”“谁辅导孩子学习”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对象为100名1-16岁的孩子及他们家长。结果显示,八成多父亲缺席家庭教育!

本次调查中,1-3岁的低幼孩子的家庭只有17组参加,遗憾的是,在“讲故事”“认字”“陪玩”等各个选项中,母亲全包的占到了86%,父亲只是偶尔陪孩子玩玩,还得在不哭不闹的前提下。不过,调查显示,年龄越小,母亲包揽得越多,这可能和孩子太小依恋母亲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母亲不放心粗线条的父亲带孩子。在3-6岁的幼儿群体中,父亲的参与率上升到了23%,母亲教育还是占到了七成多。

可喜的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参与教育的父亲也越来越多,比如7-12岁属于小学阶段,父亲的参与率上升到了31%,这个时候,日常生活、学习指导等等大多还是由母亲来做,但很多父亲会带着孩子逛逛公园,或者参与一些运动类活动,比如打球、跑步等。12-16岁的中学阶段,有好多男孩已经习惯有问题找爸爸解决,这时候,父亲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家庭教育之中。

2.学校家长会屡成“妈妈会”

调查中,笔者发现,关于父亲缺席家庭教育,比较典型的就是家长会。据我市某小学二年级一位班主任介绍,每次家长会80%以上都是母亲来参加,每个班有五六名父亲来就很不错了,这种现象越是低年级越明显。另外,学校组织亲子游园、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也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不放心爸爸来参加,心粗,很多细节想不到,老师交待的问题记不住,误了孩子。”除了爸爸忙、没时间、不习惯等诸多理由不参加家长会及学校活动外,这位妈妈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家长的认可,那就是母亲的事无巨细、不放手等原因直接导致很多父亲懒于“管孩子”。

二、弊端

1.父爱缺失对孩子影响大

据了解,18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有些父亲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与到家庭教育中,比如,工作忙、养家担子重等等,认为自己冲锋陷阵赚钱养家,给孩子创造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日常生活中,父亲的教育方式、生活态度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性别角色的认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男女有别,生活中,母亲总喜欢保护孩子,怕孩子磕着碰着,不知不觉中就容易出现包办现象。而父亲则更重视教育孩子自立、勇敢、坚强。据了解,父亲带得比较多的孩子,特别是男生,往往表现出很多优势,比如性格开朗、反应灵敏、阳光有活力。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席,极易导致孩子胆小、懦弱、敏感、不合群等等,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方面面。

“18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爱缺一不可,否则极易导致孩子人格发育的不健全。18岁后,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再想让他有所改变会比较难。”我市一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专家如是告诫那些忙忙碌碌的父亲们:孩子成长的时间很短,放下手中的工作,陪陪他们!

三、提醒

1.男孩的需要从父亲那里吸取阳刚之气

最近,一项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主持的研究发现,中国男孩正面临着体质、学业、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危机,而“不称职的父亲”是诱发男孩危机的原因之一。

刘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个2010年参加过湖南卫视《快乐男生》的小伙子,因为皎好的面貌、妩媚的神态,以及性感的女装扮相,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女士称,刘著属于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认同,也就是通俗所言的“性别错乱”。

刘著何以女装示人?何以性别错乱?从其小时候的教育也许能看出些许端倪。据媒体报道说,刘著的父亲平时工作很忙,几乎没时间管他。刘著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加上周围的人都是女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刘著的生活方式和衣着打扮也就慢慢女性化。

热门文章